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以賽亞書第一章綱目

 

壹、內容綱要

 

【神的斥責、申訴、與應許】

   一、      卷首題詞,本章引言(1)

   二、      神控訴以色列背道(2~9)

   三、      神要真實合理,而不是虛偽的敬拜(10~20)

   四、      惡人滅亡,悔改必蒙救贖(21~31)

 

貳、靈訓要義

 

【認識神】

一、認識神乃是神的心意。認識神和榮耀神乃是人生目的(3節;約十七3

  二、認識以色列的至聖者(1531節)

  三、認識神僕先知以賽亞(1節)

  四、百姓重罪惹神怒受罰(23 49節)

  五、神召百姓悔改的勸誡(1619節)

  六、將來拯救的榮耀盼望(1531節)

 

【神是以色列的聖者】

  一、神是以色列的聖者、大能的至聖者(4節;賽六)

  二、造物主神超越被造界:榮耀、聖潔、公義、全能(23節)

  三、掌管天地、獨行奇事(23節)

  四、全知全能的救主(23節)

  五、公義恩慈的父神(23節)

  六、摯愛以色列的丈夫(16節)

  七、恩慈憐憫體貼的醫治者(29節)

 

【神百姓雅各家的罪】

  一、犯罪的國民離棄神,藐視以色列的聖者,與他生疏,往後退步(24節)

  二、擔著罪孽的百姓,屢次悖逆(25節)

  三、行惡的種類,所多瑪的官長和蛾摩拉的百姓(210節)

  四、敗壞的兒女,不認識父,不留意聽,不順從呼召(24節)

  五、離棄丈夫的淫婦,轉隨外邦拜偶像(29節)

  六、諱疾忌醫病患,愚昧拒絕醫治(29節)

  七、徒有虛表的敬拜、過分虛偽的宗教(1115節)

 

【神厭惡外表敬拜的宗教儀式】

  一、獻祭無益、神受夠公綿羊肥畜脂油;神不悅公牛羊羔公山羊血(11節)

  二、心浮氣躁、有口無心來敬拜,等同踐踏神的院宇(12節)

  三、虛浮供物、月朔安息日大會,為神所惡;犯罪守聖會,神也不容(13節)

  四、月朔節期,神恨惡,厭煩(14節)

  五、舉手禱告,神遮眼不看;多話祈禱,神也不聽;皆因惡行滿貫(15節)

 

【神要百姓悔改,祂必行拯救】

  一、洗濯、自潔,除掉惡行,止住作惡(16節)

  二、學習行善,尋求公平,解救受壓,為孤兒寡婦伸冤辨屈(17節)

  三、罪雖像朱紅,必變成雪白;雖紅如丹顏,必白如羊毛(18節)

  四、若甘心聽從,必享美福(19節)

  五、若不聽從,反倒悖逆,必遭毀滅(20節)

  六、神要祂兒女聽訓誨45節)

         1.不要犯罪擔罪,不要行惡,乃要行善14節)

         2.不要離棄藐視神,乃要親近敬畏神14節)

         3.不要生疏後退,乃要進到神前,求父神仰臉光照施恩憐憫14節)

         4.省察有否屢勸不聽?有無深藏未露、隱而未現的罪5節)

         5.神要人痛悔(11節;詩五十一16~17;六十六18

         6.神要人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神同行(彌 8

 

【神僕先知以賽亞】

  一、順服呼召得默示見榮耀(1節)

  二、忠心服事六十年猶大四王,長達半個世紀(1節)

  三、遵主旨意命名二子、勇敢攜子見王(3;八3)

  四、放棄貴冑身份、受教於王室、在宮廷服事、忠於神對抗貴族政治(1節)

  五、承傳希伯來傳統智慧文化的典範(1節;卅七~卅九章)

 

【神審判與恩典、拯救的榮耀命定】

  一、本書默示主題,即以賽亞名字(1節)

  二、彌賽亞再臨的榮耀命定 1, 18202428節)

 

── 周安娜(Anna M. Zhou)

         郵址: azsee2003@yahoo.com

 

叁、其他綱要

 

【講題一:擔著罪孽的百姓】

經文:賽1:1-9

   一、默示——神的啟示1

         1.以賽亞得默示的時候。

根據六章1節記載,以賽亞受差遣是烏西雅王駕崩的那一年,約是主前七三九年。這裡列出的四王,顯示他作先知不少於40年,約從主前740年開始,即烏西雅的末年(參賽6:1),直至希西家在位時,耶路撒冷被圍困事件(主前701年)之後不久;希西家作王直至主前687686年。

         2.四王:烏西雅、約坦、亞哈斯、希西家作猶大王的時。

               (1)烏西雅:字義是“耶和華是我的力量”。烏西雅,西元前769-741年。

               (2)約坦:字義是“耶和華是完美的”。約坦,西元前741-734年。

               (3)亞哈斯:字義是“他已領悟”。亞哈斯,西元前734-715年。

               (4)希西家:字義是“耶和華已使剛強”。希西家,西元前715-697

         3.以賽亞其人。

               (1)他是亞摩斯的兒子。“亞摩司”字義是“強壯的”。與“阿摩司”原文一樣,但不是寫阿摩司書的那一位。

               (2)論到他的工作時期、身份與物件。“以賽亞”意思是“耶和華(是)救恩”,與這位“傳福音的先知”十分相配。

         4.得默示。

“默示”原文是放在經文的最前面,意思是“異象”、“啟示”、“神諭”。(參提後3:16-17

         5.傳信息的對像是猶大和耶路撒冷。在舊約聖經中,只有以賽亞書把整個盼望集中在錫安與大衛家上。

   二、悖逆——神的遣責2-8

         1.他們竟悖逆我。2-3

               (1)天哪!要聽;地啊!側耳而聽。——撕心裂肺地呼天喚地。(申32:1;耶6:19

               (2)我養育兒女,將他們養大,他們竟悖逆我。——神的養育之恩。(詩103:5115:15-16;提前6:17

               (3)牛認識主人,驢認識主人的槽,以色列卻不認識;我的民卻不留意。——牛驢都不如的子民。(耶4:2210:8,14

         2.嗐!犯罪的國民,擔著罪孽的百姓。4

               (1)犯罪、行惡與敗壞。——“犯罪的”:意為“擊不中靶子”,就是達不到神的標準。“罪孽”,意為“折彎或扭曲”,就是彎曲的路。“行惡的”,意為

“有害”,專門作那些有害無益的事。“敗壞的”,意為“使腐爛,墮落”。耶和華指出他們的罪是很明確的。神所揀選作為“聖潔的民” 歸祂的人(申14:2),卻變成了犯罪的民族。他們不聖潔的狀況,是他們的忘恩負義所造成的(何2:8,9;羅1:21,22)。

               (2)離棄、藐視與生疏。——他們投靠了另一個主人,就是邪惡之王。神的愛是“不輕易發怒”的(林前13:5;彼後3:9)。但是以色列拋棄了神的恩惠,藐視了祂的教訓,以致祂再也無法容忍了。否則祂就是違背自己的本性,支持他們作惡。

         3.已經遍體鱗傷。5-6

               (1)因犯罪而惹禍上身。5節,(來12:5-8

               (2)全身傷痕累累。6節,(摩2:4-6

         4.地土荒涼,城邑被火焚毀,田地被人侵吞。7節,亞述人以他們一貫的殘酷,掃蕩了這個國家,燒殺擄掠。許多堅固的城市已被佔領,無數村莊遭到毀滅,大片土地淪為荒野。結局不會太遠了。

         5.美麗的家園如今已成草棚與茅屋。8

   三、餘種——神的恩慈9

         1.稍留餘種——存留那些敬畏神的人。9a,(哀3:22

         2.致命的警告——我們早已像所多瑪、蛾摩拉的樣子了。9b,(創18:26,3219:24;路17:29-30;彼後2:6

── 毛南春陽

 

【講題二:外表虛假的崇拜】

經文:賽1:10-20

   一、獻祭是神不喜悅的10-13a

         1.要側耳聽我們神的訓誨!10節,(創13:13;申32:32;耶23:14

         2.你們所獻的許多祭物,與我何益呢?11節,神所喜悅的是人遠離罪惡,遵守祂的命令。靠儀式和獻祭而無順服的心,決得不到神的祝福。(賽66:3;撒上15:22;箴15:8;彌6:7;太9:13

         3.朝見神變成了踐踏神的院宇。12節,(傳5:1;彌6:8

         4.獻祭如果沒有真誠的悔改,就是徒然的,也是毫無價值的。13節,(撒上15:22;太5:24;可12:23

   二、聚會是神所憎惡的13b-15

         1.宣召的大會。13b,(瑪1:10;林前11:17

         2.表面敬虔守節只是熱中於宗教禮節,對真正的信仰是毫無用處的。14

         3.舉手禱告,多多祈禱,神不垂聽,有何用處呢?15

   三、悔改是神最渴望的16-20

         1.要悔改,除掉惡行。16節,罪惡導致道德的敗壞和屬靈上的衰落。大衛犯罪以後祈禱說:“求你洗滌我,我就比雪更白”(詩51:7)。他認識到罪的污穢,就求神給他一顆清潔的心。(詩51:10

以賽亞竭力讓以色列人認識到,“以色列的聖者”神要求祂的子民聖潔。(伯11:13-14;林後7:1;雅4:8;賽55:6-7;弗4:22-24

         2.學習行善,尋求公平。17節,(彌6:8;申17:18-20;多3:14

         3.你們的罪雖像朱紅,必變成雪白。18節,——神向我們保證,無論我們過去的罪孽有多麼深重,只要你真心的悔改,都有可能恢復到純全和聖潔的狀態。(詩51:7;彌7:18-19

         4.兩個選擇。19-20

               (1)若甘心聽從,必吃地上的美物。19節,(賽55:1-3,6-7

               (2)若不聽從,反倒悖逆,必被刀劍吞滅。20節,(賽3:11;撒上12:25

神並不喜歡惡人死亡(結18:233132;結33:11),但知道犯罪不可避免的結果,祂已準確地警告人不順從的後果(何13:914:1;羅6:21,23;雅1:15;彼後3:9)。

── 毛南春陽

 

【講題三:忠信已失去】

經文:賽1:21-31

   一、忠信之城變為妓女21-23

         1.公平公義沒有了。21節,

               (1)忠信的城變為妓女,——離棄神的聖潔之愛。(林後11:1-3

               (2)從前充滿了公平,公義居在其中;現在卻有兇手居住。例:以利亞突給親家在聖殿裡預備一間大屋子居住。(尼13:3-9

         2.純銀純酒沒有了。22節,(太5:13)。

         3.你的官長。23節,(1)居心悖逆。(2)與盜賊作伴。(3)各都喜愛賄賂,追求贓私。(4)不為孤兒伸冤。

   二、忠信之邑須要煉盡24-27

         1.哎!我要向我的對頭雪恨,向我的敵人報仇。24

神反對各種不公正和壓迫的事,那些乘人之危的人,是在與神作對。因此,神不得不處置這事。雖然此時神的心境並不舒暢,但為了成就大愛,祂在忍耐中等候。(結5:13

         2.要煉盡。25節。

“我必反手”:象徵神主權的介入,顯明他的醫治與恩典,有時表明可怕的審判。(59:1;申2:15;詩119:173;可16:18)

“煉盡你的渣滓,除淨你的雜質”:神要除去他們所累積的罪孽沉渣,苦難的火焰將除去渣滓,只有聖潔品性和純全會保留下來。(伯23:10;啟3:19

         3.複還。26

神宣告首先當更新領袖的心意。在神面前,領袖不僅要為自己的人格負責,也要不所產生的影響負責。然後,你必稱為公義之城,忠信之邑。——什麼時候,才能實現呢?(啟21:27

         4.蒙救贖。27

               (1)錫安必因公平得蒙救贖。——顯出神的慈愛與救恩。(羅3:24-2611:26-27;弗1:7-8

               (2)其中歸正的人心因公義一同敗亡。——認識己罪而悔改的人。(太4:17;徒26:20

   三、忠信之民悖逆敗亡28-31

         1.敗亡與消滅。28

背叛神犯罪作惡的人必將滅亡。

惟有神是生命的泉源。離了祂,人就無法生存。放棄神,罪人唯一的命運就是生命的結束。所有拋棄神的人所得到的將是永死,而不是永生。

(詩1:637:38

         2.蒙羞與枯乾。29-30

美麗的橡樹園子竟成了膜拜偶像之地。(詩31:745:16;結6:13;何4:13;耶2:20

枯乾無水:(太21:19)。只要悔改:(詩58:11;耶31:12;詩1:1-3)。

         3.生活混亂如麻瓤,工作好像火星,至終如火燒滅。31節,(啟6:14-17;瑪4:1)。

── 毛南春陽

 

【以賽亞書第一章査讀】

  壹、第1節是序言。

―、作書者的自我介紹一一亞摩斯的兒子以賽亞。

二、作書時間一一猶大王烏西雅、約坦、亞哈斯、希西家在 位時。

三、作書地點一一耶路撒冷。

四、本書來源一一神的默示。

五、本書內容一一論猶大和耶路撒冷之事。

六、中心教訓一一神的救恩。

  貳、第220節先知以法庭的情景宣告神的審判。

論猶大國人一一全國人都犯罪,應受刑罰,並說明神有憐憫。

本段言論的立場:

1.神是原告。

2.猶大人是被告。

3.先知是原告律師。

4.天腿證人。

5.被告的罪狀(三見下面10~17節)。

  ―、第2~9節不認識神之罪惡。

         1、第2節神的至情一神站在父親立場,面對逆子說 話,祂呼天喊地,叫他們來聆聽這些話,神愛祂子民的心是何 等的迫切。(賽四九15)婦人焉能忘記她吃奶的嬰孩,不憐恤

她所生的兒子,即或有忘記的,我卻不忘記你。(詩一〇三13 父親怎樣憐恤他的兒女,耶和華也怎樣憐恤敬畏祂的人。(瑪 17)萬軍之耶和華說:「在我所定的日子,他們必屬我,特特歸我,我必憐恤他們,如同人憐恤,服事自己的兒子,」

            A.神待人的恩典一一如慈父對待自己的子女。

                     a.生育;b .養育:c.教育;

            B. 人對神的悖逆:

                     a.不認識神: b.不倚靠神; c.不敬畏神;

       2.3~4 選民的四大罪惡:

               a.不認識神(弗四18)他們心地昏昧,與神所賜的生命隔絕了,都因自己無知心褢剛硬。

               b.犯罪的國民(賽五七3~4)你們這些巫婆的兒子,姦夫和妓女的種子,都要前來,你們向誰戲笑,向誰張口吐舌呢?你們豈不是悖逆的兒女,虛謊的種類呢?

               c.行惡的種類(羅三12)都是偏離正路,一同變為無用,沒有行善的,連一個也沒有。

               d.敗壊的兒女(路十五13-14)過了不多幾日,小兒子給把他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來,往遠方去了,在那裡放蕩,浪費貲財,既耗盡了一切所有的,又遇著那地方大遭饑荒,就窮苦起來.

               e. 敗壞的實際:

                     (a)離棄耶和華(:申卅二 15)。

                     (b)藐視以色列的聖者(王下十九22)。

                     (c)與神生疏(箴卅9)‘

                     (d)往後退步(詩五三3)。

               f.悖道的結果:

                     (a)失去了人的資格一一不如牛驢。

                     (b)失去了人的地位一一不得為神子。

                     (c)失去了人的幸福一一不能享受天國榮耀。

               3、第5~9    神的公義和慈愛一一這些百姓不怕刑罰, 也不怕實打,任何擊打也都不能使他們醒悟悔改,但神像慈父,始終對他們施憐憫。

         A.第5~6 神用預表的方式,說他們如何不怕責打,他們所蒙受的是新傷加上舊痕,從腳掌到頭頂無一處是完全的,盡是傷口 ;沒有收口沒有纏裹,也沒有用膏滋潤,滿身疾病,全心發昏。

         B.第7~8 言他們必受咒詛。 7節預言猶大國要被外邦人侵吞傾覆,被火焚燒成為荒涼。

8 僅存的錫安城成為好像葡萄園的草棚,瓜田的茅屋,那樣的軟弱,成為外邦人圍困的城邑,亡在旦夕。

         C.第9節是這一小段的總結一神的慈愛永遠長存。 神像父親,雖然祂嚴責,但祂有慈愛;祂若不施憐恤,給他們稍留餘種,否則他們早已像所多瑪,蛾摩拉一樣,連人帶地絲毫不留了(三羅九29)。

  二、第10~17 選民的罪狀。

         1、第10 神叫官和民一同來聽祂的話一一側耳聽神的訓誨。神稱呼官為所多瑪的官長。神稱呼民為蛾摩拉的百姓。

從上到下在神面前罪惡深重,聲聞於天,像當年所多瑪蛾摩拉一樣(三創十九);其結果被神以硫磺火從天降下,燒毀滅絕。

         2、第11~15節他們在宗教上的虛假。

               a.虛浮的獻祭一一表面上他們獻了許多祭物,也進到聖院中:然而他們內心一無誠意,神豈能悅納?

               b.無謂的聚會一一各種集會節期,他們好像都嚴格遵守:然而他們一面仍舊作惡犯罪,就失去聚會的真精神。

               c.無意識的祈禱一一兩手充滿了殺人的血跡,卻還在向神舉手禱告,祂必不聽,且遮眼不看。

       3、第16~17節神指示祂所喜悅的事。

               a.要洗濯自潔(雅四8)。

               b.除掉惡行(結十八31)

               c.止住作惡(耶廿五5)

               d.學習行善(詩卅四14)。

               e.尋求公平(彌六8)。

               f.解救被欺壓的(耶廿二3)。

               g.給孤兒伸冤(詩八二3)。

               h.為寡賺屈(雅一27)。

 三、第1820 神的挑戰一前面兩段神持證據指控選民不認識神,不敬畏神,犯罪作惡,欺騙妄為,神一面是嚴峻的,另一面也是恩慈的,祂竟向百姓挑戰,允許他們前來”彼此辯論”

       1 、第18

   A‘百姓方面罪惡極重,不能自救(耶二22)你雖用鹹,多用肥皂洗濯,你罪的痕跡,仍然在我面前顯出。

   B ‘神是聖潔、公義、恩慈的,只有祂施恩才可獲救(亞十三丨)那日必給大衛家和耶路撒冷居民開一個泉源,洗除罪惡輿汙穢。

            a、人的罪無論多重,只要在神面前悔改,都可赦免。

                     (a)白白赦免。

                     (b)完全赦免。

                     (c)|永遠赦免。

            b.人的罪蒙赦免一(消極性)必須潔除罪惡。

                     (a)必從案卷上塗抹”

                     (b)必須周身上潔淨。

                     (c)|必從心靈中洗除。

            c.人的罪蒙赦免一―(積極性)必有成義的實際。

                     (a)有義名一一被稱為義。

                     (b)有義性一一與神同在。

                     (c)有義行一一有神同行。

         罪雖如硃紅,必變成雪白;雖如丹顏,必白如羊毛。

       2、第19~20   神的應許與警告。

   A. 神的應許一一廿心順服者必吃地上的美物。(伯卅六11)他們若聽從亊奉祂,就必度日享通,歷年福樂。

   B.神的警告一一不聽從反倒悖逆的,其後果必被刀劍吞滅。(撒上十二 15)倘若不聽從耶和華的話, 違背祂的命令,耶和華的手必攻擊你們,像從前攻擊你們列袓一樣。

  三、第21~31 論錫安城一一指猶大國。

前段2~22節所論,針對人而言,本段所論指國而言,兩者不同。

  一、第21~23  論錫安的過去和現在。

         1、從前一一忠信的城,充滿了公正、公義。

         2、現在一一變為妓女,有兇手居在其中。

            A.信仰方面:

                     a .見證失去了一一銀子變為渣滓。

                     b.聖靈被褻讀了一一酒用水摻對。

            B.行為方面:

                     a.官長居心悖逆。

                     b.謹作伴。

                     c.喜愛賄賂。

                     d.追求贓私。

                     e.不為孤兒伸冤。

                     f.不處理寡婦案件。

  二、第2431節預言錫安的報應和結局。

         1、第24節錫安原意是光耀的,愉快的,但如今卻變成 以色列的大能者神的敵人,因此,主萬軍之耶和華公開宣示要向報仇雪恨。

         2、第25~26     神誓言必降禍給他,藉苦難來煉盡他的渣滓,除淨他雜質,好讓他醒悟悔改。由於他脫離了罪,等到末後的日子,神要複還,他審判官和謀士 ,然後他必稱為公義之城,忠信之邑。一一後者是預言以色列國復興之後。(亞八3)耶和華如此說:「我現在回到錫安要住在耶路撒冷中,耶路撤冷必稱為誠 實的的城(忠信之邑)。」

         3、第2728節這兩節是這一小段的總結。

               a.錫安及其中的百姓因悔改歸正,行公平、公義, 必得蒙救贖,(何二 19)我必聘你永遠歸我為妻,以仁義、公 平、慈愛、憐憫,聘你歸我。

               b.反之,若悖逆犯罪,離棄耶和華的,必致消滅。 (耶四18)你的行動,你的作為,招惹這事,這是你罪惡的結果,實在是苦,是害及你心了。

         4、第29-31節那等滅亡之人,滅亡的原因,以為靠攏別的國可安穩有力量,結果一同胃,無人撲滅。

               a.因你所喜愛的橡樹抱槐一一倚靠的力量錯誤。一一至終像枯乾様樹的葉子。(何四13)在各山頂,各高岡的橡樹、揚樹、栗樹之下獻祭燒香,因為樹影美好,所以你們的女兒淫亂,你們的新婦行淫。(摩二9)我從以色列人面前 除滅亞摩利人,他雖高大如香柏街堅固如橡樹,卻上滅它的果子,下絕它的根本。

               b.因你們選擇的園子蒙羞-靠攏的強國失敗。一一至終園子無水澆灌。(耶二 13)因為我的百姓作了兩 件惡事,就是離棄找這活水的泉源,為自己鑿出池子,是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耶十七5-6)耶和華如此說:倚靠人血肉的膀臂,心中離棄耶和華的,那人有禍了,因他必像沙漠的杜松,不見福樂來到,卻要住曠野乾旱之處,無人居住的鹼地。

── 謝家樹《以賽亞書查讀》

 

【第一次被召得默示——神與人的辯論(一章)】

   一、訴狀——神對於他子民的一切控訴:一則神為原告;二則猶大人為被告;三則先知為律師;四則呼天地為見證。其訴狀有二:

         1、不認識神(2-9節)

               1)此罪極重(2節)

               2)此罪至愚(3節)愚人心裡以為五神

               3)此罪最苦(4-6節)此乃一切罪孽的根本

               4)此罪刑最大(7-9 )先知在此好像為國民痛哭

         2、是褻慢神——虛假的崇拜(10-17節)

               1)虛偽的供獻(11-12節)

               2)無謂的會集(13-14節)

               3)無意識的禱告(15節)

   二、辯白(18-20節)

         1、會眾方面——罪惡深重

               1)須要聽從——“甘心聽從”

               2)須要悔改——只要悔改,即可使顯如朱紅的罪變成雪白

         2、神一方面——潔罪全能

               1)神是公義的——以神為義而使人為義——你們的罪雖紅,紅如丹顏,必白如羊毛

               2)神是聖潔的——以神為聖而使人為聖——你們的罪雖像朱紅,必變成雪白

               3)神是慈愛的——以神為愛而使人蒙愛——除罪潔罪,全由神愛

         3、雙方所議條件(19-20節)

               1)正面——此條件對於百姓罪容易的,只須“甘心聽從……”,此外別無條件

               2)反面——如果甘心順從悔改,固然可得赦罪稱義而得生;“若不聽從,反倒悖逆,必被刀劍吞滅。”

   三、結局(一21-31)——一個“忠信的城”,竟然“變成妓女”。耶和華對於他們判決之法有二:

         1、使其恢復(21-27節)

         2、任其敗亡(28-31

——賈玉銘《聖經要義》

 

【賽一章要目】

   一、悖逆的子民(1~9)

         1.屬靈光景(2~3)

         2.現實景況(5~8)

         3.神的恩慈(9)

   二、與我何益(10~23)

         1.神所不要的(10~15)

         2.神所要的(16~17)

──《新舊約輔讀》

 

【第一章綱目】

壹、第一以賽亞:君王的信息 1:1-37:38

一、以賽亞工作的背景 1:1-5:30

   (一)全盤的失敗 1:1-31

         1.標題:先知的工作時期、身份與對象。 1:1

         2.整個國家的狀況:百姓不認識神,國家遭受嚴重的懲罰 1:2-9

         3.以色列人信仰的狀況落入僅僅是儀式化,惹神厭煩的景況。1:10-20

         3.以色列社會的狀況 1:21-31

── 蔡哲民等《以賽亞書研經資料》

 

【百姓的罪孽  以賽亞書1章】

一丶否認神忘恩無義1:1-3

二丶遠離神必遭苦難1:4-9

三丶藐視神踐踏院宇1:10-12

四丶禱告神生活放縱1:13-15

五丶歸向神離開罪惡1:16-17

六丶聽從神必吃美物1:18-20

七丶敵對神神手加身1:21-25

八丶悖逆神必致消滅1:26-31

── 作者不詳《聖經查經題目大綱》

 

【以賽亞書第1控告國民】

罪像硃紅

必變雪白

一、責備百姓悖逆

二、不能容忍罪孽

三、可歎聖城敗壞

1.天地作證

2.罰不悔改

3.稍留餘種

1.守節獻祭

2.犯罪作惡

3.除惡行善

1.全國犯罪

2.施行審判

3.必蒙救贖

張志新《以賽亞書分章大要》

 

【第一章  神的責備】

1)藉先知責民悖逆、1/3

2)受責罰仍不悔改、4/9

3)雖獻祭仍然作惡、10/13

4)多禱告神不垂聽、14/15

5)當悔改棄惡行善、16/17

6)禍福由自己揀選、18/20

7)因罪惡遭受審判、21/25

8)義蒙福罪必滅亡!26/31

── 郭提多《讀經講道輔導提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