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詩篇第一百四十六篇短篇信息

 

目錄:

讚美耶和華的美善(楊震宇)

耶和華作王,倚靠他勝似倚靠世人(吳主光)

個人的讚美(陳家強)

對心說話(一四六1)(曾霖芳)

我還活著的時候(蘭隆納)

我一生要讚美耶和華(一四六1~4)(臺北靈糧堂)

唯神可靠(一四六5~10)(臺北靈糧堂)

以神為幫助的人有福了!(一百四十六篇110)(臺北基督之家)

一生一世(146110)(香港讀經會)

 

 

讚美耶和華的美善(楊震宇)

 

鑰句:我一生要讚美耶和華

背景:《詩篇》第一百四十六篇是「哈利路亞」詩集的第一篇。從本篇起,共有五篇稱為「哈利路亞」詩集,因為每篇都以這句作開始和結束。所謂「哈利路亞」詩集」,因每篇的首句與尾句都有哈利路亞,中文就是「你們要讚美耶和華。」「哈利」是讚美,「路」你們要,「亞」是耶和華的簡稱。這五篇的內容全是讚美、歌頌、歡樂的情調,是把以前《詩篇》中之悲哀、苦難、唉歎的情緒都帶過去,而帶進喜樂、平安的光景中。在這五篇之中,「讚美」這詞一共出現了有48次之多。本篇開頭,詩人一生都要讚美神;最後,讚美擴大到錫安──神的子民都要讚美耶和華直到萬代,即是他們要永遠的讚美。在全部《詩篇》「福」字共出現26次之多,本篇第5節詩人所提到的「福」乃是最後一次。詩人清楚的告訴我們蒙福之道在於依靠耶和華。

提要:第一百四十六篇是詩人呼召人來讚美耶和華的詩篇。在這首讚美詩裏,詩人首先呼召人來讚美耶和華,並定意自己一生要讚美神(15);接著,他述說讚美神的原因(69);最後,他宣告耶和華要作王,直到萬代(10)。全詩分為二段:

()一生要歌頌讚美神(15)──我一生要讚美耶和華。我還活的時候,要歌頌我的神;

()惟耶和華配得讚美(610)──耶和華要作王,直到永遠。錫安哪,你的神要作王,直到萬代。你們要讚美耶和華!

鑰節:【詩一百四十六2】「我一生要讚美耶和華。我還活的時候,要歌頌我的神。」

鑰點:本篇值得注意的就是,詩人述說:「以雅各的神為幫助、仰望耶和華他神的,這人便為有福。」(5)。詩人指出神既肯祝福詭詐的雅各,也必祝福倚靠祂的人。因他全心仰望耶和華,就見證他蒙神所賜的各項祝福。於是,他具體列出神是如何值得讚美的原因:(1)祂是創造萬物的主;(2)祂是永遠誠實不改變的;(3)祂為受屈的人伸冤(4)祂賜食物給飢餓的人;(5)祂釋放被囚的人;(6)祂開了瞎子的眼睛;(7)祂扶起被壓的人;(8)祂喜愛義人;(9)祂保護寄居的;(10)祂扶持孤兒和寡婦;(11)祂使惡人的道路彎曲;(12)祂要作王直到永遠。故祂配受一切的讚美。親愛的,當你愈認識神的慈愛公義和信實,就愈經歷、享受神的祝福,你就愈能在各方面讚美祂。

今日的鑰節提到「我一生要讚美耶和華。」本篇我們看到詩人讚美神的態度,他有兩個宣告

()一生都要讚美神──心中愛神,而願獻上一生,來讚美神,因他親身經歷神是他一生的扶持、幫助和保護。讚美不僅是我們一生的事奉,就是永世裏,我們也要永遠讚美神。此外,獻上讚美的祭,是神所喜悅的,也是魔鬼所恨的。

()還活著的時候要歌頌神──他知今生是短暫的,但他定意在還活著的時候,不論環境如何,都要歌頌神,因他深刻的認識神的慈愛和全能。對經歷過神慈愛與能力的人言,即使是用畢生讚美神,歌頌神,也不足為惜。

親愛的,你是否心中滿是感恩,而愛作個唱詩人,並巴不得用一生來讚美主呢?

「一息尚存我要讚美」有一老基督徒,素常很會唱詩,竟於舌部生了毒瘤;為了保存性命,只得將舌割去。當他進入割症室時,就問醫生說:「我經過手術後,還會唱詩麼?」醫生悲莫能抑,不能出聲,只搖頭示意。病者就請求醫生,將他扶起,讓他最後再唱一次;他說:「我平素常常唱詩,今你說我此後將不會唱詩,我要唱一首感謝的詩,作我最後的一次。」說畢,他就唱:「一息尚存我要讚美!直到目瞑聲竭身死;讚美之日永無停止,我心我靈仍然續繼。」「我一生要讚美耶和華。我還活的時候,要歌頌我的神。」

「最使魔鬼生氣的,莫過於宣講、談論,並歌唱基督,所以我喜歡歌唱基督。每次在會堂內,大聲唱歌的時候,就如同把魔鬼打敗,大唱得勝歌一樣。」──馬丁路德

默想:親愛的,詩人列舉十二項蒙神所賜的祝福,說出他心中滿是感恩、歌頌、讚美。你是否經歷過神各方面的祝福,便以祂為樂,故也如詩人所作的決定,願一生都要讚美祂呢?

禱告:親愛的主阿,我愛祢,願我一生都讚美祢,因祢是唯一配得我歌頌的主。啊!祢是何等可敬可愛的主。讓我活著愛祢,到死了也愛祢;並要讚美祢,只要祢給氣息。我的心又是多麼的歡喜快樂,因為就是到了永世裏,我還要永遠讚美祢、敬拜。阿們! 

── 楊震宇《讓我們在詩篇中遇見神》

 

 

耶和華作王,倚靠他勝似倚靠世人(吳主光)

 

第一百四十六篇大綱:

引言:全心並一生讚美神(146.1-146.2

一、勸勉不要倚靠世人(146.3-146.4

1.不要倚靠君王或任何人

2.人的幫助隨生命消失

二、倚靠造物主才能得福(146.5-146.6

1.倚靠造物主能得十福

2.第一福:主永守誠實

三、神幫助五種困苦人(146.7-146.8

1.第一種:神為人伸冤

2.第二種:神賜人食物

3.第三種:神釋被囚者

4.第四種:神開瞎子眼

5.第五種:神扶起被壓者

四、神幫助四類社會階層人士(146.8-146.9

1.第一類:神喜愛義人

2.第二類:神保護寄居者

3.第三類:神扶持孤寡

4.第四類:神阻止惡人

結語:因神作王而高呼「哈利路亞」(146.10

 

釋經:

 

引言:立志全心並一生讚美神(146.1-146.2

146.1你們要讚美耶和華!我的心哪,你要讚美耶和華!146.2我一生要讚美耶和華!我還活的時候要歌頌我的神!

1.最後這五篇「哈利路亞」詩都是以「哈利路亞」為開始和結束;只有(第150篇)以雙重「哈利路亞」為結束,代替其他卷的方式、以雙重「阿們」為結束(《卷四》有少許不同,是以「阿們」和「哈利路亞」為結束)。

2.本詩一開始高呼「哈利路亞」,表示這詩是在「千禧年大會」中,人們以極度興奮的心情來唱這詩。相信當時主基督有出席這大會,並且在大會中作主席;他在寶座上、發射出榮光來,所以眾人高呼「哈利路亞」(含有神發光來的意思)。

3.作者特別提醒自己,高呼「哈利路亞」的時候要有「心」,不要慣例式地隨眾高呼。又表示立志,一生都這樣高唱「哈利路亞」讚美主,直到死時為止。我們可以想像,眾人唱這詩的時候,心情是何等的激動和興奮。

4.或問,為甚麼這麼激動和興奮呢?因為主基督已從天上極大的榮光中降臨,拯救了以色列人,並且住在他們中間、作王統治全世界;以色列因此被提升,成為世上最強大的國。所以,現在以色列人確實的知道、主基督真是他們的神。

 

一、勸勉不要倚靠世人(146.3-146.4

146.3你們不要倚靠君王,不要倚靠世人;他一點不能幫助。146.4他的氣一斷,就歸回塵土;他所打算的,當日就消滅了。

1.研究作者勸勉人們「不要倚靠君王、不要倚靠世人」這句話,暗示以色列人曾經離開自己的神;這裡「君王」一詞是眾數的,表示以色列人曾亡國,沒有自己的君王領導,乃要倚靠仰望外邦君王的幫助.例如被擄歸回的以色列人就是這樣,他們要倚靠古列王、大利烏王、亞達薛西王、亞哈隨魯王、亞力山大王…等等。但這些君王一死、他們所得的幫助又停止了,重新落在逼迫中.例如尼布甲尼撒王一死、但以理就失勢;古列王不在,周圍的仇敵就控告歸回重建聖殿的以色列人。

2.以色列人自從亡國之後,就一直仰望各國君王的幫助,直到今天仍是這樣.因為四圍的阿拉伯列國,不斷喊叫,要滅絕他們,將他們推進地中海裡。以色列人若不是得到英美這些基督教國家的幫助,他們早就被消滅了。但是,世上最強大的國家能徹底解決以色列人與阿拉伯人之間的仇恨嗎?不!人人都會看到、阿拉伯人對以色列人的仇恨,只會越來越深,無法解除。這一點就引致末世「敵基督」──歐盟的總統興起;他假借主持中東和平為理由,其實想要奪取中東阿拉伯人的石油財富,和以色列人的財富,欺騙了以色列人。以色列人之所以被騙,就是想要得這個歐盟總統──「敵基督」的幫助,好徹底解決阿拉伯諸國長期的襲擊.但「敵基督」的幫助原來是虛假的,他才是魔鬼的化身!

2.關於以色列人怎樣被「敵基督」(假基督)欺騙,主耶穌早就預言、在「大災難」中必有人起來說:「基督在這裡」、「基督在那裡」、「基督在曠野裡」、「基督在內屋中」;主警告我們說:「不要信!」因為「假基督」和「假先知」將要起來,顯大神跡、大奇事,「倘若能行,連選民也就迷惑了。」 (太24:22-27)保羅也警我們說:「論到我們主耶穌基督降臨和我們到他那裡聚集,我勸你們:無論有靈、有言語、有冒我名的書信,說主的日子現在到了,不要輕易動心,也不要驚慌。人不拘用什麼法子,你們總不要被他誘惑;因為那日子以前,必有離道反教的事,並有那大罪人,就是沉淪之子(假基督),顯露出來。他是抵擋主,高抬自己,超過一切稱為神的和一切受人敬拜的,甚至坐在神的殿裡,自稱是神。…只是現在有一個攔阻的,等到那攔阻的被除去,那時這不法的人必顯露出來。主耶穌要用口中的氣滅絕他,用降臨的榮光廢掉他。這不法的人來,是照撒但的運動,行各樣的異能、神跡,和一切虛假的奇事,並且在那沉淪的人身上行各樣出於不義的詭詐;因他們不領受愛真理的心,使他們得救。故此,神就給他們一個生髮錯誤的心,叫他們信從虛謊,使一切不信真理、倒喜愛不義的人都被定罪。」(帖後2:1-12)這是說、「假先知」和「假基督」所推動的「大迷惑」必定會成功,一直沒有人能揭發他們的假冒.尤其是到了末世時代,連「攔阻他的」都被除去了,他就可以「任意而行」(但11:16, 28, 30, 36, 13:5),直到主耶穌基督從天降臨才能揭發他們,將他們廢掉。

3.猶太人之所以接納歐盟總統為「基督」,主要原因是猶太人事事以「神跡奇事」來作為可信的準繩。例如他們來到主耶穌面前,求主從天上顯神跡給他們看,他們才願意相信耶穌是神差來的(太16:1-2);所以保羅說:「猶太人是要神跡,希利尼人是求智慧,我們卻是傳釘十字架的基督,在猶太人為絆腳石,在外邦人為愚拙;」(林前1:22)所以末世時代那個「假先知」竟然能「行大奇事,甚至在人面前,叫火從天降在地上。」(啟13:13),以色列人就被他迷惑了,因為他們不愛「真理」,所以神就給他們一個「生髮錯誤的心,叫他們信從虛謊;使一切不信真理、倒喜愛不義的人都被定罪。」(帖後2:12

4.此外還有好幾個原因:1)猶太人等候「基督」來臨,已經等了幾千年,所以在末世大災難期間,他們很心急盼望基督來臨的應許實現;2)《但以理書》指出、「假基督」不尊重「列祖的神」.這句話暗示,「假基督」也是猶太人,所以稱耶和華神為列祖的神.他既然有猶太人的血統,猶太人就更相信他了;3)他已用卑鄙的手段,騙得「歐盟總統」的職位,而「歐盟」在當時已經晉升成為世上最強大的國,以至人人都說:「誰能與他交戰呢?」(啟13:4)所以猶太人認為,有世上最強大的歐盟總統為他們的「基督」、由他主持中東和平,就必定是最安全穩妥,足能抵禦阿拉伯聯盟任何攻擊了。

5.以色列人被「假先知」和「假基督」迷惑之後,就按照「假先知」的意見,將「假基督」的「像」放在以色列人的殿中,強逼以色列人敬拜.凡不拜的,都要被殺害。這就是聖經所預言──「假基督」坐在神的殿裡,自稱是神。於是「假基督」美其名要主持中東和平,強逼以色列與阿拉伯諸國休戰.阿拉伯諸國不服,所以這「和平」是短暫的,是「假和平」。正如彌迦先知預言說:「論到使我民走差路的先知─他們牙齒有所嚼的,他們就呼喊說:平安了!凡不供給他們吃的,他們就預備攻擊他。」(彌3:5)耶利米先知也說:「他們輕輕忽忽地醫治我百姓的損傷,說:平安了!平安了!其實沒有平安。」(耶8:12

6.根據《但以理書》十一章的預言指出、「敵基督」原是一個「卑鄙的人,以「諂媚的話得國」;凡與他結盟的,都被他欺騙──他與同盟的王一同吃飯,但各人「心懷惡計,同席說謊」。所以「敵基督」以假和平掩飾,突然派大軍「攻擊南方王」(埃及和阿拉伯聯盟),奪了「許多財寶回往本國」去。回去之時,又「背棄」了與以色列立的和約,進入以色列「任意而行」,搶奪了以色列的財富才回去。世上其他列國看見,當然紛紛叫囂。「敵基督」貪得無厭、第一次得手之後,又想策動第二次攻擊,向阿拉伯和以色列奪取財富.所以但以理的預言指出、「到了定期,他必返回,來到南方(要攻擊埃及)。後一次卻不如前一次,因為基提戰船必來攻擊他(可能是指美國之類的強國派遣軍艦前來干預),他就喪膽而回。」但他不甘心,回程之時、又再一次背棄與以色列立的「聖約」,任意而行。這一次他先「聯絡背棄聖約的人」(以色列中一些出賣自己國家的領導人),用巧言勾引,使他得進入耶路撒冷,「褻瀆聖地」,甚至「除掉常獻的燔祭,(在聖殿中)設立那行毀壞可憎的(像)」,叫以色列人敬拜。

7.但神從以色列民間興起一些「智慧人」,他們訓誨多人,叫以色列人漸漸明白原來耶穌才是真基督;那個歐盟總統其實是「假基督」。於是認識神的以色列人就「剛強行事」──拆毀假基督的「像」;然而「他們多日必倒在刀下,或被火燒,或被擄掠搶奪」.這就是《撒迦利亞書》所預言的,以色列全國的人口被「敵基督」屠殺了三分之二(亞13:8-9)。就在最危急的時候,悔改歸主的以色列人向天上的主基督呼求,主就立即幫助他們,使地發生大地震,地就裂開,吞了「敵基督」的大軍,拯救了以色列人,如同古時以色列人離開埃及的時候,神使紅海吞了法老王的大軍一樣。所以本詩的作者回想以色列人過往曾經尋求列國君王的幫助,最後竟然誤信歐盟總統,險些被滅族;但是自己從他們悔改,轉過來倚靠耶和華他們的神──主基督,他們才得到拯救。

 

二、倚靠造物主才能得福(146.5-146.6

146.5以雅各的神為幫助、仰望耶和華─他神的,這人便為有福!146.6耶和華造天、地、海,和其中的萬物;他守誠實,直到永遠。

1.這裡作者特別強調神是「雅各的神」,暗示這句話是向出席「千禧年大會」的各外邦國代表說的;作者要他們明白,主基督降臨,住在他們中間作王,統治全世界,這不是主基督偏怛他們,因為主基督就是以色列人祖先的神。作者沒有說是「亞伯拉罕的神」,因為阿拉伯人也認為自己是「亞伯拉罕的兒子以實瑪利的後裔」。

2.作者又進一步介紹主基督,說:「耶和華造天、地、海和其中的萬物;」意思是、主基督現今統治全世界是合理的,因為他原是造物主,全世界本來就是屬於他的。造物主自己願意揀選住在耶路撒冷,以以色列人為聖民,列國只能順服,不應有任何異議。

3.作者又說:「他守誠實,直到永遠。」意思是、主基督是雅各的神,與以色列有特殊關係,因為他曾經應許雅各的後裔得以繼承神賜給亞伯拉罕的福;如今主基督降臨,在他們中間作王,是因為主基督「守誠實」,將所應許的實現出來,永不改變。

4.以上這一點,讀者應該明白,神為何廢掉亞伯拉罕的眾子──以實瑪利、和從基土拉所生的眾子,而祝福「以撒」;又為甚麼廢掉「以掃」,而祝福「雅各」。雅各的後裔就是以色列人;亞伯拉罕其餘的眾子和以掃的後裔都成了今天的阿拉伯人。《聖經》指出、當撒拉生了以撒之後,撒拉要求亞伯拉罕把夏甲和他的兒子以實瑪利趕走,理由是「這使女的兒子不可與我的兒子以撒一同承受產業。」亞伯拉罕為這事很愁煩,神就對亞伯拉罕說:「你不必為這童子和你的使女憂愁。凡撒拉對你說的話,你都該聽從;因為從以撒生的,才要稱為你的後裔。」(創22:10-12)所以保羅解釋這事說:「弟兄們,我們是憑著應許作兒女,如同以撒一樣。當時,那按著血氣生的(以實瑪利)逼迫了那按著聖靈生的(以撒),現在也是這樣(猶太人逼迫基督徒)。然而經上是怎麼說的呢﹖是說:把使女和他兒子趕出去!因為使女的兒子不可與自主婦人的兒子一同承受產業。弟兄們,這樣看來,我們不是使女的兒女,乃是自主婦人的兒女了。」(加4:28-31

5.至於以掃,《聖經》也指出,自從以掃輕看長子名份之後,神就將大福賜給雅各,不賜給以掃。所以以撒年老的時候,想要按自己的意思祝福以掃,神卻攔阻他,使他不知不覺祝福了雅各──以撒年老,眼目昏花;雅各裝扮成以掃的樣子,前來欺騙他,要得他的祝福;以撒吃了雅各為他預備的野味,就為他祝福說:「我兒的香氣如同耶和華賜福之田地的香氣一樣。願神賜你天上的甘露,地上的肥土,並許多五穀新酒。願多民事奉你,多國跪拜你。願你作你弟兄的主;你母親的兒子向你跪拜。凡咒詛你的,願他受咒詛;為你祝福的,願他蒙福。」

6.以撒為雅各祝福完畢,以掃打獵回來,也做了美味給他父親吃,請父親給他祝福。他父親以撒才醒悟,方才欺騙他祝福的,原來是雅各;但他想起,神早就啟示他妻子利百加,說:「兩國在你腹內;兩族要從你身上出來。這族必強於那族;將來大的要服事小的。」(創25:23)只是他一直不信;現在雅各果然成功騙得他的祝福,他就只得順服神的預定,雖然看見以掃放聲痛哭、也不肯改變他給與雅各的祝福;只對以掃說:「我已立他(雅各)為你的主,使他的弟兄(以掃)都給他作僕人,並賜他五穀新酒可以養生。我兒,現在我還能為你做什麼呢﹖…地上的肥土必為你所住;天上的甘露必為你所得。你必倚靠刀劍度日,又必事奉你的兄弟;到你強盛的時候,必從你頸項上掙開他的軛。」(參創27:25-41

 7.以屬靈的角度來說、能承受亞伯拉罕之福的,不是按血氣生的猶太人,或亞拉伯人;而是今天我們這些像亞伯拉罕一樣,憑著信心來承受應許,按聖靈重生的基督徒。以較為低層次一點的屬靈觀點來說、神知道以色列人在末世時會及時悔改歸主,所以他們還可以承受神賜給亞伯拉罕地上的應許,叫以色列人蒙恩,得以進入千禧年,其國度得以被提升,成為世上最強大的國;但亞伯拉伯人雖然是亞伯拉罕從夏甲生的後裔,卻不能與以色列人一同承受亞伯拉罕的產業。以掃的後裔也不能,因為出賣了長子的名份;按預言,他們只能作為以色列人的奴僕,服事以色列人。

 

三、神幫助五種困苦人(146.7-146.8

146.7他為受屈的伸冤,賜食物與饑餓的。耶和華釋放被囚的;146.8耶和華開了瞎子的眼睛;耶和華扶起被壓下的人。

1.作者在上文勸勉眾人要倚靠耶和華,所以從這裡開始,作者舉出耶和華在過往曾經幫助過五種困苦人:

2.第一種:「為受屈的伸冤」──歷史上曾經有過許多冤屈的事,正如《啟示錄》所描述的「書卷」──當揭開第五印之時,祭壇底下有為神的道、並為作見證被殺之人的靈魂,大聲喊著說:「聖潔真實的主啊!你不審判住在地上的人,給我們伸流血的冤,要等到幾時呢?」神回答他們說:「還要安息片時,等著一同作僕人的和他們的弟兄也像他們被殺,滿足了數目。」(啟6:9-11)這些「祭壇底下的靈魂」,就是歷史上所有為主殉道,如同燔祭一樣獻給神的聖徒;他們的血像亞伯的血一樣,開口向神呼求,求神早日為他們伸冤。但神認為,還要等候「片時」──末世最後片刻,這片刻時間會有許多聖徒被殺,直到神預定得救的人數滿足,神就叫他們復活被提,然後神就以大災難報應地上那些殺死聖徒的惡人。所以、這裡所提、神為「受屈的人」伸冤,是指主基督叫所有為主活,為主死的聖徒都復活被提;主又借著地上惡人所發動的末世哈米吉多頓大戰,來報應他們自己。

3.第二種:「賜食物與饑餓的」──以色列人自從出埃及以來,神一直以美食供養他們──在曠野時、以嗎哪餵養他們;進入應許之地之後,以那地所流的「奶與蜜」供養他們;他們亡國被擄之後,又以敵國最富庶的出產供應他們;分散全世界之後,又使他們在各地賺到極多的金錢(據說、今天猶太人控制著全世界一半的財富),享受各國最好的物質豐富;一九四八年複國以後,又使他們的地,由沙漠變回流奶與蜜之地,使他們的土產遠勝於美國加州;進入千禧年時代,又使他們成為世上最強大的國,他們的南方本來是沙漠區,卻變成世上最美的果林。

4.第三種:「釋放被囚的」──請注意,經文的說法不是「被擄的歸回」,而是「釋放被囚的」.這一點顯示,本詩所描述的,不是舊約時代的歷史;而是預言以色列亡國後,直到末世時代,以色列人在所分散到的各國、遭遇到大逼迫,被囚禁,例如德國希特拉的「集中營」──想要屠殺猶太人.然而、他們最後得到神奇妙的釋放。尤其是末世大災難過後,主基督降臨,各國就釋放猶太人歸回。正如以賽亞先知指著主基督的工作預言說:「主耶和華的靈在我身上;因為耶和華用膏膏我,叫我傳好信息給謙卑的人(或譯: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醫好傷心的人,報告被擄的得釋放,被囚的出監牢;」(賽61:1)這段話當然是形容主耶穌第一次來世時傳福音的工作,因為主自己也曾引用這段經文向拿撒勒會堂的人講道;但是其中所說「被擄的得釋放,被囚的出監牢」,就應該是指主第二次降臨之時所作的了。正如主騎驢入耶路撒冷,撒迦利亞先知也預言說:「看哪,你的王來到你這裡!他是公義的,並且施行拯救,謙謙和和地騎著驢,就是騎著驢的駒子。我必除滅以法蓮的戰車和耶路撒冷的戰馬;爭戰的弓也必除滅。他必向列國講和平;他的權柄必從這海管到那海,從大河管到地極。錫安哪,我因與你立約的血,將你中間被擄而囚的人從無水的坑中釋放出來。你們被囚而有指望的人都要轉回保障。我今日說明,我必加倍賜福給你們。」(亞9:9-12)但是讀者有沒有察覺到,這段經文的後半段,形容止息爭戰、列國和平、主統管從這海到那海、主使被囚的人釋放歸回…,都是指著主第二次降臨之時才實現的。以賽亞先知預言以色列人在千禧年時代、從各國釋放歸回,說:「時候將到,我必將萬民萬族聚來,看見我的榮耀,我要顯神跡在他們中間。逃脫的,我要差到列國去…,他們必將我的榮耀傳揚在列國中。他們必將你們的弟兄從列國中送回,使他們或騎馬,或坐車,坐轎,騎騾子,騎獨峯駝,到我的聖山耶路撒冷,作為供物獻給耶和華…。」(賽66:18-20)意思是、各國送回這些被囚的以色列人,當他們為上賓,以最好、最舒適的交通工具送他們歸回。

5.第四種:「開了瞎子的眼睛」──這裡所說「開了瞎子的眼睛」,不能按字義來解;若按字義來解,必定是指主耶穌出來傳道之時,曾開了不少瞎子的眼睛.但是、形容主耶穌出來傳道、最重要的工作和神跡,不應單單說他開了瞎子的眼睛;應該以「瞎子看見,瘸子行走,長大痲瘋的潔淨,聾子聽見,死人復活,窮人有福音傳給他們…」形容(參路7:22),因為主耶穌就是這樣向施洗約翰的兩個門徒介紹自己的。所以、這裡所說「開了瞎子的眼睛」,應該是指在末世時刻,叫以色列人的靈眼得開,終於認識外邦人所傳的耶穌,原來真是他們等候已久的「基督」,並且他們也親自看見主降臨的榮耀。

6.第五種:「扶起被壓下的人」──最後這一點是指悔改歸主的以色列人失去公民權;像奴僕一樣被敵基督,和勾引敵基督的國家領導人欺壓,要他們跪拜敵基督的像,凡不肯拜的人,都被殺;或被勞役。但主降臨之後,就「扶起」他們;使他們從最低賤的身份,晉升成為「聖民」,成為世上最有權力的國民。

 

四、神幫助四類社會階層人士(146.8-146.9

耶和華喜愛義人。146.9耶和華保護寄居的,扶持孤兒和寡婦,卻使惡人的道路彎曲。

1.以上五種是形容「受困苦的人」;這裡四種,不是指困苦,而是指社會上「四類階層的人」

2.第一類:「義人」──就是蒙恩得救的人。當然,信主得救的人也是「義人」;但這裡所說的「義人」,應該是指蒙恩得以進入千禧年國度的以色列人。作者說:「耶和華喜愛義人」,意思是、這些以色列人在大災難期間,專心尋求和相信神,並不怕敵基督的殺害和威嚇;神就因著他們這樣的信心,稱他們為義,並且愛他們,讓他們進入千禧年國裡享福。

3.第二類:「寄居的」──這是指寄居在各國,也專心等候主再來的猶太人.當敵基督的大逼迫漫延到各地的時候,神保護了他們,不至被敵基督趕盡殺絕。正如希特拉在歐洲各地屠殺寄居的猶太人的時候,神感動不少有憐恤的心的外邦人收留他們,保護他們一樣。

4.第三類:「孤兒寡婦」──這是指以色列人中最無助的人,他們惟一的倚靠──丈夫或父親,也都沒有了.但神主動地扶持他們,叫他們能捱得過末世大災難的困苦,最後得以進入千禧年國,享受以色列復興之福。正如夏甲被主母撒拉趕走的時候,她在別是巴曠野走迷了路;皮袋的水用盡了,她把孩子撇在小樹底下,自己走開約有一箭之遠,相對而坐,放聲大哭。神卻主動差派天使從天上呼叫夏甲、向她預言以實瑪利會成為大國;又開了夏甲的眼睛,使她看見一口水井,解了她和童子的渴.又保佑童子,在曠野長大,成了弓箭手。(創21:14-20)本來受咒詛的夏甲和以實瑪利,尚且蒙神主動地扶持;何蒙神的選民以色列人呢?

5.第四類:「惡人」──這是最後一類人,最後得到神的報應──神使他們的「道路彎曲」.意思是、神阻擋他們作惡,傷害義人,叫他們看不透前路,使他們的計謀和實行的道路不順利。按《啟示錄》的預言來說:「第五位天使把碗倒在獸的座位上,獸的國就黑暗了。」意思是、「敵基督」的領導層出現彼此猜疑,如同在黑暗裡摸索一樣;「第六位天使把碗倒在伯拉大河上,河水就幹了,要給那從日出之地所來的眾王預備道路。我又看見三個污穢的靈,好像青蛙,從龍口、獸口並假先知的口中出來。他們本是鬼魔的靈,施行奇事,出去到普天下眾王那裡,叫他們在神全能者的大日聚集爭戰。」(啟16:10-16)意思是、神叫「龍」(魔鬼──假聖父)、「獸」(假基督──假聖子)、「假先知」(假聖靈),三方面互相猜疑,各人出去說服普天下各國,派大軍出來彼此對峙、互相仇殺,這就是世界末日的「哈米吉多頓大戰」。正如主耶穌說:「若撒但自相攻打紛爭,他就站立不住,必要滅亡。」(可3:26

 

結語:因神作王而高呼「哈利路亞」(146.10

146.10耶和華要作王,直到永遠!錫安哪,你的神要作王,直到萬代!你們要讚美耶和華!

1.因經歷到神在上述所形容的幫助,最後作者呼籲「千禧年大會」的全體同人,要高呼「哈利路亞」,讚美主基督永遠為王。

2.這裡「作王」一詞,原文是「統治」。意思是、今後主基督統治直到永遠,我們不會再看見任何欺冤屈的事、饑餓的事、貧窮的事、欺壓的事、瞎眼的事、不公平的事…。特別是「錫安」──耶路撒冷,因主基督要住在裡面,作王直到萬代、所以以色列人萬代都會太平盛世.為此、本詩最後以高呼「哈利路亞」結束。

―― 吳主光《詩篇精選研經亮光》

 

 

個人的讚美(陳家強)

 

第一四六至一五○篇 無盡的哈利路亞

 

詩篇以「這人便為有福」(1,根據希伯來文的句子結構)開始;而以5篇接續而重複「你們要讚美耶和華」的詩作結。這幾篇詩的內容再沒有提到個人的需要,再沒有懇求,再沒有歷史的典故,一切都集中在神的身上,全是讚美。然而,讚美亦有漸進的層次。它以個人開始(一四六1),繼而包括群體(一四七112),再擴展至天與地(一四八17)。不過,若然全世界都要為到主對以色列的作為發出讚美(一四八13-14),那麼,他們亦需要為到一個民族委身於召命而齊聲讚美(一四九篇),直至凡有氣息的都讚美主(一五○6)

 

第一四六篇 個人的讚美

開頭的呼籲跟結尾的一樣是複數,但隨即便變為單數(2):主是配得全人(「心」)和一生稱頌的。

 

3-4

3-4節反面引證這真理:人所有信靠的物件──不論是顯赫的抑或是平凡的──都沒有實質的能力,也不持久或值得信賴。

5-10

但對比之下,我們有的不單是「神」,這位神更證明有能力去拯救人(「雅各的神」),借著祂的自我啟示,使人認識祂是救主(「耶和華」,出六67)和個人的主(「他神」)。祂是一位全能的神,且信實不變(6);在社會的層面,祂對人施予憐憫(7),在個人的層面,祂伸張公義(89),祂同情困逼人的苦況──祂總是給人隨時的幫助!祂確實配得稱頌!

―― 陳家強《詩篇研究講義》

 

 

對心說話(一四六1)(曾霖芳)

 

讀經:詩一四六1,一一六7,一○三1-2,一○四,十六2,四二156,四三5

  古人說:「言為心聲」,今日在詩中就有此感覺,因詩中有許多話是心中的話,是從心中發出來的,古今解經家都承認一事:詩篇為心靈結晶的作品,是在心靈深處的東西。這種安靜的「心聲」,是詩篇的一種特殊性質。

  在以上所讀詩中,至少有十一處說到:「我的心哪」,是人對自己說話,對自己的心說話,所以今日講題是「對心說話」。

  有一樣經驗是很寶貴的,就是詩篇中之性質,人生在安靜有時會對自己說話。像在安靜中有微小的聲音,從心靈深處對自己說話:「你要好好地呀!你為何要這樣?」聲音很輕很小,但是很實在,很真誠。

  在上讀的詩中,見到大衛對自己說話,也見到可拉的後裔對自己說話,他們安靜下來,把世界放下,有安靜的時間,對自己說話,檢討自己、自己問問自己、題醒自己、警戒自己、安慰自己、鼓勵自己,這是很要緊的。在一切聲音都沒有了的安靜中,自己對自己說,大衛是這樣,許多人是這樣,你和我也會這樣。

  我們一天到晚忙碌過生活,一天過了,帶凓疲倦的身體休息,天天這樣,年年這樣,彼此來往,說了許多許多話,但缺少一件,真正安靜下來,什麼攪擾都沒有,對自己說幾句話。在心內深沉感動中,在內心有激動中,除去一切成見,惡念,老老實實把自己的心打開,自己對自己說幾句話。

  詩篇四十二篇是這類詩的代表──對自己的心說話。可能有人靈性沒有進步,就是因為一天到晚為生活忙碌,沒有安靜時間對自己說話之故。這是值得我們檢討的事。

{\Section:TopicID=163}(一)你曾對主說過甚麼?

  「我的心哪,你曾對耶和華說,𣿫是我的主,我的好處不在你以外。」──大衛在這裏對自己的心說,承認祂是主,祂是管理我的,要順服祂,照祂的旨意,我有什麼好處,不在祂以外。我要安份守己,除了主,主所定的界線之外,任何世界吸引,都不能叫我離開。大衛問自己,你不能忘記向神說過什麼話。我要提醒自己,曾向主說過什麼話未曾遵行?

  有一個弟兄接到電報,說他的貨船在途中出了事,他很傷心,因為這一船貨關係很大,船沒了,就會破產,一生勞碌,轉眼成空,他拿住電報,即向神禱告,叫船平安到達,願獻上溢利的十份之一呵!等到船平安到達了,算一算,溢利三十萬,什一也要三萬,三萬太多了,三千吧,……慢慢再算。

  我的心哪,你曾對耶和華說過什麼?

  很多人在奉獻上答應過主,後來又改變了,當初實有感動而肯奉獻,等到實情來了,就捨不得,但你曾對他說過什麼呢?

  有一個姊妹,孩子病得將死,醫生無辦法,她絕望時,就將孩子抱起,將孩子奉獻給主,後來,孩子好了,很能讀書,她認為這樣聰明的孩子,讓他去傳道,未免可惜,便送去讀醫科,想做醫生了。她應當對自己的心說:「我的心哪,你曾對耶和華說,我將我的孩子獻給𣿫。」題醒自己,對主說過什麼?

  哈拿是最敬虔的婦女,在神前不住的祈禱,默禱神賜她一個兒子,她必使他終身歸與耶和華。後來她果然生一個兒子,就是撒母耳。從小就帶到聖殿,永遠住在那裏。哈拿可以這樣說:「我曾對主說,這孩子為𣿫所賜,我願意獻給你,一生作拿細耳人,在𣿫面前事奉𣿫。」撒母耳年紀幼小,不能自理,慈愛之母,怎能捨得?但自己說過,不捨得也要捨得,也要放在祭壇上,奉獻給祂,對主說要過算數的,即使付很大代價。

  若有人告訴過神,自己必不會忘記,你曾對神說過什麼?可能各人所說的不同,但你實行了沒有?「我的心哪,你曾對耶和華說。」讓這聲音,達到我們的心,相信我們靈裏會有新的感動。

{\Section:TopicID=164}(二)你為何憂悶煩躁?

  「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為何在我裏面煩躁,應當仰望神。」──我們真要捫心自問:為何憂愁苦悶?為何煩惱急躁?你應當仰望神呵!自己要鼓勵自己,這個鼓勵,在一生當中有幫助,在憂悶愁煩困擾沒有辦法時候鼓勵自己向上望,仰望神。

  仰望神,解決一生憂悶愁苦的事實,在聖經上有很多這樣的記載:

  當世界滿了洪水的時候,只有一隻方舟漂流凓,四面都是苦難和神的震怒。挪亞一家在方舟中一月、兩月、一年,都是在這環境中過去。這是何等的苦悶呵!好在上面有透光處,這是神的設計,神只要你每天看看上面透光處,而不要你看別的。人在這個苦悶的世界中也是這樣,也只有向上仰望神,如果我們看四周的環境,就會引起憂愁苦悶了。

  但以理在巴比倫,王命三十日內不論任何人若在王以外或向神或向人求什麼,就必扔在獅子坑中。環境對但以理很不利,他不憂悶,卻仍舊一日三次跪在那裏禱告(但六10),面對凓樓上的窗戶。這窗戶向凓耶路撒冷,是聖殿的地方,主的居所,就是對凓主禱告。當你處逆境的時候,憂悶不能解決問題,唯一的辦法就是仰望神。「我從約但地,從黑門嶺,從米薩山紀念𣿫」(詩四二6)只有一個辦法,解決心中憂苦煩愁,就是不看世界,不看苦悶,困難,惟獨仰望神。「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來十二2)「你要把你的重擔卸給耶和華,祂必撫養你。」(詩五五22

{\Section:TopicID=165}(三)你怎可忘記神的恩惠?

  「我的心哪,你要稱頌耶和華,不可忘記祂的一切恩惠。」──題醒自己,不要忘記神恩,要感謝讚美神。這又可代表一類感恩詩篇。

  人大概都有一個通病,自己的好處,一定記得,別人的錯處,也不會忘記,所以說東家長西家短,說來說去說不完,可是有一樣──對神的恩典,記性總是不好。各位,神給你的恩典多少,你有想過嗎?如果你想想,就不能不感謝神了。有一位弟兄,將一筆很大的錢獻給神,實在太好了,這麼多的錢,他難免有點捨不得,但捨不得也拿出來,他說,我這樣,也未能報答神恩千萬份之一呀!他又說幼年挑柴,第一次挑柴入小巷,總是行不入,母親見了說,橫挑是不能入的,放直挑罷!……他說從前的光景,總未有忘記,今日如此豐富更不能忘神的恩典呀!千萬不要以為是自己的本事,不想及從前,也不想及神恩。

  各位,你在一生中神如何引帶,你不要忘記呀!祂曾經赦免我一切的罪孽,賜給我心靈平安。祂曾經醫治我一切的疾病,賜我健康。祂曾經用各樣美物,使我所願的知足。我怎可忘記祂的一切厚恩?

  今年報紙上登載某人死了遺下財產給一個人,律師在報上尋找那人去領受這筆遺產。過了幾年,不見那人到領。有一個窮措大,一天翻舊報紙,發見了這段告白,律師所尋找的原來是他,就快跑到律師樓,領受了五萬美元──伸港幣三十萬元的遺產。多年前,有一船沉了,幾個人被救到小船去,水是配給的,其中一個人用完了水,渴得要命,又病得一息奄奄,同船有一個人,還有一點水,他想,這點水實在寶貴,可能救活我的命,但是,旁邊這個人比我渴得更利害,又病得要死,他是有妻子兒女,我是單身漢,死也不要緊,就將僅餘一點水,給那人喝了。再過些時候,小船的人獲救,大家分手了。後來,喝水的人事業成功成為大富翁了,一直找那給他水喝的人卻找不到,臨死時,仍不忘給水之人的大恩,所以將這筆大錢遺下送給他。一點水竟值三十萬元。我拿什麼來報答耶和華所賜給我的一切厚恩呢?「我的心哪,不可忘記祂的一切恩惠。」各位,題醒自己,因為,我們實在忘記了祂的恩惠!── 曾霖芳《詩篇精義》

 

 

我還活著的時候(蘭隆納)

 

我要一生讚美我的創造者,

即使聲音消失在死亡裡,

我要用更高貴的能力讚美,

一生在世之日,

或在永恆裡,我要永遠讚美。

——Issac Watts

本書第一部,我們引用詩篇一四六篇優美的詞句作結束(見第七章)。第二部我也希望用同樣的方式來作結束。不過,在這裡我們要更深入的來看這一首描述對神之信心的優美詩篇。

 

讚美耶畏的決心

詩篇第一四六篇,可以分析為四段。這篇詩的開始和結束都是命令句,命令人要讚美耶畏。中間那兩段,一段說明讚美耶畏是合理的,另一段說明受讚美的這位元神之特徵。這篇詩的實質內容和其語氣,都是直接符合本書的主題。讚美乃是一件悠閒生命、氣息之大事。

詩篇一四六篇的第一段,是第一、二節。在這一段,我們看到這詩篇的作者決心在活著的時候讚美耶畏

(1)哈利路亞!

   我的心哪,你要讚美耶畏!

 (2)我決心要一生讚美耶畏,

  我決心在我還活著的時候,要歌頌我的神。

詩篇一四六篇是偉大的哈利路亞詩篇(詩一一一至一一八篇,一三六,一四六至一五〇篇)之一。這篇詩的特色是在開始之時(第一節第一句),和結束之時(第十節第三句),都使用了希伯來文呼喊的字眼「哈利路亞!」正如我們在一一三篇所見的,「哈利路亞」一詞是讚美神的命令。這個命令就是要為祂而誇口的、興奮的喜樂。從這個字的形式來看,它是對著整個會眾而發的,「你們要讚美主!」

然後這篇詩轉而命令作者自己。這就好像聲音發出去之後,反傳回來的回音。不但僅僅命令別人要讚美神,這篇詩的作者說,他自己也要在讚美神之中喜樂。這提醒我們詩篇第一〇三篇第一、二節的話:

我的心哪!你要稱頌耶畏,

凡在我裡面的,也要稱頌祂的聖名,

我的心哪!你要稱頌耶畏,

不可忘記祂的一切恩惠。

我們所研究的這篇詩,其最特殊的詞彙是決心(中文聖經沒有譯出來)。詩篇作者命令他的心,就是他真正的自我,他存在的本質,要為神而誇口、而興奮。然後,他說他決心要讚美,要歌頌耶畏他的神。第二節所用的決心是由希伯來文動詞的形式構成的,即勸勉語態的決心。

讚美原來應該是自然發出的,可是有些基督徒從來不讚美神。讚美原來應該是有規則的,但許多基督徒都是興之所至才讚美。我們重新對神的委身,豈不應該把讚美當作我們行為中所必備的一部份?

這篇詩所表達的,是再一次決心,要在有生之年讚美耶畏。

 

在讚美耶畏中的喜樂

我說讚美是一個決心、一種委身,但我希望讀者不要誤會了 ,以為讚美是一種既困難又不愉快的工作。詩篇第一四六篇的第二段(第三至六節)讓我們看到,這篇詩的作者以讚美耶畏為樂,也以祂為惟一的幫助和盼望。他指出,以其他的東西取代神,而倚靠這些東西,不以信靠神、讚美神為樂的人是 愚昧的。這位作者現在轉向會眾,用這些話教導他們:

(3)你們不要倚靠君王,

   不要倚靠世人,他一點不能幫助。

 (4)他的氣一斷,就歸回塵土,

 他所打算的,當日就消滅了。

在這段詩文中,作者先否定人能從被造者得到幫助或盼望因為他們也是會死的、脆弱的。這裡我所說的,並不是說聖經鼓吹「嚴格的個人主義」,說人不需要別人,也不需要社會。詩篇作者在此所否認的是,人能在神以外找到最終的答案。

這兩節所用的優美詞句,強調了受造者是何等的脆弱,何等的受限制。一旦受造者死了,他所能夠給予的幫助,都將隨著消失。最終的幫助只能從創造者得到。我相信,在這裡和神作對照的東西是很重要的,他們不是邪惡的,也不是默默無聞的小卒。他們是「君王」。他們是人類中之上品,他們能夠給予人相當程度的幫助和安慰。可是他們還是不能與神相比。人類中最好的那些人也是脆弱的,必死的;而神則是永恆的創造者。普通的世人不是救主。所有世界上的人都會死,都要被埋葬(和第十節第一句對照),他們的計畫也將隨著而死。

第五、六節是第三、四節的強烈對句平行體詩文,請讀其內容:

(5)以雅各的神為幫助,

   仰望耶畏他神的,這人便為有福。

(6)耶畏造天、地,

海和其中的萬物,

祂守誠實直到永遠。

在這裡,詩篇的作者肯定斷言,一切的幫助和盼望,惟有從守誠實直到永遠的創造者才能得到。和信靠那些脆弱、必死的人剛好相反,這兩節詩歌說,只有信靠永恆、全能的神,這人才是有福的。既然人可以倚靠創造者,又何苦要倚靠受造之物?

第五節的句子,給我們一個很好的機會,讓我們欣賞希伯來文詩歌——立體音響——的良好效果。第一句說到「雅各的神」。這是指神和族長立約的關係。神忠心保守祂與祂百姓立約的全部歷史,都包括在這句話裡。

當我們仰望這位雅各的神,尋求祂的幫助之時,我們就站在那四千多年之久的信仰傳統上。從族長時代一直到今天,神一直在證明,祂忠於自己的話,信守所立的約,所應許的絕不食言。這四千多年的時間證實了神的信實。還有,當我們認清, 神在永恆中存在,祂從不改變,那麼四千年對祂信實的見證,就算不得什麼了。

第五節第二部份論到神時,稱祂為「耶畏他的神。」神不但在很久很久以前和祂的百姓立約,神今天也是他個人的神,祂和毎一個信徒個別發生關係。這就是說,祂以現在與個別信徒的關係,補充了祂與祂百姓的整個歷史。

這兩行詩合在一起,深刻地說明了,我們一切的來源都是在我們神裡面。祂乃是祂百姓的幫助和盼望。貤所有的歷史,祂現在與信徒的一切關係,都支持著這一事實。我們很高興能倚靠、讚美這位神。

 

宇宙的創造者

神不但是信徒的幫助和盼望,守誠實到永遠,祂也是宇宙的創造者。第四節和第六節之間的對照,再鮮明不過了。我們一讀到「耶畏造天、地」,可以立刻回想到創世記第一章第一節。保護自己百姓的這位神,乃是創造天地的神。這位創造天地的神,乃是信靠祂之人的幫助和盼望。除祂之外,人怎能還有別的選擇?祂不會朽壞,也不脆弱。祂是萬有的創造者。

第六節接下去說,「海和其中的萬物。」這句話首先讓我們看到,神創造活動的範圍擴大了。祂造了天、地、和海。可是,這句話可能還有其第二層的含意。神既然是海的創造者,這就孕涵了祂是「海和其中的萬物」之主的觀念。雖然詩的句子沒有明說,但是這位作者思想中所想到的,可能是迦南人觀念中那種住在海裡的敵意、惡毒的神。耶畏是創造者,在這一切假想的混淆力量之上,有祂穩健的控制,安定的主宰。

第六節最後一句話說,「祂守誠實直到永遠。」這句話乃是高峰。有些學者試圖把第六節的次序加以重排,使第六節最後這一句和第七節的第一句相平行。我以為,如此重排,反而失去了這句話作為「高峰」的原意。作者所要表達的似乎是: 這位立約的、個人的、創造萬有的神,祂也是海的主宰,這位神在這些關係上,要守祂的誠實,直到永遠。這個事實乃是我們信靠祂的基礎。

我們也可以注意到,神不但表現了自己的誠實,祂希望自己的百姓也有這樣的品格。耶畏論到摩西時,曾經說了一句這樣的話,「他是在我全家盡忠的(誠實的)」(民十二7下)。 因為耶畏守誠實直到永遠,我們這些信靠祂的人有福了。

 

讚美之福

我們已經看過了祂是一位什麼樣的神。現在我們可以轉過來看,我們這些信靠祂的人,又是什麼樣的人。我們是「有福」的人(第五節第一句)。說到「有福」,我們感覺上以為,這是靜態不動的。可是,希伯來文原文,這個字不是靜態的,它是帶著喜悅的震動。這個字是強烈的複數,也是一個感歎詞。 大略可以譯為:「多重的福哦!」詩篇全書就是以這個字為開始的(見詩一1 )。這個字是智慧文學作品的特徵之一。在希臘文中,我們主在祂的登山寶訓裡(見太五311 ),給予這個觀念一個崇高的地位。

「福」這個字不但表達了對信靠耶畏者的描述,也暗示了其相反詞「咒詛」對其他信靠耶畏以外之物的人之描述(見三、四節)。第三、四節和第五、六節的對句平行體,指出了第一段所孕含的咒詛。

信靠神者之福(見第五節),構成了這篇詩的中心部位。請再聽一次。用一點時間高聲朗讀。這些話是這篇詩中最重要的詞句:

以雅各的神為幫助,

仰望耶畏他神的,這人便有多重的福哦!

和創造萬有的神永遠相聯結,以祂為幫助和盼望,世界上再沒有比這更大的福了。祂過去怎樣對待人,祂現在怎麼對待人,這些事實聯合在一起,鼓勵了我們繼續信靠祂永遠不間斷的誠實。

 

對受讚美之耶畏的描寫

詩篇第一四六篇的第三段,是由第七節到第九節構成的。這裡詩篇的作者描寫了這位受讚美的耶畏,祂永遠幫助那些沒有人幫助的,那些沒有盼望的:

(7)祂為受屈的伸冤,

 賜食物與饑餓的,

 耶畏釋放被囚的。

 (8)耶畏開了瞎子的眼睛,

 耶畏扶起被壓下的人,

耶畏喜愛義人。

 (9)耶畏保護寄居的,

 扶持孤兒和寡婦,

 卻使惡人的道路彎曲。

這三節毎節各有三行,其中有八行是同義平行體,而第九行則和前面八行反義。在前面那八行中,這篇詩提醒我們,我們神特別之處,在於幫助那些無助者,軟弱者。這些話是從第五、六節中心思想所發出的亮光。我們的盼望和幫助都在祂裡面(第五節),因為祂持守誠實到永遠(第六節)。這個真理是由祂的品格所產生的結果。這也與祂的名相符合。

第七節到第九節第二行之特徵,在於希伯來文所用的動詞的形態。這些動詞大部份是分詞。這些動詞是:「伸冤」、「賜……予」、「釋放」(第七節),「開……眼睛」、「扶起」、「喜愛」(第八節),「保護」(第九節第一行)。這些分詞所表達的是長期繼續的動作。神的這些動作不是偶而行之,而是源源不斷的,因為是從我們神的恩典和慈愛中湧流出來。第八節第二行的動詞「扶持」是不完成式,表示一種重複的習慣性動作。耶畏特別之處是祂滿足了祂百姓的需要。

這些話太重要了,我們不怕過份強調它們。我們說神的這些行動是祂的特徵,這是故意用它和異教的神來相比的。異教的神是善變的、不能預料的。人所假想的神是善變的,隨心所欲的,這些不是什麼特徵。異教的神之行動,是隨興之所至, 而不是按照智慧的。舉個例子來說,按照巴比倫文獻所記的大洪水故事,神之所以用洪水滅世,乃是因為人類喧嚷之聲吵了他們的午睡。可是,這些神忘記了一件事,如此毀滅了人類,等於斷了自己食物的來源。巴比倫的這個故事中,也有一段類似挪亞出方舟以後獻祭的記載。按照那些文獻,這些饑餓的神, 嗅到了獻祭的香味,像蒼蠅一樣,紛紛降下,享受所獻之祭。

人所假想出來的這些假神,他們的品格根本不值得人去敬拜。與此正相反,聖經所見證的真理的神,按照自己的品格工作,滿足祂自己百姓之需要。

第七節到第九節的名詞,大部份是用來描寫那些無人幫助、沒有盼望的人。請再讀一遍這些名詞,聽聽他們的哀歌:「受屈的」、「饑餓的」、「被囚的」 (第七節),「瞎子」、「被壓下的人」(第八節第一、二行),「孤兒和寡婦」(第九節 第一、二行)。這些名詞都被用來描寫那些沒有幫助、沒有盼望的人。

在這三節之中,只有一個比較好的名詞,那就是第八節第三行的「義人」。可是,在詩篇裡面,「義人」常常被描寫為受痛苦,被侮辱,被輕看的人。詩篇十四篇第四節說,神的百姓被吞吃,好像人吃餅一樣。詩篇十二篇第一節,那些敬虔的人似乎得不到幫助。這些,以及其他的因素,使得一些詩歌被稱為哀歌。在詩篇一四六篇中,「義人」和其他無助、無盼望的人並列。可是這些「義人」也是以雅各誠實的神為幫助、為盼望的。

我們對這一段詩歌不斷重複使用神的名字,一定留有一個深刻的印象。從第七節第三行到第九節第一行,我們看到「耶畏」出現了五次。而第七節第一、二行雖然沒有提到祂的名字,但「祂」這個代名詞顯然也是指「耶畏」。第九節的第二、三行也一樣。祂所賜的那特殊的福,乃是由祂的品格而發出的。而祂的品格乃是在祂榮耀的大名之中所彰顯的。

本詩篇的這一段,不但講到耶畏給軟弱者帶來安慰的特別舉動(第七節第一行至第九節第二行),同時也肯定,祂要因自己品格的緣故,敗壞惡人的作為(第九節第三行)。這裡詩篇的作者,使用了習慣性的動詞形態,描寫了神使惡人的道彎曲。所謂「惡人」是指那些不以耶畏為自己倚靠和盼望之來源的人。這裡的「惡人」和第八節第三行的「義人」是相反詞。

詩篇第一四六篇以作者決心讚美永遠持守信實的神開始 (第一、二節)。然後進入第二段,作者以讚美耶畏——我們惟一的盼望和幫助——為喜樂(第三至六節)。接著第三段,描寫受讚美的耶畏,祂永遠幫助那些無助的、無盼望的人(第七至九節)。現在我們要看本詩的最後一段。

 

讚美耶畏的要求

詩篇第一四六篇最後一節,表達了作者結束時的思想就是作者要求人讚美永遠作王的耶畏。

(10)耶畏作王,直到永遠,

錫安阿,你的神作王,直到萬代。

哈利路亞!

這一節的動詞「作王」希伯來文原文是習慣性的未完成式,應該譯為現在式才對。有些譯本譯為未來式,與原意有出入。這裡神「作王」是一個現在的舉動。這個作王的舉動不但現在有,而且要持續到永遠。祂不但現在作王,而且祂作王是為了祂自己百姓的好處。這乃是「錫安阿!你的神一」一詞中所包 括的意思。「祂作王直到永遠」,這只是一個神學的詞句。「祂為我的好處而作王直到永遠」,這就表達了我和這位榮耀之王的關係了。

由祂為我的好處而作王,引出了最後的這個命令——「哈利路亞——要興奮地為耶畏誇口!」

 

讚美的果實

在古木蘭(Qumran)山洞中所挖到的古卷中,有一些是「死海教派」的人所寫的。其中有一份最重要的文獻,現代學者們稱之為「紀律手冊」(The Manuel of Discipline)。這一份文獻中,記錄了這個教派的規則、他們的理想、他們的基本神學、和他們這個教派之宗旨。在這些資料之中,有許多地方暗示到舊約,而且有許多觀念都是直接由希伯來文聖經中產生的。

這一份「紀律手冊」是以一篇讚美的詩篇作結束。這篇詩中包含了許多我們聖經中那些詩篇的要素。其中一段和我們的詩篇第一四六篇最為配合。下面是古木蘭1新」詩篇的中譯:

我有生之日,要在舌頭上銘刻一個命令,

為讚美的果實,為我嘴唇的禮物。

我要以知識歌唱,

我一切的音樂都為神的榮耀,

我的琴和瑟都為祂的聖律例,

我要在祂公義的會眾中,

高舉我唇上的蕭。

這裡我們所讀到的詞句,是由詩篇第一四六篇和聖經中其他的詩篇所產生的。讚美的背景,正常的情形是在公義的會眾中,就是在蒙救贖的人群中。讚美是嘴唇的禮物。讚美是為神的榮耀。讚美是要以知識行之。讚美要帶著決心。我們以讚美的生活回應我們這位永遠誠實的神

聖經中詩篇的作者說,「我決心要一生讚美耶畏」(詩一四六2 )。幾百年之後,另一位猶太人詩人回應說,「我有生之日,要在舌頭上銘刻一個命令,為讚美的果實,為我嘴唇的禮物。」

願讀者讀到這些話,也有同樣的決心,願神的靈也保守這個決心。願我們加入這快樂的一群,在每一個人舌頭上都銘刻一個命令,就是讚美神。神喜愛讚美的果實。祂喜悅我們用嘴唇所獻的禮物。

―― 蘭隆納《讚美──詩篇的認識和欣賞》

 

 

我一生要讚美耶和華(一四六1~4)(臺北靈糧堂)

 

從詩篇一四六篇起,進入詩篇信息的最後階段,最後這五篇信息都是讚美神的信息。猶太人將最後五篇詩篇稱為「大哈利路亞詩」至少有以下三點理由:(1)因為這五篇出現在詩篇的結尾。(2)每篇的起首、結束都是「你們要讚美耶和華」,其中含有始終都要讚美耶和華之意。(3)「讚美」這詞在這五篇之中一共出現了有48次之多。

詩人在本篇的一開始,他就呼召我們來讚美神,他自己也定意要讚美神,所以他定意作兩件事:一是,他說他一生都要讚美神,二是,他還活著的時候要歌頌神(v.2)。詩人不僅呼召我們來讚美神,並且他自己以身作則,讚美神。在這節中,詩人的心讓我們看見,第一是他的決定,他一生都要讚美神。人一生都在順境之中渡過的嗎?非也!因此詩人決定,不論環境如何,都不能阻止他讚美神。這對我們而言是很大的提醒,神是值得我們讚美的,但當環境影響我們的讚美時,神就不在我們心中為大了,乃是環境在我們心中為大。我們是否順利時,才讚美神呢?我們是否順心時,才能讚美神呢?詩人說他一生要讚美神,因他不依靠人,他依靠神。他把神放大超過一切,神真是大過一切,並且詩人在心中也承認這事實,他的行動證明他所承認的。第二件事,是讚美的方法,詩人說他要歌頌神。讚美神是有方法的,在詩篇中有許多讚美神的方法,在末了這五篇中更讓我們看見讚美神的各種方法。我們讚美神是否只能用一種我們習慣的方式呢?我們是看重自己的習慣?還是看重神的配得呢?當什麼都不能做的時候,歌頌仍是讚美神的方式。近來聽到許多的見證,當人在病榻之上,頌贊神的詩歌就好像良藥,使人將殘的生機再次的活絡起來。讓我們天天讚美神吧!

回應

主,我也願如詩人的決定,一生都要讚美你。

 

 

唯神可靠(一四六5~10)(臺北靈糧堂)

 

在全部詩篇「福」字共出現26次之多,本篇v.5的福是最後一次。詩人清楚的告訴我們蒙福之道在於依靠耶和華。而我們呢?我們通常不是依靠神,我們通常喜歡依靠看得見、短暫的人。v.4讓我們清楚的看見我們所依賴者的短暫,因為人無法決定自己的生命氣息。但是我們為何不選擇依靠神而選擇依靠人呢?因為我們眼光短淺之故,我們只看見表面上的利益,通常表面上的東西與事實是有很大的差距。今天我們所處的世代,已不再能粉飾太平了,我們很難接受所見的現實,而這些能看得見的現實還不一定是真實的全貌。

詩人在這一段,列舉神是如何值得我們信靠的原因。在他所列舉的項目之中,不單單表彰了神的能力,亦彰顯了祂的慈愛:

1)祂是創造主,祂造了天、地、海和其中的萬物。

2)祂守誠實直到永遠,祂不僅創造萬物,祂還用祂權能的命令扥住萬有。

3)祂為受屈的伸冤。

4)祂賜食物給饑餓的人。

5)祂釋放被囚的人(包括心靈受捆綁的人)

6)祂開了瞎子的眼睛。

7)祂扶起被壓下的人。

8)祂喜愛義人。

9)祂保護寄居的人。

10)祂扶持孤兒寡婦。

11)祂使惡人的道路彎曲。

詩人之所以要列出這些神的能力與慈愛的具體事實,最重要的是要讓我們小信的心、軟弱的靈能因而剛強壯膽起來,相信神是可信賴的。神是這樣的貼近我們,祂樂意與我們同在,祂樂意我們能享用祂的恩典。這福氣是要我們親自去支取的,如何支取呢?詩人要說「仰望耶和華」(v.5)

回應

主,讚美你,你的信實從創世以來都沒有改變,我要單單仰望你。

 

 

以神為幫助的人有福了!(一百四十六篇110)(臺北基督之家)

 

分享:

這篇詩篇詩人一開始就表明他心中極深的渴望,他心中充滿歌頌讚美,他要為耶和華作見證。是的,但願我們也常常心中被神的恩典充滿,心中充滿歌頌讚美,並且想要為耶和華作見證,讓人知道祂是何等的美好!

詩人讚美及作見證的主題就是第5節所說:他要告訴世人「以雅各的神為幫助的人,這人便為有福。」詩人在第34節告訴我們,人是不足恃的。雖貴為君王也不可恃,因為他們不過是世人而已,他的權力有限,即或有幫助都不久遠。他不能救自己的命。他的氣一斷就歸塵土,又那能救別人呢?因此只有倚靠神幫助的,這人便為有福!是的,我相信我們都曾經歷過,當我們在需要幫助時,我們曾經想透過一些有權有勢的人來幫助我們,然而我們卻發現原本以為最能夠幫助我們的人,卻無能為力。人是何等的有限,讓我們還是專心來仰望神吧!

接下來詩人告訴我們,為什麼倚靠神的幫助才是真正有福呢?

第一、因為神是全能的神。第6節詩人提到神是創造的主,因此祂無所不能。倚靠無所不能的神,當然強過倚靠世上的人!

第二、因為神是慈愛的神。第79節詩人提到神是慈愛的神,無論是受屈的、饑餓的、被囚的、瞎眼的、受壓的、寄居的、孤苦的,慈愛的主都願意幫助!無論是身體痛苦的、是靈性有疾病的、祂都肯拯救醫治!許多人他們雖然有能力可以幫助我們,但是他們不一定願意幫助我們,然而慈愛的神卻不然!不管我們有任何的問題,不管我們覺得自己是何等的不配、卑微,慈愛的主都願意幫助我們。倚靠祂的人真是有福!

第三、因為神是永遠的神。前面我們看見詩人強調,地上的君王雖然有權、有能力,但是他們的權勢都是短暫的;只有我們天上的君王,他的寶座立于天上,永遠不會動搖。祂對我們的保護、祂的能力、權柄、慈愛都是永遠的。所以倚靠祂的人便為有福啊!
回應:主啊!謝謝禰願意成為我的幫助,從今以後我不再倚靠人的幫助。我要倚靠禰這位慈愛、權柄直到永遠的神!

禱讀:詩篇一百四十六篇56

5 以雅各的 神為幫助、仰望耶和華─他 神的,這人便為有福!
6 
耶和華造天、地、海,和其中的萬物;祂守誠實,直到永遠。

 

 

一生一世(146110)(香港讀經會)

 

祈禱:   求主以你的靈引導我,讓真理的亮光指引我的道路。

 

「我一生要讚美耶和華!我還活的時候要歌頌我的神!」(2)這是詩人的立志,同時也表明了他向主一生的委身。一生一世的承諾是嚴肅的許諾,從一個人口中發出如此的承諾實在已經殊不容易,若要在那位崇高偉大、又鑒察人心的主面前許下一生一世的承諾,就更不容輕率了。

詩人深感神的恩典,認識神的信實可靠,以及祂的慈悲憐憫。更重要的,就是他經歷過神是一位信守承諾的主。「耶和華造天、地、海,和其中的萬物;祂守誠實,直到永遠。」(6)正因為神是信實可靠的神,世上根本沒有其他的幫助可以與之比擬,所以除了祂,詩人還可以仰望誰呢?詩人呼籲我們不要倚靠世人,甚至不要靠賴有權有位的君王,他們的勢力也是虛浮的。我們倒應將目光投向那位創造天地的主,祂不單有大能大力,而且有慈憐的心腸,對於人的苦境和軟弱,祂願意一力承擔。世上一切無權無勢的、殘缺無助的,在祂面前均能找到幫助和體恤。能夠擁有一位這樣的神,我們又怎能不向祂獻上一生的讚美和感恩呢?

我們以稱讚的話作為對人的一種激勵是很好的事。但有些時候,我們對人並非真的由衷地讚賞,只是一種禮貌和人際間的相處技巧而已。真誠的讚美源於真正的瞭解和心悅誠服的心,我們每個主日都參與敬拜和讚美,然而當中有多少次是深深被神屬性的美善所觸動,以致我們心悅誠服地發出由衷的頌贊呢?

我的反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