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以賽亞書第五十三章短篇信息

 

目錄:

以賽亞書箋記(五十三章)(于中旻)

十字架(五十三章)(史百克)

神僕的犧牲(五十二章十三節至五十三章)(賈玉銘)

承受(賽五三章) (唐佑之)

捨上(賽五三章) (唐佑之)

人與典範(賽五十三章)(佚名)

基督在苦難下的沉默(賽五十三7)(佚名)

應否緘默(賽五十三7)(Herbert Vander Lugt)

又卑微又尊貴的神僕(52135312) (香港讀經會)

求神的榮耀(賽五十二章13五十三章12) (台北基督之家)

以賽亞書第五十三章査讀(謝家樹)

 

 

以賽亞書箋記(五十三章)(于中旻)


  神所喜悅的事

  耶和華所喜悅的事必在祂手中亨通(賽五三:10

  全智全能的神,在每一個人,每一件事上,都有祂特定的目的。聖經中多次提到,祂的旨意,目的,所喜悅的,同出於這個意思。
  神子基督耶穌在世的時候,說話行事不是照自己的意思,而是遵行父神的旨意,“常作祂所喜悅的事”(約八:29)。就是到了客西馬尼園,在十字架可怕的陰影之下,“心裏甚是憂傷,幾乎要死”(太二六:38),以至“汗珠如大血點,滴在地上”,祂仍然說:“父啊,你若願意,就把這杯撤去;然而,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路二二:41-44)。
  這是主耶穌“虛己”(腓二:7)的極致,倒空自己,為要行父神喜悅的事,為世人成就救恩。
  神的旨意,並不常是我們所喜歡的道路;因為我們常想到自己,而又目光短淺,看不了多遠。但全智的神,在一切的事上,都有祂奧秘的計畫:

  耶和華卻定意〔或作“喜悅”〕將祂壓傷,
  使祂受痛苦。耶和華以祂為贖罪祭。
  祂必看見後裔並且延長年日,
  耶和華所喜悅的事,必在祂手中亨通。
  (賽五三:10

  被釘在十字架上,受極深的羞辱,極大的痛苦,絕不能算是好事。可是,那是神所喜悅的,那就是福音的奧秘了。
  五旬節使徒被聖靈充滿,彼得在第一篇講道中指出:主耶穌被釘十字架,不是殉道的悲劇,也不是事件相互反應而有的結果,更不是偶發事件,卻是神有祂的目的,是“按著神的定旨先見”(徒二:23)。結果,三天三夜之後,耶穌基督從死裏復活了,“領許多的兒子進榮耀裏去”(來二:10),就是擄掠了那擄掠人的,使信祂的人得釋放,成為神的兒女。總合起來是基督的教會,是羔羊的新婦;到祂榮耀再臨,迎接教會的時候,就是羔羊的婚筵,是喜劇的最高潮,永不降退的最高潮。
  基督徒應當跟隨主的腳蹤,行神所喜悅的事。當我們照著神的旨意去行的時候,就是參與神的計畫,成就祂的目的,雖然經歷苦難,當時不明白,最終神的計畫,沒有疑問的,“必然在祂手中亨通”,因為沒有甚麼能夠攔阻全智全能的神。
  也許,你現在正經歷嚴重的熬煉,像是墳墓的黑暗,信心仰望祂,祂的旨意終必成就。

 

 

十字架(五十三章)(史百克)

 

今日我們這些神的子民,大多數都同意目前主有一個偉大的需要,就是彰顯祂的膀臂、祂的能力。無論我們信徒個人之生活行動,或教會團體之配搭事奉,甚至整個世界之局面,都需要主膀臂的顯露!

姑且把我們自己、教會團體和這個世界,當作一個患有很複雜嚴重病的人。這病人經醫師詳細診斷後,說出一個救治辦法。他首先說明這救治會使病人疼痛,而且須要病人忍耐、忠信、持久和合作。其次,他知道這病人曾聽說這救治辦法,但病人反應是盼望醫師能改變這救治辦法。我們今日正像這個病人!我們到底是接受這個辦法,抑是盼望醫師改變這個辦法?

惟一的救治

自然你要問,這救治辦法是甚麼?這救治辦法也是惟一救治辦法,就是耶穌基督的十字架。只有基督的十字架能確定救治我們整個屬靈的疾病。所謂基督的十字架有兩面的救治﹕一,代替我們死,為贖罪,免永刑;相信順服者經歷得永生(322-25)。二,代表我們死,與祂同死;相信順服者經歷脫舊造(包括肉體、世界、自我、律法制度…)活出基督(64-6)。一般信徒只接受(相信順服)十字架第一面救治免永刑,得永生;尚未接受(相信順服)十字架第二面救治脫自我(舊造),活出基督。【例如﹕閉關弟兄遺留下的聚會,為甚麼多年來一再的發生分裂?原因領頭核心之兄姊只接受或信服基督釘十字架第一面救治代替我們死,得贖罪,免永刑;尚未真實接受或信服基督釘十字架第二面救治代表我們死,與祂同死,甘願捨棄自我或舊造。因此,不像安提阿教會核心人(!)事奉主凡事讓主絕對作主、即信服主,(2)禁食捨棄自我,(3)聖靈說聖靈共同引導;乃是各人自我作主事奉自己,堅持自我無禁食,獨裁引導自己說。】以賽亞五十二章十三節至五十三章末節豐滿精確的指明,信徒個人或教會團體之一切複雜屬靈病症(如所說的罪、罪孽、過犯、憂患、痛苦病症),得蒙救治的惟一途徑,就是耶穌釘十字架。乃是耶穌釘十字架對付掃清複雜屬靈病症之整個惡劣局面!

基督的被高舉和證明

有兩件事我們要看見,一,主膀臂的顯露就是神用祂精湛之技藝智慧權能藉著十字架對付掃清一切惡劣的局面。二,主膀臂顯露之結果就是為著基督的被高舉和證明。所以只有當十字架對付掃清一切惡劣之局面時,基督才得以被高舉和證明。全本新約都是說明﹕舊造一切惡劣局面在各各他山上被掃清時,基督才得以被高舉和證明。請注意,基督的被高舉和證明乃是顯在神大能和後裔之中。『我的僕人行事必有智慧必被高舉上升、且成為至高』(5213),這是說出神的大能。『祂必看見後裔、並且延長年日祂必看見自己勞苦的功效』(531011),這是說出神的後裔,也就是教會。

基督的被高舉和證明既然是顯在後裔或教會身上,就對我們第一個挑戰是﹕你我個人到底有多少地方真讓基督被高舉和證明?你我說話仍有血氣、肉體麼?你我作事仍有世界、政策手腕麼?你我事奉仍有個人利益興趣、意即在基督自己彰顯活出之外、另有貪求麼?若有,即證明你我不肯接受十字架,也未真實讓基督被高舉和證明!請記住,在凡事上高舉基督、證明基督,其度量乃視你我有無豫備好來接受十字架!只有甘心樂意接受十字架的工作(如﹕無緣無辜的被罵卻不還口,無緣無辜的受害卻不說威嚇話…),掃除你我裏面一切舊造羞辱主名的事時(如﹕掃除犯罪、動血氣、發肉體、愛世界、自負自傲、目標不是活出基督乃是搞基督教…),基督才真實的被高舉和證明。

十字架是惟一的道路

關於講論基督的被高舉、登寶座、得榮耀等等的事,或者傳說基督的教會、祂的身體、神的傑作等等的事,都是很容易的。這些事的確是很奇妙、很偉大的。但在我們屬靈生命中有多少實際、活出多少,乃視我們實際經歷十字架的工作有多少!這是一個挑戰!當我們向前與主同行,遲早會面臨這件事。你我豈不曾強調﹕清心要主,事奉主,為著主的見證麼?主來試驗,(1)差祂僕人揭發震動甚至否定我們所持守之道理和作法(如必須一地一會、必須一餅一杯、必須設立長執…),我們(天然人)立刻出來爭辯維護並反對該主僕。(2)差祂僕人讚揚支持甚至獻身我們所持守之道理和作法,我們就立刻快樂的忘形,稱該主僕是神賜之忠心僕人!這兩種情形都是說明﹕我們是全心要自己,事奉自己,為著自己作見證!完全不接受十字架!請記住,如果你我沒有準備讓十字架對付並掃除那件特別事物,特別交通,特別關係,特別工作,你我所說的高舉基督、證明基督,都是虛假的!請聽主僕對編者所說的話「那是出代價的事,並且是要求我們讓去停握或放棄一切僅僅是屬乎個人的;同時要求我們單單為著主名的榮耀和祂的利益站住袒護、堅持不變!為我爭戰是不需要的,因主在寶座上,當我們求告祂、信託祂的時候,祂能照著祂自己的旨意、指揮調配處理一切的事!當我看見了基督在神的宇宙中那廣大無限之意義的時候,我整個的生命和生活就起了一種革命性的轉變。這種轉變立刻帶領我脫離了一切閉關排外和獨占等等的光景!自然,我不能比神的話語所要求的更廣闊,但我也不能有任何的狹窄。我是何等的歡喜在你的信中得知你也採取同樣的態度。如果在活出基督、彰顯基督這件事上,無妥協、無折衷;或在屬靈生命增長之重大事上,無丟失、無拋棄;就這種的得勝,將為主開闢一條道路,使那些出乎主的,必更多的得以顯露並實現出來。」這些話就是說明﹕基督的被高舉和證明,都是由於我們甘願深深的接受十字架的工作。

主耶穌永遠不得被高舉,除非藉著祂的十字架。有一個偉大的「所以」,『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所以神將祂升為至高、又賜給祂超乎萬名之上的名』(2810)。若不是十字架,祂就永遠不會升高。同樣原則,若不是十字架作工在祂子民裏面,祂就永遠不會在祂子民裏面升高。這是非常清楚的事!主耶穌在你我裏面得榮耀、得升高,只有藉著十字架的工作(即你我甘心順服,掃除裏面一切屬乎舊造的)。各處教會的產生、繼續、增長、達到完全的地步,都是藉著十字架的定律(除罪的羔羊和行走的羔羊12936)而成的。所以十字架對我們是一個很實際的試驗和挑戰!

十字架是積極的

神的靈確實指明﹕神的道路和方法總是積極的、非消極的;是建設性的、非毀滅性的;是有廣大之目的、非僅止於道路和方法之本身的。我們應當一次永遠的明白,神乃是藉著十字架成全一個偉大的目的把我們模成神兒子的模樣(萬事效力把我們模成神兒子的模樣82829)。許多神子民對於十字架有錯誤的認識,以為都是死、死、死。其實十字架乃是重在復活,是增加、非減少,是達到一個新的豐滿,是極為榮耀的。當神把十字架(萬事效力)擺在我們身上時,我們的反應常是反對、退卻、不歡迎!何以如此?簡單原因,我們沒有看見,十架的應用能彀讓神在我們的生活交接服事和教會中,得著已往所未曾得著的更像基督這個神聖偉大的目的!

十字架的確有消極和積極兩面的應用,但消極一面的應用不是目的,積極一面的應用纔是目的。十字架是神積極作事的工具,為要得著屬靈屬天的,而且是擴大一切有永存價值的。十字架一面代表神的「不」,一面代表神的「是」。當我們接受神的「不」的時候(即甘願捨棄一切屬舊造的),我們纔能真正經歷神的「是」(彰顯活出基督)。神的名不是「不」,乃是『是和阿們』(林後120),是『阿們的神』(6516另譯)。神是積極的神,是有偉大目的的神。

所以我們需要站在一個確定立場上即神的思想乃是創造、恢復、建立和增加。我們確信主的工作乃是為著帶進實現一個偉大的目的。許多時候我們遇見極為惡劣的環境和時間,好像所有的事物都從我們剝奪淨盡,並且我們好像來到一個盡頭;但如果我們信服神正在創造恢復建立和增加,就我們必會堅立而不至動搖。這種信念必須成為我們的立場祂正耕種、挖深,祂要得著豐滿的收成,祂要得著更多!祂知道祂為甚麼使用那種道路和方法來作事我們不知道。但我們能確切認定一件事﹕神作工乃是藉著十字架,並且藉著十字架纔能使一切有關祂自己和祂目的之事,變為穩妥堅固。

十字架使一切主的事穩妥

假定主的膀臂向你我顯露﹕向我們所在的地方,向我們工作的區域,向我們服事之團體顯露有創造恢復興旺增加如蓋會所、傳福音、施浸、人數增加、開訓練班、設立長執、安排各項事奉。結果有何事發生?你我將進入一種光景中,趾高氣揚、目空一切的覺得﹕我所作的事都是了不起的,並且正在增長、擴大、惹人注意。開頭我沒有秘書、現在我有秘書了。我們在人前正像一隻孔雀伸展顯露尾巴。我們把自己擺在顯赫地位上,好像總經理、總監督一樣,自吹自擂。如果有人談論講說我們,我們就快樂的忘形。(五十年後的今天,主僕這些話完全應驗在受閉關影響之信徒身上。無論現仍在其中的,或者離開另搞門戶的,只要是拒絕十架為惟一救治的,都是如此!然而這是神恩典的許可,使我們蒙光照,看見自己可憐光景而悔改,行起初所行的!自願接受十字架剪除一切罪惡世界、肉體自我、聖經事物、律法主義,回到起初的愛主自己這裏來!)

上述光景都是非常危險的事!神不允許那些完全出乎祂自己的事,來冒這個危險。主乃是把一切屬於祂自己的事,藉著十字架保守的穩妥。如果神伸出祂的膀臂(十字架)來作某些事,就你我將不能竊取祂任何的榮耀或聲譽,並且祂要使我們成為一班被隱藏和被遮蓋的子民!當神的榮耀充滿顯露時,像摩西這樣的神人都不能進去(403435)!今日人在神面前,甚至掛出牌子,稱自己為﹕教宗,主教,監督,牧師,博士,前面弟兄,都是非常危險可怕的!

我們不可能言過其實的誇張這件事的重要。歷史告訴我們,這乃是主向整個基督教顯露祂膀臂的一個最深的基本定律十字架使神的事穩妥。為甚麼歷代教會在開頭時的那種增長和擴展,不能一直延續下來呢?因為教會是經常被剝奪、被倒空、被破碎、被擊打、被逼迫的教會!【今日一切在世界上有名望、有聲勢、惹人注意、得人稱揚、引人跟隨之所謂教會(實際只能稱為宗教團體),都是在某些方面與世界妥協調和,不肯出代價,而拒絕十字架的!】由於教會專一傳講『基督和祂釘十字架乃是神的智慧和大能』世界棄絕這件事。(猶太人認為是絆腳石,外邦人認為是愚拙參林前11823-2422)。然而主的膀臂卻是向這樣的教會顯露!請記得,教會不可試以逃避十字架,為要在這個世界中得著一個地位。教會應當傳講十字架,不以傳講基督釘十字架為恥。這是一件需要出極大代價的事。但只有這樣出代價的人,纔能得著主膀臂的顯露!

這是我們應當學習的一個非常驚人的功課!以賽亞五十三章給我們看見了新約聖經和神一切道路和方法之真髓和奧義。該章聖經指明﹕主的膀臂乃是向著那位卑微、虛己、被藐視、被破碎、被釘十字架的僕人顯露。這是一個永存的定律。我們不要認錯這件事!如果你我有一個獨斷獨言的靈,有一個自信自恃的靈,有一個自己說了纔算數的靈,或者有別種像這一類的事,就主的膀臂不會向我們顯露。但如果我們發現神正在我們身上作剝奪倒空傾棄的工作,並且好像帶領我們到死地,使我們一無所有,就我們確信祂正在作某些事,使一切出於祂並屬於祂的事,都穩妥、都堅固,好讓祂的膀臂得以伸展出來。你相信這件事麼?我再說祂是積極的神,不是消極的神;只有當我們允許祂在我們身上,作徹底完全切斷我們竊取祂榮耀的每一件事時,祂纔伸出顯露祂的膀臂!你我確實不知道在我們裏面、在我們最深處,還有多少竊取主榮耀的事!你我知道麼?你我以為自己已經摸到底處、達到極峰,再沒有甚麼雜質留在我們裏面了。但假若整個局面,如所推行之事工、所服事之教會,忽然發生一個很好的轉變、又向前走了一步、屬靈度量也開始擴增,就將有甚麼事發生呢?此時我們的己,我們那個根深蒂固不能改變之肉體,立刻插進身來竊取主的榮耀!豈不是這樣麼?哦,十字架乃是清掃一切的己、肉體、雜質的偉大工具;只有十字架纔是我們達到榮耀的惟一道路。

十字架的中心地位

以賽亞五十三章在該書內佔有一個奇妙的地位。一至三十五章說道神子民受審判的事。這是一個神聖的定律神在審判世界以前,總是先審判祂的子民。三十六至三十九章乃是插進來的一段,說到希西家的事。四十至六十六章這末了的一段乃是說到恢復和重建。在這段聖經中以賽亞五十三章乃是中心的一章,前面有十三章,後面也有十三章。這豈是偶然的事麼?不!這是有意義的在恢復和重建的屬靈實際中,十字架必須佔有中心的地位。

今日你我所生存的這個時代,恰好證明十字架的中心地位。保羅在羅馬書和哥林多前書裏都說過這件事。羅馬書第六章說到十字架。前幾章說明神的審判臨到亞當族類,意即十字架對整個亞當族類之光景都永遠宣告說「不」。後面七至八章說明局面已改變,由舊的消極光景進入新的積極光景了。『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穌裡的、就不定罪了。』一切可定罪的都在十字架上對付了!我們現在是『在基督耶穌裡』,有『生命之靈的律、在基督耶穌裡釋放了我、使我脫離罪和死的律了。』這是一個新而奇特的局面。羅馬六章的十字架,一面對付掃清亞當族類之罪惡、敗壞、混亂、攙雜、彎曲、邪僻、無希望;一面帶進祂心意中的事在基督耶穌裏即真實的教會!(所謂在基督耶穌裏就是與基督豐滿聯合的人,亦即實際經歷與祂同死、同復活、同坐天上的人。這班人才是神心意中的真實教會。)所以十字架乃是神的工具,一面剪除一切不合於祂和攔阻實現祂目的之事,一面帶進祂心意中的一切事!
總之,我們必須認識十字架是積極的、不是消極的,是生、不是死!十字架乃是神實現祂榮耀目的之最奇妙的工具。撒但歪曲十字架的意義叫人覺得僅僅是苦難、試煉、病痛、災殃、不順利,故教人想盡辦法拒絕、反對、逃避!其實,十字架的真正意義乃是死而復活,意即甘願捨棄一切出乎舊造的就是死的原則;完全讓基督和其美德都彰顯活出來就是復活的原則。因此,我們應當說「哦,十字架是榮耀的!是為神的目的開道路的!是增加,不是減少!是能讓神的膀臂得以顯露出來的!」願我們都與保羅同喊說『我斷不以別的誇口、只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十字架』(加614)。── 史百克《主的膀臂》

 

 

神僕的犧牲(五十二章十三節至五十三章)(賈玉銘)

 

此章乃論神僕為愛人救世犧牲一切,卻未有失敗,終以此成功神的意旨,為萬人預備了一個大救法,而為我們的彌賽亞。致全章所論,雖亦可表顯上帝眾僕之遭逢與結果,但唯有耶穌基督,堪以完全應驗此中的要義,眾先知書論及耶穌受苦受難,以至於死,而為萬民贖罪之事,雖多有預言,但未有如本章之群盡者,迨數百年後,果如而驗,毫釐不爽,一若當時所目擊,謂非由於神的啟示,何以有如此的先見之明呢?

 

一、論其命數(五十二13~15節)

神僕終身的履歷,莫不早未主所命定,由此數節,可略見耶穌生平一切可歌可泣之處。

1、論其智慧的行事;神僕行事,極有智慧,聖經常以此稱許大衛王,言其辦事無不精明(撒上十八14)。此正可以表示耶穌基督行事的態度(賽十一2),因耶穌即上帝的智慧(林前二7)。

2、論其特殊的境遇;言及耶穌的境遇,有兩方面:(1)多遇艱苦。耶穌基督以多受苦難,「面貌憔悴,形容枯槁,以致見之者,無不駭異」。正如他傳道的時候,雖年方三十,人即看他面目蒼老,將及五十雖似的(約八59)。(2)被舉上升。是言耶穌基督被舉上升,且升為至高,有如保羅所言,因他屈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所以神將他升為至高,又賜他超乎萬名之上的名(腓二8~9)。

3、論其顯然的成效;耶穌基督既已受苦至死,為人流血,且因此被舉上升,坐於帶右,足可以為萬民的救主,洗除許多國民的罪。(1)用他的血洗淨萬民的罪。猶太人僅能用犧牲的血,灑于百姓身上,耶穌的血,卻是能流到人的心裡,將人良心中的死行洗除乾淨(來九14)。(2)用他的道潔除萬民的罪。耶穌的教訓,淋漓如雨,言語滴落如露(申三十二2),足可以令萬國萬民,得他雨露的灌溉。

4、論其救恩的範圍;言「令許多國民中,未曾傳與他們的,他們必看見,未曾聽見的,他們要明白」。他的救恩如此廣普,範圍如此寬大,所成事功,足令各國君王因之閉口,而默然敬服。

 

二、論其被棄(五十三1~3

此首三節所言,乃神僕所遇苦難道路的第一步。所當注意的,即寫書者不言我字,而用「彼」字,明明有所專指,以其所論乃特指彌賽亞的境遇而言。

1、言主的外表;先知于此段,首言我所傳聞,篤信的是誰呢?人既不信主,所以主的聖臂(即主的能力),遂無從顯現。以主的能力,皆是在信他的人身上顯出,照著人的信,為人成就一切。至人所以不信之故,乃以主僕容貌不揚,威義不秩,有如芽之萌于荒野,根株長於稿壤,自表面視之,迥然不像當來的彌賽亞。

2、言人的觀念;主的外表既無何羡慕之處,出身寒苦,操業微踐,托為匠人之子,長於偏僻之地,三十年間,碌碌無聞,不有屬天的慧眼,如何能辨認其為當來的彌賽亞呢?那專注外表,以貌取人者,徒以肉眼俗目,自然不能識此以拿撒勒人自居,有若愚不可及的神子基督,他們的輕視厭棄,不是勢所必然的麼?

 

三、論其受苦(4~6節)

本段言及耶穌受苦至義,最有價值,我們不能不欣謝主與舊約時代,已將贖罪之道,論的最清楚最的確。

1、非以受神的責罰(4節);神僕如此身受苦難,世人的觀念,每以其罪孽深重,應受上帝之重刑,故加以懲罰譴責,以為罪行的果報,殊不知此乃世人的大誤會。

2、乃以為人的代替(5~6節);此言耶穌之所以受苦,無非為「擔當我們的罪過,而受瘡瘍,因他受刑罰,我們得平安,因他受鞭傷,我們得醫治」。此雖寥寥數語,然對於耶穌代贖之義,已說的最明瞭最確切,因此我們這些奔走迷路的亡羊,既有代罪的方法,複有可歸的牧人了。

 

四、論其態度(7~9節)

1、被審的景狀;耶穌被審,始終未辨一詞,正如羊羔在剪毛的手下閉口無聲,且其被猶太異邦前後審訊六次,究無一人指證其罪名,甚至彼拉多極力辨明耶穌的無罪,一而再的說:「我查不出他有何罪來」。終則以水洗手,言「殺此義人的罪,你們自己承擔吧」。正如耶穌曾自己說過:「你們中間誰能指正我有罪呢」(約八16)?可惜長官之殉情妄斷,天理埋沒,妄定耶穌的罪刑,但耶穌始終未與理論,甘忍苦刑而不辨。

2、就死的態度;人審訊耶穌固不按公義,人擬定耶穌的罪刑,更是暗無天理,一公義聖潔、無罪的神子基督,竟然身受鞭傷,親負苦架,赴各各他的法場而去,那些人面獸心的羅馬兵丁,與毫無心肝的猶太祭司等,更趁機百般辱駡譏誚,終則將那皎皎無疵的手足刺傷,高懸苦架。但耶穌始終未發一句不平之言,反倒為那些釘他的人祈禱(路二十三34)。似此甘心就義,為人捨己的態度,真如「羊羔被牽到死地,——仍是閉口無聲」。此在耶穌一方面,固已成全他救世之功。「因他受鞭傷,使我們得痊癒,因彼遭刑罰,使我們得平康」。但在人一方面,如此待遇神子,使他的生命被絕於世,這大重罪,如何當得起呢?

3、被葬的狀況;(1)人的辦法。耶穌全善,猶太人竟視為元惡,既與惡人同列,而釘於兩盜之中,亦「將于惡人同埋」,而葬於兩盜之處。(2)神的辦法。惟神特令富人約瑟,于議員尼哥底母,為之營葬於去各各他不遠之某園內,為約瑟所鑿的新墓中,以應先知的預言,此亦出人意外之事,蓋特借此以示區別,證明日後自該墓中復活者確為耶穌基督,可令人無所藉口。

 

五、論其賞賜(10~12節)

1、由獻身而綿後嗣(10節);耶穌舍生,正所以得生,「一粒麥子,雖遺地而化,卻結出許多子粒」(約十二24)。在敵人的眼光看來,以為耶穌僅三十餘歲而舍生,可謂不幸短命而死,殊不知耶穌的舍生,正所以另入了一個新生命,即日後千百萬信徒,莫不同得耶穌的生命,是耶穌的生命已放大,且延長,而生活在歷代千萬信徒心靈之中,不盡限於拿撒勒一人之內了,因新約時代,於基督內正是產生了一個新種族啦。

2、由苦難而獲勝捷(11~12節);基督受艱苦,受勞碌,皆非徒然,終究有最好的收成,其果效之完美,甚至令耶穌自己亦「心滿意足」。蓋以苦難一則勝過罪惡,令多人賴以稱義(11節),一則勝過仇敵,將諸多被擄的得以奪回(12節),這真是最大的勝捷。

3、由卑辱而得高舉(12節);耶穌降世,不但有奴僕的樣式,並且身等罪人,以至於死,而且人將他列于罪犯中,視之如強盜無異,可謂卑辱已極。但人雖視耶穌為罪人,耶穌卻因此成為罪人的救主,一則擔當人罪,二則為罪人代求,是耶穌不但是獻身為人贖罪,而為我們的贖罪祭,也是常在神前為人的罪代求,而為我們的祭司,我們的中保。

此章論耶穌舍生為我們的贖價,因為受死代替我們的罪刑一端,論之最詳明、最確切,是決不得含混的。於新約書中,對此要道論至更詳,此中意義,實足安慰我們的有罪心腸。

注意;今日之品評家,對於贖罪之意義,與此章所言絕對不同,以為耶穌贖罪之義,僅為人之模範,或因耶穌受苦,為世界謀求幸福,在他的 真理教義,足可減輕人世的痛苦,即是耶穌為人的救主了。且不但耶穌可以作人的救主,為人贖罪,吾人亦可作人的救主,為人贖罪。如果我們能為世界人群作出有何利益之事,確非耶穌贖罪之原意,讀者勿受其迷惑。

講經要題;四節「他誠然擔當我們的憂傷,背負我們的痛苦」,五節「他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受傷」。六節「我們眾人的罪,都歸在他身上」。十節「耶和華以他為贖罪祭」。又「耶和華所喜悅的事,必在他手中亨通」。十一節「他看見自己勞苦的功效,便心滿意足」。又「有多人因認識我的義僕得稱為義」。十二節「他卻擔當多人的罪,又為罪犯代求」。皆歷代傳道士屢講不厭之經題。

 

 

承受(賽五十三章)(唐佑之)

 

  有人說耶利米書是聖父的書;因為從中可以聽到父神的聲音,關懷之父站在山頭上呼叫;「背道的兒女啊!回來罷!」有人說以賽亞書是聖子的書或福音書,其中充滿關於耶穌基督是彌賽亞的道理。以西結書是聖靈的書題到耶和華的靈或耶和華的手在先知身上。

  我們從先知書中能看見聖父,聖子,聖靈,奇妙的工作。先知的信息是為當代,也是為每個時代;因為神的話永遠有功效:當代有當代的福音和信息,但在每時代,神都可以應用祂的話語在每個人身上。神的話沒有一句不帶凓能力的。

  本書由40-55章共16章,新約羅馬書也有十六章的經文,所以有人說本書這16章可說是舊約的羅馬書;其中論及基本救恩,集中於救主身上。當我們讀這16章聖經記載,我們就能明白我們的救主,更認識仰望祂,更信靠信服祂。甚至有人說全卷以賽亞書66章,好像全部聖經共66卷;舊約有39卷,本書於一至卅九章都講主基督再來的預言。從40章開始,我們如同讀福音書;在曠野有人聲喊說,要修正預備主的道。主耶穌來時,約翰為祂預備道路。本書第40章正像福音書開章。當我們讀到本書第66章,論及新天新地,就像啟示錄所載一樣。從40-66章正如新約全部27卷,中間第53章,論及救主的十字架,永遠是我們的榮耀;這不但是舊約的最重要的真理,而且新約屢次應用這些話。我們讀聖經,讀到神的真理極其偉大,如大海汪洋,更覺得我們知道的實在太少;讀了神的真理,內心感受擴大,我們當求主擴大我們屬靈的容量,更多地容納神的話語。有時我們好像小孩子在海邊,用小貝殼盛水;洋洋自得。我們讀聖經,呈然所得無幾;但若真正得凓,也能充分使我們享受主的恩典。主的真理實在太奇妙!求神真理的靈光照引導我們!

  第53章是最主要的經文。受苦的道理是十字架的奧秘;我們知道這是指主而言,因為有新約的憑證;好像使徒行傳第八章,埃提阿伯太監讀聖經不明白;神感動腓利教導他。

  神的僕人到底是誰?首先我們想到神揀選以色列整體民族作祂的僕人。僕人的工作是把福音把主的道理傳揚。但是,僕人不單指民族的整體,也指個人;舊約彌賽亞是新約的基督,千真萬確僕人也是指凓基督。進一步我們知道基督的身體就是教會,教會的整體就是神的僕人,我們都是屬主的;祂如何我們也當如何,祂作僕人我們也作僕人;我們應有作僕人的樣式,心態,殷勤的態度。

  主耶穌是神的僕人,我們也是神的僕人,我們重新為此事奉、服事。主是受苦之僕;如果僕人須要受苦,你我也必須受苦,成為受苦之僕;如果僕人須承受憂患,你我也要承受憂患。今日是憂患時代,我們必須體會時代的憂患,然後才知道在這時代傳福音的工作。以色列民受托作此工作,他們失敗,但神並沒有失敗,甚至幫助鼓勵他們。叫他們在審判之後還有餘數;餘數中他們要成為民族復興之核心,眾民的中保,外邦之光。教會也當如此。

  主耶穌是我們的榜樣,是我們的標竿;我們跟隨這位中保,完全跟隨祂;如果祂承受憂患,我們也要如此。我們在主面前,明白,得凓,享受祂的恩典,我們須把祂的恩典帶出來。這就是我們讀本書最主要的意思。

  有時我們只談53章,其實這首詩應從五十二:13開始。神說:「我的僕人行事必有智慧。」這裏記有「看哪,」42章一開頭就有「看哪,我的僕人,」表明集中注意力看主──神的僕人。在未題及主耶穌這位受苦的僕人,先題這位僕人要得尊貴榮耀。

  僕人需要工作,行動;教會必須有傳福音的行動,有服事人;事奉神的行動。我們不過是僕人,沒有自己的主張、計劃、選擇;惟聽命主人。主、這位受苦的僕人行事有智慧,祂有屬靈的見解,是主人的見解;僕人有智慧,表明他完全照主人的意思而作。智慧另譯行事通達,意即遵從主人而作,一定成功亨通的;不是表面,乃是實際;神一定要屬祂的人作成他的事。意即祂被高舉上升為至高,這是屬靈的原則,當我們降卑時就升高,(弗四:9)主耶穌尚且這樣;我們豈不更須要神的恩典給我們降卑?我們從聖經多處看,均須要體會神奇妙的旨意阿。

  舊約以色列民等待彌賽亞來臨,彌賽亞是出自大却家,是位顯赫的君王,有權威,有公義,帶來和平。本書第七章論及童女生子,名叫以馬內利。第九章載,有一子為我們而生,政權必擔在他肩上,他是奇妙的策士,和平之君,全能的神。第十一章論及祂出生卑微,好像耶西的根;但沒有題及大却和他的父親耶西,先知預言的這位;是因有神的靈與祂同在,所以成了非常重要偉大的君王。從40章開始,我們看見這位彌賽亞並非一位威武的君王;他是位受苦之僕,這是許多人不易明白的事。耶穌基督降世,說:「我來非以役人,乃役於人;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僕人是卑微不受重視的,主道成肉身所作成的工;當時一般人都不明白他以僕人姿態出現;甚至門徒都不了解;還希望耶穌做君王時,坐在祂左右邊。耶穌一直教導他們,大的要服事小的;雖然如此,他們仍不明白。當耶穌離世之前為門徒洗腳。約翰福音十三章是極重要的真理;如果細讀,可知耶穌自知離世歸父的時候到了,還有一點時候,未免有緊急感。我們屬神的僕人應有緊急感,趁有今天,快來服事主。耶穌不但有緊急感,還有尊貴感。祂是神子。從父而來,還要回到榮耀裏去;也就是在祂最尊貴之時,成為最卑微的僕人。這是一般人難以了解的。世界一般情況,地位低者要服事地位高的;但在神家中全然不同,大的要服事小的,所以主為門徒洗腳;主知道,門徒不知道,可能我們也不知道。那麼,我們就不能作主工;因不明白主的心意。門徒當時的確不知道,所以西門彼得對主說:「主阿,𣿫洗我的腳麼?」耶穌答:「我所作的,你如今不知道,後來必明白。」

  很多時候,我們在神的工作上,在教會工作中,很多不清楚不了解的,自以為知道;其實不知道;所以犯了很多錯誤,乃因我們不知道主的心意,不會作主的僕人。有次,耶穌醫治瞎眼的,問他看見了嗎?瞎子說:「本來甚麼都看不見,現在看見了;看見人好像樹木,還會走動。」他看見了,可是看的不對,不正確,更不徹底;因為人非樹木,且樹木不會行走。但是我們不能說他是瞎眼的。今天我們好像看見了,在屬靈方面看見,可是看得太膚淺,太幼稚,似是而非,不正確,不透徹,故此我們失敗了。

  當耶穌基督作神的僕人時,大家覺非常驚奇,完全出乎人意料之外。

  我們生在充滿世俗的社會環境,把世俗混入教會;自以為對,其實錯了;教會大部份人對屬靈的事非常錯誤。我們多麼需要神的憐憫!有的人以為熱心,每主日聚會,有奉獻,有事奉,自覺滿意;但若看得清楚一點,看見自己的軟弱、幼稚、冷淡,和污穢,實在太差了!主問你看見了嗎?我們常以為過得去就算了。

  作僕人應該真正明白主人的意思,在約翰福音13章,耶穌只會作僕人,不全作領袖。教會領袖越多,意見越多,問題也越多。教會需要僕人,僕人越多,教會越興旺。耶穌親自替門徒洗腳,是真正屬靈的操練;當耶穌替門徒洗腳,他們就明白了。耶穌說:「知道又遵行的有福了。」教會很多工作都太過用人的方法,我們需要神的恩典,我們每個人都要做僕人。「執事」希臘文意即在灰塵當中。僕人一聽到主人命令立即快跑,灰塵揚起。執事是做事的。另外的意思就是要留心聽主人的意思。耶穌離棄尊榮,謙卑作僕人,人都不明白。「許多人因祂驚奇。」(14)「這樣祂必定洗淨許多國民;君王要向神閉口……」(15)耶穌是僕人,有無限的權威。我們須學習主的榜樣;祂是最尊貴卻成為最卑微的。教會的長執最尊貴;但是一定要成為最卑微的。神的僕人是最尊貴的;但一定要最卑微。你我都是神的僕人,要謙卑!讓神向我們施恩!傳憂患的信息在憂患要把信息帶出來。「我們所傳的,(或作所傳與我們的)有誰信呢?耶和華的膀臀向誰顯露呢?」(五十三:1)「十字架的道理在滅亡的人是愚拙的,但在得救的人是神的大能。」有誰懂得呢?十架的道理有時成為絆腳石,有的人很難接受。「我們所傳的有誰信呢?」這是先知的嘆息,也是僕人的感嘆。當耶穌向尼哥底母傳時他不明白,他學問淵博、懂得猶太的宗教思想;耶穌說:「我對你們說地下的事,你尚且不信,若說天上的事如何能信呢?」(約三:12)傳福音的工作須有恆忍的態度。在憂患時代,人需要福音但可悲人拒絕了所需要的;因他們不明白真道,沒有聖靈的光照;需要我們禱告、行動;切實把福音帶給我們。我們需要仰望聖靈的能力,在憂患中傳福音,多麼需要神賜給我們智慧!

  第五十二:13:「僕人行事必有智慧。」給我們想到但以理的第12章的真理。但以理很有智慧,使多人歸向神,好像天上的星明亮;因主賜給祂的僕人。傳福音很艱難,但若有神的同在,有聖靈的感動;有傳福音的熱心,神一定叫我們做同樣的工作;因為在這憂患的時代更需要福音。

  培靈研經會已60年了,在這憂患時代,60年前中國軍伐政變,非常紛亂;繼之抗戰發生,事後一直有內亂,我們時在憂患中。感謝主!特別恩待我們!英國歷史家說,廿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屆時中國人口增加,對全世界影響很大。故此,主預備了華人信徒來工作。如果細讀舊約聖經,可體會以色列人經歷許多憂患;同時也在憂患中把福音帶出去。今天神給我們的托負也是這樣。

  一個僕人「他在耶和華面前生長如嫩芽,像根出於乾地。」(五十三:2)嫩芽生命脆弱,需要水份,極難在乾地成長,使這是神的恩典。人若不經患難,不會知道福音的重要,不能體會恩典的奇妙,不會知道神的真理充滿神的心意。神恩待華人,恩待華人教會。華人教會有重大責任,因為很難成長。

  先知書預言基督降世,生於憂患。當時社會極其混亂,希律下令殺害全以色列的嬰孩。在羅馬政權下沒有自由,在政治,社會,經濟,宗教,不安環境下,神叫祂的兒子降世;基督靠凓神的恩典,在神保護保守之下,在患難中生長。

  我們需要成長,但在憂患中成長似乎不可能;因多方環境都於我們不利,然而我們在神面前仍然得以成長。我們有否靠凓神的恩典,我們有多少時間真正在神面前?有個基督徒活到75歲,據統計,他在生活中,除去睡覺、工作、吃飯、穿衣及進洗手間等和坐車旅行……之外,只剩下半年的時間;一生75年只用半年敬拜神。

  主耶穌在極度困難情況中成長,靠凓神的恩典,祂以神的信實為糧,以神旨意當飯;成長直到各各他的十字架,在那裏祂成為生命樹,結出許多的子粒。生命樹必須經艱苦的過程;你我也必須成長,不一定有外面的美容;真正的美貌是聖潔。主是何等奇妙的救主!

  我們想到神的恩典,體會神給我們的福份。今天到處需要福音,香港地人情淡薄,令人有冷落感;仔細研究,發現許多人充滿失敗,失敗的態度;對世界一切憤慨,對事持反面態度,這是病態的社會。不單香港如此,實在到處皆是。所有人對福音需要愈大。神的兒女在哪裏?福音使者在哪裏?怎能無動於衷?怎能裹足不前?怎能遲延?還有一點點時候,快做傳福音工作!很多華人移民各處,任何角落都有華人;深信神的旨意藉此傳開福音。巴黎有十萬華人,只有三個教會,數百信徒。南美北美有很大需要;當然我們非好高務遠。就在我們住處,神若叫我們目前留此,作傳福音工作,時候也不多!趕快工作!神對我們有很大的計劃,有無限的心意;我們當在神前真正仰望倚靠祂,完全奉獻給祂。── 唐佑之《時代憂患與福音使命──以賽亞書四十至五十章研讀》

 

 

捨上(賽五十三章)(唐佑之)

 

  以賽亞書節第五十三章,可說是舊約中最偉大的一章,如果沒有這章,聖經真理就不完全、如果信仰沒有十字架我們的信仰就完全沒有內容。沒有耶穌基督,我們的信仰的對象是虛無的。

  我們來到主前,思想這偉大的篇章,我想盡所能給各位解釋;但我越想越覺得自己在神面前是誰呢?怎可能講解這偉大的真理?我的思想有限,怎能講得明白?我的言語更有限,更不能表達這篇偉大的真理,實在需要聖靈的光照!讓我們靠聖靈的引導,一步步來思想如此偉大的真理,美妙的詩歌;深刻的意思吧。我們在主前像那瞎子,耶穌對他說:「我能為你作甚麼?瞎子說:「我要能看見。」我們需要看見,看見我們的救主,看見祂的十字架,看見祂受苦的奧秘,看見憂患的意義;清楚看見我們應有的福音使命;看得清楚徹底,明白,真正有屬靈的眼光。

  我們所傳的有誰信呢?這是先知的感嘆。歷代許多神僕傳福音,遭遇種種困難;很多時候,福音沒有人接受,並非神沒有能力,也非真理不清楚,而是人沒接受的力量。多麼需要神開人的眼睛,首先讓神開我們的眼睛;要人接受,自己先要接受;要人相信,自己也先要相信。但是若我們信心方面沒實際的長進,相反地有時退後;特別對熟悉的聖經內容,十架道理的深奧奇妙,自以為知道,其實不然。這樣的福音怎能叫人相信呢?自己必須有堅強的信心,十架的道理,永是我的榮耀,不以福音為恥;福音的能力才能發展,福音信息才能傳開,真正成為神使用之僕。我們知道神的話有能力,但人的回應卻大有區別。有次我在某教會講道,有人希望我向位姊妹的丈夫傳道,領他信主;我先了解此人參加禮拜經已十年,為的是討太太的歡心。他雖明白許多聖經的道理,可是他不相信;我問他是否基督徒,他說:「一半,因為太太是基督徒。」我說基督徒沒有一半的,因為神只有兒女,沒有女婿媳婦也沒有孫子;惟個人接受神的救恩。神的話大有能力,但是這聽道十年的人還不信主。這使我體會一件事,好像太陽同樣晒凓一塊泥和一塊牛油;泥土越晒越硬,因水份蒸發了,牛油一晒即溶。作福音使者,要真正仰望神,要付上代價;別讓聽福音者像泥土越晒越硬。基督徒也可能,有此危險,當蒙恩開始,熱心追求,每篇道都非常覺得寶貝,每篇信息都是新的;漸漸就覺得平常,更有甚者是淡然無味。若是這樣,非常危險!當他打開心門,會前,當主席的老先生為我禱告,求神賜給特別的信息是前所未有聽過的。我說我講的是聖經的話,都是你們已聽過的。他所以這樣禱告是因聽道太多麻木了。如果我們沒有堅強的信心,也不能幫助別人有堅強的信心。我們多麼需要謙卑的心來領受。

  「我們務要認識耶和華,竭力追求認識祂……」(何六:5)我們雖然認識神,但是太膚淺太幼稚太表面,認識不夠;我們當進一步認識神,然後帶凓信心把信息傳揚;叫別人相信,說:「我因信所以如此說話。」

  差傳意即先要肯定,神在基督裏向我們肯定,我們這些罪人靠主寶血得救;我們在基督裏也要向神肯定,我們在神前越肯定,在人前也越肯定。求主幫助我們常常溫習,思想十字架的道理。另一方面,對很多來信主的人;我們要有信心,有信心的行為,和見證;充滿信心的態度來到神面前,耶和華的膀臂也會向凡信靠祂的人顯露。神大能的膀臂,要普及全世界,因神愛世人,愛教會,也愛我個人。「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凓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凓……」(加二:20)基督愛我,為我捨己,我個人蒙受神的恩典,主的愛為我們捨上,我們當感謝讚美主。「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己。」(弗五:25)主不但愛我們,也愛教會,教會是主的寶血買贖來的;祂沒有捨上教會就沒基督徒了。祂不捨上,我們今天在哪裏呢?神愛世人,將獨生子賜下。愛是「捨上」、「給與。」神沒有留下一樣的好處不給我們。這是五十三章教導我們的。

  生命寶貴,神的生命更加寶貴!神創造人時,有生命樹,有分別善惡樹;但人不要生命,要善惡,所以人墮落了。在人類歷史中,說明了人墮落的狀況。直到主耶穌降世,就像嫩芽從乾地生長,雖然緩慢卻是壯健的;雖艱難,但繼續不斷長大,到了十字架上完全捨上。讓我們看見生命樹,並且有生命的果子;救恩白白的賜給我們,毋須付上任何代價。但神的兒子付了極重的代價,以致祂無佳形美容;憂患壓傷了祂但是實際上祂裏面充滿聖潔全然美麗可羨慕的,我們得凓祂十架的恩典;我們認識祂,才能欣賞祂的美貌。祂榮耀的美貌,反應在我們身上;使我們有基督的榮美,才能作基督的使者。摩西在西乃山上與神親密交通四十晝夜,當他下山、臉上發光而不自知。我們當在神前追求聖潔,多多親近祂;禱告、讀聖經;體會祂的同在。這樣一定可得神所給予我們的美。而後真正發揮神恩惠的功效。

  我們的主是憂患之子,是受苦之僕;人犯罪以致連累祂。「他被藐視,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樣。」(五十三:3)這句話有三種翻譯,第一種如上述;人藐視,掩面不看他。第二,他自己不願給人看。因為祂的痛苦無人了解,人只有侮辱藐視祂;不明白祂迫切的心賜。第三,好像被神掩面不看一樣。祂是神子,為人擔當罪孽;神不忍看祂的兒子,神是公義的,不以有罪為無罪。當耶穌在十字架上,遍地黑暗;好像神在哀哭,不忍祂的兒子受苦。

  弟兄姊妹!當我們來到主前,是否瞻仰祂的榮美?世人不重視,我們當重視,當仰望祂,思念祂的愛,祂的恩典,福份;我們充滿快樂,不能不俯伏敬拜;因祂是配得稱頌,榮耀,讚美和感謝的;祂願意我們看祂,因祂知道我們有恭敬仰望的心意,有倚靠順服的心。

  神在天上為你我,為地上人的靈魂痛苦,祂說:「人子來,不是受人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主在十字架說:「我的神我的神!為甚麼離棄我。」因為神不看他,「祂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可惜人不知道!「我們卻以為祂受責罰,被神擊打苦待了。」(4)聖經告訴我們,有罪就有苦難有刑罰;然而耶穌是無罪的祂卻站在罪人的地位上。在約伯記,當約伯受苦時,他的朋友來安慰他,反而更增加他的痛苦;他們認為約伯受苦是因犯罪。雖然不能說約伯完全清潔;但他覺得若將罪和苦,相題並論不一定完全對的。有次門徒問耶穌:「那人瞎眼是因他自己犯罪呢?還是他的父母犯罪?」耶穌說:「不是他犯罪,也不是他的父母犯罪;」在這裏使我們明白受苦的奧秘就是十字架的奧秘。若犯罪受苦,罪有應得;種的是甚麼,收的也是甚麼。耶穌受苦,乃因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祂本可不接受十字架,因祂沒有罪祂是神的兒子,祂所以甘心捨上,是為擔當我們的罪。罪把痛苦帶來,可是苦難不一定表明有罪。當我們明白,耶穌受苦是為愛你愛我的緣故,我們惟有低頭敬拜,抬頭仰望為我們受苦的主。

  從第4節開始,我們看到很重要的字眼,「他」擔當「我們」的憂患,背負的痛苦。主為我們的過犯受責罰,為我們的罪孽壓傷,「祂」「我們」之中何等豐富的道理!我們是該死該滅亡的人,在世上沒有指望;祂指望;祂是神子,是萬王之王,萬主之主;竟然成為我們的救主。祂受刑罰,我們得平安;祂受鞭傷,我們得醫治。多麼奇妙的恩典!多麼偉大的救恩!人若忽略這麼大的救恩,怎能逃罪呢?

  我們當有堅強的信心,把福音帶出去;世界將要滅亡,我們若不起來傳福音;社會直趨毀滅。保羅說:「不傳福音就有禍了。」

  因祂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平安意即完整。未信主之前,我們的生命支離破碎;得救之後,生命,思想,情感,意志完整了。我們應該表裏一致,信心行為一致,個人與家庭生活一致,小家庭、大家庭,教會一致,是完整的平安,表明教會的平安。世界有苦難;但是耶穌說:「你們可以放心,因我已勝過世界。」「放心」亦即平安。保羅說:「讓基督的平安在我們心裏作主。」祂是和平之君,是我們的平安。

  因祂受鞭傷我們得醫治,醫治即從病患中出來。當以色列人從埃及出來,他們在紅海岸邊唱耶和華的歌,讚美神奇妙的帶領,後來他們經三天的路程找不到水喝,他們就發怨言;摩西禱告;神指示他把樹放在苦水中,水即變甜,神對他們說:「因為我是醫治你們的。」不能喝的苦水變甜,就是醫治;祂治好我們的病成為健康,就是醫治。耶穌曾說:「健康的人用不凓醫生,有病人的人才用得凓,我來是找罪人。」祂的醫治是救恩的道理,叫我們的生命都改變了;甚至在我們艱苦的環境,在憂患之中,都感到主何等甜美!我們每天都需要醫治,需要神的憐憫。

  「我們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華使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他身上。」(6)這失落的世界,迷失的人到處皆是;但是神的愛尋找我們回來。

  「他被欺壓……卻不開口……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他也是這樣不開口;」(7-8)這裏兩次說祂不開口。祂完全順服神的旨意,緘默代表祂的順服。在約伯記也題到這道理,當時神在旋風中向約伯說話;約伯用手掩口不敢講話,表明他順服。當耶穌受審,大祭司,彼拉多問祂,祂都不開口;祂非恃神子自負而拒不害怕的態度,也非帶凓冷漠猶豫的態度;乃因祂完全順服父神的旨意。我們也當如此,若是出於神的,就當默然不語,在神面前順服。

  有人受苦是自作自受罪有應得,有人受苦是受了別人的連累;然而基督受苦,是甘心樂意為我們的罪而捨上,義的代替不義,絕對承受神的命令。基督徒不肯付福音的代價,只要十字架的道路。耶穌為我死我能得生,耶穌流寶血我才能得潔淨。十字架的道路要犧牲要捨上;許多基督徒都不願意。耶穌說若有人要跟從祂,就當背起十字架來跟從。保羅和西拉在腓立比傳道,被官府捉拿,挨打,下監牢;為福音受苦,但他們懂得,走十架的道路必須犧牲,完全獻上,身雖受苦猶覺甘甜。他們歌頌讚美主,從心坎裏唱出美妙的詩歌;眾囚犯都側耳而聽,忽然地大震動,監門全開,囚犯鎖鍊鬆開;獄卒大驚,俯伏請示當怎樣行才可得救?說:「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為了引人歸主,他們甘心受苦;基督救恩即成就了;我們受苦,救恩就傳開了。

  傳福音工作困難重重,必須付上福音的代價!

  受苦的主為我捨上,我捨上甚麼呢?── 唐佑之《時代憂患與福音使命──以賽亞書四十至五十章研讀》

 

 

僕人與典範(賽五十三章)(佚名)

 

引言

今天的經文是經典中的經典。雖然這裡沒有提到一個「愛」字,但確實這是神愛的高峰中的高峰。以前的華人是很保守的,愛在心口難開。我一輩子都沒聽過我爸爸說:「孩子,我愛你。」在他離開世界之前,我也沒跟他說:「我愛你,爸爸。」我們有愛嗎?有的,而且愛得不得了。現代人不一樣;現在我們可以隨便把「愛」掛在嘴邊,一點都不怕肉麻。那麼,現在世界就充滿愛嗎?好像又不是。現在各地的戰爭和撕裂有增無減,所以現代不是一個充滿愛的時代。如果我說這個時代需要耶穌的捨己的愛,我想你會同意的。

今天這節經文,就是講這個。這裡講到神愛世人、神拯救世人;今天的經文就是最高峰了。我想這樣講是不過分的。但是,這麼深奧的信息的所用文字也是很困難的。我記得,當我在學阿拉伯文的時候,我們的天才老師教我們用阿拉伯文讀以賽亞書第53章。他警告我們說,希伯來文的第53章是很難的,阿拉伯文一樣很難。他講的真是不錯,那天讀得我們昏頭轉向。這段經文含有博大精深的信息,表明神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其實這段經文是不需要講道的,光是讀就很感動了;幾千年來多少人因為這段經文就被感動。當我們起來講道,真的不需要講太多。但是神的信息又是這麼豐富,百講不厭。今天與其說是我講道,不如說求聖靈感動我們的心;與其說是人的口說道理,不如說是聖靈的光照。我們一同來體會——我們這麼不完全的人,神居然愛到這個地步。而人對救贖的盼望也是人心中的渴望。

以賽亞書第53章是四首僕人之歌最高潮的顯現。這首詩歌包括一個常見到特別的文學技巧,叫「交叉平行法」。核心信息在第46節,它說到這位受苦的僕人不單單要受害,還要死在仇人的手中。我們用這個結構把經文分成三段:第一段是「受苦的僕人」,在1-3節和7-9節;第二段是「受害的僕人」,在4-6節;然後神讓這位僕人升為至高,在13-15節。

一、 受苦的僕人(53:1-3, 7-9

「他被欺壓,在受苦的時候卻不開口(或譯:他受欺壓,卻自卑不開口);他像羊羔被牽到宰殺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他也是這樣不開口。因受欺壓和審判,他被奪去,至於他同世的人,誰想他受鞭打、從活人之地被剪除,是因我百姓的罪過呢?他雖然未行強暴,口中也沒有詭詐,人還使他與惡人同埋;誰知死的時候與財主同葬。」(53:7-9)這段經文清晰而深入地描寫僕人受苦的程度——被欺壓不開口,被藐視被厭棄,常經憂患。我相信我們當中再痛苦的人都沒有到這個地步。我們再看13節,這段經文呈現了一個問題:這位受苦的僕人受藐視、受欺壓;是誰藐視他呢?以賽亞甚至強迫我們思考一個問題:是不是我們也欺壓他呢?我們相信他的人也欺壓他嗎?所以第1節說:「我們所傳的(或譯:所傳與我們的)有誰信呢?耶和華的膀臂向誰顯露呢?」(53:1

1. 受苦僕人的樣式(7-9節)
1節說「耶和華的膀臂向誰顯現?」(53:1)這裡和「我們所傳的(或譯:所傳與我們的)有誰信呢?」(53:1)是平行的,雖然有點突然。這裡用的是「替代」修辭法。「耶和華的膀臂」是擬人法,也是替代法,指的是神自己。神的膀臂是大有能力的,也是預言將來這位受苦的僕人是大有能力的,就像耶和華的膀臂一樣。但是,為了罪人的緣故,他取了人的樣式,向人顯現。他顯現的時候就是神榮耀的顯現,就像耶穌在第八天被帶到聖殿,西面說的:「我親眼看見以色列的榮耀,是嬰孩的榮耀。」(路2:28-32)神感動西面,讓西面看到以色列的榮耀,而當時的人根本都不知道。

2. 我們也藐視他嗎?(1-3節)
「他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2:6-8)為什麼這位令人感動的僕人被人藐視?為什麼沒人相信他?但是事實就是很多人不相信,不感動,而且藐視他。第3節第一次說這位僕人被其他人藐視。不認識耶穌的人藐視他,這可以理解。但是第二次,我們也不尊重他;「我們」至少包括以賽亞。難道我們也不尊重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嗎?

在斷句、文法和語義上,第3節是由三個句子組成的,所以是一個複合句;每一個句子包含兩個對稱的意思,就是有兩個意思平行對稱的子句。第一組,「他被人藐視」和「被人厭棄」是平行的。第二組,按照原文的走向,「他多受痛苦,常經憂患」和「被人掩面不看」也是平行。在這裡,和合本和新譯本都把這句放在第三組,雖然差別不大,但是不夠貼切,畢竟第三組是一個完整的句子。第三組,用兩個字來對照,「他被藐視」和「我們也不尊重他」。我們很容易理解「被外邦人藐視」,特別是現在世界各地的媒體都嘲笑基督徒,這是司空見慣的。耶穌基督被惡人、被不義的人藐視,我們也是可以理解的。被猶太人藐視,歷史上也是如此。但會不會他也被基督徒藐視?是不是基督徒對耶穌基督尊重不夠?「不夠尊重」和「不敢藐視」只有一線之隔。我們可能不敢藐視他,但我們可能不夠尊重他。

所以,這裡的「我們」是指誰?「我們」包括以賽亞。這是又一次以賽亞的自我表白,是徹底的認罪。蒙召的時候以賽亞說:「禍哉!我滅亡了!因為我是嘴唇不潔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潔的民中,又因我眼見大君王——萬軍之耶和華。」(6:5)現在他侍奉了相當的時日了;到了希西家時代,以賽亞已經經歷過將近四十年的侍奉。他再次說,我們也不尊重他,包括他自己在內。這是何等的反省?也是對我們何等的提醒?我們如何呢?我們尊重耶穌基督嗎?「主啊,是的,你知道的,我們尊重你,我們愛你,你是無所不知的。」但是,在所有的事情上,我們都以主為首位嗎?主是第一位嗎?還是我們的家人、錢財、身份、地位......或者其他許多東西更重要呢?有一句話這樣說的:“If he is not the Lord of all, he is not Lord at all.”(如果主不是凡事居首位,他根本就不是主。)如果我們是有信心的基督徒,我們當然尊重我們的主。但是如果我們真正尊重主耶穌基督,有很多事情我們絕對不去做、不敢做、不屑做、不會做。即使是這樣子,我們還會不會更多地敬畏神呢?這是神給我們的問題。

記得耶穌復活之後問彼得:「你愛我比這更深嗎?」(約21:15)彼得跟隨基督有至少三年了。在彼得悔改之後,耶穌竟然還問了他三次。不是在彼得跟隨耶穌的那一天,而是在他跟隨主相當一段時間之後,主耶穌還這樣問彼得。假如耶穌基督也這樣問我們,你還有多一點的空間嗎?他問我愛你比這更多呢?我們該如何回應?這位受苦的僕人將來還要受害、受死。我們跟隨主耶穌基督也一樣要受苦,因為他是我們的榜樣。彼得在晚年有這樣的感慨:「你們若因犯罪受責打,能忍耐,有什麼可誇的呢?但你們若因行善受苦,能忍耐,這在神看是可喜愛的。你們蒙召原是為此;因基督也為你們受過苦,給你們留下榜樣,叫你們跟隨他的腳蹤行。」(彼前2:20-21

如果神使我們受苦,他當然有美意。我這樣說不是說我是虐待狂。有時候,很多苦是自找苦吃。我不敢說受苦越多、得到祝福越多。但是,多年的侍奉經歷讓我看清一件事情:神使用的人,沒有一個不受苦的,而且是使用越多,苦頭就越多。現在輪到你要決定了,你要多吃苦嗎?兩難嗎?如果有選擇,我不想選擇吃苦。我真的不想吃苦,因為太苦了。但是不吃苦,神怎麼使用你呢?你說,主啊,隨便你吧,兩般皆可,就照你的意思吧,我實在沒辦法了。但是苦中也有喜樂的,我相信你有體會過苦盡甘來。神要使用的人,沒有不吃苦的。我看到每一個神使用的人都是如此。換句話說,神要祝福的人,神都讓他吃苦。那我今天可不可以說「我求神祝福你」?某種層面來說,這意思是讓你多吃點苦頭!如果這樣能讓你在永生中得到多一點的獎賞,我還真樂意做這樣的事。苦難的事是奧秘,我們不能完全理解,但是我們應該清楚,神讓受苦的僕人受苦、受害,是為了讓我們得救贖。如果神讓我們吃苦,是為了祝福我們,那麼這位受苦的僕人就是我們的典範,我們就心甘情願地說「神啊,就照你的意思吧。」(太26:39

二、 受害的僕人(53:4-6

1. 更認識基督為我們受害的意義
這個神的僕人不單單是受苦,還是受害。「他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我們卻以為他受責罰,被神擊打苦待了。哪知他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他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我們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華使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他身上。」(53:4-6)這三節經文是核心中的核心。他被藐視和被厭棄還是小事;他現在要擔當我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死在十字架上。他受害不是為自己,是為眾人的罪孽。

這裡用簡單的代名詞做強力的對照。第4節可以這樣說:「的確,就是他。」是他擔當我們的憂患,是他背負我們的痛苦。我們呢?我們卻以為他受責罰是被神苦待,是自作自受。我們哪裡知道是因為我們的緣故?這兩個代名詞互相對照,一個是釘十字架的他,一個是被他救贖的我們眾人。他和我們有強烈的對照,他知道我們一切的罪惡軟弱,我們的懵懂無知,特別是我們沒信主之前還敵對神。但是,他順服天父的旨意。

如果你記得當年耶穌問彼得「我是誰」的時候,彼得說「你是永生神的兒子」。耶穌說,他要被交在十字架上被釘死。彼得說,「千萬不可,你被釘死了我們的前途就沒有了。」耶穌責備彼得體貼人的意思,不體貼神的意思。(太16:21-28)我們真的認識神嗎?我們徹底體會神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嗎?所以以賽亞說「我們也不尊重他」,好像「我們」也在裡面。以賽亞侍奉得越久,他的體會就越深。保羅也有類似的經歷:「在罪人當中,我是罪魁。」(提前1:15)經過不知道多少年的侍奉,他才有這樣的體會,才體會他是罪魁。

葛培理牧師是一個偉大的佈道家。他一生侍奉這麼有果效,我們根本望塵莫及。他的回憶錄可以用一句話來描述;“I am but a sinner(我什麼都不是,只是一個罪人)”。一個八九十歲、侍奉了這麼久的傳道人竟然這麼說。我們尊重我們的主嗎?如果基督徒都尊重主,如果教會都尊重主,我相信今天的世界會不一樣。因為我們連我們錯在哪裡都不知道。但是,我們在沒有清楚自己的罪之前,耶穌已經擔當我們的痛苦,而且把眾人的罪都歸在他身上。歸罪我們都懂,歸罪給別人也不是這麼困難。以色列人也知道,他們把罪歸在無辜的動物身上,然後自己的罪就得赦免。今天是永生神的兒子耶穌替我們擔當我們的罪。神叫那無罪的為我們擔負罪孽,好叫我們成就神的義,所以神的愛向我們顯明瞭,所以耶和華的怒氣就轉消了。

2. 效法受害的僕人:與主聯合(在生,在死)
這三節經文中還說到要效法受苦的僕人,還要聯合,就是生死與共。因為耶穌基督為我們死了,我們可以為他活。在生死之間,我們和主完全聯合。這樣的關係,哪怕是死都不能分離。第5節是核心的核心:「哪知他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他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53:5)因他為我們死了,於是我們就活了。與主聯合,這是一個奧秘。當我們憑著信心領受了,就能進入這樣的聯合。不管我們有多大的罪孽和破碎,我們都能得這樣的拯救。

保羅這樣說:「所以,我們藉著洗禮歸入死,和他一同埋葬,好使我們也能以生命的新樣式行事為人,就像基督藉著父的榮耀從死人中復活那樣。」(羅6:4)我們與主聯合,在主裡面與主合一。只有這受苦的僕人為我們死了,我們才可以與主聯合。保羅進一步說:「我們如果活著,是為主而活;如果死了,是為主而死。所以,我們無論是活著,還是死了,總是屬於主。」(羅14:8)主耶穌上了十字架,我們才可能與主聯合。所以,耶穌才會責備彼得:「撒旦退後去吧。」(太16:23)因為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我不死你根本不能活。我們的主,因為我們的緣故,必須受害。
三、 至高的僕人(52:13-1553:10-12

主耶穌被釘十字架了,但是神將他升為至高:「我的僕人行事必有智慧(或譯:行事通達),必被高舉上升,且成為至高。許多人因他(原文是你)驚奇;他的面貌比別人憔悴;他的形容比世人枯槁。這樣,他必洗淨(或譯:鼓動)許多國民;君王要向他閉口。因所未曾傳與他們的,他們必看見;未曾聽見的,他們要明白。」(52:13-15)「耶和華卻定意(或譯:喜悅)將他壓傷,使他受痛苦。耶和華以他為贖罪祭(譯:他獻本身為贖罪祭)。他必看見後裔,並且延長年日。耶和華所喜悅的事必在他手中亨通。」(53:10)注意第11節:「他必看見自己勞苦的功效,便心滿意足。有許多人因認識我的義僕得稱為義;並且他要擔當他們的罪孽。」第12節說到「與位大的同分,與強盛的均分擄物。」

耶和華讓這位受苦的僕人升為至高,是指著復活的基督所說的。52:13節說,「看吶我的僕人」。和合本沒有「看吶」這兩個字。「看吶」這兩個字呼應第一首僕人之歌,「看哪,我的僕人─我所扶持所揀選、心裡所喜悅的!我已將我的靈賜給他;他必將公理傳給外邦。」(42:1)第一首僕人之歌就是神揀選這位僕人出來侍奉,給他信息,讓他傳講天國的道。第53章經文是第四首僕人之歌。這位受苦受害的僕人不僅傳講天國的道理,他還要捨身流血流在十字架上,他的生命就是侍奉。不只是他傳講的道理,而是他的生命就是侍奉。

我知道有位宣教士,他的名字叫苗學厲(音譯),我不認識他。我有幾個朋友是傳道人,都是這位宣教士帶領出來的。他是加拿大人,1947年到了上海,後來去了香港侍奉了不到一年。他在調景嶺(舊名:吊頸嶺)侍奉差點死掉。1948年的時候,調景嶺是什麼光景,你知道的。他差一點病死,就回國養病。後來他去了台灣,侍奉了47年。他專門收留流氓(粵語:飛仔),像那些從監牢裡放出來的人、三更半夜在馬路上遊蕩的人,並將他們接到家裡面。他家的所有地方都是這樣的人。一般人沒辦法服侍這些人。這些人需要關懷,但是哪裡這麼容易?有一次他管教一位少年人,他說話重了點,少年人的刀就出鞘了。最後時刻,少年人沒有動手,刀尖就在鼻尖那裡。少年人說:「如果我不知道你愛我,你就沒命了。」苗學厲繼續招待他,長達47年之久。

生命就侍奉。他為了這些人,決定不再結婚了。他說:「我去哪裡找一個老婆,可以照顧這些飛仔呢?」他本來有著可以做電影明星的樣貌,可能和劉德華差不多。但他為了福音,他決定不結婚;結了婚怎樣照顧這些稀奇古怪的少年人?將近50年的侍奉,海外校園團契出了一本書,叫做《平凡的人生,不平凡的50年》。這就是「生命就是侍奉」。

以賽亞在第53章用了一個很天才的字比喻神長闊高深的愛;就像約翰福音,用字很淺顯,但是信息很深奧。有趣的是,這個字大家都懂。用了哪個字呢?是一個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字。受苦的僕人只有一位,僅僅只有一位。但他要拯救的人是許多人,不只是猶太人,還有許多的外邦人,有著不同的語言、文化、膚色。畢竟人子來,不是受人服侍,而是服侍人,還要捨命,做多人的贖價。但是藐視他的,使他受害的人卻很多;相同的,因為他的受害,蒙受拯救的人更是無數的。因此,這位僕人被稱為「義僕」。以賽亞書的僕人用的是單數,用到現在為止;從此之後,這個字都是用複數。第53章之後,這個字總共用了四次。第56章講到神要從外邦人興起僕人,或者說僕人們。從一個僕人,到眾僕人。第10節說他必看見後裔,並且延長年日。耶和華所喜悅的事必在他手中亨通。有許多的人因為他得到拯救。(53:10)認識義僕,就能夠因信稱義。

歸根到底,這是一個代價的問題。神要復興,要安慰他的百姓,他會怎樣做呢?有什麼辦法從死裡復生呢?第53章提供了答案。從滅亡得到盼望,是因為這位僕人;得到安慰,是因為這個僕人;得到生命,也是因為這位受苦的耶穌。他擔當憂患,使我們得平安、得醫治。為了拯救整個世界,他必須走上十字架的道路。那我們呢?我們沒有第二條道路。教會若想影響世界、改變世界,就只能走上十字架的道路,甚至是犧牲的道路。所以,歸根結底還是代價問題。我們的主已經為我們付上代價,現在輪到我們了。我們準備好付上什麼代價了嗎?復興大,代價就大。我們期盼神的大復興,我們就預備付出相應的代價。我們如何回應耶穌基督的犧牲呢?

讓我們到神的面前來禱告:我們尊重他嗎?我們讓他看見勞苦的功效嗎?我們能讓我們的主心滿意足嗎?我們在生活的各方面都尊重他嗎?當我們禱告的時候,求聖靈感動你,求主親自向你說話。如果你聽見了,不要消滅聖靈的感動,你向主說我在這裡,願你的旨意行在我的身上。

結束呼召

今天早上我有三個呼召,要和大家一起來尋求神的心意。

第一個呼召是神向眾人說的。主耶穌不單要人起來做他的門徒;門徒就是跟隨主、效法主、付代價。我們來思想,我們願意更多一點討主喜悅嗎?你說我已經尊主為大了,但如果主問你「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你覺得你還有空間嗎?你可以嗎?如果你願意,聖靈這樣感動你,請你站起來,說「主我願意愛你更多。」主我已經愛你很多,但我相信我可以愛你更多,我也願意愛你更多。我用信心將自己放在主的手中。如果以前愛你不夠,求你幫助加添。你願意嗎?

第二個呼召:我們也為主受苦。如果受苦了,我們心裡會不平、抱怨、不再熱心,甚至停止侍奉,我們還會到處責怪。讓我們來到神的面前說,如果有必要,我願意為你受苦。如果你感動我,我願意再一次起來侍奉你。我可能能力不足、恩賜不足。但主能擔當;他只問你願不願意為他受苦。如果你願意,請你走到臺前。你說我願意為主多吃一點苦,不是我能,是我願意。我願意的心也是你賞賜給我的。

第三個呼召:你願意被神使用。神要祝福你。這個苦是化了妝的祝福。如果神這樣感動你,讓你出來全時間的奉獻,你就站出來。如果你願意回應神在你身上的呼召,請你進一步走到臺前。如果你願意跪在臺前,說你願意一生侍奉他,全時間為他宣講福音。你到前頭向主跪下,你願意一生交在神的手中。他使你受苦,他以後也讓你升高,神要你成為眾人的祝福。

 

 

基督在苦難下的沉默(賽五十三7)(佚名)

  

  祂被欺壓,在受苦的時候,卻不開口;祂象羊羔被牽到宰殺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祂也是這樣不開口。

  ——以賽亞書五十三7

猶太人祭司把溫順的羊羔帶到聖殿宰殺時,羊羔不掙扎,也不抱怨。剪羊毛的女子從羊羔身上把雪白的羊毛剪下來時,它不掙扎,也不抱怨。同樣,當神捨棄祂的愛子為我們眾人受死時,祂沒有掙扎,也沒有抱怨。當神溫順的羔羊被帶去宰殺時,祂不吐怨言。當四個士兵掂鬮分祂的衣服時,當這些冷酷的劊子手從羔羊身上剝奪雪白的羊毛時,祂沉默不語,連口也不開。
祂被人欺壓,受苦,卻不開口。祂在神手裡受苦,也不作聲。神定意壓傷祂,使祂受痛苦。祂受神的責罰、擊打、苦待,卻沉默不語。祂沒有轉身過來抗議:公義的父神啊,這可不公平。憑什麼我要為我不曾犯過的罪受苦?主啊,禰知道我無瑕無疵,無可責備,禰知道我沒有罪,口裡也沒有詭詐。祂被神被人苦待,卻不發一言。"祂象羊羔被牽到宰殺之地,又象羊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祂也是這樣不開口。"
  教義:基督在苦難下沉默無言。
  首先,我們要看基督在苦難下沉默的事實;其次,基督為什麼沉默無言;第三,這個真理是怎樣在聖餐中體現的。
  1.基督在苦難下沉默的事實。
  祂在人面前沉默。
  人惡毒的手欺壓祂,折磨祂;但祂並未在人面前為自己辯解。在客西馬尼園被捕時,祂就是這樣。當時大隊人馬舉著火把火炬,拎著刀劍棍棒,來捉拿祂。祂逃開了嗎?沒有。祂拒捕了嗎?沒有。祂的門徒說:"我們拿刀砍可以不可以?"彼得還真的抽刀出鞘。但耶穌制止了他們(路廿二49-51)。祂本可以召下十二營天使;本可以瞬間奪去他們的氣息,讓他們倒地身亡;但是祂沒有。祂說:"現在是你們的時候,黑暗掌權了"(路廿二53);"我父所給我的那杯,我豈可不喝呢?"(約十八11"祂象羊羔被牽到宰殺之地,又象羊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祂也是這樣不開口。"
  祂在該亞法面前受審時也是這樣。他們在園中綁了耶穌,把祂帶到大祭司該亞法的院子裡。祭司長、長老和文士們都坐在那裡,戲弄審訊神的羔羊。許多人作假見證陷害祂。祂還口了嗎?沒有,祂一句話也沒說。大祭司起來,站在中間,問道:"你什麼都不回答麼?"祂仍然靜靜地站在那裡,一句也不回答(可十四60)。祂象一隻羊羔被帶走,帶到那些劊子手面前:"象羊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祂也是這樣不開口。"
  祂在彼拉多面前受審時也是這樣。從該亞法處,他們把祂帶到羅馬巡撫那裡:"祂被祭司長和長老控告的時候,什麼都不回答。彼拉多就對祂說:'你什麼都不回答麼?'耶穌仍不回答,以至彼拉多覺得希奇"(可十五3-5)。啊!這個瞎眼的羅馬人不知道在他面前的是神的羔羊,承擔世人的罪孽。彼拉多又把祂送到希律那裡,希律問祂許多話,猶太人極力地告祂,兵丁們戲弄祂。經上記著說:"耶穌卻一言不答"(路廿三1011--祂依然是沉默的羔羊。希律又把祂送回彼拉多那裡去,彼拉多坐在法庭裡宣佈道:"我並沒有查出祂什麼罪來"(路廿三15);"彼拉多拿水在眾人面前洗手,說:'流這義人的血,罪不在我'"(太廿七24)。他卻定案把耶穌釘十字架!耶穌喊冤了沒有呢?祂說沒說:"我要站在該撒的審判席前,我要上告於該撒"呢?沒有。"祂象羊羔被牽到宰殺之地,又象羊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祂也是這樣不開口。"
  在十字架上,人對祂的欺壓和折磨到了高潮。路過的人譏誚祂,搖著頭說:"從十字架上下來吧!"(太廿七40)祭司們也把祂當作神離棄的人,極力戲弄祂;甚至與祂同釘的強盜也是這樣譏誚祂。遍地黑暗達三個時辰之久。祂抱怨了嗎?沒有。祂感到自己真是被神丟棄了。祂一言不發。"祂象羊羔被牽到宰殺之地,又象羊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祂也是這樣不開口。"
基督受苦時,在神面前沉默無言。
  你們記得祂在客西馬尼園中受了多重的打擊!"祂的汗珠如大血點滴在地上"(路廿二44)。在那裡,神將祂的震怒之杯擺在祂面前,展示了祂要經歷的是什麼。祂可以說:這不是我的杯,讓世人去喝這裝滿他們罪惡的杯好了。但是祂沒有,只是呼求神將它挪開:"父啊,禰若願意,就把這杯撤去"(第42節)。禱告是那些感到自己沒有權利提要求的人的呼求。如果祂認為神給祂這杯是不公正的,祂完全可以說:公義的父啊,這杯不是我應該喝的,全地的審判者不能作一件公正的事嗎?祂沒有。祂認識到,如果這是父的意願,就是公正的。祂第二次又去禱告說:"我父啊,這杯若不能離開我,必要我喝,就願禰的意旨成全"(太廿六42)。祂默認神給祂這樣的杯是公義的。祂是神的羔羊:"祂象羊羔被牽到宰殺之地,又象羊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祂也是這樣不開口。"
  你們記得祂在十字架上,神向祂掩面。長達三個時辰之久,太陽不忍照在十字架上,黑暗籠罩了大地。而籠罩著救主的心靈的,是更深重的黑暗:神的面光拒絕照耀在愛子的身上。祂是否說這是不公正的呢?沒有,祂說的是:"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路廿三34);"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裡了"43節)。到第九小時,祂大聲喊著說:"以利,以利,拉馬撒巴各大尼?"(太廿七46)這不是怨恨之呼喊,而是痛苦的肺腑之言。祂還說:"我渴了"(約十九28);"成了。父啊!我將我的靈魂交在禰手裡"(約十九30,路廿三46)。這些全都是耶穌在十字架上所說的話語。祂沒有叫喊:為什麼我要在這裡?我是榮耀的主啊!為什麼我要被懸在天地之間?公義的父啊,我從來沒有犯過罪啊!我是聖潔,無邪惡,無玷污的;為什麼我要受這些苦難?沒有,祂在遭神和人苦待時沉默不語。"祂象羊羔被牽到宰殺之地,又象羊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祂也是這樣不開口。"
  2.為什麼基督在苦難中沉默不言?
  因祂知道自己的受苦無限公義。
  一個人在審判中,被控告,並有證人作證,被定罪時,如果他確實犯了該項罪,他無話可說,只能說:我活該。如果他心中還有任何正義感,他的良心會受到譴責,因而一言不發。他感到法庭作的判決是公正的,有理的,因此他無話可說。基督正是這樣。基督有無限的正義感,因此,無論對人的控告還是神震怒的打擊,祂都一言不發。祂是沉默的羔羊。
  基督既然不曾犯過任何罪,祂受苦怎麼會是公正的呢?沒錯,祂是聖潔的,祂是神無限聖潔的愛子。祂成為人時,依然被稱為"聖者"; 祂一生聖潔,無邪惡,無玷污,遠離罪人;就是在死的時候也是無瑕無疵的羔羊。但祂是在罪人的位置上,作他們的替罪羊。"神使那無罪的替我們成為罪"(哥後五21)。祂本是受稱頌的神的兒子,卻為我們承擔了咒詛。我們當受的淩辱全都落在祂身上。祂站在褻瀆者、暴食者、酒徒、騙子、賊、殺人犯和神所丟棄的其他人的位置上代替他們,因此這些罪人該受的苦難全都落在祂身上,原本是公義的。所以,當祂被控告,被定罪時,祂並不開口:"祂象羊羔被牽到宰殺之地,又象羊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祂也是這樣不開口。"
  你與基督聯合了嗎?如果是,你就擁有極大的安慰。如果基督受苦是公義的,你受苦就不公義了。震怒傾倒在祂身上時,祂沉默無語。但是,啊!如果震怒落在你身上,祂會大聲呼喊。你已經被定罪,被拳打,被唾棄了,永遠也不應再受苦。"誰能控告神所揀選的人呢?有神稱他們為義了。誰能定他們的罪呢?有基督耶穌已經死了"(羅八3334)。
  因為祂要盡自己的職分守約。
  在創世以前,祂就與父神定了約,要作罪人的替罪羊。所以,當祂真的來受苦時,正是祂的義托住了祂,祂的臉面好象堅石。當軟弱的人執行某項艱巨的任務時,常會在開始之前自吹自擂,喧嚷呐喊。一旦真的要著手,他的勇氣卻會一落千丈,緊接著,他會退縮食言。神的兒子不是這樣。祂起誓要承擔懸在罪人頭上的咒詛,與永生之父擊掌為誓,要作他們的約拿,為他們躺在怒海之下。"將我抬起來,拋在海中"(拿一12),祂說。所以,當狂風巨浪淹沒了祂時,祂沒有哭喊,也沒有抱怨,而是昂首無懼,巋然不動。祂既然已經用自己的聖潔發誓,就決不會毀約,也不會更改說出來的話:"祂象羊羔被牽到宰殺之地,又象羊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祂也是這樣不開口。"
  對你們那些覺醒的靈魂,我要說:要信靠基督作為你的救主。祂配得你全部的信心。如果我告訴你,神的兒子決心為罪人受苦,那一定能帶給你平安。因為祂下決心要作的事,祂一定會去作。而我們受差遣,來告訴你:祂已經作成了祂要作的事,祂是一位信實守約的救主。來仰望這沉默的羔羊,看祂從客西馬尼園被帶到該亞法的家中,從該亞法的家中被帶到彼拉多的衙門,從彼拉多的衙門到希律的府上,又從希律的府上回到彼拉多的衙門,然後被帶到各各他山。看!祂肩上扛著沉重的十字架,頭上頂著神的震怒;卻一言不發。祂沒有說:父啊,這些罪不是我的;而是永遠堅守真理:"祂象羊羔被牽到宰殺之地,又象羊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祂也是這樣不開口。"你怎樣才能報答這一切?你說:我不敢相信。啊!祂該被你稱為騙子嗎?那些不相信神的人視祂為騙子。
  因為祂的愛。
  是對將要滅亡的罪人的愛驅使神的兒子與祂的父定約,要為罪人承擔震怒。也是這份愛使祂守住祂定下的約。啊!是愛捆住祂的舌頭。兵丁綁祂的繩索又牢又緊;但祂的愛比萬物束縛祂都緊。釘在祂手腳上的釘子把祂牢牢地掛在血腥的十字架上;但是啊,祂的愛是最強的釘子,甚至比死亡還不可摧毀。
  猶太人控告祂時,祂一句話也不回答--是對罪人的愛使祂保持沉默。希律問祂話時,彼拉多定祂罪時,祂顫抖的人性說:我沒有罪;但是祂的愛說:是的,我對這所有的罪過負責。在客西馬尼園中,十字架上,當父神以不可測度的憤怒之重負壓傷祂時,當無限神的無限忿怒在三個時辰的痛苦中堆積起來時,當所有這一切壓下祂高貴的頭顱時,祂的人性感到畏縮,心裡說:我從來沒有犯過罪,這忿怒不是我該承擔的;但是,祂的愛說:不是我,就是我的百姓要承受這一切,那麼讓我來為他們承受好了。信徒啊!看看祂是如何愛你。這愛果真比死亡要強烈得多。忿怒的洪水也熄滅不了這愛。
  你能數得清海洋的水滴嗎!如果能,你就能測透祂對你愛的深度。你能測量天國最高的寶座和地獄裡最低的地牢之間的距離嗎?那是祂對你的愛的長度啊!
  你們有些人不敢相信耶穌。這是你回報神的沉默羔羊的愛的方法嗎?祂被控訴時沒有辯解,被定罪時沒有抱怨。神將忿怒傾倒到祂身上時,祂沒有依仗祂神性的純潔,而是心甘情願地承擔了這忿怒,好叫每一個仰望祂的罪人得自由。然而你不仰望這神的羔羊。啊!你在使祂憂傷,重新把祂釘上十字架啊!
  祂沉默,因為祂尋求的是父的榮耀。
  我經常嘗試著向你們說明,當神的愛子為罪受罰時,比處罰那些可憐的犯罪的蟲子要更能歸榮耀給神。若罪人為自己的罪承受懲罰,他們就必須永遠受苦,神的公義永遠也不能滿足。他們總是有更多的苦難要去忍受,神永遠也不可能從這些苦難中得到完全的榮耀。但是基督為罪人受死,神的公義馬上就得到了滿足,也得到了無限的榮耀。基督深知這一點。祂來尋求父的榮耀:"我從天上降下來,不是要按自己的意思行,乃是要按那差我來者的意思行"(約六38)。因此,祂沉默無語。這樣,神從祂愛子受盡的苦難那裡所得的榮耀,要比從任何罪人所受的永恆痛苦中得來的更多。"深哉,神豐富的智慧和知識!祂的判斷何其難測;祂的蹤跡何其難尋!"(羅十一33)因此祂說:"我的神啊,我樂意照禰的旨意行;禰的律法在我心裡"(詩四十8)。因此祂毫不猶豫地前往耶路撒冷。
  你們當中有些覺醒的人不願相信,免得玷污神的榮耀。你怕神赦免你,接你進入榮耀,會與神如此純潔如此神聖的榮耀不一致。你比基督還要有智慧嗎?基督擔心的是,如果讓罪人們承擔本身的罪孽,神的榮耀會受到虧損,因為無限的公義是永遠不可能從他們的受苦中得到滿足的。因此,祂在神的震怒下沉默無言,這樣公義就可以從祂所受的無限苦難中得到完全的滿足。我懇求你們,要作智慧人!神從你在基督裡受的苦,比從你在地獄中自己忍受,更能得榮耀。如果你緊跟那流血的羔羊,比你永遠忍受神的忿怒,要更能尊崇神。趁你的腳還沒有在黑暗群山裡絆跌,快歸榮耀給主。
  3.擘開的餅象徵著基督沉默地忍受苦難。
  朋友們,今天,擺在我們面前的,是耶穌基督--神的羔羊沉默受苦最簡潔最明瞭的畫面。在祂被賣的那一夜,祂擘碎了餅。為什麼是餅?首先,因為它的普通常見。祂沒有用金銀珠寶,而是用餅,普通的餅來象徵祂的身體;來表明祂來,是要作罪人的中保。祂沒有以祂本來的榮光,帶著父的天使出現;也沒有變成天使,而是變成人。其次,祂選擇餅,是要告訴你,祂沉默,不開口。我擘餅時,餅不曾拒絕,不曾抱怨,而是任我的手行。基督也是這樣,祂不拒絕,不抱怨,任無限公義的手行。"祂象羊羔被牽到宰殺之地,又象羊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祂也是這樣不開口。"
  你們有些人不相信,不肯接受這位沉默的羔羊作你靈魂的贖罪祭。你或是不覺得自己需要祂,或是沒有信心接受祂。但如果你還沒有真心接受祂,就不要這樣魯莽,這樣大膽,這樣心口不一地吃餅喝酒。
  你們有的人相信神沉默的羔羊,說:是我的罪惡如此沉重地壓在祂的心上。我的罪是刺破祂額頭的荊棘,是刺透祂手腳的鐵釘,是紮破祂心臟的長矛。祂愛我,為我捨己。那麼,請來,來領擘開的餅和倒出的酒。用它們餵養你自己,通過它們正確認識基督。當你用這象徵沉默的羔羊的食物餵養自己時,當紀念耶穌你的主。
  丹狄1837年(聖餐佈道)

 

 

應否緘默(賽五十三7)(Herbert Vander Lugt)

 

  “祂也是這樣不開口。”(賽五三:7

  “你們中間誰能指證我有罪呢﹖”(約八:46

  對於一個錯誤的指證,緘默有時是最好的回應,但在某些時間,我們卻需要義正詞嚴地駁斥。

  當主耶穌站在大祭司的院子裏被人用假見證誣告時,祂“卻不言語,一句也不回答”(可一四:53-61)。祂知道為自己辯護是無用的,而且,這個時刻也正應驗了先知以賽亞指著祂所說的豫言(賽五三:7)。但在早期傳道的時間,主耶穌卻向那些法利賽人挑戰,說:“你們中間誰能指控我有罪呢﹖”(約八:13-59)。

  緘默可能使惡人更任意地作惡,但假若神的靈引導我們保持緘默,或者我們只不過企圖挽回受傷的自尊,這樣,我們就該管束自己的舌頭了。

  你是否曾被人錯誤控告﹖先檢查你自己的動機,如果你清楚知道辯駁也不會有甚麼效果,或者只不過你的自尊心被傷害了,那末,求主施恩使你能閉口不言,假若你關心那些作惡的人,希望能看見神施行公義的話,就勇敢地發言罷!

 

 

又卑微又尊貴的神僕(52135312) (香港讀經會)

 

祈禱:   主啊,求你教我珍惜每天體驗和細味你話語的機會。

 

本段經文是以賽亞書內的第四首「僕人之歌」。在四首「僕人之歌」中,這一首的內容也許是最多被新約作者引用的,因為當中所描述的「受苦的僕人」形象,與耶穌基督簡直是如出一轍,而且先知在聖靈的啟示下,可謂妙筆生花,他對神僕作出了極細緻的描寫,叫人歎為觀止。

神僕的尊貴和卑微形象,交錯地出現在本段經文中。5213指出神僕被升為至高,這是預言耶穌基督的升天得榮。接著,經文卻描繪了神僕憔悴、枯槁的外表(5214),以及祂的卑微,和被人藐視的景況(531 - 3)。這讓人感到驚奇:為何神的僕人竟會落得如此落寞的光景?

原來,神僕受苦是為了我們的緣故。祂為了我們能得到平安和醫治,甘心承受刑罰和鞭傷(5)。先知更預言,祂是與惡人同死,與罪犯同列(12),最後與財主埋葬(9),這些論述與主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受死,然後被埋葬等過程是一致的(參太27章)。神僕的受苦,終於帶來佳美的成果,因為祂的死儼然是一個贖罪祭,祂背負了世人所有的罪(11),且蒙神的悅納(10),於是,祂最後能夠成為王者,成為得勝的主(12),罪人亦可以因為信靠祂而得稱為義(11)。

為了救贖普世人類在過去、現在和將來所犯的一切罪,神差派了一位最有價值的人物來到世間。祂從未有犯罪,卻甘心樂意代世人受苦,而且祂受苦的程度,是人世間最大的。主耶穌基督是聖子,祂無疑是宇宙間最珍貴的人物,祂為童貞女馬利亞藉聖靈感孕而生,故沒有原罪,祂的一生也沒有犯過罪。本著愛,祂甘願成為肉身,為世人受苦。在世的主,曾受盡魔鬼的試探,生活流離,被同胞拒絕,被出賣,被侮辱,遭毒打,最後更被釘於十字架上,承受當時最痛苦、最羞辱和最不人道的極刑。主耶穌基督就是那位「受苦的僕人」,祂就是那位救世主,祂所成就的救恩能夠拯救曆世歷代一切願意相信祂的人。

從主耶穌成就救恩的過程看來,我們雖然可以白白承受救恩,但這救恩卻實在是來之不易,我們需要珍而重之!

 

 

求神的榮耀(賽五十二章13五十三章12) (台北基督之家)

 

以賽亞書五十二章13五十三章12

「耶和華在萬國眼前露出聖臂;地極的人都看見我們 神的救恩了。」(五十二10)神要耶路撒冷「興起」,穿上華美,聖潔,但神要透過特別的方式,成就這樣的工作,神要作一件「新事」(四十八6),就是借著祂的僕人完成祂預備的救恩。

如何完成呢?第五十二章13節提到「我的僕人行事必有智慧,必被高舉上升,且成為至高」,「行事必有智慧」可以翻譯為「行事通達」,但我們在僕人的遭遇上,看見似乎是「行事一點也不通達」,「一點也沒有被高升」。

「他的面貌比別人憔悴;他的形容比世人枯槁。」(五十二14),甚至世人都覺得驚奇,這是神的僕人嗎?他被人厭棄,被擊打,審判以至於死,甚至人都認為他被神苦待(五十三4812),這怎麼會是要完成神榮耀工作的僕人呢?這怎麼會是行事有智慧呢?這怎麼會是被高舉上升呢?

但僕人所受的一切,都是神的心意(五十三10),神就是要借著這樣的過程,讓世人一切的罪孽都歸在他身上(五十三6),因僕人的作為,所有人要重新被稱為義(五十三11),恢復與神的關係。在世人眼中看為羞辱,不堪的道路,在神眼中卻是通達高升的道路,世人要得的榮耀,是自己眼中看為好的,但神的僕人要得的榮耀,卻是神眼中看為好的。

神眼中看為好的,世人未必看為好,「行事必有智慧」英文可翻譯為「行事將合宜」,「合宜」的標準是什麼呢?就是神的心意,基督徒常常要面臨一個抉擇,就是要得自己的榮耀?還是得神的榮耀呢?(約十二4243)前者在世人看為好,後者在世人看為奇怪,甚至棄絕,但求主幫助我們,讓我們有祂僕人的智慧,選擇神的榮耀,以至於我們能得不能朽壞的獎賞。

約翰福音十二章42~43節提到「雖然如此,官長中卻有好些信祂的。只因法利賽人的緣故,就不承認,恐怕被趕出會堂。這是因他們愛人的榮耀,過於愛 神的榮耀」,這些官長雖然信主,但當面對關鍵時刻時,卻不敢「站在主那邊」,因為他們害怕失去他們現在所擁有的身分地位,而這是世人所羡慕的。你我是否像這些官長一樣?還是像主耶穌選擇神的旨意,甚至落入卑微中,也在所不惜呢?

回應:

主!讓我們愛主的榮耀勝過愛自己的榮耀,求主讓我們屬世的價值觀能夠被禰改變,幫助我們不選擇那世上看為美好,但在禰眼中卻是無價值的事物,就如同主耶穌在地上為我們設立的榜樣一樣,求主天天教導我們,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禱讀:以賽亞書五十三章5

5 哪知祂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祂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祂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

 

 

以賽亞書第五十三章査讀(謝家樹)

 

以賽亞書第二大部份(第四十六六章)共有廿七章,恰如新約的廿七卷,它的內容,重心在神的救恩,所有讀聖經的人,無不公認,這廿七章正中間的一章。(第五十三章)是這一大部份的最高峰,也是全書預言的中心主旨,所以新約聖經 中引用得最多。

本章與(五二1 31 5)是分不開的,(五二 1315) 是引言摘要,以神的觀點總括說出這位義僕經受苦得勝而被高舉,本章是以人的觀點描述這位義僕的經歷,無辜的受苦受難,甘願奉獻,成為代罪恙羊,完成贖罪祭。

全章經文中所用的人稱代名詞是“我們”和“祂”,另外有“耶和華”之名穿插其間,只有一處提到“他們”,指的是蒙拯救的罪人,用不著細解,讀過本章,一定感受到,這些都是救贖之民的見證。

這一首僕人篇是一首五段的詩歌體栽,每三小節為一詩段:

、(五二 1315)引言摘要。

二、(五三13)卑微降世,被棄的生平。

三、(五三46)工作擔當,受刑壓傷。

四、(五三79)受苦受難,成為代罪羔羊。

五、(五三1012)作贖罪祭及其功效。

壹、第13    義僕卑微降世及被棄的生平。

先知站在蒙拯救者的地位上發言,他所描述和宣告的信息,是你必會驚奇的(五二 14),這些事實是世人難以相信和接受的(弗三5)。基督的奧秘,在以前的世代沒有叫人知道, 像如今借著聖靈啟示祂的聖使徒和先知一樣,因為這是神極大 的奧;秘和智慧。(提前三16大哉敬虔的奧秘,無人不以為然,就是神在肉身顯現,被聖靈稱義,被天使看見,被傳於外邦,被世人信服,被接在榮耀裡‘這救恩的賞現,要塞住所有有權 力者(君王)的口(三五二 15)。

一、兩個問題一這兩大問題簡化來說。

1、基督救恩的真理誰能相信呢?

2、基督救瞻恩典誰能接受呢?

A. 我們所傳的有誰相信呢?

我們所傳的,另一說是“所傳與我們的” ,兩者的主與受詞不同,在感覺上,前者是站在神(三位一體)的立場上,後者是站在救贖之民的立場上說的。

所傳的是什麼呢?就是耶穌基督在地上所作所為的見證,使徒約翰說:(約十二37耶穌雖然在他們面前行了許多神跡,他們還是不信祂。甚至祂的門徒,在祂釘十字架受死復活,仍有不信的;除多馬懷疑之外,在以馬忤斯路上,主耶穌必須親 自向兩個門徒解釋。(路廿四25耶穌對他們說:「無知的人哪!先知所說的一切話,你們的心,信得太遲鈍了,」

B. 耶和華的膀臂向誰顯露呢?

“膀臂”指救贖白白恩典,誰能接受呢?救主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得勝,用有倉旨力的膀臂打誇仇敵,(詩八九10你打碎 了拉哈伯似乎是已殺的人,你用有能的膀臂,打散了你的仇敵。又(路一51祂用膀臂施展大能,那狂傲的人正心裡妄想,就被祂趕散了。救贖恩典,白白領受,信者得救,(詩九八12你們要向耶和華唱新歌,因抵行過奇妙的事,袍的右手和聖臂 拖行救恩,耶和華發明瞭祂的救恩,在列邦人眼前顯出公義。主耶和華就成為我們的牧者,(賽四十1011主耶和華必像大能者臨到,祂的膀臂必為祂掌權,他的賞賜在祂那裡,他的報應在祂面前,祂必像牧人牧養自己的羊群,用膀臂聚集羊羔, 抱在懷中,慢慢引導那乳養小羊的。

二、義僕的出生和成長一一耶穌基督降生在伯利恒客店的馬糟裡,出生不久,受到希律王追殺,避難埃及,祂的家景窮困,養父約瑟是貧民木匠,幼年無富庶生活,亦無教養。(約一 11) 祂到自己的地方來,自己的人倒不接待祂。

A. 站在第三人稱描述。

1、祂在耶和華面前如嫩芽(耶廿36)。

2、祂像根出於幹地(伯十四79)。

3、祂無佳形美容(賽五二14)。

B. 站在第一人稱的描述一一我們看見祂的時候,也無美貌使我們羡慕祂(來四15)。

三、義僕的遭遇——這位義僕為擔當眾人的罪孽,飽經憂患,受盡羞辱,趕十字架,成為代罪的羔羊(彼前三18)。

A. 站在第三人稱的描述。

1、祂被藐視——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樣(詩廿二6)。

2、祂被人厭棄(路十八32)。

3、祂多受痛苦(太十六21)。

4、祂常經憂患(可九12)。

B. 站在第一人稱的描述一我們也不尊重祂(太廿七29)。

貳、第46    義僕的擔當——受苦的事奉。

這一小段,當注意啟示的立場“祂”與“我們” ,或說“他為我們” ,這位義僕之受苦受罰,其原因乃“我們都如羊迷路”, “各人偏行已路”,以致耶和華把眾人的罪孽都歸在祂身上,使祂受苦、受罰、受傷。

、義僕事奉的對比。

1、祂擔當我們的憂患(彼前二24)。

2、祂背負我們的痛苦(詩六八19)。

3、祂受責罰是為了我們(賽五十6)。

4、祂被神擊打苦待為了我們(詩卅四19)。

5、祂受害是為我們的過犯(詩廿二16)。

6、祂被壓傷為我們的罪孽(林前十五3)。

7、因祂受刑罰,我們得平安(彼後二9)。

8、祂受鞭傷,我們得醫治(太廿七26)。

二、原因。

1、我們都如羊走迷(詩一一九176

2、我們各人浙己路(賽五六10

三、結果一一耶和華使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祂身上(羅四25)。

三、第79    義僕的順服與獻祭——成為贖罪羔羊。

預言繼績以羔羊作比喻,道位義僕的工作態度何等的順服,被打不還手,被罵不還口,像羊被牽到宰殺之地,閉口無聲,在祭壇上完全的擺上,成為贖罪祭的祭品,擔當了世人所有的罪孽之刑罰,受到不公平的審判,受盡責打苦難,各種羞辱,與十惡不赦的兩個強盜同釘十字架,然而竟然埋葬在財主的墳墓裡。

這小一段預言,在人類自有歷史以來是空前絕後,獨一無二的故事,亦足證明全部聖經所啟示的中心,道成肉身,神差遣祂獨生子降世為人,以代死作救贖的恩典(來十1213)。

一、義僕的順服。

基督因順服父神,道成肉身,謙卑降世(腓二68)。祂受不公平的審判、栽決,始終未發一言,正如羊在剪毛人的手 下默默無聲,即使彼拉多三次宜布“我査不出祂有什麼罪來”:主耶穌自己也曾說過:「你們中間誰能指證我有罪呢?」但祭 司長和猶太人乃要把祂釘十字架。

1、祂被欺壓的時候不開口(太廿七1214)。

2、祂在受苦的時候不開口(面二23)。

3、祂像羊被牽到宰殺之地不開口(詩四四22)。

4、祂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不開口(徒八32)

二、成為贖罪的祭品。

基督雖然無罪,卻無辜受苦被釘十字架,為了我們的罪過,被視作十惡不赦的強盜為同等,正如獻祭的羔羊,無瑕無庇的被宰殺,全部獻在祭壇上成為祭品。

1、祂因百姓的罪受欺壓(可十四49)。

2、祂因百姓的罪受審判(徒八33)。

3、祂因百姓罪被奪去性命(約十九3334)。

4、祂因百姓的罪受鞭打(太廿七26)。

5、祂因百姓的罪,從活人之地被剪除(但九26)。

6、至於祂同世的人,祂與惡人同受刑罰(太廿七38)。

三、殉身埋葬。

基督親身擔當了我們的罪,又與惡人同釘十字架,但依照預言,祂死後竟埋葬在財主的墳墓裹。

1、祂未行強暴(伯十六17

2、祂口中沒有詭詐(啟十四5)。

3、祂卻與惡人同埋(詩八八5)。

4、誰知死時與財主同葬(太廿七5760)。

肆、第1012    義僕受苦的結果——得勝與享榮。

這位元義僕完全根據神已定的旨意行走祂的一生;換言之,祂以執行神旨意為己任,因此祂按神的旨意而受苦受難,祂被列在罪犯之中,擔當多人的罪,將命傾倒,以至於死:但是將來祂必看見祂的後裔,並且延長無盡的得享福樂的年日,必有許多人將因義僕的勞苦而稱為義。

至此,神又以第一人稱的身位出面說話,祂滿意這位義僕的辛勞,祂要把最大的位分賜給祂,把最大的戰利品擄物與祂分享。

一、神定規的旨意。

聖經最早的預言(創三15女人的後裔,要傷蛇的頭,蛇也要傷女人後裔的腳跟,基督耶穌降世為人,釘十字架拯救罪人,是神創世以來所定規的旨意,舊約贖罪祭獻羔羊不過是預表,現在神的羔羊出現了,施洗約翰的見證,(約一293日,約翰看見耶穌來到他那裡,就說:「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 人罪孽的。」

耶和華的定意:

1、耶和華定意將祂壓傷(來九22)。

2、耶和華定意使祂受痛苦(哀一12)。

3、耶和華以祂為贖罪祭(林後五21    

二、義僕如何完成神的旨意。

1、祂擔當多人的罪(約一29

2、祂列在罪犯之中(路廿三32)。

3、祂又為罪犯代求(路廿三34)。

4、祂將命傾倒以至於死(徒二23)。

三、義僕完成神旨意的果效。

1、祂要擔當世人的罪孽(來九28)。

2、耶和華所喜悅的事必在祂手中亨通(伯卅三30)。

3、祂必看見後裔,並且延長年日(詩廿三30)。

4、祂使神心滿意足(約三17)。

5、祂必看見自己勞苦的功效(約十二24)。

6、必有許多人因認識神的義僕得稱為義(羅五1819)。

四、義僕的得勝與得賞。

1、神要使祂與位大的同分(腓二9)。

2、神要使他與強盛的均分擄物(西二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