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詩篇第五十六篇短篇信息

 

目錄:

大衛的金詩──遠方無聲鴿(56)(陳希曾)

倚靠神必不懼怕(楊震宇)

在安息裡信靠神(朱韜樞)

詩篇中十字架的救恩與經歷(林三鋼)

我倚靠神(五六1~13)(臺北靈糧堂)

懼怕與信靠(五十六1節~五十七篇11)(臺北基督之家)

流離之歌(56)(香港讀經會)

 

 

大衛的金詩──遠方無聲鴿(56)(陳希曾)

 

第二章 遠方無聲鴿

讀經:

非利士人在迦特拿住大衛;那時他作這金詩,交與伶長,調用遠方無聲鴿。“神啊,求神憐憫我,因為人要把我吞了,終日攻擊欺壓我。我的仇敵終日要把我吞了;因逞驕傲攻擊我的人甚多。我懼怕的時候要倚靠禰。我倚靠神;我要讚美祂的話;我倚靠神,必不懼怕;血氣之輩能把我怎麼樣呢?他們終日顛倒我的話;他們一切的心思,都是要害我。他們聚集,埋伏窺探我的腳蹤,等候要害我的命。他們豈能因罪孽逃脫嗎?神啊,求禰在怒中使眾民墮落。我幾次流離,禰都記數;求禰把我眼淚裝在禰的皮袋裡;這不都記在禰冊上嗎?我呼求的日子,我的仇敵都要轉身退後;神幫助我,這是我所知道的。我倚靠神;我要讚美祂的話;我倚靠耶和華,我要讚美祂的話;我倚靠神,必不懼怕;人能把我怎麼樣呢?神啊,我向禰所許的願在我身上;我要將感謝祭獻給禰。因為禰救我的命脫離死亡;禰豈不是救護我的腳不跌倒,使我在生命光中行在神面前嗎?”(詩篇第五十六篇)

一、大衛金詩的背景

地理環境——大而可畏的曠野

在瞭解大衛的逃難時,首先大家必須先有一些地理觀念。在伯利恒往北一點是耶路撒冷,耶路撒冷可以說是這一帶最高的地方,一邊是地中海,另一邊則是死海。如果這中間有一個橫截面,耶路撒冷就是最高位置,大約有一千多公尺高,然後往死海走,這條路是越走越低,到了死海就是到了全世界最低的地方,大約是海拔四百公尺以下。在中間這塊地就是猶大的曠野,主耶穌就是在猶大的曠野裡面受試探。這個曠野是個很可怕的曠野,如果有人去過會發現,從這裡一直到死海幾乎沒有任何生命,尤其是沿著死海這一帶完全是沙漠,是一片荒蕪、死亡,特別在大衛那個時候更是如此,大概只有在隱基底有一些水泉、棕樹,可以說是沙漠中的綠洲。在雅歌中形容所羅門是隱基底葡萄園的鳳仙花,這乃是一個對稱;在沙漠裡應該一點生命也沒有,結果在隱基底有一座葡萄園,而葡萄的特點是只重果子不重開花,很少人看見葡萄開花,開花也只是一下子就結果子了。在死海這一帶應該是沒有生命的,結果我們找到一個生命的葡萄園子;但是在葡萄園裡沒有花,結果卻找到一棵鳳仙花,而那棵鳳仙花就是代表所羅門,聖經這個形容是非常有意思的;大衛在逃難時,也就是逃到隱基底這個地方。

從隱基底洞到亞杜蘭洞

大衛在猶大曠野逃難時躲的洞有兩個:一個是隱基底洞,一個是亞杜蘭洞。隱基底洞靠近死海,所謂“死海的古卷”就是在這一帶發現,可以證明在以色列那個時候,所有隱士,所有奧秘派的人統統躲在這一帶,其中有一位就是施洗約翰。在大衛十幾年逃難的日子裡,很多時間就是在這死海附近。有一次大衛在洞裡,掃羅也在這洞裡面,然後發生了一段很動人的故事,這故事就在猶大曠野裡發生的。不只如此,大衛是從一個曠野逃到另一個曠野的,在撒母耳記中就提到有西弗的曠野、瑪雲的曠野。從西弗的曠野到瑪雲的曠野、到猶大的曠野,大衛逃的地方大概就是在這一帶。而亞杜蘭洞就在伯利恒旁邊,起初大衛逃避掃羅就在這一帶,這地是便雅憫產業裡到拉瑪那個地方。然後大衛逃到挪伯,到了挪伯時他向祭司要陳設餅,那天剛好是安息日,因為有剛撤下來的餅,這餅每安息日預備擺列。(參撒上21 1 6;利248;代上932 )主耶穌就是用這一段來回答那些法利賽人,因為法利賽說主耶穌的門徒犯了安息日,主耶穌所講的故事就是挪伯的故事。

大衛就在這地方一直逃、一直逃,然後逃到了迦特。迦特可以說是非利士人之地,那一帶乃是一個靠海岸的平原。當初非利士人是從埃及地過來一直進到迦南,而以色列人是經過紅海,然後從耶利哥過約旦河進來的。現在非利士人和以色列人都在迦南地,但是一個是直接;一個是經過兩道水之後才過來的。非利士人地有幾座很重要的城:以革倫、迦薩(就是所謂迦薩走廊),還有一個重鎮就是迦特。大衛那個時候的迦特特別重要,因為歌利亞就是從迦特來的,這裡可以說是非利士人的大本營,而詩篇第十六篇就是在大衛逃難到這一帶;詩篇第五十六篇,則是大衛在迦特被非利士人抓住時寫下這首詩歌;詩篇第五十七篇就是大衛逃到一個洞裡,聖經沒有說是什麼洞,但只有兩個可能:一個是隱基底,一個是亞杜蘭。在亞杜蘭時有四百個人到大衛那裡,大衛後來就從這個地方打發他的父母到摩押地躲一段時間,因為大衛的曾祖母就是路得,她是從摩押地來的。當我們讀大衛金詩的時候,除了最後一篇第六十篇是他已經作王,已經在耶路撒冷,那時所發生的故事就是在死海南端,一個叫鹽穀的地方,大衛最後將以東打敗。而其他的大衛金詩,從第十六篇、五十六、五十七、五十八、五十九這幾篇詩篇所發生的地點,都是發生在猶大曠野、西弗曠野和瑪雲曠野。這些有關大衛金詩的背景非常重要,對於我們瞭解金詩非常有幫助。

時空背景——受膏、漂流、登上寶座

在大衛的金詩中,第十六篇、第五十六、五十七、五十八、五十九篇是大衛逃難的時候所寫的,只有第六十篇才是他作王之後寫的。大衛大概是在十五歲的時候受膏,受膏的地方應該是在伯利恒一帶,因為當時還沒有耶路撒冷,撒母耳便是到伯利恒膏大衛,從那時開始大衛就被聖靈充滿。在舊約聖經裡有三種人受膏,一種是君王;一種是先知;還有一種是祭司。而大衛的受膏,就是因為神立他作王,他是合乎神心意的王。人揀選掃羅,神卻揀選大衛,所以當大衛被聖靈充滿的時候,就說出他裡面已經有了作王的生命。但是從他有作王的生命開始,一直到他登上寶座,這其中又經過了十四年左右,之後沒多久,大概在希伯侖這個地方(希伯侖就是交通,有一次迦勒說:“把那個山地給我”,就是指這塊地說的。而整個迦南地中的迦南美地,也是指著希伯侖說的。)大衛作了猶大的王,再經過了七年半之後,才在耶路撒冷作了全以色列人的王。所以從大衛受膏到坐寶座中間是經過了十四年,其中只有一段很短暫的時間是在掃羅的宮中,其他的時間大概都是漂流在曠野裡躲避掃羅的追趕。

這幾篇詩篇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就是“金詩”,這在希伯來文中有兩個意思:一個是“金子”,說明這些詩篇都像金子一樣,是經過聖靈的工作,因此當我們讀過這六篇詩篇,我們就能從其中找到金子這就好像在伊甸園裡面,如果順著河流往前找就可以找到金子,而在大衛這麼多的詩篇裡面,這幾首詩篇聖靈特別說:“這是金子。所以在這裡面有非常寶貴的信息。但願聖靈看為金子的,我們也看為是金子,也看為寶貝。然而金子是怎麼產生的呢?原來這些金子在希伯來原文有另一個意思,就是“隱藏”的意思。聖靈和神是在暗中將金子已經做好,然後藉著地震、火山爆發,藉著各種變動、風吹雨打,然後神終於讓人能找到金子。通常都是金子和別的礦物從山谷的水裡流下來的時候,因金子的比重比較重的緣故,所以在山谷地方沉澱下來;那些比較輕的礦物就順著河流慢慢流到河口,然後消失在海洋裡。

十四年的隱藏雕刻

在聖經中我們可以看見在大衛一生中有一段經歷,那段經歷是沒有人知道的。我們雖然知道大衛在隱基底是藏在洞裡面,但是那裡的生活,那裡的日子是怎麼過的,只有大衛知道。大衛在神面前有一段隱藏的生活,神就在暗中訓練大衛;雖然他十五歲就被聖靈所膏,但是一直經過了十四年的訓練、十四年的教育、十四年聖靈的雕刻,最後大衛才坐在寶座上。今天我們每一個人也都有了聖靈的印記,我們裡面的生命就是基督得勝的生命,但是必須經過許多年神的工作,在我們身上才會產生金子。在聖經裡面金子是代表神的性情,所以彼得告訴我們,我們就能與神的性情有份。因著十四年神的工作,結果神就把金子做在大衛的身上;我們也是因著十字架在我們身上不斷的雕刻,結果不只我們裡面的生命是得勝的生命,而且神要把我們放在一個位子,就是寶座的位子,要人能看見,這裡有一個地位乃是君王的地位,那個見證乃是主的見證;那個生命乃是得勝的生命;這個可以說是聖靈在我們身上工作的過程。

如果我們能把金詩通通讀過,這幾篇詩篇就能告訴我們,到達榮耀的途徑究竟是怎樣的一條道路;十字架才是達到寶座的唯一途徑,沒有十字架就沒有冠冕。所以在我們升高以前,主要我們先降卑;在我們得著榮耀以前,主要我們先經歷苦難。神沒有應許天色常藍,神也沒有應許花香常漫,神卻是藉著各樣的環境來雕刻我們;藉著掃羅逼迫我們;藉著非利士人來攻擊我們;藉著各樣的環境,從一個曠野逃到另一個曠野。感謝主,就在我們經過這些日子的時候,聖靈藉大衛給我們這六首詩篇,除了最後一首詩是在他作了王之後寫的,其他五首就是他在曠野裡給我們看見他所經過的,所以這些詩篇應該能摸著我們的心。我裡面有一個很深的感覺:如果我們在主面前真的有一些的追求,我們不需要作廣告,我們不需要人來勸我們,我們就巴不得我們能更多明白這幾篇的詩篇。

二、被放逐的無聲鴿

——第五十六篇

詩篇第五十六篇是金詩的第二篇,是非利士人在迦特拿住大衛時大衛所作的金詩,交與伶長,調用遠方無聲鴿。詩篇第五十六篇的主題就是遠方無聲鴿;這裡告訴我們大衛是一隻鴿子,現在他被放逐。到了遠方,而且在遠方沒有聲音。這是有背景的,如果我們能先瞭解這個背景,再根據這個背景去讀詩篇第五十六篇,相信我們會得到更多的幫助。

第五十六篇背景

詩篇五十六篇是非利士人在迦特拿住大衛時,他作這首金詩,但是在撒母耳記上、下,卻好像沒有記載非利士人在迦特拿住大衛,所以這是詩篇五十六篇特別加上的一份資料。當大衛逃難的時候,他的敵人很明顯是掃羅,但是不要忘記,掃羅是大衛的敵人以前,他們有一個共同的敵人就是非利士人。有的時候,當我們被追趕、被逼迫,我們覺得是弟兄在欺負我們、暗算我們,我們卻忘記我們有一個共同的敵人,那個敵人當然是非利士人。這個故事的開始是掃羅的軍隊和非利士人的軍隊對抗,在非利士人的軍營中有一個又高又大的巨人歌利亞,他罵陣罵了四十天。大衛本來應該在伯利恒牧羊,後來他到戰場探望三個哥哥,當大衛聽見歌利亞罵陣,就用五個光滑的石頭將歌利亞擊殺了,於是有人說:“掃羅殺死千千,大衛殺死萬萬。”從那個時候開始,掃羅開始嫉妒大衛。

兩道水的分別

現在我們要問:到底非利士人代表什麼?毫無疑問,大衛的敵人是非利士人,所以他才殺死歌利亞;歌利亞也同樣是掃羅的敵人,他們共同的敵人就是非利士人。然而非利士人和以色列人不同在哪裡?非利士人和以色列人都是出埃及到迦南的,非利士人是長驅直入,從海邊就直接進入迦南;但是以色列人是先經過了紅海,然後經過約旦河;所以他們之間的分別是兩道水。起點相同,終點也相同,從表面上來看分不出來,但是因為非利士人沒有經過兩道水,所以從來沒有和埃及斷過臍帶。當非利士人到迦南的時候,是把埃及全部帶來,所以非利士人代表的就是埃及所代表的,而埃及在聖經裡代表著世界,現在非利士人身上的一切就是埃及帶來的一切,也就是從世界帶來的一切。但是以色列人不一樣,以色列人離開埃及是先經過紅海,於是埃及就埋葬在紅海裡;等到以色列人再經過約旦河的時候,他們是把自己埋在約旦河裡面,所以他們把十二塊石頭埋在約旦河裡才出來,這證明他們一到約旦河就把自己埋在裡面。

我們這些人和世界的人有什麼不同?他們兩個眼睛我們也兩個眼睛;他們一個鼻子我們也一個鼻子;他們一個嘴巴我們也一個嘴巴。但是不同在我們和他們差了兩道水:一道是當我們信而受浸,受浸那道水把世界埋在裡面了。所以有人在受浸聚會時寫下“與世長辭”四個字,為什麼?因為他覺得現在這個世界已經埋葬了,埃及已經埋在紅海裡面了。所以十字架第一個要解決的就是世界,這是紅海所代表的,就是信而受浸:“相信”是邁了左腳,“受浸”等於是邁了右腳,然後才可以走路了。不只如此,我們還得過約旦河;約旦河是把我們自己埋在水裡。主耶穌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捨己”是什麼意思?“捨己”就是過約旦河,然後“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原來每一個基督徒都是門徒。十字架在每一個基督徒身上有兩個工作:一個是已經解決了世界;另一個是已經解決了他自己;如此一來,我們就是與世界分別的人,不只把世界丟在背後,連自己也丟在背後。

受浸是將世界埋入水中

非利士人代表世界,乃是指那些被世界染過的人;然而這世界不是指著物質的世界說的,而是指著道德沉淪的世界。聖經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乃是臥在那惡者的手下,人在這個世界裡面身不由己,不管有多少的學問,有多清高,都逃不過那惡者的掌握。所以聖經告訴我們:“與世俗為友的,就是與神為敵。”也是約翰告訴我們:“不要愛世界,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裡面了。”為什麼?因為這世界把我們的主釘在十字架上。所以讓我們記得:這個道德沉淪的世界,這個要把我們拉下去的世界,就好像大染缸一樣。然而從我們一蒙恩得救之後,我們已經從那裡面出來,藉著受浸將世界已經埋葬了。今天大衛所面對的敵人不是掃羅,最大的敵人是非利士人。非利士人給年輕大衛的印象是個巨人歌利亞;而這個世界給我們看見的也是偉大的。在紐約,全世界最好的地方在那裡,全世界最壞的地方也在那裡;這個世界給你的外在印象非常輝煌,那就是歌利亞。但是感謝主,大衛憑著神的能力能夠殺死歌利亞,能夠戰勝歌利亞,能夠勝過世界,這個實在是希奇。當我們讀到詩篇第五十六篇時,你也會覺得非常希奇,因為沒有一個人恨惡非利士人像大衛一樣,也沒有一個人對非利士人是那樣的絕對,像大衛那樣的戲劇化。

大衛和非利士人應該是一刀二斷,一點關係都沒有,但是當大衛開始逃難的時候,他先逃到挪伯,在挪伯那裡他肚子餓了,便要求祭司把陳設餅給他,結果祭司也把他當初的戰利品,就是殺死歌利亞的刀放在他的手裡,然後大衛就開始逃跑、逃命,他希望到一個掃羅沒有辦法追趕他的地方,所以他逃難到迦特。而歌利亞就是從迦特來的,大衛什麼地方都可以去,就是不能去迦特;但是他為著要救自己的生命,大衛逃到迦特。他逃到迦特時以為沒有人會認得他;今天我們和世界的人在一起,如果你不說自己是基督徒,便很容易生存,因為沒有人認得你。但是如果你真的有得勝的經歷,現在你回到世界希望隱藏自己的身份卻是不可能的;遲早有一天你要看見,許多事別人可以做,你不可以做;許多地方別人去了,你不可以去,別人會說:“基督徒也來這個地方?”所以你覺得告訴別人:“我是主耶穌的門徒。” 好像太落伍、太迷信,可能別人會問你:“廿世紀你還相信這個嗎。”“廿世紀你還相信主耶穌是童女馬利亞生的嗎?”因而你想隱藏自己的身份;謝飯時不敢謝飯,有的人或者到洗手間謝飯;有的人聚會一定會把聖經包起來,不願意拿著聖經走來走去,為什麼?因為你還要在這裡生存。也因著這個緣故,大衛就把自己隱藏起來,以為沒有人認得他,沒有人會發現他,為什麼?因為他要生存下去,他要活下去。

世界能撲滅屬靈生命

大概主後兩、三百年的時候,已經有一種專門蓋廟的工程。有一個基督徒為了生活參加了蓋廟的工程,他就跑去找一位弟兄倒了一番苦水,意思是希望對方能體諒他、原諒他。最後這個基督徒講了一句話:“我要活下去。”意思就是說:我要活下去,我要糊一口飯吃,所以我做了這件事。這位弟兄只是回答他:“你必須活下去嗎?”大衛為著要活下去居然到了迦待,而且他一定要把自己躲藏起來;他為著活下去就要像彼得一樣說:“我不認識這個人。”彼得這句話不是在官長面前說的,他是在一個小小的使女面前說的,為什麼?因為彼得還要活下去。我們要在這個世界裡活下去並不容易;尤其大衛要在迦特活下去更是不容易,所以他最後還是被人發現了。迦特的人說:“這不是『掃羅殺死千千,大衛殺死萬萬』的那個大衛嗎?”根據詩篇五十六篇前面的話,我們知道那時大衛已經被抓住,所以他寫下了這篇詩篇。我們不知道故事怎麼發生的,然而等到大衛被抓住的時候他害怕了,但是大衛很聰明,大衛在迦特王亞吉的面前裝瘋,在門扇上亂塗東西,把唾沫留在鬍鬚上,於是亞吉王說:“難道我們還缺少一個瘋子嗎?趕快把他趕出去。” 大衛就這樣被趕了出去。

親愛的讀者,如果當世界上的人發現你是基督徒,你還要繼續活下去,你還要與世界沒有分別,還要同流合污的話,你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裝瘋。怎麼裝瘋呢?就是你現在所說的話,根本不是你身為基督徒所應該說的話。他們在舉杯,你也在舉杯;他們在猜拳,你也在猜拳;這對基督徒來講都是發瘋的。但是不瘋你就不能過日子,不瘋你一分鐘都維持不下去,而最痛苦的日子也就是偽裝的日子。所以,什麼叫世界?世界就是一個能撲滅屬靈生命的地方,叫你屬靈生命沒有辦法興旺起來,叫你沒有辦法承認說:“我是基督徒。” 叫你沒有辦法說:“你們什麼都可以做,我不可以做。”特別是當上下全都有好處的時候,你不接受嗎?如果你不接受很可能別人視你為奸細,你敢起來說:“我是基督徒,我不能與這件事情有分。”如果你這樣說、這樣做,你非離開不可,你根本生存不下去。所以為著明哲保身,許多時候我們就像大衛一樣在世界前裝瘋,這是最悲慘、最悲慘的日子。

與世界妥協的遠方無聲鴿

就在那個時候大衛寫了這首詩篇,他好像被送到遠方,現在離開神很遠、很遠,是一個落在世界裡的人,一個與世界妥協的人,變成了遠方的鴿子。當鴿子看不見它想看見的東西時,這個鴿子會哀鳴,就失去了聲音。本來基督徒應該有一個見證是:“耶穌基督是神的兒子,是我的救主。”但是,在這樣的人群中間,你敢作這樣的見證嗎?在這樣的背景下大衛寫了詩篇第五十六篇。在聖靈雕刻的過程裡面,十字架第一個要對付的就是世界,因為世界要吞滅我們,世界要同化我們;當世界說“沒有神”的時候,也要我們說“沒有神”;當全世界往同一個方向去的時候,也要我們往同一個方向去;當全世界都被金錢污染的時候,他也要我們被金錢所污染。今天你能夠說:“我不能”嗎?若你要生存下去沒有別的辦法,你只有裝瘋;大衛逃難的歷史最痛苦的一段就是這一段。而基督徒最痛苦的,也就是蒙恩這麼多年,本來應該有讚美,本來應該有聲音,現在卻變成無聲的鴿子,遠方的無聲鴿。

“神啊!求禰憐憫我”

聖靈藉著這樣的背景,給我們看見大衛當時所學的慘痛功課。但是感謝主,如果我們看撒母耳記上、下所描寫,那就太負面、太悲觀了,我們會真的為大衛歎息。但是當我們讀到詩篇五十六篇這首金詩,在這裡我們看見大衛學了一些功課,所以第一句話:“神啊!求禰憐憫我。”憐憫和恩典有什麼不同?我把我的錢給我的弟弟,這是恩典;我把我的錢給乞丐,這是憐憫。所以保羅早年時說:“願恩惠平安歸與你們。”到了晚年則除了恩惠平安外又加上“願憐憫歸與你們。”保羅說到他自己是“我是罪人中的罪魁,然而我蒙了憐憫。” “恩惠” 是讓我們看見給的人是何等的人;“憐憫” 則讓我們看見接受的人是怎樣的人。保羅晚年時乃是給我們看見,一面主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另一面則是到如今他還是一個罪人,而且是罪人中的罪魁。他不是說“I was”,“從前”是一個罪人中的罪魁,而是到如今他仍舊是“I am”。大衛也是看見在他裡面沒有良善,打死歌利亞是他,然而躲到迦特的也是他;他憑著耶和華的能力能夠得勝,但他為了要救自己的生命則一敗塗地,甚至裝瘋。親愛的弟兄姐妹,沒有一件事比大衛裝瘋更叫人歎息;但不要忘記,什麼時候我們裝瘋,什麼時候我們就變成遠方的無聲鴿。你在辦公室裡沒有聲音,沒有人知道你是基督徒,你也無法告訴他們“基督是救主”;在聚會裡也沒有聲音,要禱告禱告不來,要讚美讚美不來,那就是遠方的無聲鴿。但是感謝主,這時大衛說:“神啊!求禰憐憫我。” 意思是不只神充滿了恩典,當神憐憫我的時候,我就想起我是怎樣的人。

接著大衛說:“因為人要把我吞了,終日攻擊欺壓我。”如果非利士人是代表世界,那麼以屬靈的話來說,就是這個世界要撲滅所有得勝的和屬靈的生命。不要以為非利士人失敗就是失敗了,他們是不甘心的!歌利亞是被大衛打敗,但是有一天,大衛卻在非利士人的大本營中裝瘋。因著這個緣故,我們要學習保羅所看見的,保羅說:“就著我而論,世界已經釘在十字架上;就著世界而論,我已經釘在十字架上。”(加六:14)我為什麼不能和世界妥協?因為這個世界要把我吞了,這個世界要把我屬靈得勝的生命撲滅。

非利士人的一切就是埃及的一切,而十字架已經使我們把世界埋在紅海裡面,也把我們自己埋在約旦河裡面,所以在這裡有一個禱告,就是大衛關心他屬靈的生活,屬靈的生命,所以他說:“因為人要把我吞了,終日攻擊欺壓我。我的仇敵終日要把我吞了,因逞驕傲攻擊我的人甚多。”但感謝主,第三節這句話非常寶貴:“我懼怕的時候要倚靠禰。”這裡有字面的和屬靈的有兩個解釋:就字面而言,“懼怕”不是一件壞事,我們這些用泥土所造的人是會懼怕,但當我們懼怕的時候告訴主:“我懼怕的時候要倚靠禰。”這就是那個拯救。大衛本來打算憑著自己救自己所以投奔到迦特,他以為躲在那裡沒有人發現,結果被發現了,他只好用裝瘋來救自己。大衛很有智慧,也很有把握,但是他在這裡說:“我懼怕”。讀者,你越裝瘋你越害怕;但這個害怕卻是對的,我們要怕自己屬靈的生命被撲滅。大衛的得失算不得什麼,但是神的旨意不能成就卻是一件大事。神膏了大衛,神沒有意思要廢掉大衛,有一天神要把大衛放在寶座上。所以大衛在這裡的禱告不只為著他自己,也是為著神的旨意,所以他說:“我懼怕的時候要倚靠禰。”

在基督裡必不懼怕

接下來大衛給我們一個秘訣:“我倚靠神,我要讚美祂的話。” 在原文裡則是:“在神裡面,我要讚美祂的話。” 所以接下來是“在神裡面,我倚靠祂,必不懼怕,血氣之輩能把我怎麼樣呢?”“在神裡面”就是新約裡說的“在基督裡面” 。如果我們真的在基督裡面,我們有了主的話就不再是無聲鴿,我們就能讚美祂的話。而且因著在神裡面,我們就不懼怕。今天你是在自己裡面,還是在基督裡面呢?如果在神裡面,你會看見“血氣之輩能把我怎麼樣呢?”在中日戰爭時,因為日本裝甲部隊非常厲害,中國常常輸給日本。後來中國人想了一個辦法,就是在日本坦克車來圍攻的時候,他們先在附近放了幾槍後就安靜下來,日本人躲在坦克車裡不知道外面發生什麼事情,很好奇的把頭探出來。這一探出頭,中國人就一槍打過去,這些從坦克中露出來的日本人就統統解決掉,中國人就打了勝仗。這些坦克車就好像“在神裡面”、“在基督裡面”一樣,只要我們躲在坦克車裡面,不因著好奇而伸出頭來,就沒有人能對我們怎樣。

讀者,我們是真的投靠主,還是投靠迦特呢?許多時候我們覺得資源在世界,所以只要我們稍微妥協一點就能活下去。不,誠如大衛所說:“在神裡面,我要讚美祂的話;在神裡面,我倚靠祂,必不懼怕,血氣之輩能把我怎麼樣呢?”今天我們懼怕的時候都是用自己的方法去抵擋世界,有的人吃安眠藥,有的人用各種方法,結果神經反而越來越緊張。大衛如果神經緊張、緊繃十四年,這個人一定會垮下來的,但是感謝主,他一有壓力來就學一個功課,就是“在神裡面,我倚靠祂,必不懼怕。”古時候的人蓋房子把磚頭一個一個弄上去,都是一排人從下面一直遞上去。在遞上去時最好的方法,就是當磚頭遞來時即馬上遞出去,這樣一來就沒有什麼重擔。有的人是將磚頭拿在手裡,一塊再一塊、再一塊,那經過十四年就把我們壓垮了。讓我們記得,我們永遠都不是最大的,我們的主才是我們的倚靠,我們要對我們的主說:“禰是我的主,我的好處不在禰以外。”

淚瓶在主的手裡

“我倚靠神,我要讚美祂的話;我倚靠神,必不懼怕,血氣之輩能把我怎麼樣呢?他們終日顛倒我的話,他們一切的心思,都是要害我。他們聚集埋伏窺探我的腳蹤,等候要害我的命。他們豈能因罪孽逃脫嗎?神啊!求禰在怒中使眾民墮落。我幾次流離禰都記數,求禰把我眼淚裝在禰的皮袋裡,這不都記在禰冊子上嗎?”在耶路撒冷一帶,的的確確有一種皮袋像瓶子一樣,是專門用來收集眼淚的。如果一位以色列人要去安慰他的朋友,特別會帶一個淚瓶去,當他傷心一面流淚時,這個朋友就用淚瓶來接他的眼淚。如果你有機會到耶路撒冷,在往橄欖山的路上會經過客西馬尼,這裡是我們的主流淚禱告的地方,所以那裡有一個教堂,教堂頂端就是四個淚瓶,表示我們的主在那裡怎樣的流淚禱告。在舊約的猶太人中間的確有一種專門裝眼淚的淚瓶,但是感謝主,現在這個皮袋,這個淚瓶是在我們的神手裡,所以大衛說:“我幾次流離禰都記數,求禰把我眼淚裝在禰的皮袋裡,這不都記在禰冊子上嗎?”現在大衛得到了何等的安慰!許多人會以為哭、流淚就不屬靈,不,許多在神面前流下來的眼淚,神都收藏在祂的皮袋裡,有一天我們到天上都要看見神為我們所收藏的眼淚。但是問題在於我們有幾次告訴神說:“求禰把我眼淚裝在禰的皮袋裡,這不都記在禰冊子上嗎?”讓我們記得,我們所經過的一切,一方面是神收藏我們的眼淚,另一方面我們的主也都知道。

在生命的光中行

第九節:“我呼求的日子,我的仇敵都要轉身退後。神幫助我,這是我所知道的。”每次大衛一禱告,他的仇敵就轉身退後,這是大衛從他的經歷裡知道的,所以到了第十節,他又重複前面讚美的話。前面先是呼求,接著就變成讚美;第十節根據原文這樣翻譯:“在神裡面,我要讚美祂的話;在耶和華裡面,我要讚美祂的話。”“我倚靠神,必不懼怕;人能把我怎麼樣呢?”將前面的話又重複一遍,而且是在神的裡面,我們能夠讚美祂的話,祂的話永遠安定在天,祂的話永遠是我們的安慰,永遠是我們的鼓舞。

第十二節:“神啊!我向禰所許的願在我身上,我要將感謝祭獻給禰。”現在大衛想起他是一個奉獻的人。許多時候我們自己所許的願都忘記了,但神沒有忘記,我們也會因著自己的失敗而想起。所以大衛重新把自己奉獻給主,再重新更新他與主之間的婚約;現在他不再是無聲鴿了,他能在神面前將感謝讚美歸給神。然而讓我們記得,大衛卻是在痛苦之後,在裝瘋之後,在這個最痛苦的經歷之後,如今他成了讚美的人。

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見,金詩的特點是開始都是禱告,最後則都是讚美,而最高潮常常都是在最後一句:“因為禰救我的命脫離死亡;禰豈不是救護我的腳不跌倒,使我在生命光中行在神面前嗎?”在詩篇十六篇給我們看見,生命的道路是死而復活的道路;但是現在在第五十六篇中,神讓我們經過這許許多多經歷,是要我們“在生命光中行在神的面前。”所以大衛的失敗和軟弱,不過是讓他學習更深的功課,他必須在生命的光中行,這就是約翰所告訴我們:“神就是光”,這個光乃是生命的光。因為約翰告訴我們:“生命在他裡頭,這生命就是人的光。”這個死而復活的生命,因這光照在大衛裡面,現在大衛要學習行走在神的面前。詩篇十六篇是給我們看見生命的道路是死而復活的道路:“在禰面前有滿足的喜樂。”但是現在大衛更進了一步,能在生命的光中行在神的面前。這也正是我們今天要學習過的生活。因著這個緣故,世界可以丟在背後,我們靠著主的恩典,能夠在生命光中行走在神的面前,而且又往前再走了一步。

禱告:

親愛的主我們感謝禰 把這些話賞給我們。我們心中有說不出來的感激,因為在我們還沒有準備好蒙恩的時候,禰就準備好把恩典給我們。藉著這些美麗的詩篇,再一次把我們帶到禰的面前,一方面讓我們做一個好處不在禰之外,把自己完全奉獻給禰的人;另一方面我們能對世界說,世界已經釘在十字架上了,至於我們,我們已經釘在十字架上,這個世界已經遠遠的丟在背後。我們的主,但願我們不因著救自己向世界求援,不因著救自己向世界求生。我們仰望禰,但願我們記得我們是已經過紅海的人,也是過了約旦河的人。主啊!我們蒙了何等大的恩典,何等的榮耀,我們就把敬拜、愛戴都歸給禰。主啊!但願這滿了禰自己性情的金子,能及早雕刻在我們的身上,使我們能夠早日與神的性情有分。但願禰的話永遠不會散去,求禰讓禰話繼續在我們裡面作工。聽我們的禱告,靠主耶穌基督可愛的名,阿們。

 

 

倚靠神必不懼怕(楊震宇)

 

鑰句:我倚靠神,必不懼怕

背景:《詩篇》第五十六篇的標題是「非利士人在迦特拿住大衛。那時,大衛作這金詩,交與伶長,調用遠方無聲鴿。」此篇是大衛被非利士人在迦特拿住的時候所寫的,此篇與三十四篇的寫作情形大致相同。然而根據撒母耳的記載,大衛從來沒有成為非利士人的俘虜;只有大衛在逃避掃羅的追殺,走到非利士地迦特城躲避。當時他遇見亞吉王,由於王的手下對大衛有猜疑,使他受著他們的監視而失去自由;大衛不得不裝瘋,最後才能安全離開迦特(撒上二十一1015)。「金詩」是如黃金一樣珍貴的記念詩,又是詩人以神為寶貴的信仰,詩篇十六篇與及本篇之後至六十篇都以此為題。「遠方無聲鴿」七十士譯本翻譯「為遠離聖殿移遷的百姓」,亞蘭文譯「比喻作為鴿的以色列會眾,他們那時已遠離城巿」。當時大衛為著要活下去,而裝瘋的景況有如一隻鴿子在異鄉漂泊,而且變成在遠方無聲的鴿子。由於本調子已無從稽考,而相信歌曲的主調是屬於哀傷形式的。

提要:本篇是大衛在流離落魄中,倚靠神的禱告。此篇是大衛被非利士人在迦特拿住的時候所寫。在此詩,首先,大衛遭仇敵窮追,承認自己懼怕,就倚靠神;接著,他因自己的苦境,求神的看顧和幫助;末了,他因神的拯救而感恩,向神獻上歌頌。全詩分為三段:

()因懼怕倚靠神(14)──我倚靠神,我要讚美他的話; 

()求神看顧和幫助(59)──求祢把我眼淚裝在祢的皮袋裡

(三為神的拯救感恩(1013)──倚靠神,必不懼怕。

鑰節:【詩五十六11】「我倚靠神,必不懼怕。人能把我怎麼樣呢?」

鑰點:本篇我們看見顛沛流離的大衛,當時他恐懼與信心兩種起伏不定的情緒。在中他提到,因受到仇敵的攻擊、欺壓、陷害而害怕的時候,就向神呼喊:「我懼怕的時候要倚靠祢。我倚靠神,我要讚美祂的話。」(4) 這裡提到大衛信心的對象為何──乃是肯幫助他的神;信心的內容為何──乃是神應許的話,可讚美的話。本詩篇,大衛開始是因懼怕而禱告神,最後則是讚美感恩。他心境改變,值得我們思想和學習。親愛的,當苦難攻擊包圍你的時候,你是否有把握神是幫助你的,而投入祂懷,倚靠祂的慈愛,因此就無所懼怕呢?

此外,大衛說:「我幾次流離,祢都記數。求祢把我眼淚裝在祢的皮袋裡,這不都記在祢冊子上麼?(8) 可見神瞭解我們的處境,體恤我們的苦衷。祂數算我們到處流離,祂關心我們每次的憂傷流淚。我們的淚水,在神眼中看為寶貴,祂不忘記,都保存在祂的「袋」裡,都記在祂的「冊」上。這句話細膩地描述主對我們的關懷,因而成為歷代落入患難、受苦而流淚聖徒的鼓勵和安慰。

今日鑰節提到「我倚靠神,必不懼怕大衛在第41011節以疊句和問句的方式,重複地敘述他「倚靠神」。這是他信心的誓言,也是他得勝懼怕的秘訣。他在仇敵追趕下,堅心倚靠神,使他克服了恐懼。他因自己的苦境,雖流過無數的眼淚,然而沒有絕望,因他相信神的應許,靠著主勝過了害怕,就以信心宣告:「人能把我怎麼樣呢」?因此,在本詩的結語,對於將來,大衛深信神必拯救,並且引導他在光明中行,因而將感謝祭獻給神。親愛的,你是否知道如何面對人生的懼怕呢?

他創造,他修理】有一次一個青年人的車拋錨,他花了十幾分鐘仍無法修好,非常焦急。忽然有一中年人駕車經過,問明情形後,只用一兩分鐘就把機器修好。青年好奇得問他:「為什麼我修不好?」那人回答:「車子是我造的,我當然知道毛病在那裡。我名叫福特。」我們是神所造的,我們的毛病和軟弱他最清楚,所以我們該凡事依靠祂。

「親愛主,我憑信心過這一天,敵人或暴風雨我都不怕,因為我信靠祢的話語,我知道祢在我身旁。信心可以掙脫恐懼的束縛。」──《生命雋語》

默想:大衛被非利士人拿住時,可貴的是,鏗鏘有力的宣告:「我倚靠神,必不懼怕。」親愛的,有人怕黑、怕死、怕血、怕事、怕人、怕輸、怕靜…,然而,作為蒙恩的兒女,你是否有「倚靠神,必不懼怕」的寶貴經歷呢?

禱告:主阿,祢幫助我,這是我所知道的,因此我倚靠祢,即使在遭難之時也不懼怕。阿們!

── 楊震宇《讓我們在詩篇中遇見神》

 

 

在安息裡信靠神(朱韜樞)

 

第六段 經歷地方教會是住在主的平安裡

 

  我們來到詩篇五十六至五十九篇,說到經歷地方教會是住在主的平安裡;在這裡,有一班人是信靠神的,是聯於神的,也是經歷神作一切的,因為他們這樣聯於神,所以對許多事物,他們是看得很透的。具體來說,什麼樣的人是住在主的平安裡的?第一,他會信靠神。第二,他會聯於神。第三,因為他聯於神,他能看透世人。第四,因為他聯於神,他就經歷神不僅帶他到屬天的經歷裡,也把屬天地位裡的實際給了他;他不僅是坐在天上的,也是住在高台裡的。

 

第五十六篇導言

  五十六到五十九篇是描述一個在地方教會中活在神見證裡的人,他如何在一切的攻擊裡,享受神聖的安息。你知不知道,有的人太平安卻沒有安息;常常是各種的艱難來了,因著這樣的艱難,才使人懂得什麼叫作安息。一個享受神聖安息的人,他的確經歷了主的話:「我……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十六33)我們要認識,苦難乃是基督徒該得的分,信主而沒有苦難,那是不健康的。弟兄們找不到職業是應該的,所以基督徒越禱告主越不給職業。你要記住馬太福音六章三十三節的話,「但你們要先尋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一切就都要加給你們了。」所以你要禱告傳福音,你要禱告事奉神,你要禱告全時間,一禱告全時間,明天就有職業了,因為撒但害怕你全時間,那時候就看你全時間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無論如何,你記住一句話,「我們在世上有苦難。」但主怎麼說呢?「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

  這四篇詩,應該是大衛在各種艱難的處境裡所寫的。這四首詩的曲調很有意思,第五十六篇叫作「遠方無聲鴿」,從這個字你懂,一切艱難來的時候,你要學習默默無聲專等候神;這個調表明詩人默默無聲的行走在神的光中。五十七到五十九篇調用「休要毀壞」,我想這一定是很豐富的調,很有韻律,有時高昂,有時下沉,表明詩人在安息中站住,得以堅立,至終能歌頌神作他的力量。

  五十六篇是大衛投靠非利士人以後,在迦特被軟禁,不得不裝瘋時所寫的詩。這首詩是個奧祕,一個神所膏的僕人,也很清楚神與他同在,為什麼沒事作就去找了一個職業?投靠非利士人,原則上就是去找了一個職業,結果就被這個職業軟禁了。當詩人在他的失敗裡落入仇敵的手裡時,經歷了更大的危機。換句話說,他感覺他到非利士人那裡,仇敵就找不到他了,沒有想到,非利士人才是真的要逼迫他,而且逼迫得比掃羅要厲害;這時,大衛真是他們的囊中物,他所在的地方和環境,完全是非利士人可以控制的。在這種情形裡,他知道他經歷了更大的危機,所以不得不裝瘋,來逃避他所倚靠的外人。這時,他就領會在主之外的一切,不過是要攻擊欺壓他。不僅是要攻擊欺壓他,更是要把他吞了。你注意,「吞了」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連一點影子都沒有了,人對人最極端的行為,就是把他吞了,叫他消失無終;人陷害仇人到一個地步,就是把他吞了。

  他所說的話也被人顛倒誤用。人要找你麻煩,最好就是將你所說的話顛倒誤用,叫你怎麼也逃不掉。你在聚會中不禱告,他說你消極;你禱告,他說你表演;你用靈,他說你興奮;你不用靈,他說你已經失敗到極點;你傳福音,他說你愛表現;你不傳福音,他說你懦弱無用。當人要對付你時,你是怎麼作都沒有用的。對大衛來說,人一切的心思都是要害那些活在神見證裡的人。

  詩人曾在耶和華之外另尋倚靠,卻在失敗裡產生了懼怕驚駭。他本是想離開掃羅的追殺,去投靠非利士人,沒有想到,卻是從狼圈跳進了虎口,所以就產生了懼怕驚駭。當他懼怕的時候,他卻一再宣告,「我信靠神,也讚美祂的話。」很有意思,如果大衛信靠神,他又何必去投靠非利士人呢?他說,不是這樣的,我告訴你,連我去的時候,我還是信靠神。感謝主,有這樣一位主的僕人,他在最軟弱的時候還說:你以為我軟弱嗎?不,我和神的關係是很親的,我信靠神!

  請看,他被迫裝瘋的經歷,是何等的深刻呢?他說,「我幾次流離,你都記數,」有時候同工們說,哎呀,作同工好可憐,老搬家!每一個同工都應該把這節聖經寫下來,貼在牆上:主啊,我幾次流離,你都記數;我每次搬家,你都記數。詩人說,這裡有一班人,他們是這樣跟隨主到一個地步,他們站起來說:主啊,為著你的緣故,我居無定處。我到了山洞裡,我還得走;我投靠了外人,我還得走;無論我到那裡,主啊,為什麼你總不能給我一點的安祥?!我幾次流離,你都記數;每一次流離的時候,主啊,我都會哭啊!

  你以為大衛很堅強,但是這裡說,「求你把我的眼淚,裝你的皮袋裡。這不都記在你的冊子上嗎?」我的眼淚你用一個皮袋裝起來,到永世的時候,你要告訴我:大衛,你以為你流淚嗎?是你流淚,我來盛裝啊!你為我受苦,你為我受患難,你為我受逼迫,你為著我的緣故,受了各種不合理的境遇,在這些境遇裡,你所流的眼淚,我都在這裡盛裝起來!倪弟兄在《十二籃》中有一篇信息叫〈眼淚〉,那裡說,這一個罪惡的世界,虧得還有眼淚來洗一洗!在神看來,流淚是一件大事。

  這樣的見證說出在他一切的經歷裡,他與神那深刻的聯調。主啊,我又要走了!主啊,我又不能安定了!主啊,我又要飄泊了!主啊,敵人又來了!主啊,我又受到擊打了!主啊,我引起更多的誤會了!主,更多的難處臨到我的身上了!當大衛為著這一切在那裡流淚的時候,主都把它們記下來了;主會說:你以為你受苦嗎?當你流淚的時候,我是和你同在的!當你流淚的時候,你是和我聯結的!

  他也提醒神,他必定會實化他向神所許的那些心願,就是他在神的心意裡一次次的奉獻和承諾。他說:「主啊,我告訴你,你的責任是裝我的眼淚,我的責任是跟你來真的。」哦,基督徒最大的難處就是跟主玩假的。一個姊妹向主禱告說「主啊,我把自己奉獻給你」的時候,她還在想自已的錶不好,應該買一個更好的。但是,她禱告的時候卻說,「主啊,我一切都是你的,包括我的金銀財寶!」這就是向著主玩假的。

  大衛這時候說:主啊,我在你面前不斷的流淚,因為你的確是來真的。我飄離了,你記數;我流淚了,你要盛裝起來;我向你有這麼多的禱告,我在你面前有這麼多的許願,我在你面前有這麼多的回應,現在我還告訴你,我在你心意裡一次一次的奉獻和承諾,我一定要把它實化出來。說奉獻,我就真奉獻;說一切是你的,就一切是你的;說一生歸給你,就是一生歸給你;說我再沒有選擇,就是再沒有選擇;說宇宙中只有你的價值最高,就是你的價值最高!

  末了他見證,神不僅救他的命脫離死亡,也不僅救他的腳不跌倒;他的神,是能使他行在生命,或者活的光中的神。換句話說,生命的光不是理論的,生命的光乃是很實際的。這個光是生命的光,所以也是活的光,這光可以光照你,這光可以帶領你,這光可以引導你,這光也可以治療你,這光也可以鼓勵你,這光也可以約束、限制你,這光可以是你的扶持,這光也可以是你的限制,這光可以叫你豪邁的走路,當你走錯的時候,這光也可以來禁止,它是活的光!這生命的光,也可以翻作永生的光、活的光、活物的光、活人的光,都是聯著活的。這光乃是一個活的光,有這光的人就是一個活的人!

第五十六篇經文

  第三節,「我懼怕的時候要倚靠你。」「倚靠」恢復本翻作「信靠」是更好的,也是更有把握的,更為主觀的,更為親密的。第五節,「他們終日顛倒我的話;他們一切的心思都是要害我。」他們一切的心思都是要害我,就把我的話轉來轉去,好像怎麼弄我都不對。

  第六至七節,「他們聚集,埋伏窺探我的腳蹤,等候要害我的命。他們豈能因罪孽逃脫嗎?神啊,求你在怒中使眾民墮落!」這裡他發表了一點他的奇妙的感言,那個感言你最好不要聽見,要不然你一禱告,就說,「主啊,叫長老墮落啊,這樣就沒有人管我了!」

  第八節,「我幾次流離,你都記數;求你把我的眼淚裝在你的皮袋裡,這不都記在你冊子上嗎?」這個記數不是一次的,是多次的,是算了再算、算了再算。你知道嗎,你從台灣搬到克里夫蘭,主記了一筆;從克里夫蘭搬到匹茲堡,主又記了一筆;從匹茲堡搬到多倫多,主又記了一筆;從多倫多到芝加哥,主又記一筆;然後神會一算再算。神說,哎呀,許多人都是買了房子就定居在那兒,但是這裡有一個人,他是流離的,他是隨時預備好,等著為主來行動的!神來算,越算越喜樂,越算越喜樂。神說,我不僅算,而且再算,我要把你的眼淚,放在皮袋裡。

  第十節,「我信靠神,我讚美祂的話;我信靠耶和華,我讚美祂的話。」「神」說出祂是天地的主,「耶和華」說出這位天地的主,如何是我們的拯救。說到神,著重祂是天地的元首;說到耶和華,是著重在祂和人的關係。這裡說,我信靠神,不僅信靠神,我也信靠耶和華,耶和華就是神,我信靠神,我也信靠耶和華,我讚美祂的話。

  第十一至十三節,「我信靠神,並不懼怕,人能把我怎麼樣呢?神啊,我向你所許的願在我身上;我要將感謝祭獻給你。因為你救我的命脫離死亡,你確實救了我的腳不至跌倒,使我在活人的光中行在神面前。」你確實救了我的腳不至跌倒,這個「確實」用得好。確實是什麼呢?就是我已經經歷得太多了,我蒙恩這麼多年,主從來沒有失誤過,主從來沒有錯待過,主從來沒有丟棄我過,因為這樣,我可以說:主啊,你確實救了我的腳,不至跌倒,使我在活人的光中行在神面前。

――朱韜樞《詩篇中的教會生活(卷二)

 

 

詩篇中十字架的救恩與經歷(林三鋼)

 

   經歷十字架的復活而彰顯神的榮美

 

(壹) 詩篇五十六篇 因求告神而認識並彰顯神的柔細

非利士人在迦特拿住大衛(撒上二十一10~12)

引言

我們在一開始時就說明,本專題是從詩篇來看十字架的救恩和經歷。 救恩和經歷各有二部份,合在一起共有四部份: 一  十字架的救恩之一 -「替死」解決我們罪行的審判 二  十字架的救恩之二 -「同死」解決我們罪性的捆綁 三  十字架的經歷之一 -經歷十字架的死而彰顯神的大能 四  十字架的經歷之二 -經歷十字架的復活而彰顯神的榮美

 

我們挑選詩篇第五十六篇、五十二篇和六十三篇來分享這第四部份,詩人如何彰顯神的榮美。

 

詩篇第五十六篇的背景:掃羅王執意要殺大衛,大衛走投無路,只好逃到迦南地西邊的非利士人之 地。非利士人認出他就是殺死歌利亞的大衛,就逮捕他。他所處的情況是非常危急,很可能馬上被他們 殺死,因此心中極為懼怕,作了第五十六篇詩篇。非利士王亞比米勒對他的態度並不太惡劣,沒有把他 處死。但他仍害怕,因有其他非利士族的人催促亞比米勒,他只得裝瘋,亞比米勒就將他趕出去。他逃 到猶大曠野,住在亞杜蘭洞,那時他寫了第三十四篇。

 

我們從這二篇詩中都可以看出,大衛是一直活在十字架的經歷中。二篇中都有因死和復活的經歷, 也都彰顯神的大能和榮美,不過三十四篇是偏重神的大能,五十六篇則偏重神的榮美。

 

接著我們還要談五十二篇和六十三篇,第五十二篇是偏重在神的光輝,第六十三篇則偏重在飽足的 享受。

內容

現在我們來談五十六篇,可分為三大段落:

 

  懼怕時倚靠神(1~4)

 

『神啊,求你憐憫我,因為人要把我吞了,終日攻擊欺壓我。我的仇敵終日要把我吞了,因逞驕傲 攻擊我的人甚多。我懼怕的時候要倚靠你。我倚靠神,我要讚美他的話;我倚靠神,必不懼怕。血氣之輩能把我怎麼樣呢?』

 

()求神憐憫,因為心中懼怕 大衛的懼怕源自三方面:「人…終日攻擊欺壓我」、「我的仇敵終日要把我吞了」和「因逞驕 傲攻擊我的人甚多」。前二方面都是指仇敵傷害他的身體還想要殺他。第三方面是指折磨他的心情。

 

凡是受過苦的人都知道,身體被殺固然可怕,但如果仍舊活著,而心情受折磨常常叫人感到 更加痛苦。我們的主耶穌最後受難時,先在大祭司院中遭責問,又到彼拉多面前受猶太人的控訴, 接著羅馬兵丁給他披上紫色袍戴上荊棘冠冕再鞭打他,以後被釘死十字架上,經過世人都搖頭撇嘴 的譏笑她,這些都是心情上受的折磨,且是長期的。

 

當時「逞驕傲攻擊我的人甚多」。試想非利士人有什麼可驕傲的?他們比不上猶太人本來就不 是神的選民,他們之間分為許多部落,從未聯合建立起一個強的國家。然而從實際情況來說,以色 列人自誇是神的選民,大衛又曾被撒母耳所膏,要做王建立以色列國,這些又有何用呢?大衛已被 掌握在非利士人手,大衛所誇和所想的豈不都是空洞,至多是一種幻想而已。非利士人的光景比大 衛更強,這是非利士人可以驕傲的。

 

親愛的弟兄姐妹,我們今日在世,就物質來說,有何能可以與世上有權有錢的人相比呢?神所 賜給我們的都是內心的一種享受,新天新地和聖城新耶路撒冷也是我們憑神的應許,在信心中所仰 望和追求的,如果不小心,不持定永生,那末我們很容易受到世上驕傲之人的攻擊而軟弱了。

 

()倚靠神 感謝神,大衛固然懼怕被殺害和軟弱,但他倚靠神,他的感受就立即改變了。

 

1. 必不懼怕,血氣之輩能把我怎麼樣呢? 從第三節可以看出大衛心裡非常懼怕,他說:『我懼怕的時候要依靠你。』沒有經過難處的 人,不太會明白神的能力;沒有經過難處的人,不能體會那種迫切盼望神即時解救的心情;沒有經 過難處的人,也不懂得什麼叫倚靠。人不倚靠主,也能照樣活著,因為他所受的難處不大的心情! 真正難處到了時,你是沒有辦法用智慧和能力來勝過的。在這一種危險的光景中求人沒有什麼用, 你就倚靠耶和華了。當你依靠耶和華時,你會發現環境也許沒有改變,仇敵還在,但是心情改變了。 總是人心情的光景先改變,環境才會改變。神做事的法則是,先叫我們信靠神,心情改變,然後環 境改變。心情不改變,環境是不會改變的。

 

第四節:『我倚靠神,我要讚美他的話;我倚靠神,必不懼怕。血氣之輩能把我怎麼樣呢?』, 第三節說:『我懼怕的時候要倚靠神。』,第四節說:『我倚靠神,必不懼怕。』你看見了嗎?環境還 沒有改變,心情已經不懼怕了。當他依靠神不懼怕的時候,更進一步的確定說血氣之輩能把我怎麼 樣呢?大衛被關起來,還沒有被放出來,也可能過五分鐘亞吉王下個命令就把他殺了,但是他心中 有把握,如果神不許可,血氣之輩不能殺我。主耶穌說:『若是你們的父不許,一個(指麻雀)也不能 掉在地上。就是你們的頭髮,也都被數過了。』(太十 29-30)中文聖經還沒有翻譯的那麼完全。原文 的意思是編號過的。我們一個人的頭髮大約有二萬到三萬根毛髮。如果你受傷害,有一根頭髮掉下來,神不僅知道你有一根頭髮掉下來,神還知道是那一編號的頭髮掉下來。神看顧保護我們實在是 非常仔細的。

 

2. 讚美祂的話 大衛倚靠神,心中不懼怕,他還讚美神的話。請注意他不僅讚美神,更是讚美神的話,這明 顯是指神的應許說的。我們讚美的對象該是神,但是在實際的經驗中,我們會發現,神看顧保護我 們是透過祂應許的話語;如果沒有神的話語,我們很難確定有信心的把握。再請注意:大衛在這裡 說出心中的讚美。許多讚美都不是屬於理性,也不強壯,卻是感性且柔細的。這說出他所感受到神 的看顧和保護都是柔細的,因此他的反應也是柔細的。

 

  倚靠神而不懼怕(5~11)

 

『他們終日顛倒我的話;他們一切的心思都是要害我。他們聚集,埋伏窺探我的腳蹤,等候要害我 的命。他們豈能因罪孽逃脫嗎﹖神啊,求你在怒中使眾民墮落!我幾次流離,你都記數;求你把我眼淚 裝在你的皮袋裡。這不都記在你冊子上嗎﹖我呼求的日子,我的仇敵都要轉身退後。神幫助我,這是我 所知道的。我倚靠神,我要讚美他的話;我倚靠耶和華,我要讚美他的話。我倚靠神,必不懼怕。人能 把我怎麼樣呢﹖』 

 

(一) 仇敵的心計─『顛倒我的話』『一切心思都是要害我』『他們聚集,埋伏窺探我的腳蹤,等 候要害我的命。』大衛述說,他在環境中遭受的苦難,是他們顛倒我的話。顛倒什麼話? 就是『你的神在哪裡呢?』仇敵先是攻擊他心中相信神的態度。當堅定相信的心態被打倒了, 就沒有能力抵擋外面的苦難。撒但總是先破壞我們的信心,然後才把苦難的行動臨到我們 身上。這是撒但一貫的做法。

 

(二) 祈求:求神在怒中使仇敵墮落。第七節與前一篇詩篇第五十五篇第廿三節相同:『神啊!祢 必使惡人下入滅亡的坑。』第七節的『墮落』即『下入』。第五十五篇說明是下入『滅亡的 坑』,『滅亡』在原文中意『毀滅』或『毀壞』,乃指喪失功用的意思。大衛所求的就是求神 將殺害他的仇敵喪失殺害的功用。

 

(三) 認識神的柔細:第八節『我幾次流離,你都記數;求你把我眼淚裝在你的皮袋裡。這不都 記在你冊子上嗎﹖』是本詩篇中最獨突,也使最寶貴的三句話,是其他詩篇中從未用過的。 其獨突又寶貴的點是描寫神『柔細』的品格。大衛是位大能的戰士,又是一位有廣大心胸, 還有遠瞻眼光的政治家,但他內心的感受卻是非常柔軟仔細。惟有他有這種個性,才能體 會得到神的品格是那樣柔細。

 

第一句話:『我幾次流離,你都記數』,說明在神精巧的安排下,使大衛多次受到流離 失所的遭遇,但每次都有神的美意。大衛一次過一次的被倒空,又被教導,好讓神的生命 充滿他,神生命中所含有崇高的品格從他身上彰顯出來。當時大衛總感覺痛苦,事後卻發 現有神美意,大衛清楚記得每一次的經歷與感受,也記得一次過一次的經歷中有神精巧安排的次序。他滿心感激神的帶領,他記得他曾有多少次流離的遭遇,他感謝著說,神也記得。

 

第二句:『求你把我眼淚裝在你的皮袋裡。』好像是句太誇大的話。人所流的眼淚都 無法裝滿小小的眼淚瓶,何能盼神用皮袋來裝呢?何況一般人流淚大多是因自己犯最或錯 誤,受到痛苦的後果而流淚,自己回想起來都覺慚愧,巴不得將眼淚抹去,怎盼留存起來 呢?即使不因自己的過犯,乃受環境中所發生的災難而流的眼淚,也不值得留存下來。詩 篇第一三二篇大衛曾寫說:『耶和華啊,求你記念大衛所受的一切苦難!』也是相同的道理。 原來大衛所說的苦難乃指他為神建殿而承受的。這裡所說他所流的眼淚是因持守純正,寧 可逃亡而不對付掃羅;不倚賴自己的智慧與能力,卻承受逼害又倚靠神。這種苦難和眼淚 是有永存的價值,才值得求神存留起來作為紀念。這句話也說出大衛認識這位創造萬物又 掌管宇宙的神,祂的品格是極其柔細的。他的眼淚帶有感激的心情。

 

第三句『這不都記在你冊子上嗎﹖』是指前面所說的『流離』和『眼淚』,神不僅記 得,還仔細的寫下來,記在冊子上,是明確又仔細的,毫不含糊。

 

舊約最後第二章預言神在宇宙中的工作最後完畢時有一現象:『那時敬畏耶和華的彼 此談論,耶和華側耳而聽,且有記念冊在祂面前,紀錄那敬畏耶和華思念他名的人』(瑪三 16)。親愛的弟兄姊妹,但願你我今日所行所說的,到那日都被顯示出來,而將感謝讚美獻 給那帶領我們的神!

 

(四) 確實的信心: 第九至十一節是他說出內心確實又堅定的信心,其中有四點 1. 仇敵都要轉身退後 2. 神必幫助 3. 最後得讚美神 4. 必不懼怕

 

大衛所寫所有關於苦難或爭戰的詩篇,都是相同的模式。開頭總是迫切的祈求,最後總是表達堅定 的信心或讚美的話。我們研讀這類詩篇,當特別注意每篇中間部分的話語,因為中間部分的話語正說明 他當時得蒙恩而轉變的訣竅。這些訣竅大多是由於神的應許,或看見神在宇宙中與選民中所有的作為。 我們若能抓住這些訣竅,對我們眼前的處境會有莫大的幫助。

 

本篇詩篇中大衛得以轉變的訣竅是他倚靠神:『我倚靠神,必不懼怕。』其實他所以倚靠神的原因是 由於認識神柔細的品格。那時他仍被亞吉王所逮捕,外面的情況還是很危急,毫無安全的跡象,但他根 據以往的經驗,明白這次的流離眼淚,仍有神的美意,所以他有堅定的信心,心中歡樂而讚美神。

 

  心願(12.13) 『神啊,我向你所許的願在我身上;我要將感謝祭獻給你。因為你救我的命脫離死亡。你豈不是救 護我的腳不跌倒、使我在生命光中行在神面前嗎﹖』

 

最後大衛向神表達二個心願: () 獻上感謝的祭 () 在生命光中行在神面前

 

開頭他祈求神拯救他脫離苦難,最後他向神獻上感謝的祭;他不只是感謝神保護他平安,乃是感謝 神使他認識神是位柔細的神,因而在他的生活中也活出柔細的美德。聖經所記載大衛的故事,有許多事 我們可以看出他身上也彰顯那種柔細的美德。例如在撒母耳記下第一章。當他聽見掃羅被殺的消息,他 作哀歌,弔掃羅和他兒子約拿單。歌詞中對於那樣厲害迫害他的掃羅,絲毫沒有一點怨恨的感覺,只是 悲傷且尊重的意念:尊榮者在山上被殺,大英雄何竟死亡。其中題說:『掃羅和約拿單活時相親相愛,死 時也不分離。』對於約拿單更題說:『我兄約拿單哪,我為你悲傷,我甚喜悅你,你向我發的愛情奇妙非 常,過於婦女的愛情。』

 

又如第二件,他將約拿單的兒子米非波設召來,施恩給他。不但將掃羅的財產歸還給他,還 叫他時常一同坐席吃飯。撒下九章十三節特別說明,米非波設兩腿都是瘸的,大衛安排他坐席,一面表 達他報恩的心志,同時讓他瘸腿露不出來,免得他自卑感到羞愧。

―― 林三綱《詩篇中十字架的救恩與經歷》

 

 

我倚靠神(五六1~13)(臺北靈糧堂)

 

屬靈的功課還是由知識起,我所說的知識是對神認識的知識,不是指一般的學術。因為有了這樣的知識,信心才有根基。譬如說,現在有困難,你找誰幫助你呢?首先你會想到誰有能力幫助你,這是知識。然後你可能會想,誰願幫助你,這也是知識,因為那有能力幫助你的人不一定願意幫助你,而願意幫助你的又不見得有能力,這些都是知識。要有信心倚靠神,需要知識,知道神能幫助,更要知道神願意,神肯幫助。「神幫助我,這是我知道的」(9),這就是神能、神肯幫助你。有了這樣的知識才會在經驗中慢慢的學習倚靠神,這也是為什麼詩人一連三次說「我要讚美祂的話」,因是確信神能、神肯幫助,並不是憑空臆測而得的結論,乃是神的話告訴了我們。因為神說了,所以我們的信心才有根據,我們的禱告說「神啊,我投靠你」才有把握,因為祂說過要作我們的避難所,要用翅膀護衛我們…等。哈利路亞,因此我倚靠神,因此我讚美祂的話,因此我必不懼怕。

只說「神幫助我,這是我所知道的」是不足夠的。當然祂會如此,因為我是屬於那個「約」。誠然,我不需懼怕,人能把我怎麼樣呢?但是這是否即是神給我生命的全部意思呢?是否為此我讚美祂,毫不懼怕呢?這是否就是「服侍神的子民」全部的意思呢?神將祂仁慈的愛和關懷給予祂的百姓,並不是叫他們擁抱在自己的懷。神幫助我們,這實在是一個令我們歡喜快樂的事實;但這卻是要使我們成為「傳道者」,而不是成為自私的追求者,尋找我私人的救恩。這樣,我們看見11節並不是結束,1213節的結語,卻是充滿了前進的感覺,不是停留在自己感覺的面,乃是向前行,要向神還願,要向神獻感謝的祭,這些都是向這世界作見證。神救贖我命脫離死亡,使我不致跌倒,目的是要我在生命的光中行在神的面前,在這世界,活出我們的生命和每日的呼召,使人可以看見這光是屬神的光,使人被這光所吸引來到神的面前。

回應

主,謝謝你賜我能繼續為你作見證的生命。願我的生命能在眾人面前見證你的真實。

 

 

懼怕與信靠(五十六1節~五十七篇11)(臺北基督之家)

 

分享:

這兩篇性質相似,都是寫個人經驗的詩。五十六篇是大衛在掃羅追殺中,被逼流亡外邦,但在外邦國度又不被信任,言行時常被扭曲,常活在有今天,可能沒明天的懼怕中,甚至最後只好裝瘋賣傻來逃命(撒上二十一1015)。五十七篇是大衛為躲避掃羅的追殺,逃至亞杜蘭洞或隱基底洞時所作(撒上二十二12、撒上二十四13)

詩篇五十六篇深為歷代聖徒所愛誦讀,因它告訴我們如何應付人生的懼怕。誰沒有經歷過患難與恐懼呢?當人「終日顛倒我的話」時,誰能不憤恨難安呢?但「我懼怕的時候要倚靠禰我倚靠神,必不懼怕。」這是何等大的安慰與啟示啊!

當初,詩人本以為來投靠外邦,或許可得安穩,誰知,反倒飽受欺壓、自投羅網,落得終日惶然不安。在此信心與懼怕交織掙扎的時刻,他終於選擇降服信靠神,說:「我懼怕的時候要倚靠禰(五十六3);我倚靠神,必不懼怕!(五十六11)」問題依然有,環境依舊危機重重,但詩人看到神的力量大過一切的困難,也深知我既在主手裡,或生或死,今生永世,我都是永生神的兒女,再有何可懼怕啊!

不過,信心雖已漸漸抬頭,但再度環顧仇敵及環境,懼怕之情依舊油然升起,所以,作者反復說著「我倚靠 神,必不懼怕。人能把我怎麼樣呢?」當人一再說「我不怕、我不怕」豈非表明他非常害怕的心態,他甚至害怕、感歎到淚哭滿皮袋(五十六8),但作者最寶貴的經歷就是「神幫助我,這是我所知道的。」(五十六9)。大衛深知道他所信靠的是「以便以謝」(撒上七12),直到如今都幫助他的神。

詩篇五十七篇依然描述著詩人如何從懼怕到信靠的過程,在禱告中,作者經歷了從黑夜至黎明的心境(五十七48);如今,雖患難依舊,但當他投靠在神的翅膀下(五十六1),他就能高唱「神阿,我心堅定,我要唱詩,我要歌頌。」(五十七7)

基督徒的一生都交織著「信靠與懼怕」的掙扎,然而,神愛永不改變的應許(約十三1、約十五9),將是你我在軟弱中最大的安慰,來「投靠在神的翅膀蔭下」吧!

回應:親愛的主!在這快速、不斷改變的環境中,求禰讓我的心能在禰那不能震動的國裡得著不能搖動的安全感。奉耶穌的名求,阿們!

禱讀:詩篇五十六章911

 9 我呼求的日子,我的仇敵都要轉身退後。 神幫助我,這是我所知道的。
10 
我倚靠 神,我要讚美祂的話;我倚靠耶和華,我要讚美祂的話。
11 
我倚靠 神,必不懼怕。人能把我怎麼樣呢?

 

 

流離之歌(56)(香港讀經會)

 

祈禱:   主啊!在世事紛擾中,教導我定晴在你的身上,學習信靠仰望。

 

詩題說「非利士人在迦特拿住大衛」。事緣大衛為了逃避掃羅的追殺,投奔非利士人。但為了釋去迦特王亞吉的疑心,大衛裝作瘋子。他在迦特的日子並不好過,詩中描述大衛受到迫害,敵人要吞吃他、攻擊他;在言語上則顛倒他的說話,甚至跟蹤他,等待機會取他的命(1-25-6)。這樣的日子,令大衛精神極其困擾;但大衛卻能面對困境,更向神發出頌贊感恩的話。

1.信心倚靠(3-410-11

詩人說:「我懼怕的時候要倚靠你。」(3)「我倚靠神,必不懼怕。」(11)因為過去的經歷告訴他,當他向神呼求的時候,神必幫助他。就如他過去多次被掃羅追殺,神都在適當的時候拯救他(參撒上20章)。他知道所倚靠的是那一位創造天地,掌管宇宙萬物,又是慈愛信實的主,所以說:「血氣之輩能把我怎麼樣呢?」(4下)有一位這樣「大」的「靠山」,還有甚麼值得懼怕呢?

2.有主紀念(8-9

能夠度過苦難的日子,最重要是有愛、有支持,才會覺得有盼望。大衛的流離,原來神都一一「記數」,不會遺漏;他又求神把他的眼淚裝在皮袋裡,記在冊子上。這都表達出他知道一切苦情都是神所紀念,看為珍貴的。

3.行在光中(12-13

詩人感謝神不但拯救他,更保守他不失腳,領他行在光明中。通常在困苦的日子裡,人很容易就會變得苦毒,怨天尤人,甚至要報復,但神保守大衛的心沒有偏離正路,仍然走在神的心意中;他甚至放棄殺掃羅的機會。雖然外在環境看來是黑暗的,但他深信,義人的路,越走越光明。

「懼怕」與「倚靠」是兩種不同的情緒。如何從負面消極的「懼怕」跳躍到積極堅定的「倚靠」,其實就在一轉念之間--想到神。當我們注視環境、注視人的時候,「懼怕」充滿內心。當我們轉眼仰望那一位慈愛、信實、掌管生命的主時,就可以放下懼怕,全心倚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