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賽亞書第十三章綱目 壹、內容綱要 【審判巴比倫神諭】 一、引言(1節) 二、神粉碎人的驕傲(2~18節) 1.神聚集軍隊(2~5節) 2.神向驕傲人發烈怒(6~18節) 三、巴比倫滅亡 (19~22節) 貳、靈訓要義 【從神諭看神的信實】 一、耶和華神同在就有堅固城(詩四十六4~7) 二、人類驕傲窗口巴比倫傾覆(1節,19節,四十五1,四十六1;耶五十一11) 三、餘民必脫離狂傲權勢獲救(1節,五十五11) 四、敬畏神的聖民復興有盼望(1節,九1) 【神召集大軍】 一、神挑選來做僕人(3節;出十九14;利廿四9;撒上廿一5~6) 二、被召即分別為聖(3節;出十九14;利廿四9;撒上廿一5~6) 三、敬拜服事蒙光照(3節;羅十二1;帖前四3~4;林前七5) 四、認罪悔改離開罪(3節;羅六9;帖前四3~4;林前七5) 五、潔淨方能合主用(3節;提後二21) 六、忠於神所定旨意(3節;來三2~6) 【耶和華的日子】 一、你們要哀號,因為主的日子臨近了(6節) 二、那來犯之敵,萬軍之主惱恨的兵器(5節) 三、不信靠真神,卻靠造物真愚不可及(5~6節) 四、萬軍之主神,掌管萬有審判被造界(5~6節) 五、審判日來到,全能者除滅驕傲罪人(6~9節,九19;珥一16,二31) 六、安穩的時候,災難會突然臨到;儆省祈禱好交帳(帖前五2;彼後三10) 七、聆聽悔改常蒙光照,遵神旨意,追求聖潔合主用(啟三3;提後二21) 【主的日子日月無光】 一、主審判臨到,日月眾星群宿不發光(10節) 二、神撤回恩賜,眾光體黑黯邪惡猖狂(10節;耶卅三20;太廿七45~46)) 三、拜日月星宿,抬高自我妄想做主宰(10節,廿四21,卅四4~5;耶七18) 四、彌賽亞再臨,不用日光神榮光永照(啓示廿一23) 【俄斐純金】 一、俄斐純金比作純淨標準(12節) 二、純金必要除凈一切雜質(12節:林前三13) 三、神如煉金人的火煉凈人(12節;瑪三2) 四、信心被試驗比精金可貴(12節;彼前一7) 五、煉凈就可憑公義服事神(12節;瑪三3) 六、智慧非俄斐金可比可換(12、17節;伯廿八15~17) 七、瑪代人不受金賄仍進攻(12、17、18節) 【神烈怒擊打驕傲罪人】 一、驕傲帝王自誇和能力,必歸無有(7~8節) 二、強橫人手軟無力持劍,兵器落地(7~8節) 三、罪人喪膽致雙腿發抖,雙膝相碰(7節,十九1;結七17) 四、難逃產難婦人的劇疼,愁苦驚惶(8節,廿一3,廿六17;耶四31) 五、神使天震動使地搖撼,遍地荒涼(13節,廿四18~19,卅四4;詩十八7) 六、大城傾覆榮華成廢墟,誇耀成空(14~22節) 七、高傲必降卑狂傲屈膝,獨尊崇神(14節,二11) ── 周安娜(Anna M. Zhou) 叁、其他綱要 【講題一:耶和華的軍隊】 經文:賽13:1-5 一、得神默示1 1.亞摩斯的兒子以賽亞。何許人? 亞摩斯強壯的(與阿摩司原文同,但不是寫阿摩司書的先知);以賽亞耶和華拯救。 亞摩斯的兒以賽亞一直在耶路撒冷城從事知的事奉,其間猶大國經歷4位君王的統治:烏西雅、約坦、亞哈斯和希西家,(賽1:1)。烏西雅王於主前740年去世(比較6:1),希西家則於主前687年去世,所以以賽亞的事奉在猶大歷史中歷時半個多世紀。根據猶太人的傳統說法,以賽亞後來被希西家的惡子瑪拿西王(大約主前680年)用鋸鋸成兩半而死,(比較來11:37),以身殉道。 2.提默示。得默示看見,領受(首字);異象、默示、預言(次字)。 默示:意指啟示或預言,指藉夢浮現在腦海中的畫面。包括有形的或視覺上的知覺,但主要指諸如夢、現象、感覺、洞察、想像等浮現於心頭的視覺形象(撒上3:1;箴29:18;伯1:1)。 3.論巴比倫。以賽亞時代的巴比倫。 巴比倫興起並代替亞述為一時霸權強國。它滅了猶大國,擄掠了以色列人,所以也要被瑪代人所滅,必成為荒涼被棄之地。巴比倫在聖經的預表和預言中占很重要的地位,它是敵神勢力的起源和中心(創10:10;11:9),是世上大帝國的首都,是邪惡宗教的發源地,是選民被擄所在的地方,代表外邦人統治和混亂的宗教,也是世界和腐敗的基督教之預表。當時的毀滅象做將來最後的徹底毀滅(啟17-18章)。關於巴比倫的始末及其滅亡聖經有許多記載和講淪(創10:10;11:9; 王下20:17;賽21:9;52:11;耶50:1~51:64;但2:38;4:30;5:28)。有的已經應驗,有的將來要應驗。 這歷史的簡歷,看出波斯瑪代的滅巴比倫,是神的安排(1-5,17節),為選民而預備的。因為王的心在耶和華手中,好象隴溝的水,隨意流轉(箴21:1);神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羅12:19)。 二、豎立大旗2-3 1.應當在淨光的山豎立大旗。2節,耶和華的軍隊。(賽5:26;11:12)。 2.向群眾揚聲招手,使他們進入貴胄的門。2節, 這裡2-3節之淨光的山:表示遠遠可見,無遮蔽的高地。貴胄之門:原文為眾數,是指多個城邑。挑出來的人原文為分別為聖的人,這裡指負有神使命、有禁例要守的軍人,(參申23:9-14;撒下11:10-11)。就是那矜誇高傲之輩:原文為以我的驕傲為樂的人。 3.我吩咐我所挑出來的人。3節, (1)神特別揀選,使他們分別為聖,負有使命,有禁例要守的軍人。(申23:9-14;撒下11:10-11)。 (2)我招呼我的勇士。指神大能的勇士、精兵。(士6:12;詩19:5),基督的精兵,(提後2:3-4)。怎樣才能成為基督的精兵呢?精兵需要達到怎樣的標準? (3)就是那矜誇高傲之輩,為要成就我怒中所定的。我所挑出來的人,原文是我所分別為聖的人,指被神使用的軍隊。這些戰士耀武揚威、高傲自信,卻不知道自己只是被神差遣的器皿。(徒9:15;羅9:19-24)。 三、預備打仗4-5 1.萬軍之耶和華點齊軍隊,預備打仗。4節。 穿上全副軍裝,預備打仗。這全副軍隊是什麼?(提前1:18-20;6:11-12;弗6:10-17)。 2.神惱恨的兵器。5節,(太24:31;耶51:20-23)。 靠著基督可以勝過一切的仇敵魔鬼。(可16:18;路10:19;約壹5:4-5;啟12:11;17:14)。 ── 毛南春陽 【講題二:耶和華的日子】 經文:賽13:6-16 一、是臨近的日子6-10 1.耶和華的日子臨近了。6-8節,這是什麼日子呢? (1)審判的日子,出於全能者。6節,(結30:2;啟18:20)。 (2)那時候,人已經無能為力了。7節,(結21:7;鴻2:10)。 (3)面對審判日時的情景驚惶悲痛。8節,(賽21:3-4;帖前5:3)。 2.耶和華的日子臨近了。9-10節,有什麼事情要發生呢? (1)日子臨到的目的除滅罪人。9節,(耶50:40-42;瑪4:1;啟18:8). (2)天昏地暗,天空與眾星都失去了光芒。10節,(珥2:10,31;摩8:9-10)。 二、是刑罰的日子11-12 1.是清算惡人罪行的日子。11節,(啟18:2-3;傳8:11-12)。 2.那時,人口將會大幅度的減少。12節,(賽4:1;24:6)。 3.我必使人比精金還少。12節,也就是說,能夠堅持純正的人少而又少。(路13:23-30)。使人比俄斐純金更少。耶和華介入,潔淨人類,將以俄斐的純金為標準。(伯23:10-12;雅1:2-4,12;彼前1:7)。 三、是發怒的日子13-16 1.天地震動。表明神的威力。13節,(太24:29;珥3:16;該2:6-7;來12:26-27)。 2.人無法逃躲神的烈怒。14節,(啟18:9-10;詩139:7-10)。 3.凡被仇敵追上的,必被刺死;凡被捉住的,必被刀殺;他們的嬰孩,必在他們眼前摔碎;他們的房屋,必被搶奪;他們的妻子,必被玷污。(彼前5:8-11)。 ── 毛南春陽 【講題三:巴比倫的日子】 經文:賽13:17-22 一、金銀不被喜愛17 1.我必激動瑪代人來攻擊他們。瑪代人? 印歐語系的民族,出現於伊朗西北面的高原地帶。他們跟波斯人有很密切的關係,希臘人、埃及人和亞述人常以為他們就是波斯人,或把他們與波斯人混淆了。有些學者則把那一帶的人都統稱為瑪代人。瑪代人後來落在敘利亞人(西流基人)和帕提亞人的管治之下。在新約,有一次同時提到帕提亞人、瑪代人和以攔人(徒2:9),但其後瑪代似乎只是一個地理上的名詞,在歷史上再沒有一個擁有自己權力的瑪代民族了。 2.瑪代人對金銀不感興趣。17節,他們既不注重銀子,也不喜愛金子。即不為賄賂所動。(番1:18;箴6:34-35)。 二、孩子不被顧惜18 這是指戰爭中的殘忍手段,是巴比倫絕後,無複國的希望。(參賽15:16;何13:16;代下36:17;彼前5:8-11)。 三、榮耀不被尊重19-22 1.榮耀,華美之國被頃覆。19節,(創19:24;申29:31)。 2.巴比倫變成極大的荒涼之地。20節,(啟18:21-23)。 這就是巴比倫的命運,尚沒有崛起,已有人為它敲響哀鐘。巴比倫為現在的伊拉克,仍然躺在廢墟、燒焦的灰塵之中。 3.繁榮強大的巴比倫國成為了野獸跳舞之地。21-22節。 巴比倫為什麼遭到如此慘重的代價?完全是因為他們擄掠神的子民而引起的。 4.巴比倫受罰的時候臨近,她的日子必不長久。22節,(彼後2:3;3:9-10)。 早在巴比倫成為世界大國對猶大構成威脅之前,以賽亞就講到了它的滅亡。巴比倫是洪水之後反抗神的中心(參創11章)。以賽亞就在這時給了百姓這挑戰性和充滿希望的資訊。他告訴他們不要信靠其他國家,只管專心依賴神;並讓他們知道,從神而來的懲罰才是他們的大敵。 ── 毛南春陽 【以賽亞書第十三章査讀】 本書第一章至第十二章,先知以賽亞所論述的中心為猶大國和她的君王,按以賽亞也是列國的先知,從第(十三)章開始一直至第廿三章,共有十一章之多,論及列國之事,神使用這麼長的篇幅,所講論的無非是神對罪惡的審判,但神真正刑罰的目的是什麼?祂的旨意乃是要“更新全地”,如何使這臥在撒但手下的萬惡世界,成為聖潔永存的新天新地,達到祂創造
和救贖的目的。在這裡,神用了十二個國代表全世界所有的國 家和民族,預言在末後的日子,神將要如何審判地上的萬國萬民;那時,神要滅絕一切不信背逆的人,而存留一切悔改的人進入天國,作祂的子民,這十二個國如下: 一、(十三1〜十四23)論巴比倫的默示。 二、(十四24〜27)論神除滅亞述人。 三、(十四28〜32)論神滅絕非利士人。 四、(十五1〜十六14)預示摩押必遭災覆亡。 五、(十七1〜十八7)默示大馬色必被廢棄。 六、(十九1〜25)論埃及的默示。 七、(廿1〜6)預言埃及與古實被擄。 八、(廿一1〜10)論海旁曠野的默示。 九、(廿一11〜12)論度瑪的默示。 十、(廿一13〜17)論亞拉伯的默示。 十一、(廿二1〜2 5)論異象穀的默示。 十二、(廿三1〜18)論推羅的默示。 先知預言對列國論述的重點,首先放在巴比倫國上,按先知論講之時,巴比倫帝國尙未興起,所指對巴比倫的預言,是針對亞述帝國說的,因巴比倫是他們最重要的城市,在主前729 年以後,亞述王也自稱是“巴比倫王”,所以表面上(十三1〜十四23)是論巴比倫,(十四24〜27)好像單論亞述,事實上它們是不可分的,是娜針對亞述人而論的一個單元。 神為何默示先知預言對列國的審判,特別著重巴比倫?原因巴比倫在聖經中為腐敗宗教的總代表,聖經中最早出現此名。 在創世記第十章第10節,挪亞的兒子含的孫子甯錄,在巴別開國,是人類首先立王之地,屬示拿之地,後來他又在附近亞述地建尼尼微城,那一帶統稱迦勒底,主前606年,巴比倫王拿波破拉撒攻取尼尼微城,亞述國從此被倂,拿波破拉撒死後,其子尼布甲尼撒即位,使巴比倫國大大興旺,攻取巴勒斯坦各國,
主前586年,滅亡了猶大。 巴比倫之名希伯來文“巴別”(Babel)意為“混亂”或“擾
亂”,聖經(創十一 1〜9)記載洪水之後,挪亞第四代子孫己遍滿大地,那時天下人的口音語言都是一樣的,他們在示拿平原
用磚建造一座城,又要建造一座高塔,就是巴別塔,想和天公共比高,撒但的始作俑,要顯出其表像,歷來巴比倫為事奉偶像最盛之地,例如尼布甲尼所建高六十肘的金像,立巴比倫省杜拉平原,命通國敬拜,都是罪大惡極。聖經到了啟示錄(啟十七5)稱之為“大淫婦”,最後被神咒詛成為荒涼不能重建(耶
五1)。總之,巴比倫的表微就是撒但的國度和牠的權柄。 讀本(十三)章應與(賽十四,廿一)互相三讀,都是預 言巴比倫之事。 (附注說明:本章前段有兩方面的解釋,一說指全部都是刑罰巴比倫的情形,另一說指巴比倫被神使用去攻擊神所憎惡之民,我們採用後者,因第3節說是神所挑出來的人,要成就神怒中所定的。又:(賽十5〜6)說:亞述是神怒氣的棍,手中的杖,是神打發他去攻擊褻漬的民。) 本章可分三段敘述: ―、第2〜5節講巴比倫,是神用來作成毀滅全地的兵器。 二、第6〜16節 言耶和華的日子。 三、第17〜22節言巴比倫被神使用之後的結局。 壹、第1節 應三照本書第一章第1節,說出: ―、預言者的身分——他是亞摩斯的兒子以賽亞。 二、預言者使命——向神的百姓說預言。 三、他說話的來源——來自神的默示。 四、他所要說的話——論巴比倫及其結局。 (民十二6)耶和華說:「你們且聽我的話:你們中間若有先知, 我耶和華必在異象中向他顯現,在夢中與他說話。」 貳、第2〜5節 講耶和華點齊軍隊,用巴比倫作毀滅全地的 兵器。 神先是在淨光的山上成立司令部,“山”在聖經中常常代表神的權威,也表彰神的公義(詩卅六6)。然而這山是淨光的山,
表明它一無有,對環境對人毫無益處,現在神卻用它在此豎立大旗,向群眾揚聲招手,結果神所挑出來的和招呼來的勇士都
是從遠方來的,從天邊來的一輩人,他們都是矜誇高傲之輩,他們好像是大國人民(這些都是指巴比倫人)。神點齊他們好像軍隊,成為耶和華手中的兵器,預備打仗,去成就神怒中所定,為要毀滅全地。 ―、神的作為: 1、神揀選的場所——在淨光的山(耶五一25)。 2、作為——豎立大旗(詩廿5)。 3、作法——向群眾揚聲招手(耶五十2)。 4、目的^他們進入貴胄的門(耶五一58) 二、神的定意: 1、神吩―所挑出來的人(耶五一11)。 2、神招呼祂的勇士,就是那矜誇高傲之輦(伯四十11)。 3、為要成就神怒中所定的(賽十5)。 三、神的徵召: 1、萬軍之耶和華點齊軍隊一一預備打仗(珥三11)。 2、山間有多人的聲音——好像是大國人民〖耶五十41〗。 3、有閧嚷聲音——許多國的民聚集(詩四六6)。 四、應召者: 1、這就是耶和華並祂惱恨的兵(耶五十25)。 2、為要毀滅這全地(賽十25)。 3、他們從遠方來(詩七二8)。 4、他們從天邊來(珥二扣)。 三、6〜16節 耶和華的日子 預言神將如何刑罰這世界。賴一切之罪人,那時地上慘狀,人間苦楚難熬。這一段有三次說到“耶和華的日子”,可分三個時期: ―、耶和華的日臨近了(6〜8節)。 二、耶和華的日子臨近了(9〜12節)。 三、耶和華在忿恨中發烈怒的日子(13〜16節)。 ―、第6〜8節耶和華日臨近了。 要來的一定會來,神的審判很快就來,祂是全能者,祂一來就要毀滅惡者,在祂審判來臨之前,人的心必先軟弱,都必消化。人們既知道這大災禍無可逃避,就必驚惶悲痛,慘苦疼痛,
好像產難婦人一樣,毫無辨法應付,彼此相對驚看,臉上表情 像火焰一般(雅五1)。 1、人手都必軟弱(耶四七3)。 2、人心都必消化(書二11)。 3、他們必驚惶悲痛(王下十九26)。 4、他們據愁苦抓住(結廿一7)。 5、他們疼痛好像產難婦人一樣(詩四八6)。 6、他們彼此驚奇相看(珥二6)。 7、他們的臉如火焰(鴻二 10)。 二、第9〜12節 耶和華的日子臨到。 神審判的日臨到,必有極大的災禍發生(瑪四1)。 A.災禍: 1、必有殘忍、忿恨、烈怒臨到這地(耶六23)。 2、般地荒涼(珥三2)。 3、罪人必從其中被隨(箴二22)。 4、天上的縣群娜不發光(結卅二7)。 5、日一出,就變黑暗(摩五20)。 6、月亮也不放光(摩八9)。 B.原因: 1、神必因邪惡刑罰世界〈詩十一6)。 2、神必因罪孽刑罰惡人(詩一二五3)。 C.目的: 1、使親默的狂妄止息(箴十六18)。 2、制伏強暴人的狂傲(詩十5)。 D.定意: 1、神必使人比精金還少(伯廿八17)。 2、神必默比俄斐純金更少(伯廿二24)。 三、第13 — 16節 耶和華在忿恨中發烈怒的日子。 神的忿怒到了極點,真是天怒地怨,人間慘狀(詩一一〇5) (注意這小段的用詞和形容詞) 1、必使天震動,離其本位(詩一〇二26)。 2、必使地搖撼,離其本位(伯九6)。 3、人必像被錢的鹿,各逃到本土(箴六5)。 4、人必像無人收聚的羊,各歸回本族(王上廿二 17)。 5、凡被仇敵追上的,必被刺死(耶五一4)。 6、凡被促住的必被刀殺(耶四九26)。 7、他們的嬰孩必在他們眼前梓碎(何十三比)。 8、他們的房屋必被搶奪(亞十四2)。 9、他們的妻子必被玷污(王下八12)。 肆、第17〜22節 巴比倫的結局。 最後神說出巴比倫的結局一一這—段的預言,應驗在二百年之後,按當時先知說此預言時,瑪代波斯尙未起,亞述在主
前606年亡於巴比倫,而瑪代波斯亡巴比倫是在主前539年,在猶大亡於巴比倫之後的五十年。 瑪代與波斯聯合,他們的地理位置是在今日伊朗的西北部,地點有三層意義: 1、中央之國——預表神的國,用瑪代波斯之名,完全是—種預表。 2、是按標準的——施行公義的審判,林前六2)豈不知聖徒要審判世界麼?若世界為你們所審,難道你們不配審判最小的事麼? 3、是我的衣服——預表神的作為,(詩九三1)耶和華作王,袍以威嚴為衣穿上,和華以能力為衣,以能力束腰,世
界就堅定,不得動搖。 ―、第17〜18節 瑪代人的興起。 言瑪代人被激動起來攻擊巴比倫,他們的目的不是為財富,完全是擊打巴比倫的精壯——“弓”指為首者的權力(耶四九35),“少年人”指強烈的抗拒者,“婦人所生及孩子”
指精力旺盛者。 1、瑪代人的目的: a.不注重銀子。 b.不喜愛金子。 2、瑪代人的攻擊: a.方法——用弓擊碎他們。 b.目標——(a)少年人。 (b)婦鄉生的。 (c)孩子。 二,第19〜22節上 巴比倫的榮美必將毀滅。 巴比倫在主前六百前後,征服了巴勒斯坦所有的國家,武功煊赫一時。他們所建的皇宮是一所十分華美的城市(但四29〜 30 ),被稱之為“空中花園”,是古時世界十大奇景之一;但神說,必把它毀滅,要像所多瑪、蛾摩拉一樣(創十九23〜28)。 歷史告訴我們,主後七世紀,巴比倫已完全荒廢,直到今天, 巴比倫仍然未倉鍾建。至於所多瑪、蛾摩拉,早已遺跡難尋。 1、其內必永無人煙,世世代代無人居住(耶五一43)。 2、亞拉伯人也不在那裡支搭帳棚,牧羊的人也不使羊群臥在那裡(耶五十39)。 3、只有曠野的走獸臥在那裡,咆哮的獸滿了房屋(耶五一 33 )。 4、鴕鳥住在那裡,野山羊在那裡跳舞(耶五一37)。 5、材狼必在他宮中呼號,野狗必在他華美殿內吼叫(啟十
八2)。 三、第22節下 巴比倫必快速受罰 最後,神用肯定的語氣宣告,巴比倫受罰的時候臨近,他的日子必不長久——巴比倫的歷史,從興起至敗亡,前後不過百年時間,他的榮耀華美,正像草上的花而已,(申卅二35)他們失腳的時候,伸冤報應在我,因他們遭難的日子近了,那要臨在他們身上的,必速速來到。 ── 謝家樹《以賽亞書查讀》 【巴比倫的命運(十三1~22)】 一、耶和華招聚祂的勇士(1~16節) 1.為要成就祂怒中所定的(3節) 2.祂的行動被形容為耶和華日子的臨近(6、9節) 3.目的是要「刑罰惡人,使驕傲人的狂妄止息,制伏強暴人的狂傲。」(11節) 二、神將興起米底亞人,把強大的巴比倫帝國毀滅(17~22節) ──《新舊約輔讀》 【第十三章綱目】 壹、第一以賽亞:君王的信息 1:1-37:38 三、全世界都在神的手中 13:1-27:13 (一)對巴比倫的預言 13:1-14:27 1.神的日子即將臨到刑罰世界。 13:1-16 (1)神要招聚軍隊。 13:1-5 (2)世人處於無助、痛苦的狀況。 13:6-8 (3)神要懲罰罪人。 13:9-13 (4)世人將無處可逃 13:14-16 2.巴比倫的結局。 13:17-22 ── 蔡哲民等《以賽亞書研經資料》 【罪人的審判 以賽亞書13章】 一丶信神成就怒中所定13:1-3 二丶知神所用惱恨兵器13:4-5 三丶怕神審判日子臨近13:6-8 四丶受神刑罰因人罪孽13:9-11 五丶因神發怒天地震動13:12-13 六丶在神怒中必死無救13:14-16 七丶惹神發怒失去所有13:17-19 八丶被神拆毀荒涼可悲13:20-22 ── 作者不詳《聖經查經題目大綱》 【以賽亞書第13章 論巴比倫】
張志新《以賽亞書分章大要》 【第十三章 論巴比倫】 1) 成就神怒中所定、1/3 2) 點軍兵刑罰列國、4/5 3) 耶和華日子臨近、6/8 4) 因邪惡懲罰惡人、9/11 5) 發烈怒天地震動、12/13 6) 人逃離遭受刑罰、14/16 7) 瑪代攻擊巴比倫、17/19 8) 受罰荒涼到永遠!20/22 ── 郭提多《讀經講道輔導提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