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賽亞書第二章註解 壹、內容綱要 【現今的審判,將來命定的榮耀】 一、引言:現今審判與將來榮耀(1節) 二、以色列榮耀的命定(2~4節) 三、雅各家要來尋求神(5節) 四、神擊打全地,休靠世人(6~22節) 1. 外邦風俗充斥(6~11節) 2.主除狂妄、唯主為尊(12~17節) 3.主廢偶像,休靠世人(18~22節) 貳、逐節詳解 【賽二1】「亞摩斯的兒子以賽亞得默示,論到猶大和耶路撒冷。」 〔呂振中譯〕「亞摩斯的兒子以賽亞得見了異象論到猶大和耶路撒冷所說的話。」 〔原文字義〕「得默示」從神領受異象;「得」看、察覺,與一1動詞不同。 〔原文直譯〕「這是亞摩斯的兒子以賽亞所見,論到猶大和耶路撒冷」的事。 〔文意註解〕「亞摩斯」強壯的;「以賽亞」耶和華拯救,乃是本書卷主題。 二1與一1同為標題和引言,見神的心意集中於「猶大和耶路撒冷」即:錫安和大衛家。本節是二~十二章前言,亦作二~四或二~五章標題,因神的新信息從第六章開始;也作二~十二章标题,因十三章另有新标题。 一~十二章記述對於猶大和耶路撒冷的訓誡和預言。 〔話中之光〕(一)重述本卷開篇標題,宣告耶和華拯救的福音。
(二)我們是否隨著以賽亞體驗,從靈眼望見神默示彌賽亞基督國度的奇景:現今審判之後,那日將有的榮耀。神必拯救「猶大和耶路撒冷」即錫安和大衛家,神的民和以色列家。 (三)現時猶大耶路撒冷雖受重罰,但復興之日定會来到。本節為百姓點燃盼望,我們的心情是否與先知論述起伏共鳴?是否聆聽勸諭:勿靠世人,脫離偶像崇拜,竭力追求聖潔,名錄於生命册。 【賽二2】「末後的日子,耶和華殿的山必堅立,超乎諸山,高舉過於萬嶺,萬民都要流歸這山。」 〔呂振中譯〕「在末後的日子,永恆主之殿的山必堅立於萬山之頂,必高崇過眾岡陵;萬國都必流歸於這山。」 〔原文字義〕「末後」末了結局;「山」山嶺;「堅立」堅固立定;「超乎」極上高處;「嶺」山巒。 〔文意註解〕「流歸」流動歸向,聚光永照。「末後的日子」今世將來的末後時日,主耶和華再臨,建立彌賽亞國度。
「耶和華殿的山」錫安山即聖山、聖殿山(代下卅三15;詩一百卅二13;彌四2),亦稱大衛城(撒下五7)即耶路撒冷(賽十32;耶三14;詩四十八1)。 「山……嶺」 國權;「諸山……萬嶺」萬邦列國的政權;「這山」耶和華殿的山,錫安山,大衛城,耶路撒冷;「立」君王就職登基;「堅立」設立堅固國權; 「超乎諸山,高舉過於萬嶺」重要性和意義都顯著超越萬國政權。「萬民都要流歸這山」萬族萬民心所想往、全力奔流,歸順彌賽亞基督的光明國度。 〔話中之光〕(一)主同在的永恆居所就是天堂;至高神掌權的地方就是神國;耶和華真神所在,就是萬有的中心。 (二)
神所在的彌賽亞基督國度,在萬民中有超越的地位。 (三)主耶和華堅立彌賽亞國權,受膏者基督以公義治理萬民。「我已經立我的君在錫安我的聖山上了。」「我的君」受膏者就是聖子基督耶穌,祂是永恆君王治理全地(诗二6;太廿八18)。 (四)彌賽亞是統管萬有的主宰,是萬王之王,萬主之主(腓二9~10;來一1;启十九16)。 (五) 聖山锡安象征永遠的公義与王權。萬民奔流歸向耶和華的聖山;我們向山舉目;主使我們穩行在高處(诗一百廿五1;一百廿一1;哈三19)。 (六)主耶和華在人類歷史掌權(但五21)。 【賽二3】「必有許多國的民前往,說:“來吧!我們登耶和華的山,奔雅各神的殿;主必將他的道教訓我們,我們也要行他的路。因為訓誨必出於錫安;耶和華的言語必出於耶路撒冷。”」 〔呂振中譯〕「必有許多外族之民要前來,說:『來,咱們來上永恆主的山〔死海古卷無「到永恆主的山」〕,來登雅各之神的殿;好讓他將他的道路指教我們,使我們行他的路徑;因為教訓必出於錫安,永恆主的話必出於耶路撒冷。』」 〔原文字義〕「雅各神的殿」聖殿。 〔文意註解〕「必有許多國的民前往」類似2節「萬民都要流歸」;「雅各神」以色列的神;神與雅各立約,賜他名以色列(創卅二28);各國都要來尋求「他的道,…他的路」;「訓誨」即「耶和華的言語」神的律法,祂的話、神的道、神的真理(詩一;八十六11)。 〔話中之光〕(一) 以賽亞領我們預見基督國度來臨,萬族萬民必尋求歸向神。 (二)我們「乃是來到錫安山,永生神的城邑,就是天上的耶路撒冷;那裡有千萬的天使」。我們奔雅各神的殿,萬國禱告的殿(來十二22;五十六7)。 (三)今世信徒進入到基督裏面,歸於耶和華獨一真神。神的訓誨出自耶路撒冷,也指福音真理紮根在元首基督的教會。 (四)奉基督的名傳悔改赦罪的道,從耶路撒冷起直傳到萬邦,傳揚基督的福音,恩澤萬邦(路廿四47)。 (五)教会是真理的柱石和根基,作為神話語的管家,福音奧秘的執事,見證基督。必吸引慕名基督真道的人來歸主(提前三15) 。 (六)聖靈充滿的教會,豐富供應神的話語和訓誨,領受基督真道,聽道而行道。求神將祂的道指教我們,我們要照祂的真理行;求主使我們專心敬畏主的聖名(詩八十六11)。
【賽二4】「他必在列國中施行審判,為許多國民斷定是非。他們要將刀打成犁頭,把槍打成鐮刀;這國不舉刀攻擊那國,他們也不再學習戰事。」 〔呂振中譯〕「他必在列國之間行審判,為許多別族之民斷定是非;他們必將刀打成犁頭,把矛打成鐮刀;這國不舉刀攻擊那國;大家都不再學習戰事。」 〔原文字義〕「犁頭」犁溝破土的金屬犁頭;「鐮刀」修剪枝葉用的刀。 〔文意註解〕「施行審判……斷定是非。」責備評判、判斷是非;並非指末日審判。 二2~4與彌四1~3經文雷同。(1)先知得默示看見千禧年和平景象。在列國和萬民中,耶和華神施行評判審理、斷定是非。不需用戰爭報複擺平。(2)實現與神和好、與人和好。天下太平無事,不再備戰,無需學戰事。 〔話中之光〕(一) 千禧年天下太平,猶太人回歸家園,恢復神選民身份和神兒女的地位,與神同工,看守治理新天新地。 (二)人類歷史結束前假牧師與假教師的虚假宗教猖獗盛行,背道的敵基督逼迫世人都接受虚假宗教(帖前五1~5;启十三11~17)。 (三)神原來揀選以色列人做祂持守恩言和救恩的器皿。因以色列背道拒绝,將由遵行神旨意,心受割禮的真以色列人,將神的訓誨和基督福音傳到地極。 【賽二5】「雅各家啊,來吧!我們在耶和華的光明中行走。」 〔呂振中譯〕「雅各家阿,來!我們來在永恆主的光中行!」 〔文意註解〕「先知以賽亞第一個呼籲是5節:「在耶和華的光明中行走。」第二個呼籲是22節:「休要倚靠世人。」 5節,承接上文1~4節光明景象,先知呼籲悔改回轉。轉下文6~22節,需要回轉的原因,要對付以色列拜偶像惡行。末後日子,轉化歸神的外邦勸勉以色列靈性回歸神。不僅相勸:「來吧!在耶和華的光明中行走。」並為以色列後代懇求,同享臨在錫安的基督光輝和榮耀。 6~22節,講述神百姓背道可怕景象,因而傳神命令「在光明中行走」。他們若轉眼仰望彌賽亞真光,就脫離黑暗得入愛子光明國度。「 因我們神憐憫的心腸,叫清晨的日光從高天臨到我們, 要照亮坐在黑暗中死蔭裡的人,把我們的腳引到平安的路上。」(路一78~79) 〔話中之光〕(一) 以赛亞呼籲選民歸向神,也是外邦歸神以後,轉過頭來挑戰呼籲神的子民以色列回歸耶和華神。
(二)在耶和華的日子,拜偶像者必受審判忽然滅亡。唯有尋求神的必得生存 (摩五1~9) 。 (三)「在耶和華的光明中行走」就是在彌賽亞的光中。基督的光 是照亮外邦人的光,又是以色列民的榮耀(路二32)。
(四)先知預言未來連外邦都爭相要來追求上帝的信仰,以賽亞藉著轉歸神的外邦人,呼喊已離棄神的以色列回到神的路上。「看哪,黑暗遮蓋大地,幽暗遮蓋萬民,耶和華卻要顯現照耀你,他的榮耀要現在你身上。」(賽六十2) (五)呼召我們做光明之子,行在光中。「從前我們是暗昧的,但如今在主裡面是光明的,行事為人就當像光明的子女」。叫我們的眼睛得開,從黑暗中歸向光明,從撒旦權下歸向神;又因信主,得蒙赦罪,和一切成聖的人同得基業(弗五8;徒廿六18;西一12~14)。 【賽二6】「耶和華,你離棄了你百姓雅各家,是因他們充滿了東方的風俗,作觀兆的,像非利士人一樣,並與外邦人擊掌。」 〔呂振中譯〕「因為他〔你〕擯棄了他〔你〕的人民,是因為他們充滿了占筮〔從東方〕和算命、像非利士人一樣,並且跟外族人拍掌交易。」 〔原文字義〕「作觀兆的」看星相,用占卜巫術的巫師。 〔文意註解〕「東方的風俗」原文「東方」指兩河流域及其宗教習俗;「「擊掌」成交擊掌以示立約、與外邦結盟和擔保都是外邦習俗(廿二26,箴六1;王下十六7)。 6~22節,5節呼籲回轉,因「耶和華...」(原文)「祢離棄了」。神任憑百姓偏行己路。本節起到結尾大轉折,揭示上節先知命令悔改,是因雅各家「象非利士人一样」;隨從外邦風俗並與之結盟;犯下背棄神靠世人拜偶像的大罪(撒上六2,王下一2)。 觀兆、巫術、拜偶像是外邦操縱所設假神來交鬼掌控國運和人的安危發達。摩西在西乃山從神領受兩塊法板,頒布十誡命百姓遵守,交托依靠真神。故此以色列嚴禁觀兆、巫術、拜偶像。以色列先祖聽耶和華的話、信靠獨一真神。然而,歷史上常處在敬拜神,還是隨外邦拜偶像的屬靈爭戰中(利十九26,申十八9~14)。 3與6兩節的強烈對比有三:(1)外邦列國到耶路撒冷學習神的道路;對比雅各家羨慕充滿東方風俗。(2)神被高舉,滿有平安;對比人被高舉,偶像充斥,恐懼而求外邦做靠山。(3)信靠獨一真神,以色列的神;對比轉向外邦,默認各種偶像假神。 〔話中之光〕(一)神百姓雅各家被神離棄。因他們宗教道德觀念敗壞,離棄神,依靠人類,充滿東方風俗,觀兆、占卜、算命、與外邦結盟。 (二)神告誡以色列人不可與外邦人往來相通,因他們必誘惑百姓的心去隨從他們的神(王上十26)。 (三)然而以色列竟離棄神,侍奉別神,所以神我不再救他們。神質問以色列,「我怎能赦免你呢?你的兒女離棄我,又指著那不是神的起誓。」(士十13;耶五7) (四)神所要的是祂百姓的交託信靠,並實行公義、好憐憫,和公平治理。 【賽二7】「他們的國滿了金銀,財寶也無窮;他們的地滿了馬匹,車輛也無數。」 〔呂振中譯〕「他們的國滿了金銀,其財寶無窮;他們的地滿了馬匹,其車輛無數。」 〔原文字義〕「他们的国……他們的地……」猶大國,烏西亞王治下。 〔文意註解〕「他們的國滿了金銀,財寶也無窮;他們的地滿了馬匹,車輛也無數。」先知描述烏西雅王時期的繁榮昌盛景象,到處是金銀財寶,戰車馬匹無數。 財富給猶大人帶來物質主義,注重物質是拜物主義。貪慾就是拜偶像。(西三6) 〔話中之光〕(一)神的律法要求:坐王位的要誦讀神的律法;禁止積金銀、買車馬和多立嬪妃;不要像所羅門「他的妃嬪誘惑他的心去隨從別神」而心偏於邪,貪慾財富、貪戀女色、擴軍備戰而遠離神(申十七16~17;王上十26~十一8)。 【賽二8】「他們的地滿了偶像,他們跪拜自己手所造的,就是自己指頭所作的。」 〔呂振中譯〕「他們的地滿了偶像;他們敬拜自己的手所造的,自己的指頭所作的。」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偶像」虛無之物;馬匹多從埃及進口,迦南地不產馬匹;
「車輛」戰車,古代雙輪戰車。先知進一步描述猶大百姓製作偶像、到處充斥自製的偶像,從東方風俗模仿外邦拜偶像。猶大王亞哈斯向外邦複制邱壇圖,為在京城拜偶像。他們離棄神,造巴力神像,献人經火祭给異教假神,在耶路撒冷各處修築給偶像燒香的邱壇,在所羅門設立銅祭壇的聖殿院裏,築起異教祭壇(代下廿八2~4,23~25;王下十六10~14)。 8節連接6~7兩節。7~8節希伯來文接續詞有“并且”及“即使如此”之意,表示對比。百姓因神的恩典享受富饒,貪圖更多,而拜偶像。猶大此種惡行引人想起: 但耶書崙漸漸肥胖,粗壯,光潤,踢跳奔跑,便離棄造他的神,輕看救他的磐石(申卅二15)。 〔話中之光〕(一) 不敬拜神,就拜自己手所造的。到最後仍旧不悔改自己手所做的,还是去拜鬼魔和那些不能看、不能听、不能走,金、银、铜、木、石的偶像(啟九20)。 (二)敬拜自己的手所造的,自己的指頭所作的,都為抬高自己。也包括用各種贖罪卷,造廟宇、捐門檻、修橋鋪路,為積功德,來逃避神的忿怒,免下地獄。 (三)新教改革家加爾文說,人自造偶像永不歇息;人心像不停工的偶像作坊,人腦不斷為罪找藉口。人造偶像之虛偽。 (四)「他們的偶像是金的銀的,是人手所造的。有口卻不能言,有眼卻不能看,有耳卻不能聽,有鼻卻不能聞,有手卻不能摸,有腳卻不能走,有喉嚨也不能出聲。造他的要和他一樣,凡靠他的也要如此。」(詩一百十五2~8)。 (五)榮耀不可歸給人。「耶和華啊,榮耀不要歸於我們,不要歸於我們,要因你的慈愛和誠實歸在你的名下!」榮耀也不可歸給被造之物(詩一百十五1)。 【賽二9】「卑賤人屈膝,尊貴人下跪,所以不可饒恕他們。」 〔呂振中譯〕「卑賤人俯首屈抑,尊貴人降低;你不要高舉他們。」 〔原文直譯〕「卑賤人屈膝,尊貴人下跪」原文直譯「人就屈膝,人人下跪」。 〔原文字義〕「卑賤人」和「尊貴人」泛指人類, 〔文意註解〕「卑賤人」和「尊貴人」即男女有别的两類,前者指男性,後者指女性,被視為比後者更高貴;诗四十九2的上流(上層)下流(底層)原文一樣。這裏指人類不分貴賤或男女,都在神面前降卑。
6~9節,問題根源是靠己不靠神,導致神審判。到那日,神必剪除馬匹,毀壞車輛……除滅城邑,拆毀一切的保障。 7~9節,描述
雅各家追隨外邦,重金銀財富,靠兵車戰馬,失去道德良心崇拜偶像。他們背道離棄神,就自取羞辱被神離棄。「不可饒恕他们」因不肯悔改,不求神饒恕。 〔話中之光〕(一) 12節,在萬軍耶和華降罰的一個日子,過了宽限期,後悔來不及(何十三14;来九 28)。 (二)神是輕慢不得的。神宣告「又必除掉你手中的邪術,你那裡也不再有占卜的。我必從你中間除滅雕刻的偶像和柱像,你就不再跪拜自己手所造的。我必從你中間拔出木偶,又毀滅你的城邑。」因為世人雖然知道神,卻不當做神榮耀他,也不感謝他,他們的思念變為虛妄,無知的心就昏暗了(太六7;彌五10~14;羅一21) 。 (三)耶和華永永遠遠為王,外邦人從他的地已經滅絕了。狂妄自大者,那日必降卑(詩十16)。 (四)耶和華神「為千萬人存留慈愛,赦免罪孽、過犯和罪惡;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出卅四7) (五)今日世俗影響教會,當儆醒謹防世俗物質主義、崇拜領袖權威、迷信謊言、推崇成功神學;切勿離棄神而被神離棄,而「不可饒恕」。應當趁有今日,及時悔改。「因為主說,“在悅納的時候,我應允了你;在拯救的日子,我搭救了你。”看哪,現在正是悅納的時候!現在正是拯救的日子!」(林後 六2) 【賽二10】「你當進入岩穴,藏在土中,躲避耶和華的驚嚇和他威嚴的榮光。」 〔呂振中譯〕「當那日子人的驕傲眼目必降低,人們的高傲必屈抑下來;惟獨永恆主被尊為崇高。」 〔文意註解〕「驚嚇」驚慌、恐懼;10節與19節同。「進入岩穴,藏在土中」以色列人受驚時躲入洞穴(撒上十三6)。 〔話中之光〕(一) 神威嚴的榮光,人不能承受,因神乃烈火。墮落不潔的人無法在聖潔威榮之神的面光中存活(出卅三20;來十二29)。 (二)從始祖亞當背逆起,人就怕見神,躲避神的忿怒與審判。「膽怯的、不信的、可憎的、殺人的、淫亂的、行邪術的、拜偶像的和一切說謊話的,他們的份就在燒著硫磺的火湖裡,這是第二次的死。」(啓廿一8)
(三)我們靠基督十架寶血遮蓋除罪,得親近神。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信耶穌有永生,不信耶穌得不著永生,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約三36;可十六16)。 (四)萬軍之耶和華說:「那日,我必從地上除滅偶像的名,不再被人記念,也必使這地不再有假先知與污穢的靈。」(亞十三2)
【賽二11】「到那日,眼目高傲的必降為卑,性情狂傲的都必屈膝,惟獨耶和華被尊崇。」 〔呂振中譯〕「你要進入碞洞,藏在土穴中,去躲避永恆主之可畏懼、和他威嚴之榮光。」 〔文意註解〕「那日」即12節「萬軍耶和華降罰的一個日子」;「到那日,眼目高傲的必降为卑,性情狂傲的都必屈膝,惟独耶和华被尊崇。」11節與20節類似。「那日」神降罰、報仇、審判之日,一切高傲狂妄,藐視耶和華獨一真神的都必降卑,向神屈膝跪拜。 〔話中之光〕(一) 耶和華的日子臨到,必發烈怒,使地荒涼,從其中除滅罪人。「因耶和華有報仇之日,有報應之年」。(十三9;卅四8) (二)到那日,世人都「要知道耶和華是神!祂必在外邦中被尊崇,在遍地上也被尊崇。」(詩四十六10) 【賽二12】「必有萬軍耶和華降罰的一個日子,要臨到驕傲狂妄的,一切自高的都必降為卑;」 〔呂振中譯〕「因為萬軍之永恆主必有一日要攻擊一切驕矜高傲的,一切自抬自高〔傳統:降低〕的;」 〔文意註解〕「萬軍耶和華降罰的一個日子」即「耶和華大而可畏的日子」(珥二31)、「耶和華的日子」(珥一15;二1,11,三14) 即「那日」(珥二2,珥三1,18)、「那些日子」(珥二29)、也即「那時候」(珥二29)。均指神降罰和審判來臨的日子。那時巴比倫將来征服猶大;與耶穌預言基督再来前的災難頻繁加重相似。(太廿四2~7) 「耶和華的日子」神干預人類歷史。那時神对以色列及列國施行审判。預言末世大審判是舊約末世論重點,「在那日,天被火燒就銷化了,有形質的都要被烈火熔化。」(彼後三12)
「萬軍耶和華降罰的一個日子」是神忿怒傾倒的日子。神要向惡貫滿盈的族類降罰施行審判。祂審判以色列(摩五18),猶大和耶路撒冷(哀二22;结十三5;番一7,14,18;二2,3;亚十四1),巴比倫(十三6,9),埃及(耶四十六10;结卅3),以東和外邦列國(俄15)的時候,是他們臨到“耶和華的日子”,也是基督第二次降臨施行審判的預表(帖前五2~9;彼後三10;賽卅四8;珥一15,二1,11,三14;亚十四1;瑪四5)。舊約預言「耶和華的日子」也預言世界末日主必再來。耶稣為耶路撒冷哭泣,預言其毁灭;也預言祂再來的末世災難臨近。 「要臨到驕傲狂妄的,一切自高的都必降為卑。」驕傲出自墮落天使撒旦,就是背叛神,与神为敌并欺壓百姓。「驕傲在敗壞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箴十六18)。
10~12節,驕傲狂妄的人榮耀被造物,包括自己和被人製造的偶像;卻不榮耀神,結局是受羞辱、被棄絶。 〔話中之光〕(一) 人生要有得救的智慧,就會轉離世俗,歸向神;渴慕認識主、敬畏專愛主、順服信靠神;愚妄人藐視智慧,不聽訓誨。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箴一7)。 【賽二13】「又臨到黎巴嫩高大的香柏樹和巴珊的橡樹;」 〔呂振中譯〕「要攻擊利巴嫩高而昂的香柏樹,和巴珊的橡樹;」 〔原文字義〕「利巴嫩」潔白之意。 〔文意註解〕「香柏樹」生於以色列北邊的樹木茂盛之地;「香柏木」用作潔淨禮與建築原料(利十四14,51;撒下五11,七2
);「巴珊」多結果實的。位於約旦東部山嶺可見橡樹。 神降罰「又臨到黎巴嫩高大的香柏樹和巴珊的橡樹;」因這些是驕傲狂妄之人和外邦偶像,他們常自比為這類高大的树;審判之日大樹被砍焚燒,遍地荒涼(十四8;结卅一3~14;但四10~23;亚十一1~2)。 〔話中之光〕(一) 愚妄人引以為傲的偶像,用以自比的高大樹木,在審判來臨之日都必歸於無有。 【賽二14】「又臨到一切高山的峻嶺;」 〔呂振中譯〕「攻擊一切高山,一切巍峨的岡陵,」 〔文意註解〕「神降罰「又臨到一切高山的峻嶺;」 13~14兩節,以大树及高山峻岭自比的领袖和百姓,無法逃避審判臨到,他們和所拜偶像都必被摧毀。 〔話中之光〕(一) 照樣人引以為傲且自比的高山峻嶺,及一切偶像,在神降罰的日子,都必歸無有。 【賽二15】「又臨到高臺和堅固城牆;」 〔呂振中譯〕「一切高聳的譙樓,一切高不可扳的城墻;」 〔文意註解〕「原文「一切」高臺,「一切」堅固城牆,和合本沒翻出「一切」。 〔話中之光〕(一) 高臺和堅固城牆和一切高大堅固之物,因可抵禦敵兵,人拿來自誇,看作偶像,作為藉口不依靠神,都必在審判之日毀滅。
【賽二16】「又臨到他施的船隻,並一切可愛的美物。」 〔呂振中譯〕「攻擊他施一切的船隻,一切可喜愛的華艇。」 〔原文字義〕「他施」黃色的碧玉,指的是「西班牙」。 〔文意註解〕「他施的船隻」當時(主前700-800年)大型商船可航行到西班牙,原文是「他施一切的船隻」。「可愛的美物」悅人眼目的圖景或豪華船艦。 〔話中之光〕(一)人類為自己能做出的豪華舒適的航海船艦,成為悅人眼目的物件,作為引以為傲的成就,用來自誇並膜拜。災難臨到時,都必焚毀。 【賽二17】「驕傲的必屈膝,狂妄的必降卑。在那日,惟獨耶和華被尊崇。」 〔呂振中譯〕「人的驕傲必屈抑下來,人們的高傲必降為低微;惟獨永恆主在那日必被尊為崇高。」 〔文意註解〕「驕傲的……狂妄的」類同11節。17節,再次强调了惩罰驕傲者的信息。蒙羞受辱,將是在思想和行動上違背至高神旨意的人的最終命運。 12~17節, 不僅以色列人自高,對抗神必要降卑;每個抬高自己的人,都必要降卑。神來清算的日子沒人知道,祂阻擋狂傲人,不信靠祂必蒙羞。 以賽亞用自然界被造物,以及人手所造的,比喻人的驕傲或狂傲(一30;六13; 九10; 十33~十一1;四十四14;六十16)。 〔話中之光〕(一)「惟獨耶和華被尊崇。」唯尊崇耶和華為聖,因獨有祂是造物主,是統管萬有的主宰。耶和華是獨一真神,是揀選雅各家的神。「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我必在外邦中被尊崇,在遍地上也被尊崇。」(詩四十六10~11) 【賽二18】「偶像必全然廢棄。」 〔呂振中譯〕「眾偶像必全都過去。」 〔原文字義〕「偶像」人心敬拜對象, 〔文意註解〕「偶像」源於法語外邦神pagan
god,希臘文:「水中倒影」。「偶像必全然廢棄。」真神面前,偶像必歸於無有。 18節是12~17節這段的結論。敘述神一旦顯現造成的最大影響,就是暴露被人捧為偶像的一切受造物的虛無渺小、愚蠢可笑;這18節自然接續到末段18~22節,神興起顯現的直接效果。 〔話中之光〕(一)真神一旦顯現,人心膜拜的一切偶像都無可逃遁,顯露必廢棄的真相。 【賽二19】「耶和華興起使地大震動的時候,人就進入石洞,進入土穴,躲避耶和華的驚嚇和他威嚴的榮光。」 〔呂振中譯〕「永恆主起來、使地戰抖時候,人必進入碞洞,進入土穴,去躲避永恆主之可畏懼、和他威嚴之榮光。」 〔原文字義〕「驚嚇」見11節。 〔文意註解〕「石洞……土穴」見11節。 〔話中之光〕(一)獨一真神造物主顯現之時,一切相形見絀。人躲進洞穴藏身,耶和華威嚴榮光使之驚恐萬狀。這是因為他們中了撒旦詭計,想要與神平起平坐,自稱為神,自己用手制造偶像來膜拜,而不信從親自召他們的,救他們出埃及的,與他們先祖立約的神。
(二)他們想要成為神並制造假神,反使他們愚拙,失去原有神所賜,比天使小一點的尊嚴。且與神為敵為仇,成為驚嚇,因神為審判他們的背道而來,為滅除與神為敵的人而來,他們膽戰心驚,毫無招架之力(24節;詩四十六11)。 (三)紀念尊崇與他們立約的神,就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降服於造物主和自己的救主,敬畏神、親近神,做神兒女,親密相交。耶和華是我們的力量、我們的避難所、和我們患難中隨時的幫助。「地雖改變,山雖搖動到海心,其中的水雖匉訇翻騰,山雖因海漲而戰抖,我們也不害怕。」(詩四十六1) 【賽二20】「到那日,人必將為拜而造的金偶像、銀偶像,拋給田鼠和蝙蝠。」 〔呂振中譯〕「當那日子、人必將他們為自己所造去敬拜的銀偶相金偶相拋給挖窩的田鼠和蝙蝠,」 〔原文字義〕「田鼠」田地裏的鼠類。 〔文意註解〕「到那日,人必將為拜而造的金偶像、銀偶像,拋給田鼠和蝙蝠。」以賽亞用諷刺和反諷筆法,將人拿金銀自製,用來膜拜、視為珍寶的偶像,並列於渺小不潔的齧齒類動物「田鼠和蝙蝠」,令人鄙視、頓生厭惡之感。「為拜而造」實在是揭穿目的與行動關聯的生動短語。 〔話中之光〕(一)先知受感,靈裏得見末世景象。他寫出拜偶像的實質及嚴重後果。自封為神,自造偶像,何等愚昧、荒唐可笑。更見福音之真實可貴。
(二)偶像及拜偶像之人所求結局,就是偶像的歸宿地。兩者被丟棄在同一個地方。不可隨世俗潮流拜偶像,快來認識獨一真神,悔改信福音。 【賽二21】「到耶和華興起使地大震動的時候,人好進入磐石洞中和岩石穴裡,躲避耶和華的驚嚇和他威嚴的榮光。」 〔呂振中譯〕「以便永恆主起來使地戰抖時人好進碞隙,入岩罅,去躲避永恆主之可畏懼、他威嚴之榮光。」 〔原文字義〕「驚嚇」見11、19節。 〔文意註解〕「石洞……土穴」見11、19節。 〔話中之光〕(一)本節顯明耶和华对狂妄自高之輩的羞辱懲罰。「「天上的星辰墜落於地,如同無花果樹被大風搖動落下未熟的果子一樣。 天就挪移,好像書卷被捲起來,山嶺海島都被挪移,離開本位。地上的君王、臣宰、將軍、富戶、壯士和一切為奴的、自主的,都藏在山洞和巖石穴裡,向山和巖石說:「倒在我們身上吧!把我們藏起來,躲避坐寶座者的面目和羔羊的憤怒,因為他們憤怒的大日到了,誰能站得住呢?」(啟六12~17) (二)躲避審判和可怕末世大災難最好的辦法,就是珍惜今日的機會,來尋求神,逃進萬軍之耶和華神的榮光裏,投靠在祂大能的膀臂之下得蒙保守和護庇。 (三)因為還有一點點時間,那要來的就快來了,並不遲延。主看千年如一日,一日如千年。主所應許的審判日及救贖日尚未成就,有人以為是耽延,其實不是耽延,乃是寬容我們。主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得救(來十37;彼後三9)。 【賽二22】「你們休要倚靠世人,他鼻孔裡不過有氣息,他在一切事上可算什麼呢?」 〔呂振中譯〕「你們對世人可要罷休了;他不過有氣息在鼻孔裏罷了;他可算得甚麼?」 〔原文字義〕「休要」停止、中止,命令語氣;
「算」被看作。 〔文意註解〕「我們也不尊重他」與賽五十三2的「尊重」同字。「可算甚麼呢」算得了甚麼呢。 22節,先知第二個勸勉「你們休要倚靠世人」也是5~22節這段的總結。 「休要倚靠世人」是真正的要點和警戒。而且這一句就完全而有效地概括從6~22節一切論述,並進入賽三1~四1的具體詳盡的陳述。 5~22節,這段開始的5節是第一個勸勉「雅各家啊,來吧!我們在耶和華的光明中行走。」呼召回到神的光中,遵行神的道,是正面的勸勉。 22節,結束就如開始的5節,也是勸勉。22節是從負面來勸勉。第二個勸勉「你們休要倚靠世人,」人從耶和華神創造而來。人算不得什麼,是神吹的一口氣。那口氣一斷,人就死了歸回塵土,他的打算就消失了(創二7,27;詩一百四十六4)。 〔話中之光〕(一)拜偶像是依靠人的必然結果。人藉著偶像發揮想像,“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人的詭詐是藉拜偶像,棄絕真神,高抬自己,內心造偶像,找藉口離棄神,依靠人自己。
(二)他鼻孔裡不過有氣息,他在一切事上可算什麼呢?」那口氣一斷,就必歸於塵土。我們當每時每刻依靠神,「神是我們的避難所。下流人真是虛空,上流人也是虛假,放在天平裡就必浮起,他們一共比空氣還輕。」(詩六十二9)
(三)「人算什麼,神竟認識他?世人算什麼,神竟顧念他?」「人算什麼,神竟看他為大,將他放在心上。」「人算什麼,你竟顧念他?世人算什麼,你竟眷顧他?你叫他比天使微小一點,並賜他榮耀尊貴為冠冕」。(詩一百四十四3;伯七17;詩八4~5;
來二6)
(四)我們要全心信賴耶和華神,以雅各的神為幫助,仰望耶和華他神的,這人便為有福!「不要倚靠君王,不要倚靠世人,他一點不能幫助。 他的氣一斷,就歸回塵土,他所打算的當日就消滅了。」(詩一四六3~5) 叁、靈訓要義 【基督登基,神國堅立】 一、最大默示:彌賽亞基督堅立神國,掌管萬有(1~3節;彌四4) 二、神的受膏者彌賽亞基督作永世君王(可八29;太十六16;詩二) 三、將來末世基督降臨,登基做永世君王(1~5節;詩二6,一百一十2;八十九27;徒五31;啓十九) 【基督國度至高,威儀天下】 一、基督國度空前至高,超越天下萬國( 2~4節; 彌四1~3) 二、彌賽亞國權乃宇宙中心。萬邦心儀流歸來朝(2~3;彌四1~2) 三、萬民渴慕嚮往神的訓誨,奔錫安,登聖山(2~3節;彌四1~2) 四、永世君王基督行審判、斷是非(4節;彌四3) 五、實現公義的治理,普世太平不再戰(4節;彌四3) 【基督國度盛況,恩澤萬邦】 一、 彌賽亞神國,代替列國強權(4節;彌四3) 二、 公義治理,代替不義以強淩弱(4節;彌四3) 三、 和平景象,代替戰亂荒涼(4節;彌四3) 【不可隨從世俗拜偶像】 一、不可隨世俗,從東方風俗觀兆(6節) 二、不可像非利士人,與外邦結盟(6節) 三、不可拜金銀財寶、馬匹車輛(7節) 四、不可拜己手所造,指頭所造(8節) 五、不可饒恕跪拜偶像者,無論尊卑(9節) 【萬軍耶和華降罰的日子】
一、萬軍耶和華降罰的日子,一切自高的都必降卑(12節) 二、大樹高山、峻嶺堅城、船隻美物都必歸廢去(13~16節) 三、驕傲必屈膝、狂妄必降卑,唯獨耶和華被尊崇(10~12,17節) 四、偶像源於自大不信惡心,驕傲來自撒旦詭詐(6~22節;來三12;創三6) 五、靠自己不靠神,神必審判(彌五10~14;羅一21) 【耶和華興起的日子】 一、耶和華興起地大震動,偶像必全然廢棄(18節) 二、人進石洞土穴,躲避神的驚嚇、威嚴榮光(19,21節) 三、人將所造金銀偶像,拋給田鼠蝙蝠(20節) 四、主除狂妄、唯主為尊(12~17節) 五、主廢偶像,休靠世人(18~22節) ── 周安娜(Anna M. Zh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