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利米哀歌第五章註解 壹、內容綱要 【為神子民認罪求神使之回轉而哀歌】 一、求神記念我們所遭遇的事(1~6節) 二、所受苦況全因擔當祖先的罪孽(7~18節) 三、求神使我們回轉得以復新(19~22節) 貳、逐節詳解 【哀五1】「耶和華啊,求你紀念我們所遭遇的事,觀看我們所受的凌辱。」 〔呂振中譯〕「永恆主阿,記得我們所遭遇的事哦!鑒察垂看我們所受的凌辱吧!」 〔原文字義〕「紀念」記得,回想;「所遭遇的事」(原文無此片語);「觀」看;「看」看見,覺察;「凌辱」責備,毀謗,羞辱。 〔文意註解〕「耶和華啊,求你紀念我們所遭遇的事」:意指求神紀念我們的苦境,早日使我們得以脫離。 「觀看我們所受的凌辱」:意指經過仔細觀察而清楚看見我們從仇敵所受的羞辱,含有早日為我們伸冤的意思。 【哀五2】「我們的產業歸與外邦人;我們的房屋歸與外路人。」 〔呂振中譯〕「我們的產業轉歸外族人,我們的房屋歸與外籍民。」 〔原文字義〕「產業」財產,基業;「歸」轉動,改變;「外邦人」陌生人,疏離的;「外路人」異邦的,外國的。 〔文意註解〕「我們的產業歸與外邦人」:指我們的產業被陌生人侵佔。“產業”原是神賜給以色列人,使他們引以為傲的(參利二十24)。 「我們的房屋歸與外路人」:指我們自己辛勤建造的房屋被外邦人霸佔。因大部分猶太人被擄分散在外邦各地,所遺留在猶大地的房屋則被遷移過來的外邦人霸佔。 【哀五3】「我們是無父的孤兒,我們的母親好像寡婦。」 〔呂振中譯〕「我們成了孤兒,沒有父親;我們的母親簡直像寡婦。」 〔原文字義〕「無父的」沒有,缺乏。 〔文意註解〕「我們是無父的孤兒」:按照當時的實際情形而言,許多成年男人戰死在戰場上,或被擄往外邦各地,年幼的男女孩童就成了『無父的孤兒』。本句也可解釋為猶太人因為犯罪悖逆神,而被神棄絕,成了好似『無父的孤兒』。 「我們的母親好像寡婦」:我們的母親一面可指成年婦女,另一面按照寓意也可指耶路撒冷城(參加四26)。『好像』一詞表明本句重在寓意,含有聖城暫時被神遺棄,如同寡婦的意思。 〔話中之光〕(一)神在祂的聖所作孤兒的父,作寡婦的伸冤者(詩六十八5);當我們的屬靈情況正常時,必會蒙神看顧而無缺乏。 (二)在神我們的父面前,那清潔沒有玷污的虔誠,就是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並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雅一27)。 【哀五4】「我們出錢才得水喝,我們的柴是人賣給我們的。」 〔呂振中譯〕「我們的水是出錢纔有的喝;我們的柴是由代價買來的。」 〔原文字義〕「出錢」銀子;「柴」木頭,木材;「賣」價錢,(出代價)獲得。 〔文意註解〕「我們出錢才得水喝」:在正常的情形下,巴勒斯坦地的飲用水隨手可得,如今卻需花錢去買,表示猶太人因得罪神,以致生活的資源枯竭。 「我們的柴是人賣給我們的」:僅次於飲用水,燒火用的柴乃是生活必需品,平時俯拾即得,如今卻須出代價去買,同樣表示資源缺乏,以致生活困苦艱難。 【哀五5】「追趕我們的,到了我們的頸項上,我們疲乏不得歇息。」 〔呂振中譯〕「我們被追趕,有軛〔仿西瑪庫編本加上的〕在脖子上;我們勞勞碌碌,得不到歇息。」 〔原文字義〕「追趕」追逐,逼迫;「頸項」脖子,頸背;「疲乏」辛勞,疲倦;「歇息」休息,安頓下來。 〔文意註解〕「追趕我們的,到了我們的頸項上」:有二意:(1)指敵人的腳踏在我們的頸項上,也就是被仇敵征服的意思;(2)指敵人將軛加在我們的頸項上,也就是被仇敵奴役的意思。 「我們疲乏不得歇息」:暗示在敵人的鐵蹄下過奴役的生活,既勞累又不得安息。 〔話中之光〕(一)神啊,你是我的神,我要切切地尋求你;在乾旱疲乏無水之地,我渴想你,我的心切慕你(詩六十三1)。 (二)主耶穌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裏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太十一28)。 【哀五6】「我們投降埃及人和亞述人,為要得糧吃飽。」 〔呂振中譯〕「我們授手投降於埃及和亞述,為要得糧喫飽。」 〔原文字義〕「投降(原文雙字)」給,放置(首字);人手(次字);「埃及」兩個海峽;「亞述」一個階梯;「糧」麵包,食物;「吃飽」滿足,飽足。 〔文意註解〕「我們投降埃及人和亞述人」:『我們』指留在猶大地的餘民;本句意指有的歸順埃及(參耶四十三5),另有的歸順巴比倫(參賽十一16)。 「為要得糧吃飽」:意指目的是為要苟全性命。 【哀五7】「我們列祖犯罪,而今不在了,我們擔當他們的罪孽。」 〔呂振中譯〕「我們的祖宗犯了罪,而今不在了;我們罪罰之重擔由我們擔當。」 〔原文字義〕「列祖」父親,祖先;「犯罪」錯過(目標),不中的;「不在」沒有,不存在;「擔當」負重荷;「罪孽」罪惡,不公正。 〔文意註解〕「我們列祖犯罪,而今不在了」:『列祖』指歷代猶太人;『犯罪』指得罪神;『而今不在』指現今已經過世。 「我們擔當他們的罪孽」:指聖城淪陷的罪責,卻由現今仍舊存活的後輩子孫承擔。本節應當不是推卸責任給自己的祖先,而是承認自己乃出自有罪的祖先,一脈相承,理當承擔祖先所犯的罪孽(參申五9)。 〔話中之光〕(一)人活著的時候,不僅該為自己在神面前負起責任,並且還要為後代子孫著想,避免禍延子孫。 (二)感謝神,我們若是愛神並守神誡命,神的慈愛也能福臨我們的子孫,甚至直到千代(參申五10),所以我們該為後代子孫著想並造福他們。 【哀五8】「奴僕轄制我們,無人救我們脫離他們的手。」 〔呂振中譯〕「做奴僕的轄制我們;沒有人搶救我們脫離他們的手。」 〔原文字義〕「奴僕」奴隸,僕人;「轄制」管轄,統治;「救」撕裂,營救;「脫離」(原文無此字)。 〔文意註解〕「奴僕轄制我們」:『奴僕』指奉巴比倫分派統治猶大省的各級官員,他們之中有許多是迦南地以東人和亞捫人等,原屬為奴的身分(參創九26;尼二10)。 「無人救我們脫離他們的手」:意指他們這些走狗,仗著主人的權勢,隨意欺壓猶太人,卻無人伸出援手。 【哀五9】「因為曠野的刀劍,我們冒著險才得糧食。」 〔呂振中譯〕「因曠野有刀劍,我們冒着性命之險纔得到糧食。」 〔原文字義〕「因為」面前,跟前;「冒著險」性命;「糧食」麵包,食物。 〔文意註解〕「因為曠野的刀劍」:意指在沙漠中出沒的阿拉伯強盜,行蹤飄忽,搶劫曠野客旅。 「我們冒著險才得糧食」意指運糧食行經曠野,或在空曠處簸曬榖類,必須冒著被劫掠的危險。 【哀五10】「因饑餓燥熱,我們的皮膚就黑如爐。」 〔呂振中譯〕「我們的皮膚發燒如火爐,是因饑荒之燥熱而發的。」 〔原文字義〕「因」面前,跟前;「燥熱」蒸騰的熱氣;「黑」變熱;「爐」火爐。 〔文意註解〕「因饑餓燥熱」:身體因飢餓而缺乏水分,呈皮包骨狀,再加上天氣悶熱,如此裡外烘烤,令人難當。 「我們的皮膚就黑如爐」:由於上述的因素,使得皮膚變成黝黑,如同被火爐烤熟。 【哀五11】「敵人在錫安玷污婦人,在猶大的城邑玷污處女。」 〔呂振中譯〕「婦人在錫安被玷辱,處女在猶大城市被強姦。」 〔原文字義〕「玷污(手字)」苦待,使受苦;「玷污(次字)」(原文無此字)。 〔文意註解〕「敵人在錫安玷污婦人,在猶大的城邑玷污處女」:指婦女無分老幼,在本國的大街小巷,被敵人任意姦污。 【哀五12】「他們吊起首領的手,也不尊敬老人的面。」 〔呂振中譯〕「首領手被綁住,人被吊起,人對老年人並不尊敬。」 〔原文字義〕「吊起」掛;「首領」族長,領袖;「尊敬」尊崇,有光彩。 〔文意註解〕「他們吊起首領的手」:本句的原文只有三個字:『首領』、『他們的手』、『被掛起來』,可以作如下兩種翻譯:(1)『他們的手把首領掛起來』,指他們動手處死首領之後,將屍首掛起來示眾,這是一種非常侮辱的刑罰(參申二十一22~23);(2)『首領的手被他們掛起來』,這是一種非常痛苦折磨人的酷刑。 「也不尊敬老人的面」:『老人』或作長老,原本在百姓中被人尊敬的人物,卻當面被敵人羞辱。 〔話中之光〕(一)順服作官的首領,乃是順服神的表示(參羅十三1~5);尊敬老人,也就是敬畏神(參利十九32)。 (二)敬畏神的人,不但尊敬神所設立的權柄,並且彼此互相尊敬(參彼前二17)。 【哀五13】「少年人扛磨石,孩童背木柴,都絆跌了。」 〔呂振中譯〕「青年人推着磨,少年人背着木柴而打趔趄。」 〔原文字義〕「扛」舉,承擔;「背」(原文無此字);「木柴」木頭,木料;「絆跌」跌倒,蹣跚。 〔文意註解〕「少年人扛磨石」:『少年人』指三十歲以下的青年人;『扛磨石』指在磨房裡推磨,這在當時原本是婦女的工作,故可視為敵人特意羞辱人的奴隸工作(參士十六21)。 「孩童背木柴」:『孩童』指兒童;『背木柴』是相當沉重的工作,在當時也是屬於奴隸的工作(參書九21)。 「都絆跌了」:意指無論是推磨或背柴,都負擔沉重,力不能勝。 【哀五14】「老年人在城門口斷絕,少年人不再作樂。」 〔呂振中譯〕「老年人停止了坐城門口,青年人止息了作樂。」 〔原文字義〕「斷絕」中止,毀壞;「作樂」音樂,歌曲。 〔文意註解〕「老年人在城門口斷絕」:意指城門口見不到老年人了。『城門口』原是長老們在那裏斷案的地方(參得四1~11),如今城門口不見老年人,表示聖城的生活秩序整個都瓦解了。 「少年人不再作樂」:『作樂』指歌唱和彈奏樂曲;青年人無心歡樂,表示聖城的生活樂趣都消失了。 【哀五15】「我們心中的快樂止息,跳舞變為悲哀。」 〔呂振中譯〕「我們心裏快樂都止息了,我們的舞蹈變為悲哀。」 〔原文字義〕「快樂」喜樂,歡喜;「止息」中止,毀壞;「悲哀」哀悼。 〔文意註解〕「我們心中的快樂止息」:按原文含有『過節喜樂的氣氛』(參尼八10~12)消失殆盡的意思,也就是心中該有的喜樂被憂愁取代了。 「跳舞變為悲哀」:上句是指裡面內心的改變,本句則指外面行為的改變;『跳舞』本來是一種快樂的舉動(參撒下六14,21),但如今再也快樂不起來,所以也就不跳舞了(參太十一17)。 〔話中之光〕(一)環境影響心境;心境影響舉止動作。 (二)我們信徒應當裡外一致,口唱心和(參弗五19),行動和內心相符。 【哀五16】「冠冕從我們的頭上落下,我們犯罪了,我們有禍了!」 〔呂振中譯〕「華冠從我們頭上掉下來;我們該有禍阿!因為我們犯了罪。」 〔原文字義〕「落下」掉下,傾覆;「犯罪」錯過(目標),不中的;「有禍」悲哀。 〔文意註解〕「冠冕從我們的頭上落下」:『冠冕』象徵榮耀和尊嚴;全句意指以色列人的尊榮被外邦人踐踏。 「我們犯罪了,我們有禍了」:表示承認因著得罪神,才招致可悲的禍患。 【哀五17】「這些事我們心裡發昏,我們的眼睛昏花。」 〔呂振中譯〕「為了這事、我們心裏發暈,為了這些事、我們的眼昏暗,」 〔原文字義〕「發昏」頭暈,不舒服的;「昏花」變黑,變暗。 〔文意註解〕「這些事我們心裡發昏」:意指『為這緣故,我們的心情沉重』。 「我們的眼睛昏花」:『眼睛昏花』乃因:(1)過度哭泣,多多流淚(參三48~49);(2)目睹可怕的情景(參三51)所造成,頓覺前途茫茫,惶恐不安。 【哀五18】「錫安山荒涼,野狗(或作“狐狸”)行在其上。」 〔呂振中譯〕「都因錫安山荒涼涼,狼在上頭走來走去、的緣故。」 〔原文字義〕「荒涼」荒蕪,淒涼,喪膽;「野狗」狐狸,狐狼。 〔文意註解〕「錫安山荒涼」:形容昔日繁華的猶大國政治中心所在地,如今變成一片荒涼。 「野狗行在其上」:由於人跡稀少,反成了豺狼和野狗徘徊的地方。 【哀五19】「耶和華啊,你存到永遠,你的寶座存到萬代。」 〔呂振中譯〕「但你呢,永恆主阿,你永遠坐着為王;你的王位代代長存。」 〔原文字義〕「存」留下,居住;「萬代(原文雙同字)」時代,世代,年代。 〔文意註解〕「耶和華啊,你存到永遠」:意指地上的一切雖然改變,但是神卻永遠長存,絲毫不變。 「你的寶座存到萬代」:意指地上的強權雖然此消彼長,不停地變遷,但是神的王權代代長存,一直坐著為王。 【哀五20】「你為何永遠忘記我們?為何許久離棄我們?」 〔呂振中譯〕「你為甚麼永久忘記我們?為甚麼長期離棄我們?」 〔原文字義〕「永遠」永續的,持久的;「許久(原文複字)」長度(首字);日子(次字);「離棄」棄絕,撇下。 〔文意註解〕「你為何永遠忘記我們」:由於長期處在水深火熱之中,一直看不見神的救援,好像被神永遠遺忘了一般。 「為何許久離棄我們」:神的懲罰已經夠久了,仍不見神回心轉意,似乎被神棄絕了一般。 【哀五21】「耶和華啊,求你使我們向你回轉,我們便得回轉;求你復新我們的日子,像古時一樣。」 〔呂振中譯〕「永恆主阿,使我們回轉歸你哦,好叫我們有轉機!復新我們的日子,像古時一樣哦!」 〔原文字義〕「回轉」返回,轉回;「復新」更新,修補;「古時」上古,遠古。 〔文意註解〕「耶和華啊,求你使我們向你回轉,我們便得回轉」:本句含有如下的意思:(1)若非神施恩幫助,人不可能有真實的悔改;(2)『向你回轉』意指回心轉意,從背逆的光景歸向神自己;(3)自己也負有回轉的責任,不能一味地推託給神。 「求你復新我們的日子,像古時一樣」:求神使我們恢復原狀,使我們未來的日子好像過去一樣美好。 〔話中之光〕(一)先回轉,後復新;先悔改,後才有復甦與更新。 【哀五22】「你竟全然棄絕我們,向我們大發烈怒。」 〔呂振中譯〕「你若不全然棄絕我們,不震怒我們到極點、就好了!」 〔原文字義〕「全然」鄙視,拒絕;「棄絕」(原文與「全然」同一字);「大發」極度地,非常地;「烈怒」怒氣沖沖。 〔背景註解〕猶太人自古在會堂公開誦讀《耶利米哀歌》時,習慣上讀完五章22節之後,必回頭重讀五章21節作為全詩的結束。 〔文意註解〕「你竟全然棄絕我們」:本節和20節彼此平行相對應,看似否定式句子,全書的結尾充滿悲觀,全然絕望。不過,本書的作者先知耶利米,在悲傷之餘,處處對神仍滿懷期望(參一11,20~22;二20;三19,22~26,31~33,55~59,64;四22;五1,19,21),故依照他向著神的一貫心態,本句宜譯作:『除非你全然棄絕我們』(質問的語氣),或譯作:『難道你實在全然棄絕我們』(懷疑有此可能的語氣)。據此譯文,則此詩的結尾是在21節,而22節是按希伯來詩的平行句子寫法,僅為與20節相對應,並非作者真正心意的結束。 「向我們大發烈怒」:本句是在說明上句『你全然棄絕我們』;只因我們犯罪惹神『大發列怒』,才會招致祂『全然棄絕』我們。 〔話中之光〕(一)我們不可硬著心惹神發怒(參來三15),才不至於被神全然棄絕。 (二)我們的神乃是烈火(來十二29),所以我們應當謹慎,不可得罪祂、惹祂發怒。 叁、靈訓要義 【苦難中的禱告】 一、向神傾訴所遭遇的一切苦難(1~18節) 1.求神記念所遭凌辱――耶和華啊,求你記念我們所遭遇的事,觀看我們所受的凌辱(1節) 2.產業被外邦人霸佔――我們的產業歸與外邦人;我們的房屋歸與外路人(2節) 3.如同孤兒寡婦一般――我們是無父的孤兒,我們的母親好像寡婦(3節) 4.缺乏資源生活艱困――我們出錢才得水喝,我們的柴是人賣給我們的(4節) 5.受盡敵人奴役逼迫――追趕我們的,到了我們的頸項上,我們疲乏不得歇息(5節) 6.在鐵蹄下苟延殘命――我們投降埃及人和亞述人,為要得糧吃飽(6節) 7.承擔祖先所犯罪孽――我們列祖犯罪,而今不在了,我們擔當他們的罪孽(7節) 8.備受轄制無人施援――奴僕轄制我們,無人救我們脫離他們的手(8節) 9.歷經艱險才得餬口――因為曠野的刀劍,我們冒著險才得糧食(9節) 10.又饑又熱膚色乾黑――因饑餓燥熱,我們的皮膚就黑如爐(10節) 11.婦人處女被敵奸污――敵人在錫安玷污婦人,在猶大的城邑玷污處女(11節) 12.領袖長老受盡侮辱――他們吊起首領的手,也不尊敬老人的面(12節) 13.青少年人歷經折磨――少年人扛磨石,孩童背木柴,都絆跌了(13節) 14.不分老少同受災殃――老年人在城門口斷絕,少年人不再作樂(14節) 15.歡樂止息轉為悲哀――我們心中的快樂止息,跳舞變為悲哀(15節) 16.尊嚴榮耀被敵踐踏――冠冕從我們的頭上落下,我們犯罪了,我們有禍了(16節) 17.心昏眼花前途茫茫――這些事我們心裡發昏,我們的眼睛昏花(17節) 18.昔日繁華變為荒涼――錫安山荒涼,野狗行在其上(18節) 二、求神復新我們的日子像古時一樣(19~22節) 1.地雖改變神卻永存――耶和華啊,你存到永遠,你的寶座存到萬代(19節) 2.願神眷顧不再離棄――你為何永遠忘記我們?為何許久離棄我們?(20節) 3.求使回轉得以復新――耶和華啊,求你使我們向你回轉,我們便得回轉;求你復新我們的日子,像古時一樣(21節) 4.莫仍發怒全然棄絕――你竟全然棄絕我們,向我們大發烈怒(22節)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耶利米哀歌註解》 參考書目:請參閱「耶利米哀歌提要」末尾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