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第一百十六篇短篇信息 目錄: 讚美耶和華垂聽禱告(楊震宇) 蒙恩得救者立志為主作見證(吳主光) 信心與自由(陳家強) 行活人之路(一一六1~19)(臺北靈糧堂) 一生求告祂(一百一十六篇1〜19節)(臺北基督之家) 節期頌詩(四、五):要愛神、傳揚神(詩116篇至117篇)(香港讀經會) 讚美耶和華垂聽禱告(楊震宇) 鑰句:我愛耶和華 背景:《詩篇》第一百十六篇是向耶和華感恩的詩,因為衪是聽禱告的神。詩人在16節自稱為「祢的僕人」,說明他大概是一位王。因此,有些聖經學者推想或許是希西家王病癒後所作(王下二十章)。當他三十九歲時,得了必死的病。因他在神面前流淚、禱告,得了神的拯救。 提要:第一百十六篇是向耶和華感恩的禱告。在這首感恩的詩裏,詩人重申他對耶和華的愛(1~2節),因祂聽了他的禱告;然後,他述說過往親身經歷死亡痛苦之掙扎(3~4節),並思想他如何得蒙拯救和安慰(5~11節);之後,他表達願意報答耶和華所賜的一切厚恩,甘心一生願作神的僕人,並且要以感謝為祭獻給神(12~19節)。全詩分為三段: (一)述說對耶和華的愛(1~2節)──因為祂聽了我的聲音和我的懇求; (二)複述在患難中蒙神拯救(3~11節)──主啊,祢救我的命免了死亡,救我的眼免了流淚,救我的腳免了跌倒; (三)許願報答神的厚恩(12~19節)──我要以感謝為祭獻給祢,又要求告耶和華的名。 鑰節:【詩一百十六1】「我愛耶和華,因為祂聽了我的聲音和我的懇求。」 鑰點:本篇我們看見詩人曾患重病,處於死亡的邊緣。但在他最危險的時候,他首先做的是什麼呢?他先「求告耶和華的名」。這呼救的禱告使他有了盼望,因為耶和華有恩惠,有公義,以憐憫為懷。之後,神聽了他的禱告,醫治了他,他因此感恩,而決志一生作神的愛僕。邁爾說的好,「如果我們沒有祈禱這根源,我們能作什麼呢?當死亡的繩索環繞我,患難與愁苦抓住我,我們有什麼幫助能得拯救?這是世人所不能給予的助力,我們只有屈膝來祈求。」親愛的,當你面對內在或外在的環境,有形或無形的壓力,求告祂的名吧! 此外,這是一首非常個人化的詩篇,全篇16節中共有32個「我」字,特別有6次禱告者說「我要」。詩人所說的話,都是從自己主觀的經歷或者從自己的心中湧出對主感恩的心願。並且本篇有16次提到「耶和華」,另有幾次用「神」、「祢」、「祂」等字稱耶和華。這讓我們看見詩人雖然經過了極大的痛苦,但他與神的關係是何等的密切。詩人述說了他蒙恩的經歷之後,提出「我拿甚麼報答耶和華向我所賜的一切厚恩?」親愛的,你是否也常常常思想神聽了你多少禱告,救你脫離了多少難處,醫治你多少疾病,保護你免去多少危險,供給你多少需要,而感謝讚美祂呢? 今日的鑰節提到「我愛耶和華。」詩人一開始就迫不及待地說出「我愛耶和華」,雖然只有五個字,但卻是最深的讚美,最完美的敬拜。他強有力的說出「愛耶和華」的理由,因為祂是:(1)滿有憐憫的神;(2)使人安樂的神;(3)救人免死的神;(4)信實的神。此外,詩人「愛耶和華」,多次提及向耶和華報恩的心願,他要:(1)一生求告神;(2)在耶和華面前行活人的路;(3)因信說話;(4)舉起救恩的杯頌揚神;(5)在眾民面前還願;(6)甘心作僕人;(7)以感謝為祭獻給神。詩人發自內心對主的愛情,是多麼純潔而寶貴。親愛的,讓我們也能像詩人向主表達愛,而頌揚、讚美祂;向人傳揚、見證主在我們身上的厚恩。 【因愛搖籃】一位礦工,年老目盲,似乎已經不能再作甚麼。一位弟兄教他,可用愛神的動機搖他小孫睡覺。搖籃每一搖動,都是愛神的行為。其後數年,連添了幾個孫兒。這位礦工托人告訴那位弟兄一個好消息說:「他仍以愛神的動機滿有喜樂地為孫兒搖籃催眠。」 「如果你愛主耶穌,就常告訴祂。」――倪柝聲 默想:親愛的,神的救恩與慈愛不斷地圍繞你的整個生活,你怎能不愛祂呢?當你面對內在或外在的環境,有形或無形的壓力,你怎能不求告祂的名呢?因為主向你施的一切厚恩,你怎能不事奉祂呢? 禱告:親愛的主阿!我愛祢!祢向我所賜的恩實在是太多、太厚、太大、太深了!阿們! ──
楊震宇《讓我們在詩篇中遇見神》 蒙恩得救者立志為主作見證(吳主光) 第一百一十六篇大綱: 引言:以「結論」為引言 1.我愛神因神聽禱告 2.立志一生要求告他 一、個人見證──求救蒙應允 1.曾經歷過患難,險些死亡 2.向神求救,主以憐憫為懷 3.我落到卑微地步他仍救我 二、自勉與立志──因信走活人之路 1.因主賜厚恩自勉仍歸安樂 2.救我不死也不至流淚跌倒 3.因信立志一生行活人之路 三、思考報恩──在大會中作見證 1.曾受大困苦發現人都說謊 2.思考如何報答耶和華的厚恩 3.立志還願舉杯稱揚神的名 4.神珍惜聖民之死看為寶貴 四、還願獻祭──獻身感謝 1.立志為神僕神卻使我自由 2.立志獻感謝為祭求告主名 3.立志在眾民之前向神還願 結語:高呼「哈利路亞」 釋經: 引言:以「結論」為引言。 116.1我愛耶和華,因為他聽了我的聲音和我的懇求。116.2他既向我側耳,我一生要求告他。 1.作者一開始就講出「結論」──因神聽了他的聲音和懇求,故表示要愛耶和華。所以本詩的重點,在於以「愛」來回應「神聽禱告的大恩」。 2.請讀者留意,神聽了作者的「聲音」和「懇求」這兩方面。「聲音」與「懇求」不同,前者可能是「歎息」、「哭泣」、「呼叫」…,是沒有內容的;後者很容易明白,是指一種有內容的祈求。「歎息」含有失敗、痛苦、自咎、敗壞、無能為力、無話可說、無理可伸…。正如保羅在《羅馬書》所說的: 「我想,現在的苦楚若比起將來要顯于我們的榮耀就不足介意了。受造之物切望等候神的眾子顯出來。因為受造之物服在虛空之下,不是自己願意,乃是因那叫他如此的。但受造之物仍然指望脫離敗壞的轄制,得享(享:原文是入)神兒女自由的榮耀。我們知道一切受造之物一同歎息勞苦,直到如今。不但如此,就是我們這有聖靈初結果子的,也是自己心裡歎息,等候得著兒子的名分,乃是我們的身體得贖。我們得救是在乎盼望;只是所見的盼望不是盼望,誰還盼望他所見的呢(有古卷作:人所看見的何必再盼望呢)﹖但我們若盼望那所不見的,就必忍耐等候。況且我們的軟弱有聖靈幫助,我們本不曉得當怎樣禱告,只是聖靈親自用說不出來的歎息替我們禱告。鑒察人心的,曉得聖靈的意思,因為聖靈照著神的旨意替聖徒祈求。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羅8:18-28) 3.這段經文說出「三種歎息」:「萬物一同歎息勞苦」、「我們心裡的歎息」、「聖靈用歎息來禱告」。讓筆者一一解釋如下: 「萬物一同歎息勞苦」:保羅將萬物「擬人化」,形容他們好像會說話一樣,不斷在「歎息勞苦」。按上文,很容易明白,萬物之所以「歎息」,是因為指望「脫離敗壞的轄制」。神在創造時,立下了一個定律,那就是定規萬物都要隨著時間,漸漸衰舊、漸漸敗壞、最後歸於消滅。這一點已經得到愛恩斯坦的「相對論」、Rudolph Clausius和Lord Kelvin的「熱力學第二定律」、和蒲朗克等物理學家所倡說的「量子力學」有力的證明。宇宙是有一個開始,但隨著時間逐漸敗壞,最後歸於無有。所以《聖經》以「能朽壞的」來形容整個宇宙萬物。 「我們心裡的歎息」:保羅的意思是,物質界的宇宙無一事物不是隨著時間漸漸敗壞的,連我們這些「有聖靈初結果子的」基督徒也不例外。我們一天還住在這個「物質的身體」裡面,就一天不能脫離敗壞。所以我們也是心裡歎息,盼望等候那「得贖的日子」來到,我們才能復活被提,永遠不死,永遠不會敗壞。 「聖靈用歎息來禱告」:最容易引至誤會的,是這一點──許多人以為「聖靈」也會「歎息」。其實經文的意思是,聖靈將「我們心中的歎息」,代替我們轉告給神而已。聖靈絕對不會歎息,因為聖靈不會有失敗、痛苦、自咎、無能為力、無話可說等現象。其實按經文本身,我們已經可以看得很清楚了:「…我們的軟弱(歎息的來源)有聖靈幫助,我們本不曉得當怎樣禱告(所以只能歎息),只是聖靈親自用(我們心中)說不出來的歎息替我們禱告(既然是替我們禱告,當然歎息來自我們。現實一點來講,保羅這樣說,意思是聖靈在我們各人裡頭,感動我們向神發出歎息而已)。鑒察人心的(這句證明歎息來自人心),曉得聖靈的意思(神曉得聖靈這樣轉告的意思),因為聖靈照著神的旨意替聖徒祈求。」 4.作者表示,神聽人禱告,連人心中說不出來的歎息也能聽到,我怎能夠不愛他呢?至於我表達出來的懇求,神也「側耳」聽──而且非常留心、非常樂意聽。這「側耳」大大感動了作者,所以作者立志要「愛耶和華」──思考要怎樣報答耶和華。 5.或問,怎知神會向人「側耳」呢?這當然是一個屬靈的領悟。因為作者發現,他有作出懇求的,神當然是聽了;但連他沒有求的、或不敢求的、或內心感到無理據求的…,後來發現也全部都實現了。證明神連沒有求、只有歎息的部份,都垂聽了。正如保羅說:「神能照著運行在我們心裡的大力(指聖靈的能力)、充充足足的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弗3:20)又說:「如經上所記:神為愛他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林前2:9)神的兒女確實要留意這一點,神極之喜愛垂聽我們的禱告;然而,如果我們仍然不肯禱告,就證明我們是罪人,大大得罪神了。 一、個人見證──求救蒙應允 116.3死亡的繩索纏繞我;陰間的痛苦抓住我;我遭遇患難愁苦。116.4那時,我便求告耶和華的名,說:耶和華啊,求你救我的靈魂!116.5耶和華有恩惠,有公義;我們的神以憐憫為懷。116.6耶和華保護愚人;我落到卑微的地步,他救了我。 1.到底神如何垂聽作者的禱告呢?由這裡開始,作者講述神聽禱告的見證。第一個禱告蒙神垂聽的,就是「神救我的靈魂不死」,這是最大的感恩。 2.作者形容那次險些死亡的經歷,說:「死亡的繩索纏繞我;陰間的痛苦抓住我。」意思是,我差一點就無法擺脫「死亡」的捆綁;「陰間」如同猛獸將我「抓住」,我痛苦到差一點就被他吞了。這樣的形容,我們無法知道,到底發生了甚麼事情。但根據下文,我們知道是與作者認為自己是「愚人」(King James Version 愚人: the simple),和「落到卑微的地步」有關。從這兩點推想,可能是指作者曾經「被騙」,以致降卑到做了敵人的「奴僕」而險些喪命。 3.作者接著說:「我遭遇患難愁苦。那時,我便求告耶和華的名,說:耶和華啊,求你救我的靈魂!」所說的「患難愁苦」,可以意會為「落在大災難中,極其痛苦」。如果我們由前後幾篇詩串起來所組成的資訊來領悟,這一點可以解為預言以色列人、在末世大災難中,被敵基督和假先知欺騙了,以致做了他們的奴僕(請參考「《卷五》各篇內容分析表」)。及至他們發現敵基督和假先知的假冒,就冒死掙扎,拆毀敵基督放在殿裡的像,不再敬拜,為要擺脫他們的捆綁。敵基督看見他們想要造反,就派大軍攻陷耶路撒冷,要徹底滅絕他們。當他們在危急中,向神呼求說:「耶和華啊,求你救我的靈魂!」(「靈魂」原文是“soul”,直譯是「魂」,意思是「生命」。所以整句應譯為:「耶和華啊!求你救命!」)耶和華神就叫地發生大地震,地就裂開,吞了敵基督的大軍,拯救了他們,如同從前紅海吞了法老王的大軍一樣,拯救了以色列人一樣。 4.作者說:「耶和華有恩惠,有公義;我們的神以憐憫為懷。」這句話必定是想起耶和華神曾在西乃山向摩西宣告自己的名字,說:「耶和華,耶和華,是有憐憫有恩典的神,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為千萬人存留慈愛,赦免罪孽、過犯,和罪惡…。」(出34:6-7)但作者在此加上「有公義」,表示,敵基督和假先知的假冒,遭到了公義的報應;當然,以色列人的長期不信,以至險些被敵基督所殺害,也是出於耶和華公義的報應。不過,他們若肯及早悔改歸向神,神就會對他們「有恩惠」;又「以憐憫為懷」──在「教會被提」之後,還額外的給他們得救的機會,沒有棄絕他們。 5.「耶和華保護愚人;我落到卑微的地步,他救了我」這句話又表示,神救以色列人脫離「愚拙」──以色列人原以為敵基督和假先知是出於神。幸好神普遍地賜下聖靈給他們,以至他們大大小小的,都成了先知,正如先知約珥所預言的,說:「以後,我要將我的靈澆灌凡有血氣的。你們的兒女要說預言;你們的老年人要做異夢,少年人要見異象。在那些日子,我要將我的靈澆灌我的僕人和使女。」(珥2:28-29)這樣,假先知就無從再欺騙他們。神又救他們脫離「卑微」,使主耶穌基督降臨,作他們的王,統治全世界。以色列因此得著大復興,成為世上最強大的國;以色列人也成為神的聖民,有權力審判列國。 二、自勉與立志──因信走活人之路 116.7我的心哪!你要仍歸安樂,因為耶和華用厚恩待你。116.8主啊,你救我的命免了死亡,救我的眼免了流淚,救我的腳免了跌倒。116.9我要在耶和華面前行活人之路。116.10我因信,所以如此說話;我受了極大的困苦。116.11我曾急促地說:人都是說謊的! 1.得救後,這裡作者「自勉」──安慰自己的心要「仍歸安樂」,因為蒙了耶和華的「厚恩」──本應因為長久不信而滅亡的,神還如此恩待,大施拯救。「仍歸安樂」英文的譯法是“Return unto thy rest”,意思是,仍然歸回安息,不再因為被死亡的繩索纏繞、被陰間的痛苦抓住,而愁苦。 2.作者又說:「主啊,你救我的命免了死亡,救我的眼免了流淚,救我的腳免了跌倒。」這「三救」,再一次證明作者在上文所說的「被死亡的繩索纏繞」,不是因為「患病」或「戰爭」。因為「流淚」和「跌倒」這兩點正告訴我們,他在那一次「被死亡的繩索纏繞」,是叫他極度地後悔,和險些在信仰上跌倒。所以,這「三救」表示預言神拯救以色列人脫離敵基督的假冒、迷惑、和大屠殺,是非常恰當的。在《撒迦利亞書》十二至十三章的預言指出,以色列人被敵基督屠殺了三分之二(神拯救作者的命免了死亡);以色列全家痛哭悔改歸向神(神拯救了作者的眼不至繼續流淚);神又普遍地賜下聖靈給每一個人(神拯救了作者的腳不至跌倒)。 3.因此作者立志,說:「我要在耶和華面前行活人之路。」要明白這句話,必須注意三方面: 第一、所謂「在耶和華面前」,其實是指「耶和華降臨,與以色列人同住」; 第二、所謂「活人之路」,原文是「活人之地」,意思是進入千禧年的國度中享福; 第三、所謂「行」,是指以後的生活方向。 所以整句話的意思就是:從今以後,我要在主基督面前,「在活人之地生活」──進入千禧年國度,與眾聖徒一同生活;不再像以往的日子,與惡人為伍,天天步向死亡而不能自主。 4.作者繼續說:「我因信,所以如此說話。」意思是,我知道我無法憑自己的功勞,或甚麼本事,可以贏取進入千禧年國度,與眾聖徒一同生活;尤其是因為我曾經有過軟弱,險些與敵基督妥協而跌倒。但我是憑著信心,相信神會這樣恩待我的,所以我才這樣說話。作者說這句話,使我們明白,任何時代的人得救,都是「因信稱義」的。神不介意人犯了何等大或何等多的罪;神介意的,是人肯不肯相信神,向神悔改。 5.作者又說:「我受了極大的困苦;我曾急促地說:人都是說謊的!」這句話讀起來,好像有點奇怪,何故突然又提起自己有「極大的困苦」呢?這一點,許多解經家都有不同的意見。但筆者認為,這應該是與「我因信,所以如此說話」有關才對。「我因信,所以如此說話」是指作者恢復對神的信心;因此表示:「我受了極大的困苦;我曾急促地說:人都是說謊的!」這句話,表示作者從前曾經相信人,結果就被說謊的人欺騙了,叫他受到極大的困苦。不錯,隨便說「人都是說謊的」,實在是太過武斷。但是那時,豈不是幾乎身邊所有人都是說謊的嗎?是的,按預言而論,在末世時代,假基督和假先知都是說謊的;支持他們的人,就是「住在地上的人」(啟11:10, 13:8),也都是說謊的;即使在以色列,當時願意和敵基督勾結,和敵基督說一樣話的,都是以色列的掌權者,和絕大部份以色列人。這麼多人一同說謊,叫作者怎能避免不被欺騙呢? 三、思考報恩──在大會中作見證 116.12我拿什麼報答耶和華向我所賜的一切厚恩?116.13我要舉起救恩的杯,稱揚耶和華的名。116.14我要在他眾民面前向耶和華還我的願。116.15在耶和華眼中,看聖民之死極為寶貴。 1.現在「極大的困苦」過去了;幾乎「死亡」、「眼中流淚」、和可能「跌倒」的事都過去了;「被說謊話人欺騙」的事情也過去了…;神已經用「厚恩」使作者的心「仍歸安樂」。所以作者在此考慮:「我拿什麼報答耶和華向我所賜的一切厚恩?」想了一想,他就立志說:「我要舉起救恩的杯,稱揚耶和華的名;我要在他眾民面前向耶和華還我的願。」 2.這裡有幾點值得我們注意的: 第一、這樣的形容,必定是指在一個大會中,為主作見證。從預言的角度來說,這大會就是「千禧年大會」。會中有「聖民」──以色列人;有「各國的代表」──下文所說的「眾民」;更有主耶穌基督──上文作者所說「在耶和華面前」。在這樣的大會,是一個非常好的作見證場合。 第二、「舉起救恩的杯」,意思是為慶祝主成就了救恩而一同喝酒。 第三、「稱揚耶和華的名」,意思是救恩之所以成就,完全是因為主的名得到至高的榮耀。 第四、「在他眾民面前向耶和華還我的願」。所還的「願」,應該是指上文所說自己立志「在耶和華面前行活人之路」,或「在主基督面前,與眾聖徒一同過活人的生活」。作者這樣作見證,意思是要報答耶和華。 3.作者作見證的最後一點,可能也是見證的中心思想,就是「在耶和華眼中,看聖民之死極為寶貴。」意思是見證耶和華不會讓聖民中的一個在意外中死亡;如果這個聖民真的死了,原因也是因為神寶貴他,要讓他脫離敗壞的世界,返回天家享福。這一點是最真實不過的。尤其是當敵基督的大軍攻陷以色列,屠殺全國三分之二人口時(亞13:8-9),其中被殺的,有《啟示錄》所說的「十四萬四千人」(啟7:4, 14:1-3)和「那兩個見證人」(啟11:3-12);餘下的三分之一人,神仍然要他們「經火,熬煉他們,如熬煉銀子;試煉他們,如試煉金子。」(亞13:9)等到他們求告耶和華之名的時候,耶和華才應允他們。所以表面上看來好像是耶和華神保護不周,以至許多屬他的人都死亡。但其實神所看重的是「來生永恆」,要叫聖民得永生;「今生」的肉體是有限的,是必死的。雖然如此,聖民何時死、怎樣死、死後如何…,神都「看為極之寶貴」。 四、還願獻祭──獻身感謝 116.16耶和華啊,我真是你的僕人;我是你的僕人,是你婢女的兒子。你已經解開我的綁索。116.17我要以感謝為祭獻給你,又要求告耶和華的名。116.18我要在他眾民面前,在耶和華殿的院內,在耶路撒冷當中,116.19上
向耶和華還我的願。 1.作者還願,就是照他在上文所許的願──「我要在耶和華面前行活人之路」,或「我要在主基督面前,與眾聖徒一同生活」。然而,要怎樣活才算為「與眾聖徒一同生活」呢?作者對神說:「耶和華啊,我真是你的僕人;我是你的僕人,是你婢女的兒子。你已經解開我的綁索。」意思是,因為耶和華已經解開我的綁索,使我不需要再作敵基督的奴僕,所以我不應該再為自己活;寧願放棄自己的自由,永遠作你的奴僕;並且我們的子孫還要作你的奴僕。是的,一個認識神,又蒙恩得救的人,得救之後的第一個感受,應該是願意獻上自己作主的奴僕,因為極其後悔從前作了罪的奴僕;又明白作神的奴僕是何等榮耀和幸福。 2.作者立志作神的奴僕,要一生事奉神,所以他說出「三個要」: 第一個「要」:「我要以感謝為祭獻給你」。可見「感謝神」是蒙恩人何等重要的回應;一切事奉要出於「感謝」,這樣的事奉才不會馬虎,因為感到主的大恩難以回報。出於「感謝」的事奉,才事奉得快樂。 第二個「要」:「又要求告耶和華的名」。這是指以後的事奉,無論大小事情,都要「奉耶和華的名」來做。一方面是為尋求神的旨意,要在凡事上都討神喜悅,照著神的計畫而行;另一方面是要高舉主的名,叫人人都認識神的名,將榮耀歸給神。 第三個「要」:「我要在他眾民面前、在耶和華殿的院內、在耶路撒冷當中,向耶和華還我的願」。這是立志要在耶路撒冷城內任何地方向耶和華還願,就是履行上述兩個「要」。「在他眾民面前」等於在大會中,為主作見證、歌頌神、讚美神;「在耶和華殿的院內」,就是參與聖殿的任何事奉,諸如獻祭、燒香、禱告、清潔、貯藏聖物…等;「在耶路撒冷當中」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時常向人提及神的大恩典,和神的大作為。 讀者必須留意,作者所說的地方,只限於耶路撒冷城內,意思是、從今以後,再也不離開耶路撒冷,要以生活在耶路撒冷為滿足、為快樂。因為耶路撒冷有主在這裡作王;有主同在就是天堂;沒有主同在,就是天堂也變成不快樂的地方。 結語:高呼「哈利路亞」 116.19下 你們要讚美耶和華! 1.這是最後「結語」──高呼「哈利路亞」。以色列人在千禧年大會中述說神的大作為,每一次都以高呼「哈利路亞」為結束,表示所說的見證,最後證明神是應該得著榮耀和讚美的。 2.這是第二篇由以色列人唱的「哈利路亞詩」;第一和第二篇都是回想神保守以色列的大作為、大恩典。以下第三篇卻是以色列人呼籲萬民也當一同唱的「哈利路亞詩」,讓我們一同繼續看下去。 ―― 吳主光《詩篇精選研經亮光》 信心與自由(陳家強) 由於人的不誠實(1節)和缺乏辨別是非的能力(6節),詩人面對要命的威脅(3、8、15節)。但在這處境中,詩人禱告(1-4節)。神垂聽禱告(1-2節),祂是「恩惠」(贈予不配得的人)、「公義」(永不偏離對祂的子民的諾言與應許)和有「憐憫」的(因數民的苦境而受感動)(5節),並且切切地關心祂所愛的人的生命安危(15節)。因此,救恩臨到(4-6節),神從死亡(8節)與捆綁中(16節)拯救他們,並且有豐富的供應(7、12節)。因此,子民立下誓約,並且持守:要愛神(1節)和向神禱告(2節);在休息(7節)和行走時(9節);個人因救恩而快樂(13節),並且公開認信(14、18節)。最重要的是,以信心面對危機,這是一切更新的開始(8-11節),也是這篇詩篇的轉捩點。 (1-2節)在困苦的日子呼喚神 (3-4節)以禱告面對環境 (5-7節)完全的供應與安息 (8-11節)信心;使一切更新 (12-14節)完全的供應與回應 (15-16節)神處理環境 (17-19節)在拯救的日子呼喚神 留意第1至2節及17至19節均有「要求告」;第3至4節及15至16節則用「死亡……纏繞……死亡……綁索」和「耶和華啊」;第5至7節和12至14節則以「厚恩」作連接。以上種種也如探照燈般照亮8至11節──信心為核心。關鍵字眼「我信」(10節)位於享受新生命(8-9節)與忍受舊生命(10-11節)的中間。正如昔日極大的哭號引發神施行出埃及的拯救(出二23-24),信心的禱告仍是神今天給予屬祂的人的最大力量。 第3、6、11、15節「死亡」與「陰間」被刻劃成嗜血成性,尋找可吞吃的人的一種力量(3節)。還有其它的威脅:生活上所遇的困難(3節)、個人的短處(6節,「愚人」就是愚蠢和沒有洞悉力的人)和人的不可靠(11節)。然而最悲哀的,莫過於意想不到地離開世界(15節)。在神眼中,死亡是非常嚴肅的事,所以不是輕易臨到人的。祂「聖民」(祂所愛的人)的死亡,好像是祂所贈予的「寶貴」珍珠,因為死亡意味著神接祂所愛的回家。這樣說來,死亡實在是神在地上所賜予的最大的祝福。 第10節「我因信」 「我因信」:即是我有信心。「所以」:面對沮喪的人而感到不滿並不是沒有信心的表現,反而是有信心的表現。但更好的翻譯卻是:「我有信心,縱使我非常失意,甚至是絕望。」 第13節 我們以更多享受神的良善來回報祂。「杯」:救恩,全備的救恩。 第16節「僕人……兒子……解開」 「僕人……兒子……解開」:一個3重的關係:受約束的服侍(「僕人」),承接上代的服侍(出二十一4)和那些原已獲釋放,卻因愛他的主人而甘心留下作僕人的服侍(出二十一5-6)。第17-19節公開作見證的味道發揮得淋漓盡致──當我們把之前非常個人化的經歷與此對照,這點就更形突出。在困難中所起的「願」並不是一種討價還價,而是盼望在經歷中獲益的強烈欲望的明證,證明當事人決心成為一個更好和更忠於神的人。 ―― 陳家強《詩篇研究講義》 行活人之路(一一六1~19)(臺北靈糧堂) 活人和死人的差別在那裡呢?我們可能會列出不同的比較方法及結果,詩人在前篇17節的比較非常的不一樣,而在本篇的信息中,他要行活人之路。本篇試著從這個角度來看看詩人的活人之路有什麼特徵? 這是一首非常個人化的詩篇,也是我們很好學習的物件,我們看見詩人的境遇,他幾次提到他所遇到的艱難,他說出心中的「愁苦」(v.3)、「極大的困苦」但是他並沒有被這些艱難困苦打倒,他是如何勝過的呢?我們在生活中,也常會遇到內在、外在、有形、無形的壓力,困難甚至是艱難,我們是如何面對呢?從詩人面對的方式,或許可以説明我們找出一條出路。 大部分的人對「感覺」是非常的陌生的,也許環境使然,特別是弟兄,從小的背景,成人的環境,都不太允許我們深入的探索「感覺」,更不要說是表達出來,弟兄們深怕表達出「感覺」時,就顯得非常的懦弱,與所謂男士是強者的形象有極大的衝突,這些壓力,使得男性對於由外在環境所引發的內在衝突、情緒感覺時,束手無策及不知所措。若弟兄能在這方面有所突破時,身心方面會更加的健康,屬靈方面也較易成長。 詩人的分享,給了我們非常好的樣子可以學習。面對苦境時,詩人首先做的是什麼呢?他先承認,並說出他的情境,並描述了他的「感覺」─痛苦,愁苦(v.3)、極大的困苦(v.10)。他承認了自己的感覺(說出來),並不表示他陷在情緒的泥沼之中。這是與我們非常不一樣的地方,為什麼男士怕面對「感覺」呢?因為怕陷在情緒的泥沼之中,我們不知道的,莫名的,說不出來的情緒才會像泥沼讓我們在中間無法自拔。當我們承認時,反而有了出路。詩人的出路在那裡呢?我們看見本篇中有非常多的信心的言語,這信心的言語常是在認清了感覺之後就出現了,特別是v.4「那時」,因為我說出來了,我承認我沒有辦法了,那時,我們就能看見辦法了─求告耶和華的名。這呼救的禱告使他有了盼望─耶和華有恩惠,有公義,…以憐憫為懷(v.5)。所以才能對自己的心說:「我的心哪,你要仍歸安樂,因為,耶和華以厚恩待我…」(v.7)。這就是活人之路,雖然有許多困難,有很多的情緒,但是意志並沒有被掩埋掉,因為看到了更高的盼望,所以詩人說;「我因信如此說話…」(v.10)。從前面的十節裡,我們就看見了這個過程。筆者很難用三言兩語說得更清楚,這樣的認知和操練對姊妹沒有一點的困難,但是在男性的心裡卻是一個非常重要及需要學習的功課。之後,從12節以後,才有這些從意志裡發出來禱告。讓我們借著本篇詩人的帶領,進到我們內心的深處探險一下吧。讓我們學會如何在耶和華面前行活人之路。 默想 今天,我們從另一個角度思想這「活人之路」有什麼新的發現呢? 回應 求主幫助我勇敢的面對自己,接受自己,接受神的恩典。 一生求告祂(一百一十六篇1〜19節)(臺北基督之家) 分享: 這篇詩篇詩人描述他遭遇許多的患難愁苦(3節),流了許多的眼淚,甚至死亡逼近他(3、8節)!詩人是如何脫離困境的呢?我們看見因為他是一個「一生求告神」的人(2節)。他已建立了倚靠神的習慣,所以他能在如此困苦的環境中得勝。但願我們也能成為「一生求告神」的人!我們應當向詩人來學習如何倚靠神: 第一、詩人在患難中他定睛在神身上!第11節我們看見、當我們定睛看環境、看人的時候,我們會如同詩人一樣對人很絕望,心中充滿許多的不平、忿怒!但是當我們如同詩人第7節所說的,對我們的心說:「我的心哪!你要仍歸安樂,因為耶和華用厚恩待你。」當我們定睛於神,知道不管我們的患難有多大,神必以厚恩待我們。我們的心就能重新得著平安和喜樂。 第二、詩人在患難中仍持守信心!第10節詩人說:「我因信所以如此說話」!詩人在痛苦中他沒有失去對神的信心,他仍然持定耶和華是「有恩惠、公義、憐憫」的神(5節)!而且他相信不管我們是多麼卑微的人,神仍然保護看顧我們(6節)!是的!神的兒女們,讓我們堅定地相信,不管我們多麼渺小,神仍然看顧,仍然側耳聽我們的求告(2節)! 第三、詩人非常看重回應神的恩典!第12節我們看見詩人很喜樂地向神說,他要大大地報答神一切的厚恩!是的,弟兄姊妹們!你是一個認真回應神恩典的人嗎?我們看見詩人以三件事來回應主的恩典: 一、 第17、18節詩人以「感謝及讚美」來回應神的恩典。讓我們常常向神獻上我們的感謝和讚美!謝謝祂拯救了我們,解開我們的綁索(16節),看重我們的生命(15節)! 二、 第14、18節詩人以「還願」來回應神的恩典。我們是否也曾經向神許願呢?神對我們既是這樣的信實,但願我們也是對神信實的人! 三、 第13節詩人以「傳揚救恩」來回應神的恩典。是的!我們也要舉起救恩的杯,讓人看見神在我們身上的恩典而認識耶和華的名,並且與我們共用神救恩的杯! 回應: 主啊,禰有恩惠、公義和憐憫,我一生要求告禰!我一生要向禰獻上感謝,並且要傳揚禰的救恩! 禱讀:詩篇一百一十六篇7〜8節 7 我的心哪!你要仍歸安樂,因為耶和華用厚恩待你。 節期頌詩(四、五):要愛神、傳揚神(詩116篇至117篇)(香港讀經會) 祈禱: 慈愛誠實直到永遠的主,求你使我不論在何時何地,始終愛你,傳揚你。 節期頌詩的前三首(第113、114及115篇)已帶領以色列人思想過有關讚美神、紀念神和倚靠神的主題了,面對這位元真神,人應該有甚麼回應?詩篇第116及117篇引領我們以愛神和傳揚神作為回應! 1. 要愛神(116:1-19):詩人愛神,因為祂聽了詩人的聲音,當詩人遭遇危難時,神就拯救他,由此可見神有恩惠,有公義(116:1下-6)。詩人愛神,並且心中再次得享安息,因為主多番拯救了他,所以即使他在困苦中,在說謊的人中,仍可在耶和華面前按祂的教導而行(116:7-11)。詩人愛神,要報答神的一切厚恩,在人前向神還願,因為他雖只是神的僕人,神卻看他的生命為寶貴,所以他要以感恩為祭獻給神,不論是在聖殿中,或在眾人面前,都如此行(116:12-18)。 2. 要傳揚神(117:1-2):雖然詩人在詩篇第116篇以呼籲以色列民讚美神作為其個人立志和感恩的結語,但他對神的回應沒有停在這裡。在緊接而來的一首詩中(即第117篇,亦是聖經中最短的一章經文),他繼續呼籲萬國萬民同來讚美耶和華。或許有人會問,萬國萬民可以同來讚美耶和華嗎?祂不是只會單單看顧以色列這國這民嗎?斷然不是!耶和華的慈愛並非單施與以色列民,而是從開始直到永遠都遍及萬國萬民的(117:1-2)。 現代人每天都活在煩囂忙亂的生活中,為工作勞碌,身心得不著安寧。人總有太多的事要做,太多的目標去完成,作為已信主的人,我們也不能倖免地被這洪流推著我們前行;若我們堅持要在這洪流中跟著聖經的教導前行和作決定,會否被身邊的人輕看,甚至譏笑? 「我要愛神」,這會否是我們思想神的厚恩時的回應?「我要愛神」,會否也是我們倚靠神的心聲?「我要愛神」,會否也是我們的生活態度?「我要愛神」,對於神的慈愛及恩典,我們可怎樣回報?我們能否把神的愛與人分享,好讓更多人像我們一樣去愛神?讓我們謹記,神的愛不單只屬於我們自己,更是超乎萬國萬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