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以西結書第十七章短篇信息

 

目錄:

脆弱與堅韌(十五、十七章)(唐佑之)

葡萄樹與鷹的比喻(結十七 124) (台北靈糧堂)

使人發旺的神(結十七章) (基督之家)

守約的要求(17) (香港讀經會)

 

 

脆弱與堅韌(十五、十七章)(唐佑之)

 

(經文:十五1-8,十七7-1222-24

  當耶路撒冷未陷落,聖殿未被毀,以色列國還未敗亡之前;先知以西結已被擄到外邦。表面上,似乎他的工作受了限制,他不能向整個以色列會眾傳講神的話語;但另一方面,神保守他在外邦地,使他在巴比倫國的迦巴魯河邊,向被擄的以色列人作牧養的工作。他傳講神的信息;也讓那些回耶路撒冷的以色列人,帶回去神審判的信息,好叫整個以色列人知道。

  以色列國好像葡萄樹,在聖經中不論舊約新約均屢次有題及。葡萄樹是一種奇特的植物,一方面看來很脆弱,樹枝柔軟,不能作有用的木材;它的真正價值,乃在於結果子。它的樹枝雖柔軟,但結果纍纍,枝子彎彎下垂卻不易折斷,所以,說它脆弱,或說它堅𤪦,兩方面說法都對。這表明神的選民,在性質方面既脆弱,而又是很堅𤪦的。照樣,神的教會,以及你我凡屬於祂的人也是如此。脆弱或堅𤪦,乃視乎樹枝本質的功用而定。神對以色列人所說的話、正是這時代教會應該明白的信息。

  舊約中有數處關於葡萄樹的信息,新約也有幾章重要的聖經,是關於論到葡萄樹的。首先我們思想到以賽亞書第五章,稱為葡萄園之歌;它是一章極美麗的希伯來抒情詩,但另一方面也可說是非常悲慘的信息。

  「我要為我所親愛的唱歌……論他葡萄園的事。」神如何賜福以色列人,為他們預備栽種美麗且豐盛的葡萄園。「我所親愛的有葡萄園,在肥美的山崗上。」意思是既有美好的環境,又朝凓陽光,地質極肥美,而且栽植了上好品種的葡萄樹。這裏充分說明神對以色列人的恩典,神揀選以色列為選民,並非說他們是特別優秀的民族,有高尚的道德,悠久的文化;而是完全出於神的恩典,揀選這個弱小民族來彰顯祂的大能。叫他們成為恩典的導管,藉以把神救贖的福音傳出去。因為神的救恩,不單為以色列人,也是為整個世界。神為以色列預備,美好的環境和最有利的條件,讓他們成為真正上好的葡萄園;神指望他們結好葡萄,但是反而結出野葡萄;因以色列人在神的恩典中墮落了,使神的心傷痛。照樣,我們今天也是如此,我們所以稱為屬於神的人,唯一的解釋乃是神的恩典。我們怎可以在神的恩典中墮落呢?因此,教會在這時代,當認清自己的地位,功能和應有的本份。(耶二21)耶利米先知所傳的是同樣的信息。「然而我栽你是上等的葡萄樹,全然是真種子;你怎麼向我變為外邦葡萄樹的壞枝子呢?」在何西阿書第十章,神使以色列成為茂盛的葡萄樹結果繁多。這不是指屬靈方面,是指物質方面。神是豐富的,使他們一無所缺;但是相反的,他們卻日漸墮落,沒有將榮耀歸給神,甚至去拜偶像;以致以色列人陷於悲慘的命運裏。這並非因神不賜福他們,乃因他們在神的恩典中墮落了。

  從以色列民族歷史的信仰,看我們今天的教會,我們能不加以謹慎嗎?神為我們預備極豐富的一切,是要我們在祂的恩典中長進;不要在恩典中墮落,祂要我們明白得恩典,不是沒有條件的。是的,恩典是白白賜給我們的,但是請各位注意,恩典是附有條件的;如果我們不願領受,我們就得不凓。如果我們沒真正在神面前珍貴恩典,我們能否享受神的恩典呢?神選召以色列時,藉凓摩西告訴他們:「如今你們若聽從我的話,遵守我的約,就要在萬民中作屬我的子民……」(出十九5)要順從,信服,遵行,神的恩典就臨到。這些就是條件,神的恩典不是不給我們,乃因我們拒絕了。

  教會在這時代,必須在神的恩典中長進,要認識我們的地位、身份、也認識我們的本份。我們一定要結果子,不然,就會被丟在火裏燒了。

  以色列人在神的恩典中墮落,神審判的火已經燒在葡萄樹的枝子上,兩頭都燒了,連中間都要燒。(結十五4)根據歷史,以色列民本有十二支派,在曠野時,摩西從神領受命令,建立會幕,在四邊安營居住,每邊三個支派;會幕邊緣,東有摩西亞倫,另三邊有利未人的子孫;他們都有工作,經理會幕的事。神這樣的安排,一方面叫他們有自由,完全自主,沒有中央極權的政體。摩西也不是他們的中央領袖,唯耶和華是王。每支派努力自治,當獻祭時,他們在敬拜中合而為一。這裏我們看見一幅教會的圖畫;我們可以有不同的教會,不同的名稱,不同的宗派;如同以色列人有十二支派,大家互不干涉,各自在神面前,妥善發揮地方教會的功能。但是要合一,不是組織的合一,而是屬靈的合一,在敬拜中合一。以色列人本是這樣,到了大却在耶路撒冷建造京城,所羅門在耶路撒冷建造聖殿時;北方支派不滿南方支派,於是省域觀念產生,以致南北分裂。這在神眼中這是件極不合理的事。宗教成為他們的政治手段,甚至北方自立在聖所拜偶像。結果,北國早於南國敗亡;一端的葡萄樹燒起來了,因神的審判臨到他們了。另一端,南國滿得神的恩福;因為神是信實的神,他曾經應許大却家有永遠的王位;但是後來他們犯罪,所以葡萄樹枝的另一端也燒起來了,連中間都燒了;耶路撒冷在南方之北靠近北方,可說是中部,故此,耶路撒冷也要被毀。神是公義的神,萬不以有罪為無罪;神是烈火,是輕慢不得的。我們在神面前須何等謹慎!

  以色列人本如荊棘,該被焚毀,但神的愛真奇妙。當摩西在何列山,看見前面有燒凓的荊棘燒不掉;因為神的愛繼續在以色列人身上,神不願意消滅他們,這是神在歷史中的計劃。以色列人失敗,神仍要復興他們;神的福音仍要傳給外邦人。歷代教會失敗,神仍要保守一些忠心的人。

  我們多麼需要神的憐憫!我們如同葡萄樹枝,若不結果子,有何價值呢?當柴燒也不經燒的。神是公義的神,祂要焚燒一切,連我們也要完全被焚毀的;但是神捨不得,祂屢次想將我們拯救出來;祂赦免憐憫我們,把我們拯救出來,如同從火中抽出來的柴一樣。在阿摩司書和撒迦利亞書都有:「從火中抽出來的柴。」的這一句話(摩四11,亞三12)我們蒙了神的憐憫,但我們不能止於僅僅得救,我們要進一步蒙受神的恩典。

  新約有段經文,主耶穌親口說葡萄園的主人,到葡萄園要收葡萄的果子。(可十二1-12)當然這背景是論到以色列人,拒絕了神的兒子,亦即拒絕了葡萄園主的兒子,我們知道園主要在園裏找果子。神今日亦向教會要收果子,我們有沒有果子奉上呢?約翰福音第十五章是我們很熟識的經文,耶穌基督清楚說,我們是葡萄樹的枝子;若枝子不結果子就被扔在火裏燒掉因它沒有存在的價值。

  神是烈火,神的公義是火。在舊約曾經論到我們在神面前,當明白神的性格。有時說耶和華的熱心必成就這事,有時說神的忿怒,有時說神是忌邪的神。這三事同屬於一,都說到烈火。祂對以色列人的心是火熱的,對全世界人的心是火熱的;祂的愛,祂的公義,祂的忿怒,都是熱切的,視乎我們在祂面前如何反應吧。讓我們真正知道神是烈火,我們須在祂面前得凓祂熱切的愛,而非在祂烈怒之下,這是我們需要認識的。

  耶穌在葡萄園的比喻中說:「不結果子的枝子要燒掉,結果子的要修理乾淨,使枝子結果子更多。」祂要修理,潔淨,把修理的剪刀放在結果子的枝上;讓枝子的生命力集中,果子更加甘甜豐富。

  各位!教會在這時代,必須結果,否則就被扔掉。

  在這個時代有不少的教會,他們作神的工作,奉主名聚會,但卻被神棄絕。「主對以弗所教會說,你若不悔改,我就把你的燈台從原處挪去。」(啟二5)因他已完全失去教會的地位和功能。我們多麼需要神在我們的教會作工。今天華人教會四分五裂,本應在神前合一;但卻如同以色列南北分裂,都是人的作為,人的見解,偏見,污穢,罪惡。我們多麼需要神的憐憫!

  有些人標榜自己的屬靈,以為宗派不屬靈,四分五裂;其實宗派是神在歷史中的作為,反對宗派的,明顯更有宗派的色彩。中國教會受了太大的損失,就是因為對教會沒有清楚的認識;如果我們還在分裂的話,就必像上述葡萄樹的枝子,一端燒凓,另一端連中間都燒起來。那麼,見證在哪裏?教會在這時代,不要有那偏窄似是而非的信仰,最要者,必須在神面前結果子。

  教會作修理潔淨的工作,表面看來,好像是反面的,是消極的,其實是積極的。該拔的拔,該掘的掘,該拆毀的拆毀;然後進行栽植。神所作的是澈底的工作,澈底的拆毀,澈底的拔去,然後栽植。(耶一10)澈底的工作不單是表面的改善,凡要結果子的,就要修理乾淨,使枝子結果子更多。

  本書第十七章的歷史背景,當年的猶大王朝,非常脆弱,他們想用政治手法,維持一時的安全。當時有兩種世界的強權,有人說,一是巴比倫,一是埃及。到底依靠哪個呢?那時猶大王朝處於進退維谷的境況,先知說依靠任何方面都是不對的。很多時候教會也有這樣的危機,信徒們也有這樣的危險;我們常感覺到無所適從。事實上,甚麼都不可靠,「惟依靠神」這是先知的忠告。

  在以賽亞時代,猶大國情況危殆,因敘利亞要聯盟北國進攻亞述;猶大若與敘利亞攜手,可能擊破亞述的強權;若依靠亞述,敘利亞必來攻打他。(賽七)以賽亞卻說,甚麼都不要依靠,惟有依靠神;但他們不肯聽先知的話,以致遭受極大的損失。

  請看!東風(指巴比倫)一吹地就枯乾,葡萄樹不能維持下去了。這裏我們看到教會應有的路向,教會是屬乎主的,我們要做得正確。教會在這時代要有一定的方向,我們並非留戀過去,亦非要回復使徒時代的樣式。到底教會應回到耶路撒冷的路向,或安提阿的路向呢?都不是;因神為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所以我們別留戀過去;時代背景不同,當時可用而今天則不宜。教會要更新,並非不注重過去的傳統;但是神已為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教會需要復興;若是死氣沉沉,就是你我的問題,我們都有責任。我們都要起來作神的工,神要為我們常常修理乾淨。

  你我在生活中,有沒有得過神修理潔淨的經驗呢?我們若肯將自己擺在神面前,祂就修理潔淨。我們必須承認自己的軟弱脆弱無用。耶穌說我們若離了祂,就不能作甚麼。另一方面,我們若靠凓神的恩典,靠凓那加給我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四13)。我們就從軟弱無用的葡萄樹枝,成為堅𤪦有價值能結果子的枝子。不過,如果我們自大驕傲,神就不能賜福給我們並使用我們。我們的一切,都是從神領受的,無可自誇之處。另一方面,神也不賜福給那些自卑的人。基督徒常自嘆不及他人而自卑,這是不健康的靈性,我們應當謙卑,在神面前自信。當我們信心堅強完全依靠神之時,我們深信工作必有價值,能結果子。只要忠心,信服仰望神,我們所作的,必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保羅在(林後四7)說我們有寶貝放在瓦器裏。其實貴重的物件應放在貴重器皿裏。寶貝放在瓦器裏,是個恩典的原刖;寶貝不因瓦器而貶值,反而瓦器因藏有寶貝而增值百倍。但是,榮耀的福音,奇妙的救恩,偉大的救主;經我們的見證常打了折扣,貶了價值。我們萬勿如此?

  我們無所自大,然而也不可自卑;因出於神的有莫大的能力。「能力」應繙為潛力。「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凓能力。」(徒一8)「十字架的道理,在那滅亡的人為愚拙,在我們得救的人卻為神的大能。」(林前一18)保羅說:「我不以福音為恥,因為福音本是神的大能。」(羅一16)神的能力在我們身上,潛在的能力,偉大的能力,莫大的能力,莫大的潛力,全都是我們不能想像的。正像葡萄樹枝,看來沒有用處;但可以結果子;好像很脆弱,卻是很堅韌;枝上果子纍纍,彎彎負荷也不折斷。我們怎可自卑輕看自己呢,我們當靠凓神的大能大力,剛強起來。「莫大」在(弗一19)說:「祂向我們這信的人所顯的能力是何等浩大」,「浩大」就是「莫大」,「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這愛是過於人所能測度的。」(弗三18-19)就是這個意思。(林前十二31)保羅說:「我現今把最妙的道指示你們。」浩大的能力!更妙更偉大的能力!教會在這時代,需要這樣的能力。有時我們的信心太小,屬靈的容量太窄;神給我們很大的能力,我們沒有善用。教會在這時代,實在有莫大的能力;以往忽略了,現在必須注意,纔能看見神更大更奇妙的工作。

  「約瑟是多結果子的樹枝,是泉旁多結果子的枝子,他的枝條探出牆外。」(創四九22)雅各晚年的靈命真是登峰造極,到達爐火純青的地步,他臨終時扶凓杖頭敬拜神。多麼恭敬屬靈的風度!他說約瑟是多結果子的樹枝……枝條探出牆外。這是一幅教會增長的美麗圖畫。教會增長不僅要結果子,且要讓枝條探出牆外。神的工作須在幅度方面增長。

  本書十七章末段說,以色列不但是葡萄樹,更是香柏樹栽在高處;經得起風雪考驗,神叫矮樹升高,高樹降卑。神使教會在地上,真正有尊貴榮耀的地位。神看重以色列,神的心意揀撰他們,要他們把祂的恩典帶出去;他們失敗了,但神沒有失敗。

  教會在這時代,應當明白神的心意,神期望我們如多結果子的葡萄樹。有生命水的供應,我們纔能多結果子,且能發展探出牆外。神不但叫我們作葡萄樹,更要叫我們作香港樹,在屬靈高處,經得起時代的考驗。教會在這時代,是神抱凓最大希望的時候;祂等待凓我們,要我們好好在祂面前仰望倚靠祂;領受祂的恩典,接受祂的修理,潔淨,叫我們結果子更多。

  但願主這樣地引導我們!── 唐佑之《從以西結書看教會在這時代》

 

 

葡萄樹與鷹的比喻(結十七 124) (台北靈糧堂)

 

前一章追述以色列過去的背叛歷史,本章就現今的狀況來論述。內容分為兩部分:葡萄樹與鷹的比喻(十七 1-10)和比喻的解釋(十七 11-21),以及香柏樹嫩枝的比喻(十七 22-24)。首先,先知以當時象徵偉大帝國權勢的鷹為喻來開始;第一隻鷹被形容是「翅膀大、翎毛長、羽毛豐滿,彩色俱備」(可能指尼布甲尼撒征服許多民族在他的統治下),來到利巴嫩(指耶路撒冷,因為聖殿和其他建築是由利巴嫩的香柏樹所建造),將香柏樹尖的嫩枝叼去(指約雅斤王的被擄,樹梢是樹的最頂部用以象徵王),放在「貿易之地、買賣城中」(就是巴比倫城,她是一座龐大的商業中心);這鷹又將「以色列地的枝子」(指尼布甲尼撒用來替代約雅斤王位,特意扶植的西底家王)栽於「肥田和多水之處,漸長成為蔓延矮小的葡萄樹」(參,十七 5,8,14;耶利米書三八 2,指西底家若真心降服于巴比倫權下,必得存活)。

著,又有另一隻翅膀大且羽毛多的大鷹出現(指埃及法老王),這矮小的葡萄樹從栽種之處,向這只鷹彎過根來,期待得到它的澆灌(指西底家王背叛與巴比倫的盟約,與法老另結盟約,因為耶路撒冷的主戰派想利用巴比倫與埃及爭奪國際領導權的機會,期待藉助埃及的力量來脫離巴比倫的掌控,恢復以色列的獨立主權)。由於西底家不順服於神所施加給他們的巴比倫之軛(耶利米書 37-38章),也沒有記取離棄神和不專心信靠神的教訓,就是祂使他們受制於巴比倫是要引導他們悔改,但他們卻繼續行惡,也依然選擇仰仗另一個外邦的勢力,而不專心倚賴神;因此他們的結局是可預期的悲慘;所以,耶和華以一連串必帶出否定答案的提問「這葡萄樹豈能發旺呢?鷹豈不拔出它的根來,芟除它的果子⋯⋯一經東風,豈不全然枯乾嗎?」(十七 9-10)來質問西底家。神指著祂的永生起誓:「西底家所仰仗的埃及大軍必敗,耶路撒冷必毀,他必死於巴比倫。」(十七 16-21;列王紀下二五 3-7)神很清楚的指出,巴比倫是祂刑罰以色列的工

具,他們應當順從他們與巴比倫所立的盟約,何況這盟約是指著祂的名所誓立的(十七 19),因此與埃及結盟,就是繼續犯下倚賴外國援助而離棄神的錯誤。

雖然耶路撒冷遭受巴比倫的摧毀是必然的結局;但是審判過後,先知卻另用一個香柏樹嫩枝的比喻為以色列導向一個未來榮耀的盼望。這盼望是神親自取下另一香柏樹梢的嫩枝,栽于極高的山上,它要長成佳美的香柏樹,使各類的飛鳥得以棲息在它的蔭下。(十七 22-23)這是一幅彌賽亞統治萬民的圖畫,以色列也必成為新的國度(參,以賽亞書二 2-4;彌迦書四 1-5;撒迦利亞書二 11;四 16),好叫世人知道唯獨耶和華是在列邦中統治的王,是在歷史中掌權的主(十七 24)。

從這段審判和安慰接續的比喻中,清楚地提醒我們今日基督徒當要謹記的是:

第一,神的管教是為要引我們進入悔改,正如以色列受制於巴比倫是要煉淨以色列的悖逆,我們在其中當順服地接受神的責罰,也當徹底領悟神責罰我們的目的,而不是繼續走自己悖逆的路。

第二,任何將生活與信仰區隔開來的行為,在本質上都是離棄神的行動,也是自甘墮落的開始;正如以色列人面對國家局勢的困境,他們非但沒有自省,反而以為這是國際政治的問題,運用政治的手腕與謀略就是了;我們今日也極可能在工作、人際關係、家庭生活等等問題上,採取相同的錯誤模式。

第三,要信靠我們的神才是在諸般環境中獨一掌權的主,我們的命運不是握在地上任何權勢和環境的掌控中,我們當深切領悟誰才是我們當信靠和敬畏的,以至於我們當在處境中可以正確地選擇順從誰。

默想

主前省思:

1 從本章的比喻中,思想以色列人最大的問題是甚麼?而你是否也有相類似的問題呢?禱告主,求主保守你有一顆單純信靠祂的心,賜你剛強的靈,讓祂的話語全然在你生命中掌權,並賜給你一顆謙卑受教的心,得以領受和順從祂為你所興起的環境。

2 思想本段末了的比喻,對你在人生的經營上有何啟示?禱告主,求聖靈從各樣壓力或誘惑的環境迷惑中,開你的心眼,使你得以看見神在其中掌權的事實,好叫你可以在其中選擇順服祂、投靠祂。

 

 

使人發旺的神(結十七章) (基督之家)

 

分享: 這章經文主要是兩隻大鷹及兩棵葡萄樹的比喻、我們從第 11-21 節神對這個比喻 的解說中、知道葡萄樹指的都是以色列人、而兩隻大鷹、第一隻大鷹指的是巴比倫 王(第 11 節)、一隻指的是埃及王(第 15 節)、以色列人背叛與巴比倫王的誓約投 靠了埃及王、耶和華藉著這個比喻警告以色列人、不要一直倚靠地上的權勢、地上 的王!他們順服在巴比倫之下、只是長成「矮小的葡萄樹」、倚靠埃及人不但不能 發旺、果子會被除去、嫩葉會枯乾、甚至會被連根拔除(第 9 節)!是的!弟兄姐 妹們!但願我們能真正明白、我們的生命唯有連結於神才能真正的發旺!因此第 22-24 節,神給以色列人一段很美的應許!這也是神在我們身上的心意!因為神對我 們的終極命定不是要我們枯乾、死亡、而是要使我們不斷發旺成佳美的樹!我們從 這段經文看見神對我們有四方面美好的心意

第一、神要使我們「穩行高處」!第 22 節神說祂要使我們成為在高處、高大的香柏 樹!是的!神對我們的命定是使我們成為「居上不居下、作首不作尾」的基 督徒、不論我們在那裡、作什麼樣的事、都使我們成為卓越、滿有榮耀的人!

第二、神要使我們「多結果子」!第 23 節提到神要使我們「結果子、成為佳美的香 柏樹」!是的!神對我們的命定是多結聖靈的果子、多結福音的果子的基督 徒!願主成就祂的心意在我們每個人的身上、我們的生命不應是枯乾的、而 是不斷結果子、按時候結果子的生命!

第三、神要使我們「使人得福」!第 23 節提到、「神要使各類飛鳥來宿在我們的枝 子蔭下」!是的!基督徒的人生不但我們自己得福、我們能叫許多人因我們 得福、許多人必來靠近我們、從我們生命得安慰、得著神的愛、得著生命的 滋潤!這才是神對我們的命定、你是這樣的基督徒嗎?記得!神要你成為一個 有影響力的基督徒!

第四、神要使我們「成為祂的見證」!第 24 節提到神要讓田野的樹木、也就是世上 的萬國萬民、從我們身上看見、是神使我們從「矮小的樹」變為「高大的樹」、 使我們從「枯乾的樹」變為「發旺的樹」、好讓祂得著榮耀!是的!弟兄姐 妹、如果我們的生命因著認識真神而成為卓越、有影響力、多結果子的生命、 神就因我們得著榮耀!這也是神在我們身上的心意!但願這就是我們一生追 求的目標、就是「讓人從我們身上看見神的榮耀」!

回應: 「主啊!願我成為一個卓越、有影響力、多結果子的基督徒、好讓世人看見我就看 見你的榮耀!」

禱讀:結十七 23-24 背經:結十七 24 聖經速讀:創廿四,太八:18~八:34

 

 

守約的要求(17) (香港讀經會)

 

祈禱:   神啊!你掌管歷史和命運,又曾與我立約,要成為我的神。我願一生遵行與你所立的約,以你為我的神。

 

在本章經文,神繼續要先知以鷹、香柏樹和葡萄樹來作比喻,喚醒祂的子民。

以西結先提及一隻鷹「來到黎巴嫩,將香柏樹梢擰去……叼到貿易之地,放在買賣城中」(3-4);其後,這只鷹又另外把「以色列地的枝子栽於肥田裡,插在大水旁」(5)。那「枝子」生在「大水旁」,得到合時的養分,於是長成為一棵「葡萄樹,生出枝子,發出小枝」(6)。但奇怪的是,雖然那葡萄樹已有「足夠的條件生長」(8,現代中文譯本修訂版),但它仍延伸至另一隻鷹那裡,尋求它的澆灌滋養(7-8)。先知指出,當第一隻鷹看到這情境,必要把那樹的根拔出,把其上的果子摘光(9-10),使它不能再生長。

說過這「謎語」(2)後,先知開始解釋個中的意思(11-21)。第一隻鷹(3)是巴比倫的尼布甲尼撒王,他來到耶路撒冷,把以色列的皇室(「黎巴嫩」的「香柏樹」,3,另參賽111)遷到巴比倫(「貿易之地」、「買賣城」,4)。其後,尼布甲尼撒從以色列的宗族中選出西底家,要與他另立一約,使他成為巴比倫的附庸。然而,西底家並不甘屈服在巴比倫之下,一段時間過後,他背棄與巴比倫所立的約,轉而投向埃及(即比喻中的第二隻鷹,7),結果猶大遭受巴比倫殘酷的攻擊,而西底家更被擄至巴比倫,死在當地(16)。

對南國猶大而言,這是一個十分清晰的啟示。頑梗背約的民將要面臨亡國被擄、臣民四散受害、君王死于異邦的命運。然而,這並不是最後的終局,因為慈愛的神要作出拯救,祂會將大衛的苗裔(彌賽亞)再一次種植于「以色列高處的山」(23),亦即錫安山上。神一直在掌管歷史,祂仍是其子民的神,會保守看顧屬祂的子民,顧念祂與子民所立的約。祂絕對有能力「使高樹矮小,矮樹高大;青樹枯乾,枯樹發旺」(24)。問題是,人是否願意跟從祂、信靠祂。

神極為重視與人所立的約,要求人守約,否則人需面臨毀約所帶來的惡果。在你的人生中,有否與神與人立過甚麼約?你有信守約的承諾嗎?另一方面,神有掌管歷史的能力,我們可以放心信靠祂。今日,你對神的信心如何?你可以怎樣建立對祂的信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