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詩篇第七十六篇短篇信息

 

目錄:

誇勝的凱歌(楊震宇)

主基督降臨,平定天下(吳主光)

神永遠為大(朱韜樞)

神是大神(七六1~12)(臺北靈糧堂)

謙卑主前(七十六篇112)(臺北基督之家)

該怕誰發怒?(76)(香港讀經會)

 

 

誇勝的凱歌(楊震宇)

 

鑰句:人的忿怒要成全袮的榮美

背景:《詩篇》第七十六篇的詩題「亞薩的詩歌,交與伶長用絲弦的樂器。」這是一篇讚美神為選民大敗敵軍的勝利之後的凱歌。關於這首詩的寫作時期,有多種見解,多數學者認為本詩是在主前七零一年,希西家為王時,亞述王西拿基立軍隊被神所差的使者殲滅的事件而作。那時神因為希西家王的禱告,使仇敵退去。七十士譯本看來有此想法,因為它在這詩篇的標題上加上了這幾個字:「關於亞述人」。讀本詩時該配合《王下》十八13~十九37和《以賽亞書》三十六~三十七章來研讀。本詩雖談論以色列的歷史,也預言神末世公義的審判。

提要:本篇是讚美神為選民大敗敵軍的勝利凱歌。在這首為神勝利,而謝恩的詩裏,詩人看到神施行審判,因神保衛祂的居所耶路撒冷(錫安),粉碎敵軍進攻;接著,他描述了神如何得勝,審判了殘暴之人,拯救了謙卑的人,而頌贊惟獨神是可畏的;末了,他勸勉全民當向神還願,而拿貢物獻給那可畏的主。全詩分為三段:

()神在百姓中間,施行審判(13) ──祂在那裡折斷弓上的火箭,並盾牌、刀劍和爭戰的兵器;

()神是可畏的,毀滅惡人並拯救義人(49) ──惟獨祢是可畏的;祢怒氣一發,誰能在祢面前站得住;

()當向神還願(1012) ──你們許願,當向耶和華你們的神還願。

鑰節:【詩七十六10】「人的忿怒要成全袮的榮美,人的餘怒,袮要禁止。」

鑰點:本篇值得注意的就是,詩人讚美神的威嚴可畏,描述:(1)神在錫安山上彰顯榮耀,因有祂的居所,祂自己在其中;(2)神在戰場上顯威榮,因祂要施行審判,要救地上一切謙卑的人;(3)神在天上、地上顯威榮,而祂有奇妙的方法,能使人惡人的忿怒,使祂反得榮耀。親愛的,祂是何等榮耀的一位神!祂應受何等的敬畏!

此外,詩人在本篇中,提及神的名為大,幫助我們渴慕神的同在(2);有祂的同在,完全挫敗敵人閃亮的火箭、盾牌、刀劍,和所有其它爭戰的兵器。他的禱告也幫助我們認識神的全能和祂的可畏(71112)。當他看到神施行審判,在以色列中使人知曉他的名;又看到耶和華是可畏的,毀滅惡人,並拯救義人。因此,他勸勉人都當拿貢物獻給那可畏的主。親愛的,心存敬畏,謙卑地事奉這位榮耀的神吧!

今日鑰節提到「人的忿怒要成全袮的榮美。」這是詩人觀察以色列仇敵的結局而下的定論。神往往利用惡人的忿怒,使祂反得榮耀。因為在神掌管之下,連惡人的忿怒也只是給神機會表現祂奇妙的作為,使祂得到讚美;人對神的敵意,反而給神提供機會顯示祂的大能,使人敬畏神。親愛的,神掌握一切,在你生命中被祂許可的遭遇,最後必有轉機,叫祂得榮耀!

在錯誤中要讓神來改正】如果我把車子開進沼澤,就知道已駛離大路了。但如果要望著車子慢慢下沈消失,而我竟束手無策,這「知道」也無補於事:損失已成事實,一切已完蛋。當基督徒醒悟到他已錯過了神的引導,走錯了路,情形豈不一樣嗎?可挽回損失嗎?一失足真成千古恨嗎?感謝神,不。我們的神,不但是復原的神,也把我們的錯誤和謬妄帶進他的計劃,使不好的變成美好。這是他慈憐的權能奇妙的一部份。――巴刻

「神所有的安排,好像車輪一樣,都是向著祂的旨意推進,這旨意乃是我正在實踐完成的。」──達秘

默想:「人的忿怒要成全你的榮美。」親愛的,在人看來不好的事情,有時反而成為你的祝福,因為一切臨到你的事都是神叫你得益處(羅八28),而且至終要成就祂榮美的旨意。

禱告:主阿,讓我更多的認識祢,認識祢的全能和可畏,使我以讚美來回應祢多方的眷顧阿們!

── 楊震宇《讓我們在詩篇中遇見神》

 

 

主基督降臨,平定天下(吳主光)

 

第七十六篇大綱:

一、基督在錫安定太平(76.1-76.3

1.基督以錫安為居所

2.基督止息地上爭戰

二、基督降臨消滅仇敵(76.4-76.7

1.基督在榮光中降臨

2.地上角士都被消滅

3.基督顯為可畏的主

三、基督降臨施行審判(76.8-76.10

1.基督施行可畏審判

2.人忿怒卻成全審判

四、四圍的人當敬畏主(76.11-76.12

1.勸諭許願者當還願

2.勸諭列國當獻貢物

3.列國君王當存謙卑

 

釋經:

 

一、基督在錫安定太平(76.1-76.3

76.1(亞薩的詩歌,交與伶長。用絲弦的樂器。)在猶大,神為人所認識;在以色列,他的名為大。76.2在撒冷有他的帳幕;在錫安有他的居所。76.3他在那裡折斷弓上的火箭,並盾牌、刀劍,和爭戰的兵器。(細拉)

1.這首「亞薩的詩歌」特別注明「交與伶長」,亦表示是在大衛王或列王之時的作品,因為還有詩班在聖殿裡按時獻詩歌頌神。至於要「用絲弦的樂器」,而沒有強調也用「角聲、鼓、瑟、簫、大響的鈸、高聲的鈸」這些聲音較大的樂器(詩105:4-5),相信是因為要唱的人要多思想,正如本詩出現兩次「細拉」(停下來默想)一樣。為甚麼唱的時候要多思想呢?因為這篇詩是一篇「預言詩」。按詩的內容,沒有人能將之解為與以色列歷史上任何事件有關,只能解為主耶穌在末世大災難中從天降臨,在耶路撒冷統治天下,叫全地太平的現象。因此,再一次證明這是編者文士以斯拉故意這樣編排的,為要將《卷三》的十七篇詩串起來,組成一個預言資訊。而本詩正好接駁上一篇第七十五篇,因為第七十五篇論及神應允第七十四篇的禱告,必定按所定的日期阻止狂傲的敵基督﹐不讓他們得逞﹐乃要他們喝盡神杯中大怒的酒,叫他們受報應。然後使以色列升高,叫以色列成為強國;而本詩卻預言主基督降臨並住在耶路撒冷,為普天下的人所認識,因為主必顯為大,所有敵擋主基督的,都被他消滅;四圍列國的君王都懼怕他,拿貢物獻給他。

2.本詩一開始就講出「結論」,這是古時寫詩的人經常有的筆法。這「結論」指出,主基督降臨,平定天下之後,就住在猶大的耶路撒冷,在這裡召聚各國使臣,向各國講道教訓他們。凡不上來聽主基督講道的,主就不賜他們雨水。所以主耶穌基督在耶路撒冷「為人所認識」,並且「他的名為大」。因為主耶穌基督以「撒冷」(即耶路撒冷)為「他的帳幕」,以「錫安」為「他的居所」。經文的意思其實是表示,有主基督在那裡作全世界的王,所以「以色列」也為大﹐「猶大」亦因而被人認識﹐「撒冷」和「錫安」也因而成為全世界的京都。這使我們想起詩篇132篇的話,說:「耶和華向大衛憑誠實起了誓﹐必不反復,說:我要使你所生的坐在你的寶座上。你的眾子若守我的約﹐和我所教訓他們的法度,他們的子孫必永遠坐在你的寶座上。因為耶和華揀選了錫安,願意當作自己的居所﹐說:這是我永遠安息之所﹐我要住在這裡﹐因為是我所願意的。」(詩132:11-14)不過﹐我們希奇,耶路撒冷因為以色列人的罪孽之故,要經過幾千年的爭戰﹐直到變成「荒場」之後,這預言才能應驗﹐足見神的恩典真是奇妙又奇妙。

3.主基督要「在那裡折斷弓上的火箭,並盾牌、刀劍,和爭戰的兵器。」意思是﹐主基督在耶路撒冷下令,列國不得再有軍事裝備,正如以賽亞書預言說:「他們要將刀打成犁頭﹐把槍打成鐮刀;這國不舉刀攻擊那國﹐他們也不再學習戰事。」(賽2:4)在主基督的統治之下,全世界要太平一千年,直等那個被捆綁的魔鬼得到釋放為止(參啟20:7)。

 

二、基督降臨消滅仇敵(76.4-76.7

76.4你從有野食之山而來,有光華和榮美。76.5心中勇敢的人都被搶奪;他們睡了長覺,沒有一個英雄能措手。76.6雅各的神啊,你的斥責一發,坐車的﹐騎馬的都沉睡了。76.7惟獨你是可畏的!你怒氣一發,誰能在你面前站得住呢?

1.第一段是全詩的「結論」。所以從這裡開始﹐是回想主基督怎樣降臨﹐消滅仇敵﹐平定天下﹐進入耶路撒冷作王,以致列國來朝進貢。

2.「你從有野食之山而來,有光華和榮美。心中勇敢的人都被搶奪。」這句話中「野食」一詞,原文英譯是“prey”,意思是「狩獵的獲物」;「光華」是“light”orshine”orenlighten”,意思是「光」或「照耀」;而「榮美」是“noble”orexcellent”ormighty”,意思是「崇高」或「超越」或「大能」;「被搶奪」一詞,按上文一貫的意思﹐應該譯為「被獵獲」才對。因此﹐整句話可以譯為:「你那崇高大能的榮光﹐從狩獵的高山照耀下來﹐連那些勇士都被你獵獲了。」這是形容主基督從天上極大的榮光中降臨到橄欖山。當時以色列人正向著橄欖山逃走﹐主就以降臨的榮光消滅敵基督正在追趕以色列人的大軍,他們就像被主狩獵的獲物一樣,被主擊殺。

3.敵基督的大軍被擊殺的情形,被形容為「睡了長覺,沒有一個英雄能措手。」這裡「措手」一詞,原文的意思是「找到自己的手」;英文欽定譯本和差不多所有其他英文譯本都譯為“found their hands”,有少數譯本的譯法是“use their hands.”如果這是一種「諺語」,意思可能是「死前得不到任何幫助」;如果這是一種「按字義應驗的預言」,相信是形容這些人「死前失去自己的手」,或「連想用自己手的機會都沒有」。若是這樣﹐這就是一種極其可怕的大爆炸現象。加上下一句﹐「雅各的神啊,你的斥責一發,坐車的、騎馬的都沉睡了。」意思是這些人﹐不論坐車的,或騎馬的,都一同集體死亡,而死因是保護以色列人的神﹐向他們「斥責一發」。所謂「斥責一發」,分明是形容「神說一句話,他們就立即全部死亡」。這與啟示錄形容主基督降臨,與敵基督爭戰的時候,聚集的眾軍都被主基督「口中出來的劍殺了」的意思一樣(啟19:19-21)。其實主口中出來的劍把他們殺了,意思是主所講的預言應驗了,叫他們都在末世的哈米吉多頓大戰中,集體被消滅。尤其是末世的哈米吉多頓大戰,是最可怕的核子爭戰;當核子彈一爆發,真是「坐車的,和騎馬的,都一同死亡。」而且死時,他們中間最有勇力的,都「找不到自己的手」,因為突然被炸得肢離破碎。

4.所以作者又說:「惟獨你是可畏的!」因為主基督降臨的時候,普天之下所有的人看見﹐都異常懼怕。正如啟示錄形容主降臨說:「看哪!他駕雲降臨﹐眾目要看見他,連刺他的人也要看見他;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他哀哭。」(啟1:7)因為當時哈米吉多頓大戰打到最高峰,眾人看見主基督在烈火中降臨,就嚇得目瞪口呆,原來耶穌真是基督,他們還一直支持假基督,逼迫和殺害基督徒。所以作者說:「你怒氣一發,誰能在你面前站得住呢?」這也是啟示錄所形容的,說:「地上的君王、臣宰、將軍、富戶、壯士、和一切為奴的、自主的、都藏在山洞﹐和岩石穴裡﹐向山和岩石說:倒在我們身上罷﹐把我們藏起來﹐躲避坐寶座者的面目﹐和羔羊的忿怒。因為他們忿怒的大日到了﹐誰能站得住呢?」(啟 6:15-17

 

三、基督降臨施行審判(76.8-76.10

76.8你從天上使人聽判斷。神起來施行審判,要救地上一切謙卑的人;那時地就懼怕而靜默。(細拉)76.9並於上節。76.10人的忿怒要成全你的榮美;人的餘怒,你要禁止。

1.上一段形容主基督降臨之時,擊殺仇敵;這一段是為解釋上一段主基督為何要擊殺他們。所以作者指出,「你從天上使人聽判斷。」意思是,主基督還在天上﹐未降臨之前,已經從天上使地上的人預先聽到他的判斷。啟示錄第十四章指出,神差派三位天使向全地的人作出三個宣告:

第一個宣告,有一位飛在空中的天使,向住在地上的人傳「永遠的福音」﹐說:「應當敬畏神﹐將榮耀歸給他。因他施行審判的時候已經到了﹐應當敬拜那創造天地海和眾水泉源的。」這位天使飛在空中傳福音,因為地上所有基督徒都已經復活被提,地上就再沒有基督徒傳福音了。這位天使所傳「永遠的福音」,是要地上的人「敬畏神」,即是懼怕神;和「將榮耀歸給神」,即是承認這些災禍是神報應他們的大作為。可是,第十六章告訴我們,當天使倒下神大怒的七碗之時,地上的人不但不敬畏神,而且還褻瀆神,不將榮耀歸給神。(參啟16:9, 11, 21

第二個宣告,又有另一位天使接著說:「叫萬民喝邪淫大怒之酒的巴比倫大城傾倒了﹐傾倒了。」這是指歷史上一直屠殺聖徒的天主教總部「梵蒂崗」;啟示錄又形容天主教為「大淫婦」。至於為何大巴比倫城就是天主教,請讀者參看拙著《啟示錄研經亮光》一書(種籽出版社出版),和Dave Hunt所著《A     WOMAN RIDES THE BEAST》一書(種籽出版社出版),會有非常詳細的交待。

第三個宣告,有第三位天使接著大聲說:「若有人拜獸和獸像﹐在額上﹐或在手上﹐受了印記﹐這人也必喝神大怒的酒。此酒斟在神忿怒的杯中純一不雜﹐他要在聖天使和羔羊面前﹐在火與硫磺之中受痛苦。他受痛苦的煙往上冒﹐直到永永遠遠。那些拜獸和獸像受他名之印記的、晝夜不得安寧。」(啟14:6-11)這是指普天下被敵基督和假先知迷惑的人,當啟示錄那兩位見證人被敵基督殺害之時,他們曾經互相饋送禮物來慶祝;他們也有份逼害基督徒,屠殺他們。現在主基督宣佈他們將要滅亡,在地獄裡永遠受痛苦。

2.我們無法知道,這三位天使的宣告,在末世時以怎樣的方式應驗,也許借著一些神跡奇事,叫地上的人聽到這三位天使的宣告也未可料。因為《聖經》指出,那時「在天上地下﹐我要顯出奇事;有血、有火、有煙柱。日頭要變為黑暗﹐月亮要變為血﹐這都在耶和華大而可畏的日子未到以前。」(珥 2:30-31

3.神使地上的人聽判斷之後,神就「起來施行審判」。意思是吩咐七位天使,倒下神大怒的七碗,報應地上的惡人。正如啟示錄形容第三位天使把碗倒在江河與眾水的泉源之時,「水就變成血了」。掌管眾水的天使就說:「昔在今在的聖者阿!你這樣判斷是公義的。他們曾流聖徒與先知的血,現在你給他們血喝,這是他們所該受的。」(啟16:4-6

4.但是,神施行審判,不但是要報應地上的惡人,還要拯救在大災難中,全體悔改歸向神的以色列人。所以作者說:「要救地上一切謙卑的人。」所謂「謙卑的人」,是指以色列人在神面前痛苦悔改。《撒迦利亞書》形容這事說:「我必將那施恩叫人懇求的靈﹐澆灌大衛家﹐和耶路撒冷的居民。他們必仰望我﹐就是他們所紮的。必為我悲哀﹐如喪獨生子;又為我愁苦﹐如喪長子。那日耶路撒冷必有大大的悲哀,如米吉多平原之哈達臨門的悲哀。境內一家一家的﹐都必悲哀。大衛家﹐男的獨在一處﹐女的獨在一處;拿單家﹐男的獨在一處﹐女的獨在一處;利未家﹐男的獨在一處﹐的獨在一處;示每家﹐男的獨在一處﹐女的獨在一處;其餘的各家﹐男的獨在一處﹐女的獨在一處。那日必給大衛家和耶路撒冷的居民﹐開一個泉源﹐洗除罪惡與污穢。」(亞12:10-13:1)以色列人數千年來,一直抵擋神,一直不信,甚至將耶穌基督釘十字架,又殺害和逼迫神的教會,本為可廢棄的。但神有豐盛的憐憫,到最後還賜下「施恩叫人懇求的靈」,幫助他們產生願意悔改的心。等他們一悔改,神就垂聽他們的禱告,使主基督降臨拯救他們脫離敵基督大軍的追殺。

5.「那時地就懼怕而靜默。」意思是,主降臨之時,全地都異常懼怕。至於「靜默」,意思是嚇得魂不附體,無話可說。本來,主基督未降臨之前,地上的人受到各樣的災,他們還「褻瀆那有權掌管這些災的神之名﹐並不悔改將榮耀歸給神。」(啟16:9)但現在他們親眼看見主基督從天降臨,他們不但不敢再褻瀆,而且還嚇得說不出半句話來。

6.尤其是他們發現,原來他們「的忿怒」,不但不能破壞神的計畫,而且還「成全神的榮美」。意思是,地上的列國聚集爭戰﹐互相攻擊,其實不知不覺地成全了神報應他們的審判,顯出神的計畫何等「榮美」(beautiful)。這就是天使倒第五碗和第六碗所帶來的果效:第五碗「倒在獸的座位上﹐獸的國就黑暗了」(啟16:10),意思是,敵基督的內閣出現「內訌」,彼此猜疑,互不信任,好像人在黑暗裡分不清敵我,竟然彼此攻擊一樣。第六碗「倒在伯拉大河上﹐河水就幹了﹐要給那從日出之地所來的眾王豫備道路。…有三個污穢的靈﹐好像青蛙﹐從龍口獸口並假先知的口中出來。他們本是鬼魔的靈﹐施行奇事﹐出去到普天下眾王那裡﹐叫他們在神全能者的大日聚集爭戰。」(啟16:12-14)意思是借用摩西用杖擊打尼羅河,叫河裡的青蛙都好像發了瘋一樣,跳上岸﹐又跳到埃及人身上;同樣﹐神使龍、獸、假先知三個人﹐發言互相攻擊,甚至各自出去迷惑普天下列國出來聚集爭戰,連東方「日出之地的眾王」,也差遣「二萬萬大軍」到西方來參戰(參啟9:16)。但是他們這樣互相攻擊,他們不知道原來出自神的大能﹐使他們不知不覺這樣做,目的是要消滅他們。正如主耶穌曾經說過:「凡一國自相分爭﹐就成為荒場;一城一家自相分爭﹐必站立不住。若撒但趕逐撒但﹐就是自相分爭﹐他的國怎能站得住呢?」(太12:25-26

7.作者又接著說:「人的餘怒,你要禁止。」意思是,列國在烈怒中所發動的世界大戰已經被神利用,達成報應的目的了。大戰過後,如果仍有那一國不服,以至對主基督有「餘怒」,主也要禁止。意思是主基督要下令,全世界列國都要裁減武器,將武器變為民用,再沒有爭戰,全地太平,進入百物復興的千禧年時代。正如《以賽亞書》所預言的,說:「他必在列國中施行審判﹐為許多國民斷定是非。他們要將刀打成犁頭﹐把槍打成鐮刀。這國不舉刀攻擊那國﹐他們也不再學習戰事。」(賽2:4

 

四、四圍的人當敬畏主(76.11-76.12

76.11你們許願,當向耶和華─你們的神還願;在他四面的人都當拿貢物獻給那可畏的主。76.12他要挫折王子的驕氣;他向地上的君王顯威可畏。

1.最後,作者呼籲所有人都當來朝拜主基督,因主基督在耶路撒冷作王。作者先呼籲悔改歸主的以色列人,說:「你們許願,當向耶和華─你們的神還願」,意思是﹐數千年來,以色列人不斷呼求主基督來臨,拯救他們,復興以色列,現在一切都實現了,他們就應該來到主前「還願」,獻上感恩祭。

2.接著,作者又呼籲「在他四面的人」,就是全世界各地的人,「都當拿貢物獻給那可畏的主」,一來表示臣服;二來各國必須派使臣年年上來耶路撒冷,聽主基督的教誨,所以帶禮物來表示謝意。這裡特別稱主基督為「那可畏的主」,因為主「用鐵杖管轄萬國」,那一國不順服,不上來聆聽主基督教誨的,主就不給他們雨水(亞14:16-18);主基督又要打擊他們,如同「窯戶的瓦器打得粉碎」(啟 2:27)。所以主基督「要挫折王子的驕氣;向地上的君王顯威可畏」。因為全地再沒有一個王子或君王的權勢能力大過主基督。

―― 吳主光《詩篇精選研經亮光》

 

 

神永遠為大(朱韜樞)

 

第三段 神在祂居所中的掌權

詩篇七十六篇

  七十六篇第一節,「在猶大,神為人所認識;在以色列,他的名為大。」詩人開頭有一種描述,非常柔順,慢慢就到一個高峰,在第四節,那裡說到我們的神的作為,末了就有一個很甜美的結束。他怎麼開頭呢?他說:「我願意告訴你一個事實,什麼事實呢?在猶大,神為人所認識;在以色列,祂的名為大。」這裡有兩個讀法,一個讀法是:在大衛的時候,猶大是以色列的中心,所以,以色列包括猶大。一個讀法是:在大衛之後,猶大是一個國家,以色列是一個國家。總而言之,有兩個點我們要注意:第一,神願意人認識祂。第二,神的名要為大。

  弟兄姊妹,不認識神,神永遠不能為大,尤其對青年人來說,他愛的主到底是他爸爸、媽媽的主,還是他自己的主?哦,我們這一生,有許多關要過,每一個關來的時候,主都要為大!主不為大,關過不了。選大學了,要過一個關;結婚了,要過一個關;找職業了,要過一個關;買房子了,要過一個關;怎麼照顧兒女,養育兒女,又要過一個關。人生是一關一關的過啊!老人想,將來埋在哪兒?也是一個關。

  我們都願意說:「主啊,願你為大。」主就回答:「要我為大,惟一的可能,就是你真的認識我。你認識我有多少,我就可以為大有多少;你認識我越多,我就越能為大!」弟兄啊,到底神是神,還是我們是神?為什麼我們總是打算得這麼好?!如果我們不認識神,這一生我們自己來決定;如果我們對神有認識,根據我們所認識的神,這一生由神和我們共同來決定;如果我們對神有高的認識,我們就在神裡面有高的決定;如果我們對神有完全的認識,神就可以完全的為大!「願主為大」可不簡單啊。

  這一節的「認識」,在七十士譯本的希臘文是 Oida,就是認識神自己,認識神在祂自己裡的經綸,認識神在祂自己經綸裡的工作。我們對神有這樣的認識以後,我們就起來說:「哦,願你為大!」當我們考慮去哪一家餐館的時候,我們有沒有說,「主啊,願你為大」呢?基督徒沒有什麼對錯,基督徒如果有錯,是他對神的認識不夠而有錯。我們對神的認識有多少,神為大就有多少。

神居所的見證

  第二節,「在撒冷有他的帳幕;在錫安有他的居所。」錫安是撒冷的一個高峰。撒冷就是耶路撒冷。撒冷的意思是平安,完全,完整。撒冷的領域有七座山,最高的一座就是錫安山。在撒冷,就在平安之地,有神的帳幕;在撒冷的最高峰,錫安山,神也得著了居所。帳幕和居所有什麼不同?帳幕是暫居的,居所是永遠的家。

  「在撒冷」的意思,就是神賜平安。我們基督徒喜歡說,「願主祝福你,願你一路平安,願你歲歲平安,願你上班平安,願你家庭平安,願你身體平安,願所有人平安。」神一聽就說:「哎,這話多平淡啊!」撒冷是個平安之地。但是平安的實際,不在撒冷;平安的實際,乃在錫安。錫安這個字的字根,有構成(to constitute)的意思。我們要注意,平安不是構成出來的,見證才是。親愛的弟兄,我們也愛主,也愛教會,也奉獻給主,也把一生交託給主,可是,當神手裡的酒倒下來的時候,我們還是一口氣喝盡了!譬如說,有的人到教會賣保險。賣保險沒有錯,不要在聚會裡賣。我們可以給人一張名片,將來他要買保險,也許用得著,但是,不要一散會就拉著人問:「有保險沒有?」至於直銷更不好,弄不好,教會生活裡,弟兄姊妹見面的時候,大家都在想:「誰可以做我的下線啊?」這樣,教會整個就被糟蹋了。

  弟兄姊妹,事實上,今天說我們真愛主,還沒有那麼愛主;說我們不愛主,又相當愛主;說我們相當愛主,又不是那麼絕對愛主;說我們不絕對愛主,又多多少少很愛主;說我們多多少少很愛主,我們也不清楚自己到底有多愛主。為什麼呢?因為雖然我們在撒冷了,卻還沒有到錫安。在撒冷,我們享受平安了;但是,還沒有到錫安,就說出我們還沒有產生構成。錫安有構成的意思,因為有了這個構成,我們就成為一個引導的柱子。撒冷,不是一個物質的而已;撒冷在新約的時代,應該是一個屬靈的事實,整個地方教會就像撒冷一樣。但是,在教會生活裡,需要錫安。所以這裡說,在撒冷有祂的帳幕,在錫安有祂的居所。帳幕是暫時的,居所是長存的。

  第三節,「他在那裡折斷弓上的火箭,並盾牌、刀劍,和爭戰的兵器。(細拉)」細拉就是鬆一口氣,現在休息一下。請想想看,我們的主多好啊!在猶大,祂為人認識;在以色列,祂的名為大;在撒冷有帳幕,在錫安有居所。第四節,「你從有野食之山而來,有光華和榮美。」有野食之山,也可譯作:富有獵物之山。什麼叫富有獵物的山?看這世界,遍地都是發財的機會。我們看去那個國家最賺錢,就到那裡賺錢去;人看美國遍地黃金,就到美國淘金去。弟兄啊,無論到哪裡去,我們就發覺,這裡乃是富有獵物之山。一到美國,也滿了機會;一到加拿大,也滿了機會;一到非洲,也滿了機會……。這個世界,全球遍地,在每一個行業裡,都是富有獵物啊!全地就像一個奇妙的世界,每一方面都是來得著人去跟隨它的。就算這樣,詩人還說:「」主啊,你比這全世界一切的豐富,更有光華和榮美!

  第五節,「心中勇敢的人都被搶奪;他們睡了長覺,沒有一個英雄能措手。」這一節,我們可以讀成消極的,也可以讀成積極的。積極的讀法就是,神出來了,大家就都睡覺了。我們本來是個勇士,要讀兩個博士,要做教授,要賺錢,還要娶個又美麗、又有錢的妻子,突然有一天,看見主了,我們就說:「你比富有獵物之山,更華麗、更榮美!」所以,我們就睡覺。人不能遇見主,人遇見主以後,對世界一切的事物,就都讓它消失了,我們就願意是一個睡覺的人,覺得一生只聯於主就夠了。我們說:「主啊,我曾經是個勇士,因為看見你的所是,我願意安息在你的裡面。」消極的讀法是,神來了,祂就說:「不要動了。」這時,我們就只好睡覺了。

  第六節,「雅各的神啊,你的斥責一發,坐車的、騎馬的都沉睡了。」叱責坐車、騎馬的,就是叱責獵物之山;神一斥責這個世界,坐車的、騎馬的,立刻都說:「我還是歸向主吧!」無論是積極解釋,或消極解釋,都非常難解,但有一件事是確定的,無論是主消極的來停止,或者主積極的來吸引,我們的天然的英勇,我們的坐車騎馬,就都丟到一邊去了。

  第十節,「人的忿怒要成全你的榮美;人的餘怒,你要禁止。」這一節恢復本譯作,「人的忿怒,要使你得稱讚;你要以你的餘怒束腰。」有人來摧殘教會,神就說:「我要得稱讚。」有人來到會中吼叫,神就說:「我要得稱讚;因為你越蹧蹋我,就越給人看見你的無有啊!」有時候,我們不是也抱怨神嗎?我們不是也氣憤人以他的旗幟來取代基督嗎?這時,神就說:「孩子啊,你要知道,人的忿怒是叫我得稱讚的!」我們以為神不知道嗎?神比我們聰明太多了!接著,詩人又說,「神啊,你要以你的餘怒束腰。」神的餘怒,就是有點小脾氣。神說:「你要惹我,我也有一點小脾氣的,我把這小脾氣紮成一個腰帶一樣。」

  所以到後來,詩人就許願。十一節,「你們許願,當向耶和華 ── 你們的神還願;在他四面的人都當拿貢物獻給那可畏的主。」現在,我們覺得主太可畏了。末了,詩人又說,「他要挫折王子的驕氣;他向地上的君王顯威可畏。」有王子說:「我要作王了。」神就挫折他的驕氣。神也向地上的君王顯威可畏,君王就說:「到底作王的不是我,乃是你啊!」詩篇真好。求主憐憫我們。(韜)

―― 朱韜樞《詩篇中的教會成長(卷三)

 

 

神是大神(七六1~12)(臺北靈糧堂)

 

我們從這篇詩篇的開頭可以看見,詩人説明我們認識神,在詩篇裡詩人眼中的神都是非常的偉大,我們也知道神的偉大,但是我們似乎不是那麼的具體,當然神的偉大,很難用一篇詩篇就述說完全,所以我們可以學習一件事,就是跟隨詩人在這篇詩篇的信息認識神,詩人在本篇中,提及神的名為大(v.1),也討論祂是可畏的(v.711-12)

大衛為王的時候有一段禱告,正是顯出他所認識的神是如何的大而可畏:『主耶和華阿、你本為大、照我們耳中聽見沒有可比你的、除你以外再無神。世上有何民能比你的民以色列呢?你從埃及救贖他們作自己的子民、又在你贖出來的民面前行大而可畏的事、驅逐列邦人和他們的神、顯出你的大名』(撒下七22-23)。正如大衛的認識,神在以色列百姓中間所行的大事,讓外邦人聽到了心都消化了。

據學者們的瞭解,這篇詩篇的背景是以色列人遭受敵人攻擊時所作,在此時詩人寫下這篇詩篇,所要表明的是什麼呢?再次提醒以色列百姓神是大而可畏的神是何等的重要,當然是叫百姓不要對神失去了信心,詩人不單述說神過去如何在爭戰中使他們得勝(v.3),詩人也再提醒百姓,神的帳幕─代表神的同在,在他們中間(v.2)。既然神同在,在那裡任何厲害的兵器就都不管用了(v.3)

對於活在現代的我們來說,神在我們當中如何顯明祂的同在?從第10節我們可以有些發現,人的忿怒怎能成全神的榮美呢?從約瑟的經驗我們可以略為看見,約瑟的被賣,是因他兄長們的忿怒與嫉妒,但神卻使這不幸的事,成了一件美事,成了神救贖計畫中的一步(創四十五5-8)。這就更顯出神令人敬畏的地方,在今天,我們是否常被『情緒』所困擾?我的意思不是我們可以隨著情緒、放任情緒,我們是否可以更多一點信任神在當中會做些什麼事,當約瑟在波提乏家中時如何?在獄中如何?位及人臣時又如何?我們不能像神那樣看得遠,但是在現在,此時此刻,我們是否可以相信神的同在,這事的臨到有神的美意,雖我現在不知道,但我可以做的一件事,就是止住我的餘怒。因為神是大神,是大而可畏的神。

默想

你生命中此時此刻是否有些什麼事令你不解,令你不滿呢?仰望神好使你能沉住氣,時候將到神的工作將顯明。

回應

主,讓我更多的認識你,認識你這位元大而可畏的主,使我能用恰當的態度回應你。

 

 

謙卑主前(七十六篇112)(臺北基督之家)

 

分享:

    這首詩篇的一開始就提出神的名為大,不但是錫安城的護衛者,更是錫安的統治者,借著阻擋敵人的攻擊,顯露出祂是看顧這城的掌權者。(13)並且在神的榮光當中,一切頑梗心硬的人都不能舉手阻擋神的作為,在神的斥責中,全都要死亡!(46)接著描述末世性的景象,神不但是錫安城的主,祂更要從天上審判全地,在神威嚴的憤怒之下,無人能夠站立得住,然而那些清心倚靠神的人,卻要蒙神的拯救。(79)不論人再有權勢、能力、聰明,都無法攔阻、改變神的旨意,反而要突顯出神的榮耀,人在這位掌權威嚴的主面前,唯有謙卑下拜。(1012)

    當我們讀這首詩篇時,莫要以為神只是耶路撒冷的君王,不!神也同樣是全地的王,一切的英雄(5)、王子、君王(12),都無法在神面前誇口的,並且「惟獨神是可畏的!」全地都在神的眼目鑒察之下,神定下一個不改變的心意就是將來祂要從天上審判萬民,人人都要在神面前聽從神的判斷,神的審判有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救地上一切謙卑的人。在詩篇中,謙卑的人往往是指那些把生命交在可信任的神手中的人,換句話說,神的審判其實是要救一切信靠祂的人。縱然人有許多的小聰明、小智慧、小能力、小權勢,都不能攔阻這件事情成就的。從前神用法老剛硬的心使自己得著榮耀(出十四4),神翻轉尼布甲尼撒的怒氣成為稱頌(但三1330),神透過猶太人的無知釘死耶穌卻反而成就了救恩(徒二23),今日我們仍舊相信,倘若我們願意謙卑倚靠主,專一信靠這位掌權、有能且將要施行審判的君王,時候一到,全地要懼怕靜默,但我們卻要因祂的名而得救。

回應:

    天父,在禰的權柄、能力、威嚴、統治之下,我們真是需要謙卑信靠禰,不然我們就會像那些自大的人一般,要面臨禰威嚴的審判,求禰指教我們常常謙卑主前。奉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禱讀:詩篇七十六篇8

8 禰從天上使人聽判斷。 神起來施行審判,要救地上一切謙卑的人;那時地就懼怕而靜默。

 

 

該怕誰發怒?(76)(香港讀經會)

 

祈禱:   全能的父,願你顯明你的作為,叫我敬畏你。

 

這詩稱頌神是得勝的戰士,也是審判官。

詩之起首,頌贊神在耶路撒冷稱王(12),結束時祂是地上諸王所拜服的王(1112)。「撒冷」是耶路撒冷的別稱(2),意思是和平。「居所」(2)原文是指獅子的坑,這裡用獅子比喻神的威力和兇猛,祂像獅子般發怒吼叫,撕裂野獸,正如阿摩司先知也有類似的形容(參摩1234),第4節的「野食之山」連接獅子的圖像,野食是指獅子的食物。意思是神的忿怒是可畏的,一切勇敢的英雄,一切配備精良、坐戰車和戰馬的戰士,在祂面前都如睡了一樣站立不住、無能反抗、極度無助(57)。

神的兇猛和怒氣雖像獅子,但絕不殘暴,祂乃是為施行公義而審判,要維護和拯救困苦受壓的人(89)。因著祂的公義,全地的人都敬畏懼怕,佩服而靜默。

10節直譯意思不明:「人的忿怒要成全你的榮美;人的餘怒,你要禁止。」新國際版譯作「你向人所發的忿怒,必叫你得著稱讚;你發怒懲罰後的生還者,也要受到約束。」另一解讀,「人的忿怒」是一種修辭,代表惡人或神的仇敵。全句的意思是:「惡人必宣認你,你必約束尚存的怒氣。」顯示神的審判是徹底的,人與神為敵必遭毀滅,神終必完全得勝。

我們該認識神對付邪惡時兇惡的面貌,從而曉得敬畏祂,基於對神這個認識,才可以面對不義而不灰心喪膽。我們要畏懼神的怒氣,才會在惡人和驕傲人的怒氣面前無懼,這是全詩的核心:「惟獨你是可畏的。」(7

我們不要單想像神是牧羊人,也要默想祂是獅子和戰士,培養對神的畏懼,這樣,我們才能生出勇氣,克服懼怕邪惡的威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