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第九十六篇短篇信息 目錄: 讚美神作王的榮耀(楊震宇) 神國與讚美(張慕皚) 獨一的真神和祂的福音(陳家強) 神在全地的彰顯與救恩(朱韜樞) 耶和華作王(三)(九六1~13)(臺北靈糧堂) 聖潔中的能力(九十六篇1〜13節)(臺北基督之家) 要向耶和華歌唱(詩96篇)(香港讀經會) 讚美神作王的榮耀(楊震宇) 鑰句:耶和華作王,世界就堅定 背景:《詩篇》第九十六篇也是七篇稱謝「耶和華為王」詩中之一。這首詩與歷代志上十六章23至33節相似,因此本詩大概是根據大衛為迎接約櫃回錫安時所寫的。本篇是一首讚美詩,邀請萬國頌贊神,傳揚祂奇妙的作為。這詩也是一首「彌賽亞」的《詩篇》,預告了基督的國度建立後,那時全地會為祂按公義審判世界而歡呼。 提要:第九十六篇是呼召全地都要向神歌唱,因為耶和華是王,祂是全世界人們的歡樂與福分。在這首洋溢著喜樂、歡慶的讚美中,詩人首先是邀請全地向神歡唱,讚美祂的名,因為神的榮耀和祂奇妙的作為(1~6節);然後,他邀請萬國敬拜神,頌贊祂為王,因為祂憑公義治理列國(7~10節);末了,他邀請天地在耶和華面前歡欣,因為祂要憑公義來審判全地(11~13節)。本詩分為三段: (一) 邀請聖民頌主(1~6節)──你們要向耶和華唱新歌,全地都要向耶和華歌唱; (二) 邀請萬民頌主(7~10節)──民中的萬族啊,你們要將榮耀能力歸給耶和華,都歸給耶和華; (三) 邀請天地頌主(11~13節)──願天歡喜,願地快樂;願海和其中所充滿的澎湃。 鑰節:【詩九十六1】「你們要向耶和華唱新歌,全地都要向耶和華歌唱。」 鑰點:本篇我們看見敬拜耶和華神的涵蓋面不斷的擴大──先是呼籲以色列民當向神歡唱新歌;接著,他呼召萬族萬民都當來,將榮耀能力歸給耶和華;然後,他呼籲天地當在耶和華面前歡欣。詩人在此強調我們所敬拜的神,乃是宇宙的創造者,是值得稱頌的。另外,詩人至少提出了七個不同的讚美耶和華的方法:(1)向主唱新歌;(2)稱頌祂的名;(3)天天傳揚祂的救恩;(4)述說祂的榮耀和奇事;(5)將榮耀、能力歸給祂;(6)拿供物來進入祂的院宇;(7)以聖潔為妝飾,敬拜祂。親愛的,你平常在神面前如何讚美祂? 此外,本篇中,「全地」、「列邦」、「萬民」、「萬神之上」、「萬族」、「世界」、「眾民」和「外邦」等語辭共出現了十三次之多。詩人希望全地的人把他們的聲音融合在這首歌裏,並且他們繼續不斷見證祂拯救的能力。因此,本篇也是一篇傳福音的《詩篇》,乃是向萬民講說神的榮耀,以及祂的奇妙作為。親愛的,向人宣告好信息是不容我們保持緘默的。你是否會情不自禁地向別人講說主的恩典和拯救呢? 今日的鑰節提到「全地都要向耶和華歌唱。」本篇值得注意的就是,詩人邀請百姓迎接及敬拜真正的君王耶和華神,並且不單向祂歡唱新歌,也向外邦傳揚祂的救恩。本詩道出我們當向耶和華歌唱的理由:(1)因祂是至大至高的神;(2)因祂是至真、獨一的神;(3)因祂是至尊、至榮、至威、至能、至善、至美、至聖的神;(4)因祂是公義、信實的神。因此,沒有任何向神的稱頌讚美,會顯得太過分、太多、太頻。今天我們在聚會中,「當用詩章、頌詞、靈歌,彼此對說,口唱心和的讚美主」(弗五19) 。親愛的,如果你真的領會主耶穌在我們心中作王,所帶給福分,也必定向祂唱新歌。 「如果主耶穌在你心中作王,祂必帶給你福分,所以你必須向祂誓忠。在個人靈修時向祂唱新歌。在眾人面前宣揚福音,見證祂的榮耀。」──邁爾 默想:親愛的,留意經文裏重複「歌唱」(1,2節)、「歸給」(7,8節)和「願」(11,12節)的用詞。將本詩當作你的禱告、你的讚美,因為耶和華是你的王,祂是你的歡樂與福分。 禱告:主啊,因祢為大,當受極大的讚美。我要用心靈向祢唱新歌,並且要在眾人面前宣揚福音,見證祢的榮耀。阿們! ──
楊震宇《讓我們在詩篇中遇見神》 神國與讚美(張慕皚) 【經文
詩篇96篇】 教會是一個敬拜和讚美的群體,今天我們從詩篇九十六篇去看神國與讚美這題目。 耶穌常常用比喻告訴我們神國是一個歡欣快樂的國度,屬祂的子民認識到神創造的偉大,又經歷了神救恩的奇妙和慈愛,所以懂得衷心地敬畏衪和讚美衪。因此,敬拜和讚美是分不開的,讚美神是每一個信徒的責任,今天,讓我們來藉著詩篇九十六篇去思想神國度裡的敬拜和讚美。 (一) 讚美的使命 舊約經文提到神的子民有責任領受神的真理,並讓真理塑造生命,然後向列邦列國見證神,將人帶到神的面前。讓神的國度成為一個讚美的國度,讓祂的子民以生命和歌聲每天讚美神。所以讚美是屬神之人的召命;雖然當我們慣性提及到信徒的召命時,我們會立即想起傳福音,但傳福音最終的目的是為了招聚人成為神國的子民,然後去讚美神。 (1) 讚美的意義 讚美有兩個意思,第一是榮耀神,如第七節「民中的萬族啊,你們要將榮耀、能力歸給耶和華,都歸給耶和華」和第三節「在列邦中述說他的榮耀」所說。讚美的另一個意思是價值,我們的神是位最偉大而且最有價值的神,第二節提到「稱頌祂的名」,「名」是指神本性一切的榮美。聖經中所有人物的名字都在反映那人的特質,所以神的名也在神的特質,本性是指祂的榮美,因為我們認識到神的榮美和價值,所以要將榮耀和讚美歸給祂。「榮耀」這一詞有重量的意思,由此說明,敬拜乃信徒首要的責任,且在傳福音之上。 (2) 屬靈四向度之首 在基督徒和教會的四個屬靈向度中,以敬拜和讚美為首,這四向度包括敬拜、團契、真理領受和傳福音,求神幫助我們成為一個懂得敬拜、讚美的教會和信徒;當我們愛神我們便懂得愛弟兄姊妹,會渴望成為神的僕人,更認識神、更追求真理,參加成長班,查考聖經以便明白如何活在神的旨意中,如何事奉神,才能討祂喜悅。再者,當我們又認識神又懂得去愛弟兄,關懷社會時,我們就會樂意傳揚福音。 (3) 給全人類的使命 敬拜是神給全人類的使命「就是凡稱為我名下的人,是我為自己的榮耀創造的,是我所做成,所造作的」(賽43:7)。神創造人類的目的,是要人類懂得感恩、敬拜讚美祂。在猶太人中有個傳說,話說神在創造世界以後,問天使這世界如何?天使回答說:缺少了讚美神的聲音,祂於是創造了音樂。此後世間充滿了音樂,正如剛才所讀的經文<世頌三十三首>所說的一樣。神創造天地萬物時,將音樂安放在其中,淙淙的流水聲,小鳥的歌聲,和樹木被風吹過的聲音,都可散發着美妙的樂音,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天籟之聲」。神賜給人音樂的恩賜,讓人可以歌唱讚美神;原意是要;地上所有的人都讚美祂,所以,我們傳福音的責任更顯得重要。經文勉勵我們:「在列邦中述說祂的榮耀!在萬民中述說祂的奇事!」;「民中的萬族啊,你們要將榮耀、能力歸給耶和華,都歸給耶和華!」;「人在列邦中要說:耶和華作王!世界就堅定,不得動搖;他要按公正審判眾民。」;「願天歡喜,願地快樂!願海和其中所充滿的澎湃!」。相信今天的香港,還有很多人未懂得敬拜讚美神,這是我們的責任,去向他們傳福音,讓全地都讚美神;這是今天的詩篇帶給我們的第一個信息。 (二) 讚美的動力 這篇詩篇教導當我們認識神時,我們就有動力去讚美祂。當我們經歷了神的奇妙,祂如何垂聽我們的禱告,如何恩待我們的家庭事業,祂怎樣在困難和痛苦中與我們同行,我們便巴不得像保羅一樣,即使在獄中,在夜半也發出對神讚美的歌聲。馬丁路德也曾見證說,認識神的人會自然而然的敬拜神,因他們親身經歷了神的真實、慈愛和公義。只要我們多讀聖經並遵行神的道,那我們便不難在生活中經歷神。 認識神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思想。第一是祂的「名」,在第二節提到「稱頌祂的名」,當我們認識到神一切屬性,是那麼榮美時,我們便要稱頌祂。第二是「救恩」,我們經歷了救恩的奇妙,便推動我們多傳福音,讓更多人跟我們一起讚美祂。第三是「創造」,在第五節說到:「外邦的神都屬虛無;惟獨耶和華創造諸天。」。當我們看到神創造的偉大和大自然的奇妙時,我們要因這些讚美祂、感謝祂。第四是「管治」和「公義」,我們的神不單是一位超越的神,祂也是一位內住的神,祂活在我們中間,如第十節所言:「人在列邦中要說:耶和華作王!世界就堅定,不得動搖;他要按公正審判眾民」。神是掌權的,雖然這個世代既混亂又充滿悲劇和痛苦,但神仍是掌管一切的。神給人們自由意志,只是人和他裡面的罪惡致令這個世代充滿痛苦。祂沒有即時干預,只因為神有祂的時間表,如十三節所說:「因為祂來了,祂來要審判全地。祂要按公義審判世界,按祂的信實審判萬民」。犯罪的人無論在世上的日子如何風光,都要接受神最後的審判。當我們經歷神的公義時,會向神發出讚美,願神幫助我們每天都讀經,認識神更多,並且切實遵行祂的道,經歷神,然後讚美祂。 (三) 讚美的形式 (1) 群體的歌唱讚美 第一節說到「你們要向耶和華唱新歌」,「你們」是指每一個人,所以向祂讚美是每一個人的責任。或者我們沒有美妙的歌聲,但只要用心唱出一字一句的讚美,將最好的擺上獻給神,必定得蒙神的悅納。在敬拜中,每一位會眾都是主角;讚美和敬拜的責任均落在每一會眾身上。雖然敬拜可以是個人的,但聖經著重的是群體的敬拜;將來在永恆的天國裡,我們會常常一同歌頌、讚美神。經文提及的「新歌」是指新的經歷,我們有了新的經歷,便自然會向神讚美。 (2) 心口合一的讚美 當我們歌唱讚美神時,要心口合一,由心發出讚美,第九節這樣說:「當以聖潔的妝飾敬拜耶和華」,只因聖潔的行為要由心發出。詩篇一○三篇說得好:「我的心哪,你要稱頌耶和華,
凡在我裏面的,也要稱頌他的聖名!」。我們心中發出讚美,必須以口配合,才是完美的表達。有人說音樂是為愛尋找詩詞,是愛的表達,詩歌最能表達我們愛神的心。人類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語言,但音樂是一種共通的語言,將來在天上,它將會是我們共同的語言。人類的聲音是最完美的樂器,它是語言和聲音配合的「樂器」。馬利亞說:我心尊主為大;我靈以 神我的救主為樂 (路1:46),馬利亞的尊主頌就是一首由心發出的讚美詩。我們今天讚美神的時候,也要學像馬利亞那樣心口合一。 (3) 獻祭的讚美 第八節裡提到祭物,在舊約中祭物一般都是指牛、羊和鴿子等牲畜,但到了新約時代。保羅所教導的是「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羅12),意思是要我們身體力行的將自己獻上敬拜神。今天的詩篇提到「聖潔的裝飾」(詩96:9),在註釋裡可解作行為,意思是當我們生命聖潔,活出真理的時候,我們便能以此敬拜神、讚美神。 (4) 事奉的讚美 保羅教導我們,將自己當作活祭奉獻給神,因為神是我們生命的主人,家庭、財富、才幹、恩賜等等都是屬乎神,我們不過是祂的管家,只要尋求神的心意,善用我們的一切;不要效法這世界,隨波逐流地生活。 敬拜中使用的音樂可以有不同的形式,但最重要是聖俗分開,將最好的獻給神,但千萬不可因爭論選用何種形式的音樂而引致教會分裂。 今日教會正經歷一場「敬拜的戰爭」,Robert Webber 呼籲應停止這場「三十年之戰」(其實已超過卅年),這場爭戰始於上世紀的六十年代,爭論的地方是教會應用傳統音樂或現代音樂,可否用非傳統的樂器,有人建議敬拜可引入古代的禮儀,教會應用固定形式的敬拜或自由開放的形式。 為了平息「戰爭」很多教會提供兩堂聚會,一堂用現代音樂為年青人,另一堂用傳統音樂為年長的,唐美賢(Marva Dawn)以為這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會將問題隱藏了(或可說是用分裂教會的方法解決教會分裂的危機)。唐氏以為應透過溝通,將傳統和現代音樂中的寶貝融合起來。 我們更應強調聖經教導在敬拜中,應將最好的獻給神,音樂也應用最好的,高爾遜(Charles Colson)在《How NOw Shall We Live》一書中指出文化有分高低,應將高等的音樂獻給神,現代音樂中有些是用來鼓吹吸毒賭博,殺人等罪行的,更有音樂是從拜祭撒但得的靈感寫成,教會應避開這類音樂。 我們現在用的《世紀頌讚》就結合了傳統和現代的「寶貝」,是經得起時代考驗的,我們唱的月詩也是現代好的詩歌和傳統詩歌的結合,你們在「聖樂同樂日」比賽中也各適其適的用傳統和現代的詩歌,但切記要將最好和合真理的詩歌獻給神。教會不能為了音樂而將會眾分開成青年和成年兩個群體,教會是個大家庭,青年人需要年長的經驗,而成年人需要要青年人的活力。 獨一的真神和祂的福音(陳家強) 本篇結構如下: (1-2節上)呼召全地前來敬拜 節下-3節)對教會發命令 (4-6節)論述獨一的神 (7-9節)呼召全地前來敬拜 (10節)對教會發命令 (11-13節)論述要來的神 享受神救恩的人,也要傳說這大好信息(九十五1),呼喚全地的人來「稱頌他的名」(2節),因神啟示了祂自己,所以作出回應,當來到祂的面前(「聖潔的妝飾」),藉「供物」來滿足祂的要求(7-9節)──要前來回應祂的名(8節),在祂神聖的同在面前得著保獲(9節),並以敬畏的心,敬拜祂。然而福音也該遍及天下(11-13節) ,「審判」就是「把一切還原」的意思──天地、洋海、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一切受造要歸回和恢復。祂最終的救恩絕不會遺漏創造的任何一面。 第九十七、九十八篇 可見的公義,喜樂的救恩這篇詩在不知不覺間,把神的王權和聖潔公義連在一起(九十三5,九十四15、21、23,九十五7,九十六9、13)。現在詩篇來到公義寶座的高峰(九十七2),宣佈公義(九十七10-12),啟示過往歷史上的公義作為(九十八2),並啟示未來的公義作為(九十八9)。本篇並不隱瞞神那公義性情何等令人生畏(九十七2-5),祂的命令和要求何其嚴格(九十七10),拜偶像者的命運也一清二楚(九十七7)。但是,詩的調子和氣氛仍是歡樂(九十七1、8)、歌唱和歡呼的(九十八1、4-7)。歡樂與審判,人間的歌頌與天上的公義如何能夠合而為一,混成一體呢?答案是因為救恩已經成就了(九十八1-3)。神有「聖名」(九十七12),這位神呼召祂的百姓成聖,祂是那位伸出「聖臂」(九十八1),施行救恩的神。 ―― 陳家強《詩篇研究講義》 神在全地的彰顯與救恩(朱韜樞) 第五段 神在全地的彰顯與救恩 詩篇第九十六篇 九十六篇說到,神藉著祂所得著的教會在全地掌權。弟兄姊妹,請一定要記住,卷四原則上是說到我們的神作王,我們的神在全地掌權。前面專門加進九十、九十一、九十二篇,乃是告訴你,祂如何能在全地掌權。從九十三開始,有一個進展,不過,那個進展不是往上走,是你摸著一個啟示後,再帶進一個啟示;摸著一個啟示後,再帶進一個啟示。譬如說,九十六篇有非常要命的一節,就是第九節,「當以聖潔為妝飾敬拜耶和華」,這一節就是新約裡的「就如新婦妝飾整齊,等候丈夫。」(啟二一2)這裡是舊約,沒有辦法寫得那麼完美,原則卻是一樣。一到這地步以後,世界馬上就變了。所有在列邦的人都要說,耶和華作王了,世界堅定了!(詩九六10)好像神作王和我們沒有辦法不發生關係。我們要讓神作王,我們自己就得健康。 九十六篇說到,神要藉著祂所得著的教會,在全地掌權。它的開頭是何等的甜美得勝 ── 你們要在新造裡向神唱新歌,全地都要向耶和華歌唱;神的子民,就是今日的教會,要歌唱、稱頌祂的名,天天傳揚祂的救恩,在萬國中訴說祂的奇事,在萬民中訴說祂的榮耀,因為我們的神在萬神之上當受敬畏(詩九六2~4)!教會越來越往前、光景越來越拔高的時候,我們就越來越摸著一個感覺,那就是喜樂 ── 我們何等的喜樂!我們向耶和華唱新歌,這個歌唱是有內涵的,不是空的。不僅這樣,我們也要傳揚祂的救恩。教會是有這個責任。 一個健康的地方教會,要讓主能在我們中間執掌王權。它的特點是什麼呢?傳揚祂的救恩!怎麼傳揚呢?第一,在列邦中訴說祂的榮耀。這個榮耀是什麼呢?就是我們的確有把握,看見了一個啟示,摸著了一個啟示,這個啟示遮蓋、並勝過我們一切的不足,而叫我們摸著天,看見天。第二,在萬民中訴說祂的奇事。蒙恩兩週、兩個月的人,多半沒有什麼奇事可說,是一切都奉獻給主幾十年的人,才有許多的奇事可說。可是,有的人到年老的時候,也不見得有奇事。如果你問他是怎麼活的?他就說,年輕的時候,老闆注意我;中年的時候,老闆任由我;老年的時候,老闆厭煩我;現在,我終於退休,靠退休金來過活了。弟兄啊,你有沒有注意,這樣的一生沒有奇事!奇事,乃是叫你感覺,若不是神蹟,這事絕對不可能有的。今天,你越把自己交給主,越把自己奉獻給主,你越感覺,神啊,你的帶領何等的奇妙!你的工作何等的完美!這就叫做奇事。我們在主面前的生活,我們對祂的經歷,我們對祂的享受,我們對祂的支取,以及祂在我們身上所顯明的神聖的所是、神聖的大能、神聖的帶領、神聖的工作,都太多了!這就是奇事。 耶和華為大 「因耶和華為大,當受極大的讚美;他在萬神之上,當受敬畏。」(詩九六4)為什麼在這時候,詩人要加一句「當受敬畏。」?敬畏,原則上就是懼怕。我們還得怕神。不光是喜樂的說哈利路亞,也要知道神是可怕的,而且怕神。如果祂是行奇事的神,祂也就是可怕的一位。神何等樂意在人中間顯出神蹟,好叫祂得榮耀,但是,大多人的難處,是不怕祂,因為不怕祂,就不給祂這個機會。我們說,我不怕神,我不讓神來作,我有我的所要,我有我的前途,我有我的事業,我知道我這一生怎麼活,我知道我應該做什麼……。弟兄姊妹,請你記得,當你這樣讚美祂的時候,你就把你自己讚美得消失了,你對神就產生了一種敬畏。你剛剛摸著神的時候,祂是你的享受;你真正經歷到神的時候,祂是你懼怕對象。你懼怕祂,不是為著刑罰;懼怕,是為著不傷了祂的心,為著給祂一個合適的機會,做祂心頭所要做的事。弟兄啊,當詩人這樣傳揚祂的救恩,述說祂的榮耀、祂的奇事,也承認祂當受極大的讚美時候,他同時也認識,這位神是可怕的。不是怕祂打你,是怕主要給你祝福,你沒給祂機會;也怕主要給你一個帶領,你沒給祂機會;更怕主在你身上要做奇事,你沒給祂機會。 當詩人來描述我們的神的時候,他說,我們的神多好!祂創造諸天,有尊榮和威嚴,有能力和榮華在祂的聖所(詩九六5~6)。七至八節上,「民中的萬族啊,你們要將榮耀、能力歸給耶和華,都歸給耶和華!要將耶和華的名所當得的榮耀歸給他。」怎麼歸給祂呢?「拿供物來進入他的院宇。」 要將耶和華的名所當得的榮耀歸給祂。假如你遇見美國總統布希先生,他有一種榮耀,至少有一種威嚴,你應該歸給他,你不能輕蔑他的名。同樣,我們不能不尊重神,隨意對待祂的名,好像神是給我們玩的,以為祂就是來祝福你的。不錯,神樂意祝福人,但我們是作什麼的呢?我們一點沒有把神當得的榮耀歸給祂啊!我們說,「我的上帝真祝福我。」當然這句話也沒有不對,但你想想,這句話和這詩裡的境界,相差的何等的遠!神要說,你知道我是誰嗎?你能不能根據我的所是,來將合適的榮耀歸給我呢?怎麼歸給我呢?拿供物來進入我的院宇! 什麼是供物?供物就是我們。什麼是院宇?院宇就是教會。我們要在教會生活裡,把自己合適的奉獻給神。有聖經學者把供物譯作素祭。前面說過素祭,我們的主是被新油膏了的(詩九二10),好像細麵調油做的素祭;現在,主在我們身上有了構成,我們這個人就活出一個素祭的生活。我們是這樣的在教會生活裡,向著主完全的單純,完全的純潔。我們有沒有限制呢?有,因為我還是人,雖然我們還是人,我們卻樂意把自己當作一個素祭,來完全為著神。我們不只是一個燔祭,放在焚燒的祭壇上,更是一個素祭,活出一種奉獻的生活 ── 我們的活出乃是完全把自己奉獻給主的,包括我們的家庭,我們的職業,我們的事業……。 以聖潔為妝飾敬拜耶和華 我們都拿素祭來進入教會生活,在這時候,我們就能把主帶回來!所以下面又說,「當以聖潔的(的:或譯為)妝飾敬拜耶和華;全地要在他面前戰抖!」(詩九六9)這時候,你看到在地方教會中,一個一個聖徒都好像素祭一樣,完全是向著神的;他們的生活完全是見證神的,他們生活的中心完全是神的自己,他們是非常單純的說,神啊,我們所要的就是你自己,我們所愛的就是你自己,我們所活出的就是你自己,我們所見證的就是你自己!當他們這樣像一個素祭過教會生活的時候,他們也就成為聖潔的妝飾,並以這妝飾來敬拜耶和華,這一敬拜,全地就都被主得著了! 他們這樣與神是一的生活,帶進了以聖潔為裝飾來敬拜祂;這就如新婦裝飾整齊,好進帶進她的丈夫基督的再來一樣。在這時候,耶和華要作王、要得國,怎麼得國呢?是有一班的基督徒說,主啊,我們就是素祭,我們什麼也不要,我們就愛的是你自己,我們願意得著的就是你自己!我們裝飾整齊,就帶進我們的丈夫基督的再來。這時候,神的兒女要在新造裡,看見基督再來作王時的榮美 ── 哦,我們看見主再來了! 耶和華作王 十到十三節,是描述千年國,王再來時的榮美。「人在列邦中要說:耶和華作王!世界就堅定,不得動搖;他要按公正審判眾民。」(詩九六10)世界,就是可居之處;耶和華作王,可居之處就堅定。這世上一切都不堅定,樹不堅定,房子不堅定,路面不堅定,居民不堅定……,沒有什麼是堅定的。他說,耶和華作王,可居之處就堅定,不得動搖,祂要按公正審判眾民。這時候,他的頌讚是何等的超越,「願天歡喜,願地快樂!願海和其中所充滿的澎湃!願田和其中所有的都歡樂!那時,林中的樹木都要在耶和華面前歡呼。因為他來了,」(11~13上)祂來了,新婦也裝飾整齊了!祂說,你預備好了嗎?你說,我們都預備好了。祂就說,那我來了!弟兄姊妹,你知道多少千年來,主在等這句話嗎?主等著說,我來了!今天祂不能來,為什麼不能來?沒有信主的人沒有主,有主的人不愛主,愛主的人玩宗教,所以,主不能來!主要得著素祭,有一班人是素祭,也像素祭一樣,進到院宇裡去;他們能說,我像新婦那樣,裝飾整齊,當我們這樣裝飾整齊的時候,神就可以說,我來了! 弟兄姊妹,你盼望不盼望那一天來到?!到那一天,你就說,天歡喜,地快樂,海和其中所充滿的澎湃,田和其中所有的都歡樂,林中的樹木都要在耶和華面前歡呼。林中的樹木就是指我們這些蒙恩的人。哦,所有蒙恩者都在祂面前歡呼!但願我們都說,主啊,願意我們是素祭,你若不得著這班素祭進入你的院宇,新婦就永遠也不能裝飾整齊,你也不可能說:我來了!哎呀,「因為他來了」,十三節這句話太好了!多少年來,主在等這一句話,我來了! ――朱韜樞《詩篇中的教會見證(卷四)》 耶和華作王(三)(九六1~13)(臺北靈糧堂) 本篇有點像是進行曲,它的涵蓋面不斷的前進、擴大,先是從以色列的圈子(v.1-3),從他們被擄歸回,充滿了歡欣喜樂,不單向神歡唱新歌,也向外邦傳揚神的救恩(v.2),在列邦中、萬民中述說神的榮耀、奇事(v.3)。換句話說,以色列人要向外邦人宣揚、彰顯神的榮耀。第二段,論及耶和華和假神的對比(v.4-6),詩人在此強調我們所敬拜的神,乃是宇宙的創造者(v.5),與世人所拜的相比時,他們就都是『虛無』的(v.5)。耶和華是至大(v.4)、至高(v.4)、至真(v.5)、至尊、至榮、至威嚴、至能、至美善的神(v.6)。耶和華是『在萬神之上』的真神,因此,不論從那一個角度來看,都應受極大的讚美和敬拜。並且,祂是審判的主(v.10,13)。第三段,是論及耶和華和萬邦的關係(v.7-9),所以詩人在此三次說要將榮耀、能力歸給耶和華(v.7),以賽亞預言將來世上的萬國萬民都要歸向神(賽二2-4),因此,詩人再次叫『民中的萬族』(v.7),也就是全地(v.9)來敬拜神。第四段,是耶和華與宇宙萬物的關係(v.10-12)。這是神作王掌權的終極景況,詩人一連用了四個『願』來表明神作王的美景。萬物都要復興,全宇宙都要歡喜快樂,到那時,『神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悲哀、哭號、疼痛…』(啟廿一4)。 本篇也是一篇宣教的詩篇,詩篇中,『全地』、『列邦』、『萬民』、『萬神之上』、『萬族』、『世界』、『眾民』和『外邦』等語辭共出現了十三次之多。真的,世人要能認識神是萬王之王,是在於我們的宣揚與見證了,今天我們自當從猶太人的歷史任務中接下這個繼續宣揚神救恩的責任。 默想 我可以如何向人宣揚神的救恩? 回應 主,讓福音的火在我心裡焚燒不熄,為在各地為主作見證的人祝福。 聖潔中的能力(九十六篇1〜13節)(臺北基督之家) 分享: 詩篇九十六篇可能是以賽亞在希西家潔淨聖殿之時所作,或以色列人被擄歸回後,慶祝聖殿落成時而作。 詩人以更新的眼光看到「惟獨耶和華創造諸天」(5節),與世人所拜的諸神明、偶像相比,他們都是「虛無」,祂是創造者,也是全能者,能力、榮耀都在於聖潔的主。當歷經管教後,神的百姓終於明白能力始於生命的聖潔,因此,詩人呼籲「當以聖潔的妝飾敬拜耶和華」(9節)。 神希望祂的子民聖潔,舊約多次強調「你們要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美國多所教會的講壇後面,也常見刻寫著「以聖潔的妝飾敬拜耶和華」,令人深受感動。 聖潔的語根是分離的意思,神呼召我們與一切的不潔有所分別,好使我們獲得更新、見證的力量。聖潔的本身就象徵著一種潔淨的力量,因為我們的主是聖潔的。榮耀是看得見的,聖潔是隱藏的,這是神本質的兩面;對於人而言,聖潔也含有「手潔」與「心清」。 羅馬天主教主張彼得是第一任教皇,教皇是繼彼得的位。曾有一位住在梵諦岡宏偉宮殿的教皇,對他的侍臣說:「從前彼得說:金銀我都沒有!現在我卻不能說這話。」侍臣立刻回答說:「教皇,你如果不能說這句話,也就不能說下一句了,不能對瘸腿的說『我叫你起來行走』這句話。」因為,失去了聖潔,也就失去聖潔之神同在的能力。 真正的聖潔是美麗的,而這個美麗是從敬拜而來的。你敬拜什麼,就會像什麼。你知道嗎?如果你的神是自私的,你就會變成自私的,你的神如果是醜陋的,你就會變成醜陋的。敬拜金錢的人就會變成冷酷無情;敬拜聲色娛樂的人就會變成軟弱的。但是,那敬拜又真又活的神的人,就會變得美麗──愈來愈像基督。 回應:聖潔的父神啊,求禰差派真理的靈引導我,以致我在生活裡一切口中的言語,心裡的意念,在禰面前都能得蒙悅納,好能成為禰恩典流通的管道,成為呼召人來敬拜的器皿。奉耶穌的名求,阿們! 禱讀:詩篇九十六篇9〜10節 9 當以聖潔的妝飾敬拜耶和華;全地要在祂面前戰抖! 10 人在列邦中要說:耶和華作王!世界就堅定,不得動搖;祂要按公正審判眾民。 要向耶和華歌唱(詩96篇)(香港讀經會) 祈禱: 神啊!你是配得極大讚美和歌頌的神。懇求你潔淨我,賜我聖潔的裝飾敬拜你。 這是一首讚美詩,全詩充滿了對神的讚美、喜樂、歌唱和歡樂。本詩的內容在歷代志上第16章中出現過,該處經文記載以色列王大衛在錫安山獻會幕,本詩的重點乃是耶和華神期待萬國對祂的國度發出歡呼和讚美。 1. 讚美的宣告(1-6):接受呼籲要向耶和華歡呼和讚美的是全地、列邦和萬民(1、3)。他們的敬拜內容包括:1唱新歌(參95:1)──新歌也許就是指本詩;2傳揚神的救恩(2)──真實的敬拜也包括了對別人述說神的救贖;及3述說神的榮耀和奇事(3)。 接下來,詩人介紹這位當受讚美的神,祂並不是外邦人的偶像之一(4-5),耶和華本為大,處於萬神之上(4)。雖然詩人說「萬神」,卻並不等於承認地上的偶像真的是神,或是它們真的存在,這只是一種詩詞的手法,相反地,詩人其實正否認偶像的存在,它們不過是樹木或石頭的雕刻罷了。這世上,惟有耶和華我們的神獨有尊榮、威嚴、能力與華美(6)。 2. 敬拜的勸勉(7-13):「耶和華作王」的宣告(10),帶出了祂的統治。這個宣告是對著地上民中的萬族(7)和列邦的人說的(10),他們都要來敬拜耶和華這位真神,歸榮耀給祂(7-8),並要獻供物給祂(8)。我們要注意,「歸榮耀給神」是指榮耀本屬於神,「榮耀」並非像禮物般可以被我們帶來給神的。「當以聖潔的裝飾敬拜」(9),意思是「敬拜神,因為祂華美聖潔。」 詩人在第11-13節以擬人法表達自然界對神的敬拜,例如「願天歡喜,願地快樂」等(11-12),簡言之,凡是被造的,包括自然界的一切,都要敬拜神。「祂來了」(13)乃指出詩人在詩篇中所描繪的、神所接受的敬拜,並非現今發生之事,乃是發生在將來的(參詩93篇)。 綜觀現時世界的景況,若要萬邦列國都敬拜我們所信的神,是比較難實現的,所以,基督徒更應該有美好的見證,像「耶穌基督明天就要回來」一樣,如果基督徒對聖經末世論沒有強而實踐之欲,又怎能期盼萬邦萬族會對我們的神屈身下跪敬拜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