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賽亞書第五十二章短篇信息
目錄:
以賽亞書箋記(五十二章)(于中旻)
歎美宣道士(五十二章三至十二節)(賈玉銘)
神僕的犧牲(五十二章十三節至五十三章)(賈玉銘)
更新(賽五一至五二章) (唐佑之)
得蒙救贖的應許(賽52章1至12節) (香港讀經會)
又卑微又尊貴的神僕(賽52至13至53章12節) (香港讀經會)
靈裡醒起(賽五十一章17節〜五十二章12節)
(台北基督之家)
求神的榮耀(賽五十二章13節〜五十三章12節)
(台北基督之家)
以賽亞書第五十二章査讀(謝家樹)
以賽亞書箋記(五十二章)(于中旻)
荒場的歡聲
耶路撒冷的荒場啊,要發起歡聲(賽五二:9)
守望者站在耶路撒冷的城牆上。舉目看城內,仍然有斷垣頹壁,破敗的景象。那是罪惡所留下的傷痕,是被神責罰的記號。他的內心,盼望與憂慮哀傷交織。
他的眼睛,向遠方眺望。他看見一個報信的使者,出現在地平線上,跑上了山坡。使者從戰場上帶來勝利的信息。這喜信,像野火在城內傳揚開來,燃起了遍地的歡樂。
使徒保羅引這經文,作為福音信息的應驗:“報福音,傳喜信的人,他們的腳蹤何等佳美!”(羅一○:15)這是基督復活的信息。主基督耶穌復活,為失喪的人類成就了救恩,給被罪壓制的,帶來了希望。祂得勝了死權,生命的主作王了。因為主耶穌為我們的罪,死在十字架上,但祂不能被死拘禁;而“神已經立祂為主為基督了”(徒二:36),信祂的人,就不至滅亡,而有永生。這就是福音。
本來大地滿了黑暗,沒有希望,沒有亮光。看宗教機構,聖殿失去了光彩,令人灰心;朝中的官員,各人為了自己經營打算,誰管甚麼國家事?但報喜信的使者,傳來了好信息。
這喜信是哪裏來的呢?“你的神作王了!”喜信不看人的條件,不是出於人的創造:
耶路撒冷的荒場啊,要發起歡聲,一同歌唱,
因為耶和華安慰了祂的百姓,
救贖了耶路撒冷。…
你們離開吧,離開吧!從巴比倫出來,
不要沾不潔淨的物,要從其中出來。
(賽五二:9,11)
神奇妙的救恩,是藉著耶穌基督成就的,信的人就可以得著,不在乎人的行為。但得救的人,是屬祂的子民,在祂的救恩有分,是屬於新耶路撒冷的人,不應再戀慕巴比倫的污穢,要作永生神的聖殿;“就如神曾說:‘我要在他們中間居住,在他們中間來往;我要作他們的神,他們要作我的子民。’又說:‘你們務要從他們中間出來,與他們分別不要沾不潔淨的物,我就收納你們。我要作你們的父,你們要作我的兒女。’這是全能的主說的。”(林後六:16-18)
神向祂兒女所要的,不是外表的虛儀,而是心靈誠實的敬拜。凡是屬主的人,總要潔淨自己,過成聖的生活,這是蒙恩的人,感恩的表現。
歎美宣道士(五十二章三至十二節)(賈玉銘)
本章仍于上章相接,言耶路撒冷雖素日荒涼傾敗,憂傷歎息,今當抖下塵埃,脫去項索,被以屈服,以彰華美,因為救贖之日已至,俱當奮然興起,承受救恩,凡一切獲救恩者,固然是莫大榮幸,那一切宣佈救恩,而為福音使者的人,更是極可歎美的。
一、其宗旨佳美(3~6節)
1、白救罪人(3~5節);(1)罪人無價被賣。當日選民被付于異邦,固未獲價值(詩四十四12),所獲者,只有殺戮欺淩壓制羞辱,苦惱傷痛,此外則一無所得,罪人被賣亦然,常見世人將自己的肢體,獻於不義,歸盡撒旦,究何所得呢?可歎罪人被賣,亦只有憂苦病患慘痛死亡為代價而已。(2)最人無價被贖。罪人被賣,固無所得,深謝愛我們的主,他救贖我們,也無需我們付任何價值,因為我們被贖的重價,耶穌基督已完全為我們付清(林前六20;彼前一18~19),正如當日選民被古列釋放回國,非以出何價值,乃是以神的慈愛與大能(見四十五13,五十1)。如聖詩有雲:
來到耶穌白得洪恩,白得白得白得,來到耶穌白得洪恩,罪人白得洪恩。
耶穌應許給人平安,白給白給白給,耶穌應許給人平安,白給信主的人。
2、榮耀歸主(5~6節);(1)主名被褻瀆的原因。選民被擄異邦,何以主命被褻瀆呢?一則有如主無力救其選民。耶和華神如果有能,何以任憑敵人的殘殺俘虜嗯?二則有似上無法治其選民。因選民在異邦人中間,雖有種種不道德的行為,幾與世人所差無幾,何以主的聖民,竟然與俗人無異呢(羅二24;本書三十七6;結二十14,三十六20~33)?(2)主名得榮耀的意義。選民被釋放或罪人蒙救,何以為主的榮耀呢?縱世間無人歸榮於主,他的榮耀也不是自在的麼?此中的意義:一則百姓認識耶和華是主。「牛尚認識主人,驢尚認識主人的槽」,神的百姓,竟不認識主,詎非異事嗎?但因此非常的救濟,百姓自必醒悟,知道惟有耶和華是他們的神。二則世人知道主是耶和華。可歎世人愚昧,不知耶和華是惟一的真宰,是列國的上帝,今以選民的得救蒙恩,看見主聖臂顯現,方知耶和華是神,也是掌管列國的神。
考之於聖經,驗之于教會,宣道人的宗旨亦惟有榮神救人二要端,果能救人,主自然得榮,今日教中任宣道之責者,亦知出了抱定榮神救人的宗旨以外,任作何等偉大事工,皆非宣道士的正本分嗎?
二、其信息佳美
1、報佳音;報佳音喜信,原文即傳報佳音中的佳音。當日選民被擄至巴比倫,希望釋放的日子來到,等候已久,不勝其苦,迨古列王釋放他們時,那傳報此諭旨的,真是佳美的信息。但那佳音中的佳音,即傳報「主為王」,即錫安的主為主,主乃錫安的主,曾與錫安立約,為此他必要在錫安行作大事,他最後的目的即在錫安為王。此在以色列人旋歸時,固已顯出主宰錫安掌權,于福音時代亦可表顯主為天國的王,卻更必驗於禧年時代,到那時傳報基督為王,真可說是最大的喜信了。
2、傳平安;當日那些屢遭病禍,厭亂之心已達極點的以色列民,固然最喜聽那平安的傳告,我們這些日受罪惡荼毒撒旦殘害的罪人,更是最喜歡聽見平安的福音。所深幸者當耶穌誕降時,天使歡送之頌詞有雲:「天上有榮光歸神,地下有平安,人都蒙恩」。耶穌傳道時,則親口號召一切勞苦負重的人說:「凡勞苦背重擔的,皆可到我這裡來得平安」。迨至於禧年時代,于基督和平的國內,必有平安的實現,再無刀兵的苦害,政府的暴虐,宗教的衡突,病苦的慘痛,萬物的殘傷,此等平安氣象,就深可以足樂我們的心了。
3、宣救恩;傳道士所報佳音,其中最關緊要者,即令「凡有血氣的,都得主的救恩」。在昔選民所蒙肉體釋放的救恩,僅可為我們靈性所得救恩的表示,上帝最大之慈愛,即顯於基督的救恩,世人惟一的靈需,即是基督的救恩,聖經全部的要旨,亦無非是基督的救恩而已。我們在與基督的救恩,得有心靈的解放——罪欲的潔除,——魔戰的得勝,——靈命的產育,——永生的福樂,實足滿我們的心願,如此說來,宣道士所傳報的既是好音,——平安,——救恩,者信息是何等佳美呢?
三、其腳蹤佳美
1、所到之處皆隨帶和平福音;從來品評人的美惡,概不論及人的腳。此處言傳福音者連腳亦甚美,其一身之佳美,就不言而喻了,至傳道人的腳,所以佳美,其首要原因,即以其乃傳報福音之腳。聖經常論傳道士,當以福音為鞋,穿在腳上(弗六15),其意即言凡傳道士所到之處,皆有平安福音隨之。如保羅對羅馬的教友說:「我切切想見你們,要把些屬靈的恩賜分給你們」。所以傳道士,走到何處,何處就有福了,如此的腳是何等佳美呢?
2、所過之地皆印有佳美行蹤;當古列降旨,釋放以色列人時,那些傳報信息的人,腳踏耶路撒冷山崗,其行蹤固甚佳美,猶不如福音使者,所過之地,莫不留有佳美的腳蹤,堪以令人追思紀念。如某牧師調任後,教友中多有致信于牧師,謂「教內外人士,對我牧師多表去後之思」者。常有牧師離任後,其一事一物,每多令人追念不忘。古今來行蹤之佳美,當未有過於我主耶穌的者,在昔耶穌所經之地,所至之處,莫不留有聖跡,今日遊歷帕勒斯聽之人,未有不以一件耶穌聖跡為快的。是傳道人之平生履歷,莫非佳美行蹤,其最榮耀最佳美的,是禧年時代傳道人的腳蹤,假若傳道人所過之地,未印有深具感力,堪以令人追思不忘的行蹤,他為傳道士的價值,也就無足輕重了。
四、其效果佳美(8~10節)
1、選民得救(8~9節);當主歸回錫安時,耶路撒冷再不像孌婦,此時守望者之報告,眾人的歡呼,荒野的讚美,都一同發聲,稱頌歡樂的聲音彼此互應,真有不能以言語形容的快樂,因為守望的人,為在望樓等候報好音者將信息傳來,或以鐘響為令,報告於那些傷歎已久,切望自由喜信的城眾,一開此得救的佳音,能不鼓掌稱賀嗎?甚至耶路撒冷荒蕪之地,已日久空曠無人居住,此時因為主已歸回錫安,要在耶路撒冷為王,也必要發生歡呼,歸榮於神,因為「雅各全族也已得救」。神已安慰他的百姓,救贖了耶路撒冷,似此佳美的果效,能不令人大聲謳歌讚美,稱頌主恩與不置嗎?
2、萬國蒙恩(10節);且不但選民得救,主拯救的聖臂也要向萬國顯露,使地極的人都仰望主的救恩。因為時日一至,「萬口必要頌揚主,萬族必要跪拜主」,「自由出至日落之地,無人不稱頌主」。那在錫安為王的彌賽亞,也是萬國萬民的救世主,遍于列邦,遍及宇宙,都得見我主的救恩,此即福音普及的究竟,亦宣佈救恩者最後的目的。
五、其勉詞佳美(11~12節)
宣佈福音真理者,他們既然有佳美的宗旨,報佳美的信息,留佳美的行蹤,而收佳美的效果,則不能不對於他的聖工,有最後的勉詞,免得他的聖工或時有荒廢,此十一二節所述及福音使者急切的忠告。
1、勸會眾離俗自潔(11節);(1)民眾皆當離俗。言「你們要離開吧,離開吧,從巴比倫出來,遠離為奴之地,勿再染惡俗的罪汙」。此固為選民當日回國時的要訓,也是曆世信徒的箴規(林後六17)。(2)聖役更須自潔。巴比倫王曾掠聖殿器皿,後猶太被釋返國,古列王乃命攜此俱歸,此皆祭司利未人之執事,凡扛抬聖器者,皆須自潔,今日會中任聖役者,不自潔可乎?
2、有上主前引後護(12節);會眾奔走前程,務須從容,勿若逃遁之倉惶急迫,因為有全知全能的主同在。(1)主必在前引領(四十五2;出十三21~22,十四19)。言信徒之行程,不但惟主命是聽,亦且僅跟主的腳步,如以色列人行走曠野之路徑,惟以雲柱火柱為依歸似的。(2)主必在後護衛。因主必作我們的後盾,是決無後顧之憂的(賽五十八8;出十四19)。
如此說來,此傳道的事工,既如此佳美,能不令人歎賞不置嗎?今日會中之宣道士,亦知所擔負者,乃天工聖事,乃屬靈之職務,決非人世俗務所可同語,因此則一面欣謝那選召你們的聖工,一面則敬重你的聖職,踴躍自得的盡你的本分嗎?
講經要題
「傳道士的腳蹤」(七節)
1、乃聖別的腳蹤(如祭司以血塗手腳以聖別歸主)
2、乃得勝的腳蹤(可以踐踏仇敵)
3、乃穿福音鞋的腳蹤(弗六15)
4、乃歷盡行程的腳蹤(提後四6)
5、乃佳美榮耀的腳蹤(羅十15)
此外三節「無價被賣亦無價被贖」,十二節「耶和華前引後護」皆為佳題。
神僕的犧牲(五十二章十三節至五十三章)(賈玉銘)
此章乃論神僕為愛人救世犧牲一切,卻未有失敗,終以此成功神的意旨,為萬人預備了一個大救法,而為我們的彌賽亞。致全章所論,雖亦可表顯上帝眾僕之遭逢與結果,但唯有耶穌基督,堪以完全應驗此中的要義,眾先知書論及耶穌受苦受難,以至於死,而為萬民贖罪之事,雖多有預言,但未有如本章之群盡者,迨數百年後,果如而驗,毫釐不爽,一若當時所目擊,謂非由於神的啟示,何以有如此的先見之明呢?
一、論其命數(五十二13~15節)
神僕終身的履歷,莫不早未主所命定,由此數節,可略見耶穌生平一切可歌可泣之處。
1、論其智慧的行事;神僕行事,極有智慧,聖經常以此稱許大衛王,言其辦事無不精明(撒上十八14)。此正可以表示耶穌基督行事的態度(賽十一2),因耶穌即上帝的智慧(林前二7)。
2、論其特殊的境遇;言及耶穌的境遇,有兩方面:(1)多遇艱苦。耶穌基督以多受苦難,「面貌憔悴,形容枯槁,以致見之者,無不駭異」。正如他傳道的時候,雖年方三十,人即看他面目蒼老,將及五十雖似的(約八59)。(2)被舉上升。是言耶穌基督被舉上升,且升為至高,有如保羅所言,因他屈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所以神將他升為至高,又賜他超乎萬名之上的名(腓二8~9)。
3、論其顯然的成效;耶穌基督既已受苦至死,為人流血,且因此被舉上升,坐於帶右,足可以為萬民的救主,洗除許多國民的罪。(1)用他的血洗淨萬民的罪。猶太人僅能用犧牲的血,灑于百姓身上,耶穌的血,卻是能流到人的心裡,將人良心中的死行洗除乾淨(來九14)。(2)用他的道潔除萬民的罪。耶穌的教訓,淋漓如雨,言語滴落如露(申三十二2),足可以令萬國萬民,得他雨露的灌溉。
4、論其救恩的範圍;言「令許多國民中,未曾傳與他們的,他們必看見,未曾聽見的,他們要明白」。他的救恩如此廣普,範圍如此寬大,所成事功,足令各國君王因之閉口,而默然敬服。
二、論其被棄(五十三1~3)
此首三節所言,乃神僕所遇苦難道路的第一步。所當注意的,即寫書者不言我字,而用「彼」字,明明有所專指,以其所論乃特指彌賽亞的境遇而言。
1、言主的外表;先知于此段,首言我所傳聞,篤信的是誰呢?人既不信主,所以主的聖臂(即主的能力),遂無從顯現。以主的能力,皆是在信他的人身上顯出,照著人的信,為人成就一切。至人所以不信之故,乃以主僕容貌不揚,威義不秩,有如芽之萌于荒野,根株長於稿壤,自表面視之,迥然不像當來的彌賽亞。
2、言人的觀念;主的外表既無何羡慕之處,出身寒苦,操業微踐,托為匠人之子,長於偏僻之地,三十年間,碌碌無聞,不有屬天的慧眼,如何能辨認其為當來的彌賽亞呢?那專注外表,以貌取人者,徒以肉眼俗目,自然不能識此以拿撒勒人自居,有若愚不可及的神子基督,他們的輕視厭棄,不是勢所必然的麼?
三、論其受苦(4~6節)
本段言及耶穌受苦至義,最有價值,我們不能不欣謝主與舊約時代,已將贖罪之道,論的最清楚最的確。
1、非以受神的責罰(4節);神僕如此身受苦難,世人的觀念,每以其罪孽深重,應受上帝之重刑,故加以懲罰譴責,以為罪行的果報,殊不知此乃世人的大誤會。
2、乃以為人的代替(5~6節);此言耶穌之所以受苦,無非為「擔當我們的罪過,而受瘡瘍,因他受刑罰,我們得平安,因他受鞭傷,我們得醫治」。此雖寥寥數語,然對於耶穌代贖之義,已說的最明瞭最確切,因此我們這些奔走迷路的亡羊,既有代罪的方法,複有可歸的牧人了。
四、論其態度(7~9節)
1、被審的景狀;耶穌被審,始終未辨一詞,正如羊羔在剪毛的手下閉口無聲,且其被猶太異邦前後審訊六次,究無一人指證其罪名,甚至彼拉多極力辨明耶穌的無罪,一而再的說:「我查不出他有何罪來」。終則以水洗手,言「殺此義人的罪,你們自己承擔吧」。正如耶穌曾自己說過:「你們中間誰能指正我有罪呢」(約八16)?可惜長官之殉情妄斷,天理埋沒,妄定耶穌的罪刑,但耶穌始終未與理論,甘忍苦刑而不辨。
2、就死的態度;人審訊耶穌固不按公義,人擬定耶穌的罪刑,更是暗無天理,一公義聖潔、無罪的神子基督,竟然身受鞭傷,親負苦架,赴各各他的法場而去,那些人面獸心的羅馬兵丁,與毫無心肝的猶太祭司等,更趁機百般辱駡譏誚,終則將那皎皎無疵的手足刺傷,高懸苦架。但耶穌始終未發一句不平之言,反倒為那些釘他的人祈禱(路二十三34)。似此甘心就義,為人捨己的態度,真如「羊羔被牽到死地,——仍是閉口無聲」。此在耶穌一方面,固已成全他救世之功。「因他受鞭傷,使我們得痊癒,因彼遭刑罰,使我們得平康」。但在人一方面,如此待遇神子,使他的生命被絕於世,這大重罪,如何當得起呢?
3、被葬的狀況;(1)人的辦法。耶穌全善,猶太人竟視為元惡,既與惡人同列,而釘於兩盜之中,亦「將于惡人同埋」,而葬於兩盜之處。(2)神的辦法。惟神特令富人約瑟,于議員尼哥底母,為之營葬於去各各他不遠之某園內,為約瑟所鑿的新墓中,以應先知的預言,此亦出人意外之事,蓋特借此以示區別,證明日後自該墓中復活者確為耶穌基督,可令人無所藉口。
五、論其賞賜(10~12節)
1、由獻身而綿後嗣(10節);耶穌舍生,正所以得生,「一粒麥子,雖遺地而化,卻結出許多子粒」(約十二24)。在敵人的眼光看來,以為耶穌僅三十餘歲而舍生,可謂不幸短命而死,殊不知耶穌的舍生,正所以另入了一個新生命,即日後千百萬信徒,莫不同得耶穌的生命,是耶穌的生命已放大,且延長,而生活在歷代千萬信徒心靈之中,不盡限於拿撒勒一人之內了,因新約時代,於基督內正是產生了一個新種族啦。
2、由苦難而獲勝捷(11~12節);基督受艱苦,受勞碌,皆非徒然,終究有最好的收成,其果效之完美,甚至令耶穌自己亦「心滿意足」。蓋以苦難一則勝過罪惡,令多人賴以稱義(11節),一則勝過仇敵,將諸多被擄的得以奪回(12節),這真是最大的勝捷。
3、由卑辱而得高舉(12節);耶穌降世,不但有奴僕的樣式,並且身等罪人,以至於死,而且人將他列于罪犯中,視之如強盜無異,可謂卑辱已極。但人雖視耶穌為罪人,耶穌卻因此成為罪人的救主,一則擔當人罪,二則為罪人代求,是耶穌不但是獻身為人贖罪,而為我們的贖罪祭,也是常在神前為人的罪代求,而為我們的祭司,我們的中保。
此章論耶穌舍生為我們的贖價,因為受死代替我們的罪刑一端,論之最詳明、最確切,是決不得含混的。於新約書中,對此要道論至更詳,此中意義,實足安慰我們的有罪心腸。
注意;今日之品評家,對於贖罪之意義,與此章所言絕對不同,以為耶穌贖罪之義,僅為人之模範,或因耶穌受苦,為世界謀求幸福,在他的
真理教義,足可減輕人世的痛苦,即是耶穌為人的救主了。且不但耶穌可以作人的救主,為人贖罪,吾人亦可作人的救主,為人贖罪。如果我們能為世界人群作出有何利益之事,確非耶穌贖罪之原意,讀者勿受其迷惑。
講經要題;四節「他誠然擔當我們的憂傷,背負我們的痛苦」,五節「他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受傷」。六節「我們眾人的罪,都歸在他身上」。十節「耶和華以他為贖罪祭」。又「耶和華所喜悅的事,必在他手中亨通」。十一節「他看見自己勞苦的功效,便心滿意足」。又「有多人因認識我的義僕得稱為義」。十二節「他卻擔當多人的罪,又為罪犯代求」。皆歷代傳道士屢講不厭之經題。
更新(賽五十一-五十二)(唐佑之)
第五十一章開頭:「你們要追想被鑿而出的磐石,被挖而出的巖穴。要追想你們的祖先亞伯拉罕」神叫亞伯拉罕從迦勒底的吾珥出來,離開那拜偶像之地到未知之地,叫他家族因他得福。這是家族的更新。神叫以色列人出埃及,離開拜偶像之地,使這民族得以更新。以色列民第二次出埃及,如五十二:11:「你們離開罷,離開罷,從巴比倫出來。」離開是更新的途徑,不離開就不能更新。神叫以色列人離開巴比倫被擄之地偶像之地,使他們得凓更新。我們也應離開不該在之地方,不該作之事,不應有的思想,我們就得凓更新。亞伯拉罕離開吾珥以後,這個家族就成為敬拜的家族,使以色列人常追想亞伯拉罕和列祖們敬拜的經驗。敬拜是更新唯一必須的條件。雅各曾離家出走,在伯特利遇見神;他說那地是神的殿,天的門;他在神前敬拜,每當他軟弱時,神叫他追想伯特利。本來他走的路不很正確,但當他回來時,在示劍地方;神叫他必須離開,叫他起來到伯特利去。我們應當到神所要我們去的地方,要追想神的恩典,追想蒙恩的經驗,追想在教會中所得的福份。這是我們更新的第一步。
伊甸的更新,「耶和華已經安慰錫安,和錫安一切的荒場,使曠野像伊甸。」(五:3)神為我們所預備的是伊甸園;可是人犯罪,不要樂園而要曠野。我們在人類歷史中,看的都是曠野。西方文壇荒原詩人,描寫整個世界是一片曠野。世界花綠美麗,實際是墳埸;所有的人都「死在罪惡過犯之中,」(弗二:1)沒有生命氣息,只有死亡和絕望。神的恩典要我們更新,生命更新;把曠野變為樂園,樂園失而復得。
在真理上更新,公理是神公義審判的道理。歷史是神與人的對話,或謂神公義的作為。把審判的消息帶出來,叫人歸向祂;因為神審判的消息乃「萬民之光」(4)「因為訓誨必從我而出,」(4)律法只能使人知罪,人不能靠律法得救。我們常覺得律法是反面的意思,其實並非我們想像中那麼不好;不過當時保羅為保證猶太人對律法的錯解,但我們並沒律法的錯誤,也沒猶太人的背景,為何我們要先進到猶太人的錯誤裏面,然後再出來呢?這是因為我們沒有讀清楚全本聖經。從前宣教士把真理帶出來,西方思想受了希臘的影響,知道辨證的方法;但華人不需要這種背景,我們可以直接讀。律法是神的訓誨,是神的旨意,是神的話語。很多時候因為我們不注重律法,不注重神的訓誨;所以我們在恩典中墮落了。我們說不要律法,只要恩典;恩典是白白賜予的,雖然我們不好,神仍然恩待我們。其實律法裏面有恩典,恩典裏面有律法;神的慈愛中有嚴厲,有公義,神是輕慢不得的。如果我們能夠真正注意這方面,我們一定會注意信心和信心的行為。求主幫助!我們需要神的訓誨,需要神的話語;或說我們需要神的律法,我們在神面前應該端正,謹慎、敬虔;在主前好好地聽祂的話,遵從祂的旨意。
伊甸的更新把我們整個的生命改變,叫我們也在真理上更新,因為神審判的信息成為萬民之光。神說:「我的公義臨近,我的救恩發出,我的膀臂要審判萬民。」(5)「耶和華的膀臂阿,興起,興起,以能力為衣穿上。」(9)五十一和五十二兩章,屢次題興起,加重語氣,表明意義深長。耶和華有大能的膀臂,祂是行動的神,祂說了,事就成了。
在禱告上更新,我們禱告常有錯誤的觀念。只有禱告,沒有行動,這樣等於逃避;不想不敢也不願意做甚麼,一味禱告。我們禱告定要對主說:「我願意照祂命令去做。」有時我們不知事情如何做,是否應該做;弟兄姊妹來問我,我也不知如何是好;只叫他們禱告。這是逃避,教會的長者,傳道人竟然也逃避;沒有真正在神的真理上下工夫,自己不知怎樣幫助弟兄姊妹,竟以禱告掩飾。我認為這是不可饒恕的罪。我們應該禱告、讀經、尋求神的旨意。若禱告而無行動,則逃避;若行動無禱告,則悖逆;根本不明白神的旨意;這都是罪,是神所不喜悅的。我們應該在神前迫切禱告,求神給我們行動的能力,遵行神旨意的能力。傳福音工作,是神的旨意;但我們必須迫切禱告、仰望神。
神是得勝的神「從前砍碎拉哈伯。」(10)(拉哈伯是從前比倫埃及神話中的怪物)神勝過一切,不論地上的,地底的,字宙的萬物。我們不要常嘆息自己的軟弱,要靠主得勝而誇口;發出哈利路亞的讚美。主是得勝的王,萬王之王;祂是主,萬主之主;祂「使海的深處變為贖民經過之路。」(10)「耶和華救贖的民必歸回,歌唱來到錫安;」(11)「惟有我是安慰你們的;」(12)
聖經中題到「我」是多麼親切,和我們有密切關係。「安息」多麼親熱的字眼!福音的信息就是安慰;安慰是神的嘆息,神激烈的情緒,神關心的情懷;有說不盡的心意,要我們蒙受祂的福份,神要摸到我們的心。在新約「安慰」即像母親懷中的孩子享受慈母的撫摸,安慰、看顧。神說:「惟有我,是安慰你們的;你是誰?」這話實在太寶貝!當我們禱告,默想、做事之時;神要問「你是誰?」我覺得以賽亞照神的囑咐問人是誰很有意義。「人算甚麼?」(詩八:4)人不是東西,人是人;除了罵人才說「人是甚麼」,應當說:「人是誰?」當神問:「你是誰?」我心裏充滿感謝,流淚對主說:「今天我成為何等樣人,乃因𣿫的恩而成,我是屬神的兒女,是神的僕人,我多麼尊榮!」我們有沒有尊重神給我們這尊榮的身份?當路得的婆婆叫她在夜間去找波阿斯,(得)並非叫她做不可告人的事;乃是要顧及波阿斯的面子,因路得是外邦人;也許波阿斯不願娶她為妻。波斯願意接納她;她回家,婆婆說:「女兒阿,怎麼樣了。」這是很好的中文意譯。直譯:「你是誰?」路得的婆婆問她「你是誰?」她回家時臉發光輝,因她前途蒙神的恩惠,找到了歸宿。我們在神前也是這樣,我們的樣子、身份、沒有改變;當神問:「你是誰?」我們當存快樂感謝的態度說:「神啊!我是屬你的,我永遠屬於你。」
神要審判,「耶路撒冷阿,興起興起,站起來,你從耶和華手中喝了祂忿怒之杯,」(17)神賜能力給祂的僕人,給祂的百姓之前、神要審判;因審判從神的家起首;如果沒管教,沒審判;神的百姓就不配,也不能作福音的使者。如果我們真正的興起,我們需要神赦免之恩。神先要審判教會,而後審判全世界;這時就是教會把福音帶出去的時候,當天國福音傳遍天下;主等候快再來;祂尚未來,並非祂不願意來;而是耶穌寬容,希望人人都得救。
教會,弟兄姊妹、你、我、我們都尚未準備,沒有興起,沒有真正在認罪悔改,沒接受神的審判。「主耶和華阿,𣿫若究察罪孽,誰能站得住呢?但在𣿫有赦免之恩,」(詩一○三)神的「怒氣不過是轉眼之間,祂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一宿雖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歡呼。」(詩卅:3)我們有痛苦艱難,有時可能是神的審判;但我們若認罪悔改,審判要過去的;如果你真正願意在祂裏面得凓更新,神必恩待。
五十二:1是正面的話,他們求神的膀臂興起,幫助他們有能力。他們經過艱難、患難、管教、審判、得到赦罪的平安,如今真正興起,披上神所賜的能力,穿上華美的衣服。華美衣服原意即新娘的禮服。教會是基督的新婦;我們要清潔,華美,專一地獻給主;祂用洗潔的道完全洗淨,叫我們沒有皺紋等類的疾病,叫我們保持美麗青春,不衰老;穿上華美之衣等新郎。新郎快來了!你準備好了嗎?華美衣服乃指聖靈的能力。「耶和華的靈降在基甸身上。」(士六:34意譯)直譯是「神把祂的靈穿在基甸身上。」意即神的靈就是基甸的衣服;也是我們的衣服,我們穿上神的靈,就有見證的能力,實際作福音的使命。神看我們多寶貝!我們不夠美,神要我們穿上華美的衣服;不是外表的;物質的;而是神要我們真正得凓聖靈的能力,成為見證人。「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凓能力……」(徒一:8)保羅說:「十字架的道理,在那滅亡的人為愚拙,在我們得救的人卻為神的大能。」(林前一:18)「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裏、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神,不是出於我們。」(林後四:7)我們需要聖靈的能力,才能夠傳福音,承擔福音使命。神為叫我們在時代的憂患中有此體驗。神說:「所以我的百姓必知道我的名,到那日他們必知道說這話的就是我;看那,是我。」(五十二:6)神願意與我們同在,看顧、保守、潔淨、使用,充滿我們,神已準備好;我們必須準備,回應主:「我在這裏,我願隨時給𣿫使用。」我們當像磨亮鋒利的箭袋裏,隨時可用。我們必須更新,在神前等候;工作更新,有工作能力;工作異象更新,看得清楚,作得實際,果敢地幹。
在報信息和傳福音的事工上更新,第7節給我們有此看見,對福音重新認識,重視,重新宣告神作主了。神是萬王之王,有絕對主權,祂作王,全地有平安,萬民都戰抖,大水泛濫之時,耶和華坐凓為王,祂是絕對的主,是歷史之王,掌管一切。「這人的腳登山何等美。」(7未句)這裏的原意較我們所了解的更豐富;神藉以賽亞給我們明白,作為神的兒女要打扮,不是靠化粧品和時尚衣服,而是以聖靈的能力作我們華美之衣;有佳美的信息作我們腳上的裝飾,這還不夠美,更需要神來裝備上更新,在主前一同歌唱。
作時代的守望者「聽阿,你守望之人的聲音,他們揚起聲來,一同歌唱;因為耶和華歸回錫安的時候,他們必親眼看見。」(8)誰是守望者?一是軍事上的守望,站在守望樓上窺探敵人出現,就吹角警告。這是先知工作,我們都有責任,作時代的守望者。時代充滿了憂患,我們發出聲音,讓人知道若不悔改就會滅亡。教會需要守望的工作!守望者還無有祭司的工作。在耶路撒冷聖殿外,祭司要按次輪值,守望等候天亮;黎明之前黑夜更深,疲倦愈加;但守望的祭司必須加倍儆醒,睜眼面向東方;等曙光一現即吹號角,叫醒全耶路撒冷的人。
各位弟兄姊妹!我們當作黑夜的守望者,漫長黑夜怎能昏昏欲睡呢?天將亮,榮耀晨曦將臨,耶穌將榮耀再來;還有一點時候要來的就來,不再遲延!故此,我們急需把福音帶出去;但自身先要對付,要準備,要裝備;在神前清清潔潔。「你們離開罷,要從其中出來……務要自潔。」(11)自潔作主工,作主見證,傳主福音。當約書亞領以色列人過約但河時,對他們說:「要自潔,因為明天耶和華在我們中間行奇事。」奇事即神蹟,是人所作不到的;但必需的條件,務要自潔;今天的自潔,保證明天的奇事。神要在我們中間行奇事,給我們更新的恩典;然而要自潔,合乎主用,預備行各樣善事。耶和華必在前頭行,以色列的神必作你們的後盾;如牧羊人在羊的前頭走,且有恩惠慈愛隨凓祂的羊群。有人前面走,牧羊狗後面保護。我們安穩一直向前走,不許退後;只許得勝,不許失敗。
主與我們同在!我們必需自潔!──
唐佑之《時代憂患與福音使命──以賽亞書四十至五十章研讀》
得蒙救贖的應許(賽52章1至12節) (香港讀經會)
祈禱: 主啊,感謝你,因你讓我可以自由地追求真理,願你今天繼續親自向我說話。
神明白當以色列民在將來被擄到巴比倫後,必會陷於灰心失望的境況中,那時他們著實需要神的應許,讓他們知道終必有重獲自由的一天,所以,祂借著先知預先寫下本段經文,從而向那些將要被擄的以色列餘民作出鼓勵,振奮他們的士氣,為他們帶來盼望。
先知以宣召的方式,呼喚那些意志消沉的以色列人(以「錫安」及「耶路撒冷」為代表,1),務要振作起來,進入新的聖城耶路撒冷。雖然以色列人將要被擄,屆時他們有如被主人賣出的奴隸,然而,他們實際上是「無價被賣」(3、5)的,因為巴比倫並不是以金錢把他們買下,而是把他們擄去;神容讓這事發生,是懲罰他們離棄神的罪。先知預言,既然他們是「無價被賣」,將來也必要「無銀被贖」(3),換言之,沒有任何財物可以讓他們得救,惟有耶和華施恩賜憐憫,被擄的餘民才可蒙救贖。
被擄的百姓當然會被人欺壓侮辱,而作為被擄者的神,耶和華的名和榮耀也會被人嘲笑,祂的敵人以為祂並不能保護自己的百姓(5)。為了顯出敵人的錯誤,耶和華必不會袖手旁觀。祂會差遣其使者,向百姓宣揚好消息,並且頌贊祂的奇妙作為(7 - 8)。救恩要臨到神的選民,普天下的人都可見證這一切(10)。事實上,耶和華是萬王之王(7),祂必會在末世為萬國預備救贖之法。昔日以色列人離開埃及時,神如何保守他們,如今祂也會照樣保守祂的百姓(12),為他們預備得救之路。在神的救贖面前,神的子民需要以積極的行動作為回應,包括好好裝備自己,離開不潔,成為聖潔的子民(11),以迎接救恩的來到。
救恩固然是一份由神白白賜予的禮物,但人亦需要有適切的行動配合,如反省自己過去的罪,願意悔改,並求神赦免,才能得著神赦罪的平安。如果人硬著心腸,不願意面對自己的軟弱,神的救恩並不會對他產生果效。所以,我們需要求聖靈在我們的心中工作,因為聖靈能改變人的心意和生命,使人剛硬的心得以扭轉,朝向真理,接受基督。
又卑微又尊貴的神僕(賽52至13至53章12節) (香港讀經會)
祈禱: 主啊,求你教我珍惜每天體驗和細味你話語的機會。
本段經文是以賽亞書內的第四首「僕人之歌」。在四首「僕人之歌」中,這一首的內容也許是最多被新約作者引用的,因為當中所描述的「受苦的僕人」形象,與耶穌基督簡直是如出一轍,而且先知在聖靈的啟示下,可謂妙筆生花,他對神僕作出了極細緻的描寫,叫人歎為觀止。
神僕的尊貴和卑微形象,交錯地出現在本段經文中。52:13指出神僕被升為至高,這是預言耶穌基督的升天得榮。接著,經文卻描繪了神僕憔悴、枯槁的外表(52:14),以及祂的卑微,和被人藐視的景況(53:1 - 3)。這讓人感到驚奇:為何神的僕人竟會落得如此落寞的光景?
原來,神僕受苦是為了我們的緣故。祂為了我們能得到平安和醫治,甘心承受刑罰和鞭傷(5)。先知更預言,祂是與惡人同死,與罪犯同列(12),最後與財主埋葬(9),這些論述與主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受死,然後被埋葬等過程是一致的(參太27章)。神僕的受苦,終於帶來佳美的成果,因為祂的死儼然是一個贖罪祭,祂背負了世人所有的罪(11),且蒙神的悅納(10),於是,祂最後能夠成為王者,成為得勝的主(12),罪人亦可以因為信靠祂而得稱為義(11)。
為了救贖普世人類在過去、現在和將來所犯的一切罪,神差派了一位最有價值的人物來到世間。祂從未有犯罪,卻甘心樂意代世人受苦,而且祂受苦的程度,是人世間最大的。主耶穌基督是聖子,祂無疑是宇宙間最珍貴的人物,祂為童貞女馬利亞藉聖靈感孕而生,故沒有原罪,祂的一生也沒有犯過罪。本著愛,祂甘願成為肉身,為世人受苦。在世的主,曾受盡魔鬼的試探,生活流離,被同胞拒絕,被出賣,被侮辱,遭毒打,最後更被釘於十字架上,承受當時最痛苦、最羞辱和最不人道的極刑。主耶穌基督就是那位「受苦的僕人」,祂就是那位救世主,祂所成就的救恩能夠拯救曆世歷代一切願意相信祂的人。
從主耶穌成就救恩的過程看來,我們雖然可以白白承受救恩,但這救恩卻實在是來之不易,我們需要珍而重之!
靈裡醒起(賽五十一章17節〜五十二章12節) (台北基督之家)
以賽亞書五十一章17節〜五十二章12節
延續前面神對以色列人的呼籲,神借著先知要以色列人「醒起」(五十一17,五十二1,NIV翻譯),從沈睡對環境毫無反應清醒過來,聽見神的呼籲。神要他們知道,從前因惹動神的憤怒,以至神將憤怒的杯交在他們手中(五十一17),他們當中無一倖免(五十一18〜20)。但時候到了,神要他們清醒過來,認清神已經將這充滿憤怒的杯遞給欺壓他們的人手中(五十一23),仇敵將要受責罰,神要他們「醒起」,知道神將要作的事。
神更要他們「醒起」,從被擄的苦難中醒起,神要再次恢復從前聖城的榮耀與聖潔(五十二1),神要贖回祂的百姓(五十二3,7),並要在祂百姓面前榮耀祂的名(五十二5〜6)。
神不只要他們「醒起」,明白神的作為,更要他們「醒起」之後,去做一件事,就是「離開」不潔(五十二11)。神不要他們像那些沈睡的人一樣,對周遭的聲音沒有反應,神要祂子民,從失望中起來,看見神要作的工作,並歡喜的回應神的呼召──「離開」不潔,預備自己。他們或許經歷到就像出埃及時一樣,但不同的是──他們不匆忙,也不用害怕追兵,因為神在他們前面領路,也在他們後面作盾牌,阻礙一切的追兵(五十二12)。
神要以色列人「醒起」,明白祂的作為,並做出祂要我們應有的回應。但持續的苦難,使他們對於神的名被羞辱沒有反應(五十二5b),甚至對於神藉先知的呼籲也沒有反應,他們肉體雖然是清醒,但是他們對神的話語卻是沈睡。
神今天常常要我們「醒起」,我們常常會傳講神的話,分享神的話,但我們所說的,所傳的,甚至所讀的,是否觸動我們自己的心呢?以至於我們在讀神的話語之後,能夠有回應的行動,而不是「就是如此」的心態!
我們對神的話語是否已經「習慣」了呢?我們的靈裡在神的眼中,是否處於「沈睡」狀態呢?我們對於神的話,甚至每次的聚會,是否都不再有「新鮮感」了呢?求主幫助我們「醒起」!
回應:
主耶穌!讓我們看見自己靈裡的真實情況,不要讓我們信主越久,靈裡越沈睡,對禰的作為與話語越來越不渴慕,主!求禰更新的靈每天在我們生命中工作,好讓我們每天都能領受禰所要賜給我們新鮮的恩典,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禱讀:羅馬書十三章11〜12節
11 再者,你們曉得,現今就是該趁早睡醒的時候;因為我們得救,現今比初信的時候更近了。
12 黑夜已深,白晝將近。我們就當脫去暗昧的行為,帶上光明的兵器。
求神的榮耀(賽五十二章13節〜五十三章12節) (台北基督之家)
以賽亞書五十二章13節〜五十三章12節
「耶和華在萬國眼前露出聖臂;地極的人都看見我們 神的救恩了。」(五十二10)神要耶路撒冷「興起」,穿上華美,聖潔,但神要透過特別的方式,成就這樣的工作,神要作一件「新事」(四十八6),就是借著祂的僕人完成祂預備的救恩。
如何完成呢?第五十二章13節提到「我的僕人行事必有智慧,必被高舉上升,且成為至高」,「行事必有智慧」可以翻譯為「行事通達」,但我們在僕人的遭遇上,看見似乎是「行事一點也不通達」,「一點也沒有被高升」。
「他的面貌比別人憔悴;他的形容比世人枯槁。」(五十二14),甚至世人都覺得驚奇,這是神的僕人嗎?他被人厭棄,被擊打,審判以至於死,甚至人都認為他被神苦待(五十三4,8,12),這怎麼會是要完成神榮耀工作的僕人呢?這怎麼會是行事有智慧呢?這怎麼會是被高舉上升呢?
但僕人所受的一切,都是神的心意(五十三10),神就是要借著這樣的過程,讓世人一切的罪孽都歸在他身上(五十三6),因僕人的作為,所有人要重新被稱為義(五十三11),恢復與神的關係。在世人眼中看為羞辱,不堪的道路,在神眼中卻是通達高升的道路,世人要得的榮耀,是自己眼中看為好的,但神的僕人要得的榮耀,卻是神眼中看為好的。
神眼中看為好的,世人未必看為好,「行事必有智慧」英文可翻譯為「行事將合宜」,「合宜」的標準是什麼呢?就是神的心意,基督徒常常要面臨一個抉擇,就是要得自己的榮耀?還是得神的榮耀呢?(約十二42〜43)前者在世人看為好,後者在世人看為奇怪,甚至棄絕,但求主幫助我們,讓我們有祂僕人的智慧,選擇神的榮耀,以至於我們能得不能朽壞的獎賞。
約翰福音十二章42~43節提到「雖然如此,官長中卻有好些信祂的。只因法利賽人的緣故,就不承認,恐怕被趕出會堂。這是因他們愛人的榮耀,過於愛 神的榮耀」,這些官長雖然信主,但當面對關鍵時刻時,卻不敢「站在主那邊」,因為他們害怕失去他們現在所擁有的身分地位,而這是世人所羡慕的。你我是否像這些官長一樣?還是像主耶穌選擇神的旨意,甚至落入卑微中,也在所不惜呢?
回應:
主!讓我們愛主的榮耀勝過愛自己的榮耀,求主讓我們屬世的價值觀能夠被禰改變,幫助我們不選擇那世上看為美好,但在禰眼中卻是無價值的事物,就如同主耶穌在地上為我們設立的榜樣一樣,求主天天教導我們,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禱讀:以賽亞書五十三章5節
5 哪知祂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祂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祂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
以賽亞書第五十二章査讀(謝家樹)
本章有兩段不同的信息,前者第1〜12節言錫安哪!興起!興起!自第13節起一直至第五十三章第12節,是第四首僕人篇。
第1〜2節是第三個興起的信息,這信息的背景,隱含了奮興錫安的教訓,神給他們穿上華美的衣服,因為他們即將從外邦勢力中獲得解放,現在要輪到那些曾經奴役過以色列人國家,將承受審判了。當年以色列民被齎給那些外邦人為奴之時,並沒有價銀的,現在贖回來,也就無需任何價銀了,那些外邦人無故欺壓神的百姓,現在神讓他們知道,神的名不容被褻瀆。
接著穿插入了一段讚美的詩歌,描述錫安的神進入耶路撒冷的場面,偉大的君王,引導人們前往錫安,一幅朝聖的壯舉,難得勝的光景,何等榮耀。
然後另一段信息的開始,把全部聖經帶入一個重要的中心,就是第四首僕人篇,這位義僕,受苦受害,榮耀完成了救贖的工作。
壹、第1〜6節 錫安的復興。
在三篇興起的信息中,這第三篇興起信息是回音第一篇(賽 五一9)耶和華的膀臂哪!興起!興起!以能力為衣穿上,現在神回答說:錫安哪!興起!興起!披上你的能力,穿上你華美的衣服,纖永恆循之約,又再燃起選民的希望。
一、第1〜2節 聖城的復興。
1、錫安哪!興起!——披上你的能力。
――錫安的興起是借著神所賜的能力(撒上二4)。
2、耶路撒冷啊!興起!——穿上你華美的衣服。
一一耶路撒冷必得尊貴榮耀(亞三4 )。因為:從今以後,未受割禮的和不潔淨的,必不進入你們中間。(未受割
禮和不潔淨的指外邦人)(珥三17)。
3、耶隨娜!要抖下塵土——起來坐在位上。
一一此語屬(賽四七1),有完全不同之對比,坐在塵埃、坐在地上,表示哀悼,抖下塵土
,表示去除汙穢,坐在位上,表示尊榮(拉六21)。
4、錫安被擄的居民哪!―一要解開你顯項的鎖辣。
――獲得解放,不再受撤但的拘禁(詩八一6),從此,脫雜仇敵的轄制,獲得完全的釋放(羅八21)。
二、第3〜6節 選民獲致自由的代價。
這一小段說出選民的被擄難釋的經過,是有次序的。
1、神的百姓在世界是寄居的——起先,我的百姓下到埃及,在那裡寄居(徒七15)。
2、因為是寄居‘就受到欺壓——又有亞述人無故欺壓他 們(詩一〇五25)。
3、神的百姓無價被賈被擄——你們是無價被齎的(詩四 四12)。
4、轄制他們的人,呼叫褻瀆神——轄制他們的人呼叫,我的名整天受褻瀆(結卅六20)。
5、神的百姓沒有忘記神——所以我的百姓必知道我的名
(:詩四四17)。
6、神的百姓沒有忘記神的約——到那日,必知道說這話的就是神(詩五六9)。
7、神贖回祂的百姓毋需任何價銀——也必無銀被贖(彼前一18)。
貳、第7〜10節 救恩之聲——你的神作王了。
這一小段描述神前來耶路撒冷的情形,一開始序言就說報隹音,傳救恩的對錫安說:「你的神作王了。」選民流亡異邦的日子結束了,神將引導他們前往錫安,選民回到錫安,前朝聖的壯舉,帶入了高潮。
“你的神作王了”,這是何等大的信息,因為這是福音,神救恩要臨到萬邦,這大喜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
“你的神作王了” ,有兩方面的意義(代上十六30)。
―、在神——1、祂得勝;2、祂掌權:3、祂得榮。
二、在民——1、蒙恩惠;2、享平安。3、同榮耀。
本小段包含下列七個要點:
1、平安的信息。
a. 報佳音的信息(撤下十八26)。
b. 報平安的信息(弗六15)。
c. 報好信的信息(賽四十9)。
d. 傳救恩的信息(詩九八2)‘
2、佳美的腳蹤。
a. 雙腳登山(鴻一 15)。
b. 何等佳美(羅十15)。
3、守望者的歡呼。
a. 守望之人的聲音(結三17)。
b. 他們揚起聲來一同歌唱(詩九八4)。
4、錫安必親見。
a. 他們要歸回錫安(耶廿三3)。
b. 他們必親眼看見(路二30〜32)。
5、春聖城發歡聲。
a. 耶路撤冷的荒場啊!要發起歡聲(亞八3)。
b. 耶路撤冷的荒場啊!要一同歌唱(番三14)。
6、聖民得安慰。
a. 耶和華安忍了祂的百姓(太五4)。
b. 耶和華救贖了耶路撒冷(拉九9)‘
7、萬民見救恩。
a. 耶和華在萬國眼前露出聖臂(詩四四3)。
b. 地極的人都看見我們神的救恩(詩六七2)。
三、第11〜12節 得贖之民當如何從巴比倫走出來。
這是最後的勖勉,神勉勵祂的百姓,務要聖潔,脫離那罾亂的惡者一一巴比倫從其中分別出來,尤其服事神的聖工之人(扛抬神器皿的人),又說:你出來的時候,不必急忙,不至奔跑,因為有耶和華的同在,祂在你們前頭行,以色列的神必作你們的後盾。
―、務要聖潔。
1、必須從巴比倫出來(亞二6〜7)。
2、不要沾不潔淨之物(林後七1)。
3、扛抬耶和華器皿的人,務要自潔(提後二21)。
二、不必匆忙。
1、你們出來必不至急忙(出十三20。
2、你們出來必不至奔逃(箴四12)。
三、有神同在。
1、耶和華必在你們前頭行(彌二 13)。
2、以色列的神必作你們的後盾(出十四19)。
肆、第13〜15節 僕人篇第四首僕人篇一一義僕的受苦與得榮
本小段聖經是第五十三章的序言,所以其敘述應延至(賽 五三12),是本書的第四篇僕人篇,最為讀經的人熟知的預言,也定新約聖經中引用最多的經文。
前三篇僕人篇:
―、(四二1〜4)言神僕的職事。
二、(四九1〜6)言神僕的被召和目的。
三、(五十4〜9)言神僕的順服和信靠。
現在第四篇僕入篇說明神僕在世上受盡苦難,親身擔當了世人應受的懲罰,以戲劇化的一生,實踐了以色列所擔負的使命。本篇不但把前三篇僕人篇主要點加以集中,並將耶和華僕人的生平、事奉、受苦,以及得勝,完全貫徹表馳來。
這一小段序言是下面第五十三章的精簡摘要,以神的觀點把人所看見的總括起來,記—宣佈這位義僕所擔當的任務,會圚滿達成。
其中有六個”必”(原文三呂振中譯本),串連全部精意。
一、神的僕人行事必有智慧而通達。
1、神的胃計畫,十字架是神最高智慧(箴三19)。
2、智慧就是神的代表(撒上十八14)。
3、神僕最高的智慧表現(腓二6〜8)。
4、行智慧的路,事必通達(詩一一九98〜99)。
二、神的僕人必被高舉上升,且成為至高。
1、因為神的僕人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神就將祂升為至高(腓二8〜11)。
2、使徒彼得在公會受審時作證說:「你們掛在木頭殺害 的耶穌,我們祖宗的神,已經叫祂復活,神且用右手將祂高舉,叫祂作君王、救主。(魅30〜31)
3、保羅的形容(弗一20〜21)就是照祂在基督身上所運行的大能大力,使祂從死裡復活,叫祂在天上坐在自己的右邊,遠超一切執政的、掌權的、有能力的、主治的和一切有名的,
不但是今世的,連來世的也都超過了。
4、中間插入這一小節,對這翻僕辛苦的形容。
a. 許多人因祂驚奇一當人們看到基督在十字架上受難時,這幅面貌,豈能不令人驚奇(可九12)。
b. 祂面貌的形容。
(a)祂的面貌比別人憔悴(原文意為祂的容貌已被折
磨得甚至不復有人的樣子)(詩廿二6)。
(b)祂的容貌比世人枯槁(原文意為祂的面貌已被躇 蹋得世間上人沒有比祂再難看的樣子)(伯二 12)。
三,祂必洗淨許多國民。
1、基督在十字架上流血,擔當了眾人的罪,祂的血洗淨了我們的罪(詩五一2)。
2、神是信實的、公義的,只要我們自己認罪,耶穌的血就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約壹一9)。
3、基督的血除去我們的死行(來九14)。
四、君王必向他閉口。
1、行律法不能得救,只有信靠基督耶穌才算稱義(羅三
19)。
2、在神面前,都當悔改順服(詩一〇七42)。
3、到那時,誇口的當指著基督誇口,其餘的人就必閉嘴 (詩六三11)。
五、未曾傳與他們的,他們必看見。
1、大衛蒙救拔後的詩。(詩四十3 )祂使我口唱新歌,是讚美我神的話;許多人必看見而攉怕,並要倚靠耶和華。
2、耶穌基督降世為人,為要拯救罪人:西面手抱聖嬰,歌頌神(路二29〜30)。
3、使徒約翰所見。(約壹一1〜3)論到從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所聽見、所看見,親眼看過,親手摸過的,我們將所看見所聽見的傳給你們,使你們與我們相交,我們乃是與父並祂兒子耶穌基督相交的。
六、未曾聽見的,他們必明白。
1、大衛的詩,(詩十四2)耶和華從天上垂看世人,要看有明白的沒有,有尋求神的沒有。
2、因為,(詩六四9)眾人都要害怕,要傳揚神的工作,並且明白祂的作為。
3、保羅說:神願意為萬人得救明白真道,(提前二4〜5) 祂願意萬人得救,明白真道,因為只有一位神,在神和人中間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為人的基督耶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