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第八十一篇短篇信息 目錄: 向神歡呼(楊震宇) 以色列不聽神的勸戒(吳主光) 神的作為(朱韜樞) 甚願我的民肯聽從我(八一1~16)(臺北靈糧堂) 主羊聽主聲(八十一篇1〜16節)(臺北基督之家) 只要你聽從(詩81篇)(香港讀經會) 向神歡呼(楊震宇) 鑰句:我搭救你…應允你…試驗你 背景:《詩篇》第八十一篇的詩題「亞薩的詩,交與伶長。用迦特樂器。」聖經學者都同意,這一篇是過節時所唱的詩(3節),但在哪一個節日採用則未有定見。在猶太人的新年(「月朔」,猶太曆七月一日) 和住棚節首日 (「月望」,猶太曆七月十五日開始,一連七天) 或其他類似節日敬拜時用。安格描述這猶太人的節期如下:「在嚴格的意義上,守吹角節這個節期,要停止所有的工作,而作為一個吹角的紀念日,要舉行一個聖會。到了後期,當奠祭被澆奠的時候,祭司和利未人便唱誦《詩篇》第八十一篇;到了晚祭,他們便唱《詩篇》第二十九篇。在整天裏,
耶路撒冷從早晨到晚上都吹角。⋯⋯拉比們相信,神在當天審判所有人,而他們要在祂面前經過,像一羣羊在牧人面前經過一樣。」本篇開始有讚美的話,結束時有許多警戒的話語。 提要:本篇是慶祝節日的讚美詩。在這首詩裏,亞薩激發會眾齊來參與盛典,一同讚美敬拜神。他首先召集會眾向神發聲歡樂;繼而勸勉他們記念神;並呼籲他們悔改,行祂的道。全詩分為三段: (一)呼召會眾向神歡呼(1~4節)──你們當向神我們的力量大聲歡呼,向雅各的神發聲歡樂; (二)勸勉他們記念神(5~10節)──你在急難中呼求,我就搭救你;我在雷的隱密處應允你,在米利巴水那裡試驗你; (三)呼籲聽道而行道(11~16節)──甚願我的民肯聽從我,以色列肯行我的道。 鑰節:【詩八十一7~8】「你在急難中呼求,我就搭救你;我在雷的隱密處應允你,在米利巴水那裡試驗你。細拉。我的民哪,你當聽,我要勸戒你;以色列啊,甚願你肯聽從我。」 鑰點:本篇值得注意的就是,詩人呼召以色列人前來守節。守節是提醒他們要記念神恩待祂的選民和祂偉大的神蹟,包括拯救他們出埃及、往曠野、入迦南。守節也是以色列人與神歡樂的時刻,他們用五種方式來在神前歡呼、讚美、奉獻:(1)大聲歡呼,(2)發聲歡樂,(3)唱起詩歌,(4)擊鼓,(5)彈豎琴和弦琴。這樣的讚美,需要動員所有神的子民「來敬拜」,包括會眾、詩班唱歌與樂團彈奏美妙的音樂。馬太亨利說的好,「猶太人每逢節日便記念神的鴻恩,因為神曾拯救他們脫離埃及人的束縛。基督徒每逢主日,更應該記念神的鴻恩,因為基督已拯救我們脫離撒但的束縛了。」教會主日團體的敬拜常使我們不忘神的恩典;並提醒我們保持與主有正常的關係;且激勵我們委身,讓主成為我們生命的中心。親愛的,你是否經常與眾聖徒以心靈誠實和用各種的方式,一起來讚美和感謝神呢? 今日鑰節提到「你當聽,…甚願你肯聽從我。」從本篇可見神與人對話:人向神獻上讚美、感謝,而神也向人說話。神說話的目的是為了提醒祂的眾百姓,不可忘記他們與神所立的約,以及祂的拯救、引導和賜福。神說話的重點與精髓,即是:他們:(1)要聽並聽從祂的話(8節);(2)要單單敬拜祂,不可向外邦的神下拜(9節);(3)要行祂的道(13節)。神應許肯「聽」、肯「聽從」並肯「行」祂話的人,「若大大張口,祂就給他們充滿。」意思是,盡你所能,大大張開你的口祈求,神就會充滿你,供應你一切的需求。這是何等寶貝的應許啊!親愛的,你如果想讓這應許落實在生活中,就當單單聽從祂、敬拜祂、仰望祂,來回應你「聽」、「聽從」並「行」祂的話吧! 「神不會將祂的聖靈給那些渴望被充滿的人,而只給那些順從的人。」――戴德生 默想:詩人呼召百姓前來耶路撒冷守節。親愛的,每次主日聚會敬拜時,你是否都存著歡喜快樂的心,向神發聲歡樂呢? 禱告:神阿,願我凡事都能聽從祢的話,不重蹈詩以色列人任意妄為的覆轍,以免得失去祢的恩典。阿們! ──
楊震宇《讓我們在詩篇中遇見神》 以色列不聽神的勸戒(吳主光) 第八十一篇大綱: 一、勸民當向神歡呼讚美(81.1-81.4) 1.勸民向耶和華歡呼 2.這是早己定的律例 二、出埃及時得神的啟示(81.5-81.7) 1.神在約瑟立了見證 2.出埃及時得神啟示 三、神勸戒民不可有別神(81.8-81.12) 1.神勸民不可有別神 2.耶和華才是你的神 3.神曾領你出埃及地 4.無奈以色列全不理 四、民若聽勸必享永福(81.13-81.16) 1.甚願民聽從神的道 2.神便為民治服仇敵 3.賜民飽足麥子蜂蜜 釋經: 一、勸民當向神歡呼讚美(81.1-81.4) 81.1(亞薩的詩,交與伶長。用迦特樂器。)你們當向神─我們的力量大聲歡呼,向雅各的神發聲歡樂!81.2唱起詩歌,打手鼓,彈美琴與瑟。81.3當在月朔並月望─我們過節的日期吹角,81.4因這是為以色列定的律例,是雅各神的典章。 1.作者亞薩作這詩的目的,是因為以色列人不肯聽從神的律法,也不肯按律法每逢節期和月朔、月望,到聖殿來聚集,守嚴肅會。正如第三至四節所指出的:「當在月朔並月望─我們過節的日期吹角,因這是為以色列定的律例,是雅各神的典章。」所謂「律例、典章」,就是指摩西吩咐以色列人每逢節期都要有聖會。為了招聚以色列人來參加聖會,利未人就「吹角」,叫人聽見,就趕快來聚會。因為摩西吩咐利未人「吹角的條例是這樣:「…吹這號的時候﹐全會眾要到你那裡﹐聚集在會幕門口。…亞倫子孫作祭司的要吹這號﹐這要作你們世世代代永遠的定例。你們…打仗﹐就要用號吹出大聲…。在你們快樂的日子和節期﹐並月朔﹐獻燔祭和平安祭﹐也要吹號。這都要在你們的神面前作為紀念…。」(民10:2-10) 2.作者又為鼓勵以色列人樂意常常出席這些聖會,就對他們說:「你們當向神─我們的力量大聲歡呼,向雅各的神發聲歡樂!唱起詩歌,打手鼓,彈美琴與瑟。」意思是﹐既然神是我們的力量,為甚麼我們不來參加聖會,向我們的神歡呼﹐與神一同歡樂呢?至於「唱詩、打鼓、彈琴與瑟」,這是後來大衛立利未人為詩班之時,才加上去的節目,並不是摩西吩咐的。在此﹐作者特別稱神為「我們的力量」,暗示當時以色列國的光景很弱,作者認為主要的原因,就是以色列人不肯到聖殿來守節,和聚集參加聖會。這一點與以上幾篇詩也有連貫關係,編者文士以斯拉特別要這樣編排,目的是為回答第74篇和第77至80篇的呼求,指出神一直沒有聽他們的禱告,就是因為他們不肯聽從神的吩咐,不肯守律法﹐也不肯守節,到耶路撒冷來參加聖會。所以作者在下文繼續指出這一點: 二、出埃及時得神的啟示(81/5-81.7) 81.5他去攻擊埃及地的時候,在約瑟中間立此為證。我在那裡聽見我所不明白的言語。 1.這節經文﹐我們中文和合本聖經翻譯得很差勁。一來句法的次序倒轉了,二來原文根本沒有「攻擊」﹐也沒有「立此為證」的意思在內﹐亦不是「我所不明白的言語」,只不過是「不熟悉的言語」而已。筆者認為,這節經文的前半部,英文《欽定本聖經》譯得較為準確──“This he ordained in Joseph [for] a testimony, when he went out
through the land of Egypt....”;而後半部﹐《Young’s Literal
Transaltion》譯得較為準確──“A lip, I have not known -- I
hear.”現在讓筆者重新將這節經文翻譯──「他曾立約瑟為一個見證。當約瑟(代表以色列人)離開埃及的時候,我聽見一個我所不熟悉的聲音對我說…。」請讀者注意,這裡所說的「我」,不是指作者,因為那時他還未出生;根據下文所形容,這個不熟悉的聲音(其實是神的聲音)所說的話,應該是對「以色列全體會眾」說的,作者只不過代表以色列全體會眾講說﹐神在出埃及和在曠野期間﹐對他們有過不少啟示而已。 2.這樣我們才明白,作者的意思是,神曾立約瑟為埃及的宰相,要向那一世代的人作見證,證明神是賜下七個豐年﹐為要救活他們脫離七個旱年的神。但是當約瑟和以色列人離開埃及的時候,神在異象中以一種他們從來沒有聽過的聲音,對摩西和以色列人說話。所說的,當然就是本詩下文第六節至結尾的話,為要指出以色列人一直不肯聽神的話,所以神也不肯回應他們的呼求。按神說話的內容,應該不是指著某一次特殊的啟示而言;乃是指著神在出埃及入迦南的路上,對他們多次啟示的總意。作者故意稱之為「我所不熟悉的聲音」,目的是為強調,這是神直接的啟示,具有非常的權威.如果以色列人不肯聽從,就是直接違背神的命令。 81.6神說:我使你的肩得脫重擔,你的手放下筐子。81.7你在急難中呼求,我就搭救你;我在雷的隱密處應允你,在米利巴水那裡試驗你。(細拉) 1.這裡﹐神指出以色列人之所以能離開埃及,完全是神的拯救。神說:「我使你的肩得脫重擔,你的手放下筐子。」意思是﹐救他們脫離當時法老王強逼他們作的苦工。根據出埃及記的記載,「有不認識約瑟的新王起來﹐治理埃及。…用巧計待他們(以色列人)﹐恐怕他們多起來…。於是埃及人派督工的轄制他們﹐加重擔苦害他們。他們為法老建造兩座積貨城﹐就是比東、和蘭塞。只是越發苦害他們﹐他們越發多起來﹐越發蔓延。埃及人就因以色列人愁煩。埃及人…使他們因作苦工覺得命苦﹐無論是和泥﹐是做磚﹐是作田間各樣的工﹐在一切的工上都嚴嚴的待他們。…埃及王對他們(收生婆)說:你們為希伯來婦人收生、…若是男孩﹐就把他殺了;若是女孩﹐就留他存活。」(出1:8-14) 2.神又說:「你在急難中呼求,我就搭救你。」意思是指,「以色列人因作苦工﹐就歎息哀求。他們的哀聲達於神。神聽見他們的哀聲﹐就紀念他與亞伯拉罕、以撒、雅各所立的約。 神看顧以色列人﹐也知道他們的苦情。」(出2:23-24)於是,神對摩西說:「我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困苦﹐我實在看見了。他們因受督工的轄制所發的哀聲﹐我也聽見了。我原知道他們的痛苦。我下來是要救他們脫離埃及人的手﹐領他們出了那地﹐到美好寬闊流奶與蜜之地﹐就是到迦南人、赫人、亞摩利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之地。現在以色列人的哀聲達到我耳中﹐我也看見埃及人怎樣欺壓他們。故此我要打發你去見法老﹐使你可以將我的百姓以色列人從埃及領出來。」(出 3:7-10) 3.至於「我在雷的隱密處應允你」這句話,是指以色列人來到西乃山下,當時耶和華神降臨在西乃山,「山上有雷轟、閃電、和密雲。並且角聲甚大﹐營中的百姓盡都發顫。…西乃全山冒煙﹐因為耶和華在火中降於山上﹐山的煙氣上騰﹐如燒一般。遍山大大震動。角聲漸漸高而又高…。」(出19:16-19)神就從山上以雷轟的聲音,將十誡直接傳給百姓。百姓聽了,怕得魂不附體,要求摩西代替他們上山,將神的話寫下來,傳給他們,因為他們感到,若再聽神的聲音就會死。然而,摩西上山才四十天,百姓在山下就拜金牛,大大得罪神。神原要將他們滅絕,只是摩西為他們禱告求神饒恕,神就在「雷的隱密處應允他們」,仍與他們同在,領他們進入迦南地。 4.「在米利巴水那裡試驗你」﹐是指會眾來到汛的曠野﹐在利非訂安營的時候,百姓沒有水喝,所以與摩西爭鬧﹐說:「給我們水喝罷。…你為甚麼將我們從埃及領出來﹐使我們和我們的兒女並牲畜都渴死呢?」他們幾乎要拿石頭打死摩西。摩西就對他們說:「你們為甚麼與我爭鬧﹐為甚麼試探耶和華呢?」耶和華對摩西說:「你手裡拿著你先前擊打河水的杖…。我必在何烈的磐石那裡站在你面前。你要擊打磐石﹐從磐石裡必有水流出來﹐使百姓可以喝。」摩西就…這樣行了。他給那地方起名叫瑪撒﹐就是試探的意思;又叫米利巴﹐就是爭鬧的意思。(出17:1-7) 5.後來以色列全會眾又來到尋的曠野﹐住在加低斯。會眾沒有水喝﹐又再聚集攻擊摩西、亞倫。百姓向摩西爭鬧說:「…你們為何把耶和華的會眾領到這曠野﹐使我們和牲畜都死在這裡呢?你們為何逼著我們出埃及﹐領我們到這壞地方呢?這地方不好撒種﹐也沒有無花果樹、葡萄樹、石榴樹﹐又沒有水喝。」摩西、亞倫…到會幕門口﹐俯伏在地…。耶和華曉諭摩西說:「你拿著杖去…吩咐磐石發出水來﹐水就從磐石流出給會眾﹐和他們的牲畜喝。」但摩西…招聚會眾到磐石前﹐說:「你們這些背叛的人聽我說﹐我為你們使水從這磐石中流出來麼?」摩西竟然舉手﹐用杖擊打磐石兩下﹐就有許多水流出來…。耶和華卻對摩西、亞倫說:「因為你們不信我﹐不在以色列人眼前尊我為聖,所以你們必不得領這會眾進我所賜給他們的地去。」這水名叫米利巴水﹐是因以色列人向耶和華爭鬧﹐耶和華就在他們面前顯為聖。米利巴就是爭鬧的意思。」(民13:1-13)這樣﹐以色列人兩次因為沒有水喝,就發怨言,連累摩西和亞倫也不能進迦南,要死在曠野。神指出,其實兩次沒有賜給他們水喝,是為要「試驗他們」,要看看他們肯不肯聽從神的話,但他們沒有聽從。 三、神勸戒民不可有別神(81.8-81.12) 81.8我的民哪,你當聽,我要勸戒你;以色列啊,甚願你肯聽從我。81.9在你當中,不可有別的神;外邦的神,你也不可下拜。81.10我是耶和華─你的神,曾把你從埃及地領上來;你要大大張口,我就給你充滿。 1.作者又覆述神的話說:「我的民哪,你當聽,我要勸戒你;以色列啊,甚願你肯聽從我。」這裡用一個單數的「你」,代表全體以色列民。這一點進一步證明上文所說的「我」,是指全體以色列民。這裡,我們又聽到神用慈祥的語氣來勸以色列人要「聽」。因為神只說:「當聽…勸戒你…甚願你肯聽…。」並沒有說:「我命令你一定要聽,若不聽,就要你們滅亡。」這一點顯出,神是尊重人的自由意志的;聽與不聽,人有絕對的自由。 2.神繼續說:「在你當中,不可有別的神;外邦的神,你也不可下拜。」這是十誡的第一和第二誡──「(第一誡):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第二誡):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甚麼形像﹐彷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他﹐因為耶和華你的神是忌邪的神。恨我的﹐我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愛我守我誡命的﹐我必向他們發慈愛﹐直到千代。」(出20:3-6)。 3.神又說:「我是耶和華你的神,曾把你從埃及地領上來;」這句話,在摩西五經裡出現過許多次。例如上文所引那節經文之前,神就對以色列人說:「我是耶和華你的神﹐曾將你從埃及地為奴之家領出來。」(出20:2)在利未記,差不多每一次神賜下一個教訓,就出現這句話﹐例如:「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所以你們要成為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你們也不可在地上的爬物污穢自己。我是把你們從埃及地領出來的耶和華﹐要作你們的神﹐所以你們要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利11:44-45)「你們不可褻瀆我的聖名。我在以色列人中﹐卻要被尊為聖﹐我是叫你們成聖的耶和華。把你們從埃及地領出來﹐作你們的神。我是耶和華。」(利22:32-33)「使你們紀念遵行我一切的命令﹐成為聖潔﹐歸與你們的神。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曾把你們從埃及地領出來﹐要作你們的神。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民15:40-41) 4.我們知道﹐當神差派摩西去見法老王﹐要領以色列人出埃及之時,摩西問神叫甚麼名。神就對他說:「我是耶和華。我從前向亞伯拉罕、以撒、雅各顯現為全能的神。至於我名耶和華﹐他們未曾知道。我與他們堅定所立的約﹐要把他們寄居的迦南地賜給他們。我也聽見以色列人被埃及人苦待的哀聲﹐我也紀念我的約。所以你要對以色列人說﹐我是耶和華﹐我要用伸出來的膀臂重重的刑罰埃及人﹐救贖你們脫離他們的重擔﹐不作他們的苦工。我要以你們為我的百姓。我也要作你們的神﹐你們要知道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是救你們脫離埃及人之重擔的。」(出6:2-7)從前人類只有一位神,所以神不須要為自己起一個名字。但是,當人類製造越來越多假神,尤其是以色列人已經在埃及住了四百年,早就忘記他們列祖的神,神就要為自己起名叫「耶和華」,意思是「自己存在者」,暗示其他所有神都是被人製造出來的,只有真神才是「自己存在,不需要有另一位元創造他出來的」。所以耶和華神又介紹自己說:「我是自有永有的」(出3:14)。英文的說法是:“I am that I AM.”意思是,我是不受時間限制的,在我來說,過去、現在、將來,我都是“I AM”(現在時式的「我是」)。所以神差派摩西說:「我是自有永有的。…你要對以色列人這樣說﹐那自有的打發我到你們這裡來。」(出3:14)這位真神既然不受時間限制,他的應許才是真的可靠,因為他有能力在將來成就所應許的一切。 5.所以神在此強調自己是「耶和華」,目的也是為要強調「你要大大張口,我就給你充滿」這個應許是真實的。「大大張口」的意思是,任憑你求甚麼最大﹐最寶貴的恩典,我都可以「給你充滿」。是的﹐以色列人想也想不到,神會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作他們的王﹐使他們的國在千禧年時代,成為普天下最強大的國;又作他們的救主,救他們脫離敵國和掌死權的魔鬼,甚至領他們進入天國,作神的兒女,享永生的福樂。試問,任憑以色列人大大張口來求,他們怎曉得求這麼寶貴的東西呢? 81.11無奈,我的民不聽我的聲音;以色列全不理我。81.12我便任憑他們心裡剛硬,隨自己的計謀而行。 1.神感歎說:「無奈,我的民不聽我的聲音;以色列全不理我。」這裡神強調以色列人不聽神的「聲音」,這「聲音」是他們出埃及以前「不熟悉」的,就是神在西乃山上直接用「雷轟的聲音」向他們所傳的「十誡」,也是上文所說「不可有別的神;外邦的神,你也不可下拜。我是耶和華─你的神,曾把你從埃及地領上來…。」但以色列人不肯聽,而且還在西乃山下拜金牛;在快要入迦南之時也不肯聽,以致他們拜巴力比珥,又行邪淫(民25:1-8);入了迦南之時就立即不聽,以致「但(支派)人為自己設立那雕刻的像。摩西的孫子﹐革舜的兒子約拿單﹐和他的子孫作了但支派的祭司﹐直到那地遭擄掠的日子。」(士18:30);以後來到士師時期,以色列人常常離開神,敬拜服侍迦南地各族的偶像;只有大衛時代是最好的,但到了他的兒子所羅門晚年時代,就敗壞了,以致為列國公主建造偶像的廟宇﹐引誘以色列人拜偶像,使國度分裂成為南北國。北國長期拜金牛,沒有一個王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直到亡國為止;南國雖然有幾個王是好的,但也止不住拜偶像,而且越來越嚴重。其中最叫神傷心的是瑪拿西王。《聖經》形容他的罪行說: 「瑪拿西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效法耶和華在以色列人面前趕出的外邦人所行可憎的事…﹐為巴力築壇﹐作亞舍拉像﹐效法以色列王亞哈所行的﹐且敬拜事奉天上的萬象…﹐在耶和華殿的兩院中為天上的萬象築壇﹐並使他的兒子經火﹐又觀兆、用法術、立交鬼的、和行巫術的﹐多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惹動他的怒氣;又在殿內立雕刻的亞舍拉像…。瑪拿西引誘他們(百姓)行惡﹐比耶和華在以色列人面前所滅的列國更甚。耶和華藉他僕人眾先知說﹐因猶大王瑪拿西行這些可憎的惡事﹐比先前亞摩利人所行的更甚﹐使猶大人拜他的偶像﹐陷在罪裡,所以耶和華…必降禍與耶路撒冷和猶大…,必擦淨耶路撒冷﹐如人擦盤將盤倒扣。我必棄掉所餘剩的子民﹐〔原文作產業〕把他們交在仇敵手中﹐使他們成為一切仇敵擄掠之物。是因他們自從列祖出埃及直到如今﹐常行我眼中看為惡的事﹐惹動我的怒氣。瑪拿西…又流許多無辜人的血﹐充滿了耶路撒冷﹐從這邊直到那邊。」(王下21章全) 2.按「我的民不聽我的聲音」這句話,推想作者必定是亡國前的人。他可能親眼看見瑪拿西一切的罪行,同時也會看見神對摩西所說的警告和預言,逐一應驗。因為神說: 「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曾將你們從埃及地領出來(這句話與作者在本詩所覆述神的話相同)﹐使你們不作埃及人的奴僕﹐我也折斷你們所負的軛…。你們若不聽從我﹐不遵行我的誡命…我待你們就要這樣:(1)我必命定驚惶﹐叫眼目乾癟、精神消耗的癆病、熱病、轄制你們;你們也要白白的撒種﹐因為仇敵要吃你們所種的。…你們就要敗在仇敵面前…。無人追趕﹐你們卻要逃跑。(2)你們因這些事若還不聽從我﹐我就要為你們的罪加七倍懲罰你們。我必…使覆你們的天如鐵﹐載你們的地如銅。…你們的地不出土產…。(3)你們…不肯聽從我﹐我就要按你們的罪加七倍﹐降災與你們。…野地的走獸…搶吃你們的兒女﹐吞滅你們的牲畜﹐使你們的人數減少…。(4)你們因這些事﹐若仍不改正歸我,…我就…因你們的罪﹐擊打你們七次。我又要使刀劍臨到你們…﹐報復你們背約的仇。…降瘟疫在你們中間﹐…將你們交在仇敵的手中。…折斷你們的杖﹐…斷絕你們的糧﹐…你們要…不飽。(5)你們因這一切的事﹐若不聽從我…我就要…因你們的罪﹐懲罰你們七次,並且你們要吃兒子的肉…;毀壞你們的邱壇﹐砍下你們的日像﹐把你們的屍首扔在你們偶像的身上…。我要使你們的城邑…眾聖…地成為荒涼…。我要把你們散在列邦中﹐我也要拔刀追趕你們…。至於你們剩下的人﹐我要使他們在仇敵之地﹐心驚膽怯.…無人追趕﹐卻要跌倒…﹐像在刀劍之前…。你們要在列邦中滅亡…,你們剩下的人﹐必因自己的罪孽﹐和祖宗的罪孽﹐在仇敵之地消滅……。」(利26:13-39) 3.摩西因為早就知道以色列人不聽,就在申命記多次「呼天喚地」(申4:26, 30:19, 31:28)向他們作見證,警告他們;又吩咐全體百姓宣告祝福與咒詛──六個支派上基利心山﹐六個支派上以巴路山,大聲說阿們,回應利未人所宣讀的十四項祝福﹐和四十四項咒詛。但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之後,一下子就忘記了。後來神雖然在各時代差派許多先知來責備他們,提醒他們,他們卻把他們殺了。所以主耶穌責備法利賽人和以色列人說: 「你們有禍了。因為你們修造先知的墳墓﹐那先知正是你們的祖宗所殺的。可見你們祖宗所作的事﹐你們又證明又喜歡。因為他們殺了先知﹐你們修造先知的墳墓。所以神用智慧曾說:我要差遣先知和使徒﹐到他們那裡去。有的他們要殺害﹐有的他們要逼迫。使創世以來﹐所流眾先知血的罪﹐都要問在這世代的人身上。就是從亞伯的血起﹐直到被殺在壇和殿中間撒迦利亞的血為止。我實在告訴你們﹐這都要問在這世代的人身上。」(路 11:47-51) 4.神繼續說:「我便任憑他們心裡剛硬,隨自己的計謀而行。」這裡所說的「任憑」,有好幾個意思: 第一、代表神尊重人的自由意志,並不強逼人。他們的心越發剛硬,不是神造成的,是他們放縱自己所造成的; 第二、代表神放棄他們,任由他們落在所說的咒詛中,不聽他們的呼求,不理會他們; 第三、代表神知道他們「自己的計謀」是愚拙的。他們以為殺害眾先知,最後連神的兒子也殺了,他們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立國。誰知他們是自害己命。其實神是不是真的完全放棄他們呢?不是﹐神等待他們悔改,只要他們稍微肯轉向神,神就拯救他們,重新與他們恢復關係。正如我們在上文所引摩西在利未記的話,最後神說: 「他們要承認自己的罪﹐和他們祖宗的罪﹐就是干犯我的那罪﹐並且承認自己行事與我反對﹐我所以行事與他們反對﹐把他們帶到仇敵之地。那時他們未受割禮的心若謙卑了﹐他們也服了罪孽的刑罰﹐我就要紀念我與雅各所立的約﹐與以撒所立的約﹐與亞伯拉罕所立的約。並要紀念這地。…他們厭棄了我的典章、心中厭惡了我的律例。雖是這樣、他們在仇敵之地﹐我卻不厭棄他們﹐也不厭惡他們…﹐也不背棄我與他們所立的約。因為我是耶和華他們的神.。我卻要為他們的緣故﹐紀念我與他們先祖所立的約﹐他們的先祖是我在列邦人眼前﹐從埃及地領出來的﹐為要作他們的 神。我是耶和華。這些律例、典章、和法度﹐是耶和華與以色列人在西乃山借著摩西立的。」(利26:46) 四、民若聽勸必享永福(81.13-81.16) 81.13甚願我的民肯聽從我,以色列肯行我的道,81.14我便速速治服他們的仇敵,反手攻擊他們的敵人。81.15恨耶和華的人必來投降,但他的百姓必永久長存。81.16他也必拿上好的麥子給他們吃,又拿從磐石出的蜂蜜叫他們飽足。 1.最後,神以很無奈的語氣說:「甚願我的民肯聽從我,以色列肯行我的道,我便速速治服他們的仇敵,反手攻擊他們的敵人。」可見這個時候,以色列人正被敵人欺壓,他們向神呼求,神也不聽;因為他們一直不肯聽神的話。這話又是為要回答(第74篇)和(第77篇)至(第80篇)的呼求。(第74篇)的作者不斷的說:「神阿﹐你為何永遠丟棄我們呢?你為何向你草場的羊發怒如煙冒出呢?求你紀念你古時所得來的會眾﹐就是你所贖作你產業支派的。並紀念你向來所居住的錫安山。求你舉步去看那日久荒涼之地﹐仇敵在聖所中所行的一切惡事…。聖所中一切雕刻的﹐他們現在用斧子錘子打壞了。他們用火焚燒你的聖所﹐褻瀆你名的居所﹐拆毀到地。…不再有先知。我們內中也沒有人知道這災禍要到幾時呢?神阿﹐敵人辱駡要到幾時呢?仇敵褻瀆你的名﹐要到永遠麼?」在第77篇﹐作者又說:「難道主要永遠丟棄我﹐不再施恩麼?難道他的慈愛永遠窮盡﹐他的應許世世廢棄麼?難道神忘記開恩,因發怒就止住他的慈悲麼?」(詩77:7-8)可惜﹐他們完全不醒悟,他們被仇敵欺壓,是因為他們離開神,不肯聽神的話﹐也不肯行神的道。只要他們肯聽,神早就替他們治服敵人了。到那時,「恨耶和華的人必來投降,但他的百姓必永久長存。」意思是﹐一切成敗的關鍵都在乎耶和華──恨耶和華的﹐必被耶和華打敗;歸向耶和華的﹐必永久長存。 2.神又表示:「必拿上好的麥子給他們吃,又拿從磐石出的蜂蜜叫他們飽足。」意思是,他們若離開耶和華,敵人就欺壓他們,甚至叫他們連吃的也沒有;但他們若歸向耶和華,耶和華就賜他們一切的好處。「上好的麥子」代表神賜福給他們的田地,使他們豐收;「從磐石出的蜂蜜」代表神使遍山都是蜜糖,叫他們吃最甜美的。結果,我們從以色列的歷史清清楚楚的看見,事實果然是這樣。這應許真是從不落空。但是奇怪,以色列人就是不明白﹐就是不肯聽。直到世界末日大災難時,他們才能明白過來,全家歸向神。他們一歸向神﹐神就差遣主基督從天降臨,拯救他們,領他們進入千禧年國,叫他們復興﹐成為世上最強大的國。 ―― 吳主光《詩篇精選研經亮光》 神的作為(朱韜樞) 第六段 神子民經歷地上的行政與神居所成熟的影響(一) 詩篇第八十一篇 八十一篇,說到神有祂的行政,和祂行政的根源。八十一篇說到這行政是從神來的,神是我們的力量,製作我們的神。亞薩的詩,交與伶長,用迦特樂器。請注意,這些話都很有意思。迦特是一種像豎琴一樣的樂器,是大衛佔有迦得之後,所發現那地特有的一種樂器(參……),而帶到以色列。我們可以想像,一個十八歲的閨女,穿著白衣服,梳長頭髮,坐在那兒彈豎琴,那畫面是多麼悠閒。奇妙的,到了八十四篇,也是用迦特的樂器。八十一篇說到神,八十四篇說到教會,兩篇都是用迦特的樂器。換句話說,兩篇都有說不出的安詳。 神行政的供備 八十一篇,詩人先來描述神。第一節,「你們當向神 ── 我們的力量大聲歡呼,向雅各的神發聲歡樂!」他說:「弟兄姊妹啊,你們當向神大聲歡呼!」神是誰呢?我們的力量。他開頭說到神:第一,神是誰呢?神是我們的力量,我們要向我們的力量大聲歡呼。第二,神是誰呢?神是雅各的神,我們要向雅各的神發聲歡樂。我們的力量是內在的,雅各的神是外在的。我們要覺得奇妙:我們的裡面,有一位有力量的神;我們的外面,有一位雅各的神。這位有力量的神,叫我們來愛祂;這位雅各的神,叫祂來製作我們。所以,神不僅是我們的力量,加給我們的力量,作我們的力量,在力量裡扶持、帶領我們,祂也是製作我們的神。感謝主,祂是我們的力量,祂也是製作我們的神。因為祂是力量,我們大聲歡呼;因為祂製作我們,我們發聲歡樂。 我們怎麼來歡呼歡樂呢?第二節,「唱起詩歌,打手鼓,彈美琴與瑟。」我們讚美神的時候,樂器要多一點,最好各種的樂器都帶進來。這個時候,我們就會覺得,這樣的享受神,就是我們的日子,我們的節日。「當在月朔並月望 ── 我們過節的日期吹角,」(3)在月朔、月望的時候,就是神和我們,我們和神,一同過節的日子;在那裡,我們吹角,我們也宣告。當神扶持我們、帶領我們、製作我們的時候,我們的日子,就像在過節一樣。 然後,我們就經歷祂的律例和典章。第四節,「因這是為以色列定的律例,是雅各神的典章。」律例就是律法,和律法的條例。律例是什麼呢?律例就是神的描述。詩人的話慢慢變得深了。開頭他說,神就是我們的力量;然後說,神就是我們的製作者;又說,神是我們的節期,成為我們的享受;現在,神就把祂自己剖開來給我們看一看,「你看見我的律例嗎?你看見我的律例,就是看見我。你認識我的律例嗎?你認識我的律例,就是認識我。我的律例乃是把我說出來了!」 什麼是典章呢?典章就是律法裡的判例。我們知道,每一個律師,一面要學法理,一面要學條文,一面要研究判例。判例可以成為執行律法的根源。律例是什麼呢?神。典章是什麼?神以往所作的判決。好比說,在一位弟兄身上,就可能有許多屬靈的典章。主怎麼帶他奉獻,他是個判例;主怎麼帶他跟隨主,他是個判例;主怎麼引導他,帶他過一個關口,他是個判例;主怎麼責備他,他也不抗議,不灰心失望,就是個判例。 哦,跟隨主的人真是美妙極了!我們經歷:主是我們的力量,主是我們的製作者,我們也在基督裡過節,然後,我們就看見基督的所是,不僅看見基督的所是,也看見祂在一個一個弟兄身上奇妙的工作!那些奇妙的工作,就是這裡的典章。說「我有主,我向主負責」的人,最多只有律例,而沒有典章。有典章的人,都是住在弟兄姊妹中間的人。 神的拯救 神的行政這一面,實在太美了!第一是力量,第二是製作,第三是節期,第四是律例和典章,第五就是第7節,「你在急難中呼求,我就搭救你;我在雷的隱密處應允你,在米利巴水那裡試驗你。(細拉)」神說,我是你的拯救者,當我是你拯救者的時候,我是在雷的隱密處應允你,怎樣應允你呢?我在米利巴水那裡試驗你。真奇妙,前面律例和典章聯在一起,這裡搭救和試驗也聯在一起,好像神喜歡把事情作得複雜一點。我們禱告主,求主給我們什麼,主真的給我們了,不過,過程中,祂把事情作得稍微複雜一點。為什麼呢?在那一點點複雜裡,我們就學習說:「主啊,我也需要你的試驗,你一試驗,就把我顯出來了!」 聖經說,「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徒十六31)」我們得救後,也禱告主成全祂的話,全家都得救。可是,過程中,我們要經過一個試驗。有一個弟兄見證說:他信主後,主就興起他的母親在他旁邊哭,一邊哭,一邊說:「我有八個兒子,死了一個,還有七個。」如果這時候,他妥協了,一切就完了;但是,他很清楚,這是神來試驗他,要全家得救,他就得硬心。他也真是硬心!他母親在旁邊哭,他搖過頭來,看也不看她一眼,就做他的功課。他母親哭一陣,覺得沒意思就走了。後來,全家果然都得救了。換句話說,一人得救全家得救,只有一個可能,就是當我們在試驗中,堅決的為主站住的時候,全家就得救了。哦,神搭救我們,神應允我們,同時,神也試驗我們。我們要說:「神啊,你太好了!你是我的力量,你是我的節期,你是我的律例和典章,你也是我的搭救者,應允者,和試驗者。」 詩篇八十一篇八節,「我的民哪,你當聽,我要勸戒你;以色列啊,甚願你肯聽從我。」這一句話真好,因為這時,神來找我們了!弟兄姊妹,不要以為那些講道真好聽的人,個個都愛主,不!對於他們,神仍然要說:「你當聽,我要勸戒你,甚願你肯聽從我。」有時候,神引導我們,或鼓勵我們,到一個地方去看望教會,我們就是不去,所以,神就來說:「甚願,我的確願意,你肯聽從我!」我們還是不去,神就又來說:「甚願你肯聽從我啊!」 弟兄啊,不僅我們的神說,我搭救你,我應允你,我試驗你;現在,祂也告訴我們,我勸誡你,我要求你,你不聽的時候,我的確甚願你肯聽從我啊!第十節上,「我是耶和華 ── 你的神,曾把你從埃及地領上來;」這裡神又說:「你要記住,我是耶和華你的神,曾把你從埃及地領上來!你要記住,你不再屬於世界,你是屬於神了!」 神的應允 第十節下,「你要大大張口,我就給你充滿。」神說:「我既然把你領上來了,你就要大大張口,我就給你充滿。」弟兄姊妹,我們什麼時候大大張口過?除了發財,我們的口張得很大以外;除了升官,我們的口張得很大以外;除了買好房子,我們的口張很大以外;除了娶好妻子,我們的口也張得很大以外;在屬靈的事上,我們什麼時候大大張過一次口呀?我們很少有一次張口說:「主啊,我願意得著你,我願意完全被你得著!」我們也很少張口說:「主啊,我願意完全是你的,我要你完全是我的!」我們也沒有一次張口說:「主啊,我願意完全認識你,我也願意你完全得著我!」哦,我們不張口,也不敢張口啊!偶然一次,我們張口說:「主啊,求你完全得著我。」 主就問:「你說什麼?」 所以,主才要說,「我向你的禱告發怒啊!你禱告什麼呀?你禱告這些作什麼呢?」(參詩八十4) 這裡神說:「我怎麼來做行政的執行者呢?我願意告訴你,你大大張口,我就給你充滿。」弟兄姊妹啊,從年幼的時候,我們就要告訴主:「主啊,我這一生,什麼都不要,我只要你!主啊,我這一生,什麼都不屬,只屬於你;什麼都不得著,只得著你;什麼都不長,只長在你裡面;什麼都不認識,只認識基督。我這一生,乃是為著基督,為著教會而活!」當我們這樣大大張口的時候,主說:「我就給你充滿啊,我願意把自己完全給你,使你完全地得著我!」 弟兄啊,我們到底是櫻桃小口,還是大大張口?我們能不能大大地張口?「主啊,我絕不跟人玩基督教,玩主耶穌,主耶穌不是我娛樂的對象,主耶穌乃是買我、叫我跟隨的對象!所以,我大大地張口,我這一生要主耶穌,享受主耶穌,經歷主耶穌,得著主耶穌,高舉主耶穌,彰顯主耶穌;我在一切的事上,要以主耶穌為中心,以基督為經歷,以基督為內涵,以基督為構成!」今天主實在提醒我們,祂把我們從埃及帶上來,我們要大大地張口,祂就給我們充滿! 十一節,「無奈,我的民不聽我的聲音;以色列全不理我。」神說:「無奈,我的民不聽我的聲音;他們如果大大地張口禱告,都是叫我向他們的禱告發怒!」弟兄啊,神對我們不發怒,神對我們的禱告發怒;而我們呢?我們是對主不大愛,對我們的禱告頂愛!叫我們奉獻給神,我們不願意;叫神答應我們的禱告,我們的禱告就多得很。所以神說:哎,無奈。 神的供應 這首詩的結束很奇妙,十六節,「他也必拿上好的麥子給他們吃,又拿從磐石出的蜂蜜叫他們飽足。」神說:「我願意拿上好的麥子給你們吃,我也要拿磐石出的蜂蜜叫你們滿足。」這裡說「磐石出的蜂蜜」,磐石什麼時候出過蜂蜜?可是,蜂蜜在神的造物裡是一個寶物,它是動物的生命(蜜蜂)和植物的生命(花)調和所產生的最有營養的物品。 神說:「末了,我告訴你,你的命我替你算一算,我要叫你經過今年的嚴冬,好叫明年的麥子收成得特別好。」麥子就是小麥,小麥是春收的產物,是經過嚴冬產生出來的。所以神說:「我要你這一生果實纍纍,我要你這一生得著供應,也成為人的供應。」怎麼作呢?「我要叫你經歷過嚴冬,就是叫你有與基督同死的經歷。」主就是那一粒麥子。祂曾說,「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約十二24)神要我們與基督同死,祂也要我們吃基督的死,交通於基督的苦難。不僅這樣,祂也說:「我要拿磐石中的蜂蜜給你們吃得飽足。」磐石在高處,是屬天的。我們所經過的,是嚴冬的死;我們所享受的,是復活的高天。我們所經歷的,是死在我們身上構成,所結出來的果子,結果,卻叫我們享受到天的實際。在這天的實際裡,我們享受到神造物中最大的寶貝,就是蜂蜜。它又營養,又能叫我們飽足;它的構成,叫人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滿足。 申命記三十二章十三節,「耶和華使他乘駕地的高處,得吃田間的土產;又使他從磐石中咂蜜,從堅石中吸油;」磐石中哪來的蜜,堅石裡哪來的油?乃是進到屬天的境界裡去了!在天的境界裡,我們就享受到這蜜。這是什麼?這就是我們的神的行政。 撒但的行政不供應我們,世人的行政是要佔有神的教會,但,神的行政是什麼呢?神的行政有十項:第一,祂說,我是你們的力量。第二,我是你們的製作者。第三,我是你們的節期。第四,我是你們的律例典章。第五,我是你們的搭救、應允和試驗。第六,我願意你們來聽從我。第七,我曾把你們從埃及地領出來。第八,你們要大大張口,我要給你們充滿。弟兄啊,我們別的聽不見,這句話聽見就好了,我們要說:「主啊,我以前所有的禱告都是小兒科,我的禱告小氣到不可再小氣;現在,我願意大大地張口,我要天的事,我要神的事,我要神見證的事,我要神國的事!」哦,我們這樣大大張口,神就給我們充滿。 第九,我願意全教會都肯聽從我。第十,我願意叫你們享受小麥的豐盈、豐富,同時,我也叫你們享受磐石中蜂蜜的甘甜,叫你們得飽足。換句話說,弟兄姊妹,我們這一生是什麼呢?有死,也有復活。與基督同死,與基督同活;住在基督的死裡,也住在屬天那神聖奧祕復活的範圍裡。所以,我們就說:「我真是飽足!」無論我們是剛信主,或是信主五十年,已經是個老人了,末了我們都能見證說:「真飽足啊!」因為我們在神的行政裡,起源於神是我們的力量,結束於神叫我們飽足。這是我們的人生,誰有這樣的人生,誰就有最高的人生。 八十一篇是亞薩的詩,亞薩本來就是一位詩人,他掌管大衛三個樂師部門的一部,是一位非常有靈感的人;這首詩可能是他的後裔寫的,因為他這個描述的時間,絕不是他的一生。而八十四篇,乃是可拉後裔的詩。我們要注意,亞薩的詩,只要人在靈感裡就有了;可拉後裔的詩,卻必須藉著極淒涼的經歷,才能對神的居所,有這樣高度的鑑賞。好比說,我們貧窮挨餓過,就非常珍惜、也鑑賞今日的富足。可拉的後裔說起教會,那一種的欣賞,我們沒有一個人能領會;他們是背叛過的,他們是神審判過的,他們是被咒詛過的,他們是沒有路的,他們是沒有前途的,他們是大家都藐視的,連他們也覺得自己是第二等人。 八十一篇說到神,也就是基督;八十四篇說到神的家,也就是神的居所、教會。基督與教會,神和神的居所,兩篇都是用迦特的樂器。聖經真是奇妙,說到神,用迦特的樂器;說到教會,用迦特的樂器。說到神,說到教會,就需要比較細膩、優美的樂器,好叫人覺得非常享受,非常安詳;在這安詳裡,我們就經歷神的可寶,教會的可愛。 他有生命了,有經歷了,有真理了,才能寫出這樣的詩來,所以它是卷三的精華。 這首詩跟以前的不一樣,以前是詩人寫一寫,就變成情緒化了;這首詩裡,是沒有情緒的,沒有什麼能激動人的。這裡的每句話,都是確定的。 神經營的實化和見證 這一篇不同於第八篇所說的啟示,第八篇說到,「耶和華我們的主啊,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真美,美到一個地步,遙不可及。今天在地上,哪一個大樓不是藏污納垢的呢?沒有一個大樓是乾淨的,沒有一條街是乾淨的。第八篇的描述非常美麗,有沒有屬靈的實際呢?有!但是,我們仍感覺離屬靈的實際很遙遠。 四十八篇說到神的城,這一篇就是對神的城,也就是神的見證,那些豐富描繪的實化。四十八篇說,「我們在萬軍之耶和華的城中 ── 就是我們神的城中 ── 所看見的,正如我們所聽見的。神必堅立這城,直到永遠。(細拉)……因你的判斷,錫安山應當歡喜,猶大的城邑(原文是女子)應當快樂。你們當周遊錫安,四圍旋繞,數點城樓,細看她的外郭,察看她的宮殿,為要傳說到後代。」(8,11~13)這裡有一個人,他的確周遊了錫安,四圍旋繞,數點城樓,細看它的外郭,也查看了它的宮殿;現在,他就寫出八十四篇,傳說給後代。所以這一篇,不再是說有一個東西太好了,乃是說他就在其中。 這實化是一個愛主,持定神心意的清心的人,經過七十三至八十三篇各種的折磨,以及神在祂的經營裡一切的作為,所產生的成熟的見證。這不是一件小事,今天在各地,許多生命老練的弟兄,看到了教會受限制的情形,第一個問題就是問:地方教會到底行得通嗎?聖經果然有這個真理嗎?但是,教會越經過折磨,我們越裡面感覺:哦,地方教會,我何等的寶愛你啊!弟兄啊,每當教會經過苦難以後,有的人就起來說,「地方教會果然行不通」;有的人就認識,「地方教會的可寶。」說地方教會行不通,並沒有對錯,這只是一種經歷。有一位弟兄覺得地方教會行不通,他就離開了教會,找到一個團體,專門著重兒女的教育。(請注意,沒有父母不注意兒女的教育,但是每一個孩子能愛主,都是主作的;如果不是主作的,我們把他作得愛主了,那個愛是宗教的,價值不高。我們絕不是不注意兒女的教育,但是,我們絕對不把那個擺到第一位,而是把基督、把教會放在第一位,然後把兒女信託給這位信實的主。)他很高興的說:「我找到教會了!」後來,他又轉到別的教會去。轉來轉去,轉到後來,他作見證,還是要過健康的教會生活。不能因為有組織把一些教會擄去,我們就否認地方教會的光。如同神的子民,從七十三篇一直到八十三篇,經過了各種的折磨,詩人還是堅強的說:「我看見教會了。」 這一篇沒有興奮的話,卻滿了膏油。作者是可拉的後裔,說明他們對於神的審判、神的憐憫、神的拯救有深刻的體認。他們認識耶和華神是那位自有永有的神,那位我是那我是的神,那位有定旨和目的的神。在時間裡祂是萬軍之耶和華 ── 持定祂的定旨,為著祂的目的而爭戰的神。這就是為什麼這一首詩,一開頭要說「萬軍之耶和華啊!」按理說,詩人要說教會,應該說「神哪,主啊,你的居所何等可愛」,他卻不這樣說。他說,「萬軍之耶和華啊,你的居所何等可愛!」(詩八四1) ―― 朱韜樞《詩篇中的教會成長(卷三)》 甚願我的民肯聽從我(八一1~16)(臺北靈糧堂) 從詩人的信息中,我們可以確知神的定意是要施恩典的。亞薩的詩有一個明顯的特色,他大部分的詩都與國家歷史,聖殿崇拜等有關,當然本篇也不例外,從歷史的軌跡中,我們看見神施恩的原則。正如某位屬靈的長輩所常教導的,神的恩典是有支取的定規的,我們若按著神恩典的原則而行時,就能支取神的恩典。我們從本篇的信息中,就可以看見支取神恩典的原則。 詩人從正面、反面兩個角度來說支取神恩典的原則。神樂意施恩予祂的百姓,在此篇中,神強調的是什麼呢?『甚願你(神的百姓)肯聽從我』(v.8,13),神對我們說,我們當聽,因為神要勸戒我們(v.8)。詩人在此特別提出了我們當聽從神幾件重要的事:1.我們不可有別神,2.不可向外邦的神下拜(v.9)。3.行神的道(v.13)。這幾件事就是我們能支取神恩典的原則。在今天,我們好像沒有拜偶像,但是我們可能需要反省一下的是,在我們的心中有沒有什麼事物,它的地位,在我們心中的份量是同等於神的,甚或重要過於神呢? 我們若聽從神,所支取的恩典是什麼呢?神要充滿我們(物質層面與屬靈層面)(v.10,16),神樂意滿足我們的需要,不論是生活物質所需,我們亦可應用為屬靈的層面,約翰說,神將聖靈賜耶穌是沒有限量的(約三34),使徒行傳記錄聖靈在人身上的工作也是沒有限量的,只要我們渴慕都必得飽足(太五6),神在這裡說,『只要我們大大張口,我就給你充滿』的實際,已在新約實現了。為我們治服仇敵(v.14,15);仇敵至今仍以各種面貌、方式,想要牢籠我們,壓制我們,擄掠我們,但主說,他已得勝了,勝了仇敵一切的權勢,並且把得勝的鑰匙賜給了我們『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太六13)。 反面的信息是什麼呢?神願我們能聽從,並且是甚願祂的百姓能聽從,意謂著神並沒有強迫我們聽從,當神向祂百姓啟示祂的道路時,並沒有強迫百姓必須遵行,至少是我們從這篇詩篇的信息中所看見的。然而百姓的態度是怎樣呢?當神給他們選擇權的時候,他們選擇走自己的路,按自己的計畫而行,並不理會神(v.11-12)。不聽、不理神的聲音的結局是怎樣呢?就心裡剛硬。神對祂百姓最大的懲罰就是任憑百姓心裡剛硬,若是神讓苦難、危險臨到百姓時,還有一點期待,希望祂的百姓能因此而回轉;『任憑』其實是神最重的審判,神已放棄了,而我們就必須自負心裡剛硬的結果。法老王的結局如何(出四21);羅馬書第一章,當神任憑人任意妄為時,所遭致的是神的忿怒(羅一18,28),原因無他,是因為故意。詩人在此用反面的方式告訴我們,警戒我們,免得我們失了神的恩典。 默想 嘗試按神施恩的原則自我反省那些地方需要悔改的,就悔改吧! 回應 主!感謝你沒有任憑我心裡剛硬。 主羊聽主聲(八十一篇1〜16節)(臺北基督之家) 分享: 主耶穌說:「我的羊聽我的聲音,我也認識他們,他們也跟著我。」(約十27)我們是聽誰的聲音在行事呢? 這首詩篇多次提及「聽」的重要性,第8節表達出神心中對祂的兒女最大的期待就是:「甚願你肯聽從我。」第13節又再次提到神的期盼:「甚願我的民肯聽從我」,但是第11節點出一直以來神的兒女讓祂多麼失望:「以色列全不理我。」無怪乎以賽亞書一開始神就透過先知的口呼喊天地齊來作見證,神的兒女比起畜牲更加不如:「天哪,要聽!地啊,側耳而聽!因為耶和華說:我養育兒女,將他們養大,他們竟悖逆我。牛認識主人,驢認識主人的槽,以色列卻不認識;我的民卻不留意。」(賽一2〜3) 這首詩篇其實是在節期所吟唱的詩歌,一開始宛如祭司或先知呼召百姓前來敬拜,向神歡欣歌唱(1〜5a節),並且領受神的話語(5b節),告訴他們過去神怎樣拯救(6〜7節),並且諄諄勸戒(8〜10節),但是百姓卻逕自不理(11節),因此受到最嚴重的懲罰—神的「任憑」,容讓百姓各隨己意而行(12節)。這是多麼可憐、辛酸的景況,倘若我們辛苦餵養、教育長大的孩子卻不認我們為他的父母,我們不知會有多麼的傷心;而神救拔了我們,給了我們新生命,倘若我們向神掩著耳朵,豈不也令神失望、難過嗎? 但是神也不願意人是虛情假意的順服聽從祂,第15節指出假意順從神的人將要面臨永遠的刑罰,但是對於真心虔誠跟隨神的人,神卻要以豐富的美福待他(16節),一方面是物質的賜福飽足,另一方面更令人得著飽足的就是神自己的話語:「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 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太四4) 回應:天父,我們真是願意學習作一個聽禰話,跟隨禰旨意行的孩子,求禰幫助我們常常能夠從眾多紛擾的聲音中蒙禰保守,專心尋求禰的聲音,奉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禱讀:詩篇八十一篇8〜10節 8 我的民哪,你當聽,我要勸戒你;以色列啊,甚願你肯聽從我。 只要你聽從(詩81篇)(香港讀經會) 祈禱: 主啊,我感謝你對我的指教,我在此等候敬聽。 這詩由兩段互相呼應的經文組成:1呼籲人守節,歡呼奏樂歌頌神(1~5上)。2神向子民的宣告(5下~16)。轉接句是上主的呼喚(5下),下半部分引出兩段說話:一段檢視神與以色列的關係(6~10),另一段陳述以色列人對神不忠而產生的危機。每一段的中心,都重複一個邀請:「甚願你肯聽從我。」(8、13) A. 「在那裡聽見所不明白的言語。」(5下~7)詩人在提及神過去的拯救。 B. 神的邀請:「的民哪,甚願你肯聽從。」(8) C. 神的誡命乃要求子民以神為神。(9~10上) D. 「你要大大張口,就給你充滿。」(10下) A' 「的民不聽的聲音」(11~12)是指到子民背叛。 B' 神的邀請:「甚願的民肯聽從……」(13) C' 遵從與不遵從的後果 (14~15) D' 「……給他們吃,……叫他們飽足。」(16) 神將禍、福陳明,以關切之情渴求我們走上自由、豐足的路。我們只需要認真聽及服從回應,便可以得著祂的管理和保護。 神的言語和誡命實在對我們甚有益,要鬆開我們被綁的雙手,使我們的重擔得脫落。我們當中有人會被過分的責任感、或世俗的價值觀而弄致惶恐終日,看不起自己;亦有人在追逐地位被認可、或缺乏成功感中失卻心靈的安息。神呼喚我們信任祂的慈愛,守安息日的操練,這正是使人得釋放和信靠的機會。 筆者曾在靜修默想第81篇時,被神的話感動,要聽從神對我即將放安息進修假期的心意,於是翻開舊約重讀神定安息年的律法,決定調整原定的計畫,實踐當中的原則,就是信靠親近神、不種不收、賙濟窮人、照料自己及家人。神的應許確實以上好的供給我,於安息進修假的第一個月,便可租住另一居所,既可眺望廣闊天空,又座向東南,窗明幾靜。不久又可獲准使用聖神修院藏書豐富的圖書館,感謝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