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以賽亞書第十九章短篇信息

 

目錄:

以賽亞書箋記(十九章)(于中旻)

列國與神國(賽十九18~25)(佚名)

埃及哀歌(19125) (香港讀經會)

察覺神的工作(賽十九章125) (台北基督之家)

以賽亞書第十九章査讀(謝家樹)

 

 

以賽亞書箋記(十九章)(于中旻)


  擊打與醫治

  耶和華必擊打埃及,又擊打又醫治(賽一九:22

  埃及這個古老的國家,是文明發達物產豐富的地方。以色列人的祖宗亞伯蘭,遇到饑荒的問題,就下到埃及去,在那裏得糧生活(創一二:10)。神也曾經藉埃及養活以色列人,使他們生養繁多,時候到了,從那裏出來,進入神應許的迦南地,成為一國(創一五:13-16)。
  但神始終顧念埃及人,賜給他們救恩的應許,吩咐祂的子民說:“不可憎惡埃及人,因為你在他的地上作過寄居的,他們第三代子孫可以入耶和華的會。”(申二三:7-8
  埃及人的衰敗,是從不息的內戰開始,分裂成為許多小邦國。他們之間互相攻擊,不肯合作,以至神疲力盡,自然無力抵禦外侮,終於落在殘忍強暴的亞述王轄制之下。
  主權既然失去,經濟問題相繼臨到:他們的最大資源尼羅河乾涸了,象徵埃及文明的蒲草紙,因為沒有水而停產,有名的細麻布工業,也因缺水而失去;農業沒有灌溉用水,難以種植收成,水產業沒有水,就沒有漁產。於是人民難以為生,全國經濟崩潰。(賽一九:1-15
  但神不是要消滅埃及,他們在困苦中有指望。

  耶和華必擊打埃及,
  又擊打,又醫治,埃及人就歸向耶和華。
  祂必應允他們的禱告,醫治他們。…
  當那日,以色列必與埃及,亞述,三國一律,
  使地上的人得福。(賽一九:22-24

  掌管萬有的神,使一切都改變了。埃及的智慧人變成了愚昧,作出錯誤的決策;他們藐視外族的心,變為懼怕;以固有文化自傲的,竟然學說希伯來話;更奇妙的是,他們的心轉而敬畏耶和華。(賽一九:16-21)原來神擊打的手,也是祂施恩的手;人向祂謙卑悔改,神就纏裹醫治。
  埃及因為國勢低微,就仰望耶和華,離棄虛假的偶像,向至高的神哀求而得應允:“祂就差遣一位救主,作護衛者,拯救他們。”這奇妙的預言,是舊約中福音的光芒,使我們知道神自己作無人之工,祂的旨意必然成就,沒有人能阻擋。
  在以賽亞的時代,埃及仍然在競逐世界霸權,先知卻看到遙遠的將來。今天我們更清楚的看見,這預言在逐步應驗。

 

 

列國與神國(賽十九18~25)(佚名)

 

引言

今天是培靈會的第三天了。有人說:「好的講道是享受,講的不好就是忍受,但是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我對港九培靈研經會印象深刻;在週四、週五的上班時間還有這麼多人有饑渴慕義的心,我很感恩。

今天是以賽亞書的第三講。今天我們要進到外邦人之地。第1章到12章論到的是猶大以色列人的救恩,但第13章到23章講的是外邦人的救恩——沒有一本先知書有一段這麼長的篇幅講論外邦人的救恩。第13章到23章講的是審判外邦人,還要拯救外邦人。第19章是一個縮影,也不容易理解,分段不清楚,但是大意很清楚:前面115節講審判;1617節是個轉折點,轉到對外邦人的救恩;18節開始是180度轉變,信息是講埃及的救恩——這救恩跟神對以色列人的救恩是一樣的,也像今天對我們的救恩一樣。我們也是外邦人;神擊打我們,醫治我們,拯救我們。聖經常常將外邦人集中在一起討論,而以賽亞是講論篇幅最長的,總共有11章。這裡一部分經文講到耶路撒冷,但是整段都是外邦人,主要是北方的亞述或巴比倫,和南方的埃及;這南北國家加在一起就是整個外邦人的世界。兩個國家互不相容,它們都找機會消滅對方。但是,他們打架都要經過迦南,就是神的應許之地;所以神的子民很辛苦,而且幾千年都一樣,到今天也一樣。

以賽亞書第19章有一個令人驚訝的信息——神要使三個國家全地得福,也就是說神要使用祂的子民祝福萬民。神要使用亞述、埃及;在今天,神要使用德國、使用中國。這就是第19章的信息的重要部分。

但什麼時候應驗呢?片語是「當那日」。這個片語是以賽亞最喜歡用的、用的最多的,其次就是《撒迦利亞書》。以賽亞指的時間就是末世,就是我們的時代,也是新天新地的時代,因此這裡有非常強烈的末世論信息。也就是說,「當那日」不只是講以賽亞的時代,也是將來結束的日子。所以,神當年怎樣對付外邦人,今天也怎樣對我們,所以我們可以從「當那日」可以看出分段。

一、 蒙恩的起點(19:18

第一段18節,這裡是外邦人蒙恩的起點。然後,生命要長進,靈命要長進;1920節就是埃及人認識耶和華。這幾節看著像是說以色列人,但是其實是外邦人。第三段,2325節,他們一同敬拜,合一地敬拜。我們今天也做一樣的事,我們各族各民也一同敬拜。

18節。第一點,這裡是一個蒙恩信主的起點。「當那日,埃及地必有五城的人說迦南的方言,又指著萬軍之耶和華起誓。有一城必稱為滅亡城。」(賽19:18)。這是一個明顯的轉折點:前面是神的審判;現在,埃及開始歸向耶和華。埃及地的埃及人還在說希伯來語了。到了耶利米的時代,聖經說有人逃到埃及地。「我們定要成就我們口中所出的一切話,向天后燒香、澆奠祭,按著我們與我們列祖、君王、首領在猶大的城邑中和耶路撒冷的街市上素常所行的一樣。」(耶44:17)。猶太人到了埃及都向假神燒香。有趣的是,現在反而是埃及地的埃及人要說希伯來話,是埃及人要起來敬拜耶和華。有五個城市要說希伯來語,這是好消息。埃及是個大國,五個城市說迦南的方言,這個數字並不多。聖經用「五」來表示小數目。《利未記》說「五個人追五萬人」,使徒保羅也說過:「寧可用悟性說五句教導人的話,強如說萬句方言。」(林前14:19)就是這個意思。但是就像午堂鮑牧師說的,我們靠神征戰,不在乎人多。刀只有一把,但是耶穌說夠了(路23:38)。五個城市夠了嗎?夠了,已經是個好的開始,是個令人驚奇的開始。讓埃及人、讓任何人相信神是很難得的,因為人抵擋福音的,因為人的本性是與神為敵,但神的救恩都是從少數人開始。

神也會用卑微的人開始,特別是神喜歡用知道自己卑微、承認自己卑微的人。耶穌說:「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太5:3)神保留天國給虛心的人,知道自己不配的、真正虛心的人。詩篇說:「耶和華靠近傷心的人,拯救靈性痛悔的人。」(詩34:18)這就是傷心人,卑微的人。以賽亞書也說神和人的對照:「我住在至高至聖的所在,也與心靈痛悔、謙卑的人同居,要使謙卑人的靈甦醒,也使痛悔人的心甦醒。」(賽57:15)神祝福在神面前謙卑自卑的人,祂總會顧念卑微的人。

我們被揀選,我們要承認自己是卑微的人,不然很難和神有親密的關係。保羅說:「神卻揀選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揀選了世上軟弱的,叫那強壯的羞愧。神也揀選了世上卑賤的,被人厭惡的,以及那無有的,為要廢掉那有的。使一切有血氣的,在神面前一個也不能自誇。」(林前1:27-29)承認自己軟弱,讓那些強壯的羞愧。這就是神恩典的起頭。只有五城的人,不怕,神一定保守。

二、 追求認識神(19:19-20

1922節就是說靈命長進的過程。19節這樣說:「當那日,在埃及地中必有為耶和華築的一座壇;在埃及的邊界上必有為耶和華立的一根柱。這都要在埃及地為萬軍之耶和華作記號和證據。埃及人因為受人的欺壓哀求耶和華,他就差遣一位救主作護衛者,拯救他們。」(賽19:19-20

1. 更進深的認識神
這兩節好像有點錯亂,聽起來像猶太人在埃及地被欺壓。這裡說埃及人受欺壓,神使埃及人受欺壓。埃及人對神的認識增加了;雖然這裡沒有太多關於他們認識神的細節,但是19節有他們敬拜神過程:立壇立柱、哀求耶和華、獻祭供物、許願並還願。這些埃及人真的認識神嗎?還真是有相當的認識,不然做不出來這樣的事。特別是「祭物供物」和「許願還願」,這都不是開玩笑的。如果不認識耶和華,埃及人不會做這樣的事。所以埃及人認識了耶和華,在他們苦難的時候,他們哀求耶和華,神就拯救他們。神監察人心,有憐愛有恩典,如果埃及人不真心,神不會拯救他們。

2. 必要的擊打與醫治
埃及是個代表,代表外邦人。從這裡,你會看到神怎樣對待外邦人。「擊打」又「醫治」,充分顯示神的公義和慈愛,就像祂必須擊打以色列人。神的慈愛,讓神能醫治猶太人、埃及人和我們。

而且這個順序是對的。如果先醫治、再擊打,那又有什麼用呢?神如果先擊打了,然後祂必然醫治,前提是我們必須回歸。「擊打」不是目的,是必要的過程,為了讓我們看到什麼是神的醫治,「醫治」才是目的。

何西阿書在神學上也一樣。它這樣說:「來吧,我們歸向耶和華!他撕裂我們,也必醫治;他打傷我們,也必纏裹。過兩天他必使我們甦醒,第三天他必使我們興起,我們就在他面前得以存活。我們務要認識耶和華,竭力追求認識他。他出現確如晨光;他必臨到我們像甘雨,像滋潤田地的春雨。」(何6:1-3)神就是這樣醫治祂的百姓。不管是這些百姓叫什麼名字——埃及人,華人等等——只要回轉,神就恩待。

「認識」出現了兩次,一次主動,一次被動,但焦點都在耶和華神上。無論主動還是被動,都要認識神。為了讓我們認識神,神對我們必須有一些擊打。這不是指神是虐待狂。孩子怎樣可以不管教嗎?擊打是必要的,醫治也是必要的。祂有慈愛,就有寬容;祂有忍耐,要成全。祂的擊打讓我們醒悟、悔罪,然後歸向神。何西阿書這樣說:「我必向以法蓮如獅子,向猶大家如少壯獅子。我必撕裂而去,我要奪去,無人搭救。我要回到原處,等他們自覺有罪(或譯:承認己罪),尋求我面;他們在急難的時候必切切尋求我。」(何5:14-15)神擊打不是目的,祂是讓我們回轉過來歸向神。

3. 只有一位救主,只有一種救法
神對以色利人和埃及人都是一樣的方式。原因很簡單:神只有一位。祂要拯救人,不管那是什麼人——選民也好,外邦人也好,還沒蒙恩得救的人也好——神拯救的方式只有一種,就是透過主耶穌基督十字架的救贖。救贖之道只有這一個,所以神拯救以色列人和外邦人是一樣的。正如保羅說的:「身體只有一個,聖靈只有一個,正如你們蒙召同有一個指望。一主,一信,一洗,一神,就是眾人的父,超乎眾人之上,貫乎眾人之中,也住在眾人之內。」(弗4:4-6

若神擊打了誰(容許我這樣說)神或者有恩典為我們存留。神看重的,神就給恩典的機會。從創世以來,祂的方式沒有改變。希伯來書這樣說:「因為主所愛的,他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納的兒子。生身的父都是暫隨己意管教我們;惟有萬靈的父管教我們,是要我們得益處,使我們在他的聖潔上有分。」(來6:6-10)我們有誰在神的擊打當中?我們求神憐憫;我們一樣,教會也一樣。如果神有擊打,我們求祂快快醫治。

三、 合一的敬拜(19:23-25

1. 合一地敬拜神
成長之後,2325節有個一個期待,就是能夠合一敬拜。這是很自然的發展。現在我們在綵排、在練習;有一天,當耶穌基督再來,我們在天堂敬拜,那我們用什麼語言敬拜?我也不知道。但是我們都知道,到時萬族萬民要一起敬拜。我讀神學的時候,我認識一位博士會26種語言。我叫他學普通話。他的希伯來語很不錯。但是不管哪種語言,將來在天堂,萬國萬民一起敬拜,我們必須這樣期待。在那個時候來臨之前,我們還有用其他語言敬拜的機會。

23節這樣說:「當那日,必有從埃及通亞述去的大道。亞述人要進入埃及,埃及人也進入亞述……」這叫做聖徒相通。然後「埃及人要與亞述人一同敬拜耶和華。」「當那日」是一個屬靈高峰,它結束了分割萬國的情況;這兩個水火不容的霸權要一起敬拜神。到那日這要實現的,這是神的計劃,神的熱心必要成就這事。

所以,這敬拜不僅僅是敬拜,而是「讓地上的人得福」。那到底是誰使萬國萬民得福?誰第一個得到這樣的祝福?是亞伯拉罕。現在換成誰?換成亞述人,埃及人,就是你和我。在今日的時代,神興起華人基督徒和華人教會。在全世界的基督徒中,我們不算是最多數的。但這不在乎人多人少,而在於順服神的心意。神透過我們、透過亞伯拉罕的後裔,要祝福萬國。

更最重要的是「當那日,以色列必與埃及、亞述三國一律。」(賽19:24)這裡指的是三國一起。這裡新譯本翻譯清楚一點:「地上的祝福」。三國是平等,其實是指稍微有點不同。如果看英文翻譯,它把「三」這個數字翻譯成為次序,就是指「第三國」,不是指「總數」。在這裡,「三」是放在以色列身上。容我做一個大膽的翻譯:到那日,以色列必列為第三,與埃及亞述與地上的人一起得福。

這樣對嗎?以色列人是第三,我們是老大哥。現在的世界上,猶太人在傳耶穌基督的道理嗎?所以以賽亞大膽地說,以色列人將來要做第三。神在這個時代興起外邦人傳福音。以賽亞這樣預言了,現在很大程度已經這樣成就了。保羅在以弗所書第2章這樣說外邦人:「那時,你們與基督無關,在以色列國民以外,在所應許的諸約上是局外人,並且活在世上沒有指望,沒有神。你們從前遠離神的人,如今卻在基督耶穌裡,靠著他的血,已經得親近了。因他使我們和睦(原文作:因他是我們的和睦),將兩下合而為一,拆毀了中間隔斷的牆;而且以自己的身體廢掉冤仇,就是那記在律法上的規條,為要將兩下藉著自己造成一個新人,如此便成就了和睦。既在十字架上滅了冤仇,便藉這十字架使兩下歸為一體,與神和好了,並且來傳和平的福音給你們遠處的人,也給那近處的人。因為我們兩下藉著他被一個聖靈所感,得以進到父面前。」(弗2:12-18

2. 新的身份、新的名字
最後一點,這個應許真正寶貴是我們得到的新身份和新名字。25節是一個高峰,是第1323章、論外邦人的高峰中的高峰:「因為萬軍之耶和華賜福給他們,說:埃及——我的百姓,亞述——我手的工作,以色列——我的產業,都有福了。」(賽19:25)用這句結束,真令人驚歎、令人意外,因為這句是用在以色列人身上的。

這裡講的是一個新名字,表達一個新身份。就像晚堂陳牧師說的,這是一個關係。所以,我們今天成為神的孩子,我們可以一同敬拜。這是我們敬拜的基礎,也是一起侍奉的基礎。還有什麼比這個更安慰人呢?這裡是說,為什麼外邦人可以一起敬拜?我們今天和外邦人沒有區別,因為我們是祂的百姓、祂的工作、祂的產業。三國一律,我們成為神的後嗣。

最後,我想給大家一個挑戰和思考。我們怎樣活出這個新的身份?如果有其他的外邦人,或者其他的華人或外國人,甚至是我們很討厭的民族,他們真心信主了,我們怎樣和他們一同敬拜?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現在的教會族群越來越撕裂。如果我們真心信神,我們的外邦朋友也真心信神,我們怎樣活出新身份?這是很關鍵的問題。如果我們做不到,那將來在天上我們怎樣一起敬拜祂?在你的經驗裡面,在你的觀感裡面,你可能很藐視他、你厭惡他、你敵視他、你仇恨他。但是他信主了,他們一群人信主了;你怎樣和他們一起敬拜?你還繼續輕視他嗎?你還繼續仇視他嗎?你還厭惡他嗎?你們都是神的產業,是神的工作。如果你仇視的人在神學上沒有問題,你還會這樣做嗎?我們怎樣回答是一回事,我們怎樣做出來又是一回事,但我們要向神交賬。在你的腦海當中,在你的思想當中,會不會有這樣一群人呢?求神憐憫我們,求神幫助我們,讓我們能夠活出新的身份、新的樣式,彼此接納,一起敬拜祂。

 

 

埃及哀歌(19125) (香港讀經會)

 

祈禱:   神啊,我的好處不在你以外;我的指望在乎你!

 

1. 埃及衰落(1 - 15):神「乘駕快雲」(1),是指祂行事作為的超越性。祂的威嚴籠罩埃及大地,使埃及陷入內亂(2 - 3)與外敵(4)的雙重打擊中。除了叫埃及的政局動盪外,神也要擾亂尼羅河的生態,使河水幹沽,引致埃及的農耕、捕魚,以及相關的手工業都陷入困境(5 - 9)。「國柱」(10)一詞的原意不明,但觀乎經文的脈絡及內容,這詞應用以形容民不聊生的慘況。

埃及的文明曾一度閃爍於古代世界。但當她在神面前,卻顯得無能為力。埃及的智士能人,都變得對國事束手無策,一籌莫展(11 - 12)。即使他們之中仍有人敢獻策救國,但這些人所說的,全都只是誤國家入歧途(13)的廢話而已。在神的支配下,他們的表現如非像撞邪般失常,就像醉酒漢在胡言亂言(14),哪怕他們只是執行一些最基本、最簡單的日常職責,也會一事無成(15)。

2. 埃及轉機(16 - 22):先知在本章的下半部分,以五個「到(當)那日」作為開首的小段落,來說明埃及的出路。在神的威嚴面前,埃及的男人必像「婦人」(16)般膽戰心驚,惶恐不安。到時,埃及必發現,惟有以色列民所敬奉的神才堪當敬畏;有部分埃及人民(「五城」,18)要歸向神,像以色列民一樣敬畏祂(「講希伯來話」,18,現代中文譯本修訂版);其中一個拜假神的中心(「滅亡城」,18)除了不再拜偶像外,更轉向耶和華。當埃及人像以色列民一樣向神哀求時,神也會像拯救以色列民一般拯救埃及。神看待埃及,就像祂看待自己的選民一樣(22)。

3. 世界和平(23 - 25):神的心意本是叫世人得福,因此,當埃及遭受神的懲罰,而又願意回轉之後,神應許她要與亞述融合,屆時,埃及與亞述這兩個本是敵對的世間權勢,將不再互相廝殺,而是要與以色列一起並駕齊驅,甚至全世界的人也會因為他們而得享和平的福氣。在第13 - 23章可以說是「世界大同、普世歸主」景象最早出現的地方。

神極願我們能與祂、與其他人有和諧的關係,正如祂願意埃及轉向祂,並與亞述、以色列重建融和的關係一樣。此刻,你與神的關係如何?你又有否面對一些難於相處的親朋同事?你認為神要我們如何對待他們?

 

 

察覺神的工作(賽十九章125) (台北基督之家)

 

以賽亞書十九章125

 接續前面的預言,以賽亞領受關於埃及的默示。神的手同樣要臨到埃及,耶和華神要拆毀埃及偶像(1),埃及通國都會充滿暴力與混亂(2),而埃及的命脈與榮耀──尼羅河將要乾涸,埃及遍地都要發生巨變(56),農業、漁業、紡織業都要倒閉(79),全國充滿失業的人口(10),一片哀淒的景象充滿埃及。

 這都是出於耶和華神的手,如同前面的默示一般,神對於埃及的責罰,同樣有祂的旨意(12),在整個默示的轉捩點,第16節說到對於埃及的旨意,當日子將到,埃及人將要敬畏耶和華神(16),並且要認識祂、敬拜祂、向祂獻祭甚至還願(21),就如同以色列人一樣,並得稱為「神的百姓」(24),並成為神賜福全地的重要一環(24),這是神對埃及的心意,如同22節說到:「耶和華必擊打埃及,又擊打又醫治,埃及人就歸向耶和華。祂必應允他們的禱告,醫治他們。」

 災難的背後,有一隻手,是神賜福的手,神在等著埃及歸向祂,當他們轉向呼求神時,拯救將臨到(20),神所預定的福分就將來臨。但當災難臨到時,埃及人卻不斷緊抓著對災難毫無辦法的偶像(13),並他們所誇耀的智慧(11),以至於他們不斷離開神賜福的路(13),不能明白神的旨意,無法察覺神在這背後的手。

 今天;基督徒也是一樣,神的手在我們生命的每一部分,在我們生活中發生的每一件事中,有時是神要拆毀我們的驕傲,或是不屬於祂的倚靠,但是在這過程中,常常是不舒服,甚至是災難,要察覺在這背後的手。

 察覺的最好方式就是謙卑地轉向神,神在等著我們謙卑地轉向祂,讓祂能帶我們走上賜福的道路,進而如同埃及人一般,什麼時候轉向祂,就是「那日子」來到的時候,當我們一天不轉向祂時,我們每天都是在走冤枉路。

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否有一些問題不斷臨到我們的身上,而且一再地重複發生?禱告神看神在這事上的心意,求神光照我們讓我們能看見。

回應:

 主求禰給我一顆敏銳的心,能夠敏銳禰在我們生命中的工作,讓我們的生命能夠更像禰!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禱讀:哥林多前書二章14

14 然而,屬血氣的人不領會 神聖靈的事,反倒以為愚拙,並且不能知道,因為這些事惟有屬靈的人才能看透。

 

 

以賽亞書第十九章査讀(謝家樹)

 

本書第十八章至第二十章,這三章聖經是一貫性論埃及和古實的受神刑罰,按這古實原是埃及南部的一邦,後倂入埃及,第十八章第1節說:古實河外之地,就證明古實和埃及兩者是不分的。

第十八章講古賁差遣使者向猶大求助,當猶大得救之時應如何奉獻禮物,給萬軍之耶和華,本章講埃及審判毀滅之後,也得蒙救贖歸向耶和華真神,本章複論神如何刑罰埃及,全章可分為兩大部份,第115節形容將要臨到法老管轄之地的審 判;第1625節論審判在埃及所產生宗教的結果,這一段中出現了許多”到那日”構成了先知一切預言中,最具普世性和傳道 熱誠的一段。

壹、第115節 言神審判埃及,祂將如何除掉埃及的力量和智慧。

——聖經中常以埃及表徵世界,顯然這裡所說”對埃及的默示”是指世界而言。

、第1   末日神的降臨。

1、”看哪!”耶和華乘駕快雲臨到埃及一一指末日神駕雲降臨時埃及的情形,主耶穌曾答覆大祭司的審問(太廿六 64)。

2.埃及那時的光景。

a.埃及的在祂面前戰兢(耶四三12

b.埃及人的心在裡面消化(書二11)。

二、第24節 埃及人的處境。

1、自相殘殺——神必碰動。

a.埃及人攻擊埃及人(太十36)。

b.弟兄攻擊弟兄(太十20

c.鄰舍攻擊鄰舍(代下廿23)。

d.這城攻縣城(代下十五6)。

e.這國攻擊那國(路廿一 10)。

2、盲目求救。

a.神在埃及人的心裡面耗盡心思(詩十八45)。

b.神必敗壊他們的謀略(伯五12)。

c.他們必求問偶像和念咒的(但五7)。

d.他們必求問交鬼的和行巫術的(利十九31)。

3、結局——這是主萬軍之耶和華說的。

a.我必將埃人交在殘忍者的手中(耶四六26)。

b.強暴王必轄制他們(結廿九19)。

三、第510   神如何消滅埃及一切的資源。

神審判埃及時首先消滅他們一切的資源,使他們毫無力量。

1、海中的水必絕盡(耶五一36)。

2,河也消沒乾涸(耶五十38)。

3、江河要變臭(出七18)。

4、埃及的河水都碰少枯乾(結卅12)。

5、葦子和蘆荻都必衰殘(伯八10

6、靠尼羅河旁的草田都必柏幹(申廿九23)。

7、沿尼羅河所種的田都必柏幹(亞十10)。

8、莊稼被風吹去,歸於無有(伯五5)。

9、打魚的必哀哭(摩四2)。

10、在尼羅河一切釣魚的必悲傷(耶十六16)。

11、在水上撒網的必都衰弱(哈一15)。

12、用梳好的麻造物的和織白布的都必羞愧(箴七16)。

13、國柱碰打碎(耶廿五32)。

14、所有傭工的心必愁煩(伯七1)。

四、第1115節 神如何敗壊埃及一切的智慧。

神審判埃及,除了消滅他們的資源之外,也要敗壞他們所有的智慧使他們毫無能力一一這是萬軍之耶和華向埃及所定的旨意,他們可以知道,可以告訴你吧!你的智慧人在那裹呢? (林前一1920)。

1、瑣安的首領極其愚昧——瑣安在尼羅河入海之口,是埃及古老的京都,有最大的巴力廟,以色列民在埃及為奴之時, 神曾在瑣安田行奇事(詩七八12 43)。埃及革命時,該地的 榮耀完全被廢,僅存巴力廟(結卅14)。

2、法老大有智慧的謀士所籌畫的成為愚謀(:創四一37)。

3、你們怎敢對法老說,我是智慧人的子孫(王上四30)。

4、你們怎細法老說,我是古王的後裔?(徒七22)。

5、瑣安的首領都變為愚昧一一前面第11節說,他們極其 愚昧,現在說他們變為愚昧,下面就是變為愚昧的原因:

6、挪弗的首領都受了迷惑——挪弗又名摩弗,在尼羅河 東邊,古時下埃及的都城,原本華盛,人民富庶,以後傾覆, 成為荒野(結冊13)(耶二 16)。

7、當埃及支派房角石的,使埃及人走錯了路——房角石 的人‘指領袖人物。

8、耶和華使乖謬的靈摻入埃及中間(:箴十二8)。

9、首領使埃及一切所作的有差錯(太十七17)。

10、使埃及人好像醉酒之人,嘔吐的時候東倒西歪一樣(詩一〇七27)。

11、埃及中無論是頭與尾,棕枝(堅強)與蘆葦(脆弱)所作之工,都不成就(賽九14)。

貳、第1625   埃及受神審判後之結局。

神除掉埃及的力量和智慧,經過主基督的審判之後,全地產生六個好景象,這完全是救主救贖的功效,這六個”當那日”

“到那日”“在那日

、第1617節萬軍之耶和華在埃及以上所掄的手(賽十 四2627)。這種審判像對付毀滅耶利哥一樣,聽了任誰都會像婦人一樣,戰兢懼怕。

“到那日”埃及人至終要明白,那在地施行審判的乃是猶大 國的神,這是萬軍之耶和華向埃及所定的旨意,誰敢不懼怕呢?

二、第18  埃及地,指以色列以外的外邦,”到那日”地 上必有五城(多數之意)要說迦南的方言,因為迦南是神賜給亞伯拉罕永遠為業之地(創十七8)。迦南是以色列國,也表徵神的國,全地都要服在祂的話下。

但有一城,我們看見共有六城,六的數目表徵世界,六城中五城起誓,歸向真神,獨有一城稱為“滅亡之城”,按希伯來文“滅亡”,“太陽”兩字相同,一般解經家都認為可能是指,“埃及的”希裡坡裡,heliopolis城,這城是拜太陽神的中心,後被巴 比倫毀滅(:耶四三1213)。

三、第1920  當那日”,因埃及人受人欺壓,就哀求耶和華,他們知道只有向真神求,不再向假神求,神答應他們的哀求,差遣一位救主拯救他們,護衛他們。

埃及求告真神蒙拯救之後,於是對耶和華神有了認識,就在當地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好向神獻祭,並且在埃及的邊界上,為耶和華立一根柱,證明他們也是屬神的百姓,和以色列人一樣。“邊界”預表不是地理上的國界,表示外邦與以色列之間不再分別,這都是作記號的證據。

四、第2122節“在那日”,到了那日,埃及人因受耶和華擊打,又擊打,他們認識了耶和華真神,向神哀求禱告,神就應允他們的禱告,醫治他們。

現在埃及人認識了耶和華,他們歸向真神,要向神敬拜奉獻祭物和供物,並向耶和華許願。

五、第23節“當那日”,埃及與亞述彼此和好,一同敬拜耶和華,神賜給他們一條大道,彼此互相和睦往來,這條大道就是主耶穌(約十四6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

“當那日”,地上的人凡信耶穌名的人,都要作神的兒女,(約一 12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賜他們權柄,作祂的兒女。(西三11在此並不分希利尼人,猶太人,受割禮的,未受割禮的,化外人,西古提人,為奴的,自由的;惟有 基督是包括一切,又住在各人之內。全地不分國藉,種族,沒有強弱,也沒有智愚,更無賁賤之分,都合而為同敬拜位真神。

六、第2425  這一段除了埃及亞述之外又加入了以色列,三國一律都來敬拜耶和華,使地上的人都得福,當那日”神說:

1、埃及是我的百姓——所以有福。

2、亞述是我手中的工作——所以得福。

3、以色列是我的產業——所以蒙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