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以賽亞書第十七章註解

 

壹、內容綱要

 

大馬士革必被廢

一、利汛比加二王聯盟被棄(111節)

   1.大馬士革已被棄13節)

   2.雅各受禍必悔改(49節)

   3.背棄神者必喪亡(1011節)

二、神追討列邦眾敵(1214節)

 

貳、逐節詳解

 

【賽十七1「論大馬士革的默示:看哪,大馬士革已被廢棄,不再為城,必變作亂堆。」

   〔呂振中譯〕關於論大馬色的神託之言。看吧,大馬色就要被廢棄、不再為城了!它必變作頹廢亂堆。

   〔原文字義〕大馬士革大馬色安靜的粗麻紡織者默示」預言,神諭

   〔文意註解〕大馬士革,亞蘭即敘利亞的首都;古代最具戰略意義的城邑要地將不再為城邑,就要被廢棄,必變作頹廢亂堆。已成定論,不可逆轉。

 1節,引言:論大馬士革的神諭;

         12節,大馬士革神諭已實現。亞述帝國提防亞蘭利汛和北國以色列比加二王組成“大敘利亞”聯盟,主前732年撒曼色王毀滅佔領它。

         13節,大馬士革已被廢棄。

   〔話中之光〕()神告訴亞伯蘭,大馬士革人以利以必不成為他的後嗣,必不承受產業(創十五4

    (二)神審判大馬士革. 默示多次臨到以賽亞(七816,八4;王下十六9)。

         (三)大馬士革,這戰略要地必成荒場。比加利汛二王聯盟貌似強大,還有更強者來滅它。

 

【賽十七2「亞羅珥的城邑已被撇棄,必成為牧羊之處;羊在那裡躺臥,無人驚嚇。」

   〔呂振中譯〕亞蘭〔傳統:亞羅珥〕的城市必被撇棄,作為羊群的住處;羊必躺在那裏,也沒有人驚嚇牠們。

   〔原文字義〕「亞羅毀滅

   〔文意註解〕亞羅珥的城邑,位於亞蘭即敘利亞南部。提到這城,因它是南部要塞,亦因諧意毀滅,,語意雙關。   

   〔話中之光〕() 前已宣告原來亞蘭的首城是大馬士革,大馬士革的首領是利汛。六十五年之內,以法蓮必然破壞,不再成為國8耶四十九23

     (二)就如大馬士革被廢棄,敘利亞的南部堡壘也變成了草場,羊群安臥之處(13節)。

 

【賽十七3「以法蓮不再有保障;大馬士革不再有國權;亞蘭所剩下的,必像以色列人的榮耀消滅一樣。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

   〔呂振中譯〕以法蓮的堡壘必被拆毀,大馬色的國權必被廢除,亞蘭的餘民必消滅,正如以色列的威榮一樣:這是萬軍之永恆主發神諭說的。

   〔原文字義〕保障」堡壘。

   〔文意註解〕以法蓮」:北國以色列十個支派之最大,代表北國以色列。

         3節,從此以賽亞將北國以色列與亞蘭一起,置於神審判的神諭中。

   〔話中之光〕() 以賽亞曾經告訴亞哈斯王所憎惡的那二王之地必致見棄大馬士革的財寶和撒馬利亞的擄物必在亞述王面前搬了去16,八4

 

【賽十七4「到那日,雅各的榮耀必至枵薄,他肥胖的身體必漸瘦弱;」

   〔呂振中譯〕當那日子雅各的威榮必衰落,他皮肉的肥胖必消瘦。

   〔原文字義〕枵薄」減弱、降、空虛。

   〔文意註解〕46節,先知用比喻論雅各家以色列和亞蘭的榮耀必要失去。比喻有三:一肥胖身體變瘦;二禾場收割零碎;三橄欖樹被打過,枝頭橄欖零星。

         49節,雅各家受罰遭災,必須悔改

   〔話中之光〕() 雅各的榮耀是靠自己,又驕傲虛妄,所誇的不過是假象。必如肥胖身體必瘦弱;禾場收割及橄欖樹打過,所剩無幾。

    (二)世人傲慢因富貴榮華而虛浮誇大,轉眼成空而降卑(三16~四1)。

    (三)神專注猶大耶路撒冷,守著永約, 很快轉來講論雅各的榮耀(一1)。

 

【賽十七5「就必像收割的人收斂禾稼,用手割取穗子,又像人在利乏音谷拾取遺落的穗子。」

   〔呂振中譯〕就像收割人〔傳統:收割〕收集站着的莊稼,用手割取穗子;又像人在利乏音山谷撿遺落的穗子。

   〔原文字義〕利乏音谷」巨人

   〔文意註解〕利乏音谷,位於耶路撒冷西南的肥沃農田,盛產糧食。

         「拾取遺落的穗子」:在地收割莊稼,不可割盡田角,也不可拾取所遺落的,為留下遺落的穗子給窮人拾取(利十九9

   〔話中之光〕() 富饒之鄉落得貧困,如收割後,地裏遺落少許麥等人取。

  (二)神的作為使得以法蓮和大馬士革豐饒之地,變得貧瘠,田裏留下零碎(申廿四13)。

 

【賽十七6「其間所剩下的不多,好像人打橄欖樹,在盡上的枝梢上只剩兩三個果子,在多果樹的旁枝上只剩四五個果子。這是耶和華以色列的神說的。」

   〔呂振中譯〕其間所民下的之不多,好像橄欖樹被打〔或譯:搖〕了,樹上還有剩下的、可供摘取:在儘上頭的枝梢上兩三個;在那果樹的旁枝上四五個:這是永恆主以色列之神發神諭說的。

   〔原文字義〕「橄欖橄欖

   〔文意註解〕神打擊下,利汛比加二王勢力很快衰殘。如收割過的麥地,打過的橄欖樹,所剩無幾。

   〔話中之光〕() 神告誡以色列猶大,不要害怕二王聯盟,不看利汛比加二王勢力威風一時,必不得逞(七67

   (二)城中荒涼,城門拆盡。在萬民中如人打橄欖樹,枝梢上只剩零星果子(廿四13)。

 

【賽十七7「當那日,人必仰望造他們的主,眼目重看以色列的聖者。」

   〔呂振中譯〕當那日子、人必仰望造他們的主,他們必親眼看着以色列之聖者。

   〔原文字義〕重看」注目看見、注重定睛(未完成動詞)

   〔文意註解〕嚴厲的神諭,預言審判將臨,自然呼應“餘民歸回”的主題。

         呼籲:仰望自己的真神,重看以色列聖者,厭棄偶像假神。

         78節,處於114節中最著重的實質內容。

         7節,這兩節,尤其七節處於希伯來文句法結構中點,即:首尾呼應平行排列的中心。排列重實質內容,而不重韻律。

   〔話中之光〕() 審判將臨的急難中,都來仰望造物主,獨一真神是以色列的聖者(二622,四十四818;申四30)。

   (二)順境使人高傲自大,隨從外邦人拜偶像,忘記耶和華神是主宰。大難臨頭走投無路,就被迫歸回倚靠神。唯獨神是創造生命的主。現代仍有愚昧的生殖崇拜,拜神祗配偶或母神;且自詡、吹捧男神、女神(六1,十20;詩一百3;何三5,四2;彌七7)。

    (三)敬畏真神,宇宙的創造者。歸回養育自己的救主。必厭惡假神,丟棄人手所造偶像;並發現拜自造偶像的愚不可及(二22)。

    (四)這兩節作為本章內容的實質核心。將造物主真神與人手所造假神做對比,指出人造偶像,是照人形、動物、日月等形象,在終極意義上愚不可及(二622,四十四918)。

 

【賽十七8「他們必不仰望祭壇,就是自己手所築的,也不重看自己指頭所作的,無論是木偶、是日像。」

   〔呂振中譯〕他們必不仰望祭壇,他們自己的手所築造的,也不看自己指頭所作的,無論是亞舍拉神木,或是香壇。

   〔原文字義〕亞舍拉希伯來文發音,呂譯本中關係代詞,寫出為偶像名字;

「祭壇」香壇

   〔文意註解〕 祭壇或香壇用作拜偶像89節,不同譯文請見《譯文對照》。

         亞舍拉」:迦南主神祗伊勒的妻,是美索不達米亞的妻和埃及Isis的翻版。與巴力的妻斯她録同列。在邪淫崇拜的巴力邱壇旁,樹叢或樹木或高桿是生殖崇拜。木偶是巴力崇拜中祭壇旁的木柱,男性生殖器像徴。 

   日像」:指亞述及巴比倫人所拜太陽神(王下廿三5 11 結六4)。

   〔話中之光〕() 百姓隨從外邦風俗拜偶像。上祭壇進香,操縱被視為生殖神祗的亞舍拉木偶日像。神命令他們拆毀祭壇,打碎柱像,用火焚燒木偶(廿七9;出卅四13;利廿六30;申十二3,十六21

    (二)百姓惹神發烈怒。他們試圖操縱生殖神祗,製造和崇拜代表性行為的樹木高桿偶像。這些丘壇惹動神怒,他們雕像觸動他的憤恨(詩七十八28;士六2528;王下十26;代下卅四7;彌五14)。

    (三)百姓應當悔改轉向生命的創造者,專一信靠救主彌賽亞基督(23;十七7創一)。

 

【賽十七9「在那日,他們的堅固城必像樹林中和山頂上所撇棄的地方,就是從前在以色列人面前被人撇棄的。這樣,地就荒涼了。」

   〔呂振中譯〕當那日子、你〔傳統:他〕堅固的城必像希未人中和亞摩利人中被撇〔傳統:樹林中和山頂上〕棄的地方,就是他們從前在以色列人面前所撇棄的;而地就荒涼了。

 〔原文在那日,他的堅固城,必像樹林中和山頂上所撇棄的(或譯:被拋棄的何列施和亞米珥)),在以色列人面前所撇棄的。

   〔原文字義〕樹林何列施(原文發音)山頂亞米珥(原文發音)

 〔文意註解〕他們」:亞蘭和北國以色列,二王聯盟。

    「在那日」:本節開始,和7節一樣,是78節延續。以色列變成第三人稱。先知對以色列說話,指出必須知道:在那日,以色列必在毀滅中,重新認識神。

   「必像樹林中 ...... 地方」七十士譯本作「必像希未人及亞摩利人被撇棄的地方」。就是他們在以色列人面前所撇棄的(撒上廿三15)。

   樹林中和山頂上」指的是迦南人拜偶像的中心。下兩節改為第二人稱,正是面對面指責以色列,竟然隨從異教之風,忘記造他們的神,救他們的主

   49節,雅各受禍必須悔改。

〔話中之光〕() 神已經多次呼籲以色列,希望他們避免災禍(何十一12)。

 (二)在那日,以色列只能在毀滅中,重新來認識神。神多次呼召百姓,把他們聚集在自己大能的翅膀蔭下,只是以色列不願意,這樣,他們的地變為荒場(太廿三37)。

 (三)本節和上兩節都是第三人稱,開始於當那日,繼續對以色列說話,要以色列認識必在審判和毀滅中,來重新認識公義的神。祂恨惡罪,並有恩典憐憫,願他們轉回。他們卻不肯,直到災禍證明無可倚靠,唯神可靠(何十一12,二15,十15,十三4)。

 

【賽十七10「因你忘記救你的神,不紀念你能力的磐石,所以你栽上佳美的樹秧子,插上異樣的栽子。」

   〔呂振中譯〕因為你忘了拯救你的神,你不懷念那造你逃難所的磐石;所以你雖栽上佳美可愛的樹栽子,種上異樣的樹種,

   〔原文字義〕異樣」外國陌生令人憎

   〔文意註解〕因你忘記救你的神,不紀念你能力的磐石」這是常用的申命記的言語,神藉著摩西警戒百姓而重申前命,以免走向滅亡。

         1011節,背棄神者必喪亡。以賽亞改用第二人稱,對以色列發出最終警告。必定要記得:神獨行奇事的拯救。神是我們的磐石,祂行為完全,誠實慈愛又公義正直(申卅二4)。

         「栽上……樹秧子,插上異樣的栽子栽種……你所種……所收割」兩節經文指責以色列人追隨外邦風俗,將異教崇拜樹木花草移植,融入猶太信仰。先知直接責備以色列,因她忘記救了她、又使她得勝的神,她所做的一切都成虛空,徒勞無益。

   〔話中之光〕() 你忘記救你的神,不紀念你能力的磐石」,提醒人申命記的基本概念:神要祂百姓記得耶和華大能的拯救,不可輕忽造祂的神(申卅二18)。

   (二)若不紀念自己的主,就會白白勞力不出產,樹木不結果。修理葡萄園,不結葡萄,也不得喝葡萄酒(利廿六20;申廿八39)。

   (三)“記得並常紀念”對比“忘記並忘恩”是申命記論述的語氣。百姓內心和言語行為,當與所記得所認識的神相和,與神的屬性品格。

  (四)因神同在與神相交,必被恩感,愛主更深,愛慕效法神,影響到整個生命改變。若無改變,怎能信從主。會羨慕世俗,崇拜被造的人並拜各種偶像。

   (五)要除凈背逆的罪,首先要去除人生和生命中各種偶像(廿七9;結六3;代下卅一1)。

 

【賽十七11「栽種的日子,你周圍圈上籬笆,又到早晨使你所種的開花;但在愁苦極其傷痛的日子,所收割的都飛去了。」

   〔呂振中譯〕你雖在栽的日子設法使它長大,在種的晨光培養它開花,但在憂患的日子、無法醫治的傷痛之時、所收割的都飛走了。

   〔原文字義〕致命的

   〔文意註解〕10~11節,所描述的,類似阿多尼斯Adonis盆栽崇拜,促其開花、任其死亡,作為生殖生死輪迴,是塔莫斯Tammuz崇拜翻版(結八14)。

   〔話中之光〕() 世人偶像崇拜,無論何種形式都是妄圖顯出自己的能力,可以操縱神祗為其生殖繁衍或農業豐收的行為。他們棄絕神,要只靠自己,結果白費力,一切都是一場空,都如飛而去(四十24)。

    (二)神已彰顯祂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人。祂願意拯救,也能夠眷顧傷心痛悔的人。神是我們的拯救,我們要依靠神,祂天天背負我們的重擔(十二2;詩六十八19;羅一16)。

    (三)神必保守為神的緣故委身服事主,雖至於死,忠心到底的人。凡為主失掉生命,必得着永遠的生命(六十二9,六十五22,六十六22;詩九十二1214;太十39,十六25;約十二25)。

 

【賽十七12「唉!多民哄嚷,好像海浪砰訇;列邦奔騰,好像猛水滔滔;」

   〔呂振中譯〕啊,許多外族之民的喧嘩!他們喧嘩,正如諸水之喧嘩;啊,外國之民的怒號!他們的怒號,就像眾水之怒號。

   〔原文字義〕「鬨嚷「砰訇」大吼、呼「奔騰」喧鬧、轟鳴

   〔文意註解〕多民哄嚷」:亞述帝國有多種族軍兵。本節及下節描述神百姓將面臨嚴峻的大軍來犯,卻無奈無助。

        1214節,神百姓被列邦追討;然而神斥責,眾敵就逃跑。

   〔話中之光〕() 敵軍來勢如海浪砰訇,奔襲如猛水滔滔。難以平息,無法緩和。唉呀!神的百姓真是有禍了。

   (二)下節,以賽亞用詩篇語言宣告,不要怕敵來犯,只要信靠神。眾敵來犯雖如大海砰訇翻我們也不害怕外邦喧嚷,列國動搖,神發聲,地便熔化(詩四十六,四十七,七十六)。

 

【賽十七13「列邦奔騰,好像多水滔滔;但神斥責他們,他們就遠遠逃避,又被追趕,如同山上的風前糠,又如暴風前的旋風土。」

   〔呂振中譯〕外國之民怒號着,就像大水之怒號。但神叱責他們,他們就遠遠地逃跑,又被追趕、如同山上的風前糠,又如暴風前的滾轉草。

   〔原文字義〕滾轉草碎秸、輪子、旋

   〔文意註解〕強權亞述來勢凶猛,不必怕他們。這不是吞吃一切的巨浪。因神要斥責他們。他們快逃如山上風前的糠秕,又如旋風土碎秸

   〔話中之光〕() 以賽亞所用古近東神話的文學意象,即:主耶和華是生命之主,勝過海中怪獸,(廿七1,五十一9)。

   (二)以色列的神是大而可畏的。誰曉得神怒氣的權勢誰按著該受的敬畏曉得的憤怒呢亞述和列邦不過將吹散的糠秕,旋風要颳走的塵碎秸(廿九5;詩一4,十九12,卅五5,六十五7,八十三13;伯廿一18

 

【賽十七14「到晚上有驚嚇,未到早晨他們就沒有了。這是擄掠我們之人所得的份,是搶奪我們之人的報應。」

   〔呂振中譯〕旁晚時分有恐怖!未到早晨,他們就沒有了!這是搶掠我們者所得的分,是掠劫我們者所受的報應。

   〔原文字義〕「擄掠「份」、部

   〔文意註解〕14節,將1214節的精煉對比,推向高峰:不是以色列毀滅;而是夜裡來犯之敵,未到早晨就沒有了。

   〔話中之光〕() 這是神所定的旨意,是擄掠神百姓、搶奪我們之人的報應 (十25,卅三1)。

    (二)踐踏神的百姓、就是藐視為他們做主的神,神必追討罪債,前來攻擊的眾敵自取滅亡(卅七3638;王下十九35;詩篇卅七36)。

 

叁、靈訓要義

 

傲慢降卑當悔過

  一、戰略要地變亂堆――城邑被廢(1節,816,八4;王下十六9

  二、要塞堡壘變草場――羊群安臥(13節,16,八4

  三、以色列亞蘭之地――二王見棄13節,16,八4

  四、雅各與亞蘭榮耀――只靠自己(46節,三16~四1

  五、驕傲虛謊假象――傲慢眩富誇口――轉眼成空降卑(46節,三16~四1

  六、空城門拆盡――勢力衰人稀少――敗落凋零悔過(16節,廿四13

  七、神專注以色列――信守永約顧念――要雅各的榮耀(4節,一1

 

仰望造物主勿拜偶像

  一、順境高傲拜偶像,跟風世俗16節,一4,五13,四十四18,五十六11

  二、急難不再隨潮流,回頭靠神78節;申四30何十一12

  三、必不拜自己手造,也不自戀1,十二4;詩一百3;何三5;彌七7

  四、仰望造物主識辨,假神虛謊(78節;詩一1申四30何十一12

  五、注目以色列聖者,再不偏離79節,二23;十七7

  六、神使堅固城荒涼,偶像被棄(89節;申卅二4

  七、記得紀念主莫忘,儆省感恩(711節;利廿六20;申廿八39

  八、神罰背逆者狂傲,自取滅亡(714節;廿七9;結六3;代下卅一1

  九、神滅敵除凈塵土,吹掉秕糠(1214節;卅七36;王下十九35;詩一4,卅五5

  十、神保守餘民事主,至死忠心(714節;約十六33;羅八33啟十二11

   十一、定睛造物主真神,救主基督(7節,二23;十七7;創一;詩八1;廿三1

   十二、全能的彌賽亞,永在的父(7節,九7,十一10

 

── 周安娜(Anna M. Zhou)

         郵址: azsee2003@yahoo.com

 

參考書目:請參閱「以賽亞書提要」末尾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