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詩篇第四十七篇短篇信息

 

目錄:

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陳希曾)

耶和華作王(楊震宇)

主基督登基大典(吳主光)

對教會三層主觀的經歷(朱韜樞)

向王歌頌(四七1~9)(臺北靈糧堂)

耶和華是王(四十七篇19)(臺北基督之家)

萬國都來敬拜主(47)(香港讀經會)

 

 

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陳希曾)

 

可拉後裔的詩──第四十六至四十七篇

 

三、耶和華是全地的大君王

47篇:萬民哪!你們都要拍掌,要用誇勝的聲音向神呼喊這裡乃是指著全世界的萬民都要向神呼喊,而且要用誇勝的聲音呼喊,為什麼呢?因為耶和華至高者是可畏的,祂是治理全地的大君王。在撒迦利亞書給我們看見,自從耶和華神的腳踩在橄欖山上,祂就作了全地的王。這裡是指著將來彌賽亞國來到的時候,我們的神怎樣坐在寶座上,並藉著基督作彌賽亞國的王。所以詩篇47篇很明顯也是預言的詩,給我們看見最後我們的主怎樣在地上掌權,而地上的國成為我主基督的國。

特別在第89節:�D神作王治理萬國,神坐在祂的聖寶座上。列邦的君王聚集,要作亞伯拉罕之神的民;因為世界的盾牌是屬神的;祂為至高。�E這裡很明顯是預言將來千禧年來到時的情形。在千禧年的時候,以色列人要做全世界之首,而不再是世界之尾,所以第三節說:祂叫萬民服在我們以下,又叫列邦服在我們腳下。祂為我們選擇產業,就是祂所愛之雅各的榮耀。從這裡我們明顯看見,所有的外邦人和所有的萬民,都將服在以色列人以下。這段經文毫無疑問還沒有應驗,以色列還是全世界之尾;但是到了彌賽亞國的時候,以色列要變成全世界之首,全世界都要來朝貢。

基督已帶進神的榮耀

5節:神上升,有喊聲相送;耶和華上升,有角聲相送。根據預言,這應該是指著彌賽亞國的時候。但是感謝主,因為我們的主已經是神的榮耀回來了,所以以西結書中所說的神的榮耀,已經在基督裡回來,我們已經在二千年前看見了祂的榮耀,然後藉著教會,神也把榮耀帶了進來。今天基督和祂的教會即代表神的城,所以從我們這些屬神的人腹中,能流出活水的江河,這就是神的見證,因此我們的安危和神的見證存亡,有著極大、極大的關係。既然神已經回來了,就證明基督已經登基了。

對於以色列人而言,基督的登基是當主的腳踩在橄欖山上,經過汲淪溪谷,然後在耶路撒冷登上寶座時的榮耀光景,所以神上升,有喊聲相送;耶和華上升,有角聲相送但是對我們基督徒來說,彌賽亞已經在二千年前作了我們的羔羊,而且彌賽亞也已經登基,只不過全世界都不知道。而我們怎麼知道?彼得說:神已經立祂為主,為基督了神什麼時候立祂為主為基督呢?當神將祂右手高舉,升為至高;當我們的主升天的時候,正是我們的主登基的時候。

感謝主!對於以色列人而言,他們要等到彌賽亞國與千禧年的來到,神的榮耀才回來;但對我們而言卻不是。我們的主已經從死裡復活,並且升到高天,然後祂把聖靈降下來,那個聖靈就是這道河所代表的。現在聖靈住在我們的靈裡面,就是住在祂的聖殿裡面,也就是在我們所有信主的人裡面;從我們的腹中就能流出活水的江河來。今天基督徒禱告不在這座山,也不在那座山,那是舊約的聖徒們作的,那是以色列人作的。在我們每一個基督徒裡面都是一座山,這裡就是神的城,因為基督已經登基,神已經立祂為主,為基督,而且聖靈也已經降下來,所以我們這些信主的人,能從腹中流出活水的江河來。

教會就是神的城

這就是神的見證,教會今天就變成神的城。然而今天神的兒女相咬相吞,那裡有神的見證?但是沒有關係,等到天一亮,神必幫助這城。所以詩篇47篇不只是應驗在將來我們的主登基時說的;也是應驗在我們的主升天的時候說的。感謝主,就是因為祂升為至高,所以神就讓聖靈降下來。現在聖靈住在我們的靈裡面,我們就成為神的殿,而且因為神的榮耀已經回到這個殿,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從腹中流出活水的江河來。這個世界雖然像死海一樣,但我們無論到那裡去,就有一道從我們的腹中流出來的河,也就能把生命帶到這個地方;這個城就是至高者居住的聖所。

什麼是教會?教會乃是神的居所,因為神住在其中,這個城必不動搖。我們不需要等有一天彌賽亞回來,而是我們每一個人都不為自己活著,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有一個使命,就是使神的城,那個榮耀的見證能夠叫人看見。我們既然是為著神的旨意活著,所以我們或生或死都是主的人。不管我們經歷多麼危險的環境,面臨怎樣的遭遇,我們也不要害怕。為什麼?因為如果我們是自私的,沒有把自己奉獻給主,而是為替自己活,為著自己的丈夫、妻子、兒女後,那麼我們是有害怕的理由,每一件事都叫我們害怕的。但是感謝主,當我們是為著神的見證而後,我們就能唱說:神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

但願我們每一個人都做一個站住的人,都做一個休息的人,都做一個安靜的人,因為主的話說: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這樣我們會看見,每一天都是神蹟;我們什麼也沒做,只要天一亮,神必幫助這城,神的見證一定要得著榮耀。感謝主,可拉後裔的詩乃是給我們看見,十字架不只叫我們勝過罪,解決我們的罪,恢復了我們與神之間的交通,並使我們為著主的緣故背十字架,天天像將宰的羊一樣,結果叫我們與基督有完美的聯合。不只如此,十字架也是為著主的見證。我們活著乃是為著神的見證,乃是為著神心意上的目的能夠完成:在創世記不過是一個園子,但最後在啟示錄則是一座花園城。這個榮耀的目的,要因著我們這些人為祂而活的緣故,祂的工作、祂的見證就能在我們身上完成。

 

 

耶和華作王(楊震宇)

 

鑰句:祂是治理全地的大君王

背景:《詩篇》第四十七篇是「可拉後裔的詩,交與伶長」。時代背景難以確定。據猶太人傳統,此詩為慶祝新年的讚美詩,並在「吹角節」中會唱詠這篇詩(民二十九篇16)。這篇稱頌耶和華為王的讚美詩,也預言將來基督在千禧年治理全地的情景。初期教會用此詩慶祝基督的升天(5)。本篇和四十六與四十八篇合成一組,成為頌讚神的詩集。這篇詩內容信息是稱謝耶和華作王,與九十三、九十六和九十七篇之主題互相關連。

提要:本篇稱頌耶和華為王的讚美詩。在這一首歡呼歌頌的詩中,詩人頌贊神至高的可畏,因神幫助以色列人戰勝敵人,把迦南地賜給他們為產業;末了,他邀請聖民以角聲、喊聲和悟性來歌頌,因神是他們的王,又是全地的王,也是坐在其寶座上治理萬國的王。全詩分為二段

()邀請萬民讚美耶和華治理全地(14)──因為耶和華至高者是可畏的,祂是治理全地的大君王;

()邀請聖民歡呼耶和華登上寶座 (59)──因為神是全地的王,你們要用悟性歌頌。

鑰節:【詩四十七12】「萬民哪,你們都要拍掌!要用誇勝的聲音向神呼喊。因為耶和華至高者是可畏的,祂是治理全地的大君王。」

鑰點:本篇我們看見詩人一開始就大聲宣告,要萬民以「拍掌」「呼喊」來讚美神。接著,他提到用「角聲」來讚美,並用悟性來「歌頌」。這一切都為了將榮耀、尊貴歸給那位配得的神。因為:(1)祂是至高大而可畏的神;(2)祂是治理全地的大君王;(3)祂為我們選擇產業;(4)祂愛我們;(5)祂坐在聖寶座上治理萬國;和(6)世界的盾牌是屬祂的。親愛的,不論你用何種方式,務必以靈和誠實敬拜祂,並要與眾聖徒一同聚集來歌頌神。

唱基督】馬丁路得曾說道:「最使魔鬼生氣的,莫過於宣講、談論並歌唱基督。所以我喜歡歌唱基督,每次在會堂內,大聲唱歌的時候,就如同把魔鬼打敗,大唱得勝凱歌一樣。」願我們把神的崇高、威嚴、榮耀,用拍掌、呼喊、吹角來歌頌,以滿足祂的心。

今日鑰節提到「因為耶和華至高者是可畏的,祂是治理全地的大君王。本篇值得注意的就是,詩人歌頌神的崇高、威嚴、榮耀。他以以歌聲呼籲民眾和應,歡呼歌頌「神是治理全地的大君王」(2) 「神是全地的王(7)「神作王治理萬國」(8),預言將來主耶穌得勝一切仇敵,眾民歡喜。詩人描寫神作王登上寶座的「神上升」(5)「耶和華上升」(5)「祂為至高」(9),預言復活的主升天的情節(腓二911)。所以此篇很明顯是預言的詩,給我們看見最後我們的主怎樣在地上掌權,而地上的國成為我主基督的國。親愛的,「神作王治理萬國」,但是祂今天否能在你的心中作主作王,管理你的生命呢?但願下面這首詩歌(《聖徒詩歌》409首第4) ,成為我們的禱告:

「諸天之君尊,你為我奏凱,使我充滿天樂,充滿我心;

你是我心愛,無論何遭遇,有你在掌權,仍是我異象。」

「歷史無論怎樣變遷,昨日,今日,明日神都在掌權。」——佚名

默想:此篇預言我們的主耶穌將來作王治理萬國。親愛的,今日世局是混亂多變的,你能否向世人作見證,神是至高的主,坐在寶座上治理全地,而引領人認識、信服祂的救恩呢?

禱告:主啊,祢是治理全地的大君王,是全地的王,祢作王治理萬國。願你在我的心中作主,管理我的生活。阿們!

── 楊震宇《讓我們在詩篇中遇見神》

 

 

主基督登基大典(吳主光)

 

第四十七篇大綱:

一、主基督登基萬民呼喊(47.1-47.2

1.籲萬民向主基督呼喊

2.至高者作全地大君王

二、列邦服於以色列腳下(47.3-47.4

1.主叫萬民服以色列腳下

2.主為以色列選擇產業

三、主基督登上寶座(47.5-47.7

1.主登上寶座民眾呼喊聲

2.民眾歌頌主作全地君王

四、主基督統治萬國升為至高(47.8-47.9

1.主基督坐寶座治理萬國

2.列邦君王聚集作主的民

3.主保護的世界四境太平

 

釋經:

 

一、主基督作王萬民呼喊(47.1-47.2

47.1(可拉後裔的詩,交與伶長。)萬民哪,你們都要拍掌!要用誇勝的聲音向神呼喊!47.2因為耶和華至高者是可畏的;他是治理全地的大君王。

1.任何人一讀本詩,就領會這是「預言詩」──預言主基督在千禧作全地的王,統治全世界.因為本詩所形容的「君王」是「神」、是「全地的大君王」,這就不可能指以色列歷史上任何一位君王;只有指著千禧年的主基督而說才適合。文士以斯拉故意編排本詩在這個位置,為要接續上一篇(第46篇),這樣的接駁、非常完美.因為上一篇預言主基督在末世最後大災難──大地震之後、降臨作王;而本詩則形容主基督作全地大君王之時的威勢,列國都服在以色列國的腳下。

2.作者「可拉的後裔」能得這麼寶貴的啟示,預言主基督作全世界的王,可見他大大安慰(第4243篇)兩篇被擄詩向神所呼喊的冤。

3.作者呼籲萬民拍掌和用誇勝的聲音向神呼喊!這不是指主降臨的情況,乃是指主基督在千禧年大會中、進入禮堂之時的情況.因為主基督降臨之時,萬民不是「拍掌呼喊」;而是「都要哀哭」。(太24:30)接續上一篇(第46篇)形容主基督降臨之後,使全地爭戰止息,全地都知道主基督是神,被全地的人尊崇;現在本詩形容全地列國派代表上到耶路撒冷來,出席主基督作全世界大君王的典禮.在這盛大的典禮中、主基督一進入禮堂,所有出席者都拍掌、用誇勝的聲音向主基督歡呼。

4.作者說:「因為耶和華至高者是可畏的;他是治理全地的大君王。」意思是、會眾這樣拍掌歡呼,是為表示承認主基督是神、是至高者、是可畏的、是治理全世界的大君王。從前、列邦萬民誤信歐盟的總統「敵基督」是神、是全世界的領導者,所以他們殺害許多聖徒,又跟隨「敵基督」攻打以色列,屠殺以色列全國三分之二人口;但是現在他們親眼看見主基督從天上極大的榮光中降臨,消滅「敵基督」和他的大軍,平定了可怕的世界大戰;主基督又醫治大地、叫萬物復興;又住在耶路撒冷,作王統治天下,試問天下萬民怎敢不承認主基督至高至大的地位呢?

 

二、列邦服於以色列腳下(47.3-47.4

47.3他叫萬民服在我們以下,又叫列邦服在我們腳下。47.4他為我們選擇產業,就是他所愛之雅各的榮耀。(細拉)

1.這裡形容「萬民列邦」服在以色列的「腳下」,更加證明不可能是寫實的描述,乃是預言主基督在千禧年作王之時的情景.因為那時,以色列要大大復興,成為世上最強大的國。「腳下」的意思是、以色列人要踐踏前來攻打他們的列國,勝過他們,叫他們成了以色列人的「戰敗國」。正如但以理為尼布甲尼撒王解釋他的夢,指出那塊「從山而出」的「石頭」,砸碎「大像」,使它如「夏天禾場上的糠粃被風吹散,無處可尋」;然後那「石頭」變成「一座大山,充滿天下」.意思是、主基督降臨如同「從山上滾下來的大石頭」;主基督消滅「敵基督」和他的聯盟國,就是但以理所說、「神必另立一國,這國要打碎滅絕那一切國」;主基督要作王統治全世界,如同那「石頭變成一座大山,充滿天下。」

2.但以理一生共得到五個異象,其實合起來只是一個.因為五個異象都是指巴比倫大帝國發展下去,到末世時,以色列被當時出現的「敵基督」所逼迫和屠殺,但是「主基督」從天降臨,將「敵基督」消滅,然後使以色列國成為世上最強大的國.只不過五個異象、一個比一個更詳細地描述以色列被「敵基督」逼害的時間、爭戰、和最後主降臨,聖徒復活,以色列復興的情景。就如第七章,預言到「亙古常在者來給至高者的聖民伸冤」,意思是主基督從天降臨,拯救以色列人脫離敵基督的手,那時「聖民得國的時候就到了」(但7:22).意思是、以色列復興成為世上最強大的國的時候到了。

3.這預言是這麼清楚,所以主耶穌在世的時代,以色列上上下下每一個人都極之盼望「基督」來臨.就如:

耶路撒冷的「西面」,經文說、他「素常盼望以色列的安慰者來到」.所以他看見嬰孩主耶穌之時,就向神禱告說:「主啊!如今可以照你的話,釋放僕人安然去世;因為我的眼睛已經看見你的救恩。」(路2:25-30

耶路撒冷聖殿中,還有女先知亞拿,她寡居了八十四年,並不離開聖殿,常常禁食祈求,就是為要等候主基督來臨。所以當他看見嬰孩耶穌之時,他就「稱謝神」,又將孩子的事對「一切盼望耶路撒冷得救贖的人」講說.可見當時耶路撒冷有許多人也在等候主基督來臨。

即使是大祭司所領導的「公會」,他們也在等候基督來臨。他們看見約翰在曠野傳講「天國近了」,並在約但河那裡為眾人施洗,「公會」就派祭司來問約翰是誰;約翰就明說:「我不是基督」.因為知道他們其實是問他是不是基督。(約1:19-20)後來「公會」商議要殺耶穌,理由是「若這樣由著他,人人都要信他,羅馬人也要來奪我們的地土和我們的百姓。」(約11:48)意思是、若任由百姓人人信耶穌是「基督」,他們就不會等候「真基督」來臨,羅馬人就長期佔有我們的土地,我們就沒有複國的盼望了。

不但是公會,連那些吃了五餅二魚的百姓,也想要擁護耶穌作王(約6:15);主耶穌復活以後,他的門徒也是這樣,盼望主耶穌立即復興以色列國。(徒1:6-8)主卻指出、父憑著自己的權柄所定的時候、日期,不是你們可以知道的;但門徒必須先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主的見證。意思是、等到得救的人數添滿之時,主才再來作王。

4.以色列人一直等主基督來作地上的王,所以他們無法領會主耶穌第一次要到世上來「受苦」,先借著死敗壞掌死權的魔鬼,在屬靈層面上成就我們靈魂的救恩,然後等福音傳開,得救的人數添滿,才在末世時再來在地上作王。他們既然不明白屬靈的救恩,屬靈的救恩就讓外邦信福音的人得著了;他們既然只要求主基督來在地上作王,復興地上的以色列國,所以他們要等到末世時代,教會被提了,他們才悔改信主。他們在千禧年國度裡,極其興奮快樂,因為終於等到主基督來臨,復興以色列國了;但他們的興奮快樂,遠遠不及教會,因為教會已經作了主基督的「新婦」,與主基督一同作王,統管萬有。

5.作者又說:「他為我們選擇產業,就是他所愛之雅各的榮耀。」這是指主基督降臨之後,成就神給與亞伯拉罕的應許,將「從埃及河直到伯拉大河之地」賜給以色列人(創15:18)。因為主基督的權柄、必「從這海管到那海,從大河管到地極。」(亞9:10)主願意賜甚麼產業給以色列人都可以。以色列人得到主基督的寵愛,這一點成了以色列人的「榮耀」。作者故意在此加上「細拉」,意思是、盼望讀者唱本詩,唱到這裡就停一停,稍為默想一下其中的寶貴,因為以色列人那時得的「榮耀」,實在難以想像何等寶貴。

 

三、主基督上升眾民歌頌(47.5-47.7

47.5神上升,有喊聲相送;耶和華上升,有角聲相送。47.6你們要向神歌頌,歌頌!向我們王歌頌,歌頌!47.7因為神是全地的王;你們要用悟性歌頌。

1.這裡所說「神上升,有喊聲相送」,有少許誤導成份,因為叫讀的人以為,主基督從地上升回天上,地上的人歡送他;其實經文的意思是、主基督「登上他的寶座」,出席大會的全體成員就「呼喊」和「吹角」歡迎.因為原文並沒有「相送」的意思在內。而且下文又說、「神坐在他的聖寶座上;列邦的君王聚集、要作亞伯拉罕之神的民。」可見「上升」是形容主基督「登上寶座」,列邦君王來作主基督的「民」。所以、這是形容主基督的「登基大典」,列國君王都前來慶祝,並表示臣服。

2.當主基督在大會中「登上寶座」之時,司儀又宣佈說:「你們要向神歌頌,歌頌!向我們王歌頌,歌頌!」於是、全體起立唱歌,是唱主登基的新歌。類似韓德爾(Handel)所作「彌賽亞神曲」(The Messiah)中的「哈利路亞」。據說、韓德爾寫「彌賽亞神曲」是以難以想像的速度寫成的,只用了二十天時間就寫完了。當他寫到“Hallelujah, The King of Kings, Lord of Lords” 這首世界著名的聖詩之時,剛寫到天亮;他的一個僕人送早餐進來,看見他伏在桌子上哭.僕人就上前問他,有甚麼傷心事沒有?他卻回答說:「不是的.我剛才看見神的榮耀!」因為這首「哈利路亞」充滿了神的榮耀.所以世上各地都有不約而同、流行一個不成文的規矩──每逢詩班開始唱這首「哈利路亞」聖詩的時候,會眾就會自動站立起來,好像以這首歌為「基督教的國歌」一樣。

3.作者特別說明:「因為神是全地的王;你們要用悟性歌頌。」意思是、你們唱詩歌頌主基督,你們要明白所唱的是甚麼;要真真正正領悟主基督是「全地的王」,唱出他的榮耀和威嚴來。

 

四、主基督統治萬國升為至高(47.8-47.9

47.8神作王治理萬國;神坐在他的聖寶座上。47.9列邦的君王聚集要作亞伯拉罕之神的民。因為世界的盾牌是屬神的;他為至高!

1.接續上文、作者要歌頌主的人用「悟性」來唱──要明白「神作王治理萬國;神坐在他的聖寶座上。」意思是、主基督已經登上「聖寶座」──與別不同的寶座;他治理萬國的政權現在正式開始了,萬國都成了他的國;萬民也是他所統治的民。凡不承認主基督的,都要受懲治.因為主基督要用「鐵杖管轄他們」,將不順服的國,如同窯戶的瓦器打得粉碎。(啟2:27

2.又說:「列邦的君王聚集要作亞伯拉罕之神的民。」意思是、全世界各國的君王都要來到耶路撒冷,出席主基督的登基大典,承認主基督為「萬王之王,萬主之主」──所有君王都成了主基督的「子民」。這裡特別稱主基督為「亞伯拉罕之神」,意思是、主基督就是以色列民的祖先亞伯拉罕所事奉的神;神應許亞伯拉罕得到甚麼福,現在他們全部都得到了。所以以色列人在千禧年國度裡,成了聖民、擁有特權,可以親近主基督,得他的寵愛和抬舉之民。

3.「因為世界的盾牌是屬神的;他為至高!」所說的「世界的盾牌」,意思是「保護全世界的力量」是出於主基督,再沒有任何勢力比主基督更高,所以在主基督的保護之下,全世界四境太平,百物復興。

―― 吳主光《詩篇精選研經亮光》

 

 

對教會三層主觀的經歷(朱韜樞)

 

第四十七篇導言:是以神和神的王權為樂的

  四十七篇是描述一個在地方教會(城)中被神製作的人經歷了那位升天的神。在教會中,我讓神來製作,因為神的製作,叫我認識什麼叫作復活,什麼叫作天。這可不是一件小事,你的神,你的主,就是復活;在復活裡,沒有別的,就是天。什麼時候你一聯於主,一享受到主,一經歷到主,復活就在那裡。什麼時候復活在那裡,天的實際就在那裡。這時,你就經歷了這位升天的神。

  祂是治理全地的大君王。在這裡,你會對神有一種的敬拜,因為沒有一個人,沒有一個國,沒有一件事,不是在神的手裡的。不僅祂是這樣高高在上,是掌權的一位,是治理全地的一位,祂也和我們互為產業。什麼叫互為產業?我們成為祂的豐富,我們擁有祂,祂也擁有我們;我們把祂彰顯出來,祂也藉著我們得著安居的所在。這產業就是祂所愛雅各的榮耀。換句話說,神在你身上製作的結果,不是叫你說故事給人聽,乃是叫你把神的榮耀彰顯出來。神所以在你身上有那麼多的製作,這個製作的結果就把神的榮耀彰顯出來。

  在屬靈的事上,有智慧的人必定發出歌頌。我們要讚美神,因為神是坐在祂的聖寶座上治理一切,而這治理又是以亞伯拉罕為源頭。神給亞伯拉罕兩個應許,一個是子孫,一個是地。這裡說,這治理又是以亞伯拉罕的神為源頭。換句話說,神治理、掌管一切的時候,祂會說,「我要得著在基督裡許許多多的兒子,我要得著在基督裡的眾子,我要得著我國民的增加,我要擴展我的地!」弟兄姊妹,我每一次去大陸,我都有一種感覺,「主啊,你要得著這個地,一個一個地方都要有基督徒,一個一個地方都要有地方教會的見證!」在這治理之中,祂要得著後裔、國度和全地,而成為至高。是的,祂為至高!

第四十七篇經文

  第一至二節,「萬民哪,你們都要拍掌;要用誇勝的聲音向神呼喊。」向神呼喊,恢復本繙作向神歡呼。教會啊,你們要喜樂起來,要拍掌!當我們用誇勝的聲音喊主的時候,你就覺得我們是得勝的,我們是在榮耀裡的,我們是與神同工的,而且神是得勝的神,基督是得勝的基督,教會是得勝的教會!我們要用誇勝的聲音,向神呼喊。如果是誇勝的聲音,你只會發出一點聲音嗎?你誇勝就是大聲宣告一個屬靈的事實,基督是得勝的!

  第二節,「因為耶和華至高者是可畏的,祂是治理全地的大君王!」加拿大是誰的?神的!美國是誰的?神的!伊拉克是誰的?神的!祂是治理全地的大君王!

  第三節,「祂將萬民伏在我們以下,又叫列邦服在我們腳下。」弟兄姊妹,你有沒有看見教會是這麼的高?教會高到一個地步,神叫萬民伏在教會的下面,又叫列邦服在我們的腳下。

  第四節,「祂為我們選擇產業,就是祂所愛之雅各的榮耀。」你不要輕看神在你身上的工作,神在你身上的工作,至終會產生最高的榮耀。神要說,「當我看見我在你身上作了這麼多的工作,而你這樣把我彰顯出來的時候,你就是我所愛的雅各,你所顯出來的就是我所愛的雅各的榮耀。」這就是神的見證。雅各的榮耀就是以色列,就是神的見證。

  所以第五節就說,「神在歡呼聲中上升;耶和華在角聲中上升。」什麼是上升?神需要上升嗎?祂不是已經坐在天上了嗎?哦,神上升就是神屬天實際的顯出!今天因為你不讚美,沒有喊聲,所以你的神,就是個「可憐的」、「在地上」的神。你的神,只是可憐兮兮的替你買汽車的神;你的神,只是可憐兮兮、給人治病的神。我告訴你,這樣的神是很「低」的。如果你說,「讚美神,神為至大!」你一喊的時候,神那屬天的實際就顯出了!這時你就感覺,什麼房子不房子,什麼車子不車子,什麼生病或治病,我的神是掌管、治理全地的大君王!你越喊,神上升的實際越出來。「神上升,有喊聲相送;」好像你喊一喊,上升的實際就出來了,屬天的實際就出來了。

  「耶和華在角聲中上升。」角聲就是吹號。角聲一吹號,代表現在是有行動的。換句話說,神不僅是上升的,神一上升,你一喊哈利路亞,那個屬天的實際就出來了。什麼是耶和華?「耶和華」的意思就是說,祂不僅是神,祂更是和人有關係的那一位神,祂是關心人的那一位神,祂是在人中間作神的那一位神!耶和華現在要掌管一切了,祂一上升,就有號聲出來,宣告我們的神那屬天實際的事實!

  第六至七節,「你們要向神歌頌,歌頌;要向我們的王歌頌,歌頌。因為神是全地的王;你們要用悟性歌頌。」悟性是什麼?悟性就是對於神聖的事物,對於神,對於神聖的經綸,對於神在神聖經綸裡的事,有一種確切的領會。有的人信耶穌多年,在屬靈上一直不開竅,看主好像看不見,摸主好像摸不著,忠心的來聚會,忠心的來讀聖經,但是他身上卻沒有悟性。要領會神不是喊一喊就夠的,你要知道,神是在祂的經綸裡作神,神是在祂的智慧裡作神,神是在祂的工作裡作神,神是在祂的救法裡作神,神是在祂的生命裡作神,神是在一切事上根據祂的所是所成,來達到祂永遠的目的。

  當一個人用悟性來稱頌神的時候,那個稱頌就高起來了,他就不再僅僅是說,「神啊,你就是愛;神啊,你滿足我;神啊,我也滿足你,哈利路亞,榮耀歸給你和我!」不是,乃是當他一想到神,一想到神的旨意,一想到神的經綸,一想到神所要作的,一想到神在地上一切的運作,他的那個呼喊是滿了悟性的!

  第八至九節,「神作王治理萬國;神坐在祂的聖寶座上。列邦的君王聚集要作亞伯拉罕之神的民。因為世界的盾牌是屬神的;祂為至高!」神對亞伯拉罕說,我要給你地,我要給你民。這說出全地都是歸給神的,列國都要作亞伯拉罕之神的民。因為世界的盾牌是屬神的,哎呀,祂為至高,祂為至高!這就是以神和神的王權為樂。弟兄姊妹,有這樣的一位主,你快樂不快樂?我們都要起來說,「主啊,我敬拜你,你太好了!」

――朱韜樞《詩篇中的教會生活(卷二)

 

 

向王歌頌(四七1~9)(臺北靈糧堂)

 

這是一篇讚美神為全地君王之詩,與詩篇四十六、四十八篇合成向萬邦見證神的三部曲。神喜悅祂的百姓向祂歌頌,當神救贖以色列百姓出埃及,在紅海行了一個大神蹟之後,以色列人的第一個反應就是歌頌神,以唱歌、跳舞讚美祂;當時他們還不曉得各種不同的祭禮,但已會歌頌神了,也最為神所喜悅。大衛以一國之君的尊榮,在萬王之王面前,如何表達他的崇敬呢?聖經記著說:他在神的面前極力的跳舞敬拜神,甚至他還覺得不夠。神作王,哈利路亞!祂不是要我們帶著祭物或禮物到祂面前,因為神並不需要這些祭物或禮物來增加祂的威嚴或榮耀。但是,祂卻是喜悅你我在祂面前的頌贊和敬拜,這是對神最好的敬拜。

「神上升」、「耶和華上升」、「祂為至高」,教會在多個世紀中,於升天節使用這篇詩篇,並且以信心來慶祝新約聖經對基督升天坐在神右邊的見證,當任何主日,我們重覆信經中的「祂升天,坐在神的右邊」,我們便會想到這感人的詩篇。而我們的頌贊卻也見證了這事。神既然「上升」了,就必是先降下來(約三3;弗四9),耶穌基督放下神之尊榮降世,成為最卑微人的樣式,得勝了死亡、罪惡和魔鬼,所以神將祂升為至高(腓二9)。今天我們有一位升上高天尊榮的大祭司長為我們禱告,而見證祂升天的天使及門徒也作見證說「祂還要再來」(徒一11)。詩人是否預先看見了後來發生的事嗎?今天我們相信主耶穌升天坐在神右邊的人,是否如詩人那樣極力的向神歌唱、頌贊呢?願我們的頌贊配得上神的至高。

默想

請參考希伯來書四章1416節,默想這位升上高天尊榮的主耶穌,並向祂獻上感謝和讚美。

回應

主,我願你在我的心、生活中也是至高的。

 

 

耶和華是王(四十七篇19)(臺北基督之家)

 

分享:

許多聖經學者認為本篇同四十六篇的寫作背景相似,但前篇是作于亞述王西拿基立圍攻聖城時的信心宣告,本篇則應是作於戰事上獲得勝利時的歡唱。另外,本詩有一特色;猶太人素來歧視外邦人,但本篇卻宣告耶和華是全地的君王,且呼籲列邦都當來敬拜耶和華。這在舊約中是一個值得注意的觀念。嚴格說,這是一篇預言詩,說明有一天,基督要「作王治理萬國列邦的君王聚集要作亞伯拉罕之 神的民。」(89)。本篇亦有預表基督復活升天之意(5)

本篇主要是述說「耶和華是王」(278),全詩分為兩段,講論這位王為祂的子民所做的事。

宣召萬民(14):詩人呼召萬民來敬拜這位大君王(1),因為,雖然強敵圍困,但祂是使「萬民服在我們以下,又叫列邦服在我們腳下。」的王(3);選民的勝利不是因他們比敵人強大或正直,而是因神「為他們選擇產業」(4),神所選擇、神所賜福,神也必保守,所以,才使他們得勝仇敵(申七68)

「選擇產業」、「雅各的榮耀」(4)是指迦南而言。迦南象徵著神所賜的「安息」(來四3);進入安息則表示選民可在神的豐盛恩典中,脫離奴役與重擔,脫離罪的束縛與挾制,享受真正的自由與喜樂;以色列人曾多次因不信或悖逆,一再落入犯罪受苦呼求悔改蒙恩拯救的迴圈( 士師記)無法真正享受神所賜的安息,實在是我們的鑒戒(林前十11)

宣召聖民(59):宣召聖民要來歡呼歌頌神。「神上升」是表明神得勝仇敵,並預言基督由死復活升天(弗四610),而這位得勝君王的寶座是「聖」的(8),表明神將以聖潔、公義治理萬國。

從詩人呼籲眾人要歌頌敬拜神(6),也要用悟性(7)認識這位元神是「聖」的(8),對現今單單強調感性的敬拜讚美,或單單強調生活見證、理性認識神的人,不知我們可以看到那些提醒呢?

回應:主啊!求禰讓我能在生活中表明禰對罪中老我的得勝,好使我能開口歌頌讚美禰榮美的恩典,並讓眾人能羡慕一同來敬拜禰。奉耶穌的名求,阿們!

禱讀:詩篇四十七篇12

1 萬民哪,你們都要拍掌!要用誇勝的聲音向 神呼喊!
2 
因為耶和華至高者是可畏的;祂是治理全地的大君王。

 

 

萬國都來敬拜主(47)(香港讀經會)

 

祈禱:   主啊!我願意每天都來敬拜親近你。

 

萬國敬拜的盛況

詩歌開始是一項邀請。物件是萬民,包括你和我,包括男女老少、平民百姓和顯貴君王,不同的身分和種族的人。詩人邀請萬民一起來參加一個敬拜的慶典(1)。

在這敬拜的慶典中我們聽見聲音:拍掌聲、呼喊聲、歡呼聲……還有連綿不斷地響徹雲霄的反復頌唱之歌聲(「歌頌」一詞出現了五次);這些歡呼並非自我感情的宣洩,詩人更提醒我們要用悟性歌頌,就是竭盡所能--歌頌中包括讚美、感恩、教導和勸勉(6-7)。

在這敬拜的慶典中我們看見神的榮耀:在萬民敬拜仰望、角聲和歡呼聲中,神冉冉上升至天上(自古以來的觀念都是神居天上)。號角聲往往是在慶典中吹奏的,歡呼聲更使場面熱鬧。全幅畫象顯示神榮耀的臨在,這可能並非詩人真實所見,卻給我們預示將來神國降臨的榮耀景象(5)。

敬拜的原因

對以色列民來說,敬拜耶和華更有獨特的意義。耶和華是亞伯拉罕--他們祖先的神。他們感謝神的信實,賜給他們產業,成為他們祖先的榮耀;又讓萬民也臣服于以色列王朝,就像所羅門王的時代。神在萬族中揀選了他們,不是因為他們人多,也不是因為他們有甚麼獨特之處,而是基於神的慈愛。

對列邦列國來說,神是值得敬拜的,因為他是治理全地的大君王,是至高的,祂是可畏的,王的心如隴溝的水,隨神的心意流轉。最後是列國君王的表態,要透過亞伯拉罕的子民而成為神的子民,一同歡呼敬拜。

耶和華的約櫃進入大衛城的時候……大衛王在耶和華面前踴躍跳舞……(參撒下616)。大衛王因為全情投入地敬拜而完全放下自己,甚至被妻子米甲取笑為不顧身分禮儀。中國人的文化傳統也是較保守和含蓄,在敬拜中要舉手投足就顯得不自然,甚至不能接受,認為不合規矩。你是否願意放開過去的框框,不理會旁人的目光,來一次全情投入的敬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