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耶利米哀歌第一章註解

 

壹、內容綱要

 

【第一首哀歌:為耶路撒冷城遭難而哀歎】

  一、錫安居民因得罪神而遭難(1~7)

  二、求神觀看其苦難(8~11)

  三、向旁觀者訴說自己的苦難(12~17)

  四、承認神的懲罰是公義的,求神垂聽禱告(18~22)

 

貳、逐節詳解

 

【哀一1「先前滿有人民的城,現在何竟獨坐!先前在列國中為大的,現在竟如寡婦!先前在諸省中為王后的,現在成為進貢的。」

  〔呂振中譯〕怎麼啦!先前滿有人民的城,現在竟自獨坐阿!先前在列國中為大的,現在竟如寡婦阿!先前在諸省中為王后的,現在竟成了作苦工的阿!

  〔原文字義〕「獨坐」荒涼,變為淒涼;「王后」公主、貴婦;「進貢」被迫服務,奴工。

  〔文意註解〕「滿有人民的城」:意指耶路撒冷城原來熙來攘往的熱鬧情景。

         「何竟」:按希伯來原文,乃是本節亦即全書的首字,意指『為甚麼會落到如此地步』,含有悲歎之意。舊約裏的哀傷詩歌常用此詞(參賽一21;哀二1;四1~2)

         「獨坐」:形容耶路撒冷城被神棄絕,以致毀壞荒涼,與昔日壯麗繁華的情景相比,猶如寡婦傷心啜泣地獨坐一般。

         「現在竟如」:意指目前的光景,僅暫時如此,並非永久被神棄絕。

         「寡婦」:意指被神棄絕,如同失去丈夫的倚靠。

         「諸省」:指巴比倫或波斯帝國轄下諸省。

         「成為進貢的」:指原來身分尊貴的王后,竟然淪為女奴。

         本節說明先前和現在情況的三項對比:(1)鬧市中擠滿人潮變成淒涼獨坐;(2)身分尊貴的婦人變成無依無靠的寡婦;(3)王后變成奴婢。

  〔話中之光〕()世上的榮華富貴絕不可恃,人一切所矜誇的,都會轉眼成空(詩九十10)

         ()我們若與神有正常的關係,在世人面前就顯為尊貴;但若在神之外犯了屬靈的淫亂,貪愛世俗,就必被人鄙夷,

 

【哀一2「她夜間痛哭,淚流滿腮,在一切所親愛的中間沒有一個安慰她的。她的朋友都以詭詐待她,成為她的仇敵。」

  〔呂振中譯〕她夜間痛哭,淚水滿腮;在她眾親愛者中間、沒一個安慰她的;她的朋友都以詭詐待她,成為她的仇敵。

  〔原文字義〕痛哭」原文是連續兩個『哭』字,用來加強語氣。

  〔文意註解〕「夜間痛哭,淚流滿腮」:形容哀傷逾恆,終日以淚洗臉。

         「一切所親愛的」:指不正常的情人關係(參結十六33;何二5),用來喻指四周曾與猶大結盟對抗巴比倫人的國家。

         「沒有一個安慰她的」:形容鄰國全都拋棄了她。

         「她的朋友」:與『一切所親愛的』同義。

         以詭詐待她」:指沒有信守與她所約定的。

         「成為她的仇敵」:意指從前的盟邦,不僅沒有幫助她,反而落井下石。

  〔話中之光〕()信徒應當專心倚靠神,絕不可轉而投靠屬世的人事物。

         ()昔日所親愛的朋友,今日竟成了仇敵;任何屬人的情誼都不可靠,惟有信靠神的必不至於羞愧(羅九33)

         ()凡只顧眼前利益,而不顧神的旨意和真理的,必要付出慘痛的代價。

 

【哀一3「猶大因遭遇苦難,又因多服勞苦,就遷到外邦。她住在列國中,尋不著安息,追逼她的都在狹窄之地將她追上。」

  〔呂振中譯〕猶大因遭遇苦難,又因多作苦工,就流亡外邦;她住在列國中,尋不着安居之地;追逼她的、都在她困苦時將她追上。

  〔原文字義〕「遷到外邦」被擄,使裸露;「狹窄之地」煩惱,困苦,悲痛。

  〔文意註解〕「猶大」:指猶太人。

         「因遭遇苦難,又因多服勞苦,就遷到外邦」:本句按原文有兩種意思:(1)因經不起苦難與勞苦而移居外邦;(2)因被迫遷徙外邦而歷經苦難與奴役。根據史實,後者較為合適。

         「她住在列國中」:形容猶太人被擄,雜居在外邦人中間。

         「尋不著安息」:形容心靈得不著寄託,因被所親愛的朋友(2)拋棄。這種情形正應驗了摩西的警告預言(參申廿八65)

         「追逼她的都在狹窄之地將她追上」:形容在困境中被敵人包圍,顯明身陷進退兩難的窘境。

  〔話中之光〕()猶太人身陷苦難中,咎由自取;信徒若漠視神在聖經中的警戒之言,遲早也必受神管教。

         ()信徒若離棄神,其後果乃是:想要尋求的,卻尋不著;想要躲避的,卻被追上來。

 

【哀一4「錫安的路徑,因無人來守聖節就悲傷。她的城門淒涼,她的祭司歎息,她的處女受艱難,自己也愁苦。」

  〔呂振中譯〕因無人來赴制定節期,到錫安的路就悲哀;她的城門淒涼,她的祭司歎息;她的處女受憂苦,她自己也喫苦頭。

  〔原文字義〕「路徑」道路,腳踏之地;「悲傷」哀痛,哀悼;「淒涼」荒涼,情景令人詫異;「歎息」悲嘆,哀鳴;「受艱難」愁煩,煩擾;「愁苦」變苦,苦味。

  〔文意註解〕「錫安的路徑」:指通往耶路撒冷的道路;當時至少有四條道路,分別從東邊約但河谷的耶利哥、西邊地中海岸的約帕、南邊希布倫,以及北邊撒瑪利亞山區。

         「因無人來守聖節就悲傷」:聖節指猶太人每年必守的節期,如除酵節、七七節、住棚節(參申十六16)等;全句意指通往耶城的路徑因不再有人從四面八方經過而感悲傷,這是擬人化表達法。

         「她的城門淒涼」:城門指城門口的廣場,是猶太人作買賣、聚集活動的場所(申廿一19;得四111;撒下十九8;王上廿二10;摩五1215);原本熱鬧的場地現因少有人跡而感淒涼。

         她的祭司歎息」:指原本該在聖殿裡獻祭事奉神的祭司,現因聖殿焚毀而無法盡職,只能歎息。

         她的處女受艱難」:處女指未曾與男人親近過的童貞女,用來喻指神子民中一班未曾敬拜偶像,純潔無辜的人們;受艱難指因受同胞牽連而落在與外邦偶像為鄰的艱難困境中。

         「自己也愁苦」:自己指耶路撒冷城,這是擬人化語氣;如今全城因敗落、荒涼而倍感愁苦。

  〔話中之光〕()本節用許多字眼(悲傷、淒涼、歎息、受艱難、愁苦)來形容他們所受的痛苦,真可謂苦上加苦。

         ()當教會的光景不正常時,人人都無心敬拜神,處處都顯得死氣沈沈,一片荒涼,真叫單純愛神的人覺得傷痛。

 

【哀一5「她的敵人為首;她的仇敵亨通。因耶和華為她許多的罪過使她受苦,她的孩童被敵人擄去。」

  〔呂振中譯〕她的敵人成了首領,她的仇敵安亨興盛;因為為了她的諸多悖逆,永恆主就使她受苦;她的孩童也去在敵人面前做俘虜。

  〔原文字義〕「首」頭,主,首領;「亨通」自在,興旺;「罪過」悖逆,任意犯罪。

  〔文意註解〕「敵人為首」:指敵人佔領城池,成了發號施令的人(參申廿八44)

         「仇敵亨通」:指敵人的侵佔和施令,輕而易舉地遂行任務。

         「耶和華為她許多的罪過使她受苦」:意指猶太人的遭遇,乃因得罪神,而受神懲治(參耶廿六4~6;卅二28~35)

         「她的孩童被敵人擄去」:孩童指她的兒女;大多數猶太人被擄到外邦散居各地。

  〔話中之光〕()神的手不僅能使祂的子民興盛,也能使他們衰敗。不僅使人抓到許多魚是神蹟奇事(路五6),並且使人抓不到魚也是神蹟奇事(約廿一3)

         ()信徒不單要從正面的光景看到神的作為,也要從負面的光景,甚至從仇敵的手,看見神的作為。

 

【哀一6「錫安城的威榮(“城”原文作“女子”。下同)全都失去,她的首領像找不著草場的鹿,在追趕的人前無力行走。」

  〔呂振中譯〕錫安小姐的富麗全都失去了;她的首領像公綿羊〔傳統:像鹿〕找不着牧場;在追趕的人前面沒有力量行走。

  〔原文字義〕「城」女子;「首領」王子們。

  〔文意註解〕「錫安城」:原文作錫安的女子,是耶路撒冷的別稱(參賽一8;十31;耶四31)

         「錫安城的威榮全都失去」:指耶路撒冷華麗的市容再不復見。

         「她的首領」:指西底家和他的大臣們;他們在逃離聖城後不久即被追捕擒拿(參耶卅九4~5;王下廿五4)

         「像找不著草場的鹿,在追趕的人前無力行走」:形容如同逃避追捕中的鹿,因饑餓而乏力。

  〔話中之光〕()耶和華是我們的牧者,祂使我們躺臥在青草地上(詩廿三1~2)。但我們若偏行己路,便會忍饑挨餓,以致疲乏困倦。

         ()聖經是我們的草場,而基督是供應我們生命的糧;我們應當天天查考聖經,到主面前來得生命(參約五39~40;六35)

 

【哀一7「耶路撒冷在困苦窘迫之時,就追想古時一切的樂境。她百姓落在敵人手中,無人救濟,敵人看見,就因她的荒涼嗤笑。」

  〔呂振中譯〕耶路撒冷追想着她苦難和流浪的日子,回想起古時之日一切可愛的寶物。她人民落在敵人手中,無人救助;她的息滅、敵人看了就譏笑。

  〔原文字義〕「窘迫」漂流,流浪,不得安歇;「樂境」寶物,珍貴的東西,美物,心意所喜愛的東西;「荒涼」斷絕,滅絕。

  〔文意註解〕「困苦窘迫」:形容到處漂泊,無可安身。

         「古時一切的樂境」:指從前所享受的一切福樂,亦指祖傳的一切珍寶。

         「她百姓落在敵人手中,無人救濟」:無人救濟指無人來施救援。

         「因她的荒涼嗤笑」:指對她可憐的處境幸災樂禍。

  〔話中之光〕()人們往往身在福中不知福,一旦潦倒落魄,就會追憶昔日種種享受,後悔莫及。

         ()我們應當趁著年輕,衰敗的日子尚未來到之先,記念造我們的主(傳十二1)

 

【哀一8「耶路撒冷大大犯罪,所以成為不潔之物,素來尊敬她的,見她赤露就都藐視她,她自己也歎息退後。」

  〔呂振中譯〕耶路撒冷大大犯罪,因而成了人所搖頭譏刺的對象;素來尊敬她的,見她赤身露體、都輕蔑視她。她自己也歎息、而退後。

  〔原文字義〕「赤露」赤身,裸露;「藐視」搖頭;「退後」退怯。

  〔背景註解〕「見她赤露就都藐視她」:古時戰勝者常迫使俘虜裸身隨行,以為羞辱(參賽二十4;四十七2~3;耶十三2226;結廿三29;鴻三5)

  〔文意註解〕「大大犯罪」:原文是犯罪再犯罪,加強語氣之意。

         「成為不潔之物」:原意女子經血在禮儀上變為污穢(參利十五19~20),轉喻猶太人因一再犯罪作惡而被神厭棄(參結卅六17)

         「素來尊敬她的」:指從前與她結盟的鄰邦(2)

         「見她赤露就都藐視她」:古時通常會使俘虜赤身露體,然後帶走;全句意指鄰邦因猶太人被敵人裸身擄去而藐視她。

         「她自己也歎息退後」:表示她自覺羞愧,無地自容。

  〔話中之光〕()犯罪引來三方面的後果:(1)在神面前變為污穢而被神厭棄;(2)在人面前暴露本性而被人藐視;(3)自覺羞愧。

         ()自重者,人恆重之;人欲被人尊重,必先自尊。

 

【哀一9「她的污穢是在衣襟上。她不思想自己的結局,所以非常地敗落,無人安慰她。她說:“耶和華啊,求你看我的苦難,因為仇敵誇大。”」

  〔呂振中譯〕她的污穢就在她的裙子上;她不想到自己的結局;故此她令人驚奇地敗落,沒有人安慰她。以致她說:『永恆主阿,看我的苦難哦!因為仇敵誇勝了。』

  〔原文字義〕「衣襟」裙子,衣服下擺;「非常地」奇事;「敗落」下去,下沉,墜落,降低;「誇大」強大,尊大,勝利,奏凱。

  〔文意註解〕污穢是在衣襟上」:有兩種意思:(1)污穢沾染在裙子上;(2)被人看出其污穢來。

     不思想自己的結局」:指沒有考慮到犯罪的後果。

         「非常地敗落」:意指她的墮落是一件令人驚奇訝異的事。

         「無人安慰她」:意指鄰邦都厭棄她。

         「耶和華啊,求你看我的苦難」:意指求神憐恤。

         「因為仇敵誇大」:承認打了敗仗,自取其辱。

  〔話中之光〕()凡事須三思而後行,以免後果不堪設想。

         ()當我們落在困境中,得不著人的安慰時,應當轉向神,因為祂顧念我們。

 

【哀一10「敵人伸手奪取她的美物。她眼見外邦人進入她的聖所。論這外邦人,你曾吩咐不可入你的會中。」

  〔呂振中譯〕敵人伸開了手,奪取她的一切寶物;她眼看着外國人進入她的聖所,就是你曾吩咐不許進入你公會的。

  〔原文字義〕「美物」貴重物品(7節「樂境」同一字根)

  〔背景註解〕「外邦人進入她的聖所」:律法禁止外邦人進入耶和華的會中(參申廿三4),而聖所更是只有祭司才能進去。

  〔文意註解〕「伸手」:意指輕易地侵佔。

         「奪取她的美物」:特指聖殿中的貴重器皿(原文複數詞)被敵人掠奪(參耶五十二17~23)

         「眼見外邦人進入她的聖所」:意指親眼目睹聖殿被外邦人踐踏,這對猶太人來說乃是奇恥大辱。

         「論這外邦人,你曾吩咐不可入你的會中」:摩西律法禁止亞捫人和摩押人入耶和華的會(參申二十三3),當日迦勒底的軍隊中有亞捫人和摩押人協助攻打聖城。

  〔話中之光〕()希西家王將庫中所有的寶物給巴比倫王的使者看,因此先知以賽亞預言都要被擄去(參王下二十12~17)。我們在神面前的屬靈積蓄,不要輕易顯揚。

         ()在我們的信仰經歷中,可能有很多屬靈的美物,這些都與世人無份無關。但我們若不小心持守,便有失去的可能。

 

【哀一11「她的民都歎息,尋求食物,他們用美物換糧食,要救性命。他們說:“耶和華啊,求你觀看,因為我甚是卑賤。”」

  〔呂振中譯〕她的人民都歎息着尋求食物;他們用可愛的寶物去換取糧食,來恢復精神,說:『看哦,永恆主阿,垂看哦!我是多麼輕蔑阿!』

  〔原文字義〕「歎息」哀鳴;「食物」食物的通稱;「美物」貴重物品(10);「糧食」可吃的東西;「卑賤」下賤,貪食。

  〔文意註解〕「她的民都歎息」:不僅祭司歎息(4),眾民也因圍城無糧食可吃(參耶五十二5~6),挨餓而歎息。

         「尋求食物用美物換糧食」:形容饑荒的慘狀。

         「要救性命」:直譯是使生命回歸,亦即使精神振作起來。

         「我甚是卑賤」:形容自己是只求餬口而不計一切、委屈求生的人。

  〔話中之光〕()人在饑餓之時,為求存活甚麼美物都顧不了;生命最為重要,因此平時切莫在意那些身外之物。

         ()神是我們在絕境中的出路,當我們無路可走時,請記得要向神禱告!

 

【哀一12「你們一切過路的人哪,這事你們不介意嗎?你們要觀看,有像這臨到我的痛苦沒有?就是耶和華在祂發烈怒的日子使我所受的苦。」

  〔呂振中譯〕『故此一切過路人哪〔經點竄翻譯的〕,你們觀察來看吧!看所加於我的、有沒有痛苦像我的痛苦,就是永恆主發烈怒時所使我受的苦。

  〔原文字義〕「不介意」不向著;「觀看」注目,查看(原文用兩種不同的字,以加強語氣);「痛苦」疼痛,愁苦,憂傷;「烈怒」憤怒(原文用兩種不同的字,以加強語氣)

  〔文意註解〕「一切過路的人」:泛指一切與自身遭遇不同的人,即指第三者。

         「你們不介意嗎」:原文是不向著你們嗎,喻指但願這事不會臨到你們身上。

         「你們要觀看,有像這臨到我的痛苦沒有?」:意指我所經歷的痛苦實在太重,切切要引以為鑒戒。

         「就是耶和華在廝發烈怒的日子使我所受的苦」:意指我所受的痛苦是因為得罪神,惹祂發烈怒所致。

         「我的使我」:從本節(註:11節原文並無「我」字)起,所用代名詞改為第一人稱,表示先知對猶太人所受的苦難,感同身受。

  〔話中之光〕()別人或從前的人所遭遇的事,都要作為鑒戒(參林前十11)

         ()一般人很難同情體恤別人的苦楚,但主耶穌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來四15),因為祂自己也曾經受過苦(來二18)。可見我們若身歷痛苦,不該求人憐恤,而該來到主面前。

 

【哀一13「祂從高天使火進入我的骨頭,克制了我,祂鋪下網羅,絆我的腳,使我轉回,祂使我終日淒涼發昏。」

  〔呂振中譯〕『他從高天降火,使火下我骨頭〔經點竄翻譯的〕;他鋪下網子來絆我的腳,使我退後;他使我淒涼,終日發暈。

  〔原文字義〕高天」高處;「使進入」打發,送走,差遣;「骨頭」實質,自我;「克制」統治,掌管;「轉回」返回,帶回;「淒涼」荒涼,喪膽,驚駭;「發暈」頭暈的,不舒服的。

  〔文意註解〕祂從高天使火進入我的骨頭」:意指神降刑罰的火,使耶路撒冷城中被焚燒,致先知本人也五內如焚,難受至極。

         「克制了我」:雙關語,一面指耶城被壓制,一面也表示先知內心感到無助。

         「祂鋪下網羅,絆我的腳,使我轉回」:意指這樣的困境乃出於神,使得所有的人無所遁逃

         「祂使我終日淒涼發昏」:形容耶城一片荒涼,居民人心煌煌。

  〔話中之光〕()得罪神的代價實在可怕,無人能逃脫神的刑罰,且後果不堪設想。

         ()神火煉的管教,並不是要毀壞我們,乃是叫我們暫時受痛苦,為要造就我們,使我們的信心比金子更顯寶貴(參彼前一6~7)

 

【哀一14「我罪過的軛是祂手所綁的,猶如軛繩縛在我頸項上,祂使我的力量衰敗。主將我交在我所不能敵擋的人手中。」

  〔呂振中譯〕我的悖逆綁成個軛〔經點竄翻譯的〕;罪惡在他手中纏在一團,上到我的脖子,使我力量衰弱;主將我交於罪人手中,我站立不住。

  〔原文字義〕縛」交織,交錯;「力量」能力,勢力;「衰敗」跌倒,蹣跚;「交」給,安放;「所不能」有權力,又能力;「敵擋的」站立,堅守。

  〔文意註解〕我罪過的軛是祂手所綁的」:意指猶太人受敵人奴役的軛(參耶三十8),是因得罪神而被祂親手加上的。

         「猶如軛繩縛在我頸項上」:形容所受的軛極其沉重且無法卸除。

         「祂使我的力量衰敗」:意指無力反抗。

         「主將我交在我所不能敵擋的人手中」:意指是神將猶太人交在迦勒底人的手中,使猶太人不能在他們面前站立。

  〔話中之光〕()「軛」一面是因人自己犯罪招來的,一面也是神手所加給的。

         ()神刑罰的手,一面使人自己力量衰敗,一面興起叫人難與抗衡的環境。

 

【哀一15「主輕棄我中間的一切勇士,招聚多人(原文作“大會”)攻擊我,要壓碎我的少年人。主將猶大居民踹下,像在酒榨中一樣。」

  〔呂振中譯〕『永恆主把我中間的壯士都踢在一邊;他招聚了一大團人來攻擊我,要粉碎我的壯丁;永恆主將猶大童女〔指着人民而言〕踹下,像在酒醡中一樣。

  〔原文字義〕輕棄」使顯露,丟到一邊去;「勇士」強大,強健;「招聚」召喚,召集;「多人」大會,聚會;「壓碎」打斷,打碎;「居民(原文雙字)」處女(首字);女兒(次字);「踹下」踩踏,前進。

  〔文意註解〕主輕棄我中間的一切勇士」:意指神容讓猶大的勇士們在耶路撒冷城中被敵人俘獲。

         「招聚多人攻擊我」:意指神招聚大批敵軍攻擊耶城。

         「要壓碎我的少年人」:意指神使城中的年輕人一敗塗地。

         「主將猶大居民踹下,像在酒榨中一樣」:意指神容讓城中一般平民被敵人踐踏,血流成河,如同葡萄在壓酒池中壓榨出汁一樣。

  〔話中之光〕()勇士和少年人若沒有神的扶持,便經不起仇敵的攻擊。

         ()當神的子民得罪神時,神可能容讓仇敵在祂的子民中間肆意欺凌,為要管教他們。

 

【哀一16「我因這些事哭泣,我眼淚汪汪,因為那當安慰我、救我性命的,離我甚遠。我的兒女孤苦,因為仇敵得了勝。」

  〔呂振中譯〕『我為了這些事而哭泣;我眼我目直流淚水;因為那當安慰我、使我恢復精神的、離我很遠;我的兒女淒涼涼,因為仇敵得勝了。

  〔原文字義〕哭泣」哀號;「淚」水,眾水;「汪汪」下來,下降;「安慰」同情,惋惜;「救」返回,轉回;「孤苦」荒涼,喪膽,驚駭;「得勝」強壯,有力。

  〔文意註解〕我因這些事哭泣,我眼淚汪汪」:形容先知所代表的聖民為耶路撒冷城血流成河(15)的悲慘光景哀號,眼睛淚流成河。

         「因為那當安慰我、救我性命的,離我甚遠」:意指那位惟一能同情、救助猶太人的神,遺棄了他們。

         「我的兒女孤苦,因為仇敵得了勝」:意指聖民被蹂躪,淒涼而無助,因為仇敵得了勝。

  〔話中之光〕()在一切苦難中,惟有神能同情體恤我們,並使我們的心靈復甦。

         ()凡離棄神的,必被神離棄(參申三十一16~17;代下十五2);離棄神的代價何其慘重!

 

【哀一17「錫安舉手,無人安慰。耶和華論雅各已經出令,使四圍的人作他仇敵,耶路撒冷在他們中間像不潔之物。」

  〔呂振中譯〕『錫安伸開了手祈求,無人安慰她;論到雅各、永恆主已經吩咐,叫他四圍的人做他的仇敵;耶路撒冷在他們中間竟成了人所搖頭譏刺的對象〔傳統:污穢之物〕。

  〔原文字義〕舉」攤開;「安慰」同情,惋惜;「出令」命令,下令;「仇敵」狹窄,困境;「不潔之物」污穢之物。

  〔文意註解〕錫安舉手,無人安慰」:意指先知和聖民在困苦中向神懇求,卻得不到神的回應和安慰。

         「耶和華論雅各已經出令」:耶和華神已經定意與猶太人作對。

         「使四圍的人作他仇敵」:意指神使猶大周圍諸國,從盟邦變成仇敵。

         「耶路撒冷在他們中間像不潔之物」:意指耶路撒冷在鄰邦中間,如同污穢可憎之物而被厭棄。

  〔話中之光〕()我們若犯了罪,除非我們徹底向神認罪悔改,神必掩耳不聽我們的祈求(參賽五十九2)

         ()凡與神作對的,神必興起四圍的人們與他們作對;但親近神的,神就必與他們親近(參雅四8)

 

【哀一18「耶和華是公義的!祂這樣待我,是因我違背祂的命令。眾民哪,請聽我的話,看我的痛苦,我的處女和少年人都被擄去。」

  〔呂振中譯〕『永恆主是公義的;因為我違背了他所吩咐的。但萬族之民哪,請聽我話!看我的痛苦!我的處女和壯丁都遷流外方為俘虜了。

  〔原文字義〕違背」背逆的,抗拒的;「命令」口;「眾民」國家,百姓;「被擄去(原文雙字)」行走(首字);俘虜(次字)

  〔文意註解〕耶和華是公義的」:意指神如此對待猶太人乃是出於祂的公義;公義重在指神的作為(參申三十二4)

         「祂這樣待我,是因我違背祂的命令」:意指猶太人因違背神口中所出的命令,才會招致神出手攻擊他們(參撒上十二15)

         「眾民哪,請聽我的話,看我的痛苦」:呼籲聖民,側耳聽此認罪的話,注目觀看聖城的苦難。

         「我的處女和少年人都被擄去」:指猶太人菁英都被敵人擄去。

  〔話中之光〕()正如尼希米記中的禱告:「在一切臨到我們的事上,你卻是公義的;因你所行的是誠實,我們所作的是邪惡」(尼九33)

         ()知過能改,善莫大焉!但要知過悔改,便需側耳聽見聖靈所說應時的話,也要看見且明白神手的管教。

 

【哀一19「我招呼我所親愛的,他們卻愚弄我。我的祭司和長老正尋求食物救性命的時候,就在城中絕氣。」

  〔呂振中譯〕『我招呼了我的親愛者,他們卻哄騙我;我的祭司和長老正為自己尋求着糧食,以救回性命,就在城中氣絕了。

  〔原文字義〕愚弄」丟擲,詐欺;「長老」老人;「性命」靈魂,自我,生命;「絕氣」死亡,滅亡。

  〔文意註解〕我招呼我所親愛的,他們卻愚弄我」:意指猶大原先結盟的鄰邦,在耶路撒冷受困危急的時候,都出賣了她。

         「我的祭司和長老正尋求食物救性命的時候,就在城中絕氣」:意指猶大的領袖們因無人施予援手,絕糧而餓斃。

  〔話中之光〕()患難時倚靠不忠誠的人,好像破壞的牙,錯骨縫的腳(箴二十五19)

         ()少壯獅子還缺食忍餓,但尋求耶和華的甚麼好處都不缺(詩三十四10);信靠祂的人必不至於羞愧(羅九33)

 

【哀一20「耶和華啊,求你觀看,因為我在急難中,我心腸擾亂,我心在我裡面翻轉,因我大大悖逆。在外刀劍使人喪子,在家猶如死亡。」

  〔呂振中譯〕『永恆主阿,看我有多大患難哦!我的心腸沸騰着;我心裏翻轉着;因為我大大悖逆:外頭有刀劍使人喪子,家裏則如死亡。

  〔原文字義〕急難」綑綁,緊縮,遭受困苦;「心腸」內臟,肺腑;「擾亂」紛擾,起泡沫;「翻轉」轉動,推翻;「大大」背逆的,抗拒的;「悖逆」(原文與「大大」同字);「在外」外頭,街道;「喪子」喪失親人。

  〔文意註解〕耶和華啊,求你觀看,因為我在急難中」:先知代表聖民在急難中,祈求神觀看其慘狀而施予憐憫和恩典。

         「我心腸擾亂,我心在我裡面翻轉」:承認自己在慘況中心緒激動翻騰,失去安息和平安。

         「因我大大悖逆」:承認自己確實大大地得罪了神。

         「在外刀劍使人喪子,在家猶如死亡」:指外有敵人致死的刀劍,內有饑荒和疫病令人坐以待斃(參耶十五2~37)

  〔話中之光〕()在急難中要呼求神,祂就搭救(詩八十一7);在急難中要求告神,祂就應允(詩九十一15)

         ()神有時藉逆境來激動我們的心,要叫我們發憤(參羅十一1114);倘若我們面對災難仍舊無動於衷,那就無藥可救了。

 

【哀一21「聽見我歎息的有人,安慰我的卻無人!我的仇敵都聽見我所遭的患難,因你作這事,他們都喜樂。你必使你報告的日子來到,他們就像我一樣。」

  〔呂振中譯〕『人聽見我歎息,卻沒有人安慰我;我的仇敵聽見我遭的患難,都高興你作了這事,願你使你宣告的日子來到,他們就像我一樣。

  〔原文字義〕歎息」呻吟;「無人」(原文無此字,但有此意);「患難」苦難,危難;「報告」宣告。

  〔文意註解〕聽見我歎息的有人,安慰我的卻無人」:意指四圍鄰邦雖聽見我的哀聲,卻幸災樂禍,從未慰問我。

         「我的仇敵都聽見我所遭的患難,因你作這事,他們都喜樂」:指猶大的仇敵特別高興,當他們聽見猶大所遭遇的患難乃是出於耶和華神的時候(參結二十五3)

         「你必使你報告的日子來到」:指神藉祂的先知所預言猶大的仇敵必要滅亡的日子來到之時(參耶二十五15~38)

         「他們就像我一樣」:指猶大仇敵那日的遭遇,也必像猶大今日一樣(參耶五十至五十一章)

  〔話中之光〕()不信的世人最樂意聽見的事,乃是教會領袖犯罪墮落,因而受神懲治,以致失去見證。

         ()無論如何,世界末日必將來到,就是那不敬虔之人受審判遭沉淪的日子(參彼後三7);當那日,他們的結局乃是被扔在火湖裡(參啟二十15)

 

【哀一22「願他們的惡行都呈在你面前,你怎樣因我的一切罪過待我,求你照樣待他們,因我歎息甚多,心中發昏。」

  〔呂振中譯〕『願他們作的壞事都擺在你面前;你因我一切悖逆怎樣加罰於我,求你也照樣加罰於他們;因為我的歎息很多,我的心也昏昏暈暈。』

  〔原文字義〕惡行」罪惡,傷害;「呈在」被帶來,被引進;「待」嚴格行事,唔營對待;「歎息」呻吟。

  〔文意註解〕願他們的惡行都呈在你面前」:意指願猶大的仇敵因他們惡待神的子民,而受神懲罰。

         「你怎樣因我的一切罪過待我,求你照樣待他們」:意指求神為猶太人伸冤。

         「因我歎息甚多,心中發昏」:意指聖民因所受的災難而歎息甚多,又因歎息而心中發昏。

  〔話中之光〕()基督徒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羅十二19)

         ()神的應許必要成就(參耶三十三14);所以那照神旨意受苦的人,要一心為善,將自己靈魂交與那信實的造化之主(彼前四19)

 

叁、靈訓要義

 

【教會墮落及其後果】

   一、教會墮落的情形

         1.許多罪過(5),大大犯罪(8)——嚴重地得罪了神

         2.成為不潔之物(8),她的污穢是在衣襟上(9)——行為污穢可憎

         3.非常的敗落(9),仇敵得了勝(16)——自取其辱

         4.違背祂的命令(18),大大悖逆(20)——嚴重地悖逆了神

   二、神對教會墮落的反應

         1.耶和華為她許多的罪過,使她受苦(5)——因得罪神而被神懲治

         2.耶和華掩面不看(911)——被神棄絕不顧

         3.耶和華發烈怒(12~17)——惹神發怒

               (1)祂從高天使火進入我的骨頭,剋制了我(13)——降下刑罰的火

               (2)祂鋪下網羅,絆我的腳,使我轉回(13)——身陷困境無法脫離

               (3)祂使我終日淒涼發昏(13)——備感淒涼不安

               (4)我罪過的軛,是祂手所綁的,猶如軛繩縛在我頸項上(14)——奴役的軛極其沉重且無法卸除

               (5)祂使我的力量衰敗(14)——能力衰竭

               (6)主將我交在我所不能敵擋的人手中(14)——無力反抗仇敵

               (7)主輕棄我中間的一切勇士,招聚多人攻擊我,要壓碎我的少年人(15)——被仇敵壓制擊潰

               (8)主將猶大居民踹下,像在酒醡中一樣(15)——被仇敵踐踏壓榨

               (9)那當安慰我,救我性命的,離我甚遠(16)——被神遠離

               (10)耶和華論雅各已經出令,使四圍的人作她仇敵(17)——被神管教

   三、教會墮落的悲慘後果

         1.先前滿有人民的城,現在何竟獨坐(1)——熱鬧變孤獨

         2.先前在列國中為大的,現在竟如寡婦(1)——為大變無依

         3.先前在諸省中為王后的,現在成為進貢的(1)——尊貴變奴僕

         4.她夜間痛哭,淚流滿腮,在一切所親愛的中間沒有一個安慰她的(2)——被人拋亦,哀傷逾恆

         5.她的朋友都以詭詐待她,成為她的仇敵(217)——朋友變仇敵

         6.猶大因遭遇苦難,又因多服勞苦,就遷到外邦(3)——被迫遷徙外邦而歷經苦難與奴役

         7.她住在列國中,尋不著安息(3)——被擄雜居在外邦人中間,心靈得不著寄託

         8.追逼她的都在狹窄之地將她追上(3)——身陷進退兩難的困境

         9.錫安的路徑,因無人來守聖節就悲傷(4)——各地無人前來守節

         10.她的城門淒涼,她的祭司歎息,她的處女受艱難,自己也愁苦(4)——荒涼敗落,處境艱辛愁苦

         11.她的敵人為首;她的仇敵亨通(5)——敵人發號施令,為所欲為

         12.她的孩童被敵人擄去(518)——失去自由與希望

         13.錫安城的威榮全都失去(6)——失去威望與榮耀

         14.她的首領像找不著草場的鹿,在追趕的人前無力行走(6)——失去權力與豐富

         15.她百姓落在敵人手中,無人救濟(7)——失去救援與幫助

         16.敵人看見,就因她的荒涼嗤笑(7)——失去活力與尊嚴

         17.素來尊敬她的,見她赤露就都藐視她,她自己也歎息退後(8)——失去外表與自尊

         18.無人安慰她(917)——失去鼓勵與安慰

         19.敵人伸手奪取她的美物(10)——失去防守與美物

         20.她眼見外邦人進入她的聖所(10)——失去聖別與敬拜

         21.她的民都歎息,尋求食物,他們用美物換糧食,要救性命(11)——失去心靈的滿足與安息

         22.因為我甚是卑賤(11)——失去身份與地位

         23.我的兒女孤苦,因為仇敵得了勝(16)——被敵人蹂躪而無助

         24.我招呼我所親愛的,他們卻愚弄我(19)——被朋友愚弄出賣

         25.我的祭司和長老正尋求食物救性命的時候,就在城中絕氣(19)——領袖無以為繼

         26.在外刀劍使人喪子,在家猶如死亡(20)——刀劍與饑荒交逼

         27.聽見我歎息的有人,安慰我的卻無人(21)——外人幸災樂禍

         28.我的仇敵都聽見我所遭的患難,因你作這事,他們都喜樂(21)——仇敵倍感欣喜

   四、教會因受苦該有的醒悟

         1.耶路撒冷在困苦窘迫之時,就追想古時一切的樂境(7)——想起從前樂境

         2.耶和華啊,求你看我的苦難,因為仇敵誇大(9)——承認自取其辱,求神憐恤

         3.耶和華啊,求你觀看,因為我甚是卑賤(11)——承認現況卑賤,求神垂顧

         4.你們一切過路的人哪,這事你們不介意嗎?(12)——承認自己比別人差

         5.你們要觀看,有像這臨到我的痛苦沒有?(12)——承認自己招來苦難,並引以為鑒

         6.我因這些事哭泣,我眼淚汪汪(16)——承認自己不是,流淚悔改

         7.耶和華是公義的!祂這樣待我,是因我違背祂的命令(18)——承認神是公義的

         8.眾民哪,請聽我的話,看我的痛苦(18)——勸戒別人不可蹈己覆轍

         9.耶和華啊,求你觀看,因為我在急難中(20)——求神施救

         10.我心腸擾亂,我心在我裡面翻轉,因我大大悖逆(20)——對自己的悖逆身感痛悔

         11.你必使你報告的日子來到,他們就像我一樣(21)——將仇敵交付與神

         12.願他們的惡行都呈在你面前(22)——求神記念仇敵的惡行

         13.你怎樣因我的一切罪過待我,求你照樣待他們(22)——求神伸冤

         14.因我歎息甚多,心中發昏(22)——將自己託付給神,求神安慰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耶利米哀歌註解》

 

參考書目:請參閱「耶利米哀歌提要」末尾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