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以賽亞書第三十九章短篇信息

 

目錄:

以賽亞書箋記(三十九章)(于中旻)

以賽亞書注釋─歷史的插曲(39)(作者不詳)

希西家的病患(三十八、九章)(賈玉銘)

所托非人(3918) (香港讀經會)

警醒持守(以賽亞書三十九章18) (台北基督之家)

以賽亞書第卅九章査讀(謝家樹)

 

 

以賽亞書箋記(三十九章)(于中旻)


  化裝的惡者

  希西家喜歡見使者(賽三九:2

  亞述的將領,率軍圍城,口吐辱罵威脅的話,好像是吼叫的獅子;希西家王知所防備,嬰城固守,看見神顯出大能,只派一個使者,就消滅他們。巴比倫的使者,卻如同發嘶聲的毒蛇,外面柔和有禮,所謂貌恭詞詐,卻有更大的危險。
  巴比倫聽見亞述從猶大地潰敗而歸,知道它一時難以復起爭雄;又得知希西家患過重病,卻因神施行神蹟,而得痊愈。巴比倫覺得可以結合猶大以為奧援,兩面夾擊亞述,是實際可行的外交政策。所以不久之後,巴比倫的使者,就帶著書信和禮物上道,來到了耶路撒冷。
  希西家王正在感受國勢孤立,自然歡迎來使。他沒有求問神,可否跟那個遠方的國家打交道;他沒有徵求先知的意見,如何同那個來使應對,敵乎?友乎?用甚麼標準取決?應該用甚麼道德原則來處理這新的關係?如果建立了新的盟友關係,將來對信仰和文化,會有甚麼影響?他完全不假考慮,就只憑了短淺的眼光行事,只以功利為依歸。希西家接見了來使,聽足了外交禮貌的奉承話之後,不禁心中飄飄然,仿佛寶座升起了好多。當他腳不著地的時候,就是失去了根,與活水的泉源脫離了關係,是最不智,最危險的事。
  撒但的試探,並不一定叫你立即明顯的犯罪得罪神,常是叫你先忘記神,只想到自己,以神的恩典,為自己的成功和榮耀。只要你離開了神,撒但就有輕易擊敗你的機會。巴比倫的引誘,使希西家忘記了,並不是靠他自己的力量驅退病魔,也不是他的領導有方,將士用命,消滅了亞述的大軍。他得意忘形,把神推開一邊,讓自己偉大的影子,佔據了神的寶座。一切的問題由此開始。
  基督徒的天路歷程中,有時難忘對埃及的倚賴,有時面臨亞述的壓迫,有時忽來巴比倫的誘惑。希西家錯把巴比倫當作好朋友,以為可以推心置腹,就解除戒備,把所有的財富,武器,都公開展示,沒有保留一點秘密。他不知道後果的嚴重;但神藉先知以賽亞向王宣告將來的噩訊:“日子必到,凡你家裏所有的,並你列祖積蓄到如今的,都要被擄到巴比倫去,不留下一樣。”(賽三九:6-7)誰想到病不死,戰不死,卻在安樂中因驕傲而失敗。一失足成千古恨,可不謹慎!

 

 

以賽亞書注釋─歷史的插曲(39)(作者不詳)

 

08以賽亞書第二部歷史的插曲之四

 

四、希西家的愚昧(第三十九章)

 

    最後簡短地記載了這王的愚昧。他病癒以後,巴比倫王就差使者到耶路撒冷,假裝要來向他道賀。

    他們的動機是不善的;以賽亞去見王的時候,就揭露這個事實,並且因此譴責王。

    希西家因使者來賀而受寵若驚,就把他寶庫裡一切的東西都給他們看,如此一來,許多應該隱藏的機密都暴露在他們眼前了。

    這先知嚴厲地責備他,並預告最後的結局;清楚指出他給他們看的這一切東西,有一天都要被擄到巴比倫,他的子孫要在巴比倫王的宮中作太監。所有這些預言,都要一件一件的應驗。

    希西家以順服和感恩的心回答以賽亞,因他知道雖然如此,但在他剩餘的年日中必有太平和穩固的景況。── 無名氏《以賽亞書注釋》 

 

 

希西家的病患(三十八、九章)(賈玉銘)

 

此兩章乃論希西家因病勢沉重,痛切祈禱,得蒙救治,因病癒而顯其愚昧,將國寶炫示巴比倫公使,以為猶大日後被擄於巴比倫之導線。其病癒之時於第三十八章開首即言,「那時」是指亞述兵圍攻耶路撒冷之日,亦即希西家在位第十四年,系紀元前七百十四年,希西家三十八雖之時,當時希西家尚無子嗣(參王下二十一1),大衛的家系,即有關彌賽亞的應許者將因此而中斷,故中年無子的希西家,一聞以賽亞的兇信,即「王必死」之言,遂面壁而泣禱,樂意聽人祈禱的神,果允如所求,增其壽數十五年,可謂不幸之幸。無奈其既愈之後,顯為無知,致令耶路撒冷,終陷巴比倫人之手,亦為幸中之不幸啦。

 

一、不幸而幸(三十八章)

偶染沉屙,實為人之不幸,但因病患,身靈蒙恩,實為不幸之幸。當希西家遭病時,年僅三十八歲,且中年無子,繼而病故,非人生大不幸嗎?但「人生之失意,每隱有神愛之順利。」所以疾病憂患,未始非人生的幸福,觀希西家的病痛,可為明證(此事亦載與列王紀下二十章)。

1、以疾病而泣禱(1~3節);(1)希西家之重病(1節)。其病甚重,言幾於頻死。(2)以賽亞的宣告(1節)。王之病既不能愈,又無子嗣,國家亦正當多故之秋,所以不論關於王宮禁之事,或朝廷之事,均為緊要,先知則勸王速傳遺命,對於公私諸事,當囑大臣等妥為辦理。(3)病床上的痛禱(2~3節):a、不欲見人。希西家聞言即轉面朝牆,乃以此痛切的禱告,不欲叫人看見。b、泣訴於主。希西家惟將已心中的憂苦,泣訴主前,求主垂眷,於其禱詞之中,亦可明見其如何謹遵神命,或其致病之由,系因背道而來,求主因其善,勿念其過,大施垂佑,以愈其病。

2、因泣禱而安痊(4~8,21~22);(1)先知的宣告。先知對希西家,傳告祂必要病故之言以後即退,方出,王即面牆泣禱,先知尚在院中,即受靈感而複回,向希西家宣告(王下二十4)。言耶和華已見而之眼淚,而病必愈,且加贈壽數十五年,並救此城脫離亞述之手。(2)奇異的兆頭。所許二事不易成就,故王或有疑心,遂任其求一兆頭,以釋其孤疑,即令日晷前進的日影,後退十度。至日影后退一事,顯為奇異的神跡,非人所能為,希西家目睹此預兆,當然必篤信神的作為了。(3)醫愈的妙術。按本處以無花果餅膏貼於患處,醫愈瘡證之言,照列王紀所載,應在第六節以後,。此處所以列與希西家的感恩歌以後,或因作書者,以二十節與二十二節語意相連,故並記於一處。

3、因安痊而吟詩(9~20節);(1)自表憂苦(10~14節)。希西家的詩歌,前後約分二層,一則表明心中的苦痛,一則表明因病癒而有的快樂。其所憂慮者,即一旦死去,固然不得再享餘年,且以國事乏人代理,雖極欲神旨治國,然亦不得再見國家日後的景象了,自不得不悲苦哀歎,「有如燕子呢喃,鴿子哀鳴」。甚至以「仰望主,眼目昏花」。(2)轉憂為樂(15~20節)。希西家以丁此艱厄,不勝憂痛,今以轉憂為樂,苦去甜來,前日之憂苦,莫非今茲之幸福,因為懲治寓於憂患,既得土裡陰府死亡之門,焉得不稱頌主恩,讚美主名,一生一世在耶和華殿中歌詩頌美。蓋以苦難之蕾雖苦,其果卻是香甜,平安的福樂,多為患難的結果,以憂苦之餘生,樂上神之垂眷,凡身受試煉懲治的信徒,莫不深得此中的況味。

 

二、幸而不幸(三十九章)

希西家以不治之症,得慶更生,實人生莫大之幸事,但因痊癒,而不顯愚昧,使猶大以此被擄於巴比倫,則多加壽數十五年,是可喜亦可悲,實為幸中之大不幸也。

1、巴比倫的公使(1節);當時巴比倫或屬亞述國,其國王米羅達巴拉旦,聞西拿基立的大軍,在耶路撒冷被滅,私心竊喜,正欲趁機聯合猶大,脫離亞述的重軛。今聞希西家王病癒,遂遣派公使贈禮致賀,然亦或別有所圖,存心叵測,意欲窺探。從以賽亞詰責之言,可知其顯有此意。但此時猶大方脫亞述的兵禍,自樂聞巴比倫的喜信,公使一到,希西家能不以優禮相待嗎。

2、希西家的愚昧(2節);猶大王得巴比倫的書信與禮物,不但喜形於色,而且矜誇,故一聞公使之美意,遂將所有宮室之珍藏,府庫之寶物,皆一一令公使參觀。獨不想國中之珍寶,決不可炫示外人,以啟其窺見之心,而希西家王竟喜人稱譽,易受諂媚,以所有國寶誇耀於人。日前有兵禍罹病在災時,皆禱求於主,請示于先知,此則不求主,不問人,聽人一時之稱譽,忘卻日後之關係,聰明多謀如希西家,竟因媚語,顯此愚昧,可惜亦可歎。

3、以賽亞的警告(3節);(1)詰問(3~4節)。希西家如此愚昧,先知則前來以嚴厲的話語詰問他。(2)預言(5~7節)。以賽亞言,今日王所誇耀與人者,時日一到,必全數擄到巴比倫,不遺一物,即王本身所生的子嗣,其中亦必有擄到巴比倫,在王宮為宦恃者,此言日後果驗。蓋以巴比倫的公使回國,必將詳情一一彙報,巴比倫王聞耶路撒冷存寶物無算,焉能不貪愛豔羨,頓生日後暴擄耶路撒冷一切寶物的欲望嗎?其最不解者,即希西家王聞先知的警告,絕不悔悟,凡為此有感謝之意,謂先知所傳「神言甚好。」以為我在世之年,能平安無事,於願已足,那管後世,至國家陷於如何危亡困苦地步,則絕不念及,如此自私自利,而無國家思想,殊令人怪異。或有曲為止原者,言希西家為人誠意,樂從主命,此處所言,亦由於順命之心,神既如此命定,我只得安然順受,因主的旨意,無不美善,縱然懲罰責打,仍當敬從無違,故言「所傳耶和華之言甚好」雲。總而言之,希西家遭病得愈,固為不幸之幸,但因病癒,致陷國家於危亡,甚至神的聖殿,亦因此被焚,所有聖器寶物,皆擄至外邦,實為幸而不幸。其如此痛切祈禱,多加壽數,何如順受天命,少活幾年,亦免得千犯重罪,累及國家,倒更好些呢。這事于我們信徒,實在大有教訓,有時間信徒忽然夭亡,不必過於傷掉,因知主的旨意,盡美盡善。有時因信徒痛切的禱告,亦或能改變神的旨意,但不如效法主耶穌的禱告說:「願父的旨意成就」,或更于我們有益。縱然當時順承父命,似乎不合我們的私心,卻究竟神的旨意,更是我們的利益,我們當時雖不明曉,不久神的旨意,就顯明了。

注意于三十八章八節所言日晷後退十度一事,似與科學不符,遂有多人不信為事實,但神的作為,不是人可能測度的。神本有權,令太陽後退,而仍能令天體貞固不搖,但智慧的上帝,亦未嘗不能令日晷稍微移動,其影自然後退,固不必令太陽後退,日晷之影,方能後退啊。此可與約書亞第十章所言日月停留,是一例的,神令當時一日有兩日之久,非必令日月定而不動,曆六個時辰,才能有此顯像。如神令地軸稍轉,使太陽的光線照于伯和倫戰場的斜度適宜,未嘗不能一日有兩日之久,亦未嘗不可有三日四日或半年之久(至北極則半年為晝)。諸如此類之事,雖有似背乎科學,究其實際,並未科學衝突,特解經者因不明神的作為,或有所誤會,何嘗聖經果與科學有衝突呢?

 

 

所托非人(3918) (香港讀經會)

 

祈禱:   神啊,求你以真理的光照耀我,使我的心暢快。

 

希西家在以色列歷史中雖然被視為是一位賢明的猶大國君主,但他也跟很多以色列人一樣,犯了一個常見的毛病,就是不倚靠耶和華神,而倚靠其他勢力。

本章所記述的事件大約發生在主前712年。自從北國以色列於主前722年為亞述所滅後,南國猶大經常受到亞述的威脅。此時,位於亞述以南的巴比倫正漸漸強大起來,他們趁希西家大病初愈(1),便以祝賀他為名,派遣使臣到猶大國,實際上,他們是想尋求機會與猶大國結盟,共同抵抗亞述。希西家以為這是一個對抗亞述的好機會,於是歡喜若狂。他不單盛情款待到訪的使者,更把自己收藏在宮中的金銀財物,以及各樣珍品向使者展示。他這樣做的目的,是要表明自己的實力,從而促使巴比倫願意與猶大結盟。

先知以賽亞是希西家的政治顧問,他的名字有「神是救恩」的意思。他指出希西家的舉措,勢將帶來惡果,並預言希西家所展示的珍品,有一天將成為擄物,被帶到巴比倫。這預言其實暗示了猶大國將被巴比倫所滅。更可悲的,是希西家的眾子必成為亡國奴,任巴比倫魚肉。雖然如今猶大與巴比倫有結盟的機會,但他日兩國卻會成為死敵。希西家聽罷以賽亞的預言後,未有痛悔的表現,反而自我安慰。或許對他來說,國家在其任內仍可安享太平,苟延殘喘,尚算萬幸。

作為一國之君,希西家不能貫徹始終地倚靠神,反而用政治手段拉攏巴比倫,結果種下了禍根,使自己的國家最終被巴比倫所滅。今天,有不少人倚重其他東西多於信靠神,例如他們會耗上一生追名逐利,結果卻為名利苦害,到頭來一貧如洗。作為基督徒,我們並不否定物質的重要性,因為物質亦是神的創造,是由祂所賜予的。但我們不要忘記賜物質的是神,因此我們務要將一切榮耀歸給祂。希西家本可因著神所厚賜的財寶,在巴比倫使者面前歸榮耀給神,可惜他憑著自己的聰明,反倒錯失見證神的良機,失去了神的祝福。願我們謹記,一切好處都不在神以外,我們需要存著感恩的心領受神所賜予的一切,繼而緊握機會,宣揚神的美善,將榮耀歸給神!

 

 

警醒持守(以賽亞書三十九章18) (台北基督之家)

 

以賽亞書三十九章18

試探常常跟著應許成就之後,也常常隱藏在平順之時。當亞述王過世之後,帝國混亂之時,巴比倫王趁機叛變,而猶大國便成為他結盟的國家之一,因此當巴比倫王來探望希西家之時,不只帶來了禮物,更帶來書信(1),當希西家王看完書信之後,做出了不尋常的舉動「展示國家的財力、武力」(2),由此可見書信是邀請他加入這個背叛的聯盟。

當希西家看見書信之時,試探同時臨到他的心中,他有兩條路可選擇,一個是延續前面的信心,繼續倚靠神;或是選擇另一條路,與巴比倫結盟參與背叛,前面的是一條信心的路,後面的是想要靠自己抓取保障的路。

但重要的不只是希西家所做出的決定,更是代表他心裡的轉變,前面謙卑懇求神的眼淚已經不見了(三十七315;三十八3),取而代之的是「驕傲與自滿」(4),當神借著以賽亞告知,當他如此行,國家將會滅亡、後代將會受苦(57),相信聽見如此的信息,如果希西家回轉,國家將不會滅亡,但希西家接下來的反應更是叫人心寒,「國家的滅亡與我何干,只要我自己能享福就好了。」

「謙卑倚靠神」是終其一生我們要去持守學習的,特別是在平順的時刻更容易失去。經歷一次的神跡,並不代表我們已經學會了謙卑倚靠神,我們終其一生要與我們的「老我」爭戰,而唯一戰勝「老我」的方式,就是無時無刻讓聖靈帶領,回應神的提醒(57)。建立「謙卑倚靠神的生命」是緩慢的過程,但拆毀卻只是一個不警醒的抉擇。

「老我」常常在我們生命中蠢動,我們是否常常覺得自己很謙卑呢?已經學會謙卑的功課呢?主耶穌要我們警醒,不只是一時的警醒,而是一生的警醒,而這個「警醒」就是察覺祂的作為,並做出正確的回應,而神常常在我們心中的提醒──就是我們的「驕傲、靠自己。」

回應:

主耶穌,禰知道我們的軟弱,我們常常是越平順,老我越大而不自知,我們需要主禰的光照,不要容許我們的老我在我們生命中作王,讓我們面對老我時,主權完全交給禰,好讓我們能更謙卑倚靠禰,生命能夠像禰,在世人面前見證禰的榮耀,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禱讀:彼得前書五章8

8 務要謹守,警醒。因為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

 

 

以賽亞書第卅九章査讀(謝家樹)

 

先知以賽亞用了一章聖經,專述希西家王的愚昧,導致一百年之後,國家滅亡之因。本章可分為兩大段。第14節是希西家的愚行:第58節是先知的預言和希西家的反應。

壹、第12   希西家王的愚昧。

“那時”,三讀(賽卅八1)的“那時”,對照後可明白,前者希西家病得要死‘後者是希西家病癒後得意忘形,按當時巴比倫尙未脫離亞述王的轄制,巴比倫王巴拉但的兒子米羅達巴拉但,聽說猶大一夜之間殺死了亞述王西拿基立十八萬五千人之多,心中竊喜,可以藉此機會脫離亞述的掌握,因此派逋使者帶了書信和禮物來見希西家,目的想瞭解希西家是如何退敵的,他的疾病是如何得醫治的。另外也想借機彼此聯合對抗亞述。

如果希西家能不忘記一切都是神的恩典,把神的大能作為和感恩的心,向巴比倫使者作見證,則猶太歷史將大為改寫,然而希西家得意忘形,意然向巴比倫使者炫燔自己的財富,出示 國家的珍藏,可謂愚蠹至極。(羅一2122因為他們唯然知道神,卻不當神榮耀祂,也不感謝祂,他們的思念變為虛妄,無知的心就昏暗了,自稱為聦明反成了愚拙。

希西家向巴比倫使者所炫示的是私人家中和全國所有的財寶,沒有一樣不給他們看的。,

一、國家寶庫裡的珍寶。

1、金子——表徵把神的榮耀放在倉庫裡。

2、銀子——鍛煉不被人知。

3、香料——內在的見證不顯露。

4、貴重的膏油——聖靈的恩賜無作用。

二、武庫裡的一切軍器——自己的全部力量。

貳、第34   先知以賽亞與希西家的對話。

先知以賽亞聽聞希西家的愚行,前來見希西家王,問他:

、這些人說什麼?——不先問:你對他們說了什麼?

二、他們從那裡來?——使者來處大有關係。——三(創第十八章)亞伯拉罕接待天使”

希西家的回答:——並沒有說使者的話。「他們從遠方的巴比倫來見我」——巴比倫意為“混亂”,是從別的遠處帶來 的混亂臨到我。

先知以賽亞再問:「他們在你家裹看見了什麼?」

希西家答:「凡我家中所有的,他們都看見了,我財寶中沒有一樣不給他們看的。」——當混亂臨到我時,我就把我所有最寶貴的東西,全部暴露在他們面前。當撒但的試探臨到時,忘記倚靠神,而擅自歧耀自己和國家的珍藏,其後果就可想而知了。

三、第57     先知以賽亞的預言。

於是先知以賽布萬軍之耶和華的警告:

1、日子必到——現在你做的必有後果。

2、凡你家裡所有的——無論物質的靈魂的。

3、並你列祖積蓄到如今的——所有累積的產業。

4,都要被擄到巴比倫去——全被撤但擄去。

5、不留下一樣——走入死亡之路。

然後:——你這一家。

1、從你本身所生的眾子——禍延子孫(亞當所帶下的生命)。

2、其中必有被擄走——因罪惡而受制於撤但。

3、在巴比倫王宮裹當太監的——為撒但効力服役。

肆、第8       希西家的反應。

希西家的心已被撤但擄去,他對自己的行為,不但毫無警覺侮悟,也不為國家前途及後世子孫著想,反而橫下心來,站謝乍出反應,他回答以賽亞說:

1、你所說耶和華的話甚好一一不是順命,其意“這樣也罷!語氣已離開信仰耶和華。

2、因為在我的年日中,必有太平和穩固的景況一一意謂後世子孫遭災致禍,我已看不見,只要在我有生之年,能享太平就好。

附注:

以賽亞書至此,前半部已作了結束,他針“太平”(平 安)作出了啟示,但是在後半部(第四十至第六十六章中)我們可讀到,這二十七章中,每九章為一段,每段都是以,“惡人必不得平安”作為總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