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詩篇第二十一篇短篇信息

 

目錄:

王得勝的凱歌(楊震宇)

神賜王尊榮永生和太平(吳主光)

經歷神聖見證的爭戰和凱旋(朱韜樞)

謝恩歌(廿一1~13)(臺北靈糧堂)

喜樂之道(二十一篇1~13)(臺北基督之家)

邁向成熟之路(21)(香港讀經會)

 

 

王得勝的凱歌(楊震宇)

 

鑰句:至高者的慈愛必不搖動

背景:《詩篇》第二十一篇是「大衛的詩」,交與伶長;聖經學者相信本篇詩是二十篇之續篇。二十篇是大衛因敵人的圍困而禱告;二十一篇是大衛因經歷神能力的拯救,將仇敵擊敗,而向耶和華唱出頌歌。這兩篇都有預言性質,「王」一方面是指大衛,一方面指基督,故本篇也預表基督的得勝。

提要:本篇是大衛戰勝敵軍後高唱的凱歌。在這首感恩的王者詩裏,大衛描述眾民為王所蒙耶和華的救恩而歡呼,而且為神賜予王心所願和應允嘴唇所求,將美福、冠冕、長壽、尊榮等都加在王身上,而向主唱出頌歌;然後,他記載會眾向王所說的話語──王搜出仇敵,將他們吞滅燒盡,對王加害之計謀,必不能作成;最後,他們再次同聲頌揚神的大能。全詩分為三段:

()為王蒙耶和華的福而歡呼(17)──神賜予王心所願和應允嘴唇所求,將美福、冠冕、長壽、尊榮等都加在王身上;

()為仇敵被擊敗和滅絕而歡呼(812)──搜出仇敵,將他們吞滅燒盡,對王加害之計謀,必不能作成;

()結束的唱詩歌頌(13)──同聲頌揚神的大能。

註解:「搭箭弦」(12) ,或作「張弓搭箭瞄準。這節生動地描寫惡人被神追趕逃跑;他們還沒有轉背的機會,神已向跑到他們前面,用箭瞄準他們的臉。這節原文中的意思,是神將惡人當作射箭的靶子,而且神的懲罰快捷似箭,一百發一百中,必定致命。

鑰節:【詩二十一7】「王倚靠耶和華,因至高者的慈愛必不搖動。」

鑰點:本篇我們看見神如何回應眾人在出師前求勝的禱告(《詩篇》二十篇)。神應允了他們的禱告,拯救了他們的君王,也賜給他各樣的福氣,更將仇敵擊敗,這一切都是因神的大能和祂的慈愛及君王的信靠。神的大能可畏,祂的慈愛不動搖。然而人必須信靠神,才能得著祂大能和慈愛的回應。因為「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來十一6)

今日鑰節提到「至高者的慈愛必不搖動。」本篇大衛開始以所蒙的福向神獻上感恩,結束時則是讚美、歌頌祂的大能,然而全詩的中心是倚靠神和神不動搖的慈愛。不錯,從古到今一個不變的事實,神的愛必不搖動,神的愛也永不止息。祂的慈愛是一切信靠、倚賴祂的人的堅固保證。

主受死的愛充滿了他的心】新生鐸夫讀完了大學,到各處旅行,去各國觀光,藉以增進學識與見聞。無論到何處,遇到敬愛救主的人,他總以熱情與他們交通。大概就在這期間,他在丟塞鐸夫(Dusseldorf)參觀一次圖畫展覽會,看見斯頓堡(Sternberg)的「看哪,這人。」』那幅畫,下面寫著:「我為你作了一切,你為我作了甚麼?」』他的心受了感動。他覺得他不能回答這個問題。他回去比以前更加定意用他的一生事奉主。他在那幅畫中所見到的情境一直沒有離開他。基督受死的愛就成為激勵他為主而活的能力,支配他的一生服事他所愛的主。他說:「我只有一個心愛就是祂,也只是祂。」

「最深奧而又最簡單的,那就是神完全的愛。什麼時候我們真的認識神,我們就認識祂是愛,既知所有臨到我們身上的,都是從祂而來,因此雖然現在我們所過的生活像荒漠一樣,但不管什麼地方,或什麼環境,我們都能用神的大愛來解釋一切。」──達秘

默想:神的慈愛是人不致動搖的根基。親愛的,回顧人生過去的種種,你是否如詩人一般,因神不改變的慈愛,獻上讚美、感恩呢?

禱告:神啊, 感謝袮,常率領我在基督誇勝,求祢繼續帶領我與祢一同爭戰,支取祢的得勝,享受得勝的喜樂,領受得勝的祝福。阿們!

── 楊震宇《讓我們在詩篇中遇見神》

 

 

神賜王尊榮永生和太平(吳主光)

 

大綱:

一、王因神的救恩歡喜(21.1-21.2

1.王因神救恩能力歡喜快樂

2.王的心願與祈求神都成就

二、神賜尊榮長壽給王21.3-21.7

1.神賜王金冠冕及永生壽

2.神將尊榮和威嚴加給王

3.神賜永福使王歡喜快樂

4.王倚靠神的慈愛不搖動

三、神為王徹底消滅仇敵21.8-21.12

1.神中搜出仇敵將之燒盡

2.神滅絕仇敵的子孫

3.神粉碎仇敵的惡謀

結論:願神因能力顯為至高21.13

 

釋經:

 

一、王因神的救恩歡喜(21.1-21.2

21.1 〔大衛的詩、交與伶長。〕耶和華阿、王必因你的能力歡喜.因你的救恩、他的快樂何其大。21.2 他心裡所願的、你已經賜給他.他嘴唇所求的、你未嘗不應允。〔細拉〕

1.大衛在本詩所說的「王」,應該是指大衛自己,不是指所羅門王。雖然大衛以第三身稱這位「王」為「他」,這只不過是一種謙卑的說法,在神面前不敢自稱為「王」而已。我們從下文所說、這位王向神「求壽」,更加證實他不是所羅門王.因為所羅門王向神求的是「智慧」,而不是求「長壽」(參王上3:11);再者、下文又形容神在爭戰中、為王滅盡他的一切仇敵,這一點也證明他不是所羅門王,因為所羅門在位時,差不多完全沒有爭戰。(代上22:8

2.大衛在本詩一開始就對神說:「耶和華阿!王必因你的能力歡喜.因你的救恩、他的快樂何其大。」所說的「能力」和「救恩」,表示大衛經歷過神在爭戰中的幫助和拯救,使大衛全面得勝,所以他非常快樂。

3.又說:「他心裡所願的、你已經賜給他.他嘴唇所求的、你未嘗不應允。」意思是、自從逃避掃羅的追殺以來,大衛向神所願和所求的,神都一一的應允和實現了。正如神藉拿單先知對大衛說:

「我從羊圈中將你召來,叫你不再跟從羊群,立你作我民以色列的君。你無論往哪裡去,我常與你同在,剪除你的一切仇敵。我必使你得大名,好像世上大大有名的人一樣。我必為我民以色列選定一個地方,栽培他們,使他們住自己的地方,不再遷移;兇惡之子也不像從前擾害他們,並不像我命士師治理我民以色列的時候一樣。我必使你安靖,不被一切仇敵擾亂,並且我─耶和華應許你,必為你建立家室。你壽數滿足、與你列祖同睡的時候,我必使你的後裔接續你的位;我也必堅定他的國。他必為我的名建造殿宇;我必堅定他的國位,直到永遠。…你的家和你的國必在我(原文是你)面前永遠堅立。你的國位也必堅定,直到永遠。」(代上17:7-14

4.但本詩被文士以斯拉編排在這裡,接駁著上一篇(第20篇)──大衛在本詩所說:「他心裡所願的、你已經賜給他.」是指上一篇(第20篇)所說的「六個願」已經得到實現。請參閱上一篇(第20篇)所列出的「六個願」和有關的預言解釋。

5.簡單來說、大衛所願的,就是神在患難中救助他、高舉他、堅固他,使他可以因神的救恩誇勝。結果、神從天上用右手救護他,使仇敵屈身僕倒,全因為大衛求告耶和華的名。應用在末世的以色列人身上,這「六個願」是預言神在大災難聽以色列人的禱告;以色列得著復興,在列國中被高舉;神在千禧年時代堅固他們,悅納他們的事奉;神實現從前給與亞伯拉罕和大衛的應許,使他們以「神的救恩誇勝」、「豎立神之名的旌旗」;現在以色列才知道神使受膏者(主基督)復活升天──「從他的聖天上、用右手的能力救護他」;以色列人就是靠著主基督的名,在末世大戰中誇勝,叫外邦人都「屈身僕倒」;神成就以色列人在大災難中的呼求,從速施行拯救。

 

二、神賜尊榮長壽給王(21.3-21.7

21.3 你以美福迎接他、把精金的冠冕戴在他頭上。21.4 他向你求壽、你便賜給他、就是日子長久、直到永遠。21.5 他因你的救恩大有榮耀.你又將尊榮威嚴加在他身上。21.6 你使他有洪福、直到永遠.又使他在你面前歡喜快樂。21.7 王倚靠耶和華、因至高者的慈愛必不搖動。

1.大衛在此數算神所賜的「美福」,就是:「精金的冠冕」;「日子長久」;「大有榮耀」;「永遠洪福」;「歡喜快樂、靠神慈愛不動搖」。

2.「精金的冠冕」──當然這是指神使大衛得以作王.但聖經特別記明約押快要攻取亞捫人的京城拉巴的時候,打發使者去請大衛速速前來,免得眾人以約押稱呼這城。於是大衛聚集眾軍,往拉巴去攻城,將這城攻取,奪了亞捫人之王所戴的金冠冕,其上的金子重一他連得,又嵌著寶石。人將這冠冕戴在大衛頭上(撒下12:30)。所以大衛特別數算這福──戰勝仇敵,得稱為列國元首之福。

3.「日子長久」──這不是普通的長壽,而是「永生」.因為經文指明「日子長久,直到永遠。」按肉體來說,大衛死時只不過是七十歲而己(參撒下5:4),不算很長壽。但是大衛知道自己有永生,因為神藉拿單先知應許他,說:「你的家和你的國必在我面前永遠堅立。你的國位也必堅定,直到永遠。」(撒下7:16)意思當然也是指大衛自己永遠蒙福.所以大衛王進去坐在耶和華面前,說:「主耶和華啊,我是誰﹖我的家算什麼﹖你竟使我到這地步呢﹖主耶和華啊,這在你眼中還看為小,又應許你僕人的家至於久遠。主耶和華啊,這豈是人所常遇的事嗎﹖」(撒下7:18-19

4.「大有榮耀」──這是指神應許大衛說:「我從羊圈中將你召來,叫你不再跟從羊群,立你作我民以色列的君。你無論往哪裡去,我常與你同在,剪除你的一切仇敵。我必使你得大名,好像世上大大有名的人一樣。」(撒下7:8-9)如果所羅門王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那麼榮耀、富有,所統治國土版圖很大、列國常常進貢…,這些差不多都是大衛留下來給他的而已。

5.「永遠洪福」──這是指神對大衛說:「你壽數滿足、與你列祖同睡的時候,我必使你的後裔接續你的位;我也必堅定他的國…直到永遠。…我的慈愛仍不離開他…。你的家和你的國必在我面前永遠堅立。你的國位也必堅定,直到永遠。」(撒下7:12-13)其實大衛之福,難以計算,因為神應許大衛許多福,大部份都應驗在主耶穌基督身上──主基督在千禧年作王,那時以色列復興成為世上最強大的國。

6.「歡喜快樂、靠神慈愛不動搖」──這是指神應許大衛,永不改變對以色列的慈愛──「使他們住自己的地方,不再遷移;兇惡之子也不像從前擾害他們…必使你安靖,不被一切仇敵擾亂;…必為你建立家室…,直到永遠。我要作他(大衛的後裔)的父,他要作我的子;他若犯了罪,我必用人的杖責打他,用人的鞭責罰他。但我的慈愛仍不離開他,像離開在你面前所廢棄的掃羅一樣。你的家和你的國必在我面前永遠堅立…直到永遠。」(撒下7:10-16

7.其實、神應許大衛這些福,最主要是屬靈的,是由主耶穌基督來成全的;若是指屬地的福,我們看見他的兒子所羅門王很快就離開神,失去這些福.不但如此、後來猶大更亡國被擄,大衛的寶座失去繼承人坐在上面,直到今天.根本談不上他的「精金冠冕」;他的「日子長久,直到永遠」;他「大有榮耀」,享受「永遠洪福」;他的後裔「歡喜快樂、靠神慈愛不動搖」.因為以色列人在天下被拋來拋去,成了世上最悲慘的難民。但是、如果從屬靈的角度來看就不同了──主耶穌基督,大衛的後裔,他在天上統管萬有;主的子民──基督徒,得著永生洪福,得與主一同作王;並且一次得救,永遠得救──主的慈愛永不動搖。這不是說,神欺騙了大衛.其實神不但在屬靈的層面,使大衛的應許實現在基督徒身上;即使在屬地的層面,也應驗在千禧年的以色列人身上,叫他們得享永遠的洪福,證實神的慈愛沒有動搖。

 

三、神為王徹底消滅仇敵(21.8-21.12

21.8 你的手要搜出你的一切仇敵.你的右手要搜出那些恨你的人。21.9 你發怒的時候、要使他們如在炎熱的火爐中.耶和華要在他的震怒中吞滅他們.那火要把他們燒盡了。21.10 你必從世上滅絕他們的子孫、〔子孫原文作果子〕從人間滅絕他們的後裔。21.11 因為他們有意加害於你.他們想出計謀、卻不能作成。21.12 你必使他們轉背逃跑、向他們的臉搭箭在弦。

1.覆述完神賜的「美福」,大衛進一步預言神滅絕他的仇敵。請讀者留意,這裡所說「搜出」一切仇敵,意思並不是指在大爭戰中戰勝仇敵;乃是指在大戰之後,派人到處搜查仇敵可能躲藏的地方,將他們捉拿出來治罪。這樣的形容,我們無法從大衛的生平中找到答案。再者、大衛又形容神發怒的時候,使仇敵「如在炎熱的火爐中」被神的震怒吞滅和燒盡.這樣的形容,我們也無法從大衛的生平中找到實例。

2.但按《聖經》記載末世大戰的預言來說,我們可以想像得到,主基督駕雲降臨之時,主基督用降臨的榮光廢掉敵基督和假先知(帖後2:8).敵基督和假先知必定立即躲藏起來,因為眾人看見主基督從天上降臨的大榮光,立即就明白,這位耶穌才是真基督;地上那個迷惑他們的是假基督和假先知.於是人們就到處搜尋敵基督和假先知,將他們捉拿,帶來見主基督。主基督就將他們兩個「活活的扔在燒著的硫磺火湖裡。」(啟19:20)這就是經文所說的──使仇敵「如在炎熱的火爐中」被神的震怒吞滅和燒盡。

3.大衛又說:「你必從世上滅絕他們的子孫、從人間滅絕他們的後裔。」意思是指跟隨敵基督的歐盟;和受假先知領導的「天主教」,都被消滅。正如《啟示錄》說:「我觀看,見天開了。有一匹白馬,騎在馬上的稱為誠信真實,他審判,爭戰,都按著公義。…在天上的眾軍騎著白馬…跟隨他。有利劍從他口中出來,可以擊殺列國。…一位天使…向天空…的鳥大聲喊著說:『你們聚集來赴神的大筵席,可以吃君王與將軍的肉,壯士與馬和騎馬者的肉,並一切自主的為奴的,以及大小人民的肉。』我看見…假先知也與獸同被擒拿。他們兩個就活活的被扔在燒著硫磺的火湖裡;其餘的被騎白馬者口中出來的劍殺了;飛鳥都吃飽了他們的肉。」(啟19:11-21

4.經文解釋這些人被消滅,是因為「他們有意加害於你.他們想出計謀、卻不能作成。」意思是指敵基督和假先知,並他們的隨眾,都一直加害於反對他們的基督徒,將他們屠殺和逼害.然而、他們所想出來的「計謀」──消滅基督徒和以色列人的計畫,「不能作成」──因為主基督使他們自己彼此猜疑,互相攻擊;所以「他們轉背逃跑」之時,神就「向他們的臉搭箭在弦」,意思是形容仇敵逃跑的方向,反而正正對著神攻擊他們的方向,結果被消滅,不能逃脫。

 

結論:願神因能力顯為至高(21.13

21.13 耶和華阿、願你因自己的能力顯為至高.這樣、我們就唱詩、歌頌你的大能。

1.按大衛個人的經歷來說,這個結論是指大衛求神在爭戰中,彰顯出神最可畏的大能,高過任何人,和任何神,消滅仇敵。然而、怎樣的彰顯才算為「至高」呢?我們從大衛的生平中,找不到一個實例可以說明這一點。

2.不過、如果以大衛的後裔耶穌基督、從天上極大的榮光中降臨,用他口中出來的利劍擊殺敵基督和他的同人來說,這個禱告,就是百份之百照足字句來應驗了。那時、以色列人看見主基督顯為「至高」,就大大歌頌他,因為世上再沒有一個人或神,可以與主基督相比。

―― 吳主光《詩篇精選研經亮光》

 

 

經歷神聖見證的爭戰和凱旋(朱韜樞)

 

  第二十一篇是以色列民凱旋的詩。這篇詩是說以色列人已經得勝了,所以整篇詩的感覺就完全不一樣了。

  第一節,「耶和華啊,王必因你的能力歡喜;因你的救恩,他的快樂何其大!」「王」是指大衛,也是聯於以色列國。這時候他們得勝了,勝過了仇敵,神的見證得著了保全。他們的確是得勝了。

  第二節,「他心裡所願的,你已經賜給他,他嘴唇所求的,你未嘗不應允。」他要什麼,你都答應了。然後第三節說,「你以美福迎接他,把精金的冠冕戴在他頭上。」換句話說,你給他的美福,是指神的福,神的國是一個有福的國。神的國要與神同得榮耀,所以把精金的冠冕戴在他頭上。

  第四節,「他向你求壽,你便賜給他,就是日子長久,直到永遠。」「壽」,希伯來文是 hay,是聯於 haya,有「生命」的意思。他向你求生命,你便賜給他永遠的生命,日子長久,直到永遠。這位在生命裡成長的聖徒,也多少見證出基督的經歷,因這裡實在是描述主耶穌。

  第五節,「他因你的救恩大有榮耀,你又將尊榮威嚴加在他身上。」第七節,「王倚靠耶和華,因至高者的慈愛必不搖動 。」第十三節,「耶和華啊,願你因自己的能力顯為至高!這樣,我們就唱詩,歌頌你的大能。」他們打仗回來了,裡面有一種說不出來榮耀的感覺,因為他們乃是為著神的見證活著的一班人。第五節上,「他因你的救恩大有榮耀,」相對於第十七篇十五節,「我醒了的時候,得見你的形像就心滿意足。」在二十一篇五節這裡,他的看見就更高了。在十七篇,是詩人等候基督的復活,到了二十一篇,詩人卻能聯調於得榮掌權的基督。這時他已經預備好要來交通於基督十字架的苦難了。

――朱韜樞《詩篇中的神聖經歷(卷一)

 

 

謝恩歌(廿一1~13)(臺北靈糧堂)

 

本篇與前篇同為戰歌,前篇是出師前的祈禱,本篇是班師後的頌恩。前篇預祝勝利,本篇慶祝勝利。兩篇彼此對映,前篇為「將你的心願賜給你」(廿4)而祈求,本篇則說:「他心所願的,你已經賜給他」(2)。前篇講到「我們要因你的救恩誇勝」(廿5),本篇則說:「因你的救恩,他的快樂何其大」(1)。本篇稱頌神給王的賜福,包含:美福、冠冕(3)、長壽(4)、尊榮威嚴(5)等,遠遠超過起初所求所想的。我們的神是垂聽禱告的神,也是豐盛的父,孩子們微小的禱告,祂都聽見,並樂意賜福給祂所愛的孩子。你是否經歷過禱告的奇妙呢?你是否如詩人一般,獻上感恩?

這兩篇都有預言性質,「王」一方面是指大衛,一方面指基督,故本篇也預表基督的得勝。812節是眾民或祭司長向王歌頌的祝詞,祝賀王勝過所有的仇敵。但這段話,要在基督的身上才完全應驗。「在羔羊發怒的時候」(啟六1617),必要除滅一切與主為敵的人。王所得著的福氣,也預表基督所得的尊榮,這一切尊榮福樂也因著耶穌基督賞給一切屬祂的兒女。為此我們豈能不發聲讚美?神的救恩是當讚美的。

本篇以讚美神的大能為始,以歌頌祂的大能為終,卻以倚靠神和神不動搖的慈愛為全詩的中心(7)。神的兒女得蒙拯救,是因神的大能和祂的慈愛,祂的大能可畏,祂的慈愛不動搖,因此讓我們一邊讚美,一邊滿有信心的往前走,舉著得勝的旌旗,把祂當得的榮耀歸給祂。

默想

神曾垂聽我的禱告嗎?我是否常獻上感恩和頌贊?

回應

感謝神,常帥領我在基督誇勝,求神繼續帶領我,面對我的軟弱、我的缺點、我的仇敵、我的環境,使我能因不斷倚靠你而得勝。

 

 

喜樂之道(二十一篇1~13)(臺北基督之家)

 

分享:

這篇詩篇從一開始就是一個喜樂的頌贊,大衛王在此流露出極大的喜樂來!何等令人羡慕!保羅說常常喜樂是基督徒當有的生命表現,但願我們都能流露出如同大衛一般的喜樂出來。大衛喜樂的原因是什麼呢?是因為他是一個王嗎?第7節告訴我們他喜樂的秘訣在於「王倚靠耶和華,因至高者的慈愛必不搖動。」大衛是一個靠主常喜樂的人!

1節我們看見他靠著主,經歷到神是他的能力和拯救。大衛一生經歷許多的苦難,但他心中仍然充滿喜樂,因為在患難中經歷到神的能力與救恩!第8~13節我們看見他描述神如何顯明祂的大能,拯救他脫離一切的仇敵!弟兄姊妹們,你是否也正在百般的試煉中呢?相信大衛的神也是我們的神,我們也必能像他一樣向主頌贊說:「耶和華啊!我必因禰的能力歡喜,因禰的救恩,我的快樂何其大!」讓我們一同經歷靠主而得的喜樂!

2節我們看見大衛經歷到神是垂聽禱告的神。當我們經歷到神真是將我們心中所願的賜給我們的時候,我們豈不高興歡喜呢?耶穌說我們求就必得著,使我們的喜樂可以滿足。弟兄姊妹們,你是否活在愁苦之中?也許你靠著自己擔著過多的重擔了;也許你太少以一顆完全信靠的心來到祂施恩的座前了;也許現在就是你當屈膝在祂面前祈禱的時刻!你將經歷神必把出人意外的平安喜樂賜給你!你也將經歷到「神是應當稱頌的,因為祂沒有推卻我們的禱告!」

3~5節我們看見大衛因為經歷到神是賜福的神而大大喜樂,第6節用「洪福」來形容神所賜的福。大衛經歷到神賜給他「福祿壽」,神使他有健康、有尊榮,他心中充滿喜樂!是的,門徒約翰為弟兄祝福說:「我願你凡事興盛、身體健壯,正如你的靈魂興盛一樣!」基督徒雖然我們在世上也有苦難,但我們更多經歷到的是,神給我們健康及在世人眼前的尊榮,因此讓我們也與大衛一同因神的洪福而喜樂頌贊吧!

回應:主啊!我要靠禰喜樂,因為禰是我患難中的能力和拯救。禰垂聽我的禱告,也賜給我各樣的美福。我在禰的面前歡喜快樂是理所當然的!

禱讀:詩篇二十一篇7

7 王倚靠耶和華,因至高者的慈愛必不搖動。

 

 

邁向成熟之路(21)(香港讀經會)

 

祈禱:   神啊!幫助我曉得先求你的義,使我的生命能成熟,以致能將你的旨意行在地上。

 

這是一首君王詩,是君王出征獲得勝利後的凱歌。這詩的主旨是歌頌讚美神的能力(113),以及鼓勵王要堅心倚靠神(7),並要承擔神的旨意,使神的旨意能成就在地上(8-12)。這首詩篇對神的能力有豐富的描述:神有能力拯救(1),神有能力賜福和供應(2-6),神有能力作保護(7),神有能力來審判(8-12)。神不單是大能的,祂也是慈愛的(7),祂必眷顧祂所愛的兒女,也必保守祂的兒女的生命和需要。因此,認識神慈愛和能力的人,無論處身任何環境,心靈必有平安和喜樂,他知道神既容許所發生的事,就必有祂的美意。這才是一個生命成熟的人。

2節所提及的並非說神會滿足我們所有的渴求,乃是指到這人因生命成熟,以致所求的必在神的心意中。這就是主耶穌所說的:「你們若常在我裡面,我的話也常在你們裡面,凡你們所願意的,祈求,就給你們成就。」(約157)第1-6節是為神所賜予王的祝福而感恩,7-12節則勸勉王要倚靠神,並要承擔神的旨意,使神的旨意能成就在地上。神是公義的,祂必要審判罪惡,而王就是要執行神的公義,將恨惡神的人除滅。在這裡我們看見一幅很奇妙的圖畫,神因為愛,祂將祝福賞賜給王,使王能得享長壽和尊榮。王因著愛神,他渴望神的旨意能行在地上,如同在天上,故此他願擺上自己,承擔神的旨意,使神的工作能臨在地上。

一故事講到,一個孩子做了家務後,就給媽媽一張字條,上面寫著:「洗碗,五元;吸塵,十元;執拾房間,五元。」媽媽看後也給這孩子寫了一張字條,上面寫著:「養育照顧,免費;生病時二十四小時護理,免費;補習老師,免費……因為媽媽愛你。」一個不成熟的生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他只看見自己所「付出」和應有的「報酬」,而未能完全體會和經歷愛,因此也不會有真正愛的付出和擺上,他未能認識到,能夠付出其實是自己的福氣,也是權利和義務。今日你的生命有否邁向成熟之路?你認識神的慈愛和能力嗎?你渴望神的旨意行在地上嗎?你願否為神的旨意擺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