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耶利米書第三十七章短篇信息

 

目錄:

蘆葦矗立如石柱(第二十四,三十四,三十七章) (邁爾)

歷史的成敗在乎尊重神的話(三十六至三十八章)(王國顯)

活在見證實際裡的見證人(三十七至三十八章)(王國顯)

禱告的功課(37) (香港讀經會)

真正的求告神(三十七章) (臺北基督之家)

神要我說的,就是這些……(37:16-21) (聖經姊妹版)

受難的先知(三十七1~21)(盧俊義)

 

 

蘆葦矗立如石柱(243437)(邁爾)

 

  耶利米書二十四、三十四、三十七章

對一個天性敏感的人而言,被孤立是痛苦的。這類人很容易根據迅速而正確的直覺,察知人心的動向。當他直覺地明白他所渴望的同情已經像夏日的溪流乾涸;熱情已變成冷漠,友誼的溫暖化為輕蔑的冷嘲時,他的精力就逐漸消退,天然的影響力遂在初春即凍結了。對許多人來說,被重視、被愛的感覺就像生命的氣息一樣缺之不可,他們可能對阿諛,財富,時尚毫不熱衷;對於住在自己的同胞中也頗知足;但是他們天生需要一種同情的氣氛,才能在那種環境下將自己的能力發揮得淋漓盡致。

許多強壯、英勇的典型人物,都沒有這種敏感、細膩的資質。這樣也無可厚非。他們天生就是發現者,前鋒,戰士,有鋼鐵般的意志,和足以與挫折、失望抗衡的勇氣。他們永遠想不到,那些具有女性氣質的人在作他們的工和見證時,要付出多麼大的代價。這些人有敏銳的洞見,溫暖的感情,對愛、恨異常敏銳,渴望同情、贊許和鼓勵的言詞。

耶利米就是這一類人。溫柔,畏縮,敏感,有強烈的情感,敢恨敢愛,天生不適於獨挽狂瀾。然而神的恩典介入他的生命中,用四十年的時間將他磨煉成一座堅城,鐵柱,銅牆,與全地的君王,首領,祭司,眾民相對抗。他們起來與他為敵,卻勝不了他,因為神與他同在。他擊敗一切仇敵,維護了生命終極的標準。這種奇妙的毅力和靱性在他國家滅亡前的最後幾個月裡表現得尤其突顯。我們必須在本章中敘述一部分的故事,以免錯失其中有益的啟示;因為如果神的同在能為他成就這麼多,他的同在也能為最軟弱的兒女成就同樣的事。

一、耶利米對王的態度。我們從以西結書的篇章裡,得到許多關於耶路撒冷在西底家統治期間的情形。以西結雖然住在被擄之地,卻仍忠心地以先知的眼光來預見耶路撒冷的光景,他的心思一直關注著他所愛的這城。從這亮光中,我們會發現他的預言格外有價值、有興味。

我們已經看見,西底家即位之後,曾立下嚴厲的誓言效忠尼布甲尼撒王;更特別的是,在尼布甲尼撒的要求下,他甚至用耶和華的聖名來起誓。但是他還年輕,又軟弱無能,完全被一群權臣所擺弄,那些人都傾向於與埃及結盟,企圖借重埃及來掙脫迦勒底人的軛。

早在災難臨到之前兩年,以西結就已清楚預言將要發生的事。他預先見到有使者被打發去見法老,向他要求馬匹和人手,以西結這樣急切地問道,「他豈能亨通呢?行這樣事的人,豈能逃脫呢?他背約豈能逃脫呢?」並又悲哀地說,「主耶和華說,我指著我的永生起誓,他定要死在立他作王巴比倫王的京都……法老雖領大軍隊,和大群眾,還是不能幫助他」(結十七1121)。

前面已看過,耶利米千方百計阻止王和眾首領與埃及聯盟;他並且當著假先知的面強調,如果這個愚昧的計畫付諸實行,尼布甲尼撒尚留在聖殿中未擄去的器皿也將被擄到巴比倫(見耶二十七章)。儘管他苦口婆心一再勸阻,聯盟的密謀還是達成了。西底家背棄了他向巴比倫王所起的誓。

於是以西結所預言的事一 一發生了。尼布甲尼撒王因猶太人的忘恩負義、輕諾背信而大為震怒,他集合了一支龐大的軍隊,展開迅速而無情的報復,一方面也是殺雞警猴,警誡鄰近列國。「有刀,有刀是磨快擦亮的;磨快為要行殺戮,擦亮為要像閃電;……人子阿,你要呼喊哀號,因為這刀臨到我的百姓,和以色列一切的首領;他們和我的百姓都交在刀下;所以你要拍腿歎息」(結二十一 91012)。

巴比倫王來到岔路口,那兒有兩條路,一條通向耶路撒冷,一條通向亞捫的主要城市拉巴。他照例占卜,以決定去向。結果指示他進攻耶路撒冷,並要他以撞城錘、壘台等攻打該城。他上路的時候,耶和華臨到以色列人,警告眾首領,受報的日子已到,他們當除掉冠,摘下冕,因為耶和華要「傾覆,傾覆,而又傾覆」。似乎為了說明這項制裁行動的原因,神又一 一列舉出各種罪行,這些罪使得耶路撒冷的街道被血染紅,被不潔的事物所污穢。這是綜合地描述西底家在位最後幾年城中的光景。這對耶利米是一段痛苦的經歷,他的心靈必然因日以繼夜目睹、耳聞百姓無法無天的惡行而傷痛(參結二十一1827,二十二116)。

主前五百九十一年的十二月,圍城的行動終於開始了。隨著尼布甲尼撒大軍的迫近,聯盟迅速瓦解,耶路撒冷好像一座孤島,孤零零地被迦勒底軍隊的狂風巨浪所包圍。城內的百姓還有相當數量的儲糧,他們一天天期待著法老以埃及人的俠義精神出兵馳援。

就在這個緊要關頭,西底家派出兩位知名人士去見耶利米,詢問耶和華是否不再像往日那樣眷顧他的百姓,一如他曾一夜間消誠亞述王西拿基立那樣。這對先知必然是極大的考驗,只要他此時說一句安撫的話,就能消除眾首領和百姓對他的敵意,使他身價提高,廣受歡迎,過去橫加在他身上的惡意批評——說他蓄意不良、欠缺愛國心等——也自然化為烏有。他為什麼不在這一次的圍城中作以賽亞呢?為何不激動百姓憑著英雄式的信心奮起抵抗呢?為什麼不在他的話語中摻進一些得拯救的預言,來換取對他們的影響力,以便將來以這影響力為他們爭取最大的利益呢?

這些考慮可能一度閃過他的腦海。即使真是這樣,也不過是瞬間即逝的。「耶利米對他們說,你們當對西底家這樣說,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我要使你們手中的兵器,就是你們在城外與巴比倫王,和圍困你們的迦勒底人打仗的兵器翻轉過來,又要使這些都聚集在這城中。並且我要在怒氣,忿怒,和大惱恨中,用伸出來的手,並大能的膀臂,親自攻擊你們。又要擊打這城的居民,連人帶牲畜都必遭遇大瘟疫死亡。以後我要將猶大王西底家,和他的臣僕百姓,就是在城內,從瘟疫、刀劍、饑荒中剩下的人,都交在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的手中,和他們仇敵,並尋索其命的人手中;巴比倫王必用刀擊殺他們,不顧惜,不可憐,不憐憫,這是耶和華說的。」

緊接著這一番可怖的話,他又指出現今惟一存活之外,就是出去歸降迦勒底人,他們正圍攻著這城的每一面。所有留在城中的人,必要喪命在刀劍,瘟疫,饑荒之下。他們好像無法食用的壞無花果,命定要被拋棄廢置。但那些歸降巴比倫王的人必得保全性命(見耶二十一章,二十二19,二十四章)。

耶路撒冷被圍困期間,每一天空中都充滿著戰士的呐喊,攻城錘沉重的錘擊聲,受傷者的呻吟。耶利米這時再度壯膽去見西底家,帶給他痛心的消息——沒有任何方法能挽救這城被攻陷、焚毀,因為神已經將它交在巴比倫王手中,那時西底家必要被擄,面對面站在巴比倫王面前。「他要口對口和你說話,你也必到巴比倫去(結三十四3)。

二、他對蓄奴的猶太人之態度。耶利米激烈的言詞也可能喚起百姓沉睡的良知,他們在西底家的建議下開始為自己的罪作某種程度的補償,一方面加強防禦工事,一方面釋放奴隸,還予自由。這項釋奴行動是在莊嚴的儀式下完成的,他們在聖殿中將牛犢劈成兩半,猶大的首領,耶路撒冷的首領,太監,祭司,和眾民都從其中經過,意思是說,如果我們背約,重新奴役我們的希伯來弟兄,願耶和華將我們劈成兩半,如同這牛犢一樣。

百姓的心洋溢著喜悅,一支強悍的衛隊組織起來了。最值得雀躍的是,這國作了神眼中看為對的事。大約兩個月過去了,尼布甲尼撒的攻擊次數日益減少;圍城的大軍人數開始銳減;不久軍營拆下了,整支軍隊班師回去了。干戈聲平息下來,撞城錘沉寂了,城內的百姓不禁呼出一大口氣!長久以來困居城牆內的百姓終於可以自由往來,進出無礙了。這段暫時的解困,其實是因法老軍隊的逼近而導致的。猶太人以為再也不會看到他們的仇敵了,他們可以趁機好好嘲弄耶利米一番。同時他們也撤銷了釋奴的誓言,招回僕人婢女,繼續奴役他們。

在這一段舉國慶祝解圍的時期,先知的話看來似乎是捏造的,百姓由畏懼轉為憎恨這個敢於發言的先知;似乎耶和華都棄絕了他;這時他若要挺身與眾人相對立,毫不妥協先前的話,實在需要非凡的信心和勇氣。然而他絲毫不鬆懈自己的責任。百姓的糊塗,他們如何背叛自己的誓言;為奴之人的失望和痛苦,耶和華的名遭到粗魯的蔑視——這一切迫使他不得不說話。「看哪,我向你們宣告一樣自由,就是使你們自由於刀劍,饑荒瘟疫之下;並且使你們在天下萬國中拋來拋去;這是耶和華說的……在我面前立約,後來又違背我的約,不遵行這約上的話,我必將他們交在仇敵和尋索其命的人手中,他們的屍首必給空中的飛鳥,和地上的野獸作食物。並且我必將猶大王西底家和他的首領,交在他們仇敵和尋索其命的人,與那暫離你們而去巴比倫王軍隊的手中。耶和華說,我必吩咐他們回到這城,攻打這城,將城攻取,用火焚燒;我也要使猶大的城邑變為荒場,無人居住」(耶三十四章)。

說出這一番話,實在需要特別的屬靈的勇氣和對神同在的體認才行。他們聽了以後必然勃然大怒,對這位寂寞的先知交相責難。表面看來,似乎假先知的話應驗了,耶利米的話落了空。他的對手如果良心未泯,在憤怒之餘或許也聽到良知的聲音在抗辯:耶利米才是真正道出了耶和華的話。

三、他對圍城暫解的態度。全城歡欣鼓舞,迦勒底人撤退了,他們顯然不是法老的對手,以後再也不會回來了。雲散天晴,再也沒有可懼怕的仇敵。然而耶利米始終不改他的論調。那就像春天鳥兒初啼聲中夾入了烏鴉的嘎嘎聲,多麼洩氣!討人嫌!豈不是在一片苟安中散播驚惶、疑慮!其實他也願意隨波逐流,與眾同樂,但他不敢。當西底家王打發使者向他詢問耶和華的旨意時,他厲聲回答,「你們不要自欺,說,迦勒底人必定離開我們;因為他們必不離開。你們即便殺敗了與你們爭戰的迦勒底全軍,但剩下受傷的人,也必各人從帳棚裡起來,用火焚燒這城」(參耶三十七110)。

神的先知已清楚預見迦勒底與埃及爭戰的結果,因此他無法支持百姓蒙解救的虛假盼望。耶利米已預見埃及的子民要蒙羞,被交在北方人的手中;他甚至呼籲他們在埃及各地宣告入侵的消息(參耶四十六1328)。以西結也有同樣的看見:「我必使巴比倫王的膀臂有力,將我的刀交在他手中;卻要打斷法老的膀臂,他就在巴比倫王面前唉哼,如同受死傷的人一樣」(結三十24)。

這事以後不久,耶利米趁著迦勒底人撤離的機會,去探視他在亞拿突的產業,以收取他當得的分,或許是地租,也可能是祭司家庭當得的十分之一奉獻。他正通過便雅憫門的時候,被一個守門官發現,這人的家屬素來與耶利米有嫌隙,他立刻把握機會對先知施以報復(見耶三十七13)。他一把抓住先知說,「你是投降迦勒底人哪。」這個控訴多麼荒謬,因為迦勒底人已經撤退,而且看來他們似乎不會再回來了。儘管耶利米嚴詞否認,這個託辭卻給伊利雅足夠的理由,用暴力將先知帶到首領面前,首領們也樂於見到他們一向痛恨的耶利米落入他們手中,就好像祭司長樂於看到猶大出賣耶穌一樣。

前一個王在位時,耶利米也曾遭遇到同樣的困境,但沙番的兒子裡希甘出面相救,才使他免於一死;如今亞希甘可能已死亡或被擄。西底家又太過懦弱,即使知曉先知身處危險,也不敢挺身相救。於是首領將耶利米打了,然後把他囚進陰暗、潮濕的地下土牢中;耶利米在那裡渡過了幾天暗無天日的生活。

不久以後西底家可能受良心的譴責,或者因前方傳來的消息而心生警惕,就打發人將耶利米提出來,焦急他向他探問,「耶和華有什麼話臨到沒有?」

這對耶利米而言,是多麼難得的機會,去修剪他的言辭,用委婉的語氣,緩和地道出這個不受歡迎的真理。他這樣作可以因此討王的歡心,救他脫離眼前的折磨。但是他和以前一樣,堅持不妥協。「耶利米說,有;又說,你必交在巴比倫王手中。」

接著他向王懇求,免除他所受的嚴厲刑罰,王答應了,立刻下令把他交在護衛兵的院中,每天從餅鋪街取一個餅給他,直到城中的餅用盡了。在此同時,迦勒底的軍隊已擊敗法老,正班師返回,再度將耶路撒冷層層圍住,好像一座鐵牆,逐漸逼近,終至使耶路撒冷覆亡。

我們讀這個故事的時候,很自然會對這個敢於單獨站在神一邊,奮力抵抗全國的先知心生敬佩。他使我們想到第一位到東印度宣教的季根伯格(Ziegenbalg),他曾獨自對抗整個政權的勢力,他們企圖摧毀他初綻開的宣教花蕾;還有耶德遜(Judson),為了緬甸的救恩,不惜與王相敵對;另外還有莫法德(Moffatt),單槍匹馬進入非洲蠻荒地區。我們惟一的職責就是站在神的計畫裡,作他的工;用他的同在來包裹我們的心靈;時常將耳朵敞向他那永恆的確據,「我與你同在,要拯救你。」這樣我們就能跳過障礙,安然通過敵人的陣營,好像神殿中的柱子一樣堅立不搖動。

 

 

歷史的成敗在乎尊重神的話(三十六至三十八章)(王國顯)

 

過去我們所交通過的,弟兄姐妹還記得。當猶大的百姓越來越背向神的時候,神差遣耶利米不停的向他們說話,但是他們不聽。他們總是覺得他們自己的想法是準確,沒有以為神的話才是他們生活行動的指導。因此,好像把神逼到一個地步,神就宣告祂要與祂的百姓重新立約,用著新約來帶領祂名下的人,去繼續完成祂的目的。

 

神這樣宣告了以後,耶利米書的記載好像又跑回頭去。因為神對他們說那些話的時候,是在西底家作王的日子。從三十五章開始,神好像把歷史倒回來一段的日子,又在那裡說一些在約雅敬作王時的事。神讓耶利米去找到利甲族的人來給他們喝酒。利甲族的人不喝,神就用著耶利米指著這件事情來宣告猶大的無知。祂說利甲族的人尊重他們祖先的吩咐,到現在都不喝酒,也不住在房子裡,但是神的百姓卻一再的拒絕神的話。這是在三十五章,神用著利甲族遵守祖宗的吩咐來指出猶大百姓的愚昧。

 

你們沒有聽從我

 

我們從三十六章再接上去,弟兄姐妹,你很清楚的看見,三十六章就和三十五章的十五節有很密切的關係,三十六章的事就呼應了三十五章的十五節。我們看看三十五章的十五節那裡說甚麼?說:『你們各人當回頭離開惡道,改正行為,不隨從事奉別神,就必住在我所賜給你們和你們列祖的地上,只是你們沒有聽從我。』我們讀三十五章的時候,也一再指出,在三十五章裡,神一直盯著這件事,『你們沒有聽從我』。不住的在那裡指出猶大在神面前那個破口。現在在三十六章裡,神告訴耶利米一些事,那是在約雅敬作王第四年的時候。告訴耶利米做甚麼呢?神說:『你把我從約西亞王年間開始,一直到現在,我跟猶大的百姓說了多少的話,你都記錄下來。不僅是對猶大說的,對以色列也說了,對各國也說了,你都寫在其上。』

 

神記錄祂說話的目的

 

弟兄姐妹你留意,神藉著耶利米寫這一卷書,很顯然你看到起碼有兩個作用在那裡。頭一個作用,祂要讓猶大的百姓記得,神已經不只一次題醒他們,祂題醒他們好多好多遍了。從他們的約西亞王開始,神一直用著祂的話來鼓勵祂的百姓,一直說到現在約雅敬第四年。時間也有二、三十年。在這二、三十年裡,神一直用著祂的話,照亮祂的百姓,讓他們知道該如何回轉,行在正道上。為甚麼呢?為要叫他們長久的可以居住在神應許給他們祖宗的地,不僅是住在那裡,是長久地住在那裡。這個是神很清楚藉著耶利米說話的目的。

 

神這樣說話,那個根據就是神與以色列人立約的時候,藉著申命記所發表的那些內容。在申命記裡,神告訴祂的百姓說:『你們若是活在神的話裡,你們就永遠活在這個應許裡。如果你們不照著神的話去活,你們就為自己製造許許多多的咒詛。』這個對猶太人來說是很清楚的。但是神叫耶利米寫下來的話,不僅是寫向猶大人說的話,也說到關乎以色列的話,還有關於各國的話。說這些話目的又在那裡呢?弟兄姐妹你留意,這一個時候,以色列已經亡國了好多年,有二百年以上了。猶大周圍的列國呢?比方說,推羅、西頓、亞捫、摩押,這些國家,神讓猶大看見神怎麼說這些國家的結果,事實就是怎樣的出現,這樣明顯給猶大人一個信息,神的話是沒有落空的,神的話說了就執行的。

 

你看看周圍的列國,你看看北方的以色列,你就知道,神的話是那樣確實。因此,在神的話照明底下,猶大人要悔改,要回轉。這是神要耶利米寫下這卷書的那個意思。神這樣吩咐耶利米以後,耶利米就邀請一個文士叫巴錄來到他那裡,他就告訴他說,我因為是給他們監管著,我沒有辦法隨意到聖殿那裡。現在我把神要說的一些話告訴你,你把它寫下來。然後等到過節的日子,你就到聖殿那裡去宣讀。讓那些人聽見神對他們說的話,他們就悔改,就回轉。

 

猶大人對神說的話的反應

 

巴錄就把耶利米所說的一些話都記下來。等到第二年,就是第九節那裡說的,等到第二年第九月,這是甚麼節期呢?按著猶大人第九月來說,就是在住棚節那一段時候。全國的猶大人的秋收完畢了以後,他們都到耶路撒冷來過節。巴錄就在那個時候,在聖殿裡把耶利米所說出來的話宣讀出來。好了!當這些話宣讀出來以後,我們留意一些反應出來了。十一節開始,那裡題到一大堆的文士,他們都是和王有相當聯絡的。他們聽見這些話,他們裡面就生髮一個敬畏神的心。他們覺得這些話必須要讓王知道,所以他們就派遣一個人,把這書和這些話都帶到約雅敬那裡去。

 

同時也叫巴錄和耶利米躲起來,不要給人找到他們,因為那些人也許會殺害他們。他們就這樣作了。這一批文士,這一些在猶大人中間當時也作首領的一批人,他們到王宮裡去,把那些話告訴約雅敬。約雅敬就說,把耶利米和巴錄記下來的書卷拿來給他。這個書卷拿到王那裡去的時候,弟兄姐妹你注意,你看約雅敬當時的反應是怎麼樣?他好像滿不在乎,把書帶到他面前去的文士,只念了三、四遍,中文聖經裡的小字說,或是三、四行,反正不是太多的字句,約雅敬理都不理,他就用刀把整本書都割破了,把它扔在火盆裡。

 

因為那是過冬的時候,他們都燒起火盤來取暖,全卷書都燒光了。這是王對待這書的態度。很明顯的給我們看到,他根本就不把神的話放在眼裡,他聽都不要聽,看都不要看,他根本就不把神當作神。不單他一個人是這樣,他的大臣也都是這樣,根本就沒有把這個當作一回事,並且還安排人去把耶利米和巴錄抓來,要處置他們。我們感謝神!二十六節的末了那句話說:『耶和華神把他們隱藏』,上面是文士們叫他們躲起來,不要給人發現。但事實上是神把他們隱藏起來,沒有讓他們落在人的手裡。

 

誰也不能改變神的話

 

好了,現在我們要留意一些事情。弟兄姐妹,你留意到,在約雅敬作王的時候,還有少數的文士,或者還有少數的一些因著神的話而產生敬畏的心的人。雖然他們起不了太大的作用,但是還是有這些人,他們也是在神的面前尋求,他們也把神的話告訴王。雖然他們不能影響王,但是他們卻沒有放棄神,他們仍舊知道他們是要站在神面前來事奉神的人,對於神的心意,他們不該把它隱藏起來。這是當時有的一種情境。弟兄姐妹先記住。待會看下去的時候,我要和弟兄姐妹指出一個很嚴肅的問題。另外我們也要留意,約雅敬王把那書卷燒掉,神就告訴耶利米說,你再拿卷書來,重新把那些話都寫上去,明明在那裡宣告,巴比倫一定要來毀壞這個地,神也要來怎樣處置這個地。

 

並且再加上一個咒詛,就說到猶大王約雅敬,他後裔中沒有人可以坐大衛的寶座。這個我們已經題過了。我們現在要留意的是甚麼呢?人可以在那裡拒絕神的話,人可以在那裡破壞神的話,人可以在那裡把神的話燒掉,但是有沒有改變神的話呢?沒有改變神的話。神告訴耶利米說:『重新寫出來。』重新寫出來的是甚麼?從前說過的,再加上一些神要告訴抵擋神的人的話。我們所特別留意的是這一個。不管神的話在地上遭遇到甚麼樣的情境,人歡迎也好,人拒絕也好,人羡慕也好,人抗拒也好,這一切都不能改變神的心意。神還是照樣的把祂的話留下來,讓人明白神心裡所想的意念是甚麼。

 

神說的話永不更改

 

弟兄姐妹們,有件事情我們真的是需要主給我們裡面很明亮的,尤其是在學術上面比較有專業的一些人。你給他一本書看,你猜他們首先看的是甚麼?不是書名,不是題目,先看的是甚麼時候出版的。如果是從前出版過的,現在手下的是第幾版。弟兄姐妹,為甚麼會有這樣的習慣呢?在人的心思裡面總是覺得,擺在人面前的東西,需要不斷的修正,最早期的東西都不大準確。如果能存留到現在,它必須要經過許許多多的修改,不然的話,就不適合現在的光景。弟兄姐妹們,千萬不要上撒但這個當。人講的話,你可以這樣聽,但是對神講的話,你絕對不能存這樣的心。

 

我想弟兄姐妹你知道那個理由在那裡?人是短暫的,人所領會的是有限的,人的自己是會衰老的,這是人。但是神是不是這樣呢?神不是這樣,神是從永遠到永遠的神,祂是永遠都不改變的神。時間不能改變祂,空間不能改變祂,歷史也不能動搖祂,祂就是這樣的堅定在天,祂的寶座是堅定在天,祂說的話也是堅定在天,沒有任何的事物可以去改變神所說的話。人要用人的領會和人的習慣來放在神的身上去執行,這個是錯到不能再錯的事。他根本是不認識神,他認為神跟我們一樣衰老的,會過去的,會臉上有皺紋的。但感謝主!祂是永遠不改變的,祂的話一出來,就安定在天。

 

我們讀以賽亞書的時候,你看到,神的話怎麼來說呢?『雨雪從天而降,並不徒然返回。』神的話呢?更是不能徒然返回。神的話說了出來,就一定要成就。我們感謝我們的主!約雅敬以為把神的話燒掉了,就可以讓神不說話了,就可以讓耶利米不敢再說話了。但是感謝神!耶利米還是說話,神還是說話,並且說的是同樣的話,沒有更改一點點。我們實在感謝主!祂一直把祂要說的話,清清楚楚的表達出來。所以弟兄姐妹你看到,三十一節那裡說到王和百姓根本就不要聽神的話。但是三十二節那裡,神告訴耶利米跟巴錄說:『取另外一卷書來,把我跟你們說的話重新寫上去,另外再加上許多相仿的話。』我們感謝神!

 

背棄神的程度不住加深

 

弟兄姐妹們,你留意這裡記錄了約雅敬燒毀神說的話這一件事,指出了當時猶大的百姓在神面前實在的光景。弟兄姐妹你注意,這一個時候,抵擋神的勢力主要是在王和大臣們的身上。弟兄姐妹,先注意這個事實。然後到了三十七章。三十七章跟三十六章當中隔了十多二十年,那是西底家作王的時候,也是猶大最末後的一個王在位的時候。那時,耶路撒冷已經是被尼布甲尼撒的軍隊圍攻著。在這一個時候,在第二節那裡這樣記著,『西底家和他的臣僕,並國中的百姓,都不聽從耶和華藉先知耶利米所說的話。』弟兄姐妹,你留意到,在約雅敬的時候,是王和大臣們不聽耶和華的話。在那一個時候,還有少數的人,他們因著神的話還是對神存著敬畏。但是到了西底家作王的時候,到了三十七章的時候,我們就看見了,那些以神的話為不可接受的人當中,就增加了國中的百姓。

 

弟兄姐妹,你看到那個範圍擴張了,在約雅敬的日子,是上層人不要神,基層人還不敢放棄。但現在到了三十七章西底家作王的時候,你看到一件事,上層固然是不要神,現在連基層都拒絕神了。但是有一個事情很特別,我們看看就知道,第三節,『西底家王打發示利米雅的兒子猶甲,和祭司瑪西雅的兒子西番雅去見先知耶利米,說,求你為我們禱告耶和華我們的神。』你看到,這個西底家,他還有點心思願意尋求神,這是頂上層的人。只是我們看這個人很有意思,我們往下看,我們就看到問題來。西底家在甚麼光景底下,去請求耶利米為著猶大來禱告呢?好像還想到神是猶大的神。我不敢說西底家不安好心,不過確實我們看見,這一個人是非常猶疑不定的。

 

在眼見裡的迷惘

 

待會我們要看,他為甚麼會猶疑不定。我們先來看看他這點,他請求耶利米來為著猶大禱告。為甚麼以前不叫耶利米禱告,現在要請求耶利米禱告呢?因為在這一個時候,形勢上好像有一點點的改變。甚麼事情改變呢?因為在這事情發生以前,耶路撒冷已經給圍困了。甚麼時候城陷落?誰都不敢猜測,但是總是覺得,耶路撒冷給攻陷的日子不會太遠了。但是很希奇,巴比倫人的軍隊撤退了,這是眼見裡的光景。為甚麼巴比倫的軍隊撤退呢?這裡沒有說,因為埃及的軍隊來進攻巴比倫的軍隊側翼。在猶大亡國以前,巴比倫的勢力還沒有伸展到中東來的時候,埃及是那個時候最大的一個強國。而猶大在那一個時候,好像成了埃及的一個附庸國,埃及就成了猶大的宗主國。所以當耶路撒冷被圍攻的時候,法老就率領軍隊來進攻巴比倫的軍隊的側翼。

 

弟兄姐妹你曉得,在戰場上,面對面來戰爭,就看誰強、誰弱,完全是戰術的問題。但是如果不是從正面來攻打,在兵力的應用上面,從側翼或從後方來攻打敵人,這個就是戰略的問題。現在法老的軍隊從戰略上來說,他們在側翼來威脅巴比倫的軍隊,或者說,從巴比倫軍隊的後方來拖他的後腿。所以巴比倫人就從耶路撒冷撤軍,但是這個撤軍,是戰略上的撤軍,不是戰術上的撤軍。這一次撤軍要重新部署他們的戰士,要把埃及的軍隊來打敗。是在這樣的情境底下,猶大人以為得意了。因為他們在眼見裡,看見巴比倫人撤軍了,我們有救了,我們有希望了,巴比倫不能對我們再有甚麼作為了。

 

所以在這個時候,西底家就來找耶利米為著猶大禱告,叫猶大能脫離巴比倫王的手。但是那裡曉得,耶利米明顯告訴他說,巴比倫的軍隊還要再回來,法老的軍隊要撤退回本國去。因為那個時候,法老的軍隊根本沒有辦法和巴比倫的軍隊來對抗,主力一接觸,他們馬上就垮了。所以耶利米就很清楚告訴他說,埃及人來不了這裡,巴比倫的軍隊一定要捲土重來。他們捲土重來的時候,就把耶路撒冷攻取,就要把耶路撒冷焚燒了。他還告訴西底家說,你還是去投降吧!你如果不投降,你就要遭遇到很不簡單的對待。在這樣的情境底下,你就看到西底家也許根本沒有意思要投降巴比倫,但是他看一看當前的環境,他沒有辦法作這個決定。

 

到了這個時候,坐在寶座上的是西底家,但是真正掌權的不是他。那一個時候,統治猶大的權柄明顯是落在那些軍長們的手上,也落在那些大臣們的手上。所以弟兄姐妹,你留意到,西底家去把耶利米請來讓他禱告是有他的目的的。他也真的計算過,他們沒有辦法跟巴比倫王一直對抗下去,但是他又不敢下決心。為甚麼呢?因為在下文我們就看到,他說:『如果我投降,很多猶大的百姓都要來對付我,我就沒有辦法。』這也是真話。他覺得他們羞辱我的時候,我受不了。但是耶利米很明確的告訴他,你一定會碰到這樣的下場。

 

一點的疏忽使見證出破口

 

好,暫時把這個事情擱一擱。現在巴比倫人的軍隊退走了,耶路撒冷解了圍,他們已經很長久,很長久被圍困在城裡。現在城門可以重新開放,很多人就出城,他們就離開耶路撒冷。因為他們心裡也知道,巴比倫軍隊還會再來的。當眾人都在那裡出城的時候,耶利米也出城了,耶利米當時出城,是有點疏忽,他不應該出城的,因為他既然是為神宣告那些事情,神也明明告訴他說,神要保守他,他是不應該出城的,他不是要逃避那個難處。弟兄姐妹會記得,前幾章裡說到,他跟他的堂兄弟,買了一塊地嗎?現在他好像想著,藉著這樣的一個機會,到便雅憫去看看買過來的那塊地究竟是怎樣。

 

弟兄姐妹記得,神讓他買那塊地的時候,不是叫他現在去承受產業的,乃是藉著在這樣的光景底下,用順服神的態度買賣,來表達神對猶大人的應許一定要成就。我們讀那件事的時候,也特別題出了,在兵荒馬亂的時候,誰要買地土呢?你買了過來,你能不能承受還是一個大問題。但神告訴耶利米說,你去買下來,買下來以後,雖然經過一段荒涼的日子,終竟我要把整個猶大地復興的,你絕不會吃虧的。神明把話說在前邊,耶利米要不要看他買下來那塊田地並不重要,他留在耶路撒冷一直在那裡顯明神的心意來說出神的見證,那一個才是重要。但那時他作了一件不大合宜的事,他要出城到便雅憫地去看看他買下來的那塊地。

 

結果就被一些反對他的人把他攔下來。『你極力勸王要投降迦勒底人,現在你跑出城,你一定是去投降迦勒底人。』結果就把他抓起來,毫無理由就把他囚禁起來,他就被囚在那個地方。給囚禁起來的時候,他看到了西底家,他問王說:『我究竟作錯了甚麼事情,你叫人把我關在牢裡?』然後他又說:『你不要把我帶回監牢裡。』王敢不敢作?王不敢。王要釋放他。但又不敢釋放他。不把他帶回牢獄裡,西底家王大概可以作得到,但你要叫他放了耶利米,他不敢作。待會我們再看他怎麼不敢做,他只好把耶利米留在他的衛兵的營舍裡,就是他的御林軍的帳幕裡,然後每天都給他糧食。

 

耶利米的處境十分危險

 

好了!現在來到三十八章,另外的一批人,就是當時在猶大裡掌實權的,他們去見西底家,指明耶利米這樣說話擾亂民心,也擾亂軍心,這個人不能讓他活著。他們就求西底家來把他殺掉,西底家王不敢擔這個擔子,但是又不敢違背這些人的要求。因為這一批人都是當時猶大的首領,西底家王要靠著他們來維持他的統治權。所以當這些人要求殺掉耶利米的時候,他曾經講了一些話,我們留意那時王是這樣說,那是十四節以後的事,西底家王打發人帶領先知耶利米去耶和華殿中的第三門裡見王。『王就對耶利米說,我要問你一件事,你絲毫不可向我隱瞞。耶利米對西底家說,我若告訴你,你豈不是要殺我麼?我若勸戒你,你必不聽從我。西底家王就私下向耶利米說,我指著那造我們生命之永生的耶和華起誓,我必不殺你,也不將你交在尋索你命的人手中。』

 

危險的處境不能更改神的宣告

 

耶利米現在有一個機會了,如果他要得著自由,他只要說人喜歡聽的話就可以了。但你看到耶利米沒有說那些話,耶利米還是告訴西底家王,『你出去投降巴比倫人,你還可以照樣的作王。』我們感謝神!在這樣情境底下,耶利米還是在那裡說神的話。但是我們要注意西底家的反應。那一些人風聞耶利米去見了西底家,他們說:『這一個人就是說一些喪氣的話,他跟王說了甚麼?絕對不能讓他說這一類的話,因為他說這一類的話,把我們的心思都完全弄散了,我們殺掉他好了。』弟兄姐妹留意第五節,西底家王說:『他在你們手中,無論何事,王也不能與你們反對,他們就拿住耶利米,下在哈米勒的兒子瑪基雅的牢獄裡。』這個牢是水牢。猶大有很多水牢,我們去以色列的時候,在大祭司院裡也看到這樣的水牢。那時候,他們就把耶利米抓來,放在水牢裡。後來有一個有心的人,就跟西底家王說:『這樣子,耶利米一定要給他們弄死』,西底家王就派人去把耶利米救出來。

 

猶疑不決的西底家

 

現在我們從字句上就看到那個過程。到了這樣的一個時候,西底家王再問耶利米,『神有甚麼話嗎?』耶利米還是告訴他說:『巴比倫人一定要來,你一定要給擄去,你一定要投降。不然的話,你全家都被擄。』西底家王當然不甘心被擄,但是他也沒有辦法控制得住他手下那些軍長。你從上面的記載就看到,軍長們叫他作的事,他說:『我不敢與你們反對』,但是你也看到在西底家心裡,他不想殺耶利米,他也願意神給他祝福。但是問題在這裡,你要得著這樣的屬靈上的好處,你必須要悔改,站回神的那一邊。若不甘心站回神那一邊,又要神的祝福顯明在當中,這是不可能的。尤其是當神已經一而再,再而三的宣告了被擄的事情,神不可能隨意改變祂的心思的。如果西底家王要脫離那種光景,他只有一條路可以走,那就是按著神的吩咐,去投降巴比倫人。

 

但是他又不敢,他說:『我怕那些人羞辱我。』他寧願將來真的被擄,也不甘心投降。好了,我們現在要來注意。剛才我請弟兄姐妹們留意,在約雅敬那個時候,約雅敬他是有權柄,他底下的人勸他要悔改,要回轉,他說:『不,我不要聽神的話。』這是當時約雅敬的情境。現在到了西底家的時候,你看那個情形翻過來了,西底家雖然不是一個甚麼好的王,但是他在神面前還不敢完全放縱,他還留著一點點向神敬畏的心。但是可惜這一點點向神敬畏的的心起不了作用,因為在眼見的環境裡,他看見他必須要依靠他手下的首領,那些軍長。如果他與他們不一樣,那些軍長們可以先廢掉他,可以把他幹掉。他這樣一想,他就沒有勇氣了。他雖然知道,神的懲治要來了,他也盼望神給他再有一個機會。

 

所以他一而再的把耶利米邀請過來。為甚麼呢?第一他盼望如果出於神的憐恤,神改變了那就很好。第二方面,他讓耶利米也為著百姓來禱告,也許神聽他禱告,就免去我們許多的難處。這是西底家心思裡所存的那種光景。但是我們要注意的,如果西底家這樣的心思,放在約雅敬的日子,也許約雅敬會悔改,也許約雅敬會回轉,回到神的面前去。但是很可惜,約雅敬沒有這一份心情,他就是要作神的對頭,他就是要與神對抗,他根本就不要在神面前降服下來。雖然他底下也有一些領袖們,他們的心還是敬畏神,但是他自己不要神,那些首領也沒有太大的作為。

 

不尊重神的話的禍首

 

但是我們看到一個光景來,那個時候,猶大還是有人願意回轉到神那裡去,雖然我們從以西結書上面讀過來的時候,我們會發覺,臨近猶大被擄的十多二十年,整個猶大拜偶像成了主流,能保守自己不沾染偶像的很少、很少。如果說有膽量能在那樣抵擋神的環境裡站在神的一邊的幾乎是沒有。在以西結書那裡,神就告訴以西結說:『如果我在猶大國中能找到一個人,他是為了堵塞這一個猶大滅亡的破口,而在神面前有所求,有所要,我也會多忍耐一下。但是我在通國尋找,一個都找不到。』這是當時被擄的時候一般的光景。問題就是在這裡,在約雅敬的日子,就是二十多年前,還有相當部份的人敬畏神。雖然大部份的人不敬畏神,但是還有一部份中間份子,他們還是敬畏神。

 

但是來到了西底家的日子,這些人都不見了,再沒有這樣的人了。不過是十幾年,為甚麼會成了這個樣子呢?弟兄姐妹們,有一個很嚴肅的事情在這裡要我們去注意的,我想聖靈用著耶利米記下這一段的事實,不是單單叫我們去注意那個歷史的事實是怎樣發生,而是要我們去領會,為甚麼事情會產生這樣的變化。我們不能不注意到,當然那個禍首就是約雅敬王,他帶頭不尊重神的話,不理會神的話,這樣的一種心思影響著猶大的百姓。我不知道,當時還站在神一邊,還體貼神心意的那一批文士,到了西底家作王的時候,他們是死掉了呢?還是衰殘到不會說話了。但是無論如何,你沒有再聽見這些聲音了。在王的周圍的都是說:『殺掉耶利米,不要管他。』

 

但是偏偏在這一個時候的西底家,雖然他不是一位真正要尋求神的人,但是在他的心裡還是有一個意思,我不能背逆神。只是等到他一回到眼見的環境裡,他心裡面一點點的心意也抬不起頭來。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我怎麼敢和你們反對?你們喜歡怎樣就怎樣。』弟兄姐妹們,這一個是坐在王位上的人,但是他沒有王的權柄,他是給人擺佈的,他是跟著人來走的。約雅敬是坐在王位上面,但是他卻是會用他的權柄的。正因為他把他的權柄用在一個不準確的方向上,結果就在猶大的心思裡產生這樣的墮落。十多二十年後,整個猶大的百姓都拒絕神,都自以為是,都覺得我們所看的是準確,我們所要作的是對的。但是那裡曉得,全都是離棄了神。

 

堅決不悔改就看不見神的手

 

弟兄姐妹,我們留意到,如果我這個體會沒有錯的話,我們不能不注意。造成猶大這樣墮落的一個最主要的原因,乃是上層的人先墮落了。上層的人放棄了持守神的話,上層的人沒有把真理的原則來堅守,他們只是看見眼前的情境,就認定猶大沒有前途了。但怎麼可以叫猶大有前途呢?耶和華神既不能負我們的責任,我們就尋求外邦神去。糟糕了,在最緊張的那一刻裡,走錯了路。弟兄姐妹,如果他們當時會悔改,從我們的祖宗開始,一直到現在,神沒有改變祂的心思。祂一直告訴我們,如果我們謹守遵行祂的話,祂就負責叫我們在這裡平平安安。是神負我們的責任,不是我們自己負我們自己的責任。我們自己如果要負責任,就要負那樣的一個責任,謹守遵行神的話。我們謹守遵行神的話,其他的事情就是神負責。但是人的愚昧常常在緊張的時刻裡,給眼見的事物迷失到一個地步,再也想不起神的手來。

 

但是造成這樣的一種情形的,乃是那些作首領的人先放棄了地位。從王開始,到大臣,以後到那些軍長,首領,到全國的百姓,他們就不要聽神的話。弟兄姐妹們,不肯聽神的話,那個結果就是巴比倫人的攻擊按著神所宣告的顯明在那裡。我們感謝主!耶利米沒有在這一點上放棄過,雖然他為了說出神所要說的話,他受了許多的難處。他被人誤會了,被人對付,甚至要差點被人殺掉,但是他仍然站在神那一邊。歷史的事實顯明,只有站在神那一邊的人,他們所表達的才是對的。所有不站在神那一邊的人,他們當時所說的話也許很有道理,好像也能解決一點問題。但是事實上,神就用著歷史的結果來指出他們錯了,他們把神的百姓完全帶歪了。

 

只有神的話是唯一的準確選擇

 

弟兄姐妹,我們看耶利米的事看到這一個地方,我們留意到一件事情。從前的人怎麼看重眼見的事物過於神自己的話,曆世歷代以來那些稱為神名下的人,就一直犯同樣的毛病犯到今天。我們不得不承認,如果不是神憐憫我們,我們也同樣的在這條路上繼續的往前行。我們只要眼見的事物對,就不管神的目的。在人來看,這樣是對的。但在神的工作裡,這樣的心思不能奪去神在我們心裡的地位。我們只能有一個選擇,那就是永遠把我們自己放在神的話語的光中,來固定我們跟隨的方向。我們感謝神!耶利米雖然是經過許多的艱難,但神的話在他身上是對的。

 

神說:『我保守你,不叫你受傷,我也不讓你給踐踏,你會平平安安的。』我們感謝主!主的話是可靠的,主的話是可信的。對全體來說是這樣,對個人來說也是這樣。我們感謝神!我們看到耶利米在當時那樣惡劣的環境裡,他仍然站在神的那一邊。我們實在需要主給我們有這樣的一個看見,我們服侍主,我們必須是在這樣的光景裡,堅持行走在神話語的光中。我想我們今天晚上交通就到這裡,我們巴不得耶利米的經歷,神跟耶利米說的話,耶利米當代歷史的表達出來一些屬靈的原則,今天仍然指導我們怎麼來跟隨主。

 

 

活在見證實際裡的見證人(三十七至三十八章)(王國顯)

 

隔了好久,算算十年就過去了。我們上次看到三十六章的末了,我們看到約雅敬王把神的話語燒掉。但是感謝神!神用著耶利米重新把那些話再寫出來,並且再增加了一點。很明顯的一件事實,神讓人看見一件事,不管人怎樣的阻擋,神的話就是這樣的發表出來。並且不因著環境的不順遂而有任何的更改。沒有更改,神的話語就是這樣的安定在那裡,還是顯明出來。時間怎樣的改變,沒有影響神話語的真實。

 

神的話不受時間影響

 

現在我們從三十七章接上去。時間就過了差不多十年,三十六章所發生的事情,是約雅敬作王的時候所發生的事。現在三十七章是西底家作王的時候的事情,當中經過了上十年的時間。先是約雅敬的兒子約雅斤接上去作王,他作王幾個月,三個月多一點,就被擄到巴比倫去。約雅斤被擄是猶大第二次被擄。巴比倫王把約雅斤帶去巴比倫,然後就立約雅斤的叔叔西底家代替他作王。三十七章接上去,就是西底家作王以後的事。如果我們回到歷史上面去看,你看到一件事實,約雅敬王是給神很厲害的管教,約雅斤也是在神很嚴厲的管教底下被擄到巴比倫去。

 

如果對照耶利米在那個時候所發表的話,你非常清楚的看見,所有發生的事情都和神的警告完全是吻合的。神怎麼說,事情就怎麼發生。如果說,猶大的百姓裡面有一點蘇醒的話,他們應當看見神的話語是這樣發表出來,又這樣的成就,他們心裡面應該有一個警覺,他們應該看見神的手。他們也應當領會他們所遭遇的一切,就是背逆神的結果。但是很可憐的,我們讀到三十七章的時候,我們看到一件事實給記錄下來,特別請弟兄姐妹你留意第二節。第一節那裡說:『西底家就代替約雅敬的兒子哥尼雅為王。』留意接上去的那句話,『是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立在猶大地作王的。』

 

剛硬到底的百姓

 

西底家本來是輪不到作王,但現在他作王了。為甚麼他會作王呢?因為原來作王的約雅斤被擄到巴比倫去了。為甚麼他會被擄到巴比倫去呢?這個事實在耶利米書裡說了一遍又一遍,一遍又一遍。如果猶大的百姓和西底家王,他們靈裡面有一點點的蘇醒,他們會發覺,我們在神面前的路走錯了,神的手加在我們的身上,我們應當要悔改,回轉。但是可憐得很,你留意第二節,雖然是歷史上所發生的事情,並沒有叫猶大的百姓自己轉回到神那裡。結果呢?第二節的話就跑出來,『但西底家和他的臣僕,並國中的百姓,都不聽從耶和華藉先知耶利米所說的話。』我們可以把這個話說簡單一點,都不聽耶和華的話。他們不聽耶和華的話,也許他們有他們的理由,因為他們說:『這是耶利米說的。』

 

但神的話在這裡很清楚的指出,耶利米說話是根據神,耶利米並沒有在那裡說自己的話,耶利米說的是神要他說的話。但是百姓的眼睛是看在耶利米身上,沒有看見神。為甚麼他們沒有看見神呢?聖經從來沒有給我們說出這個理由,但是事實上已經說了。弟兄姐妹們,我們要注意耶利米說話的根據,是神差遣他說話。但是我們不能忽略,就是當時的以色列民也不能忽略,耶利米所說的一些話,那些話的根據乃是根據律法,乃是根據神與人立約的時候,神向祂的百姓所說的話。因為祂所指出的是,『猶大人,你們用背向著神。不對,你們不能用外邦的事物來代替神,你們不能把別樣的事物來放在神的位置上。』

 

神的話也不受人的因素影響

 

我們感謝我們的主!如果靈裡面蘇醒的人,一面看見外面神所作的,一面回到神所說的,他們都會看見,我們作的一切都是錯了。那就不管是耶利米說的也好,不是耶利米說的也好,這個不是重大的問題。重大的問題,乃是神在那裡向我們說。神不藉著耶利米說,神可以藉著另外一個人說。不管是那一個人說,如果說出來是神的話,是神要人明白的話,是人要跟上去的話,人就應當沒有條件的去接過來。但一個非常可憐的光景,猶大的百姓經過多少年,他們就是沒有聽進神的話。他們有各種各樣的理由來拒絕神的話。感謝神!神就是那樣清楚的指出,他們的光景是怎樣。讓他們知道,當神的手加在他們身上,不是沒有原因的。

 

我們在這裡就特別留意到一件事情,因為在三十七章裡,事情發生的時候,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底下。弟兄姐妹們,如果我們記得,在歷史書上面所說的,在西底家作王的第八年,耶路撒冷就給圍困了,一直圍困了好幾年。所以在那個時候,耶路撒冷他們所經歷的,是非常非常艱難的日子。但是有一件事情我們不能忽略的,以巴比倫那樣強大的力量來圍攻耶路撒冷,竟然幾年沒有攻下來。現在我們看見了,以色列人,他們也不是沒有一點點的力量。但是正因為他們有這麼一點點的力量,也許他們會想,我們能抗拒巴比倫人那麼長久的時間,他們也對我們沒有辦法,終竟我們會勝過巴比倫人的。也許這是其中的一個原因,聖經沒有明說,但是我們有理由作這樣的推想。因為你可以想像,一個孤立的耶路撒冷,竟然能維持三年多沒有被攻下。

 

你也難怪猶大人有他們的自信,再加上那個時候他們跟埃及是有一個盟約。他們想,埃及總會來支持他們,所以他們就覺得,我們根本不要理會神在那裡說甚麼話,耶利米說的話根本不可能發生的。現在好像有點曙光了,因為這個時候,埃及的軍隊從埃及出動了。埃及的軍隊出來的時候,正好是把巴比倫軍隊的側翼增加了很大的威脅,所以巴比倫的軍隊暫時從耶路撒冷撤退。現在三十七章就是在這樣的一個歷史背景底下,發生了一件事情。在這一個時候,西底家王就打發兩個人去看耶利米。看耶利米作甚麼呢?他說:『求你禱告耶和華神,為著我們禱告耶和華神。』我不知道,西底家王這一個請求,他真正的意圖是甚麼。

 

因為當巴比倫的軍隊圍困的時候,他沒有叫耶利米作這樣的禱告,而是巴比倫撤軍了,他就請求耶利米去為他們禱告耶和華神。究竟這個是真心的呢?還是另外有意思的呢?為甚麼我會這樣想呢?原因就是,當巴比倫的軍隊圍困的時候,你不尋求耶和華,現在耶路撒冷解圍了,他還會尋求耶和華,這個恐怕是很不可能的。既然是不可能,他為甚麼作這個事呢?他好像是對耶利米在那裡炫耀一下。就是說,巴比倫人一定要把我們打下來,現在巴比倫人都跑掉了,你還有甚麼話說呢?非常可能,他要藉著這樣的一件事情去羞辱耶利米。但是感謝神!耶利米並沒有給眼前的事情來打亂了他在神面前所接受的教導。他有沒有為西底家來禱告?這裡沒有說。

 

神不允許人作無知的炫耀

 

但是我們卻看見一件事情,當西底家要這樣打發人來請他禱告的時候,神先對耶利米說了話,祂說:『猶大王要來問你一些話,你這樣對他說。不要以為法老的軍隊出來,迦勒底人就逃跑。你要看見,埃及人一定要回國的,巴比倫人一定要回來的。不單是回來,這一次回來,就要把耶路撒冷城攻破了。所以你們不要看見眼前的環境,以為事情解決了。』耶利米當時的話說得非常絕對,怎麼絕對法呢?他說:『迦勒底人,巴比倫人一定不會離開我們這裡,你就是能把他打敗,他們那些受了傷的人,還能起來把耶路撒冷打破、焚燒。』弟兄姐妹們,這個話是神讓耶利米在那時候說的。這個話說得合適不合適呢?好像不大合適,因為巴比倫人都跑了,你還說這個話。如果巴比倫人還圍困這一個城,你說這個話還有一點道理。現在巴比倫人都走了,你怎麼還可以說這個話呢?我們感謝主!耶利米說的話不是根據他自己,也不是根據眼見的環境,他一直是注視著神自己的動靜,和發表神的心思。

 

耶利米作了一件疏忽的事

 

在這一個時候,在巴比倫的軍隊撤走的時候,耶利米有一點點的疏忽,他覺得巴比倫軍隊暫時退去,在他們沒有回來以前,我要作一件事。作一件甚麼事呢?弟兄姐妹記得,前不久,他的堂兄弟不是把便雅憫的一塊地賣給他麼?神所告訴他說:『你買下來,你買這一塊地,來顯明這個猶大地絕對不會永遠荒廢的。』在沒有人買賣田地的時候,神說你把他買下來,用著這一個事情,來作一個證據,顯明神不會永遠丟棄猶大。他就買了,但他從來沒有見過那塊地,現在他就想,趁著耶路撒冷解圍了,我也出去看一看我買下那塊地怎樣。弟兄姐妹,這是他的疏忽,結果他出城的時候,就給人把他抓回來,還加給他一個罪名,說他要出去投降巴比倫人。

 

弟兄姐妹,這個話還是沒有一點道理,圍城的時候不投降,解圍了才去投降,這怎叫投降?弟兄姐妹,聖靈記下這一段事情,是說出甚麼事情?乃是說出當時猶大在神面前那一個屬靈的光景,他們眼睛所看的就是眼見的各種各樣的事物。從來沒有留意,神在他們中間所說的話。有一個人,他一直在那裡發表神的話,他們就應該信。但他們就覺得這個人在這裡給我們太多的騷擾,有甚麼辦法來對付他?當然平時找不到,現在找到了。當耶利米要出城的時候,『你要投降巴比倫人,你要逃跑。』就把他拿下來,把他放到監禁的地方去。

 

面對心情複雜的君王

 

好了,在那裡監禁了好多天,巴比倫人還沒有回來。但是西底家王就有了一些動作,甚麼動作呢?我想,我不把它說得太複雜。但弟兄姐妹,你自己讀經的時候,你會覺得很複雜的。因為西底家王抵擋神的話是很明顯,但是你從西底家身上看見,他私底下又是相當恐懼巴比倫人的。非常的矛盾。一面好像覺得我們能勝過巴比倫人,因為只有這樣的自信,他才會背叛巴比倫王。但另一方面,他也會感覺,恐怕巴比倫人也真是惹不起的。所以他就把耶利米找來,偷偷的把他帶到王宮裡,然後單獨的和耶利米談話。他說,耶和華神有甚麼話來,我們能不能這樣就平靜安穩下去,巴比倫人大概不會再來,是不是?弟兄姐妹,你看這個人是不是很複雜?一面不相信神的話,一面好像又盼望神說一些他願意聽的話,好像神的話還是有點份量的。他在這樣的心情底下,把耶利米叫來,問耶利米一些問題,但是耶利米很明確的給他指出一件事,巴比倫人一定回來,並且他一定被交在巴比倫王的手裡。

 

沒有離棄神呼召的目的

 

弟兄姐妹們,你留意耶利米。如果他要求自己的好處,在這種環境的底下,他不說那麼明顯的話,他應該很自由,他不會有甚麼難處。但是弟兄姐妹們,我們感覺,耶利米的寶貝就寶貝在這裡,他沒有因著環境所給他的壓力,而改變他從神那裡所接過來的話。這一點是非常明顯的,因為我們繼續看下去的時候,很清楚的看到耶利米的這一點。這一點和神在第一章裡,對他呼召的時候所說的話,是完全完全配合的。弟兄姐妹你記得,當耶利米被召的時候,他在神面前說:『我是年幼的,我是無知的,我沒有辦法能承擔這樣的大事。』但是神當時怎麼對他說呢?『你不要說你是年幼的,你又不要說你是無知的,我現在差遣你去,我讓你說的話你就要說,我要使你成為鐵壁銅牆,成為地上的君王,有權勢的人反對。』

 

弟兄姐妹們,你留意,耶利米被召的時候,神就跟他那麼清楚的說明,他前頭的遭遇,和他受差遣的內容。他在神的選召裡,能不能成就神對他的揀選,前面的考驗就來了。如果他為著自己想,他可以不說神要他說的話。他也明明的知道。如果他要按神要他說的話去說,他一定沒有好結局,人一定反對他,人一定對付他。現在我們就看到一件事,當西底家這樣和他談話的時候,他已經被關起來好多天了,他就對西底家說,我有甚麼事情過不去,我有甚麼事情作錯了,以致你的臣子和你的百姓一直把我放在監裡。也沒有經過審訊,就這樣下在監裡,是甚麼原因?我不會把不真實的事情告訴你,巴比倫王一定來攻擊,因為這是神興起他來管教你們的,所以巴比倫人就來了。那個時候許多人說,巴比倫人一定不會來,現在說那些話的人在哪裡?我就是把實在的話說出來,你就把我監禁起來,是甚麼道理?

 

百姓代替了神的權柄

 

當時他就對王說:『你不要把我放回監裡去,省得我死在那裡』。結果呢?西底家就下個命令,不把他帶回監獄,但是卻監禁在那些護衛兵的屋子裡。現在我們要來留意,剛才說的那些完全是歷史的過程。如果我們注意這些歷史的過程,沒有甚麼意思的。但是聖靈把這些歷史的過程記錄下來,究竟是甚麼意思呢?我們就要留意這一點。事情並沒有停在西底家王跟他的對話,因為很多有權勢的人,聽見耶利米說這些話,他們都要把耶利米置於死地。所以到了三十八章,你就看見好多有權勢的人來西底家那裡說,要把耶利米處死。

 

弟兄姐妹留意,你看三十八章的第五節,『西底家王說,他在你們手中,無論何事,王也不能與你們反對』。結果他們就把耶利米拿住,就把他下在水牢裡去。但是那個時候,水牢的水幹掉了,只剩下淤泥,耶利米就陷在淤泥的牢獄裡。這些人把他放在那裡幹甚麼呢?想要在那裡把他活活的餓死。但是我們所留意的,是西底家王跟他們所說的那句話,『他在你們手中,無論何事,王也不能與你們反對。』弟兄姐妹你注意,這裡面一個很大的問題,第一說出了西底家王雖然是作王,但是他沒有權柄,他不能定規任何的事情。他好像只是有一個虛假的王位,他是虛假的坐在王位上的人。為甚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呢?

 

顯露百姓墮落的根源

 

弟兄姐妹們,這就給我們看到,當時猶大整個國家那種光景。弟兄姐妹,你留意這件事情,猶大的墮落,嚴格說起來,猶大的墮落是從瑪拿西開始。當然瑪拿西以前,弟兄姐妹曉得,也有一些王離棄神,但是沒有瑪拿西那麼嚴重。雖然瑪拿西後來悔改,但是已經造成了屬靈的傷害,不是王一個人悔改就能把它改變過來,因為已經成了一個眾人都陷在其中的危險。君王脫出來了,但其他的人還陷在危險裡,還陷在愚昧裡。這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弟兄姐妹注意,瑪拿西以後,除了約西亞王一個以外,接連的幾個王都是離棄神的,起初是王在那裡領頭離棄神,但是這個領頭離棄神就造成了一種情形,整個猶大都跟上去了,整個猶大都站在神的對頭那一邊。

 

所以從那個根源上去留意的時候,是王先出了問題,叫百姓也落到這樣的愚昧和無知裡,而且落到一個地步,是非常的放縱。放縱到一個甚麼地步呢?到了西底家作王的時候,你就看到一個情境出來了。我不敢說西底家這個人,他究竟有幾分要神,但是我們還可以從他這個人身上,看見他對神還保留一點點的敬畏,還不至於太過份,好像還有一點點的分寸剩下來。但是問題在這裡,百姓不聽從,官長不聽從。弟兄姐妹們,這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從前好像只是上層的人物發生難處,但是上層發生難處的時候,不可避免的會影響基層的。等到基層也受了影響以後,發生了問題以後,上層再有甚麼動作,也無能為力了。弟兄姐妹,這就是現在的猶大被擄前的光景。

 

神見證人的路

 

從作王的口裡說出這樣的話,『他在你們的手裡,你們要怎麼待他就怎麼待他,我也不能與你們反對。』弟兄姐妹你看到,這個就是當時整個猶大被擄前屬靈的光景。從上到下,沒有一個敬畏神的心,他們不理會神的心思,他們也不理會他們這樣作合宜不合宜,就是說,他們這樣作跟律法有沒有抵觸?對摩西的律法有沒有抵觸?為甚麼?不必管。他們只知道一件事,耶利米這一個人,他太可恨,就是要把他對付掉。弟兄姐妹們,這裡給我們看到神的見證人的道路。若是我們要作世間的聰明人,我們不會選擇這樣的路。但是你要作一個在神面前忠心的見證人,你除了這樣選擇以外,別無其它的路途。但你作這樣的揀選,你就要碰到許多的艱難。這樣的一件事實,從古到今都沒有改變,不單是在耶利米的身上是這樣,在以前的先知們所經歷的也是這樣,在以後神的兒女們直到今天所經歷的,仍然是這樣。要麼就不揀選神,你要揀選神,你就準備要接受許多的艱難。你要是作世上的聰明人,你可以把神放在一邊不管,人家說甚麼話,你就說甚麼話;人家作甚麼事,你就作甚麼事。

 

但若是真的聰明到這個地步,在神的面前,這是非常非常可咒詛的。但是你說,按照人的天然,不活在這樣光景的人並不太多。所以耶利米他那屬靈的品格顯得那樣的可貴,就是因著他毫無保留的揀選神自己。現在耶利米給扔在淤泥的監牢裡,他是在那裡等死,這就是忠心的見證人的下場,是不是?我想我們今天晚上讀到這一段的話,時機上是非常的湊巧。因為我們再過幾天,我們看到近代的一個站在神面前的人所經過的事情,在原則上就是一個模樣。時間可以過去,歷史可以不住的在那裡過去,但是那個原則動也沒有動,仍然是一個模樣。不僅是說,在你要忠心的站在神那一邊。引出的結果是如此。很寶貝的是,如果不是神的時間,神的拯救也是很及時。我們在三十八章裡就看到一件事。如果我們不看下文,我們就看見耶利米在那裡等死,半身陷在泥裡,沒有吃的、沒有喝的,就是在那裡等死。

 

神及時的拯救

 

希奇的,在王那裡有一個太監。弟兄姐妹要注意,這個太監是古實人,他不是以色列人,他不是神的選民,但是這個人卻有敬畏神的心。他叫做以伯米勒,他聽見那些人這樣對待耶利米,他就跑去見西底家王,他說:『這些人這樣對待先知耶利米,怎麼可以呢?不可以這樣對待先知的。』結果呢,西底家王不曉得是良心發現,還是怎麼樣,他就叫這個以伯米勒帶人去把耶利米救出來。雖然仍然把他關在護衛兵的院子當中,但是總是脫離了那淤泥的牢獄。我們特別要留意到這件事,怎麼一個古實人會帶出這樣一個拯救的事實來,他又不是神的選民,當然對神的感情並不會那麼深。按著一般的情形來看,就是這一個人,他把耶利米的事情扭轉過來。

 

弟兄姐妹們,我們這些年間,有好些弟兄們的交通,真的是看見許多許多的事情,好像神的兒女們跑到絕境了,沒有路了,但是很希奇的,不管是怎麼樣,事情就起了轉機,也就過去了。弟兄姐妹,過去我們從弟兄們的交通,看到這樣的事。這幾年來的弟兄的交通,也聽到同類的事。過去還有好些弟兄們,他們所交通出來的,也都是這樣一個原則。經歷的事情不一樣,但裡面貫穿的原則,如果不是神的時候,誰都不能動神的兒女。神有祂自己出人意外的方法,把神兒女帶過難處。我上禮拜在羅馬,有一天完畢了聚會,就是我要離開義大利的前一天,弟兄姐妹就把我帶進一個地方去看一些教會歷史的古跡,但是我不知道有這樣的一個地方。這次弟兄們就把我帶去,甚麼地方呢?保羅給砍頭的那個地方。在保羅給砍頭的那個地方,人在那裡蓋了一個天主教堂。

 

裡面當然是有一些神奇的傳說,就像他們轉說彼得是倒釘十字架的那樣的傳說。我到了那個地方,我看到一些事。他們說,保羅在那裡給砍頭,他的頭給砍下來的時候,就在地上彈跳了三下,每一下大概都有一丈多長。他們就在他的頭落地的三個點上,每一個地方就作了一個神壇。他們說甚麼呢?他們說,每一個保羅的頭落地的點,以後都流出泉水來。那些泉水,他們就覺得很不得了。弟兄姐妹們,我們覺得,這些都是無聊的事,但是我們不能不注意一件事情。當保羅在他一生的行程裡,多少次他經過死亡的邊緣,在路司得,人用石頭打他,以為把他打死了,拖到城外,後來醒過來,他站起走了。害怕了沒有?沒有,他繼續留在地上傳主的道。經過好多好多次各種各樣的艱難,他有沒有被那些難處嚇倒呢?沒有。雖然是面臨那麼嚴厲的光景,但是神的時候沒有到,誰都不能動他。等到神的時候到了,果然他是給砍了頭。

 

但是我們讀提摩太后書,你讀出他裡面的感覺,是害怕麼?是恐懼麼?都不是。你說他沒有恐懼麼?有,但是不是在那個時候。他從該撒利亞給解送去羅馬,快到羅馬的時候,他裡面是有點恐懼。但感謝神,等到他要在神面前用著他自己的性命來作見證的時候,沒有看見任何的一點恐懼在那裡。你看到在保羅裡面滿有光彩,滿有喜樂的,滿有希望的。弟兄姐妹們,這實在是我們在主的面前感覺到非常受激勵的。就像幾個月以前,焦源濂弟兄被主接去,他也是蠻辛苦,他對神的兒女們說:『辛苦是很辛苦,但是卻是很有盼望,』我不知道我有沒有說錯話,他說是有盼望還是有喜樂,但是這點和他當時所接受的景況是完全不調和的。環境是叫人傷感的,但是人裡面的光景是喜樂的。我們感謝主!

 

疾風知勁草

 

我們讀耶利米讀到這個地方的時候,我們實實在在的看到這樣的一件事在耶利米身上顯出來。這個是屬天的品格的顯明。這個屬天的品格只有在艱難的當中才能顯出來。沒有經過艱難,你沒有辦法說,你會怎麼樣。但是落在極大的艱難裡,這個屬天的品格就顯出來了。這個屬天的品格顯出來,說明甚麼事呢?是說明能承擔一切重擔的,不是我們人的自己,而是神在那裡給我們背了那個重擔,人就很輕省的走過去。我們感謝我們的主!如果我們看耶利米的事到了這個時候,你要從歷史的本身去看,好像沒有甚麼特別。但是你越過歷史的本身,而看見那個歷史中的人所表達的那種光景,我們感謝神!我們看到一個神的見證人,他的高貴和他的尊榮。

 

靠主剛強站立

 

在這個事情以後,就是他從淤泥裡給拯救起來以後,西底家又再把他找去一次,還是問他那些話。弟兄姐妹們,你想想看,像他這樣的遭遇,再碰到這種情境的時候,他該說甚麼話?他明明的知道,如果照著神要他說的話,他是沒有路走的。如果他不照著神要他說的話,為了自己著想一下,他就說人喜歡聽的話,他就很有機會自由。但弟兄姐妹你看到,在這樣的情境底下,他還是說神要他說的話:『猶大的百姓如果在神面前要有路走,只有一條,出去投降巴比倫人。如果不出去投降巴比倫人,那就沒有路走,被擄一定成為事實,你也一定要被巴比倫人抓住,並且也必定要被帶到巴比倫去。』弟兄姐妹,按人來看,這是非常,非常不合事宜,但是神要說,人為自己而不說,還是越過自己的好處而發表神要人明白的事情?我們感謝主!耶利米是軟弱的人,按照他的本性,他是非常懦弱的人,如果你看那個表現,好像他很會哭,你說,只有懦弱的人才那麼容易哭。

 

耶利米就是一位哭先知。弟兄姐妹們,他的哭並不是懦弱,他的哭是另外的一個原因。雖然是另外一個原因,但你很清楚的看見,耶利米是一位懦弱的人,但是在該要剛強的時候,他卻是非常,非常的剛強。很顯然給我們看到,問題不是他自己有那些剛強,乃是他有一個心思,他不能離開神要他站立的那個位置。他站在神要他站的位置,我們很顯然就看到一件事情,神就成了他的力量,神就成了他的供應,神就扶持他走過許多的艱難。我們感謝讚美我們的主!耶利米先知不是唯一的一個這樣走過他一生的人,他不過是神許許多多的見證人當中的一個,但是他所帶出來的屬靈的原則,見證人的原則,都是那樣明確的表達了神作工的方法。我們感謝主!耶利米就在主的扶持底下,走過許多艱難的日子。不是耶利米這個人比別人強,乃是因為他站的地位站對了,神就有機會在他身上來顯明神所要作的。

 

必須站對在神的面前

 

這叫我們回頭來想到亞伯拉罕獻以撒的時候的一件事,又是神在那裡啟示神是怎樣的一位神。但是許多神的兒女們,沒有掌握好神自己的心思,只是把神所顯明的部份抓緊。這樣的抓,所抓著神的應許是不大可靠的。不是神的話不可靠,是人沒有作得對。弟兄姐妹,你常常聽到,好些人說:『耶和華以勒』感謝神!祂的確是『耶和華以勒』,一點都沒有說錯。但是這個話在一些人身上是準確的,在一些人的身上是不準確的,為甚麼呢?弟兄姐妹們,『耶和華以勒』這一件事實的表明有一個基礎,這個基礎一定要準確,沒有這個準確的基礎,你就沒有辦法享用『耶和華以勒』。

 

那是甚麼?『在耶和華的山上』。問題就是說,你站在甚麼地方?你所站的是不是耶和華的山上?你不站在耶和華的山上,你要看見耶和華以勒,那是比較困難的。你要是站在耶和華的山上,耶和華以勒就是非常真實的。我們感謝神!在耶利米先知所經歷的事上,如果你光是從歷史的本身來看,那也是一般人所經過的,平平淡淡的事情而已。但是如果你看到在他身上所顯明神作工的方法,那個平平淡淡的歷史就成了一個非常嚴肅的見證。我們感謝主!

 

耶利米替神說了許多的話,但是他不光是在那裡替神說話,他是用著他整個的人在那裡見證神的自己。我們今天晚上所看的是其中的一卷書,從他身上我們看到神作工的法則,也看到一個神用的人,他力量的來源,和他見證的基礎。我們巴不得耶利米的事情常常給我們一些的照明,不在乎我們能為神作多少,要緊的是我們要注意,究竟我們站在甚麼地方。地位站對了,神就作工。我們感謝主!我想今天晚上就和弟兄姐妹們交通這麼一點,但願主恩待我們!

 

 

禱告的功課(37) (香港讀經會)

 

祈禱:   創造的主,願藉你的話語賜我力量,使我能遵行你的話,並且愛你更多。

 

猶大的歷史已接近尾聲。西底家被巴比倫立為傀儡王帝,第一批猶大人亦已被擄離開了猶大,而巴比倫與埃及的對壘也正在醞釀中(511)。與此同時,耶利米亦被捲入了這場歷史風暴之中。

經文讓我們知道耶利米的先知身分是被認同的,所以西底家王請求他為猶大代求(3)。此舉的目的最明顯不過:求神解除猶大的威脅。看來這是信靠的表示,只可惜其背景是「不聽從」(2)。西底家一方面不願意接受神的吩咐,但又要向神禱告求助,這樣的禱告豈非成了被利用的工具?既不願意接受神的主權,要自尋出路,但同時又祈求神的拯救,怎能說得過去呢?難道神是任人擺佈的偶像嗎?神向西底家所說的話,正是一語道破他心中的籌算,就是奢望埃及能幫助他解除巴比倫的圍攻,神直指這是自欺欺人的(9)。

其後,當耶利米被捕入獄時,西底家仍然向他查探神的旨意如何,似乎期望神會回心轉意(1617),這當然是無補於事,因為在不聽從的情況下,神只能對西底家和猶大「維持原判」(17)。

經文記載了耶利米是在甚麼情況下被捕的(1115)。從前文中(參32章),我們知道耶利米要前往便雅憫地的家鄉,為要把神吩咐他的話付諸實行,卻惹來了通敵叛國的疑惑。結果耶利米被關起來,直到耶路撒冷淪陷。

耶利米本是無辜的,卻要背負十字架,承擔猶大犯罪的惡果。

西底家的態度其實是很多人的寫照。許多時候,人以為只要有足夠的信心,神就會為人成就他的心願,或以為多禱告,就能打動神的心,賜予所想望的事情,這都是錯誤的。禱告的大前提並非人的需要而是神的主權。經文形容西底家「不聽從」神的話,就是拒絕接受和順服神的主權,人怎能既不接受神的權柄,卻又期望神會按他的心意而行呢?因此,我們該存著順服的心來禱告,也不需要為自己祈求太多。借著禱告,我們讓自己學習更多順服,使神的主權更能彰顯。

 

 

真正的求告神(三十七章) (臺北基督之家)

 

分享:

在這段經文中,我們看見西底家王似乎很在乎先知耶利米的話語,也很尊重耶利米先知。當耶利米被首領毆打並囚在獄中,面臨死亡的威脅時,是西底家王救了他。可見他對耶利米的尊重。不僅如此,這章經文也多次提到西底家王似乎很有心要「求問神」(3717)。然而,怎樣的求問神才是真正的求問神呢?第2節讓我們看見西底家王一邊求問神,一邊卻不聽從神的話語!可見他不是真正要聽「神要對他說的話」,他只想聽「他想聽的話」!他不想順服神,只希望神照他的期望對他說話!今天也有許多的基督徒很渴望聽見神對他們說話,不斷地參加各樣的特會(特別是先知預言的特會),不斷地操練,學習如何「傾聽神的聲音」。然而,當神真正向他們說話的時候,他們並不一定會聽從,只因為神對他們說的話語不是他們很喜歡聽的話!若是我們有這樣的心態,神不會願意向我們說話的!除非我們向神說:「主啊!不管禰向我說什麼,我都相信禰的旨意是最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我都願意聽從!」否則我們求問神是沒有意義的!

不僅如此,我們看見西底家王似乎很認真求問神。但是第5節讓我們看見,他一邊求告神的幫助,一邊卻是尋求埃及王的幫助,他的心並沒有專心倚靠神,他仍然靠自己的力量和辦法!耶利米書二十九章13節神曾應許他們「專心尋求就必尋見」。但是雅各卻警告我們「三心二意的人必得不著神的幫助!」(雅一58)。弟兄姊妹們!讓我們全心地相信只有神能幫助我們面對一切的困難,不要倚靠自己的小聰明,否則神不願意幫助我們!

回應:我是否只從神那裡聽見我想聽的話呢?我是否不夠專心倚靠神,常常倚靠自己的聰明?

禱讀:箴言三章56

5 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
6 
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祂,祂必指引你的路。

 

 

神要我說的,就是這些……(37:16-21) (聖經姊妹版)

 

心靈絮語
(37:1-21)
以為有儲蓄有資產,就可以安享晚年?
這是錯覺;
以為有事奉有讀經,就必然得到冠冕?
這也是錯覺。

個人成長
你身陷險境,一個操生殺大權的人來盤問你,神卻要你說出那人不愛聽的話,你會怎樣?武俠劇的英雄、宮廷劇的忠耿大臣大概會直斥其非,置生死於度外,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卻不一定有這樣的氣概。試想像,你得悉公司正考慮辭退你或另一位同事,上司即將跟你面談,要問你對公司有甚麼不滿,你會否道出實況?活在成人世界,我們太懂得避重就輕,最會在關鍵時刻提供模棱兩可的答案,使人無法肯定我們的立場。
耶利米身陷囹圄,西底家王竟特別打發人去求問他,誰知耶利米劈頭就宣告,西底家王要被交在巴比倫王手中,難道耶利米是傻子?難道他不知西底家可以隨時將他處死嗎?從耶利米可以在亡國末年活躍於猶大貴胄間的事實看來,他並不是一個不諳政局、魯莽行事的先知,他之所以這樣回答,只有一個原因,就是神要他如此說。
如果神要我們在緊急關頭說出得罪人的話,我會不會退縮?
默想
「西底家王打發人提出他來,在自己的宮內私下問他說:『從耶和華有甚麼話臨到沒有?』耶利米說:『有!』又說:『你必交在巴比倫王手中。』」(37:17
心靈的鏡子
我有沒有讓人知道我的立場?

 

 

受難的先知(三十七1~21)(盧俊義)

 

經文:耶利米書三十七:1—21

在前面一講我說到先知耶利米將他從神所得到的啟示,要秘書巴錄將之記錄下來,並且在耶路撒冷眾人出入最頻繁的城門口新門,當眾宣讀。巴錄就照著先知耶利米的話去做,其中有些政府官員聽到了,心裡焦急萬分,並且再一次邀請巴錄進入宮廷書記以利沙瑪的房間裡宣讀一次。然後,他們這些官員就進宮去見國王約雅敬,告訴他有一本神的話所紀錄下來的書冊。雖然約雅敬王也聽了這些書卷所記載的神的話語,但是,他不但不聽完,而且還將書卷用刀子割破,然後丟進火爐裡燒毀。對這樣的事,神大大生氣,再次要先知耶利米將祂的話傳達給國王約雅敬聽,這次所傳出來的話很清楚說到約雅敬王將會有很淒慘的際遇除了他的王位將無法傳承給子孫外,他自己也將是死無葬身之所,因為他的「屍體要被拋棄野外,白天受炎陽燒灼,夜間受寒霜侵襲」。歷代志的作者說他後來是被巴比倫王「用鎖煉鎖住,帶到巴比倫」的(歷代志下三十六:6)。拒絕聽從神的話的結果,就是為生命帶來極大的苦難。這一直是聖經的作者想要提醒我們注意的一件事。很可惜,每個時代的人都一再重複這樣的錯誤,人常常在想的是:自己相當於神、可取代神。

歷史是一面鏡子,如果人能記得歷史的教訓,應該可以避免許多不必要的錯誤和災難。可惜人不是這樣。先知耶利米最值得我們想念和學習的地方,就是將神的話語用筆記錄下來,也因為這樣的記錄,我們看到當時神對他講了些甚麼,也因為這些記錄,我們知道約雅敬王之所以把整個國家、民族往後帶進悲慘的歲月中之原因,就是因為拒絕聽從神的話。

現在我們讀第三十七章,這一章和第卅八章都是記載先知耶利米因為忠實於神的話,遭受到迫害。這也反映出當時的猶大人民是不願聽從神的話,不只是國王、官員,連一般人民都拒絕的神的話。

讓我們來看看這一章經文的內容:

第一至二節:
1
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立約西亞的兒子西底家代約雅敬的兒子約雅斤作猶大王。2可是西底家和他的官員以及人民都不聽從上主吩咐我說的話。

在前一章(第三十六章)三十節,先知耶利米的預言中說猶大王約雅敬將「不會有後代繼承」他的王位。可是這裡卻說約雅敬的兒子約雅斤作猶大王。如果我們看歷代志的作者有如下的記載:

「約雅斤十八歲的時候作猶大王;在耶路撒冷統治了三個月零十天。他也做了上主看為邪惡的事。第二年春天,尼布甲尼撒王把約雅斤和聖殿裡的寶物擄到巴比倫去,然後立約雅斤的叔叔西底家作猶大和耶路撒冷王。」(三十六:9—10

這樣我們可以明白,約雅斤雖然是約雅敬的兒子,但是他繼承王位也不過是三月又十天而已。真正繼承王位的是他的叔叔西底家。三個月又十天的時間,是談不上所謂的繼承王位。列王紀的作者為他擔任這樣短期的王作了如下的評語:「約雅斤仿效他父親的壞榜樣,做了上主看為邪惡的事。」(列王紀下廿四:9)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王來攻打耶路撒冷,並且俘虜了約雅斤和所有的「妻妾、臣僕,和猶大的領袖一併帶去」,也「把聖殿和王宮裡所有財寶都搬到巴比倫去。正如上主所預言的,他把所羅門王為聖殿裡所製造的一切金器都搗毀了。」(列王紀下廿四:1315)尼布甲尼撒王隨即立西底家繼任王位,這是主前五九七年發生的事,西底家王就任到主前五八六年結束。

西底家是個怎樣的君王呢?依照舊約歷史學家羅賓遜(Theodore H. Robinson)的評論,說他是個「本性軟弱的君王」,圍繞在他身邊的人,幾乎都是無能的新權貴階級者。依照先知耶利米書第廿四章八至十節的描述,這些新的權貴是像壞掉的無花果,且是「壞到不能吃」的嚴重。在先知耶利米的預言中也這樣說:

「至於猶大王西底家,以及他左右的官員和殘存的耶路撒冷人,無論是留在這裡,或逃到埃及去的,我上主要把他們當作壞到不能吃的無花果。我要使他們遭遇大災難,讓萬國的人看了都驚駭。在我流放他們的地方,被人譏笑,諷刺,戲弄,和咒詛。我要用戰爭、饑荒,和瘟疫消滅他們;在我賜給他們和他們祖先的土地上一個也不存留。」

從上述的資料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糟糕的君王對一個國家、人民來說是很悲哀的。特別是在國難當前的時候,需要更大的勇氣和智慧,不僅在人事上需要採用智者,在改革的事上更需要相當的信心和魄力,否則想要挽救一個國家免於滅亡是很困難的。

第三至五節:
3
西底家王派示利米雅的兒子猶甲和瑪西雅的兒子西番雅祭司來見我,要我為國家向上主我們的神祈禱。4當時,我還沒有被關進監獄,可以自由在民間進出。5那時巴比倫的軍隊圍困著耶路撒冷,但是他們一聽到埃及王的軍隊已經開出國境,就撤退了。

第五節提到「埃及王的軍隊已經開出國境」,巴比倫的軍隊就趕緊撤退。這件事是發生在主前五八八年,埃及法老王舍弗拉率軍要到耶路撒冷來支援被巴比倫圍困的猶大國,這是因為猶大和埃及之間訂有結盟的緣故。

西底家為甚麼會想到要找先知耶利米,要他代為向神祈求呢?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眼睜睜地看到巴比倫的大軍包圍著耶路撒冷不走。這使他們想到剩下惟一的一條途徑,就是尋找神的憐憫。就像在主前七一年,耶路撒冷在先知以賽亞的協助下,脫離了亞述王西拿基立一樣(參考以賽亞書第三十六至三十七章)。再者,他也看到先知耶利米所預言的事一一出現,知道神確實是透過先知耶利米在說話。就像在前面介紹過的,西底家王是個優柔寡斷的君王,自己往往沒有主見,而幕僚卻又是庸才居多,因此,他雖然會找先知耶利米商談國是,但遇到幕僚要懲罰先知耶利米時,他卻又不知所措了。只能說:「他在你們手中,無論你們怎樣處理,我不反對。」(耶利米書三十八:5)其實,我們也可以說,像這樣的君王,對解除國家的緊急危難是沒有幫助的。針對埃及馳援猶大的事,先知耶利米則告訴西底家王,不要以為埃及的軍隊可以解除耶路撒冷的危機,沒有,埃及的馳援只是短暫的而已,對實際存在的危機並沒有解除。因為在先知耶利米傳出的信息中,巴比倫就是神的僕人,為的是要用來懲罰背叛神的以色列人民的(耶利米書廿五:8—9)。和先知耶利米同時代的另一位先知哈巴谷也持這樣的說法(參考哈巴谷書一:5—12)。

第六至十節:
6
上主以色列的神吩咐我7對猶大王西底家這樣說:「從埃及開來支援你的軍隊要中途折返。8巴比倫的軍隊要回來攻城;他們要佔領這城,放火燒毀。9上主警告你,不要欺騙自己,以為巴比倫人不回來;其實他們一定回來。10即使你擊敗巴比倫全軍,只剩下一些躺在營裡的傷兵,他們還是會起來,放火燒毀這城。」

這段話就是先知耶利米回答西底家王,別以為巴比倫的災難已經解除的說詞和預言。我們可以想像當先知耶利米說出這段話時,所遭受到的回應必定是很慘的,因為埃及軍隊還沒有開到,巴比倫的軍隊已經撤離。其實,會造成巴比倫的軍隊撤離,並非巴比倫真的害怕埃及的軍隊,而是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王的一個「回兵計」,他並沒有真的撤回,而是繞了一大圈,不想和埃及軍隊正面衝突,等埃及軍隊轉回去的時候,他就再次揮兵直攻耶路撒冷了。因此,當朝內的文武官員和耶路撒冷城內的人民在大大歡呼,以為巴比倫軍隊已經離開,說一大堆堂皇冠冕的政治言詞時,先知耶利米卻在此時說出一些在當時的人民聽來的確感受到很不對時的話;他要他們不要「欺騙自己」,還說「即使你擊敗巴比倫全軍,只剩下一些躺在營裡的傷兵,他們還是會起來,放火燒毀這城」,這樣的話,無疑的是在嚴重貶損自己軍隊和國家的尊嚴。一個國家怎會墮落到連外國剩下且是躺下來的傷兵都打不過呢?而且還說這種話是來自神的啟示,這怎能聽得下去呢?即使先知耶利米活在今天,也是沒有人會聽這種話。雖然不是好話,卻是真的來自神的啟示,因為先知的職責就是將神的話忠實地傳達出來。巴比倫的軍隊就在埃及軍隊折返後,隨即大軍攻打耶路撒冷,並且狠狠地修理了猶大王西底家和他的人民,除了俘虜西底家外,並且「在他眼前殺了他的兒子,然後又把他的兩隻眼睛挖出來;他們用銅煉鎖住他,把他帶到巴比倫去」(列王紀下廿五:7)。

列王紀的作者對耶路撒冷後來在巴比倫軍隊的攻入下,所遇到的浩劫作了如下的紀錄:

「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的第十九年五月七日,王的顧問兼護衛長尼布撒拉旦進入耶路撒冷。他放火燒毀聖殿、王宮,和一切耶路撒冷達官貴人的房屋。他的軍隊拆毀了城牆。然後,尼布撒拉旦把留在城裡的人那些剩下的匠人和投降巴比倫的人都擄到巴比倫去。但他把一些最窮苦的人留在猶大,叫他們在葡萄園和田裡工作。」(列王紀下廿五:8—12

如果我們繼續將列王紀下第廿五章看完,就會發現巴比倫摧殘整個猶大和耶路撒冷的動作是相當恐怖的,可以用一句「只剩下一片焦土」的話來形容那時的慘狀。假若當時他們聽先知耶利米的話,情況應該會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我們也知道每一個時代都一樣,人不會喜歡聽從神的話,人一再地想辦法,要拒絕神的話,這才是真正的問題,尤其是那些擁有權勢的人更是如此。

第十一至十六節:
11
由於埃及軍隊逼近,巴比倫軍隊撤離耶路撒冷,12所以我準備離開耶路撒冷到便雅憫境內的親族那裡去,繼承我分到的家產。13但是,當我來到便雅憫門的時候,哈拿尼亞的孫子,示利米雅的兒子,守衛隊隊長伊利雅逮捕了我。他指控我說:「你想向巴比倫人投降!」

14我回答:「不,我不是去投降!」但是伊利雅不聽,把我捉了起來,交給官員。15他們大發雷霆,叫人打我,把我關在宮廷書記約拿單的屋裡;這屋子已改成監獄。16我被關在地牢,關了很久。

第十二節提到先知耶利米要到便雅憫境內親族那裡去繼承產業,這是屬於他叔叔哈拿默位於亞拿突城的一塊田地。先知耶利米說他之所以買它,是因為神的啟示要他去買的。再者,耶利米「是他的至親,有贖回的義務和購買的優先權」,他並且為此塊田地付出十七塊銀子(參考三十二:6—15)。雖然他表明是回去繼承法律上的土地,但是官員並不採信,認為他是勾結巴比倫人。原因可能是和他以前說過的話有關。在第廿一章我們談過先知耶利米預言巴比倫軍隊會來攻擊耶路撒冷時,曾告訴人民這樣的話:

「看哪,我上主把活路和死路都擺在你們面前,讓你們自己選擇。留在這城裡的人要不是戰死,就是餓死或病死。但是到城外向圍困你們的巴比倫人投降的,不至於死,卻有機會逃生。我定意懲罰這城,毀滅這城。我要把它交給巴比倫;他要燒毀這城。我上主這樣宣佈了。」(廿一:8—10

難怪官員會認為他不是去繼承產業的,而是去向巴比倫人投降的,因為他自己說過凡是向城外的巴比倫人投降的,會有活命。現在他要離開耶路撒冷,他們對先知耶利米的辯解不採信,堅信他就是去投降巴比倫以求生存的。另一方面,也因為以前那些比較尊敬先知耶利米的官員都隨著約雅敬王被擄到巴比倫去了,現在隨伴在新王西底家身邊的幕僚,因為被先知耶利米說是像「壞得不能吃」的無花果,他們當然會對這樣的評語很不能接受,一再想辦法要好好修理他。而此次是他們逮到最好的機會,難怪他們會不假思索的就將他移送法辦了。

第十五至十六節,先知耶利米再次被關在監獄中。其實,我們看到的先知耶利米是個很實在的先知,他是與人民站在一起的,想的也是人民的問題。他並沒有逃跑的打算,即使在那樣危急的時刻,他還是勸人民向巴比倫軍隊投降。但他卻很清楚自己的使命,要照顧那些需要他的人。因此,他寫信給那些被擄到巴比倫去的人民,要他們在巴比倫好好地生活下去,有一天神會再帶他們回到故鄉來(廿九:4—14)。他的一生,沒有像先知以利亞能夠逃亡,且在饑荒的時代有烏鴉可以銜肉給他吃,有寡婦給他麵包吃和水喝。先知耶利米被自己同胞痛恨,因為他一再譴責他們,因此,人們孤立他、恨他(參考第十五章、第十八章)。有好多次,他幾乎被人害死(十一:18—十二:6,廿六:7—11)。為了這樣的處境,他甚至詛咒自己出生的日子(二十:14—18)。人心靈的痛苦與孤獨從這裡可以清楚看出來。但是,身為先知,只有一個明確的使命:完成神所交代的,其他已經不是他所要考慮的事了。

第十七至廿一節:
17
後來,西底家王派人提我到他那裡。他在王宮私下問我:「有上主的信息沒有?」
我回答:「有!你將被交在巴比倫王手中。」18接著,我問他:「我在甚麼地方得罪你,得罪你的官員或人民,你們竟把我關在監獄裡。19那些說巴比倫王絕不會來攻擊你們,不會來侵佔這國家的先知現在在哪裡呢?20陛下啊,求你垂聽我的請求,不要把我送回約拿單家的監獄,免得我死在那裡。」
21
於是,西底家王下令把我關在宮殿裡的監獄。我留在那裡,天天分到一塊從餅鋪街送來的餅,直到城裡的餅都吃完。

就如同先知耶利米所預言的,巴比倫軍隊折返回來了。因此,西底家王很想瞭解先知耶利米那兒有沒有得到神新的信息。我說過猶大王西底家是個很懦弱的君王與優柔寡斷的人。雖然明明知道先知耶利米是真先知,卻不認真接受他的勸導。反而任憑他的幕僚們虐待先知耶利米。現在則又偷偷地私下問先知耶利米會有甚麼信息。

「有!你將被交在巴比倫王手中。」看,這是多麼嚴厲的一句話啊!先知耶利米並沒有因為身處國王面前,說話就客氣些,或是因為國王擁有釋放他的權柄,就用諂媚的話巴結國王,或是為自己辯護。沒有,真正的先知就是不會這樣做。就像先知米該雅對亞哈王的態度一樣,他就很坦白地對亞哈王說,如果帶兵出去打仗,就不會回來了(參考列王紀上第廿二章)。先知拿單也是一樣,面對著大衛王,就很清楚地指責大衛王就是那位謀害他人丈夫、奪取人妻的犯罪禍首(撒母耳記下十二:1—12)。現在我們看到先知耶利米就是以這樣的態度對著西底家王說話,說王將會被巴比倫王所俘虜。他並且更進一步地責問王,問他那些平時說好聽的話的人到哪裡去了。這就說明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實:真正愛國、愛民的官員或是先知,不是逃離自己的同胞,因為與同胞同苦難才是真正有良知的人。

用這樣的觀點來檢視一個動亂不安的社會是很有幫助的。一九七二年,南越即將被北越共產政權統一的時候,那時的南越將領就是一個個先逃跑,他們是一面逃跑,一面告訴人民要勇敢地抵抗共產軍隊,像當時最重要的國防部長阮高祺,就是直接開飛機帶著財富跑到美國去逃難,而當時的總統阮文紹是帶著好幾噸黃金跑到臺灣來避難,先住在臺北圓山大飯店。他的私人飛機就被扣在臺灣的松山機場。當時的輿論對他逃跑,且跑到臺灣來相當有意見,因此,後來就轉到英國定居下來。

先知耶利米懇求國王西底家能釋放他回去,不要再關他,因為他並沒有犯罪,或是送他回去原來的監獄約拿單的屋裡,因為在那裡他常受欺負,可能對他的生命有危險。但西底家王並沒有釋放他,而是把他關在宮廷監獄。

現在讓我們來想想這段經文帶給我們的信息:

一、要聽神的話,即使那是最難聽、不是我們所喜歡的,也要忍受地聽下去,這是非常重要的信仰認知。

我們看到先知耶利米一再告誡當時的猶大人民和政府官員,但是他們並不接受先知耶利米傳達出來的信息。等到巴比倫的軍隊再次折返回來攻打時,為時已經太晚了,這是多麼可惜的事啊。如果當時他們知道聽從先知耶利米的話語,或許還可以得到神憐憫的機會,使國家、民族免遭遇到圍困、亡國的災難。就像主前七一年亞述帝國圍困耶路撒冷時,當時的國王希西家就知道趕緊請求先知以賽亞,請他說說神對國家災難的指示,並且要求全國人民悔改認罪,或許會得到神的寬恕。結果先知以賽亞傳出神美好的信息,拯救了耶路撒冷城免於淪陷在亞述帝國西拿基立的手。可惜西底家王沒有從歷史得到好的教訓和警戒,不但不聽從先知耶利米所傳出的神信息,反而是變本加厲虐待先知,將之關於監獄中,結果是使國家導致滅亡,人民和官員都變成了奴隸。

真正的先知不會說討好人的話,真正的先知也不會因為怕得罪人就不敢說話,真正的先知也不會在面對權貴階級者就專說諂媚的話,真正的先知不會亂講話。他一定是聽到了神要他講的時候,他才講。他講的是神要他傳達的信息。

今天我們已經很難再遇到像先知米該雅、以賽亞、耶利米那樣的先知了。雖然是這樣,在我們生活的環境中,還是有不少類似先知耶利米等這樣的神僕人,他們很忠實地在傳達神的信息,我們應該注意聽他們所傳講的。這些人就是很忠實地在傳講聖經神話語的信息的傳道者。千萬不要小看他們從聖經中傳達出來的信息,因為聖經就是神的話語,神的話語在每個時代說話。透過祂的僕人,神的話繼續在我們今天的環境中傳達出來。我當然知道神的話不一定是好聽,有時常讓我們聽起來心裡會覺得很難過、不舒服,甚至會受不了。但是,當我們聽到這種來自聖經的信息時,先不要動怒,先想想:這位傳道者所說的,是不是確實是出自聖經所要傳達的信息?先查查看聖經所記載的,是不是和傳道者所講的一樣?如果是,我們就要聽。如果不是,我們拒絕也還來得及。如果我們僅憑自己對聖經的記憶,連查都沒有,就拒絕了,這種態度並不正確。我也知道有些傳道者會假借聖經的話亂傳達信息,更嚴重的是假借神的名說預言,就像我們經歷到的「一九九五年閏八月事件」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因此,要研究聖經,明白聖經的教訓,這是作為基督徒的信仰功課。千萬不要小看、輕忽聖經的話語。

二、真正的神僕人,不會棄他的百姓于不顧,他會和苦難的人民在一起受苦。

我們看到先知耶利米雖然一再地受到虐待、苦刑,但是他還是秉持著熱愛同胞的心,時而替人民祈求神的憐憫,時而呼籲人民要悔改歸正回到神的面前。即使在巴比倫大軍攻城的時刻,他還是一樣與他的人民在一起,沒有逃跑。他明明知道敵人來臨的時刻,對他是很大的恥辱、痛苦。但是他還是與他的同胞站在一起。雖然他們不喜愛他,他還是繼續在他們當中。他沒有用「人們棄絕我」的理由,離開故鄉他去。沒有,他甚至很不客氣地質問國王西底家說:「那些說巴比倫王絕不會來攻擊你們,不會來侵佔這國家的先知現在在哪裡呢?」這一點才是他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在一個亂邦、亂世的環境中,我們常常看到有不少傳道者會用許多理由來離棄他的羊群。臺灣在一九七至八年代中,許多傳道者離棄了自己的同胞、教會、信徒,理由很多,不外是「死有重於泰山、輕於羽毛」,或是甚麼「神的呼召」要他到哪一個國家去傳福音。在那段時間內也有許多教會因為害怕受到困擾,不但不敢說出誠實的話,也禁止他們的傳道者按照聖經的教訓說真實的話,這些教會如今要怎樣對臺灣社會說出神的信息呢?先知耶利米責問西底家王的話,豈不是也會同樣地向這些傳道者、教會發出?但是,我看到最惡劣的是這些人很多又于解嚴後的九年代,看到臺灣的局勢已經逐漸穩定後,就跟著陸續回到臺灣來。所用的理由又是甚麼「要與臺灣人在一起」這類的話,坦白說,每當聽到他們說這些話,我都會對這樣的傳道者感到很噁心,我真的是百感交集啊。我越來越不想對他們這樣的態度置評甚麼。但是,我想勸大家的是:我們應該學習的是先知耶利米等這些神忠實的僕人,他們在傳神信息的態度,是那樣忠實地將神話語的信息傳出來,且是永遠與苦難中的人民站在一起、生活在一起。這不僅是傳道者應該有的傳道態度,也是基督教會應該堅持的信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