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賽亞書第四十六章綱目 壹、內容綱要 【巴比倫的傾倒】 一、偶像敗落戰難蒙羞(1~2節) 二、耶和華神守護子民(3~4節) 三、耶和華神無與倫比(5~7節) 四、耶和華神掌管歷史(8~11節) 五、耶和華神施行救恩(12~13節) 貳、靈訓要義 【神的保抱永不變】 一、我們自從生下,就蒙神保抱(3節) 二、我們自從出胎,便蒙神懷揣(3節) 三、神撫養以色列,如慈父養育兒子(申一31) 四、父神保抱我們,如牧人懷抱小羊(詩廿八9) 五、神揹負拯救子民,如鷹展翅揹負雛鷹(出十九4) 六、耶和華守護子民,如生父保抱出胎嬰兒(3~4節) 七、自出母胎我就被神扶持,自出生主就是我的神(詩廿二9~10;七十一6) 八、神在人苦難中同受苦難,以慈愛憐憫救贖他們。在古時常保抱懷揣他們(六十三9) 【現在當留心聽主言】 一、救恩屬乎主。神救祂百姓,保抱撫養到永遠――當聽主言(4節;詩三8;廿八9) 二、這些心中頑梗,遠離公義的百姓――當聽主言(4,12節) 三、眾海島遠處的眾民,都當――留心而聽(4,12節;四十九1;五十一1) 四、自你出胎,主就選召;自出母腹,主就提你的名――當聽主言(3節;五十一1) 五、這追求公義、尋求耶和華的百姓――當聽主言(3節;五十一1) 六、主的僕人雅各,主所揀選的以色列――現在妳當聽(四十四1~2,21) 七、妳指著主的名起誓,提說妳的神,卻不誠實不公義,主勸誡你――妳當聽(4,12節;四十八17~18) 八、神的民當聽,主勸誡妳――要就近神來聽(4節;四十八16;詩八十一8,13) 九、以色列啊,主甚願――妳肯聽從(3~4,12節;詩八十一8,13) 十、甚願妳素來聽從主的命令――當留心聽主言(4節;四十八18) 【神斷言自己的獨一性】 一、我從起初指明末後的事,從古時言明未成的事(10節) 二、我的籌算必立定,凡我所喜悅的,我必成就(10節) 三、我召鷙鳥從東方來,召那成就我籌算的人從遠方來(11節) 四、我已說出,也必成就;我已謀定,也必作成(11節) 五、自從我設立古時的民,誰能像我宣告並且指明(四十四7) 七、誰說過這些事,主所愛的人,必向巴比倫行祂所定的事(四十八14) 八、誰從古時指明,誰從上古述說?不是我耶和華嗎(四十五21) 九、除了我以外,再沒有神。我是公義的神,又是救主(四十五21) 十、自從有日子以來,我就是神(四十三13) 十一、誰也不能救人脫離我手,我要行事,誰能阻止(四十三13) 十二、沒有人能以智慧、聰明、謀略抵擋耶和華(箴廿一30) 十三、耶和華的籌算永遠立定,祂心中的思念萬代常存(詩卅三11) ── 周安娜(Anna M. Zhou) 叁、其他綱要 【講題一:偶像能與真神同等嗎?】 經文:賽46:1-7 一、偶像不能減輕重馱疲乏1-2 二、偶像不能保抱懷搋拯救3-4 三、偶像不能救人脫離患難5-7 ── 毛南春陽 【講題二:偶像能與真神相比嗎?】 經文:賽46:8-13 一、真神是獨一無二的神8-9 二、真神是謀算立定的神10-11 三、真神是施行救恩的神12-13 ── 毛南春陽 【以賽亞書四十六章査讀】 本章全章所論的都是對雅各家的宜告,約可分為四部份: ―、第1〜2節指巴比倫的偶像不能自救。 二,第3〜4節神是始終眷顗雅各家的。 三、第5〜7節對雅各家的資備和教訓。 四,第8〜13節對雅各家宣佈神的旨意。 壹、第1〜2節 巴比倫的偶像不能救人 當年神呼召亞伯拉罕離開吾珥進入迦南,主要為了要一個選民之國,及至摩西率領以色列民出埃及走曠野,神為他們設律法定教條,不准他們與外人通婚往來,主要原因不讓他們沾染外邦人的惡俗,去敬拜異邦的偶像,不料以色列家不聽神的教言,違背神旨,不但在迦南地沒有趕走列國,竟與異國交往,甚至效法他們,事奉他們的偶像,並且視之為寶貴之物,不但平時敬拜,連被擄時也不肯捨棄,把偶像抬來抬去,馱在牲畜身上,使牲畜也疲乏;這種情形,可以肯定偶像不能保佑以色列,它們自身也難保啊! “彼勒”bel,巴比倫眾多守護神中最顯赫的神祗,相當於迦南人的“巴力” baal,牠的另一名稱為“馬杜克” Marduk,有主人之意。“尼波”nebo,即”拿波”Nabu被認為是馬杜克之子,是管理學術文化的神祗。 (耶五十2)你們要在萬國中傳揚報告,豎立大旗,要報告,不可隱瞞說巴比倫被攻取,彼勒蒙羞,米羅達驚憧,巴比倫的神像都蒙羞,他的偶像都驚惶。 貳、第3~4節 神是始終眷顧雅各家的。 神因曾與亞伯拉罕立約,以色列是神的選民,現在選民遭難被擄,神豈能坐視,神要告知雅各家,以色列家被擄餘剩的
百姓,叫他們仔細的―的言語,要他們注意幾件事。 A. 那些自取滅亡的百姓,是抱著他們的偶像。 B. 雅各家以色列家的餘民,是神所保抱的。 C. 你要懷抱偶像呢?抑是讓神保抱你呢? ―、神的恩典。 1、你們一生下就蒙神保抱(申一31)。 2、你們一出胎就蒙神懷搋(詩一三九3)。 二、神的保守。 1、你們年老,我仍保抱(詩廿八9) 2、你們發白,我仍懷搋(詩七一18)。 三、神的謀定。 1、神造作的‘祂必保抱(申卅二39)。 2、神懷抱的,祂必拯救(詩一一九117)。 三、第5〜7節 言神無可比擬。 這一小段是神對雅各家的責備和教訓,神再次提出問題向祂的百姓挑戰,質問他們將以色列的神和什麼也不會做的神像比較,是否合理有效呢? ——讀本小段應三讀(賽四十18〜20)(賽四四9〜20)。 ―、神的質問。 1、你們能以誰與我相比?(耶四六19)。 2、你們能以誰與我同等?(賽四十25)。 3、你們能以誰與我相較?(賽四十18)。 4、你們能以誰與我相同?(出十五11)。 二、神像的製造者。 1、從囊中抓金子(耶四十4)。 2、從天平平銀子(賽四十19)。 3、雇銀匠製造神像(何十三2)。 三、制神像者對神像。 1、又俯伏(賽四四17)。 2、又敬拜(出廿5)。 3、將神像抬起(耶十5)。 4、將神像扛在肩上(詩八一6)。 5、將神像安置在銶(耶十4)。 四、神像的效能。 1、神像就站定不離本位(賽四20)。 2、人呼求它,它不能答應(王上十八26)。 3、它不能救人脫離患難(賽四五20)。 肆、第8〜13節 言選顧聽主言。 這一小段是神對以色列民的宣告,神要他們思想,也要他們聽祂的話,因為以色列民已經經歷神的恩典,經過出埃及、進迦南,選民為何不追想以往神是怎樣對待他們的,同時神也要他們相信神的慈愛公義,和祂的信實,神一再給選民的應許
和保證,為了祂自己的榮耀,豈能對選民袖手旁觀,問題是你信靠祂麼? 一、第8〜11節 神吩咐悖逆的人要思想。 讀本小段應三讀(賽四一21〜23)。 A. 神的吩咐。 1、悖逆的人哪!要心裡思想(賽一2)。 2、自己作大丈夫的,當想念這事(賽四四21) B. 想念何事: 1、追念上古的事——曾恩待選民(申卅二7)。 2、除耶和華之外並無別神——神乃獨一真神(猶24)。 3、耶和華是神,再沒有能比祂的一一神乃全能者(耶卅
二17)。 4、神從起初指明末後的事一一神乃全知者〖約十六30)。 5、神的籌算必立定——神乃永不改變者(瑪三6)。 6、神所喜悅的祂必成就一一神乃至公至義(詩一四五17) C. 必成之事。 1、召鷙鳥從東方來一一指古列王從東方波斯而來,(鶩鳥乃強而有力,且快速飛行之鳥。(賽四一 2) 2、召成就神籌算之人從遠方來——指古列王從遠方而來 (拉一1)。 3、神所說出的必定成就一一神豈有難成的事麼(民廿三 19)。 4、神所謀定的必定作成一一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借著祂造的(約一3)。 二、第12〜13節 頑梗之民當聽從神言。 A. 誰當聽從神言。 1、心中頑梗的(申卅一27)。 2、遠離公義的(詩一一九150)。 B. 為何要聽從神言。 1、神使祂的公義臨近(羅三21)。 2、神必不使公義遠離(羅一口)。 3、神的濾必不遲延(詩八五9)。 C. 神言的最終旨意。 1、神要為以色列祂的榮耀施行救恩(騫四四23)。 2、神要在錫安施行拯救(珥二32)。 ── 謝家樹《以賽亞書查讀》 【虛假的宗教(四十六1~13)】 一、巴比倫的偶像是一重馱(1) 二、偶像的出巡,或許是偶像被侵略者帶走的情況——金錢、體力的一沉重負擔(1-2,6-7) 三、祂的軛卻是容易和輕省的(參太十一28~30;比較太二十三4) ──《新舊約輔讀》 【打倒偶像(四十六章)】 一、在古列心中將偶像打倒 二、在巴比倫將偶像打倒(6-7節) 三、在選民心中將偶像打倒 ——賈玉銘《聖經要義》 【巴比倫神與以色列神的比較(四十六1~13)】 一、巴比倫神的無能(1~2) 二、以色列神的惠能(3~7) 三、真神的訓誨(8~13) ── 馬有藻《神必救贖──以賽亞書詮釋》 【第四十六章綱目】 貳、第二以賽亞:君王的信息 40:1-55:13 八、神的僕人古列 44:24-48:22 (四)神超過巴比倫的假神。 46:1-13 1.神像成為牲畜的重擔,神卻承擔、懷抱、保護以色列。 46:1-4 2.以色列人怎能把神與偶像相比? 46:5-13 ── 蔡哲民等《以賽亞書研經資料》 【分辨真假神 以賽亞書46章】 一丶離神造像增加重擔46:1-2 二丶蒙神保抱不要忘恩46:3-4 三丶真神超越怎能相比46:5 四丶假神是死不能救人46:6-7 五丶想神作為分辨是非46:8-9 六丶凡神所說必定成就46:10-11 七丶違神離義當聽神言46:12 八丶蒙神救恩榮耀於神46:13 ── 作者不詳《聖經查經題目大綱》 【以賽亞書第46章偶像無用】
張志新《以賽亞書分章大要》 【第四十六章 偶像無用】 1) 偶像使牲畜困乏、1/2 2) 雅各家蒙主拯救、3/4 3) 神至聖無以倫比、5 4) 假神卻不能救人、6/7 5) 耶和華所言必成、7/8 6) 祂籌算永遠立定、9/10 7) 悖逆者當聽聖言、11 8) 神救恩必不遲延!12/13 ── 郭提多《讀經講道輔導提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