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賽亞書第二十一章綱目 壹、內容綱要 【審判巴比倫及其盟國以東阿拉伯】 一、審判巴比倫 (1~10節) 1.海旁曠野慘狀和宴樂(1~5節) 2.守望者報巴比倫傾倒(6~10節) 二、審判度瑪見黑夜(11~12節) 三、審判阿拉伯榮耀必歸無有(13~17節) 貳、靈訓要義 【巴比倫傾倒】 一、神手工具瑪代波斯,掃盪狂傲者巴比倫(1~2節) 二、海旁曠野毒蛇出沒,貪慾試探淫亂偶像(1~2節;太4) 三、宮中褻瀆宴樂傾倒,極其疼痛婦人産難(3~5節;但五) 四、神至高者注目猶大,審判列國滅巴比倫(1~2節;一1;十三~十四;廿一1~10) 五、巴比倫是巴別混亂,詭詐毀壞已到極點(1~2節;創十一7~9) 六、海旁曠野可怕旋風,滅亡鐵掃帚掃凈她(1~2節;十四23) 七、腐敗宗教淫行偶像,欺壓熄滅強暴止息(1~9節) 八、折惡人的杖轄制圭,慘烈驚慌掩面難當(1-9節;十三~十四) 九、不是安慰持續警告,又驚見巴比倫傾倒(10節;創十一9;啟十八2) 【儆省守望預備主來】 一、驕傲自大使人麻痺――不覺察審判快到(5節;但五6) 二、犯罪使人自甘墮落――不警惕罪及惡果(5節;廿二13~14;創十九14) 三、人們正說平安穩妥――大禍臨頭不知曉(5節;創十九14;可十三35~36;帖前五3) 四、耶穌教導儆省禱告――隨時見主預備好(可十三37;太廿四42~44) 五、忠心守望照神旨意――眼觀耳聽放心上――凡所見的,要警戒百姓(9節;四十4;結三17~19) 【以東屬世要悔改】 一、以掃重視肉體輕屬天,長子名份換碗紅豆湯(創廿五29~34) 二、仇恨驕傲撒野絶親情,以東血氣屬世必滅亡(11~12節;俄一1~9) 三、白天短視臨漫漫長夜,呼籲度瑪先悔改再來(11~12節) 四、神出西珥走在以東地,謙卑降服耶和華有望(士五4) 五、偶像假神全都虛無用,以色列真神掌管未來(四十一27;四十二9;四十四6~8) 六、體貼肉體情慾就是死,體貼聖靈乃生命平安 (羅八6~7) 【阿拉伯榮耀盡失】 一、底但提瑪基達從人意出世(創廿五2,13~14;代上一29;約一13) 二、底但商旅往提瑪取水得食(13~15節) 三、猶大阿拉伯結盟同反亞述(四十二11;六十7;詩篇一百廿5;耶二10;結廿七21) 四、阿拉伯榮耀一年之內盡失(16~17節) 五、基達勇士弓箭手只剩餘數(16~17節;十六13~14) 六、獨有永存造物主神之榮耀(廿四23;卅五2;六十9;六十六18) 七、猶大可靠保障是萬軍之主 (十九1~廿6;詩卅三21;五十二8;一百一十九42;約十四1) 【守望者忠心】 一、守望者忠心謹從神命(6節;王下九17;哈二1) 二、既是守望又聆聽報信(6~9節;王下九17;哈二1) 三、景象慘烈竟不忍卒睹(3~4節) 四、堅立望樓恐失誤分毫(7節;結三17;來二1;哈二1~2) 五、晝夜呼籲全民都警醒(8節;四十3~4;六十二6;結卅三2~7,17~19;弗五14) 六、宮中宴樂先知發獅吼(5~8節;但五1~31) 七、警戒百姓要戰競靠主(4~10節;四十4;詩五十五4~6;五十六3;一百一十九120) 八、屢見巴比倫傾倒偶像廢棄(7~9節;二8;十三19;四十六1;耶五十一47;啟十四8;十八2) ── 周安娜(Anna M. Zhou) 叁、其他綱要 【講題一:巴比倫,傾倒了】 經文:賽21:1-10 一、對巴比倫的默示,行毀滅1-2 1.論海旁曠野的默示。1-節。 (1)海:表徵政治的趨勢。海旁曠野海旁荒野低窪或沼澤地,美索不達米亞兩河流域南地,指巴比倫向東南延伸到波斯灣的平原,是嘲諷他們的平原將變成荒漠。(參耶50:38;51:42-43)。 (2)曠野:表徵苦難或試練。曠野是乾旱不毛之地,道路崎嶇,沒有出產,倒是毒蛇出沒,使人受苦之地,它是試探人的,陷害人的最佳環境。 隨之而來的,說得非常之明白。就是,有仇敵從曠野,從可怕之地而來,好像南方的旋風,猛然掃過,乃是一種無敵兇殘的惡勢力苦難。 例:1)以色列人出埃及過紅海,經過曠野的苦情,在茫茫的曠野之中,四 十天的路,走了四十年。被數點的超過六十萬人全部死在曠野的路上,最後只剩下兩個人(迦勒和約書亞)帶領著新一代人進入應許地迦南美地。(參民14:29-35;32:11-13)。 2)主耶穌受洗(經過水的洗禮)後,在曠野受魔鬼的試探,所以政治的曠野,表示得不著祝福之地,乃是苦難或試練之地。(參太4:1;可1:12;來4:15-16)。 2.令人淒慘的異象,已默示於我。2節。 (1)巴比倫人已經行惡到了極點詭詐的行詭詐,毀滅的行毀滅。因此,他們要為他們所行的詭詐付出沉重的代價。(參賽33:1;耶51:44,48-49,53)。 (2)耶和華神要發動以攔和瑪代,上去圍困巴比倫,滅絕一切罪惡的兇殘者,止住強暴者。主說:以攔哪,上去哦!瑪代啊,圍困哦!使一切驕傲止息哦!這樣,歎息就會停止。可見,人之敗壞都是起因於驕傲。因為敗壞之先,人心驕傲!(參箴18:12) 二、對巴比倫的提醒,要起來3-5 1.先知以賽亞為巴比倫人的罪惡痛心。3-4節。 (1)先知用產難表達他心中所見慘烈異象將臨,引起錯愕痛苦。聖經中經常提到痛苦仿佛產難的婦人一樣。(參賽13:8;26:17;詩48:5-6;耶6:26;48:41;49:22;50:43)。 可見,慘烈程度已經到達極限,驚惶超出了他所能承受,故用身體劇痛來表達:有如婦人產難,屈身不知所措。 主耶穌和使徒保羅也用產難來表達心中的極度痛苦。為救人免遭不能逃脫的分娩劇痛;因正說著平安穩妥,災禍會突然臨到。(能約16:21;帖前5:3)。 (2)先知以賽亞看到此種慘烈的異象,我心慌張,驚恐威嚇我。心中也得不到安息而戰兢。4節,(參路21:34-36)。 2.巴比倫人奢華宴樂的生活,卻不知災難已經稍稍來臨。5節。 他們擺設筵席,派人守望,又吃又喝。派人守望有用嗎?這就是罪使道德良心蒙蔽,遲鈍於犯罪及其惡果。誤以為無報應,終日宴樂,醉酒。(參賽22:12-14)。例:伯沙撒王的宴樂之夜所發生的事。(但以理書第5章)。 罪使人自甘墮落沉淪,以為沒有復活受審判,我們就吃吃喝喝吧!因為明天要死了。(參林前15:32;路16:19-31)。 3.先知的呼籲;首領啊,你們起來,用油抹盾牌。5節。悔改吧!轉回吧!何必死亡?(參結18:23;33:11)。 同樣,主耶穌呼籲說,你們要儆醒,因為不知道主何時來。(參可13:36-37;太24:42-44)。但是,又有多少個人聽到這驚心動魄的呼籲聲而願意悔改,轉回作惡的腳步呢? 例:所多瑪、俄摩拉之城即將被毀滅之時,天使吩咐羅得去向他的家人呼籲說:你們起來離開這地方,因為耶和華要毀滅這城。可是,又有誰關注呢?不但沒有覺醒,反而以為他說的是戲言。(參創19:12-14)。 又有多少人能夠像那個浪子一樣,堅定信心地宣告說:我要起來!到我父親那裡去,向他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把我當作一個雇工吧!(參路15:11-24)。 三、對巴比倫的宣佈,傾倒了6-10 1.主設立守望者(先知以賽亞),讓他看見異象軍隊來襲。6-7節。(參耶50:3,9,29,42)。 2.守望者的宣告巴比倫傾倒了,傾倒了!他一切雕刻的神像都打碎於地。8-9節。(參耶50:2;51:8,64;啟14:8;18:2,21) 這就讓我們看到,主耶穌已成就救恩,勝過世界。世界的王魔鬼撒旦已經受審判。(參約12:31;16:33;19:30)。 3.守望者向神的子民(被打的禾稼,場上的穀)呼籲、提醒因在這時期,猶太期待巴比倫及盟國一起來反亞述,指望他們能拯救自己的百姓脫離苦難。(參賽10:20)。 向他們呼籲,依靠巴比倫的指望必落空。這混亂政治、驕傲的龐然大物,及其腐敗宗教神祗偶像,轟然傾倒,被砸得粉碎。(參賽2:22)。這就是,主要揚凈祂的場,把糠秕用不盡的火燒凈。(參耶51:33;太3:12)。將沉甸甸的穀粒收進祂的穀倉。(參太3:12)。 ── 毛南春陽 【講題二:以東,黑夜來了】 經文:賽21:1-10 一、使以東敗落,貪戀肉體11節,(參創25:29-34) 1.以東?以東的起源,從亞伯拉罕說起。 (1)亞伯拉罕以色列民族的祖先。(參創12:1-3)。 (2)以撒生了一對雙胞胎:以掃與雅各,即兩國的開始。(參創25:21-26)。 (3)以掃就是以東。(參創25:27-28)。 2.度瑪?西珥?度瑪、西珥是以東別名,隱喻沉默死寂。11節。 神賜西珥給以掃,以掃就是以東,以東人的始祖。(參創32:3;36:8-9;申2:5,22;書24:4)。 3.以掃因貪戀肉體的需要而失去了神賜給他的福。 (1)他因一碗紅豆湯,而輕看了神賜給他的長子名分。(參創25:29-34;民11:4-6,33-34;腓3:18-20)。 (2)他娶外族女子為妻。(參創26:34-35)。使母親心裡愁煩(創27:46),父親也看不中迦南女子(創28:8)。 (3)心中有仇恨。(參創27:41-44)。這個仇恨一直延續到今天,幾千年過去了,但兩國之間的仇恨仍然未消。這就是意味著兩種勢力在較量。(參羅9:10-13;來12:16-17)。 二、論以東默示,活在夜裡11節 1.論度珥的默示。即關於度瑪的神托之預言。(參俄1:1)。 2.有人聲從西珥呼向我說。度瑪就是以東,那麼西珥就是以東地。 有人聲從西珥呼向我說,這聲音其實就是從耶和華神而來的,準確真實,沒有虛妄,沒有疑惑,實實在在的。(參撒下7:28;啟22:6)。 那麼,以東被毀滅的原因是什麼呢?因以東是神百姓的宿敵。當以色列人落入亞述手中時他們高興,這便註定了以東的毀滅。(參俄1:10-14)。 3.守望的啊,夜裡如何? (1)做好時代的守望者。守望者是站得高,望得遠的人。請問,你是否也想作教會的守望者?參8節,(結3:16-17)。 思考:今天在教會中,會有許多人願意為教會守望。但你明白什麼守望嗎?是耶和華神親自膏立你作時代的守望者了嗎?在新約中,好像沒有提到要為教會守望這個事,那你為教會守望什麼呀? (2)守望的啊,夜裡如何?守望的啊,夜裡如何? 兩次重複,似乎疲累的受苦者已經到了筋疲力盡的關頭了。瞻望前途,迷霧遮掩了明天,焦慮壓在心頭:黑夜還有多長?到什麼時候,痛苦才會過去? 先知站在望樓上,作時代的守望者。但他不能製造虛假的安慰,只能傳達從神來的資訊:早晨將到,黑夜也來。(參彌3:5-8;約9:4)。 同樣,在基督耶穌再來,彌賽亞的國度建立在地上之前,不論是選民或外邦人,都要經歷同樣的黑夜(苦楚)。但屬神的人,不必悲觀失望,因信心所作的工夫,因愛心所受的勞苦,因盼望我們主耶穌基督所存的忍耐。(參帖前1:3)。 基督徒活在地上,是為了進入天國而預備。所以不要咒詛黑夜,也不因黑夜的漫長而灰心,更不效法世人沉睡。雖然外面黑暗,而心裡的光明亮,作忠心的守望者,直到主再來的永遠榮耀清晨。(參帖前5:1-8)。 三、對以東提醒,回頭再來12節 1.守望的說。守望者傳達神的旨令,必須是準確無誤的。 先知米該亞: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耶和華對我說什麼,我就說什麼。這就是神先知的原則!(參王上22:13-14) 2.早晨將到,黑夜也來。平安了,平安了,其實沒有平安。(參耶6:14) (1)即使早晨來到,很快便會有黑夜,同樣以東人只是短期內脫離困境。 (2)雖然是早晨,四周仍是黑夜一般,以東人也要繼續在困境中度日。 這就說明,該發生的總會發生,但結局卻是黑夜(痛苦)。以東的前途黑暗、結局並不樂觀。(參賽34:5-15),且參看俄巴底亞書對以東審判。 本來早晨將到,黑夜就要過去。但是,對以東人來說,早晨將到,黑夜並未過去,仍舊存在,永難有得見亮光之時。非常明顯,此指主耶穌再來之時,對以色列民來講,是災難過去,復興即臨;但是對以東人來講,他們的罪已經定了,仍舊在黑夜之中。 3.你們若要問就可以問,可以回頭再來。 (1)守望者叫他們只管問他,他回答是可以回頭再來。意思是以東若誠心尋求神,可以再來求問。回頭是指悔改,只要能侮改,到神前面來就可以享受早晨的光明。但他們只是有人聲從西珥呼問神而已,並沒有情詞迫切地直求(路11:8)。他們把神當作可以求問的偶像之一,只關心自己的前途、不關心神的旨意。 今天許多人的禱告也只是從西珥呼問,把神當作為自己提供建議或方法的偶像之一,禱告若不能立刻蒙應允,就馬上轉向心理諮詢、市場行銷、謀略權術、星相算卦……。同樣,神也會把這種禱告當作度瑪(原文:寂靜),用沉默來回答他們。(參雅4:3-4)。 (2)從以東人的歷史來看,以東即以掃,是雅各(以色列)孿生的哥哥,他因貪吃紅豆湯,就把長子名分出賣了(創25:29-34)。聖經中通常把以掃表徵肉體的需要。(參羅8:6-7)體貼肉體的就是死,體貼聖靈的乃是生命平安,原來體貼肉體的,就是與神為仇,因為不服神的律法,也是不能服,而且屬肉體的人不能得神的喜歡。 ── 毛南春陽 【講題三:亞拉伯,榮耀沒了】 經文:賽21:1-10 一、論亞拉伯默示,必在林中住宿13 1.這是關於亞拉伯的神托之言。出於神所說的話,一句都沒有落空,都要成就,都要應驗。(參書23:14;王下10:10;太24:34-35)。 2.底但結伴的客旅。 底但是誰?底但是亞伯拉罕生以撒之後,又娶妻基土拉所生孫的後人,以商旅為業的阿拉伯部族。(參創25:1-3;結27:15)。 結伴的客旅,是與推羅貿易的商隊。可見,人生在世,其實就是結伴的客旅,出現少時就不見了。(參代上29:15;來11:13;彼前2:11)。 3.必在林中住宿。主前700年為貿易通道,由於亞述攻打阿拉伯。橫跨沙漠的商隊只能躲進林中。(參結27:15)。表明人生在世,漂泊無定處,都比不上林中小鳥和地上的狐狸,它們都還有巢有窩,而人呢?正如耶穌所說,狐狸有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而人子來到世上卻沒有枕頭之地。(參太6:25-29;8:18-20)。 二、向提瑪地呼籲,要拿水餅迎接14-15 1.提瑪地的居民。提瑪,是以實瑪利的第九個兒子,是亞拉伯曠野一個強大的遊牧民族支派的首領。提瑪的後裔主要是一些商旅,他們控制了橫過曠野的重要路線(參創25:13-16)。 2.拿水來送給口渴的,拿餅來迎接逃避的。先知呼籲底但和提瑪兩地居民拿水和餅,給擁擠逃離大道,進沙漠的難民們緩解饑渴。在今天的末世時代裡,在天路靈程上,有太多太多的心靈口渴饑餓的人。但是,又有誰願意付生命的代價來尋找生命的水和生命的糧呢?耶穌以撕心裂肺的話向世人呼籲說: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裡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參約6:35-37)。聖靈也向世人呼籲,來!口渴的人也當來;願意的,都可以白白取生命的水喝。(參啟22:17)。 3.他們在逃避鋒刀利箭的危險和戰禍的摧殘。人生在世多有患難,天災人禍,悲歡離合,生老病死,以及戰爭的摧殘……。(參賽13:14-16;約16:33)。 人生在世上的苦難,你能往哪裡逃避呢?耶穌說,你們在世上有苦難,但在我裡面有平安。朋友,你願意得著在耶穌裡的平安嗎? 三、對基達人宣告,勇士必然稀少16-17 1.主對我這樣說:一年之內,照雇工的年數,基達的一切榮耀必歸於無有。16節。 即審判之日來臨迫在眉睫。雇工的年數,即指時間很短,很快就會實現,因為雇工總希望時間過得快一點。到那日,基達的一切榮耀必於無有! 主來的日子,現在也已經是迫在眉睫了,已經到門口了。(啟22:20)。 2.弓箭手所餘剩的,就是基達的勇士,必然稀少。17節。 這些勇士都是從人意生的,而不是從靈生。因為從肉身生,就是肉身;從耿 生的就是靈。(參創6:4;約1:12-13;3:6)。到主來的那日,真正屬神國的勇士精兵必然稀少,因為從人意生的勇士太多太多,從靈生的精兵太少太少。(參太7:21-23;路13:22-30;太22:2-3,13-14)。因為這是耶和華以色列的神說的。 ── 毛南春陽 【以賽亞書第廿一章査讀】 本章計有三段默示: 一、(第1〜10節)論海旁曠野的默示。 二、(第11〜12節)論度瑪的默示。 三、(第13〜17節)論亞拉伯的默示。 壹、第1〜10節 論海旁曠野的默示: 本段一直未提所指的是巴比倫,只是對它毀滅的形容,直到末了,主自己開口說:「巴比倫傾倒了!傾倒了!」才公開
明示。 先知以賽亞得默示,論列國的受刑罰,其中特別著重對巴比倫的毀滅,現在又強調一次,為什麼?因為巴比倫所代表的
是混亂,它是腐敗宗教的總代表,神的心意決定把它徹底的毀滅(三賽第十三章査讀資料),本段就是描述它的毀滅情形。 一、第1節 先知得默示,論海旁曠野”海旁曠野”或譯”海 的曠野”。海在聖經裹往往表徵政治,海旁曠野指曠野式政治, 聯野是旱不毛之地,道路崎嶇,沒有出產,倒是毒蛇出沒,使人受苦之地,它是試探人的,陷害人的,我們看見以色列人出埃及過紅海經過曠野的苦情,主耶穌受洗後,在曠野受魔鬼的娜,所以馳治的曠野,表示得不著祝福之地。 下面接下去,就說得非常之明白,有仇敵從曠野,從可怕之地而來,牠們來的時候,好像南方的旋風猛然掃過,南方的旋風,一陣猛轉而來,是一種無敵兇殘的惡勢力。 二、第2節 本節可分成兩段。前半節先知說明這種令人淒慘的景象,神早已默示先知,這詭詐到極點,行毀滅敗壞到極點的,不可能讓牠們久恃,下半節就說出神要發動以攔和瑪代,上去圔困巴比倫滅絕一切罪惡的兇殘者,止住強暴者:這樣,歎息就會停止。 “以襴”即“波斯”亦稱“伊朗”,意為(1 )高地。(2)年青的。(3)永久的。 “瑪代”意為(1)中間之國。(2)我的衣服。(3)他是按標準的。 從以上的意,義就可知神為何用瑪代、波斯毀滅巴比倫(這些預言都在但以理書中應驗(但五)) 三、第3〜5節 說出先知見異象時的目。 1、第3〜4節 這些都是大災難末世預言的情況。 a.滿腰疼痛(伯十四22)。 b.痛苦將我抓住(創三16)。 c.好像產難的婦人一樣(詩四八6)。 d.疼痛甚至不能聽(耶五一37)。 e.驚惶甚至不能看(但七28)。 f.心裡慌張(但十16)‘ g.驚恐面我(但五9)‘ h.我職慕的黃昏變為我的戰兢(:詩五五5)。 2、第5節 本節完全預言巴比倫毀滅的景象(見但五1〜4 :30)。巴比倫在一夜之間,正宴樂時突然傾倒。 a. 他們擺設筵席(耶廿五比)。 b. 他們派人守望(結卅三2)。 c. 他們又吃又喝(耶五一39)。 d. 首領阿!你們起來——提醒巴比倫的官長,要作準備。 e. 用油抹盾牌一一把包在盾牌上的皮革弄軟,好避箭矢刀劍的攻擊。 四、第6〜9節 這一小段可作四點說明: 1、第6節 主吩咐先知設立守望者。 主吩咐先知如此說:「你去設立守望的,使他將所看見的述說。」一一主在地上所拯救的,都要作守望者,將他所見的救恩述說出來。 2、第7節 守望者所見景象一一守望者述說看見的景 象,首先是軍隊,他就側耳細聽。 a. 是騎馬的一對一對的來一騎馬指作戰,一對一對
的來,顯示步伐整齊,乃得勝歸來(啟十九1〜21)。 b. 又看見驢隊——示榮耀進入京城(亞九6)。 c. 又看見駱駝隊一指各國運送財物,作奉獻(詩六
八 29)‘ 3、第8〜9節 守望者的報告一一守望者有了見聞很興奮,用大,挪子吼叫,向主報告說:主阿! a.我白曰常站在望樓上(彌七7)。 b.我整夜立在我守望所(哈二1)。 c.看哪!有一隊軍兵騎著馬〈啟十九19)。 d.他們一對一對的來(啟十九11〜15)。 4、第9下節 最後主的答覆一一主止住他再說下去了,
說出了結論性的話。 a.巴比倫傾倒了,傾倒了(啟十四8)。 b.巴比倫一切雕刻的神像都打碎於地(耶五十2)。 五、第10節 先知作結束的宣告: 最後,先知宣佈他所論的默示,都是從萬軍之耶和華以色 列的神那裡所聽見的。現在,全部告訴你們了。 為了顯明起見,先知用一段比喻,說明巴比倫受到刑罰,好像農夫在穀場上打禾稼。(耶五一33)萬軍之耶和華以色列 的神如此說:巴比倫城好像踹縠的禾場,再過片時,收割他的時候就倒了。 貳、第11〜12節 論度瑪的默示。 “度瑪”意為“沉默”,是以東國的別名,“西珥”是以東一個地方的名稱,也是族名,意為“有毛的。” 有人的聲音,這些人是災難期中的受害者,他們從以東地方的西珥間守望者說:「夜裡如何?」這樣一連問了兩次,意為大災難中,我們痛苦萬分,這災難何時結束?何時才有安樂
呢? 守望者一一指神的僕人,回答說:「早晨將到,黑夜也來, 你們若要問,就可以問,可以回頭再來。」本來早晨將到,黑夜就要過去,但是對以東人來說早晨將到,黑夜並未過去,仍舊存在,永難有得見亮光之時,非常明顯,此指主耶穌再來之時,對以色列民來講,是災難過去,復興即臨;但是對以東人來講,他們的罪已經定了,仍舊在黑夜之中。 守望者叫他們只管問他,他回答是“可以回頭再來”,回頭是指悔改,只要能侮改,到神前面來就可以享受早晨的光明。 以東人的歷史——以東即以掃,是雅各(以色列)孿生的哥哥,因貪吃紅豆湯,把長子名分出賣了(創廿五29〜34)。聖經中通常把以掃表徵肉體的需要。(羅八6〜7)體貼肉體的就是死,體貼聖靈的乃是生命平安,原來體貼肉體的,就是與神為仇,因為不服神的律法,也是不能服,而且屬肉體的人不能得祌的喜歡。 附注: A.有關神對以東的懲罰,本書第卅四章1〜15節,及第六十三章1〜6節,計有三次預言及之,聯合本段這三次,有其一貫的靈意教訓: 1、(廿一11〜12)表明以東人無光明希望。 2、(卅四1〜15)表明以東人必受災禍。 3、(六三1〜6)表明以東人必受審判。 B.小先知書中”俄巴底亞書”為專論以東人滅亡的信息。 三、第13〜17節 論對亞拉伯的默示: 本段默示中有三個人名: 1、底但一根據(:創廿五1〜3),底但是亞伯拉罕生以撒之後,又再娶妻基土拉所生的孫子,這一族的人以商為業(結廿七15)。 2、基達——是亞伯拉罕未生以撒以前,與使女夏甲所生的的兒子以實瑪利的兒子(創廿五13),他是勇敢的射箭手。 3、提瑪——a.如以人名而言,他們也是以實瑪利的後
代(創廿五15)。 b.如以地名而言,所指系沙漠綠洲,此節或指綠洲有水源。 從以上人名中,可以看出他們雖都是亞伯拉罕的後裔,但 均非應許所生之子,都是從人意而生的(三約三5〜6)。這裡統稱之為阿拉伯人,他們互相親愛,互相幫助,但是按照神的
救贖原則,若不悔改信耶穌,都不能進天國,都要與世上的罪 人一樣,―同滅亡。 一、第13〜15節 先知得默示,向底但的客旅們說預言,底但是從事商業的人,他們經常結伴在外作客旅,這一段神默示,將來大災難中,主刑罰惡人時,這些阿拉伯人疏散逃離,
在沙漠中躲避,與他們同祖的居民,因為在沙漠的綠洲,為了 表示親愛,拿水給他們喝,又拿餅給他們吃,慶倖他們能逃避災難。 二、第16〜17節 但是神啟示先知說,這樣的曰子不會太久,一年之內——近期的指在目前,遠期的指主再來。基達雖然是射箭的勇士,他們並不是從靈生的,不過是雇工而已,
到大災難時,余剩的必然不多,這些餘剩的,也因為他們懂得 敬拜真神的緣故,到天國實現之時,他們要到耶路撒冷來獻祭(賽六十7)。 ── 謝家樹《以賽亞書查讀》 【設立守望的(廿一1~17)】 一、巴比倫的傾覆(1~10節)——神要興起以攔和米底亞來對付巴比倫,停止巴比倫所帶給列國的痛苦嘆息(2節) 二、度瑪(11~12節)——度瑪是指以東,他們亦急於知道前景如何,巴比倫的傾覆帶來甚麼後果 三、阿拉伯(13~17節)——阿拉伯沙漠地的情況是當地一帶將有刀劍的災禍,居民逃往別地躲避,可是依然在短期內也必遭遇浩劫 ──《新舊約輔讀》 【第二十一章綱目】 壹、第一以賽亞:君王的信息 1:1-37:38 三、全世界都在神的手中 13:1-27:13 (八)預言巴比倫將會被毀。 21:1-10 (九)預言以東和阿拉伯的命運。 21:11-17 ── 蔡哲民等《以賽亞書研經資料》 【罪人的爭戰 以賽亞書21章】 一丶興起爭戰因罪之故21:1-2 二丶因有爭戰心中痛苦21:3-4 三丶宣佈爭戰是神託付21:5-6 四丶看見爭戰晝夜看守21:7-8 五丶毀于爭戰知者宣佈21:9-10 六丶神許爭戰速速來到21:11-12 七丶面對爭戰無家可歸21:13-14 八丶陷入爭戰失去榮耀21:15-17 ── 作者不詳《聖經查經題目大綱》 【以賽亞書 第21章設立守望】
張志新《以賽亞書分章大要》 【第二十一章 守望的人】 1) 仇敵行詭詐毀滅、1/2 2) 為時局驚恐戰兢、3/4 3) 主吩咐設立守望、5/6 4) 白晝為國度站崗、7/8 5) 報告巴比倫傾倒、9/10 6) 論度瑪片刻自由、11/12 7) 底但提瑪有善行、13/14 8) 榮耀片刻歸無有!15/17 ── 郭提多《讀經講道輔導提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