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賽亞書第二十三章註解 壹、內容綱要 【推羅荒廢被神拯救】 一、推羅荒廢哀歌(1~14節) 1.哀歌遠傳到地級(1~7節) 2.推羅因高傲荒廢(8~14節) 二、神必眷顧推羅(15~18節) 貳、逐節詳解 【賽二十三1】「論推羅的默示:他施的船隻都要哀號,因為推羅變為荒場,甚至沒有房屋,沒有可進之路。這消息是從基提地得來的。」 〔呂振中譯〕「關於推羅的神託之言。他施的船隻阿,哀號哦!因為你們的保障已被毀壞〔傳統:被毀壞、沒有房屋、不成為海口〕了。這是從基提〔即:居比路;塞浦路斯〕地向他們披露出來的消息。」 〔原文字義〕「推羅」即「泰爾」岩石;「他施」黃色的碧玉;「荒場」荒廢、毀壞;「沒有可進之路」被毀滅;「基提」壯漢(地中海島嶼總稱)。 〔文意註解〕
推羅,遠航船的母港。「他施的船隻」往返他施的大型遠洋海船。 1節及14節,他施的船隻哀號,因推羅變為荒場。 1~7節,哀歌傳遞過程:(1)1節,返航母港途中,基提傳來推羅荒廢,進港無路;(2)2~4節,傳到腓尼基故土;(3)5節,傳至埃及和地極;(4)6~7節,哀聲遠達他施。為何推羅荒廢?誰負責歷史?她還有救嗎?要過多久? 8~14節,神定意推羅因高傲受罰荒廢。 15~18節,七十年後造物主必眷顧重建。 本章,預言推羅高傲受罰成荒場;七十年後蒙神拯救復興。推羅為何高傲?因她代表腓尼基。腓尼基,希臘字:紫,乃極貴染料。主前第八世紀在地中海西擴建殖民帝國。主前814年腓尼基公主蒂朵建都迦太基。推羅、西頓、比布羅斯為其三大海島城,依次間隔數十哩。「基提地」各島嶼含塞浦路斯(居比路),推羅最西,他施最東。 腓尼基高傲,稱霸航貿而豐裕;發明拼音字。北有拉丁、希腊文從左往右寫;南有閃族阿拉伯、希伯來、亞蘭、伊索比亞文從右往左。推羅為腓尼基代表。海上稱霸及航海貿易精明富庶;拜假神巴力的中心有推羅、西頓、比布羅斯。推羅因稱霸海上、商貿和拜偶像而不可一世。比布羅斯希臘文是蒲草紙Papyrus,即希臘文聖經Βίβλος。 推羅海防固若金湯,數百年來強權猛攻不下。(主前年代)霸權名字如下:(722)亞述撒縵以色五世;(701)亞述西拿基立;(677)亞述以撒哈頓;(668)亞述巴尼帕;(572)巴比倫尼佈甲尼撒;(351)波斯亞達薛西三世;(332)希腊亞歷山大大帝盪平周圍城鎮,推倒房屋城墻填海造堤,連於推羅,終於攻克。 〔話中之光〕(一) 古時推羅西頓資財豐裕,親善以色列,敬畏耶和華。推羅王希蘭愛大衛,運香柏木差使者工匠,助大衛王為建聖殿備料。所羅門與推羅王希蘭按互利協議,運香柏木、檀香木等,薦能工巧匠參與建殿,(王上五1;代上十四1;廿二3;代下11~15)。 (二)腓尼基公主耶洗別及其女,是毀壞神百姓的魔鬼差役。耶洗別是西頓王大祭司謁巴力之女,嫁北國亞哈為后,設數百假先知,毒計害拿伯,拜巴力禍及全北國以色列,追殺先知以利亞,作惡受咒詛,屍拋野地餵狗(王上十六31)。 (三)耶洗別女亞他利雅嫁南國猶大王,拜巴力推向南國猶大全地。其子死後,她起來剿滅猶大王室,殺眾王子篡權。幾乎導致大衛王位中斷。幸有祭司耶和耶大救小王子約阿施(王下十一1)。 (四)審判推羅是審判列國的第十二個神諭,也是最後一個,有其重要性。其一,推羅與西頓和比布羅斯三城是拜巴力中心。其二,仗海上霸權壟斷貿易、集資財、權勢、精英,加崇拜偶像,代表腓尼基高傲必受嚴厲審判(1~14節)。 (五)耶穌傳道多次到推羅西頓傳道,使徒保羅如此行(可七26;路十13;徒廿一2~3)。 (六)舊約多次提到推羅、西頓、他施、基提海島與主題密切相關(6,12;二16;廿四10;六十9;創十4;書十九29;王上五1;十22;廿二48;代下九21;耶二10;廿五22;四十七4;結廿六2,廿七6,30;但十一30;珥三4;摩一9;拿一3;亞九2)。 (七)舊約多次提到他施的船隻,會意其財富、政商,拜巴力,造成高傲導致毀滅有前因後果(二16;六十9;王上十22;廿二48;詩四十八7;結廿七25;拿一3)。 【賽二十三2】「沿海的居民,就是素來靠航海西頓的商家得豐盛的,你們當靜默無言。」 〔呂振中譯〕「沿海地帶的居民哪,驚奇哦!西頓的商人哪,你的使者橫渡了洋海〔傳統:橫渡洋海的人充滿了你〕」 〔原文直譯〕「沿海的居民,西頓的商家啊,當靜默無言。你們靠航海得豐盛,(死海古卷是「你們差人過海」) 〔原文字義〕「西頓」打獵;「沿海」島嶼。 〔文意註解〕「西頓的商家」西頓的商戶因富有,素來囂張,此時靜默無言。 「你們」即「你們的使者」從腓尼基海島渡海差人過海的旅行商人,符合馬索拉文本「充滿了你們」,見於呂振中譯文。 主前第八世紀亞述帝國擴張侵蝕利潤;主前701年後,亞述西拿基立施壓,後主前677年以撒哈頓毀滅西頓城,在其遺址重建亞述城卡爾以撒哈頓。 〔話中之光〕(一) 推羅哀歌不僅在於自身,而代表整個腓尼基。西頓對推羅傾覆的回應,就是腓尼基人的反應(書十三4~6;士三3)。 (二)推羅、西頓同命運。西頓對推羅哀歌衝擊和震動甚大,以致悲哀發昏、沉默不語(哀二10;伯二13)。 【賽二十三3】「在大水之上,西曷的糧食、尼羅河的莊稼是推羅的進項,他作列國的大碼頭。」 〔呂振中譯〕「又在大水之上;西曷撒種結的籽粒,尼羅河旁收割的莊稼,乃是她的出產,又是列國的利源。」 〔原文直譯〕「經過大海,西曷的糧食、尼羅河的莊稼使推羅有利潤,它就成為列國的大商場。 〔原文字義〕「大水」大海;「西曷」黑暗;「進項」得利,收益;「碼頭」商場。 〔文意註解〕「西曷的糧食、尼羅河的莊稼」並列同義,尼羅河出產作物。 〔話中之光〕(一)腓尼基地中海島嶼重商貿的推羅西頓,從埃及進口糧食,尼羅河農產品也運往各國,成了經貿中心 (詩一百零七23;結廿七26;書十三3;耶二18)。 (二)推羅成了交易本身,與埃及彼此依賴,一榮俱榮,一損俱損(2~5節)。 【賽二十三4】「西頓哪,你當慚愧。因為大海說,就是海中的保障說:“我沒有劬勞,也沒有生產,沒有養育男子,也沒有撫養童女。”」 〔呂振中譯〕「西頓哪,慚愧哦!因為大海說了話,海上的保障說:『我沒有受過產痛,我沒有生產過,沒有養大過男子,也沒有撫養過童女。』」 〔原文字義〕「慚愧」羞愧、羞辱;「說」、回答、承諾;「保障」要塞、堡壘、避難所;「劬勞」陣痛、生產、分娩。 〔文意註解〕「海中的保障」指推羅。她於主前2750年建在岩石礁上。希蘭一世在主前第十世紀填海,使其與沙岩礁相連,擴大領土像水上要塞。撒縵以色五世(主前726~722年)繼位的撒珥根二世 (主前721~705年)圍攻推羅有五年之久。亞述以撒哈頓執政,推羅被迫簽附屬國條款。主前332年希臘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推倒沿海城鎮房屋,造海堤攻取推羅。 推羅的錢幣印有“西頓人之母”的字樣。「因為……說」享譽「海中保障」的推羅,終於失去殖民地。主前572巴比倫尼布甲尼撒強攻她十三年;主前333年希臘亞歷山大佔領,三萬人淪為奴隸,二千官員被處絞刑(結廿六2~5,7~11)。 〔話中之光〕(一)向來依賴推羅的西頓,被告知錯置對推羅的倚靠。推羅父母哀嚎痛失兒女死於自己之先,産難和一切養育都是徒勞。 (二)以賽亞常以分娩和不育為論題(七14;八3;九6;廿六16~18;廿糾3;卅七3;四十四3~5;四十五10~11;四十七8;四十九21;五十四1~3;六十六9)。 【賽二十三5】「這風聲傳到埃及,埃及人為推羅的風聲極其疼痛。」 〔呂振中譯〕「這風聲一傳到埃及,埃及人便為了推羅的風聲而傷痛。」 〔文意註解〕「這風聲」、「推羅的風聲」指主前701年亞述西拿基立攻擊推羅城,之後主前677年以撒哈頓毀滅西頓城,在其遺址重建亞述城卡爾以撒哈頓。 推羅毀滅的哀歌,使得埃及聞風極其傷痛。原因有二:一是商貿都會推羅不復存在,歷史上依賴腓尼基諸城商貿聯盟落空,埃及經濟會崩潰。二是海上貿易通路由於推羅滅亡而切斷,商業頽廢衰落成亞述帝國的囊中物。 〔話中之光〕(一) 與推羅進行貿易的西頓和埃及,隨著推羅的滅亡,遭受損失巨大,安逸無憂的古實也驚慌如同埃及遭災(結卅9)。 (二)推羅傾倒,海島戰兢,哀歎商賈雲集歸於無有,水手下船為之哀哭(結廿六15~20;廿七29~36)。 (三)推羅因殖民、蒐集人才智慧,商貿厚利,海上稱霸自比神,狂傲妄稱“在海中坐神之位”,神定意嚴懲使她敗亡(結廿八2~19)。 【賽二十三6】「推羅人哪,你們當過到他施去;沿海的居民哪,你們都當哀號!」 〔呂振中譯〕「你們要渡海往他施去!沿海地帶的居民哪,哀號哦!」 〔原文直譯〕「當過到他施去;沿海的居民哪,當哀號!」 〔原文字義〕「過到」經過、穿越、離開;「哀號」哭號 。 〔文意註解〕 6~7節,逃到他施,海島居民都哀號。 〔話中之光〕(一) 曾經令人興奮、充滿活力的大都會,推羅毀滅的哀號遠傳他施,驚歎哀悼,推羅可能毀滅嗎?確實會發生(1~2,6,10,12節)。 (二)喧囂的鬧市和壟斷海權、侵佔殖民地稱霸大城都能消失。千年古城從未毀滅卻敗亡了;萬物也都會如此消亡(耶十9;結廿七35)。 【賽二十三7】「這是你們歡樂的城,從上古而有的嗎?其中的居民往遠方寄居。」 〔呂振中譯〕「難道這是你們歡躍之城,她的起源溯自古日,她的腳力帶她到遠方去寄居的麼?」 〔原文直譯〕「這就是你們的歡樂城嗎?她的淵源古老、她的腳把她帶往遠方寄居。」 〔原文字義〕「歡樂」、狂喜、高興;「遠方」古老;「寄居」居住、聚集。 〔文意註解〕壟斷海權、侵佔殖民地的人,本想移居海外。古老穩定的歡樂推羅城卻不復存在。怎麼會如此呢? 8~14節,先知以賽亞確信:以色列的神,萬軍之耶和華所定旨意使她如此。 〔話中之光〕(一) 推羅存在了二千七百年的神廟,亞斯他録也要被廢棄。這世界和其上的一切都要過去(約壹二15)。 (二)唯獨造物主神,萬軍之耶和華是永存的。亞伯拉罕信神,輕看一切,離開本地本族本家,堅定仰望神預備不可震動的城(來十一9~10)。 他施的船隻都哀嚎――沒有可進母港(1節) 【賽二十三8】「推羅本是賜冠冕的,他的商家是王子,他的買賣人是世上的尊貴人。遭遇如此,是誰定的呢?」 〔呂振中譯〕「那將冠冕賜給人、的推羅、其商人是王子,其買賣人是地上的尊貴者,誰定這旨意來責罰她呢?」 〔原文直譯〕「賜冠冕的推羅,他的商家是王子,他的買賣人是世上的尊貴人。」 〔原文字義〕「王子」統治者;「尊貴」受尊重、得榮耀;「買賣人」生意人;「定」定意。 〔文意註解〕 8~9節,神的計劃和目的:推羅必敗亡,顯明人驕傲的愚昧。 〔話中之光〕(一) 推羅高傲是其敗落的根本原因。曾居殖民者統治地位,本有權賜王冠給推羅、西頓和海島諸王。她不過是人,不是神。唯獨造天地的神掌管萬有(耶廿五22;結卅九6)。 (二)以色列的神早已預訂推羅敗落。並非偶然歷史事件,也不是亞述或哪個強權擴張結果(申廿九24~28;結廿六12;廿八2;啟十八8,23)。 (三)唯有造物主是歷史的主宰。推羅敗落不是為以色列掌權。而是使萬國萬族認識萬軍之主耶和華,歸向神,分享神公義慈愛的屬性,領受神所賜的福(二1~5)。 【賽二十三9】「是萬軍之耶和華所定的,為要污辱一切高傲的榮耀,使地上一切的尊貴人被藐視。」 〔呂振中譯〕「是萬軍之永恆主定的旨意,要使狂傲受辱,使一切美麗受沾辱,使地上所有的尊貴人都被輕視。」 〔原文直譯〕「是萬軍之耶和華所定的!為要貶抑一切居高位者的狂傲,使地上一切尊貴的人被藐視。」 〔原文字義〕「污辱」傷害、褻瀆、玷污;「高傲」矜誇、狂妄、驕傲;「藐視」咒罵、詛咒、輕視。 〔文意註解〕先知自己回答上節所問:推羅遭遇如此毀滅,是誰定的呢? 9節,強調是耶和華使推羅荒廢,神早已預定審判推羅。神審判的目的是為了顯明人類驕傲的愚昧、祂審判的方式有二:(1)貶抑一切居高位者的狂傲;(2)藐視地上的一切尊貴人。 〔話中之光〕(一) 人類歷史舞臺的主宰是至高神耶和華。居高位者狂傲褻瀆神。自我崇拜立己為偶像讓人膜拜,為神所憎惡。倚靠人,離棄神有禍了(二11~17;四十17;耶十七5)! (二)推羅敗落因人短暫,人生如影兒,很快過去。人無分貴賤一共比空氣還輕,是天平上的微塵,是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了。我們休要依靠世人(二22;四十15;詩六十二9;一百四十四4;雅四14)! (三)撒旦是虛妄驕傲的禍根。神必使尊貴人降卑,眼目高傲者降卑;斷絕邪惡勢力,覆天如鐵,斷地如銅(利廿六19;五15;十四12~20;廿八1~6)。 (四)唯獨彌賽亞基督華美尊榮。唯獨至高神配得尊崇。當稱頌神,求告神的名,傳揚祂的作為(四2;十二1~4;詩一百零五1;一百四十五4;一百四十八13)。 (五)願人都尊耶和華的名為聖。耶和華的名在全地何其美,唯有祂的名可羨慕(廿四15;廿六8;詩八1;太六9)。 (六)神的名必尊為大,萬國都要讃美耶和華;我心尊主為大(瑪一11;詩一百零六47~48;一百一十三1~3;一百一十七1;路一46)。 (七)神將榮耀尊貴平安賜給祂所揀選、等候神的人。要尋求神、敬畏神
(王上三13;亞六13)。 (八)世人算什麼?神竟顧念人,把人放在心上,賜人榮耀尊貴為冠冕,僅比天使微小一點(伯七17;詩八5;一百四十四3;來二6)。 (九)神使猶大發光,歡喜快樂。耶和華的城以色列聖者的錫安得榮耀。將榮耀、尊貴、平安加給一切行善的人,先是猶太人,後是希臘人(六十1~3,5~9,13~15,19~21;斯八16;羅二10)。 (十)當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將萬事看為糞土,為要得着基督。世人誠然是草。草必乾枯,花必凋殘,神一吹氣,都歸無有(四十7;雅一10~11;腓三7~11;西一21~22)。 (十一)我們靠着聖靈的能力,將撒旦各樣計謀、攔阻人認識神虛妄自高之事,一概攻破、將人所有的心意奪回,使之都順服基督(林後十3~5)。 【賽二十三10】「他施的民哪(“民”原文作“女”),可以流行你的地,好像尼羅河,不再有腰帶拘緊你。」 〔呂振中譯〕「他施的人民〔原文:女子〕哪,漫遊你的屬地像尼羅河吧!不再有限制了。」 〔原文直譯〕「女子他施啊,妳要像尼羅河一樣在妳的地氾濫,毫無拘束。」 〔原文字義〕「腰帶拘緊」港口。 〔文意註解〕「你的地」推羅。「港口」指推羅港口,和合本譯為「腰帶拘緊」。主前2750年推羅港建於離岸半公里的兩大珊瑚礁上。主前十世紀希蘭王擴大領土到砂岩礁。推羅島北兩側有天然港,南有人工港。 「他施的船隻」往返他施的大型遠洋海船。 本節,解釋有三:(1)推羅敗落,他施為代表的殖民地無約束,自由離開。(2)他施離開推羅,因其不再有能力提供支持幫助和防御保護。(3)推羅轉向開發農業,無需他施船隻往返。似乎第二種較為合理。「腰帶拘緊」也符合第二種解釋。另外,附屬殖民地城邑的民,似乎被邀來隨便掠奪母港。 〔話中之光〕(一) 推羅使君王蒙羞受辱,放開了有能力約束人的腰帶(伯十二21)。 【賽二十三11】「耶和華已經向海伸手,震動列國。至於迦南,他已經吩咐拆毀其中的保障。」 〔呂振中譯〕「永恆主向海上伸手,使列國震動;永恆主吩咐到迦南〔指着腓尼基而說的〕的事,要破壞它的保障。」 〔原文字義〕「手」力量、權勢。 〔文意註解〕「迦南」指腓尼基。神已命令毀掉腓尼基的要塞。 11節,推羅敗落是主的命令。神是震動列國的那位大君王, 〔話中之光〕(一) 大海似乎屬於腓尼基疆界,神卻是大海和海島與列國的掌管者,因祂才是萬有的主宰。 (二)列國行進攻擊,只因耶和華竪立大旗,呼召他們興起(五26;九11;十6)。 (三)這是祂向全地所定的旨意,這是向萬國所伸出的手(十四25~26)。 (四)到那日,耶西的根立做萬民的大旗,外邦人必尋求祂。當那日,主必二次救回自己的百姓中所剩餘的(十一10~12)。 (五)耶和華將列國交給祂,使祂管轄君王。誰能成就這事,從起初宣召歷代呢?是耶和華。祂是首先的,也與末後的同在。眾海島都害怕,地極也都戰競前來。(四十一2~5;四十八14~16)。 【賽二十三12】「他又說:“受欺壓西頓的居民哪(“居民”原文作“處女”),你必不得再歡樂。起來!過到基提去,就是在那裡也不得安歇。”」 〔呂振中譯〕「他又說:『受欺壓的西頓居民〔原文:童女〕哪,你再也不會歡躍了;起來,過去到基提〔即:居比路;塞浦路斯〕;就是在那裏、你也不會得安歇的。」 〔原文直譯〕「他又說:“受欺壓西頓的處女哪,妳要起來,渡到基提去,妳必不再歡樂。”」 〔原文字義〕「西頓的居民」處女西頓。 〔文意註解〕「10~12節,神的命令。西頓,老婦力衰,不再歡樂。內容結構,見14節註解。 4~5節,西頓絕望,少女不再光彩。 本節,這神諭否定基提是庇護所。若腓尼基失去推羅西頓,其船隊就失去母港,成為孤軍,也無法貨運到亞述。基提即賽普勒斯離亞述海岸76哩,是腓尼基國王避難地。推羅盧利王因亞述撒珥根二世大軍壓境,逃往基提。主前677年西頓被亞述以撒哈頓所滅,西頓王逃到基提,被追捕處絞刑。 〔話中之光〕(一) 神已下令毀滅高傲的腓尼基。西頓昔日少女歡樂,不再有。 以賽亞神諭所見,如力衰老婦,不再歡樂;就是起來過到基提,也不能逃脫毀滅。 (二)西頓人逃到基提尋不到藏身處,因他們所受的苦難來自神的審判。如同不接受基督耶穌救恩的人,在審判末日向山求救,說:“倒在我們身上吧!把我們藏起來。”也不能逃避神的憤怒(啟六16)。 (三)神大能的膀臂蔭蔽我們。堅心倚賴神的,神必保守他十分平安。傳福音給近處的人,也給遠處的人,來信靠神(廿六3;五十一16;弗二11)。 (四)榮耀歸於至高處獨一真神;平安歸於祂所喜悅的人(太十13;路二14;十5)。 (五)神的手無遠弗屆。祂的權柄必從這海管到那海,從大河管到地極(亞九10)。 (六)願平安康泰歸於遠處的人,也歸於近處的人,並且耶和華神要醫治傷心痛悔的謙卑人(賽五十七19)。 【賽二十三13】「看哪,迦勒底人之地向來沒有這民,這國是亞述人為住曠野的人所立的。現在他們建築戍樓,拆毀推羅的宮殿,使他成為荒涼。」 〔呂振中譯〕「看哪,迦勒底〔或譯:基提〕人之地;這人民已不成為人民了;亞述人使她成為住曠野者人地;他們立起攻城的設備來,將城的宮堡毀為平地,使城變為廢瓦頹墻。」 〔原文直譯〕「看哪,迦勒底人之地, 這國民如今已不復存在,亞述人使這地成為住曠野者的居所。他們建築自己的望樓,拆毀她的宮殿,使她成為廢墟。」 〔原文字義〕「戍樓」望樓、瞭望臺。 〔文意註解〕 13節,神藉亞述懲罰巴比倫即迦勒底。本節提到推羅城的毀滅。提到推羅在亞述手下的下場。本節應該在巴比倫亞述西拿基立主前689年攻陷巴比倫之前所寫。未提巴比倫尼布甲尼撒十三年強攻不下。掃盪周圍城鎮,僅餘海島推羅城未攻下。 「這民」、「這國」指巴比倫。「建築戍樓」亞述尼尼微皇宮浮雕,及皇帝年表提到圍城設備最多是戍樓,可能指攻城特殊設施。巴比倫王圍困了推羅城十三年(主前587~574年)最后才逼迫她投降。 〔話中之光〕(一) 神已定計畫將要成就,推羅城沒有力量抵擋,只等毀滅來到。就像巴比倫驕傲大國無法抵擋亞述,推羅也無法免除被毀(十三19;廿九3;結廿一22)。 (二)耶利米、以西結、約珥、阿摩司、和撒迦利亞等眾先知譴責推羅(耶廿五22,27;四十七4;結廿六28;珥三4-8;摩一9-10;亞九3-4)。 【賽二十三14】「他施的船隻都要哀號,因為你們的保障變為荒場。」 〔呂振中譯〕「他施的船隻阿,哀號哦!因為你們的保障已被毀壞了。」 〔原文字義〕「保障」要塞、避難所;「荒場」荒廢、毀壞。 〔文意註解〕小結:1~14節,從他施返航船隻要哀號。盼望進到推羅避難,要塞被毀壞成為荒場,無處避難了。以賽亞書是希伯來文學造詣典範,1節至14節是平行排列亦稱交叉配列結構之範例。 1節及14節,推羅與他施,分別位於地中海的最西與最東; 推羅與西頓:1節,避風港沒了;14節,堡壘沒了; 2~7節,推羅-西頓-推羅,要敗亡了,分段落見下; 8~14節,推羅-西頓-推羅,要敗亡了,分段落見下。 A.他施船隻的哀歌:港口被毀(1節) 1.推羅(泰爾):寂靜,對比:從前繁忙國際港,現渺無人煙(2~3節) 2. 西頓,絕望,不復昔日光華(4~5節) 3. 推羅:空城,哀悼往日(6~7節) 1’推羅:神的計划:(8~9節)中心主題 2’西頓,神的命令:(10~12節) 3’推羅:神的代理:(12~13節) A’他施船隻的哀歌:堡壘被毀(14節) 1~14節,推羅哀歌結尾,再呼召他施船隻加入哀號,因無處停泊避難。 1節和14節,一首一尾,將哀歌這封詩文封存,是希伯來詩的特點之一。 〔話中之光〕(一) 推羅(泰爾),以色列最北,黎巴嫩最南邊界的海島。有龐大艦隊的海權國。因商貿海運極繁華富庶,數百年固若金湯、因財富霸權高傲的腓尼基代表,超過地中海沿岸各國。預言實現,變廢墟。 (二)猶大為何到推羅找避風港和避難所呢?她靠不住,以色列的至聖者才是唯一的保障,萬古磐石彌賽亞才是猶大耶路撒冷的盼望(九十一1~2)。 【賽二十三15】「到那時,推羅必被忘記七十年,照著一王的年日。七十年後,推羅的景況必像妓女所唱的歌:」 〔呂振中譯〕「當那日子、推羅必被忘記七十年,像個王的年日一樣;七十年終了以後,推羅必像妓女之歌所唱的:」 〔原文字義〕「年日」日子、時候。 〔文意註解〕「七十年」主前700-630年。因主前701年亞述王西拿基立將北邊腓尼基各城掃蕩摧毀到民不聊生,雖未佔領推羅,卻受影響。亞述帝國七十年間逐漸衰落,推羅得喘息之機重起。 「照著一王的年日」、「七十年」是比喻限定詞,代表完整。推羅的命運和以色列一樣,都掌握在萬有的主手中。以色列先知慣用的語言,七十年是一王的年日,既有耶利米書的七十年,也有但以理的七十個七(耶廿九10;但九24)。 「妓女所唱的歌」是下節“妓女之歌”的標題。 15~18節,推羅神諭毀滅中,加上歸回順從神的話。正如十九章的埃及神諭。 〔話中之光〕(一) 正如猶大被擄七十年,推羅也必成為荒場,直等到重啓商貿再度興起。 (二)與僱工的三年對比,都是比喻限定詞。七十年,是較長的、完整的時期。前者是較短、不完整的時間。 【賽二十三16】「“你這被忘記的妓女啊,拿琴周流城內,巧彈多唱,使人再想念你。”」 〔呂振中譯〕「『被忘記的妓女阿,拿琴游城吧!巧彈多唱,使人再想念你吧!』」 〔原文字義〕「周流」環繞、周遊。 〔文意註解〕 妓女之歌有三行三對詞。類似歌謠,輕快彈唱,溫和嘲笑,生動同情。“被忘記的妓女阿:拿琴周遊;巧彈多唱;令人想你。” 〔話中之光〕(一) 推羅鬧市喧嘩已成往昔。如年老珠黃無人光顧。到底是人老力衰,還是避風港荒蕪,水手不登陸母港歇息(1~14節)。 【賽二十三17】「七十年後,耶和華必眷顧推羅,她就仍得利息(原文作“雇價”。下同),與地上的萬國交易(原文作“行淫”)。」 〔呂振中譯〕「七十年終了以後,永恆主便眷顧推羅,推羅就仍得利,跟地上世界的萬國交易〔同詞:行淫〕。」 〔原文字義〕「利息」妓女的僱價。 〔文意註解〕「七十年後」被遺忘的時期過後,這時間框架解釋多種多樣。一些認為主前700年前的七世紀推羅已黯然失色;另一些學者則認為在尼布甲尼撒圍城十三年後,認為波斯之前沒有重新起來;只有希臘多利買王朝之後,推羅重獲自主權。這多種解釋都不是我們當追究的,所關注只應當是神學意義。 「耶和華必眷顧推羅」明確指出,推羅重建乃是主耶和華的作為。 「與地上的萬國交易(原文作“行淫”)。」以賽亞隱喻中,商業交易比作行淫。用於以色列涉及與他國的同盟。可能指經歷神審判後,立場未全然改變,很快走回老路。涉及交易這種普遍商業行為。 〔話中之光〕(一) 推羅重建既然是主耶和華的作為。以色列必要省悟,以色列要復興,必是神的作為,必要等候救主彌賽亞(創五十24~25;出三16~17;得一6;亞十3)。 (二)推羅重建,獲利,得到活力,只能憑神恩典。普世和平和重建,也只能是耶和華全能者的拯救,彌賽亞再臨公義的治理。 【賽二十三18】「她的貨財和利息要歸耶和華為聖,必不積攢存留;因為她的貨財必為住在耶和華面前的人所得,使他們吃飽,穿耐久的衣服。」 〔呂振中譯〕「她的貨財和所得之利必分別為聖、歸於永恆主;必不積聚起來,不貯藏着;她的貨財乃是要給住永恆主面前的人,使他們喫得很飽,穿着得很漂亮。」 〔原文字義〕「利息」利潤、獲利、交易;「積攢」囤積、保存。 〔文意註解〕 律法有說,娼妓孌童所得不可入聖殿,因神憎惡這兩樣(申廿三18)。這裏僅是將商業交易比喻淫行,並非真的如此。推羅與以色列關係,好比昔日殖民地錢財流入推羅,現在是貢獻給神。 18節,把推羅當祭司,全新的出埃及,送貢物給神。 〔話中之光〕(一) 推羅改變與神關係,她選擇或更確切是被神選召,作為君尊的祭司,她的財利要分別為聖歸神(出十九5~6;彼前二9;詩八十四4)。 (二)神的百姓單仰望神。不因推羅有海權財利去靠她。外邦列國也仰望耶和華神。所得的錢財不再積存,要歸耶和華,這些財物本是祂賜的,也屬於祂。本該由神分配使人吃飽,穿耐用衣服(出廿八36;詩七十二10~11;賽六十5~7;彌四13;亞十四14;路十六9~13)。 (三)本卷十章列國審判的神諭中,論世界大城驕傲拜偶像榮華的巴比倫為開頭;論航海商貿霸權高傲拜巴力富庶的推羅作結尾。都有類似概括性和普世性。難以確定歷史事件(十三章~廿三章)。 (四)本章描述推羅語言與啟示錄論大城巴比倫相似(啟十八11~24)。 叁、靈訓要義 【推羅哀歌遠傳】 一、推羅商都變為荒場――基提傳來噩耗(1節) 二、西頓商家素來囂張――不得利齊靜默(2節) 三、列國碼頭廢棄無人――西曷有糧何用(3節) 四、海中保障愧對西頓――産難養育徒勞(4節) 五、埃及聞聲極為傷痛――古實驚慌遭災(5節) 六、國際都市壟斷海上――商都稱霸消亡(6節) 七、狂歡古城慾佔遠方――偶像神廟枉然(7節) 八、商賈稱王濫賜冠冕――顯盡財主愚妄(8節) 【推羅高傲受罰】 一、審判列國最后神諭――必有特出意義――詳察屬靈教訓(廿三1) 二、推羅驕傲細究其因――殖民霸權暴富――偶像不可一世(1~14節) 三、傲視猶大惹神烈怒――雲集膜拜巴力――造物主神豈容(結廿六1) 四、她想權利非她莫屬――自誇海上之神――終局空虛滅亡(1,14節) 五、欲知推羅受罰始末――再讀以西結書――眾先知有論述(結廿六~廿八;耶廿五22,27;四十七4;結廿六28;珥三4~8;摩一9~10;亞九3~4) 【推羅比蒙眷顧】 一、希蘭王敬神愛大衛(王上五1;代上十四1) 二、差使者巧匠勤備料(撒下五11) 三、助所羅門建殿有方(王上五2;代下二3) 四、推羅傾倒海島戰兢(1節,14節) 五、商賈雲集歸於無有(1節,14節) 六、推羅悔改歸耶和華(15~18節) 七、資財利息奉獻與主(18節) 【休要依靠列國】 一、列國榮耀,展覽櫥窗大巴比倫――傾覆消亡,偶像拋散(十三~十四;啟十八11~24) 二、列國謀劃,君臣商議抵擋謀反――毫無用處,毫無意義(十四~十八章;詩二1~3) 三、列國智慧,古代文明謀士後代――不知古今,儘是愚謀(十九~廿章) 四、列國強軍,埃及古實被俘受辱――全靠不住,也出埃及(廿一~廿二章) 五、列國財富,推羅西頓海權商貿――錢財偶像,一文不值(廿三章;啟十八11~24) 六、神已伸手,萬軍之耶和華 所定――侮辱驕傲,藐視尊貴(13節) 七、刑罰列國,吩咐天下人都悔改――仰望中保,歸降基督(六十六6~8;彌六9;徒十七30) 【奪回一切人的心意歸基督】 一、神必發出滿溢的烈怒(9節;二11;九15;十三11;約四十11~12;耶十三9) 二、一切高傲榮耀被污辱(9節;二11;九15;十三11;約四十11~12;耶十三9) 三、一切高位狂傲遭貶抑(9節;二11;九15;十三11;約四十11~12;耶十三9) 四、一切地上尊貴受藐視(9節;二11~13;十33;但四31) 五、愚頑人造偶像可憎惡(出廿3~5;卅四17;申四16;五7~9;詩九十七7) 六、撒旦是虛妄驕傲禍根 (創三1~15;彼前五8) 七、神斷絕邪惡覆天斷地(利廿六19;五15;十四12~20;廿八1~6) 八、令列國以色列都悔改 (二2~4;十三~廿三章) 九、當稱頌神求告祂聖名(四2;十二1~4;詩一百零五1;一百四十五4;一百四十八13) 十、唯尊耶和華至高至大(瑪一11;詩一百零六47~48;一百一十三1~3;一百一十七1;路一46) 十一、敬畏信靠神發光歡欣(六十1~3,5~9,13~15,19~21;斯八16;羅二10) 十二、人心都歸彌賽亞基督(林後十3~5) ── 周安娜(Anna M. Zhou) 參考書目:請參閱「以賽亞書提要」末尾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