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賽亞書第十二章註解 壹、內容綱要 【信靠稱頌之歌】 一、神是我的拯救我倚靠祂 (1~2節) 二、從救恩的源泉歡然取水(3節) 三、稱謝耶和華傳揚祂的名(4~5節) 四、以色列的聖者乃為至大(6節) 貳、逐節詳解 【賽十二1】「到那日,你必說:“耶和華啊,我要稱謝你!因為你雖然向我發怒,你的怒氣卻已轉消,你又安慰了我。」 〔呂振中譯〕「當那日子你必說:『永恆主阿,我要稱謝你;因為你雖曾向我發怒,你的怒氣卻已轉消;你已安慰了我了。」 〔原文字義〕「你」有二:第一個「你」神的民;第二個「你」耶和華神; 「發怒」生氣,鼻孔冒煙;完成式單數陽性。 「已轉消」會轉消;「又安慰了」會安慰;二個動詞都是未來式單數陽性;可讀為祈願式:讓你的怒氣轉消;讓我得安慰。 〔文意註解〕「到那日,曾令人恐懼的審判日;轉為令人欣喜安慰的拯救日。 因為有向神高唱讃美的理由:神啊,你雖然向我發怒,你的怒氣卻已轉消,你又安慰了我。 與神打交道,經三步曲,有好結果: (1)百姓背道惹動神發怒,刑罰管教,呼吁悔改; (2)神怒氣轉消憐憫餘民,悔改歸回,敬畏被救; (3)神又用安慰代替發怒,民得安慰,激發信心。揭開以上三重因素,闡明神與人重新和好;審判中得到恩典憐憫,必要稱謝神。 十二章,簡短的贊美詩是合宜的結尾,總結以賽亞書第一至第十一章全部內容。它為第一段一~十二章或第一段之後半即七~十二章,做結論。 這詩中,先知呼召的對象有三種人稱: (1)1~2節,一個男人對神;代表個人自己生命的實際經歷。 (2)3~5節,一個社區或族群對先祖的神,也是今日眷顧自己的神。 (3)6節,一個女子對神,錫安女子代表整個錫安城,錫安的居民。 〔話中之光〕(一)彌賽亞降臨那日,我們要稱謝神,因敬虔人的拯救臨到,不敬虔的卻不得近神(伯十三16)。 (二)那日,不再是原先所畏懼的;轉為截然相反的歡樂頌歌(二20;番三16)。 (三)神是大而可畏的。“發怒”
原文一詞,在先知書中僅此一次。詩篇作者大衛王用來寫時,因他認識神發怒可畏(詩二11,六十1(新譯本,原文3節),七十九5,八十五5;撒下廿四4~12)。 (四)神的怒氣不過是轉眼之間,祂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一宿雖有哭泣,早晨便必歡呼喜樂(出卅四6~7;詩卅5;彌七18~19)。 (五)神説:你們要安慰、安慰我的百姓,因為戰事已經止息,神百姓的罪已被赦免,並為自己的罪已加倍受罰了(四十1~2)。 【賽十二2】「看哪!神是我的拯救,我要倚靠祂,並不懼怕;因為主耶和華是我的力量,是我的詩歌,祂也成了我的拯救。”」 〔呂振中譯〕「『看哪,神是拯救我的;我要倚靠,我不懼怕;因為永恆主〔原文加:永恆主〕是我的力量,我的詩歌,也成了拯救我的。」 〔原文字義〕「神是我的拯救」以賽亞。 〔文意註解〕「看哪!引起注意,有重要宣告:“神是我的拯救”既是作者名字,也是本書卷主題。 核心聚焦全在乎神。這是本節、本章、本書卷的主旨。 全在乎神,也是一章到十二章主題。 七~十二章,貫穿了救主萬軍之神對大衛家和猶大的呼喚,叫他們不要懼怕亞述、埃及和列國,要轉回專心靠神,單要怕獨一真神。 〔話中之光〕(一) 神是我唯一的拯救,我要單單倚靠祂;祂是我信心的依靠,我還怕誰呢(詩廿八7)。 (二)神是我的力量、诗歌、拯救。祂是我的亮光,我性命的保障,我還懼誰呢(詩廿七1)。 (三)以賽亞呼籲百姓注目神,不可首先關注自己需要和困難。在困境中為求供應保障,懼怕亞述拜亞述偶像;卻不怕神;且利用神和一切手段來實現自己目標,必致喪失靈命的惡果(八12~九1,卅一1~2,卅三17~22,四十12~31)。 (四)“我要倚靠,並不懼怕”。以賽亞到水溝頭漂布地迎亞哈斯王,要他說出這話。但惡王和百姓怕以法蓮及亞蘭二王攻擊,心慌如風吹樹抖動,喪膽不信“施亞雅述,即:餘民必歸回”及“以馬內利,即:神與我們同在”的預言(七2~14)。 (五)亞哈斯不信真神,而委身宿敵亞述。他不能脫離自傲自欺和操縱宗教,不做神僕不聽神,就不明白二王就快滅亡,亞述侵吞猶大,必遭毀滅(七16~20)。 (六)唯神能隨己意憐憫施恩,獨行奇事。以賽亞預言耶路撒冷被毀,百姓被擄,也預言主前539年被擄餘民歸回後,崇拜獨一真神(六11~13,十八~十九,五十五~六十六)。 (七)以賽亞預言神有更大恩典憐憫。當我們還是罪人與神為敵的時候,神兒子為救我們釘十架代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四十~六十六;羅五8;約壹四9~10)。 (八)信心全在乎神。熱切盼望彌賽亞再來救我們。到那日,有生命活水湧流(3節;約四14~15,七37~38)。 【賽十二3】「所以,你們必從救恩的泉源歡然取水。」 〔呂振中譯〕「你們要從救恩之泉源歡喜快樂地打水。」 〔原文字義〕「歡然」高興,歡喜;「取」汲取。 〔文意註解〕「本章,一首被救者的救恩之歌。讃美的核心焦點,都在乎神。 1~2節,得救者難以抑制內心的喜樂; 3節,向外傾訴擴展,呼召奔向救恩的源泉,歡然汲取永世不竭的生命活水。 4~5節,稱謝神、求告祂的名,並將祂的名普傳天下。 6節,以色列的至聖者乃為至大。 〔話中之光〕(一) 至高至聖的耶和華神,是用以色列的讚美為寶座的。 因神為祂的兒女施行拯救(詩廿二3)。 (二)我們所讚美的,是我們自己的神。神為我們行大而可畏的事,是我們親眼所見、親身經歷的(申十21)。 (三)凡以感謝為祭獻給神,就是榮耀神;我們悔改按正道而行,神必賜我們得救的樂歌(詩卅二5~7,五十23)。 (四)水是救恩的象征。水對生存不可或缺,在以色列乾涸之地尤為寶貴(出十七1~7;歌四15;約四10~14)。 (五)以賽亞常用水比喻神的拯救和同在,解救受壓被罪綑綁的神百姓(八6,卅一21,卅五6~7,四十四5~6,五十五1)。 (六)大衛和先知及使徒也如此用水代表救恩。每年住棚節猶太人到西羅亞池歡然取水,象征從神得到救恩(耶二13;詩四十二1~2,四十六4~5;約四15;七37~38)。 (七)生命水從神的生命泉而來。彌賽亞領我們到生命泉,祂將生命活水白白賜下給乾渴的人,我們從彌賽亞受聖靈(約四10~14,七37~39;啓七17,廿一6,廿二1、17)。 【賽十二4】「在那日,你們要說:“當稱謝耶和華,求告祂的名,將祂所行的傳揚在萬民中,提說祂的名已被尊崇。」 〔呂振中譯〕「當那日子、你們必說:『稱謝永恆主哦!呼求他的名!將他所行的播知於萬族之民中,宣布他的名極崇高。」 〔原文字義〕「說」回答、承諾、吩咐;「提說」 紀念、回想。 〔文意註解〕「在那拯救的日子,當稱謝耶和華,求告主名,傳揚祂的救恩到萬邦,都當紀念神的名已被尊崇。 求告主名,不是憑空喊話的異能,乃是彰顯神的榮耀,願人都尊主的名為聖,願神的國降臨(太六9)。 求告主名,是照神的作為所啓示的信實,祂永恆旨意是施恩拯救,而敬拜尊崇祂(創十二4;王上十八24)。 求告主名,是照耶和華的聖潔純全的美意,審判中有恩典,而感恩稱頌神。 求告主名,是羨慕基督卓越的道德品格,柔和謙卑擔負罪愆重擔。渴慕尋求祂賜聖靈能力,使我們能效法阿爸父神和救主基督的完全。 4節,與詩篇另外兩節幾乎相同(一百零五1節,一百四十八13),另外兩節也類似(一百四十五4、7)。 〔話中之光〕(一) 主耶和華必將祂的道教訓我們,我們也要行主的路。訓誨必出於錫安,耶和華的言語必出於耶路撒冷(二3)。 (二)耶穌對撒瑪利亞婦人説:“你們所拜的你們不知道,我們所拜的我們知道,因為救恩是從猶太人出來的(約四22)。 (三)我們要稱謝耶和華,求告祂的名,在萬民中傳揚祂的作為(代上十六8;詩九11)。 (四)我們要向他唱詩歌頌,談論祂一切奇妙的作為。在列邦中述說祂的榮耀,在萬民中述說他的奇事(4節;詩九十六3)。 (五)耶和華本為大,當受大讃美。這代要對那代頌讚神的作為,也要傳揚祂的大能(詩一百四十五3~4)。 (六)當稱謝耶和華,求告主名,因為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4節;羅十13)。 (七)應當稱謝耶和華,因他本為善,他的慈愛永遠長存(代上十六34;詩一百零六1,一百卅六1)。 【賽十二5】「你們要向耶和華唱歌,因祂所行的甚是美好;但願這事普傳天下。」 〔呂振中譯〕「『你們要唱揚永恆主;因為他所作的大有威嚴;願這事播知於全地。」 〔原文字義〕「唱歌」歌頌;「美好」莊嚴、榮美; 「普傳」讀型動詞及寫型單數陰性名詞二者組成,前後二者字義是:「知道、認識、辨別、經歷」和「使知道、宣告」。 〔文意註解〕「你們」指歸回的百姓;「這事」指拯救、救恩 4~5節,以賽亞預言,歸回的剩餘百姓將重新認識自已的救主耶和華神,認識祂獨有的聖潔,見下節。 〔話中之光〕(一) 歸回餘民領受新靈,認識神的聖潔屬性,有全新的觀念。 (二)不僅自己認識神,稱頌神,還願將神所行的美好救恩傳遍天下,讓人都來認識這獨一的主(申六4)。 (三)普世萬眾都當來認識這位救主。人人都需要知道,祂的至高無可比擬,祂大能的超越,使一切人類自高之事都不足掛齒(二12~17,十三3、9、11,十六6)。 (四)彌賽亞的光輝,使人類驕傲如墳地螢火,休想與太陽比亮。彌賽亞神羔羊是新耶路撒冷城的燈,神的榮光照耀,無需燈光日光(啟廿一23,廿二5)。 (五)專一尋求神獨有的榮耀,就會得祂所賜的永遠福樂。因祂是生命活水的泉源。一切榮耀。尊貴、權柄都是祂的(六十13~15;太六13)。 【賽十二6】「錫安的居民哪,當揚聲歡呼,因為在你們中間的以色列聖者乃為至大。”」 〔呂振中譯〕「錫安的居民哪,發尖銳聲,又歡唱哦!因為以色列之聖者在你們中間乃是至大。』」 〔原文翻譯〕「錫安的居民哪,當揚聲歡呼,在妳中間的以色列聖者乃為至大。」 〔原文字義〕「錫安的居民」你們,錫安女子,錫安城。 〔文意註解〕「12節,全章頌歌的結束;七~十二章的結尾; 第一至十二章即以賽亞書第一大段的總結。 「以色列聖者」是一切內容的概括總結。這個短語在以賽亞書中出現26次,因為先知明確地將獨一真神,以色列的耶和華神定位,區別於被造,區別於世俗人類。祂是高而又高的至聖至大者,與世人分別開來,與世人膜拜的假神偶像分別開來。 〔話中之光〕(一) 宇宙萬物中,以色列聖者乃為至大。對真神是獨一聖者的認識是全部信仰的基礎。造物主比造物,如天高過地(五十五8)。 (二)造物主耶和華神是聖別的。祂聖潔純一完全的屬性,與被造或造物,完全分隔開來,分別為聖即聖別。 (三)神不像人說謊。謊言來自魔鬼,魔鬼是說謊之人的父。全世界臥在那惡者之下,始於人類先祖亞當受騙背逆,吃禁果(創三1~7;約八44;約壹五19)。 (四)神聖潔是核心屬性:真實誠實,正直清潔而信實。不像各種偶像假神,假神背後都有來自撒旦魔鬼的邪靈,是虛妄自大、不潔自私的靈。 (五)獨一真神聖潔純全的屬性,使我們盼望在於彌賽亞。歸回餘民必因自己唯一的產業,以神為樂。我們的好處不在祂以外。我們因以色列聖者揚聲歌唱,因祂乃為至大。 (六) 神的心意是與祂的民同在,住在祂的造物中間(五十七15,六十六1~2;出四十34~35;約一14,十四15~17)。 (七)我們要追求聖潔。神是聖潔的,非聖潔不能見主。求賜安慰的神使我們全然成聖,在彌賽亞降臨的那日,使我們得見祂的榮美(來十二14;帖前五23~25)。 叁、靈訓要義 【看哪神是我 的拯救】 一、耶和華啊我要稱謝你(1~6節) 二、在你以外我別無拯救(1~2節) 三、你是我的亮光和力量(2~3節) 四、你是我的詩歌和保障(2~3節) 五、神啊我的拯救我倚靠你(1~6j節) 【到那日必稱謝神】 一、百姓背道惹神發怒,刑罰管教,呼吁悔改(1節,七2~9) 二、神怒轉消憐憫餘民,悔改歸回,敬畏被救(1節,六11~13) 三、神用安慰代替發怒,民得安慰,激發信心(1節,四十1~2、40) 四、到彌賽亞降臨那日,要稱謝神,因祂拯救(1~6節,廿五9) 五、那日我們不再懼怕,轉憂為喜,頌讃歡欣(1~6節;番三16~17) 六、神的怒氣轉眼之間,祂的恩典,一生之久(出卅四6~7;詩卅5;彌七18~19) 七、神説你們要安慰、安慰我百姓,罪已赦免(1節,四十1~2,六十六13) 【稱謝神的名】 一、稱謝神的名――再次聚焦尊主為大(1~6節;路一46) 二、稱謝神的名――不再自憐追逐世俗(1~2節;七2~9) 三、稱謝神的名――主是保障還懼怕誰(2~3節;詩廿七1,廿八7) 四、稱謝神的名――再認識主回轉親近(1~6節; 耶卅一10) 五、稱謝神的名――重新得力頌揚主名(1~6節,四十31) 【求告主的名】 一、求告主的名――愛主聖潔公義品格(1~6節) 二、求告主的名――不是迷信説重複話(1~2節) 三、求告主的名――乃是彰顯神的榮耀(2~3節) 四、求告主的名――靠神作為所顯能力(2~3節) 五、求告主的名――照祂純全良善美意(1~6節;羅十二2) 六、凡求告主名――就必得救歸主名下(4節;羅十13) 【稱謝求告傳揚耶和華的名】 一、耶和華神啊――我要稱謝求告你――傳揚你的作為(4~5節;詩一百零五1) 二、你是聖潔的――以讃美為你寶座――因你至聖至高(1~2節;詩廿二3) 三、我切切求告――為榮耀你的聖名――使萬人尊崇你(4節;詩一百十一7) 四、我專心求告――單單注目仰望你――因羨慕你榮美(2~3節;詩四十五2) 五、我求告主名――照你作為的啓示――知你誠實慈愛(4節;王上十八24) 六、我們求告你――照你的真實純全――來敬拜效法你(1~6節;羅十二2) 七、同心求告你――公義審判有憐憫――因救恩出於你(1~6節;拿二9) 八、耐性等候你――照你的榮美大能――求賜新靈新心(1~6節;結卅六26) 九、止不住默想――唯你配得大讃美――從這代傳那代(4~5節;詩一百四十五4) 十、稱謝耶和華――因祂本為善――祂的慈愛永遠長存(1~6節;詩一百卅六1) 十一、讃美耶和華――讓世界得知你的道路,萬國得知你的救恩(詩六十七2) 十二、願列邦稱贊你――願萬民都稱贊你――願萬國都快樂歡呼(詩六十七3~4) 【到救恩之泉歡然取水】 一、歡然到救恩之泉取水(3節) 二、取救命解渴生命活水(3節;耶二13;詩四十二1~2,四十六4~5) 三、以色列乾涸地尤寶貴(3節;出十七1~7;歌四15;五十八11) 四、彌賽亞領人到生命泉(3節;約四10~14,七37~38) 五、白白賜給饑渴慕義者(3節;太五;6啓七17,廿一6,廿二1、17)
六、我們從彌賽亞受聖靈(約七37~39,廿22;徒十47) 【以色列聖者乃為至大】 一、以色列的耶和華神――唯一救主是以色列至聖者(1~6節;四十一14) 二、造物主的聖潔公義――誠實慈愛諸般美善的總和(1~6節;太五~七章) 三、認識耶和華至聖者――愛祂親近祂是信仰的踐行(1-6節;申六4~6) 四、尊崇敬拜獨一真神――敬畏聆聽謙卑受教並委身(1-6節;羅十二1~3) 五、永恒的產業與福樂――以色列聖者乃為至大(1-6節;詩十六5) ── 周安娜(Anna M. Zh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