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賽亞書第二十七章註解 壹、內容綱要 【主的日子】 一、主的日子全新得勝(廿六20~21,1節) 二、主的新葡萄園(2~6節) 三、主潔淨與毀滅(7~11節) 四、列國歸回新子民(12~13節) 1.新子民的新出埃及(12節) 2.大發角聲的新敬拜(13節) 貳、逐節詳解 【賽二十七1】「到那日,耶和華必用他剛硬有力的大刀刑罰鱷魚,就是那快行的蛇:刑罰鱷魚,就是那曲行的蛇,並殺海中的大魚。」 〔呂振中譯〕「當那日子、永恆主必用他剛硬巨大有力的刀來察罰飛奔蛇鱷魚,察罰曲行蛇鱷魚,並殺那在海中的大獸。」 〔原文字義〕「日子」時候;「刀」刀劍;「刑罰」懲罰、訪問、眷顧、派定、計算、缺少;「刀」刀劍;「剛硬的」硬的、凶猛、頑固、殘忍的;「快行」飛行、快逃;「曲行」扭動;「鱷魚」、「蛇」海怪、毒蛇;「海」西方;「大魚」怪獸、海怪、龍、毒蛇。 〔文意註解〕「鱷魚……鱷魚……海中的大魚」指亞述、埃及、巴比倫。耶和華已得胜古代神話中怪獸,希伯來原文Livyatan利威亞埮,譯「鱷魚和河馬」即「海中的大魚」為抵擋神的怪獸,神收服之,帶來救恩。「鱷魚,就是那快行的蛇」即「那比田野一切的活物更狡猾」的蛇或「那龍,就是古蛇,又叫魔鬼,也叫撒旦」,來引誘人犯罪(創三1;啟廿一2)。「海裏的大魚」即敵對神的“海裏的大怪獸”都被神收服,降服聽命,在神後花園池塘裏,神的玩物等候神餵食,才存活(創一21;伯四十一1~37;詩七十四14)。 1節,主的日子全新的得勝(廿六20~21,1節)。雙城記:人建造的人之城,對比神堅立的神之新城:人之城終必毀掉;神之新城必永存。四章預言的交叉平行結構,如下(廿四~廿七)。 A 神收割毀滅的世界萬民(廿四1~13)毀滅(1~12節)收割(13節) B 世界的餘民之歌(廿四14~16) C 罪惡的世界必被顛覆(廿四16~20)
D主必做王大有榮耀(廿四21~23) E人之城被毀哀歌(廿五1~5) X 錫安山(廿六6~12)預言核心轉捩點:神的心意在錫安聖山、耶路撒冷聖城。
E’神之城救恩凱歌(廿六1~6)
D’ 等候的神之子民(廿六7~12) C’ 邪靈實力必被傾覆(廿七1) B’ 選民的餘民之歌(廿七2~6) A’神收割毀滅的世界萬民(廿七7~13)毀滅(1~11節)收割(12~13節) 錫安山,耶和華的聖山、聖城、聖殿,敬拜中心是轉捩點,(廿六6~12)。 〔話中之光〕(一) 令人懼怕的「鱷魚」、「海中的大魚」海中怪獸,與神為敵。到那日,只不過是神後花園池塘裏的玩物(伯四十一1;詩七十四4)。 (二)在基督裏,舊事已過,一切都是新的了。神得勝敵對怪獸,帶來救恩。人之城必毀,神之新城永存(1節;廿五~廿六;林後五17)。 【賽二十七2】「當那日,有出酒的葡萄園,你們要指這園唱歌說:」 〔呂振中譯〕「當那日子『有可喜愛的〔傳統:有酒的〕之葡萄園;你們必指着這園唱和着說:」 〔原文字義〕「有出酒的葡萄園」出酒可喜悅的葡萄園。 〔文意註解〕「葡萄園」指神的以色列百姓。「出酒的葡萄園」美好的葡萄園。對比令神傷心失望的葡萄園,勤勞建園種植良種,變野葡萄不能榨酒(五1~7)。 2~6節,主的新葡萄園,神再帶領新子民。這是一首新葡萄園之歌。 〔話中之光〕(一) 新舊葡萄園之歌對照。思想神愛以色列不離不棄。對舊園失望毀壞,又建新園。新葡萄園之歌訴說:神愛百姓的深情,在基督裏造新人的大能(2~6節;五1~7;林後五17)。 【賽二十七3】「我耶和華是看守葡萄園的,我必時刻澆灌,晝夜看守,免得有人損害。」 〔呂振中譯〕「我永恆主是顧守葡萄園的;我時刻澆灌它;因恐怕它會受損害,我便晝夜顧守它。」 〔原文字義〕「看守」保護、看顧、養護、謹守、封鎖;「免得」恐怕、為了不。 〔文意註解〕「我是主,看守她的」耶和華是看守葡萄園的,神自比經營葡萄園的農夫。「必時刻澆灌,晝夜看守」神保護以色列百姓,免遭仇敵傷害。 〔話中之光〕(一) 神勤奮治理、看顧保守子民以色列。他不打盹,也不睡覺,日夜操勞守望(五2;詩一百廿一4~5;太廿一33)。 (二)主是好牧人,為羊捨命,也不容盜賊來偷。沒有人能從主的手中奪走祂的羊(約十11~13,28)。 【賽二十七4】「我心中不存忿怒,惟願荊棘蒺藜與我交戰,我就勇往直前,把他一同焚燒。」 〔呂振中譯〕「墻〔傳統:烈怒〕我是沒有的;誰給我蒺藜荊棘來,我便大踏步去攻擊他,放火一概燒他。」 〔原文字義〕「不存在」沒有;「忿怒」怒氣、熱;「勇往直前」大踏步去攻擊。 〔文意註解〕「我心中不存忿怒」直譯「在我沒有忿怒」神的忿怒曾傾倒在廢棄的葡萄園(五5~6)。到那日,神的怒气轉消,有滿足公義的方式,就是基督贖罪的福音,神的大能轉向保護葡萄園免受攻擊傷害(4節;羅三21~26;五8~11)。「惟願荊棘蒺藜與我交戰」再次對比五章,廢棄葡萄園牆被毀,讓位荊棘蒺藜。此時,主情願為百姓與之交戰,像“白衣騎士”主動出戰迎敵,彰顯祂慈憐顧惜所愛者。 4節,到那日,神對以色列如兒女無憤怒、只有保護的愛的好消息。預言講論四十章之後,神以為父胸懷看待以色列民。 〔話中之光〕(一) 到那日,神自比農夫,為良種葡萄園日夜操勞,對於良種葡萄樹竟結野葡萄發怒火;到那日,已轉為疼愛,保護寶貝兒女以色列,免遭敵害(五3~5)。 (二)神滿有愛和恩寵。對所立約的百姓如新婦,寵愛未減,直到末後羔羊婚宴那日(五十四6~11;弗五25~27)。 (三)使徒保羅為眾聖徒所起的憤恨,就如神對百姓一樣,是要信徒忠信委身,如同貞潔的童女獻給基督(林後十一2)。 【賽二十七5】「不然,讓他持住我的能力,使他與我和好,願他與我和好。」 〔呂振中譯〕「不然,他就得抓住我做逃難所,跟我講和,跟我和好。』」 〔原文直譯〕「除非他僅靠我的保障,與我和好,與我和好。」 〔原文字義〕「不然」除非、或;「持住」加強、支持、抓住、繫緊、強壯、勇敢; 「和好」和平。 〔文意註解〕「持住我的能力」以神為保障、為避難所。神願意所有人、甚至邀請敵人也轉向祂,與祂和好,祂願提供保障、成為他們的避難所。 〔話中之光〕(一) 神心裏迫切呼籲仇敵:與神和好,與神和好。希伯來文重覆是最高和好。神願萬人得救,不願意一人沉淪(5節;提前二4;彼後三9)。 (二)福音傳來好信息。神與人因基督釘十字架和好。神的義,因信耶穌基督加給一切相信的人(羅三22;弗二14)。 (三)世人都犯了罪,虧歉神的榮耀。因基督耶穌的救贖,蒙神赦免罪債,白白地稱義,藉著因信稱義,因信耶穌基督與神相和(羅三21~26;五1)。 (四)神願意為所有投降祂的人提供保護,做他們的避難所。我們當做基督使者勸人與神和好。若不和好,末日必受神審判(6節;林前五20)。 【賽二十七6】「將來雅各要紮根,以色列要發芽開花,他們的果實必充滿世界。」 〔呂振中譯〕「將來雅各必扎根,以色列必旺盛、必發生,其果實必充滿世界各地。」 〔原文字義〕「面」臉面、先前、在…之前。 〔文意註解〕「將來」主的日子,「雅各要紮根,以色列要發芽開花,他們的果實必充滿世界」。 6節,為所描述的新葡萄園,美滿結尾。回應拯救神諭(1節;廿六20~21),對比審判哀歌(廿四~廿五)。 2~6節,新葡萄園之歌,神是以色列的守護者。 神是農夫,以色列是葡萄園。新舊葡萄園的比較,如下。 舊葡萄園:責備控告;雲不下雨;荊棘生長;結野葡萄(五1~7) 新葡萄園:安慰應許;按時澆灌;火燒荊棘;產出美酒(2~6節) 〔話中之光〕(一) 神在末後的日子,必作神百姓的守護者。祂有能力供應他們的需要,化解他們的仇敵。祂必伸延充滿全地(卅七31;何十四5~7)。 (二)亞伯拉罕的子孫,所有心受割禮的真以色列人,猶太人和外邦人因信基督稱義、以色列紮根、發芽開花,果實遍全世界(2~6節;羅十一22~27)。 【賽二十七7】「主擊打他們,豈像擊打那些擊打他們的人嗎?他們被殺戮,豈像被他們所殺戮的嗎?」 〔呂振中譯〕「主擊打以色列、哪裏像他擊打那些擊打以色列的呢?以色列被殺戮、哪裏像那些殺戮他們的之被殺戮呢?」 〔原文直譯「祂擊打他(以色列),豈像擊打他的人(所受)的擊打嗎?他(以色列)被殺戮,豈像被殺戮的人所遭遇的殺戮嗎? 〔原文字義〕「擊打」擊殺;「他們」他(以色列)。 〔文意註解〕「主擊打」以色列,目的是讓以色列悔改歸向神。若是以色列感覺神對自己的百姓不公,神邀請以色列來比較::她自己與仇敵,各自所受擊打很大不同。以色列的眾仇敵所受的擊打,之後,亞述尼尼微及巴比倫所受擊打更嚴酷徹底。 7~11節,潔淨與毀滅:主伸手滅眾仇敵,赦免潔淨新選民。 〔話中之光〕(一) 神的審判工具亞述和巴比倫所受審判,都無憐憫,名號都除去了。因為他們是神百姓的仇敵,不公義的工具,與神和祂百姓為敵,審判更重,卻不可逆轉(十5~19;卅三1;四十七5~9)。 【賽二十七8】「你打發他們去,是相機宜與他們相爭;刮東風的日子,就用暴風將他們逐去。」 〔呂振中譯〕「不,他〔傳統:你〕是一步一步以打發她去的方式來和她相爭的;當颱東風的日子、他就用烈風將她掃除掉。」 〔原文直譯〕「祢藉著驅趕她、放逐她,與她相爭。在颳東風的日子,祂以祂的暴風趕逐她。」 〔原文字義〕「打發」驅趕、趕逐、移去;「相爭」興訟、訴訟、控告;「東風」東邊;「暴」暴烈的、殘忍的、嚴厲的;「風」心、靈、氣息。 〔文意註解〕「打發她去的」不改原文的翻譯(參呂振中譯本),與休妻相關,是以賽亞的異像中,用申命記裏休妻的話,用陰性的“她”(五十1;申廿二19)。本節有關10節的“城”為陰性的“她”,像耶路撒冷城。「是相機宜與他們相爭」指神與百姓「他們」相爭控告時,還會謹慎行事,按照能承受的程度,一步步進行;不像對待毀滅耶路撒冷城「她」的仇敵,那樣對「她」。還是會「打發她去」。參看(和合、呂氏、直譯)三個版本有助理解。 「在颳東風的日子」,百姓「他們」或耶路撒冷城「她」將受到非常嚴峻的刑罰,雖然神有應許:「是相機宜與他們相爭」,或「是一步一步以打發她去的方式來和她相爭」。「東風」東邊來的風是毀滅性的。「祂以祂的暴風趕逐她」是神的審判臨到。 〔話中之光〕(一) 想象神與人「相爭」作為原告,以宇宙為法庭,天地為證人,先知以賽亞為庭審書記,我們都出庭聽證(一2~4)。 (二)神是輕慢不得的。神對耶路撒冷城不像對欺壓她的仇敵,但仍是嚴峻的,就像東邊刮來的可怕熱風,毀滅的暴風將她趕逐出去(創四十一6;伯廿七21;詩四十八7;耶十八17;結廿七26;何十三15)。 【賽二十七9】「所以,雅各的罪孽得赦免,他的罪過得除掉的果效,全在乎此;就是他叫祭壇的石頭變為打碎的灰石,以致木偶和日像不再立起。」 〔呂振中譯〕「所以雅各若叫祭壇的石頭變為砸碎的灰石,使亞舍拉神木和香壇不得立着:雅各罪孽之得赦除、全在於此:這就是除掉他的罪的整個條件〔原文:果效〕。」 〔原文直譯〕「所以,雅各的罪孽藉此得赦免,除罪的果效全在乎此;他使祭壇的石頭變為粉碎的石灰石,使亞舍拉木偶和香壇不再立起。」 〔原文字義〕「罪孽」罪、贖罪祭、除罪、罪罰;「赦免」遮蓋、潔淨、贖罪、平息、化解;「灰石」白堊、石灰石;「亞舍拉」木偶;「香壇」日柱、偶像」;「立起」起來、設立、堅立。 〔文意註解〕藉「此」這個,指示代名詞, 陰性單數;全在乎「此」這個,指示代名詞,陽性單數;一前一後兩個「此」所指不同,有陰性和陽性之分。後面這「此」除罪,陽單。前者這「此」歸回,陰性單數。全在乎「歸回」謙卑悔改(卅15)。 「除罪的果效全在乎此」一個平行於8節的片語。罪得赦免與罪被除掉是並行的。果效是雙重的原因和結果:一面謙卑悔改,領受赦罪恩典;另一面也必須除偶像,回應是用實際行動:打碎祭壇、偶像(十七8)。 本節,神審判百姓,目的是神管教和煉凈。以色列(他們)和耶路撒冷城(她)所受懲罰雖然嚴厲,性質卻不同於她的眾仇敵。 〔話中之光〕(一) 神審判有兩種。擊打外邦出於公義,責打神子民出於父愛,擊打外邦為除滅眾敵,擊打子民為管教,公義出於律法,愛的管教出自恩典(耶卅11;來十二1~13)。 (二)順服神,對付罪。拆除祭壇、打碎柱像、砍下木偶,以及除去心中各種偶像(出卅四13;利廿六30;申十二3;王下十26)。 (三)認罪悔改歸向神,神是信實的、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過犯,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約壹一9)。 (四)神已立約要赦免我們的罪。耶穌十字架寶血使罪被塗抹,不再紀念。撒旦控告我們的罪狀,神已經從十字架上撤去(一25;羅十一27)。 (五)神在基督裏造就了新人。以色列從打碎的石頭,從祭壇的灰燼中浴火重生(四十1~2)。 (六)神親自來拯救,彌賽亞基督賜下十架救恩。重生的新人用悔改公義的行動,回應主赦罪之恩。既是赦罪的宣告,也有回應恩典的動機(四十四1~5;五十七17~19;五十九16~20;西三1~17)。 【賽二十七10】「因為堅固城變為淒涼,成了撇下離棄的居所,像曠野一樣;牛犢必在那裡吃草,在那裡躺臥,並吃盡其中的樹枝。」 〔呂振中譯〕「因為有堡壘的城冷冷落落,居所被拋下被撇棄,像曠野一樣;牛犢必在那裏喫草,在那裏躺着,喫盡其樹枝。」 〔原文字義〕「淒涼」孤立、隔離;「離棄」遺棄;「居所」住處。 〔文意註解〕「堅固城」像徵猶大的強大壓迫者外邦列國;抑或指耶路撒冷?救贖的思路在繼續。神必伸手攻擊她的眾仇敵。眾仇敵拜偶像是要超過耶路撒冷城;結果眾仇敵的堅固城必變為悽涼,不宜人居。抑或指耶路撒冷,藐視神不悔改,必變荒涼,成放牧牛羊的曠野。 10節,堅固城必敗亡變曠野。堅固城的下場很清楚了,到底堅固城指的是誰?外邦堅固城,或耶路撒冷堅固城?先知以賽亞是猶大以色列先知,知道神的心意專注猶大耶路撒冷(六11~12;廿四11~12)。 10~11節,以色列打碎偶像,神就必伸手拯救。 〔話中之光〕(一)拜偶像是猶大百姓自大,崇拜堅固城。看以色列小國的神不如他們偶像外邦神明,企圖超過萬軍之神,到頭來堅固城荒涼,成放牧牛羊的野地(四十五20;四十六1~2;四十七5~9)。 (二)以賽亞蒙召被差派,去傳神警示猶大耶路撒冷:「直到城邑荒涼,無人居住,房屋空閒無人,地土極其荒涼。並且耶和華將人遷到遠方」(六11~12)。 (三)以賽亞再度宣告:耶路撒冷居民背約,主將降災禍,他們必受罰,不得飲酒作樂,榮耀必歸無有,城中荒涼,城門拆盡(廿四11~12) 。 (四)地上堅固城,人憑己力建造並堅守的城邑,必遭毀滅。神所堅立的城邑必永遠牢固,不可震動,我們就當感恩,因基督才是義人可逃入的堅城(來十二28)。 【賽二十七11】「枝條枯乾,必被折斷,婦女要來點火燒著,因為這百姓蒙昧無知。所以,創造他們的必不憐恤他們,造成他們的也不施恩與他們。」 〔呂振中譯〕「其枝條枯乾,必被折斷;婦女必來,拿去生火。因為這人民是無知的人民;所以造他們的、不憐憫他們,形成他們的、不恩待他們。」 〔原文字義〕「枝條」樹枝、莊稼、收割;「折斷」拆毀、打碎;「婦女」女人、妻子;「百姓」人民、軍兵、國家。 〔文意註解〕「枝條枯乾」接續上節,牛羊吃草,吃盡枝葉,只剩乾枝,被婦女折斷當柴燒。造他們的主不憐卹、不施恩與驕傲人。高大樹木比喻驕傲人類,比如尼布甲尼撒王,結局悲慘如枯樹傾倒(十三19~22;卅四8~17)。 10~11節,高傲大樹必枯乾折斷,當柴燒。 〔話中之光〕(一) 伸展枝葉的大樹枯乾而亡,像徴人類驕傲的結局(10b~11a;結卅一;但四13~26)。 (二)人類驕傲的結果就是拜偶像,愚昧到不可理喻(八19;十九3;四十四18~19;四十五20;四十六7~8;四十七10~11)。 (三)拜偶像不承認造他們的主的主權和主宰地位。除了愚昧無知,愚不可及,也攔阻真神向他們施恩(詩五十三4;八十二5;箴一29;羅一20)。 (四)以色列人保留獨一真神是造物主耶和華。不接納外邦神明為自己的神,因而歷盡苦難,漂流遷迻,城邑荒涼毀滅,仍留有餘種,還會再度聚攏歸回(下節)。 【賽二十七12】「以色列人哪,到那日,耶和華必從大河直到埃及小河,將你們一一地收集,如同人打樹拾果一樣。」 〔呂振中譯〕「當那日子永恆主必打果實,從幼發拉底河流域打到埃及谿;你們呢、以色列人哪,你們必一個一個被撿回來。」 〔原文直譯〕「到那日,耶和華必像打樹拾果一樣,從幼發拉底河的渠道直到埃及的小河,以色列人哪,你們要一個一個地被撿回來。」 〔原文字義〕「大河」幼發拉底河、河的渠道;「小河」山谷、溪谷、河谷、河床;「收集」聚集。 〔文意註解〕「到那日」主的日子。「如同人打樹拾果一樣」耶和華的收割日,親自來收回以色列人,就像人打橄欖樹,收集掉下來的橄欖,一個一個地撿回家。 12節,神應許的偉大收割,每一位忠信的子民都必被收集歸家。 12~13節,神對列國的至高主權,祂要帶領百姓從列國歸回。為廿四~廿七這四章的結尾提供合適的高潮和總結。 在以賽亞書中,有三段經文同類,都在其一段經文之尾達於高潮:(1)十一12~16;(2)廿七12~13;(3)卅五1~10。 〔話中之光〕(一) 末後的日子,必唱一首收穫樂歌。經上提到基甸在酒榨中打麥子;路得打了她拾取的大麥穗;更貼切的比喻是橄欖樹的打樹拾果(士六11;得二17)。 (二)神先擊打,後收集。成熟時,用木棍打和搖動橄欖樹枝,把橄欖振動下來,然後一個一個地拾取。以色列的守護者是溫柔親切的父,召兒女歸家(十七6;四十九14~16;申廿四20)。 〔呂振中譯〕「當那日子必有大號角聲吹出,那些迷失於亞述地的、和那些被趕散於埃及地的、都必來,在聖山上、在耶路撒冷、敬拜永恆主。」 〔原文字義〕「趕散」驅趕、驅使;「來」前來、進入、臨到、發生。 〔文意註解〕「大發角聲」與「豎立大旗」相當於吹響軍號、舉起軍旗,都是萬軍之主耶和華最終聚集萬軍萬民。無論字面,還是比喻都具有同様的意義:喚起子民,興起百姓。「將要滅亡的」指向「當那日」將要復活的新子民,從亞述、埃及「被趕散的」都要前來,為了敬拜耶和華。 廿四~廿七章,重覆第六章主題。第六章講:經過神審判。以色列百姓剩餘很少。餘民雖少,卻得到神的潔淨。最后建立神國之時,最基本的子民即:新選民在神國,要變得繁榮昌盛。 (1)全地受審判――城荒人滅樹被砍伐――仍留樹根(廿四) (2)神擺設筵席――天上宴請所有賓客――屬神的民(廿五) (3)救恩是堅城――救恩的堅固城保護――忠信之人(廿六) (4)神最終得勝――選民得蒙赦罪經歷――新出埃及(廿七) 選民經歷新的出埃及。從亞述、埃及、即全地被招聚,回耶路撒冷到錫安山。 12~13節,總結了神對列國的最高主權。 13節,再現
“新出埃及”這一主題(十一15~16;十九23)。 〔話中之光〕(一) 神藉著先知宣告:世上萬民哪,聖山竪立大旗,要看!大發角聲,要聽!贖罪日遍地大發角聲,要民歸回神面前贖罪,都得安息(十八3;利廿五9)。 (二)主的日子有廣義終極的大復興。神百姓在聖山敬拜神,才是完全的歸回(二2~4;廿四23;廿五6,10)。 (三)選民等候盼望的是終極的完滿,實現彌賽亞基督二次再臨(六十五17~25;六十六22~23;啟廿一2~3)。 (四)對今世聽眾解新信息、新恩典。察考先知心裡基督的靈,見證基督。以賽亞論神拯救守信者,啓發解經、講道、傳福音。 (五)這四章論救恩類似啟示錄,用洪水、出埃及等典故。新約提出埃及超過百次。舊約距今二千七百年,新約二千年。逐節注解又查看舊約背景,意義何在? (六)常求神回答:今日神的心意為何?對我的心說什麼?唯獨這本聖經,世上並無別的書,可與之相比(提後三15~17)。 (七)聖經是聖靈默示、啓示神的愛的家書。勝於精金,比蜜甘甜。來啊!到救恩泉源歡然取水,研讀領受智慧啓示的亮光,挖掘靈訓(十二3;詩十九7~11)。 叁、靈訓要義 【拯救神諭回應審判哀歌】 一、主的日子就快臨到――選民心吟喜樂頌歌(廿六1,5,10,19;廿七2,13) 二、激勵守信預備入城――惡人只懂審判之杖(廿六2~6,7~15) 三、哀歌百姓快進內室――隱藏片時等怒轉消(廿六16~19) 四、主出居所刑罰罪惡――看哪神揮剛硬大刀(廿六20~廿七1) 五、思量如何蒙主護佑――精心等候平安必到(廿六20~廿七1) 【 除滅罪惡勢力】 一、神必用剛硬有力大刀除滅罪惡勢力(1節;伯廿六13) 二、怪獸海龍古蛇喻意敵國埃及巴比倫 (創三1;啟十二3~4;廿2) 三、選民藏身主裏仰望等候得贖日來臨(廿六20~21;路廿一28) 四、魔鬼那獸假先知被丟入硫磺火湖裏(1節;六十五12;詩七十四14;太二十四15;啟十九20;廿10) 【新葡萄園之歌】 一、神是以色列的守護者――神是農夫,以色列是祂的葡萄園 二、舊葡萄園遭責備控告――雲不下雨,荊棘生長,結野葡萄(五1~7) 三、新葡萄園得安慰應許――按時澆灌,火燒荊棘,產出美酒(2~6節) 四、萬軍之耶和華的葡萄園――就是以色列家(五7) 五、猶大人就是祂所喜愛的樹(五7) 【新子民的新出埃及】 一、耶和華神新得勝――在基督裏舊事已過都更新(1節;林後五17) 二、神再帶領新子民――保養顧惜新百姓新葡萄園(2~6節;五1~7;約十五1) 三、赦罪恩免新選民――恩慈責備除偶像打碎祭壇(7~11節;十七8;詩卅二1) 四、同來新的出埃及――四方招集登聖山歸向真神(12~13節;十一11;申卅3) 五、大發號角新敬拜――眾聖徒齊聚來敬拜耶和華(13節;十九23~25) 【在基督的日子裏】 一、神恆久忍耐――親自看守,時刻澆灌,晝夜看守,不使受損 (3節;箴一23;詩一百廿一4〜6;申卅二39) 二、神恩慈看顧――不存忿怒寬恕憐憫,焚燒荊棘蒺藜,滅敵除罪攔阻(4節;詩七八38;來六8;太三12) 三、神願萬人得救――持住神的能力,能與神和好,願與神和好(5節;何十四4〜6;弗二14;伯廿二21 ) 四、神恩澤萬邦――雅各要紮根,以色列發芽開花;他們的果實必充滿世界(6節;卅七31;五十五10;何十四7;耶十七7〜8) 【耶和華的日子】 一、全地受審判――仍留樹根(廿四) 二、神擺設筵席――屬神的民(廿五) 三、救恩是堅城――忠信之人(廿六) 四、神最終得勝――新出埃及(廿七) ── 周安娜(Anna M. Zh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