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以賽亞書第三十八章短篇信息

 

目錄:

以賽亞書箋記(三十八章)(于中旻)

以賽亞書注釋─歷史的插曲(38)(作者不詳)

希西家的病患(三十八、九章)(賈玉銘)

禱告的王(賽37-38章)(康來昌)

危病得醫(3818) (香港讀經會)

生命之主(38922) (香港讀經會)

得憐憫的因由(賽三十八章122) (台北基督之家)

以賽亞書卅八章査讀(謝家樹)

 

 

以賽亞書箋記(三十八章)(于中旻)


  化裝的賜福

  看哪,我受大苦本為使我得平安(賽三八:17

  我們一生中,總會遇到拂逆的事,當然我們寧可沒有這些問題。但過後想來,會發現那原是好事,是神化裝的賜福。
  亞述的威脅解除了,猶大國仿佛得到了新生;但希西家王個人的生命,卻臨到了盡頭。如果自己的生命沒有了,王位和榮華,國家的存在和強盛,對於他又有甚麼意義?
  三十九歲的希西家王,正在壯年有為的時候,仿佛如日中天。哪知疾病偷去了他的健康和希望,希西家面臨死亡。想到自己還沒有男嗣,生命即將要終結,痛哭起來;照猶太人的規矩,他轉臉向牆,作了臨終的禱告。
  希西家在王宮內室的眼淚和禱告,得到神的記念垂聽,加增他十五年的壽數。當面臨死亡的時候,會更深的體會生命的意義。希西家感神的恩典,作詩記念。這是所羅門以來,唯一的以色列王的作品,記載在聖經裏面。
  希西家雖在痛苦當中,他卻不願死,把自己交託神奧秘的旨意。當眼睛中的光漸漸失去,世上的事物變模糊,但是想到神的應許,心中燃起了希望:“耶和華啊,我受欺壓,求你為我作保!…主啊,人得存活乃在乎此;我靈存活也全在此。”神使他經過死蔭的幽谷,而靈魂甦醒。(賽三八:14-16

  看哪,我受大苦,本為使我得平安,
  你因愛我的靈魂,便救我脫離敗壞的坑,
  因為你將我一切的罪扔在你的背後…
  活人必稱謝你,像我今日稱謝你一樣。
  (賽三八:17,19

  他本來以為自己誠實愛主,行神看為善為正的事;但在病中仰望天上,反復思省,知道必須靠主為中保,仰望主的恩典和憐憫,罪得赦免不再被神記念。經重新衡量生命的意義,對神的恩惠有了新的認識,知道肉體受苦的結果,是要使他得永遠的平安。希西家在此仿佛保羅,唱出新約信心的凱歌說:“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羅八:28
  我們沒有人歡迎痛苦疾病的經驗。但在痛苦當中,會使我們像約伯一樣,把眼光轉向天上說:“現今在天有我的見證,在上有我的中保。”(伯一六:19)使我們更深的認識神,認識自己。這樣,痛苦成為神化裝的賜福。

 

 

以賽亞書注釋─歷史的插曲(38)(作者不詳)

 

07以賽亞書第二部歷史的插曲之三

 

三、希西家的疾病(第三十八章)

 

      第三個故事是關於希西家的疾病,其中包括他得拯救的經

過,並記錄他所唱的詩篇,以及加上去的附筆。

1.得拯救(三十八18

這個故事是以「那時」作開頭,列王紀下記載這段故事時,也是以同樣的句子開頭;很可能在指出希西家患病,正是亞述大軍逼近耶路撒冷的時候。這個觀點可以從另一件事得到支援。當以賽亞對他宣告,他的禱告已蒙垂聽時,還加上了一句,「我要救你和這城脫離亞述王的手,也要保護這城。」如果可以用希西家病後所唱的詩篇,來解釋他的病的話,我們就能確定的說,這場病乃是一種管教的方法,要將這王帶到一個更寬廣的屬靈經歷中,好使他生出懺悔的心。從他給以賽亞的資訊,以及請以賽亞為他代禱的事上,可以看出他確是感到懊悔了。

希西家病重的時候,以賽亞去見他,吩咐他預備後事,因為他快要死了。

    他聽到這話,就轉臉朝牆,向耶和華禱告。求他紀念他在神面前所行的事。整個故事在暗示:他的病是因著他的失敗而引起的。

    耶和華差遣以賽亞去見這王,回答他的禱告;宣告他的禱告已蒙垂聽,他的壽命將再延長十五年,他必救這城脫離亞述王的手。為了答覆希西家懇求的兆頭,他叫前進的日影在日晷上往後退了十度,這記載在本章的附筆中。

2.詩篇(三十八920

      緊接著這個故事之後,我們看見一首感恩的詩篇,題目寫作「感恩之歌」。這篇詩分成兩部分,首先表達希西家在患難之日的悲哀。他哀悼他的生命就要在中年凋謝,他再也不得看見歷史在神的治理下進行的過程;他一切的能力要被剪除,只有等待完結之日;他一切的平靜也被奪去了。

    突然之間,哀傷的話完全被讚美所取代,反而開始歌頌所遭遇的痛苦。從黑暗的經歷中,他得到了生命真正的價值;從今以後他要悄悄而行,也就是帶著所得到的價值觀,莊嚴行事。他在屬靈上也有所得著;因為他從這一切黑暗的事上,認識到屬靈的生命。他也得到了平安;因為他從敗壞的身體中得拯救,他一切的罪都被扔到神的背後。最後他得著能力,去見證神的良善;因為只有活人才能在活人中間稱謝他。

      我們如果注意到這篇詩的觀點所受的限制,會覺得很有趣。顯然他的作者(希西家)對於陰間的事所知不多。

3.附筆(三十八2122

    這一段的最後兩節經文補充了第一部分所省略的一些資料。第二十一節論到先知吩咐王若要痊癒所當採取的方法;第二十二節指明了希西家曾要求一個兆頭,就是前面所記載神使日影在日晷上倒退的那事。至於「上耶和華的殿」,很可能發生在前面那一部分經文中所描述他懊悔歸向耶和華的時候。── 無名氏《以賽亞書注釋》

 

 

希西家的病患(三十八、九章)(賈玉銘)

 

此兩章乃論希西家因病勢沉重,痛切祈禱,得蒙救治,因病癒而顯其愚昧,將國寶炫示巴比倫公使,以為猶大日後被擄於巴比倫之導線。其病癒之時於第三十八章開首即言,「那時」是指亞述兵圍攻耶路撒冷之日,亦即希西家在位第十四年,系紀元前七百十四年,希西家三十八雖之時,當時希西家尚無子嗣(參王下二十一1),大衛的家系,即有關彌賽亞的應許者將因此而中斷,故中年無子的希西家,一聞以賽亞的兇信,即「王必死」之言,遂面壁而泣禱,樂意聽人祈禱的神,果允如所求,增其壽數十五年,可謂不幸之幸。無奈其既愈之後,顯為無知,致令耶路撒冷,終陷巴比倫人之手,亦為幸中之不幸啦。

 

一、不幸而幸(三十八章)

偶染沉屙,實為人之不幸,但因病患,身靈蒙恩,實為不幸之幸。當希西家遭病時,年僅三十八歲,且中年無子,繼而病故,非人生大不幸嗎?但「人生之失意,每隱有神愛之順利。」所以疾病憂患,未始非人生的幸福,觀希西家的病痛,可為明證(此事亦載與列王紀下二十章)。

1、以疾病而泣禱(1~3節);(1)希西家之重病(1節)。其病甚重,言幾於頻死。(2)以賽亞的宣告(1節)。王之病既不能愈,又無子嗣,國家亦正當多故之秋,所以不論關於王宮禁之事,或朝廷之事,均為緊要,先知則勸王速傳遺命,對於公私諸事,當囑大臣等妥為辦理。(3)病床上的痛禱(2~3節):a、不欲見人。希西家聞言即轉面朝牆,乃以此痛切的禱告,不欲叫人看見。b、泣訴於主。希西家惟將已心中的憂苦,泣訴主前,求主垂眷,於其禱詞之中,亦可明見其如何謹遵神命,或其致病之由,系因背道而來,求主因其善,勿念其過,大施垂佑,以愈其病。

2、因泣禱而安痊(4~8,21~22);(1)先知的宣告。先知對希西家,傳告祂必要病故之言以後即退,方出,王即面牆泣禱,先知尚在院中,即受靈感而複回,向希西家宣告(王下二十4)。言耶和華已見而之眼淚,而病必愈,且加贈壽數十五年,並救此城脫離亞述之手。(2)奇異的兆頭。所許二事不易成就,故王或有疑心,遂任其求一兆頭,以釋其孤疑,即令日晷前進的日影,後退十度。至日影后退一事,顯為奇異的神跡,非人所能為,希西家目睹此預兆,當然必篤信神的作為了。(3)醫愈的妙術。按本處以無花果餅膏貼於患處,醫愈瘡證之言,照列王紀所載,應在第六節以後,。此處所以列與希西家的感恩歌以後,或因作書者,以二十節與二十二節語意相連,故並記於一處。

3、因安痊而吟詩(9~20節);(1)自表憂苦(10~14節)。希西家的詩歌,前後約分二層,一則表明心中的苦痛,一則表明因病癒而有的快樂。其所憂慮者,即一旦死去,固然不得再享餘年,且以國事乏人代理,雖極欲神旨治國,然亦不得再見國家日後的景象了,自不得不悲苦哀歎,「有如燕子呢喃,鴿子哀鳴」。甚至以「仰望主,眼目昏花」。(2)轉憂為樂(15~20節)。希西家以丁此艱厄,不勝憂痛,今以轉憂為樂,苦去甜來,前日之憂苦,莫非今茲之幸福,因為懲治寓於憂患,既得土裡陰府死亡之門,焉得不稱頌主恩,讚美主名,一生一世在耶和華殿中歌詩頌美。蓋以苦難之蕾雖苦,其果卻是香甜,平安的福樂,多為患難的結果,以憂苦之餘生,樂上神之垂眷,凡身受試煉懲治的信徒,莫不深得此中的況味。

 

二、幸而不幸(三十九章)

希西家以不治之症,得慶更生,實人生莫大之幸事,但因痊癒,而不顯愚昧,使猶大以此被擄於巴比倫,則多加壽數十五年,是可喜亦可悲,實為幸中之大不幸也。

1、巴比倫的公使(1節);當時巴比倫或屬亞述國,其國王米羅達巴拉旦,聞西拿基立的大軍,在耶路撒冷被滅,私心竊喜,正欲趁機聯合猶大,脫離亞述的重軛。今聞希西家王病癒,遂遣派公使贈禮致賀,然亦或別有所圖,存心叵測,意欲窺探。從以賽亞詰責之言,可知其顯有此意。但此時猶大方脫亞述的兵禍,自樂聞巴比倫的喜信,公使一到,希西家能不以優禮相待嗎。

2、希西家的愚昧(2節);猶大王得巴比倫的書信與禮物,不但喜形於色,而且矜誇,故一聞公使之美意,遂將所有宮室之珍藏,府庫之寶物,皆一一令公使參觀。獨不想國中之珍寶,決不可炫示外人,以啟其窺見之心,而希西家王竟喜人稱譽,易受諂媚,以所有國寶誇耀於人。日前有兵禍罹病在災時,皆禱求於主,請示于先知,此則不求主,不問人,聽人一時之稱譽,忘卻日後之關係,聰明多謀如希西家,竟因媚語,顯此愚昧,可惜亦可歎。

3、以賽亞的警告(3節);(1)詰問(3~4節)。希西家如此愚昧,先知則前來以嚴厲的話語詰問他。(2)預言(5~7節)。以賽亞言,今日王所誇耀與人者,時日一到,必全數擄到巴比倫,不遺一物,即王本身所生的子嗣,其中亦必有擄到巴比倫,在王宮為宦恃者,此言日後果驗。蓋以巴比倫的公使回國,必將詳情一一彙報,巴比倫王聞耶路撒冷存寶物無算,焉能不貪愛豔羨,頓生日後暴擄耶路撒冷一切寶物的欲望嗎?其最不解者,即希西家王聞先知的警告,絕不悔悟,凡為此有感謝之意,謂先知所傳「神言甚好。」以為我在世之年,能平安無事,於願已足,那管後世,至國家陷於如何危亡困苦地步,則絕不念及,如此自私自利,而無國家思想,殊令人怪異。或有曲為止原者,言希西家為人誠意,樂從主命,此處所言,亦由於順命之心,神既如此命定,我只得安然順受,因主的旨意,無不美善,縱然懲罰責打,仍當敬從無違,故言「所傳耶和華之言甚好」雲。總而言之,希西家遭病得愈,固為不幸之幸,但因病癒,致陷國家於危亡,甚至神的聖殿,亦因此被焚,所有聖器寶物,皆擄至外邦,實為幸而不幸。其如此痛切祈禱,多加壽數,何如順受天命,少活幾年,亦免得千犯重罪,累及國家,倒更好些呢。這事于我們信徒,實在大有教訓,有時間信徒忽然夭亡,不必過於傷掉,因知主的旨意,盡美盡善。有時因信徒痛切的禱告,亦或能改變神的旨意,但不如效法主耶穌的禱告說:「願父的旨意成就」,或更于我們有益。縱然當時順承父命,似乎不合我們的私心,卻究竟神的旨意,更是我們的利益,我們當時雖不明曉,不久神的旨意,就顯明了。

注意于三十八章八節所言日晷後退十度一事,似與科學不符,遂有多人不信為事實,但神的作為,不是人可能測度的。神本有權,令太陽後退,而仍能令天體貞固不搖,但智慧的上帝,亦未嘗不能令日晷稍微移動,其影自然後退,固不必令太陽後退,日晷之影,方能後退啊。此可與約書亞第十章所言日月停留,是一例的,神令當時一日有兩日之久,非必令日月定而不動,曆六個時辰,才能有此顯像。如神令地軸稍轉,使太陽的光線照于伯和倫戰場的斜度適宜,未嘗不能一日有兩日之久,亦未嘗不可有三日四日或半年之久(至北極則半年為晝)。諸如此類之事,雖有似背乎科學,究其實際,並未科學衝突,特解經者因不明神的作為,或有所誤會,何嘗聖經果與科學有衝突呢?

 

 

禱告的王(賽37-38章)(康來昌)

 

希西家王尋求神的幫助

37:1,「希西家王聽見就撕裂衣服,披上麻布,進了耶和華的殿」,這是國殤,悲哀的,因為我們被欺負,希西家王就進耶和華的殿哭訴。這就像平常,我們有力量的時候,自己解決;不能自己解決,就找律師;危急時刻,律師再不能解決,去找誰?不是跑廟求神明,就是跑教會找牧師求神。37:3,希西家使家宰和長老去找先知以賽亞說,「今日是急難、責罰、淩辱的日子,就如婦人將要生產嬰孩,卻沒有力量生產」,「急難」是大軍壓陣馬上就要亡國,「責罰」是因為百姓拜偶像得罪神,「淩辱」是亞述狗血淋頭的羞辱。這時,別說希西家王位能保否,萬一百姓被這番喊話激動,就會造反。所以希西家用「婦人無力生產嬰孩」來形容以色列的狀況,就是被人欺負,很累、痛苦、絕望、憂傷。在教會歷史上,有時也用這來形容教會被羞辱,很痛苦、沒力量,包括回教徒勝過基督教的時候,包括基督徒軟弱的時候。所以這段話不是跟我們沒關係,聖經講的都跟我們有關。有時我們基督徒生活也是在「急難、責罰、淩辱」中。

希西家對以賽亞說:他不是只罵我們,他實在是罵耶和華你的神,37:4,「或者耶和華你的神聽見拉伯沙基的話,就是他主人亞述王打發他來辱罵永生神的話;耶和華你的神聽見這話就發斥責。故此,求你為餘剩的民揚聲禱告。」這些人也太過份了,請你禱告,提醒一下耶和華,發個脾氣斥責亞述吧。

神應許圍城會解決,亞述仍狂妄罵陣

37:6-7,「以賽亞對他們說:要這樣對你們的主人說,耶和華如此說:你聽見亞述王的僕人褻瀆我的話,不要懼怕。我必驚動(原文是使靈進入)他的心;他要聽見風聲就歸回本地,我必使他在那裡倒在刀下。」也就是這圍城災難會解決的。表面上的理由是古實王(就是埃及)的軍隊來了。這跟我們春秋戰國時很像,爾虞我詐,這國跟那國結盟,那國跟這國結盟;或我們今天商場上,公司跟公司的結盟合併,怎麼樣的交錯對自己有最大利益。不過這些都不是重要的原因。
當然,埃及軍隊來的時候,亞述王就很不高興,說:「你們以為埃及軍隊來了,問題就解決了嗎?不會的」,最後他說了狠話,賽37:11-12,「你總聽說亞述諸王向列國所行的乃是盡行滅絕,難道你還能得救嗎﹖我列祖所毀滅的,就是歌散、哈蘭、利色,和屬提拉撒的伊甸人;這些國的神何曾拯救這些國呢﹖」軍隊都很殘酷。「盡行滅絕」意思就是不留活口、沒有戰俘。我覺得美國的軍隊比較有基督教的色彩,比較講人道一點,包括在越戰時。洪秀全的軍隊很殘酷。最殘酷的可能是蒙古軍,成吉思汗是主動投降,就殺男人,留女人;若不投降就通通殺,放火燒。因為他們是遊牧民族,就燒平這地,灑上草,這地就變成草原。亞述軍隊也是這樣,「我給你投降機會,你聽到埃及軍隊來了,就不投降,我就要盡行毀滅,就像我曾經滅掉的那些國家,當他們被滅之時,他們的神在哪裡呢?」狂傲!

希西家王禱告祈求神

先是罵陣,然後是寄了一封信。希西家也很幽默,他上耶和華的殿,「將書信在耶和華面前展開」,就是把人家罵以色列及耶和華的那封信打開放在神面前:「神,請你看看人家怎麼罵你」,這有點要激怒神的意思。請將不如激將。但他也禱告,37:16,「坐在二基路伯上萬軍之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啊,禰惟有禰是天下萬國的神,禰曾創造天地。」

我們當中可能有人是慕道朋友,有人剛信。我再次說,以色列跟今天教會的狀況很像,就是我們講我們的神好偉大-是獨一的真神,是創造萬有的-偉大到人家真是嗤之以鼻;但我們的力量很小,根本沒什麼力量。不講別的,就講我們台灣,今天只有百分之二的基督徒,教會的力量是非常小,根本都是廟。就算比較有力量的英、美,也在走下坡。而回教徒、佛教徒、無神論是越來越有力量。這裡沒有宗教迫害,但大家對基督教沒興趣。所以,一方面人家說你狂妄,另一方面人家說你不包容。但我是希望各位信耶穌,信的是獨一的真神,是天下萬國的神。基督教裡有人說:「我們就收斂一點吧,不要說只有我們是真的」。各位,我們承認我們教會很弱小,但真理上我們絕不能妥協讓步。希西家說這話時,正是要亡國、看不見神作工的時候,但還是要繼續信。

希西家繼續說,37:17,「耶和華啊,求禰側耳而聽;耶和華啊,求禰睜眼而看,要聽西拿基立的一切話,他是打發使者來辱罵永生神的。」耶和華是全能的,祂不需要側耳才聽得到、睜眼才看得到,祂也不需要我們提醒才注意到。需要側耳、睜眼、被提醒的是我們,我們常常疏遠神,以致聽不見神的話,看不到神的作為。

37:18-19
,「耶和華啊,亞述諸王果然使列國和列國之地變為荒涼,將列國的神像都扔在火裡;因為他本不是神,乃是人手所造的,是木頭、石頭的,所以滅絕他。」回教徒的確是這樣,非常討厭偶像,他們攻下任何一個國家,一定會把廟裡的神像通通燒掉。希西家說:列國的神應該被丟到火裡燒掉,因為他們本來就不是神,但主耶和華啊,禰不是人手所造的,你不是木頭、石頭。所以,37:20,「現在求禰救我們脫離亞述王的手,使天下萬國都知道唯有禰是耶和華。」

如果你不是基督徒,你看這些耶和華聽禱告、行神蹟,我想你會誠實的覺得好像神話故事。但容我這樣說,我們基督徒相信這是真的,神是聽禱告,神成就萬事。不過我也要說一個「但是」,也就是說我們相信神是獨一的真神,並不是說基督徒就不會生病,或求神醫治,病就都好了;並不是說基督徒就不會碰到困難,事實上我們基督徒和非基督徒是活在同一個世界,呼吸一樣的空氣,也遭遇一樣的事,好的、壞的都是。如果現在有個什麼傳染病流行或金融大海嘯,我們不會說基督徒就不會受波及。如果一個基督徒比較笨、比較不用功、功課比較差,不會因為他禱告,神就讓他成績變很好。神不是這樣不公平的。神在這世界上做事,一般來講還是按著自然法則。所以亞述很強大的時候,以色列人擋不住,再禱告也擋不住。

以前美國有個「歸主籃球隊」,一些非常愛主、傳福音的大學生組成。但沒有因為愛神、愛傳福音就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碰到NBA還是照樣敗;碰到那些不信神的、玩女人但球技很好的球員還是敗。但我們相信神是全能的神,我們信靠祂,最起碼我們心中是能更善良。如果神幫助,讓我們的身體、智慧、用功都能加強,那也很好。但一般來講,神不會改變祂創造我們時那天然的能力。所以這次亞述的撤軍、戰敗而且死亡,是很神奇的。

但我希望基督徒不要想著我們天天要經歷這種神蹟奇事。各位,耶穌用五餅二魚餵飽五千人,我完全相信這是真實的,也完全相信如果神許可,今天還是可以發生。但在人類歷史上,包括在耶穌生平裡,祂也只作過兩次。耶穌有好幾次自己是又飢又渴,但祂也沒有變個水和餅來滿足自己。我們還是可以求神蹟,更應當在任何一個時候向神禱告,包括疾病求醫治,但神要怎麼帶領,那就不一定。我們相信神愛他,相信神有能力醫治他,甚至相信神願意醫治他,但我們卻不能說神一定會醫治他。這不是沒有信心,而是希望我們不要亂開支票。因為,稱為神蹟奇事,就是因為它不常發生的事。

就像我們都一樣的吃桌上的東西,不一樣的是基督徒吃以前會謝飯,「感謝神賜我飲食」,不信主的不會謝飯,而且看我們很荒唐:「這飯是誰誰誰預備的,你應該謝謝他,怎麼要謝神」?我們的回答是,我們非常肯定爸爸賺錢、媽媽燒菜煮飯,讓我們有吃有喝,這是事實。但我們會謝飯是因為相信是神使爸爸有機會、有能力、有意願工作,是神使媽媽有機會、有能力、有意願燒菜煮飯給我吃,所以我們謝飯,不管它有沒像嗎哪一樣從天上掉下來,我們都感恩。我們不因為這種現象這麼普遍,就絲毫減輕我們對神的信靠,但我們也並不否認會有神蹟。

下面這神蹟我相信是真的,但不是常常發生。

神依其禱告施救

以賽亞就打發人去見希西家, 37:21-22,「說:亞摩斯的兒子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你既然求我攻擊亞述王西拿基立,所以耶和華論他這樣說:錫安的處女藐視你,嗤笑你;耶路撒冷的女子向你搖頭。」聖經裡很喜歡用女人來形容一個城,這城既然被亞述大軍包圍,所以神就很恰當地、諷刺地用女人來回應他的狂妄和包圍。

這裡,我也要說個題外話。很多基督徒會說,「我們的需要神都知道,為什麼還要禱告」?各位,這就是惹神憤怒的懶人。神都知道,但神喜歡你跟祂講話;神都知道,但你不知道,所以你要禱告,從禱告中認識神,從禱告中知道神聽禱告。我們不因為神全能全知,就不禱告不祈求。剛好相反,你越知道祂全能全知,越知道祂掌管一切,越知道祂願意把一切美好東西賜給求祂的人,就越是會求祂。神樂意人向祂祈求;在我們祈求時,我們跟祂感情更親密。這就跟夫妻、男女朋友或親子之間一樣,兩個人很親密、熟悉會叫他們話更多,而不是話更少。也請各位基督徒注意,神很喜歡跟你講話,那就是你讀祂的聖經。你的神也很喜歡你跟祂講話,就是你對祂禱告,有講不完的話。我看我兒子現在談戀愛也是這樣。這件事,不是希西家沒有禱告,神就做事;而是希西家禱告了,神就聽希西家的話,來責備亞述。

37:23
,「你辱罵誰,褻瀆誰﹖揚起聲來,高舉眼目攻擊誰呢﹖乃是攻擊以色列的聖者。」你不是在罵以色列、以色列的王,你在罵以色列的神,而你傷害到神的子民,就是傷害到神。記得耶穌對保羅講的:「你為什麼逼迫我」?那時保羅還沒有信主,他逼迫過很多基督徒,但從來沒有逼迫過耶穌,但當你逼迫耶穌的兒女時,就是逼迫耶穌。

37:24-25
,「你藉你的臣僕辱罵主說:我率領許多戰車上山頂,到利巴嫩極深之處;我要砍伐其中高大的香柏樹和佳美的松樹。我必上極高之處,進入肥田的樹林。我已經挖井喝水;我必用腳掌踏乾埃及的一切河。」 耶和華也喜歡作文章,祂用兩個地方來講亞述的驕傲。亞述曾經征服很多國家,其中一個就是利巴嫩。利巴嫩這地方有山,山上有很多非常漂亮的香柏樹,亞述把那地方夷平了。亞述也攻擊一些沙漠國家,沙漠是很可怕的地方,即使強如亞歷山大的大軍也被困住,但亞述軍隊克服沙漠的艱難,甚至挖井喝水;也就是亞述在誇耀,「高山沙漠,都沒有辦法攔阻我的軍隊,埃及一切的江河也要如此」,很狂妄。

我也趕快再加一句,亞述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爬上人家的山、越過沙漠、踏盡河水,是因為神給他的力量,叫他懲罰那些拜假神的國家,也懲罰那不忠於神的以色列,當然亞述不會承認這一點。

37:26
,「耶和華說:你豈沒有聽見我早先所做的、古時所立的嗎﹖現在藉你使堅固城荒廢,變為亂堆。」意思是,這些都在我永遠的計畫中,不是臨時發生的,我古時早就計畫好了你要怎麼做,現在你得勝,是我「藉你使堅固城荒廢,變為亂堆」,你是我攻擊其他悖逆國家的器皿。所以教會歷史上敬虔人常說,不管神藉著蒙古人、阿拉伯人或匈奴人來打歐洲,或蠻族打這些基督教國家,都是神刑罰我們不敬虔。神使用這些工具,包括亞述,有時攻打神的兒女,有時攻打其他異教徒,總都是在提出一些警告。

37:27
,「所以其中的居民力量甚小,驚惶羞愧。他們像野草,像青菜,如房頂上的草,又如田間未長成的禾稼。」「如房頂上的草」,因為以前是茅屋,房頂上是真會長草的。「又如田間未長成的禾稼」就是你好小的意思。

37:28
,「你坐下,你出去,你進來,你向我發烈怒,我都知道。」「你」是指亞述,「我」是耶和華。你進出我的國土,你向我發怒,也就是狂妄,我都知道。

37:29
,「因你向我發烈怒,又因你狂傲的話達到我耳中,我就要用鉤子鉤上你的鼻子,把嚼環放在你口裡,使你從原路轉回去。」「用鉤子鉤上你的鼻子」,形容亞述是牛,被神牽著;「把嚼環放在你口裡」,亞述像匹野馬,但被神馴服,「我帶你來,我帶你去」。不信的人會說,「這是阿Q,被人家打敗了還說是神這樣安排」,但我們相信是真實的。

當耶和華責備亞述以後,就安慰以色列人,37:30,「以色列人哪,我賜你們一個證據:你們今年要吃自生的,明年也要吃自長的,至於後年,你們要耕種收割,栽植葡萄園,吃其中的果子。」什麼叫「自生自長的」?就是這兩年都在戰亂中,沒有時間耕田,但田裡自生自長,也會長出一些讓人吃的食物,而後年就回復正常的耕種。

下面這一節是蔣經國先生以前很喜歡用的經文,37:31,「猶大家所逃脫餘剩的,仍要往下紮根,向上結果。」一般說法就是好好努力耕耘,然後前途無量。在這裡講的就是以色列經過這災,慘到只剩下一個城,人也所剩不多,但只要他們悔改歸向神,可以有更美好的結實,更美好的勝利。這情形在歷史上也有,有些公司、軍隊、人,經歷過非常大的打擊,如果在打擊中站住了,會有更為大的成就。中國共產黨軍隊經過五次圍剿也打不死,那他就非得勝不可了。從人來講,災難若不能打垮人,就會把人練得更強壯。這有它的道理。但我們基督徒講的不是這個,我們講的是神的憐憫叫那作錯的人悔改之後有更美好的前途。

37:32
,「必有餘剩的民從耶路撒冷而出;必有逃脫的人從錫安山而來。萬軍之耶和華的熱心必成就這事。」耶路撒冷、錫安山其實是一個地方,耶路撒冷就建在錫安山上。他們荒涼的結果還是會豐富,為什麼?一般講是咬緊牙關、克服難關,但我們基督徒講的不是強調自己,而是強調神的熱心必成就這事。這給受到重創打擊、灰心喪志的人很大的鼓勵,讓已經衰敗的重新再起來。這在人間看到的真是不多,但我們的確可以在每個基督徒身上看到神的熱心成就了大事。我們會老、會過去,但在衰老的過程中,我們的心能一天天更新。

37:33
,「所以耶和華論亞述王如此說:他必不得來到這城,也不在這裡射箭,不得拿盾牌到城前,也不築壘攻城。」如果你們喜歡戰爭史,就知道任何一個國家,包括羅馬軍隊,攻城時都要築一個壘,高度跟城牆一樣,這樣比較好攻進去。亞述也是這樣,已經兵臨城下了,隨時用點力氣就可以打進去,但耶和華說他不能,他一定會走。

37:34-36
,「他從哪條路來,必從那條路回去,必不得來到這城。這是耶和華說的。因我為自己的緣故,又為我僕人大衛的緣故,必保護拯救這城。耶和華的使者出去,在亞述營中殺了十八萬五千人。清早有人起來一看,都是死屍了。」 這在歷史上有的,就是亞述軍隊在這次征服裡死了很多人,希臘歷史學家說是亞述軍隊裡發生了鼠疫。

還記得前幾年SARS流行時,叫我們都嚇壞了,但以前中世紀或我們中國,那種瘟疫一發是一個村一個村的死光了,不得了。以前軍隊衛生習慣也不一定那麼好,各種感染都非常方便,加上連日奔波、作戰、疲憊、抵抗力弱,瘟疫而死是很正常的。但我們知道瘟疫也是神的使者在工作。耶路撒冷的瘟疫是天使的手,埃及長子的死也是天使的手,是神在做事。神很少做這種事,但當人狂妄到極致時,神有的時候也是會做這事。亞述的軍隊就都死了。

有人會說:「這些軍隊不是很無辜」?人沒有無辜的,不管是小孩子或大人的死,因為我們都有罪。另外一個,死不是最壞的事,這些軍隊現在死了,使他們在這一生中可以再少一點殘暴的殺人放火,或許他們在地獄裡的刑罰會因此少一點,所以這不一定是壞事。

37:37-38
,「亞述王西拿基立就拔營回去,住在尼尼微。一日在他的神尼斯洛廟裡叩拜,他兒子亞得米勒和沙利色用刀殺了他,就逃到亞拉臘地。他兒子以撒哈頓接續他作王。」這「一日」,解經家說是廿年之後。宮廷歷史,太子把父王殺掉是很多的,不過聖經的寫法有點特別的對比:亞述王是在他的神廟裡被殺,希西家王是在他的神廟裡得到神的安慰;一個是敬拜假神,一個是敬拜真神。

希西家重病,禱告求醫,神應允

38:1
,「那時希西家病得要死,亞摩斯的兒子先知以賽亞去見他,對他說:耶和華如此說:你當留遺命與你的家,因為你必死不能活了。」「那時」,解經家說可能是比較早期的事,但為了行文的便利就把這事放在後面講。希西家王也很倒楣,他一生很敬畏神,但他不但碰到軍隊的災難,自己也生病。

38:2-8
,「希西家就轉臉朝牆,禱告耶和華說:耶和華啊,求禰記念我在你面前怎樣存完全的心,按誠實行事,又做擬眼中所看為善的。希西家就痛哭了。耶和華的話臨到以賽亞說:你去告訴希西家說,耶和華你祖大衛的神如此說:我聽見了你的禱告,看見了你的眼淚。我必加增你十五年的壽數;並且我要救你和這城脫離亞述王的手,也要保護這城。我耶和華必成就我所說的。我先給你一個兆頭,就是叫亞哈斯的日晷,向前進的日影往後退十度。於是,前進的日影果然在日晷上往後退了十度。」 有人說這是神話,但我們相信是真實的事。

希西家病得要死,應該是在亞述撤軍以前的事,那時又有圍城,又有生病,他很辛苦。而且他的好朋友以賽亞說:「你一定死」。這又讓我們看到一件事,就是神絕不改變的預定,在人的眼光來看可能改變,不過那時間裡的改變也是在神永恆的計畫裡。所以我們基督徒並不消極。反之,我們非常積極,我們求病得醫治、事業能順利、有個愉快的婚姻、旅途、工作。我們並不是一天到晚就想吃苦,一天到晚就想失業、失學,這是胡說八道的講法。我們基督徒跟世人一樣有庸俗的一面,完全希望一切都很順利,這很正常,但是我們強調神是我們的一切,我們尊祂為聖,也不要叫世上的這些東西變成我們的神,而這些太容易變成我們的神。

所以當我們聽到自己生了重病時,我有個信念,「離世見主好得無比」。但當我聽到我快要死的時候,或是飛機快要爆炸、或海嘯就要來、或我現在只有三個月可活,我不會不喊救命,我會說:「主,求你拯救我」,或說:「主,求你保守我的靈魂始終在禰手裡」,也就是說我們並不是想死的人,我們「並非願意脫下這個,乃是願意穿上那個」(林後5),但我們非常嚮往天堂。所以,我們在世上跟世人一樣,有病求醫,餓了想吃,渴了想喝,也希望長命富貴,但希望一切事是在信靠神、滿有愛心之下做,不是自私的。所以,我們基督徒不是沒有人性。

當以賽亞說:「耶和華說你非死不可」,希西家就向耶和華禱告:「求你記念我」,然後他也很難過的哭。生活不是沒有艱難,所以我必須這樣說,我們基督徒並不怕死,但貪生也不一定是壞事,我們希望身體健康、活得好。

你看神就馬上又改變了:「好,我聽到你禱告了,我看見你的眼淚,加你十五年壽數」。希西家要個徵兆,就是日晷有所變化,讓希西家確知他會有十五年的壽數。我相信這兩件神蹟,但不常發生,所以今天若有人有什麼病,求神延長他的壽命,不是不可以,但神如果沒有加,我們還是感謝主有美意。

希西家顯然病好了,38:9-11,「猶大王希西家患病已經痊癒,就作詩說:我說:正在我中年(或譯:晌午)之日必進入陰間的門;我餘剩的年歲不得享受。我說:我必不得見耶和華,就是在活人之地不見耶和華;我與世上的居民不再見面。」 這就是表示我死了,我死了就不能再見任何人。

然後下面有很多很有意思的形容詞。38:12,「我的住處被遷去離開我」,意思有點像靈魂跟身體分開,「好像牧人的帳棚一樣;我將性命捲起,像織布的捲布一樣。耶和華必將我從機頭剪斷,從早到晚,祂要使我完結。」你看這人雖生病,文采還是很好,耶和華從早到晚都要我死掉。那病大概很痛。希臘神話講到命運的三個女神織人的生命,姊姊是紡線,妹妹是織布,就是拿剪刀把它剪斷,織到一個地步,老三把它剪斷,那就是他死的時候。希西家這話說得比希臘神話要早很多。

38:13
,「我使自己安靜直到天亮;他像獅子折斷我一切的骨頭,從早到晚,他要使我完結。」你看他也把神說得很兇,神像獅子咬斷他的骨頭,要叫他死。

38:14
,「我像燕子呢喃,像白鶴鳴叫,又像鴿子哀鳴;我因仰觀,眼睛困倦。」這都表示他一直在盼望、仰望、求神來拯救;一直都沒有拯救,以致眼睛都非常疲累。「耶和華啊,我受欺壓,求禰為我作保」,這王做得也很窩囊,常常被欺負,到很艱苦之時,還要來個重病。「求禰為我作保」,這不要想到作保,只是用作保來形容他的艱難,需要幫助。

38:15
,「我可說什麼呢﹖祂應許我的,也給我成就了。我因心裡的苦楚,在一生的年日必悄悄而行」,就是灰頭土臉。君王也好,我們也好,在任何一個時代,包括基督徒,也都有很難的時候,能歡呼、大喊的時候不是很多。

38:16
,「主啊,人得存活乃在乎此」,就是求告禰,「我靈存活也全在此。所以求禰使我痊癒,仍然存活。」

38:17
,「看哪,我受大苦,本為使我得平安」,這也是基督徒常常有的禱告,我們會受苦的,但希望這苦是讓我們能悔改、能歸向神而有平安。「禰因愛我的靈魂(生命)便救我脫離敗壞的坑,因為禰將我一切的罪扔在禰的背後」。「敗壞的坑」,有點墳墓的意思,就是死亡。「因為你將我一切的罪扔在你的背後」,這很重要,我們最後有平安,是因為我們的罪得到神的赦免。不但得到赦免,這裡的形容是被忘記了、被扔到背後。這我說明一下。我們人是很記仇的。結了婚的夫妻吵架,對對方的錯誤記得很清楚的。神是愛。哥林多前書13章講,愛,不計算人的惡,也就是不記念、不思想。想想,如果我做錯、得罪我老婆,她動不動就提一下這事,跟你翻舊帳,真是很不愉快,如果她都忘記了那多好。從一個角度來講,如果你真的認罪悔改,神就忘記了,不算你的帳。這是救恩,就讓我們心中有平安,那是很愉快的事,感謝主。

38:18-20
,「原來,陰間不能稱謝禰,死亡不能頌揚你;下坑的人不能盼望禰的誠實。只有活人,活人必稱謝禰,像我今日稱謝禰一樣。為父的,必使兒女知道禰的誠實。耶和華肯救我,所以,我們要一生一世在耶和華殿中用絲弦的樂器唱我的詩歌。」「活人才能記念你,死人不能」,意思就是當我們信主的基督徒死後一定會復活,一定在主那裡。

下面21節是治療過程中的事,他最後才講。38:21-22,「以賽亞說:當取一塊無花果餅來,貼在瘡上,王必痊癒」,可能無花果有吸毒能力。「希西家問說:我能上耶和華的殿,有什麼兆頭呢﹖」前面第8節就告訴我們他會看到一個兆頭,日晷會往後面退一下。

結論

希西家就在這次大患難中得到拯救和醫治。兩件事,一個是退兵,一個是病得痊癒,都是神蹟。我們基督徒絕對相信神蹟,也求這樣的神蹟在我們身上發生,但不管有沒有發生,我們都信靠我們的神。再一次說,我們信心是建立在又真又活的神本身,不是神蹟的有、不是環境的好。

 

 

危病得醫(3818) (香港讀經會)

 

祈禱:   神啊,讓我有一顆開放的心,使我遇上任何人生難題時,都懂得向你傾心吐意。

 

本章經文所記載的事件,大概是發生於第3637章所記述的事件之前,因此是一篇補述,目的在於說明希西家對神的信靠之心如何受到磨煉。

1. 王上病重(1 - 2):以賽亞宣告說,希西家患病是出於神的心意,他又請希西家安排好要交接的事務(1)。按聖經的資料推算,希西家登基作王時年二十五歲(參王下182),到了他作王第十四年的時候,則發生了第3637章所記述的亞述入侵事件,而由於他患重病一事應是發生在這事件之前,因此一般相信,患重病時的希西家應還未到四十歲。經文提及希西家「痛哭」(3),大概是因為他要面臨英年早逝的結局,因此他替自己感到不值;又或許,他認為自己對神的敬畏,並不應叫自己落得「該死」的下場;另一方面,他的悲痛表現也可能與他期望繼續帶領國家中興,卻未能如願有關。

2. 王上續命(3 - 6):「聽見」和「看見」(5)是一種擬人法的描述,由此顯出神是一位有情和憐憫人的主宰(4)。相對於不足四十年的壽命,神讓希西家加添十五年的壽數,可說是一段頗長的日子了。誠然,人能夠活多久,全在乎神的主權,祂讓希西家續命,當然是對希西家敬畏禱告的回應,但此外,神亦可能是藉此讓他有較長久的在位時間,從而使猶大有一段相對穩定的日子,來應付其後的亞述入侵事件(6)。

3. 藥到病除(7 - 8):先知繼續說明神醫治希西家的細節。其實,神要希西家所接受的醫治,乃屬於當日一般的醫病方式(21),但這方式惟有得到神的允准,才能在希西家的身上發揮效用;可見,真正叫希西家得醫治的,是神的權能和恩典。希西家對如此平凡的醫治方式,自然半信半疑(參第22節),但神不單沒有責怪他,更憐憫他,賜他一個得醫治的兆頭(8),從而堅固他的信心。

或許我們會問,希西家向神求更長的壽命,是為了自己、為了王室的穩定,還是為了國家的利益?真正的答案,可能只有神才知道。然而,我們需要問自己,今日有否按神的旨意向祂祈求?「祈求」跟「妄求」的分別在何處?在我們的禱告中,有多少是為了求神幫助我們達到自私的成就和欲望?又有多少是為了求別人的益處,以及屬神的國度?

 

 

生命之主(38922) (香港讀經會)

 

祈禱:   神啊,我願意在每天的生活中,都向你獻上感恩、讚美,求你悅納。

 

3810 - 20記載了一首詩歌,是希西家經歷毒瘡重病,從死亡邊緣得醫治之後所作的。可以說,這詩是他對人生的感受。

1. 死亡陰影(10 - 14):希西家認為神原先為他所定的死亡日子乃屬於「如日中天的年華」(10,現代中文譯本修訂版)。由於他曾經與死亡近在咫尺,因此他深深體會到死亡的確是一種割斷、一種失去,以及一種被連根拔起般的消逝(11 - 12)。死亡有如永遠的告別,又如遊牧者遷徙時所拆下的帳棚,亦好像被剪斷的織布。此外,在疾病的苦害和死亡的威脅之下,人是十分無助和無奈的,這就如同獵物被吞噬時無力反抗,以及雀鳥在無力鳴叫時所發出的悲哀呻吟一樣(13 - 14)。

2. 神使人活命(15 - 17):希西家深知自己能多活十五年,完全是出於神的應允和奇妙作為,既是如此,他便發出了無話可說的感歎,並且知道自己需要在未來的日子「悄悄而行」(15),這就是說,他要在有限的人生中,謙卑信靠神。希西家一再向人作出見證,說明人的生命,乃在於賜生命的主。此外,他又在其詩歌中,將「死亡」(18)、「苦」(1517)和「罪」(17)連在一起。也許,他認為自己這次所面對的死亡威脅,是因犯罪而來的。

3. 一生頌贊(18 - 20):既然生命的每一刻都是神所賜予,希西家便疾聲呼籲,叫人趁著有生之年,隨時隨刻頌贊敬畏神。人生在世,其實每一天都可以感受到神恩惠的實在。除了感恩讚美,希西家也在詩歌中一再求神賜人生命,因為死人是不會稱頌祂的,惟有活人會讚美祂。

父神啊,求你叫我明白,我活著的每一天都絕非必然,因為我能有生命氣息,全是你所賜予的。求你掌管我的生命,讓我以感恩和信靠的心,享受每時每刻的生活。阿們!

 

 

得憐憫的因由(賽三十八章122) (台北基督之家)

 

以賽亞書三十八章122

當希西家享受神的得勝與供應時(三十七3036),當歡樂仍彌漫在耶路撒冷之時,希西家卻因疾病臥病在床,並且先知再次帶來信息,不過這次不是讓希西家歡喜的信息,而是將要死亡的信息(1)

希西家聽見神的回應,他心中充滿了失望,好不容易看見國家的得勝,突然之間,他的性命就將要被挪去,他再也不能享受接下來的喜樂(10),因此,他祈求神醫治他的疾病,讓他仍然存活(16)

神改變心意醫治希西家的疾病,神再次給他兩個保證,一個是關於他的請求(5),一個是關於他的國家(6)。神更給他一個超自然的印證,讓他看見連大自然都掌握在神的手中(8),威脅他生命的疾病,也照神的應許,三天之內康復(王下二十8)

希西家再一次經歷到神奇妙的作為。是什麼原因讓他能夠蒙神的眷顧呢?是因為他向神「存完全的心,按誠實行事,又作神眼中看為善」嗎?是因為他的善行而感動神回應他的禱告嗎?很特別的,當神借著以賽亞告訴希西家時,用「耶和華你祖大衛的神」(5),而且在前面一段神再次應許亞述軍隊敗亡之時,同樣使用「為自己的緣故,又為我僕人大衛的緣故,必保護這城」(三十七35),因此神施恩給希西家,乃至耶路撒冷城,是因為神與大衛所立的約(撒下七816)。而大衛為何能得神的眷顧呢?是因「為著神的心」(撒下七2)。因此,希西家經歷神的醫治,並非他的行為,而是神的憐憫,源頭來自於神與大衛的永約,而神賜恩給大衛及他的後裔,是因著他向著神的心(撒下七2、徒十三22),而不只是靠著善行。

這給我們極大的安慰,我們得憐憫,並非靠著我們在神面前善行的「存款」,而是我們向著神的心,當我們軟弱失敗時,我們卻不絕望,因為神的憐憫不會離開我們,神知道我們就像一個學習走路的孩子,跌跌撞撞學習要照著祂的心意行。

我們禱告蒙垂聽,不是我們過去為神作了多少!而是神的屬性,祂就是愛!而我們當有的回應就是──全心為祂而活,全然順服祂!

回應:

主!禰是鑒察人心的神,主!禰所喜悅的,不是我們為禰做了多少,而是愛禰有多少。因此,求主賜給我們一顆全然為禰的心,讓我們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基督的緣故,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禱讀:詩篇五十一篇1617

16本不喜愛祭物,若喜愛,我就獻上;燔祭,禰也不喜悅。
17 
 神所要的祭就是憂傷的靈; 神啊,憂傷痛悔的心,禰必不輕看。

 

 

以賽亞書卅八章査讀(謝家樹)

 

本章第18節與(王下廿111)大致相同,只略為縮短了經文內容。第920節是希西家感謝病得醫治的一篇感恩之歌,列王記,歷代志兩卷書中,均無此記載,這是以賽亞書獨有的見證。

壹、第13節 希西家得病和他的求告。

那時,聖經沒有明言是希西家王第幾年,一般推算,希西家廿五歲登基作王,第十四年,應為他卅八歲(B.C. 7 01 年),

希西家得的病非常嚴重,病得要死,是什麼病症?我們不知道,因當時醫學不像現今這樣發達,很多病說不出病名,聖經也沒有說他發病的情形,和病在身體什麼位置,如何疼痛潰爛?根據醫學學者分析,希西家差患的可能是濤瘡、肛門潰爛, 因為第21節說,以賽亞叫他用一塊無花果餅來貼在瘡上,無花果餅是可以治療痔瘡的。

希西家得病,先知以賽亞去見他,轉達耶和華神的話,告訴他,此病必死,不能活了,希西家聽了先知轉來神的話,當時他正在中年,尙無子嗣,當然非常痛苦,因此他哭了,但是他在死亡之前,知道生死之事與神有密切的關係,因此,不欲見人,轉臉朝牆向耶和華神禱告祈求,他的禱告並未要求延長壽命,他的禱告只有三件事,都是頌贊神的作為。

一、求神紀念他在神面前怎樣存完全的心。

按(代下廿九卅一)有三章聖經,記述希西家王登基後。

a.           潔淨聖殿。

b.          恢復獻祭。

c.           嚴謹守節”

d.          毀棄偶像。

e.           遂行十一奉獻(代下卅一2021)。

二、求神秉祂的公義和誠實行事(詩廿六3)(王上八61)。

三、求神在他身上行神眼中看為善的(申六18)〈尼十三14)。

貳、第48    神給希西家禱告的回應。

神藉先知以賽亞回答希西家的禱告,告訴他,神已經聽見了他的禱告,也看見了他的眼淚,給他的回答是:

一、增加你十五年的壽數。

聖經中這十五的數位並無特定的意義,可以分為三與十二;三是神的完全數字,十二是屬天權能的象徵,有時也代表神行政管理上的完全。這十二的數字,聖經中最早出現是在(創 十四4),最後出現是在(啟廿二):顯然此十五年的意義,是 神的榮耀要顯明在人的身上。

二、救你和這述王的手,也要保護這城。

神拯救希西家免於病死, 一面拯救人,另一面也要拯救這城,城是人生活環境之地,保護他們脫離亞述王的手,使撒但 在這人和這城身上毫無作為。

三、給你一個兆頭,就是叫亞哈斯的日晷向前進的日影往後退十度。

當信徒欲確明神的旨意時,必有三件根據;一是神的啟示,一是神的話語,一是神給的環境異象(兆頭)。

這日晷退後的兆頭,(王下廿811)記得較為詳盡,日影投射在亞哈斯的日晷上,按亞哈斯曾在王宮外建造了一間樓房,有一連串的階梯,用以測量時間之用,當太陽投射在階梯上,日影隨時間移動,日影到午後逐漸傾斜,(所譯的“度” 原文就是“臺階”),所以可以說,日影往後退了十階一般解經家,把(書十1214)這一段約書亞與五王作戰時,求神將日月停止,到了希西家時是恢復以前的停止。 )

三、第920    希西家病得醫治後的感恩禱告之詩。

本段是希西家病得痊癒後,感恩的讚美詩,傳統上都認為是希西家本人之作,聖經中記述希西家歷史的,只有本章插入這一段優美的詩歌,列王記及歷代志均無此記載。全詩共十一節,在希伯來文中靨優美的作品,是在聖殿中禮拜所用的讚美 誠。

9節是序,第1014節是希西家的仰望神:第1520節 是希西家所獻的讚美,可以互相對照。

10節哀念中年離世不得享受年歲。

11節不得見神,必不得見神。

1213節性命被卷起,像獅子斷我骨。

14節受壓哀鳴,仰望神能作保。

15節神應許的成就,在我一生中悄悄而行。

1617節存活在神罪被扔去,我便得救。

1819節陰間沒有盼望,活人必當稱謝。

20節我要一生一世在神的殿中發出讚美。

略釋:

一、第10 正在我中年之日,必進入陰間的門,我餘剩的年歲不得享受。

――(與第18節的”陰間” ,希伯來文有譯作”墳墓”)。希西家王首先哀歎正値中年,卅八歲就要進入墳墓,對國家、社會、家庭,應該有更多時間有所作為,因為他已經看見神如何聽了他的禱告,而一夜之間殺死亞述十八萬五千人,他正期待 國家復興,那時他尙無子嗣,期望神繼纊恩待;所以他說:「我餘剩的年歲不得享受。」(詩一0 24)(伯十七11(林後 一9)。

二、第11 我說:「我必不得見耶和華,就是在活人之地不見耶和華,我與世上的居民不再見面。」

——(“世上的居民”可譯作“停留之地”)。神雖然幫助了我,但是想不到我在世上只有短暫的日子,未能充份享受神同 在的日子,亦沒有再看到神復興猶大的作為。(伯廿八13)(詩 一一六9)(賽十二2)。

三、第1213   我的住處被趕去離開我,好像牧人的帳棚一樣,我將性命卷起,像織布的卷布一樣。耶和華必將我從 機頭剪斷,從早到晚,祂要使我完結,我使自己安靜,直到天 亮,他像獅子折斷我一切的骨頭,從早到晚,祂要使我完結。

——我的一死,好像牧人脫離帳棚,神斷了我像正在織布的機杼,從此性命被卷起,也好像遇到獅子折斷了我一切的骨頭,於是我就完結了。(伯七6)(詩七三14)(林後一1314 (來一12)(哀三4)(詩五一8)(詩卅一22)。

四、第14 我像燕子呢喃,像白鶴鳴叫,又像鴿子哀鳴;我因仰觀,眼睛困倦,耶和華啊!我受欺壓,求你為我作保。

——我要仰望神,眼睛困倦也不失望,只求神施恩典為我作保。(賽五九11)(詩六7)(伯十七3)。

五、第15       我可說什麼呢?祂應許我的,也給我成就了。我因心裹的苦楚,在一生份年日,必悄悄而行。

——自第15節起至第2 0節,道後半段的詩歌,是希西家王所獻的讚美神的應許,何等可靠。我的苦楚,在一生年日中, 必然漸漸消逝。(伯七11)(詩卅九9)(撒下七20

六、第1617  主啊!人得存活,乃在乎此,我靈存活,也全在此,所以求你使我痊癒,仍然存活,看哪!我受大苦, 本為使我得平安,稱因愛我的靈魂,便救我脫離敗壞的坑,因為稱將我一切的罪,扔在稱的背後。

——我們的生活存留都在乎神,受苦使我有益,因為神愛我們的生命,使我們脫離一切的罪,我便蒙恩得救。(詩一一 九25 71 ‘75)(來十二 11)(羅八28)(詩卅3)(詩一0 6 12)(彌七 1819)(耶卅一34)。

七、第1819        原來陰間不能稱謝你,死亡不能頌揚你,下坑的人不能盼望你的誠實,只有活人,活人必稱謝你,像我 日稱謝你一樣,為父的必使兒女知道你的誠實。

——用死活的對比來稱揚神,並且要傳至兒女,讓他們知道,神的恩惠和祂的信實。(詩廿七13)(詩六5)(詩一一五 口)(傳九10)(詩卅9)(詩八八1011)(詩一一六9)(詩 一一八 17)(詩一一九 175)。

八、第20  耶和華肯救我,所以我要一生一世在耶和華的殿中,用絲弦的樂器,唱我的詩歌。

——因為神的大憐憫,大拯救,祂肯救我,我要永遠跟隨主,一生一世讚美祂,用各種方法表達我內心的頌贊。(詩六 三4)(詩一一六2)(詩卅三26)。

肆、第2122   這兩節是補述,應插入前面第48節之中,(王下廿)就如此記的,是神對希西家得病求告的回應。

、第21  是先知告訴希西家治病的方法。

二、第22  希西家求神給一個兆頭,就是本章第8節的日晷後退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