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第二十六篇短篇信息 目錄: 純全的人的禱告(楊震宇) 自助神助(劉銳光) 活在神的心意裡(朱韜樞) 求神察看(廿六1~12)(臺北靈糧堂) 如何行事純全(二十六篇1~12節)(臺北基督之家) 不動搖的生命(詩26篇)(香港讀經會) 純全的人的禱告(楊震宇) 鑰句:求祢察看我,試煉我,熬煉我 背景:《詩篇》第二十六篇是「大衛的詩」。有些聖經學者相信本篇詩的背景可能是與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被謀殺有關(撒下四5~12)。這件事發生使人聯想到與大衛的策劃有關。無疑大衛從伊斯波設的死得到利益,能統一管治以色列國;但他以此詩句表達自己受人冤枉,並未參與其中。本篇與二十五篇有關係,二十五篇是大衛在神面前認罪,求神赦免;本篇大衛在神面前表白自己行事純全,求神伸冤、鑒察。 在法國於一六八五年新教被舊教逼迫的時候,一切牧師傳道人都被放逐,普通信徒卻不准離境,各路閘都被軍警嚴守著。執政者還用盡各種苦刑要他們背道,他們不肯。後來他們都逃到山林中,白日藏伏,黑夜逃竄,於是,法國將民間一些最聰明的人趕走了。國家的損失誠然不少,其中有一部份信徒逃到安全地帶,就流淚的唱此篇,從八節至末節的內容,正像為他們所寫似的。 提要:本篇是大衛表明心跡,求神鑑察、憐恤的禱告。在這首祈求的詩裏,大衛無辜被誣陷,他首先求神伸冤;然後,他為自己的純全辯護;之後,他求神拯救他脫離惡人的結局;最後,他向神表明願意在眾會中稱頌耶和華。全詩分為三段: (一)大衛表白自己的無辜與純全(1〜3節)──向來行事純全,又倚靠耶和華; (二)大衛為自己的純全辯護(4〜7節)──不與惡人作伴,好發稱謝的聲音; (三)大衛尋求神的保護(8〜12節)──求神救贖,憐恤。 鑰節:【詩二十六2】「耶和華阿,求祢察看我,試驗我,熬煉我的肺腑心腸。」 鑰點:本篇我們看見大衛以自我辯護為起首,但以讚美作結束。在大衛的禱告中,他坦然表示願意接受神的察看、試驗和熬煉,仰望神為他伸冤。雖然大衛覺得問心無愧,但他仍然祈求神的救贖、憐恤。所以,他滿懷信心,在眾會中稱頌耶和華。在這篇禱告中,也讓我們看到義人與惡人的分別,誠實人與虛謊人的不同,敬虔人與奸惡人的歸屬。大衛被聖靈感動,以自己的經歷,而預言基督是完全清白、絕無瑕疵的人。因著祂甘心順服,以至於死,救贖了我們,我們才能蒙神接納。 今日鑰節提到「求祢察看我。」大衛在很多的詩篇中都承認自己有罪,也求神寬恕(如第二十五篇);但在本篇,大衛在神面前表白他是無愧、無辜、純全的,所以他坦然的求神「察看他」、「試煉他」、以及「熬煉他的肺腑和心腸」。肯培多馬(Thomas a Kempis)說,「人看見行為,神看見內心。」所以,我們要在神面前無愧,必須先對付心,好在神與人面前行事為人(徒二十三1) 。這正如約翰說:「親愛的弟兄阿!我們的心若不責備我們,就可以向神坦然無懼了。」(約壹三21)若是我們的動機與行事是純全,而能在神面前無愧,那是何等的寶貴!親愛的,你是否願求神察看、試驗、熬煉,除去一切出於肉體的嫉妒、紛爭、毀謗、妄疑,好叫你能行事以純全的生命向神活著? 「我們必須出來,分別為聖,讓神試驗與鑒察我們。我們要憎惡惡人的會與道路,卻永久依靠神的恩慈與真理。」──邁爾 默想:大衛受人冤枉,仍滿懷信心的仰望神,而「發稱謝的聲音」(7節),並公開地宣告:「在眾會中我要稱頌耶和華。」(12節)親愛的,身處逆境,你是否仍照常聚會,在會中與眾聖徒一起讚美神呢? 禱告:神啊,我生命的「純全」是在於祢的賜恩與扶持。我每天都需祢的「救贖」、「憐憫」,才能經得起祢的試驗與鑒察,作完全的人。阿們! ──
楊震宇《讓我們在詩篇中遇見神》 自助神助(劉銳光) 大衛是一個很特別的人,他向神是純真,敞開,沒有掩飾的。他的純真在不明白的人看來或許是過於天真,又或許是過於自大,但其實這就是大衛可愛之處,得神喜愛的原因。他敢在神面前坦率直言,把他的情況告訴神,但願我們也能如此坦蕩蕩的活在神面前。 二. 宗教生活
(v.6-8) 三. 立志行善
(v.9-12) ―― 劉銳光《詩篇默想》 活在神的心意裡(朱韜樞) 第二六篇是第二五篇的回應。在二五篇詩人說,求你以真理引導我,以純全正直保守我(二六5);這裡詩人回應說,我向來行事純全,也按真理而行(二六1,3)。這樣的的見證叫他有了多面的經歷:神的慈愛常在他面前,叫他脫離虛妄和惡人的會,也叫他得以潔淨自已,好環繞神的祭壇。哦,這裡經歷實在是太美了! 這樣的經歷叫他發出稱謝的聲音,述說神一切奇妙的作為(二六7);當他見證,他因著神的旨意喜愛耶和華所住的殿,和祂的榮耀所居之處(二六8),他也知道他是在罪人和流人血的中間(二六9)。他說,「我喜歡住在耶和華的殿中,但是我住在那裡呢?我是住在罪人的中間,住在流人血的中間。」所以他尋求主的救贖和憐憫(二六11)。你有沒有注意,他的思路多好,感覺多純潔,「哎呀,我看見人的情形了,我週邊所看的真是叫我害怕,我也看見我真是一塌糊塗,現在我只有一個心願,我只願意住在耶和華神的殿中!」哦,真甜美!這時的他對純全和真理都還沒有完全的認識,所以他的見證也就成為平凡的,「我的腳站在平坦的地方,在眾會中我要頌讚耶和華。」(二六12)這句話結束得非常好。 【註】在第七篇,詩人以為純全是他自己的,所以他求神按著他心中的純全判斷他(二六8)。在二五篇,他已經認識純全是從神來的(二六5)。在二六篇,他願意活出這個純全來(二六1)。純全是神所賜的。純全的意思就是完美,完全。約伯在神面前就是一個完美的人。神稱讚他,「完全正直」(伯一8),那個完全就是純全。到了四一篇,純全已經成為他的構成了(二六12)。純全就是他,他就是純全。 第1至2節,「耶和華啊,求你為我伸冤,因我向來行事純全;我又倚靠耶和華,並不動搖。耶和華啊,求你察看我,試驗我,熬煉我的肺腑心腸。」我很喜歡這樣的詩,不知道你喜不喜歡?你願不願意把你的心腸拿去給主耶穌煮一煮?「熬煉」就是煮一煮。為什麼要熬煉?因為不煉不淨。我們是個一塌糊塗的人,所以詩人才要說,「主啊,求你熬煉我的肺胕心腸!」 第3節,「因為你的慈愛常在我的眼前,我也按你的真理而行。」他說,「主啊,我是常常跌倒的,但是在我跌倒的過程中,我又摸著你,你的慈愛在我眼前,我也按你的真理而行!」第4至5節,「我沒有和虛謊人同坐,也不與瞞哄人的同群。我恨惡惡人的會,必不與惡人同坐。」無論是什麼會,立法院所開的會,總統府所開的會,或是每一種主張,每一分宣告,都是惡人的會。他看見整個地上都是惡人,都是惡人的會的時候,他就覺得要潔淨自己,所以第6節他說,「耶和華啊,我要洗手表明無辜,才環繞你的祭壇。」換句話說,「主啊,我願意潔淨我自已,不僅潔淨我自已,在我潔淨我自已以後,我要來環繞你的祭壇!」弟兄們,你現在看見一幅圖畫,有許多人聚集在一起開會,這裡一個會,那裡一個會,這個時候,詩人就站起來說,「我要洗手啊!我恨惡惡人的會,我不能在這裡面!你們要談發財嗎?我談不起!你們要談娛樂嗎?我談不起!你們要談前途事業嗎?我也談不起!你們要談興興旺旺搞一些宗教活動嗎?我也談不起!我要洗淨我的手,我要環繞神的祭壇!」什麼叫「環繞神的祭壇」?就是他說,「我的存在是為著神的,我的生活是為著神的,我生活的活出是為著神的」,這就叫作「環繞神的祭壇」。 當地上滿了惡人的會的時候,他起來作見證,「我好發稱謝的聲音,也要述說你一切奇妙的作為。耶和華啊,我喜愛你所住的殿和你顯榮耀的居所。」(詩二六7~8)喜愛住在神的殿,就是喜愛神完美的同在。他現在還沒有住進耶和華的殿宇,他卻羨慕能夠完全有神的同在!有神的完美的同在,神的榮耀,神的居所就顯出來了! 第9節,「不要把我的靈魂和罪人一同除掉;不要把我的性命和流人血的一同除掉。」第11節,「至於我,卻要行事純全;求你救贖我,憐恤我!」他說,「主啊,你不要把我除掉,你不要把我同惡人的會一起除掉,我要行事純全,我要求你救贖我,憐恤我!」請你注意,他是有點賴皮了。前面他說,「我向來行事純全」(詩二六1);現在他說,「我卻要行事純全」(詩二六11)。「主啊,我以後還要作一個完美的人,所以求你救贖我,憐恤我!」也就是說,「我的完美也不是我的,乃是你救我救出來的!」 第12節,「我的腳站在平坦地方,在眾會中我要稱頌耶和華!」「腳站在平坦地方」,這句話不太好,太宗教了。其實「平坦」沒有意思,你知道開車在印第安那州很容易睡覺,也很容易出車禍,就是因為整個地方太平坦了!弟兄,你要小心,平坦不一定那麼好,第一,不美;第二,真是危險。可是,人總覺得平坦才好,平坦才有安全,所以就禱告主,「主啊,求你叫我站在平坦地上,在會中我要頌揚你!」然後就到二七篇,「住在耶和華的殿中」。他前面說「耶和華啊,我喜愛你所住的殿」,現在他就在殿中來見神的面了。 ――朱韜樞《詩篇中的神聖經歷(卷一)》 求神察看(廿六1~12)(臺北靈糧堂) v.1「行事純全」:不是無罪,而只是道德上的完整。本篇雖為自己的行為純全辯護,卻不是自以為義。因詩人以為「純全」是在於「倚靠耶和華」(1節),仍需神的「救贖」、「憐憫」(11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是一篇受人冤枉,表白心跡的自白。首先求神察看(1〜3節),接著為自己的純全辯護(4〜7節),最後尋求神的保護(8〜12節)。詩人一面求神伸冤,一面求神鑒察,他能求神伸冤的前提在於他「行事純全」,因神不袒護惡人。詩人並非自以為義,而是在不斷自省之下,確認自己是倚靠神的,他有一個無虧的良心。 約翰壹書三章21節:「我們的心若不責備我們,就可以向神坦然無懼了」,因此詩人求神察看自己,甚至求神「試驗」、「熬煉」(2節)。我們或許敢請神察看,但可有膽量求神「試驗」、「熬煉」呢?這是不容易擔當的。詩人卻為求伸冤,自認行事純全(2,11節),表明無辜,願意接受神的試驗與熬煉,這是蒙神喜悅之處。接下去的經文可看見詩人在神面前如何分別自己,作完全人。 許多時候,善惡在人前一時難以分辨,而主耶穌在馬太福音十三章中用麥子與稗子同長的比喻,說明到收割的時候,就要將兩者分別出來,稗子成捆被燒,麥子收在倉。在這等候收割的過程中,我們只能求主保守我們能分別自己,所以第11節,詩人呼應第1節說,「至於我,卻要行事純全,求你救贖我,憐恤我。」末了,詩人仍在信心中公開地稱頌神。 默想 我是否願求神察看、試驗、熬煉,好叫我能行事純全? 回應 聖潔的主,求你察看、試驗、熬煉我,除去一切出於肉體的嫉妒、紛爭、譭謗、妄疑,使我純全。 如何行事純全(二十六篇1~12節)(臺北基督之家) 分享: 詩人不斷提到他「向來行事純全」(1節),且要不斷學習行事純全(11節),這應當也是我們每一個基督徒的渴望。我們渴望不斷被改變、不斷地成長,愈來愈像耶穌一樣的完全。我們從這篇詩篇來看,我們如何能行事純全呢? 一、常求神光照、試驗我們:第2節詩人求神察看他、試驗他、熬煉他的肺腑心腸。凡是想要成長的人,我們必須常常求主光照我們,不僅是我們的行為、言語,還有我們的內心動機與存心!凡是裡面有聖靈的基督徒一定經歷過聖靈的責備、聖靈的光照,有時我們做一些事、說一些話是我們不知道神不喜悅,也不知道會傷害別人,必須聖靈光照我們才明白。有時我們也不知道我們真實內心深處的動機與想法,必須聖靈光照我們,我們才看得清楚;有時我們也需要神來試驗我們,許多時候,我們自認為我們很愛神、很有愛心、很有耐心等等,唯有試驗臨到時,我們才真知道我們的本相。因此我們也應當像詩人一樣禱告說:「求主察看我、試驗我!」讓我真認識自己,知道如何成長與改變! 二、常被神的愛激勵:第3節詩人說:「禰的慈愛常在我面前」,這是他行事純全的動力之一。保羅也說他因為被基督的愛激勵,而願為主而活。但願我們行事純全的動力不是為了得到好基督徒的聲譽,也不是為了讓自己感覺好一點,而是對神的愛的回應,以至於願意用自己的生命來為祂作見證!你是如此嗎? 三、常常聚會追求:第4、5節詩人提到他行事完全的秘訣,在於他不與虛謊人、惡人同坐,不與瞞哄人同群,而第6節之後,詩人不斷提到他喜愛神的殿和居所、喜愛神的祭壇與神的眾會、在神的會中讚美。詩人常常敬拜神、親近神,也與神的百姓在一起,這是他成長的秘訣。願我們也不斷在神前追求,與聖徒更多的相交! 回應:主啊!願我行事純全,生命不斷改變、成長,求禰不斷地察看我、試驗我的言行及內心。也願禰的愛常在我的面前,我也要常常在禰的居所敬拜禰! 禱讀:詩篇二十六篇2 節 2 耶和華啊,求禰察看我,試驗我,熬煉我的肺腑心腸。 不動搖的生命(詩26篇)(香港讀經會) 祈禱: 神啊!幫助我倚靠你,以致無論身處任何環境,我的生命都能穩固不搖動。 在詩的開始時,大衛說明了他的景況和心意上的決定,他含冤受屈,無故遭人迫害,在這過程中他的信心受到衝擊。使人難以承受的往往不是困難本身,乃是當人行事純全,但卻受到不該有的攻擊時,信心很容易就會搖動。大衛經過這樣的掙扎,最後他決意倚靠神,以致能得著「不搖動」的生命。 在無辜受害的過程中,人的情緒和心靈是最容易受到衝擊而產生苦毒、怨恨和忿怒,因此大衛求神:「察看我,試驗我,熬煉我的肺腑心腸。」(2)大衛求神察驗他的心思意念是否有不討神喜悅的情緒思想,然後求神潔淨。大衛深深感受到,神容讓困難臨到義人身上,為的是要煉淨他的生命。大衛能有這樣的禱告,因為他認定神是愛他的,並且他有願意遵行神真理的心。大衛深信神因為愛他,所以容許在他生命中所發生的事必有神的美意;亦因為他有順服的心,以致他渴望神來雕琢他的生命。人在困境中除了在思想情感上會受到衝擊外,在無辜受害的情形下,人也會很容易因失望而離開聖徒群體,在世界中流浪(4-8)。世界的特徵就是虛謊的言語,但詩人並沒有讓失望的情緒來捆綁他的心靈,他定意不離開神和神的子民,他不要在世界中流浪、與虛謊的人及惡人同坐。使人能勝過失望情緒的就是讚美,當人只注視著困難的環境,就很容易失望,但當人注視神的屬性和作為時,就會發出讚美。在第9-12節中,大衛在神面前作出禱願,祈求神眷顧和憐恤他,縱然他無辜受害,但他仍要在神面前立志行事純全和跟隨神。 幾年前在臺灣曾發生一宗轟動社會的新聞,就是南非駐臺灣外交官的家人被殺。在此之前,犯人陳進興曾綁架及殺害了一位影視明星的女兒,亦先後多次犯了強暴和殺人的罪行。後來他闖入南非駐臺灣外交人員的住所,脅持他們一家,更殺害了這外交官的大女兒。這位外交官是一名基督徒,後來他們饒恕了陳進興,甚至幫助他悔改接受主。他們一家無故受到傷害,理應充滿苦毒和怨憤,但他卻願意饒恕。求主幫助你在受傷害時,不要給怨憤等情緒捆綁,倒要相信神必有美意,不要將自己孤立起來,要倚靠神走在正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