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詩篇第六十三篇短篇信息

 

目錄:

患難中渴想神(楊震宇)

曠野中渴想神(吳主光)

住在神的聖所裡盡享神自己(朱韜樞)

詩篇中十字架的救恩與經歷(林三鋼)

尋求神(楊濬哲)

神阿,你是我的神(六三1~11)(臺北靈糧堂)

默然等候、專心尋求(六十二篇1節~六十三篇11)(臺北基督之家)

比生命更美(63)(香港讀經會)

 

 

患難中渴想神(楊震宇)

 

鑰句:我的心緊緊地跟隨祢

背景《詩篇》第六十三篇的標題是「大衛在曠野的時候,作了這詩。」本詩與前一篇同樣屬於押沙龍叛亂時期,大衛逃到猶大曠野的時候寫的 (撒下十五~十八)。他的王位暫時被篡奪,他要長途跋 涉橫過猶大曠野,往約但河東被迫放逐之地(撒下一五2328;一六2;一七16)。雖然大衛的政治處於低潮,但他的屬靈生命力卻在高峰。這篇禱告最大的特色就是大衛的心對神尋求之切,可共分為三段,每一段都是以「我的心」為開始(158)Chrysostom曾說,最早的教會,聖徒每日早晨必要誦讀此篇。

提要:本篇是大衛在曠野中的禱告。在此詩,大衛流亡在猶大的曠野,他沒有埋怨神,沒有歎苦,卻表示他的心切慕神,因為神的慈愛比生命更好;接著,他說明他的心像得飽足的骨髓肥油,因為他晝夜思想神,並且他投靠於神的翅膀下,而他的心「緊緊地跟隨」祂;末了,他預見了仇敵遭報:(1)往地底下去(2)被刀劍所殺(3)被野狗所吃(4)說謊的必被塞住。全詩分為三段

()大衛切慕神的心(14)──神啊,祢是我的神,我要切切地尋求祢;

()大衛因神心飽足(57)──在夜更的時候思想祢,我的心就像飽足了骨髓肥油,我也要以歡樂的嘴唇讚美祢;

()大衛跟隨神的心(811節 ──我心緊緊地跟隨祢,祢的右手扶持我。

鑰節:【詩六十三8】「我心緊緊地跟隨祢,祢的右手扶持我。」

鑰點:本篇值得注意的就是,大衛的心對神尋求之切,以及體會因神獲得的滿足與扶持。在禱告中,他一共提到三次「我的心」,用來描述他對神的深愛──切慕之心、飽足之心和跟隨之心;以及十八次的「祢」,說明他與神之間的親密關係──如「我要切切地『尋求』祢…我『渴想祢』…我的心『切慕』祢。我在聖所中曾如此『瞻仰』祢,為要『見』祢的能力和榮耀。…我的嘴唇要『頌讚』祢,我還活的時候要這樣『稱頌』祢。我要奉祢的名『舉手』,我在床上『記念』祢,在夜更的時候『思想』祢。…」。為了逃避敵其子押沙龍的追殺,大衛在猶大曠野四處漂流,他的心最渴望的就是能瞻仰神的面,享受祂的能力和榮耀,因為他明白只有神才是他的滿足和依靠。

此外,大衛深知神的慈愛比生命更好,就大大讚美神。當他徹夜默想神的慈愛與恩典,心就感到安慰和滿足,就像飽足了骨髓肥油。因此,他的心投靠及「緊緊地跟隨」神,因為祂多次真實又寶貴的幫助、扶持他;並且他也要因神的慈愛,以歡樂的嘴唇讚美神。親愛的,試將在本詩中大衛提到「我的心」「祢」,以及其中的動詞,將其標示、歸納,加以思想,必能幫助你更深地建立與神更親密的關係,並曉得如何向祂獻上讚美。

今日鑰節提到「我心緊緊地跟隨你」這篇禱告最大的特色就是大衛渴望與神親近的心。「緊緊」(clings) 這字含義豐富。在舊約中較常見的翻譯是「連合」(cleaves),如講到婚姻的委身(創二24)和對神的忠誠(申十20(和合本譯為專靠)處這句話的原意為貼近主,緊緊地接觸,切切地追隨。當時大衛在曠野孤獨之境,他的心多麼盼望能瞻仰神的面,切慕能親近神。他深知只有神才是真正人生快樂滿足的泉源。所以,他唯一的途徑就是心中「緊緊跟隨」祂。讓神作他的嚮導,激勵與指引他,並帶領他去水泉之地,取水止渴。親愛的,願你對主也有同樣的委身,隨時隨地「緊緊跟隨」神,並將一切的重擔交託給祂,便會經歷「神的慈愛比生命更好」「我的心就像飽足了骨髓肥油」「因你曾幫助我」「你的右手扶持我」,而使你就像大衛一樣,在困境中仍能歌唱讚美神。

「我們尋求神,也有這樣的渴望。祂來了,要領我們去就祂。祂是嚮導,激勵與指引我們,祂感動我們的心,將豐富的供應說明,然後帶我摸到祂的恩慈,比生命更美。祂要我們緊緊的跟隨祂。」──邁爾

默想:大衛禱告:「神啊,你是我的神,我要切切地尋求祢;在乾旱疲乏無水之地,我渴想祢,我的心切慕祢」(1)。親愛的,人生的經歷,有如在曠野流浪,有時甚感乾渴疲乏,但你的心靈是否每天渴慕與主有親密的交通呢?在一個充滿壓力的生活裡,人難免感到疲倦乏力,請問你最渴想的是甚麼?在夜半失眠時,你所想念的又是甚麼事呢?在沮喪低沉的日子中,是否也能像大衛一樣宣告:「我的心緊緊的跟隨祢」呢?

禱告:神阿,不論在什麼環境中,求祢使我的心切切地尋求也常常思想,更緊緊地跟隨祢,並將一切的重擔交託給,而以的喜樂。阿們!

── 楊震宇《讓我們在詩篇中遇見神》

 

 

曠野中渴想神(吳主光)

 

第六十三篇大綱:

一、在猶大曠野渴想神(63.1

1.在猶大曠野的背境

2.切切尋求渴想神

二、回想在聖所瞻仰神(63.2-63.4

1.在聖所瞻仰神的能力和榮耀

2.立志一生稱頌神

3.夜間想念神就快樂滿足

三、展望神公義的報應(63.9-63.10

1.因受到神保護而歡呼並緊緊跟隨;

2.敵想滅我反被刀劍所滅

3.神必按公義報應親近他的人

 

釋經:

 

63.1 〔大衛在猶大曠野的時候、作了這詩。〕

1.這個詩題說明了寫詩的背境──「大衛在猶大曠野的時候,作了這詩」。猶大的曠野是甚麼地方呢?下文的詩詞指出,是個「乾旱疲乏無水之地」。我們從巴勒斯坦的地理常識知道,越偏向南的地方,就越少雨水、越近沙漠;而猶大的曠野正是在南方、死海的西南部,這裡寸草不生、非常乾旱。我們又問,大衛甚麼時候來到猶大曠野寫這詩?從下文詩詞又可以看到,大衛在這裡回想自己「在聖所中曾瞻仰神,得神的幫助」;而且這時有人正要「尋索」和「滅」大衛的命。不過、最難解的地方是「王必因神歡喜」這句話,因為自從大衛作王之後,我們無法找到他曾逃難到猶大曠野的記錄;只有逃避他兒子押沙龍的追殺,而過河到東岸瑪哈念曠野去而已.那裡決不是猶大的曠野。大衛有一段相當長的時間住在猶大曠野,那是在他逃避掃羅追殺的日子.但那些日子距離他作王的時間很遠。因此,推想大衛住在猶大曠野、逃避敵人的追殺,又快要作王的時候,只有一個可能,就是大衛在掃羅臨死前,因投靠非利士人,而住在南地的洗革拉。他在這裡聽見掃羅陣亡,就想要上猶大去,於是求問耶和華說:「我上猶大的一個城去可以麼?」耶和華說:「可以」,並指示他應該上到希伯侖去。於是大衛將家眷,並跟隨他的人和他們各人的眷屬、都一同帶上去住在希伯侖。這時,猶大人就來到希伯侖膏大衛作猶大家的王。(撒下2:1-4)很可能,大衛在洗革拉之時,已經得到不少消息,猶大人因為掃羅死了,就願望大衛回來他們的作王。所以,這篇詩是大衛在猶大曠野躲避掃羅追殺之時開始寫的,只是等到進入希伯侖作王之時才修改完成。

2.如果以上的推測是對的話,這篇詩就不是「晚年詩」了,只不過文士以斯拉認為,根據這篇詩的內容,放在這裡更能與前後的詩構成一個屬靈的預言信息而已。我們已經說過,《第二組詩》第一部的主題,是「預言以色列在大災難中蒙保守」。從(第51篇)大衛的「認罪詩」開始,就預表以色列人在大災難中、終於痛哭認罪悔改歸向神;之後的詩,都是形容他們悔改歸向神之後,遭遇到支持假基督的各種惡人的追殺和苦待。我們又解釋過(第57篇),那是預言以色列人逃避敵基督的追殺,而藏在洞裡,忍耐等候災難過去,相信主基督必會從天上降臨,施行拯救。(第62篇)卻預言以色列人在等候中,認定成敗都在乎神;現在本詩(第63篇)又預言以色列人在大災難最後期間渴想神、尋求神;說謊的敵基督和他的同人卻被揭發、遭神滅絕.主基督最終降臨作王,以色列人就歡呼讚美。

 

神阿!你是我的神、我要切切的尋求你.在乾旱疲乏無水之地、我渴想你、我的心切慕你。

1.本詩固然是大衛猶大曠野那乾旱疲乏無水之地、表示非常渴慕回到猶大,在神的會幕那裡常常親近神、瞻仰神的榮美。大衛在「乾旱疲乏無水」之地並沒有渴慕溪水、解他「肉體的渴」;他卻渴慕神,認為親近神、解決他「心靈的渴」才更重要.並且、親近神能叫他靈裡的疲乏得到休息,和重新得力。

2.那時,掃羅在戰場上被殺,會幕卻座落於便雅憫的挪伯城,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所統治的地方。大衛求問神,應當回到猶大哪一座城去?神就指示他,應當上到希伯侖去,先作猶大人的王,因為這裡離開挪伯城相當近,大衛若想要到神的會幕去親近神,機會很大。之後,伊施波設的元帥押尼珥想要離開伊施波設,結果伊施波設就被叛臣殺死,押尼珥就說服全體國民歸向大衛;這樣,大衛作十二個支派的王,要到挪伯城去親近神,就完全沒有攔阻了。後來,大衛征服耶路撒冷的耶布斯人,遷都入耶路撒冷;然後大衛將神的約櫃接入耶路撒冷,又為神建造全新的會幕,好讓他可以天天親近神,這樣他渴慕神的心,就得解渴,並且非常得神的喜悅。

3.但是,本詩在《第二組》第一部的靈意上,也是預表末世悔改歸向神的以色列人、在大災難最後期間非常渴想神、尋求神。那時、以色列人被敵基督的大軍追殺,逃到曠野。由於他們渴想親近神,主耶穌就從天降臨,拯救他們.並住在耶路撒冷,作王統治全他們和世界。

4.大衛說:「神阿!你是我的神。」這句話正好是悔改歸向神的以色列人的心聲。本來他們離開神、忘記神,長達二千多年;到末世大災難期間才突然發現耶穌真是基督、真是神的兒子,他們就猛然悔改歸向神,承認「神是他們的神」。大衛所說:「我要切切的尋求你.在乾旱疲乏無水之地、我渴想你、我的心切慕你」,正好表示以色列人長期離開神,落在「沒有恩典」的狀態中,叫他們因拒絕救恩而「靈裡乾渴無水」、因逃難和分散全世界而「疲乏」。現在他們悔改了,他們就向神表示、渴想得以親近神的恩典,就是赦罪、複國、重新建殿、重新可以事奉敬拜神。

 

63.2 我在聖所中曾如此瞻仰你、為要見你的能力、和你的榮耀。63.3 因你的慈愛比生命更好、我的嘴唇要頌贊你。63.4 我還活的時候要這樣稱頌你.我要奉你的名舉手。

1.「曾」字很清楚表明、這段話是大衛的「回想」。這是說、大衛在掃羅手下事奉的日子,曾常常到會幕裡親近神。正如掃羅控告祭司亞希米勒「與耶西的兒子(大衛)結黨」,要「謀害」掃羅之時,亞希米勒回答王說:「王的臣僕中、有誰比大衛忠心呢?他是王的女婿、又是王的參謀,並且在王家中是尊貴的。我豈是從今日纔為他求問神呢?斷不是這樣.王不要將罪歸我、和我父的全家。」(撒上22:13-15)從祭司這段話可知,大衛常常請祭司亞希米勒為他求問神,所以祭司與大衛非常熟識、交情甚好,甚至連普通人不可以吃的聖餅也給他吃;連殺歌利亞的刀也交給他。這些表現,證明大衛常常到聖所親近神、瞻仰神。

2.大衛「瞻仰」神,意思是,並非有事才來求問;甚至無事,大衛也來看看神,好像神是他的知己朋友,又是最美麗的愛人一樣。「求問」的心境是注意自己想要解決的事;「瞻仰」的心境是注意主自己的美麗,被主自己大大吸引著。基督徒要學會天天靈修親近神.不單單是為求恩典,更是為貼近恩主,做恩主的心上人。這樣的靈修,才是「享受神」的靈修。一個基督徒學不會「享受神」的靈修,會常常感到「乾旱疲乏無水」,做基督徒做得很辛苦。

3.大衛瞻仰神,為要見神的「能力」(拯救)、和「榮耀」(美麗)。這些都是在神面前默想之時,靈裡所領悟、所看見的。論到神的「能力」,大衛稱神為「萬軍之耶和華」。就如他曾向掃羅請纓,要去殺死歌利亞之時,說:「你僕人為父親放羊,有時來了獅子、有時來了熊,從群中銜一隻羊羔去。我就追趕他、擊打他、將羊羔從他口中救出來.他起來要害我、我就揪著他的鬍子、將他打死。你僕人曾打死獅子和熊.這未受割禮的非利士人向永生神的軍隊罵陣、也必像獅子和熊一般。…耶和華救我脫離獅子和熊的爪、也必救我脫離這非利士人的手。」然後大衛在戰場上又對歌利亞說:「你來攻擊我、是靠著刀槍和銅戟;我來攻擊你、是靠著萬軍之耶和華的名,就是你所怒駡帶領以色列軍隊的神。今日耶和華必將你交在我手裡,我必殺你、斬你的頭.又將非利士軍兵的屍首、給空中的飛鳥地上的野獸吃,使普天下的人都知道以色列中有神.又使這眾人知道耶和華使人得勝、不是用刀用槍,因為爭戰的勝敗全在乎耶和華.他必將你們交在我們手裡。」(撒上17:34-37, 45-47)大衛一生靠神的能力勝過掃羅的追殺、勝過非利士人的大軍、勝過亞瑪力人的偷襲、勝過列國的攻擊…,現在他很想返回猶大城邑作王,也需要靠神的能力。

4.論到神的「榮耀」,我們就想起「神的約櫃」.因為約櫃被擄之時,以利祭司的兒婦屈身難產而死,死時不斷的說:「榮耀離開以色列、因為神的約櫃被擄去了。」(撒上4:22)其實約櫃乃至聖之物,其中有「施恩座」,是神的寶座,因此約櫃代表「神的同在」。因此,約櫃不能被人觀看.當摩西造好會幕,將約櫃搬進至聖所時,他必須掛上遮掩約櫃的幔子,又掛上帳幕的門簾,和院子的門簾,然後耶和華的榮光才充滿會幕,以致摩西也不能進去。所以大衛到會幕去瞻仰神的「榮耀」,只能以心靈默想神坐在施恩座上,顯出神的榮光。其實,大衛默想的,不單是約櫃上的榮光,更是神的美麗、可愛的性情、神的威嚴、神的萬軍、神在靈界的國度、神的創造、神一切大作為所成就的奇事…。因為這位神原是天地的主,至高的神;而且他是獨一無二的真神,除他以外,再沒有別神。但這一切,都不是肉眼可以看到的,乃要用屬靈的信心眼睛才可以看到。大衛看到了,而且常常被吸引著,以致他「渴想神,為要瞻仰神的榮耀」。

5.大衛回想從前在聖所瞻仰神的能力和榮耀,很受感動,於是又向神立志說:「因你的慈愛比生命更好,我的嘴唇要頌贊你。」意思是、因為親近神和享受到神的慈愛,就不惜冒任何生命危險,也要頌贊神。大衛親近神要冒甚麼險呢?我們從掃羅殺祭司亞希米勒全家八十五人的事件就可以知道了。當時大衛逃避掃羅的追殺,來到祭司亞希米勒那裡,向他要餅和殺歌利亞的刀,亞希米勒不知道底蘊,就給了大衛。後來掃羅查問亞希米勒,認為他幫助大衛是「與耶西的兒子結党」,想要「謀害」掃羅.於是掃羅殺死亞希米勒全家八十五人,和全城的男女、孩童、吃奶的、和牛、羊、驢。所以,對於大衛來說,要到聖所去親近神、可能要付上生命的代價。但是大衛認為神的「慈愛比生命更好」,因為親近神可得永生。

6.大衛說:「…我的嘴唇要頌贊你。」這是說,大衛常到聖殿去瞻仰神的能力和榮耀之時,都受感動,寫出不少《詩篇》來。所以,他來到聖所那裡唱出這些詩篇來,頌贊神。讀者可以想像,大衛拿著他的琴,在聖所的院子那裡,一面唱、一面默想神的能力和榮耀,他的靈就「飛」進至聖所,與神有甜蜜的靈交,如同看見神的榮耀和威嚴一樣。

7.以末世大災難等候主再來的以色列人來說,他們也回想自己原是神的選民,並且有專利權可以到聖殿去親近神.但是因為不信的緣故,分散全世界,在「乾旱疲乏無水之地」,就是長期沒有恩典憐憫的狀態下,過著痛苦的生活。現在他們悔改相信神,就回想從前可以在聖殿中渴想親近神,是何等的福分。他們尤其是默想《聖經》形容主基督將會在大榮耀中,從天降臨,顯出主的「能力」(拯救)、和「榮耀」(美麗).他們就認為神的「慈愛比生命更好」。所以,他們能在大災難中不怕死,也要悔改歸向神,抗拒敵基督,如同大衛抗拒掃羅一樣。其實當時敵基督突然以大軍攻陷巴勒斯坦,殺了全地三分之二的以色列人,剩下的三分之一也要逃到橄欖山上(亞13:8-9)。但他們仍然不怕,只默默等候主從天上降臨來拯救他們。並且他們還有信心,盼望在千禧年的國度中高聲歌頌讚美神,正如大衛在此所表示的。

8.大衛又說:「我還活的時候要這樣稱頌你」,意思當然是表示、大衛立志要在有生之年,不斷的稱頌神。但是在末世時的以色列人來說,這意思更寶貴,表示雖然全地三分之二的人被殺,但活著的以色列人仍然不怕敵基督的逼迫,硬要稱頌主耶穌是真基督、是可稱頌的神。又說:「我要奉你的名舉手」。這是指禱告、祝福、起誓、向神呼求等,都奉主耶穌的名。這句話含有不奉別神的名禱告和起誓,只奉主的名行事的意思。末世大災難中的以色列人,好不容易才拒絕接受敵基督「666」的名,不在額上、手上受666的印記。在額上受印記,表示立場鮮明,因為人看人,總是看對方的眼.所以「額」是最當眼之處。在額上受666印記就代表公然表示自己是屬於敵基督的;在手上受印記,表示在工作上的立場鮮明.很可能這是末世時代、植於人們手背皮膚下層的一塊晶片,代替所有證件、和銀行存款卡。敵基督和假先知要逼全人類承認他們,並拜敵基督的像,就以之為得到這晶片的條件,得到的人就很方便做買賣。然而,屬神的以色列人寧死也不願接受這晶片,並表明自己只能奉主耶穌的名行事,此外,他們不願歸入任何別神的名下。(參啟十三章)

 

63.5 我在床上紀念你、在夜更的時候思想你、我的心就像飽足了骨髓肥油.我也要以歡樂的嘴唇讚美你。63.6 同上63.7 因為你曾幫助我、我就在你翅膀的蔭下歡呼。63.8 我心緊緊的跟隨你.你的右手扶持我。

1.第63.6注明「同上」,其實是中文《聖經》將兩句話的先後次序倒轉來譯所至.英文欽定譯本的譯法是“My soul shall be satisfied as [with] marrow and fatness; and my mouth shall praise [thee] with joyful lips:When I remember thee upon my bed, [and] meditate on thee in the [night] watches.”我們將之重譯──「當我在床上紀念你,在深夜幾更天默想你的時候,我的心就如同吃飽了骨髓肥油;我的口也要以充滿喜樂的咀唇讚美你。」

2.經文的意思表示,大衛不但白天思想神,就是夜間睡覺的時候,也不住的思想神.正如《詩篇》(第1篇)所說:「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而且、大衛表示越思想,就越感到「飽足了骨髓肥油」,越「充滿喜樂地讚美」.思想到非常興奮,不能入睡,起來讚美。

3.「我的心就像飽足了骨髓肥油」,意思是在「乾旱」中得到「滋潤」。環境雖然是「乾旱無水之地」,心境卻因「骨髓肥油」而有滿足的喜樂。到底這「骨髓肥油」是甚麼呢?想必定是神給與大衛的啟示,要立他作王,統治以色列.因為下文大衛說:「王必因神歡喜」。一想到這點,大衛就「以歡樂的嘴唇讚美」神,甚至興奮到深夜也睡不著。

4.大衛說:「因為你幫助我、我就在你翅膀的蔭下歡呼。」這又是一次回想,想到神一直以來都幫助他、保護他,如同母雞用翅膀保護小雞一樣。所以現在大衛在深夜裡能喜樂歌頌神,感受到自己是在神的「翅膀蔭下」歡呼。

5.以末世大災難等候主再來的以色列人來說,他們因信,雖然在「深夜」──大災難中,仍然得到神的啟示,知道神一直在幫助他們.並且不久之後,主基督要降臨作他們的王。想到這裡,他們就能在大災難中得到聖靈的滋潤(參珥2:28-29, 12:10),如同「吃飽骨髓肥油」,並且興奮得不住的讚美神。因為感受到神一直保護他們,如同母雞保護小雞一樣。從前他們拒絕主基督的保護,以至亡國分散;現在他們全家悔改歸向神,就願意被招聚在主的翅膀底下了。(參太23:37-39

6.大衛又說:「我心緊緊的跟隨你.你的右手扶持我。」當然是指以後的日子仍然需要神的引導和説明,所以就「緊緊跟隨」,因為相信神必以最有能力的「右手」來扶持他,使他成功作王。這也是末世大災難中以色列人的心境,他們寧死也不再拜那敵基督的像,不再跟隨那個假先知,乃緊緊跟隨神。當時,神普遍地賜下聖靈給他們,聖靈就是神引導他們的「右手」。他們人人都靠著聖靈成了先知,人人都從神直接得到啟示,以致假先知無法欺騙他們。預言指出,如果他們的兒女跟隨假先知而說假預言,他們甚至會將自己的兒女殺死。(亞13:3

 

63.9 但那些尋索要滅我命的人、必往地底下去。63.10 他們必被刀劍所殺、被野狗所吃。

1.這裡大衛轉過來形容仇敵大敗和被殺的情景。研究誰是「尋索要滅大衛命的人」,可能有如下幾方面:

1)亞瑪力人:當時大衛剛從殺敗亞瑪力人的戰役中回來,並救回洗革拉所有被擄的家眷妻兒。這一點使大衛經歷到神的保護,不但救回所有的財物家眷,同時也殺敗亞瑪力人,叫他們的血流「往地底下去」──下入陰間;他們的屍首「被野狗所吃」──不得埋葬。

2)掃羅:大衛救回家眷之後,又突然聽見掃羅陣亡的消息.大衛就認為自己今後不需要再過逃亡的生活了。所以他想回到自己的本族人──猶大那裡去.很可能聽到猶大人也願望他回去作他們的王的消息。

3)掃羅的後人:大衛求問神、應該往猶大那一座城去,神就是指示他上到希伯侖。大衛這樣求問,當然是顧忌猶大人可能會不歡迎他、仍然支持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作王。而且,支持伊施波設的元帥押尼珥仍然有非常大的權力,來統領以色列全軍。如果押尼珥前來攻打他,仍是非常危險的。不過,他得到神的啟示、知道神的右手必會扶持他,他就不懼怕了.果然,伊施波設懼怕非利士人,退到河東瑪哈念去,大衛住在希伯侖就用不著再擔憂了.因為尋索他命的人都失敗和遠離了。

2.末世大災難中的以色列人也有類似的經歷,神使敵人彼此猜忌、互相攻擊,以致大大失敗.像非利士人和掃羅爭戰,以致大衛可以從中得「漁人之利」一樣。

3.《啟示錄》第十六章形容神吩咐天使倒下「神大怒的七碗」的災是這樣的:

1)第一至第四碗屬於「陸、海、河、空──環境污染之災」、報應地上敗壞全地的惡人。

2)第五碗「倒在獸的座位上、獸的國就黑暗了」.意思是,敵基督的內閣在黑暗中混亂,出現彼此猜疑、彼此攻擊的現象。

3)第六碗倒在伯拉大河上、「河水就幹了、要給那從日出之地所來的眾王豫備道路。」意思是,東方列王的聯盟也派二萬萬大軍到西方來參戰(啟9:14-18)。為甚麼連東方的聯盟也來參戰呢?因為有「三個污穢的靈、好像青蛙、從龍口獸口並假先知的口中出來.他們本是鬼魔的靈、施行奇事、出去到普天下眾王那裡、叫他們在神全能者的大日聚集爭戰。」(啟16:12-14)意思是說,世上的眾王,從東西南北而來,聚集在巴勒斯坦米吉多平原那裡大會戰,這就是著名的「末世哈米吉多頓大戰」;眾王之所以出來參與這場「從前沒有,將來也必沒有」這麼可怕的大爭戰,完全是因為「龍」、「獸」、「假先知」的靈互相猜忌、彼此攻擊所致。這靈像青蛙一樣從他們各人的「口」中出來,意思是,他們各人所發表的言論、互相攻擊,像以色列人出埃及時,摩西用杖打擊尼羅河、叫河裡的青蛙像「瘋」了一樣,從河裡跳上來,甚至跳到埃及人身上,攻擊他們、不受控制。所以,末世時,神使撒但趕逐撒但,以至他們自相分爭,站立不住。(太15:25-26

4)第七碗倒在空中、就有「大地震、自從地上有人以來、沒有這樣大這樣利害的地震。……各海島都逃避了、眾山也不見了。」(啟16:17-20)這是七碗之中,惟一屬於神直接報應地上惡人的行動,因為前六災都是人類自己犯罪所造成的惡果,只有大地震是真正神的作為。說來奇怪,當敵基督的大軍追殺逃往橄欖山的以色列人之時,神就叫地發生大地震,橄欖山就裂開,將敵基督的軍隊吞了下去,正正應驗大衛在這裡所說的話──「那些尋索要滅我命的人、必往地底下去」(參亞13:4-5, 12:15-16)。再者,這裡所說:「他們必被刀劍所殺、被野狗所吃。」又應驗《啟示錄》的預言──「其餘的被騎白馬者(從天降臨的主耶穌)口中出來的劍殺了.飛鳥都吃飽了他們的肉。」(啟 19:21

 

63.11 但是王必因神歡喜.凡指著他發誓的、必要誇口.因為說謊之人的口、必被塞住。

1.這裡大衛稱自己為「王」,想必定是在猶大曠野之時,已經得到消息、猶大人想要立他為王,所以他才求問神,上猶大那一個城好;又或者他寫這篇詩、寫了一段時間,而這最後一段是在希伯侖作王之時才寫上去的。大衛被立為王,回想自己童年之時,撒母耳已經奉神的名暗暗將聖膏油澆在他的頭上、立他為王.之後大衛經歷過無數次神的幫助、保護、和扶持,直到現在立他為王.所以他「因神歡喜」。

2.「凡指著他發誓的,必要誇口」,這是大衛的「見證」,一方面見證自己一直以來指著神的名起誓,神都使他成功,就像今天被立為王一樣;另一方面又教導所有唱這詩篇的人,不要指著別神起誓,乃要專一尋求耶和華神,凡事向他起誓,神就必定使人成功。「起誓」的原意是強化自己的立志,求神來作見證人,和主持公平報應.這樣、向神發誓就等於相信神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永活、公義的神,因為只有這樣的神才能主持真正的公平報應。

3.大衛這段話沒有與主的勸勉衝突──主說:「只是我告訴你們、甚麼誓都不可起。」(太 5:34)主的意思是指人說的「常話」,不要動不動就以誓言來強化.只要說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就夠了。若有人想要借著誓言來強化自己的話,逼人相信;或強化自己向神所立的志,以為這樣才能逼神賜福,這誓言就是「出於惡者了」.因為往往事後,他發現自己無法履行誓這,就後悔莫及;那時他已經無能為力去改變事實,連「一根頭髮」也不能使它「變黑變白」。(太5:33-36)有一些教會強調「甚麼誓都不可起」,結果他們連在法庭宣誓也不肯,被法官判為犯了「藐視法庭之罪」。如果「起誓」真的不可,為甚麼神自己也常常「指著自己的永生起誓」呢?可見,問題是在神「能」照誓言而行;人往往在事後才發現自己「不能」照誓言而行。根據舊約歷史記載,因為隨便起誓,而引至事後要殺死自己兒女的個案也不少;人因為糊亂起誓,以至咒詛自己的更多。但是,雖然如此,決不因為有這麼多隨便起誓的事例,就證明所有誓言都是不應該的。事實上,連「浸禮」的意思也是一種含有誓言的儀式,表示自己信耶穌,與耶穌聯合,甚至與耶穌同死、同埋葬也不怕,因為相信自也與耶穌同復活。

4.大衛指出、「說謊之人的口,必被塞住」,意思並不是說,神塞住人的口,不准人以謊話來發誓;乃是說,人若以謊話來發誓,等到他的謊話被人揭發之時,他的口就被塞住,無法「誇口」,像指著耶和華神起誓的人誇口一樣。指著神起誓的人可以「誇口」,一方面是因為證實所說的誓言是真話;另一方面是因為神成就了他的誓言,他就可以作「王」,像大衛一樣,又可以向神發出「讚美」。

5.這段話應用在末世大災難時的以色列人身上,是指他們的立場穩定,不肯向敵基督宣誓效忠,只向神宣誓效忠。《啟示錄》形容末世時,屬神的人在額上受了神的印記,意思是立場鮮明,叫人一看、就看出他是屬於神的;屬敵基督的人也被敵基督強逼、要立場鮮明,好像在額上和手上受「獸的印記──666」,叫人一看、就看出他們是屬於敵基督的。以筆者在上文所解釋的「起誓原意」,額上受印記也是屬於含有誓言的儀式或記號,表示自己向所屬的效忠。但是,等到主降臨作王之時,敵基督和那些屬於敵基督的隨眾,都被證實是「說謊」的,他們的口就被「塞住」,無話可說;但屬神的人卻要與主一同作王,並向神發出歡呼和讚美。

6.《詩篇卷二》第二組詩之第一部還有(第64篇)就完了.不過,為篇幅的緣故,我們不打算詳論(第64篇)了。但我們很清楚地看到,這第一部共十四篇詩,主旨論及「預言以色列在大災難中蒙保守」,是何等的清楚。從(第51篇)大衛的「認罪詩」開始,預表以色列人在大災難中痛哭認罪悔改歸向神;之後的十三篇詩都是形容他們悔改歸向神之後,遭遇到各種惡人的追殺和逼迫。以至他們逃避敵基督,藏在洞裡,忍耐等候災難過去.因為他們認定一切成敗都在乎神。來到這(第63篇),接續預言以色列人在大災難中渴想神、尋求神;相信主基督終必降臨作王。最後以(第64篇)結束,預言以色列人哀求神保護他們的性命、把他們隱藏、救他們脫離惡人的暗箭和網羅。他們相信神使惡人絆跌,義人卻因耶和華歡喜。《詩篇》所形容的情景,的的確確是以色列人在大災難之時,等候主基督降臨拯救他們的情景.那時,因為他們拆毀了敵基督的像,全體歸向神,敵基督就派大軍突然攻陷他們,屠殺了他們全國三分之二的人,剩下的三分之一逃往橄欖山,藏在洞裡,堅持相信主基督必會降臨拯救他們。這樣,第一部詩就完了。從(第65篇)開始,是第二部詩,共有八篇;這八篇詩的內容很明顯與之前的十四篇不同,是借用大衛的「晚年詩」來預言末世大災難過後,主降臨作王,以色列得著大復興。盼望讀者讀下去,能領悟其中編輯的屬靈啟示,從而明白其中的預言,是多麼的美妙。

―― 吳主光《詩篇精選研經亮光》

 

 

住在神的聖所裡盡享神自己(朱韜樞)

 

第七段 經歷地方教會是住在神的見證裡

第六十三篇

  六十三篇說到,住在聖所裡盡享神的自己。說到一個等候神的人,尋求神的人,知道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乾旱疲乏無水之地。乾旱,就是 dry,疲乏就是 faint,也是發昏。我們這個人是常常乾旱又疲乏,甚至於在無水之地。這個時候我們要學習在聖所裡瞻仰神,要看見神的能力和榮耀。有時候我看看弟兄姊妹,主會問我,你願意把他們丟棄了,叫他們離開這個神聖的託付嗎?你願意把這些人丟棄了,叫他們不再好好的跟隨主,而在基督之外有所跟隨嗎?我總是回答,不。我願意我活在地上一天,我就服事弟兄們一天,好叫弟兄們能夠認真的,好好的來跟隨主,過地方教會的生活。

  他認識,他要在聖所裡瞻仰神。聖所不僅是神的見證,更是神見證的實質和內涵。這個見證的內涵,叫他不僅享受了陳設餅桌子的生命供應,金燈臺的被製作和光照,他也成為與神同心合意,為著神和祂經綸的金香壇。也就是說,你一切的禱告都與神心頭的願望合起來。藉著在聖所裡的享受,他不僅帶進了約櫃的見證,在他身上也滿了約櫃中神聖的經歷。

  當他這樣來享受的時候,他見證說,「你的慈愛比生命更好」。沒有一樣東西比生命更好,但是你這樣摸著神慈愛的時候,你就能說,神啊,你的慈愛比生命更好。他認識,生命是神的所是,慈愛是神所是的顯出。這叫你感覺神不是遙不可及的。當我看見了神,祂是生命,但是當我經歷到神,祂是慈愛。就好像在經歷上,母親的愛比母親的生命更好。事實上,沒有母親的生命哪有母親的愛;母親的愛是母親生命的流出。但是當母親的慈愛成為我的享受了,我才知道母親有多好。慈愛是神生命的顯出,所以他說,你的慈愛比生命更好,因為慈愛把生命表彰出來了。

  他是如此的渴慕主,在夜更的時候思想神,他說,「我的心就像飽足了骨髓肥油」。我很喜歡這個發表。那個時候,大概人窮一點,所以詩人說,我晚上想你的時候,我就滿足到一個地步,就好像飽嚐了骨髓肥油一樣。他這樣緊緊跟隨主的時候,他就經歷主大能的扶持,也成為因著神喜樂,指著神誇口的人了。

  第一節,「神哪,你是我的神,我要切切尋求你。」我們的難處是知道有神,但是在神之外畫一個框框,把神封到作禮拜裡去了。好一點的弟兄就加一個小排聚會,再好的弟兄就還照顧別人,再好的弟兄,就在擘餅聚會裡讚美。這些事都是好的,但是都是次要的,主既然是我們的神,我們就要有主!因此我要切切尋求神。

  在這地上,就好像乾旱無水之地,「我渴想你,我的心切慕你」。這裡詩人用九個詞來描寫祂和神的關係︰第一,切切尋求,第二,渴想,第三,切慕,第四,瞻仰,第五,頌讚,第六,稱頌,第七,思想,有了這七點,就有了跟隨。末了,你就成為一個與神有誓約關係的人了。

  你有沒有這些?你不能只有一位坐在天上的神。你要跟隨神,就必須有前面的七步。你到底有沒有尋求神呢?有沒有渴想神呢?有沒有切慕神呢?有沒有瞻仰神呢?有沒有頌讚神呢?有沒有稱頌神呢?有沒有思想神呢?當你有了這七步,開始跟隨神,你和神的關係是個誓約的關係。

  第二節說,「我在聖所中曾如此瞻仰你」,瞻仰就是注視,我是來注視你的。兩個相愛的人,手拉著手看著對方,好像沒有時間在這兒,就好像詩歌說的,哦,但願詩間停止在此,不再向前移,這就是永恆。你有沒有瞻仰過主?還是一禱告到主面前,已經預備好要走了。你能不能說,主啊,我注視於你,我注視你是神,我注視你是救主,我注視你是人,我注視你是為我死的一位,我注視你在十字架上,我注視你的復活,我注視你的升天,我注視你的坐寶座,我注視你的作王掌權,我注視你的經綸,我注視你的行政,我注視你所作的一切,主啊,我注視於你。因為我這樣注視你,所有其它的事物在我身上都沒有地位,別的我都看不見了。

  當你愛上一個人的時候,你會覺得,我的心已經滿了,再也裝不下別人,我全人只能注視於他(她)了。這就是這裡的意思。主啊,在教會中,我們所注視的就是你。

  我們不知不覺在教會生活裡,就注意好多事物:誰講得好,誰講得不好,誰又跟誰吵了架,誰又跟誰借錢不還,誰找到工作,誰還沒有找到工作……。我們能不能在教會生活中,這些都看不見了,只剩主耶穌呢?大家都交通主耶穌,注視主耶穌。教會中什麼都沒有,大家所注視的,就是主耶穌自已。主啊,我這樣注視於你,為要看見你的能力和榮耀。你在我身上,是我能力的扶持;你自已所顯出來的,是你榮耀的自已,所以「你的慈愛比生命更好,我的嘴唇要頌讚你,我還活的時候要這樣稱頌你;我要奉你的名舉手。」

  然後「我在床上記念你,在夜更的時候思想你;」我們一躺下去就睡著了,一睡著就打鼾,鼾聲驚天動地,主耶穌就不見了。我是個老人了,常在夜裡醒來,就告訴主,主啊,我真覺得希奇,為什麼我到了七十歲還能這樣愛你!人越老是越冷酷的,(年長弟兄們要原諒我)。但是當我們年老的時候,能不能作這樣的見證:主耶穌啊,我愛你!詩人說,當我思想你,「我的心就像飽足了骨髓肥油,我也要以歡樂的嘴唇讚美你。因為你曾幫助我,」然後「我心緊緊地跟隨你;你的右手扶持我。」我跟隨不下去的時候,主的右手來拉我一把,來扶持我。

  末了他說,「王必因神歡喜」,我的喜樂就在神自已。凡指著神起誓的,都要誇口,我這一生沒有別的可誇的,我所誇的,就是我和神之間的誓約。就像一位弟兄娶了他的姊妹,那個娶就是一個誓約,這個誓約要成為他一生的誇口。

――朱韜樞《詩篇中的教會生活(卷二)

 

 

詩篇中十字架的救恩與經歷(林三鋼)

 

(參)  詩篇六十三篇因稱頌神而獲得飽足的享受

──大衛在猶大的曠野(撒下十七 16)

 

詩篇六十三篇,大衞逃避他的兒子押沙龍追殺時,他說:『在乾旱疲乏無水之地,我渴想你,我的 心切慕你。我在聖所中曾如此瞻仰你,為要見你的能力和你的榮耀。』請問們在聖所中所看見的是甚麼 能力?感謝神,祂在聖所中所展示的:外院的銅祭壇,有消除罪案被審判的能力;洗濯盆有洗除世界玷 污的能力;聖所內的陳設餅桌子供應糧食,使我們有能力行走屬天的道路;金燈臺有能力使我們認識基 督的榮美;金香爐更有能力,使我們與神同工,將神所託付給我們的責任,化為祈禱獻到神面前。至聖 所內的施恩座清楚的施下恩典,叫我們應付各種需要或重擔。這些能力都不是應付物質上的需要,乃是 供應我們屬靈上的需求。

 

引言

本篇題首註明是大衛在猶大曠野時所作。大衛曾在二次流浪在猶大曠野,頭一次是因逃避掃羅的殺 害(撒上廿二 1.2),第二次是因逃避兒子押沙龍的追殺(撒下十五 23,十七 16.28)。根據本篇第十一節『王 必因神歡喜』,可推斷是他第二次所作。

 

大衛頭一次逃避在曠野是由於墮落的屬靈領袖掃羅王,第二次卻是由於自己親生的兒子押沙龍,為 此第二次逃亡時的心情比頭一次更痛苦。頭一次逃亡,先在迦特一段時間,後來到猶大曠野,時間比較 寬裕,第二次則是匆忙離開耶路撒冷,什麼都沒有準備,情況更加危急。然而本詩篇所顯示的,絲毫沒 有外界危險的恐懼。他的內心仍極其安穩,他所關心的只盼望能親近神。這說出他屬靈的生命已深刻的 經歷了十字架死的果效,進入復活升天的境界。

 

詩人追憶從前最美好的經歷是:『在聖所中曾如此瞻仰祢,為要見祢的能力和祢的榮耀』。聖所中的 能力與榮耀都是心靈中的享受,並非外面物質境界中的故事。本篇詩就是根據聖所中的能力和榮耀,來 應付外面物質境界中危急的情況。

 

他還說:『你的慈愛比生命更好,我的嘴唇要頌讚你。…我的心就像飽足了骨髓肥油。』若非有復 活升天的經歷,怎能有這樣超越且飽足的享受呢?

內容

. 切慕(1-4) 『神啊,你是我的神,我要切切地尋求你,在乾旱疲乏無水之地,我渴想你;我的心切慕你。我在 聖所中曾如此瞻仰你,為要見你的能力和你的榮耀。因你的慈愛比生命更好,我的嘴唇要頌讚你。我還 活的時候要這樣稱頌你;我要奉你的名舉手。』

 

() 處境:『乾旱、疲乏、無水之地』

 

大衛逃到曠野,是一片乾旱無水之地,沒有生命的跡象。他心中為生命的危險而掛憂,更為押沙龍 的叛逆而憂慮難過,他聽說謀士亞希多弗竟投奔押沙龍,就更加害怕,他感到孤單無助,內心也似乾旱 無水之地。 撒母耳記下十六章中二次記明大衛和跟隨他的人在曠野都很『疲乏』。

 

() 心情:『切切(或作清早)尋求』,『渴想』,『切慕』。 () 以往經歷:『在聖所中曾如此瞻仰祢。』這句話說出他的轉機。他不正視眼前的光景,卻追想以往 一生最感喜樂,心靈高昂的時刻,乃是進到神的聖所瞻仰神時所有的享受。如今他在心靈裡恢復到相同 的經歷,他的感受就產生極大的改變。 () 享受的目標之一-神的能力 聖所中所顯的能力,並非由於人身體強壯的肌肉,將仇敵打倒在地,也非使用槍砲猛烈的火焰,將 人殺死,卻是屬靈的能力,使人蒙到救贖,並行走屬天的道路,更有效的事奉神。聖所中所顯的能力計 有: 1. 外院銅祭壇使人的罪行得赦免 2. 外院洗濯盆洗去世界的玷染 3. 聖所中的陳設餅供應生命的糧食,使有能力行走生命的道路。 4. 聖所中的金燈台使人看見基督的榮美 5. 聖所中的金香壇使人與神同工,向神祈求。 所有能力都是靈性上的能力,應付心靈中的災禍和軟弱,並非肉體和物質上的武力去勝 過押沙龍的軍隊。 主耶穌曾說:『那殺身體以後不能再做什麼的,不要怕他們…,當怕那殺了以後,又有權 柄丟在地獄裡的;我實在告訴你們,正要怕他。』(路十二 4-5)聖所中所顯的能力解決我們的 罪惡、世界和軟弱等問題,這種能力比世上的能力寶貴得太多了。大衛在聖所中所盼望看見 的,正是這種大能。

 

() 享受的目標之二-神的榮耀 聖所中的榮耀包括那推動祂成功救贖的愛心,那使人聖潔的美意,以及鼓勵人超越有限的能力,以 致最終將與祂一同顯現在榮耀裡那種心胸和願望。這叫大衛從深處感謝和敬拜。如今他在曠野所遭遇的 逼迫和苦難,與神的榮耀相比,實在是天淵之別,怎可較量呢?為此他心中一直渴想和切慕,巴不得他身 上能早日展示出這種榮耀。他渴想的心靈那樣迫切,以致渾然忘記所處環境的險惡。

 

等大衛過了約但河整頓軍隊,差派他們回去與押沙龍爭戰。押沙龍敗逃,頭髮被樹枝繞住,懸掛起 來,約押將他刺死。這消息傳到大衛那裡,大衛心哀傷慟,上城門樓去哀哭,一面走一面說,我兒押沙 龍啊,….我恨不得替你死。(撒下十八)大衛這種反人常情,也超人想像的愛心,說出聖所中神的榮耀也 表現在他身上。我個人對大衛一生的事蹟最受感動的就是這段。

 

() 原因:『祢的慈愛比生命更好』 感謝神,祂已將祂的能力和榮耀存入在寶貴的生命裡,神又將生命賜給我們,使我們也得享用這種 能力與榮耀。神這樣賜給是遠超過我們所想望的,也遠超過我們所能作得到的。使徒保羅曾歡樂的呼喊 說:『神為愛祂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林前二 9)。神所以肯賜給我們乃單純因著祂的愛。

 

大衛在詩篇中這句話的意思,是神賜給我們的生命原是比世上的財寶更好。主耶穌說:『人若賺得全 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太十六 26)。然而神的慈愛又比生命更好。大衛到聖所中所瞻 仰並看見的是神的能力和神的榮耀,等他看見且享用後,發現背後的原因乃是神的慈愛。使徒保羅在羅 馬書第八章中敘述他所遭的患難和逼迫,說:『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呢?靠著愛我們的主,在這一 切的事上,已經得勝有餘了。因為我深信,無論是死是生,都不能叫我們與神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 的主基督耶穌裡的。』(羅八 35-29)

 

() 結論:『稱頌』,『舉手』 一切都是出之於神的慈愛,所享用的又是那樣寶貴,我們只有向神稱謝、讚美。

 

不僅是稱頌,還要舉手,舉手乃是宣告且歡呼。宣告神的慈愛已將能力和榮耀賜給了我,宣告祂已 得勝。大衛這樣稱頌且舉手,將所有恐懼害怕都剷除淨盡。

 

. 稱頌(5-8) 『我在床上記念你,在夜更的時候思想你;我的心就像飽足了骨髓肥油,我也要以歡樂的嘴唇讚美 你。因為你曾幫助我,我就在你翅膀的蔭下歡呼。我心緊緊地跟隨你;你的右手扶持我。』

 

前面四節大衛所寫的是原則,第五節起他敘述實際的經歷。他敘述時插入許多讚美的話,正是前四 節的結論。

 

() 處境:『牀上』,『夜更』 凡有過離家逃難經驗的人都知道,到黑暗的時候心中的害怕和恐懼是最厲害的。四圍一片黑暗,不 知道將有什麼事情發生。大衛又在牀上,說明他已筋疲力竭,不能再逃而躺了下來。

 

() 表現:『記念祢』,『思想祢』 很希奇的,大衛在這種處境中所表現的,不是恐懼,也不是祈求神的保護,乃是記念神,思想神, 就是他從前在聖所中瞻仰神時的感受。

 

() 感受:肥美飽足的享受 第三節:『我的嘴唇要頌讚祢』與第六節『我也要以歡樂的嘴唇讚美祢』的原因不同。前者是理性 上的解釋:『祢的慈愛比生命更好』,後者是感性上的享受:『我的心就像飽足了骨髓肥油』。這二者總是 相連並存的。如果沒有理性上的瞭解,單是感性上的享受,這種享受多是短暫的,且不會產生生命上的 成長。但如果單是理性上的解釋,而沒有感性上的享受,這種瞭解只不過是頭腦的知識,也不會有實質 上的幫助。在大衛的經歷中,二者都齊備。

 

大衛在詩篇第卅六篇八節也有相似的描述:『他們必因祢殿裡的肥甘得以飽足』。在古代人生在世最 滿足的食物乃是骨髓肥油。在本篇詩篇中,他以此來形容那種無以復加,最飽足的感受。這篇詩所敘述 的感受在整卷詩篇中是最突出,又是最高的表現。請注意此詩的背景乃是他逃避押沙龍的追殺,在曠野夜更時所作的。他實在完完滿滿的有了十字架死和復活的經歷,才會有這種超脫又飽足的感受。

 

() 根據:以往所受的幫助 大衛有這種飽足的感受並不是虛假的,也不是一時情緒上的激動,乃是有根據,且是累積而成的: 『因為祢曾幫助我。』以往他曾有多次遭受逼迫,落到危急的情況中,他呼求神,都蒙到神的拯救,證 明神的幫助是確定的。這次他遭受的困苦雖然比從前更險惡,然而他竟沒有呼求只有稱頌,因為以往的 經驗累積下來,使他有堅定的信心。現今他只要仍舊藏在神的翅膀蔭下,就可歡呼了。 () 盼望:『緊緊的跟隨祢』 他不必再祈求神賜給他堅定的信心,目前惟一的關鍵是:『緊緊的跟隨祢』。他知道他能否繼續這種 飽足的享受是有條件的,條件只有一個,就是跟隨神,為此他的盼望是緊緊的跟隨神。

 

主耶穌也明說:『不背著他的十字架跟隨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門徒。』(太十 38)又說:『若有人跟從 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跟從主』與『背十字架』總是連在一起的。

 

. 信心(9-11) 『但那些尋索要滅我命的人必往地底下去;他們必被刀劍所殺,被野狗所吃。但是王必因神歡喜。 凡指著他發誓的必要誇口,因為說謊之人的口必被塞住。』

 

最後大衛回到眼前實在的環境中,他有很確實的信心。他的信心應付所有的需要,計有三方面:

 

() 對於仇敵:必遭毀滅 無論仇敵是那麼眾多,計謀是那麼週詳,態度又是那麼凶惡,他們在神面前絕不能得逞,必遭毀滅。

 

 () 對於自己:必因神歡喜 一開頭我們已指出,大衛指他是一位君王,說出這篇詩是他逃避押沙龍時所作的。

 

他特別提起他是王,然而王也不能倚憑他的權勢和地位來應付仇敵,他所倚憑的只是神,所以他是 因神而歡喜。

 

() 對於別人:顯出見證而予教導 大衛自己已有堅定的信心,他寫此詩的用意固然是為向神稱頌,但還有一個附帶的心意,是為要教 導別人。因為別人還沒有像他那樣累積下來的經驗,有時還受人的謊言而迷惑,詩篇中有許多次記載, 當聖民遭受困難時,總有人譏笑他們說:『你們的神在那裡呢?(詩四十二 3;七十九 10;一一五 2),這 類話常叫人信心搖動。為此大衛明確的教導他們:『凡指著祂發誓的必要誇口,因為說謊之人的口,必被 塞住。』

―― 林三綱《詩篇中十字架的救恩與經歷》

 

 

尋求神(楊濬哲)

 

本篇詩是大衛所寫的,標題說,大衛在曠野的時候作了這詩本篇詩給我們看見,大衛受仇敵的追逼,而亡命於外本篇顯然是著于押沙龍叛變的年間所以大衛所受的苦難,是他親生的兒子加給他(太十36)。

甚感疲乏,又極乾渴在這種情形之下,他在詩中沒有一句怨歎的話,只有渴望羡慕,願向神有親密的表示原來 大衛深深知道,只有神能叫他歡喜,他所尋求的惟神而已仇敵雖然要害他的命,但他相信仇敵終必敗亡(910節)自第三世紀以來敎會有一個規則,每日早晨必要唱本篇所以古代敎會輒以本篇為「清晨的詩歌」。今日的信徒,也當天天誦讀此詩,尤其是每天早晨誦讀此詩

()尋求神的資格1節上)

詩人大衛在本篇開始就說:「神啊,你是我的神」這就給我們看見,他對神是何等清楚的認識他認識神不是別人的神,乃是他自己的神他與神之間毫無間隔,可以直接的來到神面前說:「神啊,你是我的神」如果我們繼續讀下去,就可以知道,全篇都是他直接對神說的話舊約的聖徒能夠這樣清楚的認識神,而這無間隔的直接親近神,何況我們新約的聖徒呢!在新約裡面,我們看見主耶穌對神是如何清楚的認識,連祂被釘十字架時,還稱神是:「我的神……」(太二十七46甚至復活以後,仍然稱神是「我的父……我的神。」(約二十17保羅也是稱神為「我的神」(腓四19。保羅對於神有清楚的認識,所以他才有這樣的親密的稱呼感謝讚美神,我們從前按肉體是外邦人,活在世上沒有指望,沒有神;如今卻在基督耶穌裡,靠著祂的血,已經得親近了我們不再作外人和客旅, 是神家裡的人了(弗二1119;我們既為兒子,神就差祂兒子的靈,進入我們的心,呼叫阿爸,父(加四6)。我們能以效法大衛對神說:「神啊!你是我的神」這句話的含意是「全心全意地向著神」換句話說,就是全世界的人都離棄神,不承認神,我們仍然堅決不移的以神為我們的神固然神不是任何人所獨有的,神乃是眾人的神不過,這樣還不夠表明我們與神的密切關係比方在小孩子的心目中,媽媽是他最親愛的人,在他單純天真的思想裡面,媽媽是他所獨有,所佔有的如果有人對小孩子說:「媽媽不是你的,是我的。」那孩子勢必力爭說:「媽媽是我的,不是你的。」甚至你若再說下去,可能會使他急得哭起來了今天我們向著神的心,應該像孩子向著母親的心一樣;我們也應該有大衛那樣的感覺對神說:「神啊!你是我的神。

()尋求神的態度1節中)

大衛說:「我要切切地尋求你」根據大衛所說的話,可知他尋求神的態度是何等懇切大衛何以如此懇切尋求神呢? 請聽他在別的詩篇裡的話,就可以知道了,他曾對神說:「你說,你們當尋求我的面,那時我心向你說:耶和華啊,你的面我正要尋求。(詩二十七8這裡給我們看見,大衛因有神的命令,要他尋求神的面,他就急忙遵守主的命令,並不遲延(詩 一一九60)。大衛認清楚他尋求的物件,並不是世上的榮華富貴,名利權勢;他認清楚他尋求的對象,乃是「你」——神因此他自然而然地尋求神,而且切切的尋求神正如雅歌所描寫的,新婦尋求新郎一般(歌三14。然而大衛之所以能夠如同新婦尋求新郎一般,乃是因為他有一個專一的心,沒有移情別戀今天我們尋求神也當如此聖經吿訴我們,世界是我們的仇敵之一,世界的一切常會把我們的心吸引去,甚至會把我們愛神的心奪去年老的約翰說:「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裡面了。」(約壹二15信徒應以神為撐杆,神在那裡,我們的心也在那裡有些基督徒沒有專一的心,在平安無事安逸的時候未曾想到神,一旦到了患難臨到時才想到神大衛不只因找到合適的物件,而切切的尋求神,他更把握了合適的時機,而切切的尋求神「切切」原文可作早晨立刻;英王欽定本也譯為「清早」惟有把握合適時機的人,才能立刻尋求神「當趁耶和華可尋找的時候尋找祂,相近的時候求吿祂。」(賽五十五6惟有把握合適時機的人,才能於清早尋求神那些懶惰貪睡的人,談不到於清早尋求神(箴二十六14。主耶穌是最會把握合適時機尋求神的人,祂早晨,天未亮的時候,就起來,到曠野地方去,在那裡禱吿(可一35)。因此,神就賜祂受敎者的舌頭,使祂知道怎樣用言語扶助疲乏的人(賽五十4)今天我們為甚麼不知道怎樣用言語扶助疲乏的人呢?就是因為不把握合適時機,清早尋求神,切切的尋求神

為甚麼我們要切切的尋求神呢?因為聖經清楚給我們看見,我們專心尋求神,就必尋見(耶二十九1213)。何況我們有了神,就有了一切有一位父親在外面作生意,四個兒子在家中等他回來四個兒子商量說,爸爸回來我們應該向他要甚麼東西呢?老大說,我要皮鞋老二說,我要糖老三說,我要洋娃娃出乎意之外的,老四說,我要父親媽媽聽見就很希奇,問他說,你要父親有甚麼用處?他又不能 吃,又不能玩,又不能用老四說,有了父親不只有皮鞋, 不只有糖,不只有洋娃娃,有了父親甚麼他都會給我買的我們有了父神,祂在基督裡豈不將所有的豐富都賜給我們麼 (參羅八32) ?

再者:個人固然應當把握時機,切切的尋求神,團體方面,也應當把握合適時機,切切的尋求神一八五七年,美國倫菲耳先生,有一天他在禱吿中,忽然覺得,在這世界每日不知有千萬的人死亡,心中很是焦急於是把握合適的時機,找到一個地方,佈置好了,預備開一個祈禱會到了那一天,起初只有他一個人赴會他也不灰心,獨自一個人跪下禱吿主, 懇求主赦罪,求聖靈奮興過了半點鐘,才來了一個人,最後一共來了六個人,於是他們同心的禱吿主會畢,倫氏很快樂對他們說:「今天我真覺得主與我們同在,請下禮拜再來聚會。」果然下禮拜來了三十個人,再下禮拜竟來了一百多人, 人數天天增加,以至天天聚會後來影響全城,照樣發起禱吿會,漸漸遍及全美國神聽了他們的禱吿,賜福給這工作幾個月後,就有幾千處敎會得奮興,影響全世界星星之火,足以燎原因此而歸主的,不止千百萬該所祈禱會的發源地, 至今還在

()尋求神的地點12節)

詩人大衛說:「我渴想你;我的心切慕你。」(1節下)這裡給我們看見,大衛尋求神的地點,就是曠野,也就是乾旱疲乏無水之地那時他逃避他兒子押沙龍的追趕,到了曠野,乾旱無水,身體疲乏乾渴但他的心靈更乾渴,他知道只有神能使他滿足喜樂所以他在乾旱疲乏無水之地,還是對神說:「我渴想你,我的心切慕你。」今天許多人身處的環境是個安樂窩可是心靈卻是個曠野很多人身雖有家,心卻無家身是有家住在高樓大廈;但心卻無家,好像在曠野,漂泊無定是那樣的疲乏饑渴恐懼,傷心失望充滿了他的心大衛在這樣的環境中,他認定神是一切問題的答案,也認識惟有神是他惟一的出路所以他切切的尋求神再者:大衛說:「在乾旱疲乏無水之地,我渴想你,我的心切慕你」這些話給我們的鼓勵太大了,按照人看,乾旱疲乏無水之地,這幾個大家所不願意有的字句都連在一起;但大衛就落在這樣的環境裡;而且他落在這樣的環境裡,卻能尋求神有一次,一位弟兄生病, 另一位弟兄去看他,在未見面時,兄弟以為一個人有病總是痛 苦的很希奇,他們兩人交通的時候,這個患病的弟兄說: 「感謝主這幾天主讓我躺在床上,是多麼甜蜜他完全忘記他痛苦的那回事這並不是說他不痛,痛是一個事實,但他的心境又是另外一個事實他的身體痛,但他的心靈卻很甜蜜因為他在那裡尋求神所以看那個病床不是在醫院而是在親近主的聖所了舊約的雅各,他是家庭裡的寵兒,過著一個很美滿的生活但很奇怪,雅各的心是一片荒涼;直到他被趕著離開家庭跑到曠野去,他在伯特利就遇見神他夜晚夢見一 個天梯,有使者上去下來他就發現這是神的殿,這是天的 門雅各在家的時候,不感覺神的同在;他到曠野去呢?因他心向著神的緣故,結果神就向他顯現,以致他雖在曠野,反而變成聖所了許多的時候,我們以為生活在曠野,似乎是絕望的先聲;然而事實並不是如此,夏甲是在曠野見到神,摩西也是在曠野見到神,以利亞更是在曠野得到神的提醒,保羅在曠野學習神深奧的啟示如今大衛又在曠野尋求神我們不要因在曠野而失望灰心冷淡,與神失去交通;我們卻要有像大衛的饑渴切慕神的心情,切切的尋求神,渴想神,切慕神因為曠野雖然不是安居樂業的地方,但是神卻喜歡在曠野向愛祂的人顯現

為甚麼大衛在曠野乾旱疲乏無水之地,還這樣的渴慕神,尋求神呢?請看2節「我在聖所中曾如此瞻仰你,為要見你的能力和你的榮耀」這裡給我們看見,他因為在聖所中曾瞻仰過神有人說:瞻仰是尋求神的泌訣,裡面包括兩個動作,第一個動作是安靜等候安靜有偉大的力量我們生活在這個工業的社會裡面忙忙碌碌有人說:這個「忙」很有意思, 這邊是個心,那邊是個亡一個人忙心都亡了,心都沒有了有的信徒忙到一個地步,他的心亡了,他心裡沒有神了他的心給別的東西牽走了,神不能存在他裡頭所以安靜是個很大的力量保羅叫我們,要立志做安靜人,安靜還要立志, 可見在主裡安靜等候,並非易事今天許多人心裡太忙亂,想東想西,他們雖然在敎會裡聚會,但頭腦卻在記帳,心裡在想家務有一位姊妹,匆匆忙忙來聚會,在聚會中看見外面下雨,她就想起家裡那幾竹杆衣服散會後人家問她今天領受些甚麼?她很誠實,她說,我就是紀念家裡幾竹杆衣服在淋雨了。哦!假若我們沒有安靜的心,就沒有法子瞻仰到神了(賽 三十15)。瞻仰的第二個動作,就是默想,或是說欣賞羡慕、愛慕。這都是瞻仰的動作主的僕人慕安得烈說:「我們應當多給神時間,讓祂啟示自己」。換句話說,今天許多神的兒女不認識神,沒有看見神。甚麼緣故?就是沒有給神時間,讓祂啟示自己。倘若見過神的能力和榮耀。得著神的,必更渴慕神這是一定之理。大衛有了聖所的經歷,同時他看到四圍的人的心,正是「乾旱疲乏無水」,他們所需的地方,正是「乾旱疲 乏無水之地」;所以他盼望在乾旱疲乏無水之地的人,也能見到神的能力與榮耀惟獨那有過聖所經歷的人,才會盼望,並有資格盼望乾旱疲乏無水之地的人,得神的滋潤以賽亞有過神聖所的經歷,他看見神的榮耀,認識自己是個嘴唇不潔的人; 同時又看見神的能力,蒙神用壇上的炭火沾他的口,除掉他的罪他有了這種經歷之後;就渴望他人得救;所以當他聽見神 的聲音說:「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他說:「我在這裡,請差遣我。」請問閱者,你有沒有大衛那樣的經歷呢? 王峙先生說了一段話,我認為非常寶貴,他說:「從詩人的話裡,我們看出:無論是在聖所或在乾旱無水之地,我們都可以看見神的榮耀與能力聖所若沒有神的榮耀與能力,就等於乾旱疲乏無水之地;乾旱疲乏無水之地,若有神的榮耀與能力,就與真正神的聖所何異!可憐今日有幾多地方,號稱聖所,卻是乾旱疲乏無水之地!乾旱疲乏無水之地,若沒有神的榮耀與能力,是可以原諒的;若號稱聖所,而無榮耀與能力, 誰也不會原諒他們的。」王先生的這一段話,真可作今日敎會的暮鼓晨鐘,當頭棒喝!今日敎會的荒涼,沒有神的榮耀與能力,真需要多付代價,求神復興祂的作為(哈三2)一九O九年時,興化敎會舉行一個大奮興會,許多人痛苦流淚;認罪悔改有幾十個吸鴉片的人悔改過來,把所有的煙具都交出來; 賣鴉片的人也不賣了,有罪的人,都在會中流淚認罪那時宋尚節傳敎士年紀還小,不懂得甚麼;但他每天早上都去聽道,一到敎會,他就滿心快樂那樣的情景是他有生以來從未見過的,像聖靈在五旬節時大降幾方一樣然而當時敎會為甚麼有這麼大的復興呢?原來有兩個老太太,多年的禱吿,求神奮興興化的敎會,有一天早上,她們忽然得著神的啟示,知道神已經大施恩典她倆就寫信寄到中國來,興化敎會接著信以後,才知道這麼大的復興,是美國的兩位姊妹暗中的禱告

()尋求神的秘訣(3〜8節上)

本段經文告訴我們,尋求神有五個泌訣:

1.頌贊神(3~4節上)

(1)頌贊神的理由3節上)

何以大衛要頌贊神呢?因為他知道神的慈愛比生命更好這真是一句難以瞭解的話,為甚麼神的慈愛比生命更好呢?還有甚麼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麼?我們人類最要緊的就是生命,人類為要保留自己的生命,就肯犧牲一切的榮華富貴雖然有人以為金錢是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比生命更好,因為一個人從出生直到長大成人,幾乎每日非金錢不能解決生活;沒有金錢解決生活,生命也就沒有了然而試問假若一個人得了無數的金錢,卻喪失他的生命,究竟有甚麼益處呢?用主耶穌的話說:「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人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太十六26這樣看來,可見生命何等重要了然而大衛在這裡卻說:神的慈愛比生命更好,就是說:生命固然好,但神的慈愛更好。這是甚麼緣故呢?因為人的生命是短暫的雅各說:「你們的生命是甚麼呢?你們原來是一片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了。(雅四14下)神的慈愛卻是永存的,詩人說:「祂的慈愛永遠長存」(詩一三六1 。再者:生命也是充滿痛苦煩惱的,所以那些沒有主的人,常常感覺生不如死,厭煩自己的生命,這就是多人自殺的原因。他們認為生既煩惱,何必珍惜生命,生既毫無樂趣,又何必愛惜生命?惟獨神的慈愛,卻是充滿恩惠快樂的生命與慈愛二者若不可兼得,若要選擇其一,則當緊緊抱著神的慈愛千萬生命可舍,惟有神和神的慈愛不可舍天上地下以此為最寶,天地充滿主的恩惠,放眼一看,到處皆是。天和日月星宿,空中的飛鳥,地上的動植物以及水裡魚蝦等等,皆是為人而造,恩賜於人,顯明神對人的慈愛最大的慈愛,就是神賜獨生子,到世上來,尋找拯救失喪的罪人(約三16 ;路十九10,使我們得稱為神的兒女約壹三1。這救人工作,是神慈愛最高的顯明(羅五8)。

(2)頌贊神的方法3節下)

這裡給我們看見,頌贊神的方法很簡單,只是用嘴唇一個人享受神慈愛,必然用嘴唇頌贊神:「我的嘴唇要頌贊你。」希伯來書的著者也說:「我們應當靠著耶穌,常常以頌贊為祭獻給神,這就是那承認主名之人嘴唇的果子。」(來十三15是的,我們享受神的慈愛,雖然要承認主名;我們承認主名,嘴唇所結的果子,就是應當靠著耶穌,常常以頌贊為祭獻給神因為神的慈愛比甚麼都寶貴,比甚麼都美好,連生命也不能與神的慈愛比擬這是尋求神認識神慈愛的人所作的大衛因為認識神的慈愛,所以就頌贊神,因他知道神的慈愛比生命更好有一個小孩子是信主的,也懂得頌贊神有一次,他在一個機器房裡工作,被機器壓斷了一個小指頭許多人都很關心他,來看他有一個人問那小孩說,你有甚麼苦惱,缺乏需要麼?請吿訴我們,我們當盡力幫助你解決小孩回答說:我沒有甚麼需要,謝謝,不過最苦惱的,就是每一個人來看我,都要問:孩子,你這個指頭怎樣怎樣他們的眼睛卻沒有看見我還有九個指頭哦!這個小孩雖然斷了一個指頭,但他還知神有慈愛,給他還有九個指頭,所以他充滿感謝的心然而從來有多少神的兒女,常因遭遇不如意的事,就馬上發怨言,這是因為對神的慈愛,認識不夠從前以色列人,最大的失敗,就是發怨言,因為他們懷疑神的慈愛他們幾百萬人都一起號叫痛苦,他們說神不愛他們了他們要死在曠野,說:難道埃及沒有墳墓麼?他們忘記了神把紅海分開把他們帶過來,在曠野用神蹟使磐石出水,降嗎哪,給他們鵪鶉肉吃神要他們死,何必養活他們呢?求神憐憫我們,使我們知道一切所遭遇的,都是出於神的慈愛,我們應當頌贊

 

3頌贊神的時候4節上)

詩人大衛說:「我還活的時候,要這樣稱頌你。」這話表明大衛是一個蒙恩得救有生命的人,所以理當頌贊神日後大衛的後裔希西家王解釋的更清楚,當希西家患病,蒙主醫越以後,就作詩頌贊神(賽三十八20 ;參詩一O33,一四六2記載在以賽亞書三十八章裡面內中有這麼幾句話:「你因愛我的靈魂便救我脫離敗壞的坑,因為你將我一切的罪扔在你的背後。」新約的基督徒讀這幾句話,更有意義神因愛我們的靈魂,救我們脫離各種敗壞的坑,我們當中有人已經陷入極深的坑中,得蒙主將我們拯救出來神將我們一切的罪扔在背後,神赦免了,神也忘記;神赦免了,不再看見, 希西家還說:「原來陰間不能稱謝你,死亡不能頌揚你;只有活人,活人必稱謝你」保羅論到基督徒,原是死在過犯罪惡之中,一個墮落在罪惡之中生活的人,雖然活著其實是死的這種人當然不能稱謝神,頌贊神然而神有豐富的憐憫,祂叫我們與基督一同活過來我們既是活人我們當然能稱謝神了感謝主的恩典!

再者:頌贊神的時候,還不只此大衛說:「我還活的時候,要這樣稱頌你」這句的意思是說,只要仍有一口氣,只要在有生之日,不停止稱頌神,也就是一生一世要稱頌神大衛說這話,我想最受影響的是希西家,當希西家病越後還說「耶和華肯救我,……」介甫色斯密斯是一個貧寒的黑人,以做曬衣夾為生,做好出去沿街叫賣得救以後熱心為主傳福音,每天出去隨賣隨唱隨講道有一天,他在街上叫 有母女二人出來,叫他過去,買了幾個曬衣夾然後對他說:「介甫色,你給我們唱一個歌兒聽聽。」介甫色立即引吭高歌,唱著:「耶穌受苦替我」,非常悲哀感人唱完母女兩人滿面淚痕,大哭起來!介甫色以為闖了甚麼大禍,嚇得趕快逃跑,再也不敢來了過了大約二十年,介甫色作了傳道人,有一天,在一處帶領聚會有一婦人過來和他拉手, 說道:「介甫色,你認識我麼?」介甫色說道:「我不認識 你。」婦人說:「你不記得二十年前,在某某門口唱詩麼?」介氏說:「不錯。」婦人說:【我們母女二人就是因你唱的那詩歌得了救恩我現在也是作了女傳道人。】感謝主,祂能藉各種方法來救人,尤其是能藉詩歌來救人;只要你肯讓主使用, 祂就能用你

2.禱吿神4節下)

(1)禱吿神的表示

詩人大衛又說:「我還活的時候要這樣稱頌你;我要奉你的名舉手。」這裡「奉你的名舉手」,就是表示向神禱吿的意思因為舉手乃是祭司為百姓祝福的儀式(利九22,更是猶太人禱吿的態度大衛禱告說:「我呼求你,向你至聖所舉手的時候,求你垂聽我懇求的聲音!(詩二十八2先知耶利米也說:「你要為他們的性命向主舉手禱吿。」(哀二19保羅也說:「舉起聖潔的手,隨處禱吿。」(提前二8所以我們要尋求神必須實行奉主的名舉手禱吿究竟舉手禱告是表示甚麼呢?首先,舉手禱吿是表示誠心先知耶利米說:「我們當誠心向天上的神舉手禱告。」(哀三41神是個靈,所以拜祂的, 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祂須知禱吿雖是一件容易的事,也是 一件最難的事今日信徒會禱吿的甚多,但誠心禱吿的卻很少因為他們只知道閉起眼睛,說說心事就算了如同和尚念經,有口無心那知聖經敎訓我們說:「你在神面前不可冒失開口,也不可心急發言。」(傳五2因此,我們每次禱吿, 務要存著誠心才好其次,舉手禱告,是表示謙卑當所羅門建造聖殿工程完竣時,他將以色列公眾都招集來,當著他們在神的面前,屈膝跪下,向天舉手禱告王上八22。是給我們看見,他是何等謙卑原本他作了以色列全國的王極其尊貴榮耀;他也可指著聖殿向會眾誇口說,這是我的智慧,這是我的權能那知他卻當眾面前謙謙卑卑地跪下,向天舉手禱吿,那是何等難能可貴!原來他深知人在神面前, 有如滄海一粟,亞伯拉罕在神面前說:「我是灰塵!」(創十八27大衛說:「我是蟲!(詩二十二6比勒達說:世人「如蟲如蛆」(伯二十五6!我們來到神面前,要學習謙卑的功課(路 十八9~14)其次,舉手禱吿,也表示樂意當舊約時代, 「以斯拉稱頌耶和華至大的神,民眾都舉手應聲說:阿們!阿們!就低頭面伏於地,敬拜耶和華。(尼八6「阿們」二字, 原文是表示誠心所願和心悅誠服的意思當以色列民聽見以斯拉宣讀律法書,稱頌耶和華至大的神時,他們心裡非常快樂樂意把一切榮耀歸與神,所以都舉起手來,應聲說:「阿們,阿們」,又面俯於地敬拜神今天我們每次來到神面前的時候,也要表示樂意的態度其次,舉手禱吿也是表示懇切。當日以斯拉獻晚祭的時候,心裡愁苦,穿著撕裂的衣袍,雙膝跪下向耶和華神舉手(拉九5)下文便記載以斯拉如何懇切求神赦免以色列人滔天的罪惡,求神拯救他們脫離外邦列王的手,求神使他們安穩如同釘子釘在聖所,求神使他們復興重建聖殿以斯拉這樣懇切的禱吿,給我們一個頂好的榜樣,當我們與神交通時,應當表現極其懇切的態度許多年前,在外國有一位著名的佈道家,一次到了一個大城佈道,他向主祈求說:「主啊!求你賜我能力救這全城的靈魂; 不然的話,我情願死了 !」這樣懇切的禱吿,真是值得作我們的榜樣須知我們舉手禱吿,才能戰勝我們的仇敵。當日以色列人和亞瑪力人爭戰,約書亞帶領以色列人在山下與仇敵交鋒,摩西卻上了山頂摩西何時舉手,以色列人就得勝; 何時垂手,亞瑪力人就得勝後來亞倫與戶珥扶著摩西的手,一個在這邊,一個在那邊,摩西的手就穩住,結果使以色列人大大得勝出十七816)。我們要在禱吿中得勝仇敵, 也需在禱吿中證實我們對神的渴慕和倚靠一個人如果認識神的慈愛比生命更好,他就會把一切的事情都吿訴神,尋求神,倚靠神而一個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跑回家來,都是先往媽媽懷裡躲;雖然爸爸媽媽同樣在一起,但小孩子不往爸爸懷裡躲,卻往媽媽懷裡躲為甚麼?因他知道媽媽愛他會安慰他,鼓勵他,幫助他照樣,如果,我們認識神的喜愛,我們就會把一切事情吿訴祂

許多年前,某城有個敎會,多年沒有復興,景象衰敗,城中許多人沒有得救該城有一個口吃的老鐵匠,原為眾人所討厭某個禮拜五,他在店裡作工,忽然想到敎會荒涼,許多不信的人沉在罪惡之中,走向滅亡之路,心中大大痛苦迫不得已,停止工作,掩閉店門,用那後半日的時間,專心懇切禱吿他的禱吿得勝了遂于禮拜日往見牧師,請他公開特別聚會牧師初頗遲疑,恐怕沒有人來,後來終於贊成了旋即定於那日晚間,在某私人大屋裡聚會出乎意料,那晚聚會人數非常之多,座無虛席稍靜片刻,有一罪人起來,流淚說道:「倘若有人能夠禱告,請他為我禱吿」說完之後,又有一人起立,發出同樣請求。繼續許許多多的人都為自己的罪責備自己他們皆都說出知罪的時候,正是鐵匠關在店裡禱吿的時候從此敎會大大復興願神在今日的敎會中,照樣興起肯付代價懇切禱告的人,使敎會得著復興

(2)禱吿神的條件

我們在神面禱吿,雖然必須履行其他的條件,但是奉主名的禱吿,是我們最要緊的條件詩人在這裡說,「我要奉你的名舉手。」可見他早已清楚知道,禱吿必須履行奉主名的條件今天新約的信徒,每逢禱吿的時候,越發要奉主名所求約翰福音十四至十六章記載,主耶穌快要離世的末了那一夜, 祂對門徒所說的道理,尤其是祂諄諄訓誨的祈禱道理,是最緊要的在講祈禱的道理中,祂也說到幾個祈禱的條件,其中一個條件,祂說了又說,好像怕門徒們要忘記了;所以主耶穌在那一席話中,一共提起了六次,那條件就是「奉我的名」(約 十四1314十五16,十六232426)。但是奉主名所求是甚麼意思呢?是在主耶穌的名字裡面求;那就是說,我們不是靠自己的功勞和善行,而盼望神垂聽我們;乃是單單信靠救主的功勞和善行,我們若肯留在主內的地位,神就樂意垂聽我們 (來十19)

究竟主耶穌的名是怎樣的呢?是極其豐富的保羅說:「因為神本性一切的豐盛都有形有體地居住在基督裡面。」(西 二9這就給我們看見,主耶穌是何等的豐富我們奉祂的名, 就可以支取神一切的豐盛原本神創造了人類時,賜人何等豐富,使人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創一26)。只因人類接受了撒但的欺騙犯了罪,以致失去了萬有然而神有豐盛的慈愛,借著祂的愛子耶穌降世,將萬有交在祂手裡(約三35;我們在基督裡,得回萬有,所以保羅說:「萬有全是你們的」 (林前三21) !萬有既是我們的,我們就有權柄去支取,但每回的支取,都須在耶穌的名內因此,奉耶穌的名祈求,好像人拿一張銀行的支票去支錢支票原是不值一文的,而所以能換出錢來,是因為支票上有某財主的簽名,原來某財主有許多存款在銀行裡銀行的人,不管來支款的人,有錢存在銀行裡沒有;他只看支票上財主的名字照樣,我們到天上的銀行去取款時,神不管我們是何等的不堪,何等的貧窮;祂只看我們有沒有奉耶穌的名,有耶穌的名,祂就把我們所求的支給我們感謝主,祂離世的時候,並沒有留下財產,或留下甚麼寶貝給祂的門徒;祂只把祂的名賜給他們,有了主的名,就有了一切今天我們雖是一 無所有,但我們有了耶穌的名就夠了,勝過全世界的金銀財寶 (來四16)

再者:主耶穌的名也是滿有能力的在使徒行傳裡,我們可以找出,門徒為何應用主的名,大有能力五旬節的時候,彼得奉主的名講道,眾人聽見這話,覺得紮心彼得吩咐他們說,你們各人要悔改,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叫你們的罪得赦,就必領受所賜的聖靈於是領受他話的人就受了洗;那 一天,門徒約添了三千人(徒二1441)。以後彼得和使徒們常奉耶穌的名講論敎訓人,以致仇敵一連多次禁止他們,總不可奉耶穌的名講論敎訓人(徒四1718,五2840)。彼得在聖殿醫治瘸腿的,也是奉主的名彼得對瘸腿的人說,金銀我都沒有,只把我所有的給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叫你起來行走於是拉著他的右手,扶他起來,他的腳和踝子骨立刻健壯了,就跳起來站著又行走,同他們進了殿,走著、跳著、讚美神(徒三18)。因此,彼得被提到公會前受審時,還是被盤問說:「你們用甚麼能力,奉誰的名作這事 呢?」那時,彼得被聖靈充滿,侃侃而談說:「站在你們面前的這人得痊越是因你們所釘十字架神叫祂從死裡復活的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徒四110根據以上的記載,可見主耶穌的名是何等大的能力

一個阿拉伯婦人信了主,她本是信奉回敎的她的家人反對她,竭力搖動她的信仰他們與她辯論,用言語威嚇她,使她受苦,然而她卻站立得頂堅固後來,她的家人見她的信仰堅固不移,就把一種頂毒的藥,暗暗地攙在她的飯裡她吃完了飯,便知道自己已經中毒了,她也明白那毒藥是頂利害的,是致命的她因此大生恐懼,苦惱異常,不知如何是好! 後來她口裡就起首呼叫「耶穌,耶穌,耶穌」,她一直呼喚這至尊至大,滿有能力的名字不過她不敢大聲呼喚,因為恐怕觸動她家人的怒氣;她只是用微小的聲音,但卻竭力的呼叫「耶穌耶穌,耶穌」的名字如此,過了兩三天,那毒質就漸漸的消除,不能在她的血裡和身上發生效力,她的家人在旁觀察,不禁大為希奇!因為這是一宗新事,那毒藥從來不失效,如今竟失效了過了不久,她吿訴一位敎士說:「我每次提起耶穌的名,覺得好像有生命潮與死亡潮相接觸」」這樣,生與死互相爭戰,但至終死亡被生命吞滅了 !耶穌的名,成了何等 奇妙的神蹟!無怪主耶穌一連多次應許門徒說:「你們奉我的名,無論求甚麼,我必成就」但願我們常常奉主的名屈膝崇拜,高舉頌揚,好叫我們領受祂向我們所施的奇妙能力

雖然主耶穌的名是極其豐富的,也是滿有能力的,然而並不是人人都有權柄使用,還未信主的人,是沒有權柄奉主的名禱吿的使徒行傳十九章記載:那時,在以弗所有幾個遊行各處,念咒趕鬼的猶太人,向那被惡鬼附的人擅自稱主耶穌的名,說:我奉保羅所傳的耶穌,勒令你們出來惡鬼回答他們說,耶穌我認識,保羅我也知道,你們卻是誰呢?惡鬼所附的人就跳在他們身上,勝過其中二人,制伏他們,叫他們的身體受了傷,從那房子裡跳出去了凡住在以弗所的,無論是猶太人,是希利尼人,都知道這事,也都懼怕,主的名從此就尊大了徒十九1317。舉世聞名的佈道家慕迪先生初出來為主作工時,一次他到葉立內的一城去該城有一審判官是沒有信主的他信主的夫人請慕迪先生去謁見他的丈夫,但慕迪先生推辭說:「我不能和你的丈夫談道。我不過是個未受敎育的少年,他卻是個博學之士。」但那婦人再三的邀請,慕迪就答應了既到了那位審判官的辦事處,秘書們看見了他就鄙視他,以為這個不學無術的少年,竟敢大膽來和學問淵博的審判官談話那時的談話很短,慕迪開口說:「審判官啊!我不能和你談道,我沒有學問,你卻是個博學之士 ;但我所要說的話,就是你何時悔改,請通知我一聲。」審判官聽了,淡然的回答說:「可以。」談話完了,秘書們不禁大笑起來!然而希奇得很,那位審判官在一年內卻真的悔改了慕迪先生以後再到該城,就問他是如何悔改的他說,「有一天晚上,我的妻子去赴祈禱會,我心裡忽然極其憂戚,自己卻不明白是甚麼緣故那天晚上,我整夜都睡不著翌晨起來,我告訴我的妻子說,我不能用早飯,就往辦事處去了我給我的職員放一天的假,自己關在內室那知我的心越發痛苦,後來我就跪下求神赦免我的罪;但我沒有奉主耶穌的名,因我不信救贖的道理因此,我雖然不住的求神赦免,神卻沒有應求最後我從心靈裡面呼求說:「神啊!為基督的名緣故,赦免我的罪吧頃刻之間,我就得著無限的平安感謝讚美主!」是的,主耶穌的名在父神面前,是何等寶貴;在父神的眼中,沒有一人,只有主耶穌道成了肉身,為我們的救主所以我們奉主的名祈求,神就垂聽我們;不是神垂聽我們,乃是神聽祂的兒子,因為我們是在神兒子的名裡面

(3)頌贊神的時候4節上)

思念你,我的心就像飽足了骨髓肥油大衛在上文曾經提過,他渴想神,切慕神1節);這裡又提到他紀念神,思想神,渴想神和切慕神,是尋求神前的心思;紀念神,思想神, 是尋求神之後;仍是念念不忘,還想再來瞻仰祂的聖容一個好風景的地方,或一件深印腦海的事情,終是思念不已,還想重溫一次。 一個基督徒如果尋求神,親近神,與神交通之後; 仍然繼續的思念神。

朋友打電話給你,你拿起聽筒來,他問你是某人麼?你說你就是他就開始講個不停,當你正要說話的時候,他卻把電話掛斷了 !你對這樣的朋友作何感想?他不理你答覆不答覆,不問你的意見如何,反正他講完就算了今天敎會中有多少信徒對於神也是如此,神雖然是他的朋友,但卻不能成為他的密友;他似乎認識神,但卻認識神不深因為沒有安靜在神面前來默想,來欣賞,來瞻仰神,讓神向我們啟示祂自己願神憐憫我們

再者:大衛在曠野乾旱疲乏無水之地,還是這樣渴慕神,尋求神,也是因為要在聖所中見神的榮耀和神的能力我們研究會幕只知道,至聖所的光是由金燈檯發出的,這是照映著法櫃,和其上的基路伯,象徵神的能力和神的榮耀?那是普通的祭司所看不到的,只有大祭司一年一次在贖罪日可以進去瞻仰的大衛過去有聖所的經歷,如今他雖亡命於外,但他還是盼望能看見神的能力和榮耀主耶穌在地上時,有一次將祂的榮耀顯現出來馬太告訴我們,耶穌的臉面如日頭,衣裳潔白如光(太十七2)彼得雅各約翰三人,都看見祂的榮耀後來約翰見證見過父獨生子的榮光;彼得也見證在極大榮光之中,親眼見過祂的威榮(約一14 ;彼後一16〜17)這都是指著主的榮耀說的掃羅在大馬色路上,也因看見主的榮光而眼,瞎暫時看不到甚麼(徒九19)。雖然我們現在肉眼不一定 看見神的榮耀,但如果我們若退到神的面前,像大衛一般來尋求神,我們的生命就如同在神的榮光中過著榮耀神的生活了聖經還記載有一個患十二年血漏的婦人,當耶穌走過的時候,她摸了主的衣裳,主即時覺得有能力從祂自己身上出去, 婦人的災痛也就好了究竟這醫治的能力從何而來?乃是從神而來(詩六十二11)。今天我們也要從神而來的能力正如先知撒迦利亞所說:「萬軍之耶和華說: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亞四6今天我們務要尋求神的能力,作時常尋求神的人(詩十五4)。

3.思念神56節上)

讓我們首先注意思念神的地點,詩人大衛說:「我在床上紀念你,在夜更的時候思想你」這裡給我們看見,思念神的地點是在床上有人說:這是大衛安睡的良藥,我們若有患失眠症的痛苦,不妨一試許多人患了失眠症,夜間在床上胡思亂想,越想越苦悶,越想越憂愁屬世的思慮煩擾,不但於我們無益,更會傷害我們的心甚至有許多人失眠,是因為心猿意馬,胡思亂想的緣故,正如挪亞時代的人一樣,終日所思想的盡都是惡(創六5)無怪大衛勸勉我們應當畏懼,不可犯罪在床上的時候,要心裡思想,並要肅靜(詩四4)。制止的方法是要照大衛所提的,在床上的時候,心裡要思想究竟應當思想甚麼呢?心裡要思想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腓四8,思想神的律法(詩一一九97,2);最要緊的,更要思想神的慈愛(詩一0七43),思想神的作為(詩一四三5)。詩篇二十三篇可能是大衛在床上所作成的表明他沒有忘記神的慈愛,神的作為,他一生一世怎樣蒙神的牧養因為原是出身牧童,後來蒙主選召,扶搖直上,一蹴而成為赫赫君王所以他必念念不忘,尤其是在床上更是思想神的慈愛和神的作為。從前波斯國有一君王, 少年時曾作牧童,後來成了九五之尊,特在宮庭裡辟一個密室,安放從前牧羊時所用的竿杖衣帽飯籃水瓶,和破鞋舊襪等物每天早晚,獨自進關一次,為的是要觸目興懷居安思危,以免受著榮華富貴的迷惑今天每個信徒,也要如此思想神的慈愛,思想神的作為

現在要注意思念神的益處,詩人大衛說:「我的心就像飽足了骨髓肥油」大衛在本篇的開頭是說「乾旱疲乏無水之地」 (1),現在卻說「飽足了骨髓肥油」,兩相比較,可以顯明大衛生活中屬世與屬靈的兩個領域的對照與獨立的情形他雖然遭遇追逐生活的危難,卻不會妨礙他在夜裡儆醒思念扶持他的神的寶貴究竟飽足了骨髓肥油是怎樣的呢?是豐富的,是滿 足的惟獨主能使人豐富,也使人滿足祂不但像水能解渴, 像餅能充饑;祂更像「骨髓肥油」,能使我們得豐富,得飽足大衛在別的詩篇裡也說:「神啊,你的慈愛何其寶貴!世人必投靠在你翅膀的蔭下他們必因你殿裡的肥甘得以飽足;你也必叫他們喝你樂河的水。」(詩三十六7〜8)又說:「在你面前有滿足的喜樂;在你右手中有永遠的福樂。」詩十六11一個 人思想神的結果,是心滿足靈快樂真是感謝讚美主!

4.讚美神67節)

大衛在上文說他要頌贊神,這是表明他當時在神面前感覺到神的慈愛比生命更好說的;如今他還要在人面前讚美神, 結出嘴唇的果子來榮耀神他「就在神翅膀的蔭下歡呼。」原來神的蔭下是全能者的蔭下(詩九十一2,所以神的蔭下是他存活之處(哀四20,是他躲避災難之處(詩五十七1,是他得保護之處詩十七8)。總而言之,神翅膀的蔭下是最安全和溫暖的地方

究竟應當如何跟隨神呢?大衛向神禱吿說:「我心緊緊跟隨你」這句話雖然簡短,卻有深長的意義:請注意,大衛所著重的是「我」不是別人,乃是自己。在跟隨神的事上,不是只在關心別人,勉勵別人,卻忽略了自己(約二十一1822)。 有一次,一位信徒為他一位冷漠退後的朋友難過,勉勵他,為他禱告,求神使他回頭熱心愛主過了幾個月,他的朋友果然回頭熱心起來了 ;但他自己卻反倒冷淡退後了!因此,他的朋友反為他代禱,求主使他離開不冷不熱的地步這話傳到他的耳中,他的心很受感動,徹底悔改,恢復起初的愛心請再注意,大衛所注重的,不是僅在嘴唇上跟隨主,乃是他的「心」跟隨主因為他深深的知道,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四23)。倘若他的嘴唇跟隨神,心卻遠離神,有甚麼益處呢(太 十五8?猶大是用嘴親主,心和生活卻與主背道而馳甚至於賣主于敵人之手,真作我們的鑒戒(路二十二4748)。還要注意,大衛是願意「緊緊」跟隨神大衛的跟隨神,如同以利沙跟隨以利亞一樣,從伯特利往耶利哥,從耶利哥往約但河,都是始終寸步不離無怪結果以利亞應許他所求的,使他得了加倍的靈感王下二114。然而歷代以來,卻有多少人像彼得一樣,「遠遠的跟著耶穌」彼得遠遠跟隨主的結果,這一連三次在人面前否認主(太二十六586975!遠遠跟隨主的結果,就是跌倒,否認主,這是何等可怕的結果!

我們還要看羅得的妻子,因為她沒有緊緊跟隨神所差遣的天使,落在天使與眾人之後:「在後邊」;她落在後邊,越落越遠,以致回頭一看,就變成一根鹽柱創十九26)。這事真可作為我們的鑒戒。如果一個小孩子走路的時候,不是緊緊的跟隨父母,而遠遠的跟著,就可能會發生危險。所以我們跟隨主,必須緊緊的跟隨,惟恐或失,這樣,即使偶然跌倒,隨時有主的扶持,重新得力,奔跑靈程。

大衛為甚麼要讚美神呢?請聽他自己解釋說:「因為你曾幫助我」感謝神,只有這個理由,就足以叫大衛以歡樂的嘴唇讚美神了聖經論到因神的幫助,而使我們歡呼讚美最詳細的,莫過於詩篇一百四十六篇本篇的開端,就一連多次要人讚美神,用心讚美神,一生要讚美神,還活的時候要歌頌神為甚麼呢?大衛首先說明,人不足恃34節)。世上的人,對於我們的需要,深覺愛莫能助;雖貴為君王,他的權力有限,即或幫助,都不能久遠因為他不能自救己命,他的氣一斷,就歸回塵土,他的計畫,就都粉碎了(參詩一一八69)。接著,大衛又說明,惟主可靠510節)神的幫助為甚麼最可靠呢!因為神是全能的祂是創造的主,是無所不能的 (6節上)神也是信實的,祂的應許,是絕對可靠的6節 下)「我們縱然失信,祂仍是可信的,因為他不能背乎自己。」(提後二13神也是慈愛的,無論受屈的,饑餓的,被囚的,瞎眼的,被壓的,寄居的,孤單的,主都幫助;無論身體的疾病,靈性的痛苦,主都肯醫治拯救79節)神又是公義的義人神喜愛他,都使惡人道路彎曲8節下9節下)那就是說,神使惡人的計謀失敗,不能達到目的神更是永遠的,世上的君王是暫時的神卻要作王直到永遠,直到萬代 (10節上)「耶和華在天上立定寶座;他的權柄統管萬有。」 (詩一O三19)「神啊,你的寶座是永永遠遠的;你的國權是正 至直的。(詩四十五6)神的寶座既然立在天上,又是永永遠遠的,可見祂的寶座永不被推翻,祂的權柄也永不被更易祂永遠能夠幫助祂的百姓,祂必賜力量給祂的百姓,賜平安的福給祂的百姓(詩二十九1011。因此,無怪詩人最後的結論,還是勸人要讚美神:「你們要讚美耶和華」

神既是幫助我們的,那麼我們應當如何表示呢?請聽大衛的回答:「耶和華是我的力量,是我的盾牌;我心裡倚靠祂就得幫助。」(詩二十八7神是我們看不見的一種力量,這種力量不是體力,是心力,所以大衛說:「我心裡倚靠祂就得幫助。」一個人的心力一弱,甚麼事都無能力去做,想勉強自己剛強起來也是徒然這種心裡的力量,可在密室中與神交通而獲得保羅勸勉提摩太說:「我兒啊,你要在基督耶穌的恩典上剛強起來。」提後二1)保羅知道那個「剛強」與主的恩典不能分開的請原諒我作一點見證,抗戰勝利後三年,我因華南宣道會敎會事務在身,責任繁重,以致身體虛弱,深覺必須從廣西辭職返回家鄉汕頭休息那知各處同工同道一聞這個消息,故一致懇切挽留;而蒙任主席趙牧柳塘更是流淚的勸我說:「我年紀老邁,不能作甚麼,華南敎會的重任,都寄託在你身上如果你離開了,誰來承擔呢?至於你自己方面,一且辭職回鄉,一家五口的生活將如何解決呢?所以我勸你務要謹慎行事,不要貿然決定。」我聽了趙牧的這番話,心裡有些動搖,不知何去何從;於是在神面前我懇切禱告後,心裡驟然有 一種倚靠,詩篇一百二十一篇1節的應許,忽然臨到:「我要向山舉目,我的幫助從何而來?」憑著這個應許,我心裡有一種力量,於是堅決辭去一切職務,離開柳州,經梧州廣州,抵達自己的家鄉汕頭在汕頭有數年之久,雖然有時感覺山窮水盡疑無路;然而卻是經歷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神實現祂的應許, 始終供給我的需用。因著那次寶貴的經歷,使我越發要時常發 出讚美的聲音

如今且看詩人大衛述說他是如何讚美神,他說:「我就在你翅膀的蔭下歡呼」。上節詩人說:「我也要以歡樂的嘴唇讚美你」,這裡卻說:「我就在你翅膀的蔭下歡呼。」往事如今事之師,神既曾幫助他,就鼓勵他在神的翅膀蔭下歡呼神翅膀的蔭下是最安全最溫暖的地方,還有比這與神更近的地方麼?有一次,一座樓失火,人都逃走出去了,只有一隻母雞和一群小雞找不到門路出去不多的工夫,火勢猛烈,這母雞便叫一群小雞到高牆底下母雞張開翅膀,所有小雞都藏在牠翅膀底下,火星不斷的落在母雞身上,但牠忍痛不動,因為牠愛這群小雞,想要救牠們第二天火熄了,好些人來收拾燒過的東西,他們看見一隻母雞被火燒黑了,就用腳一踢;不料一群小雞活生生的跑出來,一個也沒有受傷,而且不約而同的吱吱喳喳的叫起來了。讀者當知道,主耶穌也願意救我們,好像母雞 把小雞藏在翅膀的蔭下(太二十三37。這樣的愛是十分安 全,十分溫暖的因此,我們要效法大衛,以歡笑的嘴唇讚美神,在神翅膀的蔭下歡呼再者,在神翅膀的蔭下,不只指救贖方面,也是指保護方面聖經給我們看見,神的蔭下是全能者的蔭下(詩九十一2,神的蔭下是我們存活之處(哀四20), 也是保護我們之處詩十七8。所以我們要投靠在翅膀的蔭,等到災害過去(詩五十七1)。回憶抗戰末期,兄弟在杭州建道聖經學院監督職有一天,忽聞日軍沿西江打入廣西梧州;不得已,於三日內結束學院,遣散所有學生,我和趙柳塘牧師以及另一位弟兄一家,一同逃難到桂平北區的南淥迨抵南緣後,消息極嚴重聞日軍不只攻下梧州,且已沿江而上,務要打通柳梧航線;於是我們又趕快離開南淥,逃至更深入的鄉間我們一面逃難,一面背誦金句,所背誦的金句,只有一節,就是詩篇五十七篇1節:「神啊,求你憐憫我憐憫我!感謝神,憑著祂的應許,使我們得著意外的平安,因為日軍到來,我們不致受騒擾,該處是土匪的發源地,我們卻始終蒙神保守深信凡與我有同樣經歷的人,都要與我一同高聲讚美神的

現在再回頭來思想「我就在翅膀的蔭下歡呼」這句話,大衛從他的經驗中,深知神是他的翅膀,又從他心靈的深處,發出讚美的聲音大衛常以讚美神來解決一切的危難當我們讚美神的時候,祂就立刻施行拯救,施展祂大能的膀臂來幫助我們在人看來,我們好像置身於曠野,毫無保障;可是我們自己知道,當我們讚美神的時候,我們就如置身於神的翅膀蔭下,覺得平安穩妥「歡歡喜喜的坐在祂的蔭下」(歌二3歡呼讚美舊約約沙法王的時代,有亞蘭的大軍來攻擊他,約沙法便懼怕,定意尋求耶和華,在猶大全地宣吿禁食;接著約沙法又設立歌唱的人,使他們穿上聖潔的禮服,走在軍前讚美耶和華眾人方唱歌讚美的時候,耶和華就派伏兵擊殺那來攻擊猶大的敵軍,他們就被打敗了(代下二十1〜23)

()尋求神的結果811節)

1.滿有力量8節下)

大衛說:「你的右手扶持我」這就給我們看見,尋求神的第一個結果,就是滿有力量因為神既用右手扶持他,當然有無比的力量了我們知道人的右手的力量比左手的力量大照樣,聖經每逢提到神無窮的力量時,總是用右手來形容,例如神應許幫助祂的百姓時,說:「你不要害怕,因為我與你同在……我必堅固你,我必幫助你;我必用我公義的右手扶持你。」(賽四十一10彼得論到神叫主耶穌從死裡復活,是神用右手高舉(徒二3233);保羅卻解釋說:是神在基督身上所運行的大能大力,使他從死裡復活」(弗一20)。感謝神,祂賜給尋求祂的人滿有力量

讓我們再留心本節上半的話:「我心緊緊地跟隨你;你的右手扶持我」8節)先是「我心緊緊地跟隨你」,後才「你的右手扶持我」神的右手只能扶持那些跟隨祂的人假若我們沒有好好地跟隨主,神的右手怎能扶持我們呢?

2.最後勝利910節)

詩人雖然逃難到曠野,在乾旱疲乏無水之地,卻因渴想神;切慕神而仍然平安;但那些尋索要滅他命的惡人,反而往地底下去走「被刀劍所殺被野狗所吃」如果我們參考撒母耳記下十八章618節,便可以知道,大衛逃難到曠野時,押沙龍追襲大衛;大衛的兵就出到田野迎著以色列人,在以法蓮樹林裡交戰以色列人敗在大衛的僕人面前,那日陣亡的甚多, 押沙龍自己騎著騾子,從大橡樹密枝底下經過,他的頭髮被樹枝繞住,就懸掛起來,所騎的騾子便離他去了 !有個人看見, 就吿訴約押說,我看見押沙龍掛在橡樹上了約押手拿三杆短槍,趁押沙龍在橡樹上還活著,就剌透他的心活活的殺死他!以後又將押沙龍丟在林中一個大坑裡上頭堆起一大堆石。押沙龍的敗兵被殺以後,可能就被野狗所吃這樣看來, 可見我們的心若在尋求神,便不必害怕那些尋索要滅我們的敵人,因為最後勝利是屬於我們的(羅八3537)。

3.因神歡喜(11節)

本節可說是全篇的結束,也可以說是全篇的最高峯大衛在尋求神中看見神的能力和榮耀(2節),也認識神的慈愛比生命更好3節),他也知道他的心像飽足了骨髓肥油6節),他又在神翅膀的蔭下歡呼7節丨,神的右手扶持他(8),尋索他命的仇敵又大大慘敗910節);於是他總括了一句, 「王必因神歡喜」他所以歡喜,是因神歡喜,誇口的指著神誇口11節上)君王如此,其他的人何獨不然?神的恩賜固然是好,可是把恩賜給我們的神更好所以無論誰,都不可拿人誇口林前三21,應當指著主誇口林前一31)。詩人既然因神歡喜,指著神誇口,仇敵當然啞口無言了 :「因為說謊之人的口,必被塞住。」當時押沙龍迷惑人心,擴動民眾背叛大衛,最後,他的口必被塞住所以仇敵雖然兇猛,王的心中, 視若無物他的心,他的思想,別有所用;仇敵的逼害,也不能困擾他的心情今天每個屬神的兒女,應當以神為樂(羅五11),因靠耶和華而得的喜樂,是我們的力量(尼八10,雖然無花果樹不發旺,葡萄樹不結果,橄欖樹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糧食,圈中絕了羊,棚內也沒有牛;然而我們要因耶和華歡欣,因救我們的神喜樂(哈三1718)。原來尋求神所得的勝利是永久的,有一天惡人的口都關閉無言,宇宙卻要充滿讚美神的聲音哈利路亞!

從前有一個青年信徒,因為遭遇一種極大的挫折,以致心灰意冷,躊躇不前,面孔常露沮喪;甚至日出日落,天氣陰晴,都能影響他的心情一天當他守晨時,讀到以賽亞書四十 五章57節:「我是耶和華,在我以外並沒有別神……我造光,又造暗;我施平安,又降災禍;造作這一切的是我—耶和華」,很受感動,覺得該在凡事上讚美神的名。因此,他就定規每天開始工作之時,在一切事上讚美神。這樣,一天當中他就覺得有主同在,對所遇見的人也比平時熱誠,工作也格外有趣,成績也很滿意如此一直繼續了好幾年。因著讚美,生活有了新的氣象,工作感到輕省許多,信心和勇敢增加,更有忍耐和平安,真有說不盡的好處。甚願我們能在任何環境中, 都以神為樂,因救我們的神喜樂;因著讚美,我們的生活有新的氣象

實在說來,我們尋求神之所以因神歡喜,乃是因為神賞賜那尋求祂的人希伯來書的著者說:「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因為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且信祂賞賜那尋求祂的人。」(來十一6)這裡給我們看見,凡到神面前來的人, 不但信有神,而且相信這神乃是一位慈愛良善喜歡人向祂求樂意施恩給人的神英文聖經這句話是譯作:「並且祂是那些尋求祂的人的一個獎品」更合原文,意思就是神要將祂自己當作獎品,賞賜給那殷勤尋求祂的人他們必比別人更多的認識神,得著神參腓三1214)。既然更能認識神得著神,神當然也向他們顯出祂奇妙的作為來曾經做過罪犯的葛多馬傳敎士,說到他母親不住為他禱吿的一段動人故事一次,他母親接到他在獄中去世的電報,請示如何處理他的屍體這消息使他的母親頓時目瞪口呆,隨即翻開這節經文跪下禱吿說:「神啊!我得確實相信,你要賞賜那尋求你的人我深深覺得,當我還活著的時候,要親眼看見葛多馬悔改宣揚主道;但是如今這電報卻報吿他離世的消息主啊!哪樣可靠 ?電報呢?還是你的應許呢?她最後以勝利的姿態站起來,寫了一張字條送到監獄說:「一定是你們弄錯了,我的兒 子沒有死」結果發現監獄當局真是弄錯了,葛多馬仍然活著!後來葛多馬悔改歸主並且成為一個福音的使者甚願我們實行尋求神,因為神賞賜那尋求祂的人。

―― 楊濬哲《詩篇選讀》

 

 

神阿,你是我的神(六三1~11)(臺北靈糧堂)

 

『神阿,你是我的神』(v.1)詩人用一個非常深刻的描述,開宗明義的說明與神的關係,這樣的說法,經常出現在詩篇的信息之中,許多時候基督徒忘了與神的關係,詩人如此親切的、深刻的描述與神的關係─『我的神』。到底『我的神』對基督徒有什麼意義呢?詩人將與神的關係個人化了,這是我們讀詩篇所發現的一件非常奇妙的事。當你發現神是『我的神』的時候,心都會跳一下,因為這是基督徒得勝蒙福的關鍵,神也樂意作我們的神,祂樂意與我們建立更親密的個別關係。

詩人在這篇詩篇中告訴我們一件重要的事─神,是我的神。我們不禁想要從這篇詩中更深的去瞭解如何與神建立親密的關係?如何去享受與神個別化的關係?我們常受教要渴慕神,詩人在這裡就非常具體的教導我們如何渴慕神。(1)切切尋求。不論在什麼環境中,心中所最在乎的是神,即便環境非常的困難,面臨極大的艱難,心中所想的不是如何解決眼前的困境,詩人說,『我渴想神,我的心切慕你』(v.1)。我們自問對神的渴慕是否在我生活中的第一優先?渴慕神,並不是每天要讀經禱告幾小時才算渴慕神,十幾年前在教會界廣被推薦的一本書中有一句話幫助我們如何明白神的心意『若耶穌在你的情況,祂會怎麼做?』,這就是渴慕?在這個快速的時代,什麼都講求速成,但渴慕神卻速成不了的,若我們常問『主,你怎樣想?你會怎麼做?你會如何反應?…』我們已能瞭解詩人在此描寫他怎樣渴慕神了。(2)常常思想。思想像是一個戰場,是惡者用盡一切方式要佔據的,為什麼呢?因為思想會影響行為,行為會成為習慣。為什麼商人要在電視上花大把鈔票做廣告,而且是重複不斷的播出,特別是卡通影片時段的廣告,因此常可以聽到孩子朗朗上口的是廣告詞,這已是侵略了思想的領域了,下一步就會影響行為,接著就不需要再細述了。詩人不論在什麼時候(夜更的時候),即使在床上,都在思想你()。試問我們會在什麼時候思想神的話呢?是只有清晨或晚間靈修時嗎?第6節,詩人告訴我們思想神的話的滿足,『我的心就像飽足了足髓肥油』。我們有多少時候對主話語的反應有如此滿足的感受呢?我們太忙了,忙得沒有時間停下來想一想,讓聖靈有點時間工作,若是少了這樣的時間,我們靈修禱讀的聖經無法成為我們的幫助。(3)緊緊跟隨。跟隨是一個意志的決定,詩人為何要緊緊的跟隨神呢?因他有個人化的經驗,從他的描述中我們看見他經驗過『神的慈愛比生命更好』(v.3),『我的心就像飽足了骨髓肥油』(v.6),『因你曾幫助我』(v.7)『你的右手扶持我』(v.8);任何人能有其中一項的體驗,相信我們也會對主有同樣的委身。

主樂意我們經驗祂,與祂有個人化的關係,詩人所體驗過的經驗,在今天,我們也可以有同樣經驗。

默想

在我的信仰歷程中,有那些個人化的經驗?

回應

主,我渴慕在今天再一次經驗你的真實。

 

 

默然等候、專心尋求(六十二篇1節~六十三篇11)(臺北基督之家)

 

分享:

這兩篇詩都是寫在大衛受到兒子押沙龍和好友亞希多弗背叛,情況危急之時。詩中表露了詩人雖悲痛萬分,卻仍然專心的尋找神(六十三篇)、靜默的倚靠神(六十二篇)

「安靜」是一種偉大的力量,但卻不容易做到。一個人可以不說話,但未必能「我的心默默無聲,專等候神。」在安靜時刻,我們就會發現自己的內心思緒何等吵雜,意念何其紛亂,差不多沒有一刻能安靜。

但為什麼詩人能默然等候(六十二5)?因為他知道惟有「祂是我的磐石,我的拯救。」(六十二2),能救我脫離危險,祂是我的盼望(六十二5),使我深知黑暗最深,亦是黎明將臨時刻;神是我們的避難所(六十二8),我在無力、危急時,可投靠在祂翅膀蔭下;神是我的辯護(六十二1112),有時我愈開口說話,反而情勢愈糟糕,然而伸冤在主,祂必照著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羅二6),因此,我可安然等候神的時間成就。

所以,在曠野危難、心靈枯乾時,詩人首先想到的是尋求神(六十三1)。大衛曾在會幕中經歷過神的榮耀,但他不以此為滿足,他希望借著曠野的經歷,再看見神的榮耀,如同他在會幕中一般。其次,他稱頌神。「我還活的時候要這樣稱頌我也要以歡樂的嘴唇讚美禰。」(六十三45),最後,縱然環境尚未轉變,詩人已能在神裡面喜樂(六十三11),外面環境的變動,卻無法奪去他內在的喜樂與滿足。

認識神的性情,知道祂必然不離棄尋求祂的人,所以,詩人敢於「默然等候」敢於「揚聲讚美」。今天,當你在人、事、環境都遭遇難處時,要認識神,好得著等候主的能力,並得著看見神作為的機會。

回應:主啊!求禰約束我的口,使我能默然等候禰,好看見禰奇妙的作為;求禰讓我在人生曠野路時,能尋見禰的面與禰的能力,好能揚聲讚美禰的作為。奉耶穌的名求,阿們!

禱讀:詩篇六十二篇57

5 我的心哪,你當默默無聲,專等候 神,因為我的盼望是從祂而來。
7 
我的拯救、我的榮耀都在乎 神;我力量的磐石、我的避難所都在乎 神。

 

 

比生命更美(63)(香港讀經會)

 

祈禱:   主啊!你對我的愛何等長𡚸高深,我承認愛你不足夠,求你賜給我一個切切渴想你的心。

 

大衛在曠野飄流的日子,不但寫出信心之歌,更譜寫了對神的愛歌。

1.思慕神:大衛在曠野流離,生活在乾涸無水之地,自然對水充滿渴想。但大衛對神的渴想,比對水的渴想更甚。詩人用「切切尋求你」、「我渴想你」、「我的心切慕你」再三強調對神的思慕。他在任何時間想起神的時候,心裡就充滿喜樂和滿足(5-6),好像飽足了的骨髓肥油。

2.頌贊神:大衛回想以往在聖所中敬拜親近神,經歷神的大能和榮耀。大衛多次生命危在旦夕,都蒙神拯救,經歷神的慈愛和信實。因此,雖然現在不能在聖所中敬拜,但大衛仍要讚美神,歌頌神。不論環境怎樣改變,在有生之年,他仍堅持:「我的嘴唇要頌贊你,我還活的時候要這樣稱頌你;我要奉你的名舉手。」

3.以神為樂:雖然大衛過著居無定所的生活,又被掃羅追殺,但他並不以性命為念,因神的慈愛比生命更美好。大衛的心緊靠神,神是他的喜樂滿足;正因如此,就算在乾旱疲乏無水之地,也能唱出歡樂的頌歌!

「你們要嘗嘗主恩的滋味,便知道祂是美善;投靠祂的人有福了!」(詩348)大衛深嘗主恩的滋味,被神的美善和慈愛所觸動,因而說:「你的慈愛比生命更美好……」這是以愛還愛。弟兄姊妹們,讓我們反省一下:你有嘗過主恩的滋味嗎?那麼,你以為生命中甚麼是最美好的?是神的愛嗎?還是在世界上你別有所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