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以賽亞書第三十七章短篇信息

 

目錄:

以賽亞書箋記(三十七章)(于中旻)

以賽亞書注釋─歷史的插曲(37)(作者不詳)

希西家的兵禍(三十六、七章)(賈玉銘)

禱告的王(賽37-38章)(康來昌)

惟有禱求(37120) (香港讀經會)

亞述敗退(372138) (香港讀經會)

契機(賽三十七章120) (台北基督之家)

主都聽見(賽三十七章2138) (台北基督之家)

以賽亞書第卅七章査讀(謝家樹)

 

 

以賽亞書箋記(三十七章)(于中旻)


  辱罵神

  他是打發使者來辱罵永生神的(賽三七:17

  亞述強國的大軍,兵臨危城,包圍了耶路撒冷,優劣之勢極為懸殊。
  希西家不是沒想過靠自己的能力;他實在試過了。他求過埃及的幫助,但盟約沒有如預期的運作,幫助沒來;他向亞述王告過饒,獻金贖罪,但亞述如數照收金銀,卻背了約照樣進兵!(王下一八:13-16)現在他想起神的僕人,早告訴過他,不要向埃及求助,要靠神,不要靠人。因此,王差大臣去見先知以賽亞,承認自己的軟弱,無能面對目前的局面,正像婦人面臨生產之難,卻無能自救,求先知禱告神。以賽亞以神的信息,堅固王的心,告訴他亞述王必亡。(賽三七:1-7
  但從眼前的環境看來,敵人的聲勢仍然強大。亞述並沒有撤退的跡象,反而步步進逼。亞述王更寫信給希西家,想動搖他和國人的信心。希西家把亞述王的書信,帶到聖殿,在神的面前展開。他看這是神的事;人的威脅和神的應許,必然不能並存。這對我們是何等的安慰:神看到了眼前的局勢,藉先知傳達信息,祂必不讓仇敵得勝。
  亞述王的形象,正如聖經上所記的魔鬼:“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游行尋找可吞吃的人。你們要用堅固的信心抵擋它。”(彼前五:8)它吼叫的威勢,比實際的爪牙更驚人。其實,它並不能吞吃你,因為全能的神,對祂的兒女保護十分周密。那似乎是威猛不可一世的野獸,在神的手中還不過是馴順的耕牛,輕易的控制它,完全沒有抗拒的可能:“我就要用鉤子鉤上你的鼻子,把嚼環放在你的口裏,使你從原路轉回去。”(賽三七:29)它不僅不能征服耶路撒冷,連一枝箭也不能射到城中。
  亞述王不知道他所作的是甚麼事。他以為要把神的百姓連根拔出;在神看來他差得遠呢!他是在作耕犁的工作,為神預備好了田地,使“猶大家所逃脫餘剩的,仍要往下扎根,向上結果。”(賽三七:31)神只差一個天使出去,亞述精壯的十八萬五千遠征軍,就變成了死屍,像草芥橫陳遍野。
  今天信徒不免遇見可怕的情勢,看來仇敵猖狂,失敗似乎成了定局。但神仍然在那裏。要承認自己應付不來,把你的事交託祂,神就接過去,一切問題就消散了。

 

 

以賽亞書注釋─歷史的插曲(37)(作者不詳)

 

06以賽亞書第二部歷史的插曲之二

 

二、希西家的禱告(第三十七章)

 

    從希西家的所作所為可以看出,一直到這個時候,他還是在企圖向埃及求援、以及以賽亞的影響力之間搖擺不定。這可以從下面以賽亞和這王之間的來往看出來。

1.希西家和以賽亞(三十七17

    希西家聽到了以利亞敬和他的隨從所報告的,就立刻以懺悔的態度,進了耶和華的殿,就是聖殿。

    與此同時,他打發以利亞敬和舍伯那帶著一個資訊到以賽亞那裡去,告訴他,王已認識到處境的危險,承認一切政治的計謀都一無用處,並且體會出他惟一的盼望乃在乎耶和華。王形容這日是急難、責罰和淩辱的日子。他說,「就如婦人將要生產嬰孩,卻沒有力量生產。」他承認人所作的一切準備都是徒然的,因此這城如今陷於孤立無援之境。從他對以賽亞說話時兩度用「耶和華你的神」來稱呼神,以及他懇求以賽亞為剩餘的民祈禱這兩件事,可以看出他心中的懊悔。

    這位元先知立刻回答他的資訊。他要以利亞敬和舍伯那回去告訴王,叫王不要懼怕,因為耶和華必親自對付西拿基立,使他的心驚動,又要使他聽見風聲就歸回本地,在那裡他必要倒在刀下。

2.希西家和那封信(三十七820

      與此同時,拉伯沙基率軍離去。他沒有回到原先奉差出來的拉吉,而是回到立拿,因為那時西拿基立正在攻打立拿。在那裡,西拿基立聽別人說,古實王特哈加正打算上來與他爭戰。他於是下定決心要先佔領耶路撒冷,便打發使者帶一封信給希西家。這封信是對希西家的一個警告,要他不要被他的神所欺哄,因為其他國家的神都無法拯救他們。

      希西家接到這封信,就再度進到耶和華的殿裡。這一次他的態度是帶著由歸回安息而來的平靜、安穩。他這段禱告的特色是:敬畏、簡潔、直接。在懇求中,他以萬軍之耶和華、以色列的神來稱呼他,並且承認他是治理萬邦、大有能力的神。他懇求兩件事:第—,求耶和華側耳而聽,睜眼而看;第二,求他拯救他的百姓,脫離那壓迫者的手,以榮耀他自己的名。在這兩個懇求的中間,他在耶和華面前很單純地承認了亞述王所宣稱的事,就是亞述王已經摧毀了列國的神。但希西家對這項勝利作了如下的解釋,「因為他本不是神,乃是人手所造的,是木頭、石頭的,所以滅絕他。」

3.以賽亞的資訊(三十七2135

    希西家祈禱之後,以賽亞就差人帶資訊給希西家王,其中宣告了西拿基立的罪,並宣佈神決心要對付他。  

    西拿基立的罪乃在於辱駡、褻瀆以色列的聖者。他率領許多戰車上山頂,到利巴嫩極深之處,這乃是一種傲慢自大的行動。

    在作這些事的時候,西拿基立沒有認清一個事實,就是他不過是耶和華的工具。耶和華論到他說,他所行的一切細節他都瞭若指掌,他決心要強使他從原路轉回。

    為了確定這一點,以賽亞就給希西家一個證據。這個證據的第一個階段,是指這地未來三年的景況。他首先指出西拿基立必不得進城,他既沒有射出一箭,也沒有築壘攻城,就離開他們而去。先知最後向王宣告他一直強調的一個事實,就是耶和華自己的話,「我為自己的緣故,又為我僕人大衛的緣故,必保護拯救這城。」

4.臨到西拿基立的審判(三十七3638

    這裡用簡短的一段話,述說了這個證據立刻得到應驗的事實。西拿基立的大軍被殲滅,他自己逃回尼尼微,在那裡審判臨到了他,他在自己的神廟中被人用刀所殺。── 無名氏《以賽亞書注釋》

 

 

希西家的兵禍(三十六、七章)(賈玉銘)

 

自三十六至三十九章,乃插入的一段史乘,為記希西家之事略。所記共分二大層,即希西家的兵禍,與希西家的病患。前層所論,即王的患難,與王的祈禱,後層所論,即王的疾病,與王的愚昧。合前後所述,一則系乎希西家王自身,再則系乎選民的命運,更是系乎神權的政治,是本段於猶太歷史中,實占最緊要之地位。

 

一、亞述王的戰攻(三十六1至三十七13;參王下十八至二十;代下三十二)

1、大兵臨城(三十六1至三十七7);西拿基立攻耶路撒冷,用兩種方法,一則先用大兵攻擊,二則再用信函恫嚇。

1)西拿基立之進攻(1~3節);當希西家在位第六年,西拿基立已戰勝並毀滅以色列國(王下十八10),於第十六年,亞述大軍複來攻擊猶大國,已戰勝北方各城,傾敗猶大的軍兵,希西家王則遣使至拉吉城(猶大北方之城)求和,曾送許多金銀寶物與亞述王(王下十八14~16),而亞述王猶不肯罷兵,志在功敗耶路撒冷,而毀滅猶大,如殲滅以色列地無異。

2)拉伯沙基之挑戰(4~20節);亞述大軍已攻破猶大的堅城,西拿基立則遣將軍拉伯沙基,率領大隊臨耶路撒冷城下挑戰。a、對於長官之大言(4~10節)。拉伯沙基既臨城下,猶大王則遣長官三人,即家宰以利亞敬,書記舍伯那,史官約亞,迎見拉伯沙基,拉伯沙基即用種種狂傲誹笑之言,欺辱恫嚇所派出之三位長官,謂恃埃及如恃已傷的蘆葦,並謂恃耶和華無用,且侮慢耶和華神,種種褻瀆譏誚之語,實令人聞之忿恨。b、對於百姓之大言(11~20節)。三位長官,請用亞蘭方言,勿用猶太言語,免致所言傳于百姓耳中。拉伯沙基乃更肆口揚言於眾曰:「你們不可輕信希西家的誘惑,切不可徒然依賴耶和華,列國的神,既皆不能佑庇他們的百姓,你們豈可為希西家所誤,徒然依賴耶和華的佑助呢」?

3)猶大君民之對待(三十六4至三十七7);a、以色列民之靜默。以色列民與王的感力最深,雖聞拉伯沙基所說種種狂傲誘勸的話,仍能靜默不言,實出人意外。b、三位長官之憂懼。以利亞敬等三人聞言,憂懼萬分,自裂其衣,以示憂苦,因將一切情事,奏告于王。c、希西家之請教。王一聞知以利亞敬等等回報,則裂衣衣麻,憂苦無狀,遂遣以利亞敬等告知先知以賽亞,並說明國勢之危急,宜速切求於主。d、以賽亞之答詞。先知聞言,立即回復,勸王勿須憂懼,言西拿基立如此狂傲褻慢,實為耶和華神所不容,必使聞一風聲即速回國,且一至其地,即死於刀下。

2、致信恫嚇(8~13);西拿基立攻擊希西家第二種方式,即用信函恫嚇並誘勸,其中亦多有褻瀆神的話。

1)致信之由(8~9節);未言拉吉攻克與否,即謂切勿恃神以自惑,在他國自恃其神者,若歌散,若哈蘭,若伊甸等國,有何神能救其國脫離我手呢?如哈馬王,亞珥拔王,西法瓦音王等,而今那裡去呢了?你若終究執迷不悟,依賴埃及,靠托耶和華,其結果亦必與諸國無異。按此信上的話,是不但輕視猶大,侮慢希西家,直譭謗攻擊耶和華,似此狂傲已極,目中無神,能不重遭天譴嗎?

 

二、希西家的獲勝(三十七14~3

本段雖為有形的戰爭,亦可為無形戰爭的寓意。所論希西家之憂苦,之祈禱,之蒙神慰藉,之大敗敵人等事,非以兵權,非賴勢力,亦非善用計策戰略,竟能於敗中取勝,亦誠為靈界大戰之要訓。

1、希西家的祈禱(14~20節)。(1)祈禱的態度(14節)。即將信展開,心平氣靜,虔恭敬畏的祈禱於神前。(2)祈禱的語言(15~17節)。所發的言語,直達痛切,稱神為坐基路伯上萬軍之耶和華,為以色列之上帝,為天下萬國之神,為創造天地的主宰。求主側耳而聽,並睜眼而看,速救其民,脫離敵手,是其祈禱之語,極有誠意。(3)祈禱的原意。其祈禱的原意,乃為求神的榮耀,使天下萬國,皆知耶和華是神。言列國的神,所以不能救他的國民,乃以他們本不是神,不過人手所制的偶像而已,耶和華既為全能永活的主,自然必能救他的子民脫離敵手,使天下萬國皆知所景仰。

2、以賽亞的信息(21~35)。(1)論西拿基立的罪惡(21~29節)。一則獲罪於神(21~25節)。先知遣使者與王一信,言及西拿基立獲罪於神,最不容赦,並預言西拿基立與亞述將因此而遇重禍。因其褻瀆以色列的聖主,狂傲自大,目中無神,實背主借用他的本旨。二則獲罪於人(26~29節)。言西拿基立,肆行暴虐,戰攻列國,逞其野心,任意蹂躪,使許多堅城變為荒邱,其中居民,驚慌蒙羞,如此殘暴,難免主的烈怒。(2)與希西家王的預兆(30~35節)。a、後三年的實證(30~32節)。即今年明年,民可食不種而生的谷,遲至後年,可耕種收割栽植園囿,享用佳果。猶大餘民,仍可往下紮根,向上結果。b、於目前的實行(33~35節)。言亞述的軍兵雖多,究無一矢射于錫安,無一盾牌及於城前,他從何路而來,亦必自何路而返,因「耶和華為自己並其僕人大衛的緣故,必保護拯救這城」。

3、亞述王的刑罰(36~38節)。(1)大軍毀滅(36節)。亞述大軍一夜二殲,實足駭人聽聞。其覆殲的原因,言為主的使者所殺,究竟主如何遣其使者,殺滅亞述全軍,似無非顯明人世的權力,於神面前不足稱算,亦顯明依賴神的人,神終必有奇妙的救濟(林前十13;彼後二9)。(2)神被刀殺(37~38節)。亞述全軍既殲,亞述王則潛歸尼尼微城(拔營,原文乃潛歸,以全軍既殲,即無營可拔了。),以為遭此大禍,禍系國神怒己,故至廟堂,謙卑而拜之,其二子見其歸時,無君無榮,因弑之以襲其位。此言西拿基立的結局,能不令悖逆狂傲暴虐無道的人深為鑒戒嗎?

 

 

禱告的王(賽37-38章)(康來昌)

 

希西家王尋求神的幫助

37:1,「希西家王聽見就撕裂衣服,披上麻布,進了耶和華的殿」,這是國殤,悲哀的,因為我們被欺負,希西家王就進耶和華的殿哭訴。這就像平常,我們有力量的時候,自己解決;不能自己解決,就找律師;危急時刻,律師再不能解決,去找誰?不是跑廟求神明,就是跑教會找牧師求神。37:3,希西家使家宰和長老去找先知以賽亞說,「今日是急難、責罰、淩辱的日子,就如婦人將要生產嬰孩,卻沒有力量生產」,「急難」是大軍壓陣馬上就要亡國,「責罰」是因為百姓拜偶像得罪神,「淩辱」是亞述狗血淋頭的羞辱。這時,別說希西家王位能保否,萬一百姓被這番喊話激動,就會造反。所以希西家用「婦人無力生產嬰孩」來形容以色列的狀況,就是被人欺負,很累、痛苦、絕望、憂傷。在教會歷史上,有時也用這來形容教會被羞辱,很痛苦、沒力量,包括回教徒勝過基督教的時候,包括基督徒軟弱的時候。所以這段話不是跟我們沒關係,聖經講的都跟我們有關。有時我們基督徒生活也是在「急難、責罰、淩辱」中。

希西家對以賽亞說:他不是只罵我們,他實在是罵耶和華你的神,37:4,「或者耶和華你的神聽見拉伯沙基的話,就是他主人亞述王打發他來辱罵永生神的話;耶和華你的神聽見這話就發斥責。故此,求你為餘剩的民揚聲禱告。」這些人也太過份了,請你禱告,提醒一下耶和華,發個脾氣斥責亞述吧。

神應許圍城會解決,亞述仍狂妄罵陣

37:6-7,「以賽亞對他們說:要這樣對你們的主人說,耶和華如此說:你聽見亞述王的僕人褻瀆我的話,不要懼怕。我必驚動(原文是使靈進入)他的心;他要聽見風聲就歸回本地,我必使他在那裡倒在刀下。」也就是這圍城災難會解決的。表面上的理由是古實王(就是埃及)的軍隊來了。這跟我們春秋戰國時很像,爾虞我詐,這國跟那國結盟,那國跟這國結盟;或我們今天商場上,公司跟公司的結盟合併,怎麼樣的交錯對自己有最大利益。不過這些都不是重要的原因。
當然,埃及軍隊來的時候,亞述王就很不高興,說:「你們以為埃及軍隊來了,問題就解決了嗎?不會的」,最後他說了狠話,賽37:11-12,「你總聽說亞述諸王向列國所行的乃是盡行滅絕,難道你還能得救嗎﹖我列祖所毀滅的,就是歌散、哈蘭、利色,和屬提拉撒的伊甸人;這些國的神何曾拯救這些國呢﹖」軍隊都很殘酷。「盡行滅絕」意思就是不留活口、沒有戰俘。我覺得美國的軍隊比較有基督教的色彩,比較講人道一點,包括在越戰時。洪秀全的軍隊很殘酷。最殘酷的可能是蒙古軍,成吉思汗是主動投降,就殺男人,留女人;若不投降就通通殺,放火燒。因為他們是遊牧民族,就燒平這地,灑上草,這地就變成草原。亞述軍隊也是這樣,「我給你投降機會,你聽到埃及軍隊來了,就不投降,我就要盡行毀滅,就像我曾經滅掉的那些國家,當他們被滅之時,他們的神在哪裡呢?」狂傲!

希西家王禱告祈求神

先是罵陣,然後是寄了一封信。希西家也很幽默,他上耶和華的殿,「將書信在耶和華面前展開」,就是把人家罵以色列及耶和華的那封信打開放在神面前:「神,請你看看人家怎麼罵你」,這有點要激怒神的意思。請將不如激將。但他也禱告,37:16,「坐在二基路伯上萬軍之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啊,禰惟有禰是天下萬國的神,禰曾創造天地。」

我們當中可能有人是慕道朋友,有人剛信。我再次說,以色列跟今天教會的狀況很像,就是我們講我們的神好偉大-是獨一的真神,是創造萬有的-偉大到人家真是嗤之以鼻;但我們的力量很小,根本沒什麼力量。不講別的,就講我們台灣,今天只有百分之二的基督徒,教會的力量是非常小,根本都是廟。就算比較有力量的英、美,也在走下坡。而回教徒、佛教徒、無神論是越來越有力量。這裡沒有宗教迫害,但大家對基督教沒興趣。所以,一方面人家說你狂妄,另一方面人家說你不包容。但我是希望各位信耶穌,信的是獨一的真神,是天下萬國的神。基督教裡有人說:「我們就收斂一點吧,不要說只有我們是真的」。各位,我們承認我們教會很弱小,但真理上我們絕不能妥協讓步。希西家說這話時,正是要亡國、看不見神作工的時候,但還是要繼續信。

希西家繼續說,37:17,「耶和華啊,求禰側耳而聽;耶和華啊,求禰睜眼而看,要聽西拿基立的一切話,他是打發使者來辱罵永生神的。」耶和華是全能的,祂不需要側耳才聽得到、睜眼才看得到,祂也不需要我們提醒才注意到。需要側耳、睜眼、被提醒的是我們,我們常常疏遠神,以致聽不見神的話,看不到神的作為。

37:18-19
,「耶和華啊,亞述諸王果然使列國和列國之地變為荒涼,將列國的神像都扔在火裡;因為他本不是神,乃是人手所造的,是木頭、石頭的,所以滅絕他。」回教徒的確是這樣,非常討厭偶像,他們攻下任何一個國家,一定會把廟裡的神像通通燒掉。希西家說:列國的神應該被丟到火裡燒掉,因為他們本來就不是神,但主耶和華啊,禰不是人手所造的,你不是木頭、石頭。所以,37:20,「現在求禰救我們脫離亞述王的手,使天下萬國都知道唯有禰是耶和華。」

如果你不是基督徒,你看這些耶和華聽禱告、行神蹟,我想你會誠實的覺得好像神話故事。但容我這樣說,我們基督徒相信這是真的,神是聽禱告,神成就萬事。不過我也要說一個「但是」,也就是說我們相信神是獨一的真神,並不是說基督徒就不會生病,或求神醫治,病就都好了;並不是說基督徒就不會碰到困難,事實上我們基督徒和非基督徒是活在同一個世界,呼吸一樣的空氣,也遭遇一樣的事,好的、壞的都是。如果現在有個什麼傳染病流行或金融大海嘯,我們不會說基督徒就不會受波及。如果一個基督徒比較笨、比較不用功、功課比較差,不會因為他禱告,神就讓他成績變很好。神不是這樣不公平的。神在這世界上做事,一般來講還是按著自然法則。所以亞述很強大的時候,以色列人擋不住,再禱告也擋不住。

以前美國有個「歸主籃球隊」,一些非常愛主、傳福音的大學生組成。但沒有因為愛神、愛傳福音就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碰到NBA還是照樣敗;碰到那些不信神的、玩女人但球技很好的球員還是敗。但我們相信神是全能的神,我們信靠祂,最起碼我們心中是能更善良。如果神幫助,讓我們的身體、智慧、用功都能加強,那也很好。但一般來講,神不會改變祂創造我們時那天然的能力。所以這次亞述的撤軍、戰敗而且死亡,是很神奇的。

但我希望基督徒不要想著我們天天要經歷這種神蹟奇事。各位,耶穌用五餅二魚餵飽五千人,我完全相信這是真實的,也完全相信如果神許可,今天還是可以發生。但在人類歷史上,包括在耶穌生平裡,祂也只作過兩次。耶穌有好幾次自己是又飢又渴,但祂也沒有變個水和餅來滿足自己。我們還是可以求神蹟,更應當在任何一個時候向神禱告,包括疾病求醫治,但神要怎麼帶領,那就不一定。我們相信神愛他,相信神有能力醫治他,甚至相信神願意醫治他,但我們卻不能說神一定會醫治他。這不是沒有信心,而是希望我們不要亂開支票。因為,稱為神蹟奇事,就是因為它不常發生的事。

就像我們都一樣的吃桌上的東西,不一樣的是基督徒吃以前會謝飯,「感謝神賜我飲食」,不信主的不會謝飯,而且看我們很荒唐:「這飯是誰誰誰預備的,你應該謝謝他,怎麼要謝神」?我們的回答是,我們非常肯定爸爸賺錢、媽媽燒菜煮飯,讓我們有吃有喝,這是事實。但我們會謝飯是因為相信是神使爸爸有機會、有能力、有意願工作,是神使媽媽有機會、有能力、有意願燒菜煮飯給我吃,所以我們謝飯,不管它有沒像嗎哪一樣從天上掉下來,我們都感恩。我們不因為這種現象這麼普遍,就絲毫減輕我們對神的信靠,但我們也並不否認會有神蹟。

下面這神蹟我相信是真的,但不是常常發生。

神依其禱告施救

以賽亞就打發人去見希西家, 37:21-22,「說:亞摩斯的兒子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你既然求我攻擊亞述王西拿基立,所以耶和華論他這樣說:錫安的處女藐視你,嗤笑你;耶路撒冷的女子向你搖頭。」聖經裡很喜歡用女人來形容一個城,這城既然被亞述大軍包圍,所以神就很恰當地、諷刺地用女人來回應他的狂妄和包圍。

這裡,我也要說個題外話。很多基督徒會說,「我們的需要神都知道,為什麼還要禱告」?各位,這就是惹神憤怒的懶人。神都知道,但神喜歡你跟祂講話;神都知道,但你不知道,所以你要禱告,從禱告中認識神,從禱告中知道神聽禱告。我們不因為神全能全知,就不禱告不祈求。剛好相反,你越知道祂全能全知,越知道祂掌管一切,越知道祂願意把一切美好東西賜給求祂的人,就越是會求祂。神樂意人向祂祈求;在我們祈求時,我們跟祂感情更親密。這就跟夫妻、男女朋友或親子之間一樣,兩個人很親密、熟悉會叫他們話更多,而不是話更少。也請各位基督徒注意,神很喜歡跟你講話,那就是你讀祂的聖經。你的神也很喜歡你跟祂講話,就是你對祂禱告,有講不完的話。我看我兒子現在談戀愛也是這樣。這件事,不是希西家沒有禱告,神就做事;而是希西家禱告了,神就聽希西家的話,來責備亞述。

37:23
,「你辱罵誰,褻瀆誰﹖揚起聲來,高舉眼目攻擊誰呢﹖乃是攻擊以色列的聖者。」你不是在罵以色列、以色列的王,你在罵以色列的神,而你傷害到神的子民,就是傷害到神。記得耶穌對保羅講的:「你為什麼逼迫我」?那時保羅還沒有信主,他逼迫過很多基督徒,但從來沒有逼迫過耶穌,但當你逼迫耶穌的兒女時,就是逼迫耶穌。

37:24-25
,「你藉你的臣僕辱罵主說:我率領許多戰車上山頂,到利巴嫩極深之處;我要砍伐其中高大的香柏樹和佳美的松樹。我必上極高之處,進入肥田的樹林。我已經挖井喝水;我必用腳掌踏乾埃及的一切河。」 耶和華也喜歡作文章,祂用兩個地方來講亞述的驕傲。亞述曾經征服很多國家,其中一個就是利巴嫩。利巴嫩這地方有山,山上有很多非常漂亮的香柏樹,亞述把那地方夷平了。亞述也攻擊一些沙漠國家,沙漠是很可怕的地方,即使強如亞歷山大的大軍也被困住,但亞述軍隊克服沙漠的艱難,甚至挖井喝水;也就是亞述在誇耀,「高山沙漠,都沒有辦法攔阻我的軍隊,埃及一切的江河也要如此」,很狂妄。

我也趕快再加一句,亞述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爬上人家的山、越過沙漠、踏盡河水,是因為神給他的力量,叫他懲罰那些拜假神的國家,也懲罰那不忠於神的以色列,當然亞述不會承認這一點。

37:26
,「耶和華說:你豈沒有聽見我早先所做的、古時所立的嗎﹖現在藉你使堅固城荒廢,變為亂堆。」意思是,這些都在我永遠的計畫中,不是臨時發生的,我古時早就計畫好了你要怎麼做,現在你得勝,是我「藉你使堅固城荒廢,變為亂堆」,你是我攻擊其他悖逆國家的器皿。所以教會歷史上敬虔人常說,不管神藉著蒙古人、阿拉伯人或匈奴人來打歐洲,或蠻族打這些基督教國家,都是神刑罰我們不敬虔。神使用這些工具,包括亞述,有時攻打神的兒女,有時攻打其他異教徒,總都是在提出一些警告。

37:27
,「所以其中的居民力量甚小,驚惶羞愧。他們像野草,像青菜,如房頂上的草,又如田間未長成的禾稼。」「如房頂上的草」,因為以前是茅屋,房頂上是真會長草的。「又如田間未長成的禾稼」就是你好小的意思。

37:28
,「你坐下,你出去,你進來,你向我發烈怒,我都知道。」「你」是指亞述,「我」是耶和華。你進出我的國土,你向我發怒,也就是狂妄,我都知道。

37:29
,「因你向我發烈怒,又因你狂傲的話達到我耳中,我就要用鉤子鉤上你的鼻子,把嚼環放在你口裡,使你從原路轉回去。」「用鉤子鉤上你的鼻子」,形容亞述是牛,被神牽著;「把嚼環放在你口裡」,亞述像匹野馬,但被神馴服,「我帶你來,我帶你去」。不信的人會說,「這是阿Q,被人家打敗了還說是神這樣安排」,但我們相信是真實的。

當耶和華責備亞述以後,就安慰以色列人,37:30,「以色列人哪,我賜你們一個證據:你們今年要吃自生的,明年也要吃自長的,至於後年,你們要耕種收割,栽植葡萄園,吃其中的果子。」什麼叫「自生自長的」?就是這兩年都在戰亂中,沒有時間耕田,但田裡自生自長,也會長出一些讓人吃的食物,而後年就回復正常的耕種。

下面這一節是蔣經國先生以前很喜歡用的經文,37:31,「猶大家所逃脫餘剩的,仍要往下紮根,向上結果。」一般說法就是好好努力耕耘,然後前途無量。在這裡講的就是以色列經過這災,慘到只剩下一個城,人也所剩不多,但只要他們悔改歸向神,可以有更美好的結實,更美好的勝利。這情形在歷史上也有,有些公司、軍隊、人,經歷過非常大的打擊,如果在打擊中站住了,會有更為大的成就。中國共產黨軍隊經過五次圍剿也打不死,那他就非得勝不可了。從人來講,災難若不能打垮人,就會把人練得更強壯。這有它的道理。但我們基督徒講的不是這個,我們講的是神的憐憫叫那作錯的人悔改之後有更美好的前途。

37:32
,「必有餘剩的民從耶路撒冷而出;必有逃脫的人從錫安山而來。萬軍之耶和華的熱心必成就這事。」耶路撒冷、錫安山其實是一個地方,耶路撒冷就建在錫安山上。他們荒涼的結果還是會豐富,為什麼?一般講是咬緊牙關、克服難關,但我們基督徒講的不是強調自己,而是強調神的熱心必成就這事。這給受到重創打擊、灰心喪志的人很大的鼓勵,讓已經衰敗的重新再起來。這在人間看到的真是不多,但我們的確可以在每個基督徒身上看到神的熱心成就了大事。我們會老、會過去,但在衰老的過程中,我們的心能一天天更新。

37:33
,「所以耶和華論亞述王如此說:他必不得來到這城,也不在這裡射箭,不得拿盾牌到城前,也不築壘攻城。」如果你們喜歡戰爭史,就知道任何一個國家,包括羅馬軍隊,攻城時都要築一個壘,高度跟城牆一樣,這樣比較好攻進去。亞述也是這樣,已經兵臨城下了,隨時用點力氣就可以打進去,但耶和華說他不能,他一定會走。

37:34-36
,「他從哪條路來,必從那條路回去,必不得來到這城。這是耶和華說的。因我為自己的緣故,又為我僕人大衛的緣故,必保護拯救這城。耶和華的使者出去,在亞述營中殺了十八萬五千人。清早有人起來一看,都是死屍了。」 這在歷史上有的,就是亞述軍隊在這次征服裡死了很多人,希臘歷史學家說是亞述軍隊裡發生了鼠疫。

還記得前幾年SARS流行時,叫我們都嚇壞了,但以前中世紀或我們中國,那種瘟疫一發是一個村一個村的死光了,不得了。以前軍隊衛生習慣也不一定那麼好,各種感染都非常方便,加上連日奔波、作戰、疲憊、抵抗力弱,瘟疫而死是很正常的。但我們知道瘟疫也是神的使者在工作。耶路撒冷的瘟疫是天使的手,埃及長子的死也是天使的手,是神在做事。神很少做這種事,但當人狂妄到極致時,神有的時候也是會做這事。亞述的軍隊就都死了。

有人會說:「這些軍隊不是很無辜」?人沒有無辜的,不管是小孩子或大人的死,因為我們都有罪。另外一個,死不是最壞的事,這些軍隊現在死了,使他們在這一生中可以再少一點殘暴的殺人放火,或許他們在地獄裡的刑罰會因此少一點,所以這不一定是壞事。

37:37-38
,「亞述王西拿基立就拔營回去,住在尼尼微。一日在他的神尼斯洛廟裡叩拜,他兒子亞得米勒和沙利色用刀殺了他,就逃到亞拉臘地。他兒子以撒哈頓接續他作王。」這「一日」,解經家說是廿年之後。宮廷歷史,太子把父王殺掉是很多的,不過聖經的寫法有點特別的對比:亞述王是在他的神廟裡被殺,希西家王是在他的神廟裡得到神的安慰;一個是敬拜假神,一個是敬拜真神。

希西家重病,禱告求醫,神應允

38:1
,「那時希西家病得要死,亞摩斯的兒子先知以賽亞去見他,對他說:耶和華如此說:你當留遺命與你的家,因為你必死不能活了。」「那時」,解經家說可能是比較早期的事,但為了行文的便利就把這事放在後面講。希西家王也很倒楣,他一生很敬畏神,但他不但碰到軍隊的災難,自己也生病。

38:2-8
,「希西家就轉臉朝牆,禱告耶和華說:耶和華啊,求禰記念我在你面前怎樣存完全的心,按誠實行事,又做擬眼中所看為善的。希西家就痛哭了。耶和華的話臨到以賽亞說:你去告訴希西家說,耶和華你祖大衛的神如此說:我聽見了你的禱告,看見了你的眼淚。我必加增你十五年的壽數;並且我要救你和這城脫離亞述王的手,也要保護這城。我耶和華必成就我所說的。我先給你一個兆頭,就是叫亞哈斯的日晷,向前進的日影往後退十度。於是,前進的日影果然在日晷上往後退了十度。」 有人說這是神話,但我們相信是真實的事。

希西家病得要死,應該是在亞述撤軍以前的事,那時又有圍城,又有生病,他很辛苦。而且他的好朋友以賽亞說:「你一定死」。這又讓我們看到一件事,就是神絕不改變的預定,在人的眼光來看可能改變,不過那時間裡的改變也是在神永恆的計畫裡。所以我們基督徒並不消極。反之,我們非常積極,我們求病得醫治、事業能順利、有個愉快的婚姻、旅途、工作。我們並不是一天到晚就想吃苦,一天到晚就想失業、失學,這是胡說八道的講法。我們基督徒跟世人一樣有庸俗的一面,完全希望一切都很順利,這很正常,但是我們強調神是我們的一切,我們尊祂為聖,也不要叫世上的這些東西變成我們的神,而這些太容易變成我們的神。

所以當我們聽到自己生了重病時,我有個信念,「離世見主好得無比」。但當我聽到我快要死的時候,或是飛機快要爆炸、或海嘯就要來、或我現在只有三個月可活,我不會不喊救命,我會說:「主,求你拯救我」,或說:「主,求你保守我的靈魂始終在禰手裡」,也就是說我們並不是想死的人,我們「並非願意脫下這個,乃是願意穿上那個」(林後5),但我們非常嚮往天堂。所以,我們在世上跟世人一樣,有病求醫,餓了想吃,渴了想喝,也希望長命富貴,但希望一切事是在信靠神、滿有愛心之下做,不是自私的。所以,我們基督徒不是沒有人性。

當以賽亞說:「耶和華說你非死不可」,希西家就向耶和華禱告:「求你記念我」,然後他也很難過的哭。生活不是沒有艱難,所以我必須這樣說,我們基督徒並不怕死,但貪生也不一定是壞事,我們希望身體健康、活得好。

你看神就馬上又改變了:「好,我聽到你禱告了,我看見你的眼淚,加你十五年壽數」。希西家要個徵兆,就是日晷有所變化,讓希西家確知他會有十五年的壽數。我相信這兩件神蹟,但不常發生,所以今天若有人有什麼病,求神延長他的壽命,不是不可以,但神如果沒有加,我們還是感謝主有美意。

希西家顯然病好了,38:9-11,「猶大王希西家患病已經痊癒,就作詩說:我說:正在我中年(或譯:晌午)之日必進入陰間的門;我餘剩的年歲不得享受。我說:我必不得見耶和華,就是在活人之地不見耶和華;我與世上的居民不再見面。」 這就是表示我死了,我死了就不能再見任何人。

然後下面有很多很有意思的形容詞。38:12,「我的住處被遷去離開我」,意思有點像靈魂跟身體分開,「好像牧人的帳棚一樣;我將性命捲起,像織布的捲布一樣。耶和華必將我從機頭剪斷,從早到晚,祂要使我完結。」你看這人雖生病,文采還是很好,耶和華從早到晚都要我死掉。那病大概很痛。希臘神話講到命運的三個女神織人的生命,姊姊是紡線,妹妹是織布,就是拿剪刀把它剪斷,織到一個地步,老三把它剪斷,那就是他死的時候。希西家這話說得比希臘神話要早很多。

38:13
,「我使自己安靜直到天亮;他像獅子折斷我一切的骨頭,從早到晚,他要使我完結。」你看他也把神說得很兇,神像獅子咬斷他的骨頭,要叫他死。

38:14
,「我像燕子呢喃,像白鶴鳴叫,又像鴿子哀鳴;我因仰觀,眼睛困倦。」這都表示他一直在盼望、仰望、求神來拯救;一直都沒有拯救,以致眼睛都非常疲累。「耶和華啊,我受欺壓,求禰為我作保」,這王做得也很窩囊,常常被欺負,到很艱苦之時,還要來個重病。「求禰為我作保」,這不要想到作保,只是用作保來形容他的艱難,需要幫助。

38:15
,「我可說什麼呢﹖祂應許我的,也給我成就了。我因心裡的苦楚,在一生的年日必悄悄而行」,就是灰頭土臉。君王也好,我們也好,在任何一個時代,包括基督徒,也都有很難的時候,能歡呼、大喊的時候不是很多。

38:16
,「主啊,人得存活乃在乎此」,就是求告禰,「我靈存活也全在此。所以求禰使我痊癒,仍然存活。」

38:17
,「看哪,我受大苦,本為使我得平安」,這也是基督徒常常有的禱告,我們會受苦的,但希望這苦是讓我們能悔改、能歸向神而有平安。「禰因愛我的靈魂(生命)便救我脫離敗壞的坑,因為禰將我一切的罪扔在禰的背後」。「敗壞的坑」,有點墳墓的意思,就是死亡。「因為你將我一切的罪扔在你的背後」,這很重要,我們最後有平安,是因為我們的罪得到神的赦免。不但得到赦免,這裡的形容是被忘記了、被扔到背後。這我說明一下。我們人是很記仇的。結了婚的夫妻吵架,對對方的錯誤記得很清楚的。神是愛。哥林多前書13章講,愛,不計算人的惡,也就是不記念、不思想。想想,如果我做錯、得罪我老婆,她動不動就提一下這事,跟你翻舊帳,真是很不愉快,如果她都忘記了那多好。從一個角度來講,如果你真的認罪悔改,神就忘記了,不算你的帳。這是救恩,就讓我們心中有平安,那是很愉快的事,感謝主。

38:18-20
,「原來,陰間不能稱謝禰,死亡不能頌揚你;下坑的人不能盼望禰的誠實。只有活人,活人必稱謝禰,像我今日稱謝禰一樣。為父的,必使兒女知道禰的誠實。耶和華肯救我,所以,我們要一生一世在耶和華殿中用絲弦的樂器唱我的詩歌。」「活人才能記念你,死人不能」,意思就是當我們信主的基督徒死後一定會復活,一定在主那裡。

下面21節是治療過程中的事,他最後才講。38:21-22,「以賽亞說:當取一塊無花果餅來,貼在瘡上,王必痊癒」,可能無花果有吸毒能力。「希西家問說:我能上耶和華的殿,有什麼兆頭呢﹖」前面第8節就告訴我們他會看到一個兆頭,日晷會往後面退一下。

結論

希西家就在這次大患難中得到拯救和醫治。兩件事,一個是退兵,一個是病得痊癒,都是神蹟。我們基督徒絕對相信神蹟,也求這樣的神蹟在我們身上發生,但不管有沒有發生,我們都信靠我們的神。再一次說,我們信心是建立在又真又活的神本身,不是神蹟的有、不是環境的好。

 

 

惟有禱求(37120) (香港讀經會)

 

祈禱:   神啊,在人生所有兇險考驗中,我只能倚靠你!

 

1. 麻布王袍(1 - 7):作為一國之君,當希西家得知百姓慘遭外敵的辱駡、自己備受奚落,甚至連耶和華的名也遭蔑視,可是自己卻無計可施時,心中的難受實在可想而知。可幸的是,希西家是一個真正敬畏神的君王,他決定來到先知面前,藉先知向神祈求憐憫和幫助(2)。希西家一方面為自己的無助乏力感到羞愧(3),另一方面又求神為祂自己的名的緣故,痛擊敵人(4)。

先知以賽亞安慰希西家,指出神必會介入這事(6)。雖然驟眼看來,亞述圍城是難以即時解決的事,但先知預言亞述要退兵,而西拿基立這自大狂妄的亞述王則要被迫趕回自己的國家,其後更要命喪於刀下(7)。

2. 妄大狂徒(8 - 13):亞述王西拿基立和他的大將(拉伯沙基)有如狂徒,他們因著過往的戰績成就而不可一世,並透過罵戰來呼籲猶大不要信靠耶和華(10)。由於在圍困耶城之時,亞述的征戰範圍已越發擴大,戰線亦越趨遼闊(8),因此他們出於戰略的需要(9),期望能速戰速決。亞述以一浪接一浪的壓力向猶大招降,正是反映了他們欲速戰速決的策略。

3. 王在祈求(14 - 20):較早之前,因著亞述的進逼,希西家感到羞愧,並請先知以賽亞向神為國家祈禱。此刻的他感到自己作為全民的領袖,責無旁貸,於是他更進一步,站出來為國為民禱告。他首先稱頌神創造和掌管世界的權能(16),繼而指出敵人挑戰神的至高權能是愚昧和狂妄的表現(17)。希西家亦有在禱告中提及亞述的征戰功績(18),然而,他清楚知道,亞述只能對那些被假神迷惑的國家為所欲為(19),卻絕不能勝過猶大,因為猶大所相信的耶和華,是獨一的真神,祂能拯救相信祂的人(20)。

在極度困苦無奈的時候,人可以選擇埋怨神、懷疑神,也可以選擇緊緊倚靠祂的帶領。希西家在面對亞述的威脅時,選擇倚靠神的幫助;你在面對人生的困難和風浪時,又會作出甚麼選擇?

 

 

亞述敗退(372138) (香港讀經會)

 

祈禱:   神啊,感謝你,因為你從不會叫我獨自一人面對生命的考驗。

 

1. 先知回應(21 - 29):在神藉以賽亞傳給希西家的話中,充滿了諷刺的調子。可以說,神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祂運用了拉伯沙基先前對猶大罵戰時的譏諷語調(參第36章),來宣告亞述的罪惡和命運。「錫安的處女」和「耶路撒冷的女子」(22)都是指猶大百姓。先知批評亞述王竟敢向猶大百姓的獨一至聖真神挑戰(23),又向這位掌管一切的全能神誇耀自己的氣勢(24 - 25)。因著亞述王這些愚昧的行徑,屬神的百姓必為他的頑梗和自大而歎息(22)。

神又指出,列國在強大的亞述面前誠如牆頭野草般微不足道(23),然而,這一切都是出於神的安排,為的是利用亞述來審判列國的罪而已(26)。亞述的所作所為,以及她的狂妄自大、目空一切,神都瞭若指掌(28)。因此,神現在就要像管束和支配奴隸役畜一樣來對付亞述,叫她衰敗,把她打回原形(29)。

2. 先知慰言(30 - 32):以賽亞早在377已經預言亞述會退兵,耶路撒冷因此得以解圍。然而,亞述素以殘暴見稱,她所侵略或圍困過之地,在一兩年之內都難以回復生產,所以先知指出,百姓在亞述退兵後的兩年只能吃「野生的植物」(30,現代中文譯本修訂版)。其後,當百姓把家園修復好之後,他們必可再次享受安居樂業的生活。劫後餘生的百姓將會漸漸強大起來(31),這是神的計畫,是必然成就的(32)。

3. 亞述退兵(33 - 38):在神的大能作為之下,最終不戰而降的並非猶大,而是亞述。亞述大軍根本尚未布下戰陣(33),就已經被神大大擊殺(36)。眼見己軍死傷眾多,亞述王西拿基立只好倉惶回國,最後更正中先知的預言,遭到自己兒子的暗殺,死在刀下(38)。

神的奇妙作為和行事計畫,往往超越我們的理解,正如我們很難想像祂如何在一夜之間殺死十八萬五千亞述士兵,從而迫使亞述王黯然退兵。或許,我們需要知道的,並非祂行事的具體方法,而是祂對我們的切實幫助和帶領,並且堅定地信靠祂。惟有祂是我們最可靠的盼望!

 

 

契機(賽三十七章120) (台北基督之家)

 

以賽亞書三十七章120

當希西家面對亞述使者的威脅時,他選擇靜默不語,但這並非代表他有能力面對這個狀況,也不代表他心中充滿信心,絲毫沒有受到仇敵話語的影響,就如同希西家所說:「今日是急難、責罰、淩辱的日子,就如婦人將要生產嬰孩,卻沒有力量生產。」(3),面對仇敵的語言,最需要勇氣的時刻,卻發現心裡需要更大的信心。

「你們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就是對這座山說:『你從這邊挪到那邊』,它也必挪去;並且你們沒有一件不能做的事了。」(太十七20),面對人生的重大時刻,常常主要求我們的,就是憑信心倚靠祂。但在困難中,希西家的心聲常常是我們共同的體會。

這樣的無力感,並不是代表我們的軟弱與錯誤,反而是一個契機,是一個動力,讓我們發覺我們需要更多地抓住神,就如同希西家所做的,謙卑來到神的面前尋求幫助(1),如同神應許希西家的(5),相信神自有祂的安排,雖然在等候的過程中,仍有爭戰、懼怕(813),但希西家的轉變──由請以賽亞為他禱告(4),轉變為自己揚聲向神呼求(14),更加抓緊神,成為我們面對困難堅持的榜樣。

面對難處時,我們心中缺乏信心,並非代表我們的軟弱,而這是一個契機,一個光照,讓我們看見需要主加添信心,就如同馬可福音九章24節一位面對兒子被鬼附的父親所做的請求:「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幫助。」唯有主是我們信心的來源,唯有主是一切困境的出路,因為「在人是不能,在 神卻不然,因為 神凡事都能。」(可十27)

面對每個挑戰時,我們心中的感覺是如何呢?是充滿能力呢?還是像希西家一樣呢?缺乏信心也許在別人眼中看為軟弱,但在神眼中卻是緊緊抓住祂的契機。

回應:

主耶穌!禰知道我們面對困境時,常常覺得信心不足、甚至軟弱;每當面臨這樣的景況時,求主施恩,讓我們知道更需要禰,知道我們更要緊緊抓住禰,而不是膽怯退後,好讓越艱難的時刻,成為我們更多經歷禰的契機,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禱讀:馬可福音十章27

27 耶穌看著他們,說:「在人是不能,在 神卻不然,因為 神凡事都能。」

 

 

主都聽見(賽三十七章2138) (台北基督之家)

 

以賽亞書三十七章2138

這段經文提到神再次回應希西家的禱告,雖然在第一次神借著以賽亞對希西家所說的預言,已經成就了一部份,但威脅仍然存在(78),這次神的回應對於希西家而言有不同的意義。

上一次的回應是他進入聖殿請以賽亞為他們求告神(4),但這次的回應是當他接到亞述的書信之後,他自己進入神的殿向神禱告(1415),當他禱告完畢之後,神就借著以賽亞所派出的使者回應他的話(21)。他經歷到神真的是無時無刻「側耳聽、睜眼看」(17),並且神給他的回應,正是針對他的禱告內容,當他提醒神說,亞述王是在辱駡神時(17),神回應他的正是如此(24),當他求神「側耳聽、睜眼看」時(17),神回答他亞述王所做的一切,甚至生活的細節祂都看見了(28),當他提醒神「使天下萬國都知道唯有禰是耶和華」時,神回應他,亞述王能得勝,也是因祂的緣故(26)

希西家的經歷讓他震驚,原來他所有的禱告,神都聽見了,而且神有回應(21),在他信心軟弱時,神用祂是「側耳聽、睜眼看」的神,來堅固他的信心,並且神要讓他們看見,亞述這次的攻擊失敗不是出於偶然,他們要經歷神的供應(30),希西家王能經歷這樣的恩典,關鍵在於他在禱告中緊抓住神,雖然一時間之前的應許似乎沒有完全成就(910)

今天我們堅持在神的面前,有時我們見證神應許的成就,但有時我們似乎活在完全看不見神手工作的幽谷中,但是希西家的神,也是我們的神,過去神「側耳聽、睜眼看」,今日神也「側耳聽、睜眼看」,我們所禱告的一切祂都聽見,而且要施恩,因為我們的神是在等候施恩的神(三十18),神必定會賜下出人意外的平安,在我們所走過的每一步路。

我們是否常常覺得禱告神聽見了嗎?神會回應我們的禱告嗎?神是「側耳聽、睜眼看」的神,不要忘記我們是蒙愛的兒女,只要我們堅持倚靠祂,神必會賜下超乎我們所求所想的出路!

回應:

主!感謝禰,禰是側耳聽、睜眼看的神,禰看見我們每一個需要,聽見我們每一個有聲無聲的禱告,並且要回應我們。主!感謝禰這樣愛我們,求主讓我們更深地體會禰長闊高深的愛,好讓我們一生回應禰的愛,完完全全為禰而活,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禱讀:腓立比書四章67

6 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借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 神。
7 
 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

 

 

以賽亞書第卅七章査讀(謝家樹)

 

本章與(王下十九)全同,為全書節數最多之一章,敘述希西家全心倚靠神而致大獲得勝,亞述王因褻瀆神,不得善終。

壹、第14節 希西家聽見使者回來報告後的反應。

希西家王聽見三位使者回來,報告拉伯沙基狂傲的情形,他本來差遣使者,委屈求全是去求和的,在此以前,已經給了亞述王許多金銀財物,想不到得到的是羞辱,連自己的神,也被對方大大褻瀆了,於是他大大憤怒哀痛。

1、撕裂衣服——表示憂傷忿怒。

2、披上麻布——表示哀痛謙卑。

3、進了神殿——表示面向真神。

4、率領全國代表都披上麻布——家宰以利亞敬(代表皇室),書記舍伯那(代表文武百官),祭司中的長老(宗教領袖)——毋需史官了。

5、去見先知以賽亞——求問神的旨意。

希西對以賽亞如此說:

a.           今日國家所遭遇到到的是急難、責罰、淩辱、就像婦人要生產嬰孩卻生不出來。

b.          亞述王打發來的拉伯沙基辱駡永生神的話,神必聽見了。

c.           耶和華你的神聽見了這些話,就要發斥責。

d.          求你為餘剩的民,揚聲禱告。

貳、第57    希西家去見以賽亞的結果。

他們的禱告蒙神垂聽:神的答覆。

1、你們聽見亞述王的僕人褻瀆我的話,不要懼怕。

2、我必使邪靈(震動)亞述王的心。

3 ‘他聽見風聲就必歸回他的本地。

4、我必使他郷裹倒在刀上。

三、第813   亞述王致信希西家‘並褻瀆耶和華神”

、亞述王致信亞希西家之背景。

亞述王西拿基立,本來是來攻打拉吉的,拉吉是猶大的堅固城(代下十一9),聖經末說明亞述對它攻克了沒有,只是說亞述轉而攻打立拿,立拿是利未城,近耶路撒冷;正要攻打,忽聞古實王特哈加要來援助猶大,同時他又聽說自己國內有政變之事,所以想要撤退,一面又不能放棄攻打猶大,於是用信擊恫嚇希西家。

二、亞述王恫嚇希西家的話。

1、不要聽信你所倚靠的。

2、神欺哄你說,耶路撒冷必不交亞述王手中。

3、你難道沒有聽說亞述王毀滅列國的事麼?

4、難道你能得救麼?

5、在此之前,亞述已經毀滅了歌散,哈蘭,利色和靨提拉撒的伊甸人氣這些國的神曾拯救他們的國麼?

6、哈馬的王,亞拔的王,西法瓦音城的王,希拿和以瓦的王,都在那裡呢?

肆、第1420   希西家的禱告。

希西家收到亞述王西拿基立狂妄無比的信後,非常之鎭靜,他就上耶和華的殿,將此信放在耶和華面前展開,跪下禱告——這是他後來致勝的原因。希西家的禱告的內容:

一、首先讚美神。

1、坐在二基路伯上萬軍之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啊!

2、惟有稱是天下萬國的神。

3、你曾創造天地。

二、然後訴求鑒查。

1、耶和華啊!求稱側耳聽。

2、耶和華啊!求稱睜眼而看。

3、稱要聽見西拿基立的一切話。

4、稱要聽西拿基立打發使者來辱駡永生神的話。

三、發出表明的認識。

1、亞述諸王果然使列國和列國之地變為荒涼。

2、亞述諸王果然將列國的神像都扔在火裡,因為牠們本

來不是神,乃是人手所造的,是木頭、石頭的,所以滅絕。

3、但耶和華是真神,是我們的神。

四、求神施恩典。

耶和華我們的神阿!現在求稱救我們脫離亞述王的手。

五、最後榮耀歸神。

使天下萬國都知道,惟有稱是耶和華。

伍、第2129節 以賽亞得神啟示之信息一一神對希西家之 回答。

、第2122節 先知以賽亞得到神的啟示,就立刻打發人去告知希西家說:「你的禱告我已經聽見了,你既然求我攻 擊亞述王西拿基立,我現在答覆你如下:』

錫安的處女,耶路撒冷的女子(指神所揀選的子民)有誰敢向他們藐視和嗤笑,向他們搖頭呢?

二、第2325   神藉聖民的口吻,向亞述王發言。

1、你辱駡誰?褻瀆誰?——乃是罵褻瀆以色列的聖者。

2、你揚起高聲舉眼目攻擊誰?一乃是攻擊以色列的聖者。

3、你藉你的臣僕辱駡主,說:

a.我率領許多戰車,上山頂到利巴嫩極深之處——指奪取皇宮齎座。

b.我要砍伐其中高大的香柏樹和佳美的松樹——預表殺害神國子民。

c.我必上極高之處,進入肥田的樹林——指神聖土地,預表神國的範圍。

d.我必用腳掌踏幹埃及一切的河——指奪取了世界,消滅一切的勢力。

以上辱駡主的話,可以看出撤但的欲望和其手段(三賽十 四1314)‘

三、第2629  神直接斥責亞述王。

耶和華對西拿基立所說的話,可分成五部份:

1、你知道我以往的作為麼?

你豈沒有聽見我早先所作的,古時所立的麼?——自從創世以來,神所興起的,以及神所毀滅的事蹟太多了。

2、你所有的成就,是我讓你作成的。

現在藉你使堅固城荒廢,變為亂堆    ——亞述是神手中的棍和杖,是神把權力賜給你的。

3、所有敗在你手下的,是因我使他們軟弱。

所以其中的居民力量甚小,驚惶羞愧,像嫩草,未長成的禾稼——如果我使他們剛強,你豈能勢如破竹,毀滅許多國呢?

4、你的狂傲,不要以為我不知道。

你坐下,你出去,你進來,你向我發烈怒,我都知道。——任何人的一舉一動都難逃神的鑒察。

5、就是因為你狂傲的話達到我耳中,我不得不懲罰你。

a. 我就要用鉤子鉤上你的鼻子。

b. 我畏把嚼環放在你口裡。

c. 我使你從原路轉回去。

陸、第3035   神賜證據和祂的應許——對希西家禱告的繼續回應。

一,第3032    神賜給以色列人一個證據和祂的應許。

1、不靠自己努力,吃自生自長  的—— 一上來兩年吃自生的,也要吃自長的。

2、進入努力追求,吃自己耕種的——第三年要耕種收割,栽植葡萄園,吃其中的果子。

3、是有生命能力根基的——猶大所逃脫餘剩的,要往下劄根,向上結果。

4、蒙拯救的應許——必有餘剩的民,從耶路撒冷而出,必有逃脫的人,從錫安山而來。

5、最後的保證,神的話決落不空一一萬軍之耶和華的熱心,必成就這事。

二、第3335   神施揚救之原因。

1、神為自己的緣故——祂要使天下萬國,都知道祂是真神,祂是以色列的神。

2、神為大衛的緣故——因為神曾與大衛立約(見撒下十 16),祂必保護這城。

3、所以耶和華神肯定的說:

a. 亞述王必不得來到這城。

b. 亞述王也不在這裡射箭。

c. 亞述王也不得拿盾牌來到城前。

d. 亞述王也不得築壘攻城。

e. 亞述王從那條路來,必從那燃回去。

f. 亞述王財得來到這城(又重複宣告)。

柒、第3638   最後,亞述軍隊的結局,和亞述王的結局。

、亞述王西拿基立還沒有來得及回去,當夜,耶和華的使

者在亞述營中殺了十八萬五千人,淸早來一看,全是死屍,無一生還。

二、亞述王本來可以有面子的撤退,向猶大榨取一些好處而回,如今弄得灰頭土臉,只好暗暗的悄然回尼尼微去。

三、亞述王西拿基立回尼尼微後,某日在他所拜的神,尼斯洛廟裹叩拜,卻被他兩個兒子亞得米勒和沙利色用刀殺了他, 就逃往阿拉臘地(挪亞方舟停頓之處);他的另一個兒子,以撒哈接續他作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