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傳道書全書綜合短篇信息

 

目錄:

日光之下(賈玉銘)

都是捕風(賈玉銘)

傳道書與傳道人(賈玉銘)

信徒與世界(賈玉銘)

 

 

日光之下(賈玉銘)

 

    本書內所論多是重在“日光之下”的事理,所以“日光之下”這個短句,在本書內,是說了再說,而為全書的關鍵,前後共用29:(1:39142:1117181920223:164:137l55:l3l86:l128:915179:369111310:5)按“日光之下”的意思,換一句話說,“即世界以上”,所以書內亦多次提到世上,或地上的事如何,如(5:28:141610 :711:23)本書所以用“日光之下”的意思,貫徹始終,正是藉此提醒讀者。“日光之下”的意思,本文是在“日下”,未言“日光”之下,如果能在光華朗廂的日光中,把萬事看得分明,勿作瞎眼近視眼的糊塗人就好了。

   

一、日光之下人皆屬於世  書內常說:“人在日光之下”如何(2:225:188:9),亦即言日光之下的人如何,其意即言日光下的人,是自然人,是屬下界的人,屬世界的人。凡屬世界的人,其生命、生活、思想、希望、經營、操作等,即無一不屬世界,亦無一不在日光之下。惟有被生命真光照臨的人,方能在眾光之光中,消盡人生黑暗的陰影。

   

二、日光下的事皆是虛空    凡日光之下的事物,沒有一樣不是虛空的。“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1:2)“我見日光之下所作一切的事,都是虛空。”(1:14)“後來,我察看我手所經營的一切事……誰知都是虛空,都是捕風,在日光之下毫無益處。”(2:1119224:7-8)因為凡在日光之下的諸事,皆是屬世界的。書內未明言基督的救道,正因書內是論“日光之下”的諸事;不過我們可以從這如同“糞土的萬事”中,反映基督救道的價值。人若只向“日光之下”的諸事中,去求一己的福樂,終必覺得空幻虛無,決不能滿足他的欲望.非得獲基督不能滿足。“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3:8)

   

三、日光下的勞碌盡是徒然  “人一切的勞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勞碌,有什麼益處呢?(1:3 )“人在日光之下勞碌累心,在他一切的勞碌上得著什麼呢?(2:22)“故此,我轉想我在日光之下所勞碌的一切工作,心便絕望。”(2:20)因此“我恨惡一切的勞碌,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的勞碌”(2:18)。“我專心用智慧尋求查究天下所作的一切事,乃知神叫世人所經練的是極重的勞苦。”(1:13),人在日光之下一切的勞苦,無非是罪孽的結果而已。但如果人被“義日”光照,能把虛空的勞苦,化為有益的動作,就不是虛空了。

   

四、日光下的判斷無有公義  “我又見日光之下,在審判之處有奸惡,在公義之處也有奸惡。”(3:16)“我又轉念,見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欺壓。看哪,受欺壓的流淚,且無人安慰;欺壓他們的有勢力,也無人安慰他們。”(4:l)“專心查考日光之下所作的一切事。有時這人管轄那人,令人受害。”(8:9)“我見日光之下有一件禍患,似乎出於掌權的錯誤,就是:愚昧人立在高位,富足人坐在低位。我見過僕人騎馬,王子像僕人在地上步行。”(10:5-7)“我以為那未曾生的,就是未見過日光之下惡事的,比這兩等人更強。”(4:3)但這是說的在日光之下,究未被義日光照的判斷所有的現象。因強暴壓榨,不公不義,皆是違反真理,違反人權的。

   

五、日光下的財物常為人害  “我見日光之下,有一宗大禍患,就是財主積存資財,反害自己。因遭遇禍患,這些資財就消滅……他怎樣從母胎赤身而來,也必照樣赤身而去;他所勞碌得來的,手中分毫不能帶去。……並且他終身在黑暗中吃喝,多有煩惱,又有病患嘔氣。”(5:13-17)“富足人的豐滿,卻不容他睡覺。”(5:12)所以大凡真信徒,莫不是以財物事主,決不敢為財主,更不願為財奴;自己所有財物,皆看為是給主經管,須照主旨用去,不敢隨己意支配,更不敢濫用。

   

六、日光下的時間迅速易逝    “一代過去,一代又來……日頭落下,急歸所出之地.……已過的世代,無人紀念;將來的世代,後來的人也不紀念。”(1:4-11)“人一生虛度的日子,就如影兒經過”。(6:12)“我們經過的日子……度盡的年歲好像一聲歎息。”(90:9)光陰既是這樣迅速,即應當在我們“一生虛空的年日,就是神賜你在日光之下虛空的年日”——凡你手所當作的事“要盡力去作,因為在你所必去的陰間,沒有工作,沒有謀算,沒有知識,也沒有智慧”(9:9-10)。如耶穌所言,趁著白日應當作工,“黑夜將到,就沒有人能作工了”(9: 4)(所言陰間沒有作工,謀算、智慧等語,乃著作者形容未被靈感之人,僅以其最高人生的哲學眼光,觀察萬事的情形而有的來生觀,世人僅憑自己的哲學眼光,而有的來生觀念)當然未能正確。我們參閱聖經他處,對來生觀即清楚了。

   

七、日光下之事理多未明顯  “我就看明神一切的作為,知道人查不出日光之下所作的事;任憑他費多少力尋查,都查不出來,就是智慧人雖想知道,也是查不出來。”(8:17)“……就是義人所遭遇的,反照惡人所行的;又有惡人所遭遇的,反照義人所行的。”(8:l4)又常見“凡臨到眾人的事都是一樣:義人和惡人都遭遇一樣的事;好人,潔淨人和不潔淨人,獻祭的與不獻祭的,也是一樣。好人如何,罪人也如何……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事上,有一件禍患,就是眾人所遭遇的都是一樣……”(9:2-3)諸如此類之事,不一而足,皆是因為“在日光之下”,即在這暫時的世界中,有許多事理,一時尚未明顯。

   

八、日光之下的勝利人生   著者說:“我所見為善為美的,就是人在神賜他一生的日子吃喝,享受日光之下勞碌得來的好處,因為這是他的份。……能取自己的份,在他勞碌中喜樂,這乃是神的恩賜。”(5:l8-l9)“原來人在日光之下,莫強如吃喝快樂,因為他在日光之下,神賜他一生的年日,要從勞碌中時常享受所得的。”(8:l5)這也是脫除了日光之下天然勞苦的重擔。但最要者,是人在日光之下,勿作日光之下的人,當有超然的觀念,高尚的思想,而有入世超世的生活。更是要在一切勞動中,服事人、服事神。這樣的勞動,即不覺勞苦了。“少年人哪,你在幼年時當快樂,在幼年的日子,使你的心歡暢,行你心所願行的,看你眼所愛看的,卻要知道,為這一切的事,神必審問你。”(11:9)“你趁著年幼,衰敗的日子尚未來到……當紀念造你的主。”(12:1)“這些事都已聽見了,總意就是敬畏神,謹守他的誡命,這是人所當盡的本分。因為人所作的事,連一切隱藏的事,無論是善是惡,神都必審問。”(12:13-14)可見人生最要的本分,莫過於敬畏神,常將自己一切的事,在神前陳明,因為人所作的一切事,無論隱顯,神都要審問。在本書所言最要的本分,是指律法以下的人而言,並不是論及恩典以下的人。今日信徒在恩典下的生活,不只是敬畏神,還要在凡事上,表現愛神、榮耀神的精神;在個人的生命和生活中,顯出神無窮的權能、豐富、美善。在諸事上歸榮耀與神,方為信徒勝利光榮的人生呢!

    總言日光之下,世界以上的人物事理,莫非是屬下界,屬世界的。我等信徒的生命生活,雖在日光之下,卻亦在日光之上,雖是在世界,卻不屬於世界。正像我們的主耶穌,是“從天降下仍舊在天”的。一個在下界而有上界的生命,為神,為人,為正義而奮鬥,而生活藉著服事人而服事神的人,即是傳道書的理想的人生。

 

 

都是捕風(賈玉銘)

 

    著者為形容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特藉用一種說法,即”都是捕風”,表明人在日光下的萬事,毫無所得的情形。“捕風”二字換一句話說,就是捉空氣。如果讀者此刻伸出手來向空捕去,到底捕得什麼呢? 固然因與空氣接觸,不能不使你有所感覺,但是捕來捕去,你手中必然仍是空空如也,毫無所得。縱然用盡你平生的工夫和力量去捕,終究還是一無所得。憑著自己的智慧手段,去在萬事上勞碌的人,必有一天要看明白為自己一切的勞碌,都是捕風捉影。在本書內用“捕風”二字共九次之多,可見萬事在當日著者的心目中,是怎樣的無價值。今略述“都是捕風”的意義如下:

   

一、日光下之事都是捕風  “我傳道者在耶路撒冷作過以色列的王,我專心用智慧尋求查究天下所作的一切事……我見日光之下所作的一切事,都是虛空,都是捕風。”(1:l2-14)所羅門明知道他的國,在他兒子羅波安的時候要分裂,有十支派歸向耶羅波安(王上11:11-13),他也曾想要殺耶羅波安(王上11:39-40)。所以說我曾在耶路撒冷作以色列的王,即為全以色列國的王。這個全以色列國的大王,是在日光之下極有作為的;但他作來作去,終不免於一聲歎息說:“我見日光之下所作的一切事,都是虛空,都是捕風。”本書所言“日光之下”的事,皆是指著屬下界的事,人在日光之下所作的諸事,怎能不如捕風呢?天路歷程書上記載基督徒曾在一個房子,看見一人手拿糞耙,低頭耙糞,頭上懸著一個冠冕,因只顧耙糞,未曾注意頭上的冠冕,即將冠冕失落了。可憐人在日光下的勞碌,不過是如用糞耙子去耙糞,耙來耙去,還不是捕風嗎?此中最要者是要把耙糞的目的改變了,你耙糞的成效,也就隨著改變了。

   

二、人的智慧都如同捕影  “我心裡議論說,我得了大智慧,勝過我以前在耶路撒冷的眾人,而且我心中多經歷智慧和知識的事。我又專心察明智慧、狂妄和愚昧,乃知這也是捕風。因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煩,加增知識的,就加增憂傷。”(1:16-l7)按古人造字,曾將日月合起來為“明”字,日月是光的來源,意思就是說人一切聰明是本乎他所見的光亮。如此說來,“日光之下”的人所見的光,不過是日月之光,究不是靈光,他的聰明智慧,也不過是屬下界的,怎能不如捕風呢?有多少哲學家、科學家,用盡了平生的精神力量,去尋求知識智慧;以屬靈的眼光看來,不也終究是如同捕風嗎?尋求哲理學識的,雖然有相當的貢獻,也不過如捕風時,有一點感覺的影響,終究還是虛空。若能把所求的哲理知識,再經過靈化——“理性靈性化”,即是智慧中有智慧了。

   

三、人的成功如同捕風  “我察看我手所經營的一切事和我勞碌所成的功,誰知都是虛空,都是捕風。”(2:11)所羅門王不論在國事方面,在人事方面,在經濟方面,於建築上,營造上,積存上,莫不有極大的成功,但是末了察看他一切所經營,所勞碌的,就自己歎息說,“我察看我手所經營的一切事和我勞碌所成的功,誰知都是虛空,都是捕風。”一個人平生的成功,蔚然可觀,如所羅門王的有多少呢?他尚且歎息所成的功,不過是捕風,何況我們這些“一事無成兩鬢霜”的人,一生所成就又焉得不如捕風呢?古今來有多少成大功,立大業的人,他們的功業何在呢?他們的事工究有何價值呢?也不過海市蜃樓而已。人的成功,若不是愛心的結果,就算不得什麼。惟有“愛是永不止息”。(林前13:28)

   

四、人的生命如同捕風  “我所以恨惡生命,因為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事,我都以為煩惱,都是虛空,都如捕風。”(2:17)人生在世,光陰有限,其中滿了勞苦憂慮,所以著者說:“我恨惡生命。”此生命之燭,不久即熄,因“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90:10)。“我們度盡的年歲好像一聲歎息”(90:9)。這不是如同捕風嗎?但如果把你如同捕風的生命之燭,被愛火燃著,不敢私有,不再顧恤,快樂地奉獻給主,貢獻給人群;你的生命之光,即必從幽暗中透出光芒;而且你越犧牲,必越發光亮,你的人生即有價值了。

   

五、人所積存都是捕風  “惟有罪人,神使他勞苦,叫他將所收聚的,所堆積的歸給神所喜悅的人。這也是虛空,也是捕風。”(2:26)可憐有多少人一生勞勞苦苦省吃儉用的,只知積蓄錢財,究不知他所積蓄的要作什麼?我們主耶穌曾用一個“無知的人”作比方,表明只知積蓄之人的狀況說:“有一個財主,田產豐盛,自己心裡思想說:‘……怎麼辦呢?……要把我的倉房拆了,另蓋更大的,在那裡好收藏我一切的糧食和財物。然後要對我的靈魂說:靈魂哪,你有許多財物積存,可作多年的費用,只管安安逸逸地吃喝快樂吧!’神卻對他說:‘無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靈魂,你所預備的要歸誰呢?(12:16-20)這個無知的人,是只知有己,不知有神;只知有我,不知有人;且是只知有身體,不知有靈魂;一旦神追他的靈魂,究竟他所積存的,要歸誰呢? 耶穌也曾說:“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人還能拿什麼換生命呢?”——生命亦作靈魂。(16:26)可見人所積存的,究竟有什麼價值?不是如同捕風捉影嗎?惟有積蓄財寶在天上,把無用的財物存在永不倒閉的銀行裡,把無用之物用於有用之地,做些有用之事,你的積存就不捕風了。

   

六、人的技藝如同捕風  “我又見人為一切的勞碌和各樣靈巧的工作就被鄰舍嫉妒。這也是虛空,也是捕風。”(4:4)人各樣靈巧的工作,當然是于人類、於社會,最有利益的。如今日科學發明,有種種新技術,新製造,不是于世界大有貢獻嗎?是的,從一方面說來,物質文明當然有極大的利益,科學的本身,知識技術,當然是好的。從另一方面說來,卻也有極大的危險性:如發明原子能,不用於和平建設,為人群謀幸福,而用於毀滅人類,其結局何堪設想!

   

七、人的貪得也如捕風  “滿了一把,得享安靜,強如滿了兩把,勞碌捕風。”(4:6)人能滿了一把,即安然享受;自然比那心無厭足,滿了兩把仍然一味地勞碌貪求的人強得多。“人心不足蛇吞象”,不但吞不下去,即便能吞下,又如何能容受呢? 這樣他所貪得的,究於他有什麼利益呢?不是虛空捕風嗎?

   

八、人的尊位如同捕風  “貧窮而有智慧的少年人,勝過年老不肯納諫的愚昧王。……他所治理的眾人,就是他的百姓,多得無數。在他後來的人,尚且不喜悅他。這真是虛空,也是捕風。”(4:l3-16)不但平常帝王的權位不算什麼,即便古今來聲名炫赫,威振天下的帝王,而今又安在呢?說什麼尼布甲尼撒,說什麼亞力山大,說什麼拿破崙,維多利亞,希特勒他們那不可一世的權柄、榮耀,轉眼間不也都付之流水嗎?而且他們的權榮越大,所行的強暴、壓迫、殘酷的罪行亦越多。人世的權榮,有何足誇呢?

   

九、人的妄想亦如捕風  “眼睛所看的,比心裡妄想的倒好。這也是虛空,也是捕風。”(6:9)如以上所言人的智慧、人的技術、人的生命、人所積存的、成功的,以及人已有的尊位等等,尚且都是虛空,都是捕風,何況人的妄想呢?然而有許多人竟以妄想為事實,想來想去,把他的心漲得多麼大,結果不過是捕風。何不及早回頭把你的心轉到基督身上,他必供給你一切所想所望的。當然妄想的人,所想的鏡花水月,無一不是空的;甚如所謂,“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無,惟見其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空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尚有何者可憑呢?

    實際說來:捕風固然無所得,亦無所傷,不過捕來捕去,毫無所得而已;人在日光下去勞苦,去貪得,去積存,去妄想等等,不但無所得,還要使你受傷呢!傷你的身,更要傷你的靈,倒不如不貪不求,不去捕風,不去捉影,更為上算呢!但這不是說,人可以出世無為,四體不勤,坐享安逸;乃是說人當克盡本分,以有用的光陰膂力,去熱烈的、積極的,作成主所托的事工,方為勝利的人生!

 

 

傳道書與傳道人(賈玉銘)

 

     本書名為傳道,當然于傳道人,並傳道人所傳之道,皆有密切關係。從來有不少的傳道人,正是因為看傳道書,受了一種莫大的感力,即看透萬事,獻身歸主,作傳道人。願今日教中傳道人,亦各于傳道書中,對於傳道得到相當的教訓:

   

一、傳道之職位   人每輕視傳道的職分與地位。保羅亦曾說到:人看我們如“世界上的污穢,萬物中的渣滓”(林前4:13)。但在本書看一個傳道人,是在耶路撒冷作王的,是大衛的兒子(1:1)。並且他認為作傳道人比在耶路撒冷作王,更為榮耀。所以說,我傳道者,在耶路撒冷“作過”以色列的王(1:12)。他作傳道人,同時也在耶路撒冷作王,但他看作王,是已過的事,是無心再作的事。所羅門此時看他為傳道人,比在耶路撒冷作王更尊榮。因為傳道人是天爵,是聖職,是主的同工,是屬靈的事工,人如何可以輕視呢?

   

二、傳道的經驗   一個傳道人最底限度,必是一個實行悔改,有生命的人,且是要將世界看透,不以傳道為職業,為解決他的飯碗問題。所羅門王是大衛的兒子,大衛是個徹底悔改的,所羅門為傳道時,也是個實行悔改的,他以往失足跌倒的事,現在因大徹大悟,都成了他傳道的感力,並傳道的材料。更是把世界看空了,“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既已看透世事,方能身入靈界,作一個通靈的傳道人。各處傳道人,多是把薪金當作極大的問題,多少人傳道無力,亦多是受了經濟的壓迫,非把經濟問題打破,不能作傳道。本書的要旨——虛空——與本書的名稱——傳道——是十分相屬的。

   

三、傳道的神交  傳道人莫要於神交密切,在本書內足以表現傳道者之神交:

    ()凡事看出神的手——如言:“人……在勞碌中享福,我看這也是出於神的手。……神喜悅誰,就給誰智慧、知識和喜樂,惟有罪人,神使他勞苦,叫他將所收聚的,所堆積的歸給神所喜悅的人。”(2:24-26)“我見神叫世人勞苦,使他們在其中受經練。”(3:10)“我知道神一切所作的都必永存,無所增添,無所減少。神這樣行,是要人在他面前存敬畏的心。”(3:14)“神使已過的事重新再來。”(3:15)“我心裡說:神必審判義人和惡人。”(3:l711:912:14)“我所見為善為美的,就是人在神賜他一生的日子吃喝……神賜人資財豐富,使他能以吃用……這乃是神的恩賜。”(5:l8-20)“你要察看神的作為,因神使為曲的,誰能變為直呢?(7:l3)“神造人原是正直,但他們尋出許多巧計。”(7:29)“我准知道,敬畏神的……人,終久必得福樂。”(8:l2)“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裡,然而神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311)“塵土仍歸於地,靈仍歸於賜靈的神。”(12:7)從以上所引的章節,可見傳道者,看我們生命生活中一切的事,莫不有神的旨意。

    ()神交密切——“你到神的殿要謹慎腳步。”(5:1)若是人的腳步不慎,在行事為人有錯失,豈可進到神殿呢?“你在神前不可冒失開口,也不可心急發言。因為神在天上,你在地下,所以你的言語要寡少。”(5:2)凡所求告,皆宜從心發出,切勿有口無心,隨意發言。有時在神前一言不發,此不言之言,或更有效力。“你向神許願,償還不可遲延,”(5:4-6)許願是神交者常有的行事,但許願貴能償還,“許願不還,不如不許。”所作所為,要求蒙神悅納(9:7)。要以“敬畏神,謹守他的誡命”為當盡的本分(12:13)。總言:人若不能作一個神交密切的、祈禱有力的人,即不能作一個傳道有力的人。

   

四、傳道者的生活——沐膏衣白  傳道的“衣服當時常潔白,你頭上也不要缺少膏油。”(9:8)“衣服潔白”,是行為聖潔;“頭上不缺少膏油”,是指時時充滿聖靈。品行聖潔;首沐靈膏;這兩樣是密切相關的。一個品行聖潔的,方能首沐靈膏;凡首沐靈膏的,必是品行聖潔;這兩樣是有互相關係的。這是傳道人最高的生活,最要的生活,也是最有福,最有感力的生活。傳道人若是不能品行聖潔,衣服常常潔白;且是大被聖靈充滿,頭上永不缺少膏油;必不配作傳道人,亦不能作傳道人。“衣白沐膏”這兩句話雖短,卻把一個傳道人生活的真相,完全說明白了。未知今日教中任傳道之職者,是否常常衣服潔白,首沐靈膏呢?

 

五、傳道者之工作

  ()要盡力工作——“凡你手所當作的事,要盡力去作。”(9:10)因為現今在世是作工之時,將來見主,是得賞之日,今日不盡力工作,到主再來按工分賞時,就要徒歎奈何了。

    ()隨時撒種——“早晨要撒你的種,晚上也不要歇你的手,因為你不知道那一樣發旺,或是早撒的,或是晚撒的,或是兩樣都好。”(11:6)常見“看風的必不撒種,望雲的必不收割。”(11:4)但我們傳道人,卻是不管晴天或陰雨,總要隨時播種。且是多多的撒:要分給七人或八人,“將你的糧食撒在水面,因為日久必能得著。”“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那帶種流淚出去的,必要歡歡樂樂地帶禾捆回來。”(126:5)

種子撒於早晚   種子撒於晌午

撒出仁愛善種   到時必萌芽

等到收割時候   等到收割日子

我們來甚歡喜   禾捆收回家

   

六、傳道者之言語  一則出智慧之言(12:9);二則出閱歷之言(1:12-3);三則出真實之言(12:10);四則出有力之言(12:11);五則最要者即說牧人所賜之言;此即傳道者智慧之言,“智慧人的言語好像刺棍;會中之師的言語又像釘穩的釘子,都是一個牧者所賜的。”(12:11)這是說傳道者的言語,不是個人的話,不是自己隨便說的,乃是由於靈感而來,是牧人所賜的.先知以西結吃了書卷,以後替主講話(3:1-3)。約翰先吃了書卷,以後對多國多民多方說預言(10:10-11)。是先吃書卷以後說預言,所說的自然不是自己的話,是主的話,是聖靈的話。主對耶利米說,“我吩咐你說什麼話,你都要說。”(1:7)保羅說:“我們講說這些事,不是用人智置所指教的言語,乃是用聖靈所指教的言語,用屬靈的話解釋屬靈的事。”(林前2:13)一個真傳道人,莫不是先從主得了信息,以後即對會眾傳出來。此“傳”字的真義,即言傳道人所傳的,是為主作傳達,非從主有所得,即無所傳,不然他所說的話,就不是傳的,不過是說自己的話罷了。此即傳道與講道並演講不同之點。“講”或“演”,不過是講自己的話,演自己的事,傳道乃是傳主的話,即“由牧人所賜的”話,所以他所傳的就大有能力,“好像刺棍”,令聽者紮心;又好像“釘穩的釘子”,可以釘在人的“心版上”,使人牢記不忘。

 

七、傳道者之結果  傳道者對於傳道的本分已盡,工作已畢,即對他的聽眾說:“我兒!……”(12:12)這是表明一個真傳道人的效果,傳來傳去,就用福音在靈裡生了許多兒女,如保羅對哥林多的教會說:“你們學基督的,師傅雖有一萬,為父的卻是不多,因我在基督耶穌裡用福音生了你們。”(林前4:15,這樣用福音在靈裡,在基督裡所生的兒女,才是真兒女,所以保羅稱提摩太與提多為他的真兒子(提前l:2;多l:4)。哦!世上萬事萬物,雖是虛空,傳道的效果,卻是永不至於虛空。“所以,我親愛的弟兄們,你們務要堅固,不可搖動,常常竭力多作主工,因為知道你們的勞苦,在主裡面不是徒然的。”(林前15:58)不久,到主再來時,“各人要照自己的工夫得自己的賞賜。”(林前3:8)

   

八、傳道者之日記  傳道者之生活工作等,不是日光之下的,乃是日光之上的;天天的記載,不是寫在日記簿上,乃是寫在靈裡,寫在天上,且是寫在宇宙間。不論你個人記與不記,仍是天天有記錄,記述生活工作的景狀;所以要“敬畏神,謹守他的誡命,這是人所當盡的本分。因為人所作的事,連一切隱藏的事,無論是善是惡,神都必審問。”入必按工得賞。使徒保羅特此提醒並警告說:“親愛的弟兄們,你們務要堅固,不可搖動,常常竭力多作主工,因為知道你們的勞苦,在主裡面不是徒然的。”

 

 

信徒與世界(賈玉銘)

 

    我們讀傳道書,不能不覺得萬事皆空,世上萬事皆如海市蜃樓,人在日光下一切的勞碌,無非是捕風。當時所羅門固已看得明白,今日在靈道中經驗未深的信徒,多片面的具有了所羅門的眼光,故此有人在物質生活方面發生了脫離現實,偏重超世的錯誤。但我們讀本書的意義,是藉著研究消極的人生問題,從而得到屬靈的積極的人生觀,藉著悲觀的“虛空”情緒,更進一步看到正確的、具有永久價值的,正如耶穌之“從天降下來仍舊在天”的人生觀。茲略言信徒與世界的實際關係。

   

一、不空而空空而不空  書內所言虛空的虛空,世上萬事皆是虛空,是著者悔改以後,由聖靈的感動回過頭來,向著他以往過去的經歷所有的觀念,並對讀者所有的提醒。神為人創造美麗的世界,使人類在世上度和平、幸福,美好的生活,這原是神創造的原旨;世間所有一切的困苦、可憐、貧困、病傷,因而使人有了虛空感,這些皆是從罪來的。罪的問題解決了,本書的問題也就解決了。

    ()虛空而不虛空的答案  人如果感覺到萬事皆空,不能不追求如何可以不空的答案。傳道書對於讀者最大的貢獻,是令人感覺萬事皆空,而後令人急欲從虛空中尋求那不虛空的。茲略盲從本書所說的虛空裡給讀者的警告、提示與訓教。

    1、自我生活中度利他生活  萬事之所以虛空,多是因為人在“自我”裡活著。自私自利皆是虛空,自我裡的生活,無非是虛空。傳道者說:“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我’為自己動大工程,建造房屋,栽種葡萄園……栽種各樣果樹,挖造水池,用以澆灌……‘我’買了僕婢,也有生在家中的僕婢;又有許多牛群羊群…積蓄金銀和君王的財寶……又得唱歌的男女……並許多的妃嬪……後來,‘我’察看‘我’手所經營的一切事和‘我’勞碌所成的功,誰知都是虛空。都是捕風。”(1:2-2:11)不但著者如此,哪一個在自我裡活著的人在悔改以後,不感覺萬事皆空呢?不感覺一切勞碌經營皆是捕風呢?惟有把自我的生活,化為利他生活。將工夫、力量、生命,皆奉獻給上主,貢獻給人群,方為有價值的人生。“當將你的糧食撒在水面,(水面指人群)因為日久必能得著。……早晨要撒你的種,晚上也不要歇你的手……”(11:l-6)如此為人勤勞,為人工作,終必有好收成。而且“為善最樂”,你一切為王為人的勞苦,皆是你說不盡的喜樂。

    2、超世生活中度濟世生活  讀傳道書者,每有人看破世界,深覺萬事萬物之虛無,即脫離現實,而度超世生活。著者說:“我轉想我在日光之下所勞碌的一切工作,心便絕望。……人在日光之下勞碌累心,在他一切的勞碌上得著什麼呢?”。然而神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我知道世人,莫強如終身喜樂行善……我知道神一切所作的都必水存……神這樣行,是要人在他面前存敬畏的心。”(3:11-13)是的,人把超世生活化為濟世生活,“終身喜樂行善”,他的生活就喜樂了,就不消極了。

    3、暫時生活中度永遠生活  “一代過去,一代又來,地卻永遠常存。”、(1:4)“人一生虛度的日子,就如影兒經過,誰知道什麼與他有益呢?誰能告訴他身後在日光之下有什麼事呢?(6:12)人一生的歲月真是虛空,真是如影兒經過,人生空幻令著者、讀者皆感覺“虛空的虛空。但是神“又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裡。”(3:11)人終必“歸他永遠的家。”(12:5)“塵土仍歸於地,靈仍歸於賜靈的神。”(12:7)所以人都有永遠的觀念,人僅看今生之歲月,如壇花一現,不能不覺人生空幻;若看到來生無窮,且今生正是所以預備來生,人應當為來生而度今生,在今生裡度來生;來生無窮歲月之榮辱與苦樂,全決定於今生如何為來生而度過;則又不能不極興奮的,踴躍的,極有生趣的,為快樂的永生而度快樂的今生了。

    4、物質生活中度靈性生活  傳道書所論之虛空,多是從物質方面看,人用物質眼光去看這形形色色的萬有萬象,未免覺得真是“虛空的虛空”。但是有物質世界,亦有屬靈的世界,有看得見的世界,還有看不見的世界;因而人的生活,亦有屬物質與屬靈性之不同;有物質的生活,亦有屬靈的生活;有的人不過是廈物質的生活;亦有人固然是度物質的生活,卻亦度屬靈的生活;在物質生活裡度屬靈的生活;此物質生活的靈性生活,或是靈性生活的物質生活,即尚在物質裡生活,卻不限於物質生活的屬靈生活;此不限於物質生活的屬靈生活,即是“傳道書背景的生活”,以真信徒莫不是在物質生活中度靈性生活,這物質生活的屬靈生活,即是屬靈人的物質生活。此物質中的靈性生活又何嘗是虛空的虐空呢?

    5、悲觀生活中度樂觀生活  傳道者說:“人一切的勞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勞碌,有什麼益處呢?”我轉想我在日光之下所勞碌的一切工作,心便絕望。”(2:2O)“人在日光之下勞碌累心…因為他日日憂慮,他的勞苦成為愁煩,連夜間心也不安,這也是虛空。”(2:22-25)“我所以恨惡生命,因為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事,我都以為煩惱,都是虛空。”(2:l7)這是著者形容人生悲觀的情態,其所以悲觀是因為沒有透過悲觀的陰翳,而看到雲中所顯出的彩虹,是怎樣的燦爛榮美。所以傳道者又說:“誰如智慧人呢?誰知道事情的解釋呢?人的智慧使他的臉發光。”“我准知道,敬畏神的,就是在他面前敬畏的人,終久必得福樂。”(8:ll2)“你只管去歡歡喜喜吃你的飯,心中快樂喝你的酒,因為神已經悅納你的作為。”(9:7)一個“蒙神悅納”的人生,是何等榮美喜樂的人生啊!這樣的人生,當然是樂觀,不是悲觀的。

    ()日光下於日光上的透視  本書用“日光之下”這個詞句,有二十五次之多。其意即言日光之下的人,皆是屬世的,日光之下的事,皆是渺茫的,虛空的,但是若用日光之下啟明的眼光,透視到日光之上,即可看到萬事的真像與價值了。

    1、要敬畏神  書內提到神至少有四十餘次,若能在一切看為虛空的事上,看見神的心,看見神的手,看見神的旨意,萬事虛空的眼光,即必遽然改變了,其最要緊的一段,即“你到神的殿要謹慎腳步。因為近前聽,勝過愚昧人獻祭……你在神面前不可冒失開口,也不可心急發言,因為神在天上,你在地下,所以你的言語要寡少。……你向神許願.償還不可遲延。(5:l-5)。此言人進到神前的態度,人果能在神前如此敬畏,他的存心、行事、作人,自必以神心為心,行神所行。樂神所樂,愛神所愛,他的人生觀即必隨著他對神的認識而改變了。

2.要趁機工作  “凡你手所當作的事,要盡力去作,因為在你所必去的陰間.沒有工作……”(9:10)(即再無為來生工作的機會)今日是種,來日是收,我們應該在這極短暫的時光裡,勤勉工作,愛惜時光,抓著機會,忠主所托,決不敢把光陰時機消磨了。少年人啊!。你趁著年幼,衰敗的日子尚未來到,……當紀念造你的主。”(12:1)因為“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拆毀有時,建造有時……然而神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我知道世人,莫強如終身喜樂行善……神這樣行,是要人在他面前存敬畏的心。(3:1-14)“各樣事務,一切工作,都有定時。我心裡說:這乃為世人的緣故,是神要試驗他們……。如此說來,人怎敢悲觀超世,不及時快樂的、興奮的、度有益的人生呢?

    3.要服務犧牲    人的生活要不虛空,莫要於積極熱烈地為神的榮耀,和廣大人民的利益,努力勞動;實行人道主義,利他主義、濟世主義,伸出一雙愛手,去服役於人,藉著服事人而服事神;不自私,不自利,以偉大犧牲服務的精神,去實行愛的工作,凡事若不以愛為出發點,一切都是虛的、偽的、無價值的、無效果的,惟獨出於愛的服役,方為真服役;正如“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此即人生的價值、喜樂、勝利、光榮、幸福;決不是消沉的、憂鬱的、愁苦的、虛空的,乃是要度身在地而靈在天,有如耶穌之“從天而降仍舊在天”(3:13)的生活了。

    4.要求屬靈智慧    本書是世上大有智慧的所羅門王所寫的智慧書;全書中有許多優點,表現了高尚的智慧,其把萬事萬物看為“虛空的虛空”,叫人不專在物質中求生活;並說明宜如何善處虛空的物質牛活;可說是已經具有靈目的卓越智慧。不過是看透了萬事萬物,最易叫人超世,叫人悲觀;若再以進一步的慧眼,從虛浮的世界中,看到屬靈的世界,萬事萬物,莫不有屬靈的意義,與屬靈的教訓;叫人在物質生活中度屬靈生活;凡一切世事世務皆化為聖事聖工;日光之下的生活,遽化為日光之上的生活,即是智慧中的智慧了,想必這也是著者之目的。

    要明白這個虛空問題的解答,莫妙於以羅馬八章1825節,即給我們說明信徒對於物質世界當有的態度了。

 

二、超世入世入世超世

  ()是超世的——超世的生命    主耶穌曾對門徒說:“你們若屬世界,世界必愛屬自己的;只因你們不屬世界,乃是我從世界中揀選了你們。”(15:l9)耶穌曾為門徒禱告說:“他們不屬世界,正如我不屬世界一樣。”(17:1416)門徒是從世界中甄別出來,賜與耶穌的(17:6)。所以大凡真信徒的生命與生活,皆不是屬世的,正如保羅說:“就我而論,世界已經釘在十字架上;就世界而論,我已經釘在十字架上。”(6:14)我看世界已經釘十字架,是就我而論,世界已經死了;世界看我已經釘十字架,是就世界而論,我也已經死了,不論我向世界如已死,或世界向我如已死,只有一方面,即足以不再發生關係,何況就雙方面說,皆如已釘十字架。當然是我與世界、世界與我,再無吸力之可言了。保羅固已超出世外;脫然無累的,去度他的超世生活;凡靈界信徒,亦莫不是身靈解脫,超凡入聖,入聖超凡,不再勞勞苦苦的,患得患失的過著痛苦失望的生活了。人在日光之下一切的勞碌,既都是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都是虛空,都是捕風,一個已經得著基督為至寶的人,當然不再為這一切的虛空所吸引了。如耶穌曾為門徒禱告說:“我不求你叫他們離開世界,只求你保守他們脫離那惡者。”(l7:15 小注)但所言之世界,是指世界中之罪惡。

    ()是入世的——入世的生活    信徒之超世,是否即出世無為?不是的,所言信徒之超世,不過是不為世物所擾,俗務所累;是輕世的,不是厭世的,世事世物,對個人說本是可有可無,得之無所增,失之無所損。雖然世物固可輕,信徒究非厭世主義,乃是要到社會上,為“世上的光”,為“世上的鹽”,為“山上的城”,為“臺上的燈”(5:l3-16)。而且亦可利用萬事萬物,榮耀主;藉著萬事萬物,服事主。若是不入到世界,如何可以拯救世界呢?耶穌於被賣那夜為門徒禱告的話中,曾表現門徒對於世界的關係說:“我不求你叫他們離開世界。”(17:15)一個真門徒亦決不要離開世界,跑到山裡去抱道自修。又說:“我不在世上,他們卻在世上。”(l7:11)耶穌將要離開世界去了,但這個世界中,仍需要有真光照耀,有真理維持,所以說:“從今以後我不在世上,他們卻在世上。”誠然信徒的生活,雖是出世的,卻還是入世的,並非出世無為,舉世之風波無與,世道之興衰不問;乃是要進到社會去,盡那“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本分。

    ()是超世而入世的——更高的生命    世界真是一個試煉人格的地方,人在世界入得越深,受的罪累亦越多。但真信徒之入世界,乃是超世而人世的。一則人非有超世的資格不能入世——若無超世的資格一入到世界,即為世界所勝,即被世俗濡染,即陷在人世的罪惡中。常見有許多有名無實的信徒,或說是無靈命經驗的信徒,當他在一個好環境中,尚不至顯出他的弱點,一旦入到惡劣的環境中,立即失敗跌倒,正是因為他沒有超世的資格,還不能抵抗試誘。二則必有屬靈屬天的生命,方能在世作屬靈的事工——世界雖多危險,卻是信徒靈性的試驗場,也是信徒最美的工作地。在這虛空無定的萬事萬物中,足可以使信徒在各方面受到隨時的試驗;更是信徒在各種境遇中,有工作的好機會。藉此呵以表現我們的信心,擴大我們的愛量,加增我們的能力,提高我們的人格,發展我們的靈命;並非世界的萬事萬物可厭可輕,乃是人自己可厭可輕。須知神造的這個美麗世界,是為了人的享受,為了人的福樂。我們可藉本書所論消極的人生問題,從而求得積極的人生觀;當趁著機會積極地去工作,去榮耀上主,去服務人群。如主所言:“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

    ()是入世而超世的——更美的生活    信徒之超世而入世,豈果是入到世界中,與罪人同化嗎?保羅“在什麼人中,就作什麼人”,他果真即成了什麼人嗎?不是的,一個超世而人世的人,也必是一個入世而超世的人。雖是有入到世界的生活,卻仍是有超出世外的生命,而有最高尚屬靈的生命與生活,是決不能被罪俗濡染的。正如耶穌基督:“從天降下仍舊在天的。”(3:13)從天上降下,仍舊在天,這一句話,就把信徒與世界的真際,完全說明白了。“從天降下”:是有超世而入世的生命,因為是從天而來到世界的;“仍舊在天”:是有人世超世的生活,雖是降下到人間,卻是仍然在天上。哦!這是何等榮美高尚的生命生活啊!大凡真信徒,亦莫不是得了“與基督同活在神那裡”的生命;且是有與基督同坐於天的生活(2:6)。這等在地如天的生命與生活,即信徒在世界而不屬世界的真際。如某在雲龍港見一人在修碼頭,身穿一襲從頭到腳的下水的橡皮衣服,衣服上有二氣管通到水面上;那人所以在海底工作而不淹死,正因他的生命藉二氣管與上面相通。——他雖在海底工作,卻有與上面相通的生命;正可表明信徒入世而超世的生命與生活。

    ()是勝世而濟世的——榮美的生命與生活信徒惟能入世而超世,方能勝過世界,非超出世界不能勝過世界。信徒亦惟能入世超世而勝世,方能濟世救世,非勝世不能救世。從井救人,連自己亦同歸淪亡。必是自己得了救,方能救人,自己有高尚的生命,方能領人得生命。世事世物原不能饜足人心。一個真信徒,在今世界中雖是用世物,卻不為世物所用.因為他已經勝了世界;雖以財物事主,卻不以財物為主,因其身心已超出世外;雖不屬於世,卻不與世界隔離,與世人脫節,其于轉變無常的世事世物中生存、操作、圖謀、經營,無非藉此為榮主益人之良機;在暫時生活裡度永遠生活;在物質生活裡度屬靈生活;在入世生活裡度超世生活;在日常生活裡度濟世生活;藉此把靈力展開,把生命放大,把能力展布于人群社會中;方為榮神濟世的人生。

   詩曰

      ()傳道書有言萬事皆空      不論名與利無足輕重

          人在日光下一切經營      無非是捉影無非是捕風

          化虛浮人生為榮美人生    濟世而榮主積極作靈工

          更有一大事切莫要看輕    即要為來生而度今生

      ()可歎人一世勞碌奔波      無非是苦度罪中生活

          將寶貝時光任意消磨      究有何事工堪為主喜悅

      ()切願眾信徒徹底覺悟      勤作主聖工勞而不苦

          身靈皆供獻犧牲服務      將生命放大濟世而榮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