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詩篇第一百二十七篇短篇信息

 

目錄:

耶和華所親愛的必叫他安然睡覺(127)(江守道)

靠神建造家室(楊震宇)

耶和華為錫安創始成終(吳主光)

在照顧與成全人的過程中經歷與神更深的聯結(漆立平)

我們的享受(二)藉變化而成為有裝備的人(朱韜樞)

兒女是神所賜的產業(一二七1~5)(臺北靈糧堂)

靠耶和華建立家室(一百二十七篇15)(臺北基督之家)

為誰辛苦為誰忙?(12715)(香港讀經會)

 

 

耶和華所親愛的必叫他安然睡覺(127)(江守道)

詩篇第一二七篇:所羅門上行之詩。「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儆醒。你們清晨早起,夜晚安歇,吃勞碌得來的飯,本是枉然;惟有耶和華所親愛的,必叫他安然睡覺。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祂所給的賞賜。少年時所生的兒女,好像勇士手中的箭。箭袋充滿的人,便為有福;他們在城門口,和仇敵說話的時候,必不至於羞愧。」

這一篇乃是所羅門的上行之詩。聖經將其歸類於第二大組—蒙光照。在神的光中,我們看見自己和天然在神建造的工作上是毫無價值的。

我們都知道,在聖經裡,所羅門是與建造發生特別關係的,因為主的聖殿就是藉著所羅門建造的。我們讀這篇詩的時候,也可以很重的摸到建造的感覺。我們都清楚,神在地上的心意就是要建造一所屬靈的房屋,就是要建造一座屬靈的城池。對於這件事,我們已經聽了很多,心情一定也很沉重。如果不是看見神的心意是在乎建造,恐怕我們就不會在神面前有所事奉。我信我們裡面都有很深的感覺:神今天在地上要作建造的工作。

當然,在一所房屋建造之先,必須有一個大體的構想。說得更明白一點,就是必須先有一個藍圖。否則,要建造就相當的為難。當然所羅門建造聖殿,也是如此。神先把聖殿的藍圖啟示給大衛,然後所羅門就憑著神給他的智慧,照著這個藍圖來建造。所以凡在主面前,有分於這個建造工程的人,當然有一個很基本的需要,就是在深處看見了這所房屋的大概。雖然不一定能看明這所房屋的詳細情形,但最少總得有一個大概的印象。

為甚麼所羅門被神揀選來建造神的殿呢?因為他是個平安的君王。雖然大衛早就有心願要為神建造一座聖殿,但是神對大衛說:你不能建造,因為你爭戰太多。弟兄姊妹!這是個厲害的屬靈原則(王上五3-5)。我們如果要來建造神的殿,如果要來建造神的家,是沒有辦法在爭戰中建造的。必須我們與神之間是平安的,我們彼此之間也是平安的;在這種平安和諧的情形中我們才能作建造的工作。所以在這裡有一件事是最重要的,我們如果要在這個工程上有分,我們每一位聖徒向著主必須維持平安。如果今天你與主之間有爭執、有問題,你就沒有辦法受託付作這個建造的工作。同時,如果我們彼此之間是不平安不和諧,那麼,我們也沒有辦法在建造的事奉上好好的往前去。所以平安乃是建造的一個基本條件。

不過這些都不是這首詩所要交通給我們的中心。所羅門在這首詩裡面,所要交通給我們的事,是非常重要的。當我們愛慕世界,無心事奉主,對於神家裡的事漠不關心的時候,我們可能不需要所羅門給我們寫這樣的一首詩。但是當我們有一天蒙了神的憐憫,有了一點愛主的心,真是願意在這個建造的事上有分,這時候我們就需要學習一個很重要的功課,那就是所羅門在這一篇詩裡頭所要交通給我們的。

枉然勞力與枉然儆醒

所羅門說:「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儆醒。」我們一面是神所要建造的房屋,一面也是在建造上有分的工人。當我們在這個工程上有分,一同在這個根基上建造時,我們可能殷勤到一個地步,真像這首詩裡所說的:清晨早起,夜晚安歇,吃勞碌得來的飯。這從一面來看是很好的事。如果一個人十分殷勤,他為著要成就一件事,能清晨早起,夜裡很晚才睡覺,連吃飯的時候還在那裡勞苦,還在那裡思想,如果今天我們能找到這樣的人,我們就說:他作任何的事情定規容易成功。今天人在地上作事不成功,許多時候就是因為太懶惰、太放鬆、太隨便。如果今天有一個人真是能像所羅門在這裡所描寫的,就他無論作甚麼事,必定容易成功。

在屬地的事情上,確是如此的。但是很希奇,在屬靈的事情上卻不是這樣。在屬靈的事情上,就是我們把全副的精神、全部的力量,所有的時間都放下去,如果我們光是憑著自己在那裡作,結果定規是枉然的。這是屬靈的工與世界上的事基本不同的點。

一個學習事奉神的人,無論他的事奉是在那一方面,都要學習一個基本功課,就是在屬靈的事上,絕對不能靠自己、絕對不能信任自己、絕對要拒絕自己。如果你以為說:你清晨早起,夜晚安歇,多花時間下去,就能把屬靈的工作作好的話,你要看見,那定規是枉然勞力的。如果你以為把自己所有的智慧和聰明、把所有的經歷和閱歷、把所有的力量和才幹,都放在神的工作上,定規會把工作作成功,那你定規要失望,因為聖經告訴我們說:「這是枉然的。」

在屬靈的事情上,這是一件非常基本的事。一面神呼召我們來事奉祂,要我們把時間、精神、力量,放在這個工程上;但是另外一面,當我們真是這樣作的時候,神又要對我們說:這些都是枉然。所羅門在詩中,三次題到「枉然」。這辭的意思就是「虛空」。所以,我們不要以為只要我們努力去作,定規是成功的。如果我們僅僅這樣努力,而不是仰望主而作、不是倚靠主而作、不是拒絕自己而作,結果就是完全的枉然,全部的虛空。

這對於我們似乎是很重的打擊。許多神的兒女,當他們大發熱心的時候,總是把白己的聰明、自己的看法、自己的作法、自己的力量,一起都放在神的工作上,以為神定規要悅納這些,這樣定規能把神的事作好。但是我相信各位弟兄姊妹的經歷會告訴你們說:如果這樣,那個結果定規是枉然的。如果我們今天在這裡建造教會,學習事奉主,而沒有讓主在裡頭有地位的話,我們所蓋的就不是聖殿,乃是巴別塔。我們知道巴別塔,就是這樣蓋起來的。他們真是同心合意,真是把全部的力量都拼上,真是用盡他們的智慧(因為在那個年代,他們就懂得造磚了,證明他們是相當的有智慧),但是那結果乃是一個巴別,一個大的分散,一個大的混亂。

所以親愛的弟兄姊妹!既然神呼召你在教會的事奉上有分,你第一件事要記得的,就是在這事奉的事情上,應當絕對不倚靠自己、絕對不相信自己。在事奉主的事情上,有一個基本的條件,就是我們必須拒絕我們的自己。不錯,我們今天被神呼召來建造,但是究竟建造的還是神自己。如果不是耶和華建造,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

睡覺的必需

那麼神是怎樣來建造的呢?底下有一句話非常希奇。他說:「惟有耶和華所親愛的,必叫他安然睡覺。」這是不是說:我們甚麼都不要作,大家都去睡覺呢?既然我們清早起來,夜晚睡覺,吃勞碌得來的飯,都是徒然的,惟有耶和華所親愛的人,就叫他安然睡覺。那麼好,我們就去睡覺罷!我們大家就甚麼也不作,都發懶了、不殷勤了、消極了。如果這樣的話,是不是神的房屋就建造起來了呢?我想誰都知道,不是這個意思。尤其所羅門知道得更清楚,因為我們讀所羅門的箴言,就看見他怎樣勸勉人要殷勤,不可懶惰。所羅門自己就是一個殷勤的人,他的教訓也是殷勤的教訓,他絕不會告訴我們說:你們大家睡覺罷。

所以有的人認為,這一節聖經正確的繙譯恐怕是這樣:「惟有耶和華所親愛的,必在睡覺的時候給他。」我們知道,所羅門還有一個名字是神替他取的,叫作「耶底底亞」(撒下十二25),「耶底底亞」的意思就是「耶和華所親愛的」。這位耶和華所親愛的,在睡覺中神給了他很多的東西。弟兄姊妹大概都記得:所羅門一登王位,就到基遍去獻祭,獻了許多的牛羊,表示他對於神的愛。結果當他晚上睡覺的時候,神就來對他說話,給他許多的應許。神應許給他智慧,和廣大的心(王上三章)。

所以我們看見,所羅門就著他自己的經歷來說:乃是在他睡覺之間,蒙神賜給許許多多的恩典;這些恩典就叫他能以建造聖殿。如果不是耶和華在他睡覺的時候賜給他智慧的話,所羅門就沒有資格來建造聖殿。所羅門如果要憑著他自己天然的聰明來建造聖殿,那我們要看見,他就是清晨早起,夜晚睡覺,吃勞碌得來的飯,還是枉然勞力。但是感謝神!神在他的身上作了這一件事,叫他靠神能作成神的工。

所羅門在這裡就是把他自己的經歷交通給我們,給我們看見,在屬靈的事奉上、在建造的工作上,絕不能憑著我們的天然來作。我們必須要睡覺。我們只有在睡覺的裡面,才能從神那裡蒙到恩典;這個恩典才是建造的智慧。

我們回到創世記去看看。神把亞當造好之後,神說:「那人獨居不好。」結果神就叫他睡覺。在睡覺中神就從他的身上取出一根肋骨,用這根肋骨來造一個女人。在原文裡,這個「造」字,就是「建造」。「建造」的意思就是說:先有一個圖樣、先有一個模型、先有一個計劃,然後就照著這個計劃,來把它建造起來。這個女人就是這樣在睡覺中建造成功的。

我們都知道這一個預表。「亞當」就是預表「基督」,「夏娃」就是預表「教會」。當亞當睡覺的時候,神如何在他的睡覺中作了事,把女人造出來;在我們主的身上,也是這樣。因著我們的主在十字架上死了,從祂的肋旁流出血和水來,就造成了教會。今天教會蒙建造,完全根據於耶穌基督的睡覺。神就藉著這個沉睡,作了一件榮耀的事。

在原則上,我們今天如果要在建造上有分,也必須遵守這個原則。如果我們這個人一直不睡覺、一直很活動,從起頭到末了就是我們自己在那裡苦幹,神就毫無辦法。哦!即使教會裡的眾信徒,都把整個的時間放在建造上,把所有的智慧聰明都合起來放在這裡,如果都是我們自己在這裡作,而主不在裡頭,我相信過了不久,我們就要造出一個巴別塔來,我們絕沒有辦法造出一個聖殿。我們能傳揚自己的名,但是絕對不能安置主的名。我們能榮耀我們自己,但是絕對不能叫神的榮耀住在裡頭。所以我們今天一面被神呼召,同心合意來作建造的事;但是另一面,神又要完全把我們棄絕,把我們每一個人都放在睡覺裡。正如這詩裡所說:神所親愛的必安然睡覺。

你怕不怕睡覺呢?我想世界上的人沒有一個是怕睡覺的。尤其是失眠的人,恐怕最歡喜睡覺。但是在屬靈的事情上,許多人卻怕睡覺。睡覺,在屬靈的原則上,就是代表進入死。神所親愛的人,祂必帶他進入死裡面。我們若不在基督的死裡有分,若不在身上帶著耶穌的死,我們就在基督的復活裡頭沒有分,我們身上就不能顯出耶穌的生來。所以神要我們睡覺。

教會的建造乃是一個屬靈的工作,並不是光把事情作好了,就算是建造成功了。我們在這個建造裡,乃是要把基督作到人的身上去,乃是要讓基督在教會中能加增、能顯大,所以你要看見說:這個屬靈的睡覺是必需的。如果我們是神所愛的人,祂必定把我們帶到死地去。如果今天我們在基督的死上缺少經歷,神反而不容易藉著我們作成祂的工。

今天有許多神的兒女,就像有的小孩子一樣,雖然已經很睏,但仍舊強睜著眼睛,掙扎著不肯睡,那個光景實在是非常的苦。弟兄姊妹!今天我們如果要被神使用,我們就必須歡歡喜喜的接受十字架在我們身上作治死的工作。如果十字架不把我們帶到死地,如果我們這個人還在那裡活動的話,如果我們還是憑著自己天然的聰明、天然的智慧、天然的能力、天然的幹才、天然的辦法、天然的思想、天然的作風,卻不認識主自己的話,那我們就真是苦。在屬靈的事奉上,有一個基本的功課,就是我們必須不承認自己、否認自己,歡迎十字架,願意被置於死地。

如果你的看法今天不被別的弟兄姊妹接受,你的反應怎樣?如果你的作法今天不被弟兄姊妹贊同,你的反應如何?如果今天你是全心全意在這裡勞苦服事,但是弟兄姊妹不瞭解,反而誤會了你,你的感覺又是怎樣?在我們一同事奉主的時候,神安排許多的環境,就是要我們在那裡安然睡覺。但是我們不肯睡覺、不肯停下來、不肯進入死亡,這是最叫神為難的事情。

巴不得在這裡一同學習事奉主的人,都一同來學這個功課,願意接受十字架的死,歡迎被置於死地。當我們被置於死地的時候,就甘心沉睡。如果我們能這樣,你要看見,在沉睡的時候,神要向我們顯現。在沉睡的時候,神要賜給我們智慧。在沉睡的時候,神要把恩典分給我們。

凡是沒有經過死而復活的,都不是從主那裡來的;凡不是從主那裡來的,都在建造上沒有分。這是一個很基本的點。

兒女是產業,也是賞賜

說到這裡所羅門忽然轉了一個彎;他說:「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祂所給的賞賜。」他在上面告訴我們說:要建造房屋;在這裡卻說: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這兩者好像有天壤之別,東西之隔。究竟兩者有甚麼關係呢?其實這兩者就是一個。我們參考一下英文譯本,就能看見,這裡的意思是非常的明白。在英文裡,「房屋」這字有兩個意義,一個是指「房子」說的,另一個,是指「家」說的。所以所羅門在前文告訴我們:他要建造一所房屋;而在底下就接著說:他建造房屋就是增加這個家裡的人口。增加人口就是生命上的增加。所以你看見,建造和生命有絕對的關係。甚麼是「建造」呢?建造就是生命身量的長大和增加。當生命的身量增加的時候,那個屬靈的房屋就被建造了。

這裡告訴我們:「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甚麼叫作「產業」呢?「產業」的意思乃指那是傳給你的,是你自己一點都不必花力氣的。你的父母多年辛苦積蓄了許多資產,今天把這些都傳給你;當你領受的時候,一點不必勞碌、一點不必工作就可白白的得著。這就叫作「產業」。

「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這意思就是說:屬靈生命的增長,是神白白賜給我們的。你千萬不要以為,屬靈生命的長大,是你自己可以用力得著的。哦!人沒有辦法用自己的思慮,叫自己的身量長高一寸。如果我們屬靈的生命有長進的話,這完全是神賜給的,我們沒有絲毫可誇的地方。

所羅門又接著說:「所懷的胎是祂所給的賞賜。」「賞賜」與「產業」不同。賞賜是因為人作得好才給他,因此與接受的人有相當的關係,不像產業是重在承繼。這裡告訴我們:兒女一面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但是另外一面,也是神所賜給的賞賜。我們今天要在基督的身量上長大,一面我們承認這是神白白的賜給。這件事不在乎我們的定意,也不在乎我們的奔跑,全在乎那發憐憫的神。神如果憐憫我們,我們就能長大;神如果不憐憫我們,我們怎麼努力也沒有用。

但是另外一面,神的憐憫臨到誰呢?神的憐憫乃是臨到那一班真正要祂的人。所以你要看見,在這裡有另外的一面。我們今天生命能長大,雖然完全是神的恩典,但是另一面,我們身上的光景還有相當的講究。今天我們明明看見,有的弟兄姊妹長進得很快、有的弟兄姊妹長進得慢。這不是說:神偏待了誰,乃是因為有的弟兄姊妹在神面前有要主的心、有單純愛主的心、有渴慕主的心,而有的弟兄姊妹對主的心卻非常的平淡,對屬靈的事非常無所謂。所以我們每一位都要在主面前,仰望神給我們一個渴慕愛主的心。如果我們對主有這樣的心,神的恩典定規要臨到我們,我們的生命定規要長大。

勇士的箭

「少年時所生的兒女,好像勇士手中的箭。」這裡告訴我們「兒女好像手中的箭」,我們知道箭是需要加工的。你到樹林裡,能砍下一根枝子來,但是不能砍下一枝箭來。你把枝子砍下來了之後,要把它弄直了、削尖了,還要加上箭頭、箭羽,然後才能成為一枝箭,才能拿來應用。兒女就是這樣,也需要相當的加工。

我們可用一點平常的事來作比方。許多弟兄姊妹家中都有兒女,請記得:你們的兒女,就是你們手中的箭。換句話說:你們的兒女如果要成為箭的話,你們在兒女身上就要加上一點工作。在美國的許多家庭,過去的那些年間,曾經中過很深的毒,現在才開始漸漸醒悟。他們原先認為,應當讓兒女自由發展,不要加以管束。所以家裡的父母不管,學校裡的老師也不管,一切任憑孩子。我告訴弟兄姊妹!這樣長出來的兒女,不會成為一枝箭。聖經明明告訴我們:「作父母的人,要在主裡養育兒女、教訓兒女。」這樣才能把兒女作成一枝箭,才能有用處。

在屬靈的事情上,也是這樣。神所賜給我們的生命,當他往上長的時候,還需要有管教。如果今天一個神的兒女不受聖靈的管治,這一個人在神的手中就沒有用處,在建造上還是沒有分。所以我們今天一同學習事奉主,在生命上往前追求的時候,必須接受管治。我們不能說:我們有主的生命,應當讓他自由發展,誰也不能管我們。要小心,因為在我們裡面還有許多不是主的東西。我們總得在神面前接受管教。在世界上最缺少的就是這個。這時代的靈乃是一個不服管教的靈。

這個時代,人人要自由,卻不懂甚麼叫自由。但是我們今天屬於主的人,如果要在神的事奉上有分、如果要在建造上有分,我們在主面前就要多多接受管教。聖靈乃是我們的教師,祂要在我們的環境中,我們的生活上,把我們的彎曲弄直,把我們的自己砍掉。祂要磨煉我們,直等我們在主的手中成了一枝箭。到了那個時候,我們才能在主手裡有真實的用處。

箭袋充滿

「箭袋充滿的人,便為有福,」這一個帶著箭袋的人,就是我們的主。如果我們主的箭袋裡頭充滿了箭,你想這是多麼可喜樂的事。今天在我們主的箭袋裡,不知道有幾枝箭。當祂需要的時候,我們不知道有多少弟兄姊妹是可用的。這是一件可惜的事。但願我們真肯在日常的生活中,接受管治,那麼等到有一天,當神的國度需要用人的時候,我們才能用得上去。

爭戰而得勝

「他們在城門口和仇敵說話的時候,必不至於羞愧。」主在馬太福音第十六章告訴我們說:「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她。」今天是主在建造祂的教會,我們不過是與祂合作,讓祂在我們裡面作而已。當教會被建造成功的時候,陰府的門就要完全被打開,所以這是一場屬靈的爭戰。屬靈的爭戰不是個人的,個人的屬靈爭戰非常有限。真正屬靈的爭戰,乃是團體的。當陰府的眾門開啟的時候,如果我們主的箭袋裡充滿了箭,祂在城門口說話就滿有力量。如果今天所有事奉主的人,真在主的面前,有實在的學習,你就看見,當主對付祂仇敵的時候,是多麼有力量、多麼佔優勢。所以你要看見,這一個是主在我們身上所要求的。

所羅門是一個有經歷的人,他把他建造的經歷藉著詩交通給我們。我們今天凡是在事奉上有分的人,都應當學習他在神面前所學的功課。── 江守道《上行之詩》

 

 

靠神建造家室(楊震宇)

 

鑰句:惟有耶和華所親愛的

背景:《詩篇》第一百二十七篇是所羅門寫的上行詩。所羅門以智慧過人見稱。在這首智慧詩中,短短五節經文,字字珠磯,句句箴言,他提醒若沒有神的賞賜與祝福,人的努力是「枉然」的。「枉然」本篇在一連出現了三次,不是指《傳道書》中常用的「虛空」,乃是指白費力氣。所羅門強調若不是耶和華所做的,人加倍努力並不是答案,而所做的反沒有收穫,是白費力氣的失敗。

提要:一百七篇教導人一切福氣都在於神。在這首教誨詩裏,所羅門強調人必須倚靠耶和華來生活(12);以及也要重視兒女為耶和華所賜的產業(35)。全詩分為二段

()耶和華所親愛的必蒙福(12) ──惟有耶和華所親愛的,必叫他安然睡覺

()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福(35) ──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他所給的賞賜。

鑰節:【詩一百二十七2】「你們清晨早起,夜晚安歇,吃勞碌得來的飯,本是枉然;惟有耶和華所親愛的,必叫他安然睡覺。」

鑰點:本篇我們看見朝聖者教導人建造房子、看守城池、勤勞工作和家庭的建立都在於神。本篇值得注意的就是,詩人出我們僅憑自己的努力是不夠的,而且強調神乃是祝福的源頭,而一切的祝福都在於神。我們若有神在其中,即使似乎一無所有,卻是樣樣都有的(林後六10);但若神不在其中,即使有很多也如一無所有詩人列出四個例證:

()建造房屋,若是沒有與神一起建造,靠自己的力量都是枉然

()看守城池,若是沒有神的保守,人的警醒枉然

()日常工作,除非是耶和華所親愛的」,人費時和費力的辛勤工作,不一定能睡得穩妥

()家庭建立,若是有神的祝福,所生的兒女乃是「耶和華賞賜的產業,要成為勇士手中的箭;並給父母帶來榮耀,因而在城門口得人尊重。

親愛的,你是否讓神的祝福影響你日常生活的各方面呢?

今日的鑰節提到「惟有耶和華所親愛的。」神的祝福乃是臨到耶和華所親愛的人。他們有神的看顧,辛勤工作必在安然睡覺;他們有神所託付的產業和賞賜,而所生的兒女要成為勇士手中的箭,來對付仇敵,成全神的旨意。因此,「耶和華所親愛的」人乃是一班真正單純愛主、仰望、倚靠耶和華的;而他們必蒙福,並且經營耶和華所賜的福。親愛的,你是否是耶和華所親愛的人嗎?

本篇指出基督徒事奉神的秘訣,乃是在教會建造、看守、作工、成全的過程中,經歷神同在的祝福。在事奉神的事上,我們絕不能憑著自己的天然來作,乃是在乎神的同在,與祂同工。否則我們作工的成果只是草、木、禾秸,都是無價值的,經不起考驗的(林前三1213)。我們也不可倚靠金錢、勢力、人的才能,乃是要倚靠神的靈來成就祂的工(亞四6)。親愛的,願你的事奉都是為主而作,更是靠主而作;事工的一點一滴,都有神同在祝福。

此外,詩人以箭來比喻兒女,並指出箭袋充滿兒女的人是有福的。這提醒我們作為父母的責任和殊榮,然而我們必須邀請神參與生養、教養、和培養子女,並仰望神的祝福;使兒女們從小時就得著神豐富的話語,以及教導他們人生的目的——榮神益人,而活出敬神愛人的生活。江守道弟兄說的好:「箭需要砍枝子,弄直、削尖,加箭頭、箭羽等,經過加工才能成為一枝箭。作父母的人要在主裏養育兒女,教訓兒女,這樣才能把兒女作成一枝箭,才能有用處。屬靈的生命若要長進,便需要接受聖靈的管治。我們若要在建造上有分,就要在主面前多多接受管教。聖靈是教師,祂要在環境中、在生活上把我們的彎曲弄直,把我們的自己砍掉,磨煉我們,直等我們在主的手中成了一枝箭,那時,我們才能在主手裏有真實的用處。 」

「讓我們深切認識神對待我們的法則;若沒有神的祝福,我們就不能生活!」──倪柝聲

默想:親愛的,無論是建造房屋、看守城池,甚至生活作息都在乎耶和華神。所作的一切是否有神的祝福呢?孩子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3),需要生養、教養、培養。你是如何經營這份產業呢?今天在主的箭袋裏,你的兒女是否在主的手中成了一枝有用的箭呢?

禱告:親愛的主啊,謝謝祢,我一切的祝福都是祢豐富的恩賜。願我是「祢所親愛的人」,使我可以在建造教會的事工上有份阿們!

── 楊震宇《讓我們在詩篇中遇見神》

 

 

耶和華為錫安創始成終(吳主光)

 

第一百二十七篇大綱:

一、城的建造與看守是神(127.1

1.耶和華才是這城的創始者

2.耶和華才是這城的守護者

一、沒有神勞碌枉然(127.2

1.人的勞碌本是枉然

2.有耶和華才有平安

二、神賜兒女如產業(127.3

1.有耶和華才有兒女

2.有耶和華才能懷孕

三、神賜兒女如利箭(127.4-127.5

1.兒女像勇士的箭

2.兒女多才有威勢

 

釋經:

 

一、城的建造與看守是神(127.1

127.1(所羅門上行之詩。)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

1.本詩是惟一的一篇由所羅門寫的(注:〔第71篇〕雖然注明是〔所羅門的詩〕,卻不是所羅門寫的;乃是大衛為他兒子所羅門所獻上的禱告而已.因為最後一節說:「耶西的兒子─大衛的祈禱完畢」)。《聖經》指出、「所羅門作箴言三千句,詩歌一千零五首。」(王上4:32)但只有本詩一篇被輯錄在《詩篇》裡面.因為所羅門對屬靈的事不太通達;而且晚年的時候,更為許多外邦公主建造偶像的廟宇,陷以色列人於罪中.所以他的作品不被神使用。以斯拉編輯《詩篇》的時候,故意只揀選這篇(第127篇)放在這裡,因為所羅門王以大量建設見著於世。以斯拉認為,由建造耶路撒冷城和其中房屋的所羅門王來作見證──「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是最適合不過的。可惜所羅門寫這詩篇,結果就跌倒在這篇詩上.因為他「建造」許多偶像的廟宇,以至他「建造」耶路撒冷城、城池、和聖殿的全部工程,都顯為「枉然勞力」和「枉然警醒」。

2.不過、以斯拉利用所羅門所說的這句話──「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預言耶路撒冷城和城中一切最美的建築物,將來都被神棄掉、都被仇敵拆毀。所羅門王說這話之時,原意是表示謙卑,認為耶路撒冷的一切建設,不是他建造的,而是耶和華建造的。但耶路撒冷是不是耶和華建造的呢?如果所羅門王肯遵行神的律法、恨惡偶像、秉公行善,耶路撒冷就真的是耶和華建造的了;如果所羅門王尊重列國的公主過於尊重耶和華,耶路撒冷就不是耶和華建造的。這是說、屬於物質的耶路撒冷,不同於屬靈的耶路撒冷;屬靈的耶路撒冷若不能建立起來,屬物質的耶路撒冷也必須拆毀。這一點、但願世上所有神的僕人們都能明白,和警醒謹守。

4.結果耶路撒冷在歷史上多次被拆毀,又多次被重建,完全根據住在其中的王和以色列人有沒有尊重耶和華而定。瑪拉基先知解釋、為甚麼「舊約」會變舊而成為過去,說:「藐視我名的祭司啊,萬軍之耶和華對你們說:兒子尊敬父親,僕人敬畏主人;我既為父親,尊敬我的在哪裡呢﹖我既為主人,敬畏我的在哪裡呢﹖…因你們說,耶和華的桌子是可藐視的。…甚願你們中間有一人關上殿門,免得你們徒然在我壇上燒火。萬軍之耶和華說:我不喜悅你們,也不從你們手中收納供物。萬軍之耶和華說:從日出之地到日落之處,我的名在外邦中必尊為大。在各處,人必奉我的名燒香,獻潔淨的供物,因為我的名在外邦中必尊為大。」(瑪1:6-11)結果以色列人的聖殿真的在主後七十年,羅馬大軍前來拆毀聖殿,屠殺一百一十萬猶太人,使耶路撒冷變成廢墟之時,就被「關上」了.因為耶路撒冷雖然有主耶穌和眾使徒傳道給他們、警告他們不要將聖殿變成「賊窩」,他們還是不聽從。

5.但神的計畫並沒有因此失敗。神要藉耶穌基督和聖靈拯救那些肯悔信主的人,將他們當作「活石」、建造成為「天上的新耶路撒冷」──那城充滿神的榮耀,永不敗壞。證實「耶和華建造(開始)新耶路撒冷的房屋、真的不至枉然建造;耶和華建造新耶路撒冷的城池(維持和防守),真的不至枉然警醒。」因為神的救恩是肯定的;人靠主的恩得救,是「一次得救,永遠得救」的.又因為主基督是「阿拉法(第一個希臘字母),是俄梅戛(最後一個希臘字母);」主又是「首先的,末後的;是初,是終。」(啟22:13

6.以斯拉將這篇詩放在這裡,為要表示、那些朝聖者來耶路撒冷參觀,和交談;大家讚歎耶路撒冷的建築非常穩固.但大家也想起所羅門王這篇詩,承認一切建築,若不是由耶和華和華來開始(建造城),和維持(建造城池),所羅門的建造都枉然。結果這篇詩成了預言.到了末世時代,由於以色列人肯悔改歸向神,神就使主基督(所羅門王的預表)降臨,重新建造耶路撒冷,而且成為天下最榮耀的大城,因為有主基督住在其中,作王統治天下。

 

一、沒有神一切勞碌枉然(127.2

127.2你們清晨早起,夜晚安歇,吃勞碌得來的飯,本是枉然;惟有耶和華所親愛的,必叫他安然睡覺。

1.這段話並沒有「治療失眠秘訣」的意思在內。所羅門說這話的意思是、靠自己勞碌,以為可以安居樂業,是枉然的;「惟有耶和華所親愛的,必叫他安然睡覺。」意思是、惟有討神喜悅、成為耶和華所親愛的人,才能享受真正的太平盛世。

2.眾所周知,所羅門在位的時候,四境太平。正如神對大衛說:「你要生一個兒子,他必作太平的人;我必使他安靜,不被四圍的仇敵擾亂。他的名要叫所羅門(即太平之意)。他在位的日子,我必使以色列人平安康泰。」(代上22:8)結果、《聖經》證實所羅門在位之時,真的四境太平,沒有爭戰.說:「所羅門統管諸國,從大河到非利士地,直到埃及的邊界。所羅門在世的日子,這些國都進貢服事他。所羅門每日所用的食物:細面三十歌珥,粗面六十歌珥,肥牛十隻,草場的牛二十只,羊一百隻,還有鹿、羚羊、麅子,並肥禽。所羅門管理大河西邊的諸王,以及從提弗薩直到迦薩的全地,四境盡都平安所羅門在世的日子,從但到別是巴的猶大人和以色列人都在自己的葡萄樹下和無花果樹下安然居住。」(王上4:21-25

3.但所羅門一犯罪,神就使他的兒子羅波安站立不住,國度分裂為南北國;往後的日子、以色列人的境況每況愈下,直到亡國被擄為止。正應驗所羅門自己的話──「惟有耶和華所親愛的,必叫他安然睡覺」──惟有討得神喜悅,成為神所親愛的人,才能享受真的太平盛世。

 

二、有神賜兒女耶路撒冷才能維持下去(127.3-127.5

127.3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他所給的賞賜。127.4少年時所生的兒女好像勇士手中的箭。127.5箭袋充滿的人便為有福;他們在城門口和仇敵說話的時候,必不至於羞愧。

1.所羅門王在這段經文裡所表達的意思是、除了建造耶路撒冷的「房屋」和「城池」之外,更重要的是有耶和華所賜的「兒女」,居住在耶路撒冷裡面;而且「胎兒」也是耶和華所賜的,所以生養越多越有福.因為眾多兒女,就像勇士「箭袋」裡充滿了「箭」一樣;與仇敵談判之時,也不至羞愧。

2.雖然所羅門很明白地表示,「兒女」和「胎兒」都是神所賜的,好像是說、若不是神賜「兒女」和「胎兒」,就是建造了耶路撒冷也是枉然。但這句話同時也顯示所羅門的心思,只集中於「人多」,認為這樣就能「保衛耶路撒冷」不至被敵人欺負;他完全沒有顧及,這些人是不是神所喜悅、遵行神話語的人.如果這些人不是神所喜悅的,就算耶路撒冷怎樣人多,也不能戰勝像亞述和巴比倫這等大國。正如摩西對以色列人說:

「你們先前雖然像天上的星那樣多,卻因不聽從耶和華─你神的話,所剩的人數就稀少了。先前耶和華怎樣喜悅善待你們,使你們眾多,也要照樣喜悅毀滅你們,使你們滅亡;並且你們從所要進去得的地上必被拔除。耶和華必使你們分散在萬民中,從地這邊到地那邊,你必在那裡事奉你和你列祖素不認識、木頭石頭的神。在那些國中,你必不得安逸,也不得落腳之地;耶和華卻使你在那裡心中跳動,眼目失明,精神消耗。你的性命必懸懸無定…,自料性命難保。」(申28:62-66

3.不過、所羅門的詩有這個缺點,已經被下篇,就是(第128篇)補足了.請參閱下一篇的簡介。這是說、以斯拉將所羅門這篇詩輯錄在這裡,是要預言,後來以色列人悔改歸向神,作為神所喜悅的民之後,所羅門王所預表的真正「平安王」──主基督,會使以色列人在千禧年國度裡,生養眾多,且成為世上最強大的國,享受真正的太平盛世。

―― 吳主光《詩篇精選研經亮光》

 

 

在照顧與成全人的過程中經歷與神更深的聯結(漆立平)

 

「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你們清晨早起,夜晚安歇,吃勞碌得來的飯,本是枉然;惟有耶和華所親愛的,必叫他安然睡覺。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他所給的賞賜。少年時所生的兒女,好像勇士手中的箭。箭袋充滿的人便為有福。他們在城門口和仇敵說話的時候,必不至於羞愧。」

這首詩是講到建造、看守、照顧、成全。事奉神,實際上就是服事人,事奉是同著神,卻藉著實際的工作來服事人。所以事奉和神和人都發生關係,因為事奉神而去服事人,為要把神服事到人的裡面,把人帶到神的面前。對神來講是事奉,對人來講是服事。一百二十六篇是講到撒種、收割,好像比較重在福音的那一面。而一百二十七篇,人得著救恩之後,就要把他帶進到教會的建造;就是照顧他,看守就是建造,不僅照顧,還要培養,並且成全他。這裡有很多還沒有做過爸爸,但你們也成長過,從一般的現象就知道,生過孩子,就知道生孩子不簡單,但是養孩子更困難。生孩子最多懷胎十月,但你知道養孩子要辛苦多久?養孩子要用更長的時間、更多的耐心。有沒有父母是生了孩子不養的?這樣的父母是太殘忍了,就像野獸,不過有些野獸還是養的。比如老虎,牠生了小老虎,就養牠們。

 

【照顧與培養】看有些動物的記錄片,就可發現在動物之間也有母愛,牠們對生下來的小動物,有無微不至的照顧與保護,不僅把牠們養大而且還教導牠們。

有一次看見老鷹怎麼來訓練小鷹,以及老虎怎麼訓練小老虎。老鷹訓練小鷹如何飛翔,在聖經裡面也有這樣的敘述,老鷹真的就把小鷹提起來一丟,小鷹掉下來了,牠的翅膀就趕快擺動,其實老鷹不是在耍孩子,而是在教牠翅膀要動,將牠銜在嘴上往上一丟,其實很低,並不是很高,可是一離開了,小鷹以為會掉下去,就趕快拍翅膀,牠看到牠已練得差不多了,就把牠一含,放到背上去,然後就飛上去,飛到高處去。小鷹在母親的身上,就咬著牠母親勁上的翎毛不敢動,因為一下子飛那麼高,怕死了,母親就背著牠翱翔、翱翔。老鷹翱翔真是自由自在啊!小鷹看了心裡很害怕,就緊抓著母親的翅膀。然後老鷹忽然啪了一下,翅膀一動,小鷹就抓不住了,掉下來了,牠就拼命扇啊扇的,牠還不會展翅,就要摔下去了,老鷹就立刻沖下去拎住牠、救牠。就是這樣訓練牠。過了幾天,小鷹翅膀硬了,會飛了,再把牠丟下去,發現牠能夠飛了,而且能夠控制方向,也開始翱翔起來了。

 

【在照顧培養人的時候自己也成長】一百二十七篇是說出當有人信主得救之後,你去照顧,去培養,使他長大,使他被成全,這是有價值的事奉,這會把我們帶到與神更深的聯結裡面,叫我們也在主面前成長。

有的弟兄因為一做爸爸,就馬上變得成熟。有些姊妹,原來很小孩子氣,她一做媽媽後,原本的小姐脾氣就逐漸不見了。為什麼?變成熟了,她知道如何去體恤、去關心。還沒有孩子的時候,只顧到自己,單顧自己的感覺。等到她有小孩以後,去養育的時候,會顧到孩子的健康。甚至燒飯時,原本這個不喜歡吃,那個不喜歡吃,會挑食,但是有了小孩以後,就開始考慮到營養,如何讓孩子吃的營養、健康。這個原本挑食的小姐,做了媽媽後就不挑食了,因為怕營養不夠,而且為了讓孩子吃的均衡,就想出許多花樣來。有位弟兄的小孩不喜歡吃蔬菜,他媽媽就想出各種方法,把蔬菜放在飯裡面,叫他吃飯的時候,也吃到蔬菜。他喜歡吃什麼,就把它調和,弄得碎碎的,放在裡面,他因為喜歡就一起把它吃進去了。她用各樣的心思、智慧來教導孩子、成全孩子。她這樣的教導、成全孩子的時候,自己也更深的經歷心思的改變和成熟,經歷生命的成長。

 

【服事的態度——要有服事人的靈】當你去服事人,首先必須注意到別人的感覺。服事的原文就是做管家,有的地方叫茶房,就是侍應生。如果你到一個餐廳去,侍應生對你不禮貌,那一頓飯你吃得不高興,下次就不去了。如果侍應生服事得好,客人下次就會還想再來,因為很親切、很舒服。真正的服事就要有這樣的態度,要服事到人的裡面,顧到人的感覺,使他在接受神,接受主話的時候,心裡很舒服的接受。不是照著我的感覺,我高興這樣就這樣、喜歡那樣就那樣。不!我要注意到他多大的年紀,他心理的狀態如何,他現在的情形如何,要按照他的情形,按照他實際的光景來服事他,來成全他。這就使得服事的人跟著長大、成熟,長到神的恩典裡面去。所以這篇是講到怎麼藉著服事、照顧、培養、成全人,來經歷神的恩典。

 

【事奉為要成全、建立我們】第三段的主題是「事奉與服事」。要藉著事奉與服事來經歷主,並提升生命。但現在有個問題,我們的神難道缺少手、缺少腳,需要我們來事奉他,要我們來為他做什麼嗎?難道他還缺少能力,像人所造的偶像一樣,有口不能言、有眼不能看,食物擺在面前,還不能吃。難道我們的神有什麼欠缺嗎?要我們這樣微小的人來事奉他?其實他並不缺少什麼,萬有都是他所造的,那一樣不是他所造的,他說有就有,命立就立。根本就不需要我們事奉他。那為什麼還要我們來事奉呢?這是他的大愛,為要成全、建立我們,並有分于他的榮耀。

 

【神造人的目的是要彰顯他】因為神所造的人是榮耀的,當初人是按照神的形像、樣式造的,並且他賜給人有靈,他吹氣在人的鼻孔裡,人就成了有靈的活魂。他造人並愛人,在他創造的萬有裡面,人是他所最愛的,他之所以造人是為了讓人彰顯他,並替他管理他所造的萬物。

 

【他要人有分于他的榮耀】創世記第一章第二十六節,在造人之前,神說我們要怎樣造人呢?他造人的時候不是像造其他的萬物一樣,說有就有,命立就立。他說要有光,光就顯出來了,他說地要生出活物來,事就這樣成了。但是他沒有說要有人,人就出來了。他可以這樣,但他沒有這樣。他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這是神造人時,在他的心中就要人有分于他的榮耀。

 

【神的拯救仍要達到榮耀】但是到了第三章,人就開始墮落,到了第四章、第五章,一再墮落下去,人完全失去神的榮耀,墮落到罪惡裡面去,人的心愈來愈惡毒,愈來愈狹小,愈來愈只有自己。人失去了那分榮耀,失去了那分尊貴,失去了神榮耀的形像。神的拯救不僅僅將我們從罪惡裡拯救出來,洗淨我們。不,他的美意是把我們洗乾淨,再把生命分賜給我們,叫我們有分于神兒子的生命,不僅如此,他還要培養這個生命不斷的成長,並顯出榮耀來,達到當初他造人時的目的,有他的形像,有他的樣式,有他的德性、理性,這是神的意思。如何達成?就是藉著事奉神、服事人的過程中,不斷的更新、變化、提升我們這個蒙拯救的人,達到他的目的。不光是個人,並且是團體。這才是神的旨意。

 

【建造、看守是進一步的經歷】第一百二十七篇,神要我們藉著建造、看守、照顧、培養的事奉進一步的來經歷主的豐盛。這首詩說: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你們清晨早起,夜晚安歇,吃勞碌得來的飯,本是枉然;惟有耶和華所親愛的,必叫他安然睡覺。作詩的人有一個領會,似乎建造房屋,看守城池是我們的事奉。但,若不是神幫助,我們就建造不起來,也看守不住。從歷史上、從我們的經歷中也是如此。要不要有人建造?要!要不要有人看守?要!建造起來,就要有人看守,看守就是照顧。傳了福音,得了人,就好像新生的嬰孩一樣,需要培養。生固然很辛苦,就像母親懷胎十月很辛苦。養呢?更辛苦,時間花得更長,要更費心,更勞力。如果只有生而沒有養,這父母就是最殘忍的父母。所以生了之後,就需要培養,沒有一個父母不愛他的兒女的,都是拿最好的,尤其是現在的父母,更是把最好的拿來培養他的兒女。這個培養包括什麼呢?就是這裡所講的:建造、看守、照顧;接著是教育、成全、建立。在這整個過程中會發現,若不是主在看守,真是看守不住。

 

【神的恩典來照顧】我有三個孩子,第一個孩子是結婚後兩年,好不容易求主才求來的,有了孩子之後,當然愛他,仔細看顧。我們住兩層樓的房子,孩子大約四、五個月就站起來了,好動性特別強,在搖籃裡面,六、七個月大時他就想爬出來,其實路還不會走呢?我就發現,照顧孩子要讓能夠平安的長大還真是需要主的恩典。記得好幾次,嚇得我不得了,有一次,我們沒注意到,孩子霹靂啪啦的從樓梯上摔下去,那個樓梯還是水泥的喔!我們聽到乒乓碰碰,他就這樣栽下去,趁我們沒注意到,他就爬出來,結果就…,嚇得我們要死。趕緊下去把他抱起來,他嚎啕大哭,聽到他哭,真感謝主,我們就怕他不哭了。經歷了這些事就想到,好像我們作父母的,盡力來照顧兒女,但要兒女們能健康的長大,實在需要主很多的恩典。許多時候作父母的根本照顧不到,是主的恩典在暗中照顧。

所以,寫詩的人才說,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這才發現,事奉好像是我們在建造,在看守,在照顧,然而實際上卻是神與我們同工,是他扶持我們,叫我們建造得起來,看守得住,還叫我們可以安然睡覺。安然睡覺的是神所親愛的,要不然你睡覺也睡不安穩。所以事奉是叫我們更多經歷主的恩典,不僅是有建造,有看守,有照顧,在建造當中主擴大我們的度量。我常常在管教小孩的當中蒙主關照,因為小孩調皮,就禱告求主叫他乖一點,然後主就給我看見,你是不是也要乖一點啊?你是不是很調皮?然後發現,原來神對我們那麼有忍耐,慢慢就體會到神的心腸,體會到神的愛是那麼的長、闊、高、深。

 

【兒女是神所賜的產業,主給的賞賜】第三節說到: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他所給的賞賜。兒女真的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而且也是他的賞賜,我對我的兒女真是很寶愛,覺得每一個都是神給我的賞賜。有時候碰到一些青年人,他們結婚後夫婦說要控制生育,現在才剛結婚,家裡的經濟基礎還沒建立好,不准備有孩子,所以就計劃生育。當他們跟我這樣講的時候,我就勸他們說:弟兄姊妹啊!你們要知道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也是給你們的賞賜。不要以為你想生就能生,不想生就不生。你現在可以不要,因為這是神給你的賞賜,但是等到你想要的時候,賞賜已經沒有了。有的弟兄姊妹聽了這些話,就接受了,就把生兒養女的事在神面前禱告,不用世界的方法來控制。有的人沒有接受這個交通,等過了幾年後,他再想有孩子的時候,無法有了,到處去求醫也求不來。所以兒女真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也是賞賜。有了這些兒女可以叫你更多的經歷基督的豐富,更多的經歷基督的愛,更多的讓我們的生命成長成熟,在我們的家庭是如此,在教會中也是如此。把人帶得救了,就要去照顧他,希望他在神面前成長,來成全他,讓他認識神,更多的經歷神,也走上行的路,他蒙恩,你也因此蒙恩。我們把這些教導給別人,自己就被主擴大,也更經歷到主的豐富。

 

【培養少年的勇士,作箭袋充滿的人】少年時所生的兒女,好像勇士手中的箭。其實「所生」在原文中是沒有的,少年時的兒女,好像勇士手中的箭。最初是懷胎,生下來就是兒女,兒女長大就成為少年人,成為少年人之後就要教導他,使他做勇士,好像利箭,箭袋充滿的人,便為有福。要叫他成為箭袋充滿的人,什麼意思呢?就是要讓你所帶領的人長大、成熟,並使他成為一個明白真理的人。因為要如此,自己必須先明白真理。做一個成全人的人,自己首先就被成全。以服事兒童為例,記得我被成全的時候,教會就安排我去服事兒童,叫我去做兒童老師。因為要做兒童老師,要講聖經故事給他們聽,我就開始認真讀聖經。要講大衛的故事,就要把大衛那一段的聖經讀懂。講但以理的事,就要把但以理書多讀幾遍。當你去成全別人,教導別人的時候,自己就先被成全了。所以就是在服事當中,去預備主日學的教材時,裡面所講到的真理,自己就先吸收、消化,就是藉由這種方式,叫我們被成全。

 

【在服事人時,神先來服事我們】好像是服事別人,其實當我們在服事別人的時候,神就先來服事我們。叫我們不單顧自己的事,也要去顧別人的事,當我們去顧別人事的時候,主就來顧到我們的事,主就把加倍的福賜給我們,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就領受了。教出去的只有一點點,領受的卻很多,教得並不好,有的時候都不知道自己說了什麼,但就在我們去給的時候,已經領受了許多,領受的遠超過所服事出去的,這就是主藉著服事來成全我們。一百二十七篇說到不僅要生養兒女,培養他們長大,還要使他們成為勇士,使其箭袋裡面充滿了利箭。這利箭就是真理,因此他們在城門口遇見仇敵的時候,必不至羞愧,就不至於受人迷惑、搖動,知道用利箭去對付仇敵,在真理上明亮。如果我們培養的人是勇士,充滿了利箭,自己當然也就充滿了利箭,在面對仇敵時,必不至於羞愧。這是教導我們藉著建造、看守、照顧和成全的服事來經歷主豐盛的恩典,走上行的路,成為神所培養的勇士。——漆立平《詩篇中的上行之詩【教會生活的榮美歷程】》

 

 

我們的享受(二)藉變化而成為有裝備的人(朱韜樞)

 

不憑我們的活動,而憑我們的安息

 詩篇一百二十七篇開頭:『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儆醒。你們清晨早起,夜晚安歇,吃勞碌得來的飯,本是枉然。惟有耶和華所親愛的,必叫他安然睡覺。』我們得救以後,會喜愛作三件事。首先,我們喜歡建造。第二,我們喜歡守望。第三,我們喜歡勞苦。這三樣是我們過教會生活所喜愛作的事。

 但詩篇的作者所羅門卻說,我們所作的這些事都是枉然的。你們要知道,我們無論作甚麼,也許你嘗試建造教會或為著教會生活而儆醒,都是行不通的。你為教會所消粍的都是徒然的。第二節下半說,『惟有耶和華所親愛的,必叫他安然睡覺。』在這裡所羅門似乎告訴我們,「難道你不知道祂愛你嗎?你是祂所愛的,你應該安息,不要作太多,好好的去安睡。」不單主叫我們安然睡覺;事實上,也惟有主能使我們安睡。主要說,「你為教會生活擔心嗎?安息吧。你擔心你是否該全時間?安息吧。你全時間服事主沒有信心,又想找份工作?安息吧。」

 這裡詩人所強調的是,當我們在屬靈上還年幼、還不夠成熟時,我們需要學會安息。而上一篇說到,我們是一顆種子,埋在地裡死了。到底甚麼是「死」?這裡我們看見,「死」就是停下一切的努力,好好的享受安息。

安息帶來變化和結果子

 享受安睡的經歷會帶來變化。你愈在主的手中有安歇、享受、安睡,你就愈能成長。當你努力想為教會作些甚麼的時候,主就會說:「這是徒然的。」只有當你順服主了,你安歇在主的手中,接受主在祂主宰權柄裏所安排的環境,你才能有成長。

 第三節說:『看啊,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祂所給的賞賜。』兒女是主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祂所給的賞賜。這就是說,主是把兒女賜給你的那一位。當我們放棄許多的掙扎,進入主裏的安息時,主就會喊道:「看阿!兒女!」當你在祂的主宰權柄下,安息的埋葬在地裏時,兒女就產生了。這和我們天然的觀念相反。我們以為結果子必須藉著我們的掙扎和努力;我們總覺得需要裝備自己或是作許多事。然而,主卻說,「不,乃是當你安息在我的手裏時,你的兒女便出來了。當你有安息了,你才能結果子。」當你願意把自己埋葬了,你的己死了,你就會有安息並且你要結果子。

真正的裝備是由變化產生的

 第四節:「少年時所生的兒女,好像勇士手中的箭。」兒女不光是你寫在叩門記錄本上的一些數字,他們乃是勇士手中的箭。而你是甚麼?是勇士。若你還年幼,你會嚐試作許多事;一旦你接受了神主宰的手,並學習在其中安歇,你就會像一顆埋藏在地裡的種子,主要叫你懷胎結果。在你學會了順服神的行政安排的過程中,你屬靈的生命長大了,並且你也變得更豐富和剛強,至終你就成了勇士。這樣的過程能叫你有真正的裝備。你不再幼稚地盼望要為主作些甚麼,現在你是一個有豐富的人,並且能有效的服事主。

 這對應於保羅在提摩太後書二章20-21節中所說:『但在大戶人家,不但有金器銀器,也有木器瓦器;有作為貴重的,也有作為卑賤的;所以人若潔淨自己,脫離這些卑賤的,就必成為貴重的器皿,分別為聖,合乎主人使用,豫備行各樣的善事。』金器豫表一個人被神的性情所組成;銀器是被基督救贖的工作所組成;木器就是人的天然,而瓦器表示是人的手所作的。基督教裏充滿了瓦器。很多人嚐試為主的名作些甚麼,但這些努力卻與主沒有多大關係。金器與銀器不是那麼容易產生,它們需要長時間的變化工作。相較之下,瓦器很容易生產,它們是人的手所作的。這也就是為甚麼我們喜歡作木器或瓦器,作這些事的過程似乎既簡單又有效。

 保羅說,『所以人若潔淨自己,脫離這些卑賤的,』我們需要潔淨自己,脫離卑賤的事,好成為貴重的器皿豫備行各樣的善事,這就是在第五節所說的,『箭袋充滿的人變為有福。』。「箭袋充滿」說出我們是豫備好的。另外,在提摩太後書裏,保羅告訴我們要裝備好豫備行各樣的善事,也需要神的呼出神的話。『聖經都是神的呼出,對於教訓、督責、改正、在義上的教導,都是有益的,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備,為著各樣的善工,裝備齊全。』(提後三16-17)。我們不僅要對付己,我們也要享受主的話。當我們潔淨自己,我們起來對付我們的天然並脫離屬地的、庸俗的、卑賤的事,並且藉著被真理所構成,我們就能成為貴重的器皿,豫備好行各樣的善事。

 你要記得,使我們能達到成熟的秘訣就是安睡。你要學習不要掙扎而要安息;你要學習接受主的手,服在祂行政的對付之下。當你安睡的時候,你也會成為一個有兒女的人,他們就是你的箭。你的兒女不是從工作中產生的,他們乃是從「你」來的。他們是從你的長進和成熟來的。這樣結果子的過程就使你成為一個戰士。一面來說,你享受安息。另一面,你知道如何爭戰,知道怎樣對付仇敵,也知道怎樣得勝,你是一個有箭的勇士。你得著「箭」不是因著你外面的工作,乃是因著你有了內裏變化的工作。因著你讓主來變化你,使你成為一個結果子的人,你就漸漸成為一個有裝備、並且有能力的戰士。當你「安睡」並順服主時,變化產生了。藉著被變化,你就成了一個帶箭的勇士。

 在教會生活中,我們大部份對主都有渴慕。從某方面而言,我們也願意奉獻。但是沒有多少人能說:「我有箭」。這樣的勇士可以說:「我知道怎樣把基督的豐富當作福音傳給別人。我知道怎樣有效地禱告。我能正直的分解、並傳輸神的話。我知道要怎樣運作來建立教會!」我們有很多人說要為主殉道;但有多少人真正地把自己埋下去?有多少人是真正的安睡了?許多人雖然滿了渴慕、滿了建造、滿了儆醒和勞苦,但卻是徒然的!我們都需要被變化並且順服在神的主宰行政下。在這變化過程中,你會藉著內裏生命的成長而得著箭;你會成為一個有裝備的人,你能作各樣屬靈的工,並能面對各樣的境況。如此,你就能在主的手中並在祂的建造裏有用。

教會生活就是你的箭袋

 第五節說:『箭袋充滿的人便為有福,他們在城門口和仇敵說話的時侯,必不至於羞愧。』「有福」在聖經中也可以繙譯為「喜樂」。現在你喜樂了,因為你的箭袋充滿了箭。這裡的「箭袋」是甚麼?它就是你的教會生活。沒有教會生活,你所有的箭都留不下來。無論你多有裝備,多成熟,如果你想很有果效地運用你所得到的箭,你必須活在教會生活裏。你的箭必須收藏在箭袋裏,也就是在教會生活裏。你所有的變化、裝備和果子都必須是為著教會生活。讚美主!箭袋充滿的人便為有福!

―― 朱韜樞《上行之詩》

 

 

兒女是神所賜的產業(一二七1~5)(臺北靈糧堂)

 

本篇有兩方面重要的信息,在前兩節中「枉然」一連出現了三次,簡單來說,枉然就是白費力氣,我們誰也不願意白費力氣,關鍵在那裡呢?不願白費力氣、徒勞無功,所以花時間精心策劃,但這是天然人的辦法。但詩人卻說,若僅是依靠天然人的方法,還是會白費力氣。從本篇的前兩節,我們很明顯的看見,若是與神無關,我們的努力就是白費力氣。從詩篇中,從我們對神的認識,發現神不是我們報備的物件,也不是橡皮圖章,祂是那最高的權柄。

人類歷史之初,已犯了一個大罪,就是建造巴別塔惹動了神的怒氣,以致工程徒勞無功。細細想來,在我們的人生中,有過什麼徒勞無功、白費力氣的經驗嗎?為什麼呢?因為神沒有掌權,因為我們沒有將主權奉獻給神。甚至連我們日常最基本的動作,若與神無關,可能連覺都睡不安穩。弟兄姊妹,若是你經常失眠,在這個時候,主耶穌要提醒你,祂在這裡要再給你一次機會,把你從主那裡拿回來的主權再一次放在祭壇上吧!那些讓你憂慮到無法入睡的事,本來就不是你所能承擔的,為什麼要挑不是你該擔的擔子呢?交給主吧!好使你能再次經驗主的愛。

在我們人生當中有太多的事,都因我們看為理所當然,而失了神極大的恩典與祝福,若是我們對生理知識稍微認識一些,我們才知道受孕的過程就是一個神蹟。因為按人的角度來看,機率非常非常的低,僅億萬分之一的機會,但是,因為人的無知,自私,再加上惡者的謊言,使我們隨意自己做主決定要不要留下腹中的孩子。我們有沒有看到這事的嚴重性呢?我們容許醫生來決定你的孩子該不該留下來,而不是由神來決定;我們常常以自己的方便為理由,自己的面子為理由,而將神所賜的恩典與祝福如垃圾丟棄。我們會做這些決定是因為我們不相信神在這裡的啟示:「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祂所給的賞賜。」(v.3) 惡者就是希望我們的箭袋裡沒有箭,使我們影響力降低,墮胎是它的第一個詭計。

它的第二個詭計是什麼?就是要我們輕視孩子的需要,我們以為孩子需要有最好、最貴的奶粉,而不要神透過母親給的祝福─ 母奶;我們以為孩子要有最好的玩具,受最好的教育,要最有經驗的人來養育他,但我們卻忘了世上唯一不能被取代的職務就是父親、母親的職務。孩子真是神所給的賞賜嗎?我們怎麼對待神的賞賜呢?我們好像視之為毒蛇猛獸,因為他的到來使我們生活太不方便了。

詩人為什麼在本篇連續說了三次枉然呢?因為這個「帳」若沒有把神算進去,都是枉然。試想,我們為了眼前的近利(還不一定是好處),卻放棄了神的祝福。弟兄姊妹,你知道你失去了些什麼嗎?不要再把養育孩子的權利交給保姆,不要輕看「全職媽媽」的價值(根據我們實際算出來,全職媽媽的年薪值174萬,挺嚇人的)

養育孩子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既然神在本篇應許了:「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祂所給的賞賜」(v.3),我們就可以來到神面前支取養育孩子所需的一切祝福,不要害怕孩子多,不要害怕沒有體力,這些都是神所要賜給你的,神不會賜給你孩子之後要你自己負責,神要負責,你所要做的就是來到祂面前支取祂的恩典,你缺什麼就要什麼,你缺乏照顧孩子的體力,就求主賜下;若你的孩子夜晚不能安睡,就求主使他安然睡覺(v.2);若是沒有奶水,就為了孩子求主賜你足夠的奶水;不曉得如何教育幼小的孩子,就求主賜你智慧、創意;若是你一人在家照顧孩子過於孤單,就求主賜你同伴。不要擔心,主是豐富的主,祂已隨著所賜給你的孩子給了你一本祂簽了名的空白支票,你可以隨時到天國銀行去兌現。

回應

主,謝謝你,因你豐富的恩典與祝福,使我可以安然睡覺。

 

 

靠耶和華建立家室(一百二十七篇15)(臺北基督之家)

 

分享:

這段經文詩人讓我們看見,我們的家庭在三個方面需要倚靠耶和華:

第一、第1節告訴我們──我們需要倚靠耶和華「建立及保守幸福的家庭」!詩人說:「若非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這裡的建造房屋,不僅指的是看得見的房子,而是看不見的一個幸福美滿的婚姻和親子關係!是的,今天有許多人可以靠自己建立堅固、美麗的「豪宅」,然而卻沒有辦法靠自己的力量建立堅固的婚姻及親子關係;沒有辦法靠自己的力量建立幸福美滿的「家庭」!第1節詩人也說:「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是的,今天撒但正在無所不用其極地摧毀婚姻及親子的關係,許多家庭的婚姻及親子關係正在不斷被撒但偷竊、殺害、毀壞中,家庭正在迅速的瓦解中!因此,惟有基督真的成為「我家之主」,而不是掛在牆壁上的裝飾品。我們才能建立、保守堅固、幸福的家庭關係!唯願每一個基督徒的家庭,因著倚靠耶和華建立及保守堅固的婚姻、親子關係,為耶穌向這個時代作見證!

第二、第2節告訴我們──我們需要倚耶和華「經營創業」!是的,穩固的經濟是家庭穩固的重要因素,今天有許多家庭的瓦解與經濟有很大的關係!第2節詩人提到,有許多人為了經濟,早出晚歸、夜以繼日,非常辛苦地打算籌畫,但仍然得不到什麼,以至於許多人晚上都無法睡覺,因為心中充滿許多的勞苦愁煩!這不正是現代家庭的寫照嗎?因此詩人說:「惟有耶和華所親愛的,必叫他安然睡覺。」當我們把一切的重擔交給祂、信靠祂時,神必為我們成全;不必我們靠自己汲汲營營、煞費心計地鑽營。這並不是說我們不需要殷勤工作,而是我們深知道「得貨財的力量和智慧是從神而來的」!因此我們可以「安然睡覺」,知道神必賜福給我們。是的,弟兄姊妹們!你是否常常愁苦終日,卻仍然一無所獲?讓我們倚靠神吧!

第三、第35節告訴我們──我們需要倚靠耶和華建立「敬虔有能力」的後代!兒女是耶和華的恩賜,如同勇士手中的箭,成為父母的保護和榮耀!今天,許多父母的兒女不僅不能成為他們的榮耀,反而成為他們的羞辱。因此我們需要倚靠神,常常為我們的兒女代禱,使他們成為敬畏神的人,以至於我們因他們得榮耀!
回應:

 主啊!我願意把我的家庭帶到禰的面前,惟有禰能建造及看守我的家庭、我的婚姻。願我的家成為禰的榮耀,願我的兒女成為我的榮耀!

禱讀:詩篇一百二十七篇12

1 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
2 
你們清晨早起,夜晚安歇,吃勞碌得來的飯,本是枉然;惟有耶和華所親愛的,必叫他安然睡覺。

 

 

為誰辛苦為誰忙?(12715)(香港讀經會)

 

祈禱:   主啊,求你蘇醒我的心,叫我認定你是我生命的主,以致不會迷失于每天營營役役的生活之中。

 

所羅門王時代是以色列歷史中的盛世,他曾建造聖殿,修築城池,戰績彪炳。在他的努力經營下,以色列在當時是一個光輝的王國。就在這輝煌的日子裡,所羅門由衷的說,若不是耶和華親自參與成就,他所作的一切都是徒勞無功(1

這是他總結一生辛勞經營後的體驗,也是對我們的提醒。

人生在世,免不了要工作,但有些人卻經常被工作壓得透不過氣來,就算夜闌人靜也不能安睡。詩人提醒我們不必「拼命」工作,而要學習仰望神,學習放手,因為神喜歡叫祂所親愛的人安歇休息(2)。

其後,詩人再以建立家室為例子,說明我們不必過分勞累和擔憂,因為神的恩典足夠我們使用。正如生兒育女,是最平常自然的事,然而,生男或生女,又或是甚麼時候有兒女,卻不是人所能控制的,因為一切的主權,都在神的手中,所以詩人說兒女是神賜給父母的「產業」(3)。至於兒女能否成材,他日成為父母的保護和榮耀,則全然是神的賜福(4~5),並非單以人的努力可以成就。

本詩是一首智慧詩,詩人提醒我們,不論在工作、家庭生活,甚至協助建造國家和社會方面,都切勿忘記,要有神的參與和恩典,才能成功!

歷史告訴我們,當人目空一切,自以為是的時候,就算你有何等雄才偉略,最終都只會失敗,或帶給人類無窮災難。昔日的人類想建造「巴別塔」,正是因為他們想高舉自己,結果,神變亂他們的口音,叫他們分散各地。所羅門的智慧在於他不自滿於自己的豐功偉績,反而瞭解到人的有限,因此認定要倚靠那賜福的主。今日的社會強調業績、成就、競爭、創見,基督徒也很容易迷失於工作之中,或自滿於個人的成就,而忘記了生命的核心問題──我究竟為誰而活?為誰工作?我為甚麼會成功?願我們都有所羅門王的智慧,瞭解自己的限制,專心一志的倚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