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詩篇第一百三十八篇短篇信息

 

目錄:

稱謝神的慈愛和誠實(楊震宇)

相信神的話顯為大(吳主光)

為何禱告?(蘭隆納)

耶和華必成全關乎我的事(一三八1~8)(臺北靈糧堂)

一心稱謝神(一百三十八篇18)(臺北基督之家)

令人驚歎的神(13818)(香港讀經會)

 

 

稱謝神的慈愛和誠實(楊震宇)

 

鑰句:耶和華必成全關乎我的事

背景:《詩篇》一百三十八篇是一首君王的感恩詩,讚美神的幫助,得脫敵人之手。內容與第十八篇類似。一百三十八篇~一百四十五篇是大衛在詩篇中的另一組詩群,而本篇與一百三十九篇屬於讚美詩的一組;一百四十~一百四十三篇則是許願之詩;一百四十四篇是將讚美與許願結合;而一百四十五篇則再次以讚美為主題。本篇也是一首大衛的感恩詩,因神的幫助而脫離了仇敵之手,很可能是撒下第7章中大衛向神的許願和感恩。

提要:一百八篇是一首大衛的感恩詩,因神的幫助而脫離了仇敵之手。本篇是稱謝神慈愛和誠實的禱告。在這首感恩詩裏,大衛首先因神的慈愛和信實而獻上感恩的禱告(13)接著,他呼籲全地的君王和他一同尊崇耶和華(45);然後,他表示神能看顧低微的人,看透驕傲的人(6);最後,他表達對神的信靠,因祂在患難中拯救他(78)。全詩分為二段:

()詩人一心要稱謝神(13)──我要一心稱謝祢,在諸神面前歌頌祢;

()地上君王要稱謝神(45)──耶和華啊,地上的君王都要稱謝祢,因他們聽見了你口中的言語。

()因神配受讚美(68)──耶和華必成全關乎我的事。耶和華啊,祢的慈愛永遠長存,求祢不要離棄祢手所造的。

鑰節:【詩一百三十八78上】「我雖行在患難中,祢必將我救活。我的仇敵發怒,祢必伸手抵擋他們,祢的右手也必救我。耶和華必成全關乎我的事。」

鑰點:本篇我們看到在這首感恩詩裏,大衛一心稱謝神的原因(1)因神的慈愛和誠實;(2)因神聽他的呼;(3)因神鼓勵他而得著能力;(4)因神話語的激動;(5)因神奇妙的作為;(6)因神大有榮耀;(7)因神看顧低微的人;(8)因神將他救活;(9)因神擋脫離他的仇敵;(10)因神必成全他的事。以撒華滋說的好「我要一生讚美我的創造主,即使聲音消失在死亡裡,我要用更高貴的能力讚美祂。一生在世之日、或在永恆裡,我要永遠讚美主。」但願我們也能像大衛,活在神面前,一心稱謝一生讚美祂。

今日的鑰節提到耶和華必成全關乎我的事。」英文NIV聖經譯這個句子為:「The Lord will fulfill his purpose for me」,意思是耶和華在我身上完成祂的旨意」。這是何等寶貴的應許!這也是保羅所表達的信心,我深信那在你們心裏動了善工的,必成全這工,直到耶穌基督的日子。(腓一6)這種把握並非建立在自己的意志和努力上,乃是在乎祂是為我們成全諸事的神。成全即完成之意,就是一切關乎我們的事,必須讓神負責,祂必完成這事,實現祂為我們所作最好的安排。親愛的,「當將你的事交託耶和華,並倚靠祂,祂就必成全。」(詩三十七5)

大衛連續用了四個「必」字,重申對神的信心,因為:(1)「必」將他救活;(2)「必」伸手抵擋他的仇敵;(3)祂的右手「必」救他;(4)「必」成全關乎他的事。每一個「必」字都是神的應許。這是多麼令人安慰的承諾!此外,大衛是認識神的人,故他把禱告與讚美聯在一起──他禱告的目的乃是榮耀神,他讚美的内容乃是神的屬性奇妙的作為。大衛與神的關係是我們的榜樣,他的讚美也深深的感動我們。親愛的,信心是從認識神而來的,願你也知道你所信的是誰(提後一12)

「我進常有許多責任上的事情,重重的壓在身上。但我將這些事交托主,祂的大能勝過這可憐的世界所要求的一切,在祂無重擔之可言,祂能照著祂的意念安排一切。」――達秘

默想:親愛的,在你的禱告中,是否也能有這樣的認知和信心──「耶和華必成全關乎我的事」

禱告:主阿,我要一心稱謝祢,要一生讚美祢。因祢是為我成全諸事的主,與我有關的事,祢都在乎,祢都負責到底。阿們!

── 楊震宇《讓我們在詩篇中遇見神》

 

 

相信神的話顯為大(吳主光)

 

第一百三十八篇大綱:

一、大衛稱謝耶和華的話顯為大(138.1-138.2

1.一心稱謝神在殿向他下拜

2.稱讚神的名顯慈愛和誠實

3.稱讚神的話超越過他的名

二、預言地上君王也稱謝神的話(138.3-138.5

1.每次求都得著應允和能力

2.全地君王將要稱謝神的話

3.歌頌神的大作為大有榮耀

三、相信神必拯救脫離患難(138.6-138.7

1.神看顧低微人遠離驕傲人

2.相信神必從患難中救活我

四、相信神必成就大衛的預言(138.8

1.相信神必成全關乎我的事

2.相信神的慈愛永存不離棄

 

釋經:

 

一、大衛稱謝耶和華的話顯為大(138.1-138.2

138.1(大衛的詩。)我要一心稱謝你,在諸神面前歌頌你。138.2我要向你的聖殿下拜,為你的慈愛和誠實稱讚你的名;因你使你的話顯為大,過於你所應許的(或譯:超乎你的名聲)。

1.大衛講這段話的時候,重點在於對神「稱謝」、「歌頌」和「下拜」,所以一開始就說出這幾點;但是、如果要將這句話顯得更容易明白,我們可以按邏輯次序來將他的句法重排,變成:「你的名顯出慈愛和誠實,我要稱讚你;但你使你的話顯為大,甚至超過你的名.所以我要一心稱謝你,在諸神面前歌頌你,在你的聖殿向你下拜。」

2.大衛如何從主的名,經歷到主的慈愛和誠實呢?就是在「奉主名禱告」之時,神以「慈愛」和「誠實」來成就他的禱告。「慈愛」是指神應允禱告的內容;「誠實」是指神應允禱告的時間和方式。大衛認為、神應允禱告,像父親應允兒子一樣,總是將最好的賜給他;而且神應允禱告,從來都不會太遲,總是按最適合的時間、最適合的方式來成就.所以大衛要稱讚神的名。

3.大衛從何知道神的話「顯為大」,甚至「超過神的名」呢?就是在讀《聖經》的時候,發現自己經歷主的名太膚淺。《聖經》擴大了他的眼光,使他看到神的話所應許的、超過自己從奉主名禱告所經歷到的,顯為更大和更豐盛。

4.這樣、大衛從每天的靈修──禱告和讀經的生活中,體會到主的名和主的話語,比以往所體會到的更大,使他很有感動地「一心稱謝神」(因自己有寶貴的領會)、「在諸神面前歌頌神」(因證實耶和華比任何稱為神的都偉大)、「在神的聖殿向神下拜」(表示只佩服耶和華一位神)。

5.神的僕人們要緊記,每天靈修親近神、敬拜神,從神的話語中得啟示,得幫助,是古今所有偉人得勝的秘訣。編者文士以斯拉借用大衛的經歷來預言、末世悔改歸向神的以色列人,在患難中也是研讀神的話語,才得到信心上的扶持,渡過黑暗的日子,等候主降臨。

 

二、預言地上君王也稱謝神的話(138.3-138.5

138.3我呼求的日子,你就應允我,鼓勵我,使我心裡有能力。138.4耶和華啊,地上的君王都要稱謝你,因他們聽見了你口中的言語。138.5他們要歌頌耶和華的作為,因耶和華大有榮耀。

1.在此、大衛複述他從前如何從奉主的名禱告,而經歷主的慈愛和誠實,和如何經歷神的話顯為大,甚至超過神的名,說:「我呼求的日子,你就應允我(這是經歷主的名)、鼓勵我,使我心裡有能力(這是經歷主的話語)。」

2.大衛認為,主的名和主的話不但鼓勵他、使他心裡有能力;將來世上還有許多君王也要像他一樣,得聽「神口中的言語」而稱讚神.當他們從神的話語中認識到神許多榮耀的作為,他們也要「歌頌」耶和華。或問、為甚麼只有「君王」才能從神的話認識神榮耀的作為呢?因為古時的《聖經》很名貴,要抄舊約三十九卷經書,供自己閱讀,只有君王才可以。(參申17:18-19)大衛可以天天讀《聖經》,他以為將來的君王也可以像他一樣天天讀《聖經》。

3.自從「英國聖經公會」成立於1804年,百餘年來,《聖經》大量印刷,到今天,《聖經》成了世上印刷最多、銷售量最多、譯本最多、閱讀人數最多、影響力最大的書。但「英國聖經公會」的創辦,是源於一個威爾斯小女孩、名叫鐘瑪利(Mary Jones)。晚上父親常為她講《聖經》故事;家中也沒有一本聖經。鐘瑪利十歲開始儲錢為買聖經,過了整整六年才儲夠錢。可是當時拿著錢,走了廿五英哩路,來到一位有聖經出售的牧師-查理士先生那裡要買《聖經》的時候,卻買不到。但她對《聖經》的熱忱、感動了查理士先生,特為此事到倫敦去,訂購求更多威爾斯文《聖經》;並且將鐘瑪利的見證告訴出版《聖經》的人.結果感動好些人,合力成立「英國聖經公會」,印刷大量《聖經》銷售到全世界各地去,直到今天。可以說、鐘瑪利協助《聖經》的預言漸漸得到應驗──「認識耶和華的知識要充滿遍地,好像水充滿洋海一般。」(賽11:9

 

三、相信神必拯救脫離患難(138.6-138.7

138.6耶和華雖高,仍看顧低微的人;他卻從遠處看出驕傲的人。138.7我雖行在患難中,你必將我救活;我的仇敵發怒,你必伸手抵擋他們;你的右手也必救我。

1.我們從這段經文就知道,大衛的意思並不是只有君王才可以明白《聖經》,因為大衛指出:「耶和華雖高,仍看顧低微的人;他卻從遠處看出驕傲的人。」所以如果有君王驕傲,他就是擁有全套《聖經》,並且常常閱讀,他也不會明白;即使一位精讀《聖經》原文的博士,如果他驕傲,還是不可能明白《聖經》.但若有「低微的人」虛心尋求神的話,神會讓他尋見。這裡所說「從遠處看出驕傲的人」,意思是神不讓這驕傲人親近他,驕傲人就無從認識神的話了。

2.大衛又說:「我雖行在患難中,你必將我救活;」這句話表示,大衛初遇患難;以後接續的詩篇又表示,大衛的患難越來越嚴重.這是說、大衛現在這個禱告,不會立即蒙應允;乃要等候患難逼近,達到燃眉之急,神才應允他,將他救活。

3.大衛的患難是甚麼呢?他說:「我的仇敵發怒,你必伸手抵擋他們;你的右手也必救我。」這句話是憑著信心說的;仇敵現在只是「發怒」,大衛相信神必伸手抵擋他們,和以右手拯救他.但是以後的詩篇顯示,仇敵不但發怒,並且越來越得逞,並且打倒大衛,神仍未伸手抵擋仇敵,也沒有拯救大衛。神故意這樣做,目的是要叫大衛的信心受考驗,到最後才拯救他。

 

四、相信神必成就大衛的預言(138.8

138.8耶和華必成全關乎我的事;耶和華啊,你的慈愛永遠長存!求你不要離棄你手所造的。

1.大衛早就從《聖經》和拿單先知的預言得知,神要大大使用他的事。例如:立他為王,使他的國度存到永遠;又叫他的寶座不斷有人坐在上面,承繼他的王位;又預言他後裔有一人受膏為「神的兒子」;這「受膏者」要先受苦,被人剪除,獻為贖罪祭,然後到末世才作王,復興以色列,統治全世界……。大衛認為,神這樣啟示,也必這樣成全。

2.所以他禱告神,說:「耶和華啊!你的慈愛永遠長存!求你不要離棄你手所造的。」意思是說、神啊!以往你以慈愛和誠實來應允我的禱告,我相信你的慈愛是永遠長存的,所以你仍會聽我的禱告,救我脫離仇敵的手,不會離棄我,因為我是你手所特別創造的。

3.編者文士以斯拉故意將大衛的幾篇詩,按患難臨近的逼切性來編排,為要顯示大衛的信心非常堅強;藉以預言末世歸主的以色列人,也會經歷嚴厲的試驗,證明他們的信心十分堅強,主基督才會從天降臨,拯救他們。

―― 吳主光《詩篇精選研經亮光》

 

 

為何禱告?(蘭隆納)

 

你們中間有受苦的呢?他就該禱告。

有喜樂的呢?他就該歌頌。                ——雅五13

「人要常常禱告。」這乃是我們主清楚的教訓(見路十八1)。這個教訓也和整本聖經的教訓相符合。我們常常聽到別人對我們如此勸告,也常讀到這類的文字,我們也確信,人應該常常禱告。可是,偶而我們還是會問這個問題,「為什麼?」 為什麼我們應該禱告?神在執行祂管理宇宙的工作之時,是否需要我們禱告支援?全能的神需要我們指示祂怎樣作工?無所不能的神需要把我們的建議放在天上的箱子裡嗎?為什麼要禱告?如果我們不禱告,祂的旨意不是照樣會成就嗎?雖然耶穌命令我們要禱告,可是有時我們會懷疑,「為什麼?」

 

禱告的目的

我要給各位介紹一篇詩。這篇詩說到了禱告的理由。這篇詩應該可以驅散我們禱告生活最軟弱時所可能發出的那些不太恰當的感覺。詩篇一三八篇是大衛所寫的一篇戲劇性的詩,在這裡大衛把禱告和讚美聯在一起。簡單的說,這篇詩宣告:禱告的目的是榮耀神。關於禱告,我們有好多方面可以討論。但是,我認為,關於禱告的真理,最深奧、影響最深、意義最大的,乃是:禱告是榮耀神

按照這篇詩的導引,我們可以把禱告和讚美比作一棵屬靈的植物。禱告是根,而讚美則是花。我們禱告的時候,如果不是出於愚蠢、傻氣、或膚淺的,而是出於迫切、熱忱、依靠,神必應允。而神應允了,我們的反應就是讚美祂的名。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禱告。我們的禱告,如此蒙祂應允之時,就可以再一次更新我們對祂榮耀的讚美。

 

詩篇第一三八篇的結構

和其他同類的詩一樣,詩篇第一三八篇大衛論到禱告的這詩,也可以分為三段。這三段的分法,如果仔細觀察其行文構造,就可以看出來。第一至第三節,大衛用第一人稱「我要稱謝禰」來讚美神。第四至第六節,大衛預期未來地上的君王將要讚美神(「他們要稱謝禰」)。最後,第七至第八節,大衛思想到自己繼續不斷行在倚靠神的禱告中(「我雖行……」)。

 

為禱告蒙應允而讚美

在這篇詩的第一段中,大衛讚美神,因為他的禱告格外蒙應允(一至三節)。在這篇詩中,所強調的不是他的禱告,而是神應允了他的禱告。這篇詩是宣告性的詩篇。這就是說,這篇詩是因神為信徒所行的作為而讚美神。禱告乃是對神格外應允的反應。

第一段的詞句是這樣的:

(1)大衛的詩。

我要一心稱謝禰,

在諸神面前歌頌禰!

(2)我要向禰的聖殿下拜,

 為禰的慈愛,

 和禰的誠實,

 稱讚禰的名!

因禰使禰的話顯為大,過於禰所應許的。

(3)我呼求的日子,禰就應允我,

鼓勵我,使我心裡有能力!

在這一段文字中,有好些細節我們可以詳加解釋,但是請勿忘記了這一段的中心真理:大衛大大讚美神,因為祂格外應允了他的禱告。

我要宣告你的名

第一個要討論的主要問題是,讚美的性質。在這篇詩中,用於讚美的主要一個字,乃是希伯來文yadah。這個字在國語和合譯本譯為「稱謝」,比較合乎希伯來文的原意。「讚美」則是一般英文本的譯法。

這個字是用於讚美最主要的字彙,它的基本原意是,「公開致謝」。所以和合本的譯法很好。前面我已經提過,在舊約的文化背景中,所謂對神「致謝」,方法乃是告訴別人,神的品格和祂的美善。所謂讚美,就是如此公開宣告,使耶畏的名得讚美。

舊約的文化背景和我們今天的文化有很大的差別。他們的語言中沒有「謝謝」一詞。這是生活在今天的人所難以理解的。他們說「謝謝」的方法,是公開的宣告。威斯特曼說,「我們必須承認,在他們的社會中,祈求占著一個很重要的地位。可是,相對的,『感謝』卻沒有其地位。感謝乃是以讚美行之。而他們的讚美比我們今天的『謝謝』有更強烈、更廣泛的含義。」

有一次我在英屬哥倫比亞講道的時候,提到了這一點。散會以後,有一位年長的先生來找我談話。他遞給我一張名片,自我介紹說,他是一名已退修的宣教師,原來是在印度作醫療傳道工作。他在印度的某一個地區設立了一個醫療服務的機構。那個地區流行一種進行性的眼疾。許許多多的人生下來視力正 常,可是長大了以後卻變成瞎眼的。

這位眼科醫生所傳的是全人福音,他有一個很好的事工。他發現一種方法,可以控制在那個地區流行的這種眼疾。當地的人到他的醫院接受治療。離開醫院時,他們知道,經過這樣治療以後,他們將可以保持視力。如果沒有這樣治療,他們會變成瞎眼的。他們真是感激莫名,可是他們卻不對這位宣教師醫生說「謝謝」,因為在當地的語言中,沒有「謝謝」一詞。他們感激之餘,對他所說的話是,「我要宣揚你的名。」

舊約的情形正是如此。他們讚揚神的方法,乃是傳揚祂的名。大衛說,「我要一心公開向禰致謝!」意思也正是如此。大衛在第一節只有講到,他的意願是要讚美耶畏,可是他沒有提到任何理由。不過,他提到了自己的心意。他所用的詞句乃是舊約詩篇中一個很特別的詞句,「一心」或「全心」。真正的讚美不是外表的、膚淺的。真正的讚美必須是全心全意的。正如大衛在詩篇第一〇三篇第一節所說的:

我的心哪,你要稱頌耶畏;

凡在我裡面的,也要稱頌祂的聖名。

 

在諸神面前

在這篇詩的第一段中,我們要解釋的第二件事情是,要在諸神面前讚美耶畏。大衛說,「在諸神面前歌頌禰。」大部份聖經都是如此翻譯,只有意譯本譯為「在天使面前」。意譯本如此的譯法乃是根據希臘文七十譯本而來。希伯來文的「諸神」 並不能用來稱呼耶畏。按原文「諸神」的前面有一個介係詞,在希伯來文的文法中,介係詞的後面必定跟著所有格。所以,正確的翻譯有兩種:第一就是,「在諸神面前。」第二就是,「神啊,在禰的面前!」

許多人會問,在這篇讚美神的詩篇中,為什麼還提到「諸神」?也許,我們對於舊約世界思想中的多神教背景,還沒有完全的認識。大衛所信的是一神主義,可是他所生存的環境乃是多神主義。古代近東的人,普遍信仰多神。在被擄巴比倫之前,這種深具破壞性的信仰,對以色列不斷構成威脅。

我相信,大衛說,「我要在諸神面前歌頌禰!」他是向周圍那些異教信仰的人發出正面的攻擊。神已經如此戲劇化的應允了他的禱告(如第三節所說的),現在他裡面有一個更新的勇氣,向他們發出攻擊。

大衛知道,他周圍的人都在向他們的神,他們的偶像獻祭、讚美,可是它們根本不是神,也從來沒有存在過。他抵擋這一切假神,大膽的唱詩讚美神,因為只有耶畏是昨日、今日、直到永遠都存在的神。這乃是祂的名所含的意思。這乃是在敵人的領域之內讚美神。

在這篇詩中,大衛預先講出了新約的命令,「去,告訴」,因為他裡面有了那麼大的勇氣,所以他敢宣告,他要在那些不認祂的人面前唱歌頌贊神。

 

在聖徒的聚會中

第二節繼續說到大衛決心要高舉神:

我要向禰的聖殿下拜,

為禰的慈愛,

和禰的誠實,

稱讚禰的名,

因禰使禰的話顯為大,過於禰所應許的。

和平常一樣,這一節開始時先講到讚美的背景,就是在聖殿或會幕聚集的會眾面前。詩篇第一四九篇講到「在聖民的會中」(第一節)用跳舞和樂器讚美祂(第三節)。

同樣的,詩篇第一一一篇也講到讚美的背景是在「正直人的大會中,並公會中」(第一節)。在我們這篇詩中,大衛在聚集的聖徒之中,對著殿採取一種很虔敬的態度讚美。

在讚美中,大衛髙舉神,因為祂按自己的品格行事。這就是他說「為禰的慈愛和禰的誠實」(第二節)這句話的原因。神因著自己的品格,就使自己的名顯為大。

正如前面我們已經說過的,這乃是一般讚美的動機。你我若是禱告得到了格外的應允,我們必須把握住機會,把這些經驗分享給會眾。我們若把神為我們所行的事分享給別人,我們自己就可以得著堅固,而整個會眾也可以因此得堅固。我們的話可以在會眾中得到回應。很快的,他們也會分享他們的經驗。 從一個信徒到另一個信徒,神的榮耀就可以得著高舉。並且還要榮上加榮。祂的名要得著讚美,祂的子民要得著鼓舞和更新。這乃是在團體中真正的讚美所可產生的奇妙結果。

 

過於禰所應許的?

第二節最後一個字原文是「話」,「禰所應許的」原文作「禰的名」,這在解釋上都造成很大的困難。從古以來,人們都努力想解明這一節經文的意義。七十譯本把這一節譯為「禰使禰的聖名顯為大,過於一切。」新美國標準聖經(NASB)譯為,「因為禰已照著自己的名,使禰的話顯為大。」他們都想解決這一節似乎相當晦暗難解的經文。

這些翻譯法,似乎都把神的話看得比神的名重要。這樣的看法實在不可思議。如果耶畏的名代表祂的一切,那麼還有任何東西能比祂的名更重要?有些學者以為,這一節經文中的「話」是指聖經,那也不對。不管我們多麼尊重聖經,總不能把聖經高舉超過神。正如詩篇第十九篇所宣告的,聖經啟示了神的榮耀,但是我們不能說聖經超越了神的榮耀。這節聖經很難解,這是事實。但是無論用什麼方法解釋,我們總要捉住原文所用的字彙。

我個人的瞭解是,「話」一詞所指的不是聖經,而是他在第三節所提的,神對他的禱告格外的應允。他所講的不是整本聖經,而是他從神所得到的那明確而具體的啟示。這個啟示太完整了,令他驚訝;太豐盛了,遠超乎他所期待的。大衛太興奮了,他宣告說,這超乎一切他以前對神的認識。而他以前對神的一切認識,他就用「禰的名」一詞來作總括。

因為這些理由,我們看到第一至第三節大衛因為神格外應允他的禱告而讚美祂。這個格外的應允,甚至大衛禱告時都沒有如此期待的。所以,他在神的良善之基礎上,獲得了新的勇氣。

我呼求的日子,禰就應允我,

鼓勵我,使我心裡有能力。(第三節)

如此肯定的話語,使我們想到了新約聖經中論到禱告的一些奇妙的經文。其中有一段是說到,神應允我們的,遠超過我們所想所求的。保羅就是為這個原因,而用這些話讚美神:

神能照著運行在我們心裡的大力,充充足足的成就一切

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但願他在教會中、並在基督耶穌裡,

得著榮耀,直到世世代代,永永遠遠,阿們!(弗三2021

神對我們禱告的格外應允,擴大了我們對祂之偉大的看法,如此就可以引導我們榮耀祂的名,這就是禱告的目的

新約還有另一段經文,是受到第三節上半節的影響而寫的,「我呼求的日子,禰就應允我。」我們所祈求的事,不會叫神驚訝,對神也不是新聞。耶穌曾經教導祂的門徒,如何正確的禱告。基督徒也要領受祂的教訓,不要作無意義的重複禱告。 我們必須記住耶穌的話,「你們沒有祈求以先,你們所需用的,

你們的父早已知道了……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 (太六8下,32下)。在我們祈求之前,祂已經知道自己要如何答應,祂早已經在動工了。

還有,第三節下半節的話,「禰鼓勵我,使我心裡有能力。」這表示,我們在禱告中可以有神聖的勇氣,因為我們是復活的主、我們大祭司耶穌的信徒。希伯來書的作者說,我們要用這樣的方法禱告:「弟兄們,我們既因耶穌的血,得以坦然進入至聖所……就當存著誠心,和充足的信心,來到神面前」(來十1922上)。

雖然這篇詩的第一段,在解譯上有這三個主要的問題,但是第一節到第三節的主題很明顯。大衛讚美神,因為他心中充 滿了神對他禱告的格外應允。他是用公開致謝的方式讚美神。 大衛把他對神的讚美擴大到仇敵的領域中去,因為他敢在「諸神面前」勇敢作見證,歌頌神。最後大衛說,他的禱告蒙應允, 使他對神有從未有過的那種認識。所以,大衛毫無拘束的讚美神。

如果禱告的目的是要使我們讚美神,那麼,我們之所以那麼少讚美神,可能就是因為我們缺乏禱告。如果禱告是根,讚美是花,根如果乾了,或是沒有足夠的養份,怎能期望有盛開的花朵?如果我們在禱告上深深紮根,必然可以開放燦爛的讚美之花。如果我們的生活中,充滿了祂對我們禱告的應允,很自然的,我們就會讚美祂。

 

未來讚美的預言

詩篇第一三八篇的第二段,大衛預告將來的某一段時間,地上的君王要和他在一起,高高興興的讚美耶畏。他這麼說:

(4)耶畏啊,地上的君王都要稱謝禰,

  因他們聽見了禰口中的言語。

(5)他們要歌頌耶畏的作為,

  因耶畏大有榮耀。

(6)耶畏雖高,仍看顧低微的人,

 祂卻從遠處看出驕傲的人。

根據大衛的禱告經歷,和神在他生命中那出人意料的回應,這位以色列的王現在變成了先知。在神的靈引導之下,他預告,在未來的日子,地上的諸王都要經驗到他所經驗過的事。有些譯本的譯法,留給人一個印象:這只是大衛自己的願望,而不是一個預言。但是,我相信這是一個關於未來的特別預言,就是關於未來彌賽亞榮耀世代的預言。這種看法乃是中文國語和合譯本的譯法所表達的經文含意。

有些國家的領袖們認以色列的神、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為他自己的神。為著這樣的事實,我們很喜樂。可是,我們很少看到地上的領袖們讚美神。然而,大衛在聖靈引領之下,迫切的希望、並且預告,這樣的世代即將來到。在那個時候,「地上的君王」都要在一起讚美耶畏的榮耀。

假如我們不把這些話當作是大衛故意堆砌起來的華麗詞藻,而把它當作是鄭重其事的敘述,那麼這些話必然是指著彌賽亞的世代說的。當耶穌為王,坐在大衛的寶座上施行統治之時(見賽九7 ),那時王的職份將有一個全然不同的面貌。和那些壓迫貧窮人以取悅貴族的君王不同,耶穌作王施行統治的情形,是人類歷史中最獨特的。正如以賽亞所描述的,祂統治時的情形是:

祂必以敬畏耶畏為樂,

行審判不憑眼見,

斷是非也不憑耳聞。

卻要以公義審判貧窮人,

以正直判斷世上的謙卑人,

以口中的杖擊打世界,

以嘴裡的氣殺戳惡人。(賽十一34

那個時候,認識耶畏的知識要充滿遍地(見賽十一9 )。以賽亞作歌描述那日的情形說:

必有許多國的民前往,說,

「來吧,我們登耶畏的山,

 奔雅各神的殿,

主必將祂的道教訓我們,

我們也要行祂的路。

因為訓誨必出於錫安,

耶畏的言語必出於耶路撒冷。」(賽二3

耶穌坐在祂的榮耀寶座上之時,在祂之下的地上列國的領袖,都要學習祂的道,遵行祂的路。就像以前大衛的情況一樣,他們將要聽祂的話語,並且和大衛一樣,公開讚美祂的名。聽了祂的道,他們將因此而喜樂,因此而歌唱。所以,我們的這篇詩說:

耶畏阿!地上的君王都要稱謝禰,

因他們聽見了禰口中的言語,

他們要歌頌耶畏的作為。(詩一三八45a

這篇詩的基本教訓,或是說,中心呼喊,乃是在第五節的下半。詩篇第一三八篇是一篇屬於個人的宣告性讚美詩。在這一類的詩篇中,有一個中心句子,這個句子大聲呼喊讚美神。

這篇詩的中心句子——第五節下半:

因耶畏大有榮耀!

從這一句基本的肯定斷言,我們可以引出這篇詩的主題。在這篇詩裡,祂的大榮耀在祂對大衛禱告的鄭重而格外的應允上表現了出來。從這裡我們可以引伸出這個原則:禱告的目的是榮耀神。如果大衛的禱告經歷,可以使他預告那個榮耀的未來,就是地上的君王都將經歷和他一樣的事,那麼我們現在也應該和他一樣,追求這種禱告的經歷。大衛的經驗可以成為我們的經驗。我們禱告,而又蒙神應允,那麼我們對祂榮耀的感覺就可一再更新。

第五節下半寫出了這篇詩的中心句子之後,大衛這位王和先知,接著就寫出了一句勸世性的箴言。他也是古代以色列智慧人之一:

耶畏雖高,仍看顧低微的人,

祂卻從遠處看出驕傲的人。(第六節)

這一節乃是智慧文和詩歌體中的特徵詭論。神的榮耀是無限的,但祂卻降卑看顧低微的人。那些驕傲自高的人,可能以為自己距離神比較近。可是,他們自高的榮耀是相對性的。祂的榮耀是無限的。驕傲的人距離真正崇高的耶畏實在太遠了。

因為那至高至上、永遠長存,

名為聖者的,如此說,

「我住在至高至聖的所在,

 也與心靈痛悔謙卑的人同居。

 要使謙卑人的靈蘇醒,

 也使痛悔人的心蘇醒。」(賽五十七15)

 

在新的認識下繼續生活

在這篇詩的第三段(第七、八節),大衛從他對未來的預言轉回來,從新的角度來看自己的生命,看自己要怎樣繼續在禱告中倚靠神。

(7)我雖行在患難中,

 禰必將我救活。

 我的仇敵發怒,

   禰必伸手抵擋他們,

 禰的右手也必救我。

 (8)耶畏必成全關乎我的事,

耶畏阿!稱的慈愛永遠長存!

求禰不要離棄禰手所造的。

雖然在這篇詩中,大衛的禱告得到了特別的應允,雖然聖靈特別恩待他,使他能寫出未來榮耀的彌賽亞世代的事實,他仍然生活在那艱難、無情的世界中。由於這是一個信心的生活,所以他能夠活出一個讚美的生活。並不是說,神對我們的禱告有格外的應允,我們所禱告的那些事就可以拋到九霄雲外去。 大衛說,將來有些時候,他還是會落入患難痛苦之中。

然而,因為神對他的禱告有如此格外的應允,大衛,為我們寫下這篇聖經的詩人,在詩中表達,他對神的信心有一個更新的認識。每一次我們的禱告得著應允,我們就重新得著鼓勵,繼續禱告。大衛用戰場上徒手肉搏戰的方式,描寫了神為他所作的事。神的手,就是祂強而有力的右手,將要伸出,抵擋他 一切狂暴的敵人。

大衛似乎對羅馬書八章二十八節有先見之明,他所表現的對神的新信心,是神決意用祂自己的方法,在各方面賜福給他。第八節的上半說,「耶畏必成全關乎我的事。」這是用舊約的話來表達新約的信仰:「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羅八28 )

第八節最後的兩句,大衛表達了他在神學信念方面和他在繼續倚靠神的良善上,有相當好的平衡。一方面,他憑信心喊叫,「耶畏阿!禰的慈愛永遠長存!」(第八節第二句)。這裡他所肯定宣告的,是詩篇所描述的神的中心品格。可是,另一方面,他用複雜的感情禱告說,神必不離棄祂親手所造的(第八節第三句)。

相信神,但他仍然必須禱告。我們也一樣。我們越是肯定神的偉大,我們對祂倚靠的心就越增加。我們禱告就是榮耀神。

 

五分鐘之內

一九七四年十二月,我們家人分散兩地。那是我們最難過的一段時間。不過,我們體驗到了大衛的經歷。那時,我按照計畫,帶領一隊神學院的學生到聖地去旅行。這次我要到聖地旅行的那種興奮的心情,因為我們第三個孩子的預產期而被沖淡了。那個嬰孩的預產期正是我們預定從以色列回來的前後。 我們到達以色列以後不久,有一個人就打電話回家。這使我想起,我也應該打個電話給太太,好給她打一打氣,其實也是給自己打一打氣。我就開始禱告,求神引導我在最恰當的時候打這個電話。

有一天,我的心裡有一種很強烈的感覺,我必須在那一天打電話。可是,當天我們整天都在考古隊挖掘的地點訪問,沒有機會打電話。

晚上吃飯的時候,我到飯店櫃檯小姐那裡,請她替我掛一個電話回家。她提醒我,那時是他們希伯來人的安息日快結束的時刻。她說,電話線路很忙,如果四個小時能輪到我的電話,那就已經很好了。可是,事實上,我剛回到房間等電話之時,電話就已掛通了。

接電話的是家母。我知道她一定很驚訝,可是我沒有想到她會髙興得哭了。最後內人來聽電話。她高興得哭了,而且哭得比媽媽更厲害。

然後她告訴我事情的經過。我的電話掛通的時候,是以色列星期六下午八點二十分,在美國我的家俄利岡州,是同一天上午十點二十分。那天早晨一大早,我內人就有陣痛。她整個早晨都在打電話,安排生產的事。

我的電話在她離家前往醫院待產之前五分鐘打通了。我們的第三個孩子,在三個小時之後出生了。神應允了我的禱告,引導我在最恰當的時候打了電話。我們結婚以後,再沒有比那時刻更親密,同時和神也一樣親密。像這樣,神格外應允了我們的禱告,我們怎能不讚美祂的名?

人要常常禱告。禱告的目的是要榮耀神。神如此應允了禱告,是榮耀祂自己的名,我們應該把榮耀歸給祂。

―― 蘭隆納《讚美──詩篇的認識和欣賞》

 

 

耶和華必成全關乎我的事(一三八1~8)(臺北靈糧堂)

 

「耶和華必成全關乎我的事」(v.8),有許多的弟兄姊妹深為本節所感動,也有人以本節為神應許的應證,這無可厚非,若我們對本節的感受僅只如此,那就窄化了本節的思想。若是我們稍微多思想一下,就會發現一件事,這句話,可以說是大衛與神關係的一個註解。

在聖經學者的眼中,從本篇開始一直到一四五篇又是大衛在詩篇中的另一個詩群,而本篇是這群中的第一篇。我們常被大衛的詩所深深的感動,不僅是他的文字優美感人,更吸引我們的是大衛與神的關係,他與神的關係也成為我們的鼓勵,也給了我們學習的榜樣。

同樣的,在本篇,大衛對神的心是我們的榜樣。從開始的幾節中,在大衛的心裡沒有別的,只有神,神是他心中的第一順位。另外,我們也看見大衛是認識神的人,他認識神的兩個重要的本性 ─慈愛和誠實(v.2),因著慈愛,神施恩典;因著誠實,神預備救恩。若是神沒有預備救恩,人怎能通過神公義的原則?!

大衛對神的認識不只是知識上的,他對神亦有豐富的經驗(v.3),大衛經驗了神的應允、神的鼓勵、神使他心裡的力量剛強起來,這些都是我們渴望經驗的。因著大衛,我們亦可以相信,神是不偏待人的,我們亦可有如是的經驗。

我們要如何支取這麼豐富的恩典呢?若我們「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太六33),這不正是本篇最好的詮釋嗎?大衛的經驗是什麼呢?他以神為中心,以神為第一優先,他蒙恩不是沒有原因的。我們呢?我們如何能確定神必定會成全關乎我們的事呢?馬太福音六33是一個自我檢查的問題,主是我生命中的第一優先嗎?我所在乎、切求的是神的國、神的義嗎?

回應

主,我願在我心中再次的將你尊為第一優先。

 

 

一心稱謝神(一百三十八篇18)(臺北基督之家)

 

分享:

詩人說:「我要一心稱謝神。」他要專心、全心、盡心地來讚美神!詩人為何如此一心、全心地要來讚美神呢?第1節詩人說他「要在諸神面前歌頌神。」詩人看見許多人在崇拜假神,敬拜偶像,但是當他想到自己所敬拜的獨一真神是又真又活、超過諸假神時,他心中就不自主地要來歌頌神!是的,弟兄姊妹們!每當我們想到我們能認識這位元創造宇宙萬物的獨一真神時,我相信我們內心一定也是如同詩人一樣雀躍不已!

2節詩人特別提到他要因神的「慈愛」和「信實」來稱讚神。第2節接著他就提到神是何等的信實,祂不但會成就祂所應許我們的,而且是過於祂所應許的!是的,弟兄姊妹們!我們也常常經歷神成就奇妙的事超過祂所應許的。神是如此信實、慷慨,我們也應當常常在眾人面前,在還沒有認識神的人面前述說祂的信實!接下來詩人就開始稱讚神各樣的「慈愛」:

第一、第34節我們看見──神的慈愛表現在祂「垂聽我們的禱告。」因此詩人說:「神是應當稱頌的,因為他沒有推卻我們的禱告。」耶穌應許我們:「尋求就尋見,祈求就得著。」是的,弟兄姊妹們!讓我們一起常常坦然無懼地來到祂的面前來求告祂,我們必定也能常常如同詩人一樣見證說:「我呼求的日子,禰就應允我。」

第二、第3節讓我們看見──神的慈愛不僅在於祂垂聽我們的禱告,祂也是那位「向我們說話」的神!詩人在困境、難過的時候求告神,他經歷到神給他的鼓勵,以至於他重新得力!是的,神是慈愛的,祂很樂意常常來安慰我們!只要我們常常倚靠祂,祂一定會向我們顯現!

第三、第6節詩人提到──神的慈愛彰顯在「他雖高卻仍看顧低微的人。」這是何等令人感動的慈愛!你是否也經歷過當你落在極卑微的景況,甚至人都遺忘我們時,神卻仍然看顧你?是否你現在正落在卑微被冷落的地步,讓我們來投靠祂吧!因為「祂雖高卻仍看顧低微的人。」第8節詩人說:「祂不會離棄祂手所造的。」這是何等令人感動應許啊!人會離棄我們,神永遠不離棄我們!

第四、第8節詩人最後提到──神的慈愛表現在祂「必成全關乎我的事。」神關心我們生命中只要與我們有關的一切事──包括我的身體、我的心靈、我的工作、我的婚姻、我的家庭、我的服事、我的人際關係,只要是關乎我的事,神都在乎!而且因為祂是全能的神,祂不僅關心我們生命中的每件事,祂也能成全關乎我們的事!讓我們把一切我們生命中的重擔交給祂吧!讓祂為我們成全關乎我們的事!
回應:主啊!我也要在眾假神面前、在眾人面前歌頌禰,我要向人見證我的神是何等的慈愛與信實!

禱讀:詩篇一百三十八篇38

3 我呼求的日子,禰就應允我,鼓勵我,使我心裡有能力。

8 耶和華必成全關乎我的事;耶和華啊,禰的慈愛永遠長存!求禰不要離棄禰手所造的

 

 

令人驚歎的神(13818)(香港讀經會)

 

祈禱:   主啊,感謝你賜下你的話語,使我心裡有能力!

 

這是大衛的感恩讚美詩,全詩可分為三部分。

1. 大衛的稱謝讚美:本詩的開首描寫大衛向神「稱謝」、「歌頌」(1),以及向「聖殿下拜」(2);他在眾神之前,一心稱頌耶和華,這顯示出他認為耶和華以外的一切勢力和權能,都不能與祂相比。詩人更指出耶和華值得稱頌的原因,乃在於祂的慈愛和信實,祂的話和應許必然實現,從而使祂自己「顯為大」(2),超乎一切之上。

2. 地上君王的稱謝讚美:大衛又認為,除以色列外,地上列邦列國的君王,都應同來稱謝神,因為他們也看見了神大能的彰顯,並應許的實現。以色列的立國,以及大衛登上王位等歷史事件,已經是最好的憑證。

3. 稱謝「我」的主:在本詩的第三部分,大衛透過自己的經歷,並他與神的獨特關係,從而發出感恩讚美。從大衛生平看來,雖然他出身卑微,在兄弟中排行最小,卻蒙神眷顧,把他從卑微的地位中提拔出來,成為一國之君;原來神看人不是以外貌或自己所擁有的財產作為標準,因為「耶和華雖高,仍看顧低微的人。」(6)另一方面,大衛多次被掃羅追殺,被敵人攻擊,最終都能化險為夷,因此,他深信耶和華是他的拯救(37),他的一生都掌管在神的手裡,神會「成全關乎我(即大衛)的事」(8)。不論落在任何景況之中,大衛知道主必引導和保護他,而且當他呼求的時候,神必應允、鼓勵和拯救,叫他生活有力,心存感恩。

王明道先生曾在其著作《五十年來》(香港:晨星,1950)中憶述,在1942年,華北在日本人的統治之下,成立了受日方操縱的「華北基督教聯合促進會」。當時,只有王明道的教會拒絕加入這組織。王明道的一位朋友對他說:「你不知道日本軍部要殺一個中國人,就像我們弄死一個螞蟻那麼容易嗎?」王明道聽後,雖有片刻畏懼,但很快便回應說:「你說的是,但我不是一個螞蟻,我是至高者的僕人。神不許可,任何人都不能加害於我。」

你相信你的一生全是掌握在耶和華的手中嗎?你相信耶和華必成全「關乎我的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