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第一百三十六篇短篇信息 目錄: 要稱謝耶和華(楊震宇) 慈愛永存的神(劉銳光) 稱謝創造之主(一三六1~9)(臺北靈糧堂) 王權與神權(一三六10~22)(臺北靈糧堂) 衪顧念我們(一三六23~26)(臺北靈糧堂) 祂的慈愛永遠長存(一百三十六篇1〜26節)(臺北基督之家) 神的慈愛永遠長存(詩136篇1至26節)(香港讀經會) 要稱謝耶和華(楊震宇) 鑰句:祂的慈愛永遠長存 背景:《詩篇》一百三十六篇是一百三十五篇的擴大。這兩篇詩篇雖然在風格上有所不同,在主題上仍然有密切的關係。前者是讚美的詩篇;後者則為感謝的詩篇。這首詩通可能是以回應的方式來讀的,當祭司每稱頌時,會眾在每一句後面回應說:「因為祂的慈愛永遠長存」這句話。這句話重複二十六次,正如我們常說的「阿們」。故本篇又有「哈利路亞詩」之稱。 提要:第一百三十六篇是是以感謝為中心的禱告,感謝的話有十二次之多。在這首稱頌耶和華的詩中,詩人呼籲會眾前來稱謝神,因為:(1)祂的慈愛永遠長存(1~3節);(2)祂為造物主(4~9節);(3)祂引領以色列進入迦南(10~22節);以及(4)祂賜給世人的慈愛(23~26節)。全詩分為四段: (一)稱謝神永存的慈愛(1~3節)──你們要稱謝耶和華,因他本為善,他的慈愛永遠長存; (二)稱謝神大能的創造(4~9節)──稱謝那獨行大奇事的,因他的慈愛永遠長存; (三)稱謝神奇妙的拯救(10~22 節)──他領以色列人從他們中間出來,因他的慈愛永遠長存; (四)稱謝神顧念的大愛(23~26節)──他顧念我們在卑微的地步,因他的慈愛永遠長存。 鑰節:【詩一百三十六1】「你們要稱謝耶和華,因祂本為善,祂的慈愛永遠長存。」 鑰點:本篇我們看到這首詩歌以一個稱頌耶和華恆久不變之「愛」(希伯來文是hesed)的重複句來分段。在這首稱頌耶和華慈愛的詩中,詩人首先呼籲會眾前來稱謝,因祂的慈愛永遠長存;然後,他從創世開始,稱謝神在大自然中偉大的作為,因祂為造物之主;又稱謝祂在以色列歷史裏慈愛的行動,而引領以色列人出埃及進入迦南;之後,他頌讚神賜給世人的慈愛;結束時,他再一次呼籲所有百姓都要讚美耶和華。 今日的鑰節提到「因祂的慈愛永遠長存。」本詩篇獨特之處就是全詩二十六節裏, 每一節的下半都是相同的應答輪唱的回答:「因祂的慈愛永遠長存。」詩人想起神的慈愛因而獻上感恩的心,讚美祂的慈愛與作為。這個重複的讚美告訴我們,無論我們處在何種光景,不管我們的本相如何,耶和華總是向我們施行祂奇妙的慈愛。因為祂對我們有堅定的愛,祂的慈愛沒有窮盡,也是永不中斷。認識神的良善和慈愛,是我們歌唱祂、讚美祂的的根由。有人說得好,「凡愛主的人,都應當多次述說這句寶貝的真理──「因祂的慈愛永遠長存」,尤其是到了黑夜、無光、孤獨、行過死萌幽谷的時候,更不可忘記。」因此,我們不可忽略「祂的慈愛」,不可停止感謝祂,讚美祂的聖名,「因祂的慈愛永遠長存。」親愛的,你是否正陷入生命的低潮之中?願「祂的慈愛」激動你,好叫你飛越過一切的困境。 此外,在詩中,詩人詳細講解稱謝神的理由:(1)祂本為善,是「萬神之神」、「萬王之王」;(2)祂是創造萬有的主宰,「獨行大奇事」,「用智慧造天」;(3)祂是救贖者,拯救以色列民脫離埃及;(4)祂是引導者和保衛者,以及帶領他們經過曠野進入迦南;(4)祂是幫助者和救主,顧念卑微人的;(5)祂是救主,救他們脫離敵人;(6)祂是供應者,賜人糧食;(7)祂是天上的神。親愛的,你若不斷領悟到神的性情和祂偉大作為,以及體會祂對我們的恆久不變之慈愛,豈能閉口不讚美祂呢? 【在風暴高峰時歌唱】一次,某船載進三萬六千頭金絲雀駛往某地。開船後,風平浪靜,金絲雀全都寂然無聲。第三日,途中忽遇颶風,風雨交加。乘客人人震恐,孩童驚極哭號。風暴達到高來之時,忽然一隻金絲雀開始歌唱。不久,三萬六於只金絲雀全都盡力歌唱,聲浪蓋過了風雨之聲。當難處如同風雨臨到,你能否因信靠神而歌唱。 「讚美歸於祢,榮耀歸於祢,慈愛的泉源阿!我的處境越是可憐,祢越接近我,祢的手已伸到我頭上,就要把我從泥坑中拉出來,就要洗濯我,而我還不知不覺呢。」──奧古斯丁 默想:親愛的,從神創造的大工中,你能看見「祂的慈愛永遠長存」嗎?從神介入以色列人的歷史中施恩典,你思想過「祂的慈愛永遠長存」嗎?從主為我們所完成的救恩,你讚美過「祂的慈愛永遠長存」嗎?回頭看你的一生,你細想過「祂的慈愛永遠長存」曾使你失望嗎? 禱告:神阿,我要因祢歡喜快樂。祢豐盛無比的慈愛,超過一切!我虧欠祢那麼多,但祢的愛永不放棄我。因祢曾愛我,現在仍愛我,將來還要愛我。我一生要唱詩、歌頌祢的「慈愛永遠長存」。阿們! ──
楊震宇《讓我們在詩篇中遇見神》 慈愛永存的神(劉銳光)
人能完全被拯救過來,是因為神那永存不變的慈愛,我們要感謝祂。 ―― 劉銳光《詩篇默想》 以色列蒙揀選的根源乃在於主(陳家強) 最重要的事實不是主的身分(1-3節),或是祂創造的奇工(4-9節)與歷史(10-22節),甚至不是祂對以色列的顧念(23-25節),而是祂的本質──「他的慈愛永遠長存」。當詩人來到這個重點,並一再重申,有關神的一切便回復其重要性。祂的身分使人敬畏;祂的創造奇工使人驚歎;祂在歷史中彰顯的能力使人心歸順;祂的恩慈顧念使人充滿感恩。然而,當我們明白到,這一切偉大的表現,是源於主不變的愛,以致願意借著憐憫和恩慈的供應來彰顯祂的能力,那麼,我們才感到主確實是配得人去讚美、稱頌和以愛去回應的。否則,這位美善、至高無上的造物者、歷史的主、賜福給古時人類的神,如果祂並沒有用同樣不變的愛來帶領我們進入祂溫暖的懷抱裡,並看顧我們,這樣的一位神又與我們有何相干呢? 因此,我們可以與舊約的眾先賢一同追溯我們從埃及到迦南那曠古鑠今朝聖之旅,並且與他們同聲歌唱:「因他的慈愛永遠長存」。任何力量都不足以抵擋祂(1-3節;羅八31-39;林前八5、6;弗一19-22);我們得著平安,因為我們居住在祂主宰的世界裡(4-9節);我們同樣經歷救贖(10-15節;約一29;林前五7;彼前一18-21),不論在任何境況,都享受到主的供應(16節;腓四12-13、19),借著祂的得勝,進入我們的產業(17-22節;西一12-14),為到祂甘願紆尊降貴地揀選我們而充滿讚歎(23-24節;林前一26-31),同時,吃我們每天的飲食,心存感激地仰望那雙餵養我們的手(25節),「因他的慈愛永遠長存」。 ―― 陳家強《詩篇研究講義》 稱謝創造之主(一三六1~9)(臺北靈糧堂) 關於神的創造,好像只是被我們引用來向未信者證明神的存在,但是當我們讀詩人在本篇的信息,就顯出我們眼光的狹窄,我們把神限制祂只是創造的主(而已),當詩人述說到神的創造作為之前,他是怎樣描述神的呢?他說神是「萬神之神」、「萬王之王」、祂「獨行大奇事」、「用智慧造天」…(v.2-5)。最重要的一點是「祂的慈愛永遠長存」,這有多重要呢?在本篇中每一節都說一次,說了26次,因為,神的慈愛永遠長存。詩人幫助我們看見神的創造不僅是顯出神的全能,並且從創造大工中能看見神的慈愛!若是神沒有鋪地在水上,今天我們就要住在水裡了。若神沒有造大光(創一16),我們就無日夜,更沒有四季區別了。我們只要看南、北極的生活便可略知一二,從神的創造真是能看見祂的慈愛永遠長存。 我們是神所創造的,而我們(人類)是神創造中的極致,並且在我們身上可以找到神屬性的特徵。從創造來看,在我們的身上有別於動物的就是我們的創意,這創意更是我們與動物有別的特徵之一。行為學家透過實驗,可以預測並左右動物的反應,但在人的身上,有時人會不按牌理出牌,這是創意。惡者常常運用它的力量,想盡各種辦法,來打擊信徒的信心,好像它在約伯身上所做的,它與神對話時,不是預測當約伯受了各種的苦及惡劣的環境後,他一定會悖離神嗎?但結果呢?沒想到反使約伯的信心更進深,使約伯從儀文的敬拜進到心靈誠實的敬拜。今天,惡者仍不死心,仍是無所不用其極的試探、苦待神的兒女,就如偉大的使徒保羅不是也承受苦難嗎?歷史中許多無名的聖徒亦如是,因為惡者不會放棄它的本性,因為它不服氣神施恩給人,總是想要從神手中偷些人與它一同受永死的苦。感謝神,祂的慈愛永遠長存,保羅說:我雖然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為什麼?因為還有上面的路是開通的,能與天上面的神交通,這就是創意,因為這是屬神的性情,在神創造人的時候已放在我們的裡面。 神的恩典不是只賜給在歷史中的眾聖徒,也賜給了我們。我們也許會經歷像約伯那樣沒有任何理由的苦,我們也許會如同保羅為義、為耶穌的名受苦、那有何妨呢?因為我們還可以抬頭向上望,因為施恩座仍向我們敞開。因為主受過苦,所以我們可以用受苦來當作兵器,這些是惡者意想不到,或說它想不通的事,所以今天若它還想用苦難來俘虜我們,豈不知,苦難已成為神的祝福,而那把鑰匙,主已賜給了我們,那就是向上的通路。 回應 主!感謝你,你的創造奇妙可畏,因你的慈愛永遠長存。 王權與神權(一三六10~22)(臺北靈糧堂) 本篇第二段記述了神在以色列人歷史當中的一段作為,前篇(詩一三五篇)中我們曾經思想過神介入在他們歷史中施恩典,當詩人再次記錄神的手,並將神的工作加以註解 ─祂的慈愛永遠長存,表示詩人有信息要與我們分享。神介入在人類的歷史中,不是指普通人,乃是神再三說,乃是特指作神子民的人。從以色列的歷史中觀察,興衰在乎他們的王,端乎王是否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以耶和華為神的國家,都蒙了神的祝福,何況以色列呢? 其他的國家看見有耶和華的祝福是好的,因為看重神的祝福而願以耶和華為神。但以色列不同,起初,耶和華不單單是他們的神,根本就是他們的王。詩人記述這段神的作為,其實就是王的作為,王為自己百姓的福祉爭戰(v.10-11),王為了護衛自己的百姓而與其他政權爭戰(v.17-20),並且也看見王的治理(v.21-22)。可是好景不長,在以色列的歷史中發生了一件事,在撒母耳年紀老邁時,以色列的長老們要求撒母耳為他們立一位王,像列國一樣(撒上八4-5),神如何解釋人的這種行徑呢?神對撒母耳說,「他們不是厭棄你,乃是厭棄我,不要我作他們的王。」(撒上八7) 在我們身上這事也不斷的發生,當我們信主之初期,我們願將心中的寶座讓出來,請主坐在寶座上,在我們心中掌權。可是好景不長,我們想像其他人一樣(像列國一樣),不想再讓神掌權了,而想自己掌權。結果反讓世界掌了權,讓流行掌了權,讓「人家都這樣」掌了權,當我們不再讓神掌權而是讓人掌權時,轄制就來了(撒上八9)。在美國的歷史中,我們可以看見這種衰敗,當他們以「尊重人權」而將在公立學校的禱告視為違法,就是把神趕了出去。雖然,他們的紙鈔上仍印有“我們相信神”的字樣,但是神已經不能再祝福他們,因為他們拒絕祂。我們呢?我們是否無法再經驗神的祝福了呢?是不是我們的理性把神趕出了我們的心裡,我們不再相信神蹟,不再相信神的工作?當我們不再禱告時,我們就如以色列人厭棄了神,這意謂不用禱告,這些事也可以成就。有幾件事會將神的王權趕出我們的心裡:懷疑,對神的話沒有興趣,對聖經所啟示清楚的命令打折扣,沒有禱告的決定,沒有禱告的行動……等。 回應 主阿!求你在我的生命中重掌王權,在我的家中重掌王權。 衪顧念我們(一三六23~26)(臺北靈糧堂) 詩人在最後的一段將我們的眼光拉近到「我們」的身上,不只是在神所創造的萬物中看見神的慈愛,不只是在歷史中看見神的慈愛,乃是在我們身上,亦可看見神的慈愛。 今天的以色列人最不能瞭解的就是彌賽亞,這位救世主,萬王之王怎麼會是曾經為人的耶穌?因為這實在太卑微了,詩人受神的感動,在詩篇中預先看見這位天上的神,亦是那位俯就卑微者的神,這種看見是屬靈的看見,是神的啟示。神如何顧念我們在卑微的地步?除非祂真正的卑微過(腓二8) ,祂才瞭解。 耶穌基督為什麼要成為人的樣式降世?難道神沒有其他的方法把祂救贖的計畫施行出來嗎?難道神不能派天使來打敗魔鬼嗎?但祂必須真正成為人,才能將人手中所失去的地位,重新得回來。在起初的亞當手中失去的,在末後的亞當手中被得回來,起初的亞當失去了神兒子的身份、地位,我們今天從末後的亞當
─耶穌身上重新得回。我們憑什麼可以稱神為父呢?乃是因為耶穌基督,而重新得回了這寶貴的身份。所以當我們接受主以後,聖靈就在我們心裡與我們同證我們是神的兒女(羅八16;約一12)。感謝讚美主! 詩人在本段讓我們看見的第二件重要的恩典是 ─祂救拔我們脫離敵人(v.24)。我們最大的敵人不是在外面,乃是在裡面。彼得要我們禁戒肉體的私欲,因為這私欲是與靈魂爭戰的(彼前二11)。這私欲原本是我們未得救的舊人身上的掌權者,它左右了我們思想與行為(弗四17-19),但是接受了主耶穌的新人呢(林後五17)?詩人說,神要救拔我們脫離這敵人(v.24)。感謝讚美主,因祂的慈愛永遠長存。 回應 主,為你所設計的救恩讚美你,為你永存的慈愛讚美你。 祂的慈愛永遠長存(一百三十六篇1〜26節)(臺北基督之家) 分享: 當我們讀這篇詩篇時,我們自然而然地注意到──詩人特意在每一節中重複地提到「因祂的慈愛永遠長存」這句話。相信詩人在這當中要傳達給我們一些很重要的信息,我們一起來思想: 第一、詩人告訴我們:當我們專心留意神的作為時,我們會很奇妙地發現──到處都可以看見神的愛。我們可以從神奇妙的創造中看見神的愛;我們看神如何因著愛以祂的智慧造天地(5節),一切所造之物都充滿神愛的彰顯!因此讓我們常常為著神奇妙、豐富、智慧的創造來稱謝祂!為著溫暖的陽光稱謝祂(7〜8節);為著皎潔的月亮和美麗的星星稱謝祂;為著神所造的一切來稱謝祂!詩人告訴我們──我們不僅從神的創造看見神的愛,我們也從神的拯救看見神的愛(10〜15節)。從神如何在天路的旅程中引導我們看見神的愛(16節);從神如何為我們戰勝一切前來攻擊我們生命的仇敵看見神的愛(17〜20節);以及從神如何不斷地賜福給我們看見神的愛(21〜26節)!神的慈愛真是永遠長存,而且是如此的豐盛有餘!我相信我們這一生都可以繼續寫下去,我們可以寫下:「神給我美好的婚姻,因祂的慈愛永遠長存!」「神給我一群愛我的弟兄姊妹,因祂的慈愛永遠長存!」「神醫治了我的疾病,因祂的慈愛永遠長存!」──讓我們一生一世永遠稱謝我們的神,因「祂的慈愛永遠長存!」 第二、詩人也告訴我們:神所作的一切事都是「因著愛」。神對我們的愛永遠不會改變。因此,不管我們面對什麼樣的環境,讓我們仍然讚美神說:「我相信禰的慈愛永遠長存!」當我們面對前有紅海,後有追兵時,我們對神沒有抱怨;我們仍然稱謝祂說:「我相信禰的慈愛永遠長存!」當我們面對四圍有許多的仇敵安營攻擊我們時,我們的心也不害怕。我們仍然讚美神說:「我相信禰的慈愛永遠長存!」弟兄姊妹們,讓我們也如詩人一樣不斷地相信「祂的慈愛永遠長存!」相信祂的慈愛永遠長存的人有福了。 主啊!我要一生來稱謝禰的慈愛永遠長存,我要一生向世人證明禰的慈愛永遠長存! 禱讀:詩篇一百三十六篇1〜5節 1 你們要稱謝耶和華,因祂本為善;祂的慈愛永遠長存。 神的慈愛永遠長存(詩136篇1至26節)(香港讀經會) 祈禱: 主啊,求你開我的眼睛,讓我每天看見你的慈愛在世上彰顯! 這是一首氣魄雄偉的讚美詩;讀的時候,仿佛可聽到詩人頌唱「因祂的慈愛永遠長存」時的嘹亮歌聲,正在空氣中回蕩。「因祂的慈愛永遠長存」這片語是本詩的副歌,也成為了本詩的主調。 詩人稱耶和華是「萬神之神」(2)、「萬主之主」(3),以凸顯出祂獨一而崇高的地位;詩人又以「善」(1)和「慈愛」這兩個詞來形容耶和華的特性。由第4節起,每節的結構相同:首先陳述耶和華的作為,再說明其原因。耶和華的作為包括:1祂創造天地和日月星宿,由此彰顯出祂的智慧和奇妙作為(4~9);2祂施展大能的手,拯救以色列人於水深火熱之中,祂又為他們擊敗敵人,並且把土地賜給以色列人為業,由此可見祂是拯救、顧念和保護人的神(10~24);3祂不但顧念以色列人,更供養一切有生命氣息的,由此可知祂的恩澤遍及全地(25)。 詩人羅列了神的作為──祂創造、祂拯救、祂引導、祂賜予、祂顧念、祂施恩澤,甚至擊殺,從而說明這一切都是「因祂的慈愛永遠長存」所致。神的愛是恩慈,祂不會考慮接受愛的一方是否配得,而只會白白把愛賜下。在舊約時代,神的慈愛彰顯在與大衛所立的約上,因此以色列人世代蒙神的眷佑。尤有甚之,神的愛並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人的愛或會有變遷、欠缺和不足,但神的愛卻是「永遠長存」。 「因祂的慈愛永遠長存」不單是基督徒的信心宣告,也是生活中的經歷和體驗。試回想一下,在你的人生中,有哪些事件能讓你體驗到「祂的慈愛永遠長存」?在你的教會生活中,又有哪些事件能讓你體會到「祂的慈愛永遠長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