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詩篇第四十六篇短篇信息

 

目錄:

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陳希曾)

神是避難所(楊震宇)

神是我們的避難所(吳主光)

對教會三層主觀的經歷(朱韜樞)

神是我們的避難所(四六1~11)(臺北靈糧堂)

圍城之日,信心之時(四十六篇111)(臺北基督之家)

堅固保障(46)(香港讀經會)

 

 

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陳希曾)

 

可拉後裔的詩──第四十六至四十七篇

 

一、到天一亮,神必幫助這城

詩篇46篇一開始說:可拉後裔的詩歌,交與伶長,調用女音。這裡不只告訴我們這是可拉後裔的詩,同時告訴我們這首詩的調需要用女音,表示這首詩歌一定有其特別之處。

此外,這篇詩篇一共有三個細拉:第3我們也不害怕後面就有細拉;第7雅各的神是我們的避難所。又是細拉;第三個則在中文聖經中漏掉了,就是在最後1萬軍之耶和華與我們同在,雅各的神是我們的避難所。這裡的細拉相當於普通樂譜裡的休止符,提醒我們要稍微換一口氣休息一下,然後再繼續。也就是當聖靈啟示到這裡的時候,思想便告一段落,我們需要先安靜一下、休息一下,就像那個休止符一樣,然後聖靈再開始另一段新的思想,這個就是細拉

被神大大使用的詩篇

詩篇46篇在整個教會歷史裡,是一篇非常著名的詩,有的人甚至稱之為馬丁路德的詩篇馬丁路德有一首非常有名的詩:我神是我堅固的磐石,或有人翻譯作我神是我堅固的屏障。這是一首很雄壯的詩歌,但很少人知道,這首詩乃是馬丁路德根據46篇寫成的。當馬丁路德起來改教的時候,他面對的乃是整個基督教會,而且當時的基督教已經成為羅馬的國教,政治勢力與教會勢力完全聯合,可以說是教會最黑暗、最黑暗的時候。那個時候的教會甚至敗壞到一個地步在販賣贖罪券;而且不只有販賣贖罪券,當時雖然有許多的修道院分為男院和女院,其中有隔牆,卻出現了秘密的通道。從表面上看起來,基督教在那個時代已經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基督教會成為世界上最有勢力的宗教團體;就著人的眼光來看,根本不可能有一個人的力量能夠翻轉那個局面,因為教會到了十六世紀可說是完完全全的黑暗、敗壞了。然而感謝主,馬丁路德靠著主的恩典,照著神的旨意,起來作了恢復的工作。馬丁路德的生命在那時候非常危險,因為整個羅馬帝國就是握在羅馬教會的手裡,教皇比所有的皇帝都大,因為皇帝只能掌管教皇的身體,教皇卻能掌管皇帝的靈魂。因此當馬丁路德起來作恢復的工作,實在是在那個黑暗的權勢底下,為神剛強站住作見證。馬丁路德在當時不只是和羅馬的教會為敵,他乃是和全世界為敵。所以當羅馬教會宣告這樣的人不被允許存在的時候,這不止是教會的一句話,不止是教會的一個判斷,這乃是整個世界的判斷;因為那個時候的教會已經和世界完全聯婚了。在這種情形下,我們可以想像馬丁路德所處的環境實在非常危險。

有一次當馬丁路德和他的同工一同讀詩篇43篇,特別是第5節:我的心哪,禰為何憂悶?為何在我裡面煩躁?應當仰望神,因我還要稱讚祂。祂是我臉上的光榮,是我的神。他和他的同工讀了這段聖經以後不得不承認,他們的心裡實在是非常憂悶,所以馬丁路德對他的同工說:弟兄啊!讓我們一同來唱詩篇46篇吧!馬丁路德和他的同工在最危險的時候,就是一同唱出這篇詩篇。馬丁路德解釋這篇詩篇時表示,其中最安慰他的一句話就是神在其中,城必不動搖。他告訴他的弟兄:如果我們滅亡了,然而因為基督在其中,祂在我們的中間,所以基督也要與我們一同傾倒。馬丁路德說:我寧願與基督一同滅亡,也不願和羅馬皇帝一同得著全世界。這就是當馬丁路德讀詩篇四十六篇時最深、最深的感想。後來馬丁路德和他的朋友被流放到一個地方,當他們最沒有安慰、最需要的時候,聖靈打發一個小女孩向他們唱出了這首詩篇。馬丁路德的朋友在那個時候對小女孩說:女兒啊!你千萬不要停止繼續的唱;你不知道這首詩歌是如何安慰了我們的心。

不僅如此,這首詩篇也曾經是莫斯科城人民的安慰。在俄羅斯還沒有被共產黨佔據以前,拿破崙曾經想把整個俄國拿下來,所以派了二萬馬兵攻打莫斯科。結果神卻讓拿破崙的二萬馬兵一夜之間,在冰天雪地裡完全的消滅了。這件事完全是神的作為,因為俄國人什麼也沒有做,是神藉著惡劣的天氣,使拿破崙的二萬大軍全軍覆沒在冰天雪地之中。那個時候在俄國最流行的一首詩就是詩篇第46篇:到天一亮,神必幫助這城。這個見證實實在在顯明在俄國的歷史上。拿破崙的軍隊在當時是精銳盡出,所向無敵;但是因為神親自幫助這城,就拯救了整個莫斯科城的老百姓。除此之外,還有一位神的僕人衛斯理約翰,他在臨終時曾三次引了這首詩篇裡的話:萬軍之耶和華與我們同在,雅各的神是我們的避難所。而衛斯理約翰一生最重要的信息,就是神與我們同在。從這幾點看來,詩篇46篇在教會歷史裡面,實在是被神大大使用的一篇詩篇。

中心思想: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

這首詩篇最重要的思想乃是第10節: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你們要休息在希伯來原文就是你們要站住,或者是你們要安靜,什麼事也不要做。當初以色列人準備經過紅海,他們站在那裡,前面是紅海,後面是追兵,正當這最危險的時候,神對以色列百姓也是說:你們要站住;你們要安靜;你們要休息,什麼事也不需要做,要知道我是神。這就是可拉後裔在第46篇所學的功課,也是46篇最中心的思想。而這句話的背景,乃是在大敵當前,是最危險、最危險的性命攸關時刻。但是神要藉著十字架,把我們每一個人都帶到這種情形,給我們看見我們什麼都不做,結果神就做了;我們一個指頭也沒有動,結果神動了祂的指頭。我們只要等到天一亮,神必幫助這城;屆時我們必要看見:神發聲,地便熔化。�E這就如同莫斯科城一樣,他們什麼也沒有做,結果神讓拿破崙最精銳的二萬馬兵在一場暴風雪全軍覆沒,殺得拿破崙的軍隊片甲不留。這就是可拉後裔的詩:什麼是神蹟?神蹟就是聖經所說的:神動了祂的指頭。

46篇開始我們看見一個功課,這功課是和神的見證有著極大的關係。這裡講到�D神的城�E;聖經裡每次講到神的城,都是指著耶路撒冷說的,而講到耶路撒冷,則都是講到神的見證而說的。十字架怎麼把神的見證帶給我們?那個秘訣在哪裡?秘訣就是十字架要把我們帶到完完全全的盡頭,叫我們看見我們什麼也沒有,結果神藉著摩西舉那根杖,紅海就分開了。當黑夜漫漫,伸手不見五指的時候,聖經告訴我們,等到天一亮,神必幫助這城。因此可拉後裔所學的功課,都是和十字架發生關係。

聖靈藉著42434445篇給我們看見,十字架怎樣使我們脫離罪,使我們脫離自己,使我們能背起十字架,與主有親密的交通。從42篇到45篇都是讓我們看見,是十字架帶我們交通於基督的苦難,能夠與基督有完全的聯合;是十字架藉著祂的救贖,給我們一件金色的衣服,就是基督是我們的義;也是十字架藉著聖靈,一針一針的把基督組織在我們身上,有一天,我們就能藉著這件錦繡的衣服被帶到基督的面前,基督與我們,我們與基督就有完全的聯合。

聖靈則繼續在第46篇給我們看見十字架的點點滴滴,特別是十字架最中心的信息。詩人在這裡說:神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E對於可拉後裔而言,他們有第一手的知識,他們曾親眼看見地在他們面前改變,他們的親骨肉一個一個被吞到地的中央下去。然而他們竟然能夠活著,所以他們說:�D地雖改變,山雖搖動到海心,其中的水雖匉訇翻騰,山雖因海漲而戰抖,我們也不害怕。為什麼不害怕?沒有別的原因,就是因為神的一句話: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聖靈寫到這裡的時候,就說:細拉

可拉後裔不害怕並不是因為處境不危險,而是當非常危險時,他們不害怕只有一個原因,他們活著只有一個原因,就是神要藉著他們做看門的人,做唱詩的人;神要藉著他們作見證讓全世界知道,他們應該死而沒有死,因為神的憐憫乃是他們的詩歌。因為神在這些人身上有祂的旨意,所以按著人來看,他們那時沒有第二個理由可以不滅亡的,但是他們能不害怕,因為他們知道今天所以活著不是為自己活,乃是神在他們身上有祂的旨意。我們也要問,為什麼今天神讓我們活下去?為什麼我們可以不害怕?當身上明顯有些跡象使我們害怕,好像這裡痛、那裡痛,我們有害怕、戰競的理由;但是我們仍然可以不害怕,原因在哪裡?因為聖靈要讓我們看見,神有一個旨意,那個旨意乃是和神的城緊緊相連的。我們的得失算不得什麼,但是為著神永遠的旨意,雖然我們遇見了艱難,遇見了可怕的事情;雖然我們被帶到盡頭,但神的話安慰我們: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

從伊甸園到耶路撒冷城

這就是為什麼這篇詩篇這麼寶貴。因為十字架乃是和神的旨意發生關係,十字架乃是神的方法,使神的旨意能夠完成,所以這裡特別提到神的城。我們可以從聖經一個很簡單的概念,來明白神的旨意。聖經一開始給我們看見一座園子,這是神的園子。在這個園子裡有一棵生命樹和其他的樹,還有生命的河;如果我們順著河往前走,沒多久就可以找到金子,然後找到寶石和珍珠,這是創世記第一章的描寫。這個園子就是代表神的工作,這個工作告訴我們,藉著園中水的澆灌,這個園子成為澆灌的園子;而且順著這個水流往前走,就能找到金子、寶石和珍珠。在聖經最末了的時候,我們看見的則是一座城,這座城聖經稱為聖城新耶路撒冷,這座城是從天而降,成為全宇宙最後一個建築物。聖經一開始時神有一個園子,到了聖經最末了的時候,我們看見神有了一座城�H�H這就是神心目中所要完成的旨意。神從園子開始,最後用一個城來結束。因此,神最起初的園子和最後的一座城,到底有沒有關係呢?

我們仔細讀聖經就會發現,這園子和這座城的關係非常密切。創世記中記載,我們能在那園子裡找到金子、珍珠和寶石,這些東西原來就是那座城的建築材料:新耶路撒冷全城是精金的,街道是精金的;而且這座城是透明的,因為是由寶石製造,有十二個根基,第一個根基就是金剛鑽,而且新耶路撒冷城的每一座門也都是珍珠。所以當我們讀到聖經最後的啟示錄,我們就能明白神最終的旨意,最後要完成的計畫是什麼。神給了時間和空間,祂要做一個工作,而且這個工作是一定要完成的。撒但也知道這是神的工作,所以牠要毀壞這個工作,不讓這個工作能完成;但是不管今天人怎樣破壞,不管仇敵怎樣反對神,神最後一定要得著那個最後的工作:神的城,就是神永遠的旨意。然而神怎麼能得著這座城?這和神一開始的工作有關係。神一開始就開始那個工作,只是在伊甸園裡只看見一座花園,最後到了啟示錄則看見一座花園的城;創世記的園子是平面的,而啟示錄的城則是立體的。最後神終於完成那座城,代表神心目中的旨意完成了。

我們的目的:活在神的旨意中

我們明白嗎?我們現在腦子裡充滿的只是我的生存,我的家,我的孩子,我的丈夫,我的妻子,我的大環境,我的國家,我的民族,我的一切。我們以為我們活著的目的就是使家更發達,使自己和孩子更蒙神的祝福;而不知道我們活著乃是為著神的旨意。神今天有一個工作要做在你、我的身上,祂最後一定要完成那個工作。

因著十字架的工作,我們有一件金色的衣服,也有一件錦繡的衣服:十字架要帶領我們,讓我們能順著聖靈的引導,最後能夠找到金子、珍珠和寶石。金子、珍珠和寶石都是十字架工作的結果,最後從我們身上就得著建造的材料,直到有一天,神要把這些材料建造成新耶路撒冷,神的心意就完全的滿足了。許多時候我們以為十字架救贖我們,是要我們不再作罪人,我們可以不再犯罪,成為一個聖潔的人。我們蒙恩得救都是以自己為中心,救恩也是圍繞著我們自己,然而十字架拯救我們有一個最中心的目的,是讓神能夠完成祂的工作,能夠完成祂中心的旨意。為什麼等到天一亮,神必幫助這城?因為這座城乃是在時間裡;這座城已經脫離了當初伊甸園最原始的情形,但是還尚未達到新天新地的光景,還沒有達到啟示錄最後所給我們看見的。

46篇便是告訴我們,今天仇敵不要這座城,仇敵要想盡一切辦法毀掉這座城,使神的旨意不能成就。因此,我們的安危乃是和神的旨意緊緊相連結的,但可惜的是,我們今天所想的仍是我和我周圍的一切。難道我們活著就是為著這些嗎?神救我們只是要我們的罪得著赦免,我們的家庭美滿,這就是一切嗎?如果這就是一切,等到我們遇見危險的時候,我們就會失去把握。我們看約伯的例子,當他看見神祝福他一切的時候,他心中一直有一點害怕,害怕好景不常,害怕也許有一天他和這麼多的兒女們分散了。約伯的害怕即證明他是為自己活著。神給我們一個美滿的家庭,給我們一個健康的身體,給我們一切都是順利的,結果不知不覺我們心中就會有一個害怕,害怕這一切好景不常。為什麼?因為我們看見地會改變,山會搖動到海心,水會匉訇翻騰,山會因海漲而戰抖,我們當然會覺得害怕。然而我們要怎麼去經歷神是我的避難所?我們怎麼說祂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患難中隨時的幫助?第46篇就是告訴我們,我們能經歷這些只有一個原因:我們沒有一個人是憑著自己活著;我們今天所以活著,是因為我們是神整個大藍圖其中的一環,是在整個新耶路撒冷城的建造裡面,我們是祂旨意中的一部分。

十字架完成聖城的建造

如果我們真的是為著神的旨意而活著,十字架將不止把金子、珍珠和寶石給我們,這些只是材料,並不是為著裝飾我們,讓別人覺得我們非常屬靈;其目的乃是為著整個神的兒女。為著這個緣故,我們就要看見,我們的安危乃是和神見證的存亡發生最大、最大的關係。神把金子、珍珠和寶石給我們,就是要我們成為耶路撒冷的門。許多人沒有門,不知道怎麼到神那裡去;然而感謝神,我們就是那個珍珠,經過那個門,我們就能把人帶到神那裡。神在我們身上做的都是最貴重的工作:金子也好,珍珠也好,寶石也好,這些都是我們的主在十字架上花了最昂貴的代價,而且祂要一針一線的在我們身上工作。神不會讓我們隨隨便便就離開了;如果我們真能看見我們活著是為著神永遠的旨意,我們就能休息,我們就能不害怕,我們就能聽見神的話說: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

這就是為什麼第46篇實在很重要,其秘訣就是最中央的那段。為什麼神是我們的避難所?為什麼神是我們患難中隨時的幫助?因為神要完成祂自己的旨意,神最後一定要從一座平面的花園,變成一座立體的花園城;因著神在時間裡的經營,這座城就能變成三度空間,變成我們將來所看見的神的城。神的城乃是代表神永遠的旨意,代表神在時間裡要藉著你、我完成的最偉大的建築物,也是耶穌基督所說: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到了啟示錄末了,我們看見新耶路撒冷這座神的城,這個偉大的見證成功了。整個耶路撒冷城像一座燈檯,整座城都是透明的,因為是用寶石鑲嵌,用寶石建造的;神的光就能夠透過寶石完全的照射出來。這就是神的見證,是神要完成的工作,而且這個工作神從舊約就開始做,一直做到現在。然而神怎麼完成這個工作呢?乃是藉著祂的十字架。

有一次在世界的一個角落陷入混亂的局面,人們經歷了好多年的苦難,許多年輕人也起來造反。那時有一個傳教士受了很大的圍困,他所有的東西,包括聖經、屬靈書籍全部被燒掉。到了第二天早晨他起床的時候,發現太陽從窗縫照進來,剛好照射在地上一堆燒剩的灰燼。在那堆灰燼裡有一張紙頭,傳教士將紙頭撿起來一看,原來是聖經裡馬太福音16章那一頁。聖靈把這段聖經指給傳教士看: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陰間的門不能勝過她。(太16:18原文)這位傳教士後來寫信給其他地方神的兒女說:我的聖經現在變得很簡單,只有一頁;但是這一頁告訴我,基督要建造祂的教會在這磐石上。也許我們會以為經過了那麼多年的苦難,那麼多年的水火,教會應該完全消失了。但是感謝主!在那個地方今天已經出現了成千上萬的基督徒。雖然經過風,經過雨,水匉訇翻騰,山因海漲而戰抖,但是天一亮,神必幫助這城。

十字架就是我們的保證,保證我們的神要完成祂的旨意。我們的主在十字架上為我們所完成的一切,就可以保證將來祂要建造祂的教會在這磐石上。這就是神的工作:這裡有一道河,這河的分汊使神的城歡喜。為什麼神要行神蹟?為什麼祂要動祂的指頭?為什麼我們要休息?因為這是神的工作,這是祂的城,所以只要有一道河,這道河就能叫全城歡喜。雖然兵臨城下,在最危險的時候,應該叫我們憂愁的,但是這樣的光景卻仍能夠叫神的城歡喜,而這城就是至高者居住的聖所;神在其中,城必不動搖;到天一亮,神必幫助這城。

 

二、有一道河,使神的城歡喜

另一方面,當我們讀這段聖經時心中應該會出現一個問題,尤其曾經到過耶路撒冷的人會發現,在那裡根本看不見任何一條河。巴比倫因為有一條幼發拉底河貫穿而建立,這正是巴比倫發達的緣故。中國則有兩條河:一條是長江,一條是黃河;只要這兩條河經過的地方,許多的城市都會成為重要的大城。我們看看全世界所有的城市,凡是最繁華的大城通常都和河流發生關係:倫敦有泰晤士河;德國有萊茵河;巴比倫有幼發拉底河;中國有長江和黃河。然而耶路撒冷根本就是建立在海拔一千公尺以上的群山上面,雖有眾山圍繞,但那裡怎麼會出現一條河呢?這就是神所揀選的耶路撒冷城。

46篇這裡告訴我們:有一道河,這河的分汊,使神的城歡喜。這城就是至高者居住的聖所。。耶路撒冷明明是沒有河的,然而這城之所以是神所揀選的,就是因為神所揀選的和人所揀選的不一樣。人如果揀選一座金城,一定是揀選有河流的地方,然而神不是,神乃是在一個眾山環繞的高地上說:這是我的見證,這是我的城。所以耶路撒冷現在有平安,因為這座城是神所揀選的,所以成為平安的城。

預言的實現:主的再來帶入這條河

這道河到底在哪裡?如果46篇是大衛寫的,那時期確實沒有這道河;如果是可拉後裔寫的,那時期也沒有這道河;如果是別的詩人在以色列人被擄的時候寫的,他們也根本找不到這道河。我們應該怎麼解釋這段聖經?這道河到底怎麼來的呢?感謝主,原來46篇也是預言:444546篇都是預言,所以就著今天而言,這些經文都還尚未應驗,所以我們看不見這道河。然而聖經創世紀有那道河,啟示錄也有這道河;這道河是在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

以西結書裡告訴我們,耶路撒冷曾經有一度非常危險,神讓這座城的一塊石頭也不留在一塊石頭上。這段經文的應驗,就是指著西元前六百年,巴比倫王兵臨城下的時候。以西結告訴我們這次危險的原因,是因為神的榮耀從耶路撒冷撤退了。神的榮耀本來是在至聖所裡面,現在神從至聖所撤退,然後到了門檻,到了東門口,然後經過金門,到了橄欖山,就從這裡升到天上去了。為什麼神的榮耀會離開耶路撒冷?沒有別的原因,乃是因為以色列人犯罪背叛神,結果神的榮耀升到天上去,聖殿變成空的殼子,神就讓這城一塊石頭也不留在一塊石頭上,免得人自己欺騙自己,因為那時許多先知仍在說:這城是永遠的城,神一定與我們同在,所以這城不會滅亡,不會墮落的。但是沒想到,這座城所以是神的見證,是因為神的榮耀在那裡;當聖經告訴我們神的榮耀升到天上去了,從那個時候,尤其在但以理書時,神就稱為天上的神,我們要找神只有在天上找。本來在亞伯拉罕的時候,神是天的主,也是地的主,但因為我們的神被人的罪逼迫,祂就升到天上,神的榮耀就從地撤退,也離開了以色列。

然而在以西結四十幾章之後,我們發現有一天神的榮耀回到了耶路撒冷。當神的榮耀回來以後,有一件事發生:在以西結書47章的記載,因為神的榮耀回到聖殿裡面,結果就從門檻裡流出水來,這水往東流從金門流出來,沿著汲倫溪河谷慢慢的流向死海。

當以色列人要到耶路撒冷,特別在我們主耶穌那個時候,大概都是跨過約但河到了加利利,一直南下在到了耶利哥,那是全世界最低的地方,也是最古老的城。然後他們從海拔四百公尺以下,一直爬到海拔一千公尺就是耶路撒冷,一邊走一邊唱上行詩。但是等到有一天神的榮耀回來以後,聖經告訴我們,從聖殿裡要流出水來。剛開始這個水不深,所以需要測量,測量到一千肘就到踝子骨,再量一千肘就到膝蓋,再量一千肘到了腰,再量一千肘就變成一條河,這條河就浩浩蕩蕩往死海流去。

如果我們現在到死海,除了耶利哥、隱基底一帶的綠洲之外,可以說就是一片的死亡。但聖經告訴我們到那個時候,從隱基底到另一個水源地,都要變成打漁的地方,河的兩岸都有樹林,原本的一片死亡到那時候都要活過來,這些死水也要變成活水。時候將到,有一天我們要看見有一條河是從耶路撒冷,從神的寶座流出來的,而且那條河一直流到今天的死海。那條河就是46篇的河,這河的分汊就使神的城歡喜;而且根據以西結書告訴我們,這條河所到之處,所有死去的都要活過來,因為這條河乃是代表生命的河。然而神的榮耀什麼時候回來?原來等到主耶穌的腳踩在橄欖山上,那時這地上的國要成為我主和我主基督的國;那個黃金的彌賽亞就要臨到全世界,我們的主要坐在寶座上。這正是代表神的榮耀回來了,那時46篇所說的那個城,就是指著這樣的一座城來說的。

主道成肉身顯明神的榮耀

但是我們前面所說的只對了一半,我們還要看看另一半的真理。嚴格來說,當神的榮耀離開了耶路撒冷上升以後,神的同在是離開了。但是感謝主,自從我們的主道成了肉身,祂就是神的榮耀,祂就是神的殿,所以神的榮耀就回到了祂的殿。換句話說,因為我們的主來到地上的時候,祂就是那個殿,所以就應驗了以西結給我們看見神的榮耀回到了祂的殿。主說:你們拆毀這殿,我三日內要建立起來。感謝主,是約翰告訴我們:我們也看見過祂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所以當我們的主在二千年前來到地上,就代表神的榮耀已經在基督的身上回來,同時也藉著祂的教會已經回來了;現在我們已經有了這道河,因為榮耀已經回來了。因此詩篇四十六篇一方面是預言,等到千禧年彌賽亞國降臨的時候,我們才會看見有一道河,這河的分汊要使神的城歡喜。但是感謝主,因為我們的主已經回來了,所以現在這條河經過了這座城。

約翰福音第7章記載,耶穌到了節期最大之日站起來高聲喊著說: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裡來喝!那時正是住棚節,所有的猶太人都要到神的面前過節。當他們經過錫安山到了耶路撒冷神的殿,要經過十五個臺階,在殿的前面有一個很大很大的廣場,那地方有很多浸池,因為以色列人到神面前一定要先潔淨自己,所以那裡有很多可以受浸的地方。而根據以色列人、猶太人的習慣,在住棚節的時候祭司們要拿好幾桶水,站在殿門的地方把水往階梯方向倒。所有站在廣場的人看見祭司將水從殿門口倒下,水經過階梯往下流,遠遠看就好像一條河流一樣。我們的主就在那個時候站起來說: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裡來喝;信我的人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當以色列人在那裡看祭司們倒水,看那水從聖殿流出來像活水的江河一樣,他們都讀過以西結書,都明白等到有一天神的榮耀回到耶路撒冷的時候,有一條河要從聖殿裡流出來,一直流到死海。現在以色列人過節,看見聖殿流出來的水,就叫他們想起神榮耀回來時的那條河。

我們的主用這句話提醒我們,這個聖殿就是我們;從聖殿流出來的水,就是我們這些信主的人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換句話說,我們就是神的殿,我們今天就是神的見證。我們不需要等到有一天才看到這一道河,使神的城歡喜,因為我們的主現在已經來了,聖靈已經降臨在我們身上,我們的主已經住在我們裡面,所以現在從我們的殿裡,就流出活水的江河來。這就是46篇這裡所說:有一道河,這河的分汊,使神的城歡喜。這城就是至高者居住的聖所。也是主告訴我們:時候將到,如今就是了,那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來拜祂。舊約的時候,人們必須到耶路撒冷那座山,要看見外面有一個建築物叫聖殿,然後才能敬拜。現在我們只要來到這聖殿的至聖所,就是我們的心靈,就能敬拜祂。約翰福音第4章主對撒瑪利亞婦人說的話告訴我們,外面有一口井,我們的裡面也有一口井,不過這口井是枯井,然而若喝了主所賜的水,這水要在裡面成為一井的泉源。

十字架擴充我們裡面這條河

感謝主!現在神的榮耀已經在基督裡回來了,而耶穌基督也已經住在我們裡面,聖靈就藉著十字架來測量我們。整本以西結書乃是告訴我們神的榮耀,所以現在神要用祂的榮耀來測量我們,到那個時候只要量一千肘,我們的水就深了。剛開始在我們裡面是一井的泉源,現在這水要從腹中流出活水的江河,十字架從只到踝子骨就測量我們、再測量我們,最後就成為不可測度的河。神的生命今天已經住在我們裡面,我們不需要等到主將來回來的那一天,我們在今天就已經經歷了這一切:有一道河,這河的分汊,使神的城歡喜。這城就是至高者居住的聖所。

保羅告訴我們:豈不知你們的身體就是神的殿嗎?所以要在你們的身體上來榮耀神。我們乃是神的殿,當我們這帳篷搖動的時候常常是提醒我們,我們沒有把身體獻上當作活祭。神的工作今天就要在我們身上做;神建造祂的教會是從一道河開始。我們的日子不是根據日歷來衡量在地上過了幾十年,不是多了幾道皺紋,也不是添了幾根白髮。神在我們每一個人身上都有祂自己的旨意,問題是神的旨意在我們身上完成了嗎?我們沒有一個人可以讓神的旨意在我們身上完成的前一刻,離開這個世界的。

因著這個緣故我們要休息,要知道神是誰,我們才能看見神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患難中隨時的幫助;雖然地會改變,山搖動到海心,我們也不害怕。我們不害怕不是因為我們沒有看見現象,而是因為看見神果然動了祂的指頭,如同聖經告訴我們,天一亮,神必幫助這城,所以我們能夠安息。我們現在是等天亮的時候;雖然伸手不見五指,但是我們知道神為著要成功祂的旨意,祂一定要幫助這城。

萬軍之耶和華與我們同在;雅各的神是我們的避難所這個神為什麼是雅各的神?因為亞伯拉罕的神是個人的神,雅各的神則是一家的神;神從亞伯拉罕得著以撒,從以撒得著一個家,神從一個家就得著一個國。現在這個見證不再只是個人的見證,乃是團體的見證;神不只是亞伯拉罕、以撒的神,神也是雅各的神。雅各不過是蟲,但是聖靈藉著十字架在雅各身上工作,結果雅各能從毛毛蟲變成榮耀的以色列。

這就是聖靈今天在我們身上的工作。可拉後裔的詩都是給我們看見,神在我們身上一點一滴的工作。雖然根據這裡的預言,我們要等到千禧年才看見這道河的出現。但是今天這道河已經在我們裡面,在我們這些屬主的人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而這活水的江河要叫神的城歡喜。十字架把聖靈給我們,聖靈又帶我們回到十字架;聖靈藉十字架擴充我們的度量,測量我們。我們本來是一點點的水,一點點的生命,結果慢慢的就變成一條河,我們無論到什麼地方,生命就都活過來了。感謝主,這就是神今天在我們身上的工作。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我必在外邦中被尊崇,在遍地上也被尊崇。這告訴我們見證終於產生了,全世界都要肅立,全世界都要尊崇我們的主,因為他們在我們的身上看見神的榮耀,也看見神的美麗。

 

 

神是避難所(楊震宇)

 

鑰句神是我們的避難所

背景:《詩篇》第四十六篇是可拉後裔的詩歌,交與伶長,調用女音。調用女音是指較高的音域,一般情況,女聲是比男聲高,在唱詠同一調子時,女音是比男音高八度(Octave)。這篇詩大概是以亞述王西拿基立圍攻耶路撒冷,希西家王到聖殿求神拯救而獲得大捷那段歷史為背景。詩人將這段神拯救的歷史寫成詩歌來記念。本篇詩一共有三個「細拉」。第一、二段有細拉作停頓分段。並有「萬軍之耶和華與我們同在,雅各的神是我們的避難所」的重複語為每一個段落的結束,而第一段則以「神是我們的避難所」作為全詩、全段的開始。

馬丁路德每逢遇見困難時,就歡喜唱這篇詩,他的妻子也常用這篇詩的信息來安慰他。據傳說,當馬丁路德心中失去勇氣的時候,就招呼他的朋友墨蘭頓來,對他說:「來吧!讓我們唱《詩篇》第四十六篇!」路得所寫最著名的一首詩:「堅固保障歌」,就是照這篇詩的意思寫的。歷代以來,《詩篇》四十六篇和馬丁路德寫的詩歌,被神大大的使用,成了許多聖徒很多人在受逼迫之時的鼓勵和安慰。

提要:本篇是稱謝「神是我們的避難所」的禱告。在這一首信心與感恩的詩中,詩人稱謝神是避難所和力量,因此宣告「我們也不害怕」;接著,他頌讚神保護祂的聖所,因為有「神在其中,城必不動搖」,一切就可以安穩可靠;末了,他讚美神的作為和榮耀,必被萬民所尊崇。全詩分為三段:

()稱謝神是隨時避難所(13) ──神是我們的避難所;

()頌讚神保護祂的聖所(47) ──這城就是至高者居住的聖所;

()觀看神的作為和榮耀(811) ──你們來看耶和華的作為。

鑰節:【詩四十六1】「神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

鑰點:本篇我們看見詩人指出信心的秘訣乃是基於神的同在。他提到:

()「你們來看」耶和華的作為(8) 。這個寶貴的看見,使他的信心確定神是他的避難所;神的城是他安居之所;以及神的拯救是他的平安。神奇妙的作為,令人以祂為中心,而不再以自己為中心。

()「你們要休息」(10) ,原文就是「你們要站住」,或者是「你們要安靜,什麼事也不要做。」因為詩人知道祂是神,是大有能力,大有榮耀的神,是雅各的神。因此,休息不是懶惰,而是信靠神,等候神,讓神成就祂的旨意。有人說得好,「當神試驗你的時候,正是你試驗神的好機會——你可以把祂的應許來放在祂的面前,盡量向祂索取你在試煉中所需要用的一切。」

親愛的,只要相信,不必懼怕,將所有一切的難處都卸給祂,祂必幫助和堅立你。因為「神若幫助我們,誰能敵擋我們呢?」(羅八31) 有神的同在,必能使你得勝有餘!

今日鑰節提到「神是我們的避難所這篇禱告,詩人三次宣告「神是我們的避難所」(1711),這是何等寶貴的應許。整篇信息讓我們能體會,在任何的危難關頭,投靠神的人只要進入祂的避難所,就可以得到最穩妥的保護。縱使地雖改變、山雖搖動、水雖翻騰、風雖暴怒,我們卻不需害怕,因為祂「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親愛的,雖然人生變化無常,基督乃是無時無刻的與你同在;在患難中,你可以隨時得到祂的幫助。這是何等的寶貴!

衛斯理約翰一生最重要的信息,就是「神與我們同在」。他在臨終前引用了第7節的話:「萬軍之耶和華與我們同在;雅各的神是我們的避難所」,而整夜都在重述其中的應許。他從這節中得到安慰,使他勇敢地面對死亡的來臨。讓我們也能擁有他這樣的信心。在任何情況下,神永是我們的避難所!親愛的,當遭遇患難,你對神的信靠,到了怎樣的地步?

「忠心的人可以得知,即使沒有任何來自世界的幫助,神的恩典仍足夠他們所用。…雖然神的幫助對於我們來說只是涓涓細流,我們仍能享受深深的寧靜,勝過全世界的力量都來幫助我們。」——加爾文

默想:整篇信息讓我們能體會神是我們的避難所。祂是萬軍之耶和華大能的神,也是雅各立約的神,更是「以馬內利」與我們同在的神。親愛的,在任何的危難關頭,信靠神的同在,使我們這些軟弱、小信的人,無所懼怕。

禱告:神啊,讚美祢,唯祢是我的避難所、力量及患難中隨時的幫助。所以,無論在任何的危難關頭,祢定使我無所懼怕。阿們!

── 楊震宇《讓我們在詩篇中遇見神》

 

 

神是我們的避難所(吳主光)

 

第四十六篇大綱:

一、大災難中經歷神(46.1-46.7

1.不怕大災難

2.不怕大地震

3.列國動搖、神的城不動搖

副歌:神同在作以色列人的避難所

二、大災難後天下太平(46.8-46.11

1.呼籲觀看全地荒涼

2.大戰停止,天下太平

3.人人認識神,尊崇神

副歌:神同在作以色列人的避難所

 

釋經:

 

一、大災難中經歷神(46.1-46.7

46.1〔可拉後裔的詩歌、交與伶長、調用女音。〕神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46.2所以地雖改變、山雖搖動到海心、46.3其中的水雖匉訇翻騰、山雖因海漲而戰抖、我們也不害怕。〔細拉〕

1.任何人細讀本詩就必發現,內容所形容的,絕對不是史實,而是「預言」.因為以色列人的歷史,從未發生過本詩所形容的──「地雖改變、山雖搖動到海心」、「有一道河.這河的分汊、使神的城歡喜」、「神發聲、地便鎔化」、「使地荒涼」、「我必在外邦中被尊崇、在遍地上也被尊崇」…等。但以預言來說,以色列在末世大災難中,確實如此,而且按足每一個字來應驗。因此,我們更加證明、文士以斯拉在編排《詩篇卷二》的時候,確實被聖靈感動,作出非常準確、非常奇妙的「末世預言」。若不以「末世預言」的角度來看這篇詩,就毫無意義,因為上文所指出的那些預言,只能變成抽象和不真實的形容詞.結果使這詩在解釋上,不知所謂。如果按「預言」的角度來解,就吻合前後八篇可拉後裔的詩,串起來組成一個「預言信息」的想法了。

2.既然(第45篇)預言「外邦教會被提,成為主基督的新婦」,以色列人因為不信而被留下來、經歷末世的「大災難」,這就是現在這篇詩所形容的。其實「外邦教會」曾經努力向以色列人傳福音,以致他們中間有十四萬四千人信主得救.但其餘的人都決絕地不肯相信,並且因為被敵基督和假先知以虛假的大神蹟、大奇事迷惑,他們就出賣這十四萬四千人,讓敵基督把他們殺了,其中包括「那兩個見證人」(啟11:3-12)。這十四萬四千人就與外邦教會一同復活被提.《聖經》指出,「那兩個見證人」復活被提之時,殺害他們的人也親眼看見了。當然,敵基督和假先知會向眾人作一個虛假的解釋說、那兩個見證人是因為敵不過他們,所以才逃走的。

3.但神在以色列人中興起一些「智慧人」,他們懷疑敵基督和假先知可能是假冒的,因為他們強逼以色列人拜假基督的像,這分明與摩西律法最基本的十誡相抵觸。於是,他們起來重新研究《聖經》,神的靈也在這個時候澆灌下來,叫他們明白其中的奧秘,得知以色列人二千多年來一直拒絕和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原來真是基督。於是這些「智慧人」在民間訓誨多人(但11:33-35),漸漸影響以色列全家悔改歸向神(羅11:26).這時,聖靈叫每一個以色列人都成了先知,因為他們人人都可以說預言、見異象、作異夢.並且在天上地下都有許多神蹟奇事(珥2:28-29),印證他們所信的福音。

4.當時敵基督已經與「南方王」(埃及和亞拉伯聯盟)打仗,目的是搶奪中東的財富(參但11:21-45)。敵基督突然聽聞以色列人背叛他,拆毀了放在殿中的像,他就向以色列發動「閃電戰」(但9:27所說的「如飛而來」),派大軍突然攻陷以色列,將以色列全境三分之二的人殺了(亞13:8)。然而,那些悔改歸主的以色列人、信心十分堅定.他們從《聖經》清楚知道,這一切大災難臨到他們,只不過是為要「熬煉他們如銀子」(亞13:9)。所以這篇詩一開始就說:「神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

5.這時,敵基督(歐盟)聽見「北方王」(俄國集團)和「東方王」(中國和東方集團)也派大軍前來參戰,他就不惜將戰爭升級,變成「世界末日的核子大戰」(但11:42-44),亦即是《啟示錄》所預言的「哈米吉多頓大戰」(啟16:16)。於是,東南西北四大集團的大軍,聚集到巴勒斯坦的米吉多平原,在那裡發生大會戰。當大戰發展到最高峰之時,就發生大地震。這一次地震,是地上有人居住以來,從未有過如此大、如此厲害的地震。(啟16:18-20

6.就在這樣大地震的背境下,這篇詩說:「所以地雖改變、山雖搖動到海心、其中的水雖匉訇翻騰、山雖因海漲而戰抖,我們也不害怕。」當時的以色列人並沒有懼怕,因為:

1)他們曾親眼看見那兩個見證人復活和升天,明白他們所傳的耶穌才是真基督;

2)他們全體痛哭,極其後悔,因為他們曾將耶穌基督釘死在十字架上,拒絕這福音,長達二千多年.現在他們寧願死,也不再背棄主了;

3)他們從《聖經》的預言得知,教會已經復活被提,如果他們肯堅持到底,雖然被殺,也趕得上有份於復活被提,在天上同享永生福樂。為這盼望,他們認為,大災難帶給他們再大的痛苦,也算不了甚麼;

4)聖靈普遍降臨,叫他們人人都得見異象異夢、人人都成了先知,能知道許多奧秘,所以再沒有任何假先知可以迷惑他們.他們的信仰就能堅持到底;

5)他們也從《聖經》預言中,早就知道會有大地震發生,並且這次大地震成了他們的拯救.所以他們毫不懼怕;

6)這時,天上地下有許多神蹟奇事,大大印證福音的真實性。

7.在這許多事上,他們發現,神真的作了他們的「避難所」、「力量」、和「隨時的幫助」。就如:

1)當敵基督大軍追殺他們的時候,他們想起主耶穌在馬太福音二十四章十六節說過:「應當逃到山上」。其實按常理來說,逃到山上是最危險的,因為耶路撒冷鄰近的山,都是光禿禿的,很容易被敵人發現.但他們順服主的話,向著耶路撒冷朝東的橄欖山逃跑,又躲藏在其中的山洞裡。誰知,當敵基督的大軍快要追上之時,他們一向神呼求,地就發生大地震,以至橄欖山裂開兩半,成為一個極大的穀;並且裂開將敵基督的大軍吞滅了(啟12:15-16),如同古時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候,紅海的水複合,吞滅了法老王的大軍一樣。這樣的形容,足以證明神是他們的「避難所」和「隨時的幫助」。

2)至於神作他們的「力量」,《聖經》又預言說:「我必使耶路撒冷被圍困的時候、向四圍列國的民、成為令人昏醉的杯。…耶和華說、到那日、我必使一切馬匹驚惶、使騎馬的顛狂.我必看顧猶大家、…耶路撒冷的居民,倚靠萬軍之耶和華他們的神,就作我們的能力。那日、我必使猶大的族長、如火盆在木柴中、又如火把在禾捆裡.他們必左右燒滅四圍列國的民。…他們中間軟弱的、必如大衛;大衛家必如神、如行在他們前面之耶和華的使者。」(亞12:2-8

8.我們研究末世大災難,就是神大怒的「七碗」(啟16:1),其中第一至第六碗,都是人為的災難,因為都是來自環境污染、和人類發動的世界大戰等。惟有「第七碗」所帶來的「大地震」,才真真正正是出於神的大作為。(啟16:17-21)這次大地震,《聖經》指出,是自從地上有人以來、沒有這樣大、這樣利害的地震。各海島都逃避了、眾山也不見了。但「大地震」成就了神如下的作為:

1)「大地震」毀滅了作惡的「巴比倫大城」──「大淫婦」。《聖經》說:「那大城裂為三段、列國的城也都倒塌了.神也想起巴比倫大城來、要把那盛自己烈怒的酒杯遞給他。」(啟16:18)「大淫婦」就是變成異端的普世大教會──天主教。她離開了主基督,愛上列國的君王(政治)、世上的財寶(世界)、和「各類邪術」(異教儀式)。天主教的總部梵蒂崗就是「大巴比倫城」。她座落在義大利半島的中央。大地震使義大利半島裂成三段,羅馬梵蒂崗所在的中間那一段,沉到海底去,永遠不再存在。(參啟16:29, 18:2, 21

2)以色列人向著耶路撒冷朝東的橄欖山逃走,他們一向主呼求,主就藉「大地震」將追殺他們的敵基督大軍吞滅,拯救了以色列人(啟12:16)。這樣的大作為,正正應驗主曾經對猶太人說:「看哪!你們的家成為荒場、留給你們。我告訴你們,從今以後,你們不得再見我.直等到你們說: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太23:38-39

3)「大地震」使迦巴直到耶路撒冷南方的臨門、變為亞拉巴(就是死海,參書3:16。迦巴在便雅憫地.因此,經文的意思是死海的範圍擴大了許多)、耶路撒冷必仍居高位(意思是巴勒斯坦屬於沙漠區的南地,變為極美麗的果樹林.因為有「活水從耶路撒冷流出來、一半往東海流、一半往西海流。」(亞14:18)「所發出來的水、必流入鹽海、使水變甜。這河水所到之處、凡滋生的動物、都必生活、並且因這流來的水、必有極多的魚、海水也變甜了。」(結 47:8)「在河這邊、與那邊的岸上、必生長各類的樹木.其果可作食物、葉子不枯乾、果子不斷絕.每月必結新果子、因為這水是從聖所流出來的.樹上的果子、必作食物、葉子乃為治病。」(結47:12

9.主基督要在耶路撒冷作王,訓誨列國。眾先知指著這件事預言說:

「那時,人必稱耶路撒冷為耶和華的寶座;萬國必到耶路撒冷,在耶和華立名的地方聚集。」(耶3:17

「耶和華如此說:我現在回到錫安,要住在耶路撒冷中。耶路撒冷必稱為誠實的城,萬軍之耶和華的山必稱為聖山。」(亞8:3

「末後的日子,耶和華殿的山必堅立,超乎諸山,高舉過於萬嶺;萬民都要流歸這山。必有許多國的民前往,說:來吧,我們登耶和華的山,奔雅各神的殿。主必將他的道教訓我們;我們也要行他的路。因為訓誨必出於錫安;耶和華的言語必出於耶路撒冷。他必在列國中施行審判,為許多國民斷定是非。他們要將刀打成犁頭,把槍打成鐮刀。這國不舉刀攻擊那國;他們也不再學習戰事。」(賽2:2-4

「所有來攻擊耶路撒冷列國中剩下的人,必年年上來敬拜大君王─萬軍之耶和華,並守住棚節。地上萬族中,凡不上耶路撒冷敬拜大君王─萬軍之耶和華的,必無雨降在他們的地上。」(亞14:16-17

  

46.4有一道河,這河的分汊、使神的城歡喜.這城就是至高者居住的聖所。46.5神在其中.城必不動搖.到天一亮、神必幫助這城。46.6外邦喧嚷、列國動搖.神發聲、地便鎔化。

1.這裡所說的「河」,也是大地震所造成的。我們在上文已經指出,大地震後,耶路撒冷以南裂開成為大山谷,有「活水從耶路撒冷流出來、一半往東海(地中海)流、一半往西海(死海)流。」(亞14:18)這就是本詩所說「河的分汊使神的城歡喜」,因為從耶路撒冷有「活水」流出來,分開成為兩條支流,一條向東流,溝通到地中海;一條向西流,溝通到死海。以西結書的預言指出,這河「所發出來的水、必流入鹽海(死海)、使水變甜。這河水所到之處、凡滋生的動物、都必生活。…在河這邊、與那邊的岸上、必生長各類的樹木….果子不斷絕.每月必結新果子、因為這水是從聖所流出來的.…葉子乃為治病。」(結47:12)這樣的形容,分明也是後來約翰寫《啟示錄》的時候,借用來形容天上新耶路撒冷聖城所流出來的「生命河」。(參啟22:1-2)從這一點可以看到,大災難之後的耶路撒冷南部沙漠區,將會變為極其美麗,如同天堂那麼美麗的果樹林。

2.過往,因為約但河流入死海的水不夠多,甚至太陽蒸發死海水的速度,還快過約但河流入死海的速度,死海就因此「死」了,未能將其中的鹽份沖到大海去,使水中的生物無法生存。現今從耶路撒冷流出來的活水「治癒」了死海,因為溝通到地中海和紅海。讀者可以想像,從聖所流出來的水,流量竟然大過約但河,實在不可思議。可見大地震使巴勒斯坦的地勢大大改變,使耶路撒冷城的地勢升高,耶路撒冷以南的地勢下陷,變成大山谷,然後耶路撒冷城地底下出現一條巨大的暗河,流出大量的活水,沖入這大山谷,使這大山谷變成大海,甚至將死海、紅海、和地中海都連接起來.這樣,從紅海到地中海,就成為一條新航道,比附近的「蘇伊士運河」更大、更美、更有用。「蘇伊士運河」是人工造的,其中的水仍是鹽份頗高的咸水,將地中海和紅海「西部的蝸牛角」接通;但耶路撒冷以南新形成的海,其中的水是淡水,將地中海和紅海「東部的蝸牛角」接通,又使南地變成綠綠的果樹林,百物滋生。所以這水「使神的城歡喜」,因為使南地沙漠變為樂園。

3.經文又說:「這城就是至高者居住的聖所」,當然這是指主耶穌降臨之後,進入耶路撒冷作王.耶路撒冷就成了他的「居所」,也是「聖殿」。這時人人都知道主耶穌是神。「活水」從聖所地下流出來,喻意著主基督就是「生命的根源」.城裡的人靠這生命河得生命。其實,主基督坐在寶座上所講的道就是「生命之道」,如同生命河的水流出來,惠及一切前來聽道的人,叫他們得生命(參啟22:17)。

4.經文特別強調:「神在其中,城必不動搖」。意思是,那一次大地震,列國都搖動、全世界都搖動、連天地都搖動,惟獨耶路撒冷沒有搖動。

《聖經》形容「天」搖動,說:「日頭變黑像毛布、滿月變紅像血.天上的星辰墜落于地、如同無花果樹被大風搖動、落下未熟的果子一樣。天就挪移、好像書卷被卷起來。」(啟6:12

《聖經》又形容「地」搖動,說:「山嶺海島都被挪移離開本位。列國的城也都倒塌了…各海島都逃避了、眾山也不見了。」(啟16:19-20

至於「列國」搖動,本詩只簡單地說:「外邦喧嚷、列國動搖」。但《啟示錄》詳細形容說:「地上的君王、臣宰、將軍、富戶、壯士、和一切為奴的、自主的、都藏在山洞、和岩石穴裡.向山和岩石說、倒在我們身上罷、把我們藏起來、躲避坐寶座者的面目、和羔羊的忿怒.因為他們忿怒的大日到了。」(啟6:12-1716:18-20

就在這樣天地都大大搖動的情況下,本詩卻強調耶路撒冷城不動搖──「神在其中,城必不動搖」.這是多麼奇妙的經歷。

 

46.7萬軍之耶和華與我們同在.雅各的神是我們的避難所。〔細拉〕

1.這是第一節的「副歌」。這裡出現「細拉」二字(意思是「停下來想一想」),實在太美好了。它示意我們要細想,在這樣的大災難和大地震中,以色列人怎樣經歷「神的同在」,和「神」作他們的「避難所」,因為這是何等奇妙的經歷。

2.在大災難中,敵基督發動滅絕全人類的哈米吉多頓核子大戰,世人沒有一個人不嚇得魂不附體.惟獨以色列那些悔改歸向神的人不搖動,因為深知道神與他們同在,作他們的避難所,所以毫不懼怕。敵基督的大軍突然向他們發動閃電攻擊,將他們全國三分之二的人殺了,他們還是不懼怕;敵基督攻陷耶路撒冷,他們的財物被搶掠、婦女被玷污、城中一半的人民被擄去(亞14:1-2),他們還是不懼怕;剩下的三分之一人向著耶路撒冷朝東的橄欖山逃跑,躲藏在山上各個洞穴之中,敵基督的大軍也快要追上他們,他們還是不懼怕…。

3.或問,以上所敘述的這些現象,豈不是他們節節失敗嗎?何以說,他們深深地經歷神的同在呢?答案是:

第一、他們從《聖經》預言得知,這一切臨到他們的災難,是為「熬煉」他們,如熬煉銀子和金子一樣而已.經過熬煉之後,主必會收納他們,拯救他們,復興他們;

第二、當時聖靈普遍降臨到每一個人身上,人人變成先知.各人不但從異象異夢中,得知神的奧秘,而且天上和地下都顯出神蹟奇事,證明神在他們中間;

第三、他們曾經親眼看見那「兩個見證人」復活升天,非常羡慕,所以他們認為,自己若被殺,主也必憐憫他們,叫他們同樣復活升天,得享永生。過往幾千年來,他們一直不信主,現在猛然發現主耶穌真是基督,於是就認為,即使為主死,也是應該的;

第四、在大地震中,全世界各國的大城都倒塌,耶路撒冷南部裂開成為大穀,而耶路撒冷城卻不動分毫,這一點很厲害地證明,神與他們同在,所以耶路撒冷才不動分毫,成了他們的避難所。

 

二、大災難後天下太平(46.8-46.11

46.8你們來看耶和華的作為、看他使地怎樣荒涼。

1.這時大災難過去了。經文「呼籲」人人來看神的作為.相信這是代表天使的呼籲,要所有已經復活被提到天上的眾聖徒來觀看。讀者可以想像,觀看「耶和華怎樣使全地荒涼的作為」,最清楚不過的位置應該是在天上的「玻璃海」。《啟示錄》指出,站在「玻璃海」觀看的人,就是那些曾經「勝了獸和獸的像、並他名字數目」的人。他們曾經被殺,現今卻復活被提到神面前,站在「玻璃海」上觀看地上大災難的實況。《聖經》形容他們看完之後,就拿著神的琴、唱神僕人摩西的歌、和羔羊的歌,說:「主神、全能者阿!你的作為大哉!奇哉!萬世之王阿!你的道途義哉!誠哉!主阿!誰敢不敬畏你、不將榮耀歸與你的名呢?因為獨有你是聖的.萬民都要來在你面前敬拜.因你公義的作為已經顯出來了。」(啟15:2-4

2.「…看他使地怎樣荒涼」,其實不是神使地荒涼,而是敵基督和大淫婦所造成的.只不過耶和華的「作為」報應他們,使他們「敗壞世界」的作為,不知不覺敗壞了自己。《啟示錄》形容這一點說:「…你敗壞那些敗壞世界之人的時候也就到了。」(啟11:18)敵基督敗壞世界,因為他發動滅絕性的世界大戰,所以稱為「行毀壞可憎的」(但11:31),這詞在希伯來文是“shamem”,英文欽定本譯為“desolate”,中文和合本《聖經》一般都譯作「荒涼」、或「變為荒場」.讀者可以想像,再沒有任何一個人使全地荒涼,像敵基督發動世界大戰所造成的那樣。至於那個敗壞世界的「大淫婦」,《聖經》形容她的結局說:「有一位大力的天使舉起一塊石頭、好像大磨石、扔在海裡、說:『巴比倫大城、也必這樣猛力的被扔下去、決不能再見了。……萬國也被你的邪術迷惑了。先知和聖徒、並地上一切被殺之人的血、都在這城裡看見了。』此後、我聽見好像群眾在天上、大聲說:『哈利路亞、救恩、榮耀、權能、都屬乎我們的神.他的判斷是真實公義的.因他判斷了那用淫行敗壞世界的大淫婦、並且向淫婦討流僕人血的罪、給他們伸冤。』又說:『哈利路亞。燒淫婦的煙往上冒、直到永永遠遠。』」(啟18:21-19:3)可見大淫婦用淫行敗壞了世人的心,引至世界末日的來臨。

3.敗壞世界的事,雖然是敵基督和大淫婦做的,但也是神報應他們的大作為,因為《聖經》形容神使他們自己攻擊自己,說:「那日、耶和華必使他們大大擾亂.他們各人彼此揪住、舉手攻擊。」(亞14:13)至於敗壞的嚴重情況,《聖經》所形容的,應該是指核子戰爭的現象.因為《聖經》說:「耶和華用災殃攻擊那與耶路撒冷爭戰的列國人、必是這樣:他們兩腳站立的時候、肉必消沒、眼在眶中乾癟、舌在口中潰爛。…那臨到馬匹、騾子、駱駝、驢、和營中一切牲畜的災殃是與那災殃一般。」(亞14:12, 15)這樣的形容,很切合核子彈爆炸,一切活物被核子彈的光和幅射照死的現象。

 

46.9他止息刀兵、直到地極.他折弓、斷槍、把戰車焚燒在火中。

1.核子大戰過後,全地荒涼,因為全人類可能死了百份之九十、屍橫遍野、到處都是瘟疫、幅射;海洋、陸地和河水全部都被污染了,整個地球無一處適宜人類居住。然而、《聖經》預言,主耶穌降臨之前,「那日臨近、勢如燒著的火爐.凡狂傲的、和行惡的、必如碎秸.在那日必被燒盡、根本枝條一無存留。」(瑪4:1)之後,主耶穌在極大的榮光中降臨,如同「公義的日頭出現,其光線有醫治之能」.這是說,主用他降臨的榮光,一次過『醫治』了全地,一切污染、創傷、毒瘡、病患……都立即痊癒。以色列民就要歡呼,跳躍如牛犢,為要歡迎降臨拯救他們的主,主也要作他們的王,住在他們中間,永不離開。於是以色列就得著大復興,成了世上最強大的國。

2.主作王統管全世界的時候,就是太平盛世的千禧年國度開始。這時,以賽亞先知這樣形容、說:「論到猶大和耶路撒冷。末後的日子、耶和華殿的山必堅立,超乎諸山、高舉過於萬嶺;萬民都要流歸這山。必有許多國的民前往、說:來罷,我們登耶和華的山、奔雅各神的殿。主必將他的道教訓我們、我們也要行他的路.因為訓誨必出於錫安、耶和華的言語、必出於耶路撒冷。他必在列國中施行審判,為許多國民斷定是非。他們要將刀打成犁頭、把槍打成鐮刀;這國不舉刀攻擊那國、他們也不再學習戰事。」(賽2:1-4)這一點也是本詩所說的,「他止息刀兵、直到地極;他折弓、斷槍、把戰車焚燒在火中。」

 

46.10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我必在外邦中被尊崇、在遍地上也被尊崇。

1.這裡所說「你們要休息」,很容易明白、是指著戰事停頓之後,任何人都需要休息、很盼望得到復興。但是加上「要知道我是神」這句話,意思又豐富得多了,變成「你們和外邦都不要再彼此鬥爭,你們看見我駕雲降臨,就要知道我是神.有我在你們中間施行審判,一切不公平的事物,都有我為你們作主。」當時人人都知道主耶穌是神,因為親眼看見主從天駕雲在大榮耀中降臨,而且有千萬聖者與他同在.試問歷史上還有誰可以這樣從天降臨呢?

2.「我必在外邦中被尊崇、在遍地上也被尊崇」,這是指、《聖經》中所有預言主耶穌被全地的人尊他為大的經文,現在都應驗了。例如:

以賽亞先知預言主降臨之時,世人都嚇得躲藏起來,因為親眼看見主在大榮耀中降臨.請看經文怎樣強調和重複地形容他們躲藏起來,說:「你當進入岩穴、藏在土中、躲避耶和華的驚嚇、和他威嚴的榮光。到那日、眼目高傲的必降為卑、性情狂傲的都必屈膝.惟獨耶和華被尊崇。必有萬軍耶和華降罰的一個日子、…一切自高的、都必降為卑。…利巴嫩高大的香柏樹、和巴珊的橡樹;…一切高山的峻嶺、…高臺、…城牆、…船隻、…一切可愛的美物….在那日、惟獨耶和華被尊崇。…耶和華興起使地大震動的時候、人就進入石洞、進入土穴、躲避耶和華的驚嚇、和他威嚴的榮光。…到耶和華興起使地大震動的時候、人好進入磐石洞中、和岩石穴裡、躲避耶和華的驚嚇、和他威嚴的榮光。」(賽2:10-21

保羅也引《聖經》說:「經上寫著:『主說、我憑著我的永生起誓、萬膝必向我跪拜、萬口必向我承認。』」(羅14:11)保羅所引用的經文,是以賽亞書的預言,說;「誰從古時指明、誰從上古述說、不是我耶和華麼?除了我以外、再沒有神.我是公義的神、又是救主.除了我以外、再沒有別神。地極的人都當仰望我、就必得救.因為我是神、再沒有別神。我指著自己起誓、我口所出的話是憑公義、並不反回、萬膝必向我跪拜、萬口必憑我起誓。」(賽42:21-23

瑪拉基先知又預言說:「萬軍之耶和華說:從日出之地、到日落之處,我的名在外邦中、必尊為大。在各處、人必奉我的名燒香、獻潔淨的供物.因為我的名在外邦中必尊為大。」(瑪1:11

先知彌迦也說:「伯利恒以法他阿、你在猶大諸城中為小.將來必有一位(君王)從你那裡出來、在以色列中為我作掌權的.他的根源從亙古、從太初就有。…他必起來、倚靠耶和華的大能、…牧養他的羊群.他們要安然居住.因為他必日見尊大、直到地極。」(彌5:2

所以保羅說:「神將他升為至高、又賜給他那超乎萬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穌的名、無不屈膝、無不口稱耶穌基督為主,使榮耀歸與父神。」(腓2:9-12

 

46.11萬軍之耶和華與我們同在.雅各的神是我們的避難所。

1.這是第二節的「副歌」,與第一節的「副歌」雖然相同.但放在全詩的最後,當然強調了神同在和作以色列人的避難所,何等真實、寶貴、和榮耀.因為主基督不但保守了他們經過最大的災難;又領他們進入復興,在千禧年裡成了世上最強大的國。

2.從前,以色列人犯罪,離棄了他們列祖的神,他們就亡國被擄,並且分散在列國,神還要使刀劍追上他們,這就是二千多年來,以色列人受苦的光景。雖然這樣,神並沒有全然丟棄他們,只不過借著將他們分散列國的手段,保守他們不至滅絕而已。及至到了最後、教會也復活被提了,神還是憐憫他們,賜下「施恩叫人懇求的靈」,叫他們全家悔改歸向神;然後,神就恢復與他們同在,作他們的避難所.從「敵基督」所發動的滅絕性核子大戰中、把他們拯救出來,又親自降臨作他們的王,住在他們中間,使他們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強國。讀者可以體會到,這樣經歷神作他們的避難所,是何等的經歷、何等的奇妙!

―― 吳主光《詩篇精選研經亮光》

 

 

對教會三層主觀的經歷(朱韜樞)

 

  現在我們來看四十六至四十八篇。從原則上來說,四十六到四十八篇是滿有經歷和啟示的一段。四十五篇是給我們看見主是怎樣的一位,祂的工作是什麼樣的工作,這些工作在我們身上產生什麼樣的結果。所以在四十五篇,我們就看見了一位尊高的基督,也看見了一個豐富成熟的教會,這樣的看見就把我們帶到四十六到四十八篇。

 

第四十六篇導言,是神和人同得滿足的

  四十六到四十八篇,是在四十五篇那神聖、屬天、榮耀、豐富的啟示和享受以後,所產生的三步主觀的經歷。你注意,這個經歷不是一個人的,而是教會的;教會在這時候要有三步的經歷。四十六篇,描述這個讓神人同得滿足的王宮(地方教會),就是神的城,神在祂行政裡掌權的所在;也是至高者居住的聖所,神居住的所在,也是神人相會的所在。

  這裡說到教會用了三個詞:「王宮」,「城」,「聖所」。說到王宮,乃是指神在這裡做王,在一處處的地方教會得著祂的見證。說到城,是指神不僅在一處處地方教會做王來得著見證,神乃是在其中掌管一切的;所以,祂要在祂的行政裡,藉著一處處的教會來掌權。而這一處處的教會就是聖所,是神居住的所在,也是神和人相會的所在。一面,這城就是一處處的地方教會,是我們今天的「避難所」。避難所這個字很有意思,在和合本的英文是用「refuge」,在恢復本是用「high fortress」,前面繙作「避難所」,後面繙作「高台」,指一個高的堡壘,使你在其中得著屬天的遮蔽,完全的保護。所以我們說,神自已就是我們的避難所。

  另外一面,城裡還有一道河。每一個地方教會都得有一道河,這城裡的河是使神和人同得滿足,安息,快樂的原因。一個地方教會的生活好不好,就看有沒有這一道河。一處處的地方教會中,都應該有一道河;這河又是滿了分汊的,也就是有許許多多的支流。整個的教會,原則來說乃是一道河。教會中的每一個聖徒,健康的聖徒,得勝的聖徒,愛主的聖徒,奉獻的聖徒,向著主絕對的聖徒,他們都是一個一個的支流,所以這一個河有許多的分汊,支流。這些分汊使神的城歡喜,叫整個教會生活成為一個叫人喜樂的所在。

  這一道河乃是基督,河的分汊乃是聖靈在基督生命分賜的各面裡,在不同的聖徒身上所產生一切他們所需要的神聖的工作。有的支流是猛的,是大的;有的支流是微弱的,細小的。但是你注意,這都是神在每一個聖徒身上作工的結果,所產生的一個流出。一個有福的基督徒是住在基督裡的,不僅住在基督裡,也成為一道支流;從他身上有水流出來,所流出來的水叫神的城歡喜。換句話說,使全教會都因著他而歡喜。所以他現在來描述教會,教會是王宮,教會是城,教會也是居所和聖所;而在教會裡,又有一道河,這一道河有許許多多的支流。這一道河是基督,而這些支流就是聖靈在我們身上有許多的工作之後而有的結果。

  今天主雖然還沒有回來,但是這城必不動搖。這說出在教會生活中,因著不同的環境,常常叫我們覺得動搖。撒但要用一切的方法來侵蝕破壞祂的教會,但是感謝主,這個城必不動搖;到天一亮,這城必得神的幫助,而長成新耶路撒冷。什麼叫天一亮?天一亮,一面說出主的再來,叫我們長成新耶路撒冷;一面在今天神要叫我們得著天亮的實際。換句話說,今天教會的成長、大復興、得勝,榮耀,你都不要太相信;你要相信只要你能健康地活下去,你就能長成新耶路撒冷。天一亮,你一看見教會,她就成為新耶路撒冷了。

  因著看見這件榮耀的事,今天我們要安詳,要知道祂是神!無論教會發生什麼事,我們願意安詳,我們知道我們的神,是神!末了詩人讚美的話是,萬軍之耶和華與我們同在,製作我們的雅各的神是我們的高台。神不僅與我們同在,祂也是製作我們的一位。

第四十六篇經文

神是我們的避難所

  第一節,「神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換句話說,避難所不僅是一個可以躲避的地方,也是「我們的力量」;不僅是我們的力量,也是「我們患難中隨時的幫助」。你要注意,跟隨主常常有這樣的經歷;開頭是躲到祂裡面,然後是得著祂的加力出來工作,然後就經歷祂是你隨時的幫助。如果這首詩只有第一節,說到神是我們的避難所,我們要安息在其中,那我們這一生就永遠沒有出息。你需要看見,在你跟隨主的路上,神是你的避難所,但是,當你在避難所的時候,祂乃是你的力量,會叫你有膽量出來與祂一同為著神的國來爭戰,就在這樣為著神的國來爭戰的時候,你就說,「主啊,謝謝你,你是我患難中隨時的幫助。」哦,這句話太好了!

  所以第二節、第三節就說:「所以地雖改變,山雖搖動到海心,其中的水雖匉訇(讀音「砰轟」)翻騰,山雖因海漲而戰抖,我們也不害怕。」從第三節你就聽見水來的聲音,大水來了,匉訇翻騰,山雖因海漲而戰抖,我們也不怕!開頭你看見神是我們的避難所,末了,你什麼都不怕!哦,作基督徒真痛快!開頭你說,主啊,我躲到你裡面來;後來你說,我不怕,因為神是我的力量,是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

城中有一道河

  第四節說到我現在夠資格作一個在教會中祝福教會的人。因為我曾經躲避在祂裡面,因著躲避在祂裡面,我得著祂的加力;因著得著祂的加力,我也起來跟隨祂;當我起來跟隨祂的時候,我實在看見無論在什麼環境裡,祂都是我應時的幫助。所以四節就說,「有一道河,這河的分汊使神的城歡喜;這城就是至高者居住的聖所。」這裡說到教會就是城,教會也是聖所。詩人說,在教會裡有一道河,這一道河就是神聖生命的水流,是從那包羅萬有全備供應的靈裡流出來的,流到我們每一個人身上,也藉著我們流出去。

這河有許多分汊

  「分汊」這個字,最早出現在一篇三節,在那裡譯作溪水,這河的分汊就是河的眾溪水,眾支流。所以「分汊」這個字,事實上就是一篇三節說的,「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的「溪水」。他要像一棵樹栽在分汊旁,就像所有初蒙恩的人都需要栽在我們的主(或是老練基督徒)的旁邊。詩人在第一篇裡說,我何等願意像一棵樹栽在溪水的旁邊。到了四六篇,他就不再是被栽在溪水旁,而是他已經長成一道溪水。這也說出,我們過教會時所經歷的,常常不是激流式的成長,而是成為眾溪水或眾支流。換句話說,你看起來平淡的教會生活,雖是一點點的水流在這個弟兄身上,一點點的水流在那個弟兄身上,最後卻匯聚成一道河,這個時候,教會就能健康的成長。

比遜河,白白湧流

  這個原則最早出現在創世記二章十到十四節,那裡說「有河從伊甸流出來,滋潤那園子,從那裡分為四道:第一道名叫比遜,就是環繞哈腓拉全地的。在那裡有金子,並且那地的金子是好的;在那裡又有珍珠和紅瑪瑙。」第一道河叫比遜,意思是白白的湧流;環繞哈腓拉,哈腓拉就是使之成長,長出金子來。你要知道,一個溪流都有一個特點,它一定是白白的湧流。什麼叫白白的湧流?就是用錢也買不來的。

  這條河流出來環繞哈腓拉,就是無論他流到哪裡,人就因著他得著了成長。現在你考量一下,全球有多少的國家,有多少的聖徒等待著來成長,難處在哪兒呢?難處是有的人官大架子大,有的人能供應出來的卻不多。你要知道,地方教會需要有些聖徒像第一道河比遜,白白的流出來,而且無論流到那裡,都叫那裡的人得著成長。

  不僅叫人得著成長,也在那裡長出好的金子、珍珠和紅瑪瑙。換句話說,父神、子神、靈神的豐富,都要藉著他的流而長出來。金子表明神聖的屬性,珍珠不是指一般的珍珠,是和民數記十一章七節,「這嗎哪……樣子好像珍珠」的珍珠,換句話說,長出珍珠來是聖靈的工作,又是給人享受的,像嗎哪一樣。你是一道河嗎?你如果是一道河,人就能吃你,喝你,享受你。但是你要注意,你要忘記你的民,和你的父家;如果你持守這些,你就會成為老太婆,叫人不能羨慕你的美貌。我告訴你,你所學的、所得著的、所經歷的、所寶愛的,都得學習把它忘記,好叫主說:我羨慕你的美貌!為什麼呢?因為你不是擺著架子講道,你不是擺著架子帶領,你是成為聖徒們的食物了。這個珍珠,說出我們的成長會把我們構成神聖供應的資源。紅瑪瑙表徵神榮耀的顯出,所以聖靈的工作也叫我們把神彰顯出來。

基訓河,滿溢的

  第二道河是基訓,就是滿溢的,因為是滿溢的,就能環繞古實全地。古實是什麼?是指不能改變的黑面孔,表徵墮落的罪人,要在聖靈的水流裡得著變化。你不要說,某某弟兄沒有盼望了;你要問,有沒有水流環繞著他。如果沒有水流環繞著他,他真是沒有盼望了;不僅他沒有盼望,你也沒有盼望了。如果有一個水流環繞著他,即或他像古實人那樣,神還要說:我可以在他身上作聖化、更新、變化的工作!

希底結,大有能力

  第三道河是希底結,意思是大有能力,流在亞述的東邊。亞述是人居住之地,東邊是日出之地,神榮耀顯出之地。教會中的水流要流經世人中間,叫榮耀歸給神。

伯拉河,甜的

  第四道是伯拉河,意思是甜的,是教會中眾支流湧出的結果。有的教會生活是乾的,有的教會生活是苦的,有的教會生活是亂的,還有一種教會生活是甜的。當一處處地方教會所著重的就是生命聖靈的水流時,那裡的水就是甜的!若是一個教會議論很多、辯論很多、主意很多、她不是苦的,就是亂的;不是亂的,就是乾的;不是乾的,就是苦的;總而言之,絕對不是甜的。你記得一句話,教會生活永遠不會是乾的,永遠不會是苦的,永遠不會是亂的,如果是乾的、苦的、亂的,就是因為你是乾的。如果你裡面滿了水流,教會生活就永遠是甜的,因為即或大家是乾的,你還是可以把水流出去。

這河的分汊使神的城快樂

  我們再回來讀第四節,「有一道河,這河的分汊使神的城歡喜;這城就是至高者居住的聖所。」歡喜或者譯作快樂。快樂是裡面的,歡喜是外面的。大衛說:「我的心歡喜,我的靈快樂,我的肉身也要安然居住。」(詩十六9)所以快樂是比歡喜深的,在我最深處有個東西是快樂的。這河的分汊來了以後,是摸著你的靈的,所以使神的城快樂!有一道河,這河的支流使神的城快樂,它摸著人的最深處,叫人的靈活過來,也叫人的最深處得著了喜樂。

這城是至高者居住的聖所

  「這城就是至高者居住的聖所」(和合本),或者翻作「這城就是至高者支搭帳幕的聖處」(恢復本)。這城是什麼呢?是至高者支搭帳幕的聖所。城就是聖所,在聖所裡有居所,這居所也就是神與人同在的地方。什麼是教會呢?教會裡有一道河。我就是那一道河的溪水、支流。我供應生命,你供應生命;我流露生命,你流露生命;所以我們的最深處就都滿了快樂!為什麼這樣快樂呢?因為我們現在看見,這城是神掌權的所在,也就是神與人同在的所在,乃是神與人相會的所在。就好像主耶穌來了,支搭帳幕在我們的中間。教會就是神的居所,也就是神支搭帳幕的所在。

天一亮,神必幫助這城

  第五節,「神在其中,城就不動搖,到天一亮,神必幫助這城。」「幫助」這個字通常是指軍事上的支援。我們說,主啊,救我;神說,我不救你,因為你不知道你說的是什麼。等你真需要蒙拯救的時候,我要來幫助教會。你要什麼我就有什麼,絕不叫你的仇敵得逞。所以詩人說,天一亮,神就要用祂神聖的幫助來幫助我們。這個幫助完全是真實的,是滿有實質的,也是帶著軍事的性質。

  有時我們在聚會裡禱告得跟真的一樣,流著眼淚說,主耶穌,我把自己奉獻給你。散會以後走在路上,你就說,什麼時候可以買一輛賓士汽車?這時神要說,你看,你這種樣子,我怎麼幫助你?因為連你也不知道你到底要的是什麼!如果教會的見證在這裡,我們也看見神的見證,說,「主啊,一切要為著你的見證!」這個時候,天一亮,神必幫助這城。天一亮,你也可以解釋成主的再來,黑夜終會過去。

雅各的神是我們的高臺

  第六至七節,「外邦喧嚷,列國動搖,神發聲,地便鎔化。萬軍之耶和華與我們同在,雅各的神,是我們的避難所!」避難所也可以翻作高台。雅各的神,就是我們的高台,我們屬天的避難所。為什麼他這裡說到雅各的神?因為雅各的神是專門來製作你的。什麼叫雅各的神?就是神真愛你,愛到一個地步,祂非要把你做成不是你才行。神愛你到一個地步,祂要把你這個雅各做成以色列,把你這個人做成神的選民,把你這個為已的人做成神的見證,把你這個一切以自己為中心的人做成完全聯於這一位神的人。

  在這過程裡,你需要什麼?你需要高台!因為神一製作你,你就說,完了完了。但是神說,來來來,到我這裡來躲避,我給你力量。不久你又說完了完了,神又再叫你得了力量。你一面走路,神一面來製作。雅各的神是我們的高台,這個高台認真說也是一個避難所,一個叫我們在屬天上可以得著力量的所在。

  弟兄姊妹,你知不知道,在教會生活裡,你要成為一道河;在教會生活裡,你也需要有雅各的神。神說,我要製作你,那個製作的過程就叫你經歷雅各的神。開頭你有把握,開頭你能,開頭你什麼都肯作,開頭你是絕對的跟隨主(絕對跟隨主是對的,你一定要永遠絕對跟隨主,)但是,你要讓神來製作你這個人,至終把你製作成以色列。當雅各在亞博渡口與神摔跤,而且腿瘸了以後,神就對他說,你不要再叫雅各,以後你的名字,要叫以色列,你要成為我的見證!(創三二2232)哦,這是何等榮耀的事!

你們要安詳

  第八節,他興奮起來,說,「你們來看耶和華的作為,看他怎樣使地荒涼。他止息刀兵,直到地極;他折弓、斷槍,把戰車焚燒在火中。」神說,當你真正來跟隨我,為著教會的時候,你只有看見這個地越來越荒涼,一切都不是我所要的。所以詩人說,在這過程中,你要休息。

  第十至十一節,「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我必在外邦中被尊崇,在遍地上也被尊崇。萬軍之耶和華與我們同在;雅各的神是我們的高臺。」「休息」,恢復本翻作「住手」,我翻成「安詳」。這裡我們看見,教會生活是神和人同得滿足的。同時我們看見,神在人身上有製作,因著神在人身上有製作,所以人也因著神得了安詳;在這一個教會裡,滿了主的同在,也滿了聖靈的工作,一位位的聖徒都成為聖靈水流的支流。

――朱韜樞《詩篇中的教會生活(卷二)

 

 

神是我們的避難所(四六1~11)(臺北靈糧堂)

 

全篇詩篇一共出現了三次「避難所」,分別在1711節,整篇信息讓我們能體會神是我們的避難所。「神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萬軍之耶和華與我們同在;雅各的神是我們的避難所!」注意到一件事嗎?這詩人不是述說他個人的經驗,乃是團體的經驗;個人的信心可以影響團體的信心,並不是團體每個人都有同樣的信心,乃是信心在相互影響中愈發的成熟、長大,而且凝聚在一起成為一股極大的力量。祂要我們知道祂在信的人身上所顯的能力是何等浩大(弗一19)。沒有一個人覺得他的信心夠大,但是我們這些不夠大的信心卻可以彙集在一起,使我們這些軟弱、小信的人,大有信心、大有盼望、大有能力;我可以供應這個團體一點信心,他也可以,我因他所供應的信心,使我面的信心成長,當我們分享信心上的學習及經驗時,我們就是在供應信心,當我們向心靈軟弱的人說出信心的話時,我們就是在供應信心了,沒想到,神總是用我們微小的信心,使人對祂的信靠增加,一句自己不覺得怎樣的信心言語,竟然可以使人從心靈的軟弱、泥沼中得釋放,哈利路亞,神是我們的避難所。

並且,萬軍之耶和華與我們同在。「神在其中,城必不動搖」。面對許多令我們驚恐的風聲,能不動搖嗎?為什麼呢?詩人說,我們的避難所就是至高神所居的聖所。轉眼看周遭的環境,聽周圍的聲音,都要把我們拉向沒有盼望、沒有喜樂的黑暗。但此時,詩人說「你們來看」,看耶和華的作為。我們是否可以在我們周圍看見神的作為,有時神的作為讓我們瞠目咋舌。所以神說,「你們要休息(安靜),要知道我是神。」知道是神的作為,所以能安靜;當安靜下來了,所以能知道是神。

默想

在信心的操練,你最需要學習是那一部份?

回應

主,願我常在你面前能沉得住氣,相信萬事都在你手。

 

 

圍城之日,信心之時(四十六篇111)(臺北基督之家)

 

分享:

本篇寫作背景不詳,但有許多聖經學者認為是在亞述王西拿基立圍攻聖城之時所作(賽三十7)

我們不怕(13):詩人用「所以」匯出四個「雖」來描述這困難是如此大,改變是如此劇烈,是令人完全無能為力的,但這一切都不能令信靠者動搖。詩人沒有一直將焦點放在那些可怕的事情上,相反地,面對這些使人不平安的事情上,詩人卻憑信心聚焦在:「神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1),因此,才有第三節「我們不怕」的結論。

神在其中(47):描述著海雖匉訇翻騰,河卻平靜安穩,如此鮮明的對比,乃因神同在所帶來的平安;因為他們相信,就算世界真的很混亂,沒有平安,只要神與他們同在,他們就不用害怕,也是因為神與他們同在,所以原本普通的耶路撒冷城也成為聖城。聖經中,「河」常象徵神的同在(賽三十三2021;啟二十二12),「到天一亮」表明黑暗的勢力是有限制的,只要儆醒等候,黎明終必來臨,終必眼睛明亮,看見「神的幫助」(王下六1517)

我是神(811):是詩人的見證,邀請人「來看」神的作為。詩人不是等危機解除後,才邀請人來看神的作為,反而是在「刀兵」、「戰車」仍圍困中,深知神必得勝,所以,鼓勵「你們要休息」(10)。「休息」亦可翻譯作「鎮靜」詩人鼓勵眾人不要懼怕和氣餒,因為,「要知道祂是神」祂是「與我們同在」、是「我們的避難所。」

在宗教改革最初的艱難時期,馬丁路德於奧斯堡國會受審,面對惡劣至極的環境,幾乎日日頌唱這詩以得著屬靈能力,並據此寫下氣勢磅礡的著名詩歌「堅固保障」

讓我們不論進入何種處境,都能如同詩人深知「萬軍之耶和華與我們同在;雅各的 神是我們的避難所。」(1711)好能學習在信靠神中,超越現有的限制。

回應:主啊!信心的等候真是不容易,我需要禰差派聖靈來幫助,好使我在艱難與沮喪中,仍能有聚焦在禰恩典的眼光,並在禰的同在中,與禰同行。奉耶穌的名求,阿們!

禱讀:詩篇四十六篇1011

10 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 神!我必在外邦中被尊崇,在遍地上也被尊崇。
11 
萬軍之耶和華與我們同在;雅各的 神是我們的避難所!

 

 

堅固保障(46)(香港讀經會)

 

祈禱:   主啊!感謝你,你是我的避難所和堅固的保障。

 

避難所是一個在危難中可以得到安全穩妥的地方,是風雨中的蔭庇。有了避難所,人落在危難、困難時就不會害怕。

全詩以認信神是我們的避難所、力量和幫助作為開始,由此展開了一個地裂山崩、海浪澎湃的令人震懾的景象(2-3)。人面對大自然無法抵禦的巨大力量時,如何可以仍然宣告我們不害怕?因為知道神是我們的力量和幫助,而這位神是創造宇宙萬物的主。

詩人再把另一幅圖畫展現在我們眼前(4-7):一座四面受敵的城,但因神在其中,所以城必不搖動,而且充滿滋潤和祝福。這片段使人想起希西家王時代的戰爭(參王下18章),以色列人面對亞述大軍壓境,先知以賽亞勸希西家王不必害怕(參王下196)。果然,到天一亮,清早起來一看,亞述的大軍都變作死屍(參王下1935)。這就是「外邦喧嚷,列國動搖;神發聲,地便鎔化。」(6

詩人再帶我們來到戰場看神的作為,祂如何摧毀敵人,止息刀兵,直到地極(8-9)。祂為世界帶來和平和秩序,祂是列邦列國的主,也是掌管歷史的主,所以就算面對強敵,也不必害怕。

1節是詩人認信的宣告:「神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第711節是這首詩的副歌,反復頌唱「萬軍之耶和華與我們同在;雅各的神是我們的避難所!」互相呼應,形成一首波瀾壯闊的詩歌,也回應了全詩「不必害怕」這個主題。

「堅固保障」是馬丁.路德所寫的著名詩歌。個子矮小、寂寂無名的路德為甚麼有勇氣列出著名的「95條」反對當日教會的腐敗?又為甚麼有勇氣站在教皇面前面對質詢?這首詩正好代表他的心情:「上主是我堅固的堡壘,永不動搖之保障;上主是我隨時的幫助,使我脫離危難恐慌;歷代仇敵撒但,仍欲興波成浪,他奸狡勢強,殘忍毒辣非常,無比兇惡真難防。」是的,我們面對強敵惡者,仍然站立得穩,因為知道上主是我的保障,所以不必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