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詩篇第六十七篇短篇信息

 

目錄:

頌讚神恩遍全地(楊震宇)

心中所願(劉銳光)

萬國得知神的救恩(朱韜樞)

願列邦、萬民都稱讚、敬畏神(六七1~7)(臺北靈糧堂)

經歷與分享(六十七篇17)(臺北基督之家)

藉我賜恩福(67)(香港讀經會)

 

 

頌讚神恩遍全地(楊震宇)

 

鑰句:願神…賜福與我們

背景:《詩篇》第六十七篇:本篇詩的標題是「一篇詩歌,交與伶長,用絲絃的樂器。」本篇詩是以絲絃的樂器來伴奏或唱詠,絲絃的樂器主要是絃琴和瑟,音色比較忬情柔和。本詩歌可能使用對唱的方式,由祭司領唱(12467);然後會眾同唱(35)。詩歌的結束和開頭一樣,表達了渴望得到神的祝福。

提要:本篇是願神在萬邦全民中都得著榮耀和頌讚的禱告。在此篇,我們看見神要賜福萬國萬民,詩人首先為此祈求神的憐憫和賜福,好使世人知道祂救恩的道路,並願人們因神的公義而正直的審判來讚美祂;接著,他願世界的各國來稱讚神,因為神賜福其民,土地生產豐富;末了,他呼召全地的萬民都當敬畏祂,因為神要賜福我們。全詩分為三段:

()求神賜福(12) ──願神憐憫我們,賜福與我們;

()萬民歡呼(35) ──神啊,願列邦稱讚祢,願萬民都稱讚祢;

()全地蒙福(67) ──神要賜福與我們,地的四極都要敬畏他。

鑰節:【詩六十七1】「願神憐憫我們,賜福與我們,用臉光照我們。」

鑰點:本篇我們看見神要賜福萬國萬民。在這篇讚美的禱告中,詩人一口氣說了六個「願」(135);三次提及神的「賜福」(167);四次強調對神的「稱讚」(原文「yadah」,含讚美與感謝之意)(35)。所以本篇詩被稱為舊約的主禱文。詩人禱告之目的:(1)求神使世界萬國得知神的救恩,和(2)願萬國萬民都歡喜快樂稱頌神。因為神無意以以色列為祂祝福的終點,卻要他們作一個渠道,讓全世界都要蒙福。此外,聖經中普世救恩的預言和應許,都包藏在詩人的禱告中。本詩最後兩節預言千禧年國度的榮景,到那日以色列全家必得救,萬民列邦都蒙恩,都要向神獻上最大的讚美。親愛的,詩人的禱告也正是你所當祈求的。

今日鑰節提到「願神憐憫我們,賜福與我們,用臉光照我們這句主要回應了亞倫的祝福:「願耶和華保護。願耶和華使祂的臉光照你,賜恩給你。願耶和華向你仰臉,賜你平安」(民六2426)。詩人提到三個祈求:(1)求神憐憫,(2)求神賜福,(3)求神光照,好叫萬國、萬民也能同享祂的救恩,因而使全地的人都來敬拜、讚美、敬畏神。在這裏,我們看到我們蒙神的「憐憫」「賜福」「光照」的結果,是使人認識祂的救恩、公正、祝福,因此快樂歡呼,並且敬畏神。這正是神祝福我們的目的,好使我們成為別人的祝福,和人分享神的救恩。親愛的,今天福音事工是每一位聖徒的責任。願神使我們的心懷更加擴闊,更體會救主救人靈魂的心腸,把福音傳到萬國(太二十八1820)。讓我們藉著救主,聖靈,與聖經的力量,加入使人認識神的「憐憫、賜福、光照」的行列吧!

不認識神是可怕的事】譬如說,用飛機把一個亞瑪遜河的土人送到倫敦,一聲不響留他在特拉法加廣場(Trafalgar Square),他不懂英文,也不認識英國,讓他自生自滅,豈不殘忍?同樣,我們若要生存在世上,竟不認識那位擁有並管理這世界的神,對自己也很殘忍。對不認識神的人來說,這世界就變成一個陌生、瘋狂、痛苦的地方,活在其中也成為令人失望、可怕的事情。──巴刻

這首詩篇充滿著期望,盼待人類的救恩。如果真是有這種普世的期望——全地都敬畏耶和華,那麼,那中只要選民蒙福的自私想法,就會消失了。」──邁爾

默想:「神要賜福與我們,地的四極都要敬畏祂」(7)。詩人相信神必賜福給萬民,以此向萬國作見證。同樣,神的兒女蒙神賜福,就有責任將福音的福分帶給所有人。親愛的,在人生的過程中,你或多或少都經歷過神豐富的祝福,但你如何回應神的賜福呢?你有否向周圍的家人、朋友傳揚福音,分享神的祝福?還是只顧自己,徒受主恩呢?

禱告:神啊,願祢使我成為蒙福的人,也成為將祢的祝福帶給別人的器皿。我願意用我的一生,使人認識祢,得知祢的救恩。阿們!

── 楊震宇《讓我們在詩篇中遇見神》

 

 

心中所願(劉銳光)

 

    「願」這個字在這篇詩中共出現六次,可見這是詩人心中的願望。人人心中都有願望,詩人心中的願望明顯與一般人心中的願望有所不同。
. 願神施恩 (v.1-2)
   
「願神憐憫我們,賜福與我們,用臉光照我們」,這是有關對神的願望,總意就是願神向人施恩。
   
願神憐憫。人很需要神的憐憫,因為若沒有神的憐憫,我們這些軟弱的人沒有一個可以在神面前站立得住。人很需要神的憐憫,因為神若稍為收回祂的憐憫,人就在祂的面前無所得。神若稍為收回健康,人就被身體的軟弱所困。神若收回智慧,人就變得癡呆。如果你今天活得好,其實是因為有神的憐憫。
   
願神賜福。人也很需要神所賜的福,因為從祂而來的福才是真正的福。祂所賜的福有什麼特別?所羅門曾說:「耶和華所賜的福、使人富足; 並不加上憂慮」(箴言十22),這就是神所賜的福特別的地方。也許表面上沒有什麼分別,不同的是,神所賜的福是不加上憂慮的。沒有憂慮的福才是真正的福,才是真正的富足!
   
願神光照。人更需要光照,有神的光照,人才能看見,因為我們常是瞎眼的。有時只見近處的,有時連近處的也看不見,發生在我們周圍,發生在我們身上,我們也看不見。神向我們施了恩也看不見,也不知道。
   
當神這樣向人施恩的時候,人就知道神的道路,也知道祂的救恩。神賜福了,又施下憐憫了,再加上祂的光照,人就會發現原來神的道路是這麼美好,神是這麼的愛人,向人類施拯救。
   
詩人這願望是否已經實現在你我身上?你我是否已經被神光照而看見神在你我身上所作的奇妙工作?詩人這願望是否也是我們的願望?願別人也能知道神的美善。
. 願人稱讚神 (v.3-7)                                     
   
「神阿,願列邦稱讚你; 願萬民都稱讚你」(v.35),詩人希望世上所有的人都能稱讚神,都能因神而歡喜快樂,都能敬畏祂。
   
當人都能稱讚神,向神歡呼的時候,世上就必充滿平和,歡笑。世上就再沒有暴戾,沒有爭鬥,這是何等美好。
   
人為什麼會稱讚神?因為祂按公義審判人,以公義引導世人(v.4),人走在公義的路上,怎能不快樂?怎能不讚美?今天人痛苦,就是因為這世界沒有公義,連審判的地方也沒有公義。但是神若掌權,祂就必以公義治理世界,使人活得快樂。
   
人為什麼會讚美神?因為神已賜福給世界。祂使地土能出產和種植各樣的食物,供應千千萬萬的人,使人存活。祂向人類施下各種各樣的福氣,就如從天降雨,賞賜豐年。四季的更替,使人各適其適。神實在使萬物成為美好。
   
你我活在世上,是否也經歷過神這樣的恩福?
   
神誠然已向世人顯明祂種種的恩典了,然而人怎能知道呢?那就真需要神的光照了。我們需要神開我們的眼睛,看見祂是神,是向人施恩的神,這樣人就必會向神歌頌讚美。                                                    
―― 劉銳光《詩篇默想》

 

 

萬國得知神的救恩(朱韜樞)

 

第八段 經歷地方教會是造在山上的城

第六十七篇導言

  六十七篇是一首向全地宣告神的道路和神的救恩的詩,這個宣告是那些住在神的見證裡的聖徒所見證出來的。詩人在開頭的時候說,「願神憐憫我們,賜福與我們,用臉光照我們。」神哪,如果我要叫萬國知道你,我就願意三一神有許多的工作,所以父神啊,你憐憫我們!子神啊,賜福給我們!靈神啊,光照我們!憐憫是從父神來的,福分是從子神來的,光照是從靈神來的。三一神在我們身上的工作,是叫我們在地方教會裡成為世上的光。這時候的教會,就成為一個光,就像主說的,你們是世上的光,城照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這時候的教會是不能隱藏的,乃成為一個山上的見證了。

  詩人說,因著神見證的光,也就是地方教會的光,列邦要稱讚神,萬民要稱讚神,萬國也都快樂歡呼,因著神藉著一處處地方教會的生活,祂就引導世上的萬國。今天對這些事,我們好像看不見;但事實上,一個建造復興的教會,是要有這樣的影響,至少你應該有這樣的經驗。記得我在軍校讀書的時候,下了課,人聚在一起所談的事是汙穢到極點的;但我一進去,人馬上安靜了,有人就說:耶穌來了,不要再講了。大家都知道這裡有一個屬神的人,把神流露出來的人,有他在這裡,我們不能隨便,因為地方教會是以生活來引導世上的萬國。這時候,神的見證也藉著那些活在神見證裡的人,生發出各種的豐富。這時候,教會的豐富從各面顯出來了,所以「地己經出了土產」。也就是說,神的子民根據他們的所是生發出一切的豐盛。從你身上長出一些,從他身上長出一些,整個教會藉著聖徒們一個個這樣愛主,這樣住在錫安,就把這位活神的各方各面都長出也見證出來了。現在,詩人不得不宣告說,「神要賜福與我們,地的四極都要敬畏祂。」

第六十七篇經文

  一至七節,「願神憐憫我們,賜福與我們,用臉光照我們,好叫世界得知你的道路,萬國得知你的救恩。神啊,願列邦稱讚你!願萬民都稱讚你!願萬國都快樂歡呼;因為你必按公正審判萬民,引導世上的萬國。神啊,願列邦稱讚你!願萬民都稱讚你!地己經出了土產;神 ── 就是我們的神要賜福與我們。神要賜福與我們;地的四極都要敬畏祂!」

  這首詩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你摸著這首詩的意境,你就會說:主啊,太榮耀了,太好了,你太值得頌讚,也太配得頌讚了!這樣,就帶進下面的六八篇,在地方教會中經歷基督的升天和教會的建造。六八篇是詩篇中非常重要的一篇,那裡面所描述的,是新約中地方教會的實際,實在是太豐富了。求主憐憫我們!(韜)

――朱韜樞《詩篇中的教會生活(卷二)

 

 

願列邦、萬民都稱讚、敬畏神(六七1~7)(臺北靈糧堂)

 

每一位基督徒,在人生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經驗過神的祝福,從聖經的啟示及前輩先賢、弟兄姊妹的見證中,我們都相信神樂意施恩給我們,因為祂愛我們;有時我們看自己,覺得神愛我們真是沒有條件的,因為,按某些標準來看,我們常覺得自己不可愛,甚至也不配被神所愛,但是神為什麼仍然毫不吝惜祂的愛呢?聖經在不同的地方多次提到神為什麼愛我們,有時我們看到神就是要愛我們,不是條件式的,不是因果式的,因為祂就是決定要愛我們。

在我們信仰的歷程中,我們首先是經歷了神的愛,之後,我們想找一點自己值得被神愛的理由而不得時,就會對神的愛產生更大的敬畏和感恩,再來我們會想問一個問題:主,我怎樣報答你的愛?從神呼召亞伯蘭(亞伯拉罕),離開本族、本地、父家時,就啟示神的賜福是有偉大的計畫的。也看見了蒙恩的人,可以如何回應神的愛。

本篇詩篇正是讓我看見神計畫的摘要或是精華的所在。第16節描述神如何賜福我們,不論是精神層面或是物質層面,主都賜福。第27節就是我們蒙福後的結果。世界,萬國、地的四極可以從我們的經驗裡看到什麼或有什麼反應呢?他們可以得知神的道路,神的救恩(v.2),也因此快樂歡呼(v.4),之後就是對神的敬畏(v.7)

親愛的弟兄姊妹,不要輕乎或小看神對你的恩典,從創十二1-3以及本篇,我們清楚的可以看見我們在神工作中的角色,我們蒙神賜福不是僅為了自己,我們蒙福除了自己蒙恩之外,我們周圍的人能因我們所蒙的恩典得得好處嗎?主對亞伯拉罕說『萬國要因你得福』的話,也是對你我嘗過主恩滋味的人說的,我的家人、朋友、同事、鄰居、親戚,也可以因我們得福嗎?能因我們而得知『神的道路、神的救恩』嗎?會對神產生敬畏的心嗎?

最近幾年在臺灣的教會界愈來愈注重社區的參與,很多教會漸漸會善用教會現有的資源,經過規劃有計劃的服務社區,也有按著社區的需要發起了『守護天使』的運動,也有許多教會開始在教會所在的社區進行『僕人事奉』。這些行動,比過往教會對外僅辦佈道會更能讓人親近及親切。我們可以非常有創意的分享神的恩典,透過我們的分享,世界才能得知神的道路,神的救恩;而分享神恩典,也是我們蒙恩之人的本分,也是賜福給我們另外的心意。

默想

我可以透過那些方式、那些行動,向我周圍的家人、朋友…分享神的祝福?

回應

感謝主,你是厚賜諸般恩典給我的神,我也願意向我周圍的人分享你的愛和恩典。

 

 

經歷與分享(六十七篇17)(臺北基督之家)

 

分享:

詩篇六十七篇,可說是一首宣教詩篇,它讓我們看到神永恆的計畫,瞭解神在基督裡所為我們預備的救恩,是關乎萬民的救恩。

首先,詩人祈禱求神的祝福。第一節「願神憐憫我們,賜福與我們,用臉光照我們」乃是引用民數記六章2325節,神吩咐大祭司亞倫和他的兒子對以色列百姓的祝福,也是往後的祭司們繼續對百姓沿用的祝福,這是宣告神是一切祝福的源頭。當我們到神面前時,我們需要先認清我們自己的光景:我們可能受到內在的罪惡的轄制,也可能受到外來環境的壓力與仇敵的攻擊而無法自拔、無法自救。我們只能從靈魂的最深處向神發出吶喊:「願神憐憫我們」在羅馬書第八章,保羅也曾這樣的吶喊;當他在神面前捫心自問時,不得不承認在他裡頭,沒有良善,因為「立志為善由得他,只是行出來由不得他。」使他不得不發出一個心靈的吶喊:「我真是苦啊!誰能救我脫離這取死的身體呢?」(羅七14)唯有當我們經歷了神的饒恕與救贖的恩典、與神有了正確的關係之後,我們才能進一步經歷到神的祝福。

在第235節中我們看到,神所賜給我們的福氣,不只是給我們自己享受。神的祝福臨到我們,必然像福杯滿溢一般,要與萬國、萬民、萬邦來分享,好讓眾人在我們身上看到神的作為,也能和我們一樣「認識祂的道路」並經歷「祂的救恩」若你我不胸懷普世,沒有普世宣教的異象,萬國、萬民也不可能一起加入頌贊神的行列。

詩人在第4節很莊重地提醒,神並不是有求必應、一味賜福的神,祂是我們的主、我們的王,對我們也有所期望和要求,如同先知所說的;「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祂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 神同行。」(彌六8)

67節也是一個祈求神祝福的禱告。第6節的「地已經出了土產」是本詩篇中唯一的過去式,說明蒙福的印證,神已經祝福了大地,也必然要同樣地祝福我們,並且借著我們使萬族萬民認識祂、領受祂的祝福,並且敬畏祂,尊祂為萬王之王。

回應:主啊!求禰讓我能成為蒙恩、報恩的人,好讓眾人能因我而得知禰奇妙的作為。奉耶穌的名求,阿們!

禱讀:詩篇六十七篇13

1 願 神憐憫我們,賜福與我們,用臉光照我們,(細拉)
2 
好叫世界得知禰的道路,萬國得知禰的救恩。
3 
 神啊,願列邦稱讚禰!願萬民都稱讚禰!

 

 

藉我賜恩福(67)(香港讀經會)

 

祈禱:   主啊!求你每天提醒我,我要成為你在地上的美好見證,吸引人認識你,歸向你。願萬民都來敬拜你!

 

這是一首以色列人慶祝豐收時獻唱的感恩詩歌,但詩歌的內容卻不限於以色列民,而是指向列邦列國。

1.賜福的神

1節詩人向神的禱告祈求,其實是神對百姓所賜的福。耶和華曉諭摩西去告訴亞倫和他的兒子,為以色列民祝福:「願耶和華賜福給你,保護你。願耶和華使祂的臉光照你,賜恩給你。」(民624-25)賜福是基於神的應許、恩典和憐憫,神樂於賜福給百姓。在舊約時代,神所賜的福是具體易見的如:承受土地和

物阜民豐。第6節的「地已經出了土產」--農作物的收成,要靠風調雨順,絕非單以人力可以控制,正好證明神所賜的福。

2.賜福的目的

詩人再三強調「神要賜福給我們」(6-7上)。神賜福除了基於祂的應許和恩典外,更有深意所在。以色列民要成為神在地上美好的見證:五穀豐收,葡萄新酒,正好說明以色列的神是一位豐足的神,是掌管萬有的主,將來祂要審判萬國萬民。以色列民要引領萬國來到神的面前--「好叫世界得知你的道路,萬國得知你的救恩。」(2)並在將來因神的公義審判而歡喜。

因此,雖然這是一首以色列人的感恩詩歌,頌贊的高潮卻是普世性的:「神啊!願列邦稱讚你!願萬民都稱讚你!」(35

香港某區教會推行了一項「天使行動」,目的是透過不同的活動去祝福和關懷區內的居民。其實,你和我都可以成為「天使」,祝福環繞你身邊的人;教會更可以祝福你所屬的社區。請開始一些具體的行動吧!

「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