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以賽亞書第一章註解

 

壹、內容綱要

 

神的斥責、申訴、與應許

   一、      卷首題詞,本章引言(1)

   二、      神控訴以色列背道(2~9)

   三、      神要真實合理,而不是虛偽的敬拜(10~20)

   四、      惡人滅亡,悔改必蒙救贖(21~31)

 

貳、逐節詳解

 

【賽一1「當烏西雅、約坦、亞哈斯、希西家作猶大王的時候,亞摩斯的兒子以賽亞得默示,論到猶大和耶路撒冷。」

  〔呂振中譯〕以下是亞摩斯的兒子以賽亞的異象,就是當猶大王烏西雅、約坦、亞哈斯、希西家執政的日子以賽亞所看見、論到猶大和耶路撒冷的。

   〔原文字義〕「烏西雅」耶和華是我的力量;「約坦」耶和華是完美的;「亞哈斯」他已領悟;「希西家」耶和華已使剛強;「亞摩斯」強壯的(與「阿摩司」原文同,但不是寫阿摩司書的先知);「以賽亞」耶和華拯救;「得默示(原文雙字)」看見,領受(首字);異象、默示、預言(次字)

   〔文意註解〕「當烏西雅、約坦、亞哈斯、希西家作猶大王的時候」:卷首書題猶大四王的執政年代,對應本書卷的四個時期: (1)「烏西亞」主前769~741,作王787~736,社會批判期,二~五章;(2)「約坦」主前741~734,作王750~731,敘利亞以法蓮戰爭,七~九章;(3)「亞哈斯」主前734~715,作王735~715,反亞述動亂,十~廿三章;(4)「希西家」主前715~697,作王729~686,反亞述動亂及耶路撒冷被圍,廿八~卅二,卅六~卅九章。

    「亞摩斯的兒子以賽亞得默示」:『亞摩斯』按原文與寫《阿摩司書》的先知「阿摩司」同名,但不同人;『以賽亞』原文字義「耶和華的拯救」,恰好是全卷主題;『得默示』包括先知所見異象、圖畫及景像(賽六;賽一~五章共六幅圖景,即:神在寶座上、法庭、聖山、婦女、葡萄園、六個禍哉)。《以賽亞書》均為啟示、神諭,或神差先知以賽亞講的各種信息。如此作卷首題詞或標題的先知書卷,只有以賽亞書和俄巴底亞書。

    「論到猶大和耶路撒冷」:在舊約聖經中,唯有《以賽亞書》把神的心意和全部希望,集中於『猶大和耶路撒冷』,即:錫安和大衛家。本卷默示啓示核心是:拯救猶大和耶路撒冷,拯救錫安和大衛家,拯救以色列雅各家。

         關於先知以賽亞和其事工的更詳盡資料,請參閱「本書提要」。

〔話中之光〕()以賽亞有那時代最完善的教育。他生長受教於猶大國昌盛時期的王室,烏西亞王是他堂兄。他被派做宮廷先知,輔佐猶大四王(烏西亞、約坦、亞哈斯、希西家);在希西家王時期,輔佐王為丞相;其文筆智慧代表希伯來傳統文化的典範。

         ()先知以賽亞服事長達六十載。年輕時代敬畏神、謙卑受教、儆省仰望、敏銳領受神默示、得見異像,是忠心而有見識的神僕。

         ()先知傳達神審判的話語。他身處宮庭,抗衡貴族傳統,以及猶大自我獨尊心態,抵擋世俗文化潮流。

         ()賽一1開篇題詞有先知書典型模式。確定先知身份,明說是神諭,一切信息來自神的默示、從靈裏見異像,深知神的心意,專注講論「猶大和耶路撒冷」。

 

【賽一2「天哪,要聽!地啊,側耳而聽!因為耶和華說:“我養育兒女,將他們養大,他們竟悖逆我。」

   〔呂振中譯〕天哪,要聽!地阿,要側耳以聽!因為永恆主說:『我將兒女養大,撫養起來,他們竟背叛了我。

   〔原文字義〕「側耳而聽」留心聽;「養育」養大,長大;「悖逆」不聽話,反叛,忤逆。

   〔文意註解〕「天哪,要聽!地啊,側耳而聽!」:此處似乎法庭上原告的身分,呼籲天地一同來作證(參申三十19)

         「因為耶和華說」:本句暗示先知以賽亞代表神,控訴祂兒女的不是。

         「我養育兒女,將他們養大」:『我』指神;『養育』指神的照護、牧養和拯救;『兒女』指猶大人;『養大起來』指民族的壯大和強盛。全句意指猶大人之所以發展而達到今日的光景,全然出於神的恩寵。

         「他們竟悖逆我」:『竟』字表示出乎意外;『悖逆我』意指背叛神,置神的心意於不顧。

   〔話中之光〕()正如兒女理應感念父母養育之恩,做個順命的兒女一樣,神的子民也當知恩、感恩而報恩,豈可叛逆、背道,天地難容。

         ()一切受造之物,皆因神兒女的悖逆而服在虛空之中,受到敗壞的轄制,一同歎息(羅八20~22),因此它們在造物主面前,都衷心阿們神控訴的話,盼望神的兒女能夠幡然醒悟。

 

【賽一3「牛認識主人,驢認識主人的槽;以色列卻不認識,我的民卻不留意。”」

   〔呂振中譯〕牛認識牛主,驢認識牠主人的槽;以色列卻不認識,我的人民總不細想。』

   〔原文字義〕「認識」知道,察覺。

   〔文意註解〕「牛認識主人,驢認識主人的槽」:『槽』指飼養牲畜的器具;「留意」明白、分辨、瞭解。「以色列卻不認識;我的民卻不留意。”」全句意指連沒有靈性的牲畜也能藉著日常接觸和進食,認識牠主人和主人的器物,更何況具有靈性的人,豈可沒有認知的本能呢?

         「以色列卻不認識,我的民卻不留意」:『以色列』『我的民』同義詞;全句意指神的子民故意不認恩待他們的神,真可謂牛驢不如。『不留意』含有故意輕忽的意思;全句意指他們的行為表現,必將為自己帶來遭受神懲治的嚴重後果。

   〔話中之光〕()凡事應當順著天賦本性而行,倘若逆性而為,便是牲畜不如。

         ()無知的人尚有可能蒙神開恩赦免,明知道神和祂的承認不感謝,故意輕忽,必不能免罪 (拿四11;羅一2132)

         ()神厚賜百物給我們享受,我們不僅當感謝著領受,對愛我們的神,更當常懷感恩之心,敬拜讃美、報恩還願(提前四3~417帖前五18)

 

【賽一4「 嗐!犯罪的國民,擔著罪孽的百姓;行惡的種類,敗壞的兒女!他們離棄耶和華,藐視以色列的聖者,與祂生疏,往後退步。」

   〔呂振中譯〕嗐!犯罪的國,罪孽沉重的人民,作壞事的種,敗壞的兒女!他們離棄了永恆主,藐視以色列之聖者,跟他疏遠。

   〔原文字義〕種類」種子,子孫;「敗壞的」腐敗損毀的;「離棄」棄絕放開;「藐視」輕視蔑視;「生疏」疏離。

   〔文意註解〕「嗐!犯罪的國民,擔著罪孽的百姓」:『嗐』(感嘆詞)表示對以色列民當前情況萬分感慨;『犯罪的國民』與「聖潔的民」(申十四2)完全相反;『擔著罪孽』意指背負著極其沉重的罪惡。本句『國民』和『百姓』同義詞,指神國子民;『犯罪的』和『擔著罪孽的』指行為偏離神的道和邪惡。

         「行惡的種類,敗壞的兒女」:『種類』『兒女』同義詞,指神兒女;『行惡的』與『敗壞的』指本質上的變壞和腐化。「他們離棄耶和華,藐視以色列的聖者」:『耶和華』和『以色列的聖者』同義詞,指獨一真神;他們輕忽並棄絕恩待他們的神。        「與祂生疏,往後退步」:本句進一步形容上一句他們離棄真神的情形,不再與神親近同行,反而疏離退開。

   〔話中之光〕()神乃是一切道德美好良善之源,人與神的關係一旦問題,自然人的良心行為和本質也就變壞。

         ()神兒女改善與神關係的第一步,並改良行為,禁戒行惡,而是認識感知神的愛和恩典,轉向神、親近神、順服神、愛神

 

【賽一5「 你們為什麼屢次悖逆,還要受責打嗎?你們已經滿頭疼痛,全心發昏。」

   〔呂振中譯〕你們為甚麼悖逆了又悖逆,要繼續受責打呢?嘿,滿頭創痍,滿心全發暈。

  〔原文字義〕屢次悖逆」即「悖逆,悖逆」悖逆了又悖逆,雙重悖逆。

  〔文意註解〕「你們以色列猶大;屢次悖逆,還要受責打嗎?」「責打」被擊打、也譯為擊殺打敗。此處提到猶大戰事。如:主前701年西拿基立侵略;主前735年以色列和敘利亞聯軍侵略。形容猶大屢受擊打,到了滿頭疼痛,全心發昏」的嚴重程度。

  〔話中之光〕() 神的百姓一意孤行頑梗剛愎,非一般犯罪、偶然過失,乃是故意犯罪、硬着頸項、摀著耳朵不聽,偏行己路。先知質問神的百姓「為什麼屢次」遭受打擊,一錯再錯。我們也當聆聽,省察自己為何多遭患難、打擊?是否有屢勸不聽?有無背道叛逆、深藏未露、隱而未現的罪?

 

【賽一6「從腳掌到頭頂,沒有一處完全的,盡是傷口、青腫與新打的傷痕,都沒有收口,沒有纏裹,也沒有用膏滋潤。」

   〔呂振中譯〕從腳掌到頭頂、沒有一處完全;盡是創傷、鞭痕、和流血的傷口;沒有擠乾,沒有綁紮,沒有用膏油滋潤着。

   〔原文字義〕收口」癒合。

  〔文意註解〕本節所述類似約伯的遭遇(伯二7)

         上段24表明:(1罪分三種程度:一是大意、少不更事的過失;二是輕忽常犯;三是有意反叛、頑梗剛愎。(2神對罪處置和法則;(3)神的屬性和作為,對比人的愚昧、頑梗、背逆。

  〔話中之光〕() 本段(56可以體察公義、憐憫的神,看兒女屢次受管教遭報。慈父細察不捨得、不忍心。雖然我們犯罪跌倒,理當責打受報;然而疼在兒女身上,卻傷到慈父心裡。我們是否感知為父的傷心?察覺聖靈深深為我們哀傷歎息嗎?

 

【賽一7「 你們的地土已經荒涼,你們的城邑被火焚毀,你們的田地在你們眼前為外邦人所侵吞。既被外邦人傾覆,就成為荒涼。」

   〔呂振中譯〕你們的地土荒涼,你們的城市給火燒燬,你們的田地眼睜睜地被外族人侵吞,一片荒涼、像所多瑪〔傳統:外族人〕之傾覆。

   〔原文字義〕「你們」以色列猶大;外邦人」以色列以外不信神的列國;

   〔文意註解〕地土已經荒涼」「被火焚毀,….所侵吞傾覆,就成為荒涼。」邦對以色列猶大侵犯和後果。主前701年亞述王西拿基立奪取猶大所有城邑,僅剩下耶路撒冷卅六1王下十八13亞述之前,有亞蘭、以東和非利士人都曾侵襲過猶大代下廿八5~18);荒涼的原因是城邑被火焚毀,田地為外邦人所侵吞、傾覆。而且在眼前發生,完全無奈。

   〔話中之光〕() 守約之民蒙福昌盛;背約百姓結局悲慘:被火焚毀、侵吞傾覆、地土荒涼。摩西多次宣告神的法則,順服蒙福 悖逆受咒詛申 廿八5861神是公義的審判者,又是天天向惡人發怒的神(詩七11

 

【賽一8「僅存錫安城(“城”原文作“女子”),好像葡萄園的草棚,瓜田的茅屋,被圍困的城邑。」

   〔呂振中譯〕僅存的錫安小姐就像葡萄園中的草棚,瓜田中的茅舍,被圍困的城市。

   〔原文字義〕僅存留,剩下;「錫安城」錫安女子,陰性名詞。

  〔文意註解〕「餘種」「餘民」在以色列中存留之敬畏神的人錫安」猶太聖經亦稱“美麗的錫安”, “可親可愛的錫安”耶路撒冷東南的山丘,聖殿建在上面,代表耶路撒冷;好像「草棚」、「茅屋」勞工守望者臨時居住工棚。收割後廢棄不用,受敵蹂躪毀壞;「被圍困的城邑」指留下耶路撒冷城孤立無援。

   〔話中之光〕() 上好美麗的錫安城與僅存城邑是鮮明對比。瓜田茅舍被棄;被困京城即將陷落。大難臨頭,以色列忽略預警。我們要“買眼藥擦眼”,才得見末世征兆而悔改。

 

【賽一9「若不是萬軍之耶和華給我們稍留餘種,我們早已像所多瑪、蛾摩拉的樣子了。」

 〔呂振中譯〕若不是萬軍之永恆主給我們留下一些殘存人,我們就早已像所多瑪,早已經蛾摩拉一樣了。

   〔原文字義〕「所多瑪」燃燒的;「蛾摩拉」浸沒了。

  〔文意註解〕「萬軍之耶和華有無數天使天軍,大可畏。「餘種」以賽亞書首次出現,僅存餘數,以色列存留敬畏神的人,「像所多瑪、蛾摩拉的樣子」這兩座城因犯罪而遭受神懲罰清毀淨盡(創十九章)。這兩座城常被提到,作為鑑戒。

   〔話中之光〕() 僅存錫安城,是神施恩憐憫。京城圍困後,背道而違反神的聖約需要對付;頽廢要處理,患病要醫治,受傷要纏裹。預見審判中有憐憫恩典,神要來搭救。

    (二)神已來搭救,不當受警戒,快來明白神厲嚴指責和審判嗎?父神要我們改變,回轉歸向神,不必滿身傷痕,也不必像所多瑪俄摩拉灰飛煙滅。

    (三)當今百姓有不聽神警告,拒絕關愛他們的父我行我素不顧後果嗎?

 

【賽一10「你們這所多瑪的官長啊,要聽耶和華的話!你們這蛾摩拉的百姓啊,要側耳聽我們神的訓誨!」

   〔呂振中譯〕所多瑪的官長阿,你們要聽永恆主的話;蛾摩拉的人民阿,側耳以聽我們的神的指教哦。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你們這所多瑪的官長.... ....蛾摩拉的百姓」;「要聽.... 要側耳聽」留心聽、專注傾聽。第一個審判預言,警告將臨審判是雙重災難,如罪惡深重「所多」焚燒,「蛾摩拉」浸沒,罪中之樂「埃及」毀滅。

        「要聽耶和華的話!要側耳聽我們神的訓誨!」從910節的轉接句,把8節廢棄草棚茅舍,被困城邑荒涼,與所多瑪蛾摩拉二城相連,直指官長百姓不聽神背道大罪,呼籲以色列從上至下都要悔改。

   〔話中之光〕() 本節既是對將敗亡猶大官民最強烈的警告,也是對我們神兒女,心受割禮的真以色列人的呼喊這城按著靈意叫所多瑪,又叫埃及,就是他們的主釘十字架之處」思念十架救恩(啟十一8)

    (二)「訓誨」即「律法」,代表神聖潔公義、恩慈憐憫等屬性,我們要認識神,不要輕忽警告要及時悔改(出卅三19;卅四67;詩十九89)。

 

【賽一11「耶和華說:“你們所獻的許多祭物與我何益呢?公綿羊的燔祭和肥畜的脂油,我已經夠了。公牛的血,羊羔的血,公山羊的血,我都不喜悅。」

   〔呂振中譯〕永恆主說:『你們所獻的許多祭物、對我有甚麼益處?公綿羊的燔祭和肥畜的脂油、我飽飫了;公牛的血、羊羔和公山羊的血、我都不喜悅。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你們所獻的許多祭物與我何益」指單靠獻祭卻無順服神的心,決得不到神的悅納。神對徒有其表的宗教儀式反感。屬神的希伯來民族的文化和智慧傳統,強調內容實質上的事物,卻不重視屬靈性的內涵(約二25;林前二)。

   〔話中之光〕()神喜悅人遠離罪惡及那惡者,親近認識神,聽而遵行祂的話。口説聽話不如甘心順服。我們還要提防,有口無心說說而已、假冒偽善的宗教傾向。

       (二)神要人痛悔。大衛禱告説「你本不喜愛祭物,若喜愛,我就獻上,燔祭你也不喜悅。神所要的祭就是憂傷的靈,神啊,憂傷痛悔的心,你必不輕看。」「我若心裡注重罪孽,主必不聽。」(詩五十一16~17;六十六18)。

      (三)神要人「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彌六68

 

【賽一12「“你們來朝見我,誰向你們討這些,使你們踐踏我的院宇呢?」

   〔呂振中譯〕你們來朝見我,誰向你們要這踐踏我院子的舉動呢?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朝見」原文「見我的面」「誰向你們...」原文「誰向你們的手,討...我的院宇聖殿是神的居所屋宇庭院。神不接受虛假敬拜和供物、不喜悅有口無心的百姓進殿,將之稱為“踐踏”。

   〔話中之光〕()神向朝拜者掩面,值得今日敬拜神的人自省。

    (二)手潔心清,不懷詭詐的人才能親近神。我們去聚會、讀經禱告時,有自潔預備敬拜的心嗎詩廿四4

 

【賽一13「你們不要再獻虛浮的供物。香品是我所憎惡的;月朔和安息日,並宣召的大會,也是我所憎惡的;作罪孽,又守嚴肅會,我也不能容忍。」

   〔呂振中譯〕不要再帶虛浮的供物來了;獻祭的燻氣是我所厭惡;月初一和安息日、聚會之召集──禁食〔傳統:罪孽〕和聖節會、我容忍不住。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月朔」指每月初一舉行的祭祀儀式(民廿八11~15)

    「宣召的大會」指逾越節、住棚節、五旬節等一年一度的大節期(廿)

   〔話中之光〕() 惹神憎惡的是外邦拜偶像的心態,當引以為戒。主登山寶訓你們禱告,不可像外邦人用許多重複話我們行事不要再像外邦人太六7弗四17)。

 

【賽一14「 你們的月朔和節期,我心裡恨惡,我都以為麻煩;我擔當,便不耐煩。」

   〔呂振中譯〕你們的月初一和制定節期、我心裏恨惡:這些已成了累着我的重擔;我都揹得膩了。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心裡恨惡憎惡;「以為麻煩」成為重擔;「便不耐煩」厭倦。惹神「心裡恨惡」是外邦拜偶像的心態。異教徒和外邦人一貫以宗教拜偶像來隱藏和支持罪惡。

    本段1114節,神厭倦虛假敬拜;話語非常嚴厲,既指外邦人拜偶像;也指以色列猶大隨異教之風拜偶像的心態和方式。所以耶路撒冷大會雅各嚴禁拜偶像、吃拜偶像之物。敬拜神有不同態度。神厭煩有口無心的朝拜者、受夠了;神悅納用心靈與誠實敬拜者。

〔話中之光〕() 人會行禮如儀,照樣犯罪。我們要遠避世俗,分清聖俗。求聖靈光照,省察自己對神的認識,學習明白敬拜聚會的本質意義,並端正態度。

 

【賽一15「 你們舉手禱告,我必遮眼不看;就是你們多多地祈禱,我也不聽。你們的手都滿了殺人的血。」

   〔呂振中譯〕你們伸開雙手來禱告,我必掩目不看你們;就你們多多禱告,我也不聽;你們的手都滿了血,〔死海古卷加上:你們的指頭滿了罪孽。〕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舉手禱告」所羅門建殿時,站著掌心朝天禱告。「手都滿了殺人的血」即或未「殺人」,內心卻懷仇恨凶殺的惡念。神閉眼不看姿態做足的禱告;也不聽故意拉長、話多而重複的祈禱,因殺人惡念;神遮眼不聽,因祂知道人敗壞狡詐。

   本段1115節)聖殿例行敬拜時,神拒絕他們獻祭儀式中除罪潔淨的血,因它使神想起他們流無辜人的血(15-17節)。神也藉著先知宣告審判以東(利十七11;來九22;卅四5;六十三1)。

  〔話中之光〕 ()徒有敬虔外表,話多而長無敬虔實際,不蒙垂聽。恨人就是殺人。主救人靈魂,去除殺人動機約壹三15)。

   (二)愛仇敵。最要紧的是彼此切实相爱,因为爱能遮掩许多的罪(太五212244路六27約 十五12彼前四8)。

 

【賽一16「你們要洗濯、自潔,從我眼前除掉你們的惡行,要止住作惡,」

   〔呂振中譯〕你們要洗澡、使自己純潔;從我眼前除掉你們行為之敗壞;要止住作惡,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洗濯、自潔......除掉...... 止住」兩對重複命令語氣詞,要求潔淨、達於聖潔;除掉罪惡、止住惡行、不再沾染汙。乃指悔改、認罪,蒙主寶血洗淨。

    「惡行......作惡」上節「你們的手都滿了血」〔死海古卷加上:你們的指頭滿了罪孽。〕」蓄意的惡行,嗜血惡貫滿盈。1115重申神所不喜悅的,並轉到本節『你們要洗濯,自潔』,揭示禮儀要注重道德良心的實質意義。

   〔話中之光()「求你洗滌我,我就比雪更白」(詩五十一7)。朝見至聖者要手潔心清。誰能站在他的聖所就是手潔心清,不向虛妄,起誓不懷詭詐的人;誰能住在你的聖山?就是行為正直,做事公義,心裡說實話的人(詩 廿四34

    (二)神要人與祂聖潔有份,是指心中的清潔。這是神管教的目的(來十二10)。

      ()神的恩典勝過審判,認罪悔改,內心順服神饒恕,在基督里才得進到至聖者前敬拜,是藉著重生的洗和聖靈的更新(多三5)

 

【賽一17「學習行善,尋求公平,解救受欺壓的,給孤兒伸冤,為寡婦辨屈。”」

   〔呂振中譯〕要學習行善;尋求公平,糾正殘暴的人,為孤兒伸冤,為寡婦辯訴。』

    〔原文字義〕「行善」做善事;「辨屈」辯護、爭訟。「解救」導正受欺壓者。

   〔文意註解〕「行善」做善事,照神律法和旨意而行(弗二10);「公平」神公平公義治理的法則;「伸冤「辨屈扶持孤兒寡婦的公平治理。

     「學習行善,尋求公平」指當政者須棄絕惡行,秉公治理;「解救受欺壓的,給孤兒伸冤,為寡婦辨屈」指照顧無依無靠的弱勢者。

      本段101749)類似,進一步糾正。審判語尖銳、極度嘲諷,此段被稱為以賽亞‘先知的妥拉’。包涵:宣召來聽(10節),責備(1115節),指示(1617節),美善對比邪惡。重申神律法,要求以色列悔改,回轉歸神,謹守遵行律法,承擔道德責任。

 〔話中之光〕()耶穌末日審判的標準,有山羊與綿羊的比喻(太廿五3146)。

        ()神照着神自己的形像造人,要人有神的公義聖潔美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邪惡違反神造人目的,我們要脫去舊人,穿上新人。才能與神同在,進祂居所,做合神心意的人(弗四2224 

 

【賽一18「耶和華說:“你們來,我們彼此辯論。你們的罪雖像朱紅,必變成雪白;雖紅如丹顏,必白如羊毛。」

   〔呂振中譯〕永恆主說:『來,我們來彼此辯訴;你們的罪雖像硃紅,必變白如雪;雖紅如丹硃,必白如羊毛。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辯論」論理辯訴;「你們的罪雖像朱紅,必變成雪白;雖紅如丹顏,必白如羊毛」朱紅和丹顏均為深紅色,經染上之後即不易褪色;雪和羊毛均形容潔白。全句乃形容我們的罪無論多重,只要我們肯悔改、認罪,神都能洗淨。

   〔話中之光〕()神發話為除眾罪汙染,雖如朱紅丹顏。必除淨到純白。要百姓效法神,改換做新人。

         ()神愛世人賜下獨生子彌賽亞基督,祂釘十架捨命成就救贖。只要信,就能因信稱義。因聖靈死而復活的大能,能將罪人變義人,舊人變新人。

 

【賽一19「你們若甘心聽從,必吃地上的美物,」

   〔呂振中譯〕你若情願並聽從,就得以喫地上的美物;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甘心」樂意聽從真心順服神的話「必吃地上的美物」得享恩福

         神控訴猶大庭審已達最後階段。為上段1017節,禮儀及道德對比,做出結論,發出指教,若聽從順服,如19節蒙福;若不聽從背逆,如20節被滅。

〔話中之光〕() 神發話目的為除眾罪汙染,其色深如朱紅丹顏;必除惡潔淨,達於潔白。我們要效法神的聖潔,我們要做神的順命兒女(彼前一14,弗四23)。

 

【賽一20「若不聽從,反倒悖逆,必被刀劍吞滅。”這是耶和華親口說的。」

   〔呂振中譯〕但你若不肯聽從,反而悖逆,就會被刀劍吞滅〔或譯:就得喫豆莢〕:因為永恆主親口說了。』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必被刀劍吞滅」喻指被外敵侵略而滅亡。

   〔話中之光〕()神的子民如果肯順服神,便能享大福;但如不順從,便要受罰而遭禍((19廿八、廿)

 

【賽一21「可歎忠信的城變為妓女。從前充滿了公平,公義居在其中,現今卻有兇手居住。」

   〔呂振中譯〕怎麼啦!她竟變為妓女阿!從前忠信可靠的都市,充滿了公平,有公義居於其中,如今竟為兇手所住了!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忠信的城」指耶路撒冷城「妓女」對神不忠,以色列是神盟約的妻,轉去拜假神偶像「充滿了公平,公義居在其中」城內居民行事謹守公平和公義的原則現今有兇手居住」現實是強暴者得勢。

   〔話中之光〕() 「忠信的城」猶大耶路撒冷乃神之所愛、眼目所顧、心思所念。以前屬神,現在離棄神即以色列的夫丈,她現在背離丈夫耶和華,違背道德良心賣淫。使神何等哀傷、悲憤。神必報仇雪恨,也必管教維護盟約婚姻,始終不渝(王下十七711;耶三811)。

    二)公平公義是神的屬性和作為,也是屬神百姓品格。對神有信有愛,就與神同行,就會謹守憐憫公義原則。

 

【賽一22「你的銀子變為渣滓;你的酒用水攙兌。」

   〔呂振中譯〕你的銀子變為渣滓,你的美酒用水攙雜。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銀子變為渣滓」喻指變成一文不值;「酒用水攙兌」喻指淡而無味。

   〔話中之光〕() 對神不忠的後果是廢棄。純銀變渣滓廢物,可丟棄不屑一顧;美酒兌水,變質變味如白水,毫無欣賞價值,可以全部倒掉。失去存在的意義。

 

【賽一23「你的官長居心悖逆,與盜賊作伴,各都喜愛賄賂,追求贓私。他們不為孤兒伸冤,寡婦的案件也不得呈到他們面前。」

   〔呂振中譯〕你的大官倔強要造反,跟盜賊作伴;個個都喜愛賄賂,追求私酬;他們不為孤兒伸冤;寡婦的案件呈不到他們面前。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賄賂」「贓私」收受受賄、貪贓營本節形容官長的貪污腐敗到極點,社會毫無公道、又缺乏憐憫同情心。2223兩節,哀嘆原本忠信的京城耶路撒冷,竟成官賊為伍。良民變匪類。

    〔話中之光〕()官長居心不軌、貪腐收賄、無心辦案,孤寡何處伸冤?神聽見哀聲為孤兒寡婦申冤,又憐愛寄居的神做孤兒的父,做寡婦的申冤者(申十十八;詩六十八5)。

 

【賽一24「因此,主萬軍之耶和華以色列的大能者說:“哎!我要向我的對頭雪恨,向我的敵人報仇。」

   〔呂振中譯〕因此主、萬軍之永恆主、以色列之大能者、發神諭說:『哎,我要向我的對頭雪恨;我要向我的仇敵報復;

   〔原文字義〕「「哎」嗐!禍哉!極度悲的感歎詞

   〔文意註解〕「我的對頭我的敵人」違背神旨、對抗神心意,與神為敵

   〔話中之光〕()違抗神命的以色列官長貴冑和權勢精英階層,抵擋真理、藐視公義聖潔的神、淪為神的對頭和仇敵。惹神震怒所發嚴厲警告,難道不也是對末世現實道德滑坡的警戒嗎?

 

【賽一25「我必反手加在你身上,煉盡你的渣滓,除淨你的雜質。」

  〔呂振中譯〕我必將手轉過去攻擊你;我必鍊除你的雜質渣滓於爐中〔傳統:如同用鹼〕,

  〔原文直譯〕「我必扳我的手對付妳,我要用鹼煉淨妳的渣滓,除去妳的雜質。」

  〔原文字義〕反手」回復,回轉,重

「煉盡」「用鹼煉淨」用鹼徹底潔淨。

  〔文意註解〕「反手加在你身上」指必受神的責打。

         「煉盡你的渣滓,除淨你的雜質」有二意:(1)指完全去除乾淨;(2)指神的管教是要我們得益處,使我們在祂的聖潔上有(來十二10)

  〔話中之光〕() 神的手仍伸不縮;且反轉重擊,定意徹底教訓懲治。

    (二)感佩神愛的管教為除罪煉凈我們的動機心思意念徹底潔淨後,好復興我們。若明白神的心意,便會痛悔受教,與聖靈的光照潔淨同工,好好操練反省自潔。

 

【賽一26「我也必復還你的審判官,像起初一樣;復還你的謀士,像起先一般。然後,你必稱為公義之城,忠信之邑。”」

   〔呂振中譯〕我必重立你的審判官、像起初一樣,重立你的謀士如起先一般;以後你就必稱為公義之城,忠信可靠的都市。』

   〔原文直譯〕「我也必恢復妳的審判官,像起初一樣,(復還)妳的謀士,如起先一般。在這之後,妳必稱為公義之城。」

   〔原文字義〕「復還」反手,回復,還原。

  〔文意註解〕「復還你的審判官,像起初一樣;你的謀士,像起先一般」:有二意:(1)預言猶太人被擄後回歸;(2)預言耶城的政治將恢復公義和智慧的原則。

        2526節同一動詞開頭,是恢複如初,再造像起先一樣。

  〔話中之光〕() 神在審判中有恩典,管教中有憐憫,責打與復興都是神手的作為。

    (二)回望過去神所造作,便可望未來,經百般試煉必有復興。因信蒙神保守,我們必得着神所預備、末世基督顯現的救恩彼前一5

 

【賽一27「錫安必因公平得蒙救贖,其中歸正的人必因公義得蒙救贖。」

   〔呂振中譯〕錫安必因公平而蒙贖救;她那些回轉的人必因公義而得救拔。

   〔原文字義〕得蒙救贖」歸正;「回轉回復,回轉,重

   〔文意註解〕「錫安」是神的心意所在。它在以賽亞書出現47次;前3929次;詩篇28次;彌迦書9次;耶利米哀歌13次。錫安是被揀選的,神賜她的榮美,在屬神的人裏面不會過去(二3,四3,八18)。因背逆受罰、荒廢毀滅必會過去。錫安必因公平得蒙救贖,其中歸正的人必因公義得蒙救贖。

        2728二節,承上啓下(賽五2430;賽六十六24):承上2526節:錫安悔改,必得救復興;啓下2931節:她背逆,導致徹底被毀。

    「得蒙救贖」神默示以賽亞,屬神百姓有美好盼望,是本章重點,和本書卷主題。

  〔話中之光〕()將來拯救的永恆盼望,卻不能抵消嚴酷現實。猶大持續自大傲慢對抗神,必導致毀滅性後果。莫要誤解神,祂要人知道,祂兒女不可將恩典看作理所當然,或恩將仇報。

    對我們啓示極大的激勵是:在不公不義的暴政下,仍可懷希望。忍耐到底必然得救。神到時候施恩典、行公義;惡人必遭報受審。這是有條件的聖約,人要回轉歸正,實行行公平公義法則,神就使歸正者得蒙救贖。

 

【賽一28「但悖逆的和犯罪的必一同敗亡;離棄耶和華的必致消滅。」

   〔呂振中譯〕但悖逆的和犯罪的必一概破敗;離棄永恆主的必致消滅。

  〔原文字義〕「悖逆的和犯罪的『悖逆』分詞作名詞「背逆的人」解;犯罪』分詞作名詞解,指「罪人」

  〔文意註解〕「悖逆「離棄耶和華特指拜偶像。接下去看29節就更明確。

12728節,承上啓下。承上2526節,把錫安悔改必得潔淨的應許;啓下2830節:接到背道離棄神必遭毀滅的審判。(22527節,宣告錫安將會被救贖,不會永遠被棄,她被神揀選,至終的榮美永遠從神而來。(3)唯有神的公平公義可以救錫安;只有喜愛公義公平治理的人,甘愿如此行,才能得蒙救贖。(4)源頭是公義憐憫的神,祂樂意審判中有恩典憐憫,留有餘種,拯救順服的餘民,等到彌賽亞來臨復興萬事。

 〔話中之光〕(一) 不要懼怕悖逆邪惡權勢,他們都必敗亡。在神眼中,凡離棄神的都必消滅。末世患難中,可以靠主平安,昂首挺胸 (約十六33,)。

    (二)人墮落拜偶像的惡根「離棄耶和華」,只靠自己拜偶像。狂妄愚昧不尋求神,必轉向信奉人手所造神祗,且自我膨脹而虛妄。(耶一16,九1314;結廿8;何四10)。

 

【賽一29「那等人必因你們所喜愛的橡樹抱愧,你們必因所選擇的園子蒙羞。」

   〔呂振中譯〕因為你們〔傳統:他們〕必因所喜愛的聖篤耨香樹而抱愧,必因所選擇的園林龕而蒙羞。

  〔原文直譯〕他們必因你們所喜愛的橡樹抱愧,你們因你們所選擇(為聖所)的園子蒙羞。

   〔原文字義〕「橡樹」高大的樹;原型簡義還有公羊、門框、柱子、強壯的

   〔文意註解〕「你們所喜愛的橡樹」拜偶像的人所喜愛獻祭給偶像之處(結六13)。「因所選擇的園子蒙羞」拜偶像者選擇那裏行淫(耶二20結六13;廿二9;林前六9)。「你們在橡樹中間,在各青翠樹下慾火攻心王上十四23;王下十六4五十七5

  〔話中之光〕() 信徒若與世俗為友,貪心爱世界,是灵性淫乱(何四6,12)

     (二)遠離神必要死亡,凡離棄神行淫神必滅絕(七十三27)

     (三)神的民因無知識而滅亡。棄掉認識神的知識,必被神棄掉,不能服事神。因為他們的淫心使他們失迷,他們就行淫離棄神,不守約束(何四6

       ()信徒若貪求肉體享樂,犯屬靈淫亂,心偏於邪,失去那向基督所存純一清潔的心(林後十一3)

 

【賽一30「因為你們必如葉子枯乾的橡樹,好像無水澆灌的園子。」

   〔呂振中譯〕因為你們必如聖篤耨香樹凋殘了葉子,必如無水澆灌的園子。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橡樹」栗樹。「必如葉子枯乾的橡樹」喻指拜偶像的人缺乏生命的能力,必然枯萎凋謝。「好像無水澆灌的園子」喻指拜偶像的人缺乏生命的滋潤,必然乾枯曠廢。《七十士譯本》橡樹譯為偶像。

       2930節,表明離棄神沒有不拜偶像的;不信造物主神,轉信被造之人及人手所造偶像,橡樹和花園。 樹林和花園是巴力及亞斯他錄偶像崇拜內容。以賽亞用橡樹作圖像多重暗示:令人聯想遍地拜偶像也象征控制慾強、自比大樹的自我崇拜。其他先知也有類似所見。(耶一16,九1314;結廿8;何四10)。

      猶大離棄造橡樹的神而拜橡樹。必惹神怒,必蒙羞。先知預警猶大,結局如乾樹和無水園子被焚燒。

   〔話中之光〕()無神論認為不信神,神就不存在;無知無畏,可以膽大妄為,實質是迷信自我。不信神,必拜物拜人,也拜假神,失去道德良心,必惹神震怒而蒙羞。唯獨造物主配得敬拜(羅一28)。

 

【賽一31「有權勢的必如麻瓤,他的工作好像火星,都要一同焚毀,無人撲滅。」

   〔呂振中譯〕有權勢的必如麻絲屑,他所作的工好像火星;二者都必一概焚燬,沒有人能撲滅。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麻瓤」亞蔴的短纖。有權勢的必如麻瓤」仗勢欺人的惡人,必如易燃的麻瓤,將被焚毀。「他的工作好像火星」惡人所行惡事,必如火星一觸即燃,惡人與惡事就要同歸於盡。

   〔話中之光〕()神乃烈火。人的權勢如抽離生命的麻瓤,仗勢欺人如沾火星迅即焚毀。神大發威嚴,推翻那些起來攻擊神的;神發出烈怒如火,燒滅他們像燒碎秸一樣 (來十二29十五7)。

         ()信徒必經火的試煉而煉凈,歸正領袖必重建公平治理,錫安恢復為公義之城,必將經歷神的信實得蒙救贖。

         ()我們從所得默示得知:神毀滅人自傲大樹,卻為將來復興留下樹根。「樹不子卻仍存留,這聖潔的種類在國中也是如此」(六13)。先知從靈眼看見:永恆君王彌賽亞國度有公義的治理,榮耀永存。

 

叁、靈訓要義

 

認識神

一、認識神乃是神的心意。認識神和榮耀神乃是人生目的(3節;約十七3

    二、認識以色列的至聖者(1531

    三、認識神僕先知以賽亞(1

    四、百姓重罪惹神怒受罰(23 49

    五、神召百姓悔改的勸誡(1619

    六、將來拯救的榮耀盼望1531

 

【神是以色列的聖者

    一、神是以色列的聖者、大能的至聖者(4;賽六)

    二、造物主超越被造界:榮耀、聖潔、公義、全能(23

    三、掌管天地、獨行奇事(23

    四、全知全能的救主(23

    五、公義恩慈的父神(23

    六、摯愛以色列的丈夫(16

    七、恩憐憫體貼的醫者(29

 

神百姓雅各家的罪

    一、犯罪的國民離棄,藐視以色列的聖者,與他生疏,往後退步(24節)

    二、擔著罪孽的百姓,屢次悖逆(25節)

    三、行惡的種類,所多瑪的官長和蛾摩拉的百姓(210

    四、敗壞的兒女,不認識父,不留意聽,不順從呼召(24

    五、離棄丈夫的淫婦,轉隨外邦拜偶像(29

    六、諱疾忌醫病患愚昧拒絕醫治(29

    七、徒有虛表的敬拜、過分虛偽的宗教(1115

 

神厭惡外表敬拜的宗教儀式

    一、獻祭無益、神受夠公綿羊肥畜脂油神不悅公牛羊羔公山羊血(11節)

    二、心浮氣躁、有口無心來敬拜,等同踐踏神的院宇(12節)

    三、虛浮供物、月朔安息日大會,為神所惡犯罪守聖會,神也不容(13

    四、月朔節期,神恨惡,厭煩(14

    五、舉手禱告,神遮眼不看;多話祈禱,神也不聽;皆因惡行滿貫15

 

神要百姓悔改,祂必行拯救

     一、洗濯、自潔,除掉惡行,止住作惡(16

     二、學習行善,尋求公平,解救受壓,為孤兒寡婦伸冤辨屈17

     三、罪雖像朱紅,必變成雪白;雖紅如丹顏,必白如羊毛(18

     四、若甘心聽從,必享美福(19

     五、若不聽從,反倒悖逆,必遭毀滅(20

     六、神要祂兒女聽訓誨45

1)            不要犯罪擔罪,不要行惡,乃要行善14節)

2)            不要離棄藐視神,乃要親近敬畏神14節)

3)            不要生疏後退,乃要進到神前,求父神仰臉光照施恩憐憫14節)

4)            省察有否屢勸不聽?有無深藏未露、隱而未現的罪5

5)            神要人痛悔(11節;詩五十一16~17;六十六18

6)            神要人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神同行(彌 六8

 

神僕先知以賽亞

     一、順服呼召得默示見榮耀(1

     二、忠心服事六十年猶大四王,長達半個世紀(1

     三、遵主旨意命名二子、勇敢攜子見王(3;八3)

     四、放棄貴冑身份、受教於王室、在宮廷服事、忠於神對抗貴族政治(1節)

     五、承傳希伯來傳統智慧文化典範(1;卅七~卅九

 

神審判與恩典、拯救的榮耀命定

     一、本書默示主題,即以賽亞名字(1

     二、彌賽亞再臨的榮耀命定 (1, 18202428

 

── 周安娜(Anna M. Zhou)

         郵址: azsee2003@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