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賽亞書第二十二章註解 壹、內容綱要 【哀耶路撒冷將毀滅】
一、異象谷無異象放肆蒙羞(1~14節) 1.
驕傲人無異象狂歡(1~4節) 2.
耶路撒冷臨難無助(5~8a節) 3.
領袖靠自己惹神怒(8b~14節)
二、猶大領袖不悔改被毀滅(16~25節) 1.
舍伯那驕傲被黜(16~19節) 2.
以利亞敬榮任受戒(20~25節) 貳、逐節詳解 【賽二十二1】「論異象谷的默示:有什麼事使你這滿城的人都上房頂呢?」 〔呂振中譯〕「關於異象平谷的神託之言。你怎麼啦?你都上了房頂呢?」 〔原文字義〕「有什麼事」什麼、為何。 〔文意註解〕「異象谷」指耶路撒冷或是欣嫩子谷。異教占卜在欣嫩子谷。「上房頂」為避難,或觀察敵情,或竟歡宴拜偶像。耶路撒冷被眾山環繞,需要登高才得望見遠處。 「有什麼事使你」先知的責備表達法。1~2節,以賽亞質問滿城何事興奮騷動。 「上房頂」以色列人在屋頂焚香(耶十九13;番一5)。 本卷一至十二章論猶大、耶路撒冷。 十三至廿三章審判列邦其次。按照年代順序,十七和十八章除外,耶路撒冷毀滅在十四到廿三章發生最晚。 廿一1~10與廿二1~14均較為晦澀,突顯於首句即標題,都具有雙重意義。巴比倫主前539年敗亡,耶路撒冷主前587年敗亡。先知刻意將巴比倫與耶路撒冷相連,都涉及驕傲必敗亡(參廿1~14註解)。 既是以賽亞時代,又不限於那時代;深邃超越的靈眼,透視歷史各個時期的重巒疊嶂,直達七百年後彌賽亞降世,且達及祂二次臨在的末世景象。遇到分辨實際問題必要考察先知心裡基督的靈(彼前一11)。 本章分兩段:(1)1~14節,概要,不知悔改的猶太人必將蒙羞被棄; (2)5~25節,具體例證:對猶太領袖墮落的責備。 〔話中之光〕(一) 以賽亞書主題是神拯救,祂的心意專注猶大耶路撒冷。神的選民是祂心所專愛的(一1;申七7)。 (二)「異象谷」竟無異象。異象一詞在此處是嘲諷。沒有異象,民就放肆。喧嘩宴樂的城內百姓,看不見大禍臨頭,毀滅無可逃遁(2節;箴廿九18)。 (三)領袖們本應領百姓在暗室憂傷痛悔,回轉靠神躲避災禍。然而,滿城的人上房喧鬧。神百姓靈性不優於不信神的列國,同樣受神審判而敗亡(一2~4)。 (四)預先警告:不要迷信領袖,居安思危。末世災禍頻繁動亂中,謹守誡命,警醒分辨,不受假先知假教師的迷惑(可十三23;彼後二1;帖前五3~4)。 (五)既然相信神掌管萬有,就當抬頭仰望,觀看至高者的作為。“你若信,就必看見神的榮耀”(約十一40)。 (六)眾山怎樣圍繞耶路撒冷,耶和華也照樣圍繞祂的百姓。當聽耶和華的話,仰望神才不至羞愧(詩一百廿五2;耶十七20;廿一11)。 【賽二十二2】「你這滿處呐喊、大有喧嘩的城,歡樂的邑啊,你中間被殺的,並不是被刀殺,也不是因打仗死亡。」 〔呂振中譯〕「你這充滿喧嘩、騷嚷之城,歡躍之都市阿?你中間被刺死的、並不是被刀刺死的,也不是戰場上死的。」 〔原文字義〕「吶喊」喧鬧聲;「喧嘩」大吼、呼嘯、騷動、哀鳴、呻吟;「城邑」城鎮;「歡樂」狂喜、高興。 〔文意註解〕 2~3節,先知異像中所見,喧嘩聲竟是滿城吶喊,原來歡樂談笑卻變成持續呼喊和呻吟。又見城墻倒塌,餓殍遍地。 〔話中之光〕(一) 先知看見死亡無數,並非刀刺戰死,而是圍城中殘桓斷壁,到處有餓死者屍體(哀四9)。 (二)百姓遭遇黑夜,社會坍塌。自私追求享樂,失去捨己奉獻,委身服事神百姓的能力(卅10;彌三6;箴廿九16~18)。 【賽二十二3】「你所有的官長一同逃跑,都為弓箭手所捆綁。你中間一切被找到的都一同被捆綁,他們本是逃往遠方的。」 〔呂振中譯〕「你所有的官長都一概逃跑,沒有弓箭而被捆綁;你中間被找到的都一概被捆綁,雖則他們逃到遠方。」 〔原文字義〕「所有……一同。 一切……一同」全部、整個;「逃跑」逃避、離開、流浪人;「捆綁」綁住。 〔文意註解〕「所有的官長」都離職逃離,變成流浪漢,都成為俘虜被捆綁,沒來得及逃到遠方。 〔話中之光〕(一)
領袖被俘,非因英勇作戰;卻是自顧自逃離行政崗位被捉。以賽亞多次嘲諷此屍位素餐的領袖。今時仍見這等居高位,在危難中托辭逃避,只顧自肥並不作為的領袖(一23;三2~3;五13;七2;廿八7、14;廿九15)。 【賽二十二4】「所以我說:“你們轉眼不看我,我要痛哭,不要因我眾民(原文作“民女”)的毀滅,就竭力安慰我。”」 〔呂振中譯〕「所以我說:『你們請轉眼、別注視着我!讓我苦苦地哭一頓吧!不要因我眾民〔原文:我民的女子〕之毀滅,你們就急地來安慰我。』」 〔原文字義〕「竭力」急迫、催促。 〔文意註解〕這裏可能指主前701年,亞述王西拿基立圍困耶路撒冷。先知為盲目樂觀的百姓悲哭,國難當頭哀嚎,先知見悲慘異象不肯受安慰。 〔話中之光〕(一) 神眷顧百姓。忠僕以賽亞領受神的心。先知悲天憫人、憂國憂民、疼愛民眾、為民哀痛的先知耶利米淚流成河(4節;耶九1;十三7;十四17;哀二11,18;三48)。 (二)天天背負我們重擔的主,就是拯救我們的神。我們當體貼天父慈悲為懷,當效法基督憐憫的心腸(詩六十八19;腓二5)。 【賽二十二5】「因為主萬軍之耶和華使異象谷有潰亂、踐踏、煩擾的日子。城被攻破,哀聲達到山間。」 〔呂振中譯〕「因為主萬軍之永恆主使異象平谷中有狼狽驚惶、彼此踐踏、慌慌亂亂的日子:都市被拆毀,呼救聲達到山間。」 〔原文字義〕「潰亂」吵鬧、不安;「踐踏」征服;「煩擾」制服。 〔文意註解〕「煩擾的日子」指主前589~587年耶路撒冷將被巴比倫圍攻,也可能指主前701年,亞述王西拿基立圍困耶路撒冷。 5~8a節,先知回顧靈眼覺察耶路撒冷被毀的情景。詳述京城全然無助,壓迫者是遵神審判之命而行,百姓喧囂高興什麼,這一再重覆往事中,他們竟不悔改、不接受教訓。 〔話中之光〕(一) 喧鬧中的耶路撒冷,沒有轉回安靜仰望神。反而狂奔亂跑,呼喊哀嚎,傳到環繞耶路撒冷的眾山,哀聲達到山間(卅15)。 (二)人行將滅亡,就放肆尋歡作樂。想到明天就要死了,今天及時行樂(13節;五十六12;路十二19;林前十五32)。 (三)若轉回到神面前,聽神安慰勸導悔改,就能存活。尼尼微聽先知約拿的警告,從上到下披麻蒙灰,神察看他们悔改,就後悔不降災(拿三10)。 (四)得見異象的有以賽亞、耶利米、以西結等先知,以及使徒保羅、彼得、雅各和約翰。他們天天冒死傳講,警戒神的百姓(廿2~4;結四3;十二13;林前十五31)。 (五)耶穌降世,道成肉身,傳講的是悔改之道。警告: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太三2;可一15)。 【賽二十二6】「以攔帶著箭袋,還有坐戰車的和馬兵,吉珥揭開盾牌。」 〔呂振中譯〕「以攔背着箭袋,亞蘭〔傳統:人〕騎着〔傳統:車〕駿馬,吉珥揭開了盾牌。」 〔原文字義〕「帶著〕舉起、背負;「馬兵〕騎馬的。 〔文意註解〕 6~7節,以攔和吉珥與亞蘭人關聯(摩九7)。或認為吉珥在敘利亞北部,或幼發拉底河西沙漠。此處與以攔並提,可見吉珥在底格里斯河東。「坐戰車的和馬兵」是重複上章(廿一7)。先知上下兩章用意雙重。 以攔雖支持巴比倫反亞述,但主前701年戰役為亞述提供弓箭手。有兩種可能:(1)主前586年尼布甲尼撒毀滅耶路撒冷的軍中,以攔和吉珥佔重要地位;(2)以攔作為比喻,將毀滅巴比倫,也是威脅耶路撒冷的敵人;在此寓意雙關。 〔話中之光〕(一) 正如巴比倫潰敗消失,心想倚靠巴比倫的人,下場也同所靠的它一樣(廿一2)。 【賽二十二7】「你嘉美的谷遍滿戰車,也有馬兵在城門前排列。」 〔呂振中譯〕「你佳美的山谷滿了戰車,並有馬兵列陣要攻城門。」 〔原文字義〕「嘉美」佳美。 〔文意註解〕「嘉美的谷」指「汲淪溪谷」和「欣嫩子谷」。 7節,佳美的山谷寬闊,成為戰車方便攻入之地。馬兵在城門前列隊,攔阻人出城逃跑。 〔話中之光〕(一) 神諭顯露猶大備戰工事的弱點。戰車隆隆可順利開進山谷,馬兵列陣發威,耶路撒冷束手待斃,被暴露於敵人鐵蹄之下(下節)。 【賽二十二8】「他去掉猶大的遮蓋。那日,你就仰望林庫內的軍器。」 〔呂振中譯〕「猶大的屏藩他都揭開了。當那日子,你就仰望森林宮裏的軍械;」 〔原文字義〕「遮蓋」遮蔽、覆蓋、屏幕;「仰望」注重、看重、指望。 〔文意註解〕「他去掉猶大的遮蓋」神向來遮蓋猶大,不再保她,讓她光身受辱。 「林庫」所羅門王建造的黎巴嫩林宮,存着盾牌軍械。 8~11節,希西家王面對亞述威脅,物質準備是他的優先選項,即:軍器、城墻、供水係統。 〔話中之光〕(一) 預備軍械工事、屯糧供水等造物之先,本該先關注造物的主。優先順序顛倒,於今仍普遍。只看眼前所見,不抬頭仰望主(王上七2;十17)。 (二)無助狀態使人徒勞無功地預備抵抗;也使人失望地放棄努力。 (三)安靜主前,到施恩座祈禱。將自己交給一直在保守看顧的主。雖此時不見希望,但神從不誤事(卅七14~20)。 【賽二十二9】「你們看見大衛城的破口很多,便聚積下池的水。」 〔呂振中譯〕「你們看見大衛的裂口很多,便積聚着下池的水;」 〔原文字義〕「破口」裂隙、破損、裂縫。 〔文意註解〕「大衛城」大衛攻取耶布斯,就命名該城為大衛城(撒下五7)。 「聚積下池的水」從耶路撒冷城到汲淪溪谷的基訓泉,希西家建了1800呎長地下水道,確保亞述圍攻京城時的供水。「下池」是水道存水的兩個蓄水池之一。 〔話中之光〕(一) 猶大王希西家為迎擊亞述大軍的各項備戰。今時希西家下水道參觀人群仍絡繹不絕,驚歎其工程(七3;王下二十20)。 【賽二十二10】「又數點耶路撒冷的房屋,將房屋拆毀,修補城牆。」 〔呂振中譯〕「你們數點耶路撒冷的房屋,將房屋拆毀,使城墻鞏固而不可扳;」 〔原文字義〕「房屋」住房、殿。「修補」圈起、築堡壘。 〔文意註解〕 抵抗亞述圍城的防禦工事。修補加固城墻,數點房屋照顧湧入難民。 〔話中之光〕(一) 時間倉卒,材料缺乏。官長百姓手忙腳亂,驚慌失措,拆房屋修補城牆。要做的事實在很多(8~11節)。 【賽二十二11】「又在兩道城牆中間挖一個聚水池,可盛舊池的水,卻不仰望作這事的主,也不顧念從古定這事的。」 〔呂振中譯〕「你們又在兩道城墻之間挖個積水地方,可盛舊池的水;你們卻不仰望行作這事的主,也不重視遠古以來裁定這事的。」 〔原文字義〕「從古」久遠;「舊池」即上池(七3)。 〔文意註解〕「卻不仰望作這事的主……從古定這事的」造物主總是被人忘記。 9節,修筑城墻防禦工事。兩道城牆之間的夾墻地帶積水,外牆被攻破,水湮敵軍,人難跨越,可成防護屏障,也可能變殺戮戰場。 〔話中之光〕(一) 不仰望造物主,也不想萬有的掌管者,就是從遠古定此事的神。忘記神的猶大人,不仰望神愚蠢之極(卅七26;四十21,28;四十一21~29)。 (二)還有敬畏神的餘種,要等候掩面不顧雅各家的神,要仰望祂(八17)。 (三)當那日,人都必仰望他們的主耶和華,再不敢藐視祂。萬民的眼目必注視以色列的聖者(十七7)。 【賽二十二12】「當那日,主萬軍之耶和華叫人哭泣哀號,頭上光禿,身披麻布。」 〔呂振中譯〕「當那日子、主萬軍之永恆主叫人哀哭號咷,頭上光禿,腰束麻布;」 〔原文字義〕「人」軍隊、服役者。 〔文意註解〕12節,神要人憂傷痛悔,披麻蒙羞。 〔話中之光〕(一) 猶大人得罪神,不僅靠自己備戰,且拒絕依靠神,賠款進貢給敵人求和(王下十八14~16)。 (二)神叫人憂傷痛悔,披麻蒙羞,刻苦己心(三24;卅二11;耶四8)。 【賽二十二13】「誰知,人倒歡喜快樂,宰牛殺羊,吃肉喝酒,說:“我們吃喝吧!因為明天要死了。”」 〔呂振中譯〕「但是你看,人倒歡躍喜樂,宰牛殺羊,喫肉喝酒,說:『只管喫喝吧!因為明天我們就死了!』」 〔原文字義〕「死」殺死、治死。 〔文意註解〕13節,猶大將警告當耳旁風,用宴樂狂歡來對抗悔改的呼籲。 12~14節,猶大人靠自己備戰,不靠神;飲酒宴樂流連忘返,滿足肚腹食慾,不悔改惹動神怒。 〔話中之光〕(一) 背道的領袖和愚昧的百姓,不負責任。禍患和預警丟之腦後,良知道德、良心防線都崩潰,刻意不聽勸,背離神,不紀念神的作為(五11,22)。 (二)宴樂者勇力全在酒桌上,精力智力用在劃拳罰酒。他們滿腦肥腸,如同畜生只等着宰殺,且在當宰殺之日嬌養己心(廿八7;雅五5)。 【賽二十二14】「萬軍之耶和華親自默示我說:“這罪孽直到你們死,斷不得赦免!這是主萬軍之耶和華說的。”」 〔呂振中譯〕「然而萬軍之永恆主卻親自附耳啟示我,說:『這罪孽即到你們死了也不能得赦除』:這是萬軍之永恆主說的。」 〔原文字義〕「赦免」遮蓋、潔淨、贖罪、平息、化解。 〔文意註解〕 14節,國難當頭,預言降禍,人卻吃喝玩樂,不悔改就不得神赦免。 8~14節,描述猶大國備戰景象,類似在主前701年西拿基立入侵前,希西家王備戰。 〔話中之光〕(一) 猶大人目中無神,如外邦人一樣享樂,不扶助窮人。頑梗背逆罪惡滿盈,故意犯罪不悔改,拜偶像邪淫,斷不得神赦免(13~14節;五9;結十六19) (二)耶和華看他們罪惡很大,終日所想盡都是惡。挪亞進方舟那日,洪水把他們全沖走了(創五6;路十七26)。 (三)唯有敬虔信靠順服,遵行神囑咐的挪亞,在耶和華眼前蒙恩(創六8)。 (四)以賽亞並不認為舉手禱告,獻祭開嚴肅會各種動作,就可恢復與神關係。沒有心靈憂傷痛悔,改換一新,只是膚淺宗教徒,打自己臉撕衣服,沒撕裂心腸就無果效(卅二11~13;詩五十一15~19;珥二12~17; 瑪一8~11;徒五1~11)。 (五)抓緊時機悔改,機不可失。罪使人瞬間快樂,放棄悔改最後機會。人心墮入幽暗,與神隔絕(耶五23;羅一21~28)。 (六)莫掉以輕心嘲笑他人,生存之日當警醒,隨時面對死亡。天天悔改做新人,甘心俯伏在神施恩座前(耶八20;來十二17;啟二21)。 (七)我們是神建造的房屋。現在正是悅納的時候,拯救的日子!當立定心志,恆久靠主完全得救(林前三9;林後六2~3;徒十一23;來四1;十二15)。 【賽二十二15】「主萬軍之耶和華這樣說:“你去見掌銀庫的,就是家宰舍伯那,對他說:」 〔呂振中譯〕「主萬軍之永恆主這麼說:『來,關於宮庭的舍伯那,你去見這庶務長,說:」 〔原文字義〕「掌銀庫的」掌大權的;「家宰」宰相;「舍伯那」活力。 〔文意註解〕「舍伯那」是埃及名,原為宮廷重臣。作為親埃及派的首領,被希西家王降職被貶「書記」。他私通亞述引狼入室,出賣猶大國的下場是,被亞述以賣國罪用馬拖死(廿二15~19;卅六3,11,22;卅七2;王下十八18,26,37;十九2)。 15~19節,以賽亞指斥王之重臣舍伯那驕傲誤國,預言必被降卑罷黜。 15~25節,舉兩個例證,敘述上半章的概要。 〔話中之光〕(一) 舍伯那親埃及,誘勸希西家王求助埃及,卻不信靠神。竟敢與宮廷先知以賽亞的神諭警告對抗相悖 (卅一1) 。 (二)他為一己私利背叛國家民族利益,公然對抗以色列的神,必受嚴厲審判,榮華富貴名利一時高漲,終歸無有
(耶十七1;太十一22;林後五10)。 【賽二十二16】「你在這裡作什麼呢?有什麼人竟在這裡鑿墳墓,就是在高處為自己鑿墳墓,在磐石中為自己鑿出安身之所?」 〔呂振中譯〕「你在這裏有甚麼權利?你在這裏有甚麼人,竟在這裏為你自己鑿墳墓,在高處為自己鑿墳墓,在岩石中為自己開拓安身之所呢?」 〔原文字義〕「鑿」挖掘;「磐石」險崖、峭壁;「安身之所」住處、寓所。 〔文意註解〕「在高處為自己鑿墳墓」先知責備舍伯那為一己死後哀榮,大肆鋪張花費雕鑿墳墓。「你在這裡作什麼呢?有什麼人竟在這裡」先知斥責他不配在此地,必被拋去別處。 〔話中之光〕(一) 神藉著以賽亞將人間腐敗追責至權貴和身居高位者,這完全符合以賽亞書全卷立場觀點。獻媚帝王拜人為偶像,只能放大人的驕傲及其拜偶像愚蠢至極,神必除去並煉盡渣滓(一23;三1~9;五22~23;七13;十1~4;十四4~21;廿八7~8;詩一百一十九119;耶六30;何四18)。 (二)不配得榮耀的,必被褫奪,神會出手懲治(16~18節;斯七8;伯九24;耶十四3)。 (三)唯有造物主萬軍之耶和華神,永世君王彌賽亞配得尊崇(詩八9;一百一十三4;一百四十八13)。 【賽二十二17】「看哪,耶和華必像大有力的人,將你緊緊纏裹,竭力拋去。」 〔呂振中譯〕「看吧,勇士阿,永恆主必使勁地拋像擲你,緊緊地抓牢你,」 〔原文字義〕「緊緊纏裹」抓住包住;「竭力拋去」猛力投擲。 〔文意註解〕耶和華大能的刑罰臨到,將舍伯那挪去拋開。 〔話中之光〕(一) 神是不可抗拒的大能的勇士。自稱勇士的舍伯那,將被神如扔球般拋向遠處。 (二)警戒身居高位權重者不敬畏神,不公義治理,以權謀私喪失道德良心,反貪慾無度,不顧後來的世代。 【賽二十二18】「他必將你滾成一團,拋在寬闊之地,好像拋球一樣。你這主人家的羞辱,必在那裡坐你榮耀的車,也必在那裡死亡。」 〔呂振中譯〕「將你捲了又捲,捲成一團,像球一樣,拋到四面寬闊之地;你那華麗的彩車必在那裏;你、你這做你主上王室之羞辱的、你必死在那裏。」 〔原文字義〕「寬闊之地」兩手的寬度。 〔文意註解〕「滾成一團」好像捲起裹屍布一般。「寬闊之地」舍伯那將來被擄之處。「主人家的羞辱」舍伯那成為王的羞辱。 17~19節,神罷黜舍伯那,他再無生前耀武揚威,死後奢華的墓葬,而必死異地。 〔話中之光〕(一) 舍伯那象徴他豪華顯赫地位的車馬,與他一起如破衣服般被丟棄,遠死他鄉。 (二)這是耶和華所定的,舍伯那成為猶大王的羞辱,是對驕傲自大的警戒(廿三9)。 【賽二十二19】「我必趕逐你離開官職,你必從你的原位撤下。」 〔呂振中譯〕「我必革你的官職,撤〔傳統:他要撤去〕你的職位。」 〔原文字義〕「撤下」拉下、推翻。 〔文意註解〕16~19節,預言舍伯那看重豪華墓地,直接後果被神趕逐罷黜,終局流落他鄉,無處葬身。 〔話中之光〕(一) 人要謹慎自守,免除一切貪心。不要仗勢欺人,莫因搶奪而驕傲。舍伯那被貶內心不變,自取羞辱,必從白晝趕進黑暗裏(卅六3,22;路十二15;伯八8;詩六十二10)。 【賽二十二20】「“到那日,我必召我僕人希勒家的兒子以利亞敬來,」 〔呂振中譯〕「當那日子、我必召喚希勒家的兒子、我的僕人以利亞敬;」 〔原文字義〕「僕人」奴隸;「希勒家」耶和華是我的分;「以利亞敬」神設立。 〔文意註解〕「我僕人」神稱祂所徵召差派的人,給予最高意義的頭銜。 20節,以利亞敬,被神召來替換舍伯那(三六3;三七2;王下十八18)。 〔話中之光〕(一)「我僕人」是神所賜最崇高的稱呼。本章給予以賽亞,又給以利亞敬。既是屬意的職稱和特權,特別賜予合祂心意的人(四十二1;五十二3)。 (二)四十至五十五章給以色列和無名受苦的僕人;六十五和六十六章再指以色列。不但是神的期望,更是神的托付和心意,也經歷神的大能和慈愛憐憫。 (三)跟隨主的,先求神的國和祂的義。彌賽亞再來時,必在祂羔羊婚宴同席,一同作王千年(太六33;十九28;提後二12;啟廿二4~5)。 【賽二十二21】「將你的外袍給他穿上,將你的腰帶給他繫緊,將你的政權交在他手中,他必作耶路撒冷居民和猶大家的父。」 〔呂振中譯〕「將你的禮褂給他穿上,將你的長腰帶給他繫緊,將你的政權交在他手中;他必做耶路撒冷居民和猶大家的父。」 〔原文字義〕「外袍」束腰外衣;「繫緊」加強、支持、抓住;「政權」治理。 〔文意註解〕;「你的政權交在他手中……猶大家的父」神所命定的地位有特殊的意義,並規定服事神委托重任的要求和態度。 21~22節,以利亞敬穿戴符合身份的服飾,履行特定職責。 〔話中之光〕(一) 外袍和腰帶通常是祭司在聖所履職所必需穿戴的服飾(出廿八4,39~40;廿九5~8;卅九27~29;四十14;利八7,13)。 (二)一系列服裝乘車規定,為履行特定職責。像法老命約瑟作宰相,穿細麻布袍,戴金戒指有權蓋章,乘王的副車,人呼喊開道(創四十一41~44)。 (三) 猶大家的父不是轄制,乃是捨己的愛和眷顧。當效法彌賽亞救主,我們永在的父(九6)。 (四)猶大領袖虛榮腐敗愚昧,受到百姓奉承吹捧如拜偶像,罔顧百姓安危疾苦,百姓訴苦無門,冤聲載道而鄙視領袖。 (五) 遭災百姓仰望期盼彌賽亞救主,神聽見並察看,必興起祂僕人來施行公義治理。 (六)以利亞敬接替舍伯那,暫時現出一縷公義治理的微光,沒能持久就暗淡了。人們期許真正的超越人類的救主彌賽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25節;九6)。 【賽二十二22】「我必將大衛家的鑰匙放在他肩頭上,他開,無人能關;他關,無人能開。」 〔呂振中譯〕「我必將大衛家的鑰匙放在他的肩頭上;他開,就沒有人能關;他關,就沒有人能開。」 〔原文字義〕「家」房屋、殿;「開」打開、鬆開。 〔文意註解〕「大衛家的鑰匙」擁有大衛王室權柄;「鑰匙」舊約時代的銅鐵鑰匙又重又大(士三25;代上九27);「鑰匙放在他的肩頭上」是鑰匙及其所放位置。以利亞敬被賦予責任重大,開啓和關閉耶路撒冷王宮大門和房間的職權。 〔話中之光〕(一) 聖經中多處用鑰匙表明神所定的職分地位重大及賦予的權柄能力。這些都是作為彌賽亞基督的預表。 (二)彌賽亞基督就是那聖潔、真實,拿著大衛的鑰匙,開了就沒有人能關,關了就沒有人能開的(九6;廿二22;太十六19;啟一18;三7;伯十二14)。 (三)接受主耶穌敞開心門的鑰匙是聖靈。祂重生了我們,賜我們悔改接受主的信心,雖沒見過主,卻是愛慕主,在百般試煉和患難中有大喜樂(約一7;彼前一7;雅一2)。 (四)禱告可開天上倉庫的門,神會傾倒澆灌聖靈,上尖下流地充滿我們(瑪三10;路六38)。 (五)聖靈也賜打開福音的大門,把人數加給神的國度,就像稱呼非拉鐵非教會(徒三;啟三7~8)。 (六)聖靈賜下打開心眼認識基督的真知識的心靈之門(弗一17)。 (七)主耶穌賜給使徒彼得及眾教會天國的鑰匙。興旺福音,傳到地極。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 (太一六19;可十六15)。 【賽二十二23】「我必將他安穩,像釘子釘在堅固處,他必作為他父家榮耀的寶座。」 〔呂振中譯〕「我必將他牢牢固固地釘上,就像木橛子釘在穩固之處;他必做他父家尊榮的寶座。」 〔原文字義〕「釘」敲擊;「父」父親、祖先、師傅、開創者。 〔文意註解〕23~24節,以利亞敬要像釘子釘在堅固處。 23節的釘子是釘帳篷用的,用法如常(士四22;亞十4;結十五23)。 後半節,是以利亞敬的父家兩種解釋。可以是自家,可以是大衛王室。 〔話中之光〕(一) 以利亞敬沒有像舍伯那使王蒙羞,他會使王和父家得榮耀(23~24節)。 (二)是神使得以利亞敬取代舍伯那,如釘子般釘牢在堅固處(拉九8;伯卅六7;傳十二11;亞十4)。 (三)作為人類就不免家庭拖累和各樣人際關係負擔(見下節)。 【賽二十二24】「他父家所有的榮耀,連兒女帶子孫,都掛在他身上,好像一切小器皿,從杯子到酒瓶掛上一樣。」 〔呂振中譯〕「他父家所有的重擔〔同詞:尊榮〕、所有的子孫和葉子、各樣小器皿、從盆器到各樣缾器、他們都掛在他身上。」 〔原文字義〕「所有」全部、整個;「榮耀」重量、重擔;「器皿」器具。 〔文意註解〕24節,較為難解,當與20~23節相關。因25節有「當那日」轉為另一層意思。 〔話中之光〕(一) 整個重量好像太重。是人類都會受不了許多牽挂連累。 (二)但是神卻有恩典憐憫,有聖靈的工作(卅四1;四十二5;亞六13)。 (三)神要將水澆灌口渴的人,將聖靈澆灌後來的世代,將神的厚福澆灌我們的子孫後裔(四十四3;四十八19)。 (四)讀著受邀衡量自我。或如以利亞敬許多常人可得幫助;或像舍伯那只顧忙於留名自肥(21~24節;15~19節)。 【賽二十二25】「萬軍之耶和華說:當那日,釘在堅固處的釘子必壓斜,被砍斷落地;掛在其上的重擔必被剪斷。因為這是耶和華說的。”」 〔呂振中譯〕「萬軍之永恆主發神諭說:『當那日子、那釘在穩固之處的木橛子必支持不住而彎垂下來;它必被砍斷而墮落地;那掛在上頭的擔子必被剪斷;因為這是永恆主說的。』」 〔原文字義〕「壓斜」移動、離開;「砍斷」劈、切、割;「落地」跌落、跌倒、使籤落地;「重擔」王的國度;II. 重擔、負擔、貢物:「剪斷」剪除、切開、砍下。 〔文意註解〕本節,「當那日」表明這裏是突然轉折,是難解的經文。以利亞敬曾受如此全面高度的讃美,怎能變為失敗者並被剪除呢?但此處確實是指以利亞敬。以賽亞不得不重申,依靠人的拯救只是暫時短暫的,先知警告:不要信靠世人。 〔話中之光〕(一) 以利亞敬也不過是人,若將一切盼望寄託他身上,必然失望。 (二) 認識彌賽亞是唯一的救主,全心全意願意委身的人,才有可以成為真正敬畏神,悔改更新的被救餘民,徹底脫離驕傲自大拜偶像的愚昧(二22;五章)。 (三)正如前半章的清晰預見的結論,猶大人做不到這樣徹底信靠神,以利亞敬一身寄託太多的負擔和要求,於是一切寄託全都敗落。先知警告人類不要再拒絕神。莫把希望寄托在人類精神領袖或各樣的主義學說及解決方案,結果都是潰敗毀滅(詩一百四十六3;耶十七5~6)。 (四)唯一的盼望在乎萬軍之耶和華,以色列的聖者。除了彌賽亞救主耶穌基督,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着得救(四十六11;徒四12). 叁、靈訓要義 【異像谷無異象民放肆蒙羞】 一、異象谷竟無異象――沒有異象,民就放肆(1節;箴廿九18) 二、猶大靈性不優越――就如外邦,滿城喧鬧(1~2節) 三、百姓迷信官愚昧――宴樂喧嘩,無處可逃(2節;可十三23;彼後二1;帖前五3~4) 四、忘卻托付不作為――離職逃難,都被捉回(3節(一23;三2~3;五13;七2;廿八7,14;廿九15) 五、先知悲摧極痛苦――我民毀滅,不得安慰(4節) 六、神使異像谷潰亂――城被攻破,哀聲遠達(5節) 七、催以攔吉珥上陣――戰車馬兵,列隊攻城(6~7節) 八、王備戰優先選項――兵器城墻,供水拆房(8~9節) 九、單忘記先求神助――靠巴比倫,如它滅亡(10~12) 十、神叫人憂傷痛悔――卻宰牛羊,吃肉喝酒(13節;廿八7;雅五5) 十一、故意犯罪不悔改――神追討罪,一直到死(13~14節;五9;結十六19) 十二、轉回吧神的百姓――神專愛你,何必死亡(出六7;申七7;耶卅17) 【舍伯那見黜】 一、居高位不敬畏被王貶黜(15節;卅六3;卅七2;王下十八18) 二、為自己鑿墳墓炫燿何物(16節) 三、驕傲張狂被擄拋屍野路(18節) 四、謹慎自守免除情慾貪污(19節;卅六3,22;路十二15;伯八8;詩六十二10) 五、不悔過神重罰全部失誤(19~22節) 【大衛家鑰匙預表基督】 一、鑰匙――神所定的職分地位(22節) 二、鑰匙――神賦予的權柄能力(22節) 三、大衛家鑰匙――彌賽亞基督(22節;九6;廿二22;太十六19) 四、大衛家鑰匙――開,就沒人能關――關,就沒人能夠開啟(22節;啟一18;三7) 五、天國的鑰匙――主賜彼得眾教會――傳福音給萬民到地極(太一六19;可十六15) 【以利亞敬的擔當與警戒】 一、神將他安穩,像釘子釘在堅固處,為父家榮耀的寶座(23節;拉九8;伯卅六7;傳十二11;亞十4)) 二、擔家國重任,連兒帶孫全繫一身,從杯到瓶器皿都掛(24節) 三、他不過是人,堅固處釘子必壓斜,未砍斷落地是暫時(25節;二22) 四、掛上的重擔,過多人要求得幫助,當那日他必掛不住(21~24節;15~19節) 五、莫要憑血氣,靠人膀臂離棄神的,那國那民必都有禍(詩一百四十六3;耶十七5~6) 六、猶大將敗落,因未悔改委身真神,彌賽亞是唯一救主(四十六11;徒四12) ── 周安娜(Anna M. Zhou) 參考書目:請參閱「以賽亞書提要」末尾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