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賽亞書第二十八章綱目 壹、內容綱要 【禍哉高傲醉酒領袖】 一、以色列受罰滅亡(1~13節) 1. 禍哉以法蓮高傲醉酒(1~4節) 2.神是餘民的榮冠華冕(5~6節) 3.警告猶大的宗教領袖(7~13節) 二、警告耶路撒冷政治領袖(14~22節) 三、神將智慧謀略比喻農夫(23~29 節) 貳、靈訓要義 【神是餘民的榮冠華冕】 一、神是忠信餘民榮冠華冕(5節) 二、冠冕佩戴合宜是到那日(5節) 三、神是榮耀冠冕喜樂華美(5節) 四、對褻慢人變臉的審判者(6節) 五、高傲褻慢虛假盡都除滅(6節) 六、公義之靈克敵制勝之力(6節;十一2~4) 七、神榮耀全然顯現永不變 [寶貴的房角石] 一、匠人所棄這塊石頭(16節;詩一百一十八22;彼前二7) 二、成了房角頭塊石頭(16節;詩一百一十八22;彼前二7) 三、隨以色列的靈磐石(創四十九24;林前十4) 四、基督耶穌錫安根基(16節;亞四7;彼前二4~8) 五、是神試驗過的石頭(16節;彼前二6) 六、主乃活石穩固根基(16節;弗二20) 七、我們眼中看為稀奇(太廿一42;可十二10;路廿17;徒四11) 八、在信的人看為寶貴(16節;詩一百一十八22;彼前二7) 九、寶貴房角石雙刃劍(路二34~35) 十、信靠的人必不著急(16節;來四9) 十一、拒絕必被絆倒跌碎(八14~15;五十四11;羅十11) 十二、倚靠祂得永遠安息(16節;來四9) 【農夫耕種收穫的比喻】 一、我們是神耕種的田地――人要與神同工(24節;林前三9) 二、那耕地是預備撒種的――預備好土信道(24節;太十三3~8) 三、播種入土要因種而異――得時與否傳道(25節;提後四2) 四、深挖除石頭乾旱澆水――謙卑受教聽道(路十三6~9) 五、燒掉荊棘和拔除雜草——接受紮根慕道(路十三6~9) 六、打搖橄欖樹採摘收集――傳道收集守道(26節) 七、打麥揚場風吹散糠秕――存留餘種忠道(27~28節) 八、碾軋磨碎收倉做面餅――甘願奉獻殉道(27~28節;約六51) ── 周安娜(Anna M. Zhou) 叁、其他綱要 【講題一:榮冠華冕】 經文:賽28:1-8 一、酒徒以心裡高傲為冠冕1-4 二、餘民以主耶和華為冠冕5-6 三、領袖以濃酒酗酒為冠冕7-8 ── 毛南春陽 【講題二:主耶和華的話安定在天】 經文:賽28:9-19,(詩119:89) 一、要傳揚祂的話9-13 二、要聆聽祂的話14-15,(參賽10:14-21) 三、要明白祂的話16-19 ── 毛南春陽 【講題三:農夫耕種的奇妙】 經文:賽28:20-29,(參林前3:9) 一、是神成就奇異的事20-22 二、是神親自教導的工23-28 三、是神出於謀略的靈29,(參伯12:13;賽11:2) ── 毛南春陽 【以賽亞書第廿八章査讀】 本書段落分明,第一至十二章専論關於猶大耶路撒冷的教訓,其中第一至五章系烏西雅王在位時,第六至十二章亞哈斯在位,先知述說猶大與亞述的關係,自第十三至廿三章預言列國受罰,第廿四至廿七章預言復興以色列全國,其中第廿七章
又唱出了葡萄園之歌。 我們曾在第五章中看到先知論葡萄園之喻,過後緊接著論述悖逆之民的六禍,現在先知論神審判列國之後,再一次唱出了葡萄園之歌,但是前後這兩次葡萄園之歌的內容,心情完全不同,前者是律法,後者是恩典。 從本章(第廿八章)開始,一直到第卅三章,先知又一連串有六次講“禍哉”(廿八1、廿九1、廿九15、卅1、卅一1、卅 三1)這六次論禍中,有五次說:看哪!(廿八2, 16、卅27、 卅二 1、卅三7)。 這一連串幾章聖經講禍哉,指神的百姓猶大家不倚靠神,專去倚靠人的力量,特別是倚靠埃及的勢力,因為所倚靠的不可靠,結果與所倚靠的一同滅亡,神迫切的提醒他們,只有倚靠神是唯一的生路。 這一段第一個禍哉,可分兩大部份:前段第廿八章第1〜22 節神提醒祂的子民,以法蓮驕傲的結局。同時警戒耶路撤冷千萬勿倚靠人的力量,因為靠不住,神已決定在全地上施行滅絕之事這第一部份又可分成兩小段: 1、第1〜13節 神將北國以法蓮滅亡之事提出,作為警告。 2、第14〜22節 神對南國耶路撒冷提醒他們,千萬不可倚靠外邦勢力,否則必受禍害。 第二部份第23〜29節 則言神怎樣以謀略和智慧對待祂的百姓。 壹、第1〜8節 以法蓮必遭禍災。 ―、第1〜4節 第1節神以酒醉作比喻,指出北國以法蓮, 以色列十個支派的執政代表者,以為住在肥美穀的山上有可誇 的冠冕。 按撒瑪利亞城是當年以色列王暗利,用二他連得銀子向撒瑪買了撒撒瑪利亞山,在山上造城,起名撒瑪利亞,此城造得很美,四圔有穀,望之好像戴了花的冠冕,他們藉此誇口
,比耶路撒冷更有榮耀,但是先知形容它如將殘之花,因為他們的首領,執政掌權的,沉湎于酒,心意迷亂不守主的約法,不尊敬耶和華神‘結果大禍臨頭” 二、第2〜4節 先知預言”看哪!”主己預備了一股大能大力者,就是,他們毀滅的力量。 1、像一陣冰雹(書十11)。 2、像毀滅的暴風(賽廿九6)。 3、像漲溢的大水(但九26)。 把撒瑪利亞這栽了花的冠冕,用手摔落於地,被主棄絕,就要被人踏在腳下,花冠榮美,成為將殘之花,就在美穀
的山上(伯四十12)。 在侵略者的眼中,好像夏令以前初熟的無花果,拿到手中, 進口就把它吞吃了(鴻三12)。 三、第5〜6節 雖然如此,神仍以憐憫為懷,祂是信實的, 祂的應許,決不落空;每次說到祂將如何刑罰祂的百姓時,終要留一餘地,―民說復興的。 “到那日”指以色列復興之日,萬軍之耶和華才是真正的榮冠華冕,祂必作餘剩之民的榮耀,因為祂是公平之靈,祂行審判是為了懲治自己的百姓,但並不允許仇敵滅絕他們(結十 六12)(亞九16)(約五30)。 四、第7~8節 經過以上插入一段說明之後,神回頭慨歎
南國耶路撒冷,也像以法蓮一樣,被酒所醉,迷失本性,甚至他們人民的首領、祭司和先知,為民表率的,也被濃酒所困,搖搖幌幌,東倒西歪,他們對神的默示,錯誤謬解,胡亂審判,在宴席上嘔吐汙穢,表露出裡面的骯髒,終至無一處乾淨,裡外都不潔(詩一〇七27)(耶四八26)。 貳、第9〜13節 神警告以法蓮。 一、第9〜10節 神借著先知很嚴謹的對以法蓮一再勸說警 告,豈知那些悖逆的國民,倒過來竟然說出譏誚先知的話。 1、他要將知識指教誰呢?(耶卅一34)。 2、要使誰明白他所傳的話呢?(耶卅二33)。 3、我們不是剛斷奶的嬰兒阿!(詩一三一2)。 4、我們不是才離雌的小孩阿!(來五12〜13)。 5、那些先知的話,東一點、西一點的太膚淺,零碎而幼
稚,教訓不了我們的。 二,第11〜13節 先知回答他們了 ,語氣是非常誠懇的, 告訴他們。 “不然啊! “你們應該記得,神一再警告過大家,東一點、西一點、命上加命,令上加令、律上加律、例上加例,這裡一點,那裡一點,要你們不要倚靠虛空的力量,要倚靠神,才能得真安息,才能真舒暢;可是你們不肯聽,所以神要藉外邦人的口舌,對你們說不得不聽的斥責之話,結果你再往前行,就不再有安息,仰面跌倒,並且跌得粉碎,好像進入網羅,一被纏住,再也脫不了身了(林前十四21)(太廿一44)。 三、第14〜22節 神對耶路撒冷的警告,千萬不可倚靠外邦勢力,因為他們不可靠,神是忌邪的神,決不允許祂的百姓失節,祂必除掉他們所倚靠的,祂要滅絕全地。 一、第14〜15節 神警告耶路撒冷的首領、祭司、先知,他們轄管百姓,竟然不聽耶和華神的話,成為褻慢人。 1、以謊言為避難所(詩五6)。 2、在虛假(原文墳墓或陰間)以下藏身(摩九2)。 3、其結果等於:a.與死亡立約(詩四九14)。b.與陰間結盟(詩一三九8)。 等到敵軍來時,一漲漫經過,不要以為必不臨到,屆時就來不及了。 二、第16〜17節 神告訴他們,有兩個辨法對付: 1、設立房角石(救主基督)——在錫安,這塊石頭作根基,這塊石頭是: a. 試驗過的(彼前二6)。 b. 是穩固的房角石(弗二20)。 c.是寶貴的房角石(詩一一八22)。 d.倚靠祂的人必不著急(羅九33)。 e.倚靠祂的人必得永遠的安息(來四9)‘ 2、神必行審判: a. 以公平為準繩(王下廿一13)。 b. 以公義為線鉈(詩十一7)。 c. 祂使用的方法: 〔a〕 天災(冰雹)漫過他們的謙言(書十11)。 〔b〕 人禍 (大水)漫過他們的藏身之處(賽八7)。 三,第18〜22節 這一段是警告的話。 1、第18〜20節 神用了兩個比喻,告訴耶路撤冷的首領,外邦之不可靠。 a.床榻短——睡床之人比床還長,試問怎能安睡? b.被窩窄——冬天睡覺所蓋被窩,窄到蓋胸不蓋腳怎能安睡。 所以你們必被踐踏,無分早晚,不論日夜,都必如此,這完全是人禍所造成的,可見和外邦人所立的約是死亡之約,陰間之盟了。 2、第21〜22節 神續用兩個歷史的見證作比喻: a.毗拉心山(三撒下五17〜25)——神興起大衛,依照神的指示,在毗拉心山,擊殺仇敵,大敗非利士人。 b.基遍穀(三書十1〜27)——約書亞為保護基遢,大敗亞摩利王等五王之聯軍。 這兩個比喻,歷史告訴耶路撤冷的百姓,神有兩次滅絕仇敵的事,前者是道成肉身在十字架上,完成救贖之功,後者是救主第二次降臨,為百姓的基業,滅絕一切的仇敵,復興以色
列。 神為了施行祂的救恩與審判,祂對祂的百姓的管理更加劄實,更加嚴格,所以以色列民,必須經過神的非常之工,奇異之事,端看你們要不要再褻瀆神了。 肆、第23〜29節 言神怎樣以謀略和智慧對待祂的百姓。 一、第23〜26節 耕種的比喻。 1 第23節 這是一句引言,神提醒祂的百姓,要注意聽祂的話,因為這些話[要了,要留心聽免得弄不明白。 2,第24〜26節 神以耕種田地為喻,農夫耕種田地有一定的時間,秩序和方法,神將之形容在祂百姓身所作工。(林
前三9)你們是祌所耕種的田地,所建的房屋。 a. 開墾土地——聽道。 b. 播種入土——通道。 c. 綱巴澆灌——學道。 d. 除去雜草——行道。 e. 收割采果——傳道。 f. 進倉儲藏——守道。 g. 應付食用——殉道。 神按春風秋雨,陽光普照,四序天時,予農作物以生長。但農夫也要經營,神管理祂的百姓,教育祂的百姓,也像如此,種子不同,撒布不同,培育不同,耕耘不同,收割不同,使用不同,這種種都是出於神最高的智慧,和奇妙的謀略。救主降生,奇妙救恩,十字架的方法,豈非也是如此。 至於這些農作物。 1、茴香——根據證主版聖經百科全書,小茴香即粗麥,此兩名詞,希伯來文原文為”野豌豆”被英文欽定本譯成兩字,(結四9)之粗麥亦是此字,系一種肉豆寇花種子,可作香料調味。根據“聖經字典”茵香系多年生草,隨處產生,莖高五,六尺,葉細裂如絲,夏季開小黃花,賁似大麥粒,有大茴香小茵香之分,子粒柔脆易碎。用之於調味,埃及人作餅用之撒於餅面。主耶穌曾以茴香責備法利賽人(太廿三23) 2、麥子一一巴勒斯坦一帶人以麥為主食,小麥為細麥,大麥為粗麥,均為做面餅之原料,大麥較普遍(士七13),也作飼料,是窮人的主食(約六9~13)。 ――這一段比喻,整個意思,神如何造成糧食,如何供應糧食,如何使糧食有味。 二、第27〜29節 這是第二個比喻,農夫收割農作物,有一定的處理方法。 1、打——不用尖利的器具——以免失去完整。 2、軋——不用車輪碌碌——以免造成粉碎。 a.對小茴香——用杖打。 b.對大茴香——用棍打。 c.對麥——謹用馬車輪碌碡,打去外殻,卻不磨它,待至做麵食之時,再用磨將之雜成粉。 ――這一段比喻,說明神使明糫食如何加工,打軋硏磨,洽當處理,製成面餅供應人 ── 謝家樹《以賽亞書查讀》 【基督為根基】(賽廿八16) 一、是主立的(前半;參約三16) 二、是穩固的(第六句) 三、是可靠的(末句) 四、是試過的(第五句;無數的人已經試過) 五、是寶貴的(第七句;腓三8) 六、是獨一的(第三句;林前三10;徒四12) ―― 丁良才《經題模範》 【醉酒的領袖(廿八1~29)】 一、北國被踐踏(1~6節)──此段是神指責北國以法蓮的話,肥美穀的山是撒馬利亞 二、南國的剛愎(7~22節)──猶大的宗教領袖們,包括了祭司和先知,也犯上同樣的弊病 1、被酒所困,失去屬靈的悟性與能力 2、墮入可憐的光景而不自覺 3、譏誚先知的教訓認為是多餘的,不再像嬰孩一般受教 4、與死亡立約,與陰間結盟——指他們採用迷信的通靈巫術,或指與埃及結盟,企圖藉此逃過亞述的攻擊 三、務農的智慧(23~29節)──神的審判並不是隨意、漫無目的,而是有祂奇妙的謀略 ──《新舊約輔讀》 【禍哉之書——以法蓮的禍哉(二十八1~29)】 一、以法蓮受罰的因由(1~10) 1、心裡高傲(1~6) 2、錯解默示(7~8) 3、譏誚聖言(9~10) 二、神施罰的宣告(11~22) 三、選民受審判的目的(23~29) 1、耕地的人不會常開墾耕地(24) 2、既已耕地,定必試種各類植物(25 上) 3、他又按種子的性質在定處種植(25 下) 4、再者,種植後也用適宜的工具,將農作物製成糧食(27~28) ── 馬有藻《神必救贖──以賽亞書詮釋》 【第二十八章綱目】 壹、第一以賽亞:君王的信息 1:1-37:38 四、猶大國的輓歌 28:1-33:24 (一)神的話語與目的 28:1-29 1.當初以色列人因為高傲自大、迷糊度日,導致神用外邦人懲罰之。28:1-13 (1)以色列國因為高傲被神審判,將被外國吞吃,但以色列的餘民將 被神拯救。 28:1-6 (2)猶大國民也因為飲酒糊塗,拒絕神藉先知傳的話語,以致神審判滅絕他們。 28:7-13 2.猶大的褻慢人一樣高傲自大,所以神決定要滅絕。 28:14-22 3.如同農夫對待不同的作物有不同的處理方法,神針對不一樣的百姓也會用不同的方式達成目的。 28:23-29 ── 蔡哲民等《以賽亞書研經資料》 【神掌管一切 以賽亞書28章】 一丶因驕傲失去榮耀28:1-4 二丶因交權得勝敵人28:5-6 三丶因醉酒錯解默示28:7-10 四丶因悖逆陷入網羅28:11-13 五丶因自信仍遭災害28:14-18 六丶因褻慢捆綁更實28:19-22 七丶因耕耘得了啟示28:23-26 八丶因打糧顯神智慧28:27-29 ── 作者不詳《聖經查經題目大綱》 【以賽亞書第28章醉酒領袖】
張志新《以賽亞書分章大要》 【第二十八章 主為華冠】 1) 以法蓮高傲受罰、1/3 2) 神必作余民華冠、4/6 3) 因酒醉錯解默示、7/10 4) 因悖逆陷入網羅、11/13 5) 錫安立定房角石、14/18 6) 興起好作成祂工、19/22 7) 神教導務農相宜、23/26 8) 耶和華謀略廣大!27/29 ── 郭提多《讀經講道輔導提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