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賽亞書第五章註解 壹、內容綱要 【葡萄園之歌】 一、葡萄園的建造與失望(1~7節) 二、野葡萄罪惡之六禍(8~25節) 1. 貪佔土地者之禍(8~10節) 2. 酗酒享樂者之禍(11~17節) 3. 傲慢褻瀆者之禍(18~19節) 4. 顛倒是非者之禍(20節) 5.
自負反叛者之禍(21節) 6. 醉酒審判官之禍(22~25節) 三、葡萄園的毀滅(26~30節) 貳、逐節詳解 【賽五1】「我要為我所親愛的唱歌,是我所愛者的歌,論他葡萄園的事。我所親愛的有葡萄園在肥美的山岡上。」 〔呂振中譯〕「讓我來歌唱我所愛的人,來唱一首愛歌論到他的葡萄園:我所愛的人有葡萄園在肥美的山岡上。」 〔文意註解〕「我」以賽亞;「我所親愛的」及「我所愛者」指神;「葡萄園」指以色列。 本段(1~7節)「葡萄園之歌」;以賽亞將神對以色列心意和作為,好比園主經營葡萄園,設立在土壤肥沃、陽光充足的山崗上。 〔話中之光〕(一)以賽亞賦詩「葡萄園之歌」堪比所羅門的「雅歌」,表達仰慕耶和華的摯愛之情。他認識神的心意專注於以色列,像葡萄園主,選立自己的產業,建造在佳美之處。 (二)聯想以色列在其它書卷也稱為“葡萄園”,述說神關愛祂的選民以色列,救他們出為奴之家埃及;被惡牧毀壞;良牧彌賽亞將來拯救重建(耶十二10;詩八○8~19;太二十一33~45)。 (三)這樣神尋回建造、經歷苦難、仰望基督重建再造的經歷,是否我們在天路歷程中也會有所感悟?且看先知詩歌繼續啓發我們,來觀察今世社會和神的家教會。 【賽五2】「他刨挖園子,撿去石頭,栽種上等的葡萄樹,在園中蓋了一座樓,又鑿出壓酒池;指望結好葡萄,反倒結了野葡萄。」 〔呂振中譯〕「他刨挖了園子,撿去石頭,栽種了上好的葡萄樹;在園中建造了一座守望樓,又鑿出一個酒池;指望着它結好葡萄,反倒結了野葡萄。」 〔文意註解〕「刨挖」撿石, 栽種良種;「一座樓」用來守望園子,免被盜賊動物破壞。 詩人描寫園主的勞苦建造、等待葡萄結實需要費時兩年,就蓋了樓、鑿出壓酒池。盼望結好葡萄,反倒結了野葡萄。 〔話中之光〕(一) 神好比一個葡萄園主,對心愛的葡萄園以色列寄予厚望,委身建造、苦心經營。以色列不回應,結了野葡萄,苦澀無用,何等傷心失望。 (二)我們豈不理解同情園主急切期待好果子,反得壞果子的詫異、震驚和厭惡嗎? (三) 以色列是神的葡萄園,雖然神親自栽種,但是百姓背道不忠,結的是野葡萄壞果子,粒小而酸澀。可見神對人培植,要求人結出好果子來,榮耀神的名。 (四)以色列離棄神、頑梗悖逆罪惡累累,必受神公義的審判。神是輕慢不得的,我們要引以為戒。 【賽五3】「耶路撒冷的居民和猶大人哪,請你們現今在我與我的葡萄園中,斷定是非。」 〔呂振中譯〕「如今呢、耶路撒冷的居民和猶大人哪,在我和我的葡萄園之間斷定是非吧!」 〔文意註解〕「耶路撒冷的居民和猶大人哪,請你們……斷定是非」:神設立法律訴訟程序,請被告自行裁定是非。 「在我與我的葡萄園中,斷定是非」:在園主及葡萄園中間辯論,來判斷孰是孰非(一2,18)。 〔話中之光〕(一)神與自己盟約的百姓,神與所心愛的耶路撒冷及猶大之間的關係被破壞,到了上法庭訴訟的地步;不只是邀請被告來庭審,拿證据彼此辯論,更是邀請眾人聆聽,立場要客觀、是非要分明、公正而有正義感。 (二)觀察神與以色列之間的矛盾和證據的時候,我們的思想難道僅限於以色列離棄神的歷史。難道不當回顧反思自己與神相交的關係和經歷嗎? 【賽五4】「我為我葡萄園所作之外,還有什麼可作的呢?我指望結好葡萄,怎麼倒結了野葡萄呢?」 〔呂振中譯〕「我為我的葡萄園所能作的、還有甚麼沒有作到呢?我指望着它結好葡萄,它為麼倒結了野葡萄呢?」 〔文意註解〕「專注勞苦的園主,為葡萄園盡了全力,未料收的是壞果子,深陷絕望傷心。 〔話中之光〕(一) 與以色列有盟約的神,建造園子種植良種,卻收了可廢棄之惡果,不僅絕望,止不住以公義的忿怒,來宣告決定審判,見下兩節。 【賽五5】「現在我告訴你們,我要向我葡萄園怎樣行:我必撤去籬笆,使它被吞滅;拆毀牆垣,使它被踐踏。」 〔呂振中譯〕「如今我告訴你們我要怎樣處理我的葡萄園。我要把它的籬笆撤去,使它被吞滅;我要把它的圍墻拆個破口,使它被踐踏。」 〔文意註解〕「這段(5~6節)是神宣告審判:撤去籬笆並拆牆,任由外來盜賊和野獸吞滅、踐踏結了野葡萄的園子。 〔話中之光〕(一) 辛勞園主百般關愛、努力經營,竟然種良得莠。園主忿怒之激烈可想而知,當深表同情,並哀聲嘆息。 (二)神藉著外邦入侵來審判那些背道離棄神的人。猶大羨慕東方風俗隨外邦拜偶像,拜假神的外邦來侵犯吞吃,神挪去祂對犯罪的國民、敗壞的兒女的蔭蔽保護,任其受罰遭災。何等地諷刺! (一4) 【賽五6】「我必使它荒廢,不再修理、不再鋤刨,荊棘蒺藜倒要生長;我也必命雲不降雨在其上。」 〔呂振中譯〕「我要使它荒廢,不再修整,不再鋤刨,蒺藜荊棘倒要長起來;我也要吩咐雲彩、別降雨在園子上。」 〔文意註解〕「園主思前想後,決定不再費力,任憑園子荒廢,還容荊棘亂長。 〔話中之光〕(一)誰能吩咐雲彩不降雨,豈非萬軍之耶和華,掌管天地的主。以利亞在迦密山呼求降雨,神就降下瓢潑大雨。禱告不下雨,也是三年零六個月不降雨。(王上十八1~19,雅各書五17) (二)作為園主的神,祂有權建造,也有權拆毀。祂有理由廢棄無用的園子。 (三)豈止是廢棄,而且是拆毀。撤去籬笆,打開牆垣,壞樹不結好果子,就必得獨自面對盜賊和野獸掠奪破壞。 (四)園主因辛苦經營歸於無用,徒勞引起神恨惡罪,不公惹動神義憤。神吩咐不降雨,從此不再結果,葡萄樹和園子也枯乾毀壞。 【賽五7】「萬軍之耶和華的葡萄園,就是以色列家;他所喜愛的樹,就是猶大人。他指望的是公平,誰知倒有暴虐(或作“倒流人血”);指望的是公義,誰知倒有冤聲。」 〔呂振中譯〕「原來萬軍之永恆主的葡萄園就是以色列家;他所喜悅栽種的樹就是猶大人;他指望的是公平,唉,倒發生了殺人流血!他指望的是公義,唉,倒來了哀叫聲!」 〔文意註解〕「本段3~7節,葡萄園之歌判語,神要被告猶大自行辯白、自我裁決,使被告無可推諉。 「公平」和「暴虐」(亦作「流血」);「公義」(sedaqah)與「冤聲」兩組相配動詞在原文發音拼寫相似。先知用此筆法表明神的兒女行為與神要求,差以毫釐,失之千里。 〔話中之光〕(一)神百姓對神的要求,似乎大意聽錯兩個字,其實是「不認識」他們的主,「不留意」神的訓誨。差之毫釐,謬以千里。他們罪性本能地「厭棄萬軍之耶和華的訓誨,藐視以色列聖者的言語」(一2,24)。 (二)若旁聽訴訟者無動於衷,或對原告耶和華神之怒不可遏,仍不理會不同情,以賽亞就此點明,神對所揀選葡萄園就是以色列家,對所培植鍾愛的葡萄樹就是猶大人。園主耶和華決絕審判與嚴厲管教,實在出於萬般無奈,必厲行決斷。 (三)葡萄園以色列本是神的榮耀和喜樂源泉,是親密交往的父子、夫妻關係。養大了的兒女,救拔了的子民,竟如此背逆、敗壞,情何以堪!神勞苦撫養,指望公平、公義和仁愛,卻收穫欺壓、詭詐和強暴(六十21,六十一3;二9)。 (四)一旦確定葡萄園就是以色列,審判將臨不可避免。神揀選雅各家出埃及是為了公義;神帶領、撫養、建造,受到隨從撒旦魔鬼挑撥引誘,和亞當內在墮落罪性,離棄耶和華,轉拜假神。神愛的盟約的禍害和攔阻,必徹底除淨。審判臨到,以色列有史以來享受的神的恩惠、帶領、護衛蔭蔽都將失去。屢犯眾罪、諸般惡行,顛倒違背了神的美善、仁義道德良心。還有何種借口推辭可言(撒下十二,羅一~二)? 【賽五8】「禍哉!那些以房接房、以地連地,以致不留餘地的,只顧自己獨居境內。」 〔呂振中譯〕「有禍阿!那些使房屋連接屋,使田地毗連田地,以致不留餘地,而你們只好獨居境內!」 〔文意註解〕下面這段8~25節,以賽亞具體描述了野葡萄所指的,耶路撒冷猶大的六類罪人的六禍。 本節和小段8~10節以貪得無厭地佔房佔地起始。 〔話中之光〕(一)難道不驚奇幾千年以來,貪慾的惡念何其相似!盡是以搶佔房地產為發財先機的炒房佔地的暴發戶。 (二)照猶太律法,地業是神所賜、土地屬於神,永不可隨意處置。即便國王亞哈來買,拿伯對神忠心拼死不賣。若因抵債暫時失去地業,禧年都要歸回原主(利廿五23;王廿一3;利廿五31)。 (三)我們在神面前都是客旅,在世上寄居。家業地產都認為是神委托代管。我們當守十誡,不可貪心(利廿五23,出二十2-17,申五6-21)。 (四)人不能同時有兩個主,不能又事奉神, 又事奉瑪門( 瑪門: 財利的意思)(太六24)。 (五)十誡最後一條,就是對付貪婪。使徒保羅告誡禁絕貪婪,因貪慾是拜偶像的核心(西三5)。 【賽五9】「我耳聞萬軍之耶和華說:“必有許多又大又美的房屋成為荒涼,無人居住。」 〔呂振中譯〕「萬軍之永恆主曾經起誓,使我親耳聽到:他說:『必有許多房屋變成荒涼,又大又美,無人居住。」 〔文意註解〕「這小段8~10節的後兩節(9~10節)要人注意聽神的話:貪婪佔有許多房屋,必荒涼空置。 〔話中之光〕(一) 羨慕大房美屋和橡樹花園都是自我崇拜、是為攀比炫燿自我形象的虛高,佔有欲的顯擺。那行不義蓋房,行不公造樓,都為神所禁止(一29;耶廿二13~17)。 (二)貪慾乃是拜偶像,違反了第十條誡命,違背耶穌登山寶訓八福。不但得罪神,而且得罪人。 (三)神掌管萬有,發怒擊打貪婪之罪,貪心的人不得平安,唯有悔改歸正才得赦免安居(賽五十七17)。 【賽五10】「三十畝葡萄園只出一罷特酒,一賀梅珥穀種只結一伊法糧食。”」 〔呂振中譯〕「十畝葡萄園、只出一罷特酒;一賀梅珥穀種、只結一伊法糧食。』」 〔文意註解〕通常葡萄園每畝地釀出一千加侖酒。三十畝葡萄園應出三萬加侖酒,本節只出一罷特(6加侖)酒。 一賀梅珥種子,照例有十賀梅珥收成(一伊法是十分之一賀梅珥)。酒只出了二千分之一,糧只產了百分之一,太少了。 本小段(8~10節)貪佔土地者之禍,大房屋無人居住,土地不出產。 〔話中之光〕(一)拜財利為偶像,與神為敵必遭報應。 (二)神懲戒貪婪。大宅空置,地土不效力,成荒涼不毛之地。 (三)人際關係也遭破壞。貪心損人利己,以鄰為壑,人恐避之不及。 (四)人的自大、野心膨脹,雖有事成,卻心靈空虛昏暗,經營終會衰敗。因為神將他們所求賜下,「卻使他們心靈軟弱」(詩一零六15)。 (五)我們必須牢記:貪婪總歸導致自我毀滅。攫取等於喪失,正如耶穌所告誡的(太十六25)。 (六)神所賜的各種美物和能力,仍舊屬於神;若隨心所欲地處置,神有權收回(利廿六14~20;申廿八15~33;彌六12~16)。 【賽五11】「禍哉!那些清早起來追求濃酒,留連到夜深,甚至因酒發燒的人。」 〔呂振中譯〕「有禍阿,那些清早起來,追求濃酒,留連到晚上,甚至酒酣耳熱的人!」 〔文意註解〕飲酒尋樂者從清晨至深夜,酒酣耳熱。 〔話中之光〕(一)沉湎酗酒不能自拔,淡漠周圍,全然忘記有神,不維護與神關係,甚至迴避神。 【賽五12】「 他們在筵席上彈琴,鼓瑟,擊鼓,吹笛、飲酒,卻不顧念耶和華的作為,也不留心他手所作的。」 〔呂振中譯〕「他們在筵席上彈琴、鼓瑟、擊手鼓、吹笛、喝酒;永恆主的作為他們不顧念;他手所作的他們都不看。」 〔文意註解〕好酒之人沉溺宴樂狂飲,夜夜笙歌,留連忘返,忘記神的存在和作為。 〔話中之光〕(一) 這等人只記得縱酒作樂,忘恩負義。不怕神,忘記神的恩惠,不聽神的訓誨,還不如家畜有進食的本能,都認識主人、記得食槽(一2)。 (二)酒精使人失去屬靈的敏銳觀察和分辨、喪失警惕,言語行為陷入虛妄,難免隨夥犯罪。全然不顧造作他們的、賜他們生命和一切所有的神。 (三)飲酒作樂使人失去責任心,降低道德良心價值觀,甚至走向反面,自甘沉淪禽獸不如。 【賽五13】「所以我的百姓因無知就被擄去。他們的尊貴人甚是饑餓,群眾極其乾渴。」 〔呂振中譯〕「故此我的人民因無知就而流亡;他們的尊貴人餓得要死;他們的大眾乾渴得要命。」 〔文意註解〕「無知」:缺乏認識神的知識。 「百姓被外邦擄去」:非指被亞述王滅北國時擄走的十支派以色列民,因是希西家在位六年發生;也非指猶大,因烏西雅王崩以賽亞蒙召。乃是遙指耶路撒冷被羅馬帝國攻佔毀壞。 「饑餓…乾渴」:貴冑王子與貧民一樣難免饑渴。 〔話中之光〕(一) 無知的首領和百姓都模糊了價值觀和道德判斷,也聽不見道德良心在心靈深處的呼喊,失去信靠神打勝仗的能力。 【賽五14】「 故此,陰間擴張其欲,開了無限量的口;他們的榮耀、群眾、繁華,並快樂的人,都落在其中。」 〔呂振中譯〕「故此陰間擴張其所欲,大開其口、沒有限量;而耶路撒冷尊榮的人和她的大眾必都下去;她的喧鬧、連那以她為樂的人、都必落在其中。」 〔文意註解〕「陰間」:相對於陽世而言,人所擁有的一切財產、榮華富貴、幸福回憶都被吞沒;被認為是神審判世間首領行動的結局(十四9)。 〔話中之光〕(一) 目中無神的人下場是,他們的富足與快樂都會化為無有,富饒的土地也會變成荒場(17節)。 【賽五15】「卑賤人被壓服,尊貴人降為卑,眼目高傲的人也降為卑。」 〔呂振中譯〕「卑賤人俯首屈抑,尊貴人降低,驕傲人的眼目都必降低。」 〔文意註解〕在神面前,尊貴和高傲者降卑,無論尊卑都必屈膝。 〔話中之光〕(一) 這段(13~15節)點明了高傲是目空一切,與神叫板的撒旦本質;佔有慾貪得無厭的本質;是虛妄的根源;在造物主神面前,必降卑無地自容。 (二)高傲者的虛榮假樂轉眼成空。一切人所追求的喧囂筵席,榮華富貴都要過去。 (三)在至高威容的耶和華神面前,世人都必恐懼驚慌,一切自高之事都將過去、盡如塵土,人都必降服於神的大能之下。 (四)不認識神、不信靠神而眼目高傲的尊貴人,不僅自取其辱,還會連累舉國上下一同走向滅亡。 【賽五16】「惟有萬軍之耶和華因公平而崇高;聖者 神因公義顯為聖。」 〔呂振中譯〕「惟獨萬軍之永恆主因公平而崇高;聖者神因公義而顯為聖。」 〔文意註解〕耶和華不是靠著萬軍至大能,也非靠超越的地位,而是因公平公義的屬性而崇高至聖。 這小段(15~16節)是高傲背逆之子陷入諸罪降卑破產,唯獨尊崇耶和華神,以色列至聖者。 〔話中之光〕(一)人類中了撒旦魔鬼的詭計,背逆神,驕傲自我中心,為高抬自己而貪慾佔有;止不住地擴張財產、名利、特權;追求新奇享受;尊貴人墮落成酒囊飯袋;戰場禦敵英雄淪為罰酒比賽酒量的酒桌狂徒。一切虛妄都由今生驕傲、高傲的眼目、為榮耀自己和彼此受榮耀而驅動。 【賽五17】「 那時,羊羔必來吃草,如同在自己的草場;豐肥人的荒場被遊行的人吃盡。」 〔呂振中譯〕「那時羊羔必來喫草、像在自己的草場一樣;山羊羔〔傳統:寄居者〕必在荒場上喫食。」 〔文意註解〕本段(11~17節)結語:權勢貴族無所用心、不務正業、飲酒作樂,藐視神受罰;百姓因無知漠視神,被外邦擄走。原來美麗的國土家園成為荒漠的草場,羊羔來吃草,遊人也可喫食。 〔話中之光〕(一)人當致力於認識神,尋求真理正義。當權者應從神求智慧,才會知道如何在百姓面前出入,審理訴訟,施行公平公義的治理,來建造國家社會,榮耀神。 (二)神的審判出於神本性的公義聖潔。凡是因富足嬌養自己,藐視神的人,自負而自欺欺人者,到頭來都成為笑柄,最終必受神審判而滅亡。 (三)羊羔和路過遊人,都可來吃草進食。那本不是神子民的,卻要稱為神的民;神也必憐憫他們,做他們的神(何二23,羅九25)。 【賽五18】「禍哉!那些以虛假之細繩牽罪孽的人,他們又像以套繩拉罪惡,」 〔呂振中譯〕「有禍阿,那些以虛謊的繩索牽引着罪罰,像以套車粗繩拉罪之報應的人;」 〔話中之光〕(一) 那些虛假之輩引來的盡都是罪;因終日所想盡都是惡(創六5)。 (二)細繩牽罪如影隨行,粗繩套牢滿載惡行;高傲褻瀆滿口狂言。 【賽五19】「說:“任他急速行,趕快成就他的作為,使我們看看;任以色列聖者所謀劃的臨近成就,使我們知道。”」 〔呂振中譯〕「那些譏誚着說:『任他迅速些,任他趕快成就他的作為,讓我們看看!任以色列之聖者所計畫的臨近,任它到來,讓我們知道!』」 〔文意註解〕「說:“任……速行,趕快成就……,使我們看看;任……聖者所謀劃……成就,使我們知道”」:罪惡的以色列反來譏誚激惹神審判的行動。 本節那些將受刑罰者大逆不道,以嘲弄口吻對審判的神以色列的聖者挑釁,說“想審判就快行動吧,讓我們看看他怎樣行動,我們想知道他來有多厲害”。 〔話中之光〕(一) 反叛惡徒深陷罪中,罪孽的邪惡如毒品迷亂理性,惡慾塞住瘋狂擴張,如惡犬對日狂吠。 膽敢挑戰激怒神速來審判他們。 (二)他們雖知道神是以色列的聖者,卻不敬畏神,知道審判之日來臨卻不悔改,他們不把神當神,不感謝神,不信的惡心發昏黑矇,神就任憑他們奔向死亡,呈現斷崖式墜落。 【賽五20】「禍哉!那些稱惡為善、稱善為惡,以暗為光,以光為暗,以苦為甜、以甜為苦的人。」 〔呂振中譯〕「有禍阿,那些稱壞為好,稱好為壞的,那些以暗為光,以光為暗的,以苦為甜,以甜為苦的人!」 〔文意註解〕這些顛倒黑白的狂人,以最荒謬的推斷來論證自己無論如何都對。 〔話中之光〕(一)理性的基礎是良知。倫理教導和訓誨取決於理性。自我膨脹已失去良知和理性,猖狂到強制和逼迫理性屈服,為其恣意妄為的自我張狂效力,就到了喪心病狂的程度。 (二)他們既然混淆是非對錯、顛倒善惡黑白,道德沉淪良心泯滅,已經無可救藥,無法挽回;不必勸誡,任其自食其果,自取滅亡。 【賽五21】「禍哉!那些自以為有智慧、自看為通達的人。」 〔呂振中譯〕「有禍阿,那些眼光自看為有智慧,見解自以為高明的人!」 〔文意註解〕本節一21是自以為比神更有智慧、自欺欺人的反叛者有禍了! 〔話中之光〕(一)他們就是耶和華所恨惡的 「高傲的眼,撒謊的舌」;他們狂自尊大,必然蒙羞(箴六16~17)。 【賽五22】「禍哉!那些勇於飲酒,以能力調濃酒的人。」 〔呂振中譯〕「有禍阿,那些勇於喝酒,豪於調和濃酒的人!」 〔文意註解〕這節是概括了8~21節的圖解,描繪了有權勢者大能的展示,是在酒桌上的豪飲,他們總共的智力就是,以能調酒為傲。 〔話中之光〕(一)這種能力和智力的權勢官長,審理強暴婦孺、欺壓窮人的案件時,就會冤枉好人、定罪無辜、陷害忠良;也會有意釋放罪犯、包庇惡棍。 【賽五23】「他們因受賄賂,就稱惡人為義,將義人的義奪去。」 〔呂振中譯〕「那些因受賄賂而以有罪的人為無罪,而將無罪的人之無罪奪去的!」 〔文意註解〕他們因受賄而定有罪為無罪,褫奪無罪之人的自由。 〔話中之光〕(一) 世上的事,今生驕傲、貪慾情欲,使權貴利慾熏心壯膽作惡(約壹二16)。 (二)貪贓枉法是他們的特長,冤獄遍於以色列猶大國。就如邪惡王后耶洗別,為亞哈王設毒計害死拿伯,霸佔他祖傳葡萄園。神公義的審判就臨到他們(王上廿一20,23,廿二35;王下九30~36)。 【賽五24】「火苗怎樣吞滅碎秸,乾草怎樣落在火焰之中,照樣,他們的根必像朽物,他們的花必像灰塵飛騰;因為他們厭棄萬軍之耶和華的訓誨,藐視以色列聖者的言語。」 〔呂振中譯〕「火吞怎樣吞滅碎秸,乾草怎樣銷沉於火燄中,他們的根也必怎樣像朽爛之物,他們的花必像飛塵上騰;因為他們棄絕了萬軍之永恆主的指教,藐視了以色列之聖者的訓言。」 〔文意註解〕這小段(24~25節)是(18~25)中段,以及(8~25節)大段結尾。 本節宣告不順服神、藐視訓誨必加速滅亡;25節宣告神審判的具體行動。 〔話中之光〕(一)人若自私自利不悔改,不能順服神,便在人生偏行自己道路中耗盡生命,一切勞碌都化為烏有,人自己和成就都為乾草碎秸,很快面臨火燄吞滅。 (二)正確理解先知描繪的圖畫說明人生短暫,若沒有永生的生命,人生瞬間飛逝所做努力盡都如草。 (三)我們決不能離開我們生命的源頭,永在的父,救主基督。 【賽五25】「所以耶和華的怒氣向他的百姓發作。他的手伸出攻擊他們,山嶺就震動,他們的屍首在街市上好像糞土。雖然如此,他的怒氣還未轉消,他的手仍伸不縮。」 〔呂振中譯〕「故此永恆主之向他的人民發怒,伸出手來擊打他們,山嶺就震動,他們的屍體就在街市中好像糞土。雖有這一切,永恆主的怒氣還未轉消;他的手仍然伸着。」 〔文意註解〕神已親自出手攻擊以色列,仍伸不縮。從24~25兩節過度,引出“葡萄園之歌”末段(26~30節),葡萄園終局,只能是毀滅。 〔話中之光〕(一)值得再思宗教改革家加爾文的話:“若說藐視神的律法是一切罪惡的源頭、起首和積累聚合,我們就應當更嚴謹地保持警覺,免得撒旦奪走我們對神律法的敬畏。” 【賽五26】「他必豎立大旗,招遠方的國民,發噝聲叫他們從地極而來。看哪!他們必急速奔來。」 〔呂振中譯〕「他必豎起旌旗招一國的人從遠方而來,吹口哨叫他們從地儘邊來到;看吧,他們必迅速輕快地趕來;」 〔文意註解〕「大旗」:作為信號;豎大旗使遠處的人都看見。神要發號施令召遠方的亞述,代祂追討以色列的罪。 「發噝聲叫他們」:以養蜂者吹哨招聚蜜蜂回蜂房,喻指神招 聚亞述來攻打作惡的猶大。 〔話中之光〕(一)這是神直接回答那些想‘看看’神怎樣行動嗎?想‘知道’神到底有多厲呢?神召遠方敵軍從地極急速奔來,迅雷不及掩耳。 【賽五27】「其中沒有疲倦的、絆跌的;沒有打盹的、睡覺的;腰帶並不放鬆,鞋帶也不折斷。」 〔呂振中譯〕「他們中間沒有疲乏或跌倒的,沒有打盹或睡覺的;他們的腰帶並不放鬆,他們的鞋帶也不折斷;」 〔文意註解〕沒有疲倦、絆跌…打盹、睡覺,「腰帶…鞋帶」不鬆不斷;都充分備戰,要全力來犯、大肆攻擊。 〔話中之光〕(一) 雖然來自地極路途遙遠,晝夜急行軍;來犯者居然不疲倦、不遲疑、無障礙;因腰帶不松,鞋帶不斷、不必整飭軍紀。 (二)敵軍序列整齊、精力充沛、嚴陣以待,只等沖鋒號響起,就會蜂擁而上。 (三)我們的仇敵魔鬼也是如此虎視耽耽,我們難道不當儆省裝備,全身心振作,抖擻精神來迎敵嗎? (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
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我們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神,因為祂顧念我們(詩一百廿七1,彼前五7)。 【賽五28】「他們的箭快利,弓也上了弦;馬蹄算如堅石,車輪好像旋風。」 〔呂振中譯〕「他們的箭快利,他們的弓都上了弦;他們的馬蹄算來像火石,他們的車輪好像旋風。」 〔文意註解〕「箭」快利,「弓」上弦;「馬蹄」如火石,「車輪」像旋風。這都是形容大軍來犯的急速。 〔話中之光〕(一)敵軍發起沖鋒,來勢洶洶,所向披靡。我們要靠主剛強,依賴神的大能大力,並要穿戴神所賜全副軍裝,就能抵擋魔鬼的計謀和猛烈進攻(弗六10)。 【賽五29】「他們要吼叫,像母獅子,咆哮,像少壯獅子;他們要咆哮抓食,坦然叼去,無人救回。」 〔呂振中譯〕「他們的吼叫像母獅;他們的哮叫像少壯獅子;他們咆哮,攫取可抓撕的,逕自叼去,無人援救。」 〔文意註解〕「像少壯獅子……無人援救」:非指亞述或巴比倫來犯,若干年後還有救贖回歸;乃指羅馬帝國大軍慘酷蹂躪猶大地,焚毀耶路撒冷(參五13註解)。 〔話中之光〕(一)我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我們務要儆省,要用堅固的信心抵擋仇敵(彼前五7~8)。 (二)主一直顧念我們。我們承認自己是困苦窮乏的,主是幫助我們的;我們呼求搭救我們神。主啊,求你不要耽延!把我們的難處和險境交託神,並依靠祂(四十17;詩卅七5)。 (三)我們要把我們的重擔卸給耶和華神,祂必撫養我們,祂永不叫義人動搖,凡等候神的,凡信祂的必不至於羞愧(詩五十五22,廿五3;羅十11)。 【賽五30】「那日,他們要向以色列人吼叫,像海浪匉訇。人若望地,只見黑暗艱難,光明在雲中變為昏暗。」 〔呂振中譯〕「當那日子、他們必向這地〔原文:它〕咆吼着,就像海嘯之嘩嘩;人若望着這地,就只見黑暗災難;亮光在雲霧中都變為黑暗了。」 〔文意註解〕「吼叫……海浪匉訇」:審判之日敵軍滾滾、轟隆而來,不僅如獅子吼叫吞噬,更因來勢洶洶,排山倒海如海浪匉訇,無處可逃。 「海」:代表令人畏懼的極大威脅,尤令希伯來人不安(士五17;代下廿35~37;約二1~9;啓廿13;廿一1)。 〔話中之光〕(一) 日光被戰爭烏雲籠罩,人所安居的美地毫無指望,黑暗重重,極為艱難。正如耶穌所描繪的末日黑暗:「日頭就變黑了,月亮也不放光,眾星要從天上墜落,天勢都要震動」(太廿四29)。 (二)黑暗災難的日子,尊卑同陷苦難,首領祭司無處尋;神向背逆罪惡的百姓發怒,掩面隱藏。後面的章節有描述(申卅一17;伯十三24;詩四十四24;五十九2;八十八12;八十九46;賽八21~22)。 (三)主耶和華是我們世世代代的居所。信主的人在驚恐臨近死亡之時,所想到的只有神,晝夜呼求神。即使在陰間,神仍在那裏;黑暗不能阻隔人心靠主、親近主(詩九十1;八十八1;一百三十九12;羅八38~39)。 叁、靈訓要義 【葡萄園主神的心意】(五2~7) 一、神委身建造苦心經營葡萄園 (2節) 二、以色列是忘恩負義的葡萄園 (2節) 三、神關愛栽培種良得莠――忿怒失望 (2~4節) 四、葡萄園竟結了壞果子――必被廢棄(5~7節) 五、神揀選培植神的兒女――為結好果子榮耀神(5~7節) 【葡萄園主神宣告審判】(五3~7) 一、請被告自辯是非――無可推諉(3節) 二、自問並公訴於眾――再無可作(4節) 三、公義的怒火使審判――勢在必行(2~4節) 四、宣告撤籬笆毀牆垣――任其毀滅(5~7節) 五、不修理刨鋤不降雨――任長荊棘(5~7節) 六、指望公平公義――倒有暴虐冤聲(7節) 七、是指以色列家猶大人――必要忍痛割愛(7節) 八、神養護愛子盟約愛妻――原是喜樂源泉(2~7節) 九、背約拜偶像頑梗剛愎――惹神怒火夫復何言! (2~7節) 【野葡萄罪惡之六禍】(8~25節) 一、貪佔土地者之禍――大宅空置,地不效力(8~10節) 二、酗酒筵樂者之禍――列國來犯,人受永久懲罰(11~17, 22節;十九14;廿四20;廿八1,7 ) 三、傲慢褻瀆者之禍――牽引罪惡套牢偶像,狂言褻慢自求速罰(18~19節) 四、顛倒是非者之禍――道德沉淪良心泯滅,任其張狂自取滅亡(20節) 五、自負反叛者之禍――高傲的眼撒謊的舌,神所恨惡必然蒙羞(21節,箴六16~17) 六、醉酒審判官之禍――神伸手攻擊怒氣未消,祂手仍伸不縮(22~25節)。 【以色列家罪行性質及處置】。 一、貪慾罪行:炒房佔地為自我形像――荒涼成不毛之地(8~10節) 二、酗酒放縱:飲酒作樂由晨至夜,淡漠職責忘記神--自斷生路,誤人誤國(11~17, 22 節) 三、傲慢自大:激怒神急速審判――斷崖式自毀(18~19節) 四、顛倒是非價值觀:稱惡為善、稱善為惡;以暗為光,以光為暗――無良知理性而自毀(20節) 五、高傲反叛:自詡智慧通達,自作偶像――神所憎恨,自取其辱。(21節,箴六17) 六、審判官酒力治國:貪贓枉法欺壓婦孺――惹動神怒出手攻擊(22~25節) 七、神立大旗吹哨召遠方列國奔襲來犯,大軍如獅吼排山倒海――為神聲討叛逆,戰爭烏雲密布,黑暗遮雲蔽日(26~30節) 八、主是永恆居所。驚恐臨近死亡所想的只有神,晝夜呼求主;即使在陰間,神仍在那裏;黑暗不能阻隔人心思念主、親近主(詩九十1,八十八1,一百三十九12;羅八38~39) ── 周安娜(Anna M. Zh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