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以賽亞書第五十四章短篇信息

 

目錄:

以賽亞書箋記(五十四章)(于中旻)

復活(五十四章)(史百克)

嫠婦重婚(五十四章)(賈玉銘)

展望(賽五四章) (唐佑之)

更新的生命(54) (香港讀經會)

永遠的愛(賽五十四章117) (台北基督之家)

以賽亞書第五十四章査讀(謝家樹)

 

 

以賽亞書箋記(五十四章)(于中旻)


  平安的約

  我的慈愛必不離開你,我平安的約也不遷移(賽五四:10

  神揀選的恩典,是信實可靠的,也是非常的奧秘。我們不能問,為甚麼不這樣那樣,因為那不是出於敬虔的心,自以為有智慧,能像神一樣,了解神一切的計畫安排。我們只能夠觀察神的旨意成就,讚嘆祂奇妙的作為。
  神因為祂的選民以色列人犯罪得罪祂,使他們被擄分散到外邦,失去了應許的美地。當他們被聖靈感動,知罪憂傷痛悔的時候,神就施恩再領他們回來,再安置在本地;而且更藉著耶穌基督的救贖,使信祂的外邦人也歸為一體,同承受應許。

  你這不懷孕,不生養的,要歌唱;
  你這未曾經過產難的,要發聲歌唱,揚聲歡呼;
  因為沒有丈夫的,比有丈夫的兒女更多。
  (賽五四:1

  使徒保羅被聖靈感動說:這是“憑著應許作兒女”的,就是亞伯拉罕信心的後裔(加四:26-28),也就是教會,“在上的耶路撒冷,她是我們的母。”這是神照祂自己的旨意,從外邦人中,“選取百姓,歸於自己的名下”,應驗了先知所說的話:“此後我要回來,重新修造大衛倒塌的帳幕,把那破壞的,重新修造建立起來。”(徒一五:16)藉著神所應許的彌賽亞,就是大衛的那後裔,藉著耶穌基督的死與復活,外邦人因信稱義,歸於主的名下,神的帳幕得以擴展,包括所有信的人。
  這也應驗了神與亞伯拉罕所立的約,“你的後裔必得多國為業”。更可以遠溯到挪亞的約,神在洪水以後,雨後將虹放在雲中,表明不再用洪水滅世,信的人要承受潔淨後的新天新地,永遠居住。神信實的話說:

  “大山可以挪開,小山可以遷移,
  但我的慈愛必不離開你,我平安的約也不遷移。”
  這是憐恤你的耶和華說的。(賽五四:10

  這是何等美好的應許!
  服事主的人,為主的緣故,要受許多的苦,被人迫害,攻擊,棄絕。因為世人背叛,反對神;既不能達到神面前,就只有向屬神的人身上洩憤,恨惡信主屬主的人。但神的僕人,有從主而得的義,神平安的約,必定成就,現在為主的緣故暫受苦難,最後永遠享受神的慈愛。
  我們在暴風雨中,仍然有盼望,青天和彩虹終會出現。

 

 

復活(五十四章)(史百克)

 

復活裏的「新日子」

以賽亞五十四章乃是豫言在復活裏的「新日子」。描述這新日子有八面性質和特點。我們知道,「八」這個數字就是復活的數目。我們按次序來看﹕

(1)從不懷孕不生養轉變到多產和結實『你這不懷孕不生養的、要歌唱;你這未曾經過產難的、要發聲歌唱、揚聲歡呼;因為沒有丈夫的、比有丈夫的兒女更多;這是耶和華說的』(1)。活出基督就是在復活裏,其特性就是這樣。

(2)從狹窄窘迫轉變到擴展和增長『要擴張你帳幕之地、張大你居所的幔子、不要限止、要放長你的繩子、堅固你的橛子。因為你要向左向右開展;你的後裔必得多國為業、又使荒涼的城邑有人居住』(23)。何等真實在復活裏!

(3)從羞恥屈辱轉變到光榮和尊敬『不要懼怕、因你必不致蒙羞;也不要抱愧、因你必不至受辱;你必忘記幼年的羞愧、不再記念你寡居的羞辱。因為造你的、是你的丈夫;萬軍之耶和華是祂的名;救贖你的、是以色列的聖者;祂必稱為全地之神』(45)。這是活出基督在復活裏的特性。

(4)從遺棄排斥轉變到交契和伴侶『耶和華召你、如召被離棄心中憂傷的妻、就是幼年所娶被棄的妻;這是你神所說的。我離棄你不過片時、卻要施大恩將你收回』(67)。我們曾背道不忠信,但因祂十架大救恩,祂仍接納我們!

(5)從忿怒天譴轉變到憐恤和寬恕『我的怒氣漲溢、頃刻之間向你掩面、卻要以永遠的慈愛憐恤你;這是耶和華你的救贖主說的。這事在我好像挪亞的洪水.我怎樣起誓不再使挪亞的洪水漫過遍地、我也照樣起誓不再向你發怒、也不斥責你。大山可以挪開、小山可以遷移;但我的慈愛必不離開你、我平安的約也不遷移;這是憐恤你的耶和華說的』(8-10)。這是回溯到十字架那裏,當時那些事就是如此;但如今在復活裏,它們都過去了。這是偉大奇妙的轉變!

(6)從苦難悽涼轉變到安慰和榮耀『你這受困苦被風飄蕩不得安慰的人哪、我必以彩色安置你的石頭、以藍寶石立定你的根基;又以紅寶石造你的女牆、以紅玉造你的城門、以寶石造你四圍的邊界〔或作外郭〕』(1112)。在復活裏,與基督同坐天上,有何等的安穩和榮耀!

(7)從壓迫虐待轉變到安全和穩妥『你的兒女都要受耶和華的教訓;你的兒女必大享平安。你必因公義得堅立;必遠離欺壓、不至害怕;你必遠離驚嚇、驚嚇必不臨近你。即或有人聚集、卻不由於我;凡聚集攻擊你的、必因你仆倒。〔因你仆倒或作投降你〕』(13-15)。環境上你似被人踏在腳下,靈裏卻與主同坐天上!

(8)從譴責非難轉變到辯明和擁護『吹噓炭火、打造合用器械的鐵匠、是我所造;殘害人行毀滅的、也是我所造。凡為攻擊你造成的器械、必不利用;凡在審判時興起用舌攻擊你的、你必定他為有罪;這是耶和華僕人的產業、是他們從我所得的義;這是耶和華說的』(1617)。以上所說的這些特性豈不是復活(活出基督)的生命、權能和榮耀麼?這些舊約的歷史豈不是立刻應用到新約,並且應用到我們所處的今日「復活的新日子」麼?

在主耶穌身上的證明

首先這些事在主耶穌自己身上、已往和現在都是真實的。就反面來說﹕祂壓抑緊迫『我有當受的洗;還沒有成就、我是何等的迫切呢』(1250);這是說到祂走十架道路所受的剝奪,厭棄和荒涼;所受的羞恥和侮辱;甚至受到祂父神的離棄神真實的忿怒落在祂身上;祂多受痛苦,常經憂患,被人藐視、不尊重。這些事都是真實的,但現在整個局面轉變了。祂有何等的出產!祂雖是落在地裏死了的一粒麥子,但現在已結出了多少的子粒無人能數!祂必看見後裔,並且延長年日!在我們個人經歷中,因與祂一同受苦,所得著的結果許多人進深向前,蒙主祝福,為我們帶來何等偉大的喜樂!祂從荒涼進入多產;從壓抑嘆息進入偉大擴展;從羞辱進入榮耀;今日世界千千萬萬的人尊崇敬拜祂!豈不是證明麼?

五旬節一小群門徒之證明

主耶穌釘十字架的時候,那一小群門徒的光景都是反面幽暗的。的確他們都灰心失望。『我們素來所盼望要贖以色列民的、在墳墓中、現在已經三天了』(2421)。他們這些門徒好像樹都被剝的淨光,都瓦解,都倒空。的確他們是不懷孕不生養的人。但五旬節後,他們都改變了。從不孕轉變到多產,從狹窄之鄉村小群轉變到那裏?保羅說,『他們的聲音傳遍天下、他們的言語傳到地極』(羅1018)。這是何等的擴展!他們在復活裏(處處活出基督)放長了繩子,堅固了橛子。當他們的主死了的時刻(他們曾這樣想),那是何等可怕的孤單、寂寞、冷落和悲哀!然而他們這一小群所經歷的可怕孤單和悲哀,後來都被一個驚人的團契交通(二千年來都在增長的信家團契)所取代而引退了!這一切事的發生和其奇妙的轉變,對當時主的門徒而言,都是真實的!

但這些事僅僅停留在當時麼?不!同樣的事將發生在每一個新的信徒身上。你我沒有這樣好似主已死了,摸不著主的經歷麼?當有人公開辱罵毀謗、把你我當眾踏在腳下,置於死地,眾會友也都異口同聲說「阿們」時,那豈不是經歷可怕的孤單、寂寞、冷落和悲哀麼?但如果你我像主僕說主在寶座上,這就真是蒙恩經歷與主死的形狀聯合!感謝神,由於你我不受影響,靈裏與主同坐寶座,這就是經歷與主復活的形狀聯合!這些事都是我們信徒生活行動的特性!如果我們僅僅活在十字架消極(苦難試煉、孤單悲哀…)一面,而靈裏沒有看見主在寶座上管治一切,就我們必定落在「灰心失望、怨天尤人」死亡光景中。但如果我們活在十字架積極(靈裏一直看見主在寶座上,不受一切環境人事物影響…)一面,就必然經歷主復活大能!有一件可稱頌並蒙福的事,我們可以無保留、無搖疑的說﹕主已經轉變我們的生活行動從不孕到多產,從狹窄到擴展,從羞恥到光榮,從遺棄到伴侶,從忿怒到寬恕,從悽涼到榮耀,從壓迫到安全,從譴責到辯護!這些復活特點乃是我們每一個真實信徒的屬天基業!

基督復活的直接影響

主耶穌的復活彈奏出一個奇妙的音符新生命,新盼望,新保證!新約聖經清楚指明這些事。祂復活的顯現最少有十次。五次是在同一天,另五次是在不同的時間和地點。但給人最深印象和最有教益的事,就是他們得著主顯現之前和之後,表現了完全不同之驚異改變。我們來看某些顯現。

無疑的首次顯現是向抹大拉的馬利亞。她在七日的第一日清早,帶著香膏,來到墳墓那裏要膏主的身體(169;約201-18)。那天早上她是一位非常可憐、悲哀、孤獨和空虛的人!當她看見主卻未認出主,以為是看園的;由她所說的話「先生、若是你把祂移了去、請告訴我、你把祂放在那裡、我便去取祂」,可知她是何等的憂鬱悲傷!耶穌僅僅叫她的名字馬利亞,整個局面變化轉形了!她立刻離開墳墓,當時還有別的婦女,她們急速的去告訴眾門徒。她們走在路上,主再遇見她們當時有另外的轉變和經歷(288-10;可161011)

然後,主向西門彼得顯現(2434;林前155)。我們皆知彼得是怎樣的人。在主向他顯現之前,他是一位很不快樂的人!如果有一個人感到自己失去一切希望和精力完全剝奪、赤裸、孤寂、遺棄和絕望這人就是彼得。當他得著主顯現之後,他整個的人和局面都轉變了。

再後,有兩個門徒去以馬忤斯(2413-35;可161213)。他們是何等的悲傷、憂鬱、荒涼!雖然路程只有三哩,但他們感到是走了最長的路!當主向他們顯現,開眼,立刻趕回耶路撒冷,三哩變成最短的路程!對他們,時間距離都失去意義。遇見門徒,還未開口,別的門徒就先說﹕主果然復活,已經現給西門看了!他們都是轉變了的人。

最後,主顯給眾使徒、雅各、還有五百多弟兄看(林前1567)。祂在復活裏的顯現,使每個人和每個局面都有了轉變。這正是應驗成全以賽亞五十四章所說的復活光景!

今日能得著復活主的顯現麼?

今日我們各處神的兒女,也能得著或經歷同樣基督復活的顯現麼?新約聖經的教訓清楚堅強的指明﹕是的!自從主進入榮耀,歷代許許多多的男女都有這樣的經歷。行傳埃提阿伯的太監去耶路撒冷禮拜,沒有得著甚麼,仍是失望、孤寂、憂愁和迷惘。在回家路上藉著主僕腓利和以賽亞五十三章,復活的主遇見他。他整個的人改變了!最後經上說『就歡歡喜喜的走路』(839)。這裏有一個人,因摸著經歷復活的基督,整個局面就轉變了!這個太監的故事是一樁代表性的事,說明當主的靈接觸人,進入人裏面,人就要發生奇妙的大改變!當初的門徒就是這樣。他們遭到官府的威嚇迫害,開頭困惑受壓痛苦,但他們摸著經歷主復活的靈,他們轉變了,滿了喜樂,滿了信託!

使徒行傳的時代過去了麼?沒有!僅僅是開始。聖靈從未指示路加寫結束的故事。因為二千年來復活的主向人顯現,乃是一再一再的重演!現在的問題得著復活主顯現的場地是甚麼?我個人如何得著復活主的顯現?盡可能的簡明答覆﹕

(1)需要正面站穩十架立場

首先我們必須正面站穩主釘十字架為我們贖罪的立場。以賽亞五十三章就是告訴我們這件事。我們個人應當這樣讀﹕祂誠然擔當我的憂患、背負我的痛苦;祂為我的過犯受害、為我的罪孽壓傷;因祂受的刑罰我得平安;因祂受的鞭傷我得醫治。我如羊走迷、偏行己路;耶和華使我的罪孽都歸在祂身上。祂受鞭打、從活人之地被剪除、是因我的罪過。這就是我們各人完全相信順服主耶穌為我們贖罪的立場。否則,我們不能得著主膀臂的顯露或主復活的顯現。仇敵千方百計就是阻止人信服主贖罪的工作!所以一切信徒都需要正面站穩十架贖罪的立場!

(2)需要正面經歷與主同死同活

保羅說『使我認識基督、曉得祂復活的大能、並且曉得和祂一同受苦(在祂苦難上有交通)、效法祂的死(模成祂死的形狀)(310)。這節經文說明﹕信徒經歷基督復活的大能,乃是正面經歷與祂一同受苦,效法祂的死。意即我們活出基督復活的大能,乃是當我們遭遇苦難時,正面覺得確是與主一同受苦(Fellowship of His sufferings),效法祂的死(Being conformed to His death)(例如﹕你我無辜被罵或受害,因思想聖靈信服主在寶座上,覺得這是與基督一同受苦和效法祂的死之良機。所以自然的,就彰顯出基督復活
的大能不還口,不說威嚇的話)

又說『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裡、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神、不是出於我們。我們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裡作難、卻不至失望;遭逼迫、卻不被丟棄;打倒了、卻不至死亡;身上常帶著耶穌的死、使耶穌的生、也顯明在我們身上。因為我們這活著的人、是常為耶穌被交於死地、使耶穌的生、在我們這必死的身上顯明出來』(林後47-11)。這段經文裏的寶貝就是基督復活的大能。受敵、作難、逼迫、打倒,就是經歷耶穌的死或為耶穌被交於死地,也就是經歷『與基督死的形狀聯合』(65)。不被困住、不至失望、不被丟棄、不至死亡,就是經歷耶穌的生,也就是經歷『與基督復活的形狀聯合』(65)

上面的經文和例證,就是說明與基督同死同復活。但保羅一再指出,這個與基督同死和同復活的經歷,乃是信徒甘心樂意而不勉強的。故說『如果我們和祂一同受苦、也必和祂一同得榮耀』(817)。『我們若與基督同死、也必與祂同活;我們若能忍耐、也必和祂一同作王(掌權)(提後21112)。這裏的如果和若是,就是指明信徒的甘心樂意!無論對我們個人而言,或者對代表教會之核心兄姊而言,我們都是甘心樂意經歷並揀選與主同死同苦,因而彰顯活出基督復活的大能!求主親自向我們解釋!── 史百克《主的膀臂》

 

 

嫠婦重婚(五十四章)(賈玉銘)

 

聖經每以富人為喻,比方神的教會,神待舊約的以色列人,固愛之如婦人,其視新約的教會,更愛之如新婦。上章言耶穌受苦犧牲,作多人的贖價。本章則言其犧牲的效果,以被棄之婦,所以重納,並原來不生育者,竟然生子眾多,莫非耶穌犧牲的效果。

 

一、始雖不生終必產多子(1~5節)

以色列人被擄後,耶路撒冷荒墟無人,一如婦人不產子女。迨自巴比倫旋歸時,亦僅有四萬二千人,重返故土(拉二64)。此後至被羅馬毀滅時亦不過五百年,即增至三百萬人之多。但尤不如新約之教會,所產生之子女,實不可勝數,使徒保羅曾引證此處之要義,為實驗於新約的教會(加四27)。

1、舊耶路撒冷寡居的情況;舊耶路撒冷,或可稱為屬地的耶路撒冷(加四25~26),自棄絕基督,將基督自活人之地剪除(五十三8),直至雅各全族歸基督時,其間的時日稱為寡居的時代,為丈夫所棄,因而漂流無定,以致耶路撒冷荒墟無人。猶太的舊教,衰微達於極點,不但無外人加于教會。即猶太本族亦幾乎不知宗教為何物,所以耶路撒冷的真相,確如不生育的婦人無異。

2、新耶路撒冷育子的情況;(1)生育眾多(1節)。新耶路撒冷即在上的耶路撒冷(加四26),乃自由之婦所生的子女,是按應許生的(加四23),且是按靈性生的(加四29),正如老年無子的撒拉,竟能生出子孫如天星海沙之多,此中要義即指將來猶太歸主時,耶路撒冷的景況,亦可言為新教會的信徒。(2)帷幕擴張(2~3節)。古昔以帷幕為聖殿,猶太人亦多帷幕為居,此言子女既增多,則所居必須廣大,以喻信徒日眾,聖會日與之盛況,甚至廣闊帆幕,亦不能容,則必向左右開展,得列國為業。此事之實驗,即禧年時代的真相。(3)洗除羞辱(4節)。于此寡居時代,已受盡羞辱,但日後必複見納,而且子女眾多,可將幼時的羞辱,永遠洗除了。(4)為神寵愛(5節)。育子眾多帷幕擴張的耶路撒冷,此時則蒙神寵愛,神自稱為他的丈夫,就是那名為耶和華,是救贖的主,是以色列的聖者,是全地的神,自稱為教會的丈夫,教會無上的榮樂與依靠,全系乎此。

 

二、前雖被棄終蒙寵遇(6~10節)

1、追溯以往(6~8節);(1)人的憂傷(6節)。耶和華神遠離選民,正如婦人為丈夫所棄,心中的憂傷,真是莫可言喻。(2)神的怒氣(7~8節)。耶和華降罰之日短,施恩之日長,所以他雖然向選民發怒,然亦不過頃刻之間,不但怒氣消轉,不再向選民掩面,且是打施恩澤將他們收回。按之常情,婦既見出,永不再納。惟神以憐憫為懷,竟然出而複納,實蒙了意外的巧遇。

2、緬述將來(9~10節);(1)永久的慈愛不改變。言及神永不變的慈愛,以二事為證:a、以向挪亞所發的誓言為證。選民遭災,或如洪水氾濫,但神的怒氣頃刻即息,如洪水以後,神曾起誓永不再降洪水之災,神特遇選民亦誓不再降罰。此乃預示將來選民之散處四方者,皆將同歸基督,得享平康,永無災害。b、以大山的穩固為比。但有時因地震仍可遷移,迨末日一到,所有山陵,必將離其本位(啟六14)。但神的慈愛,卻是永不更易。(2)和平的盟約不遷移。神與挪亞所立的約永不變,此世界再不被洪水淹沒(創八21至九11)。神與亞伯拉罕大衛王等所立的約,更是帕勒斯聽的約,即關乎選民得救,返歸故土等等的應許,是萬不落空的,因為神決「不肯棄他的盟約,改變他口中所出之言」(詩八十九34)。

 

三、時或遇難終有安慰(11~17節)

1、苦難已過(11節);選民遇難,其險象未嘗不令人驚駭,時或如舟船行於洋海,被狂風飄蕩,不知何時即觸礁覆沒,實是危險可怕的。雖然如此,卻仍為神所注念,神若不許,決不至於淪亡。

2、榮光丕顯(11~12節);神將以最華美的寶石,奠定他們的居所,藉以表示新教會的堅固興隆,莊嚴華麗。如言要以「藍寶石為基礎」,即表示不但新教會的角石我主耶穌,誠然是寶貴而神聖的,即為根基的聖徒先知,也是被神特選,決非尋常可比的(弗二21~22),而且要「以紅寶石建城牆,以紅玉造城門,甚至四維邊界,皆為寶石所造」。乃以此富麗之喻言寫光華的景色,表明我主的新教會,其光彩堅固,城非人言所能形容者。

3、仁義充足(13~14節);以上所言的榮光丕顯,猶屬表面,而內容的道德,更有進焉者,乃以誠于中形於外,精神上道德上的價格,方為神民的真榮光。此時他們的子女,既都受耶和華的教訓,而有靈性中的知識,自然公平善義,無愧為神的真子民了。此道德靈性的高尚,即聖會堅立牢固的最大原因。

4、平安無疆(15~17節);將來必無有與教會為敵的,即便是有,神亦必感化他的心,使他翻然改悟,同心歸主,時或有聚謀攻擊,思與教會為難者,非有神旨,事必不成,因為製造兵器與仗恃武力的,皆為受造之人,神既創造他們,自必能管束他們,所以將來主的教會,必「大享平安」,無敵不勝,在主平安的國內,無人驚恐,民豐物阜,共慶生平,往昔被棄之婦,此時則將羞辱洗除,與主同居同樂了。

要而言之,聖經以富人喻言為婦人,新約的教會亦稱為新婦,但在舊約的教會,多悖逆主,敬事偶像,猶如婦人失其貞德而別有所愛,所以屢次稱至為淫婦,因而為忌邪的神所丟棄,有如嫠婦之獨居無依,但以憐憫為懷的神,不肯丟棄他們到底,時日一到,必要再收納他們。按聖經所述,今正「耶路撒冷的寡居時代」,迨異邦得救的數目已足,即雅各全族得救時,亦即所說嫠婦為其丈夫複納之時,此不但為舊約教會的大希望,亦新約教會的大幸福。

講經要題;二三節「要擴張你的帳幕」,五節「造你的是你的丈夫」,十節「山陵可以挪移我的慈愛永不離開你」,十一至十四節「困苦的人——不至懼怕」。十七節「攻擊你的器械必不快利」。

 

 

展望(賽五十四章)(唐佑之)

 

  以賽亞書五十三章歸納起來,受苦的僕人有三方面的重點:

  (一)憂患之主為我們擔當痛苦。祂背負重擔,擔當罪孽。替代我們受苦,因此我們得平安,得醫治,得一切的恩惠。當祂願意承擔苦難憂患之時,救恩就在我們身上發生功效;藉凓我們叫很多人蒙恩。

  今天晚上,我們來敬拜為我們在十架上捨身流血的主,溫習祂的憂患,才能明白何謂憂患;我們敬拜仰望祂,就能明白苦難有時是替代的意思,願長承受憂患。

  (二)受苦的僕人緘默的主。祂願意順服父神,所以祂不願意說甚麼;因祂知道所信的是誰,順服的對象是誰,祂完全順服,甘願替代。

  人若不甘願受苦,就怨天尤人。憂患是神托付我們的。正像神曾經托付祂的兒子一樣。事實上,受苦是種受托的經驗,每當我們講受托作管家,就想到自己是時間金錢福音才幹的管家,我們都是受托的,無一不是領受來的,不值得自誇。可是很少聽見苦難也是受托的;不信主者絕不會明白,他們只會憤慨、墮落,自暴自棄;但是我們因為明白苦難是甚麼,十架的道理是甚麼。也知道受苦的奧秘,和憂患的意義;所以我們因受托而受苦。若你靈性程度不夠,神不會將苦難交給你。當我們長進,願意付代價時,我們就會因受托而受苦,把福音的能力表現出來。我們不要怕受苦,因聖經說:「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你若真正追求主道,真正愛主;你當在主前感謝讚美。憂患是愛主者生命的經歷,我們需要十字架的功勞,都認為十字架很寶貝;但是我們都不願走十架的道路,因為要犧牲,要獻上一切給神,要付上代價。

  (三)主耶穌願意付上代價,為要成就神的旨意。祂成就救人之恩,祂不但承受,且完全獻上。主受審問時不開口,並非傲慢,冷漠;也非懼怕。雖然祂是神子降世為人,有人的軟弱,懼怕;但祂果敢地承受十架的苦難,完全順服神;所以祂毋須解釋,毋須推辭;惟默然在神前順服,在人前受苦,把自己完全捨上。主是代罪羔羊「被牽到宰殺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祂也是這樣不開口。」(7

  我們是主的小羊,羊毛太長,羊就懶惰,骯髒,墮落深坑,迷失了。主是我們的牧人「為自己的名引導我們走義路。」(詩23)祂要教我們走正直,正當,正確的路。今天在大都市,教會群羊體胖毛長;所以神要對付,要管教,要剪羊毛;為使我們在祂面前,蒙受更多更豐盛的恩典。神的恩典原是訓練,管教;我們常需要有此經驗。如果只有健康而沒有疾病;只有平安而沒有不安;只有豐富而沒有缺乏;只有歡樂而沒有痛苦;我們的靈性就會下降,沒有力量傳福音,以為經常到教會就自滿自足。

  神藉耶利米說:「你們這些敬拜神……說,這是耶和華的殿,是耶和華的殿,是耶和華的殿。」連講三次,以為到聖殿敬拜就毫無問題。這是錯誤的思想,只有外表沒有徹底;只有信心沒有行為;只接受福音的好處,沒有接受福音的能力;落到這樣地步,多麼需要神的憐憫!我們必須在神前謙卑順服,軟弱時,讓神訓練使我們明白祂的恩典;有病求神醫治,教我們體會神是醫治的神;缺乏時才體會神的豐富,有痛苦才體會憂患對基督徒靈命的重要,能得長進。阿拉伯語有云:「只有太陽沒有雨水,只能造成一片沙漠而無綠洲。」只有歡樂沒有痛苦,就會導致靈性軟弱。神為了造就我們,就叫我們去體會憂患。讓我們想到主的憂患,想到主的代價;而後我們也願意承受憂患,為了別人需要救恩願付上代價。

  有位韓國傳道人,他小時候在北韓,那時基督徒受逼迫;他們把信者和不信者區分,然後用機關槍掃射信主者。很多人因此就否認了耶穌。那孩子要為主作見證,站在基督徒的一邊;但是被軍兵一腳踢開;因而蒙主保守;長大後,他傳信息千篇一律說:「福音,救恩是主用寶血成就的;所以福音,救恩也要用血來傳揚。」他真是付上福音的代價!教會歷史家塔古良說:「殉道者的血是教會的種子。」這句話常被人引用。若無殉道者,沒有人為主受苦受死;今天哪裏有你和我?我們都滅亡了,哪裏有教會?耶穌說:「你們就是我的見證。」見證原意是殉道者。

  當我們讀五十三章,想到主完全捨上。「耶和華卻定意將他壓傷,使他受苦,耶和華以他為贖罪祭……」(五十三:10)贖罪祭就是獻上羔羊代罪,是舊約獻祭的條例。新約希伯來書第九章開始,說明耶穌基督是贖罪祭也是贖愆祭;意思即是我們自己不知有罪;耶穌卻為我們擔當了。

  耶穌基督也獻上平安祭「因祂是我們的和睦,將兩下合而為一、拆毀了中間隔斷的牆;」(弗二:14)使我們與神也與人和好,把兩下歸為一體;本來猶太人和外邦人分開,但是在主裏面完全在一起。

  耶穌基督也是素祭,表明祂樂意順服;祂也是燔祭,毫不保留,完全獻上。

  贖罪祭,贖愆祭,平安祭,素祭,燔祭;耶穌基督都為我們獻上了;但是祂要我們跟隨祂的腳蹤行,叫我們繼續獻祭;並非祂獻的不夠,乃是要我們學習祂的榜樣,繼續為福音使命努力。

  我們要平安祭,基督為我們受死,成就了和睦「又將勸人和他和好的職分賜給我。」傳福音就是和好的工作,素祭也是我們必須獻的。「甘心樂意的捐獻是主所喜悅的。」(林後九:7)奉獻意即甘心樂意;不勉強,不作難;積極地。這是對的,但是我們當獻額外的奉獻;燔祭是必要的,而素祭不是必要的;可是一般教會把林後八章所提的奉獻錯解為主要的奉獻。主要的奉獻是燔祭,是羅馬書十二章:「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不為自己有所保留,因為一切都屬於神,出於神,歸給神。完全獻上,是全然也是必然的,無一人可以逃避。要承受福音工作,必須捨上自己;我們完全屬於祂,必須承認祂的主權,順服祂的旨意。雖然舊約獻祭已經過去,但現在仍然有效;耶穌基督都已為我們獻上。當然我們不配獻贖罪祭和贖愆祭;我們當獻燔祭,完全獻上自己;甘心樂意獻上素祭,獻平安祭,叫人與神和好;為福音而活,作福音的見證。

  主耶穌為我們釘死在十架上,最後的話:「成了。」也有人說是「我將我的靈魂交在父的手裏。」我覺得「成了」是極重要的話;祂受苦,成就了救贖的功效。

  無窮生命的大能,「他必看見後裔延長年日,耶和華喜悅的事,必在他手中亨通。」(10)有的人喜歡把五十三章分成段落:1-2節是祂的感嘆,3-6指祂的憂患。7-9指祂的受死,10-11指祂復活。主復活得勝了仇敵,魔鬼,罪惡。「擄物」即戰利品。主在十架上為罪犯代求:「將命傾倒,以致於死,」(12)祂完全捨上,成就救贖工作。」祂必看見自己勞苦的功效,便心滿意足。」(11)勞苦的功效有不同的翻譯:「祂必在光中看見勞苦的功效。」因為當祂受苦時,天地黑暗;但祂眼睛明亮,看見神的旨意,看到十架的功效。祂早就說過,一粒麥子若不落在地裏死了,仍是一粒,死了就能結出許多子粒來。愛能滿足,祂看見自己勞苦的功效便心滿意足,「他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架的苦難。」(來十二:2)如果我們真正愛人的靈魂,關懷他;當他願意接受主,那時的快樂實無法描述;有愛才有滿足。主愛我們,只要我們有一點回應,一點信心;一點依靠;一點順服;一點仰望;一點事奉;一點聖潔;主便得滿足。但是多少時候我們令主傷心!雖然我們幼稚,若果有一點回應;主非常欣賞。如果我們愛主,對主的恩典就感到滿足;若不愛主,常與人作比較,覺得主給別人的恩典多過自己。有時我們說:「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這要看愛神的程度如何;若愛的不夠,體會主的愛也不夠;我們若不能體會主的愛,就發怨言。主愛我們,愛是要勞苦要付代價;愛不謹是獲得,也是給與的。聖經說:「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我們就明白,原來基督的愛這樣向我們顯明了。十字架充分說明了愛的意義,沒有愛,不會滿足;沒勞苦就沒有愛,再進一步,若無喜樂也不會勞苦。由此,我們看到主的滿足。但是,我們能否常讓主滿足,或偶然讓主滿足?但曾幾何時,我們又讓主傷懷,失望,嘆息。但願我們都能令主滿足!當主滿足,我們更加滿足。我覺得基督徒都不滿足;因我們沒滿足主的心,沒明白主滿足的心意。

  第四十五章有兩首美妙的詩歌,題及主勞苦的功效,這位勞苦的僕人,付了勞苦的代價,常經憂患,多受痛苦;因此產生了勞苦的功效。「要發聲歌唱,揚聲歡呼;因為……兒女更多。」(1)意即以色列民必定復興。若把這節經文應用在今日的環境;相信這是講及教會復興,很多人要蒙恩得救。神創造世界,生養眾多,是神的計劃和目的。有的人認為實行家庭計劃不合聖經真理。我在北美還鼓勵弟兄姊妹多生育孩子,多受宗教教育;因為需要更多的見證人。我並非說家庭計劃不需要;事實上,是因為能源缺乏,糧食問題,教育等多方的問題。但新加坡,美國因節育關係,老者老,幼者幼;中間幾代接不上來。總之最要緊者,我們能從神的賜福,想到神的教會的蒙福。舊約神所賜的福有三方面:

  第一,多子多孫,若無孩子就是神的咒詛。例如撒母耳的母親也希望生孩子。

  第二,神的賜福在於家道豐富。以賽亞書五十三章預言耶穌與人同埋,與財主同葬。財主與惡人是同樣意思;舊約大部份是這樣說,並非說有錢財就表明有罪惡;其實財富是神所賜的福。相反地,貧窮是因為懶惰不工作。

  第三,凓仇敵的城門,意即和平安居樂業。我想,這三點當應用在教會中:

   第一,教會要增長,多子多孫;使多人歸向神;數量增加質量增進。

   第二,家道豐富,五十四:11開始題及很多寶物。

   第三,得神的產業。「你的後裔必得多國為業。」(3)「這是耶和華僕人的產業。」(17)以屬物質的產業解釋屬靈的事;教會是神的產業。我們須爭戰,得地業。我們從事福音爭戰,教會屬靈方面豐富,有很多產業。我們靠主得勝,得凓和平。

  神如何賜福以色列民,神也賜福我們的教會;因福音的緣故,得救人數天天增加,教會興旺,屬靈方面非常豐富。因福音的緣故,魔鬼敗退;聖靈在教會中照常顯大,因為基督是我們的主,我們的頭。

  「要擴張你帳幕之地,張大你居所的幔子不要限止,要放長你的繩子,堅固你的橛子。」(2)橛子若堅固帳幕就不致倒塌;繩子放長,帳幕擴大,是教會復興的現象;增長的秘訣。必須擴大屬靈的容量;讓神的恩典更豐富賜下。這裏給我們看見差傳宣教的異象「向左向右開展!得多國為業!……」(3)願神賜福!

  華人遍佈全球各地,有不少基督徒;但教會還不夠,宣教士不夠,傳道人更少。多麼需要神呼召我們!留在香港的,神叫我們在香港作見證;神可能差我們到遠方,無論近處遠處,我們必須把福音傳揚。時代的憂患,我們的福音使命不能逃脫,必須承受、捨上,然後才能看見遠象,看見異象。天國福音要傳遍普天下,以往是西方人,現在是東方人。我常覺得神在歷史文化環境中良好預備我們,我發現中國人學習語言迅速;語言家認為西方人舌頭太圓、日本人舌頭太方,所以舌頭轉動不靈。中國人的舌頭不圓又不方,有利於學習任何語言。西方人常有民族優越感;我們卻有民族自卑感。基督徒萬勿自卑,但要謙卑。非洲人歡迎黃種人向他們傳道而不歡迎白種人,甚至討厭白種人;因為我們的樣子和他們差不多,所以我們傳福音特別有效。現在時機已到,求主開我們的眼睛,向左向右都能看見而且開展,我們應有福音隊伍勇往向前且向上。華人生活條件不高,較易適應我們宣教的條件實在太好!我們肯去嗎?神對以賽亞說:「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去呢?」你能否對主說:「我就在這裏,看我!」

  請各位注意以下經文表達之意:──「這是耶和華說的。」(6)「這是耶和華你的救贖主說的。」(8)「這是憐恤你的耶和華說的。」(10)「這是耶和華說的。」(17

  平常讀聖經,都不覺得以上的句子有何特別;無論任何文字都沒法翻譯出其意。「說」並非一般說話的說,應是微聲細語。在先知的文字凓作中,常有「耶和華如此說。」表明是嚴整的話語,也是很嚴重很嚴肅的事。是大聲的宣告,可是信息來了的「這是耶和華說的」,乃是用低微輕柔的聲音說的;表明神的安慰,如同父母安慰兒女。神盼望我們受感動,對祂有回應,對祂有奉獻的心。

  讓我們承受憂患,把自己完全捨上!

  當我們安靜之時,就能聽見神的聲音。── 唐佑之《時代憂患與福音使命──以賽亞書四十至五十章研讀》

 

 

更新的生命(54) (香港讀經會)

 

祈禱:   主啊,求你開通我的耳朵,使我從你的話語中聽到你的心意和指示。

 

本章經文分為兩大段,第一段是第1 - 10節,當中以不能生育的婦人為主題,第二段則是第11 - 17節,內容以被更新的城為中心。這兩個段落都強調以色列的餘民必會因耶和華的愛和幫助,而得著更新的美境。

在首個段落中,先知以不能生育的婦人來比喻以色列,揭示出她將要面臨的淒涼景況,但先知同時指出,耶和華如同是以色列的丈夫(5),祂深愛以色列,要把她從危難中拯救出來。先知借著運用三個命令式的動詞(「要歌唱」、「要發聲歌唱」及「揚聲歡呼」,1),呼籲那不能生育的婦人歡呼歌唱;其後,他又以三個語帶命令的動詞(「要擴張」、「要放長」及「要堅固」,2),鼓勵那婦人作好準備,因為神的救恩將要臨到她的身上,並且使她後裔繁多,故此她需要及早把帳幕及居所擴張(2),好能容讓子孫居住。

先知的預言,代表神要除去那不能生育的婦女(以色列)所要承受的一切羞恥屈辱,皆因神應許要收回祂的怒氣和斥責,而且祂是信實的,必會使這應許應驗,正如昔日神與挪亞立約,此後祂便一直信守承諾(9)。儘管山移地動,耶和華的慈愛、平安及憐憫,都必臨到以色列。

亡國被擄後的以色列民,本來是失去城牆保護的困苦之民,他們隨風飄蕩,歷盡滄桑(1)。但在神的應許下,他們可以重新修好屬於自己的城牆及城門,而敵人的攻擊必不能得逞,因為以色列乃耶和華的產業,侵犯者定必遭受審判(17)。

對於亡國被擄的以色列人來說,能除去屈辱,得著復興和更新,是一個天大喜訊;而對於今天的讀者,能得著耶穌基督的救恩,亦同樣值得欣喜和感恩。事實上,先知所宣告的,是一個使萬人得救的救恩。如今在世界各地,教會林立,並且「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然後末期才來到」(太2414),這一點正成就了神對那「婦人」所作出的應許──她的後裔繁多。對當時常常面對巴比倫壓迫、本身實力又微小的以色列民而言,神的應許可說是天方夜譚。但在神的奇妙安排下,祂最終借著差派彌賽亞來到世上,成就了祂的應許。誠然,在神並沒有難成的事,祂的恩典及大能,足以叫一切應許成就。

 

 

永遠的愛(賽五十四章117) (台北基督之家)

 

以賽亞書五十四章117

當神借著先知述說神僕人的工作之後(五十三112),因著神的工作,錫安就如同「不懷孕,不生養的婦人」要歡呼歌唱(1),因為那些「受困苦被風飄蕩不得安慰的人」將要被安置在神預備榮美的聖城中(1112),神要錫安擴張「帳幕」(2),「帳幕」的生活代表神與祂子民的「理想」關係(13),錫安要恢復與神理想的關係,並要帶領更多人進入這樣的關係中(23),過去的羞辱都要過去,過去神的憤怒都要成為過去式(47),就如同挪亞的時候,怎樣起誓不再以洪水審判全地,以色列人不再因神漲溢的怒氣而受審判(9)

上面所有應許的中心,是因為「神永遠的愛」(8),正因如此,人能夠確信這些事情必定會成就,不因人的作為而改變,人的愛常常是因事情的變化而改變,因別人的行為合我的喜好,我們就愛他,如果不合我的喜好,我們的愛就「少一點」,但神的愛卻永不改變,甚至神說「大山可以挪開,小山可以遷移;但我的慈愛必不離開你;我平安的約也不遷移。這是憐恤你的耶和華說的。」(10),這樣的愛,也是我們能夠重新得力的原因,當然不是說我們可以恣意放縱,而是神深知我們的軟弱,在我們軟弱時,不是「嚴厲」的責罰能讓我們歸回,而是不變的愛,能激勵我們奮發更深為主而活。

但我們常常用人的愛來思想神的愛,當我們落到軟弱失敗時,我們常常覺得自己無用,神離棄我們了,這是因為我們以人的愛來看神的愛,但神卻透過先知告訴我們「我的慈愛必不離開你;我平安的約也不遷移。」不論在我們得勝時,或信心軟弱時,神的愛從沒有改變。

我們對「神永遠的愛」認識有多少呢?我們是否常常以自己的經驗來看神的愛呢?以至於我們常常落入自己的「感覺」中,以致信心起起伏伏?

回應:

天父!謝謝禰這樣的愛我們,求聖靈更新我們,對主禰的愛更加的認識,讓我們從人的愛的限制中釋放出來,讓我們的思想,行為,乃至全人都活在禰那永遠不變的愛中,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禱讀:以賽亞書五十四章10

10 大山可以挪開,小山可以遷移;但我的慈愛必不離開你;我平安的約也不遷移。這是憐恤你的耶和華說的。

 

 

以賽亞書第五十四章査讀(謝家樹)

 

前章述說這位義僕將看見自己勞苦的功效而心滿意足,這救贖的工作,在祂被高舉和得勝中,神與祂一同歡欣。

神以被棄之婦人被接納,竟然生子眾多作比喻,這就是義僕犠牲的代價。神以永遠的愛,憐恤耶路撒冷,施大恩將它收回重建,並且保護它,所以本章是一首滿懐信心的頌歌,稱揚僕人的成就,顯明在選民的重整和聖城耶路撒冷的被贖上,非胃明顯,前章講基督的救贖工作,辟所講乃教會的建造。

壹、第13    生養眾多,擴張帳幕。

救贖最密切的,就是以色列的恢復,和聖城的重建,神對復興的耶路撒冷,先論它的人民、土地和權柄,這是耶和華說的話。

 一、人民。

地上的耶路撒冷是一個不懐孕不生養的,因為它不屬天,不能生出屬天的子民來,不過它雖然沒有丈夫,未經產難,卻兒女更多;因此,它要發聲歌唱揚聲歡呼,有幾種說法:

1、原有的耶冷,自基督被棄(賽五8),即形如寡婦,正如撒拉年紀老邁,生育絕望,但竟能生出以撤,以後生雅各,從此後裔如天上的星,海邊的沙那樣的多(加四26 28)。

2、猶大歸主,耶路撒冷猶如新約教會,信徒眾多,遍滿全地(路廿四47)。

二、土地。

子民眾多,教會遍地,神叫它要無限量的把國土擴,不要限止。

1、要擴張你帳幕之地。

以色列民自出埃及,在西乃山麓受律法,摩西造會幕,直至建聖殿,中間經歷五百餘年,這也表徵教會,而他們曠野帳幕的生活,也颶預表,因此也需要擴張(創廿六22)。

2、要張大你居所的幔子。

幔子是聖殿裡聖所通往至聖所間隔的屏障,表徵基督本身。當主耶穌在十字架上受死時,聖殿的幔子,從上而下由中間裂為兩半,從此信徒有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得以坦然進入至聖所(來十1920)‘

3、要放長你的繩子。

製造帳幕必須使用繩子,繩子的用途很廣,可以捆綁東西,可以拉緊帳幕,也可以用來測量長度,此處要放長,意指地土擴展了,需要大量的繩子,帳幕擴大了 ,拉帳幕的繩子需要放長(詩七八55)。

4、要堅固你的橛子。

橛子是釘牢帳幕最重要的工具,帳幕架起,四圍用繩子拉緊,就要靠撅子釘牢在地上:這樣,帳幕就穩固,不受風雨侵害(出廿七汐)。

三、權柄.

神國降臨,人民增多,土地擴張,神的旨意必確實實行,祂得國亦必得業,祂的能力和權柄是並行的,因為國度權柄都是祂的,直到永遠(代上廿九1112)。

1、你要向左向右開展。

擴張是指地土範圍,左右指勢力範圍,左手執竿,右手拿杖,管理羊群(彌七14)(詩廿三45)。

2、你的後裔必、得多國為業。

屆時列國被征服,他們成為以色列後裔的產業(俄17 )(創 廿八14)

3、又要使荒涼的城邑有人居住。

神要復興耶路撒冷,祂不再使它荒涼,那裡人民增多,這是神的旨意(出廿三2930)(賽六二40)。

貳 、第48   洗除羞辱‘為神寵愛。

神告訴祂的百姓,不要懼怕,因為造你的是你的丈夫,(創二2224耶和華神就用那人身上所取的肋骨,造成一個女人,領她到那人跟前,那人說:「這是我骨中之骨,肉中的肉,可以稱她為女人,因她是從男人身上取出來的。」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

你是他幼年所娶的,他決不使你蒙羞,保羅強調夫妻互愛 (弗五33),即使離棄,也不過片時而已,祂的怒氣雖然發作, 是因妻不貞,但必要向你掩面,終於要以永遠的慈愛憐恤你, 這是耶和華說的。(讀本小段應先三讀”何西亞書”第二、三章)

、脫離羞辱——安慰。

1、不要懼怕,因你必不致蒙羞——你必忘記幼年的羞愧 (詩廿五了)。

2、不要抱愧,因你必不至受辱——你不再紀念你寡居的羞辱(耶二2)。

二、有神拯救——原因。

1、造你的萬軍之耶和華是祂的名一—是你的丈夫(耶 三14)

2、救贖你的是以色列的聖者一一祂必稱為全地之神(亞 十四9)。

三、必要恢復——應許。

1、耶和華召你,如召被離棄心中憂傷的妻(何二7)。

2、耶和華說的,就是召回幼年所娶被棄的妻(何二      19)。

四、終必救贖——享榮。

1、神離棄你不過片時——欲要施大恩將你收回(林後四 17)。

2、神的怒氣漲溢——頃刻之間向你掩面(詩卅5)。

3、神要以永遠的慈愛憐恤你一一這是耶和華你的救贖主說的(詩一〇二13)。

三、第910   神立盟約不再發怒斥責。一一神引述兩件事:

A、挪亞時代洪水的毀滅之罰。

B、大山小山棟固不移,證賁神的慈愛和憐恤,永不改變,她和百粒的約,永不變動。

一、洪水慜罰之鑒。

1、挪亞時代的洪水。

a. 因地上充滿了罪惡(創六13)。

b. 神命挪亞造方舟(創六18)。

c. 洪水氾濫情形(創七19)。

d. 全地生物盡都毀滅(創七21)。

2、神在洪水之後的應許。

a. 挪亞全家獲救(創八1517)。

b. 以虹為記,不再毀滅地(創九16)。

二,大山小山之喻。

1、地上的大山小山雖似穩固不動,但仍有挪遷之可能(詩十八7)。

2、神的慈愛卻永不改變,也不會遷移的(詩八九3334)。

三、神舉例引喻的目的。

1、神對悖逆之民的施災降罰,並不要毀滅他們(耶三5)。

2、神的發怒責備,只片時而已(詩一〇三89)。

3、神是滿有面的(彌七18)。

4、神的慈愛永不離開祂的百姓(耶三12)。

5、神所雄是平安之約,永遠不會改變(結卅七26)。

肆、第1114   榮耀聖城的出現。

神用建造一個城作新的隱喻,繼級確證祂的約永遠堅立,這城的描述,應三讀(啟廿一1920);所用的材料遠勝所羅門建聖殿的榮耀(三代上廿九2 ),到那時,神要親自教導城裡的兒女(三約六45):他們大享平安,從此沒有人害怕驚嚇,因為有神作他們的保護者。

一、百姓過去的痛苦。

1、受困苦(詩卅一7)。

2、被風飄蕩(創四12)。

3、不得安慰(詩六九20)。

二、神要以榮耀的顧衛他們。

1、以彩色石頭安置他們一彩色(原文為“白色放光的銻”)(代上廿九2)。

2、以藍寶石立定根基(出廿四10)。

3、以紅寶石造女牆(啟廿一19)。

4、以紅玉造城門(啟廿一21)。

5、以寶石造四圍邊界(伯廿八6)。

三、神要親自教訓他們。

1、全部都要受耶和華的教訓(彌四2)。

2、所有的兒女必大享平安(來八11)。

四、神的兒女必得保障。

1、必因神的公義得堅立(番三15)。

2、必遠離細不至害怕(耶卅20)。

3、必遠離驚嚇,賄倆臨近你(利廿六6)。

伍、第1517   權能之下,無人能害。

即或有人聚集要攻擊神的百姓,但若不出於神,或經神的許可,他們終必投降,僕倒失敗,打造器械的匠人和殘害人,行毀滅的,都是神所造的:因為一切權柄都在神的手中,所以凡為攻擊神兒女造的器械,必不利用,凡在審判時興起舌頭攻擊神兒女的,必被定罪,神的僕人從神所得的義,就成為神的產業,無人能害他,這是耶和華說的。

一、神是保障。

1、即或有人聚集要攻擊你的——必因你僕倒((原因:不由於神)

2、凡為攻擊你造成的器械——必不利用(原因:不是神所造)。

3、凡為審判時興起用舌頭攻擊你的——必定他有罪(原因:不是神的應許)。

二、權能在神。

1、吹躺火打造合用繊的鐵匠——是神所造。

2、殘害人行毀滅的——也是神所造。

三、基本原因。

1、神的僕人已從神所得的義,(羅八33誰能控告神所揀選的人呢?有神稱他們為義了。

2、神的僕人是神所得的產業,(詩卅二    12以耶和華為 神的,那國是有福的,祂所揀選為自己產業的,那民是有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