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詩篇第七十五篇短篇信息

 

目錄:

宣告神要施行審判(楊震宇)

到日期﹐神必高舉以色列(吳主光)

神在祂居所中的掌權(朱韜樞)

惟有神斷定(七五1~10)(臺北靈糧堂)

審判的主(七十五篇110)(臺北基督之家)

惟有神斷定(75)(香港讀經會)

 

 

宣告神要施行審判(楊震宇)

 

鑰句:惟有神斷定

背景:《詩篇》的詩題「亞薩的詩歌,交與伶長。調用休要毀壞。」這篇禱告極有可能是為記念神救以色列人脫離亞述王西拿基立之手而作(王下十六12~十九37)。有些解經家認為詩篇七十四與七十五兩篇詩是相連的。因為詩篇七十四篇是哀訴,七十五篇是稱頌。七十四篇詩人痛苦地看著聖地、家園被毀,惡人高舉其角自誇;七十五篇詩人宣告神在所定的日子必然興起、施行審判(28)。第七十四篇的禱告,在本詩篇得到回復。耶和華必起來為自己申訴,並且壓制所有不服從的。本詩篇最終前瞻主耶穌返回地上,以公義掌權的歷史時刻。這篇是作者與神的談話,讀時要分辨誰在說話。

提要:本篇是稱頌神作為的禱告。這首詩雖短,但包括讚美、神諭、預言及感恩,使人心靈高升。在這首會眾的感恩詩裏,亞薩讚美將要審判全地的神,警告惡人這審判即將來臨,並誓言要讚美神。全詩分為五段:

()稱謝神的作為(1)──神啊,我們稱謝祢,人都述說祢奇妙的作為;

()宣告神必行審判(25)──我到了所定的日期,必按正直施行審判;

()惡人降卑,義人升高(67)──惟有神斷定,祂使這人降卑,使那人升高;

()警告刑罰惡人(8)──耶和華手裡有杯,其中的酒起沫,杯內滿了攙雜的酒。祂倒出來,地上的惡人必都喝這酒的渣滓,而且喝盡;

()歌頌雅各的神(910)──但我要宣揚,直到永遠,我要歌頌雅各的神。

鑰節:【詩七十五7】「惟有神斷定,祂使這人降卑,使那人升高。」

鑰點:本篇我們看見詩人的禱告以稱謝開始,稱謝主的聖名和祂奇妙的作為,因祂必會施行審判;而以歡呼讚美作為結尾,歌頌雅各的神。上篇亞薩向神問的問題:「敵人辱罵要到幾時呢?」(詩七十四10)。在本篇,耶和華宣稱:「我到了所定的日期,必按正直施行審判」(2)。在這裡「到了所定的日期」是神按計劃的時候,必正直施行審判。在基督徒的生活中,我們的失敗常是因為自己以為有能力得勝;其實,我們需要等候神,完全讓祂來作工。親愛的,在苦難中不可灰心喪志,你要謙卑等候主的拯救,因為神作事有「所定的日期」祂是有計劃的神,祂在你的每一件事,都是以祂的大愛在準備扶持你。「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羅八28)

今日鑰節提到「惟有神斷定」本詩與第七十四篇是一個很強烈的對比。本篇剛好是回答上篇作者「為何」神對惡人審判。詩人首先宣告在所定的日子必然興起、施行審判。但是他更進一步,宣告「惟有神斷定」。由於祂明白萬民的心,祇有這位權威的審判官,有權「斷定」人的命運,誰降卑,誰又升高。祂要將杯中的烈怒倒在惡人的身上,使義人升高。所以,神遞給惡人的苦杯攙雜著咒詛與渣滓;給我們福杯,裡面卻充滿著恩典與慈愛。親愛的,神決不誤事,時期滿足時,祂必施行拯救與審判,因為祂必「斷定」,必有安排,必帶領你渡過一切的困境。 

「這是我們每天一開始的時候應當有的態度。在早晨醒起時,在內室裏,在安靜的默想裏,在熱切的願望和愛慕的禱告裏,以及在每天工作的過程裏,在我們追求順服和聖潔裏,在我們拒絕罪惡和己意裏一一在每件事上都要等候神一一等候接受祂所要賜給的,等候看看祂要作什麼事,等候祂來作我們全能的神。」──慕安得烈

默想:我到了所定的日期,必按正直施行審判」(2)。親愛的,不要懷疑神的時間表和神的智慧,祂所斷定的事,必定在祂預定的時刻成就;要安靜地等待主合適的「時候」與主的「行動」。

禱告:主阿,讓我深信祢終必彰顯大權能,施行拯救與審判,憑信高唱讚美之歌。阿們!

── 楊震宇《讓我們在詩篇中遇見神》

 

 

到日期﹐神必高舉以色列(吳主光)

 

神直接的回答:

 

第七十五篇大綱:

引言:因神應允禱告而稱謝神(75.1

一、神所定的日期來到(75.2-75.3

1.神按日期施行審判

2.全地人民都消化了

3.地的柱子穩立不倒

二、神阻止敵基督得逞(75.4-75.5

1.神阻止狂傲兇惡人

2.神不准他們高舉角

三、高舉由神來定奪(75.6-75.7

1.列國的角不得舉起

2.角高舉由神來斷定

3.神使人降卑或升高

四、神手中大怒的杯(75.8-75.9

1.神手裡有大怒的杯

2.惡人喝盡受到報應

五、神公義的判斷(75.9-75.10

1.主基督永遠宣揚神

2.以色列高舉成強國

 

釋經:

 

引言:因神應允而稱謝神(75.1

75.1(亞薩的詩歌,交與伶長。調用休要毀壞。)

神啊,我們稱謝你,我們稱謝你!因為你的名相近,人都述說你奇妙的作為。

1.這是一首亞薩的詩歌,但卻注明「交與伶長」,並且又特別注明「調用休要毀壞」,很有意思。因為「交與伶長」的意思是「交給詩班長,讓詩班員可以在殿裡歌頌神」。這樣就暗示了,寫這詩的時候,以色列人還未亡國被擄。我們應該希奇,作者竟然在那個時候,已經預知到末世時代,主基督要降臨,消滅敵基督的勢力﹐並將以色列高舉,成為世上最強大的國。所以本詩「調用休要毀壞」,唱起來特別有味道。

2.因為這是一首很明顯的「預言詩」﹐全詩的主體﹐由第3至第10節,都是以「我」這個第一人稱名詞來記敘神自己直接的話,指出「到了神所定的日期」,神就會阻止惡人得逞,卻要判斷義人得高升。這樣的啟示,又很明顯是為回答上述(第74篇)﹐作者向神所呼的冤。所以,這《第三卷》的十七篇詩又串起來﹐組成一個末世預言資訊的現象,是相當明顯的。

3.作者又再一次慣常地﹐以「引言」來帶出全詩的「結論」﹐說:「神啊,我們稱謝你,我們稱謝你!因為你的名相近」。意思是,我們奉你的名向你呼求的時候,你就立即垂聽我們,解救我們,所以現在我們要稱謝你。這裡兩次說「我們稱謝你」,代表真心稱謝,不是隨口說說而已。

3.「人都述說你奇妙的作為。」這句話又表示眾人聚集在大會中,輪流講說神施行拯救的「奇妙作為」﹐就是下文所說,神在「所定的日期」,向全地施行審判,報應地上的惡人。研究起來,在以色列的歷史中,從未發生過類似的事;但若以末世預言來說,這就明顯是指著主基督﹐要在神所定的日期降臨,消滅敵基督和他的大軍,拯救以色列人,並且高舉他們成為世上最強大的國。因為到了那時,就是進入千禧年的時代中,以色列人從各國歸回,成了大會,人人要在這大會中述說神保守拯救他們的「奇妙作為」。

4.神有甚麼「奇妙作為」甚麼)呢?就是下文神直接啟示所講的話,按著字句﹐全部應驗。這樣,(第74篇)的作者向神所發的呼冤,就得到伸雪了。所以我們說,這「引言」其實也是全詩的「結論」。讀者在細讀這詩的時候,必須明白下文的話是「因」,「引言」才是「果」。

 

一、神所定的日期來到(75.2-75.3

75.2我到了所定的日期,必按正直施行審判。75.3地和其上的居民都消化了;我曾立了地的柱子。(細拉)

1.在這裡,「我」字一直出現,直到本詩最後一節為止。按語氣和內容,任何人都會感到,這是神直接說話。表示神將末世的啟示賜給詩的作者。所以這不是一首平凡的詩,而是神直接啟示的詩,價值非常之高。

2.神向作者指出:「到了所定的日期,必按正直施行審判。」這句話好像神聽了上一篇詩的「呼冤」,現在直接回答他。所謂「到了所定的日期」,就是但以理所得到的「七十個七」的啟示。當時但以理也向神呼求,說:「主阿!求你按你的大仁大義﹐使你的怒氣和忿怒轉離你的城耶路撒冷﹐就是你的聖山﹐耶路撒冷和你的子民﹐因我們的罪惡和我們列祖的罪孽﹐被四圍的人羞辱。我們的神阿﹗現在你垂聽僕人的祈禱懇求﹐為自己使臉光照你荒涼的聖所。我的神阿!求你側耳而聽﹐睜眼而看﹐眷顧我們荒涼之地﹐和稱為你名下的城。…求主垂聽﹐求主赦免﹐求主應允而行﹐為你自己不要遲延。我的神阿!因這城和這民﹐都是稱為你名下的。」(但9:16-19)但以理這樣逼切禱告,神就差派天使長加百列﹐立即飛來對但以理說:

「為你本國之民﹐和你聖城﹐已經定了七十個七(意思是神「所定的日期」,還有四百九十年才到)。要止住罪過﹐除淨罪惡﹐贖盡罪孽﹐引進〔或作彰顯〕永義﹐封住異象和豫言﹐並膏至聖者(意思是以色列民的罪孽必須先得到徹底的潔淨,然後受膏者主耶穌基督才會來拯救他們)。你當知道﹐當明白﹐從出令重新建造耶路撒冷﹐直到有受膏君的時候﹐必有七個七﹐和六十二個七。正在艱難的時候﹐耶路撒冷城連街帶濠﹐都必重新建造(意思是,從亞達薛西王下令,讓他們歸回重建聖殿城牆那一年開始計算,先過了四十九年,聖殿第一次重建;再過四百三十四年,聖殿第二次重建)。過了六十二個七﹐那受膏者〔那或作有〕必被剪除﹐一無所有(意思是,一共過了四百八十三年,聖殿第二次重建之後,受膏者主耶穌基督就被釘十字架)﹐必有一王的民來毀滅這城和聖所。至終必如洪水沖沒(意思是指主後七十年,羅馬大軍前來耶路撒冷進行大屠殺,以至耶路撒冷城和聖殿都被拆毀,如同被洪水沖沒﹐一無所有)﹐必有爭戰﹐一直到底﹐荒涼的事已經定了(意思是,自主後七十年之後,耶路撒冷一直不停有戰亂,而且成了荒涼之地,直到末世時代為止)。一七之內﹐他必與許多人堅定盟約(意思是,「七十個七」的最後一個七年之內,羅馬王敵基督會與歐洲各國聯盟,組成「神聖羅馬帝國」;之後遇到宗教改革,「神聖羅馬帝國」被解體﹐但到了末世,又再一次聯盟成功)﹐一七之半﹐他必使祭祀與供獻止息(意思是,在末後一七的前三年半過了之後,敵基督就會進入聖殿,自稱是神﹐他下令禁止祭祀和獻供物)。那行毀壞可憎的〔或作使地荒涼的〕如飛而來(意思是﹐敵基督突然發動閃電式的世界大戰,並且進入以色列地,進行全面毀壞)﹐並且有忿怒傾在那行毀壞的身上〔或作傾在那荒涼之地〕﹐直到所定的結局(意思是﹐神的忿怒要向行毀壞的敵基督施行報應,將他活活的丟在燒著的硫磺火湖裡)。」(但9:24-27

3.這「七十個七的奧秘」雖然指出,神「所定的日期」還有四百九十年才到,但是很明顯,過了六十九個七(即四百八十三年)之後,神就插入了無法知道有多長的「外邦教會時期」,所以最後一七的預言未能在「受膏者被剪除」之後的七年內實現。只是這差不多二千年的「外邦教會時期」如何插入,學者有不同的意見。筆者卻認為不是「插入」,而是最後一七的前三年半「拉長」了,變成這二千年的外邦教會時期。詳情請參閱拙著《啟示錄研經亮光》,種籽出版社出版。

4.對於神所定的日期,本詩的作者當然不能知道,只有但以理知道。即使但以理知道,他也無法知道第六十九個七與末後一七之間,插入一段不知道多久的「外邦教會時期」。但神的旨意是要他學習忍耐,相信神所安排的日子總會有一天來到。那時,神就要「按正直施行審判」,意思是神絕對不會偏袒以色列人,不論那一國、那一個民族犯了罪,神都要追究。結果不信的以色列人也要遭受非常嚴厲的報應,神絕不會寬容。

5.根據「地和其上的居民都消化了」這句話,我們知道這是指末後一七的「後三年半」,也就是啟示錄所預言的「神忿怒的大日」(啟14:17),神要倒下忿怒的「七碗之災」報應他們。這「七碗之災」也就是人所共知的「哈米吉多頓大戰」和史無前例的「大地震」。「哈米吉多頓大戰」也是消滅全人類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核子大戰」。因為瑪拉基書形容人和牲畜被核子彈爆炸的強光照死的情況,說:「耶和華用災殃攻擊那與耶路撒冷爭戰的列國人﹐必是這樣。他們兩腳站立的時候﹐肉必消沒﹐眼在眶中乾癟﹐舌在口中潰爛。……那臨到馬匹、騾子、駱駝、驢、和營中一切牲畜的災殃是與那災殃一般。」(亞 14:12, 15)。主耶穌形容這場大戰是「從世界的起頭﹐直到如今﹐沒有這樣的災難﹐後來也必沒有。」(太24:21)怪不得本詩形容「地和其上的居民都消化了」。

6.然而神說:「我曾立了地的柱子。」意思是,連「地的柱子」也是由我立的,地上所有邦國﹐和領導這些邦國的君王,他們的興衰也是由我來決定的。因此﹐神要在所定的日期,判斷那一國興,那一國亡。

 

二、神阻止敵基督得逞(75.4-75.5

75.4我對狂傲人說:不要行事狂傲!對兇惡人說:不要舉角!75.5不要把你們的角高舉;不要挺著頸項說話。

1.這裡所說的「狂傲人」和「兇惡人」,當然是指著任何惡人而說。但是﹐若按《卷三》其他詩篇串起來所組成的資訊來說,應該是指著末世的「敵基督」和他的同人而說。「狂傲」是指敵基督「挺著頸項說話」。正如但以理書形容「敵基督」有一個最大的特徵﹐就是「有口說誇大的話」﹐而且最後他是因為「說誇大話的聲音」而被殺的(但7:8)。他甚至「向至高者說誇大的話」;「兇惡」是指「敵基督」屠殺聖徒,正如但以理預言他「折磨至高者的聖民﹐必想改變節期、和律法。」聖民也「交付他手一載、二載、半載。」(但7:25)預言又指出,他「必任意而行﹐自高自大﹐超過所有的神。又用奇異的話攻擊萬神之神。…他必不顧他列祖的神﹐也不顧婦女所羡慕的神﹐無論何神他都不顧﹐因為他必自大﹐高過一切。」(但11:36-37)保羅形容他說:「他是抵擋主﹐高抬自己﹐超過一切稱為神的﹐和一切受人敬拜的。甚至坐在 神的殿裡﹐自稱是神。」(帖後2:4)啟示錄又形容他說:「又賜給他說誇大褻瀆話的口。又有權柄賜給他﹐可以任意而行四十二個月。獸就開口向神說褻瀆的話﹐褻瀆神的名﹐並他的帳幕﹐以及那些住在天上的。」(啟13:5-6

2.神用他「立地的柱子」的權柄,對狂傲人說:「不要行事狂傲」!對兇惡人說:「不要舉角!」意思是說﹐連地的柱子也是我所立的,世上任何君王也是我立的。若不是我立你們為王為主,你們不得在我面前逞強。為了展示神的權柄,神在這說了四個「不要」。這四個「不要」所帶的權柄能力,與神創造天地時﹐所說「要有光,就有了光」的權柄能力相同。神說「不要…」﹐意思是用這權柄攔阻狂傲人和惡人逞強。施洗約翰說得對﹐他說:「若不是從天上賜的﹐人就不能得甚麼。」(約3:27)保羅指出,「敵基督」一直不能顯露出來,是因為神攔阻他;等到神認為適當的時候,神「把那攔阻的除去﹐這不法的人﹐必顯露出來。主耶穌要用口中的氣滅絕他﹐用降臨的榮光廢掉他。」(帖後2:6-8

3.神兩次說:「不要舉角﹐不要把你們的角高舉」,意思是,不要興兵攻打別國。「舉角」是聖經的慣用詞(創22:13, 撒上2:1, 10, 89:17, 24, 92:10, 112:9, 148:14, 2:17, 8:3, 1:18, 21),借用野牛要舉角向敵人沖過去﹐來形容一個奮勇爭戰的王﹐興兵打仗﹐銳不可當。《聖經》形容主基督為「大衛的角」(詩132:17);《但以理書》所記載「二羊的異象」,那「觸角公山羊」就用牠的「角」抵觸那只「公綿羊」,折斷牠的兩角﹐將牠觸倒在地。這異像的意思是,希臘亞力山大大帝(公山羊的觸角)打敗瑪代波斯聯盟(折斷公綿羊的雙角)。此外﹐《但以理書》又形容末世的「歐盟」為「十角獸」。從「歐盟」這「獸」的「十角」中,又長出來一個「小角」來,那就是末世的「敵基督」(但7:8)。啟示錄也形容「敵基督」為「七頭十角獸」的其中一個「角」(啟13:)。所以神說「不要舉角」,意思含有「不要讓那『小角』敵基督興起」。

4.神一直攔阻「敵基督」興起,直等到福音傳遍天下﹐得救的人數添滿,才讓他顯露出來。正如啟示錄十一章所預言的那兩個見證人被「敵基督」所殺,是在「他們作完見證的時候」一樣(啟11:7)。保羅對帖撒羅尼迦教會說:「現在你們也知道那攔阻他的是甚麼。」(帖後2:6)可見,「那攔阻他的」是帖撒羅尼迦教會人人都知道的。到底「那攔阻他的」是甚麼呢?根據保羅向帖撒羅尼迦教會繼續說下去的話──「這不法的人來﹐是照撒但的運動﹐行各樣的異能神跡﹐和一切虛假的奇事﹐並且在那沉淪的人身上﹐行各樣出於不義的詭詐。因他們不領受愛真理的心﹐使他們得救。故此﹐神就給他們一個生髮錯誤的心﹐叫他們信從虛謊。使一切不信真理﹐倒喜愛不義的人﹐都被定罪。」(帖後2:9-12)相信「那攔阻他的」就是「真理」。當世人漸漸不愛真理,「假基督」和「假先知」就有機會行虛假的神跡奇事來迷惑人,叫人們接納他們,這樣他們就可以得勢了。讀者要明白,當「愛真理的心」被除去之時,也就是「教會被提」之時;同時也是「福音傳遍天下」,再沒有人願意悔改信福音之時;也就是地上滿了強暴(創6:11),世界全然被敗壞(啟11:18, 19:2),以致不法的事增多(太24:12)﹐讓不法之人可以顯露出來(帖後2:8)之時。所以有學者認為,「那攔阻他的」是聖靈和教會,這也是對的。因為聖靈稱為「真理的聖靈」;而且當「教會被提」之時,聖靈也隨之而離開,世人就再沒有受感動悔改的機會了。

 

三、高舉由神來定奪(75.6-75.7

75.6因為高舉非從東,非從西,也非從南而來。75.7惟有神斷定;他使這人降卑,使那人升高。

1.這裡有幾個字,我們要交待一下希伯來原文的意思,因為中文聖經, 和一般英文聖經的譯法都不太準確: 「高舉」一詞,原文由兩個字組成。第一個是“ruwm”字,英文欽 定本通常譯為“up” 63 次﹐ “exalt” 47 次﹐ “high” 25 次;第二 個是“har”字,英文欽定本通常譯為“mountain” 261 次﹐ “mount” 224 次﹐ “hill” 59 次。因此「高舉」這詞,應該譯為「登高到山上」。 「東」字的原文是“Mowtsa”,英文欽定本通常譯為“go out” 7 次﹐ “go forth” 5 次﹐ “spring” 3 次﹐ “brought” 2 次﹐ “watersprings” 2 次。所以它的真實意思是「水流方向」,而不是「東」。 「西」字原文是“ ma`arab ” , 英 文 欽 定 本 一 貫 譯 為 “ west ” “westward”,所以這字是譯得對的。 「南」字原文是“midbar”,英文欽定本通常譯為“wilderness” 255 次﹐ “desert” 13 次﹐ “south” 1 次。所以這詞應該譯為「曠野」才 對。 這樣整句話﹐「因為高舉非從東,非從西,也非從南而來」,就應該 譯為:「因為如果要登上高山,就不應該向著水流方向走﹐也不應該向西行 (注:巴勒斯坦的西方是地中海,當然沒有山)﹐也不應該走到曠野(注: 巴勒斯坦的曠野是在南方,有著名的猶大曠野、西乃曠野﹐直到埃及)。」

為甚麼筆者要這樣譯呢?因為有不少學者讀了這節經文﹐認為經文沒有提及 「北方」,就猜想神是從「北方」而來﹐甚至推想到天堂的位置,可能是在 北極星的左右。其實神住在靈界,是沒有物質界的空間方向的。細心研究這 節經文的意思﹐我們會發現,其實神是要引用一個「常理」來向人講解升高 的道理,指出一個在以色列地的人﹐若要登上高山,當然不應順水流方向走, 因為水只會向低流;也不應向西方走,因為西面是海;也不應向曠野走,因 為曠野是在南方,越走越低,直到紅海。若要登上高山﹐就必須向北行,因 為巴勒斯坦所有的高山都在北方﹐那裡有著名的黑門嶺、利巴嫩山,都是長 年積雪的高山

2.這樣,神就用這個「常理」來指示以色列人,若想要升高﹐就要靠至高的神。因為「惟有神斷定;他使這人降卑,使那人升高。」意思是,除了至高的神之外,世上任何國家君王,都不能叫人升高。神既然是「至高的神」,以色列就要歸向神才能升高;若離開神,轉去倚靠敵基督,或任何國家、任何君王、任何偶像﹐都無濟於事。因為只有這位至高的神才能使人降卑,使人升高。從前尼布甲尼撒王驕傲自大,指著大巴比倫城自言自語說:「這大巴比倫不是我用大能大力建為京都﹐要顯我威嚴的榮耀麼?」神就懲罰他,有聲音從天上下來對他說:「尼布甲尼撒王阿!有話對你說﹐你的國位離開你了。你必被趕出離開世人﹐與野地的獸同居﹐吃草如牛,且要經過七期。等你知道至高者在人的國中掌權﹐要將國賜與誰﹐就賜與誰。」(但4:30-32)七年之後,神恢復尼布甲尼撒王智能,他醒過來,就讚美神說:「我尼布甲尼撒舉目望天﹐我的聰明複歸於我﹐我便稱頌至高者﹐讚美尊敬活到永遠的神﹐他的權柄是永有的﹐他的國存到萬代。世上所有的居民﹐都算為虛無﹐在天上的萬軍﹐和世上的居民中﹐他都憑自己的意旨行事。……現在我尼布甲尼撒讚美尊崇恭敬天上的王﹐因為他所作的全都誠實﹐他所行的也都公平。那行動驕傲的﹐他能降為卑。」(但4:34-37

3.按末世預言的角度來說,當敵基督自誇是神,要與假先知聯合﹐統治全世界之時,以色列人初時相信他,以他為基督。但是當他們親眼看見啟示錄第十一章所說的那兩個見證人﹐被敵基督殺死,三天半後竟然復活﹐被接升天,他們當中有一些智慧人就重新研究《聖經》,發現敵基督原來是假的,那兩位見證人所傳講的耶穌才是真基督。他們就猛然醒悟過來,在民間暗暗傳道,以至影響全體以色列人悔改歸向神。當然,他們悔改歸向神是非常危險的,因為當時以色列國的領導階層,都與敵基督勾結,而敵基督就是當時「歐盟」的總統,勢力非常大。若有人反抗他,他隨時都會率領大軍前來攻打他們。所以,如果他們不是得到神很清楚的鼓勵,他們是不敢反抗敵基督的。但神啟示他們,要高舉,就只有靠神。因為「要登上高山,不應向水流方向走﹐也不應向西方走﹐也不應向曠野走。」意思是,敵基督的權力不是至高﹐世上任何國的權勢都不是至高,維有神斷定一切,只有神才能使這人降卑,使那人升高。於是,以色列人就起來,拆毀了敵基督的像,潔淨了聖殿,全家痛哭悔改歸向神,不怕敵基督任何對付他們的軍事行動。

 

四、神手中大怒的杯(75.8-75.9

75.8耶和華手裡有杯,其中的酒起沫,杯內滿了攙雜的酒;他倒出來,地上的惡人必都喝這酒的渣滓,而且喝盡。

1.這裡所說「耶和華手裡有杯」,與啟示錄所記載的「七碗」是相同意義的。《聖經》稱這七碗為「盛滿了活到永永遠遠之神大怒的七個金碗」(啟15:7)。其實其中所盛的﹐是天使「收取地上葡萄樹的果子」﹐丟在神忿怒的大酒醡中,所醡出來的「血」。這「血」流出來﹐「高到馬的嚼環﹐遠有六百里。」(啟14:18-20)意思是,神要召聚列國所派遣的大軍,到以色列的米吉多平原來,在這裡爆發末世的「哈米吉多頓大戰」,好像葡萄丟在酒醡中被踐踏,世人就在米吉多平原那裡互相殘殺,以致血流成河;神藉此報應他們。「六百里」剛剛是以色列國由南至北的距離;「血流六百里」的意思是﹐以色列全國遍地都滿了屍體。

2.所以本詩指出﹐「其中的酒起沫,杯內滿了攙雜的酒」。古時以色列的「酒」,都是血紅的「葡萄酒」,代表惡人得到罪有應得的報應而流出來的「血」(參珥3:13)。所以「酒起沫」的意思是﹐他們的罪惡污穢都呈現出來;「滿了」的意思是﹐他們的罪惡滿貫(參珥3:13);而「攙雜」的意思是﹐世上列國萬民犯了各式各樣的罪。

3.神將這酒「倒出來」,意思是神差派天使將神大怒的七碗倒在地上,報應他們;「地上的惡人必都喝這酒的渣滓,而且喝盡」,其實原文的意思是「地上的惡人必都喝盡杯中的酒,連渣滓也喝盡了」。「喝盡」的意思是受到足足的報應。按啟示錄所形容,神吩咐倒下「七個碗」所帶來的災:第一至第四碗是「陸、海、河、空受到最嚴重的污染,以致海裡、河裡的生物都死了;地上的人都生了毒瘡;太陽的炎熱非常厲害,如同用火烤人」。第五碗是「獸的國就黑暗了。人因疼痛就咬自己的舌頭;又因所受的疼痛,和生的瘡,就褻瀆天上的神,並不悔改所行的。」第六碗是「伯拉大河幹了,成了大道,讓東方的諸王可以派遣二萬萬大軍到西方來參與哈米吉多頓大戰。就是世界末日的核子爭戰。」第七碗是「地上有人類以來,從來沒有這麼厲害的大地震,以致所有海島都沉沒了﹐那大淫婦大巴比倫城也沉沒了。」

 

五、神公義的判斷(75.9-75.10

75.9但我要宣揚,直到永遠!我要歌頌雅各的神!5.10惡人一切的角,我要砍斷;惟有義人的角必被高舉。

1.這裡「我要宣揚,直到永遠!」的「我」,分明與下文「雅各的神」有別。所以這個「我」字,應該是指著「主基督」而說。神借著七碗之災報應了地上的惡人之後,「主基督」就降臨到地上,在耶路撒冷作王﹐統治全世界。「歌頌雅各的神」,意思是,因為神拯救了「雅各」(以色列人),所以主基督要在千禧年的大會中,「宣揚」和「歌頌」神。「宣揚」一詞在原文可以譯為「讓世人知道」;「宣揚」的內容有如下兩點:

2.第一點是﹐「惡人一切的角,我要砍斷」。意思是,聚集到以色列米吉多平原來爭戰的敵基督大軍﹐和世上列國的大軍,主基督都消滅了他們,不准他們再「舉角」了。啟示錄的預言指出:「那十角就是十王…與羔羊爭戰,羔羊必勝過他們,因為羔羊是萬主之主、萬王之王。」(啟17:14)這位萬王之王就是主基督,他要「騎…白馬」降臨,其實是坐白雲降臨,只因為形容他與敵基督爭戰才形容他騎白馬。他「稱為誠信真實,他審判,爭戰,都按著公義。…他穿著濺了血的衣服;他的名稱為神之道。在天上的眾軍騎著白馬…跟隨他。有利劍從他口中出來,可以擊殺列國。他必用鐵杖轄管他們,並要踹全能神烈怒的酒醡。在他衣服和大腿上有名寫著說:萬王之王,萬主之主。…我看見那獸和地上的君王,並他們的眾軍都聚集,要與騎白馬的並他的軍兵爭戰。那獸被擒拿;那在獸面前曾行奇事﹐迷惑受獸印記和拜獸像之人的假先知,也與獸同被擒拿。他們兩個就活活的被扔在燒著硫磺的火湖裡;其餘的被騎白馬者口中出來的劍殺了。」(啟19:11-21)於是天下太平,正如以賽亞先知說:「他必在列國中施行審判,為許多國民斷定是非。他們要將刀打成犁頭,把槍打成鐮刀。這國不舉刀攻擊那國;他們也不再學習戰事。」(賽2:4

3.第二點是﹐「惟有義人的角必被高舉」。這裡的「義人」是指「雅各」,就是以色列人。他們曾在大災難中全家悔改歸向神,因而得稱為義。正如但以理書所預言的「七十個七的奧秘」指出:「為你本國之民和你聖城,已經定了七十個七。要止住罪過(以後不再犯罪),除淨罪惡(當時拜獸像的罪也得到赦免,因為他們起來拆了敵基督的像),贖盡罪孽(從前歷史上一切的罪也一筆勾消,因為他們都承認主基督耶穌在十字架上被殺,是為他們獻上自己為真正有效的贖罪祭),引進永義(他們就被引進千禧年神的國裡,永遠稱義),封住異象和預言(一切關係以色列的異象和預言封住到此為止),並膏至聖者(主基督受膏為「至聖者」)。」(但9:24

4.因著主基督作以色列人的王,統治全世界,以色列的「角」(國度的權勢)就得以被「高舉」,成為全世界最強大的國。正如《聖經》預言說:「直到亙古常在者來給至高者的聖民伸冤(指主基督從天降臨),聖民得國的時候就到了。(但7:22)所謂「聖民得國」,就是指以色列人正式複國。這就是但以理給尼布甲尼撒王講解他夢中的大像,說:「王啊,你夢見一個大像,這像甚高,極其光耀,站在你面前,形狀甚是可怕。這像的頭是精金的,胸膛和膀臂是銀的,肚腹和腰是銅的,腿是鐵的,腳是半鐵半泥的。你觀看,見有一塊非人手鑿出來的石頭打在這像半鐵半泥的腳上,把腳砸碎;於是金、銀、銅、鐵、泥都一同砸得粉碎,成如夏天禾場上的糠粃,被風吹散,無處可尋。打碎這像的石頭變成一座大山,充滿天下。……王啊,…你就是那金頭。在你以後必另興一國,不及於你;又有第三國,就是銅的,必掌管天下。第四國,必堅壯如鐵,…那國也必打碎壓制列國。你既見像的腳和腳指頭,一半是窯匠的泥,一半是鐵,那國將來…也必半強半弱。…當那列王在位的時候,天上的神必另立一國(指主基督降臨所復興的以色列國),永不敗壞,也不歸別國的人,卻要打碎滅絕那一切國,這國必存到永遠。」(但2:31-44

―― 吳主光《詩篇精選研經亮光》

 

 

神在祂居所中的掌權(朱韜樞)

 

第三段

  對於詩篇卷三,《詩篇中所啟示並預表的基督與召會》(144頁,台灣福音書房,1995年初版)有一段話說得很好,「卷三指明聖徒如何在他們的經歷中領悟,惟有藉著神子民正確的珍賞並高舉基督,才能保守並維持神的殿、神的城、和其中一切享受。」事實上,這句話就是我們讀卷三的訣竅。「這意思是,我們若要持續的經歷神的殿和城同其一切的享受,我們必須正確的珍賞基督並認識基督。」我們知道,卷二的末了,就是說到神的殿,和神的城。「惟有我們適當並正確的高舉基督,才會保守並維持對神的殿和城的享受。否則,我們要失去對殿的享受,神的城也要消失。」換句話說,如果我們沒有適當並正確的高舉基督,神的見證就要受到損傷。

  弟兄哪,我們要記住,沒有基督就沒有教會,沒有基督就沒有殿,沒有基督就沒有城,沒有基督主就失去神見證的實際;所以,我們絕不能把基督推開,把基督拿開,而高舉一個組織,高舉一個知識,高舉一個實行,高舉一個方法。基督徒的生活是在基督裡,宗派人士的生活是在組織裡;基督徒的生活有基督就可以,宗派人士的生活必須聯於組織。

  我們若起來作見證,今天早晨主藉著我們讀經、禱告的時候,給我們光照、對我們說話、也在我們身上產生帶領,使我們有負擔,沒有人願意聽;我們若起來作見證,讀某一分綱要、某一句話,覺得講得真好,大家都大聲阿們。為什麼呢?似乎聖靈的工作比不上群眾的運動,群眾的運動取代了聖靈的工作。「聖所中一切雕刻的,他們現在用斧子錘子打壞了。」聖所就是教會;教會生活中一切的雕刻,就是聖靈一切的工作,全部被人摧毀了。若不跟隨這個運動,這個組織,就有人來定罪說:「你不在身體裡!」弟兄啊,宇宙中只有一個身體,我們若不在身體裡,我們在哪裡呢?「你的仇敵在會中吼叫。」哦,神的敵對者,真理是沒有的,喉嚨是滿大的;真理是不清楚的,罵人的膽子是頂壯的。他們在會中吼叫,凡是吼叫的人都是心虛的人。膽子越虛,就越想征服人;因為征服不了,只好大聲的喊。弟兄姊妹,吼叫在教會生活中不是一件好事,教會生活是交通的生活,不是征服的生活。

  弟兄們哪,七十三篇說到你我,必須要單純。任何宗教組織裡的會眾,如果都是清潔的、乾淨的,只要主的,只跟隨主的,他們就什麼都不能做。他們為什麼能做這麼多?因為大家所關心的不是主,大家所關心的是基督以外的事。所以,卷三的第一篇,才告訴我們,親愛的弟兄姊妹,要做一個清心的人,要起來說:「主啊,除你以外,在天上我有誰呢?除你以外,在地上我也沒有所愛慕的。」(參詩七三25)如果我們能有這樣的心情,能有這樣的宣告,無論什麼人,無論什麼組織,無論什麼宗派,都不能把聖徒吸引去,因為我們所持定的是基督自己,我們所要的是基督自己,我們所跟隨的是基督自己,我們所見證的還是基督自己!

  親愛的弟兄啊,在七十四篇,仇敵到教會中來摧殘,可是,詩人在這裡說,「神自古以來為我的王,在全地中施行拯救。」(參詩七四12)他說:「我還是知道耶和華我的主,祂是王。自古以來,祂就是我的王,祂是在全地施行拯救!」越是教會受試煉,越是要走全地;越是對教會不滿足,越是要尋求全地的交通。我們要到全地去看,基督如何作王!譬如說,到渥太華去,跟那裡的弟兄姊妹交通,我們就看見基督如何作王;再到蒙特婁去,見一見那裡的長老,和他們多有交通,我們就會說:「主啊,謝謝你,你還是在全地為王!」即或這樣,詩人在七十四篇最後兩節,仍然呼喊,「神啊,求你起來為自己伸訴!要記念愚頑人怎樣終日辱罵你。不要忘記你敵人的聲音;那起來敵你之人的喧嘩時常上升。」(詩七四2223)神哪,求你起來為自己申辯,哪裡叫教會給人打成這樣啊?他氣憤的,或者著急的,或者傷痛的,呼喊說:「主啊,你到哪兒去了?!」這時候,主說:「稍安勿躁。反對我的聲音喧嘩上升,但是,你稍安勿躁。」為什麼呢?「我來給你講幾句話就夠了。」這就是七十五篇

  七十五篇是基督的說話,主說完以後,詩人大受鼓勵,就有七十六篇;說完七十六篇,詩人準備好再受苦難,那就是七十七篇。七十五篇,認真說,只有幾節重要的話,但不要小看這幾節,它說的都是大事;然後到七十六篇,詩人也有回應,在這裡,他認定了我們的主乃是作王的一位;然後到七十七篇,我們又看見教會的墮落,因為我們在宗教裡。教會的墮落,一面是因為有一些野心家,一面也因為那些屬靈的、老練的,都變成詩人了。詩人有什麼特點呢?他們情感豐富,滿了憂傷,自憐自棄,沒有盼望,總是沈吟悲傷,煩亂不安,想起他夜間的歌曲(參詩七七46)。詩人感覺,「有多少個晚上,我一個人在那兒唱,主啊,你與我同在。有多少個晚上,我一個人在那兒唱,主啊,你是我們的元首,你是我們的頭,你是我們所愛的,你是我們所跟隨的。」不僅想起夜間的歌曲,又說,「我再看一看現在這個情形,我心裡就沈思默想,不僅我的魂,我的心,我的靈,也敏感起來了!哦,主啊,怎麼會這樣?怎麼會變成這樣?難道……,難道……,難道……?」(參詩七七79

  大多的人不能讀詩篇,因為大多的人都不是詩人,也沒有夜間的歌曲。夜間的歌曲是人在晚上,萬籟俱靜的時候,他裡面與主有甜美的交通;在那交通裡,他可以唱許多的歌,有讚美神的歌,有敬拜神的歌,有愛主的歌,也有憂傷的歌。在這時候,他裡面有審查,心裡有感覺,靈也有感覺;在這時候,他說,主啊,難道……,難道……,難道……?七十五篇是主的宣告,七十六篇是詩人的回應,然後主說:「我要把神的見證的實際,再實化在你的身上,我要帶你經歷七十七篇。」這裡的每一篇都非常有感覺,而且都不是靈感,是在經歷裡,所產生生命中的反應。

  主回答,我曾立了地的柱子。柱子不是單數,是複數。主說:我已立了我的許多柱子。換句話說,你以沒有路了嗎?你以為沒有帶領嗎?你以為不再有先知嗎?你以為找不著申言者嗎?你以為沒有人能幫助你嗎?不!我在地上為著我的見證,興起了許多我所設立的僕人。弟兄姊妹,主已經立了許多柱子,就看我們會不會看,看不看得見。「因為高舉非從東,非從西,也非從南而來。」我們左右觀看,東看得多,西也看得多,南也看得多,就是不看北,為什麼不看北?越往北,天氣越來越冷。人很古怪,人喜歡東西南,人不喜歡北,而我們的神,偏偏住在北方。神說:「越冷,我越在那裡;越艱苦,我越在那裡;越沒路,我越在那裡;越走不下去,我越在那裡;越不知道怎麼辦,我越坐在那裡。告訴你,我就是神,我就是你的王,我就是你的主!」高舉不是從東從西從南而來。我們不知道怎麼回事,頭一轉,就轉一圈,就忘記腦後有一個北。我們往東轉一轉,往南看一看,往西找一找,我們很少搬去北研究一下。可是他說,惟有北方的神來斷定,祂使人降卑,使人升高。

  仇敵可以喧嘩,詩人卻要宣揚。喧嘩就是人說了半天,不知道說什麼;宣揚,類似於會眾同聲禱告。會眾同聲禱告的時候,從外面看,好像喧嘩;從裡面看,大家都在宣揚。

 

詩篇七十五篇神在祂居所中的掌權

  七十五篇調用休要毀壞。什麼叫休要毀壞?可能是一種高亢的曲調,叫人一唱,全人就振奮起來。我們不要小看調,調是有講究的,休要毀壞,意思就是,神說:「我要起來作事了!」事實上,我們不懂這調的真實情形是什麼,起碼我們知道,就是不要毀壞他。既是不要毀壞,唱的時候,全人保證是振奮起來的,所以我們讀的時候,也得振奮起來。

  七十五篇第一節,「神啊,我們稱謝你,我們稱謝你!因為你的名相近,人都述說你奇妙的作為。」第2節,神就回答,「我到了所定的日期,必按正直施行審判。」神說:「你以為人可以為所欲為嗎?你以為人什麼都可以作嗎?你以為人可以隨便來得罪我嗎?你以為人可以隨便來糟蹋我的教會嗎?沒有這件事!乃是到一個合適的時候,我就要出來了。」什麼是合適的時候呢?就是我們該學習的時候。我們要知道,神常常許可別人出一個代價,將來受審判,好叫我們有學習。難處在哪兒呢?我們總是不肯學。前一篇,詩人要神為自己伸訴,為自己辯明,不要忘記敵人的喧嘩時常上升,但是神說:「我是神,到所定的日期,我就要起來,按公義公正,施行審判。」

  第三節,「地和其上的居民都消化了;我曾立了地的柱子。」地和其上的居民都溶化了,為什麼呢?「我已經立了一些柱子,我得著了人,你以為沒有前途嗎?不,今天也許在非洲的一個國家,我已經立了一些柱子!今天你看不見,三年、五年十年以後,這些柱子都要顯出來,來承擔我所託付的神聖的託付。」前面詩人嘩啦啦說了半天,主的回答非常簡單,祂說:「休要毀壞,不要給打垮了,起來,勇往直前!我告訴你,我選了日期,要按公正施行審判。」又說:「我已經立了地的柱子!」

  四至五節,「我對狂傲人說:不要行事狂傲!對凶惡人說:不要舉角!不要把你們的角高舉;不要挺著頸項說話。」為什麼呢?「因為高舉也不是從東,也不是從西,也不是從南而來。惟有神斷定;他使這人降卑,使那人升高。」(67)好像我們無論怎麼愛神,我們總是告訴神:「神啊,你如果這樣作就好了。神哪,你如果這樣作就好了。神哪,你應該這樣作神嘛!」所以才有這句話,高舉不是從東、從西、從南而來,惟有神來斷定啊。神說:「現在我願意告訴你,你要懂我的智慧,我是有智慧的啊!我有什麼智慧呢?我手裡有杯。」

  第八節,「耶和華手裡有杯,其中的酒起沫,杯內滿了攙雜的酒;他倒出來,地上的惡人必都喝這酒的渣滓,而且喝盡。」神的手裡有杯,杯裡有什麼呢?有酒,這酒不純,起了泡沫。為什麼起沫呢?攙雜了。神的杯內滿了攙雜的酒。然後,神很有智慧,祂就把酒倒下來。為什麼倒下來呢?神要說:「讓我看看,人愛的是什麼。」

  神的回應真奇妙,當人在那兒說「神哪,你要為自己伸訴,你應該這樣作神,那樣作神」的時候,神說:「我是北方的神,我冷的很!你想「操作」我,我像一塊冰一樣。你以為流幾滴眼淚,就會感動我,哪有這麼容易的事。你以為禁食禱告,我就照你的話作事了,那還得了,讓你來作神了!」弟兄姊妹啊,神不好當,全世界多少億的基督徒,每個人都規定神應該怎麼作神,南有人規定,東有人規定,西有人規定,可是神說:「我住在北方,我冷的很!」我們說:「主啊,我求你!」神不答應,就把妻子找來,同心合意一起禱告,「主啊,求你啊!」神還不答應,又拉兒子、女兒跪下來禱告,「主啊,我們全家求你啊!」主還不答應,再把教會的負責人找來。主說:「我冷的很,你要我聽你禱告?好,我弄一杯攙雜的酒,把它倒下來,一倒下來,你所有的禱告,都得到答應了。」哎,真是奇妙!

  神作奇妙的事!祂說:「我要拿一個杯,杯裡面滿了攙雜的酒,起了泡沫,我把它倒出來,一倒出來以後,那些不單純要主的,就都來找這渣滓。」我們說:「主啊,你該怎麼作?」主說:「不,我是來看人怎麼顯。」我們說:「神啊,你應該有什麼作為?」神說:「我要得著的是人的顯明。」弟兄啊,神常常拿一個杯子,裡面攙雜著教授的職位,公司的執行長,銀行的總裁……,然後往下一倒,我們這個人如果不乾淨,眼睛就亮了!我們說:「哦,可以作教授啊!」一看,口水就流出來了。神把杯裡的酒一倒,有人就說:「什麼,信耶穌還可以發財啊!」口水又流出來了。

  前面詩人禱告,「神啊,求你起來為自己伸訴!」神說:「」好,我來拿個酒杯子,把酒倒出來,這一倒下來,看誰來舔?這次倒一些錢出來,財迷弟兄眼睛就亮了!下次倒一個地位出來,想當官的眼睛也亮了!再下次又倒一堆名聲出來……,哦,後來一看,大家都舔得昏頭腦脹,因為酒會叫人醉啊!雖然是攙雜的酒,到底還是酒,人呼嚕吸幾下以後,就喝醉了,醉了以後,就說胡話,「感謝主,我現在終於可以在教會中發言了。感謝主了,我現在終於可以……

  神說:「你要我為自己伸訴?開什麼玩笑!教會中沒有人帶領了?開什麼玩笑!你說我都不管了?開什麼玩笑!你怎麼天天開我的玩笑?我是北方的神哪,我清楚的很,到了時候,我會審判,我會興起柱子來帶領神的兒女的。不僅這樣,我有個杯啊,我會把杯裡的酒倒出來!」這一次主倒的是「錢」杯,那些在教會中想發財、想得利、想賺錢的,都衝上來喝;下一次倒的是「名」杯,又下一次倒的是「權」杯……。弟兄啊,我們是要錢,還是要名,還是要權呢?都要!不得了,那真是喝醉了。全杯倒下來,整個人到最後喝得昏頭腦脹的。

  主說:「你要我伸訴嗎?這就是我的伸訴!」我們以為神的伸訴,是叫這弟兄撞個車禍,但是神說:「你要我來審判嗎?我告訴你,我怎麼審判,我有一個杯,這杯裡面有攙雜的酒,我把它倒下來,就把人的所是暴露出來了。哦,這一個暴露,就成為他的審判了!」所以這裡說,杯內滿了攙雜的酒;祂倒出來,地上的惡人必都喝這酒的渣滓,而且喝盡。就在這時候,感謝主,也有一些不喝的。但是,不喝的,就絕對不在流中,也不在宗派人士所說的身體裡。這班不在流中的人,他們要起來說,「但我要宣揚,直到永遠!我要歌頌雅各的神!」(9

  這一篇詩真好!詩人在七十三、七十四篇說了那麼多,神的回應卻很簡單,「時候到了,我就會做事的。我是北方的神,因為我是北方的神,我不像你這樣熱情。如果我像你這樣熱情,一禱告就淚眼潸潸,我也就跟著你哭起來,隨著你走了,那天下就亂了。但不,我冷靜的很!我絕不會給你吵得熱起來,我是冷冷靜靜的做我的神。」又說,「因為這樣,現在我手裡有一個杯!」弟兄姊妹啊,請注意,我們可不要說,那個杯都是給別人喝,不,我們也喝那個杯啊!有時候,這杯一來,人一說,現在股票漲了,那棟房子只有市價的一半呀,我們就眼睛發亮,神經兮兮地問:在哪兒?其實,那就是神從杯裡倒出來的渣滓,就看我們怎麼反應。

  弟兄啊,我們誰躲過這個杯?!這杯是神的智慧,神說:「你要我伸訴,我倒個杯下來,人不就受審判了嗎?該喝醉的不就醉了嗎?喝醉的人不都被顯明了嗎?他是誰不就都知道了嗎?你以為我建造教會是用刀子切嗎?不!」我們感覺神要建造教會,就是用刀子切,那個人出軌了,剁掉一隻手;那個人又出軌了,砍掉一條腿;那個人又不對了,弄瞎一個眼睛;這樣,才叫他們受審判,才不得不敬畏神!神說:「你把我看做誰了?我是滿有憐憫慈愛的神啊!我現在把這杯倒下去,叫他們喝,喝醉以後,他就悔改了!」這個時候,詩人就說:「至於我,我要宣揚我的主,直到永遠啊!」

  然後我們來到七十六篇,也是說到神在祂居所中的掌權,調用絲絃的樂器。前面是調用休要毀壞,有勇往直前的意思,這一篇是用絲弦的樂器,原則上是非常抒情的。調是很有意思的,調用絲弦的樂器,說出我們讀這一首詩,整個人要安詳起來,享受一個屬靈的事實。現在,有一個事實要產生了,什麼事實呢?

―― 朱韜樞《詩篇中的教會成長(卷三)

 

 

惟有神斷定(七五1~10)(臺北靈糧堂)

 

在本篇中的『角』代表權柄、權勢或勢力。

本篇詩篇可以讓我們看到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顯性的,一種是隱性的,有的人,如這裡所說的狂傲人、兇惡人(v.4)是屬顯性的,他們的表徵就是非常的外顯,他們誇耀他們的實力與才能,甚至是超過他們實際所擁有,這種人是把一分說成十分。但有另一種人,是隱性的,就如詩人在此所說的義人,他也是有能力,也是有權柄(v.10),但是他的表現卻是隱性的,若他要有什麼表現,他所宣揚的還是神(v.19)

在這裡我們期望有些反省,在教會歷年來的教導是左手做的不要讓右手知道,所以許多的宣教士早期在臺灣開辦了醫院、學校、育幼院、孤兒院等都是默默的在做,完全不為顯揚名聲,只是為了服務有需要的人,只是為了服事神。這幾年來,教會服務社會的工作愈來愈明顯,也更具體化了,從一個角度來說,是一個好現象,這可以讓我們的同胞、鄰居更多一點的瞭解教會,因為他們可以具體的感受到神的愛。

我們所需要反省的是,我們服事主是為了顯揚自己還是要高舉主呢?如何在不張揚的情形下高舉主呢?關鍵在『作見證』,不論是詩人或是新約許多的信息,都鼓勵我們要作見證,當我們作見證時,是能如詩人在此所說的『述說你奇妙的作為』嗎?(v.1)我們總是會在不知不覺之中,加以自我表揚了一番。

主在這裡對惡人說的話:『不要行事狂傲…不要舉角…不要挺著頸項說話』(v.4-5),這是一項警告,不論人多有能力、多麼努力,在神面前,還是軟弱的。挺著頸項說話,是驕傲的樣子,不論是聖經中、歷史中有多少為神所用的人,因為驕傲的緣故,而失去了神的恩典與眷顧呢?我們能因自己所成就的事而沾沾自喜嗎?詩人所描述的義人,不是懦弱的人,不是一事無成的人,義人是怎樣看他的成就呢?詩人讓我們看見他稱謝神、歌頌神、宣揚及述說他奇妙的作為(v.19);這就成為我們作見證的範本,我們可以為服事的機會感謝神,我們可以述說神如何在被服事的人身上工作,祂作成了什麼事,我們需要學習分辨我們不過是器皿,雖然神用器皿工作,但成就的不是器皿而是工作的神;向神獻上讚美、歌頌可以說是見證的高潮,將榮耀再歸給神。

至於,我們所做的價值或意義,就由神來斷定了。重點是,我們是否是神合用、能用的器皿?

默想

試問自己是否常做準備,成為神能用、合用的器皿。

回應

主,讓我們常在你的光中,接受你的引導來服事。

 

 

審判的主(七十五篇110)(臺北基督之家)

 

分享:

    不知道當我們看見有人明明做壞事卻依然倡狂,我們心中會作何感想?是恨得牙癢癢的卻莫可奈何;還是嘲諷以對、心想他們好狗運;或是早已麻木不願多想。不管我們能否改變社會不公義的情況,這首詩篇指出行惡的人將來必定要面臨神震怒的杯(8),而這個末日將要來臨的事實提醒我們怎麼去面對這位審判的主。

    25節好比是神自我宣告祂立定大地根基並且訂下將來的審判,接著警告這些狂傲行惡的人莫要繼續在神面前倡狂自負。然後68節轉為詩人的勸勉,人應當知道除了神之外,再也沒有其它的權柄和能力來源,唯有神自己可以高舉人也降卑人。也因此,1910節就是詩人對這握有審判權柄的神發出稱頌、讚美的聲音。

    那麼我們呢?面對這位掌權有能力且要審判萬民的神,我們應該如何回應?首先,我們應當讚美、稱謝神,因為神的作為奇妙,祂不但創造諸天萬物,並且祂擁有決定世界未來的權柄,甚至可以說祂早已訂下世人的終局就是面臨祂的審判,沒有一人可以逃脫!

其次我們宣揚、紀念神的名,經文說到祂是「雅各的神」(9),表明了神的信實且持守祂與百姓所立的約。換言之,凡因信神而被稱義的人在末日要被神提升、高舉,與神同作王、享榮耀。

因此我們最後一個回應就是應當在神面前謙卑,祂是王、祂是審判者、祂有獨一的權柄,那麼我們身為受造的人,在祂面前豈不應當謙謙卑卑地倚靠祂,知道一切的事若沒有神的允准不會發生,即便是現在看為不好的事也在神的掌權之中,我們或許會心感不平,但莫要忘記,我們所看見的、所瞭解的有限,一切事物的背後都有神的掌權,因此我們「不要為作惡的心懷不平,也不要嫉妒惡人。」(箴二十四19)只要謙卑信靠主,因為知道「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太二十三12)

回應:

    天父,我們讚美禰是掌權的主,萬有都在禰手中,雖然有些是我們不能完全明白,但求禰把信心加給我們,好讓我們面對不明白的事時,依然可以信靠禰、稱頌禰。奉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禱讀:詩篇七十五篇10 

10 惡人一切的角,我要砍斷;惟有義人的角必被高舉。 

 

 

惟有神斷定(75)(香港讀經會)

 

祈禱:   主啊!請開我的眼睛,讓我能夠明白你的話語。

 

全詩用了三個圖像來稱讚神的公義作為,第一個是使地堅立的「柱子」(3)。這裡描繪世界正在經歷震動陷落,像發生大地震一樣。此時大地需要堅定的柱子來抵受震動,使不致動搖。這比喻世界居民的道德根基受到震動,惟有神能堅立。

第二個圖像是「起泡的杯」(8)。這杯在神的手中是忿怒的杯,杯內盛滿審判的酒,要倒入世上惡人和狂傲人的口中,使他們烈醉、受羞辱和混亂。

第三個圖像是「角」(4510)。角象徵尊嚴、力量、尊大,「舉起別人的角」的意思是賦予人活力和尊榮。「狂傲人舉起自己的角」象徵抗命反對,像野牛攻擊的動作。

詩人雖然身處公理失陷和道德淪亡的環境,四圍都有驕傲得意的惡人,他卻能夠肯定地歌頌神,因為他知道神必按正直施行審判,只是日期不確定,因為神有祂的時候。詩人的信念是基於大地由神所立,尊卑也由神斷定,神才是掌實權的主宰。

我們何嘗不是活在價值混亂的時代、恃財傲物的世人當中?環視周圍宣傳的價值觀,不少都是違反神心意的,人為求有財有勢,可以不擇手段地欺壓窮乏人,以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我們要以此詩稱頌神,從而察亮自己的心思,甘心謙卑地生活,在神的同在中背惡行義,專心等候祂審判的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