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第一百二十五篇綱目 壹、內容綱要 【】 貳、靈訓要義 【】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詩篇註解》 叁、其他綱目 引言: 這一首上行之詩,也稱為登價之詩。本詩使神的百姓確信:一直真誠效忠神是值得的。詩中主要的意象是群山環繞的錫安。可能錫安的一些民眾選擇依附惡人,然而神必定為忠信人公開伸冤。強調錫安城應有的理想景況,以及忠信人應該在這件事上竭盡所能。 【依靠耶和華的永不動搖】 經文:詩125:1-5 一、圍繞祂的百姓 1-2 1.倚靠耶和華的人好像錫安山,永不動搖。1節。——永不動搖!(詩122:1;27:1;118:8-9;箴3:5-6;耶17:7-8;彌4:2) 事實上,錫安山並不是堅不可摧的銅牆鐵壁,曾數次被仇敵所攻破(王下24:10-17;25:1-12)。然而,詩人在此處僅是以錫安山象徵性地暗示了它不受任何外界勢力的影響,因為神居住在此地。 2.眾山怎樣圍繞耶路撒冷,耶和華也照樣圍繞他的百姓,從今時直到永遠。2節;——神對祂子民的保護。(詩34:7;賽4:5;詩32:7,10;伯1:10;太21:33) “圍繞他的百姓”:正如群山圍繞著耶路撒冷,神也以祂不斷加深的慈愛包圍祂的子民,保守他們在祂的羊欄裡,不讓想害他們的人進來。 二、善待正直的人 3-4 1.惡人的杖不常落在義人的份上,免得義人伸手作惡。3節;——出於神的善待,那試煉只限於他們(義人)所能忍受的。(詩103:9,14;林前10:13;啟2:10) “惡人的杖”:指惡人的轄制,可能暗喻波斯國中為虎作倀之徒(尼2:19)。 “義人的份”:指義人得到的土地,暗喻應許之地。惡人的轄制有時逼義人學效他們的行為。詩人相信神能保守他們出污泥而不染。 2.耶和華啊,求你善待那些為善和心裡正直的人。4節;(詩41:1-3;84:11) 三、平安歸以色列 5 1.耶和華神必刑罰那些偏行彎曲道路的人。5節上 “至於那偏行彎曲道路的人,耶和華必使他和作惡的人一同出去受刑。”(耶2:19;來16:38;太7:23;24:48-51) 2.求神賜平安給以色列。5節下;——“願平安歸於以色列。”(詩128:6;賽54:10,13;約14:27;彼前1:2) 結論:為何義人在困苦中仍然站立得住呢?2-3節;(林前10:13) ── 毛南春陽 【第一百二十五篇 神是我們的倚靠】 序:本篇的背景可能是猶大王希西家之時,西拿基立攻打耶路撒冷之時而作,也有人說在尼希米年間,當時以色列人受異邦人的欺淩時而作,或者是大衛的兒子押沙龍背叛時而作,詩中他表達了內心的衝突。 分段:1、倚靠神永不動搖:1-2節 2、內心的衝突:3節 3、願平安歸於以色列:4-5節 一、倚靠神永不動搖:1-2節(錫安山代表穩固,耶路撒冷代表平安)。 1、錫安山永不動搖:1節,倚靠耶和華,有耶和華保護是何其安全,神是我們永久的磐石,信靠主耶穌基督的人何等平安。 賽28:16節:……看哪,我在錫安放一塊石頭作為根基……是穩固根基……。 林前10:4節:那磐石就是基督。 2、耶和華圍繞祂的百姓,如同眾山圍繞耶路撒冷一樣,表示神的愛一直圍繞投靠祂的人。所以在屬靈的追求上要安息在主的懷中,世界上無論是金錢、才能、勢力、物質、學問都不能作為我們永久的靠山,只有神是我們永久的磐石,我們要將一切交托給主,祂能保全我們到底。 提後1:12節:為這緣故,我也受這些苦難,然而我不以為恥,因為知道我所信的是誰,也深信祂能保全我所交付祂的,直到那日。 提後2:13節:我們縱然失信,祂仍是可信的,因為祂不能背乎自己。 二、內心的衝突:3節 1、神既然保護祂的百姓,為什麼還受惡人的欺壓呢? 2、“惡人的杖”指異族的統治或壓迫之意。“杖”指權柄或統治的意思。 3、“惡人”也指我們的肉體,“杖”指肉體的壓迫。表明基督徒要將自己交托給主,因為肉體常常會與聖靈作敵。 三、願平安歸於以色列:4-5節 1、祈禱:4節“耶和華阿!求你” 神會善待那些為善和心裡正直的人,因神是公義的神。 2、行惡的人受刑:5上節 以色列人中間有惡人,這些惡人的道路偏行彎曲,神使他們受刑。 照樣,在神的教會中也有惡人,要將惡人從教會中趕出去(林前5:13節)。同樣,在我們身上這個肉體就是惡人,要徹底對付自己的肉體,順服聖靈的管治,心靈得著平安(願平安歸於以色列)。 羅8:6節:體貼肉體的就是死,體貼聖靈的乃是生命平安。 斯7:6節、10節:惡人哈曼被掛在木架上。 ―― 徐大年《詩篇提綱》 【永不動搖的“信” 詩125:1 】 (上行之詩。)倚靠耶和華的人好像錫安山,永不動搖。 一、永不動搖的“信”——信賴和依靠神 二、永不動搖的“信”——紮根在基督裡 三、永不動搖的“信”——充滿榮耀的盼望及看見 四、永不動搖的“信”——抓住神寶貴的應許 1、用信心去抓 2、用恒心去抓 A、緊握不放,直等主成就及主再來 B、恒久忍耐 ―― 徐賢榜《詩篇經文講章大綱》 【選民因倚靠神得蒙保護而不動搖(詩一百廿五篇)】 一、倚靠與交託 1.這首詩的感覺乃是寫在裏面的仇敵,不是寫在外面的仇敵;他的難處不是在外面的世界、罪惡,乃是在裏面的惡人就是肉體 2.當一個人的裏面被神的愛摸著時,他就有一種自然的反應,要把自己完全交託給主。羅馬十二章一節的「所以」要奉獻,乃是根據一至八章的看見 3.這一段的經歷乃是開始於奉獻,我們不可再把我們的一生緊緊的抓住在自己手裏,而要放手,把自己放在神的手裏,作一個倚靠耶和華的人 二、穩固與安全(1~2節) 1.這個世上,甚麼東西都在改變,只有山嶺依然穩固不動搖。山給我們一個穩固、安定、不改變的感覺 2.有些基督徒像蘆葦一樣,看著很高、很美,但微風一吹他就搖動了,但有屬靈的背脊骨的人是穩固的,不怕大風 3.有時一點點小事就像地震一樣,把我們搖得天翻地覆,這是因為我們奉獻不夠澈底,沒有把自己完全交在神的手裏 4.錫安山是大衛的寶座設立的地方;我們原來像沙土一樣,但主在我們裏面一登寶座,我們這個人就成了錫安山了 5.如果今天我們不把自己完全交付給主,就不能蒙保守直到那日(提後一12) 6.耶路撒冷是建造在幾座小山上,四周有高山圍繞,它是隱藏在裏面的,所以仇敵不能看見,它得著眾山的保護 7.一個倚靠神、把自己交託給神的人,神要保護他,叫他永遠得著安全 8.小雞若躲在母雞的翅膀底下就不會被老鷹抓去,我們頭靠在主的懷中,惡者、世界、罪惡都沒有辦法攻擊我們 三、惡人與義人(3節) 1.基督徒外面一切都蒙主保守,但裏面仍有爭戰 2.一個愛世界的基督徒,他的難處統統是外面的,但你若把自己獻給主,裏面的故事就開始了 3.義人是屬於神的,是基督的生命;惡人是不服神的,是老亞當的生命,是肉體的生命。這老亞當在我們裏面根深蒂固,不肯放下他的杖,他還要在那裏管理我們 4.當我們起首要愛神時,裏面聖靈與肉體就有相爭,神容讓我們有這樣的爭戰沒有別的原因,就是要讓我們認識自己的肉體,使我們不靠自己,只得仰望神的靈 5.等到我們看清在我們肉體之中沒有良善,而不再憑自己掙扎,這個惡人就要被除去,義人要在生命中起來掌權作王 四、一個禱告(4~5節) 1.求主叫我們裏面的人剛強起來(4節;參弗三16原文) 2.叫我們外面的人一天過一天被拆毀(5節上;參林後四16原文) 3.主的平安在我們裏面管理我們,叫我們裏面得著平安(5節下;參西三15) ── 江守道《上行之詩》 【代虐以寬(詩一百廿五1~5)】 一、耶和華圍繞他的百姓(一二五1、2) 二、惡人不能常害義人(一二五3) 三、求神善待正直人(一二五4) 四、偏離正直的人受罰(一二五5) ── 包忠傑《詩篇註解》 【認識信靠神的人 詩篇125篇】 一丶靠神堅固永不動搖125:1 二丶蒙神保護時刻環繞125:2 三丶得神拯救脫離惡人125:3 四丶是神保守不去作惡125:3 五丶求神善待正直之人125:4 六丶因神知誰偏行彎道
125:5 七丶信神刑罰所有罪人125:5 八丶渴神平安歸於子民125:5 ── 作者不詳《聖經查經題目大綱》 【第一廿五篇 永不動搖】 眾山圍繞 耶路撒冷 一、圍繞祂的百姓 (一)靠神的人 (二)像錫安山 (三)永不動搖 二、不能傷害義人 (一)惡人的杖 (二)不常落在 (三)義人分上 三、平安歸以色列 (一)彎曲的人 (二)與作惡者 (三)一同受刑 ── 張志新《查經分章大要》 【第一百二十五篇
靠主平安】 1) 神信實永遠立定、1 2) 依靠祂永不搖動、1 3) 如眾山圍繞聖城、2 4) 從今時直到永遠、2 5) 義人會暫受逼迫、3 6) 神善待為善的人、4 7) 偏行彎曲必受刑、5 8) 神必賜福給百姓!5 ── 郭提多《讀經講道輔導提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