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賽亞書第二十七章短篇信息
目錄:
以賽亞書箋記(二十七章)(于中旻)
選民遇難的究竟(二十六章二十節至二十七章)(賈玉銘)
靈命成長的秘訣(賽二十七2~6)( 鄭獻仁)
神仍看顧(賽27章1至13節) (香港讀經會)
主的管教(賽二十六章20節〜二十七章13節)
(台北基督之家)
以賽亞書第廿七章査讀(謝家樹)
以賽亞書箋記(二十七章)(于中旻)
主的葡萄園
我耶和華是看守葡萄園的(賽二七:3)
沒有歸屬感,缺乏安全感,是現代人心理上的兩個問題。聖經說,以色列是神的葡萄園。神把他們栽在最好的土地,是最好的種子,用最好的照顧,卻結出壞的果子。因此,他們受到神的懲罰。神的恩典止住,不再眷顧施恩,任憑外邦踐踏,使他們亡國被擄。(賽五:1-7)神的子民在遠方想起自己的罪,因管教悔改,心中想念神和耶路撒冷,就再蒙恩惠:
當那日,有出酒的葡萄園,
你們要指這園唱歌說:
“我耶和華是看守葡萄園的,我必時刻澆灌,
晝夜看守,免得有人損害。…”
將來雅各要扎根,以色列要發芽開花,
他們的果實必充滿世界。(賽二七:2-3,6)
酒是代表歡樂。本來是悲慘荒涼的,現在成為產生歡樂的園子,因為神再眷顧,向他們施恩憐憫:想想看,時刻澆灌,晝夜看守,保護得非常周密,神的眼睛常在他們身上,恩愛何等周密!這是最大的賜福。以色列悔改蒙恩,扎根在主裏面,不但要開花結果,而且果實要充滿世界。因為神選召亞伯拉罕的目的,不止是要使他和他的後裔得福,更是命定萬民要因他得福。(創一二:2,二二:18)可惜,以色列忽略了這光榮的使命,反倒效法外邦,在紛擾的世界中,用自己的方法求生存,以至受神的懲罰。懲罰使人歸向神而蒙恩。
主耶穌在被釘十字架以前,同門徒從聖殿經過,他們看見殿門上雕刻的葡萄樹裝飾,那是神選民傳統的象徵。主耶穌對門徒說:“我是真葡萄樹,我父是栽培的人…你們若常在我裏面,我的話也常在你們裏面,凡你們所願意的,祈求就給你們成就。你們多結果子,我父就因此得榮耀,你們也就是我的門徒了。”(約一五:7-8)
多少年來,教會從聖經和經驗中,學習到功課,就是認識主給我們的使命,必須靠主才可以完成。如果我們為了自己而活,要憑著自己發展,向外邦延伸枝子,是神所不喜悅的;因為神不要我們被世界同化,而是要我們道化世界。效法世界,與世俗為友,並不能贏得誰歸向神;惟有從世界分別出來,時時聯結於主,從主蒙受恩典,才可以彰顯神的榮耀。
神的恩典對我們是何等豐盛!感謝主。
選民遇難的究竟(二十六章二十節至二十七章)(賈玉銘)
本章乃與上章相連,言選民于審判災罰當中,如何蒙主特別的護佑,並如何藉以成功主在於選民身上的目的。惟選民須耐心等候,主的震怒已過,平安的結果自然來到,故先知切望會眾於經歷此受教時期,宜忍耐存心,靜候最後的勝利。
一、滅除罪惡的勢力(二十六20,二十七1)
于二十六章末節與二十七章首節,乃論神如何大發烈怒,懲罰地上居民的罪孽。但本處所言,解經者的意見未能盡同,大約有三種解法:
1、為當時敵國的喻言;即言上主如何懲罰當時選民敵國的罪孽,或以快行的蛇比亞述,曲行的蛇喻巴比倫,海中之龍比埃及。此諸國雖為神所用的器械,藉以懲罰他的子民,但是他們不知自卑,狂傲兇惡,肆行殺戮,安得不受神的責罰呢?
2、乃罪惡勢力的寓意;聖經中每以蛇喻言罪孽的敗壞,因試誘之來誠如蛇然,其性情狡猾,其舉動奇妙。身長如帶,可以束人,迅速如風,誘力極大,聽之無聲,防不及防,稍不謹慎,即為其所勝,既被蛇傷,其毒入血,可斃人命。罪孽之勢力,較可見的勢力就取消了。
3、指日後行毀滅者的結果(但九27);考之聖經,必有一行毀壞者,於但以理書所言,「七十個七」的末「一個七」,肆行毀滅,就是那「大罪人」,那「沉淪之子」,也就是那個奇怪可怕的獸所生的「小角」(但七7~8、24~26,八9~12、23~25)。此即耶穌所言,殘暴可憎的物(太二十四15),「必要站在聖地」,「止息祭祀與獻禮」(但八11~13,九27,十一13,十二11)。但此行毀壞的殘暴可憎之物,就是那大龍古蛇的化身,即撒旦的代表,其權勢與魔力終必取消,其出現於取消之日,即此世代的末時(但七26,八17,九26,十一40,十二9、13;太二十四14)。
由是以言,此快行的蛇,曲行的龍等,固可比方當時的亞述巴比倫等國的勢力,不久即失,亦可喻言罪惡的試誘,終必廢除,卻更是指著那罪惡的元首,即魔王撒旦的化身,亦即罪惡勢力的總歸,終必消滅。那些於災期進入內室,隱藏片時,待主忿怒已過(二十六20),即進過災期而得救的選民,必將因耶和華所行的,欣然而稱頌。
二、成功葡萄園的目的(2~6)
此處所言葡萄園的比喻,與在前所說的葡萄園不同。前言神如何眷顧其園,竟不獲佳果,因而大施斬伐,今則反是,乃言葡萄園終究復興,而結善果,其意即言以色列受過災罰以後,終究悔改歸主,有如佳美葡萄園之茂盛,果實累累,甚至充滿世界,而為上主最喜悅的園囿,不致辜負主的深意與厚愛。
1、神的待遇(2~6);此葡萄園為耶和華的葡萄園,其對於這園,有特別的待遇:(1)愛護。必要親自看守,且是晝夜看守,不准有人損害。信徒所以能不陷於罪,非必因為個人勝罪的能力超勝他人,乃由上帝特意的護佑。所以耶穌教訓我們禱告說:「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你惡者」。(2)澆灌。必要時刻的澆灌,人所以能有道德心靈上的好結果,固然由於神的愛護,也是在於神的澆灌,即真理的栽培,靈雨的滋潤,自然可以生髮善念,多結果子了。(3)潔除。假若人的心靈中,或種族社會內,雖蒙上主多多的愛護與澆灌,仍不免有荊棘蒺藜的罪欲除淨,方快與心。
2、園的景況;此時雅各家的葡萄園,再不似從前的荒廢頹敗,不結善果。本處有數中說法,表現園囿的光景,如紮根、發芽、開花、結果,皆是表明此園的好景象。(1)表以色列家是一生活的團體。因為他能以根紮根生長,主的教會也是如此。(2)表以色列家為一興旺的團體。乃以主豐盛的生命,充滿了他們,所以他們發芽生長,是最易,也是最快的。(3)表以色列家是一極大的團體。書內既屢次言及將來余剩的遺民,是以色列族中極少數的人,其餘全世界的關係卻不小,因他們的果實,必要充滿天下,如此盛況,更是指著屬靈的以色列家說的。
三、表顯神懲責的美意(7~12)
上段言及上主已成功葡萄園的目的,得見葡萄園復興的良好結果,但此結果,從何而來呢?乃以先有懲罰審判,以後才有復興,這也是自然之理。也是也曾說:「結果子的,必要將他修理乾淨,叫他結果子更多」。此懲治責罰,無非是神的修理工夫,神的子民萬不可因此喪膽。
1、言神施刑的用意;神擊打他的子民,與擊打外人,其用意不相同。責打外人,出於公義,責打子民,出於神的慈愛,擊打外人乃為刑罰,擊打子民,乃為懲治。公義乃法律所需要,慈愛乃恩典所表現。世人干犯律法,既已受刑,即已償還律法所需要的,神民辜負恩典,雖亦受刑罰,然而刑罰,卻仍為神的恩典。以神所以責打他的子民,無非為懲治他、造就他,藉以將他們的罪欲除去,渣滓煉淨,得成為神喜悅的子民。
2、言神所施的刑罰;神擊打外人與擊打子民,不但其用意不同,即所施的刑罰亦不等。如言「主責打他們豈像責打那些——人呢,——你打發他們去,是相機宜,——與他們相爭」。此「豈像」與「相機宜」等語,實足表顯神責打子民,與責打外人囧乎不同,因為對於他的子民,不但是嚴中有慈,更是手下有情,無怪大衛極願落在主的手裡,不願陷在人的手裡,因為神有豐盛的憐憫(代上二十一13)。
3、言責打的結果;此責打的結果,即令選民悔改,除掉偶像,使雅各的愆尤除掉,如被東風驅散,此時敵人雖如茂盛的樹木,但已枯乾折斷,惟神的子民,恢復發達,而有特別的福遇。
四、論選民遭難的盡頭(12~13)
今以色列家雖驅散各處,受神的懲責,但這苦難的盡頭,必有良好的結果。
1、全族旋歸(12節);言神必將散處之餘民一一聚集,回至本地,必從大河至於埃及河,即將恢復猶大的疆域,其招集的景狀,一如人之打樹拾果無異。
2、虔心崇拜(13節);以色列未受懲責之先,屢背神命,敬事偶像,迨重返本國,必顯崇拜之誠意。當那日必將吹氣角號,使各地余民皆聞角號,即應聲而回,勢將全國成一團體,于錫安敬拜耶和華,如經言「雅各全族必都得救」,「必有救主從錫安出來,消除雅各家的罪孽」。此即選民遭難的究竟,亦苦難最後所結的美果,就如先知明明的說,雅各的罪孽得赦免,啊的罪過得除掉的果效,全在於此(9節)。
要言之,選民遭遇苦難,與世人迥然有別,以世人遇難,或以自己無智,或由神的刑罰。上帝加以選民的患難,乃由於慈愛,或為懲治,或為試煉,無非以苦難為造就成全他子民的方法;更有信徒遇難,乃由上主的美意,借此為顯榮耀的機會,不但令信徒得榮耀,表顯信徒的資格,與信徒的程度,也是借此榮耀了神,觀于約伯遇難的故事,就可明白信徒遇難的原因與究竟了。
靈命成長的秘訣(賽二十七2~6)(鄭獻仁)
<序>
- 基督徒的靈命是否成長?除了本身的靈修、裝備、追求……之外,最主要的條件就是「信心」,本月主題:「信心與靈力」,通過今早的經文:先知以賽亞強調:「必需紮根,才能發芽開花,果實必充滿世界」(賽27:6);保羅也說:「要按著心靈的新樣,不按著儀文的舊樣」(羅7:6)……
- 現代的生活壓力大,使得心臟病的威脅日日增加;「心」是每個人身上的「要塞」,基督徒要過得勝的生活,一定要使心健壯。……這個時代是聖靈的時代,而「聖靈」已經降臨下來了,祂來是為要榮耀且高舉耶穌基督。(約16:14)
<一>堅定的信心(書1:7):
- 信心的程度有如海水,有時高有時低,人生中常被環境所影響,情緒、情況而有所變化。「小信的人」:一有風吹草動,信心就動搖了,屬於「軟弱、不實的信心」。
- 基督徒對神的「信心」絕對是相信神所應許的事,如亞伯拉罕(信仰之父)的「堅信不移,毫無疑惑」(羅4:18-19),有一句名言:「信心需要堅強的意志力來搭配,信心也需要忍耐成為它的後盾。」
<二>屬靈的生命(結37:14):
- 神最看重基督徒的是「屬靈的生命」,這也是事奉神的必備條件,如亞倫被揀選為大祭司,乃是因他的杖「發了芽」(民17:8),除非我們擁有屬靈的生命,否則我們不能開花結果。職位不是生命,神不祝福職位,神祝福每一個人,他的身上必有「屬靈生命的長進」。
- 屬靈生命是神所看重的,因此我們要向世界傳揚神的福音,必須先有神的生命,也就是有經過更新的屬靈生命。……神是永活的神,祂能使枯骨生肉,當祂把祂的靈放在人裏面,人就活過來(結37:14)。基督徒的靈命不能枯竭,要有主的靈常常充滿、更新,才有能力為主見證。
<三>結果子給神(羅7:4):
- 跟隨主的路上,難免有許多失望、挫折、不如意……唯一成長的秘訣,就是:「逐漸成熟」。一切自然界有機體的成長,都循此「逐漸成長」之徑。……「信主」一瞬間決定……「得救」、「應許」必須一步步去追求及付出,日日與主同行,才能漸漸有新生命脫穎而出。
- 有基督的身體,「在基督裏,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林後5:17),當人脫離律法(罪)的捆綁,徹底地在「隨從、體貼」聖靈,而不是「隨從、體貼」肉體,如此就是結果子給神。(羅8:5-11,7:4-6)……「新生命長出基督的形象」、「成長以致成熟」。(賽27:2-6)。
<結>
「在人是不能,在神卻不然,因為神凡事都能」(可10:27)神通過神蹟奇事提醒我們,祂是無所不能且無所不在的(詩篇139篇),「我知道禰萬事都能作,禰的旨意不能攔阻」(約伯42:2)~共勉之~
神仍看顧(賽27章1至13節) (香港讀經會)
祈禱: 神啊,我的生命原屬你,所以我願完全投靠你。
1. 新葡萄曲(1 - 6):先知以「鱷魚」、「蛇」和「海中的大魚」等「怪獸」,來比喻那些與神抗衡的邪惡勢力。在神的大能之下,任何抵擋神的權勢,終必為神所消除(1)。屬神的子民要唱出「葡萄園之歌」,頌贊神的看顧(3),但這首頌歌不再像5:1 - 7那首「葡萄園之歌」的苦澀,而是充滿喜樂和感恩。這轉變的關鍵在於神不再忿怒(4),祂甚至願意向其子民的敵人施恩(5),只要這些敵人願意與神和好,歸向祂。在神最終得勝的日子,每一個屬神的子民都必得到豐盛的生命(6),他們將能開枝散葉,遍佈世界。
2. 管教挽回(7 - 11):先知在這裡大概是借用了北國以色列的滅亡,來說明神恩威並濟的作為。以色列民原本是屬於神的,但他們卻無知地離棄神(11下),所以即使他們有繁榮和堅固的城堡,神仍然可以使他們敗落,叫他們的家國成為荒場(10)。然而,先知亦表明,神對付以色列民,並不致像對付他們的敵人那麼嚴厲(7)。神會視乎以色列民的態度,來決定是否掀起禍患(8)。如果他們不再敬拜偶像假神,又願意廢棄那些偶像的神壇,重回耶和華的懷抱,祂就會赦免他們(9)。
3. 歸回聖山(12 - 13):這兩節經文可說是第24至27章的總結。先知在第24至27章的段落中,說明神會嚴厲管教叛逆者,然後屬祂的人要重歸祂的管治。到時候,那些曾經歷國破家亡的選民,不論是被擄分散至何等遙遠的地方、不論是何等的漂泊無定,最終都可以在神的帶領下歸回耶路撒冷。
面對以色列民的頑梗,神以恩威並濟的手法管教他們,為的是要他們離棄假神,歸回祂的懷抱。我們又曾否受過神的管教?借著祂的管教,我們學習到甚麼功課?我們有否把祂的管教存記在心,讓自己有改進的空間?
主的管教(賽二十六章20節〜二十七章13節) (台北基督之家)
以賽亞書二十六章20節〜二十七章13節
本章回應二十五章8節提到的「耶和華要除掉祂百姓的羞辱」,在最後的救恩來臨之前,神在祂的百姓身上有最後的工作(二十七9),神要祂的百姓等候這最後時刻的來到,神要審判地上的罪惡,所有隱藏的罪惡將在主面前顯露出來(二十六21)。但神的心仍留意著祂的葡萄園(二十七3節) ──也就是祂的子民。神要澆灌、保守祂的百姓,並且將來祂的百姓要像結實累累的葡萄園一般,不只在神的恩典中劄根,更要開花結果,肥美的果實將要充滿全地(二十七6節),任何想要傷害這葡萄園的,神都會親自將他除滅(二十七4節)。
在神的子民享受進入將來的榮耀前,他們也要經歷神的管教,因為他們的手中同樣充滿罪惡與離棄神的偶像(二十七9節)。雖然當他們回轉歸向神時,神已經施恩給他們(二十六12),但是神要在他們當中作煉淨的工作(二十七9節),讓他們能夠全然歸向神,能夠得著神要給他們更多的恩典,這是神讓審判臨到祂子民的目的。
因此,神刑罰全地的工作同樣臨到祂的百姓,但是神的刑罰在他們身上,不像那些刑罰不認識神的人,神的刑罰如同父親管教兒子的杖,每一下都帶著愛,為的是要心所愛的百姓能夠更加的完全(二十七9節),如同希伯來書十二章10〜11節「生身的父都是暫隨己意管教我們;惟有萬靈的父管教我們,是要我們得益處,使我們在他的聖潔上有分。凡管教的事,當時不覺得快樂,反覺得愁苦;後來卻為那經練過的人結出平安的果子,就是義。」在管教過程中,神的子民要體會神的心,不要愚昧無知以至於離開神的恩典(二十七11節)。
我們是蒙神所愛的兒女,神的每一個工作都是為了我們的益處。雖然,我們常常面對生活上許多的事情會覺得愁苦,但神是否在當中要我們學習什麼功課呢?用愛我們的天父的角度看你現在景況,你看見了什麼呢?
回應:
天父!求禰讓我們常常進入到禰愛的心意中,好讓我們在凡事上能夠體會禰的心,甚至在禰管教我們的事上,讓我們能夠貼近禰,讓禰的旨意能夠成全在我們身上,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禱讀:希伯來書十二章10節
10 生身的父都是暫隨己意管教我們;惟有萬靈的父管教我們,是要我們得益處,使我們在他的聖潔上有分。
以賽亞書第廿七章査讀(謝家樹)
壹、本章第1節和前章第廿六章第20〜21節相連,說出神的百姓在受罰之中如何蒙主特別的護佑,但是選民必須靜心等候,待主的忿怒一過‘平安必然來到。
神告訴祂的百姓, “到那日”神懲罰罪惡,對付仇敵是毫不客氣的,鱷魚、大魚、蛇,等,指敵對神的力量,亦可譯作海
怪巨獸,那些強而有力敵人,狡滑曲行的惡者,廣大勢力的罪 犯,全部都要毀滅。
貳、第2〜6節 複唱葡萄園之歌。
前面,本書第五章,先知曾以詩歌,綜述葡萄園的比喻;神如何經營葡萄園,栽植葡萄樹,結果這葡萄園竟結了野葡萄,然後神放棄經營此園,任令荒蕪。最後,神宣判葡萄園的結局——葡萄園就是以色列家,神所喜愛的樹就是猶大人。
現在,神再次唱出葡萄園之歌,道次所唱的和前次所唱的 內容完全不同,神說“當那日”,指前一節所說的“到那日”,就是我主耶穌基督的曰子,葡萄園終於復興,將來雅各要劄根,以色列要發芽、開花,他們的果實必充滿世界。
―、第2節“當那日”,在我主耶穌基督的日子,你們這些神的百姓要起來,指著這個葡萄園唱歌,歡樂頌贊,因為有了出酒的葡萄園,這葡萄園就是以前受罰,曾經荒蕪的以色列(賽五7)。
二、第3節 神如何重行經營這葡萄園。
1、親自看守(詩一二一4〜5)。
2、時刻澆灌(箴一23)。
3、晝夜看守(詩一二一6)。
4、不使受損(申卅二39)。
三、第4節 神對葡萄園的做法。
1、心中不存忿怒——寬恕憐憫(詩七八38)。
2、除去荊棘蒺藜——掃除障礙(來六8)。
3、焚燒荊棘蒺藜——消滅仇敵(太三12)。
四、第5節 神對以色列的心意。
1、持住神的能力(:何十四4〜6)‘
2、使他與神和好(弗二14)。
3、願他與神和好(:伯廿二21 )^。
五、第6節 葡萄園最後的結局。
1、雅各要紮根(賽卅七31)。
2、以色列要發芽(賽五五10)。
3、以色列要開花(:何十四7)。
4、他們的果實必充滿世界(:耶十七7〜8)。
三、第7〜11節 言神擊打施刑罰的用意。
上段言神如何復興祂的葡萄園,本段則說明神懲罰擊打以色列的用意,乃是馳對子民們的愛,神對祂的子民下了多少苦心的功夫,將他們修理乾淨,―他們結果子更多。
―、第7〜9節 我們要看淸楚,神施刑擊打祂的百姓,與擊打外人不同,擊打外人是出於公義,貴打自己的子民是出於祂的愛,擊打外人是為刑罰,擊打子民是為慜治,公義純屬律
法,懲治乃是恩典(耶卅11)。
神施刑擊打外人與祂的子民不同之處,顯明在兩個詞上面;第7節說:兩個“豈像”,到了第8節,神對自己的子民,
用“相機宜”,這原因神曾和亞伯蘭立約(創十二2〜4),所以雖然嚴厲,但手下留情這一點只有大衛深切明瞭,所以當大衛核點民數,惹神發怒後,他說:「我願意落在耶和華的手裡,不願雜人手裡。」(代上廿一13)。
神懲治祂的百姓,究竟為了什麼?神最忌的就是拜偶像, 第9節說得非常淸楚,雅各家將來悔改後罪得赦免,其東效全在乎下面兩點:
1、拜假神的祭壇之石頭,變為打碎的灰石(出卅四13)。
2、木偶和日像不再立起(代下十四5)。
二,第10〜11節 言神如何懲治——其中分為刑罰國土和
貴罰子民兩部份。
1、說到國:他們所誇的堅固城變為淒涼,成了撇下離棄的居所,空面無居民(申十三16)。
2、說到民;牛在那裹吃草,連有生命的植物也不使生長,吃盡其中的樹枝條枯乾,必箱折斷(哀五18)。
三、神用婦女(原文多數詞)指外邦列國,要來點火燒燃,就是刑罰他們,因為這百姓愚昧無知(耶八7)。所以:
1、創造他們的(不明說是神,好讓他們明白)必不憐恤他們(:申卅二18)。
2、造成他們的(不明說是誰?好讓他們明白)也不施恩與他們(:賽四三7)。
肆、第12〜13節 這一小段是預言,也是結局。
―、這裡又用“到那日” “當那日”,完全應前面第1、2兩節 的,等到我主耶穌基督的日子一到,以色列全民要悔改,神必將四散的餘民一一聚集,回至本地,從大河(伯拉大河)直到埃及小河一一這是神與亞伯籣立約應許賜給他後裔的國土(創
十五18)。神是守約的神,到那日必要成全。
又說:如打樹拾果一樣——橄欖在樹上已經成熟,樹的主人打樹,將橄欖打下收集,以便醡油使用(:詩五二8)。
二,本章最後一節(第13節)當那日,神必大發角聲(太廿
四31)祂要差遣使者,用號簡的聲將祂的選民從四方,從天這邊天那邊都招聚了來。在亞述地將要滅亡的,在埃及地被趕散的,都要來,〈賽十九24〜25)當那日,以色列必與埃及、亞述三國一律,使地上的人得福;因為萬軍之耶和華賜福給他們說:「埃及我的百姓,亞述我手的工作,以色列我的產業,都有福了。」他們都聚集來到新耶路撒冷,在聖山上敬拜真神(詩
八六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