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以賽亞書第四十章短篇信息

 

目錄:

以賽亞書箋記(四十章)(于中旻)

救恩的佳音(四十章)(賈玉銘)

安慰(賽四十1~10) (唐佑之)

傳好消息的人(賽四十1~11)(呂玉美)

你們要安慰(賽四十1~2)(佚名)

安慰與榮耀(賽四十1~11)(佚名)

告別困倦疲乏(賽四28~31)(林文良)

得蒙拯救的應許(40111) (香港讀經會)

神的超然與臨在(401231) (香港讀經會)

抬高眼光(賽四十章111) (台北基督之家)

真認識神(以賽亞書四十章1231) (台北基督之家)

以賽亞書第四十章査讀(謝家樹)

 

 

以賽亞書箋記(四十章)(于中旻)


  等候耶和華

  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賽四○:31

  人喜歡自己奔跑。不過,有時加倍的奔跑,卻是減少的效果,甚至會陷入泥沼,走入絕境。
  神不喜悅馬的力大,人的腿快;祂要人等候祂,不要自己任意妄行,跑在神的旨意以外。
  等候必須相信神的存在,認識神,對神有盼望。
  為甚麼我們等候?是因為有預期,有等候的對象。因此,認識神的人,才可以等候祂,不管外面的環境怎樣,不問風浪怎樣大,總把盼望的錨,繫在神的至聖所。(來六:19
  等候是由於愛神,從心裏願意遵行祂的旨意。那等候神的人,不是虛耗時日,而是預備自己,以神的話省察自己,行在祂的旨意當中。(賽二六:8
  不過,如果人只是看自己,難免會灰心失望,最好也只是生自憐的心,這絕不是神所要的。神要我們不只低下頭來,而是舉目仰望祂,知道祂是怎樣的神,是多麼偉大的一位。當我們注視祂,就產生盼望,就認識自己的微小。你疲倦嗎?想想看,我們的神創造萬有,用祂權能的命令托住萬有,有甚麼重擔放不下的?你眇小的頭腦想破,也想不通的,祂卻是全智的主,祂的智慧無法測度。這樣,重大和測不透的事,也就不敢隨從己意去亂行了,知道自己沒有能力,沒有智慧,自然的結果,是倚靠祂,安靜下來,等候祂的指示。

  永在的神耶和華,創造地極的主,
  並不疲乏,也不困倦,祂的智慧無法測度…
  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
  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
  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
  (賽四○:28,31

  看看天空的雄鷹!Eagle不僅是碩大的猛禽,它的飛翔簡直是美妙的藝術。它振翅撲擊,然後靜止下來,讓身子在空中向上滑升,幾乎像飛向太陽。它對配偶終生專一,喜歡營巢在高處,目光銳利,善辨方向,並具有持久飛翔的能力。
  多少時候,我們不懂得等候安靜,只會努力掙扎,反覆撲擊,以為是盡力愛主,事奉主,卻是勞而無功,連接的失敗。求主使我們學習等候的功課,從新得力,像雄鷹一樣,超越世界,居高視遠,作得勝的基督徒。

 

 

救恩的佳音(四十章)(賈玉銘)

 

自四十章以後,所論與前三十九章顯有不同,因以前所論,乃向著耶路撒冷被擄而言,此乃向著耶路撒冷被擄而言。以上多論神的審判,此則多論神的救恩;以上多有咒詛的話,以後多有祝福的話;以上多有責斥之語,以後多有安慰之言。其中所論,多是關乎季度的救恩與應許,可以預備選民的心,在患難憂苦當中,不至失望灰心,因為所論種種的訓慰與救濟,足可以令選民與陰雨彌漫的時候,看見天上的恩光;亦可以將巴比倫河邊所流的眼淚拭淨,並可以將他們因負重軛而有的傷心醫好。以此乃舊約的福音書,亦可為舊約時代的新約,而且與本段開首即聞曠野的聲音,正是新約開首所聽見的(參太三),與本段之末所論的新世界,亦正如新約啟示錄卷末所論的新天地(六十六22;啟二十一1~2)。以舊約教會正可表明新約教會,凡書中所論,關乎猶太的應許與預言等事,亦多應驗於異邦教會在於基督所得的救恩。所以先知以賽亞當日對猶太會眾所發的言,亦正是對歷代教會說的,我們可不靜耳以聆此救恩的新信息嗎。

 

一、救恩的呼聲(1~11節)

自一至十一節可為本段的序言,即論報告救恩的聲音,是實足快活人心的。按本處所論有四種佳音。

1、恩惠的聲音(1~2節);解聖經者,每以此恩惠的聲音,適與三十五章末4節相連,因三十五章末節,應為第一段,即對於列國預言之結語,而三十六至三十九章,乃插入之史乘。故本段開首所言,恩惠的聲音,正可接續一段之末所言錫安的樂歌:「憂愁歎息盡歸無有」的話。按本處所言恩惠的聲音:(1)即安慰的聲音。且是一而再的說:「安慰——安慰我民。」乃以百姓素常不受安慰,故重複懇切的說,安慰安慰我民。a、言我民。即屬神的百姓。b、言安慰我民。即應得安慰的百姓。c、你們要安慰我民。是傳道人的本分即安慰神民。d、神說你們要安慰我民。是傳道人盡此本分,由於神的命令。(2)即宣告的聲音。a、應宣告患難之日已過。b、患難已過系因罪孽已赦。c、罪孽已赦因刑法已受盡。

2、預言的聲音(3~5節);本段乃預言施洗的約翰,如何為耶穌預備道路(太三3;路三4~6)。(1)末預備以前的景況。a、如曠野。b、像沙漠。c、太彎曲。、多崎嶇。(2)言預備的工夫。此預備工夫,即實行悔改,一切窪地使之升高,一切山崗使之降卑,彎曲者必直,崎嶇者使平,凡一切高高低低盡改平坦,此即所謂預備工夫,乃喻言人心靈中之改化。後施洗約翰出,果然唱言革命,特於猶太曠野,為主預備道路。

3、信心的聲音(6~8節);(1)世人的虛浮。a、世人的不足畏。當時選民雖有仇敵,但世人如草,迅速衰枯,實不足畏懼。b、世人的不可靠。世人的榮耀權柄,皆如轉瞬即枯的花草,實是靠不住的。c、世人的不能立於神前。世人即如花草,迨「耶和華的氣,吹在其上。」必要隨風而靡,人力斷難抵抗。(2)神言的永存。世人的榮耀真如花草,末幾即枯乾凋殘,惟有神的言是永存的,神言即堅定不廢:a、是可信的。不同世人只風行草芥,是最無定的。b、是可靠的。神刀言永不落空,凡他所應許的必要成就。c、是可樂的。世人的榮耀,皆如花草得之不足喜,失之無須憂,惟有神的語言應許,乃最為寶貴,是十分可樂的。

4、傳道的聲音(9~11節);上文既有呼聲,言人的榮耀不足觀,本段則大聲傳報佳音說,當看耶和華「你們的神。」(1)如何宣傳?a、當登高遠呼。既登高山可以聲音選播,易於號召萬人,歸來歸來。b、極力宣揚。言「須極力揚聲——揚聲勿懼,招呼猶大城邑,觀看他們的神。」(2)所傳何事?a、傳耶和華為主。一則為大能的主,二者為展開有權柄膀臂的主,三則為他們施行賞罰的主。b、傳主為善牧。一則牧羊他的羊(約十9~10),二則懷抱他的羊(林後十二9;約十28),三則引導他的羊(約十4)。似此傳道的呼聲,固能安慰以色列的餘民,使他們依靠全能的主,並慈愛的牧者,卻更是指著福音時代,基督對於選民的職務與關係說的。

 

二、救濟的能力(12~31節)

上段既言有救恩的佳音,此佳音果能成為事實嗎?以色列的主,果有何能力成全並施行此救恩呢?

1、言主有自有之能力(12~17節)。(1)全能(12節)。不論大地山河,高下淺深皆有限制,神自能秉其均衡,定其分量,在神以外,更有誰具此大能呢?試觀宇宙間神對於萬事萬物之支配,之措施,之綱維調度,不能不讚歎主之全能無量。(2)全智(13~14節)。主之知皆是自知,是本知,不待推測,考求,經驗,訓導,而自具全智,故凡所作為,莫不讚美而盡善。(3)無量(15~17節)。神創造諸天,其大不可思議,其視地球不如彈丸,況視地上之列國,宜乎如桶中之滴水,衡上之微塵,至於黎巴嫩山林,地上百獸,則更不足論了。

2、言主無上之能力(18~26節);(1)人物不足比擬(18~20節)a、人不能比。b、人造者更不能比。富者築像以金,貧者刻像以木,皆不足以稱算。(2)萬有為其宰治(21~26節)a、自原始立地根基。b、在諸天主治萬有。吾人仰觀宇宙之大,萬象羅列,皆井然有序,有序不紊,俯察品類之盛,庶物紛紜,其生死榮枯,悉寓至理,此一切莫非由於主之匠心,主之美意,此至大至高巍巍蕩蕩的上帝,其權能、其榮尊,有誰堪與相比呢?

3、言主庇佑之能力(27~31節);(1)有莫測之智(27節)。(2)有無窮之力(28節)。(3)有不盡之恩(29~31節)。主既有莫測之智,就足以盡知我們的軟弱與缺乏,又有無窮之力,是足可以拯救我們的困苦和艱難,更有不盡之恩,則不但是能,而且是肯補我們的缺少,增我們的精力。凡一切「仰望主的,必增新齊力,如鷹脫毛重生,奔跑不困倦,行走不疲乏。」因為有大能大力的主,是蔭庇他們,並賜他們力量的,總言神自己有力量,且是依靠他的人的力量。

如此說來,自曠野既有種種恩惠的聲音傳來,我民全知全能大恩大愛的主,又足可以施行此救濟,成全此恩功,此等信息,真是福音喜信,是何等的佳美呢。

注意二十一節所言「立地的根基」一言。科學家每以此聖經中之一誤點,因地球虛懸,旋轉於天空,如何能為地立根基呢?殊不知言「立地的根基」其義乃是上的意思,為此說者也是斷章取義,何不看下文二十二節亦名言地為圓球呢?按科學,必球形者方有圓光環,此處既謂耶和華神坐於地球大圈之上,即是明說地為球形,如果對於聖經懷疑者,不尋章摘句的品評,也就布至誤解了。

講經要題

「從新得力」(三十一節)

1、受新力的來源;(1)賜(29節);新力由神賜而來,比神為力源。(2)加(29節次句);新力由做工而來,越用越加。(3)得(31節);新力由改化為新心性而得。

2、有新力的必須;(1)做新事工。(2)行新路程。

3、具新力的景狀;(1)能高飛。(2)能前行。

此外六至八節又十一節等皆為佳題。

 

 

{\Section:TopicID=153}安慰(經文:四十1-10(唐佑之)

 

  在港九培靈研經會60週年的盛會中,我們大家都存凓感謝和快樂的心。剛才詩班所唱詩歌,我們深切地回應,因為裏面有敬拜、歌頌、感謝;更有祈求,我們祈求的是:仰望聖靈的能力在我們每人身上發生奇妙的能力。我們竭力呼喊;求主復興我們!願主恩待!讓我們在主前真正蒙福,且蒙福更深,相信主必賜福如同已往的60年一樣。在這60年當中,我們民族歷經了最大而危險的憂患時代;神恩待我們,以祂的真理向我們施恩。主耶穌說:「父啊!我真是願意脫離這個時代。」主所處的時代也是個憂患時代;但主說:「我來乃是為這時代而生。」感謝主!我們處身時代憂患的環境中,神不但賜福給我們,還要我們把這福份帶出去,成就福音的使命。

  本書四十:1-11可說是頌讚大合唱的序曲,從中我們聽到四種聲音,1-2節恩惠的聲音,3-5節真理的聲音,6-8節應許的聲音,9-11節見證的聲音。主若幫助我們,我們必能聽見這些聲音;聖靈向我們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

  基督徒生活,最重要的藝術是靈性的藝術,我們須用受教育者的耳朵來聽;神說:「你們要安慰我的百姓,要對耶路撒冷說安慰的話,又向他宣告,他爭戰的日子已滿了,他的罪孽赦免了,他為自己的一切罪,從耶和華手中加倍受罰。」安慰是福音的內容,是福音使者的經驗,是福音使命應有的態度。我們在這憂患時代最需要的是神的安慰,我們負凓福音的使命務將安慰帶給人。安慰這字在舊約用的很奇妙;原意是喘氣,嘆息,包含憂傷和說不出的心意和情緒。創世記第六章,耶和華看見人犯罪,心裏難過,後悔造人。

  我們的主我們的神是受苦的神,當教會受苦時;神為我們,為教會,為世人焦急;我們能否體會祂迫切的心賜?「你們的神說,你們要安慰安慰我的百姓。」強烈加重語氣,表明神對我們有無限的心意。「你們」是多數式,因為神覺得祂所愛的人實在太親密;在希伯來原文是「愛的親熱。」偉大的神為我們憂傷,所以安慰我們;祂知道世上有很多憂患,祂賜給我們安慰的福音。「你們的神」「我們的百姓」何等密切的關係!聖經中每逢題及「我的百姓」都帶凓熱烈之感;但是神的百姓實在太令神失望。何西阿書載:「羅阿米不是我們的百姓。」(何9)神十分失望,神揀選以色列民,並非因為他們是優秀的民族,非因他們有優秀的文化;神乃是揀選世上最軟弱之民,藉以顯明祂的能力。照樣,神揀選我們作祂的兒女,非因我們比別人好;乃是要在這些軟弱的人身上顯示出祂的大能力。我們多麼需要神的憐憫!可惜神的百姓失敗了,沒有把福音帶出去,沒有福音的見證;雖是神的兒女;但神要審判,這是歷史的見證,神不僅叫我們蒙受祂的恩惠,神也要我們把福音帶出去;若無福音的見證,審判就要臨到我們身上;因為審判要從神的家起首,教會要受審判,因神是公義的神;但是神不捨得,所以為此憂傷;祂對耶路撒冷說安慰的話,耶路撒冷是大軍的京城,是神的居所,是聖潔的所在;或說耶路撒冷是我們的教會,神針對教會說安慰的話,這裏的安慰有所不同;對錫安的安慰帶凓傷感;而此處安慰的意思是「摸到我們的心」言者並非空洞的理論,非理想;乃是祂的話能夠摸到我們每個人的心;因為祂願意向我們說話,聖靈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

  關於「安慰的話」有很多不同的翻譯,有譯為溫和的話、恩慈的話、撫慰的話、誠心順服的話、鼓勵的話。神要向我們說話,我們聽見了沒有?求主幫助!我們要聽,像個受教者。聽,不是隨便聽,要細心、專心、誠心、全心、全信地聽;聽而接受,聽而信;信道是從聽道來的;聽而信從祂、倚靠祂。今日教會一般基督徒中,以為信心就是信靠。如果我們信靠神,是好的;但有時我們連倚靠神的心都沒有。信心不單是信靠,且是信從。我們多麼需要神憐憫!「要對耶路撒冷說安慰的話,又向祂宣告」意即不單說而且成就,這是希伯來原文的含意。「草必枯乾,花必凋殘,惟有我們神的話,必永遠立定。」(8)神的話多麼寶貝!

  「宣告說,他爭戰的日子已滿了。」爭戰意即服役,苦役。人生如服苦役!約伯記題及人生的虛空。然而日子滿了,神的恩典臨到我們了,教會的復興就在眼前;但是,我們到底有此認識嗎?有否為此而努力?「他的罪孽赦免了」神應許我們救贖之恩,饒恕了我們的罪孽。「他為自己的一切罪,從耶和華手中加倍受罰。」難道神這麼殘忍嗎?所謂加倍就是「雙重」一方面是我們內裏的感受,另方面是我們外面的見證;當我們的罪得赦免,裏面有此經驗而表達出來,此乃福音的使命。願神恩待,向我們施恩!

  以色列人雖是神的子民,但是審判從神的家起首;他們被擄到外邦,但這日子已經過去;人失敗,神沒有失敗;人軟弱以致沒見證的能力;但深信主能復興我們,赦免我們,除掉我們的痛苦;當我們得此經驗,然後把此經驗帶出去,這就是福音的內容,也是福音的使命。

  以色列人第一次曾經從埃及為奴之地出來。第二次出埃及,不一定是從埃及國出來,而是重新從罪之奴隸中出來,從撒但權勢下出來。今日我們教會需要第二次出埃及的經驗,第一次出埃及乃從罪惡之中出來;但曾幾何時我們冷淡軟弱!我們的禱告是「我們需要復興,需要第二次出埃及的經驗。」求主幫助我們認識在此憂患時代,必須將福音使命帶出去;還有一點點的時候,那要求的就來,並不遲延。保羅說:「若有人不愛主,這人是可咒可詛的。」主必要來,這是我們的心願!我們曾經失敗,軟弱,沒有討神的喜悅;但從今開始,我們務要重新振作。求主復興我們!求主安慰的靈安慰我們,差遣我們;叫我們將安慰的福音帶出去,讓許多人蒙受主的恩典。

  主幫助我們每個人,每一家庭,每一教會。這是我們的禱告。── 唐佑之《時代憂患與福音使命──以賽亞書四十至五十章研讀》

 

傳好消息的人(賽四十1~11)(呂玉美)

 

  上一週是今年聖誕的第一個待降節,我們已經進入聖誕的節期。今天的主日也就是第二個待降節,在今年的待降節期裡,我們是否曾經想要如何過呢?或者說我們是又如何看待待降節呢?

 

  過去的我,並不是很清楚待降節的意義,教會也沒有特別提起待降節,只知道每年的11月開始一直到聖誕節的這段期間,教會大大小小的人都在忙著預備聖誕節的系列列活動,就像我們現在這樣。直等到1225日那一天的到來,大家好像等到了一個很重要的日子。我想,過去雖然不會很特別提起待降節,但感謝神,透過今天的經文,讓我們有機會重新思考以及整理聖誕節前夕的待降節該是如何呢?成為現代基督徒的我們當要如何回應主耶穌基督降生的意義呢?

 

  今天經文的歷史背景是以色列人已被擄到巴比倫的時期,可想像的是這群百姓是活在被奴役且失去自由的生活當中。這一群以色列人在巴比倫奴役的生活中,他們渴望著自由、渴望著有一天有人會來拯救他們。在異鄉生活的這群以色列人,遙望故鄉時那種歡樂又幸福的日子,可想像他們心中的悲慟啊!

 

神呼召了安慰者

  當這群被擄到巴比倫的以色列人,失去盼望、在痛苦的當中;以色列人的神看見了他們的苦,也聽見了他們哀號呼求的聲音。神並非耳聾也並非眼瞎,更不是一個鐵石心腸的神。神將他們的受苦看在眼裡,放在心上。只是,這些以色列人真的需要一段時間,需要思考他們受苦的原因啊!就如經文的第2節所說的:「他們的苦難已經夠了」。意思是;祂們所受的懲罰足夠了,而神已經饒恕他們了。於是,神呼召了以賽亞要成為他們的安慰者。以賽亞要向他們說慈愛的話,要向他們宣告拯救的信息。雖然,這些以色列人是因著悖逆神而受到這般的懲罰。但是,神要以賽亞先知向他的百姓們宣告;祂是有慈愛、有憐憫的神。以色列百姓要在這樣的苦難中,再次感受到神的拯救與憐憫。神在重要的時刻呼召了先知,在這失去盼望、陷在痛苦的當中,神要親自給他們安慰。

 

  親愛的弟兄姊妹,我們是否也願意像以賽亞先知一樣,在這時代中成為一個被神呼召要成為一位安慰者?而在我們的生活週遭中,需要我們安慰的人在那裡呢?需要我們報好消息的人在那裡呢?在這特別的日子裡,我們可否願意走出教會進入人群中,且主動的尋找那些渴望被安慰的人。

 

報好消息

  過去有好幾次的聖誕節前夕,感謝神給我們有機會到醫院服事人,這是一個既有意義又覺得是學習的服事。去年的12月的第一週開始,又有機會出去發放福音單張。我和教會的青少年騎單車到各個鄰近的社區和部落,挨家挨戶的把耕心週刊送到他們的手中,並且告訴人們聖誕節的來臨,歡迎大家到教會一起享受神的祝福。這樣的服事,對年青人來說是一個新鮮又俱挑戰性的服事;面對陌生的面孔,我們如何展現主耶穌基督降生好消息的那種自信又快樂的心情呢?我們若是明白主耶穌基督的降生是一大好消息,我們怎能不向陌生人傳呢?過去我們部落傳統的報佳音只是報給自己教會的信徒,外面的人永遠沒有機會知道聖誕節是什麼樣的日子,只知道一群上教會的人在唱聖歌和舉辦晚會。

 

  回頭看看今天的經文中的以賽亞先知,他面對那些已經忘記神的以色列人,他仍勇敢的向他們傳佈神要傳給他們的信息。在這當中,以賽亞先知要面對的不是信仰虔誠的以色列人,而是早已離棄神多年;甚至是不認識神的人。但是,以賽亞卻要他們在失去盼望的當中相信神的拯救。第3-4節中提到了曠野與沙漠,喻表著以色列百姓將要在不好走的曠野中、乾旱的沙漠中看見神的神蹟與奇妙的帶領。在這當中,先知以賽亞要以色列人深信神的信實與偉大,就像過去以色列人所經驗到的救贖之路一般。

 

  身為基督徒的我們就當要帶著信心與勇敢,向人宣告神的慈愛與憐憫。讓更多人明白,神差祂的獨子來到世上,是為世上所有的人而來。

  記得,第一年我帶著年青人出去發福音單張時,大家都儘可能的躲在我身後,要不就是藉故要推著我女兒的輪椅等等。但到了第二年,大家似乎可以跨出自己的界限,甚至回到教會以後,大家搶著分享服事的寶貴經驗。

 

蒙召的信心

  當神指示以賽亞去報好消息時,卻引起了以賽亞先知的疑問說:「報什麼好消息呢?」聽到這裡,我們似乎可以感受到先知以賽亞猶豫起來了。他為何猶豫呢?因為,他早預見了以色列民將要受到的苦難和來自神的懲罰。而這樣的苦難和懲罰是非常的嚴厲又難以讓人承受,使得以賽亞連自己無法說服自己,在這樣的景象中,誰會相信那將要來的祝福呢?以賽亞要如何要向那正受痛苦的人宣告神仍是愛他們的呢?以賽亞先知又些的怯步了。

 

  説到這裡,也許我們也會說:像現在如此豐裕的時代中,誰還會期待聖誕節所帶來的祝福、誰還需要福音呢?表面上,現代的人似乎都滿足了,物質生活條件樣樣都好,但心裡呢?是否會因此感到滿足呢?不,現代人的心裡其實遠比過去缺乏時代來的更空虛。科技和物質若是真能帶給人心靈平安的話,我們的社會就不會發生那麼多的不幸事件,不是嗎?所以,每個人都需要神、每個人都需要在這個物質主義的社會中被釋放出來,得著心靈真正的平安。

 

  親愛的弟兄姊妹,期待我們在神面立下美好的志願,給自己一個機會,成為一個傳好消息的人。

 

 

你們要安慰(賽四十1~2)(佚名)

  你們的神說:"你們要安慰、安慰我的百姓。要對耶路撒冷說安慰的話,又向她宣告說:'她征戰的日子已經滿了,她的罪孽赦免了;她為自己的一切罪,從耶和華手中加倍受罰。'

  --以賽亞書四十12

這些話吹響了福音的銀號角,聽到這歡樂角聲的人有福了。它們就象天使在伯利恒說過的話:"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路二10)。這是牧人的聲音,是祂的羊群熟悉熱愛的。
  1. 信徒為他們所有的罪加倍受罰。
  "她為自己一切的罪,從耶和華手中加倍受罰"(第2句)。罪人為罪受罰,主要有兩種方法。
  (1)在他們自己身上--他們的身體靈魂要永遠受罰。
  這是所有未悔改,終究要滅亡之人承擔罪的方式。"這些人要往永刑裡去"(太廿五46);"你們這被咒詛之人,離開我,進入那為魔鬼和牠的使者所預備的永火裡去"(太廿五41)。他們將無能承擔他們要受的刑罰:"我的刑罰太重,過於我所能當的"(創四13);"因為他們忿怒的大日到了,誰能站得住呢?"(啟六17)他們要互相問:"我們中間誰能與吞滅的火同住?我們中間誰能與永火同住呢?"(賽卅三14)神將說:"到了我懲罰你的日子,你的心還能忍受麼?你的手還能有力麼?"(結廿二14
  這不是我們經文所說的方式,它不僅不是安慰的信息,反倒是禍音。不是"安慰,安慰,安慰,"而是"有禍了,有禍了,有禍了。"神真的著手懲罰罪人的那一天,是不會有安慰的。罪人的心將沉落到無底的深淵中。
  其次,罪人根本擔當不起加倍的處罰。一個可憐的罪人不信基督就死了,就要為他犯過的罪承受應得的懲罰,而且永遠承受不盡!他一生對抗一位無限的神,按理來說,他受的懲罰也該是無限的。他挨的鞭打必須永無止境,噬咬的蟲子必須永遠不死,燃燒的火必須永遠不滅。即使這樣,他也永遠不能滿足神的公義。神永遠不會說:夠了。祂永遠不會往地獄的火上潑水,也不會降一滴雨給在那裡受苦的那些焦幹的舌頭。他們要從神手裡受的刑罰,哪止加倍,簡直就會永無止境。
  親愛的朋友,我們現在說說還輕鬆,你們許多人不久就可能去親嘗其味了。
  (2)在基督裡--祂作我們的中保。
  根據公義的要求,罪人可以在中保基督裡承擔他們的罪。
  首先,這是基督來到世上的使命。祂從亙古以來就作此計畫,並為這一目的成為人的樣式。"祂被掛在木頭上,親身擔當了我們的罪"(彼前二23)。如果罪人靠另外一人,而不是他們自己擔當罪,算不得一種公義的處置方法的話,基督就永遠沒有必要執行這一使命。這正是此處所說的方式。
  其次,基督所有的痛苦都是在父手裡受的。"耶和華卻定意將祂壓傷,使祂受痛苦。耶和華使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祂身上"(賽五十三610)。我們通常會對那些把基督釘上十字架,殺害祂的罪惡之手怒目而視;但我們不要忘了:若不是神的計畫和預知,若不是從上而來的准許,他們根本不可能有任何力量來與祂作對。越過責駡的祭司和雙手粘滿鮮血的羅馬士兵,我們要明白是神的手使耶穌的靈魂成為贖罪的祭物。
  這就顯明了基督是父神所差派的救主。覺醒的靈魂懼怕神報復的手,卻不知在基督裡有一處避難所。勿需害怕,基督會保護你;因為在父神與神子之間有協議,基督要為罪人受這些苦,進入祂的榮耀。基督已經完成了父交給祂的使命。
  第三,當罪人在基督裡避難時,律法還是要按例懲治罪,但已不是在他們的靈魂上,而是在基督身上。他們所有的罪,不論是多是少,都算成是祂的,祂為他們加倍付了代價,父神也接受了。基督必須加倍承擔我們的罪,這怎麼算公正呢?
  按祂的完美和榮耀,祂根本不需要為我們的罪加倍受罰,而受盡苦難。因祂本身無限的尊榮,基督在世所受的苦難,在神的眼裡,加倍抵償了罪人該受的永無盡頭的苦難。神喜悅祂的義,因祂彰顯律法,尊崇律法。在基督的死中,天使見識了神的聖潔,比整個人類永遠滅亡更加有效。
  那麼,覺醒的罪人哪,來吧,到耶穌基督這裡來。在這裡你可以找到避難所,逃離你的罪所引起的震怒。事實上,你的罪是無限的,而神的震怒不可忍受。但在基督裡你是安全的。祂就是為這個目的而來。你無需害怕,祂會接受你,祂的胸懷和膀臂都向你敞開,祂的父歡迎你來。不管你的罪是多是少,你將發現它們在基督裡都已經得到償付,基督為它們受苦受難。這樣神得了榮耀,你得了平安。
  2.因此,所有信徒都在福祉中。
  (1)他們的罪被赦免了。
  一個在基督裡的靈魂,不管他犯了多少罪,都被赦免了。耶路撒冷罪惡累累,她的居民對抗愛,對抗光明。神派遣了眾先知去那裡,但這些先知不是被石頭砸死,就是用其他辦法被殺害。神的愛子降臨到他們中間,他們把祂趕出葡萄園,殺害了   祂。他們實在是罪惡滔天。然而,只要他們把自己向基督擺上,神就說:"她的罪孽赦免了。"
注意,首先,這是一個現在時的赦免。神沒有說:"她的罪孽將要赦免,"而是說:"她的罪孽赦免了。"一個負罪的,沉重的靈魂一旦接受主,天國裡就傳來這樣甜美的聲音:"她的罪孽赦免了。""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穌裡的就不定罪了"(羅八1)。福音所給我們的,不是將來的、或不確定的赦免,而是現在的、確鑿無疑的寬恕,就在此刻,是給所有相信耶穌的人。你在相信的那一刹那就完全得了赦免,而且直到永遠。快點啊!快從基督那裡接受寬恕。但願你知道今天就是你歸順的日子。
  其次,這是一個聖潔的赦免。你的罪被赦免了,因為有人為你的罪而死。這個赦免的辦法實在殘酷。"但在禰有赦罪之恩, 要叫人敬畏禰"(詩一三零4)。這樣的寬恕使你發抖,徹頭徹尾恨惡罪。不然,難道你愛那些把祂釘在樹上,使祂高貴的頭垂下的人嗎?難道你還能犯罪,把長矛再一次刺入耶穌的肋旁?有些人說:我太壞了。可是,你會比耶路撒冷更壞嗎?如果你丟一塊小石頭進大海,它會沉落不見。你們那些在基督裡避難的人也是如此:"(神)將我們的一切罪投於深海"(彌七19)。
  (2)他們征戰的日子已經滿了。
  第一,他們與律法的仗已經打完了。一個覺醒的靈魂要與神的律法打一場驚心動魄的戰役。神的律法在他的良心裡,象一支冒火閃光的利劍,命令他的心和生活都順服它,罪人努力順從它,試圖按它的要求生活,但一切都是白費勁兒。律法揮舞利劍,要殺他,將咒詛刺向他。這是每一個覺醒的人心中的大戰役。但當罪人跑到基督耶穌裡時,他征戰的日子就結束了。"耶和華的名是堅固台;義人奔入,便得安穩"(箴十八10)。在基督耶穌那裡,律法的要求已經得到滿足了,因為"祂生在律法以下"(加四4),為我們受了咒詛。那只閃光的劍刺在耶穌的肋旁。哎,你知道這場戰役的結束意味著什麼嗎?
  第二,他們與魔鬼的仗已經打完了。"我們並不是與屬血氣的爭戰"(弗六12),覺醒的靈魂常與撒旦打得轟轟烈烈。撒旦用兩個辦法攻擊他:首先,牠煽動他敗壞的情欲,使之在他心裡可怕地燃燒;其次,牠控告他,牠是眾弟兄的控告者。牠在他的良心裡控告他,試圖把他從基督身邊引開,拖到絕望當中,放棄救恩的希望。牠對他說:"你這個骯髒的罪人,哪裡配得上一位聖潔的救主!看看你心裡咆哮的是怎樣的情欲吧。你永遠也不可能得救。"啊!但可憐的罪人跑到基督裡,就在那裡找到了安息--他的仗已經打完了:羔羊的血響亮地駁斥了撒旦所有的控告。
  第三,他們與罪的仗已經打完了。覺醒的靈魂與他的敗壞要打一場死去活來的仗。他的心裡充滿咆哮的情欲,把他推來搡去,要把他撕成碎塊兒。但他來到基督這裡,這場仗就打完了。當然,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戰鬥還沒完全過去,而是剛開始,但他足以勝券在握。神現在在他這一邊,祂比世上所有敵人加在一起的力量還大。"主是幫助我的,我必不懼怕。人能把我怎麼樣呢?"(來十三6
  神的靈現在在他裡面,而且要永遠與他同在。聖靈現在作他的主,基督為他作戰,在戰鬥中遮住他的頭,把他扛在肩上。他可以肯定自己已經得勝,已在榮耀中。神對他說:"你這蟲雅各和你們以色列人,不要害怕,因為我救贖了你,我曾提你的名召你,你是屬我的。我總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賽四十一14;四十三3;申卅一6--祂是說:"我總不撇下你。"這句話會帶他穿越試探的最黑暗時刻,患難和迫害時水深火熱的極處,直到死亡;然後穿過死亡和墳墓,進入永恆。
  3.就處境而言,信徒應該得安慰。
  (1)神要求他們這樣。有些人說,快樂是一件危險的事,他們怕樂極生悲。他們說,寧肯苦,寧肯累,也不要有太多精神上的快樂。神是怎麼說來著:"你們要安慰,要安慰。"只要你快樂是從基督的十字架上流出的,就不會"太多""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腓四4)當基督真正在一個靈魂裡駐留時,他會象晴朗無雲的早晨。如果基督來到這個世界真是要尋找拯救那些失喪的人,如果你認識到祂的自由與珍貴,那麼,除了喜樂和安慰,你還能做什麼呢?"你們雖然沒有見過祂,卻是愛祂;如今雖不得看見,卻因信祂就有說不出來,滿有榮光的大喜樂"(彼前一8)。但願賜希望的神在你相信祂時往你的杯裡注滿喜樂和平安。
  (2)要查驗你的安慰是從何而來。真正福音的安慰是從基督的十字架上,從憂患之子身上流淌出來。假冒為善者的安慰則來自他們自己,他們從自己身上找安慰。他們盯著自己生活中的變化,發現不少進步,就大感欣慰。或者他們會看得深入一些--看他們所關心的,他們對罪的懊悔,他們的認罪,他們追求基督的努力;或者看他們的靈修--他們對祈禱的喜愛,他們流露出來的感情,說出來的話,或是湧上心頭的《聖經》經文;或者看他們的朋友、牧師是怎麼想他們的,從中得到安慰。所有這些都是謊言的避難所,是假基督,必須趕走,否則它們就會毀壞你的靈魂。基督的寶血和公義,而不是任何你自己內心的工作,才是你在一位聖潔的神面前稱義的基礎。真福音的安慰是從看見基督為我們的罪加倍受罰而來:"看哪,神的羔羊!"福音的安慰是直接從各各他流出來的清泉。
  (3)要明白蔑視基督的人所得的安慰是何等虛假。這些甜蜜的安慰之詞僅僅是說給那些基督翼下的人的,只有這一群小羊的靈魂才得到了安息。但大多數人蔑視這樣大的救恩。你不覺得自己需要一位元贖罪的救主,認為自己可以在神面前稱義。你覺得自己沒必要有一位全能的成聖者,基督在你眼裡又柔弱又纖細,你不願把自己交給祂。我的朋友啊,你有禍了!你的征戰還沒有結束,律法握著它的咒詛和冒火的劍,就站在你的路上;撒旦也控告你,你沒有什麼好回答牠的;罪惡在你裡面咆哮,你沒有力量去對付它。你的罪沒有得到赦免,沒有一條罪狀被塗抹掉。"被造的,沒有一樣在祂面前不顯然的"(來四13)。你的安慰只不過是一堆謊言,你的平安是撒旦的平安,是一場沉睡,結局就是永死。死後你還要承擔你自己的罪。等到神震怒的那一天,你根本就不可能站立得住。"到了我懲罰你的日子,你的心還能忍受麼?你的手還能有力麼?"(結廿二14
  唉,先生們,你們現在以為沒有基督是一樁小事,你可以不把它當一回事,嘲弄它,取笑它。你也可以呼呼大睡--但那一天將要到來,你痛苦的哭喊將響徹地獄的角角落落:"我有禍了!我沒有基督,沒有基督啊!"

 

 

安慰與榮耀(賽四十1~11)(佚名)

 

弟兄姐妹們平安。人說的話都有限,只有聖靈的工作才真正有果效。我很感恩,這麼多天了,還有這麼多弟兄姐妹忠心地尋求主。神真是特別祝福港九培靈研經會的弟兄姐妹。

引言

以賽亞書第40章是一個新的開始,是一個新的階段。前面的三十九章說,嚴厲的審判要過去了;第40章之後的經文還有責備,但更多是安慰復興的信息,並且有預言講到新的、更榮耀的時代的來臨。「耶和華的榮耀必然顯現;凡有血氣的必一同看見;因為這是耶和華親口說的。」(賽40:5)當年以賽亞蒙召的時候看到異象、看到榮耀,看到撒拉弗;但到了第40章,不單是以賽亞要看到,凡有血氣的也必一同看見。我相信我們這個時代也會更加真實地一同看見神的榮耀要降臨。

40章是一個尖銳的轉折點,它的信息和前面的信息有很大的差別。前面的經文說的是被擄,第40章說的是歸回;前面的說的是滅亡,第40章說的是盼望;前面說的是傷心難過,第40章說的是安慰復興。這是屬靈的復興,不只是社會的復興,不只是國家的復興。當然,教會的復興必然帶來屬靈的復興,因為神揀選教會就是為了祝福這個世界。但是復興並不容易,這是要付代價的。以色列人經歷被擄後才能復興,這就是付代價。人類幾千年的歷史一樣,教會歷史上也是一樣,每一次屬靈復興都是「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復興。群體是這樣,個人也是一樣。沒有拆毀,就沒有建造;沒有審判,就沒有救恩;沒有悔改,就沒有赦罪;沒有潔淨,就沒有悅納。幾千年來不會有例外,今天也是一樣。教會是這樣,每一個信徒都一樣。

一、 神的聖潔與人的更新(40:1-2

1. 神,真正的安慰者
1節和2節再次提醒我們神是聖潔的,更新的是人。所以經文用了三個聲音呼喊:第一個聲音說要過聖潔的生活,我們要預備耶和華的道路。第二個聲音說,人像草像花,很快過去了,只有神的話永遠長存。所以我們算不得什麼,但我們傳講的神的話將永遠長存。第三個聲音說,我們要放膽傳揚,說神掌權。神掌管歷史,祂將來會派一個救世主,像一個牧人一樣來到我們當中。

「你們的神說:你們要安慰,安慰我的百姓。要對耶路撒冷說安慰的話,又向他宣告說,他爭戰的日子已滿了;他的罪孽赦免了;他為自己的一切罪,從耶和華手中加倍受罰。」(40:1-2)這是一個安慰的信息。這裡經文一開始就是用了兩個祈使句。英文聖經寫得更清楚:“comfort, comfort my people。”這是典型的以賽亞風格,強調安慰,而且是不斷地安慰。這是神的心意,也是神的命令,同時也顯示出安慰的信息的重要性。過去的失敗已經成為過去了,現在是一個迫切需要安慰的時刻。這個信息不正是我們這個時代需要的嗎?現在這個時代是一個新的開始,所以這裡說「安慰我的百姓」,意思是再次提醒神和百姓之間的關係——他們不再是世界的百姓,是耶和華的百姓。重新再建立起親密的關係,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我的乖仔」。不管過去犯了再大的過錯,我們回頭就好了,我們還是神的好孩子。這是何等的安慰!

這樣的赦免當然是要付代價的,而這樣的代價不是人付得起的。這裡說的安慰的信息還需要等待,要等到一個真正的安慰者來到——這個代價是我們的神為我們付上的。人當然有責任,所以12節說以色列人「加倍受罰」,因為他們加倍犯錯。我曾經為一個兄弟受洗,他要求浸在水裡的時候長一點,因為他的罪孽太多。最後我給他洗了兩倍長的時間。但是其實洗2秒和15秒,效果是一樣的。所以加倍受罰是什麼意思?新譯本翻譯是「過重的刑罰」。這個意思對了,但是有點負面。其實這裡的意思是「剛剛好」而已。重要的是,不管他們過去的過犯有多大,他們已經吃夠苦頭了。

重要的是新時代來了,神要安慰祂的百姓了,所以祂需要一個真正有安慰能力的人。為什麼以賽亞書到了第51章這樣說:「耶和華已經安慰錫安和錫安一切的荒場,使曠野像伊甸,使沙漠像耶和華的園囿;在其中必有歡喜、快樂、感謝,和歌唱的聲音。」(50:3)?在12節這樣說:「惟有我,是安慰你們的。」(50:12)祂才是安慰你們的那一位。不是其他人,沒有任何人,只有耶和華才是你們的安慰。這就是呼應第40章說的。這似乎在提醒以賽亞,不是以賽亞能安慰百姓,但他要說安慰的話。耶和華說,「只有我才是那一位安慰你們的神。也只有創造天地、掌管萬物的主、滿有恩典和慈愛、有大能大力、永遠長存的安慰者,才能真正的安慰人。」當我的親人、我的孩子過世的時候,我深刻體會這一點。不要誤會,親戚、朋友、老師、學生的安慰我都是受用的,但真正能讓我被激勵、讓我重新站立起來的是神。所以我不在大學教書,出來當傳道了。就像以賽亞書說的,「唯有我是安慰你們的神。」這裡最大的安慰是,他們的罪孽赦免了,神不再提起、不再紀念、不再追究,因為主已經為我們承擔了一切。

二、 現今的生活與榮耀的顯現(40:3-5

「安慰的話」有三次的宣告。這裡有三次的「有人的聲音喊著說」,分別在第36、和9節。

1. 新生命必定傳揚:這是第一個出現的聲音
如果我們明白了赦免,我們就過聖潔的生活,等候神榮耀的顯現。你經歷了新的生命,你一定會傳揚的。你還會希望別人享受這福音的好處。所以你要預備耶和華的道路,為那些未能聽到、未能享受的人預備。因為人要經歷的道路,不是簡單的道路。

2. 進入末後的榮耀
3-4
節說明這條道路不容易,有很多艱辛和苦難。這裡用了「曠野」、「沙漠」、「高高低低」、「崎崎嶇嶇」這些字眼。榮耀的道路就是這樣的;它不是一條容易的路,但是確實榮耀的道路。主耶穌也提醒我們「進窄門」(太7:13),因為引到滅亡的路是寬的。永生的門是小的,找的人也少。香港信主的比例有沒有超過20%?新加坡前幾年超過23%,美國有8%都不錯了。台灣沒有超過5%,嚴格說是3.5%。如果一個地區的信徒低於10%,這就叫做「未得之地」。路雖然崎嶇艱難,但耶和華的榮耀必然顯現,這是神的心意。

「凡有血氣的必然看見」,這是這處經文的核心。如果耶和華的榮耀沒有顯現,我們預備什麼都沒有用。但是,只要你預備,就一定有果效。就像你在做生意:如果一個產品暢銷,你就擴大產量,因為這個商品一定賺錢。如果外面世界都是這樣,那我們信主的人不是更加得到激勵、得到幫助嗎?如果將來神的榮耀必定顯現,那我們現在的預備是一定有果效的,不是嗎?就像保羅勸勉提摩太:「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不但賜給我,也賜給凡愛慕他顯現的人。」(提後4:8)我們不是羨慕冠冕;我們是愛慕耶穌基督向我們顯現。我們預備將來神榮耀的顯現,預備在永恆中與主同在。幾年前,我去西奈山。我們清晨出發,到了山頂剛好遇上日出。詩篇裡說的黑漆漆的曠野,在突然日出時,真的是非常榮耀。半夜時分走在山路上真是不容易,但當你看到朝陽升起,你就說真是值得了。我們基督徒的生活就是這樣。路可能困難,但是到了頂峰了,榮耀顯現的時候,你就說值得了。

三、 神的話見證神永遠的榮耀(40:6-8

1. 有限生命為體現神永遠旨意
神第二次的聲音是在68節向我們宣告:「有人聲說:你喊叫吧!有一個說:我喊叫什麼呢?說:凡有血氣的盡都如草;他的美容都像野地的花。草必枯乾,花必凋殘,因為耶和華的氣吹在其上;百姓誠然是草。草必枯乾,花必凋殘,惟有我們神的話必永遠立定。」(賽6-8)如果我今天一上來講道就說「你們就要死了」,這太奇怪了吧?不奇怪。因為這裡要和神的話做對照——提醒我們很像草、很像花,我們自己沒有永恆的價值;耶和華的氣一吹在我們身上,我們說死就死了。神定意要用我們這些微不足道的人,來傳講神至高的話語。

人是敗壞的、是軟弱的、是短暫的,但是神的榮耀永遠長存。即使如此,神還是給了我們一點美容,賦予我們一點榮美。我看我的師母越看越好看。但是這點榮美也是短暫的。有句英文諺語是“beauty is but skin deep”,意思就是美貌是膚淺的。聖經說:「豔麗是虛假的,美容是虛浮的,唯敬畏耶和華的婦女必得稱讚。」(箴31:30)雖然有人不同意說美容是虛浮的,但是至少美容是短暫的。電視上常常吹捧有明星「凍齡」,我看都是假的,只怕「凍齡」是「凋零」。多年後我回到我自己的教會傳講,弟兄姐妹為了安慰我,便說:「牧師,你還是老樣子。」我說:「你說得對,我是老掉的樣子。」這是事實。

2. 「惟有我們神的話、必永遠立定」
聖經三番四次不客氣地提醒我們人真是太有限了、太渺小了,但是神的話立定在天,「因為祂說有,就有;命立,就立。」(詩33:9)神定意透過人的軟弱和短暫來彰顯神永遠不衰殘的榮耀。我們在臺上宣講的又算什麼呢?如果沒有神的工作,我們說的話又算什麼?神定意用軟弱的人成就祂的榮耀,幾千年來都是這樣子。神的話是神的作為,是神的大能。就像保羅說的:「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羅1:20)保羅承認自己不算什麼。傳講神的話語時,如果沒有神的權能作見證也是空的,就好像放鞭炮,聲音大但是沒作用。

四、 「生命的信息」與「生命的事奉」(40:9-11

第三個聲音在911節。第二個聲音叫我們放膽傳揚,因為神保證祂的榮耀一定顯現。而第三個聲音提醒我們,如果要真正得到安慰,我們要等到真正的安慰者來到才能得安慰。那安慰者就是受苦的僕人。這段經文裡面有很豐富的神學(theologically loaded),讓我們很快再來讀一次:「報好信息給錫安的啊,你要登高山;報好信息給耶路撒冷的啊,你要極力揚聲。揚聲不要懼怕,對猶大的城邑說:看哪,你們的神!主耶和華必像大能者臨到;他的膀臂必為他掌權。他的賞賜在他那裡;他的報應在他面前。他必像牧人牧養自己的羊群,用膀臂聚集羊羔抱在懷中,慢慢引導那乳養小羊的。」(40:9-11

1. 無畏的僕人:事奉的典範,傳者無懼
祂要我們傳講第一個生命的信息說的是什麼呢?「看哪,你們的神!」(40:9)這裡有兩點看似很矛盾的、但是卻是同時存在的:祂是大能者,滿有聖潔公義;但另一方面,祂像一個溫柔的牧者,把走不動的小羊抱在懷裡。這是祂的恩典和慈愛。所以這裡有很豐富、很紮實的神學觀點,並且回歸到一個根本的問題。第39章前將被擄,第40章論到被擄歸回。怎樣能歸回呢?沒有兵丁,耶路撒冷殘破不堪,以色列百姓分散到各邦,也沒有君王。讓人看來,以色列像是寡婦死了兒子——沒有指望了。

我們怎樣復興?我們怎樣歸回?我們怎樣對抗世界上這麼強大的力量?我們什麼都沒有,我們這麼弱小,我們能做什麼?這裡要回答的就是這個簡單的問題。教會多少人?世界多少人?我們這麼少人算什麼呢?我們怎樣影響世界、改變世界?靠我們嗎?當然不是!這裡說到兩件事:神有大能,在祂沒有難成的事,神能為你成就。第二個問題是:祂有能力,但祂肯幫我們嗎?祂像一個牧者,你走不動了,祂抱起你。祂有大能大力,也有慈愛、有恩典,祂千百年來也是這樣為教會所成就的。

今天也是一樣。列邦的假神在神面前看為無有。那些強大的王在神面前算什麼呢?「王的心在耶和華手中好像壟溝的水,隨意流轉。」(箴21:1)就像第41章所講的,「誰從東方興起一人,憑公義召他來到腳前呢?耶和華將列國交給他,使他管轄君王,把他們如灰塵交與他的刀,如風吹的碎稭交與他的弓。」(41:2)這個人可能指古列。可是就算是古列這樣強悍的人,也是神差派的。歷史上很多獨霸群雄的君王就是我們的神興起的,不是他的百姓。歷史上很多不可一世的人,像秦始皇、像凱撒;但是如今這些人在哪裡呢?神掌權,歷史在祂的手中,再強大的君王也在祂手中。這就是我們信靠的神。我們不需要跟這些強悍的人作對,我們只要相信神。如果我們不體會自己的軟弱,就會看不到神的大能;如果體會不到自己的卑微和敗壞,你一定看不到神的聖潔和威嚴。

2. 溫柔的牧者:事奉的典範,牧者有愛(40:10-11
我們看見神大有能力;祂是好牧人,甚至為我們捨命。這是聖經裡面很少有的、強有力的比喻。這兩節經文就是伏筆,要預言將來要來的主耶穌基督。所以第4252章講的「僕人之歌」就是,這位僕人自己受苦受害,但是要傳講安慰的信息,要聚集和拯救祂的百姓。第42章裡面,我們很喜歡的經文:「他不喧嚷,不揚聲,也不使街上聽見他的聲音。壓傷的蘆葦,他不折斷;將殘的燈火,他不吹滅。他憑真實將公理傳開。」(41:2-3)這位強大的君王,只有祂能夠安慰我們的心。以賽亞讓我們的眼目再次定睛在耶穌基督身上。如果我們將眼目定睛耶穌,讓那些幫助我們的弟兄姐妹也定睛耶穌,那我們就安慰了神的百姓。

我想起一個講廣東話的牧師,他名叫林獻羔(1924-2013)。他去世的時候,有報道說有三萬人去了殯儀館參加他的追思禮拜。那是什麼概念?殯儀館去了三百人就水洩不通,去了三千人就不可思議,但是他的追思禮拜有三萬人出席。不是他多麼偉大,而是神使用他安慰了很多人。我在美國收到一份他的手稿(他坐了22年的牢),手稿中有一句話非常感動我:「我們沒有怪任何人。」不管是當初罵他、打他、羞辱他、虐待他,「我沒有責怪任何人」,因為這是出於耶和華。他經歷神的拯救,他的道路不容易,但是他看見神的榮耀。

我們在主面前一同思想:我們感謝為我們受苦的主耶穌基督。我們的主也期待我們效法祂的樣式。第一節說我們要安慰百姓,你願意嗎?這句話不是對以賽亞說的,是對我們眾人說的:「你們要安慰、安慰我的百姓。」如果我們今天聽到神說:「我可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賽6:8)「去安慰、安慰我的百姓。」(賽40:1)我們的心中會有什麼樣的禱告和回應呢?

結束禱告

我們一起來禱告,來思想:我們這個時代是不是需要安慰的信息?如果是,誰來傳講安慰的信息呢?你是不是願意成為這樣的聲音,來傳揚主耶穌的救恩,來傳揚安慰百姓的信息?我們看到我們的神大有能力,又溫柔謙卑。所以我們來思想。若聖靈感動你,你願意做一個安慰人的人,我們願意為主成為安慰人的聲音。雖然我們沒有口才,但是不要緊;我們可能像草像花,但是不要緊,神要你成為安慰的聲音。這個時代有太多的紛爭、撕裂、憤怒、悲哀、絕望。神要透過我們這些卑微人傳達安慰的信息。我們還要思考一件事:在安慰人之前,你是否已經得到安慰?不管你經過多少的傷害、多少的痛苦,你說,「主啊,求你安慰我,如果我得了安慰,我願意做一個安慰人的人。」你願不願意這樣經歷呢?安慰不是廉價的,我們在神面前為祂預備的,祂都紀念。我們不過是順服神的呼召。這個世代需要千千萬萬安慰人的基督徒。我可以差遣誰呢?誰可以為我去呢?

我們一起禱告:今天在你面前有感動,那都是聖靈的工作。我們在你的面前大得你的安慰。我們經歷了你的信實和恩典,我們願意將你的名傳揚,好叫我們的弟兄姐妹,甚至那些墓道朋友,知道你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盛。在失望之處,有你的盼望;在憤怒之處,有你的和平;有悲哀之處,有你的安慰;有傷心之處,有你的醫治;在絕望之處,有你榮耀的盼望。這些信息都不是廉價的,是你親自為我們成就的十架救恩。我們感謝你,我們一生傳講你安慰人的信息。我們求你呼召我們的弟兄姐妹,回應你安慰人的信息。今天在你面前歷下心志的,願你都大力祝福,引導他們前面的腳步,讓我們都成為和平之子。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門。

 

 

告別困倦疲乏(賽四十28~31)(林文良)


經文:賽四十:28~31;來四:9~11
   
各位兄姐,今天我們不要帶著任何的掛慮牽絆,來到野外空曠之處隨處坐下來做禮拜,有別於往常在禮拜堂裡坐得好端端地做禮拜,在這裡可以更自由自在地、平靜安穩地享受與神親密的時刻。
   
在我們教會設教卅週年的前一個主日,我們來到基督教平安園舉行野外禮拜,有兩個目的:一來,要追思本會第一任牧者蘇素真牧師(主後20041212日辭世),也是開拓牧師,我們當中一些兄姐都是和故蘇牧師一起同工服事、一起經歷神國的生活。生前蘇牧師在本會牧會七年的生涯當中盡心盡力地牧養眾信徒兄姐,我們難得分別這個時間來到墓園感念故人;二來,也要追思本會信徒兄姐安葬在平安園已故的親屬,基督徒對於已故的長者,我們所能做最好的方法就是舉行追思禮拜來懷念故人。

   
上個禮拜我因為比較忙覺得疲累,勞累當然不是好現象,所以今天來到金山的平安園,待會兒要到朱銘美術館園區,能夠看遠處青翠的山峰,傾聽大自然的聲音,仰望浩瀚的藍色天空,欣賞朱銘擺在大自然的藝術作品,身心就不再感到疲累了!
   
人們常常因為終日過勞,導致疲累交瘁,身心俱疲。身體雖可以藉著休息來恢復疲勞,但是心靈的疲累,若單靠休息是恢復不了,自然心情就鬱悶不樂,亂發脾氣、沒耐性、壓力擔不起,最後不是累垮的,或是逼出病來,就是過勞死。追趕正是現代人的特徵:(1:無止境地追求物慾;(2:匆匆忙忙地趕時間做事情。現代人出病來,出病來,難怪我們的社會有那麼多得到心病的人。
   
所以說,困倦疲乏不是小事,絕不可忽視。那麼,要如何告別困倦疲乏呢?舊、新約聖經這兩段經文告訴我們兩個要訣──
1)得力在乎平靜安穩:
聖經說:「但是倚靠上主的人,充沛的精力源源不絕。他們會像老鷹一樣張開翅膀;他們奔跑不疲乏;他們行走不困倦。」(31節,現修本);「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重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和合本)。
 
2)得力在乎神所應許的安息:
聖經說:「這樣看來,還有另外的『安息日』,是為神子民的安息保留著的。因為,凡進入神所應許的安息的人,就是歇了自己的工作,正像神歇了他的工作一樣。所以,我們應該努力進入那安息;這樣,無論誰都不至於像那些違背命令的人跌倒失敗。」(來四:9~11)。
   
賽四十:31的台漢本及現修本都是用「倚靠」來翻譯和合本的「等候」一詞,今天我們所讀的這兩段經文裡的倚靠、等候、安息這三個詞意,基本上都是相同的,他們的相反詞就是「跋倒」(賽四十:30、來四:11)。凡是不知道要安穩倚靠、平靜等候、得享安息、懂得安息意義的人,容易導致跌倒挫敗!
   
我個人認為這世上有兩種人是最有福氣的,哪兩種人呢?(1)我們望眼看去那些已經橫躺下來享受天上永遠安息的人;(2)我們這些還直立活著知道怎麼讓自己享受真正(平靜安穩)、(休息、息睏)的人。
   
各位兄姐,願我們都成為相信的人,相信那份在神裡的安息,那麼我們的工作才有意義;相信神為我們預備永生的安息,那麼我們過了今生之後才有意義。千萬不要像世上那些不信的人,因為跌倒失敗而永遠進不了神所預備那天國的安息。

 

 

得蒙拯救的應許(40111) (香港讀經會)

 

祈禱:   主啊,願你的話語成為我的激勵,使我在你的真道中長進。

 

由這一章開始,以賽亞書作者用了近乎詩歌的文體,把神的心意作出描述,目的是要加強經文的感染力,給讀者留下深刻甚至扣人心弦的印象。

以賽亞曾在上一章預言南國猶大要被巴比倫所滅,到了本章,他則向那些將要面對亡國被擄命運的百姓發出安慰之言。以色列人因著自己的過犯,需要接受神「加倍」(2)的懲罰,這說明了神是聖潔公義的,每一個犯了罪的人都要接受懲罰,即使犯罪者是祂的子民亦不例外。但不論如何,耶和華始終是以色列人的神(1),因此祂最終仍會向他們守約施憐憫。誠然,人跟野地的花和原野的草一樣,既有美麗的時候,也要面臨枯竭和雕謝的結局,但神的靈(7,「氣」)必然借著其話語,加能賜力給祂所揀選的人(8)。耶和華必如牧人一樣,牧養祂的子民(10 - 11)。

先知又指出,神必差遣祂的使者作其開路先鋒(3)。新約的作者們相信,這位使者便是施洗約翰(參太33;可12 - 4),至於那位親自牧養百姓、又大有榮耀和能力的神,便是彌賽亞──耶穌基督。因著這大喜的信息,百姓當歡呼喜樂,大得振奮,並要到處傳揚這好消息(9)。

先知的信息,對將來那些亡國被擄的以色列民來說,是極大的安慰和盼望。從新約的角度看,耶穌基督的救恩,便是這應許的實現。

先知在第9節作出了「登高山」和「極力揚聲」等呼籲,這讓我們聯想到主耶穌叫門徒到普天下去傳揚福音的大使命(參太2819 - 20)。從這一點看來,我們可以看出以賽亞書的其中一項貢獻,在於它有很多關於救恩的描述和預告,都常常被新約作者所引用。由此推之,以賽亞預告了神的救贖,而新約作者以至我們則是繼續宣揚主耶穌所成就的救恩。可以說,我們與舊約的先知們是站在同一陣線上,宣揚神的救恩,而這也是曆世歷代神的子民最重要的使命。

本段經文亦讓我們想起彼得前書29的訓言:「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願我們不負所托,承先啟後,竭力傳揚每一個神的子民所企盼的好消息,那就是主耶穌榮耀的救恩。

 

 

神的超然與臨在(401231) (香港讀經會)

 

祈禱:   主啊,讓我細嚼你的話語,並且謹守到底。

 

先知在本段經文把安慰之言聚焦于創造宇宙萬物的神,從而鼓勵那些將要經歷亡國和被擄的以色列人,要提起勁來,作正確的事。先知在第12 - 20節運用了一連串的修辭技巧(例如設問句),藉此提醒以色列人,他們所處身的自然界,是由偉大無比的耶和華神所創造的。透過「水桶的一滴」和「天平上的微塵」等比喻(15),先知指出人與造物主相比,是何等的渺小和「微不足道」(17,現代中文譯本修訂版)。此外,耶和華並不是那些用人手所鑄造的偶像,膜拜它們的人實在愚不可及(19 - 20)。

以賽亞先知又在第21 - 26節,強調了造物主對宇宙萬物所擁有的絕對主權。世界的歷史、國度的興衰交迭,全然是神的作為。凡此種種,都顯示出神既超然(即在一切物質之上,參25,「聖者」)而又臨在(即主宰人類歷史)的本質。

最後,先知在第27 - 31節呼籲以色列人仰望這位值得信靠的耶和華神。百姓不應埋怨神(27),反之,他們需要借著等候可信可靠的耶和華,而得著幫助和激勵(31)。總的來說,慘遭亡國和被擄的百姓,雖然要面對強大的巴比倫勢力,但只要他們全然尊崇和仰望耶和華,便必可得著幫助,因為神會對其子民守約施憐憫,而且祂根本就視巴比倫如虛無之物。

當我們近距離站在一道牆的前面,並只緊緊盯著它,往往會因為視線受阻,以致看不到牆外有其他東西;但當我們退後一點,我們很容易便會看到在這道牆以外的東西。以上的例子提醒我們,當我們遇見生命的困難時,千萬不要把所有焦點都放在該難處之上,反之,我們要安靜下來,開闊自己的視野,默想神的超然與臨在,好能正確地靠著神衡量問題的難度。請謹記,宇宙和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神所創造的(25),而人類的歷史,正是祂工作的舞臺。此外,祂更顧念每一位元信徒的需要,甚至我們日用的飲食,祂也邀請我們向祂祈求(參主禱文)。明白了這些重點,我們必感到釋然,並堅信神會引領我們解決一切難題。

 

 

抬高眼光(賽四十章111) (台北基督之家)

 

以賽亞書四十章111

因著希西家的悖逆,國家前途一片黑暗,神的話語──宣告皇室的成員將要被擄去,甚至沒有後裔(三十九7)。如此一來,不只國家被宣告將要毀滅,而且以賽亞一直宣告的偉大君王的應許都將要消失(67)

神的眷顧似乎完全離開猶大國,當百姓的心裡失望時,神自己主動發聲(1)安慰他們,雖然神責罰的手要臨到他們身上(2c),但是他們仍是屬於祂的百姓(1)

神告訴屬於祂的百姓,他們必定會看見神榮耀的顯現(5),也許眼前有許多困難像高山、深谷一樣阻礙應許的成就,但是這一切都不成攔阻,都要被挪去(45),在最艱難的時刻,仍要宣告神大好的信息(9),神要在他的百姓中掌權,要成為他們的牧人,要引導他們,牧養他們。(11)

而神要祂的百姓做一件事,就是將他們的盼望從人的身上轉移到神的身上,因為人會有軟弱的時刻,但神的應許卻永不改變(68)。在國家最艱難的時刻,在上位者領錯路時,神要先知發聲提醒──「仰望祂吧!」從地上子民的眼光中,轉換成為天上國民的眼光吧!

現今臺灣的政局何嘗不是如此,常常我們將盼望放在執政掌權者,但我們常常發現人心都是軟弱的,越大的期望所帶來的是更大的失望,這當然不是指我們不需要關心政治,而是我們要將盼望放在超越這地上的掌權者身上。地上的掌權者也需要天上掌權者的賜福,若不是神憐憫賜福,這地是不會有轉機的,讓我們將眼光抬高,將國家放在真正掌權者手中,這才是神要我們作的。

面對下一次的國家領導人選舉,我們的立場是什麼呢?不管我們的立場是什麼,我們要知道人不能帶來真正的盼望,唯有神能。而這塊土地,需要的是神的賜福。

回應:

主!唯有禰是這地的盼望,求主幫助我們不將盼望放在人的身上。主!求禰將為這地禱告的負擔放在我們裡面,唯有為國家禱告,國家才有未來,更求主賜福給我們的同胞,讓他們認識禰,唯有認識禰才是永不動搖、真實的盼望,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禱讀:以賽亞書四十章8

8 草必枯乾,花必雕殘,惟有我們 神的話必永遠立定。

 

 

真認識神(以賽亞書四十章1231) (台北基督之家)

 

以賽亞書四十章1231

當希西家王悖逆神之後,神向百姓發出安慰的信息(1),神提醒他們,人的作為會過去,唯有神的話語才是永遠不改變(8),但當人面對神的應許時,常常會有信心軟弱的時候,當神主動借著先知要人轉向祂時,以色列人的回應卻是──神不眷顧他們,神似乎不存在了!(27)

當神面對人的軟弱時,神再次借著先知向人發聲,神提醒祂的百姓──祂的大能。祂是創造的主,放眼望去的一切,都俯伏在祂的底下(15),祂的智慧遠超過世上的聰明人(1314),祂掌管人類的歷史,一切的政權都在祂的手中,祂定意要廢除的,沒有一個能夠站立得住(2324),甚至天上的萬象,都是因祂的全能而存在(26)

而在本段經文中出現了兩次「你們將誰比神?」(1825),先知說到人常常以偶像代替神,因為人常常因為自己的處境,而限制對神的認識,無法進入神的心意中(27),但神面對這樣的狀況時,要人重新思想祂是超越人類所想像的,以至於人能夠再次有信心,堅定在神的應許中,因為「如此偉大的神所定下的計畫,絕不會受到任何自然力量或人類的軟弱無能所影響。」

在我們信仰的路程中,我們心中也常常會有疑問,就如同第27節一樣,但是神要我們知道一件事情,神是遠超越我們的理性、想像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如此偉大的神,卻是顧念卑微人的神(29),祂知道人的軟弱(30),但是神只要人做一件事,就是抓住祂的應許,回到祂的話語中,等候祂的作為(31),這就是人的責任,剩下來應許的成就,就是神的事情了。這就是神要我們今天每位屬祂子民當學習的功課。也許面對的狀況,如同詩篇七十三篇16節詩人所說的「我思索怎能明白這事,眼看實系為難」,但是神要我們從自己的思想中走出來,倚靠聖經中啟示的神,並且仰望、等候祂,這才是我們的出路(3031)

當我們面對神的應許時,我們心中是否常常會有「這怎麼可能會成就?」的念頭出現呢?神的偉大常常是超過我們所能夠想像的!但神要我們行事「憑信心,不憑眼見」,而什麼是我們信心的根基呢?就是神啟示的話語,而這是超越人的邏輯的,我們的責任只有信靠、等候。

回應:

主!帶領我們突破我們思想的限制,我們常常思索主禰的應許,要如何成就,以至於我們失去信心,求主幫助我們,用禰的話語教導我們,讓我們認識禰的偉大,以至於當我們思想找不到出路時,我們的信心仍堅定於禰,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禱讀:以賽亞書四十章31

31 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重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

 

 

以賽亞書第四十章査讀(謝家樹)

 

以賽亞書自第四十章開始,一直至末了第六十六章,是全書的第二大部份,第一大部份(第一卅九章)所論的,都是預言被擄的信息,宜布審判刑罰、咒詛、警戒選民,自第四十 章起,所有信息胃全改觀‘整個風格上’語調上與第一大部份 大不相同,所講的救恩預言,具體而淸楚,甚至把尙末出生的 古列王的名字都題了出來,因此有人斷定這些聖經不是以賽亞本人寫的,是後人或他的門人寫的,並且說是在主前五三八年 至五〇〇間寫成的,對這些分析,前面在本書綜請中,已有說明,這裡只提供三考。要知道以賽亞在希西家,後就過著半 歸隱的生活,但他的靈性正達到高峰狀態,他寫這一段的預言,正如使徒約翰晚年所得的啟示是差不多的。讀第四十章,一開始就非常淸楚,偉大的救主出現了,然後論如何救贖,救恩從一國一族發展到普世全地。

這第二大部份共二十七章,正如新的聖經之二十七卷,內容可分成三大部份,每一部份剛好九章:1 (第四十四八 章),2 (第四九五七章),3 (第五八六六章):每一部份的結束,都是用這樣的話,神說:惡人必不得平安,其中特別中間的一部份(第四九五七章)正中間的一章,也就是全部二十七章中的正中間的一章,第五十三章,是全部舊約聖經中最感人的一首受苦僕人之詩,具體描述替罪的羔羊,背負眾人的罪孽,將命傾倒,作為燔祭,完全獻在祭壇上,成為永遠贖罪的根源。

這第二大部份,也有讀經的人把它分成兩部份:1(第 四十五五章),2 (第五六六六章),他們是以分析寫作的歷史背景作根據的,他們稱這定第二以賽亞書和第三以賽亞書,附供三考。

以賽亞書第四十至第四八章是全書第二大部份的第一大段,內容論復興與救恩。第四十章論偉大的救主——  一開始就是神對祂的百姓說安慰憾。

壹、第111節 是引言一復興的序言。可分四段,毎段都有聲音配合神的發表。

一,第12節 有恩惠的聲音一一論神的赦免。

讀本章應先讀(賽卅五10),因為它們的意義是連接的一一 (賽卅六卅九)是插入的一段歷史故事。(賽卅五10並且 耶和華救贖的民必歸回,歌唱來到錫安,永樂必歸到他們的頭上,他們必得著快樂,憂愁歎息,盡都逃避。這段聖經是結束 對列國之審判,默示新天新地前夕的景況,本章一開始就是恩惠的聲音,神向一些瞧眾發言,並且吩附他們去“安慰我的百姓”,這些一再的話,因為百姓不受安慰。

A.宣告安慰的對象:

1、這百姓是屬我(神的)的(約壹四4)。

2、這些百姓需要得安慰(耶卅一13)。

3、這百姓要先知的話得安慰(林後一4)。

4、這安慰的話也要向耶路撒冷(教會)說(番三1415)。

B.宣告安慰的內容:

1、因為爭戰的日子已經滿了(詩十八39)(詩一四07)。

2、因為一切罪孽都消滅了(約壹三5)(彼前二24)。

3、因為一切的罪,耶和華已經代為加倍的受罰(羅三24 (來九28)。

二、第35節 有真理的聲音一一論神的看顧。

本小段為預言,救主耶穌來臨之前,如何預備道路,這預 言指兩個時期;第一,為主耶穌第一次降臨之時,有施洗約翰 如何地呼喊(太三3)(路三4)(可一3);第二,也指主耶穌 再來之時(瑪四5)。

A.怎樣看顧預備:

1、曠野預備耶和華的路——消除罪惡過犯(詩六八4)。

2、在沙漠地修平祂的道——供應活水生命(耶卅一9)。

3、一切山窪都要填慢——除去不信噁心(詩廿六12)。

4、大小山岡都要削平——除去騎傲狂妄(賽二      1217)。

5、高高低低的要改為平坦一一除去不平之心(賽四九 11)。

6、崎崎蝠嶇的必成為平原——除去不義之心(賽四五2)‘

B.這一小段的結語。

5節預言道成肉身,以及榮耀再來之主,到時顯現,世上的人,凡有血氣的都必一同看見 祂,因為這是耶和華親口說的。

1、主耶穌第一次到世上來時,施洗約翰宣告的話。(約 ―29次日,約翰看見耶穌來到他那裡就說:「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

2、主耶穌第二次再來時,主借著使徒約翰預言說:(啟 一7看哪!祂駕雲降臨,眾目要看見祂,連刺祂的人也 要看見祂,地上的萬族,都要因祂哀哭,這話是真實的, 阿們。

三、第68     有信心的聲音一一論神的應許。

又有人聲說:所有屬世的一切,全部都是虛空,惟有我們神的話永遠立定,這雖心的聲音,纖們看翻的應許。

A.難逃神的審判。

1、世人不足畏——凡有血氣的盡都如草,終必枯乾(彼 前一24)。

2、世人不可靠——他的美容都像野地的花,終必調謝(雅 ―10)。

3、世人難以立足於神前——耶和華的氣吹在其上(詩一 〇三1516)。

B.我們神的話永遠立定。

1、神的話是氺遠可信的(箴十九21)‘

2、神的話是永遠可靠的(太五18)。

3、神的話是永遠立定的(詩一一九89)‘

四、第911       有救恩的聲音一一論神的能力。

這一小段的聲音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有關係的福音之聲,神吩咐信息——好消息傳出去。

(徒十三32我們也報好信息給你們,就是那應許祖宗的話。 (羅十15若沒有奉差遣怎能傳道呢?如經上上所記,報福音,傳喜信的人,他們的腳蹤何等佳美,(林前十五12弟兄們我如今把先前所傳給你們的福音,告訴你們知道,這福音你們也領受了又靠著站立得住,並且你們若不是徒然相信,能以持守我所傳給你們的,就必因這福音得救。

A.什麼好消息?——看哪!你們的神(約一29)(約一3536)。

B.這好信息報給什麼人?

1、報給錫安(賽四一27)。

2、報給耶路撒冷(亞九9)。

3、報給猶大的城邑(鴻一15)‘

C.如何去報這好信息?

1、登高山(彌四2)。

2、極力揚聲(代下五13)。

3、不要懼怕(書一9)。

D.好消息內容之描述。

1、耶和華為主。

a. 耶和華必像大能者臨到(太廿四30)。

b. 祂的膀臂必為祂掌權(詩四四3)。

c. 在祂那裡有祂的賞賜(賽六二11)。

d. 在祂面前有祂的面(啟廿二 12)‘

2、主為善牧。

a. 祂必像牧人牧養自己的羊群(結卅四23)。

b. 祂用祂的膀臂聚集羊羔(約十11)。

c. 祂把羊抱在懷中(民十一12)‘

d. 祂慢慢引導那乳羊小洋的(約廿一15)。

貳、第1226   論神的偉大——神乃宇宙萬有的主宰。

一、第1214   神既已發表祂救恩的佳音,這佳音能否成為資際;於是先知題出一連串的問題,說明這位神是全知、 全能、全在、全有、無限、無量,祂的偉大、聖潔、榮耀,無可比擬。

A. 神的無限一自然界的安排。

1、誰曾用手心量諸水——深(伯十二15)。

2、誰曾用手虎口量蒼天——闊(詩一      0 25)。

3、誰曾用升鬥盛大地的塵土——廣(伯卅八5)。

4、誰曾用秤稱山嶺一一高(伯卅八18)。

5、誰曾用天平平岡陵呢——長(箴十六11)。

B.神的智慧一一內在的能力。

1、誰度耶和華的心?——聖靈(賽十一2)。

2、誰曾作祂的謀士指教祂呢?——聰明(羅十一34)‘

3、誰與祂商議,誰教導祂?——策劃(林前二16)。

4、誰船平的路指示祂?——旨意(伯十五8)。

5、誰將知識教訓祂?——知識(伯廿一22)。

6、誰能將通達的道指教祂呢?——智慧(西二3)‘

二、第1517      言神的無量——神用天然物作比較,祂說:「萬民在祂面前好像虛無。」“虛無”原來還算存在,現在沒有了 ;但是被祂看為“不及虛無”乃為“虛空。原來根本不存在的(但四35)。

1、萬民都穌桶的一滴——河水(賽卅28)。

2、萬民如天平上的微塵——物質(詩六二9)。

3、祂舉起眾海島賺極微之物——地土      (詩九七1)。

4、利巴嫩的樹林不夠當柴燒——植物(琪一19)。

5、利巴嫩樹林中的走默也不夠作燔祭一一動物(詩五十 10 11)。

三、第1820   唯神獨尊_神是獨一無二的真神,不容許任何世上所有的有形之物替代,偶像不能與之相比(撒上 二2)(耶十六2(0

1、偶像是匠人鑄造的——只耶和華是自有永有的(出廿4)。

2、銀像用金包裡製造偶像——外表榮耀,內裡虛假(詩一一五4)。

3、匠人為偶像禱造銀煉一一是人加給牠的假權能(耶十8 9)。

4、窮乏人對金銀所造的偶像獻不樣供物——欺詐斂財(哈二18)‘

5、偶像是匠人揀選不能朽壊的樹木造的——經不起火的試煉(耶十3)‘

6、偶像是人們為自己専我巧匠鑄造的——憑己意行事的必敗壞(耶二28)。

7、偶像是人們自以為立起不能搖動的東西——不能永久屹立(賽四一7)‘

四、第2124      唯神統治萬有一一耶和華是創天地的主宰,祂創造天地萬物‘統管萬有,統治萬有(創一 1(詩一〇 二 25)。

A. 四個問題:

1、你們豈不曾知道麼?(羅一1920)。

2、你們豈不曾聽見麼?(王下十九25)。

3、從起初豈沒有人告訴你們麼?(詩十九1)。

4、自從立地的根基,你們豈沒有明白麼?      (伯廿六7)。

B. 問題的答覆。

1、神坐在地球大圏之上(耶十12

2、地上的居民好像      (摩七1)

3、神鋪張穹蒼如幔子(詩一〇四2)。

4、展開諸天如何住的帳棚(詩七八55)。

5、祂使君王賄虛無(詩一〇七恥)。

6、祂使地上的審判官成為虛空(摩二3)。

C. 人類如何?

1、他們是剛才栽上的(耶四五4)。

2、他們是剛才種上的(伯八12)。

3、他們是根也剛才劄在地裹(伯五3)。

4、經不起賺:

a.風一吹其上,便都枯乾(結十七10)。

b.旋風將他們吹去,像碎秸一樣(詩八三13)。

五、第2526   言神的威嚴——神是聖者(本書獨特的尊稱,三雖一章査讀及附表)。

1、神是無可比的(撒上二2)。

2、沒有可與神相等的(代上十六25)。

3、在天上我還有誰呢(詩七三25)。

4、在地上祂創造萬象(尼九6)。

5、祂按秩序安排一無所缺(詩一四七4)。

6、祂用祂旳權能托住萬有(來一3)。

7、因祂有大能大力(弗一  19)。

三、第2731   督責和勉勵。

、神以雅各(以色列)全民族為一個單位(選民),祂責備他們。

1、雅各的光景(道路)向神隱藏。

2、以色列的冤屈不向神査問——事實上,神早已向祂的選民說過:

a.我以永遠的愛愛你(耶卅一3)。

b.只是你們不來就我(約五恥)。

二、選民當認識——(三見本章第21節的四問題,只是前者是“你們”後者是“你”)。

1、你豈不曾知道麼?(申卅三27

2、你豈不曾聽見麼?(賽四二9)。

因為:a. 神是永在的神耶和華(詩九十2)。

a.           神是創造地極的主(賽十七16)。

b.          神有無窮的能力(詩一四七5)。

(a) 祂並不疲乏(來十二3)。

(b)祂也不困倦(賽五27)。

(c)祂的智慧無法測度(羅十一33)。

d)祂有無盡的恩賜林後九1415)。

d. 疲乏的面能力(耶卅一25)。

e、軟弱的祂加力量(林後四16)。

三、關鍵性的結果。

A. 不能倚靠己生命(羅七18)。

1、少年人也要疲乏困倦(詩廿8)。

2、強壯的也必全然!(耶六11)

A.     只有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賽卅18)。

結果:

1、他們必如魔展翅上騰(出十九4)。

2、他們奔跑卻不困倦(珥二7)。

3 ‘他們行走卻不疲乏(來十36)。

四、新力量的來源——三個重要的字(賽四十2931)。

1、新的力量來源由神所——賜。

2、新的力量由作神的工而——加。

3、新的力量因等候神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