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賽亞書第六十二章短篇信息
目錄:
以賽亞書箋記(六十二章)(于中旻)
大伸祈禱(六十二至六十四章)(賈玉銘)
傳揚與榮耀(賽六十二1~12)(佚名)
神子民的天職:作守望者(賽62章) (香港讀經會)
時時警醒,常常祈求(賽六十一章10節〜六十三章6節)
(台北基督之家)
以賽亞書第六十二章査讀(謝家樹)
以賽亞書箋記(六十二章)(于中旻)
守望者
耶路撒冷啊!我在你城上設立守望的(賽六二:6)
黑夜深沉,漫長,不知在哪裏,都會藏著危險。但城裏的人,一天辛勤勞苦,都沉沉的睡了。他們怎麼會睡得那麼的安心?如果仇敵忽然來襲怎麼辦?
羊群靜臥在圈中,夜溫柔的手,撫摸著他們,使他們恢復一天的疲倦。但黑夜,也是豺狼環伺的時候。那愛護羊群的牧人,卻為了他們儆醒不眠,站在高處,注視著黑暗中的危險,直到太陽從東方出現。
神的僕人是神的守望者。他們關係神家的安危。
耶路撒冷啊,我在你城上設立守望的,
他們晝夜必不靜默;
呼籲耶和華的,你們不要歇息,
也不要使祂歇息,直等祂建立耶路撒冷,
使耶路撒冷在地上成為可讚美的。(賽六二:6-7)
守望者必須神選。人隨意設立的人,或為了工價而來,或有不正當的動機,只是想站在高處。把全城的安全寄託在他身上,是不可原諒的愚昧。神的先知必是特別揀選的光明之子,祂絕不把這樣重要的任務,輕易託付不可靠的雇工。
守望者必須儆醒。不論他的眼睛多麼銳利,能看得多遠,如果闔上了眼,進入了睡鄉,不僅沒有益處,反而會誤大事。所以儆醒是守望的意義,不能貪睡作夢(賽五六:10)。
守望者須有見識。正常的人,張開眼睛都能夠看見,但只有部分的人,可以讀出地圖的意義,欣賞文字的美妙,分辨時代的警兆。如果無故大驚小怪,或有敵人的蹤跡而不警覺,都不能勝任守望的責任。
守望者必須忠心。既然站在那岡位上,必須盡忠竭力。不論天氣多麼惡劣,氣溫嚴寒或酷熱,或身體疲倦,不舒服,或心情不愉快,都不能以任何理由放棄責任,直等有人來接任。
守望者必須有恆。如果被人忘記你的存在,無人供應你的需要,不要因此灰心,棄職另謀出路。如果一段時間沒有顯然的效果,不能因而放心,以為問題已過去。如果你呼喊沒有人留意,仍然沉睡不醒,不可就閉口無聲。有時甚至呼求神得不到反應,也不可灰心,直等公義的太陽出現,神的旨意成就。
教會今天需要神的守望者,作禱告的工作,向神呼籲;警告世人及時悔改,棄暗就光。
大伸祈禱(六十二至六十四章)(賈玉銘)
主的僕人以靈感的眼光,見到耶路撒冷將來的景況,並教會的勝利,則不由的誠切祈禱,希望雅各歸主,神國臨格的時日快到,因為以前之諸應許,尚未實驗,惟知終究必要成就,錫安必有復興之時,萬民必有同歸基督之期,此即基督救恩的榮光丕顯,也是我們莫大的希望。
一、祈禱的原因(六十二1~5)
神僕言「我因錫安必不靜默,為耶路撒冷必不息聲」,是為何故呢(詩一二二1~9)?1、顯他的公義速發光輝(1節)。2、願他的救恩顯如明燈(1節下,參四5,六十19;撒下二十三4)。3、望其速得新名的稱呼(2節,參六十五15;創十七5,三十二28,三十三16;啟二17,十四1)。4、望其時日一至,主必要洗除選民的諸罪,所有雅各的子孫,必都得救。顯見耶路撒冷復興而發光,往日腐敗罪惡的光景,完全過去,因而得有新名的稱呼,不復為被棄者,荒蕪者。昔日耶路撒冷,雖空無人,今則成為萬民景仰會集之地,有如新夫婦之合好,此即神僕日夜切望者,時日一至,必然成就,決無疑議。故本處再三再四的,一連數次,言及「你必——你必」云云。
二、祈禱的勉詞(6節至六十三6)
即勉守望之人,當代禱不輟,須在城上觀望世界之大局,時時警醒,「晝夜不息的,為耶路撒冷祈禱——祈禱——祈禱,直至主建立耶路撒冷,為全地所頌美」,以主曾指其右手與大能之臂而誓,一定要實行其目的,聖城雖經多年為人踐踏,終必恢復興盛。此乃耶和華由熱心而行,所以代禱者,當警醒祈禱望主速臨。1、主將速臨以施行拯救(10~12節)。所以當迅速預備道路,除去障礙,以備歡迎主之救贖,以錫安的救恩已到,必不再為被棄的城。2、主將速臨以施行報復(六十三1~6)。本段即以義勇的戰士,赫然斯怒,力勝仇敵為喻,表明主二次臨格時,如何報復以色列的諸敵,踐踏敵人如踹葡萄,以致漸及衣襟,皆成紅色(啟十四19~26,十九13~15)。主之降臨,既與選民有如此的關切,一則施行拯救,一則代為復仇,神的子民可不誠切祈禱,晝夜祈禱,以求主速速臨格嗎?所以本處言及主臨格的關係,即為要勉勵守望人及城眾等,當懇求祈禱勿懈,直到主顯然臨格,建立耶路撒冷,為全地頌美之日。
三、祈禱的語言(六十三7至六十四)
按此處先知祈禱之語,言詞極美麗,心意最熱誠,足可以感格上帝,大施恩佑。1、感謝主恩(7~9節)。先知祈禱,閉口先曆述神的慈愛何美德,並向選民所施的大恩慈大憐憫,視選民如愛子,保抱提攜,恩恤周備,蒙恩的子女,焉得不滿口歡笑的感謝讚美呢?2、自覺不配(10~14節)。神雖有莫大之恩,實不配蒙神的卷愛。但神自古以來,曾在選民身上,大施恩佑,所以先知即追溯往事,言及神如何拯救選民,出離埃及為奴之地,並如何引領選民,四十年中經行曠野,雖然選民多次悖逆,神卻始終使他們進入福地,得享安息。所以此時在百姓的悖逆一方面言,雖不堪蒙神眷顧,但在神的慈愛一方面言,仍是不失盼望的。3、難中顯主(15節至六十四4)。一則求主垂顧(15~19節)。不要止息他大能的作為,和他憐憫的行事,雖然選民悖逆,耶和華神卻仍是他們的父,是他們的救贖主,所以求主垂憫,不容選民存心剛愎,行走錯路。一則求主顯榮(六十四1~4)。此求主大顯權威,大彰義怒,穹蒼而臨格,令山陵皆震動,實行其權衡,判斷列國,為選民伸冤,使敵人皆震驚主之大名。4、承認己罪(六十四5~7),方言主降臨之威權,旋主認罪之心,因主賞善罰惡,一秉大公,且言為罪受刑,乃往昔之常事,惟因作罪的時間太長,故生髮一種疑難問題曰:「我們還能得救嗎」?其自省自責之語,最宜注意,即「我們都像不潔的人,所有的義都像污穢衣服」。人之義行,在神前如污穢衣服,其罪行即更不消說了,且其認罪之末言,亦最要緊,言「無人求告你,無人奮力抓住你」,是言人求告主,當有如何的態度,即當「奮力抓住你」,不得所願,不已於求之意。無奈當時百姓中,如此誠切求主者,竟不可多得,能不令先知為之痛泣認罪嗎?5、求主施恩(六十四8~12)。既已誠心認罪,於認罪之後,必有懇切求之語。(1)表其深信(8節)。其祈禱之語,最有滋味,一開口即言:「你仍是我們的父」,是自信他們雖然犯罪悖逆,但主仍是他們的父,主為嘗丟棄他們,犯罪固然犯罪,但不能因為犯罪,就失去兒子的名分。此時于祈禱大有關係,人於神前祈禱,若不深信自己為神的兒女,其祈禱必不親切,而且此事於人的信仰,也是很有關係,表明人既已作天父的子女,不能以有罪即失去兒女的地位,須將兒女的名位與罪過,分而論之,因為名位是名位,罪過是罪過,雖然有罪卻仍是兒子,如小兒有過,卻不能因為有過,即失了兒子名分,所以我們於神前祈禱,雖覺有罪,仍當稱神為父,自稱為子,何須口口聲聲,自稱為罪人呢?(2)顯於順服(8節下)。言「我們是泥,你是窯匠,我們都是你手的工作」。此亦真祈禱,當有的存心與實行,即將自己完全奉獻於主,讓主自由在我們身上成何事,即我們為主出主意,要主如何行,不願主隨自己的意旨自由行事,實為我們祈禱心理之大謬。(3)望主息怒(9節)。人民道德的敗壞,大都由悖逆而來,今既甘願順服主旨,故求主「不要永久紀念百姓的罪」。如果人肯順服主旨,主未有不饒免人罪過者。可怪異的,是神雖不紀念,人自己卻不能不紀念,因為人一到聖潔的主面前,不能不立時覺得自己的污穢。(4)與主辯論(12~16節)。言主之聖城已為荒場,主的聖殿已被火焚,我們列祖讚美你的所在,所羡慕的美地,竟如此荒涼,從前的聖城福地,如此寂寥不堪,耶和華如何忍得呢?我們皆是主的民,如此深受痛苦,主如何能靜默呢?如此向主辯論,亦熱誠祈禱者的常事。譬如聖經明言:「主是信實的,是公義的,我們若誠心認罪,主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我們于誠心認罪之後,即可向主辯論,如主不赦我們的罪,就是主「不信實不公義了」。果能如此祈禱,未有不得赦免平安者。再如關乎聖經中一切的應許,我祈禱的時候,皆可提起來向主辯論,求主一一向我們踐約施恩,假若主不向我們實行,不要緊的,就是不靜默的祈禱,——晝夜的祈禱,——感恩讚美的祈禱,——認罪求赦的祈禱,未有不蒙主垂眷,樂意照我們的心願,為我們成就的。
講經佳題;六十二章6節「守望的人晝夜不靜默」,六十三章9節「神與他們同受苦難」,六十四章6節「我們所有的義都像污穢衣服」,又8節「我們都是主手的工作」。
傳揚與榮耀(賽六十二1~12)(佚名)
弟兄姐妹平安。今天是第十天,我也很捨不得。這十天,我的心中很感恩,也看到很多人饑渴慕義。連續十天聽道不容易,但是我看到許多弟兄姐妹、許多同工饑渴慕義,我心裡很感謝神。這真是我們的喜樂,能夠一起在主裡面長進。我相信眾弟兄姐妹愛主的心也真正長進了。不管我們和主多親近,我們都有長進的空間。只要我們還有一口氣息,我們都可以長進,愛神的心可以增加,愛人的心也可以增加。今天是培靈會最後一天,我心中實在歡喜快樂。我相信長進最多的是我自己,第二個是傳譯的弟兄。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停留香港那麼長的時間。說實話,連續十天的侍奉很有壓力,但是神的恩典夠我們眾人使用,也讓我感恩。我也求神繼續祝福港九的眾教會能夠再創一個高峰。從港九出發,能夠祝福全世界的華人教會,甚至是普世宣教,繼續償還福音的債,能夠祝福萬國萬民。
引言
今天,這個系列的最後一講是「傳揚與榮耀」。這一章是以賽亞書後半段精華中的精華,是第56章到第66章中精華的核心。第60、61和62章被稱為三部曲。這三部的信息很一致,非常清楚地講明神對耶路撒冷或者新耶路撒冷的心意。而這三章的核心就是第62章,內容信息豐富,重點是論到彌賽亞基督。
第61章一開頭說:「主耶和華的靈在我身上;因為耶和華用膏膏我,叫我傳好信息給謙卑的人(或譯: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醫好傷心的人,報告被擄的得釋放,被囚的出監牢;報告耶和華的恩年,和我們神報仇的日子;安慰一切悲哀的人,賜華冠與錫安悲哀的人,代替灰塵;喜樂油代替悲哀;讚美衣代替憂傷之靈;使他們稱為公義樹,是耶和華所栽的,叫他得榮耀。」(61:1-3)路加福音第4章就是這個,但其中沒有提報仇的日子,因為那是以後的事,是耶穌基督再來的事。「今天這經應驗在你們耳中了。」(路4:21)耶穌降臨,就是神恩待人的禧年,就是我們這個世代。所以第61章是核心中的核心,因為它包括基督論,至少它論到基督。基督來之後會怎樣?百姓得救贖,教會得復興,這就是第60和62章所講的,因為第60章和62章是平行的。第62章講教會論,至少是講到教會的,後面還講到耶路撒冷要更新,錫安要更新——這就是講教會的復興。第63章講的是末世論:神要踹「憤怒的酒醡」(63:2),那是救贖完成前神最後的審判。今天我們講教會論,末世論等下一次有機會再一起分享。
神在今天教會的心意是再次復興我們、更新我們,讓我們守望、讓我們禱告、讓我們傳揚,但到何時為止?神「因錫安必不靜默,為耶路撒冷必不息聲,直到他的公義如光輝發出,他的救恩如明燈發亮。」(賽62:1)這是神的計劃。有的教會可能現在也有點榮耀,但是缺點、紛爭、失望、甚至死亡也都不少。耶和華說,祂必不靜默,必不息聲;不管外面的環境如何變化,我們都不灰心喪膽,因為耶和華和主耶穌基督沒有停止工作。神在這裡差遣以賽亞向祂的百姓吩咐、激勵神的百姓——也激勵今天的教會——要好好思想神的話語。這裡至少有三件事可以做:第1到5節,說到我們繼續仰望神的榮耀,那就表示最大的榮耀還在前頭。我們要繼續仰望神的榮耀。第6到9節,忠心守望神的教會。那些警醒守望的,他必首先看到神的榮耀。第10到12節,我們一邊守望,一邊熱心傳揚神的真道。所有努力耕耘的,一定會等候豐收,因為神不息聲,不靜默。
一、 仰望榮耀(62:1-5)
1.
狀態(光景、遠景)(1-2節):從內到外,反照基督榮光
第1到5節是繼續仰望神的榮耀,因為最大的榮耀永遠在前頭;直到耶穌基督降臨的時候,最大的榮耀要在那天顯現。在那天來臨之前,神說「不靜默,不息聲」,等到祂的公義被世界上的所有人看見。祂差遣受苦的僕人來世界成為救主,祂還是不息聲、不靜默,一直到我們看到不完整的教會顯示出完整的榮耀。這個藍圖不是以賽亞說的,是神在創世之前已經有這個計劃。保羅說:「就如神從創立世界以前,在基督裡揀選了我們,使我們在他面前成為聖潔,無有瑕疵;又因愛我們,就按著自己意旨所喜悅的,預定我們藉著耶穌基督得兒子的名分,使他榮耀的恩典得著稱讚;這恩典是他在愛子裡所賜給我們的。」(弗1:4-6)我們只得到了神應許的、豐富恩典的一小部分,我們的主因為我們而不靜默、不息聲。祂沒有撇下我們為孤兒,到今天還在工作。
如果神不靜默,你能靜默嗎?你不能說,「讓神說,我不說了。」你領受那麼多好處,神不靜默,你當然不靜默。我口才不好,但是我不靜默;我不會講道,但是我不息聲;我不會傳福音,但我還是傳不停。因為神在工作,不是我在工作。那我負責講,你負責聽,聖靈在你心裡自然會感動你。我們一生一世有生命氣息,就不息聲、不靜默。我們領受那麼多的恩典,我們怎麼能靜默?當然不會!靜默和息聲表示一種懶惰,一種停止的工作和作為。
不靜默、不息聲不只是停止講話,也表示行動,表示我不會停止我的行動。我不單是禱告不息聲,不單是禱告不靜默,我熱心為主的侍奉服侍也都不會停止。因為我們的主已經在寶座上為我們祈求了。在我們軟弱的時候,神用說不出的歎息為我們禱告和祈求。羅馬書這樣說:「況且我們的軟弱有聖靈幫助,我們本不曉得當怎樣禱告,只是聖靈親自用說不出來的歎息替我們禱告。」(羅8:26)我們的主耶穌不只有禱告,他還有行動——他上了十字架,他有救恩的行動。基督的禱告和祂救贖的工作是不止息的,祂今天還在為我們不斷禱告。我們基督徒怎麼可以不恆心地傳揚神的美善呢?
神學家卡爾·巴特一針見血的說:「基督徒有三種定規是神所要求的:一是守聖日,二是認罪,三是禱告。其他的,神都會慢慢教我們做。做到什麼時候為止?直等到神的教會——或者我們的公義——如光輝發出,祂的救恩如明燈發亮,可以照耀在我們身上。」請特別注意「直到」這個小小的字,它有幾方面的意思:(1)我們沒有達到目標(all ready but not yet; 「已然、未然」);(2)這是一個過程;(3)我們不能半途而廢,但要一直努力到神顯現的日子;(4)既然神為我們定的目標,雖然我們達不到,但是神會親自成就。
更新是一個過程,甚至不是我們的目的。培靈禱告,這些都不是我們的目的。如果你把讀經、禱告、靈命操練當作目的,你就搞錯了。你只有一個目的:得著耶穌基督。破碎你自己,讓耶穌重建你,得著耶穌各樣的美善。效法基督,那才是唯一的目的。這是一個過程,因為你不能百分百得到;你說「我得到了」的那一天,你已經死了。耶穌基督再來那一天說「成了」,你才能完全得著。我們每一天不斷進步,但是前頭還有,所以要「直到那一天」,直到神的光輝彰顯在教會、彰顯在你身上。這是極大的安慰、極大的感恩,因為這是那麼的榮耀,超過我們能想像的。
2.
身份(關係)(3-5節):基督的新婦
聖經用這個比方讓我們瞭解。第3到5節說到身份和關係的更新。過去的9天,不同的講員把這個題目從不同的角度講了很多次。這裡用一個比喻,用「丈夫和妻子的關係」形容「神和人的關係」。以色列人因為拜偶像,妻子變成棄婦。嚴格地說,是她自己跑掉的,因為她不要神。她吃了很多苦頭,無路可走了。神將她再次招聚出來,重新說,你是我喜愛的新婦。聽到這樣的話,如果不感動,那真是禽獸不如、鐵石心腸了。這裡用了很多比喻,大概意思你都懂,這就是神對百姓更新的計劃。這裡甚至用很親密的婚姻關係來表示我們和神之間的關係。以弗所書這樣說:「你們作丈夫的,要愛你們的妻子,正如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己。」(弗5:25)因為這個棄婦、因為這個蕩婦,耶穌基督就走上了十字架的道路。
神付上那麼大的代價,兩千年來,祂的教會是什麼光景呢?無論是個人,還是教會整體,我們都存在不少問題和困難——人的問題、事工的問題;小教會有小問題,大教會有大問題,沒有教會更是大問題。我們希望教會變大,但問題也變大了。但那是神的心美意,不是你做了什麼,而是神讓教會變大了。
我這樣說也是有感而發。神祝福我,我以前牧養的教會每年增長100人,連續七年、八年的時間。100人,在香港和中國都不算什麼,但是在海外是不簡單的事。這都是神在掌權。我們謙卑地承認,我們距離神定下來的榮耀藍圖還很有很大距離。但沒關係,神還在做工。因為這個光景,神不安靜、不息聲,神絕不停工,祂不會撇下教會。不管你怎樣看,不管你多失望,那是你的想法,那不是神的想法。神絕不停工、絕不會放棄教會,一直到教會裝扮整齊,成為美麗聖潔的新婦。就是這個光景,教會再大的困難,神都不改變藍圖。
神都不放棄,你怎麼能放棄?如果你放棄,你就是世界上最大的笨蛋。孟子說:「大匠不為拙工改廢墨繩。」就是說,一個偉大的工匠設計出來的藍圖是很漂亮的,但是施工很有難度,好東西當然要高代價。如果找到了馬虎的工匠,他也不會改廢墨繩——「墨繩」就是設計藍圖的意思。一個建築大師不會因為工匠是三流的,就把一流的藍圖改成三流的。他當然也不會把三流的工匠炒魷魚,換一流的工匠來。我們的神也不會這樣做。神會說,來,你來上課;你今天是三流的,你明天會變二流,後天你就變成一流了。神的心意就是這樣。每個蒙恩得救的人在神面前都是愚拙的,這是保羅說的。因為恩賜、能力、財富是誰給的呢?如果神喜悅,祂就賞賜給你。我們有什麼可誇口的呢?但祂也不會更改藍圖。如果你要上課,本地有很多很好的神學院,教會也有培訓班,你經過裝備,神會使你成為很好的僕人。
有一個經典的例子,就是法國巴黎羅浮宮的金字塔,那是華人建築大師貝聿銘的傑作。這個金字塔坐落在主庭院,在博物館的入口處,在1989年建築完成。它在完成之初,其實非常艱難。羅浮宮是很古典的古跡建築,而他設計了一個玻璃的金字塔。以前是巴羅克那種華麗的風格,現在變成簡單的玻璃流線型,所以整個巴黎都要暴動了。他們說,你們幹嘛找個中國仔來做個奇怪的東西?所以90%的巴黎人都反對這個設計。如果那麼多人反對,你還蓋得成嗎?貝聿銘有沒有說「那我改」?那他就不是貝聿銘了。貝聿銘說他不改,就是那樣子,大匠不為拙工改廢墨繩。完工之後,這個玻璃金字塔的效果好得不得了。以前入口都是拍長龍,隊伍不整齊,現在很流暢;以前老建築很灰暗,現在光亮無比;以前不通風,很潮濕,現在很通風,很明亮。反對的那90%的人都鼓掌說真是傑作!
連人間的小小傑作都是這樣,更何況神的榮耀藍圖?現在教會看起來不像樣,90%的人都反對,但是神也不息聲,也不改變藍圖。耶穌基督已經為我們上了十字架,剩下的就是我們這些軟弱的人怎樣經歷祂的信實和大能。其實神就是在人的軟弱當中,要建立和更新祂的教會。如果今天不息聲,是為什麼?是因為「我」還不完全。如果我們今天完全了,那神就說成了。正是我們已經有一點榮耀了,但是還不夠榮耀,所以神繼續發聲,所以我們繼續傳講。所以我肯定明年有培靈會第91屆參加人數會更多,渴慕的人數更多,因為神不靜默,不息聲。
二、 忠心守望(禱告)(62:6-9)
1.
傳揚的信息
那麼接下來,我們做什麼呢?第6到9節就說,我們要忠心守望神的教會,那些警醒守望的最先看見神的榮耀。基督不單為我們代求,祂還設立守望的,他們不灰心、不停止禱告。我們軟弱的人真的需要守望。當我們和神的關係改變之後,我們更要警醒,更要小心維護,免得新生命受到虧損。
2.
不可能沒有祈禱的傳揚
神深深知道我們的軟弱,知道我們的不足,知道我們容易偏行己路,所以祂為我們設立守望者,還有呼籲耶和華的人。這些是重要的,他們的職分是為教會、為錫安呼求耶和華。也就是說,「傳揚」和「祈禱」是一體兩面,是不可以分割的。禱告和傳講都是必要的。以賽亞沒有在這裡說傳講,但是他講禱告。
我想起司布真(Charles
Haddon Spurgeon),人稱「講道王子」,他就是很厲害的。他被倫敦教會請去當牧師的時候只有18歲。那是一個像九龍城浸信會一樣,是一個有名望、有規模的教會。如果今天你們請一個18歲的牧師來講道,你會聽嗎?嘴上沒毛辦事不牢,他真的行嗎?他懂得人生悲歡離合和淒慘痛苦的事嗎?底下坐的都是爸爸媽媽阿姨那個輩分的人。但是,他的講道大有能力,那個教會在他手中得到復興。但他說:「我寧可教一個人禱告,也不教十個人講道。」他不是認為講道不重要,而是禱告比講道重要。我們今天在臺上禱告,後面有很多人禱告,以至於我今天能夠放膽講神的話語。這就是這裡說的「設立守望的,設立呼籲耶和華的」(62:6)。以賽亞不是說講道不重要,而是禱告更重要。
這裡的守望者和呼籲者都是複數,表明神要設立一個謙卑的團隊。如果你要侍奉,你千萬不要有個人英雄主義,神不會用你的。神向來用一個團隊來侍奉。教會屬神,不屬於任何個人。教會成功是全體的成功;領袖和信徒一同成功,也一同失敗。他們一同站立、一同跌倒,因為這都是耶穌的身體。今天的培靈會也是一樣。我們有三位講員,有不同的性質和恩賜,但其實只有一位講員,他姓「耶」——我們的主是唯一的講員,但是他有三個器皿。其實不止三個。在這十天裡面,我看到有很多同工擺上,至少不下100人,甚至可能是200、300人,總之比我想像更多。但是這裡只有一位講員,卻有幾百個器皿侍奉祂,他們在臺前或者幕後。所以守望者是複數,呼籲者是複數,但是受苦的僕人只有一位。我相信我們見證神的工作,神的工作就更大。求神興起更多為教會守望的人。我們還要多多禱告,就像保羅說的:「所以我勸你,首要的是為所有的人,為眾君王和所有在上的獻上祈求、禱告、代求和感謝。」(提前2:1)
三、 熱心傳揚(62:10-12)
1.
預備,修築大道,為萬民立大旗
最後第10到12節,如果我們繼續仰望前頭更大的榮耀,我們不停止發聲,我們不斷驚醒守望,為神的教會禱告,我們就要熱心傳揚神的真道。努力耕耘的,一定等候大豐收。「你們當從門經過,預備百姓的路;修築大道,撿去石頭,為萬民豎立大旗。」(62:10)第10到12節重複了很多四十章以來已經講過的話,特別是「預備百姓的路」這句話早就講過了。我們預備自己,預備萬民的道路,等候主再來。請大家注意,「預備大道」和「要在門前經過」是什麼關係呢?請你注意前進的方向。你從門經過,一個是進到城裡面,一個是出到城外面。在這裡不是要進城,而是要出到城墻外面,為百姓預備大道。這些聽講的人是已經回到耶路撒冷、蒙恩得救的人,神呼籲他們要從門經過,為百姓預備大道:「外面還有很多人,我要讓他們進城來。」所以,你要修直百姓的道路,為那些還沒得找的人預備大道,好叫他們來的時候可以走得順暢。
在這裡,神對我們有什麼託付呢?熱心傳揚真道,為那些沒得找的預備道路。這段經文總結第62章,又是精華中的精華,因為經文要求神的百姓要有行動,要有回應。我們不是關起城門享受和神的同在——這是對的,但更要經過,將人帶進耶路撒冷、帶進城。我們願意侍奉主的人都有體會。不久之前,我和一個弟兄談話。這是一個神很祝福的教會,年輕人增加了很多。但是教會難免有事情讓他失望,讓他傷心——有太多個人主義讓他心裡不平,他覺得教會走錯方向。他心中很難過,他說他想離開教會,不想介紹人到教會,反正「來的多錯的多」。不是這樣的。我們都是不完全的。我們沒有人完美,我們沒人說我們是完美無缺的。不管我們在什麼光景,預備百姓的道路吧!我們現在看到的未必是最光榮的時刻,但是神的工作沒有停止,我們也不灰心。那我們要不要繼續熱心傳揚來侍奉祂呢?
最後用一個例子來說明,來彼此鼓勵。我現在住在三藩市灣區。如果你喜歡NBA,今年冠軍是哪一隊?就是金州勇士,就是鄙地的球隊。神有時候蠻有意思的。我1990年在芝加哥,那個時候最強的Michael Jordan的公牛隊締造了公牛王朝。95年,我去了亞特蘭大,棒球隊第一名是亞特蘭大勇士隊。我說都和我有關係!當然沒有。現在我去了三藩市,勇士隊是第一名,看來我不能搬家了。其實是我看哪裡得勝,我就去哪裡——這其實沒關係。但是這是一個假設:假設我們是籃球運動員,我們要加入籃球隊,你要加入哪個籃球隊?我要加入金州勇士,因為它拿到冠軍戒指。我今天加入它,哪怕坐冷板凳,那也是有冠軍戒指的。但是,任何一個籃球王朝都會沒落的。公牛隊那麼強,現在是挨打的;金州勇士現在很強,可能明年就輸掉了。另外一個可能性,有一個球隊,他們怎樣都打不過第一名,但它招募一流球員。可以看出來,再打兩年、三年,它就能打出冠軍。要是我,我會比較喜歡這種球隊。我上場打多久沒關係,但是過程我和他們一起經歷了。我一定加入這種球隊。今天神所設立的教會比這個更厲害。我們今天看到的是不完全,是讓我們有時候難過,甚至傷心,甚至有時候絕望。但是神說,不然,我不靜默,我不息聲。直到有一天,祂的公義要如光輝發出,一定會的。
當初耶穌被釘在十字架的時候,教會有多少人?一個都沒有,因為門徒都跑光了,只剩下耶穌基督一人。那是那時教會的光景。現在呢?還是不完全,但是有23億人了。兩千年來又有多少人蒙恩得救?這就是主耶穌的教會。10年之後,我們會落入什麼光景呢?你願意加入這種團隊嗎?如果願意,就像這裡說的「經過」,或者說「出去」,為神預備百姓的道路。
結束呼召
如果你聽了神的呼召,你心裡有感動,今天早晨是最後的機會,我願發出這樣的呼召:如果你想到將來更榮耀的教會,你願意為全世界侍奉,你不用客氣,因為你要全時間出來的,你就走到前面來。今天你願意再次決志,你站在座位上。特別是80後的,你最少還有40年侍奉;如果你是90後,你還有50年侍奉主;如果你是00後,你還有60年侍奉主。如果神感動你,你願意將一生交在主的手中,你就站起來。對不起,不是說60/50/40後不該站起來。你要一生一世不止息、不息聲來侍奉主。
第二個呼召:你是否願意成為教會的守望者、代禱者,用禱告托住各樣事工?當牧師講道的時候,你用禱告托住;當執事侍奉的時候,你用禱告托住;當我們宣教士在外面征戰,你用禱告托住;當弟兄姐妹有疾病,你用禱告托住。如果你有這樣的感動,你從座位上站起來。你願意一生不息聲、不止息,為神守望,成為教會代禱者,成為教會的守望者。在教會在軟弱困難的時候,在弟兄姐妹困難的時候,神更加不息聲,你就更願意在神面前禱告守望,一直到教會如明燈發亮。你願意嗎?願意就在位置上起立,你舉起聖潔的手,為掌權的、為教會同工禱告。
最後呼召:神要我們做一個守望的人,做一個代禱者。你不一定很會禱告。但你用心禱告,神沒有不垂聽的。如果你願意,請你再一次從位置上站起來,我們學習舉起聖潔的手禱告。
我們一起來禱告。
神子民的天職:作守望者(賽62章) (香港讀經會)
祈禱: 主啊,求你教我更能明白你的話,並在生活中謹守遵行。
本章分為三部分,第1 - 5節是首部分,先知再一次描述以色列在將來如何否極泰來,蒙神的大恩;第6 - 9節是第二部分,當中論及那些晝夜不停呼求神的守望者;第10 - 12節是最後一部分,當中記述了神子民的回歸。
「錫安」及「耶路撒冷」(1)代表了以色列人。先知一開始便表明,救恩和公義必會在神的選民當中出現。一切過去的不幸,都可因著神的拯救而得到扭轉。被拯救的人,將會得著榮耀和「新名」(2),正如昔日雅各得著「以色列」作為新的名字一樣(參創32:28),這表示被拯救的人在神面前得以改變更新,過新人的生活;他們又如新婚的女子,因著丈夫的愛而經歷無比的幸福,同樣地,神深愛祂的選民,叫他們得著祂的恩待。
其後,先知論及那些在耶路撒冷城牆上的守望者,他們需要不停地、情詞迫切地為以色列代求,直到耶和華應允他們,並起誓保守聖城和聖所(即聖殿),以致以色列人得以享受自己勞苦得來的收成,而不用擔心敵人會掠奪他們一切的財物,使他們面對殿毀城亡的苦果。
最後,先知向以色列人呼喚,要作好準備,讓萬民進入神的聖城,得著神的救恩(10)。他又指出,神曾向「普天下」(11,現代中文譯本修訂版)宣告救贖的信息──救主快要來臨,祂必施行賞賜和審判(11)。
在傳福音的同時,能有守望者為傳道的與聽道的代求,實在是一件不可或缺的事,因為在傳福音的過程中,如果不是神的靈親自動工,我們便無法使任何人產生內在生命的變改。人的重生,是需要聖靈的工作的(參約3:5)。換言之,我們需要祈求聖靈與聖道同步工作,使聽聞真道者感到扎心,以致對自己的罪有悔意,願意尋求神的幫助,得著所應許的救恩。這樣,他的心靈才有空間被聖靈工作,改變其思想和動機,這樣的改變,才是根本的、長久的和由內而外的。從這觀點出發,為福音工作代求、守望,可說是神子民的天職。
時時警醒,常常祈求(賽六十一章10節〜六十三章6節) (台北基督之家)
以賽亞書六十一章10節〜六十三章6節
因著前面提到神僕人的工作,錫安將要喜樂(六十一10),神將來要使錫安的公義如光輝發出(六十二1),她要再次成為神所喜悅的(六十二5),不再稱為「被撇棄」的,而是「被眷顧」的城(六十二4,12),而神借著僕人宣告審判也將會來到(六十一2b,六十三1〜6)。
這一切都是神的應許,對於當時的居民而言,都是「未來式」,在以賽亞的時代,那些聽見神話語的百姓,都是面臨著將要來到的「毀滅」,當他們聽見神未來的應許,心中也許喜樂,但卻是短暫的,因為,當喜樂過後,面對現實的生活,卻是仇敵的「毀滅」將要來到。
神知道祂百姓面對的一切,因此神呼籲那些聽從祂話語的百姓,雖然有患難將要臨到,應許的榮耀似乎遙不可及,但「呼籲耶和華的,你們不要歇息…,直等祂建立耶路撒冷,使耶路撒冷在地上成為可讚美的。」(六十二6〜7),神要祂的百姓,不要因患難臨近,應許尚未來到,就灰心失望,而是更要警醒禱告,直到神的應許完全的成就。
如同路加福音二十一章7節門徒問主耶穌關於「末世的來到」,主耶穌提醒他們,也許在將來會有榮耀等著他們,但在此之前,他們也要面對患難(路二十一8〜25),但門徒如何面對這一切呢?關鍵就是「時時警醒,常常祈求」(路二十一36)。
唯有如此,神的百姓才能「看見這些事漸漸成就,也該曉得 神的國近了。」(路二十一31),看見事情的發生,不一定知道這是神國臨近的「徵兆」,唯有禱告才能知道。
禱告讓我們能堅持在神的應許中,禱告更使我們心眼得開,能明白神的心意,進一步使我們與神連結,也許事情的發展,一時不如神所應許的發展,但是「不歇息的禱告」,能讓我們渡過這一切,進入神的豐盛裡。
當我們每一次在教會中,敬拜神時,神的同在是如此地榮耀,每當我們讀經時,神的應許也是如此地真實,但當我們進入每日的生活時,「落差」卻是如此地大,如何連接這兩平面的「落差」呢?就是「操練時時禱告」,當我們這樣做時,不是神的應許妥協,而是神的應許落實在日常生活中。
回應:
主!求禰不斷地將「施恩懇求的靈」澆灌在我們的生命中,讓我們的禱告生命能更加的進深,更幫助我們,操練在生活中時時禱告,教導我們借著禱告與主同行,讓我們在生活中,經歷禰的應許是何等的真實,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禱讀:帖撒羅尼迦前書五章16〜18節
16 要常常喜樂,
17 不住地禱告,
18 凡事謝恩;因為這是 神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
以賽亞書第六十二章査讀(謝家樹)
上章論神僕作救贖之工及其果效,本章論神僕作祭司有關靨天的工作,預言的物件是錫安,就是耶路撒冷——指教會。在本書第五十章神僕篇中,耶和華的僕人回應神的呼召之後,以後的預言,多為安,錫安的復興與被重建。
上章言神僕救贖工作已有果效,現在所論耶路撒冷,乃世界宗教的首都,此城不再稱為“撇棄的”,“荒涼的”,而要被
稱為“神所喜悅的”和“有夫之婦”,嫁得良人于大喜樂之下,神已在城上設立守望者(指聖靈),畫夜不息的保守,城內百姓必有安居生活,不再害怕遭受攻擊。然後神吩咐城中百姓走出城門去,修一條大道,供應蒙拯救的人歸回,來到神面前,他們要被稱為“聖民”,而該城要被稱為“不撇棄的城”。
請第六十一、二兩章,會令人感到無限得安慰和盼望。
壹、第1〜5節 神僕為教會之建立而祈禱。
先知為教會的建立而獻上祈禱,神僕為錫安代求,直到救恩成全在他身上,萬民同歸基督(詩一二二 1〜9)。主耶穌複
活升天後,在神右邊也在代求(羅八34),直到神的公義如晨光發出,祂的救恩如明燈發亮;換言之,直到靈、魂、體都得
救,列國必得見神的公義,列王必得見神的榮耀,你必得新名的稱呼一一指教會被建造,被稱為羔羊的新婦(啟十九7),這是耶和華親口所起的,神所定的旨意,至終必成全。
A. 祈禱的原因:(第1〜2節)。
―、守望者的職事。
1、我因錫安必不靜默(斯四14)。
2、我為耶路撤冷必不息聲(詩八三14)。
二、見證。
1、直到祂的公義如光輝(晨光)發出(伯十一口)。
2、直到祂的救恩如明燈發亮(撒下廿三4)。
三、果效。
1、列國必見你的公義(詩九八2)。
2、列王也必見你的榮耀(詩一〇二15)。
四、神的旨意。
1、你必得新名的稱呼——稱為新耶路撒冷,羔羊的新婦
(啟二 17)。
2、是耶和華親口所起的——所起的新名就是教會(啟三12)。
B. 按神旨意祈禱而成全(第3〜5節)。
本小段宜加注意”你必”以及幾個專門名字,神的旨意永恆的決定,這裡有幾個新名的稱呼:1.撇棄的Azubah。2 .荒涼的Shemamah。3 .我所喜悅的Hephzibah。4.有夫之婦 Beulah。這些希伯來文名字,都屬普遍婦女使用的名稱,特別後面兩個名稱,意為她曾經像個未嫁女孩一般,遭人遣棄,現在卻嫁得良人,處於大喜樂之中。
又“你的眾民”原文“眾子”,可譯作“你的建造者”,所以第5 節上半節可譯為“少年人怎樣娶處女,你的建造者也要照樣娶你”。
―、榮耀的成就。
1、你在耶和華的手中要作為華冠(亞九16)。
2、在你神的掌上必作為冠冕(詩八5)。
二、脫離無助。
1、你必不稱為撇棄的(彼前二 10)。
2、你的地也不再為荒涼的(但九18)。
三、成為有歸屬的。
1、你卻要稱為我所喜悅的(耶卅二41)。
2、你的地也必稱為有夫之婦(賽五四6〜7)。
四、蒙恩的原因。
1、因為耶和華喜悅你(番三17)。
2、你的地也必歸祂(瑪三12)。
五、羔羊的婚娶。
1、少年人怎樣娶處女(耶三14)。
2、你的眾民(建造你的)也要照樣娶你(何二19)
3、新郎怎樣喜悅新婦(歌四10)。
4、你的神也要照樣喜悅你(耶卅一12)。
貳、第6〜9節 主為耶路撒冷設立守望者,並賜下平安之靈。
神為耶路撒冷城牆上設立了守望者,顯然指教會一些事奉的人,他們不分畫夜,在那裡儆醒禱告,他們不靜默,也不要
歇息,直到建立耶路撒冷在地上成為可讚美的,指教會達到完全的地步:神親自應許賜下聖靈,使他們享受勞苦的功效。他們在神的聖所院內喝飮,不致逾規,不像世人被酒醉倒下迷亂。
一、呼籲耶和華。
1、耶路撒冷阿,我要在你城上設立守望的一一為教會獻上事奉(結三17)。
2、這些守望者畫夜不靜默——為教會不停的禱告(詩八 八1)。
3、呼籲神的,你們不要歇息一一為教會不住的祈求(路十八1~8)。
4、直到建立耶路撒冷,不要使他歇息——為教會的建立而求(傳十一6)
5、使耶路撒冷在地上成為可讚美的——教會達到完全的地步(番三20)‘
二、神可靠的應許。
1、耶和華指著自己的右手起誓——神曾立約為憑(賽十 四 24)。
2、耶和華高舉自己大能的膀臂起誓一一神以自己的能力 保證(詩九八1)。
三、應許的內容。
A. 賜下靈糧。
1、我必不再將你的五穀給你的仇敵作食物(珥二26)。
2、外邦人也不再喝你勞碌得來的新酒(摩九14)。
B. 聖靈工作的果效。
1、惟有那收割的要吃(詩一三二15)。
2、惟有那收割的能讚美耶和華(詩一四八5)。
3、那聚斂的要在我聖所的院內喝(傳九7)。
三、第10〜12節 守望者當修築道路以迎主之救贖。
這一小段可說是先知預言中最有關鍵性的論述,言主如何差派及守望者的職事,中心銀示出,“纖”、“真理”、“生命”,因為救贖之主即將速臨,受命者先要從門經過(“門”的原文“眾城門”)。先知預言,強調“經過”,“再經過”:按進入聖 殿,一入門就是祭壇,祭司一一事奉的人,必須先獻上自己,與主同死同復活,然後預備百姓的路‘修築大道。這裡又強調
“修築”,“再修築”,要不停地修築,這修築的工作,首先是檢去石頭(結卅六26),換上新的,然後為萬民豎立大旗一
“旗”指真理(詩六十4),就是高舉耶穌基督的十字架,向萬民宣揚此一福音,神曾宜告,要把救恩真理傳遍地極,然後末日才來到,屆時祂的賞賜和報應都要顯明;到那時,耶和華救贖之民被稱為聖民,教會也面為被眷顧的而不翻的城。
一、聖民的預備——”信”。
1、你們當從門(多數)經過再經過(約十9)。
目的:預備百姓的路(瑪三1)。
2、你們當修築,修築大道(賽五七14)。
怎樣修築?
a.
檢去石頭(結十一19)。
b.
為萬民豎立大旗(賽十一10)。
二、待拯救來到,賞賜和報應都必領明一”望”。
(1)看哪——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約一29)。
(2)耶和華曾宣告到地極——注意:”曾”指神的旨意在創 世以前預定的,祂的福音要從耶路撒冷傳到地極(約一1)(詩十九4)。
3、對錫安的居民說:
a. 你的拯救者來到(亞九9)(詩六九35)。
b. 祂的賞賜在那裹,報應在祂面前(約五27〜29)(啟 廿二 12)
三、福音的果效——”愛”。
1、人必働為聖民(出十九6)。
2、人娜你為耶和華的睛民(詩一〇六10)。
3、你也必箱為被眷顧不撇棄的(詩廿七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