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但以理書第五章註解

 

壹、內容綱要

 

【伯沙撒王筵席上干犯真神】

   一、伯沙撒王大擺筵席,席上干犯真神(1~4)

   二、忽見有指頭在牆上寫字,哲士不能辨認(5~9)

   三、經太后舉薦,召但以理解讀牆上文字(10~16)

   四、但以理譴責王干犯真神,並解讀文字(17~28)

   五、但以理獲提升,伯沙撒王位被奪(29~31)

 

貳、逐節詳解

 

【但五1「伯沙撒王為他的一千大臣,設擺盛筵,與這一千人對面飲酒。」

   呂振中譯〕伯沙撒王為他的一千大臣擺設了盛筵,跟這一千人對面喝酒。

   原文字義〕伯沙撒」彼勒保護國王;「大臣」主上,貴族;「設擺」製作,實行;「盛」大的;「對面」在…前面。

   文意註解〕伯沙撒王」:前章所述尼布甲尼撒王駕崩後,於短短二十餘年間,四度變更王朝,後來的三王均非尼布甲尼撒的嫡系子孫,而巴比倫帝國最後的王是拿波尼度,他任命其長子伯沙撒為迦勒底王,父子兩人一同執掌巴比倫王權。

         「為他的一千大臣,設擺盛筵,與這一千人對面飲酒」:一千不是實際人數,乃是約數。古代帝王喜歡大擺筵席,展示其榮耀與豐富(參斯一3~4)

   話中之光〕()世人喜歡作威作福,講究排場和鋪張(參徒二十五23),但我們基督徒最重要的是要彰顯基督(參腓一20),顯揚基督馨香之氣(參林後二14~15)

 

【但五2「伯沙撒歡飲之間,吩咐人將他父〔父或作袓下同〕尼布甲尼撒,從耶路撒冷殿中所掠的金銀器皿拿來,王與大臣皇后妃嬪,好用這器皿飲酒。

   呂振中譯〕當伯沙撒喝酒歡暢的時候,他吩咐人將他父親(或譯:祖父)尼布甲尼撒從耶路撒冷裡面殿堂中所掠取的金銀器皿拿來,王和大臣王后妃嬪好用這些器皿來喝酒。

   原文字義〕歡飲」品嘗,判斷;「耶路撒冷」平安的訓誨;「掠」帶來,出來;「器皿」容器。

   文意註解〕吩咐人將他父尼布甲尼撒」:『父』字並不表示伯沙撒就是尼布甲尼撒的兒子或直系子孫,在此係指同一王朝的先王。

         「從耶路撒冷殿中所掠的金銀器皿」:尼布甲尼撒曾先後三次從耶路撒冷掠走聖殿中的器皿(參王下二十四12~13;二十五13~17;但一1~2)

         「王與大臣皇后妃嬪,好用這器皿飲酒」:用別國祭神的器皿飲酒,這在古代是干犯褻瀆外邦神的行為,極度不敬,通常都會避免這樣作。

   話中之光〕()只顧自己的威風與享樂,而不顧別人的感受,乃是有權有勢的人唯我獨尊的慣常心態;我們信徒應當謙恭節制,注意合乎聖徒的體統(參弗五3)

 

【但五3】「於是他們把耶路撒冷神殿庫房中所掠的金器皿拿來,王和大臣皇后妃嬪,就用這器皿飲酒。」

   呂振中譯〕於是人就把從耶路撒冷裡面神殿中、就是殿堂中、所掠取的金銀器皿拿了來;王和大臣王后妃嬪就用這些器皿來喝酒。

   原文字義〕於是」然後,之後;「庫房」房子。

   文意註解〕把耶路撒冷神殿庫房中所掠的金器皿拿來」:這裡雖然只提到金器皿,無疑地也包括了銀器皿。

 

【但五4「他們飲酒,讚美金銀銅鐵木石所造的神。」

   呂振中譯〕他們喝酒,稱頌了金銀銅鉄木頭石頭的神。

   原文字義〕讚美」宣揚;「所造的」(原文無此字)

   文意註解〕讚美金銀銅鐵木石所造的神」:意指他們頌揚那些用各種材料所雕塑的偶像假神。

   話中之光〕()用真神的器皿喝酒,褻慢真神,還讚美假神,故意觸犯真神;當人無視於真神的存在,我行我素到了極點,必為自己招來懲治(27~2830)

 

【但五5「當時忽有人的指頭顯出,在王宮與燈臺相對的粉牆上寫字,王看見寫字的指頭,」

   呂振中譯〕立刻有人手的指頭伸出來(同詞:拿來),在王家宮殿的粉牆上、燈檯相對的地方、寫字;王見了寫字的手掌。

   原文字義〕當時」片刻,一會兒;「顯出」出現,出或來;「燈臺」燭座;「相對」在…前面;「粉」灰泥;「寫字」書寫。

   文意註解〕當時忽有人的指頭顯出」:『人的指頭』原文是『人手的指頭』,指手掌以下的部位。

         「在王宮與燈臺相對的粉牆上寫字」:在宴會大廳裡有照明用的燈臺,就在正對著燈臺的王宮牆壁,是用石灰粉塗白的,而那手指頭就寫字在粉牆上。

         「王看見寫字的指頭」:很可能王原來背向著牆,面向眾人,經人驚呼後回頭看見了正在寫字的指頭。

 

【但五6「就變了臉色,心意驚惶,腰骨好像脫節,雙膝彼此相碰,

   呂振中譯〕王就變了氣色,他的思想使他驚惶;他的腰骨好像脫了節,雙膝直彼此相碰。

   原文字義〕變了」改變;「臉色」光亮,光輝;「心意」意念,想法;「驚惶」驚嚇,恐懼;「骨」關節;「好像脫節」鬆懈,開放;「雙膝」膝蓋;「彼此(重複同一個字)」這,另一個;「相碰」敲打碰撞。

   文意註解〕就變了臉色,心意驚惶」:王若僅看見牆上的字,而未看見寫字的指頭,就不會那麼害怕。而今他看見了那正在寫字的指頭(5),這絕不是出於凡人,因此感到驚惶失措,臉色發白。

         「腰骨好像脫節,雙膝彼此相碰」:這是形容因驚恐萬分,以致戰兢發抖的現象(參詩六十九23;賽二十一3;鴻二10)

   話中之光〕()王從興高采烈到心意驚惶,瞬息生變,可見世人所賴以歡樂的因素――國權、美酒、諂媚――都不足恃,唯有在主裡的喜樂,才是真實的喜樂(參腓四4註解),其他都是觸景生情,變幻無常。

 

【但五7「大聲吩咐將用法術的,和迦勒底人,並觀兆的領進來,對巴比倫的哲士說:誰能讀這文字,把講解告訴我,他必身穿紫袍,項帶金鍊,在我國中位列第三。

   呂振中譯〕王使勁地喊著,吩咐人將那些用法術的、那些迦勒底博學的人、和占卜的、領進來。王應時對巴比倫的博士:『什麼人能讀這文字,把它的解析向我講明白的、他就可以穿紫紅色袍,脖子上帶金鏈,在國中掌權、居第三位。』

   原文字義〕大聲」用力;「用法術的」巫師,魔法師;「迦勒底人」破開泥土的人;「觀兆的」星相家,占卜師;「巴比倫」混亂;「哲士」智慧人;「讀」高聲唸;朗讀;「講解」解析闡述;「項」頸項。

   文意註解〕大聲吩咐將用法術的,和迦勒底人,並觀兆的領進來」:這些人都是異教邪術的專家(參二2註解)

         「巴比倫的哲士」:這是上述邪術專家的尊稱。

         他必身穿紫袍,項帶金鍊,在我國中位列第三」:『紫袍』和『金鍊』象徵身分尊貴;當時在巴比倫國,伯沙撒的父王拿波尼度位列第一,伯沙撒位列第二,因此位列第三意指位份僅次於伯沙撒王。但也有解經家認為應指王以下第三位高官,通常在王的左右是建有殊勳軍功的大將軍,他們位列第一和第二,至於第三位則為王的親信顧問和文官,所以但以理在解答牆上文字之謎以後,位列三個總長之一(參六2),可以當作這個解釋的佐證。

 

【但五8「於是王的一切哲士都進來,卻不能讀那文字,也不能把講解告訴王。」

   呂振中譯〕於是王所有的博士都進了來,卻不能讀那文字,也不能把解析告訴王。

   原文字義〕於是」然後,之後;「哲士」智慧人;「文字」寫作,著述。

   文意註解〕於是王的一切哲士都進來」:意指他們都進前想要辨認牆上的字。

         「不能讀那文字,也不能把講解告訴王」:解經家對此有兩種推測:(1)牆上的文字是古代閃族的文字(可能是腓尼基人的文字),哲士們本應看得懂,但由於字句太過簡略,或寫法省略一些符號,以致讀不出來;(2)牆上的文字不是任何人間的語文,只是但以理將它們用亞蘭語音讀出來(26~28),哲士們當然沒有見過這類文字。

   話中之光〕()世上的一切哲士,包括宗教家、哲學家、政治家等,都不懂得真神的事,他們頂多靠著邪靈的運行,欺騙一般迷信的世人罷了。

 

【但五9「伯沙撒王就甚驚惶,臉色改變,他的大臣也都驚奇。」

   呂振中譯〕伯沙撒王就很驚惶,氣色突變,他的大臣也都驚愕失措。

   原文字義〕甚」極為;「驚惶」驚嚇,恐懼;「臉色」光亮,光輝;「驚奇」弄糊塗,被困惑。

   文意註解〕伯沙撒王就甚驚惶,臉色改變」:由於哲士們都束手無策,無人能看得懂牆上的文字,更加深了王的疑慮,恐怕凶多吉少。

         「他的大臣也都驚奇」:他們的驚奇可能基於兩種因素:(1)王的反應太過激烈,此事非同小可;(2)連通國的術士們都束手無策,大臣們更是難於插手,困惑萬分。

   話中之光〕()世人當求助無門時,就會驚惶失措,但我們信徒隨時都有保惠師聖靈的幫助(參約十四16),當我們軟弱的時候,聖靈甚至還會替我們祈求(參羅八27),所以主叫我們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參約十四27)

 

【但五10「太后〔或作皇后下同〕因王和他大臣所說的話,就進入宴宮,說:願王萬歲。你心意不要驚惶,臉面不要變色。

   呂振中譯〕太后因王和他的大臣所說的話,就進了宴宮;太后應時說:『願王萬歲!你的思想可別使你驚惶哦;氣面可不要變哦!

   原文字義〕太后」王后;「所說的話」話語,事件;「萬(原文雙字)」活著(首字);永久,古老(次字);「心意」意念,想法;「驚惶」驚嚇,恐懼;「臉面」光亮,光輝;「變色」改變。

   文意註解〕太后」:有幾個可能:(1)按原文可解作「皇后」,但她不可能比伯沙撒王更知悉前朝的典故;(2)伯沙撒王的母親,拿波尼度的妻子,據說她是尼布甲尼撒王的女兒;(3)尼布甲尼撒王的妻子,被奉養在王宮裡。

         你心意不要驚惶,臉面不要變色」:意指並沒有到絕望的地步,勸王稍安毋躁。

 

【但五11「在你國中有一人,他裡頭有聖神的靈,你父在世的日子,這人心中光明,又有聰明智慧,好像神的智慧,你父尼布甲尼撒王,就是王的父,立他為術士,用法術的,和迦勒底人,並觀兆的領袖。」

   呂振中譯〕在你國中有一個人,他裡頭有聖神明之靈。你父在世的日子,發現這人心中有亮光、有通達,有智慧,好像神明的智慧;你父尼布甲尼撒王(此處原有:王你的父)曾經立了他為術士及用法術的、跟迦勒底博學的人和占卜者、的領袖;

   原文字義〕聖」神聖的,分別的;「在世」(原文無此字);「心中光明」光;「聰明」見識,洞察力;「立」設立,建立;「術士」魔法師;「用法術的」巫師;「迦勒底人」破開泥土的人;「觀兆的」星相家,占卜師;「領袖」隊長,首領。

   文意註解〕在你國中有一人,他裡頭有聖神的靈」:就是但以理(12節;四8)

         「你父在世的日子」:意指拿波尼度王,或更早的尼布甲尼撒王。

         「這人心中光明」:意指他能看透萬事,任何隱藏的事他都一目瞭然。

         「又有聰明智慧,好像神的智慧」:意指他具有卓越的洞察力和見識,如同神。

         「你父尼布甲尼撒王,就是王的父」:『父』在此不一定是指生身父親,凡是具有血統關係的先王都可稱為『父』。尼布甲尼撒王極可能是伯沙撒王的外公。

         「立他為術士,用法術的,和迦勒底人,並觀兆的領袖」參閱二48;四8

   話中之光〕()真正屬靈的人,心中光明透亮,能能看透萬事(參林前二15)

         ()基督徒所追求的,不是世上的智慧,乃是神的智慧(參林前二6~7)

 

【但五12「在他裡頭有美好的靈性,又有知識聰明,能圓夢,釋謎語,解疑惑,這人名叫但以理,尼布甲尼撒王又稱他為伯提沙撒,現在可以召他來,他必解明這意思。」

   呂振中譯〕都因為在他裡頭、在但以理心裡、有非常高超之靈,有知識,有通達,能講明夢的解析,能釋謎語,能解難題的結──這但以理、王又給他起名叫伯提沙撒:現在可以把但以理召來;他一定能把解析講明白。』

   原文字義〕美好的」卓越的,無與倫比的;「靈性」靈,風;「知識」知道的能力;「聰明」見識,洞察力;「圓」解釋;「釋」宣告,公開聲明;「解」鬆解,開放;「疑惑」困難;「但以理」神是我的審判;「伯提沙撒」窮困者的寶藏之主;「解明」宣告;「意思」解析闡述。

   文意註解〕在他裡頭有美好的靈性」:意指聖神的靈(11)所賜卓絕的思想分析才能。

         「又有知識聰明」知識重在指知道事物的素養;聰明重在指洞察力。

         「能圓夢,釋謎語,解疑惑」:意指能講解各種奧秘的事。

         「現在可以召他來,他必解明這意思」:意指只要有他在,就必能解明牆上文字的奧秘。

   話中之光〕()基督徒的裡頭也有美好的靈性,就是聖靈居住在我們人的靈裡,祂要將一切的事指教我們(參約十四26)

 

【但五13「但以理就被領到王前,王問但以理說:你是被擄之猶大人中的但以理麼,就是我父王從猶大擄來的麼。

   呂振中譯〕於是但以理就被領進到王面前。王應時問但以理:『你就是但以理麼,就是在猶大被擄的人之中、我王我父從猶大擄來的那位麼?

   原文字義〕被擄」流亡;「擄來」帶來,過來。

   文意註解〕你是被擄之猶大人中的但以理麼」:從這句問話可以推知:(1)但以理的身分是『被擄的猶大人』,這是外國平民的稱呼法,可見他不再位居高官;(2)不再提到但以理有關異教神祗的新名『伯提沙撒』(參四8),可見他已不再擔任宮中的術士總管(參二48)

         「就是我父王從猶大擄來的麼」:意指尼布甲尼撒王,他可能是伯沙撒王的外祖父(11節註解)

 

【但五14「我聽說你裡頭有神的靈,心中光明,又有聰明和美好的智慧。

   呂振中譯〕我聽到你的事了,聽說你有聖神之靈(或譯:至聖神之靈),說你裡面有亮光,有通達,有非常高超的智慧。

   原文字義〕心中光明」光;「又有」被發現;「聰明」見識,洞察力;「美好的」卓越的,無與倫比的。

   文意註解〕我聽說你裡頭有神的靈」:可見伯沙撒王僅是聽說過但以理,並未親自重用過他。

         心中光明,又有聰明和美好的智慧」:請參閱12節註解。

 

【但五15「現在哲士和用法術的,都領到我面前,為叫他們讀這文字,把講解告訴我,無奈他們都不能把講解說出來。

   呂振中譯〕現在博士跟用法術的都被領到我面前,為要叫他們讀這文字,把它的解析告訴我,無奈他們都不能把這話的解析講出來。

   原文字義〕哲士」智慧人;「用法術的」巫師,魔法師;「讀」高聲唸,朗讀;「文字」寫作著述;「講解」解析闡述;「無奈」(原文無此字);「能」有能力的。

   文意註解〕現在哲士和用法術的,都領到我面前,為叫他們讀這文字,把講解告訴我」:表明在但以理進來之前,已經有一批人試圖解答王的困惑(7)

         「無奈他們都不能把講解說出來」:意指雖經重獎利誘,仍無人能解疑(8)

 

【但五16「我聽說你善於講解,能解疑惑,現在你若能讀這文字,把講解告訴我,就必身穿紫袍,項戴金鍊,在我國中位列第三。

   呂振中譯〕但是我聽到了你的事了,聽說你善於解析,能解難題的結。現在你若能讀這文字,把解析告訴我,就可以穿上紫紅色袍,脖子上戴金鏈,在國中掌權、居第三位。』

   原文字義〕善於」能夠,勝過;「講解(原文雙字)」解釋,解明(首字);解析闡述(次字);「能解」鬆解,開啟;「疑惑」關節,困難;「告訴」使之知道,通知;「項」頸項。

   文意註解〕我聽說你善於講解,能解疑惑」:伯沙撒王有可能是第一次從太后口中知道但以理這個人物,但也有可能他早就聽說過但以理,只是不願使用他而已。

         現在你若能讀這文字,把講解告訴我,就必身穿紫袍,項戴金鍊,在我國中位列第三」:請參閱7節註解。

 

【但五17「但以理在王面前回答說:你的贈品可以歸你自己,你的賞賜可以歸給別人,我卻要為王讀這文字,把講解告訴王。

   呂振中譯〕但以理就在王面前回答:『你的贈品可以歸你自己,你的賞報可以給予別人;然而我卻要為王讀這文字,把解析告訴王。

   原文字義〕贈品」禮物;「歸」變成,成為;「賞賜」獎賞;「歸給」給予;「讀」高聲唸,朗讀;「講解」解析闡述。

   文意註解〕你的贈品可以歸你自己」:『贈品』指物質方面的獎賞。

         「你的賞賜可以歸給別人」:『賞賜』指權位方面的獎賞。但以理之所以拒絕接受王的獎勵,可能因為:(1)他已知道王的前途凶多吉少;(2)他明哲保身,因為知道王的左右有人正虎視眈眈(30~31)(3)他的年事已高,對於名利淡泊無欲。

         「我卻要為王讀這文字,把講解告訴王」:這乃是出於對自己的責任感,以及對王的尊重。無疑的,但以理一看就知道牆上文字的意思,所以覺得必須據實以告。

   話中之光〕()世人慣常的作法是威脅或利誘,驅使別人供其使用,但我們基督徒除了正當的職業收入以外,切莫為私利而辦事,以免得罪神。

         ()我們不像那許多人,為利混亂神的道;乃是由於誠實,由於神,在神面前憑著基督講道(林後二17)

 

【但五18「王阿,至高的神曾將國位,大權,榮耀,威嚴,賜與你父尼布甲尼撒。」

   呂振中譯〕王阿,至高的神曾將國位、大權、尊榮、威嚴、賜給你父尼布甲尼撒;

   原文字義〕至高的」最高的;「國位」王位,王國;「大權」偉大優越;「賜與」給予。

   文意註解〕至高的神曾將國位,賜與你父尼布甲尼撒」:意指巴比倫帝國的王朝,並不是靠先王的能力征戰得來的,而是『至高的神』所賞賜的。

         「國位,大權,榮耀,威嚴」:『國位』指王國和王位;『大權』指治國的權柄;『榮耀』和『威嚴』指人們對他所達致的成果和身分,顯出敬服和欽羨之情。

   話中之光〕()沒有權柄不是出於神的。凡掌權的都是神所命的(羅十三1)

         ()在教會中作長老的人,不該轄制所託付給他們的人,倒要作群羊的榜樣(參彼前五3)

 

【但五19「因神所賜他的大權,各方各國各族的人,都在他面前戰兢恐懼,他可以隨意生殺,隨意升降。」

   呂振中譯〕因於神所賜給他的大權、各族之民、列國之民、各種方言的人就都在他面前戰兢恐懼:他喜歡殺誰、就殺誰,喜歡讓誰活著、就讓誰活著,他喜歡讓誰升高、就讓誰升高,喜歡讓誰降低、就讓誰降低。

   原文字義〕大權」偉大優越;「各」所有的,全部;「方」人民;「國」國家;「族」語言,舌頭;「戰兢(原文雙字)」變成,成為(首字);戰兢發抖(次字);「恐懼」害怕;「隨意(原文雙字)」變成,成為(首字);想望,意欲(次字);「生(原文雙字)」變成,成為(首字);活著(次字);「殺(原文雙字)」變成,成為(首字);殘殺,殺害(次字);「升(原文雙字)」變成,成為(首字);升高,擢升;「降(原文雙字)」變成,成為(首字);使卑下,使卑微。

   文意註解〕各方各國各族的人」:意指巴比倫地國內所有講不同語言、全部藩屬國、和各不同種族的人。

         「都在他面前戰兢恐懼」:意指對他治理的手段無不畏懼,甚至不寒而慄。

         「他可以隨意生殺,隨意升降」:意指他可以隨心所欲,或生或死,或升或降,予取予求。

   話中之光〕()從前的世代,掌大權的人「可以隨意生殺,隨意升降」。但現今的世代,許多掌權的人,表面上尊重人權,實際上枉法屈直,層出不窮。

 

【但五20「但他心高氣傲,靈也剛愎,甚至行事狂傲,就被革去王位,奪去榮耀。」

   呂振中譯〕但他心高氣傲,剛愎自用,就從他的國位上黜落下來,他的尊榮就被褫奪。

   原文字義〕高」升高,擢升;「剛愎」便堅硬,變得傲慢自大;「行事狂傲」行事驕傲,行為傲慢;「革去」降下;「奪去」拿開,移除。

   文意註解〕但他心高氣傲,靈也剛愎」:意指他存心傲慢自大,且靈裡剛愎自用。

         「甚至行事狂傲」:意指他不僅內心傲慢頑梗,甚且外面行事亦復狂妄驕縱。

         「就被革去王位,奪去榮耀」:意指神使他因此發瘋,而有一段時間被革去王位,奪去榮耀(21)

   話中之光〕()驕傲在敗壞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箴十六18)

         ()耶和華啊,我的心不狂傲,我的眼不高大,重大和測不透的事,我也不敢行(詩一百三十一1)

 

【但五21「他被趕出離開世人,他的心變如獸心,與野驢同居,喫草如牛,身被天露滴濕,等他知道至高的神在人的國中掌權,憑自巳的意旨立人治國。」

   呂振中譯〕他被趕逐離開人類;他的心變如走獸的心;他的住處同野驢在一起;他受迫而吃草如牛;他的身體被天露滴濕,等到他承認至高神在人國中掌權,都隨著自己的意旨立人來管理。

   原文字義〕趕出」趕走,驅離;「離開」在…之外;「世人(原文雙字)」人類(首字);兒子(次字);「獸心」野獸(原文無「心」字);「同居」落腳居住的地方;「滴濕」沾浸,弄濕;「自巳的意旨」想望,意欲;「立」設立,建立;「治」在…之上。

   文意註解〕他被趕出離開世人」:請參閱四2532~33註解。

         「他的心變如獸心」:請參閱四16註解。

         「與野驢同居,喫草如牛,身被天露滴濕」:請參閱四15232533註解。

         「等他知道至高的神在人的國中掌權,憑自巳的意旨立人治國」:請參閱四17253235註解。

   話中之光〕()至高的在人國中掌權,都隨著自己的意旨立人來管理。」任何權柄的背後都有神在掌管,所以無論是作權柄的或服權柄的人,都應有此認識。

         ()洪水氾濫之時,耶和華坐著為王(詩二十九10)。信徒在艱難的環境中,應當記住:我們的神仍然在掌管一切!

 

【但五22「伯沙撒阿,你是他的兒子,〔或作孫子〕你雖知道這一切,你心仍不自卑,」

   呂振中譯〕而你呢,伯沙撒阿,你是他的兒子,你雖知道這一切,你心仍不自己謙卑,

   原文字義〕自卑」使卑下,謙卑。

   文意註解〕伯沙撒阿,你是他的兒子」:意指伯沙撒王是尼布甲尼撒王的子孫。

         「你雖知道這一切,你心仍不自卑」:意指伯沙撒王雖然聽說過外祖父發瘋期間的事蹟,卻未引以為鑑,從心裡謙卑。

   話中之光〕()知道是一回事,應用又是另一回事;人們很少將知道的事,應用在自己身上。

         ()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太二十三12)

 

【但五23「竟向天上的主自高,使人將殿中的器皿拿到你面前,你和大臣皇后妃嬪用這器皿飲酒,你又讚美那不能看,不能聽,無知無識金銀銅鐵木石所造的神,卻沒有將榮耀歸與那手中有你氣息,管理你一切行動的神。」

   呂振中譯〕竟對著天上的主高抬自己,叫人把他殿中的器皿拿到你面前,你和你大臣、王后、妃嬪竟用這些器皿來喝酒;你又稱頌那些金銀銅鉄、木頭石頭的神,就是那些不能看、不能聽、不能知道的;至於你手中執掌你氣息、那管理你一生行程的神、你卻不將尊榮歸與他。

   原文字義〕「高」升高,擢升;「器皿」容器;「讚美」宣揚;「無知無識(原文雙字)」不,否,無(首字);知道(次字);「歸與」(原文無此字);「管理」(原文無此字);「行動」道路。

   文意註解〕竟向天上的主自高」:意指竟然狂妄到欲高抬自己過於天上至高的神。

         「使人將殿中的器皿拿到你面前」:這裡述說王的第一個罪狀,膽敢動用神殿中祭祀用的器皿。

         「你和大臣皇后妃嬪用這器皿飲酒」:這是王的第二個罪狀,用器皿供自己、大臣和后妃飲酒。

         「你又讚美那不能看,不能聽,無知無識金銀銅鐵木石所造的神」:這是王的第三個罪狀,頌揚那無知無識的偶像假神。

         「卻沒有將榮耀歸與那手中有你氣息,管理你一切行動的神」:這是王的第四個罪狀,未將榮耀歸給那又真又活的真神。

   話中之光〕()我們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祂。我們也是祂所生的。我們既是神所生的,就不當以為神的神性像人用手藝、心思所雕刻的金、銀、石(徒十七28~29)

         ()神的話告訴我們:凡稱為我名下的人,是我為自己的榮耀創造的,是我所作成、所造作的(賽四十三7)。既是這樣,基督徒應當謹言慎行,不但不可羞辱主名,更當叫世人因我們所作所為歸榮耀給神。

 

【但五24「因此從神那裡顯出指頭來,寫這文字。」

   呂振中譯〕『於是從『神在』那裡就有手掌伸出,這文字便題簽出來。

   原文字義〕顯出」派出,發出;「指頭」手掌心;「寫」題字;「文字」寫作著述。

   文意註解〕因此從神那裡顯出指頭來,寫這文字」:含有如下的意思:(1)『因此』表示對王四個罪狀(23)的反應;(2)寫牆上文字的手指頭是從神而來的;(3)文字的內容是在宣佈對王的判決(26~28)

 

【但五25「所寫的文字是彌尼,彌尼,提客勒,烏法珥新。」

   呂振中譯〕以下這句就是所題簽的文字:『彌尼,彌尼,提客勒,烏法珥新。』

   原文字義〕彌尼」一個重量或測量單位;「提客勒」測量,秤重;「烏法珥新」半舍克勒。

   靈意註解〕彌尼」:一種重量單位,相當於彌那(參結四十五12);在此轉為『被數算』(26)的意思。

         「提客勒」:一種秤量單位,相當於舍克勒(參結四十五12);在此轉為『被量稱』(27)的意思。

         「烏法珥新」:『烏』字是連接詞,相當於中文的『和』字。『法珥新』是毘勒斯(28)的複數詞,也是一種秤量單位,相當於半舍克勒;在此轉為『被分裂』(28)的意思。

 

【但五26「講解是這樣。彌尼,就是神已經數算你國的年日到此完畢。」

   呂振中譯〕這話的解析是這樣:『彌尼』即是:『神已經數算了你執掌國政的年日,使它終止』;

   原文字義〕已經」(原文無此字);「數算」計算,算為;「年日」(原文無此字);「完畢」完成,結束。

   文意註解〕講解是這樣」:說明文字背後所具有的含意。

   靈意註解〕彌尼,就是神已經數算你國的年日到此完畢」:神預先定準各人的年限(參徒十七26),此刻藉在牆上寫字將伯沙撒王個人和國位的年日宣判出來,表明到此完結。

   話中之光〕()求神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詩九十12)

 

【但五27提客勒,就是你被稱在天平裏,顯出你的虧欠。

   呂振中譯〕『提客勒』即是:『你被稱在天平裏,被發現為虧欠的』;

   原文字義〕提客勒」測量,秤重;「稱」測量重量;「天平」天秤,量稱;「顯出」被發現;「虧欠」缺少的,缺乏的。不足的

   靈意註解〕提客勒,就是你被稱在天平裏,顯出你的虧欠」:『天平』象徵神公正的審判,各人必照自己的行為受神審判(參啟二十12),一經審判,凡未達標準的,就顯出虧欠(參羅三23)。此處伯沙撒王被神衡量,就顯出他的虧欠來。

   話中之光〕()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羅三23)

         ()耶和華阿,求你察看我,試驗我,熬煉我的肺腑心腸(詩二十六2;一百三十九23),好叫我凡事蒙神喜悅。

 

【但五28「毘勒斯,〔與烏法珥新同義〕就是你的國分裂,歸與瑪代人和波斯人。」

   呂振中譯〕勒斯』(此為『法珥新』一詞之單數式;亦與『波斯』一詞同字母)即是:『你的國崩裂了、歸與瑪代和波斯人。』

   原文字義〕毘勒斯」半舍克勒;「分裂」分成兩部分,分開;「歸與」給予;「瑪代」中部之地;「波斯」純淨的,輝煌的。

   靈意註解〕毘勒斯」:是『法珥新』(25)的單數詞,含有『分裂』的意思。

         「就是你的國分裂,歸與瑪代人和波斯人」:巴比倫帝國覆滅後,分別由瑪代王大利烏(31)和波斯王古列(參十1)先後統治。

   話中之光〕()我們各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給各人的恩賜。

         ()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要照著神所分給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羅十二3)

 

【但五29「伯沙撒下令,人就把紫袍給但以理穿上,把金鍊給他戴在頸項上,又傳令使他在國中位列第三。」

   呂振中譯〕於是伯沙撒下了令,人就把紫紅色袍給但以理穿上,把金鏈給他帶在脖子上;又傳出有關於他的公佈:使他在國中掌權、居第三位。

   原文字義〕傳令」傳達命令,宣佈文告。

   文意註解〕伯沙撒下令,人就把紫袍給但以理穿上,把金鍊給他戴在頸項上」:雖然但以理拒絕王的賞賜(17),但王仍須履行諾言。

         「又傳令使他在國中位列第三」:關於『位列第三』的意思,請參閱7節註解。

 

【但五30「當夜迦勒底王伯沙撒被殺。」

   呂振中譯〕就在那一夜、迦勒底王伯沙撒就被弑殺了。

   原文字義〕當夜」夜晚;「迦勒底」破開泥土的人;「伯沙撒」Bel保護國王。

   文意註解〕當夜迦勒底王伯沙撒被殺」:『迦勒底王』即巴比倫王;『當夜』,瑪代和波斯聯軍經由乾涸的幼發拉底河床攻入巴比倫城,擊殺伯沙撒王。

   話中之光〕()神已經數算你國的年日到此完畢」(26),這話剛說完,當夜伯沙撒王就被殺,應驗何等神速!可見神的話不能等閒看待。

 

【但五31「瑪代人大利烏,年六十二歲,取了迦勒底國。

   呂振中譯〕(亞蘭文作但六1)瑪代人大利烏就取了迦勒底國;那時大利烏約六十二歲。

   原文字義〕大利烏」主;「取了」收到。

   文意註解〕瑪代人大利烏,年六十二歲」:指瑪代和波斯聯軍攻破巴比倫城時,瑪代王大利烏年六十二歲。注意,此瑪代王大利烏和後來的波斯王大利烏(參拉四5),並非同一人。

         取了迦勒底國」:意指滅了巴比倫帝國,另建王朝取而代之。

 

叁、靈訓要義

 

【從伯沙撒王受神審判學取功課】

   一、審判者――至高的神

         1.至高的神在人的國中掌權(21)

         2.祂憑自己的意旨立人治國(21)

         3.祂是那手中握有人氣息的(23)

         4.祂是管理人一切行動的神(23)

   二、受審者――迦勒底王伯沙撒

         1.放縱:設擺盛筵,與一千大臣對面飲酒(1)

         2.狂妄:明知父王曾因狂傲被神懲罰過,心仍不自卑(18~22)

         3.自高:向天上的主自高,用神殿中的器皿飲酒(2~323)

         4.冒犯:讚美那人手所造、不能看、不能聽的假神(423)

         5.輕忽:沒有將榮耀歸與神(23)

   三、宣判者――但以理

         1.他裡頭有聖神的靈(1114)

         2.他心中光明,有有聰明和美好的智慧(1114)

         3.他不為王的贈品、賞賜和高位所動(16~17)

         4.他敢於指責先後兩王,不畏王怒(17~23)

         5.他照實講解,沒有扭曲神的判決(24~28)

   四、判決內容――牆上文字

         1.彌尼,彌尼:神已經數算你國的年日到此完畢(25~26)

         2.提客勒:你被稱在天平裏,顯出你的虧欠(2527)

         3.毘勒斯:你的國分裂,歸與瑪代人和波斯人(2528)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但以理書註解》

 

參考書目:請參閱「但以理書提要」末尾處