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詩篇第六十一篇短篇信息

 

目錄:

投靠神的禱告(楊震宇)

祈求與還願(劉銳光)  

活在蒙保守的祕訣裡 ── 帳幕(朱韜樞)

比我更高的磐石(六一1~8)(臺北靈糧堂)

更高的磐石(六十一篇18)(臺北基督之家)

神啊!求你聽……(61)(香港讀經會)

 

 

投靠神的禱告(楊震宇)

 

鑰句領我到那比我更高的磐石

背景《詩篇》第六十一篇的標題是「大衛的詩,交與伶長。用絲弦的樂器。」這是一首禱告的詩,以柔和的絲弦樂器作伴奏。大衛寫本篇詩可能是在逃避押沙龍的叛亂而離鄉別井時所寫的(撒下十八篇)。當時大衛是在困苦、危難的境況,甚至是被迫離開心所愛的聖地(神的帳幕)下表達他心境的痛苦(心裏發昏)。他深願能快快回到神施恩的寶座前,在那裏他要向神還所許的願。

提要:本篇是大衛被放逐時,投靠神的禱告。在此詩,首先大衛求神垂聽他的禱告,帶領他到更安穩的地方;接著,他盼望:(1)永遠住在神的帳幕裡(2)投靠在神的翅膀下(3)聽了他的禱告(4)將產業賜給他(5)子子孫孫作王(6)蒙神的保佑;末了,他以高歌頌唱神的名結束這篇祈禱詩。全詩分為三段:

()大衛的哀求(12)──我心裡發昏的時候,我要從地極求告祢;

()大衛的心願(37)──我要永遠住在祢的帳幕裡;我要投靠在祢翅膀下的隱密處;

()大衛的歌頌(8)──這樣,我要歌頌祢的名,直到永遠。

鑰節:【詩六十一2】「我心裡發昏的時候,我要從地極求告祢,求祢領我到那比我更高的磐石。」

鑰點:本篇我們看見大衛在危險的時刻,在似乎完全絕望的處境中,他以求神聽他呼求開始,而使他走出黑暗的幽谷;然後,他以讚美神的慈愛和誠實作結束,而決意天天還所許的願。大衛當時是在困苦、危難的境況,甚至是被迫離開心所愛聖城神的會幕下,表達他心境的痛苦(心裏發昏)。然而,他回顧以往,神是如何應允他的禱告,作他的庇護和與他所立的約(撒下七16);並且他前瞻未來,確信能快快地回到神施恩的寶座前,在那裏向神還所許的。本篇值得注意的就是,大衛與神的親密關係。他所渴慕的是乃是與神同在,與祂相會、與祂交通;他在神面前真誠的心願,乃是要永遠住在神的帳幕裏。因此,他決定要作一個感恩還願的人,天天讚美和感謝神。親愛的,在順利和困難的時候,你是不是也能每一天都能用喜樂的心讚美神呢?

今日鑰節提到大衛「心裡發昏的時候。」在曠野,大衛逃避押沙龍叛變時,他的心中充滿著憂傷和寂寞。因此,他感到自己窮途末路。但他帶著絕望與脆弱的心情,從「心裡發昏」到全然投靠神。所以他禱告求神帶領他到「更高的磐石」,因為他深知神曾多次救他脫離仇敵的謀害和攻擊,作過他的「避難所」、「堅固臺(堡壘)」、「帳幕」「翅膀下的隱密處」。親愛的,無論今天環境怎樣,當你向神作同樣的求告時,神一定會與你同行,帶領你到「更高的磐石」──耶穌基督──在那磐石上,必從新得力(賽四十3031),而可以安然經過一切的艱難。

足印】有一個人夜裡夢見他和主耶穌在海邊散步,而生平的往事都一一的浮現,他注意到沙灘上的腳印,大多是兩行,但有時卻只有一行,而且多半是在他最不得意的時候出現,因此他就問主說:「為甚麼每次在我最需要你的時候,你卻總是不與我在一起呢?」主耶穌慈聲的回答他說:「孩子!你再詳細的看一看,你所見到只有一行的腳印時,那是我抱著你走啊!」

「親愛的,主耶穌就是這磐石,你也許到了困境,求告祂吧!祂必帶你到祂面前,好似在炎陽下的陰影。祂來到世間成為人,就是要幫助你。祂高過你,高過我,因為祂從神那裡來;祂完全的順服,忍受極大的苦難。並且升入高天之上,然而這位至高的神卻是帶著傷痕的。──邁爾

默想:大衛在詩中用了五個比喻來描述所認識的神:「更高的磐石」、「避難所」、「堅固臺(堡壘)」、「帳幕」和「翅膀下的隱密處」。親愛的,人生的經歷,難免會遇上力不能勝的事。當你心裏發昏的時候,是否仍能向神禱告,信靠祂的慈愛和信實呢?

禱告:主啊,求祢在我受苦的環境中,仍能歌唱讚美,因為必以慈愛和誠實如同「避難所」、「堅固臺」、「帳幕」「翅膀下的隱密處」圍繞我、保守我。阿們!

── 楊震宇《讓我們在詩篇中遇見神》

 

 

祈求與還願(劉銳光)

 

    「神阿,求你聽我的呼求,側耳聽我的禱告」(v.1),這是祈求。
   
「神阿,你原是聽了我所許的願」(v.5),「好天天還我所許的願」(v.8),這是還願。這詩是論到祈求和還願。人常向神求,人也應當向神還他所許的願。
. 祈求   (v.1-4)          
   
像所有人一樣,大衛向神祈求。人向神求,因為人有需要,特別是他無法解決的需要。人有需要時要記得向神求。
 1.
因內心發昏(v.2)。「我心裡發昏的時候,我要從地極求告你」,大衛也有內心發昏的時候,就是心裡迷亂,好像被遮蓋,蒙蔽。內心感到六神無主,失去方寸。這時,人需要向神禱告。
   
大衛何許人?像他這樣出類拔萃的人也有內心發昏的時候,其他的人就不用說了。許多事叫我們煩惱,許多事使人煩心:學業連番挫敗、事業困難重重、家庭經濟捉襟見肘、感情失意,使你肝腸寸斷,怎不令人發昏?你好像已走到地極 (v.2),走投無路,來到人生的盡頭,這時你最需要向神祈求,不然你真的過不了關,不少人間悲劇就是這樣發生。
 2.
因需要安穩(v.2)。「求你領我到那比我更高的磐石」,這是大衛求安穩。以他的才華,膽色,勢力,他應該是很安穩才對。可是,他發覺他擁有的一切都不足以使他安寧,安穩。他所有的一切都不足以使他感到安全,他需要一個比他更高的磐石,使他能安穩。
   
他知道唯有在神裡面,才是最安全,最穩妥的地方。他要投靠在神的翅膀下,好像小雞投靠母雞一樣。
 3.
因過去經驗(v.3)。「因為你作過我的避難所,作過我的堅固台,脫離仇敵」,這是大衛過去的經歷,他經歷過神曾是他的避難所,保護他平安,得以脫離仇敵。因著過去的經驗,他求神再一次幫助他,在目前的難處下,能安穩。
   
我們蒙恩的人要常常記得神,不要忘記祂曾在我們身上施行過的奇妙恩典。過去的經歷是我們堅心倚靠神的最好憑據。
. 許願  (v.5-8)
   
「這樣,我要歌頌你的名,直到永遠,好天天還我所許的願」(v.8),大衛向神許願,就是希望能時常歌頌神的名,能每天向神還願。
   
大衛求神施恩給王(v.6-7),這王是誰呢?可能是他自己,也可能是他的兒子所羅門。這王是誰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祈求的內容。大衛求的是使王有更長的年日,使他可以長久的活在神面前。大衛看重的不是能長命百歲,乃是可以活在神的面前,可以親近神,朝拜祂。好好的活在神的面前,是人生最重要和最寶貴的事。
   
「願你預備慈愛和誠實保佑他」(v.7),大衛也求神用慈愛和誠實保佑王。人生存在這個世上有多長,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是能享受神的慈愛和誠實。人如果沒有神的慈愛,那麼在這個多災多難的世界,他一定會很悲苦。人活在這世界如果沒有神的誠實,那麼他就活得沒有把握,常常提心吊膽,因為他沒有憑依。人若有神的信實跟隨,他就知道有神在他身旁,無論遇到什麼,神必憑祂的信實與他同在,渡過平安,也共渡患難。
   
「神阿,你原是聽了我所許的願; 你將產業賜給敬畏你名的人」(v.5),這又是大衛的經歷,他曾經歷過神聽了他所許的願,曾將產業賜了給他,因為他敬畏神。大衛就是憑著這個經歷敢來到神的面前,再向神許願,希望能長久活在神面前,能敬拜祂,經歷祂的同在,這樣他就能時常歌頌祂,讚美祂。在大衛心中,他已沒有什麼求。他不求財富,不求名利,權勢,他只求能好好活在神的面前,能敬拜神。
   
大衛的心靈已昇華到不為地上的事求,弟兄姊妹,在你的心靈裡,你求的是什麼呢?
   
大衛的心願是能時刻親近神,歌頌讚美祂,弟兄姊妹,你我心中的願又是什麼?

―― 劉銳光《詩篇默想》

 

 

活在蒙保守的祕訣裡 ── 帳幕(朱韜樞)

 

第七段 經歷地方教會是住在神的見證裡

第六十一篇

  第六十篇是開始一個段落:經歷地方教會是住在神見證裡的。這五篇(六十至六十四)都著重在神的見證。第一個,見證一個復興的見證,因為是一個復興的見證,所以才有這些奇妙的發表:我要分別示劍,我要丈量疏割谷,基列是我的,瑪拿西是我的,以法蓮是我的頭盔,猶大是我的杖,摩押是我的沐浴盆,我要向以東拋鞋,非利士啊,你要因我歡呼。這就是復興的光景。然後又說,你要住在這樣的復興裡,是有祕訣的。第一個,要活在蒙神保守的祕訣裡,就是絕不離開帳幕的生活。

  我們要活在蒙保守的祕訣裡,就著個人來說,要住在帳棚裡;就教會生活來說,我們要住帳幕裡。我們總要有一個心志,無論神要打發我去哪裡,我就去,你有帶領,我就跟隨,我這個人是和神完全一致的。

  我們這個人的生活是一個帳棚的生活。我們不能說,我一輩子就這樣了,我們永遠不知道明天主會對我們說什麼話;我們永遠不知道,主會怎麼帶領我們。一個要住在主見證裡的人,總有一個心態,主啊,隨時你來帶領我,隨時我願意跟隨,我不是一個拖拖拉拉的人,考慮這個,考慮那個,好像神不存在。我是的確有神的,神怎麼帶領,我怎麼跟隨。

  六十一篇說出詩人在他的得勝裡,仍然承認心裡發昏。就好像我們這一週的聚會,聚了之後,我們每個人裡面的基督增加了,都覺得更有主的同在了,可是發昏的人還是很多。聽完以後,該賺錢的照樣賺錢,該發財的照樣發財,該升官的照樣升官,該有前途的照樣有前途,這就是發昏。什麼叫做發昏呢?就是主在我身上的主權不明確了,我不清楚我為什麼活著,我為什麼存在,我為什麼得救,我為什麼過教會生活,我為什麼愛主、追求主了。如果我清楚我為什麼愛主、追求主,我知道神要作什麼,我就不是發昏的。發昏,就是神要的和你要的距離差的很遠。好像你裡面覺得,我是很喜樂的,但是我這個人並不清明。

  詩人說,他就是在得勝裡,心裡仍是發昏的,他求神領他到那比他更高的磐石。神就是這個磐石,我在我目前屬靈層次裡的享受已經不夠了,你要把我領到比我更高的磐石。你想過教會生活嗎?你要長,你要教會生活有祝福嗎?你要長,你要成為弟兄姊妹的幫助嗎?你要長,你要成為教會的支柱嗎?你要長。

  一開始你經歷主保守我,主祝福我,主洗淨我一切的罪,我有主就有平安了。但是主再帶你經歷一個比你更高的磐石,你就認識了,不是主為我,乃是我為主;不是主怎麼祝福我,乃是我怎樣與主同行,成為祂的祝福。你再往前走的時候,你的認識就更高了,不是神祝福我,更是我祝福神;是我在神的啟示,在神的經綸裡,在神的心意裡產生了運作了。神要的是什麼,我與祂同工;神要的是什麼,我與祂同勞。主再把你帶得更高,主在屬天的領域裡與你一同爭戰。

  神這塊磐石是不改變的,但是你所經歷的磐石,是根據你的高度。你在什麼情形裡,你的磐石就在什麼情形裡。教會往前的時候,我們必須要長,所以大衛在這裡呼籲,主啊,你要把我領到比我更高的磐石,我現在所有的磐石已經不夠了,我這個層次已經不行了,你要把我帶到另外一個層次去,帶我到一個更高的磐石。

  他也認識帳幕就是神的見證,所以只有當他住在神的帳幕裡,他才能投靠在祂翅膀的隱密處。當你不住在教會生活裡,永遠是把自己暴露給撒但的。你要想得勝嗎?你就要學習取用地方教會生活作你的能力,作你的扶持,作你的保護,也成為你的祝福。這個時候你不僅是一個為著神見證的人,也是住在神見證裡的人。所以他說,「你已經將敬畏你名之人的產業賜下了」。

  這裡的「產業」是 portion of the land,是指所分給的地。神給我們應許的祝福,是聯於我們該佔有的地,神已經把這個地產賜下了,這是神聖甜美的事。神已經得著以色列民作祂的見證,神也把祂自己賜下作以色列民的產業。全宇宙中,再也沒有比這更深奧屬天的事實了。神是人的產業,人是神的產業。人來享受神,神也來享受人,人來得著神,神也來得著人。人和神,神和人,互為產業,神的子民是神的見證,神也是他們的產業。這是何等甜美!

  這個時候聖靈引導詩人在不知不覺中,描述基督就是護衛產業的那一位。今天當一些環境興起來,仇敵要用一切的方法來摧毀地方教會的見證。這時候你要認識,是主來保守地方教會。這個屬天的實際是大衛所羨慕的。所以他說,「我要歌頌你的名,直到永遠,好天天還我許的願」。這裡的歌頌就是還願。

  「神哪,求你聽我的呼求,側耳聽我的禱告。我心裡發昏的時候,我要從地極求告你」。無論我們多得勝,只要缺少一個更迫切要得著更多基督的心,我們就成為一個發昏的人。我在心裡發昏的時候向你禱告,「求你領我到那比我更高的磐石」,這個磐石就是神自己。「因為你作過我的避難所,作過我的堅固台,脫離仇敵」,我以前的經歷太多了,但是我不能停在這裡,我現在要更往上走,所以「我要永遠住在你的帳幕裡!」我要永遠住在教會生活裡,好叫你能提升我。「我要投靠你在翅膀下的隱密處」。

  「神哪,你原是聽了我所許的願,你將產業賜給敬畏你的人」。「你要加添王的壽數」,這應該是在啟示裡神對他說的話,他也產生了這個呼求,「主啊,這一個產業,是需要你來保守的」,所以「他必永遠坐在神的面前,願你分派慈愛和信實保守他」。這個產業是需要你在你的慈愛裡,和在你的信實裡保守的。慈愛,是對著我們的;信實是向著祂自己的。「這樣,我要歌頌你的名。直到永遠。」

――朱韜樞《詩篇中的教會生活(卷二)

 

 

比我更高的磐石(六一1~8)(臺北靈糧堂)

 

「心發昏」會帶來什麼結果?我們不太知道如何處理這情況,從大衛的詩中我們常常可以學到意想不到的東西,詩人分享他學習的經驗時,不單讓我們看見我們可以從他的經驗學什麼,也可以看見,為什麼他可以用如此不一樣的態度來面對他的環境及生活,經常我們看見那個關鍵就是對神的認識。我們的禱告過於膚淺,常不是因為我們禱告不夠,許多的時候是因為我們對神的認識不夠。詩人告訴我們「心發昏」的時候,就是倚靠主的時候,就是求告的時候。他不是對神說他的景況多糟,多麼需要神的説明,在本篇中我們可以看見詩人有三次具體的懇求,我們也可以看見他之所以能如此懇求的原因。讓我們從這些原因中來認識神是怎樣的一位神。

2節,詩人求神:「領我到比我更高的磐石」。每一個人的「老我」是他最難超越的界線,會影響我們屬靈的成熟,使徒保羅他說「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面活著」(加二20)。這是一個超越的經歷,保羅就是在介紹那是「比我更高的磐石」。如何到達呢?第一必須是「比我更高」,也就是說不再是我,乃是基督了,基督就是那比我更高的磐石。這不是我們一生要學習的嗎?

3節,詩人告訴我們為什麼他可以、他敢向神這樣的祈求呢?這是因為從過去對神認識的經驗中學到的,可能我們自己的經驗不如詩人般的豐富,但是,這些見證人,如雲彩般的圍繞著我們,就是說,我們可以從前輩、同儕中學到經驗。

4節,是詩人第二個具體的懇求。「永遠住在神的帳幕…投靠於神翅膀的隱密處」。立在磐石之上不過是得了平安,而進入了帳幕之中,就能與主有密切的交通,藏於翅膀之下,就如小雞在母雞的翅膀下享受母雞的愛一般的在神的翅膀下享受神的慈愛。

5節就告訴我們他如此懇求的原因在於他知道神曾經把產業賜給敬畏祂的人。堅固台、避難所好像保證得救與得力,而產業卻更進一步的說到得榮與得樂。

6節,明顯的讓我們看見他第三個具體的祈求,但是似乎不是為自己求壽,在這,他所求的對象是別人。怎麼知道呢?因為在此時詩人是用第三人稱而不是用第一人稱了。因為他記得神曾應允他,他的後裔要繼續坐在他的寶座之上。我們有一個責任,就是為我們兒女的靈魂守望,我們不可以任憑他們自由的受這世界的污染,而我們的禱告,是保守兒女最重要的方法,求神預備慈愛和誠實保佑他。

默想

1.從詩人的禱告中,你個人是否學到如何處理逆境應有的態度或方式。

2.從本篇中,你對神的認識有那些方面更增加了呢?

回應

主,我要天天歌頌你的名,因為你以慈愛和誠實圍繞我、保佑我。

 

 

更高的磐石(六十一篇18)(臺北基督之家)

 

分享:

「領我到那磐石。」這是誰說的?為何他這樣說?他從哪裡來?

作者是大衛,他曾是一位不起眼、卻專心信靠神的小牧童,後來在因緣際會中,神使他接續掃羅,成為以色列的君王。但直到他掌控了權力和力量後,他覺得不再需要倚靠他的磐石、他的神來取得成功,因為他就是成功;「權力使人敗壞,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敗壞。」在態度上的這些改變產生什麼結果呢?「沒有神,什麼事都可能發生。」散漫、色情、暴力、謀殺、欺詐、口是心非,就從他家庭、事業,逐漸擴散開來,使大衛被試探淹沒、被罪咎啃蝕、在悲傷中懊悔,困境令他最終再說:「引領我,主啊!求禰領我到那比我更高的磐石。」

在痛苦、體力日衰時,他呼求神再次垂聽祈禱,帶領他到「磐石」到安穩的地方(12),而他如此祈求的基礎,是因過往神曾「作過他的避難所和堅固台」(3),神「原是聽許願」的神(5),不論現今的困境是咎由自取,或無以名之,在數算神恩典作為時,總是能令人得著激勵,因過往曾有的經歷使他得著信心,知道神必再引導他到「比我更高的磐石」(2),並在環境尚未改善前,敢於先一步宣告他必然會再經歷神的「慈愛和誠實」(7),且立志化傷痛為讚美,在「歌頌」中等候神再一次的作為,好向神履行所許的願 (8)

或許有人曾嘗過天恩的滋味,但如今被紙張、被計畫、問題、憂鬱所淹沒,遠離了神;轉向神呼求:「領我到那比我更高的磐石」吧!否則你的不安全感至終會潰堤,詩人就是這樣做。大衛找到那磐石,是暴風海洋中的堅固島嶼,是令他信心不動搖的堅固根基,這是使他能說:「有耶和華幫助我,我必不懼怕,人能把我怎麼樣呢?」的神(詩一百一十八6)

回應:主啊!禰知道蒙恩的我時常忘記禰的恩惠,我是如此的污穢不堪;聆聽禱告的神,求禰再一次的側耳垂聽我的呼求,不論如何,都領我到那比我更高的磐石。奉耶穌的名求,阿們!

禱讀:詩篇十八篇2

2 耶和華是我的岩石,我的山寨,我的救主,我的 神,我的磐石,我所投靠的。祂是我的盾牌,是拯救我的角,是我的高臺。

 

 

神啊!求你聽……(61)(香港讀經會)

 

祈禱:   神啊!感謝你,因你是聽禱告的主,每天我必向你陳明我的心意。

 

有學者認為這首詩是大衛逃避兒子押沙龍追殺時的作品。詩人心靈陷於極度昏暗之中,像身處於一個遠離神的荒漠之地。正因如此,他要抓緊神,向神切切禱告。

1.神啊,求聽我的呼求(1-4

能征慣戰的大衛並沒有求神賜他智慧才略、千軍萬馬去戰勝敵人;他反而求神領他到「比我更高的磐石」--一個安全穩妥、風雨不動的地方。經歷年輕時期的流離,大衛知道兵馬不能救他,只有神才是適時的拯救。因此,他肯定的說:「我要永遠住在你的帳幕裡!我要投靠在你翅膀下的隱密處!」他不但盼望得到神的保護,而且更願與神有親密的關係。

2.神啊,聽我所許的願(5-7

詩人並沒有透露他許願的內容,若從下文看,可能與國家有關。大衛深信神不但是人的避難所,而且是掌管歷史的主。他求神把王權(產業)賜給敬畏祂的人;又加添王的壽數,而且國運永久,也許這是大衛面對押沙龍的叛變有感而發。

最後是詩人的感恩(8),他要歌頌神的名直到永遠,而且要向神「天天還願」!

大衛在心靈極其昏暗的時候仍認定神是他的拯救,他要投靠在神翅膀下的隱密處。這種信心的認定來自他過去對神的「認識」和「經歷」,因為神「作過」他的避難所,「作過」他的堅固台,這些經歷,大衛都可以一一數算。弟兄姊妹,在你心靈陷於昏暗時,可曾一一數算神在你身上的作為,以致你有信心再投到祂的翅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