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以賽亞書第三十五章短篇信息

 

目錄:

以賽亞書箋記(三十五章)(于中旻)

災期後的復興(三十四、五章)(賈玉銘)

曠野綠洲(35110) (香港讀經會)

看哪!(賽三十五章110) (台北基督之家)

以賽亞書第卅五章査讀(謝家樹)

 

 

以賽亞書箋記(三十五章)(于中旻)


  神必來

  你們的神必來報仇…祂必來拯救你們(賽三五:4

  主必再來,是壞消息,也是好消息。向祂的仇敵報仇,卻要對祂的子民施行拯救。是福是禍,要看你站在哪一邊而定。
  先知以賽亞的信息,是向他痛苦中的國人宣告的,傳達出神向他們所定的美好旨意;棄絕以色列的神,要再施恩憐憫他們。這信息以耶和華榮耀顯現的時候,到了最高峰。這是苦難中人的安慰。

  對膽怯的人說:“你們要剛強,不要懼怕。
  看哪!你們的神必來報仇,
  必來施行極大的報應,
  祂必來拯救你們。”(賽三五:4

  膽怯不是光榮的事,也不是理想的事。沒有誰願意膽怯。但在可怕的環境中,膽怯是不能免的。不過,神不要我們只短視看現在,要盼望將來。“神賜給我們,不是膽怯的心,乃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提後一:7
  先知是站在望樓上的守望者。當世人沉睡的時候,他看見遠遠從地平線上來臨的危險,警告他們。
  在長夜裏,舉目四望,都是黑暗,難免懼怕膽怯;但盼望東方的黎明,會驅除黑暗。主耶穌基督的再來,是我們確定的盼望和喜樂;那公義的太陽,將給大地帶來永遠的光明。
  先知和使徒,是神的僕人。他們不同於占卜觀兆的江湖術士,不負責任的讕言未來。他們因為對人的安危有負擔,所以苦心勸人與神和好,免禍得福。
  主必要再來,是確定不移的,沒有誰能阻止,也沒有誰能更改。人所能作的,是趁著現在,改變與神的關係,藉著神的兒子耶穌基督,與神和好。如使徒所說的:“因為祂說:‘在悅納的時候我應允了你;在拯救的日子我搭救了你。’看哪,現在正是悅納的時候,現在正是拯救的日子。”(林後六:2)蒙恩得救的人,不至受審判定罪,是在神的應許有分的人。

  神要再眷顧錫安。那最美好的應許說:
  耶和華救贖的民必歸回,歌唱來到錫安,
  永樂必歸到他們的頭上,他們必得著歡喜快樂,
  憂愁嘆息盡都逃避。(賽三五:10

  神的子民,要享受沒有盡頭的歡樂;神的仇敵,要陷入沒有歡樂的盡頭。

 

 

災期後的復興(三十四、五章)(賈玉銘)

 

此兩章書所論,乃先知以屬靈的遠大眼光,見到在災期以後,大地復興的光景。先言耶和華將懲罰列國,使其地上荒謬,再言大地經過災難以後,所蒙的祝福。這也是勢所必然的,以這世界會因人的罪惡受咒詛(創三17~18),會以人的罪惡而荒謬(三十四8~15)。迨災期一過,世人的罪惡,既經淘汰而去,萬物的復興,也是當然的。

 

一、災期的景象(三十四章)

1、向萬國洩憤(1~4節);據本處所言,即在哈米吉多頓,會集列王交戰的光景(參六十三1~6;啟十六14~16,十九11~21)。(1)言在地之況(1~3節)。該時耶和華要向列國施行審判,將哈米吉多頓的眾軍,全行滅沒,以致屍橫遍野,血濺山谷。(2)論在天之象(4節)。言天象都要震動,眾星隕落(賽十三10;太二十四29;啟六13),天將如書而被卷(詩一O2;來一11~12)。是言人的罪惡,不但對於地上的萬物,有連帶的關係,即對於天界亦不無影響,所以於審判地上的列國時,日失其光,月變血色,天象殘敗,與無花果殘敗無異,可見罪孽的影響不為不大。

2、藉以東為喻(5~17節);以上所言,可知主不但向以東發怒,那向萬國洩憤。本段論及以東,乃藉以東為喻,表現主刑罰之可怕,其所以特言以東者,乃因以東與猶太為鄰。在猶太遭難時,以東攻擊最甚(詩一三七7;耶四十九7~22;結二十五12~14;摩一6~11;俄巴底亞全書),所以當神為雅各復仇之日,則特地言及以東為此,所言並非專為以東而發啊。(1)施刑之刀(6~7節)。以東地多產羊,故以宰羊為喻,在波斯拉即以東的堅稱獻祭,乃言在以東地大行殺戮,以致耶和華的刀,因飲血而飽,地因飲血而醉。(2)復仇之日(8節);即耶和華的日子,亦即降罰報復之日(參二12,六十一2,六十三4)。(3)審判之結局(9~17節)。言以東傾敗之況,不堪言狀,地土荒謬,人煙斷絕,惟作豺狼野獸的居所,此預言日後果驗。或謂數年前,有西人遊歷其地,閱三十城之古跡,可見耶和華的審判,人實在當不起。似此可怕的景象,不但久已實驗於以東,更必施行於列國,此處乃特舉以東以為列國之喻耳。

 

二、復興的狀況(三十五章)

本段乃言先知論及災難以後,天地萬物之復興氣象,較下段所述,實有天壤之別,此兩種景象,亦有密切的關係,不先有種種的災難荒謬,亦不得有此復興的結果。以萬物複新,曠野欣喜,荒邱快樂,得有黎巴嫩的榮華,沙侖迦蜜的富麗,莫非先以經過審判的災苦為代價,萬國的復興,即借審判的手續,將人世的罪惡淘汰兒而的結局。試略言此復興的景象。

1、榮耀的改化(1~2節);(1)荒野開花:a、指福音的改化。異邦認的心原像曠野的沙漠地,並無佳果奉獻於神,既得福音的變化,真如荒野開花,樂上加樂,如福音傳到之處,城眾皆大歡樂(徒八8),並隨地結果,榮歸於神(約十五16;羅一13)。b、指禧年的復興。猶太原為流奶與蜜之處,既經神的災罰,毅然成為不毛之地,如曠野的沙漠無異。迨萬物復興時,此如曠野如沙漠的土地,必然歡喜快樂。(2)神榮丕顯。曠野既然歡欣,得如黎巴嫩的榮耀,沙漠既然開花,有如迦蜜沙侖的華美,萬物復興,煥然一新,于此美麗景象,實足彰顯主的榮耀美德。

2、人體的健全(3~6節);(1)人身靈的強健(3~4節)。至該時神國的子民,不問身體與靈體皆是異常的強健。a、弱者有力。如言「你們要使軟弱的手堅壯,無力的膝穩固」。在於福音的時代,基督徒彼此的友愛,不但常是「勉勵灰心的人,扶助軟弱的人」(帖前五14),「扶助軟弱的手,堅固軟弱的膝」(詩一O3~4)。也是各人自己奮勉,將「下垂的手,發酸的腿挺起來。——免得瘸子歪腳,反得痊癒」(來十二12~13)。但此等光景,更是驗于萬物復興時代。b、怯者有膽(4節)。又提醒膽怯的人說:「你們要剛強不要懼怕」。其所以不懼怕的原因:一方面因為自己有力,一方面因為敵人膽怯。以此時主必代未復仇,必來施行極大的報應。(2)人身靈的完全(5~6節)。a、福音時代的異跡。在福音時代耶穌與門徒等,不但常行神跡,將人的各等病痛治好,更是將人心靈的缺點醫愈。使人的靈目頓啟,靈耳頓開,腿瘸不能行者,毅然能在天路上賽跑,口啞不能言者,竟能說完全了讚美的話。b、復興時代的特恩。在於復興時代,無病痛,無憂苦,無夭亡的嬰兒,無壽數不滿的老者(六十五19~20)。此等健全的景象,更是可以指著在父的國裡,一切蒙恩得救的人說,因為天堂上決然沒有瞥目瘸腿等等的殘傷,於今時代肉體上殘傷的,在天國就都完全了。

3、靈水的湧流(6~7節);其最足以快慰人心的,是那時「曠野有水發出,沙漠有河湧流,發光之沙變為水池,乾渴之地,變為泉源。」此即聖靈滋潤人心的寓意。耶穌常說:「人若喝了我所賜的水,必永不可渴」。又說:「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裡喝,人若信我,在他腹中必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寫聖經的人,解釋這話的奧義說:「這是指著信他的人,所要受的聖靈說的」。歷代教士,多有以曠野沙漠地,有河水湧流,系指異邦認受靈恩說,如彼得在哥尼流家所見的(徒十44)。但其要義,指猶太人說,亦未嘗不對,以猶太人自被丟棄,趕散到列國,他們的心靈中實是荒旱已極,等到雅各全族歸主時,必將聖靈傾注於他們,那時靈恩在他們中間的效力,真是如同河流在曠野沙漠之地了。

4、聖路的修備(8~9節);此聖路克為神國臨格時的事實,也可為宗教的寓意。(1)乃一條大路。乃王的道路,亦即萬王之王的道路,不似今日之門小路窄。(2)乃一條聖路。污穢的人必不得經行。(3)乃一條直路。看今日的世路,多有險阻,彎曲難行,最易令人走錯,但這條路是直路,「行人雖然愚昧,也不至走迷」。(4)乃一條平安路。在那裡沒有獅子猛獸,行走這路的人,是極平安的。(5)乃一條特別的路。是專為贖民預備,外人決不得經行這路。(6)乃一條自由的路。這路既是一條通衢大路,又是聖路,是直而且平的路,得救的子民必可自由往來,經行其間,毫無阻礙。(7)乃一條快樂的路。選民經行這路而歸回故土時,皆歡喜歌唱的一路上讚美不息,自然是一條快樂的道路了。

5、選民的快樂(10節)。此時歸主的聖民,更是旋歸的猶太人,患難已過,歎息已止,在此聖路上歡欣踴躍,謳歌不息,真是有說不盡的快樂。其最大的快樂,就是有份於主的快樂,而且主也就是他們的快樂,是他們的福杯,這快樂是永久的,非暫時的,因為「永樂必歸於他們頭上」。所以「他們必歡喜快樂,憂愁歎息歸烏有」。

總而言之,以此兩段前後相比。明明顯出災期時代,與復興時代,選民必有的遭逢,所以復興的快樂,也是災期的結果,若是不先有災期,將世界的罪汙潔除,亦決不得有禧年的復興。但是「那日」的災難,不在基督裡面,誰能當得起呢?

 

 

曠野綠洲(35110) (香港讀經會)

 

祈禱:   神啊,感謝你,因為當我願意投向你的恩典中,就會有意想不到的出路。

 

本段經文延續了上一章「末世性啟示式」的講論,先知在當中既以復興的盼望來激勵屬神的選民,又描述了神作出終極拯救時的情景。

1. 沙漠茂林(1 - 4):一個沒有水的荒漠原本是生命絕跡的死亡地帶,然而,在神的榮耀作為之下,即使是荒漠也會變得欣欣向榮,鮮花怒放,生機勃勃(1),甚至有如黎巴嫩、迦密和沙侖這些森林地帶一樣,出現樹影婆娑的景象(2)。先知作出這些宣告,為的是叫人曉得神的偉大作為,從而堅固人心,叫他們不要為了眼前所經歷的困境而感到「軟弱」、「無力」、「膽怯」(3 - 4)。神既然可以把沙漠變為茂林,因此也必然可以對屬祂的人有奇妙的拯救。

2. 殘缺復原(5 - 7):「瞎子」、「聾子」、「瘸子」和「啞巴」(5 - 6)都是一些永久傷殘的人,對他們來說,這些病患可說是無望得到醫治的。另一方面,眼、耳、腳、口,全都是人用以與外界聯繫的感官或肢體,因此,經文中的「瞎子」、「聾子」、「瘸子」和「啞巴」,除了是指肉體上的傷殘外,亦可以代表人的心靈與神隔絕。然而,先知指出,在神彰顯其大能之時(5),人可以跟祂回復活潑的溝通。正如乾渴的沙漠地(7)能變為綠洲,同樣地,枯竭的屬靈生命也可以顯出回春生態。

3. 贖民聖路(8 - 10):神為屬祂的人預備了一條康莊大道,這是一條單單讓蒙救贖的人行走的聖路。先知一再從正、反兩方面強調,只有蒙救贖的人才能踏上這條路,污穢和愚昧的人連經過的機會也沒有(8)。走在這聖路上的人,不會再經歷邪惡的兇險(9),他們不再憂愁,只會歡樂的歌唱,喜樂地朝見神(10)。

偉大的神能夠使沙漠變為茂林,更可以令乾涸的屬靈生命得到滋潤。在你的生命歷程中,曾經歷過神奇妙的更新嗎?此刻的你,可以怎樣更活潑有力地走天國之路呢?

 

 

看哪!(賽三十五章110) (台北基督之家)

 

以賽亞書三十五章110

在前面的段落中提到神的話語必然成就,這不只是指著神要審判這個世界,對於神的選民更有重大的意義,在三十三章24節提到那些回轉歸向神的人(8b),他們必定看見神為他們預備的聖城(三十三20)。雖然如此,在本章中提到他們仍然會遇見曠野與乾旱之地(1),他們仍會有軟弱、膽怯的時候(4),就如同以色列人在進入迦南地之前,他們要經過曠野之地。

但神借著先知要鼓勵這些屬祂的子民,雖然有軟弱、恐懼,甚至從仇敵而來的攻擊,而先知要這些人「看哪!」──就是轉眼仰望神,在神有一切的盼望。雖然走過沙漠、曠野,但神要使這一切改變,而人也要因神的作為歡呼快樂(1)

並且在看似無路之時,神要為祂的百姓開路,而且神的百姓要經歷到他們能夠安然度過,並且不失迷,不是因著他們的聰明、能力,而是在乎神(8)

這都是因為神的子民回應先知「看哪!」的呼召,當神的子民轉眼仰望神時,他們必經歷神「必定成就」的應許(14568910)

今天我們屬神的兒女,就像當年出埃及的以色列人一樣,我們同樣會遇見在曠野中似乎無水之時(出十七1),這些事情不會因我們接受福音就消失了,但是我們基督徒有一個從神來的呼召,也是從神而來的恩典,就是「看哪!」定睛在主身上,讓主的雲柱、火柱帶著我們走,雖然會經過令人恐懼的曠野,但相信神的應許必定會成就,有一天當我們回頭看時,會發現我們如同以色列人一般「身上的衣服並沒有穿破,腳上的鞋也沒有穿壞。」(申二十九5),但與他們不同的是,在這過程中,我們更深的認識這位元愛我們的神(56、申二十九4)

信主之後,我們仍會有難處,但我們信主之後,當我們在難處中,是否會將眼目定睛在神身上,還是與信主前一樣,仍然以自己的方式面對困難呢?

回應:

主!賜給我們倚靠禰的心,教導我們在各樣的事上倚靠禰。主!不要讓我們只領受福音和將來與禰坐席的應許,更要在地上享受轉眼仰望禰、倚靠禰、與禰同行的喜樂,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禱讀:以賽亞書三十五章3-4

3 你們要使軟弱的手堅壯,無力的膝穩固。
4 
對膽怯的人說:你們要剛強,不要懼怕。看哪,你們的 神必來報仇,必來施行極大的報應;祂必來拯救你們。

 

 

以賽亞書第卅五章査讀(謝家樹)

 

前面第卅四章已經給我們看見永世前夕,錫安復興,及最後神的應許,指出一個非常重要的吩咐,啟示我們蒙拯救之路。現在先知再繼績啟示出最後優美凱旋得勝的詩篇,一幅永世的美景,讓我們看見耶和華的榮耀,然後鼓勵軟弱無力的人 要剛強,不要懼怕,因為神已經拯救他們了,當神子降臨的時候,瞎眼的、耳聾的、瘸腿的、啞吧的,必全被治癒:所有貧窮荒涼之地,都將變為肥美之地。最後,神要在列國那裡修建一條大道,好讓那些被耶和華贖回的百姓滿心歡喜,感恩而回 到應許之地;憂愁歎息,盡都逃避。

壹、第12   描述神的榮耀與祂的華美。

基督的救贖工作完成,普天之下都要歡喜,人們必看見耶和華的榮耀,也必看見我們神的華美。

曠野乾旱之地,沙漠,都是指尙未悔改的罪人(賽四十3)。本來這些人都要死在罪惡過犯之中的,毫無生命可言。現在,他們因神的話而得救了(賽卅四1617),從此他們的心歡喜,靈快樂(徒二26)。

榮耀和華美的形容——預表得勝的基督。

1、像玫瑰開花繁盛——樂上加樂(歌二  1)。

2、有利巴嫩的榮耀——而且歡呼(歌五15)‘

3、多產如迦密——迦密地樹林茂盛,意為得滋生之地(彌 七 14)。

4、豐富如沙侖——沙侖地青草茂盛‘花木繁多,適合牧 放牛羊,優美之地(賽六五10)。

貳、第34節 聖徒在地應有的本分^強壯的靈、魂、體 (帖前五23)

1、聖徒的手——是用來為神作工的。

a. 不是軟弱的(伯四3)‘

b. 是堅壯的(來十二

2、聖徒的膝——是用來跪拜的。

a. 不是無力的(伯四4)。

b. 是穩固的(但六10)。

3、聖徒的心——是用來奉獻的。

a.           不是畏懼的(代下卅二7)。

b. 是剛強的(書一9)。

三、第57   恩典的奇跡。

在天國裡恩典之下,沒有瞎眼、耳聾、瘸腿、啞吧等缺陷的疾病。

一、在人身器官面上。

1、瞎眼的必得睜開(詩一四六8)(徒廿六18)。

2、聾子的耳必開通。(可七37)(賽廿九18)。

3、瘸子的腿必跳躍像鹿(太十五30)(路七22)。

4、啞吧的舌頭必能歌唱(可七3335)(太九3233)。

二、在大地滋生上。

1、曠野必有水發出(出十七6)。

2、沙漠必有河湧流(約七38)。

3、發光的沙要變水池(詩一〇七35)。

4、乾渴之地變為泉源(詩六八6)。

5、在野狗躺臥之處,純三種草,都因水而生長。

a. 青草(詩廿三2)。

b. 蘆牽(賽四二3)。

c. 蒲草(伯八11)。

肆、第89   拯救之路,只有主這條大道。

(約十四6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褢去」

這條道路:

1、稱為大道——乃是王道,正道(耶卅一21

2、稱為聖道——人非聖潔不能見主面,所以汙穢人不得

經過此道(彼前一 1516)。

3、稱為專道——專為救贖之民行走的(來十二      13

4、稱為正道——行路的人雖愚昧也不至迷失(賽卅21)。

5、稱為平安之道一一在那裹沒有獅子與猛獸(結卅四 25 )。

6、稱為自由之道——只有救贖之民在那裡行走(出六6)。

7、稱為快樂之道——救贖之民歸回錫安,一路歌唱(賽 卅 29)。

伍、第10節 最後的結局——救贖之民永享福樂。

患難已過,憂愁歎息盡都逃避,被救贖之民都要歸回,來到錫安。他們心中歡喜,一路歌唱,因為永遠的福樂,已經臨到們的頭上。

1、他們永遠跟隨救主(約十27)。

2、勝了世界,滿有平安(:約十六33)。

3、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詩一二六5》。

4、除掉普天下祂百姓的羞辱(賽廿六8)。

5、齎座中的蓋羊,必牧養他們(啟七17)。

6、不再有死亡哀痛(啟廿一4)。

7、—切都更新了 (啟廿一5)。

附注:

一、讀本章請特別注意“必”字之多及啟示的意義。

二、本書全書至本章(第卅五章)前半部可謂已告一段落,以目卅六至第卅九章,乃講述希西家王之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