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賽亞書第十一章短篇信息
目錄:
以賽亞書箋記(十一章)(于中旻)
名稱的試驗(賈玉銘)
恩門大開(賽十一1~6) (趙世光)
為本為根的主(賽十一1~6) (趙世光)
榮美的家(賽十一6~9) (趙世光)
要追求祂的國和祂的義(賽11章1至16節) (香港讀經會)
當美夢破滅時(以賽亞書十一章1〜10節) (台北基督之家)
超越的眼光(賽十一章11節~十二章6節) (台北基督之家)
以賽亞書第十一章査讀(謝家樹)
以賽亞書箋記(十一章)(于中旻)
萬民的大旗
到那日耶西的根立作萬民的大旗(賽一一:10)
猶大因犯罪而受審判,終於亡國,使大衛的王朝被砍伐倒地,只因神的信實和恩典,沒有連根拔出。那根沉埋在地下,經過了千百年,得了水氣,又再滋長繁榮。
到那日,耶西的根立作萬民的大旗,
外邦人必尋求祂,
祂安息之所大有榮耀。(賽一一:10)
世人只看眼前,但神的子民的盼望,是在“那日”。那是神救贖的子民歡樂的日子,也是不信者受審判的日子。
“耶西的根”是基督君王的銜稱。從永遠的靈說,大衛稱祂為主,從肉身說,祂是大衛的後裔,神所應許的約,成就在祂身上(啟二二:16)。我們一切的福分和榮耀,都是在基督裏承受的。我們應當時時仰望祂,時時連於祂。
“大旗”是代表國家和君王的旗纛麾旌,豎立在山頂或高處,召聚群眾,是吸引全體的徽記。主耶穌說:“我若從地上被舉起來,就要吸引萬人來歸我。”(約一二:32)屬主的人,要效忠基督,以祂為中心;不僅是猶太人,更是為萬民設立的救恩。祂降生的時候,天使傳報佳音說:“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路二:10)所以救恩的應許,不僅是為猶太人,也是為外邦人,是為了所有尋求祂的人。我們要以主的心為心,要寬大容得下所有的人。
人的問題,在於好立自己的旗幟,吸引人歸屬自己,畫小圈子,以“我”為中心,把別人畫在外面。這是分爭的開始。屬主的人應該謹防這樣的失敗,特別是作領袖的,總不要代替基督的地位。因為祂是信的人共同的根,只有耶穌在十字架上為我們成就救恩,要永遠記得以主為中心,要把我們的心歸向祂,眼目也喜悅祂的道路。
在舊約時代,神“安息之所”(詩一三二:14),是祂在耶路撒冷立名的聖殿;在新約時代,神在世間的居所,是屬祂的人。我們不常感覺這榮耀的事實,是因為我們不能看得周全,只看見局部;不能看見永恆,只看見現實。我們的眼睛當超越限制我們的界域,除去蒙蔽我們的帕子。當我們以主為中心,默想那大旗,就是為我們成就救恩的基督,不想自己,就感覺那愛的旗覆庇我們,也覆庇所有信的人;真的可以經驗到主是我們的安息之所,那是何等的榮耀!
名稱的實驗(九章八節至十一章)
自九章八至十一章,乃論以賽亞父子三人名稱的實驗。首論如何應驗瑪黑珥沙拉勒哈施巴斯之意,顯見以色列家,大遭懲罰擄掠;再言如何實驗施亞雅述之意,表明餘民如何夢救;于第十一章則切實說明,以賽亞的要義,即耶和華的拯救,如何施行。
一、一子名稱之實驗(擄掠速臨搶奪快到)(九8至十19)
1、耶和華施刑之手(九1~十4);本段即言以耶和華不能轉銷的怒氣,大大懲罰以色列家,共分四層,每層結語皆言「主怒猶未轉銷,主手仍伸不縮」。于五章二十五節,常用此言,今則再三再四的用,以表判刑尚未完畢,因民犯罪的心猶未消除;(1)主手第一次的行動,即責打國人的驕傲(九8~12)。國事紛擾,已達極點,猶自言磚牆傾覆,以石建築,桑樹被砍,易以香柏樹,因此上主不能不責打他們的驕傲,不但有利汛為其勁敵,而且東有亞蘭,西有非利士,二國諒亦聯盟,「要張口吞滅以色列」,但主的手仍伸不縮。(2)第二次的行動,即責打人心的固執(13~17)。國民雖屢受懲罰仍不悔悟,且上下一致,因此主必在一日之間,從民中剪除首尾,但主責打的手,仍伸不縮。(3)第三次的行動,即斥責全國的兇惡(18~21)。以通國犯罪兇惡,彼此相殘流血,瑪拿西吞滅以法蓮,以法蓮吞吃瑪拿西,且又彼此聯合吞吃猶大,此乃借著惡人罰惡人,雖然,主的怒氣猶未息,主的手仍伸不縮。(4)第四次的行動,即責打長官的無道(十1~4)。其法度不善,判斷不公,使寡婦孤兒負屈含冤,焉得不將若輩殘滅,但主的受仍伸不縮,以百姓仍不肯懊悔,改惡為善,如何能逃主的重責呢?
2、耶和華所用之具(十5~10);上主所用責打以色列的器具,即強大的亞述國,而且亦用種種比方,顯明所用的器具如何,如言「怒氣的棍」,「惱恨的杖」(5),「砍木的斧」,「鋸木的鋸」(15),以及「斥責的鞭」等(26)。按此段所述,(1)論主用亞述的原意(5~6)。主的原意無非借亞述為器具,以懲罰神的百姓。(2)論亞述的目的(7~11)。主雖欲用亞述為責打他子民的器具,但亞述不作如是想,乃欲趁此吞併鄰邦,毀滅淨盡,不但對以色列一國為然,即對於他國亦如是,且視以色列的神,如列國的偶像無異,滅棄宗教,視宗教如無物,似此狂傲,大非神借用他的本旨。(3)上主對於亞述的行作(12~19)。神不過借用亞述為棍、為杖、為斧、為鋸,以懲責神的子民,無奈亞述借此傲居狂傲,目中無神,妄貪天功,所以很不能不對於亞述大加責罰,使他如荊棘草來之被焚。
二、二子名稱之試驗(施亞雅述)(十20~34)
按施亞雅述義即餘民得救,本段則略言以色列民的遺民,歸主夢救的景狀。
1、餘民夢救的時期(20);言「那日所剩的……必歸回」,一則藉當時的百姓,再則試驗於災期夢救之餘民,即自哈米吉多頓大戰後,蒙救的餘民(啟十六14~16,十九11~21)。
2、余民蒙救的數目(21~23);言雅各家雖如海沙之多,得救者僅為剩下的餘數。
3、余民蒙救的景狀(24~27);言正如昔以色列人出埃及的光景(26)。此處未言百姓之悔改,只言百姓自外邦歸回。
4、余民蒙救時敵人的遭逢(28~34);一方面言敵人大肆其威力,固極可怕(28~32),但「這高大的樹木,必被砍伐,他那稠密的樹林,要那個鐵器伐倒」。所剩的餘民,自可歡然歸主了。
三、以賽亞名稱的實驗(彌賽亞的救恩)(十一章)
上二段既已言及猶大家所遭的苦難,並從這苦難中有些剩下的餘民,都蒙了拯救(羅七27~28);本段則言,在余民蒙救的時代,基督的國必要完全建設,實驗以賽亞名稱的要義。但本段所述,解經者的眼光,不能盡同,有言指福音時代,所言基督的國,即屬靈的國。以耶穌乃為真理的王,他必以靈德靈恩權治理他的國,在他的國中,所有的國民,都受了心靈上的改化,所以雖然有人未歸主之先,兇惡如狼,強暴如獅,既已歸主,性情毅然改化,成了和平的,善良的,堪以與神的子女和睦同居,有如「豺狼與綿羊同居,狀獅與牛犢同臥」。且在福音時代,救恩普施,化及萬民,那時猶太餘民,亦將同歸基督,而為神的聖民,此乃以本章所論,多是喻言。但我教中信士,凡以屬靈的遠大眼光,解釋聖經的,莫不以是處所言,固可以當福音化力的寓義解,卻更是指著神國臨格時代,必有的事實,即千禧年中基督為王,救恩普及,萬姓歸誠,萬物復興的真相;亦即救恩的功能,大大的彰顯,神國的政治,完全施行的時候,應有而必有的盛況。
1、彌賽亞的家系(1);耶穌常為耶和華的枝(賽四2),是言耶穌原出自上帝。本處言為耶西的枝:(1)乃以耶穌為神而人的基督。(2)乃言耶穌謙卑的景狀。不言耶穌為大衛王的枝,竟言其為平常人耶西的枝;他的家室,在以色列人中,原不算什麼(撒上十八18)。(3)且為耶穌被人厭棄的預言。馬太常引眾先知的話說:「人將稱耶穌為拿撒勒人」(太二23)。乃以「枝」字(Netzer)的意義,亦可譯作拿撒勒人(Nazarene),其中實含括耶穌被人輕視之意。(4)並言耶穌即坐大衛王位的基督(路一33)。以大衛王屢屢稱為「耶西的兒子」,稱耶穌為耶西的枝,亦即所以稱耶穌為坐大衛的位,按著盟約為天國君王的基督(徒二30)。(5)亦言大衛的王家,已如樹木被砍伐,而根本仍留(參但五15),但此根本必複盟蘖(但十四7),重複大衛的王位。
2、彌賽亞的靈能(2);耶西的王家,雖如樹木被砍伐,僅留根本,以得天上靈雨的灌溉,終必萌茁滋長。本處言及耶穌受有七種靈恩(啟一1):(1)同住的靈,(2)智慧的靈,(3)聰明的靈,(4)謀略的靈,(5)能力的靈,(6)知識的靈,(7)敬畏神的靈。故此聖靈對於耶穌實有密切的關係。
3、彌賽亞的德政(3~9)
(1)行政(3~5);a、乃神權的政治(3)。彌賽亞不但自己以敬畏神為可樂,他的政治,也是顯有神權,行審判不憑眼見,定是非不憑耳聞。b、乃鐵杖的政治(4)。此鐵杖政治,對於惡人固然難免被擊打,對於義人,此政治在正直的,公義的,堅固可靠的,決非朝令夕改,至不足恃的政治所可比擬。c、乃以德化認的政治(5)。彌賽亞既為宗教家,亦為政治家,為萬人之救主,亦為天國之君主,以神知神權,施行其正直堅固而可靠的鐵杖政治,其德教之流行,自必深感人心,不但其自身以公義為紳,以信實為帶,即凡在政治之下者,亦莫不傾心向化了。
(2)治化(6~9);a、萬物復興。在昔伊甸園之物類,原相愛不相害,若虎豹獅象,無不遜順如羔羊,迨禧年一至,萬物必將複其原狀,「狼與羔羊同居,豹與犢同食,肥犢與壯獅同處,三尺之童可以牽引,——在聖山的遍處,悉無所害」。耶穌二次再臨時,即萬物復興時(徒二21)。保羅言:萬物今雖「歎息勞苦」,然而「仍有指望」,以「萬物必將脫離敗壞,不再為奴,得享神眾子自由自在的榮耀」(羅八19~22)。b、福音普及。在基督的國內,將見「曉主的智慧,必充滿大地,如水指洋溢乎大海」(9)。該時人亦最易受教,如言「壯獅,肥畜,小兒可以牽引」,此不但為萬物復興的事實,亦且位該時代的人,傾心向化的寓義;以於該時代,將見「萬膝拜主,萬口頌主」(賽四十五23)。「神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自日出至日沒之地,無人不歌頌主」。此既彌賽亞的政德,其治化之妙,實有出人意外者。
4、彌賽亞的國民(10~16);言及將來之大日(那日),即耶西的根萌條長髮之日,乃其目的成功之時,救贖之主,必為列國的大旗,其國的疆域大展。
(1)異邦歸主(10);如言「外邦人必尋求他」,此其中的要義,一則言外邦都蒙主的救贖,即福音時代,亦顯然有此效力;二則言在神國臨格時代,世上的列國,都成了我主耶穌的國(啟十一15)。所以耶西的根,雖原「無佳形美容」,「有如芽之出於燥土」(賽五十三2)。到那時,則長髮榮盛,「為萬民的大旗」,凡尋求他的,都可得到安息之所,而且在「他安息之所,亦大有榮耀」。
(2)選民得救(11~16);a、使四方散處之民歸回。到那日主必伸手,將趕散到列邦的選民,二次召他們歸回,如當日自埃及地,召他們回來一樣;不過此次歸回,非但身體歸回,更是心靈歸回,因為道那日雅各全族,必都要得救(羅十一26)。b、將兩家怨妒之心消除(13)。自羅波安時,雅各子孫,分為南北二國,南國稱猶大,北國稱為以色列,或稱以法蓮,兩家怨妒日深,永不相慕,必待日後,自外邦歸回時,始將怨仇消釋,彼此親善。c、有一條歸回之大道修備(14~16)。所言歸回之大道為何?一則無形之道已備妥,即不問猶太與異邦之心,皆已預備,如使他們歸回本國,毫無阻礙。二則有形之路亦備妥,待猶太旋歸時,世界交通便利,所以他們雖散居在地角天涯,歸回故土,也是至容且易的,且不但是地上的道路便利,即航空的道路亦然,因為那時他們也可乘駕飛艇飛車(14),不多一時,即可回到本國了。
總言本章所論,誠可謂先知父子三人名稱的實驗。次實驗的次序,也是極自然的,先言擄掠的苦難,繼言余民蒙拯救,再言神的救恩彰顯,普施于萬民,且不但如此說,日後也必如此一一的實驗,如或不信,請拭目以待。
讀經要題
1、以敬畏耶和華為樂(十一章三節首句)
(1)何故以敬畏耶和華為樂
a、敬畏耶和華即是人都快樂
b、耶和華即敬畏他的人的快樂
c、敬畏耶和華的必有快樂
(2)敬畏耶和華有何等的快樂
a、乃屬靈的快樂
b、乃有份於主的快樂
c、乃無上最大的快樂
2、救恩的大力(十一章六至九節)
(1)有改化的能力(使萬物的性情改變)
(2)致和平的能力(萬物相愛不相害)
(3)具復原的能力(萬物復興)
(4)賜快樂的能力(萬物的歎息勞苦皆已止息)
(5)有普遍的能力(曉主的知識將充滿大地,如水充滿大海)。
此外十一章二節首句,九節末二句,又十三節,皆為講經之佳題。
恩門大開(賽十一1~6) (趙世光)
「經文:以賽亞書十一章一至六節」
我們在天上的神,屢屢盼望對人說話,但是為什麼現在的人,卻不能聽見神的聲音呢?我們想到從前神與亞伯拉罕談話,好比朋友間彼此談話一般,就是以色列人在西乃山的時候,神也親自把十誡傳給他們。為什麼直到現在,人類總聽不見神直接親口的對他們說話呢?其實不要怪神不和人說話,只怪人不願意聽神的話就好了。好像香港九龍的地方,所建的禮拜堂不算多,在我心目中,有三千五千的禮拜堂就好了。就太子道來說,也應當有幾十間禮拜堂才對。我記得從前我在美國的時候,曾到過一個很小的地方,走在馬路上的時候,不會碰見一個什麼人,因為那地方很小,不像紐約和支加哥那樣寬大。於是我問其中的一個人說:「這裡建有多少禮拜堂呢」?他回答我說:「最少也有一百間禮拜堂吧」!我聽了以後,不是不相信,乃是說:「我們中國教會所建的禮拜堂,為什麼這樣少呢」?現在香港九龍的禮拜堂雖然少,但總比其他地方要多了。本來一個人要到禮拜堂
聽道,實在不是一件很難的事,但希奇得很,有些人住在禮拜堂附近有三四十年,每天也聽見禮拜堂的鐘聲,又看見許多人到禮拜堂做禮拜去,然而他自己卻不進去,那麼人豈能怪神不和他講話嗎?這樣的人,不是神不對他說話,乃是他不愛聽神的話。昔日以色列人,有他們的祖宗傳神的話給他們聽,可是他們的態度如何?「火苗怎樣吞滅碎
稭,乾草怎樣落在火焰之中,照樣,他們的根必像朽物,他們的花,必像灰塵飛騰,因為他們厭棄萬軍之耶和華的訓誨,藐視以色列聖者的言語」。以色列民為何厭棄神的訓誨,藐視神的言語,輕看祂的教訓呢?就是主在世上的時候,也曾對猶太人說過許多道理,可是他們不接受,主對他們說:「你們心裡容不下我的話,因為你們心裡充滿了罪惡與及其他污穢」,如果你心裡注重罪孽,神的話和訓誨,當然不能進到你的心裡。
有人對我說過:「我在什麼什麼地方,聽了一個多鐘頭的道,但是始終也聽不懂他所說的是什麼東西」。以色列民之所以厭棄神的訓誨,藐視神的言語呢,就是因為領導的人沒有把神的話傳得清楚。「長老和尊貴人,就是頭,以謊言教人的先知,就是尾。因為引導這百姓的,使他們走錯了路,被引導的都必敗亡」。(賽九15至16)以色列民的長老,尊貴人,是宗教的領導者,除此之外,還有一班先知。希奇嗎?這班以謊言教訓人的先知,不像以賽亞清楚蒙選召,他們之所以要傳神的話,乃為食物。結果因為他們不是神所選召的,所以他們所傳的,如果叫人聽了不舒服的話,他們就不敢明說了。神說「沒有平安」,然而他們反過來說「你們是蒙主平安的」。神說:『你們要悔改,不然,公義的神必需起來審判』。但他們不肯這樣說,為的恐開罪於人。他們不願意把神的話傳開,是要討好人,在神面前說謊,結果引百姓走錯了路。不但他們滅亡,就是被他引導的人也都滅亡了。
主已經救了我們,以後我們應該怎麼樣行呢?我們要作一位領導者。然而瞎子不能領瞎子,要是兩個也是瞎子的話,很容易就一同跌下去了。惟有開著眼睛的人,才能領路的。對主還未清楚的
,怎能領人認識主呢?對主還未確定的相信的,怎能領人確定的相信主呢?對聖經有懷疑的地方的,怎能叫人相信神的言語呢?要是勉強而行的話,那末越教人,便越使人陷在罪中,不但自己要進到滅亡那裡去,就是被教導的人,也一同進到滅亡裡面去的。
我不想傳自己的好話,也不想傳自己的壞話,我所傳的都是神的話。祂要我說什麼就說什麼,所以有時明知道是開罪於人的也要說,就是此故。比方一個做醫生的,他不能拿糖甜的東西給人吃,他所給的,乃是苦的。到禮拜堂來,不是要聽好話,乃是要聽刺透內心的話。多少時候,聽了道的人心中不平安,一直到他信了耶穌以後,才能得著平安的,也有可能。所以聽道的人,如果聽到了說中他的話,不要見怪請他來聽道的人。
有一次,有一個妻子請他的丈夫到禮拜堂講道。他的丈夫是從未到過禮拜堂的,可是因著妻子切切的懇求,所以就跟她去了。但是當他回到家裡以後,就大發雷霆之怒,大罵他的妻子說:「原來你叫我到禮拜堂的目的,就是你不敢罵我,而把我的事統統都告訴了牧師,叫他來責駡我,你的牧師太壞了。他一面講,一
面用手指指著我,真可惡極了」。他連串不住的罵著。其實他的妻子從來沒有把丈夫的事告訴了牧師,不過神藉那講道的責備人吧了。所以聽道的人如果聽見有對他說的事,不生氣並且能悔改的就有福了;如不悔改,等到主再來的時候,那就懊悔莫及了。
聖經的預言告訴我們,共有七個時代。在第六時代之後是恩典時代。這個時代是從五旬節聖靈降臨開始,直至主耶穌回來為止。現在快到主回來的時候,等到主回來的那一天,就是恩典時代結束之日了。可幸現在這道恩門,仍是為世人開著的。所謂恩典,是不須付出代價而得救,是罪惡白白得蒙赦免,是神把生命當禮物送給人,是神把罪人變為兒子,是一個人在神前能出死入生,不須付上什麼代價的;道完全都是恩典。
多少時候,我們不大明白為何一信主就可得救這樣容易。不錯,在人方面是很容易的,但在主耶穌那方面實在辛苦了,因主在十字架上,為世人付上生命的代價,為我們嘗了死味和苦痛。比方作父母的對於他們的兒女,必須盡上責任,然而那些兒女們,一點也不用擔心,因為他們所穿的衣服,所吃的東西,和一切所需用的錢,都是父親買回來的,到學校念書,父母又為他付了學費。照人看來,孩子方面是很容易,但在父母方面,卻是費財費力,實在是不容易的。然而父親因著愛兒女的緣故,使他白白享受,照樣,我們的主耶穌,因愛我們的緣故,叫我們不須付出什麼就可得救,因為他在十字架上已經成功了救法;這救法是白白賜予的,這就是極大的恩典了。
聖經曾告訴我們,這恩典之門,不但是開著,並且開得很寬。主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凡」字就是無論何人,不分男女、老少、有學問的、無學問的、有錢的、沒有錢的、毫無限制。所以這扇門是何等寬大!只要人肯來,便不須付出代價而可進入;假若你肯到祂跟前來,祂一定不會拒絕的。
雖然現在這扇門開得很寬大,但你不要以為它是無限期開的;到了有一天,這扇大門就會開閉了。所以趁著恩門還未開閉,就應該趕快進去,因為等到主再來的時候,恩門就關閉了;到那時,對主說:「主啊,請你給我開門吧!」是沒有用的,因為主說:「我不認得你,你離開我去罷」!
主耶穌第二次降臨,不是先到世上來,乃是先臨空中,那空中不是我們看見的空中。那時,凡得救的信徒,都升到空中與主相遇了。
到有一天,你會看見報紙上說:某某基督徒不見了。不但香港九龍的會如此,就是在全世界的基督徒中,也有同樣的光景。那時,或許你曾說:「昨天晚上我還看見他,難道現在就不見了嗎」?一對夫婦,同睡在床上,其中的那一個基督徒,忽然會飛到空中去了。當那時候,地上的人造謠說:「昨晚刮大風,把所有信主的人都刮去了」。到那天,不要以為是大風把他們刮了去,其實是主把他們接到空中去,在那裡要與主相會。
基督徒被接了去之後,地上沒有被接去的人如何呢?他們都要受到大災難可怕的日子。現在世界的景況如何,只要打開報紙一看,就可知道整個世界的人類,都恐怕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就算第三次大戰不會爆發,我們的生活,也受到極大的打擊了;朝鮮戰事還未清楚,現在物價又逐漸高漲,人心徨恐。如果大戰一發生,我們怎能過日子呢!這幾句說話,雖然是不好聽,但實在是神的說話;雖然這個大災難還未臨到,然而已離此不遠了。
當主來的日子,地上遭遇了什麼事呢?「你們要哀號,因為耶和華的日子臨近了,這日來到,好像毀滅從全能者來到」。(賽十三6)主的日子,是耶和華發怒的日子;那時人不再能發出歡聲,他所發的,不是唉哼之聲,乃是哀號悲傷的聲音了。此日子一到,地上即遭毀滅,「毀滅」有如原子彈投在港九的地方,一會兒就澈底破壞了這地方。所以大災難一到,難怪無人不哀號呀!
還有,當主的日子來到,「我萬軍之耶和華在忿恨中發烈怒的日子,必使天震動,使地搖撼,離其本位」。(賽十三13)到那日,人驚得太厲害了,以致手軟無力,心都消化了;不但哀號,並且連什麼盼望也沒有了。這樣做人還有什麼意義呢,以賽亞十三章八節告訴我們,「他們必驚惶悲痛,愁苦必將他們抓住,他們疼痛,好像難產的婦人一樣,彼此驚奇相看,臉如火焰」。「驚惶」就是「心慌不定」,好像飛機來轟炸的時候,左右亂竄:「愁苦必將他抓住」。等於如果香港萬一有戰爭,使外來的米,因著交通停頓而斷絕了,米糧便成了問題,居民生活便陷於愁苦中的情形一樣。
其次,「他們疼痛,好像難產的婦人一樣」。產婦的疼痛,乃是忽然而來的!五分鐘之前還是很平安的,但五分鐘之後就叫苦連天了。當飛機來轟炸的時候,五分鐘之前是很快樂的,但五分鐘之後,耳朵也飛去了,這事是不能逆料的。
「彼此驚奇相看,臉如火焰」。當飛機來轟炸,屋被焚燒的時候,夫婦二人,困在家裡,彼此觀看。一個人在發急的時候,臉就漲紅了。我還記得一九三二年一月廿八日的那時候,我在虹口,被關鎖了五天。同囚在一起的共有三十多人。我們對神禱告說:「神啊!除非你藉著日本人來救我們,若不然,就沒有人能進到裡面來的」。過了不久,有一個日本人走進來。他是要救另一位出來的,但可惜那人不肯出去,結果我們三十多個人就請求他救我們出去了。那時,他厲害地對我們說:「一個鐘頭以後,我再來領你們出去,不過每人只限拿一件東西」。我回到房間裡,把箱子打開,不知道檢什麼東西才好,到後來,出到外邊以後,打開箱子一看原來該拿的東西沒有拿,不該拿的,反拿了出來。這樣的糊塗。都是因為心慌不定。所以當大災難的時候,那還了得?
以賽亞十三章第十節告訴我們:當到那日子,天上的眾星羣宿,都不發光!日頭一出,就變黑暗!月亮也不放光。或許有人不信會有這回事。中秋節的時候,我們不是一面吃月餅,一面看月亮嗎?可是天文家告訴我們,太陽內的黑點,一天大似一天,因此香港的氣候,也比從前不同!其他地方的氣候,也是一樣與前有別。太陽如果無光,那麼,月亮星辰怎能放光呢?如此即應驗了馬太廿四章所說:「日頭變黑了,月亮也不放光,眾星也要從天上墮落」。一切都在改變了,還有什麼話好說呢?
不但如此,還有:「我萬軍之耶和華在忿恨中發烈怒的日子,必使天震動,使地搖撼,離其本位」。(賽十三13)希伯來書也告訴我們:到有一天,神不但使地震動,也要使天搖撼。從前我在南洋的時候,曾經歷過地震的滋味,當那時候,我的孩子們恐怖得哭起來了。普通的地震,尚且如此可怕,何況到那日天地搖撼,離其本位,加上日月星無光,那怎麼辦呢?
我看見做文章的人,常用這幾個字來形容他所要形容的,如「驚天動地」,「天翻地覆」等。啊!大災難的日子,正是「驚天動地」,「天翻地覆」的日子!那時,人會驚惶悲痛,臉如火焰了。為何不趁著恩門還是開放的時候,進到裡面去呢?
現在神發烈怒的日子還未來到,恩門仍是開放著;無論何人願意進到裡面去的,都可進去免受大災難的痛苦。從前有一個人名叫大衛,他寫了一首詩說:「耶和華是我們的避難所」。換一句說當你信了主,便是入了恩門,進到避難所去。
主的救恩,是白白賜給的:不用代價,不須銀錢買,只要真心相信,就能進到避難之所,得免大災難的痛苦了。萬一主耶穌即時來,或明天來,已接受了救恩的人都可被提空中,與主相會。現在仍有機會,未得救的,請快快進到裡面去吧!——趙世光《聖經寶藏(卷七)》
為本為根的主(賽十一1~6) (趙世光)
「經文:以賽亞書十一章一至六節」
剛才所念的這段聖經多麼寶貴,雖然現在還未應驗,但將來必會應驗的,相信神一定要恩待我們,終必給我們一個極大的盼望。
現在我們要繼續的想到我們的主耶穌,祂在世上的時候,曾向猶太人發過一個問題。那時,猶太人回答不出。祂當日之所以發這樣的問題,乃是因為當時有好些人稱主耶穌為大衛的子孫的緣故。耶穌問他們說:「你稱我為大衛的子孫,為何你祖大衛仍稱我為主呢」?猶太人無以作答。因為在肉體方面,耶穌實在是大衛的子孫,請看新約聖經的開端語:「亞伯拉罕的後裔,大衛的子孫,耶穌基督的家譜」。(太一1),新約一開始就這樣說。當耶穌在世的時候,人們不住的稱祂為大衛的子孫,坐在耶利哥路旁的瞎子,亦稱祂為大衛的子孫,這不過是就肉身方面來說吧了?但對於屬靈方面
,主耶穌實在是大衛之主。所以,以賽亞怎樣稱主呢?以賽亞說:「從耶西之本必發一條……」(賽十一1),耶西本是大衛之父,所謂『從耶西之本必發一條』。耶西是指主耶穌而言。「本」是指什麼呢?這好比樹之根,一棵樹要它萌芽,生長,開花結實,必須先紮根,若沒有根,就不能生長了;所以,必須先有根本。耶西不但是主之本,也是我之本,不但是我之本,也是全人類之本。我再說,主耶穌不但是一切被造之物的主,更是一切被造之物的本。我說這話,有什麼根據呢?『太初有道』,(約一1)道,是指主而言的,換一句話說,太初就有耶穌了。耶穌就是道,道與神同在。一九五一年前,這乃成了肉身。我們的主耶穌,祂是什麼時候才有的呢?如果耶穌是一九五一年前才有的話,我不會再相信,也更不會去傳揚了。我國的孔夫子,豈不是比耶穌還早麼?但聖經告訴我們,這道太初與神同在,換一句說。『太初就有了耶穌』。
同時,我們眼睛所看見的宇宙萬有從何而來?天和天空一切受造之物從何而有?約翰一章三節告訴我們:『萬物是藉著祂造的』,約翰寫這句話的時候,感到不夠分量,所以還加上一句:『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藉著祂造的』。總之我們人類,世界,天上千萬的天使,新耶路撒冷,諸天,穹蒼,天空中的日、月、星,還有許多看不見的東西,和天上地下一切受造之物,沒有一樣不是藉著祂造的。在此就給我們得到了兩個結論:第一、耶穌不是被造的,乃是造物之主。第二、凡物都是被造的,就是你我也是祂所造的。你覺得希奇嗎?因此,我們萬不可以為耶穌單是猶太國歷史上的偉人;你若只曉得主如何釘十字架,為人類犧牲,以為祂乃是一個博愛主義者,這些都不切實際。你更要確實地曉得我們所傳的耶穌,是我們之真本。所謂『飲水思源』的本源。各位!你到這裡來,有思想到你的真本是那個沒有?主耶穌不但是耶西之本,也是你我之本,更是天上數不過來的天使,和萬有之本呀!難道我們要輕看忽略嗎?當我認識了耶穌以後,不能不把這寶貝的耶穌傳給人聽,因為主耶穌不但是人類的救主,亦是人類的根本!所以我們不能一天沒有耶穌,因祂是我們的根。有如一棵樹,它要長葉開花結實,必須有根。一座房子,要它穩固,亦必須有根基。因此,無論屬靈或屬肉體方面,我們不能一天沒有耶穌。感謝神!耶穌已經來過了,並釘死於十架,將來還要再來。那時,我們可以歡歡樂樂的看見祂的榮面了。
現在讓我們把主耶穌在地上時的生活再回想過來吧 祂本是神。但按照我們剛才所說,耶穌豈不是在一九五一年前,曾到世上做人嗎?祂要穿上人的身體,但這個時期延續了沒有多久。在肉體方面,他只度了三十三年零六個月的寒暑。他三十歲才出來傳道,從出生至到三十歲為止,這都是祂的預備時期。祂只工作了三年零六個月。這三年多的工作,所得的果效實在很多。為什麼祂會有這麼大的果效呢?就是因為從耶西之本發出一條來,要生長開花結實。主耶穌不但是根,祂也謙卑自己,預備為世人之範。保羅說:「你們當效法我,好像我效法基督」。我們當效法基督的是什麼呢?祂在地上時的生活如何?祂所過的乃是被聖靈充滿的生活。當祂三十歲出來工作的時候,有聖靈仿佛鴿子,降在祂的身上。因此祂的工作有非常的果效。然而主耶穌當時所得的靈是什麼靈呢?「耶和華的靈必住在祂身上,就是使祂有智慧和聰明的靈,謀略和能力的靈,知識和敬畏耶和華的靈」。(賽十一2),如果我們能留意到四福音書的記載,就知道主耶穌真是極其智慧的。例如有一次,有一班假冒為善的人,起來試探耶穌,對祂說:「我們納稅給該撒可以不可以」?該撒是誰,就是羅馬國的王。當時猶太與羅馬有什麼關係呢?原來猶太乃羅馬的屬國。他們既亡了國,就毫無主權;所以,當他們要把主耶穌釘十字架的時候,也要先經羅馬巡撫定祂的罪。他們當時有一種納稅給羅馬的義務。如此,他們的內心也感到失國屈服的恥辱,因此如此,他們就發這問題問耶穌說:「我們納稅給該撒並非甘心願意為奴的可以不可以」?假如耶穌說:『可以』。他們馬上就會執住這個把柄,說耶穌不愛國家了。假如耶穌說,『不可以』,他們就會跑到巡撫前控告祂。那時,就會負了惑眾反抗之罪,那怎樣辦呢?幸虧主耶穌身上有聰明和智慧的靈,於是對他們說:「拿一個上稅的錢來給我看」。隨後,又問他們說:『這像和這號是誰的』。他們說:「是該撒的」。耶穌說『這樣,該撒的物當歸給該撒,神的物當歸給神』,噢!這班人的口立刻被塞住了,耶穌是何等智慧呢!不但如此,祂的身上,還有謀略和能力之靈呢!
我們的主耶穌,祂所說的每句話,都是帶著權柄和能力的。有一次,耶穌正在講道的時候,猶太人就打發差役去捉拿祂。這些差役們聽見耶穌所說的話,大有能力,因此就畏怯起來,不敢下手捉拿祂了。他們便空著手回去。當他們回去的時候,就對差他們的人說:「我從來沒有聽見好像祂這樣說話的」。因為在耶穌的身上,實在秉有神的能力。當主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的時候,他們拿著刀槍,火把,和繩子來捉拿祂。耶穌禱告完了之後,賣祂的人和那捉拿祂的人,已經臨近了。於是賣祂的人,便給他們一個記號。讓他們好下手捉住祂。那時,耶穌問他們說:「你們找誰」?他們回答說:『我要拿撒勒人耶穌』。耶穌說:「我就是」。他們聽見了耶穌說「我就是」之後,立刻退後倒在地上,甚至有些跌破頭顱也說不定,這些都能給我們知道耶穌身上實在有耶和華能力的靈。
同時,耶穌身上不但有能力之靈,並且也有謀略之靈。「謀略」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打算」和「計畫」。耶穌教訓我們要馴如鴿,智如蛇。當打仗的時候,必須要有謀略,不然,怎能操得勝之權呢?我雖然不諳兵法戰略,然而兵法書告訴我們,要打勝仗的話,必須「知己知彼」。只知道自己也不夠,還要知道對方的實情,兩方面都知道還未夠,並要加上計畫,計謀以針對敵方的強弱點。比方開仗的時候,敵人有一百萬的兵,我也有一百萬的兵,那就不用怕了。假若敵人有一百萬,我只有一萬,那豈不是白白的送死麼?所以必須要有謀略。我再說,你必須要知對方的虛實,如果你派一萬兵敵五十萬兵,五十人敵一萬人,這就是你的不智之處;但是如果你有謀略的話,也可用少數的兵,會戰勝多數而未加戒備的敵人。孔明的空城計,豈不是個很好的例子麼?
耶穌到世上來,祂的任務是什麼?「來打仗」!然而祂所打的仗不是和屬血氣的爭戰,乃是與屬靈的惡魔爭戰。祂怎樣與惡魔交戰呢?我們知道魔鬼也相當聰明的,但結果如何,必須看事情的結局。從前抗戰期間,中國有一句話:『最後勝利必屬於我』!主最後與魔鬼的一戰是在什麼地方呢?在十字架上。各位!你以為希奇嗎?無論什麼禮拜堂,天主教,醫院,都有十字架,並且有許多婦女也懸著一個十字架在鏈子上,把它掛在頸項間。有許多人不明白基督徒為何要寶愛這十字架,我告訴你,十字架是我們的榮耀,十字架又是主耶穌與魔鬼交戰之地。魔鬼以為把神的兒子釘死十字架上,它的計畫便成功了。當耶穌在彼拉多面前受審的時候,它就激勵了幾個人,叫他們怎樣的去控訴祂;至終,它就把殺救主之意放在猶大和幾個領袖的心裡。當彼拉多問他們的時候,他們幾個人衝動地說:「釘祂十字架!釘祂十字架」!他們的喧聲,勝過了一切!主耶穌釘十字架的時候,魔鬼站在旁邊鼓掌而笑。那時,耶穌真像羊羔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後來,祂勇敢地不屈不撓,背起了十字架,往各各他而去。當祂在十字架上最末後的一點鐘,魔鬼發笑了。哈!你來敵我嗎?我是世界的王,難道你想把我推出去麼!你看我手下的人,這樣聽從了我的話,現在你要失敗而死了!不久,耶穌真的斷氣了,魔鬼更以為它一定戰勝了耶穌。但是過了三日三夜,光景就完全不同了。當耶穌的身體埋在墳墓的期間,魔鬼做什麼呢?聖經對此雖無記載,但我推想:魔鬼一定手牽手的在墓前亂跳,以為大獲全勝了。但可幸我們的耶穌,祂身上有耶和華謀略之靈,祂知道自己沒有過犯,祂之所以要如此,不過是暫時如此的成就神的旨意罷了。其實魔鬼掌死之權,在祂身上實在沒有發動的能力。過了三天之後,主耶穌就從死裡復活過來。當祂復活過來之後,好像耶穌的手,執著鐵杖,已把魔鬼的頭打破了。讚美主!主才是真正大獲全勝。因為在他身上有耶和華謀略之靈,所以祂能戰勝了魔鬼的陰謀!
既然主已經戰勝了撒但,那麼,你想要脫離它的手,只有一個方法,就是信靠主耶穌。我現在講一個頂淺而又寶貝的比方:一九二四年我在上海的時候,聽見一位女傳道曾這樣說過,她說:『有些人信了耶穌以後,內心得著改變。,我得救了以後,耶穌就藉著聖靈住在我裡面:但是魔鬼總不願意離開我的心』。於是那女傳道用比方說:魔鬼仍不住的在心門外叩門,如果那人不當心,把門打開,魔鬼就立刻又跑進去了。反之,要是那人知道魔鬼要來,他就很聰明的呼求主說:主啊,魔鬼來了,我不敢開門,請你替我開門吧!那時魔鬼當然不曉得耶穌是站在門內的,因此它不住的呼求說:「讓我進去吧!因為我從前一向都是住在裡面的」。及至耶穌把門一開,祂顯露在門口,魔鬼看見了,連忙說:「對不起,我叩錯門了,就立刻趕快的逃跑了去。這是一個頂聰明的辦法,因為魔鬼不是怕你,乃是害怕住在你心內的主耶穌!」
從前我碰見一個在前線回來的兵士說:「我們出征的軍人,是不怕死的,雖然飛機轟轟的飛在頭上,也不能往後退。如果敗退的時候,就沒有盼望了,因為士兵一敗退,不但不敢看對方的兵士,即使看見了,也急忙的單顧逃命了。魔鬼在十字架下,是一個敗退者,它不能看見主,又不能聽耶穌的名字。如果一題到耶穌的名,它就驚懼逃遁。今日整個世界的人類都在惡魔手下,魔鬼是屬靈界的東西,而我們都是屬肉體的,當然一定不能制勝它,但是我們怎樣才能從它手裡脫出來呢?你不能說:「魔鬼呀,釋放我」!要是這樣,它豈不是更把你緊握著嗎?所以只有一個方法,就是說:「主阿!救我」!當你一呼求主的時候,它必要把緊握的手放鬆,因為耶穌身上有謀略和智慧的靈,足以制勝它。我們千萬的基督徒,都同有這個經驗,只要你求告耶穌的名,魔鬼就遠遠的離開你逃跑了。——趙世光《聖經寶藏(卷七)》
榮美的家(賽十一6~9) (趙世光)
「經文:以賽亞書十一章六至九節」
當主耶穌在世的時候,曾親口說過一個寶貴的應許,祂說:「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裡去,我在那裡,叫你們也在那裡」。主的話是可靠的。
聖經上講到聖徒將來要到的新耶路撒冷,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地方呢?我們如要將它表明出來,實在不是容易的。「萬物是藉著主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藉著祂造的」。由此可知主耶穌是萬物之主。不但如此,祂並且在創造的萬物中,也為祂的教會預備了新耶路撒冷。祂所造的,不但完全,而且是十分的完全。這新耶路撒冷的設置,乃是神特為教會所預備的。
如果我們翻開聖經一看,就可看見一個地方,叫做新天新地,新耶路撒冷。然而,這新耶路撒冷,要在什麼時候才算開始呢?就是在新天新地之間。但要等到何時,人才能進到耶路撒冷的榮耀裡去呢?按著聖經的記載,共分無罪,良心,人治,應許,律法,恩典,天國這七個時代:現在我們乃是在第六個時代,就是恩典時代之中。等到恩典時代完結,就有七年的大災難。但在大災未到之先,我們的主耶穌還要再來。凡相信祂的人,就要被接到空中,與主相遇。當信徒與耶穌同在空中之後,地面上就有七年的大災難。在這七年中,又分為前三年半與後三年半。頭三年半,乃稱為生產之難。現在有許多人以為現今已到三年半的時候了。但姑勿論如何,不管是否頭三年半已臨,最要緊的,乃是預備好你的心。那麼,我們的主無論什麼時候回來,也可以被接到祂那裡去了。
當主耶穌回來的時候,聖經告訴我們:有的人被取去,有的人被撇下來,要遭受七年的大災難,這真是叫人擔當不了。馬太廿四章說:這場大災難是創立世界至今所無的。在每一個時代的末了,也有災難,有審判,有刑罰。在無罪時代的末了,亞當夏娃被逐出伊甸園;良心時代,有洪水的審判,審判的結果,一切有氣息的都被淹死,只留下挪亞一家八口;人治時代的末了,神就變亂人們的口音,直到今日;應許時代末了,神就判罰以色列民在埃及為奴,經歷四百年的艱苦;至於律法時代的末了,主耶穌被釘死十字架,主在十字架的時候,就受了律法的咒詛,現今的恩典時代,你以為最末後的審判是什麼?那就是將有七年的大災難,為何恩典時代的末了,有這麼大的苦難呢?我告訴你,恩典是容易得著的,假若你忽略了,所受的苦當然更重。從前有一位老太太問我說:「信耶穌要吃素嗎?為何這麼簡單容易,只要來到前面禱告,相信主耶穌,就可以得救了呢」?不錯!我們得救是白白的,不須付任何代價,因為一切已由主耶穌造成了。等於有人做成了一件工作,只要你簽上名字,就可享用,你以後不須再作什麼了。在你這方面,是很容易的;可是在他人,實在不是容易的呀!照樣,你信耶穌得救,似乎很容易,但在主耶穌那方面,實不容易啊!
主耶穌既然為我們成功了救法,現在我們不須再加上什麼東西。假如你要加上什麼,不但不合適,更把它弄壞了。中國有句老話說:「畫蛇添足」,豈不是弄巧反拙麼!所以,主耶穌造成的救法,不須你再加上什麼,若然如此,那豈不是說主耶穌所造成的救法是不完全麼?由此我們可知主為人類所造的救法,不但完全,並且是成功了的。既有這麼大的救恩,我們如果忽略了,怎能逃罪呢!各位呀!大災難的苦,委實可怕,惟願我們大家都能逃避這可怕的災難。
當七年大災難過去了以後,第七時代,即天國時代就要開始了。天國時代共有多少年呢。按著聖經告訴我們,是千禧年,然而主為何要在此立國呢。因為天國之王是基督,現在的基督徒這樣用此禱告說:「願你的國降臨」。這是指著天國說的。我相信有一天,千萬基督徒的禱告一定蒙應允的。同時,不但基督盼望天國降臨實現,就是一般的猶太人,也作同樣的禱告,盼望以賽亞早日降臨。以賽亞,就是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所以等到主回來的時候,他們的盼望成功了。因為到那時,他們要作天國的百姓。
在天國時代,基督徒與基督一同作王。那時,主耶穌要被稱為萬王之王,因祂乃是君王的元首。(啟一5)我們到了祂那裡,就能與祂一同作王。歷史告訴我們,歷代的基督徒,雖然流血受苦,但亦非常甘心樂意,乃因他們盼望有一天,基督作王的時候,他們也能和基督一同掌王權。但請注意,不是每一個基督徒都能與王一同作王的。一個普通的基督徒,除了得救之後,什麼也不能做,正如彼得論到,這樣基督徒僅能說他們不過僅得救吧了。但究竟什麼樣的人,才能與王同操王權呢?我告訴你,若現在能與主同受苦的,將來也與主一同得榮耀。所以,現今的苦楚,若比起將來的榮耀,那就不足介意了。基督徒啊!你今日若為主甘心受苦,將來必得榮耀,因為主已經替你預備好了。
在天國時代的一千年中,地面上有實在的平安,但這是什麼平安呢?或許我說出來時,許多人簡直不會相信的;因為在千禧年時,不但人類能享平安,就是一切動物也是如此。先知以賽亞告訴我們說:「豺狼必與綿羊羔同居,豹子與山羊羔同臥,少壯獅子,與牛犢,並肥畜同羣,小孩子要牽引他們」。(賽十一5)按理,豺狼一遇見山羊羔,必定把牠吞噬;但在千禧年之時,牠們要同居,這是聖經上的預言,確定記載著的。還有,豹子又能與山羊羔同臥,少壯獅子又能和牛一同走路。所以在千年平安國時,不但人享平安,就是殘忍兇惡的野獸,也完全馴馴服服,大家同在一起,小孩子可牽著牠們玩耍,這才是真正的平安。主乃稱為「和平之君」。與平安之王,主既掌王權,真正的平安便臨到了。
為何現在地上沒有這樣的平安呢?因為起初殺人的魔鬼作了王 。魔鬼作王地上豈能有平安呢?所以你無論走到任何地方,都可以聽到、看見殺人流血的事情。據近日報紙上記載,朝鮮的戰事,因那裡高山重疊,不能用飛機轟炸,於是只好施用人與人的肉搏戰。在相對嘶殺的時候,雙方大聲喊殺。這樣的光景,你說可怕嗎?為何世界會到這個田地呢?因為魔鬼作了世界的王,所以弄到沒有一點平安。
然而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得著真正的平安呢?必須平安的王設立了天國以後,真正的平安才能實現。那時,基督徒在那些日子,只有一千年,等到千年的天國時代過去了之後,就到永世裡去。在永世裡,有新天新地。在新天新地中間,還有新耶路撒冷。但關於新耶路撒冷是怎麼樣的,現因時間關係,我們再沒有工夫詳細討論了。不過,最低限度我們當知道新耶路撒冷是我們的家,是我們永遠榮美之家。
那時,新耶路撒冷從天降下,乃是神創造工作的結束。啟示錄廿一章十六節告訴我們:城是四方的,長寬一樣,共有四千里,按四千華里,等於千多英里,這不是很寬大嗎?美國紐約有間一百零四層的高樓。有一次,我買了一張票到樓頂上去看,到了最高的那個地方,我往下一看,只見馬路上的汽車,非常細小。在我還未上去之前,我心裡以為是兩樣的,也猜想過登高下望的情景;可是莫名其妙,等我到達那裡之後,往下一望,一百零四層的摩天樓,並不覺得十分的高,因為這座樓不過是幾英里吧了。但是這座新耶路撒冷,它的高度,有一千英里以上,這是主耶穌為教育所預備的。
至於城牆,是怎樣的呢?牆是碧玉造的。城是精金的,如同明淨的玻璃。(啟廿一18)這座城不單是光亮,並且非常榮耀。到底新耶路撒冷有何光照在裡面呢?我們在地面上,日間有太陽光照,晚上又有皎潔的月亮。但到了新城裡面,不須日月的光照,為什麼呢?因為將來有神的榮耀照著那城。然而那光是什麼光呢?不是普通的光。先知以賽亞告訴我們,神要作光,這永遠的光照耀新耶路撒冷。「日頭不再作你白晝的光,月亮也不再發光照耀你,耶和華卻要作你永遠的光,你神要為你的榮耀」。(賽六十19)。
關於這光還有什麼意思呢?「你的日頭不再下羅,你的月亮也不退縮,因為耶和華必作你永遠的光,你悲哀的日子也完畢了」。(賽六十20)這先在屬靈方面的解釋,還有快樂光明之意。如果一個人在黑暗中,真是悲哀。當人遭遇不幸,聽見那不好的訊息,總要陷入黑暗裡去。但這裡又告訴我們:「悲哀的日子也完畢了」。那就怎麼樣呢?「神必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啟七17)在那新耶路撒冷,不要再有悲痛哭泣之事了,因為有神的光永遠光照。我心裡為此不但充滿快樂,並且也滿足了 。在啟示錄二十一章第五節告訴我們,這些話是可信的,是真實的。神的話永遠安定在天
,是確定的。各位!對於這樣真確之事,你非信不可!假如你相信了祂的話,等到那一天 ,你就得著歡喜快樂了。巴不得我們每個人實實在在的都能達到那榮美的家。
各位!請問你們的家是否在天上?聖經告訴我們,在新城裡面,有十二個門,門上有十二位天使把守,是不能容人亂進的。不錯,新耶路撒冷是一個榮美的家,但你們能否進去呢?我告訴你,想進去是一件事,能否進去,又另外一件事。聚會完畢,散會之後,各人都要回到自己家裡去。你不能到我家裡住宿,我也不能到你家裡去住宿。假如我勉強進到你家裡去,你一定會把我趕走的,因為我們的家,不是隨便接待素不相識的人住宿的。世上的家,尚且如此,何況新耶路撒冷呢!雖然你想進去,但能不能讓你進去,這是一個問題。啟示錄廿一章二十七節告訴我們:「凡不潔淨的,並那行可憎與虛謊之事的,總不得進那城」。因為那新城不能隨便讓人進去,惟獨名字寫在羔羊生命冊上的才得進去;若名字沒有記在生命冊上的,雖然你進到城門口,天使也要把你趕出去。所以,我們切不要以為如此便當,你想進去就能進去。
或許有人說,進不進去我不關心。我告訴你,只有兩個地方。你不能達到新城耶路撒冷去,就要到什麼地方呢?「若有人名字沒記在生命冊上,他就被扔在火湖裡」。(啟二十15)火湖是什麼地方,換一句話說,就是地獄。從前我勸一個人信主,他回答說:「你不要當我是壞人歹人,地獄我一定不肯去,天堂我又不上,我要到中間之處」。我告訴你,聖經從沒有記載有中間的地方,這裡說得很清楚,凡名字寫在羔羊生命冊上的,就能進到新耶路撒冷,若名字沒有記在生命冊上的,就被扔在火湖裡。各位!你相信耶穌,就能得著神兒子的生命,就是永遠的生命。這樣,你的名字就記在生命冊上,便可進到那榮美的家裡去。若不然,就要被扔到火湖裡,在那裡晝夜受痛苦,直到永永遠遠(啟二十10),這是何等可怕呢 !讓我們大家都能進到那榮美的家裡,享受主所賜給我們的福樂吧!——趙世光《聖經寶藏(卷七)》
要追求祂的國和祂的義(賽11章1至16節) (香港讀經會)
祈禱: 天父,感謝你賜我這段安靜的時間,讓我能享受與你相交。求你賜我靈裡的滿足和喜樂,因為除你以外,我別無所求。
這段經文由兩部分所組成,分別談及猶大及以色列的將來(1-10、11-16)。那些因驕傲而被神審判和懲罰的民,將來究竟如何?
先知在這段經文宣告了復興和複和的信息。他指出,復興的出現與人的作為無關,而是神自己主動成就的,換句話說,在復興的事上,人是無能為力的,只有神的作為才能給人盼望。
先知在第一部分的經文回應了人對公義的需要。神將會興起一位大衛的後人,神的靈要降在他的身上,而且神會賜給他所需要的能力和智慧,以致他能真正地成為神心目中的君王。他不再憑個人的智慧或魅力來統治人民,也不按個人的智慧來判斷是非,他只會完全被神的靈充滿和掌管(2-5)。在他的統治下,社會各階層的居民都能融洽相處,不會再有惡人和惡霸的出現(6-8),因為到時「認識耶和華的知識要充滿遍地,好像水充滿洋海一般。」(9)
其後,先知在第二部分的經文宣告了神要復興以色列民。祂要「伸手救回」因戰事被擄和被趕散的百姓(11-12),以法蓮和猶大的隔膜和仇恨也要徹底消解(13),合二為一,且能勝過昔日的敵人(14)。昔日以色列民出埃及的輝煌事蹟將要重演,因為神要為自己的百姓開出一條復興之路,領導他們回歸故土(15-16)。
說到底,人實在無法自己拯救自己,只有神能給人復興的盼望,也只有神能使盼望成為事實。這就是信心的宣告。
「盼望」是甚麼?經文告訴我們「盼望」的核心並非所盼望的事,而是對神的作為的等候和信靠。對一般人來說,「盼望」是指等候某事的出現,或得著心目中所冀盼的東西,這些都是自我中心的,但聖經讓我們知道,從信仰的立場來看,構成「盼望」的是一位活生生的神。先知所盼望的是神國度的彰顯和降臨,惟獨神的臨近能帶來真正的更新和公義,因為祂改變人的生命。由此可見,先知是一位熱心地追求神的國和神的義的人,因為神的國是他生命的中心,所以他也自然地對此流露出熱切的期待。
此刻你所「盼望」的是甚麼?是一些能令你稱心滿意的事,還是能與神相遇的經歷?
當美夢破滅時(賽十一章1〜10節) (台北基督之家)
以賽亞書十一章1〜10節
前面的段落,提到亞述成為神手中的杖(十5),要拆毀耶路撒冷(十11),甚至以色列人從前雖多如海沙,「惟有剩下的歸回」(十22)。
在以色列人的眼中,神應許永遠堅立的大衛王朝(撒下七16)希望完全破滅,但在人眼中看似神的應許不復存在之時,神卻仍然紀念祂的應許(1節),神要賜下彌賽亞來到地上執掌王權(3節),神要以祂的靈充滿這位將要來到的君王(2節),讓祂有智慧、聰明、謀略、能力、知識(2節)來統治全地(4節),更重要的是這位君王,不像從前以色列的君王時常悖逆神,這位王是「以敬畏耶和華為樂。」(3節)
神應許的彌賽亞,將要在祂的國度裡,以真實的公義、正直統治祂的國度,讓一切的貧窮人、謙卑人得到伸冤,並要懲罰一切的惡人(4節)。彌賽亞不只是在祂國度裡建立公義、正直,並要在自然界中除去不同被造之物的對立(8節),回到神創造的起初。
這一切的成就,都是因為人與一切受造之物,回復與神正確的關係(9節)。在以色列人的盼望破滅時,神持守祂自己的信實,並要成就祂的應許。
今天,面對政局的紛擾,人們常常寄望新一個執政者能夠秉公行義,但常常越高的期望,只會帶來越大的失望,看見更多人性的黑暗面,而面對整個大自然,因人的貪婪而毀壞,看不見地球的未來,人所有的倚靠幾乎完完全全被拆毀,就像以色列人所經歷的一樣。但人的盡頭,就是神的起頭,就像這段經文所提到的,這應許的君王,不只是關乎以色列民的,更是關乎萬民的。
因此,唯有仰望神所應許的彌賽亞(10節),這位完美的君王──主耶穌基督,唯有借著祂,恢復與神的正確關係,人才能夠有真實的盼望,有真正的未來。
你生活的盼望在於什麼呢?以耶和華代替別神的,他的愁苦必然加增,你的生活是否充滿了愁苦呢?求聖靈光照我們,讓我們看見我們的盼望是否在於祂。
回應:
主!求禰鑒察我、光照我,讓我看見我生命的盼望根基於什麼?讓我將生命中一切所有都與禰連結,好讓我在地上的時日能夠有真實的喜樂,能夠榮耀禰的名,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禱讀:以賽亞書十一章2節
2 耶和華的靈必住在他身上,就是使他有智慧和聰明的靈,謀略和能力的靈,知識和敬畏耶和華的靈。
超越的眼光(賽十一章11節~十二章6節) (台北基督之家)
以賽亞書十一章11節~十二章6節
在本段落中的前半段,先知述說神的手將如何在以色列中工作。在神的怒氣中,以色列被分散到各地(十一11),但到神眷顧的日子,神要用自己的手將以色列人召回,雖然之前他們如同被神丟棄(十一12b),但是到了未來的日子,神的怒氣將轉消,並要發熱心,自己將祂的子民帶回(十一12)。雖然,被趕散的人,分散在世界各處(十一12),甚至有大海阻絕(十一11),看似不可能,但是先知提醒以色列人,回想從前神如何帶領他們的祖先出埃及(十一16),神是掌管大自然的主,連暴熱的風都是祂手中的工具(十一15)。
因此,當神定意要拯救時,沒有任何事物能夠阻攔神應許的成就,在人眼中看似無法解決的問題──大海的阻隔,神要使它枯乾(十一15),無法越過的大河將要分為七條,成為一條寬大的馬路讓餘民歸回(十一16),並且神成就應許時不是狼狽地歸回,當他們渡過大河時,連腳都不會沾濕(十一15)。
神的作為不只如此,更要讓從前彼此仇視的以法蓮及猶大再次的合一(十一13),一起制伏從前四圍的的仇敵(十一14),恢復從前大衛王朝的榮耀。
當先知一想到神將來的作為,就開始讚美神(十二2、6),述說神作為的美好(十二4、5),但是在這之前,他們先要面對神的管教(十二1),雖然如此,因著明白神的愛,先知知道神終究是他的拯救、他的喜樂,神的屬性與應許必定永不改變。
現今,我們屬神的子民,在一生跟隨主的道路上,雖然會有苦難,甚至是神對於我們的管教,但是緊緊抓住神的愛,與祂的應許,相信終究必蒙福,因為「凡管教的事,當時不覺得快樂,反覺得愁苦,後來卻為那經練過的人結出平安的果子,就是義。」(來十二11)
我們有一個身份,就是「蒙神所愛的兒女」,在我們面對各樣的難處時,我們的態度如何呢?面對我們似乎力不能勝的難處,求神幫助我們思想神對我們的愛,與神的大能,好讓我們能夠像先知一樣歡呼喜樂。
回應:
主!求禰賜給我們超越困難的眼光,讓我們不定睛在自己的軟弱與環境的困難上,讓我們眼光不斷定睛在禰的愛與大能的作為上,在任何的景況下都能讚美禰,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禱讀:以賽亞書十二章2節
2 看哪! 神是我的拯救;我要倚靠祂,並不懼怕。因為主耶和華是我的力量,是我的詩歌,祂也成了我的拯救。
以賽亞書第十一章査讀(謝家樹)
前面第九、十兩章講以賽亞兩子名字實現“擄掠速臨,搶奪快到。”“餘民要歸回.”言猶大家所遭遇的苦難,以色列國的敗亡,以及神如何使用亞述王擊打那些褻漬的百姓,對照(羅九 27〜28)就非常淸楚了。
本章所言乃以賽亞本人名字之實現,“神的救恩”,神是恩典的神,祂充滿了慈愛和憐憫,祂的公義和公平,必要實現。第十一,十二兩章說出神將來的王及其國度(摩五24)惟顯公平如大水滾滾,使公義如江河滔滔。
壹、第1〜5節 言神所賜的君王和祂的政治。
本章一開頭就從耶西談起一一所賜君王的出身。
―、第1節
這位救主的身體是從耶西的血統所生,耶西是大衛的父親(得四22),耶西不過是猶大支派的一個普通的平民,但是從他卻生了大衛王及其子孫。
神以耶西比作一棵樹,已經被砍伐,只剩下殘餘的樹不子,從這樹不子發出一條,從他的根生出枝子。
這裡不說大衛王的枝,表明這位救主出身謙卑,在以色列中原不算什麼(撒上十八18)。所以主耶穌曾被稱為“拿撒勒人”(Nazarene)是枝(nertzer)的意思,含有主耶穌曾被人輕視之意。另面也包含基督耶穌來到地上,既是神,也為人,祂是王位的基督(路一33);按著盟約是天國君王的基督(徒二30), 識是枝子必結的義果。
二、第2節 明指基督的受膏。
(詩廿三5)祂用油膏了我的頭,使我的福杯滿溢。
(賽六一1)主耶和華的靈在我身上,因為耶和華用膏膏我,叫我傳好信息給謙卑的人,差遣我醫好傷必的人,報告被擄的得釋放,被囚的出監牢。
(太十二 17〜18)這是要應驗先知以賽亞的話說:「看哪!我的僕人,我所棟選所親愛,心裡所喜悅的,我要將我的靈賜給祂,必將公理傳給外邦。」
(約六63)叫人活著的乃靈,肉體是無益的,我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
這裡說到有七種靈恩:
1、同住的靈——耶和華的靈必住在祂身上(約一32)。
2、智慧的靈一一耶和華有智慧的靈(弗一口)。
3、聰明的靈——耶和華使祂有聰明的靈(約十六1)。
4、謀略的靈一一耶和華使祂有謀略的靈(提後一7)‘
5、能力的霾一一耶和華使祂有能力的靈(弗三16)。
6、知識的靂—一耶和華使祂有知識的靈(西二3)‘
7、敬畏耶和華的靈一一耶和華使祂有敬畏耶和華的靈(箴―7)
三、第3〜5節 祂公義的統治。
這位公義之主的行政,是神權的統治,基本上祂以敬畏耶和華為樂,敬畏耶和華可分兩方面:
1、消極方面一一絕對遠離惡事(箴八13)(彼前二22)。
2、積極方面一一存心順服以至於死(腓二8)(約十四31)。
在施政方面:
a.
行審判不憑眼見(約七24)。
b.
斷是非不憑耳聞(約二25)。
c.
以公義審判貧窮人(詩七二2)。
d.
以正直判隨上的謙卑人(伯五16)。
e.
以口中的杖擊打世界(詩二9)。
f.
以嘴裡的氣殺戮惡人(帖後二8)。
g.
公義必當他的腰帶(詩十八39)。
h.
信實必當他脅下的帶子(弗六14)。
貳、第6〜9節 彌賽亞國和平的景象。
在公義之君統治之下,全地聖民都要享受神榮耀的國度一一千禧年國。到那時,萬物復興,撒但要被捆綁一千年,萬物也必恢復其原狀(創一30),在起初伊甸樂園一樣,人無罪惡;因此飛鳥、走獸、爬蟲都不傷害人,也不互相傷害,大家都歸服在認識神的知識之下充滿,好像水充滿洋海,(羅八19〜21)受造之物,切望等候神的眾子顯出來,因為受造之物服在虛空之下不是自己願意,乃是因那叫他如此的,但受造之物,仍然指望脫離敗壞的轄制,得享神兒女自由的榮耀。
在神榮耀的國度裡:
1、豺狼必與綿羊羔同居(賽六五25)。
2、豹子與山羊羔同臥(結卅四25)。
3、少壯獅子與牛犢並肥畜同群(何二 18)。
4、小孩子要牽引這些野獸(伯五23)。
5、牛必與熊同食(番三13)。
6、牛犢必與小熊同臥(申廿八4)。
7、獅子必吃草與牛一樣(伯四十15)。
8、吃奶的孩子必玩耍的洞口(詩九一13)。
9 斷奶的嬰兒必按手在毒蛇的穴上(路十19)。
10、在神聖山的遍處,這一切都不傷人、不害物(詩四 八1)。
三、第10〜16節 神的百姓必蒙招聚拯救。
―、第10節 耶西的根必作萬民的大旗。
1、“到那日”,耶西的根苗必長成之日,就是彌賽亞救贖成功之日,救恩普及萬邦,彌賽亞好像一根大旗竿插在列國當
中(約十二32)(詩廿5)。
2、萬民都仰望,外邦人都必尋求祂(徒十一18)。
3、在祂安息之所,大有榮耀(路二32)。
二、第11〜12節”當那日”,非”到那日”,是指大災難期
過後,主必第二次伸手救回祂自己百姓中所余剩的,就是那些 被趕散的以色列人,和被分散的猶太人(申卅4),他們是從下列各地:
1、亞述——白拉大河那邊的強國(何十一11)。
2、埃及——南部大國(亞十10)。
3、巴忒羅——埃及土語,指埃及南部(耶四四1)。
4、古實——稱此名者甚多,本處指埃及南部之一小邦(番 三 10)。
5、以攔——敘利亞南,波斯之東的一處地(創十22)。
6、示拿——即巴比倫(耶四11)。
7、哈馬——又名哈抹、亞蘭一區在利巴嫩之北(賽十9)。
8、眾海島——指地中海沿岸及其諸海島(賽廿四15)。
三、第13〜14節 安內攘外。
1、第13節 指對內——以法蓮支派為首的北國,和以猶大支派為首的南國,從此不再互相嫉妒,也不再互相擾害,彼此和睦,其它支派也受惠。
a.以法蓮必不嫉妒猶大——嫉妒的就必消散(結卅七22)。
b.猶大也不擾害以法蓮——擾害的必被剪除(耶三18)。
2、第14節 指對外——北國以法蓮所率領的十個支派,
和南國猶大所率領的兩個支派,聯合起來向西飛,撲在非利士人的肩頭上,把他們壓倒,這十二個支派又聯合起來往東,一同擄掠以東人,摩押人和亞捫人,伸手按住他們,使他們順服,
這些民胃是拜偶像淫亂之邦。
a.飛撲在非利士人的肩頭上(代下廿六6)。
b.―同擄掠東方人(但十一44)。
c.伸手按住以東人(民廿四18)。
d.伸手按住摩押人〈耶四八40)。
e.使亞捫順服(番二9)
四、第15〜16節 主必除去障礙為餘民留路。
1、第15節預言主必拯救百姓,這一小節是比喻,好像當年神拯救以色列民出埃及及時,經過紅海,神使海水分開枯乾,百姓安然渡過,而埃及追兵則全部淹死在海中(出十四15 〜30)。
“使大河分為七條”這大河指伯拉大河〈啟十六口)。提到這伯拉大河要變幹,指除去攔阻,要給那從日出之地所來的眾
王預備道路。總之,這一小節,預言主把百姓從罪惡中拯救出來,脫離撒但權勢。
2、第16節指以色列民經過大災難,那些悔改信主的餘剩之民,主必為他們預備一條大道,通往永生之路,這條大道就是(啟五5 , 9〜10)所說的,猶大獅子的根和被殺羔羊的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