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賽亞書第五十五章短篇信息
目錄:
以賽亞書箋記(五十五章)(于中旻)
見證失落的恢復(五十五章)(史百克)
號召萬人(五十五章)(賈玉銘)
歌頌(賽五五章) (唐佑之)
生命的能源(賽五十五1~13)(丁建華)
喜樂之道(賽五十五1~13)(蕭壽華)
讚美與感恩(賽五十五8~9)(朱志偉)
蒙恩惠的呼喚(賽55章) (香港讀經會)
真滿足(賽五十五章1〜13節)
(台北基督之家)
以賽亞書第五十五章查讀(謝家樹)
以賽亞書箋記(五十五章)(于中旻)
神應許的永約
我必與你們立永約(賽五五:3)
不止是撒瑪利亞的婦人,我們世人都同樣的患了乾渴症,雖然道德情況可能不同,但心靈的乾渴並沒有分別;而這乾渴可以造成死亡,需要神恩典的滋潤。慈愛的神向人發出呼召:
你們當就近我來,側耳而聽,就必得活。
我必與你們立永約,就是應許大衛那可靠的恩典。
我已立他作萬民的見證,
為萬民的君王和司令。(賽五五:3-4)
如何得這恩典?恩典的意義,不是該得的,也不是作工換來的,而是免費的,不用代價;不過也有該作的事:
“近前來”是說要就近神。人犯罪,所行的路,是以背向神,越久離神越遠;所以要悔改,歸向神。悔改是轉變方向,離開以往所行的錯誤道路。
“側耳而聽”,不是像欣賞音樂那樣聽,是專心聽從,留意遵行。換句話說,是遵從神的旨意,作討祂喜悅的事。
信實的神說:“我必與你們立永約”。多麼奇妙的事!永生的神,竟肯與短命必死的人立約!
與這約有關的,是藉著“大衛”所立的,神已經立他“作萬民的見證,為萬民的君王和司令”。以色列的王大衛,在他一生最榮耀的時候,也沒有作到這地位,但神應許他的後裔,就是主耶穌基督,要永遠坐在他的寶座上;信的人,可因祂而稱義,得以進入神的國度。
可惜,乾渴的人多的是,但他們不肯放棄自己的努力,在沙漠中拼命的掘井,每一口井的結果,總是乾的洞;流汗,背脊痠痛,手上生了重繭,所得的是累積的失望。轉機在哪裏?
當趁耶和華可尋找的時候尋找祂,相近的時候求告祂。惡人當離棄自己的道路,不義的人當除掉自己的意念,歸向耶和華,耶和華就必憐恤他。(賽五五:6-7)
轉機在於及時回轉。祂離我們並不遠。只要承認自己沒有指望,是有罪的惡人,放棄偏行的錯路,歸向神,就可以得到生命的活水。禍與福只在轉念之間。不過,神有祂自己所定的時間,不能猶豫遲疑;應當趁著現在,現在尋求神。
神不要甚麼條件,來的人都可以得到恩典。但神的時候到了,恩典的門就關了。
見證失落的恢復(五十五章)(史百克)
從以賽亞五十四章—啟示十字架的積極、復活和建造面—繼續向前,我們發現多次多方題到一件重要的事,稱為﹕神的見證在耶城並在萬國中的恢復。這是該書末了十二章之鎖鑰或關鍵。你我將看見錫安、耶路撒冷,這兩個詞常常的出現,因為錫安和耶路撒冷乃是神見證的焦點和中心;同時也多次說到列國。
主恩豐盛—主道孔達
以賽亞五十五章說出兩件事﹕
(1)主恩豐盛(1-9)—我們看見在復活立場上,有豐富的恩典白白賜給神的子民。『你們一切乾渴的都當就近水來;沒有銀錢的也可以來;你們都來、買了喫;不用銀錢、不用價值、也來買酒和奶。…你們要留意聽我的話、就能喫那美物、得享肥甘、心中喜樂。…我必與你們立永約、就是應許大衛那可靠的恩典。我已立他作萬民的見證、為萬民的君王和司令。你素不認識的國民、你也必召來;素不認識你的國民、也必向你奔跑。…神必廣行赦免。…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新約聖經有太多的地方說到神豐盛的恩典!
(2)主道孔達(10-13)—神的道、神的話語,穩固可信。『雨雪從天而降、並不返回、卻滋潤地土、使地上發芽結實、使撒種的有種、使要喫的有糧;我口所出的話、也必如此、決不徒然返回、卻要成就我所喜悅的、在我發他去成就的事上〔發他去成就或作所命定〕必然亨通。你們必歡歡喜喜而出來、平平安安蒙引導;大山小山必在你們面前發聲歌唱;田野的樹木也都拍掌。松樹長出代替荊棘;番石榴長出代替蒺藜;這要為耶和華留名、作為永遠的證據、不能剪除。』這是說到神的話、主僕所傳所寫的信息,決不徒然返回;必定成就神所喜悅的,並且在受差所成就的事上亨通。歡歡喜喜的出,平平安安的入!當時直接的應用,就是說到神子民被擄歸回的事。(參賽35﹕10;48﹕20;52﹕12)。以斯拉、尼希米…就是歸回神子民的代表和見證—原基上築壇、建殿、修牆!今日在我們新約神子民身上的屬靈見證,也是如此十字架、教會、基督的豐滿。請記得,神的話決不徒然返回!
禱告的殿和謙順的需要
當我們來到以賽亞五十六章,我們看見每一件事都是集中在『為萬民禱告的殿』這樁事上。『我必領他們到我的聖山、使他們在禱告我的殿中喜樂;他們的燔祭、和平安祭、在我壇上必蒙悅納;因我的殿必稱為萬民禱告的殿』(7)。當日是如此,今日更是如此!在恢復主豐滿見證的事上,教會必定活在為萬民禱告之屬靈實際裏。因為神說、教會乃是『我的禱告之家(My house of prayer)』。(家比殿更合宜禱告—徒12﹕12)。
以賽亞五十七章乃是警告神的子民,切勿重蹈從前毀壞神見證的事體。似乎主需要常常這樣警告﹕當謹慎你的言行,免得破壞毀損你的見證,猶如耶利米所說之作壞了的器皿(耶18﹕4)。這是歷代信徒恒常的危機!所以該章經文特別題到神同在和委託的場地—謙卑柔順的靈。『那至高至上、永遠長存、名為聖者的如此說、我住在至高至聖的所在、也與心靈痛悔謙卑的人同居、要使謙卑人的靈甦醒、也使痛悔人的心甦醒』(15)。主的同在和委託,主見證的恢復,完全在於那些具有謙卑柔順之靈的人!【四十多年前,主僕豫告,編者親身經歷﹕信徒分爭分裂、再分裂…悲慘之局面,都是由於驕傲剛硬的心、缺乏謙卑柔順的靈!只有專心跟隨羔羊—接受十架的,才能真正產生並活出羔羊基督謙卑柔順的靈。求主憐憫我們!】
五十八和五十九章繼續發出更多的警告、訓戒、指示,都是為著清除天空那些使主見證模糊陰暗之黑雲。『你的光就必在黑暗中發現、你的幽暗必變如正午;耶和華也必時常引導你、在乾旱之地使你心滿意足、骨頭強壯;你必像澆灌的園子、又像水流不絕的泉源。那些出於你的人、必修造久已荒廢之處;你要建立拆毀累代的根基;你必稱為補破口的、和重修路徑與人居住的』(10-12)。『人從日落之處、必敬畏耶和華的名;從日出之地、也必敬畏他的榮耀;必有一位救贖主、來到錫安雅各族中轉離過犯的人那裡;這是耶和華說的』(19,20)。主所作的每一件事,都是為著祂見證的發光和顯露。祂的一切警告和訓戒,也都是清理移除空中的一切烏雲。
光耀的見證得以恢復
已往所發生的事都是準備並部署一條路,引進第六十章『興起發光;因為你的光已經來到、耶和華的榮耀發現照耀你』(1)。這就是說到主見證的恢復;在這黑暗世界和荒涼光景中,教會發出光耀的見證。『看哪、黑暗遮蓋大地、幽暗遮蓋萬民;耶和華卻要顯現照耀你、祂的榮耀要現在你身上』(2)。這是以賽亞末段豫言中最高的經歷和榮譽。一節說到見證的恢復;四、五節說到萬民、列國受感化、受影響。『你舉目向四方觀看;眾人都聚集來到你這裡;你的眾子從遠方而來、你的眾女也被懷抱而來。那時你看見就有光榮、你心又跳動、又寬暢;因為大海豐盛的貨物必轉來歸你、列國的財寶、也必來歸你』(4,5)。
當主的見證明亮光耀,當神在祂的家中藉十字架得著祂所要得著的光景時,四方的人都要受到影響。列國受影響,萬民被感化;教會本身必富裕豐饒。如果主照著祂的心意,真實得著祂豐滿的見證,在祂百姓和祂使用之器皿中,全無黑雲遮蔽,就萬國必受到影響並感到其衝擊力。『確實的、眾海島必等候我、首先是他施的船隻、將你的眾子、連他們的金銀、從遠方一同帶來、都為耶和華你神的名、又為以色列的聖者、因為祂已經榮耀了你』(9)。
新約聖經之符合部分
我們曾說過,舊約之豫言雖然直接說到以色列國屬地暫時的事,但都是豫表新約屬天屬靈的教會。關於恢復主見證的事,新約哥林多後書,特別是它相符合的部分。先是哥林多前書說到教會裏一些可悲可憐、屬肉體、屬世界的事;結果,主的見證失落毀壞。這說明﹕何時屬肉體、屬世界的信徒,插手在教會的事工上,其結局必是破壞毀損主的見證!意即天然人進入,主的見證就出去。我們知道撒但第一種詭計乃是公開的逼迫、殘害、消滅主的見證!耶路撒冷的教會就是例證。但牠失敗了!現在牠就施展第二種詭計﹕將天然人、肉體因素、世界風俗,漸漸引入信徒裏面,叫信徒照著自己的意思行!這樣就效勞成全魔鬼的目的—破壞主的見證。
然而在這兩封書信之間,有某些事發生。他們來到十字架跟前,悔改認罪,捨棄肉體、脫離世界、否認自我…,他們轉變了!『如今我歡喜、不是因你們憂愁、是因你們從憂愁中生出懊悔來;你們依著神的意思憂愁、凡事就不至於因我們受虧損了。因為依著神的意思憂愁、就生出沒有後悔的懊悔來、以致得救;但世俗的憂愁、是叫人死。你看、你們依著神的意思憂愁、從此就生出何等的慇懃、自訴、自恨、恐懼、想念、熱心、責罰;〔或作自責〕在這一切事上你們都表明自己是潔淨的』(林後7﹕9-11)。所以哥林多後書乃是恢復主見證新約的符合部分。這見證的恢復不僅影響地方上的聚會,也影響世界各處!
得勝之愛的價值
保羅說到主見證的恢復,有數件事﹕第一,得勝之愛的價值。『我先前心裡難過痛苦、多多的流淚、寫信給你們;不是叫你們憂愁、乃是叫你們知道我格外的疼愛你們』(林後2﹕4)。保羅這得勝的愛有兩面因素﹕有效的見證,清楚的亮光。就哥林多的信徒來說,保羅這個愛應當老早枯竭!他們實在不配得著保羅的愛!他們藐視他、看他為萬物中的渣滓,說他憑血氣行事、氣貌不揚、言語粗俗,詭詐用心計牢籠…(林前4﹕10,13;林後10﹕2,10;12﹕16)。但保羅說『我也甘心樂意為你們的靈魂費財費力。難道我越發愛你們、就越發少得你們的愛麼』(林後12﹕15)?不論哥林多信徒怎樣對待他,他向他們的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永不止息!主說『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13﹕35)。有效見證之第一和主要因素就是保羅所表現的這種得勝的愛!信徒的彼此相愛就是這種捨己、活出基督之得勝的愛!今日我們不能關上自己的門,說「世界(世人和有的信徒)正面敵對、惡意仇視;我們所說所講的、他們也無感應和共鳴,我們何必計及重視他們?我們關上門、自己幹(傳我們的福音、造就我們的信徒)算了!」我們不能有這種靈和態度!主留我們在地上就是影響這個世界和屬世界的信徒。主是這樣,保羅是這樣,我們也是這樣。我們不能關自己在修道院或尼姑庵,冷冷的對待他們。如果我們是關起門來自己幹的地方教會,結果週圍的世人和信徒都會知道。
他們不是僅僅聽我們所講的,乃是看我們所行所表現的。只有你我活出基督這種得勝的愛才能影響世界!主將魂生命(自我)傾倒,表現了這種得勝的愛!誰甘願付此代價呢?羔羊的同伴!
與基督同受苦的價值
第二,恢復主見證之第二件事,就是與基督一同受苦。林後一章『願頌讚歸與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父神、就是發慈悲的父、賜各樣安慰的神;我們在一切患難中、他就安慰我們、叫我們能用神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我們既多受基督的苦楚、就靠基督多得安慰』(3-5)。首先,與基督一同受苦必會發現握有基督安慰之奇妙報償。今日這個世界家家戶戶、大大小小、都需要安慰,但你我有真正的安慰可供應他們,這確是一件重要的事。以賽亞說『你們的神說、你們要安慰、安慰我的百姓』(賽40:1)。但你不能用平凡之陳腔瀾調,說些不疼不癢的風涼話,來安慰服事供應人!受苦受難的人立刻要問你﹕你有無經過我所經過的?你有否進入我那種深奧難解之處境?
為這緣故,神在祂主宰之權下,允許某些嚴厲的苦難和試煉臨到信徒(包括你和我),為要發展某些真正基督的安慰之奇妙價值—去安慰、扶助那些受試煉、遭苦難和傷心的人。這就是保羅所說『叫我們能用神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你現在正遭遇疼痛、艱苦、黑獄之經歷麼?棄絕自愛自憐,思念主在寶座上。這是祂賜之良機,為要你與基督一同受苦(有祂死的形狀),產生基督的安慰(祂復活的形狀),於未來年日去安慰別人。這是重大並有永存價值的事。
真正屬靈的職事或事奉都是由此而生。一切傳道的人都應進入可怕嚴厲試煉之深海,獲得寶貝或貴價珠子,才能給神帶下有價值的事奉!否則,都是人工的、職業的、不是真實的。以賽亞說『大海豐盛的貨物必轉來歸你』(賽60﹕5),其意義就是在很深之處、很黑之處、很可怕之處,你能得著寶貝。這是恢復主見證之途徑和道路。保羅的經歷和事奉就是如此。『弟兄們、我們不要你們不曉得、我們從前在亞西亞遭遇苦難、被壓太重、力不能勝、甚至連活命的指望都絕了;自己心裡也斷定是必死的、叫我們不靠自己、只靠叫死人復活的神』(林後1﹕8,9)。這也就是經歷死而復活,帶進真實的事奉!在你個人似乎絕望之遭遇中,在你的信徒同伴似乎絕望之環境中;神主宰的引領你,就是要使你發現祂復活的大能,「不靠自己、只靠叫死人復活的神」!若是這樣,你必然是真實的傳道人,並且也是今日各處最需要的!
受過破碎的價值
第三﹐恢復主見證之第三件事,就是受過破碎的價值。真正有效果之見證就是那些受過破碎、顯出柔軟美德之信徒所帶進的。保羅說『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裡、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神、不是出於我們。我們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裡作難、卻不至失望;遭逼迫、卻不被丟棄;打倒了、卻不至死亡;身上常帶著耶穌的死、使耶穌的生、也顯明在我們身上。因為我們這活著的人、是常為耶穌被交於死地、使耶穌的生、在我們這必死的身上顯明出來。這樣看來、死是在我們身上發動、生卻在你們身上發動』
(林後4﹕7-12)。
我們應當繼續讀到第十八節末了,這段聖經就是說到受破碎、顯出柔軟美德之奇妙價值的真實信息。有效果之見證完全根據於此。按天然人來說,柔和軟弱並無多少價值;但按屬靈人來說,柔和軟弱乃有無窮價值。我們有這寶貝放在易碎的瓦器裏。意即我們是受破碎的人、是柔和軟弱的器皿。有一件關乎我們信徒的事、而且是超過一切別的事,就是有度量受破碎—似乎我們被造作就是為著受破碎,然而有無窮價值包含其中。『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17)。
由林前書我們看見,當時之教會是未受破碎的﹕是剛硬的、嫉妒分爭;是驕傲的;是論斷人的;是殘酷、彼此告狀的;是無恩慈、欺壓人的;…他們有一切、但就是沒有受破碎!然而林後書我們發現,他們(教會)柔軟謙卑、溫和慈祥、軟化破碎了!現在可以談到事奉、職事,談到見證、聖言了。從前未受破碎,談不到事奉和見證。個人是如此,團體教會也是如此。我們的破碎和柔軟是最重要、最有價值的,而且讓真實的寶貝(活的基督)得以顯露的。
你我常常口口聲聲說到見證、說到事奉。你我真懂得麼?親愛弟兄姊妹,聖靈要告訴我們﹕只有受過破碎、顯出基督柔軟美德之男女兄姊,才真實懂得甚麼是見證,甚麼是事奉!讓我們不要弄錯,我知道這是艱難的路,但這是惟一的路。你我無權利來事奉,無權利談論見證、教會、或器皿這一類的事,除非我們受破碎、彰顯柔軟(活出基督)。
我們讀以賽亞書看見這事是何等的真實。主說『因我的殿必稱為萬民禱告的殿』(56:7);但是—『那至高至上、永遠長存、名為聖者的如此說、我住在至高至聖的所在、也與心靈痛悔謙卑的人同居、要使謙卑人的靈甦醒、也使痛悔人的心甦醒』(57:15)。你發現主住在那些心靈痛悔謙卑之哥林多人中間。他們有聖膏油的塗抹,有主的美德。是的,主的膏油只顯在那些受破碎、被倒空,顯出柔和謙卑之兄姊中間。他們毀滅一切之信靠肉體(腓3﹕3),捨棄一切之己的力量。這是照耀主榮光、恢復主見證的路!
愛是心胸擴大的路
保羅說『哥林多人哪、我們向你們、口是張開的、心是寬宏的。你們狹窄、原不在乎我們、是在乎自己的心腸狹窄。你們也要照樣用寬宏的心報答我.我這話正像對自己的孩子說的』(林後6﹕1113)。在哥林多的信徒當初破壞失去見證的原因是甚麼?他們太狹小、太鄙吝。保羅待他們如嬰孩—易暴躁、好發怨聲、芝麻小事認為是不得了的大事!保羅說﹕你們的心胸,要擴張!要增大!要作大人!不要注意那些鄙劣小事。要有大思想、高情操、寬雅量—大愛的心!
何謂大愛的心?愛是『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愛是『凡事相信』,從來不準備接受惡的報告,總是有另外的解釋。當人有過失,愛是不幸災樂禍。你們記得大衛的故事。當掃羅到處追殺他,他像一個虼蚤、鷓鴣(撒上24﹕14,26﹕20),晝夜不得安寧。掃羅挑選三千精兵—捉拿一個人!第一次,在一個洞的深處,有機會可殺掃羅,跟隨大衛的人也建議﹕這是神賜之機會、可以下手。但大衛說﹕我的主(掃羅)是主的受膏者,我萬不敢伸手害他!第二次,一夜掃羅和元帥睡在營裏,大衛和亞比篩下去看見。亞比篩說﹕現在神將你的仇敵交在你手裏,求你容我將他刺死。但大衛說﹕不可!二人就走了!這兩件事說明﹕甚麼叫作廣大心胸,甚麼叫作真實偉大!大衛受掃羅那麼多、那麼長的迫害,他都從神手裏接受,學了捨棄自我!他不知道這種迫害、還有多麼長的時間?但他不逃避,完全從神手裏接受!他不抓住似乎是神賜之機會、自己幹!他讓在神手裏!這是屬靈的偉大!這是廣大的心胸!今日你我也應當如此學習這種屬靈的偉大和這種廣大的心胸!保羅說『哥林多人哪、我們向你們、口是張開的、心是寬宏的。…你們也要照樣用寬宏的心報答我』。我們信徒是神手中的傑作(弗2﹕10),求神造作我們、使我們成為祂屬靈偉大的子民!
恢復主見證的要素
現在我們總結來看恢復主見證的要素。(各處教會,或普世教會都是同樣的)。
(1)第一要素﹕必須是出自於我們在苦難中確實經歷神聖的安慰。
(2)第二要素﹕必須是出自於我們在似乎絕望境遇中經歷復活。
(3)第三要素﹕必須是出自於我們藉失敗學了神聖的愛。哥林多的信徒何等深的確認自己的失敗!他們發現神的愛乃是藉著保羅澆灌在他們身上。因為保羅的生活行動具體表現了神聖的愛!
(4)第四要素﹕必須出自於我們受過破碎和擴大的心。這顆心乃是來自確認自己實在軟弱。哥林多的信徒就是這樣。如果我們確認自己的失敗和軟弱,我們就不會定罪別人,反而會同情別人—這就是心被擴大。
(5)第五要素﹕必須出自於我們徹底的奉獻—意即我們為著主的尊貴榮耀負責任,不僅在地方上、並在普世中。哥林多的信徒曾羞辱主名、叫主失望。現在不同,他們徹底奉獻,出一切代價,負起責任,不再叫主失望了!以賽亞末了幾章多次題到主的名在錫安,就是說明這事!
末了我們再問﹕主的膀臂向誰顯露呢?就是向那些接受十字架一切含意和結果(即經歷死而復活)的人。這都是出自以賽亞五十三章。恢復主的見證只能是十字架的結果。每一件有關主見證的事也都是以十字架為根基的。── 史百克《主的膀臂》
號召萬人(五十五章)(賈玉銘)
于五十三章言基督的贖價,于五十四章則言教會的發達,本章則言須號召萬人同得救恩,而加入基督的教會。如將此三章作一篇講義,不第次序極自然,
必是極有威力。按本章所言可分為兩大段。
一、召人來得基督的厚賜(1~5節)
1、召人前來(1節);本章開首即大聲疾呼的號召萬人,歸來歸來,於數節聖經內,即有六七次言及「來——來——來」,此正傳道士開講之言,可為吾人講道的好模範。
(1)何人被召;即一切乾渴的人,凡未得基督救恩的人,其心靈中的乾渴,實莫可言喻。當日耶穌在十字架上曾說:「我渴了」。正所以代表萬人心靈中的乾渴,為罪人莫大的急需。
(2)為何被召;言「有水——有乳——有酒」。a、有水。耶穌常于住棚節宣道說:「人若渴了,應當到我這裡來喝,人若喝了我所賜的水,必要在他裡頭成了源泉,直湧到永生」。亦曾對撒瑪利亞的婦人講道說:「人若喝了我所賜的水,必永不渴」。b、有乳。水雖能止渴,但不能養身,到主這裡來的人,不但有活水,而且有靈乳,足可養身。c、有酒。酒可以助人的心神,增人的快樂,此言就主而來者,不但有乳養身,更有美酒可以足樂人的心靈。按酒與乳,皆猶大指派所特享的產物(創四十九10、12),亦正所以表明從猶大而出的基督所賜與人的厚恩。
(3)如何奉召;a、來到。當就近誰來,當來到主恩典的泉源。b、來買。要得主的靈恩,還須出代價嗎?有什麼價值能買主的救恩呢?若是古今來有一人能自備代價,也就無須耶穌基督為我們付代價了。但在我們一方面雖不能自備重價,購此救恩,卻終必有我們應盡的本分,權作我們的代價。其代價為何?當以悔改與深信為最要,並無需金銀等物。故言雖無金銀,亦可以來買。c、來吃。主的救恩,確能滿足我們靈性的欲望,也惟有主的救恩,能滿足我們心靈的欲望,但須享受此救恩,我們的靈性生命,方能日有進境。
2、勸人靜聽(2~3節)
(1)來聽世人的可憐;a、虛空的忙碌。世人所勞碌的,皆不足為食物,是不能使他飽足的東西,此足表顯世人所恃的救法,皆不能滿足人靈性的欲望。b、愚拙的購買。世人所購買的,皆是白白的花錢,是於人毫無利益的。可歎世人無論出何代價,尋求救恩,求來求去終是徒然。
(2)來聽歸主的幸福;a、得享美物。神在基督所備,豐富的救恩,實在是令人享受不盡,真如「吃美物享受肥甘」。b、心中喜樂。人得享受在基督裡面的富有,即是上帝所設屬靈的喜宴,實足快活人的心志。c、必得生活(3節)。即得靈命的生活,必須來歸基督,方有屬靈的生命,在基督外,無生命,因為「生命是在他兒子耶穌裡頭」。d、與立永約。此永約即關乎大衛那可靠的恩典,亦即基督耶穌的救恩,是永遠不廢,有關永生永死的恩約。
3、引人歸從(4~5節)
(1)歸從之原因;a、乃以基督為萬人的見證。基督耶穌,即主予人最大的恩賜,「他既不愛惜自己的兒子為我們舍了,豈不把萬物一併都賞賜我們嗎」?所以耶穌基督,即神愛人最大的見證,他也是忠心的見證,是大有智慧能力的見證,在萬民當中將神的恩旨表顯於人。b、乃以基督為萬民是司令。必為我們勝過一切的仇敵,除去一切的阻礙,大有權能,幫助萬國萬民,都歸真道。c、乃以基督為萬民的導師。有基督耶穌引領我們,不至走錯路人迷途。
(2)歸從的景狀;a、萬民認主。即萬國萬民,都歸服主,甚至素不認識的國民,此時都必認識主,因神的救恩是為萬民預備的。b、列國趨向。言列國的民都要向你奔跑,是不但僅僅認識,且是竭力奔赴,一心嚮往,此乃言萬國萬民之歸向基督,有如何踴躍快樂的光景。如此盛況,乃以基督是c以色列的聖者、,且是「已經得了榮耀」,不但是業已從死復活,駕雲升天,大有榮耀,明顯為神子,將來還要同眾聖降臨,更是大有榮耀,即人子顯榮耀的日子,有這大榮耀的基督,能不令萬人傾心歸服嗎?
二、勸人尋求主的救恩(6~13節)
1、奉勸之語(6~7節)
(1)普通之勸言(6節);言人當需求主於可得之時,祈禱主于尚近之日,因為神雖應許賜人救恩,猶須人趁機尋求,如人得聞福音真理,心中感悟,當即刻決志,或時聞主的聲音,應立時服從,否則失此機會,後來物欲紛投,此心遂為撒旦所奪(太十三19),則悔之無及了,須知主去人不遠,人皆當趁時尋求,歸向為要。
(2)特別之勸言(7節);言行惡者當離其邪途,不義者當棄其私心,果能誠心悔改,雖則罪惡深重,亦必得蒙赦免,因耶和華是以憐憫為懷的。此亦罪人得救自然的手續,必須人先聞耶和華之言,「誠心歸向——離其邪途——棄其私心」,如此方身受主的憐憫,得蒙赦免,並潔除一切的罪過。
2、辯論之詞(8~9節)
(1)神人相比;言惡人雖離其邪途,棄其私意。尚不得算為得救,必須行走主的道途,順承主的意念,方可得蒙主的眷愛。但主的道途與人的道途,原不能相較,主的意念與人的思想,亦不能相衡,試問此二者之不同何在呢?
(2)天地懸隔;人既行邪途存私心,如何可得神的原宥呢?假使罪人蒙恩得救,豈非與恒情迥異,高出於人所想所望的以外嗎?但是主的道路光明,意念正大,他的行作決非吾人可以思議,若以行途邪僻,思想狹隘,只知自私自利的人已與神意相較,真如天地懸隔,是不可以比例的,所以決不可以人的思念去度量上帝,「因他的法度不可推測,他的蹤跡難以尋覓」。如此說來他所設備的救恩,豈是人的眼光所能窺測的呢?愚昧的罪人啊,何不速來虛心承受此奇妙的救恩呢?
3、恩惠之言(10~13節)
(1)主言的效力(10~11節);a、比喻(10節);福音真理,必將遍地流行,猶如「雨雪從天而降,滋潤土壤,使之萌芽結實,耕者以為種,饑者以為食」。雨雪之下降,既必有效力,決不返回,主的言語對於世界人心,其效力亦猶是。b、 事實(11節)。地非雨雪不能生物,二年心非有主道亦不能生活,主之恩言既如雨雪,必不虛發,言出必行,則其旨必成全,其事必利達。
(2)救恩的結果(12~13節);a、自由之樂(12節)。神之恩既如雨雪滋潤土壤,所以山崗林木,莫不欣欣向榮,甚至大小山崗,皆發生歌唱,田野林木亦皆拍掌歡呼,人在其中居處遊行,能不憂遊自得而有不盡的愉樂嗎?b、無上之福(13節)。此末二節以極美麗之詞,述說救恩的化力,與人完全高尚的生活,蓋以福音真理,遍地流行,將見化秀為良,改惡為善,一如松柏挺生以代荊棘,芭樂秀髮以代蒺藜,此言人得救恩的改化大得釋放,複還自由,其樂於天地萬物有無形之感召,不惟有以盡人之性,亦且有以盡物之性,得觀萬物復興與普天同慶之無量福樂,如此人與萬物,莫不歸榮於主,至於永世無替,人物被造之目的,就完全達到了。
講經要題;1、二節「來得救恩」,五節「宜趁時尋求主」,八、九節「神人意念之不同」,十、十一節「主言的效力」。
歌頌(賽五十五章)(唐佑之)
當我們充滿感謝與讚美時,我們實在要歌頌神。以賽亞書五十五,是兩首歌頌的詩:內容是信息與見證。我們有信息必要宣告;有神跡應該見證。
要發出福音的呼喊,第一首詩歌,(1-9)歌頌一個很重要的信息,從中我們能聽見福音的呼喊,亦即呼喊邀請。
教會要發出福音的呼喊:「一切乾渴的都當就近水來。」福音的好處白白可得;不但有水,也有酒和奶;水象徵生命的滿足,耶穌說人若喝這水就永遠不渴。主給我們這恩典,我們得了也要分給別人。酒象徵生命的喜樂。我們得到救恩就唱出得救的樂歌,充滿喜樂;因為主有奇妙的恩典,甚至在憂患中,我們仍然喜樂;如同主耶穌,祂看擺在面前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或承受十字架的苦難。你我也當有這樣的喜樂,舉起救恩之杯歌頌神,在神面前有滿足的喜樂。乃象徵生命的滋養,使我們生長健壯。
這章聖經很古老,但是先知的信息沒淹埋在歷史廢墟中,反而在時代的走廊發出巨響;在每時代,每角落,每個人心中發生共鳴。今天晚上,我們讀這段聖經,應當充滿感謝;我們如今成了何等樣的人,得凓神的恩典何其大。我們要感謝歌頌祂,把歌頌的信息帶出去,這就是我們福音的使命。時代嚴重有很多憂患,人需要生命的滿足,喜樂,滋養;我們只須宣告,毋須付任何代價;因主已付上重大的代價。我們當感謝讚美祂,求主憐憫;叫我們不僅蒙恩,也應感謝,更要報恩。
「我必與你們立永約,就是應許大却那可靠的恩典。」(3)節經文非常重要,若我們片面地讀,未免太可惜!神說祂用永遠的愛愛我們,為我們立永約。在聖經中,有神顯明的歷史;從縱切面來看,我們知道歷史的事實;從橫切面看,我們知道歷史的意義。神在歷史之中,也在歷史之上,藉凓歷史將祂的公義表明。於是,我們想到歷史時,特別是想到歷史的意義時;「約」是中心的思想,聖經是永遠的約;是神發動的,是神的旨意,是恩惠的約;叫我們蒙受恩惠。聖經中最明顯的約,第一是當挪亞甫出方舟,首先建立祭壇敬拜神;神對他說話,與他立約,不再把洪水降在地上。(創九)神的公義有更多慈愛;陰雨過去,天虹出現,雲彩中太陽脫穎而出;神的恩惠在銀色的邊緣顯明了。多麼奇妙恩惠的約!虹是多采多姿五色繽紛的;我們在神前蒙受的恩典也是如此。「各樣美善的恩賜;和各樣全備的賞賜,都是從父那裏降下來的。」(雅一:17)光若分開就成為不同顏色的虹,如同百般奇妙的恩典。我們想到挪亞的約,就想到神的恩典。
當以色列民出埃及到了西乃曠野,神藉摩西向他們曉諭:若聽從神的話遵守神的約,就在萬民中作神的子民;否則得不凓神的恩典。恩典本無條件,因為憑自己不能作甚麼;但另方面恩典是有條件的;若不信靠,不信服,不仰望神,就得不到祂的恩典。
我們又想大却的約。神應許大却的家和國,必在祂面前永遠堅立;國位也必堅定,國位也必有堅定,直到永遠。以色列的歷史,猶太南國的王,無一不出於大却的家;甚至被擄之後,仍然是大却家的。神的信實何等廣大,於是我們明白,舊約彌賽亞預言的基礎。彌賽亞是出自大却家的,是榮耀,顯赫、公義的君王;人都要在祂面前俯伏敬拜。這是本書一至卅九章的內容。四十章開始,這位彌賽亞不是榮耀的君王,而是受苦的僕人;卑微,憂患,被藐視,被忽略;這就是十字架的奧秘。耶穌必須受死,我們才能活;祂受苦是替代人的罪,祂在神前完全順服。祂的受苦是甘願的受苦,在任何情況之下祂保持緘默。主的苦難也是為救贖而受苦,主為我們死了然後救恩才能成就。在四十至五十五章,我們了解這位彌賽亞就是我們的基督。如此為我們受苦受死,我們才明白甚麼叫做憂患;才知道應當作甚麼。我們是受托者,是受苦的管家;我們受苦使別人得益處,叫人藉我們得到神的恩典;這就是福音使命的內容,也是應該真正有生活的見證。
大却的約之後,還有一個約。「耶和華說日子將到,我要與以色列家和猶太家另立新約。」(耶卅一:31)這可說是新約前的新約;舊約中的新約。此約有三重點:第一、直接認識神。第二、敬畏神的恩典。第三、神的話語在我們裏面。這也是約翰一書的內容,屬靈的知識,屬靈的相信,屬靈的潔淨。於是我們知道新約是甚麼,當主耶穌被賣那一夜,祂拿起杯來,說:「這是我用血立的新約。」神的計劃是有連續性的,是永遠的約。神與我們立約,我們當中守於約;別人因我們向神的約而得到「約」的恩典──「可靠的恩典。」(3)這裏的恩典是多數的,希伯來文多數的字眼有很多的意思,不單指量也指質。我想是指諸般各樣的奇妙恩典;比這個更多,表明極其奇妙,超乎我們所求所想的。是神為祂所愛的人預備的,是我們眼所未曾見,耳所未曾聽,心所未曾想過的;是可靠的恩典。「可靠」這字在舊約聖經很多,有時是憐憫,有時是恩慈,有時是誠實。「你的誠實,極其廣大。」(哀三:23)就是這裏可靠的意思;我們縱然失信,但神是信實的。神的信實多麼奇妙!
第一個福音呼喊之聲,我們要邀請人來得主的恩典,我們既已得,也當報知別人來;凡蒙恩得救的人,在時代憂患中,應作福音的見證!
第二個福音呼喊之聲「趁耶和華可尋找的時候尋找他,相近的時候求告他!」(6)在古抄本中,不是說「時候」乃是說「地點。」我想,兩者可以放在一起;時候會過去的,但教會是基督的身體,是我們的家庭;在那裏可尋找耶和華,在你我的身上可以尋找耶和華,這就是福音的見證。尋求主,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這是福音的應許。
第三個福音呼喊之聲「惡人當離棄自己的道路,不義的人當除掉自己的意念,歸向耶和華,耶和華就必憐恤他。當歸向神,因為神必廣行赦免。」(7)我們希望別人離開罪,自己先要離開罪;希望別人得赦免,我必要在神前求赦免的恩典。好多時候我們失敗!在歷史中有次大復興,有位名人叫芬尼,他引用聖經:「要開墾荒地……公義如雨水在你們身上。」(十:12)意即我們當靠神的恩典,但自己要徹底認罪悔改,讓聖靈光照;我們需要十架寶血來潔淨,叫我們清潔合乎主用,預備行各樣善事。芬尼題及亞干犯的罪,(作不應該做的)和省略的罪,應作而不作)他特別注意基督徒很多省略的罪;應傳的不傳,應作見證不作;應該事奉,服事都不去作。實在太多省略的罪!以致我們的心田荒廢;雖有恩雨降下,但潮濕不過只在表面,沒有滲透泥土。
「來罷,我們歸向耶和華,祂撕裂我們,也必醫治,祂打傷我們,也必纏裏。」(何六:1)神要管教,因為審判是從神的家起首;如果歸向神,祂必出現如晨光。
神沒有離開我們,乃是我們離開神。耶穌講浪子回頭的比喻(路十五)浪子離開父親背道而馳,越走越遠,墮落越深;當他醒回轉向父家、他越走越近。太陽本身是不動的;但地球轉離太陽,黑夜便來臨。主一直等待,憐憫我們,期望我們切實悔改,回轉歸向神,而後神就憐恤我們。「當歸向神,神必廣行赦免。」(7末句)
「耶和華說,我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9)神進一步叫我們體驗祂的恩典和旨意。「意念」不單指神的思想,也包括神的計劃和目的;在時代,社會、家庭,教會,個人的歷史中,神都有設計。我們等候祂,祂就向我們顯明祂的旨意;叫我們蒙福,蒙恩,而後把恩典帶出來。這麼簡單,重要,奇妙!我們必須在神前切實悔改,切實順服,不是憑自己的思想和判斷,乃是照凓神的意念,行神的道路。有人說,人的盡頭是神的起頭。當人陷於絕境,神顯明祂的作為。我覺得這話適合於未信者,因他們不知道倚靠神,等走投無路時才想到神。基督徒應當以「神的開始就是我們的開頭」才對,別等到盡頭才讓神開頭;以致失去了許多的福份。凡事凡物都本於祂、倚靠祂;因為祂是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主。我們要完全倚靠祂,特別在時代憂患中,我們不知何往,進退維谷,徘徊;然而主必定指引我們的路,叫我們別倚靠自己的聰明。主是我們的好牧人,祂在前面走,羊跟從祂。求主憐憫,叫我們跟隨主的腳蹤行。
第二首歌頌的詩,可說從10節開始;未講之前我先補充,第8節「耶和華說」這句話應該放在第9節末了。舊約聖經大概有360多次「這是耶和華說的,」在耶利米書最多,有120多次。這句話即微聲細語,帶凓無限的憐憫,安慰,同情,關懷;因祂的溫和柔聲,叫我偉大,長進,尊崇。這是大却和詩人的經驗,是主的恩典。
「雨雪從天而降,並不返回,卻滋潤土地,使地上發芽結實!」(10)「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好比黑門的甘露,」(詩一三三)這首詩是雨和雪最好的解釋。黑門山很高,終年積雪,當和暖的陽光普照,雪隨春風吹拂,滋潤黑門的農田。我們要開懇荒地,必須在神前完全破碎,然後神供應恩雨,滋潤我們的心,浸透了神的一切恩典,結出聖靈的果子。神藉先知所說的話,絕不徒然返回,一成就主所喜悅的。(11)
「你們必歡歡喜喜而出來中平平安安蒙引導;」(12)這是以色列人第二次出埃及。第一次出埃及,從為奴之地出來;第二次從巴比倫罪惡之地出來;神引導他們,向他們行神蹟奇事。「松樹長出代替荊棘;番石榴長出,代價蒺藜。」(13)當摩西蒙召時,看見燒凓的荊棘而沒有燒毀。神是烈火,荊棘理應燒毀。以色列民本應滅亡;但神奇妙的愛在十架上表明。於是我們明白,沒用的,該除掉的,該燒盡的都以松樹和番石榴代替了。神無限奇妙的愛叫我們得厚恩;從自然領域看見恩典的境界,「大山小山必在你們面前發聲歌唱;田野的樹木也都拍掌。」(12)大山可以挪開,小山可以遷移;但神的慈愛必不離開你。
我們這些蒙恩者為何緘默?我們應該歌唱,隨時隨地歌唱得救的樂歌,福音的信息,十架的真理;從教會裏唱到教會外,從黑夜唱到天亮。教會在黑夜中見燈台,我們是黑夜的守望者;天快亮了,主快再來;榮耀的黎明快將來到,雖夜間充滿憂患痛苦;神使人在夜間歌唱。人生短暫,必須及時歌唱;從地上唱到天上,不斷歌頌。在羔羊的寶座邊,我們將看見很多主的寶血所救贖的人。
福音見證的行列,主復活之後,有更多人參加福音的行列,每個時代;尤其憂患時代苦難的環境中,更多人參加,其中有你和我嗎?但願今晚對主說:「主啊!感謝你,我要歌頌你;我一定要參加福音的行列。」──
唐佑之《時代憂患與福音使命──以賽亞書四十至五十章研讀》
生命的能源(賽五十五1~13)(丁建華)
神的話語滿有能力,可以在以下三方面彰顯祂的恩典:
1. 滋潤我們的心田(賽55:10-11)──神的話語如雨雪滋潤地土。神的話語代表神自己,而地土則代表我們的生命。我們的生命需要神自己的灌溉,不然,就會乾渴、龜裂以至荒廢。其他可花錢買的(賽55:2)都不能滿足我們的心靈,只有神自己才能成為生命的飽足。
2. 增強我們的信心(賽55:8-9)──神的作事方式遠超我們的想像,如單憑肉眼所見,世事難免令人失望、喪膽,我們必須對神有絕對的信心。透過信心的眼睛,我們得見無論環境如何,神仍然掌管,祂有自己的時間和最美的計劃。神的話語,讓我們明白祂的作為和帶領。
3. 豐富我們的生活(賽55:3)──「得活」是指活著。神的話語「使地上發芽結實,使撒種的有種,使要吃的有糧。」(賽55:10),意謂靠著神的話語,我們得以茁壯地成長,活得更充實美好。海嘯的倖存者經此浩劫,紛紛表示會珍惜生命、家人,不再爭名逐利,轉而追尋人生意義。其實神的話語早已賜下生活的智慧,指引我們有方向地成長。
在神與人的關係當中,神是主導者,祂主動親近我們,邀請我們尋找求告祂(賽55:6)。讓我們每天按時靈修讀經,實踐今年的目標:「紮根聖言,生命純全」。
喜樂之道(賽五十五1~13)(蕭壽華)
陶恕博士曾說,在眾多節日中,聖誕是最具宗教氣氛、但卻最少敬虔意識的節日,在這節日,人人都期望可以盡情歡樂,聖誕彷彿成了特許放縱的日子。雖然如此,聖誕節仍是值得我們歡慶的,但歡樂的原因,乃是因為神給世人救恩,人惟有從罪中釋放,才得到真正的快樂。所以聖經常叫人歸回,賽五十五的內容,就是叫人歸回那使人得真正喜樂的神。
一、神設下豐筵──救恩:
經文提及神熱情呼召我們上前享受祂豐盛的筵席(1節)。祂知道我們乾渴,也考慮到我們自己沒有能力負擔,所以祂不要我們付上任何銀錢和代價,也可享受祂上好的酒和奶。這意味著神給人類一份很大的恩情。
人類不斷付出很大的代價,去追尋自己的理想和慾求,但最後都得不到完全的滿足,神知道我們的狀況,便呼喚我們留意祂的話(2節),即是赦罪、使人得喜樂的話。祂叫人「側耳而聽」(3節),是提醒我們要慎重其事,因為那可靠的永約是寶貴的。徒十三34亦引用這節經文,以指明基督要把救恩賜給世人,並確認神的兒子耶穌基督已來到我們中間,祂就是成就救恩的彌賽亞。
二、對救恩的回應,轉入神的道路:
萬國萬民明白這救恩之後,便會向主耶穌奔跑(5節)。世人都渴望得平安喜樂,而真正的平安源自耶穌,所以世人都奔向祂。經文提醒人要把握機會尋找神(6節),如果我們離開惡道,除掉不義的意念,歸向神,神就必憐恤我們,廣行赦免(7節)。這是神清楚的應許。
聖經指出神的道與人的道不同,祂的道路是正直的,祂的意念是賜救恩的。所以祂呼籲我們放下自己的意念,轉入祂的道路,好叫我們得著恩惠與平安(8-9節)。
三、神作帥領,永遠不變:
10-11節指出神要作成的事不會改變,也無人能阻撓。神所作的事是甚麼?第一,祂要成就救恩,拯救世人歸向祂;第二,祂要施行審判,而惡人必要面對祂所定的罪。
12節的「歡歡喜喜而出來」使人想到以色列人離開埃及為奴之地的情景;「平平安安蒙引導」表示軍隊凱旋歸來,因為元帥引領他們戰勝了。我們每個屬神的人都要經歷這種脫離轄制和蒙引導的歡樂和平安,因為成就這救恩的主耶穌已經臨到,以致大自然也要一同歡喜快樂(12節下)。
在這聖誕佳節,我們一同儆醒,不要追逐不能滿足的東西,倒要因救恩而歡樂,並且繼續尋求救恩中的豐盛生命。假如全世界都為聖誕歡樂慶祝,那麼相信基督的人更應感恩歡騰,因為我們已領受了救恩之樂。
讚美與感恩(賽五十五8~9)(朱志偉)
|
經文:以賽亞書第五十五章8-9節;使徒行傳第十七章24-28節;羅馬書第十一章33-36節;羅馬書第十章15節
|
以弗所書第一章的引言中「以弗所」這字句是古卷中沒有的。當時各地教會傳齒鼠H時均可填上自己教會的名稱,讓信件成為對當地信徒的教導。今天以弗所書的對象也是我們每個信徒,因為書中講論救恩的教導是不受時空限制的。
弗1:1-2開宗明義明主題。弗1:1所提到的「聖徒」指神的子民,有分別出來的意思。我們在基督裏得了救恩(恩惠),而救恩與信心(忠心)有密切的關係,因為我們要以信心接受基督,這信心是持續的,始終如一的,直等到基督再來。恩惠就是神恩的恩典,因此我們得以與神和好,這是我們本不配得的,我們得著全是因為神高天降世的大愛。
為何我們要讚美和感恩呢?第一是因為我們得著了救恩。保羅並不反對我們為自己的事感恩,但保羅更希望我們有知識(就是對神的救恩的明白)。雖然只有知識而沒有信心會令人自高自大,但沒有知識的人卻只是胡塗而信。在使徒行傳中記載第一世紀的信徒縱然受了不少逼迫,但他們依然不住的感謝讚美神。原因何在呢?就是他們有救恩的知識,得著救恩,與神復和了。所以信徒越明白救恩的本質和內容,他們更越能讚美感恩,而這讚美亦不會只流於表面。
第二,我們要讚美感恩是因為這讚美是神配得的。弗1:3中頌讚、福氣、賜與都是指救恩的福氣。神賜福的方式是在創世以先已經(曾)賜給我們(1:4),並非我們犯罪後才為我們預備的。弗1:3-14是保羅對三位一體的神的讚美。他讚美聖父為我們預備救恩(1:3-6),在創世以前已揀選了我們,祂主動尋找我們,叫尋求祂的人可以明白;保羅讚美聖子施行救恩(1:7-12),祂願意順服,降世為人,為我們死而復活,成全救恩;保羅讚美聖靈讓人認識並感動人接受救恩(1:13-14)。三位一體的神在創世以前已為我們立定此不受時空限制的永恆之約,父子聖靈所作的豈會不配得受讚美呢?
讚美和感恩是基督徒生命特微的一部份。我們除了因自己的成就而感恩,有否也為這救恩而感謝神呢?在主日崇拜中我們有否抱著「羔羊配得讚美」的心態敬拜神呢?我們的讚美是否對準三位一體的神,還是常常忽略了聖靈呢?我們當思想救恩和經歷救恩的豐富,並且發出從心底裏的讚美和感恩。
|
蒙恩惠的呼喚(賽55章) (香港讀經會)
祈禱: 主啊,求你將你的訓誨銘刻我心,使我能更剛強。
先知在本章向神的選民和普世的讀者發出呼召和邀請。他一開始便語帶命令地說:「當就近水來;」(1)「水」,加上奶及酒(1),是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必備品,在這裡代表了從神而來的救恩。先知的呼喚凸顯出神的救恩是白白賜予人的,是不用銀錢買的;這與當時的以色列人為了求存而用盡政治方法和手段,並且花費大量的財力物力,到頭來卻還是要面臨國亡家破的結局,實在有天壤之別。
先知指出,救恩是出於那位守約施恩慈的耶和華,祂紀念大衛的約,叫一位從大衛而出的王──彌賽亞,以一個新約,吸引萬民歸附。這位彌賽亞不單是一位卑微的僕人,也是一位尊貴而有大能的君王及司令(4)。
本章的核心在第6 - 7節。這兩節經文以平行句式出現,強調了人需要回應神的呼召,悔改求告神。也許,神的應許實在奇妙得難以置信,在人看來是不可能實現的。為了表明神的旨意超乎常人,先知以道路及雨雪的比喻,從而顯出神的話語大有能力,是必然應驗的(8 - 11)。凡得著救恩者,都必歡呼,並且與大自然一同成為耶和華奇妙救恩的見證人(12
- 13)。
在神的啟示下,先知以賽亞早已在舊約時代預言有一位彌賽亞要帶來救恩,並且他亦預言了這救恩的特質。神的救恩是白白賜予人的,人不需要付出任何代價,而只需要知罪悔改,接受神的恩賜,便可得著。對很多人來說,這實在是難以想像的,因為人若要得到這世間上任何珍貴的東西,都必須付出高昂的代價。然而,在神的恩典和安排下,這個最珍貴的、並且是關乎人生命的救恩,卻竟然可以白白得到,以致不論是貧窮的或是富有的人,都可以同樣享受因神的拯救而有的平安和喜樂。由此可見,神既滿有慈悲和憐憫,同時也是公平和公義的主宰。感謝神!
真滿足(賽五十五章1〜13節) (台北基督之家)
以賽亞書五十五章1〜13節
延續上一章,描述神所應許僕人的工作,神呼籲人進前來信靠祂,一開始神提到一個對比,一個是努力的用自己的方式,尋求生命的滿足(1〜2節),這些在神的眼中,都是不足為「食物」的(2節),而神要他們得著能讓人真正存活的「關鍵」──就是「祂的話」(3節)。就是聽從神借著祂僕人所行的一切。借著神僕人與人所立的永約,人就必要存活(3節)。這是人能夠得著生命滿足的唯一「要素」。
神要人回轉聽從祂的話(6節)。雖然人會質疑──如何借著神的僕人得著生命的滿足?神的應許似乎很難通過人的理性(8〜9節),但神要人全然的信靠祂的話,神要求人的──就是一顆單純相信祂話語的心(10〜11節)。如此必定蒙福(5,12,13節),生命必定得滿足(2b節)。
神提醒以色列人,唯有祂才是生命能被滿足的源頭。今天神同樣是能使人生命滿足的泉源,但我們常常忽略神最重要的呼籲,這個消費主義至上的時代,不斷借著各樣的媒體,將「如果你擁有這樣東西,你的生命會更好」的觀念,深植在我們思想裡,以至於我們生活的力量,就集中在追求物質上的滿足。當然,這些事物不是罪惡,但單只有這些事物,卻沒有與生命的源頭連接,那麼絕對不會有「永遠」的滿足。
神要透過祂的僕人給我們生命的滿足,這樣的方式是與世人的想法截然不同的(8〜9節)。在世人看來這樣怎麼可能會有滿足呢?但神卻告訴我們──這是我們生命中「不可少的事」。
「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 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太四4)。主耶穌在面對撒但試探時,以神的話對抗撒但的聲音;今天,撒但也透過各樣的方式,要我們「活著單靠食物」。求神帶領我們認清「不論我們擁有多少物質可以享受,但唯有神是我們生命唯一的泉源。」
我們的生活是否陷入物質的追求而不自知呢?或是不斷期盼在一些人,事,物,甚至某些關係上,尋求滿足呢?這些若不是與神連結,不在神的底下,這一切都是虛空,不能帶給我們「真正永遠的」滿足。
回應:
主啊!求禰光照我們的生命,讓我們看見──生命真實滿足的根基在何處。如果不是來自於禰,甚至陷入單靠那些「不能使人滿足」的事物中時,求主幫助我們脫離,好讓我們生命能與禰連接,享受真正活水的泉源,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禱讀:以賽亞書五十五章8〜9節
8 耶和華說:我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
9 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
以賽亞書第五十五章查讀(謝家樹)
前面第五十三章講到基督的贖價,接下來第五十四章講教會的建造,本章則號召世人一同前來接受救恩,並進入教會。
先知所蒙的啟示是一貫的,次序井然,極為自然,讀來容易領悟,尤其本章,字句優美充實,是一首句句能打動人心的美麗詩篇,其內容也是讀聖經的人最為熟知和唱頌的,充份表達出
神的子民在神面前所抱的希望。
本章大致上可分成兩大段:
―、(第1〜5節)呼召世人來同得基督的救恩。
二、(第6〜13節)勸人尋求神的救恩。一一其中又可分為三小段:
1、(第6〜7節)勸人悔改皈主。
2、(第8〜9節)當領受神旨。
3、(第10〜13節)聖靈工作果效。
壹、第1〜5節 呼召世人同來蒙恩。
在得勝的詩歌中,證實了耶和華救恩的應許,接著發出偉大的呼召,這是一個有力的恩慈之邀請,是向每個靈裡乾渴的人發出的,是一場不花任何代價就可三加的筵席,神以靨靈的大享福比作佳美筵席。另一面神質問他們,為何花錢去買那些不能飽足的食物呢?條件很簡單,只要能就近來留意而聽,側耳而聽,聽彌賽亞的話就必得活。有一個可靠的見證,就是神從前應許大衛可靠的恩典,他曾作眾民的見證和領袖,已經完全應驗了,並且已經榮耀神了——其中包含隱言大衛子孫基督的作王。
―、呼召世人。
1 、一切靈裡乾渴的人,都當就近水來。
—切乾渴的人,泛指靈裡乾渴的人,“水”表徵“聖靈”, (約七37〜38)節期的末的,就是最大之日,耶穌站著高聲說:「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褢來喝,信我的人,就如經上所說,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主耶穌在敘加井旁與撒瑪利亞婦人的談話,(約四13〜14)耶穌回答說:「凡喝這水的還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裡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
2、一切靈裡貧窮(沒有銀錢)的人,也可以來。
主耶穌登山訓眾,(太五3)虛心(靈褢貧窮)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救恩毋需花任何代價,白白救恩,
要相信就可得著;(弗二8)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
a.
不用銀錢買酒一酒可以使人喜樂,心靈愉快(詩 一〇四15)。
b.
不用價値買奶奶可以養生活人(彼前二2)。
3、你素不認識的國民,你也必召來。
除了神的選民特蒙恩賜之外,所有的外邦人,也可因信基督而稱義(弗三6)。
4、你素不認識的國民,也必向你奔跑。
天國的門是敞開的,不分猶太人和希利尼人,只要接受福音就可得救(羅一 16〜17)。
二、質問世人。
1、你們為何花錢買那不足為食物的?一一人們往往花了極大的代價去作異教的活動,結果勞民傷財,一無所得(約六27)。
2、你們為何用勞碌得來的,買那不能使人飽足的呢?一一人們往往盲目的追求救恩,結果找不到道路。
三、當受恩典。
接受救恩,首先是從聽到福音開始的,(羅十17)可見通道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啟示錄中聖靈對七個教會說話,都這樣說:「有耳可聽的都應當聽。」
1、聽神的話,不可馬虎。
a.
要留意而聽(來二1)。
b.
要就近而聽(提後四3〜4)。
c.
要側耳而聽(詩七八1)。
2、聽神言語的結果。
a. 就能吃那美物(詩一〇三5)
b. 得享肥甘(詩卅六8)
c. 心中喜樂(詩十六11)
四、應許的見證。
1、神必與你們立永約一就是應許大衛那可靠的恩典(徒十三34)。
2、神已立大衛作萬民的見證(撒上十三14)。
3、神要立大衛的後裔作萬民的君王和司令(徒二30)。
4、你要認識耶和華是你的神,以色列的聖者(賽十20)。
5、神已經使他得了榮耀(腓二9〜11)。
貳、第6〜7節 勸人棄惡悔改歸向真神。
如欲得救,必須離棄罪惡,悔改,尋求主,歸向真神:如此,神必憐恤,赦罪,施行拯救:
一、當接受救恩。
1、當趁耶和華可尋找的時候尋找祂(申四29)。
2、當把握機會,相近的時候求告祂(詩五十15)。
二、當棄惡歸神。
1、放棄自己。
a. 自認非善(惡人),離棄自己的道路(代下七14)。
b. 自認非義(不義),除掉自己的意念(耶廿六3)。
2、歸向真神。
a. 歸向耶和華,求神憐恤(耶三12)。
b. 歸向我們的神‘祂必廣行赦免(代下六21)。
三、第8〜9節 領受神的旨意——聖靈的功能。
―、神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念——高過天地。
神的意念,高深莫測(彌四12);保羅提醒我們,(腓二5) 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我們可以肯定淸楚神的意念是賜 平安的意念,(耶廿九11)耶和華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 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 有指望。」
二,神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高過天地。
神的道路乃是十字架的道路,(林前一 18)因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滅亡的人為愚拙,在我們得救的人卻為神的大能。主耶穌曾說:(約十四6)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我們一定要認淸,這是唯—的道路,(民廿三19)這是慈愛救恩的路。(詩一〇三11) 天離地何等的高,祂的慈愛,向敬畏祂的人,也是何等的大。
肆、第10〜13節
聖靈工作的果效。
本章論述聖靈的工作,先是聖靈的呼召,繼是勸言,然後指出聖饉的功能,末了申述聖霣工作及其果效;其中可以看到聖靈的恩賜和見證。
一、聖靈的恩賜。
1、天上降下雨雪,並不返回(珥二23)。
2、雨雪滋潤地土。
a. 使地上發芽結實(伯十四9)。
b. 使撒種的有種(林後九川)。
c. 使要吃的有糧(利廿五19)。
二、聖靈的差遣。
1、神口中所出的,也必如此——決不徒然返回(申卅二2)。
2、卻要成難所喜悅的事(結十二25)。
3、神打發他去成就的事上,必然亨通(伯卅六11)。
三、聖靈恩賜的福樂。
1、你們必激歡喜喜而來(詩九八4)。
2、你們必蒙引導(約十四27)。
3、大山小山贓你們面前發歌唱(詩七二3)。
4、田野的樹木也都拍掌(代上十六33)。
四、聖靈工作的果效。
1、改變。
a. 松樹長出代替荊棘(何十四8)。
b. 芭樂長出代替蒺藜(亞一⑴)。
2、最後目的。
a. 要為耶和華留名(詩一〇二 12)。
b. 要為耶和華作永遠的證據(耶卅三9)。
c. 這些果效永遠不能剪除(賽五六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